一、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影响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彩霞[1](2021)在《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文中指出如何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实现不同需求层次的内外协调?本研究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在当前时代条件下,这项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就发展战略而言,成为现代化强国是中国预计于2050年实现的目标。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增强了海内外华人对中国实现该目标的信心,然而,中国当前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有鉴于此,明确现代化的引领性地位是中国今后坚定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基础与方向,这也为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理论研究提供框架与目标。为此,本文化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搭建国家需求层次分析框架,分析中国自建国以来的国际发展合作历程,探讨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可行性路径。在分析框架创建方面,本文以人为标准,衡量国家建构,分别结合历史、时代与文化三种情境,推演出国家具备权力、利益与道德三类人格。由这一多元人格属性可见,国家是包含主权象征、利益集成与人本关切的复合体。因此,国家行为受多重因素制约,具有一定可观察性,可外化国家基本需求。考虑到,人的需求与国家需求具有通约性,故此,可借助人的需求类比国家需求,这构成跨学科应用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前提。据此,国家需求分为主权需求、发展需求、国际责任需求、国际地位需求与现代化需求,不同需求层次的内涵因时因事因国别因形势而异。在需求正向转化上,后一需求以前一需求的实现为前提;在个别情况下,可能出现由较高层次需求向较低层次需求的逆转。在国际社会化情境中,国家对自身需求的调节以及国家间需求的调和,同属国家间互动与需求协调的研究议题,这构成本文的基本架构与主要内容。具体至案例选择,本文以中国自建国至今的国际发展合作进程与转型为研究重点。改革开放是分析中国国际发展合作演化的时间分界线,受时代认知、路径抉择与规范扩散影响,自改革开放后,国家优先需求发生调整,由主权需求优先调整为发展需求优先。当前,在中美大国竞争升级、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发展格局亟需重塑等背景下,中国进入不同层次需求均需兼顾的新时期。由此,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亟待转型。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多重压力。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公共危机,百年变局变数增多,全球化逆潮与民粹主义叠加。受此冲击,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难度加大。面对这一外部环境变化,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处境相同,既遭受外界对于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质疑,也承受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除环境不确定性、身份被质疑以及竞争多元化的外部挑战外,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外界过度关注特定经济发展指标,这会干扰国家对现代化目标的理性认识;历史已存的发展失衡程度与时剧增,这不仅阻碍国家发展模式调整,也会制约国际发展合作水平提升;国内与海外利益人为划界,这会固化国家对长远利益的统筹布局。总之,诸多因素导致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其次,国家自身需求认知失调。受主客观因素所限,国内与国际需求的分化大于整合;受国内外舆论影响,国际责任与国际地位需求所获关注不均;因目标宽泛,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关联不足。再次,国际社会对国家需求的认可不足。外界在关注中国发展的同时,对多边发展倡议存疑;制度性话语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交在由双边互动向多边参与拓展的进程中,缺乏社会基础。最后,国家多元需求实现存在制度建设欠缺,长期延续的优惠型国际发展合作原则、实践与主流国际发展话语体系存在张力,尚无应对全策;在管理上,专业机构尚待加强能力建设;多边合作的路径选择受到既有经验的制约。为推进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的稳慎转型,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具体应对举措。其一,为明确发展需求,基于科学了解的实际,创新发展质量评估;基于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不同区域人力资源积累;基于海内外利益关联性,增拓中国利益;基于对内生性需求的关注,培养随时而动的定力。其二,为整合需求层次,将国际责任需求及时适度纳入可持续发展范畴;将维护主权完整与坚定发展需求作为追求大国地位的前提;将国民理性培育与大国崛起难度,用于协调内外对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知。其三,为提升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以切实的合作成效,破除外界疑虑;以运用话语扩散规律为前提,提升多边参与话语效能;以实际互动,消除各方假想,通过国际组织积累正向互动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与疫情为契机,开展国际公共外交。其四,为完善国家需求实现机制,结合自身实际,针对性采纳国际发展规范;结合已有条件,开展国际发展合作全面评估;结合能力与时机,推进三方合作制度化;结合内外机制现状,提高国际竞争抗风险能力。综上,这些路径有助于中国通过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向现代化目标稳健迈进。
曹梦石,徐阳洋,陆岷峰[2](2021)在《“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绿色资本的投入。由于资本具有增值性、安全性、流动性以及投资的高虚拟性和投机性等特征,其流动对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经济量质并举、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造更多数字红利、增加就业机会、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也可能助推行业泡沫、诱发通货膨胀、扰乱市场秩序、阻碍制造业稳步发展、危害经济安全。因此,实现"双碳"目标,要构建适应新发展格局下的资本运行体制与机制,通过财税政策激励绿色投融资,建立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绿色绩效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大对绿色资本投资方向的引导力度,加强对垄断资本的监督与管理,不断完善引导资本有序流动的法律体系。
陈卫东,熊启跃,赵雪情,蒋效辰[3](2021)在《国际资本流动最新发展态势及驱动逻辑》文中认为疫情暴发以来,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上升,并呈现短期化、金融化、多中心分布等特征。全球经济布局重塑,复苏前景严重分化。亚洲新兴市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政策与监管环境加速调整,促使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当前,我国跨境资本流动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国际投资环境风险加大,仍面临一些潜在风险。我国应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夯实抵御风险的根基;加强银行境外债权风险的防范与排查,提升境外制裁合规管理。
封文华[4](2021)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影响研究》文中指出
杨佩玮[5](2021)在《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认为
夏丹丹[6](2021)在《中国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步入新时代,实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是人心所向。工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依旧存在科技驱动不足、效率滞后以及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因此,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提高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OFDI作为我国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走出去”战略的鼓舞下,取得了飞快的增长。众多研究表明,OFDI会对传统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对考虑了环境与资源约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仍相对欠缺。因此,文章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投资视角出发,研究了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在对OFDI的经典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OFDI对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机理。其次,结合当前实际,对我国的OFDI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利用EBM-GML指数测算了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对测算的结果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采用2004-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可消除内生性的动态系统GMM面板模型,分别在全样本和考虑区域差异性的情况下,对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布局。(2)在不考虑区域差异的情况下,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起到了显着的促进作用,且通过规模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使得这一促进作用增强。(3)在考虑区域差异后,东部地区的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不显着,但与产业结构和环境效应的交互作用则显着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中西部地区的OFDI显着促进了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且通过技术研发使得这一促进作用加强。鉴于此,为推动我国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首先,政府必须要转变发展理念,引导工业绿色创新。其次,要不断完善OFDI政策和服务体系。最后,各区域要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OFDI政策来推动本地区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范宗平[7](2021)在《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5年,中国开始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此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国内经济社会的影响程度也越来越深,尤其是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中国“股灾”的影响。在人民币汇率逐渐市场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动对我国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因此本文基于中国近年经济社会的一些变化,研究在汇率市场化进程中,货币政策有效性在面临国际短期资本流动(HM)冲击时的反应。本文总结了目前已有的研究,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新的分析,并且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提出了新的见解,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基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米德冲突”、“三元悖论”和DSGE模型,重点研究了基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市场化趋势之下的国际资本。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建立DSGE模型,该模型基于大型开放经济,包含家庭、企业、银行以及进出口均衡四部门,进行模型求解、参数校准与估计,并对该模型进行包括Granger因果检验等在内的多种检验和实证分析,模拟资本在受到某个冲击后的反应,以此来研究本文主要变量的相关关系。通过上述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文章得出如下结论:(1)本文选取了国内生产总值(GDP)、汇率(e)、货币供应量(M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利率(r)五个变量作为衡量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变量,研究结果表明这五个变量也是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渠道;(2)在传导机制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的过程中是最快和最有效的;(3)本文认为国际短期资本流动与CPI、e、GDP、M2与r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这也说明HM的变动会引起M2、GDP和CPI的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变动;(4)国际短期本流动是影响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汇率和国内生产总值在内的变量变动的原因;(5)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利率增长的贡献度最高,对国内生产总值变动的贡献最低,也从侧面进一步证实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温健纯[8](2021)在《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间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推进,跨境资本流动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国际资本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资本的国际间流动使得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国配置,这在极大促进全球经济融合与大发展的同时,也诱发了许多新的问题与风险。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金融开放进程中,跨境资本扮演了“双刃剑”的角色,这既为原本资金匮乏的新兴经济体带来大量丰富的外部资本,进而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它们累积了大量的风险隐患。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再到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可以看到在这些危机的身后,均有着跨境资本流动的推波助澜。与此同时,2008年次贷危机之后,全球实体经济面临衰退的威胁,世界各国政府为平滑经济波动而采取了频繁调整经济政策的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经济政策频繁变动成为左右经济不确定性的关键因素。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后疫情时代由于各国在疫情期间采取了不同的经济政策,全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仅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挑战,跨境资本流动的特征与影响也呈现出巨大的变化。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始终将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的平衡置于首要位置,如何能够充分利用金融市场开放的有利因素促进我国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直都是我国金融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在这其中,如何准确分析和估计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从而趋利避害,是在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过程中维护好我国金融安全亟需回答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三个主要的核心问题开展研究:第一,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杠杆和虚拟经济稳定等经济效应有何影响?第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经济效应有何影响?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如何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不利影响?厘清这些关系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一个意义重大且迫切需要研究的议题。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以期为我国和其他国家防范跨境资本流动的风险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本项目开放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将通过八章内容开展研究。论文安排如下:第1章为导论。本章首先从国际跨境资本流动发展及其经济影响,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新常态”的背景出发,提出探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经济效应的研究意义,然后对跨境资本流动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进行概念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创新点、难点与不足之处。第2章为相关文献综述。本章主要对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测度与应用,跨境资本流动的类别划分和度量以及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等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总结和归纳,从而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评述,寻找本文研究的切入点。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影响方面,已有文献主要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波动、金融市场、政策有效性及国际溢出效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益,本文从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杠杆和虚拟经济稳定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已有文献存在不足方面主要有三:(1)关于资本流动的经济效益相关研究,将全球经济政策环境变化作为背景考虑因素的已有文献较少,更是缺乏基于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背景下的相关研究;(2)对于跨境资本流动没有统一的测度方法;(3)对于资本流动的经济效益研究,尤其对基于资本流动规模、流向和波动的研究较为缺乏。第3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这些理论分析有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及其经济效应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为后文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的提出提供理论支撑。第4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现状分析。本章通过对跨境资本流动,以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关数据和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统计测度,对经济政策不确定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关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具体情况,包括指标构建和具体使用;聚焦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特征,包括具体项目下的流动特点,以期为政策启示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本章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1)在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分析中,重点介绍本文所采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的构成及其表现,其中包括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单个国家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2)在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分析中,本章采用了IMF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分析基础,并将表内资本流动项目的流出和流入情况进行了分析;(3)本章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经由全球EPU指数的分段表现可以认为,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强的过程中,跨境资本流动在全球范围内也呈现出增强的特征。第5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基于1970-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跨境资本净流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本章从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跨境资本净流出规模的加大,会对国家的经济产生抑制效应,跨境资本净流出阻碍了经济的发展;(2)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资产形成总额较低的国家、低金融机构效率国家、高外债资本存量国家以及高银行不良贷款率国家中,跨境资本净流出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更为显着;(3)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大的情况下,跨境资本净流出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抑制效应更大,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加大跨境资本净流出对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而在低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国家、高宏观金融风险国家以及高金融机构发展指数国家中,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跨境资本净流出与经济发展关系之间的调节作用更大。第6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杠杆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基于1970-2019年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各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章从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净流出规模增加会对本国宏观杠杆产生负向影响,而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提高会对本国杠杆产生正向影响;(2)分部门来看,跨境资本净流出规模增加会显着降低政府部门杠杆率,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上升会对私营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产生显着正向影响;(3)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会对跨境资本流动与宏观杠杆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较低的时期,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提高会促进家庭部门杠杆率、企业部门杠杆率、家庭和企业部门杠杆率、私营部门杠杆率的提升。第7章为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虚拟经济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本章基于1997-2017年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为各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本章从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1)跨境资本流动确实会对虚拟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2)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于虚拟经济稳定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异质性;(3)虽然总体上看,跨境资本流动会对虚拟经济稳定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也可以表现出其有利于虚拟经济稳定的一面。第8章为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归纳总结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并基于这些研究结论为我国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提供建议。具体措施包括:有序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加强金融市场建设;合理利用跨境资本维持适度宏观经济杠杆率;加强跨国公司融资风险管理;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管理与风险防范;提高经济政策的透明度和前瞻性指引能力。
张菀庭[9](2021)在《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以及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逐渐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价格型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资产价格变化,影响家庭或企业的财务成本和收入预期,进而改变经济行为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价格型货币政策以间接调控为主,政策传导机制链条较长,外部影响因素也较多,调控效果有时不尽如意。因此,本文针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前面临的国内外问题,运用封闭经济体和开放经济体框架下的数理模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多种传导机制,得出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政策的传导机制会根据外部经济情况发生改变,那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是否也有可能随经济发展而调整?目前对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研究多数都遵循1994年提出的经典泰勒规则,将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作为政策调控目标。但泰勒规则没有清晰的定义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在政策操作中的对应指标。后续文献应用泰勒规则时,大多从统计学意义构建指标,而忽略了其经济学内涵。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理解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征,将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经济含义向“解决不平衡发展、加强自主创新”两项长期经济规划靠拢,重新构建核心通货膨胀指标,并刻画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为拓展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提供理论支持。论文具体结构安排如下:本文的第1章对货币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脉络进行梳理,阐释货币政策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的原因,明确后者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第2章从全局视角对价格型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览式分析,通过拓展泰勒规则的数理模型推导,得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两项经典最终目标,产出和通胀。随后,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不同经济波动阶段内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在产出和通胀目标间的权衡与侧重。结果发现,在经济高波动阶段,我国中央银行更侧重对产出缺口的调控,而在经济低波动阶段,则更偏向对通货膨胀的控制。由此可见,我国的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规则,而是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那么,这种规则切换背后的政策逻辑是什么?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通过第3章房地产价格波动、第4章资本账户开放以及第5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三种情境下,分别研究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观察异同,以印证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具有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第3章研究“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本章运用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房地产价格→产出和消费”的传导机制,通过对比DSGE数值模拟结果和VAR实证脉冲图,提出房地产价格会通过“消费品渠道”而非“抵押品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Bernanke的金融加速器模型与我国的现实国情契合度并不算高。与美国的次级贷款情况不同,我国房地产信贷市场一直执行较为严格的宏观审慎政策,因此房地产价格上涨不是通过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相反的,由于家庭没有适宜的理财投资渠道,而把房地产当作投资和储蓄的惯常模式,价格型货币政策增加的流动性会进入房地产市场,催生房地产泡沫,降低资本在实体经济中的流转,使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灵。第4章研究“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本章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首先通过蒙代尔—弗莱明经典模型,分析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三者间的理论关系,随后运用包含交互项和虚拟变量的回归方程对理论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开放经济体框架下,价格型货币政策变动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进而造成产出和通胀的变动。国际资本流动速度与资本账户开放度关联紧密,但与汇率制度关系不大。因此,我国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的进程应循序渐进,资本账户过快开放可能会影响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造成经济体不必要的震荡波动。第5章研究“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在开放经济体框架下引入国际货币政策冲击,运用SVAR模型研究美国常规货币政策和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有效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美国常规货币政策会引起我国利率政策的联动变化,影响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不仅会影响我国利率政策的独立性,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产出。一方面利率政策不能自由调整,另一方面经济波动加剧,两者叠加,将使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失效。因此,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应更加重视美国非常规货币政策冲击的溢出效应,努力提高政策响应的独立性,进而缓解政策冲击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的影响。从第3、4和5章的研究可以看出,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错综复杂。这能够解释,第2章中,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在不同规则间切换的特征。面对不同领域的经济问题,政策与经济变量间的关联机制和传导链条均有所不同,因此政策调控的偏好系数也会随之改变。第6章和第7章聚焦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中,通胀目标的指标重构和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刻画。通过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拓展,为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政策调控提供助力。第6章提出用“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货膨胀指标”替代传统通胀目标,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盯住目标。本章在包含八部门异质性特征的价格扭曲模型中引入价格粘性和劳动收入份额,用以刻画不同部门物价波动的福利损失,并据此估计各部门在核心通货膨胀指标中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其他用品和服务”、“食品”以及“居住”部门存在较强的劳动扭曲,“交通和通信”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类部门”存在较强的价格扭曲,在核心通货膨胀中的权重比例高于它们在CPI中的支出份额。核心通胀指标构建的意义在于,不以单一的物价稳定作为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目标,而是以减少物价波动对居民生活实际影响为标准制定通胀调控目标。盯住这一指标,能使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中涵盖各部门的物价扭曲信息,使政策调控能够真实的改善消费、投资、就业等领域的实际经济问题。第7章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作为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实现路径。本章通过DSGE理论模型刻画“价格型货币政策→金融摩擦→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这一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路径,并通过数值模拟与SVAR实证分析的结果对比,验证了金融摩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经济增长目标的研究与通货膨胀不同,由于潜在产出不存在固定值,其与经济要素间的关联也会随时间而变化,经济增长不应该是结果指标,而应是过程指标。也就是说,从经济学意义上,经济增长目标不应仅关注稳定产出,也应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的提高依赖于创新效率的提升,而创新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金融摩擦。金融摩擦越大,企业R&D投资就越少,进而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经济增长放缓。因此,若想提高经济增速,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应聚焦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创新效率。
李黎明[10](2021)在《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文中指出自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国实力增长的恐惧叠加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所产生的敌意,演变成为自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对中国最为严厉的遏制与打压。中国若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应对美国霸权问题,在理论上应当深入地探讨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霸权兴衰的规律,这样既可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今日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霸权的实质,也可以为中国的国家建设和崛起提供经验。所谓霸权兴衰的规律,核心问题主要包括三个:霸权的定义、霸权国家的认定及其周期,以及霸权兴衰的动力。迄今为止,学术界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充分的研究,且存在一定的争议。值得注意的是,在诸多研究中都强调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获取资金的效率是影响霸权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学术界未能完全解释的问题是,成功兴起的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相对于挑战霸权失败的西班牙、法国,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根源是什么?债务有两个基本维度:利率与期限。荷兰、英国和美国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高的具体表现是,可以筹集到低利率、期限长的资金,而西班牙、法国则需在更短的期限内为债务付出更高水平的利率成本。同等金额的利息支出在不同利率和期限条件下对应的债务总额也不同,低利率、长期限相较于高利率、短期限,意味着债务融资体系效率更高的国家可以以更小的成本支出在争霸战争中获得更大规模的债务资金支持。深层次而言,影响债务利率与期限的一般因素是债务契约所规定的抵押物与债务人的信用,国家债务的特殊性在于要么债权人难以执行对抵押物的占有权,要么缺少抵押物,决定利率与期限水平的只能是国家作为债务人所表现出的信用。故荷兰、英国、美国相较于西班牙、法国在霸权兴衰过程中具有更高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效率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本文将国家信用的主要概念界定为:由国家实力、制度安排以及金融市场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建了一个为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提供信用担保和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国家债务融资体系所发行的信用票据,因国家信用担保而受市场信任,并且在信用票据流转的系统内持续、稳定地发行、流通以及被偿付、贴现。因此,国家信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受市场信任,进而获得巨大、稳定的信用融资能力。本文主要从国家信用的逻辑视角出发,重新阐释了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荷兰、英国和美国霸权兴衰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当今美国霸权凭借国家信用,利用美元霸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进行债务融资、向全球分摊其霸权成本的行为实质,解释美国霸权现阶段是否真的衰落以及未来可能衰落的路径。在荷兰霸权兴起的过程中,荷兰、西班牙两国公债融资体制的绩效差异对双方战争、两国资本主义经济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荷兰的公债体制,可以有效地为争霸战争融资,刺激经济与金融市场发展;西班牙则深陷于公债资金成本高昂—金银资本外漏—公债破产—战争失利的恶性循环。同时,西班牙的经济与金融市场在公债偿还与破产导致的金银资本外漏和税负不断加重的大环境下,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大国。荷西公债绩效差异的根源,在于国家信用的优劣。荷兰国家信用的卓越,离不开荷兰的财富、联省自治政体、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体系和阿姆斯特丹银行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为荷兰公债的偿还与流通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西班牙落后的经济发展、国王专制的政体、低效的税收体系以及被抑制的金融市场则对应着低劣的国家信用,使得其公债发行、偿还与流通格外困难。自17世纪晚期开始,荷兰因军事压力、税收改革受阻以及财政收入增长停滞等问题,导致偿债开支在财政开支中的比重过大,国家信用开始低落。伴随着荷兰公债体制筹集资金的能力下降,荷兰霸权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英国霸权崛起的最重要阶段,应是1688年光荣革命后至1763年英国历经七年战争战胜法国这一历史时期。18世纪后半期开启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英国工业实力的快速增长,只是巩固了其已经建立的霸权地位。与其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相较,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英法霸权竞争的关键时段,英国实力没有绝对优势。英国之所以能够战胜法国并持续崛起,依靠的是特权垄断公司创造的财富、高效的国家化财政体系、制度化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海洋国家的战略安全性等因素所共同支撑形成的卓越国家信用。它确保英国可以通过发行国债持续、稳定地为英国与法国近百年的争霸战争筹集源源不断的资金。同时,国债的大规模顺利发行和高水平的国家信用,还对英国经济与金融体系发挥了重要的正向效应,推动了金融革命和工业革命的顺利开展。与英国不同的是,由于法国专制王权势力强大、财政改革迟滞以及中央银行缺位,其国家信用处于较低水平,法国依靠债务融资获取的资金成本过高,进而使得法国无法在长期战争中筹集到足够的所需资金。结果不仅导致争霸战争失败,而且因此出现的短时沉重的偿债负担以及为减债实施的人为通货膨胀性质的公开市场操作,严重滞后了法国金融和经济的发展。至于英国霸权走向衰落的原因,同样可以从国家信用的视角找到根源。一战期间,为作战和支持俄国等盟国,英国积累了大量的外债(主要债权人是美国)和英镑超发贬值,国家信用透支严重,导致英国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运行开始受到制约。一战后,为勉强维持英国霸权秩序下的重要公共产品——金本位制,英国采取了财政赤字+货币投放的宏观经济政策组合,引发大量经常账户赤字+黄金外流。因此,二战前,英国的国家信用在经济衰退与债务膨胀的打击下已经逐渐弱于美国,资本流出严重,并大量转移至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作为一个人为设计出来的国家,国父之一的汉密尔顿很早就认识到国债融资与国家信用对国家兴起的关键性作用。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于大陆会议在独立战争期间为筹集战争经费向国内和荷兰、法国等外国发行的债券。国家信用的初步确立则主要得益于时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对于国债及国家信用作用的认知与重视,他鼓励制造业发展、整理合并国债、设立美国第一银行等创举,初步奠定了美国国家信用的优良传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前半期,是美国霸权崛起的关键阶段,不断上升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以及金融实力背后,均体现了国债与国家信用的重要提升效应: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为金融体系的形成与扩张奠定基础和提供刺激;为美国参与历次战争筹集军费。在现阶段,通过向世界发行美元,为其贸易、财政的双赤字融资的美元霸权是美国霸权的核心权力资源。美元的本质是国家信用的资本化,国家信用是美元霸权有效运转的根本支撑。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本质上是美国的国家信用危机。而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国及时向世界开放了国债市场,并通过包括提升美元资产价值及其安全性、流动性,以及积累资本项目黑字等加强金融市场优势的举措,有效弥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常项目赤字、黄金外流对国家信用的削弱,美国的国家信用再度强化。目前相对于其他大国,美国的国家信用依然强大,因而美元霸权与美国霸权难言衰落。但是,美国国内出现的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分裂、政治极化等问题,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后和此次疫情冲击下美联储实施的无底线QE政策,反映以美联储独立性为重要象征的美国国家财政纪律显着弱化,其国家信用衰败的内部隐患正在日益积累。美国的幸运之处在于,外部世界尚未出现一个国家信用强大到可以替代美国国家信用的国家,其表现在金融市场的广度、深度以及灵活性等方面,就是当今世界尚无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市场可以同美国金融市场比肩,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信用担保与信用流转服务。因此,美国国家信用与霸权的衰落,在替代者缺位的背景下很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通过理论分析和历史对比、检验,本文得出了三点主要结论:第一,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以及为其提供担保的国家信用的优劣,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霸权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的具体机制是,相较于霸权竞争失败的国家,成功崛起的霸权国家如荷兰、英国、美国由于率先确立了卓越的国家信用,拥有了直接为争霸战争筹集充裕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和间接为经济发展激活金融市场的信用担保能力。相应地,霸权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霸权成本(军事开支或维持霸权体系的公共产品开支)导致霸权国过度的债务膨胀、挤压正常的财政开支空间,造成军事开支下降、经济发展受阻等连锁反应,最终其国家信用逐渐弱于后来崛起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再具备源源不断地为霸权成本筹集资金的债务融资能力的同时,丧失了在国际信用体系中的中心地位。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霸权国本来拥有的国际金融中心、国债作为各国债券利率基准以及本币作为国际最重要的储备货币等地位和特权的丧失。第二,基于国家债务融资体系与霸权兴衰的关系,可以认为出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大历史周期后,相继出现了三个信用—霸权周期:荷兰周期、英国周期与尚未终结的美国周期。霸权国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达到顶峰与衰落,新崛起国家信用周期的强化与上升阶段,对应着传统霸权国家信用周期的衰败阶段,两个国家的信用周期先于霸权周期发生交替。第三,现阶段世界仍处于美国所主导的信用—霸权周期内,尽管美国霸权出现了诸多衰落的迹象,但是其国家信用尚未出现系统性的衰落;更重要的是,迄今没有出现一个国家具备优于美国的国家信用,可以替代美国在世界经济尤其是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美国仍然可以继续利用美元体系为其霸权成本融资,但是美国金融体系风险的不断累积和全球化共识的破裂等原因,均有可能导致世界其他国家和市场对于美元资产(美国对世界的债务)的需求严重下降,成为美国信用周期与霸权体系出现严重危机的发端。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与国家建设的启示在于:在美国信用—霸权周期不确定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分散霸权成本的主要承担者,中国应如何应对这一风险?依据国家信用逻辑下的历史经验,在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经济实力外,从完善与统一国债制度、深化与开放金融市场、维持与强化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等方面入手,有意识地强化国家信用,对于中国规避未来美国信用—霸权周期可能出现的更大风险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这将有助于中国的可持续性崛起。
二、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影响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国家需求层次的理论建构 |
一、国家人格化:以人的视角建构国家 |
(一)国家建构的多维逻辑 |
(二)国家行为与动机的人格属性 |
二、人与国家的需求通约性 |
(一)人与国家的多元需求 |
(二)人与国家需求相通约的依据 |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国家应用 |
(一)“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内涵 |
(二)“需求层次论”的应用考量 |
(三)国家需求视角下的国际合作 |
(四)国际发展合作中的国家需求 |
四、国家需求层次的分析框架 |
(一)国家需求的界定与层次 |
(二)多层需求的平衡与均衡 |
第二章 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进展与方向 |
一、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历程 |
(一)主权需求优先的阶段(1949-1978年) |
(二)发展需求优先的阶段(1979-2018年) |
(三)多层需求兼顾的新时期(2019年至今) |
二、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动因 |
(一)时代主题判断 |
(二)改革开放实践 |
(三)国际规范内化 |
三、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方向 |
(一)由选择自立走向逐步开放 |
(二)由被动适应转向主动倡导 |
(三)由双边互动趋向多方参与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
一、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
(一)后疫情时代百年变局变数增多 |
(二)逆全球化下疫情民粹主义兴起 |
(三)新多边主义秩序重塑尚需时间 |
二、发展中国家身份引发质疑 |
(一)中国的身份定位存在分歧 |
(二)外界混淆中国的需求层次 |
(三)身份质疑导致行为的误判 |
三、新发展格局面临多重国际竞争压力 |
(一)权力转移下的大国竞争 |
(二)新兴崛起国群体内竞争 |
(三)区域强国间的机制竞争 |
第四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存在的问题 |
一、国家发展需求界定滞后 |
(一)过度聚焦规模与速度 |
(二)地域差距的不断扩大 |
(三)跨国利益边界模糊化 |
二、国家需求层次的认知失调 |
(一)国内需求与国际需求相分隔 |
(二)国际不同层次需求关注不均 |
(三)现代化需求与其他需求疏离 |
三、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不足 |
(一)战略设计引发外界疑惑 |
(二)国际制度话语处于劣势 |
(三)国际社会交往基础薄弱 |
四、实现国家需求缺乏制度保障 |
(一)国际发展体系规范压力 |
(二)专业机构管理经验欠缺 |
(三)多边合作路径选择受限 |
第五章 新时期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的路径抉择 |
一、明确发展需求优先方针 |
(一)重视发展质量创新评估 |
(二)均衡各区域可持续发展 |
(三)全方位调和海内外利益 |
(四)增强环境变化中的定力 |
二、统合国内外需求层次 |
(一)发展与国际责任适度关联 |
(二)国际地位基于主权与发展 |
(三)现代化需求贯穿于其他需求 |
(四)坚定发展中国家身份立场 |
三、增进国家需求的国际认可 |
(一)提升发展战略释疑成效 |
(二)提高多边外交话语效能 |
(三)积累国际社会互动资源 |
(四)长效争取国际舆论支持 |
四、完善国家需求的实现机制 |
(一)善用国际体系部分规范 |
(二)健全机构建设全面评估 |
(三)推进三方合作机制建设 |
(四)夯实国际竞争的制度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资本逐利性的研究 |
(二)关于构建资本运行体制与机制方面的研究 |
(三)关于发展绿色资本和抑制资本无序流动的研究 |
三、无序资本与绿色资本的比较分析 |
(一)资本的本质特征与属性:逐利性与社会性并存 |
1.逐利性 |
2.安全性 |
3.流动性 |
4.投资标的高虚拟性与投机性 |
(二)资本无序扩张: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 |
1.助推行业泡沫产生 |
2.诱发通货膨胀 |
3.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
4.阻碍制造业稳步发展 |
5.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
(三)绿色资本:我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资源 |
1.促进我国经济量质并举 |
2.推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
3.创造数字红利 |
4.增加就业机会 |
5.支持“双碳”目标的实现 |
四、构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绿色资本运行体制与机制 |
(一)通过财税政策激励绿色投融资 |
(二)建立金融机构高管薪酬与绿色绩效相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 |
(三)加大对绿色资本投资方向的引导力度 |
(四)加强对垄断资本的监督与管理 |
(五)不断完善引导资本有序流动的法律体系 |
(3)国际资本流动最新发展态势及驱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变化 |
(一)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上升 |
(二)国际资本流动更趋短期化、金融化 |
(三)具体项目微观资金流向发生转变 |
(四)亚洲新兴市场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 |
二、驱动逻辑及因素的最新变化 |
(一)全球经济从深度衰退走向复苏分化 |
(二)宽松货币环境下微观主体资金配置策略发生调整 |
(三)投资政策分化与监管政策收紧 |
三、中国跨境资本流动新特征 |
(一)资本流动规模大幅攀升,跨境资金由净流入转向净流出 |
(二)中国成为最大外资流入国,直接投资结构与分布更加多元 |
(三)债券投资快速流入,约占新兴市场总规模半壁江山 |
(四)其他投资大幅流出,银行业对外净负债大幅缩减 |
四、中国跨境资本流动面临的潜在风险 |
(一)国际投资环境恶化,警惕产业链转移与对外投资安全 |
(二)短期资金大进大出,影响我国金融稳定与安全 |
(三)银行跨境债权信用和错配风险上升,跨境借贷需要高度关注 |
五、对策建议 |
(一)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
(二)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夯实抵御风险的根基 |
(三)加强银行境外债权风险的防范与排查,提升境外制裁合规管理 |
(6)中国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综述 |
1.2.2 OFDI溢出效应的研究综述 |
1.2.3 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研究综述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2.1 OFDI理论 |
2.1.1 发达国家的OFDI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的OFDI理论 |
2.2 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 |
2.2.1 OFDI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2.2 OFDI通过产业结构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2.3 OFDI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2.4 OFDI通过环境效应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OFDI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现状分析 |
3.1 中国OFDI的发展概况 |
3.1.1 中国OFDI的发展规模 |
3.1.2 中国OFDI的发展特征 |
3.2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 |
3.2.1 测算方法 |
3.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3.2.3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变动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模型设定 |
4.1.2 方法选择 |
4.1.3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2.1 平稳性检验 |
4.2.2 多重共线性检验 |
4.2.3 全样本下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检验 |
4.2.4 分区域下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检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转变发展理念,引导工业绿色创新 |
5.2.2 完善OFDI政策和服务体系,通过“走出去”助力工业绿色发展 |
5.2.3 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OFDI政策,促进区域协作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1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 |
2.1.1 国际资本流动 |
2.1.2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分类 |
2.1.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测算 |
2.1.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 |
2.2 货币政策有效性相关概念 |
2.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衡量 |
2.2.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2.2.3 货币政策主要传导机制概述 |
2.3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理论 |
2.3.1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3.2 “三元悖论” |
2.3.3 米德冲突 |
2.3.4 DSGE模型 |
2.4 小结 |
3 基于汇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影响研究 |
3.1 汇率市场化现状 |
3.1.1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史 |
3.1.2 我国汇率市场化现状 |
3.2 汇率市场化进程中的国际短期资本 |
3.2.1 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现状 |
3.2.2 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主要项目构成 |
3.2.3 国际短期资本流入流出我国的原因 |
3.2.4 汇率市场化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
3.2.5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渠道 |
3.3 小结 |
4 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
4.1.1 变量选取 |
4.1.2 数据处理 |
4.2 模型构建 |
4.2.1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构建 |
4.2.2 参数校准与估计 |
4.3 实证分析与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平稳性检验 |
4.3.3 VAR模型的建立 |
4.3.4 Granger因果检验 |
4.3.5 协整检验 |
4.3.6 脉冲响应与模拟分析 |
4.3.7 方差分解 |
4.4 小结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加强对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与管理 |
5.2.2 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5.2.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参考文献 |
(8)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2.2 跨境资本流动相关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第3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关联性 |
3.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本流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调节效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现状分析 |
4.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现状分析 |
4.2 跨境资本流动的现状分析 |
4.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跨境资本流动的关联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实体经济杠杆的影响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对虚拟经济稳定的影响 |
7.1 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1.2 国内外冲击下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1.1.3 价格型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测度 |
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货币超发的理论争鸣 |
1.2.2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转型 |
1.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分析 |
1.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1 论文结构 |
1.3.2 论文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主要创新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主要创新 |
第2章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分段调控 |
2.1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1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梳理 |
2.1.2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规则特征分析 |
2.2 价格型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与调控规则的理论推演 |
2.2.1 约束条件 |
2.2.2 福利损失函数 |
2.2.3 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方程 |
2.3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区制转移特征研究 |
2.3.1 价格型货币政策简化方程 |
2.3.2 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方法介绍 |
2.3.3 区制转移的实证结果分析 |
2.3.4 稳健性检验 |
2.4 价格型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特征分析 |
2.4.1 非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4.2 稳定区制下的非对称特征分析 |
2.5 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1 稳定与非稳定区制的福利损失对比 |
2.5.2 严格利率规则反应方程估计 |
2.5.3 分段与严格利率规则的福利损失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房地产价格波动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 |
3.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3.1.1 传导机制的理论文献梳理 |
3.1.2 传导机制的实证文献概述 |
3.2 房地产价格与价格型货币政策关联机制的理论模型构建 |
3.3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及数值模拟 |
3.3.1 参数校准 |
3.3.2 开启与关闭抵押品渠道的数值模拟 |
3.4 房地产价格与实体经济关联机制的时变特征分析 |
3.4.1 房地产价格与产出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2 房地产价格与通胀间的动态关联机制检验 |
3.4.3 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断点检验 |
3.5 房地产价格影响利率调控效果的渠道分析 |
3.5.1 房地产价格对利率调控效果影响的脉冲分析 |
3.5.2 稳健性检验 |
3.6 房地产价格、实体经济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资本账户开放度、汇率制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 |
4.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4.2 二元悖论理论模型构建 |
4.3 资本账户开放度指标构建 |
4.4 二元悖论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1 回归方程说明 |
4.4.2 包含交互项的参数估计 |
4.4.3 引入“全球避险情绪”的参数估计 |
4.5 稳健性检验 |
4.5.1 针对“产出内生性”的稳健性检验 |
4.5.2 针对“资本帐户开放度测算方式”的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货币政策与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关联机制研究 |
5.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5.1.1 国际资本流动渠道研究 |
5.1.2 汇率渠道研究 |
5.2 蒙代尔—弗莱明理论分析框架 |
5.3 SVAR模型构建与计量处理 |
5.3.1 SVAR模型的构建 |
5.3.2 单位根检验与滞后期选取 |
5.4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影响 |
5.4.1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 |
5.4.2 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福利损失视角下的核心通胀目标构建 |
6.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6.2 八部门异质性价格扭曲理论模型的构建 |
6.2.1 个体的生产与消费 |
6.2.2 消费和价格指数 |
6.2.3 模型的一阶方程与对数线性化 |
6.2.4 社会总福利损失函数构建 |
6.3 异质性价格粘性与劳动收入份额的测算 |
6.3.1 价格粘性测算 |
6.3.2 劳动的收入份额测算 |
6.4 不同异质性特征下核心通货膨胀指标的估计 |
6.4.1 参数校准 |
6.4.2 多种异质性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与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创新效率的经济增长目标调控机制 |
7.1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7.1.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2 金融摩擦与技术创新的关联机制研究 |
7.1.3 金融摩擦与价格型货币政策间的关联机制研究 |
7.2 经济增长目标调控的理论模型构建 |
7.3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和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对比 |
7.3.1 DSGE模型的参数校准 |
7.3.2 DSGE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3.3 SVAR模型的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经典霸权理论回顾 |
1.2.2 债务与国家兴衰的关系 |
1.2.3 信用理论的演化发展 |
1.2.4 民族国家与财政国家的概念构建 |
1.2.5 文献述评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 |
2.1 国家信用的概念重建 |
2.1.1 国家信用的传统定义及其局限 |
2.1.2 国家信用系统的三角结构:实力、制度以及金融市场 |
2.1.3 优良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对霸权兴起的促进作用 |
2.2 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下的信用内涵 |
2.2.1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内涵 |
2.2.2 马克思对信用的界定及其形式的划分 |
2.2.3 社会学的信用内涵 |
2.3 国家信用担保的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诞生 |
2.3.1 欧洲近代国家公共财政的矛盾与惯性 |
2.3.2 国家举债推动下的欧洲金融市场发展 |
2.3.3 财政与债务问题牵引下的国家转型 |
第3章 荷兰公债成败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3.1 荷兰霸权兴衰的轨迹、理论以及公债信用的意义 |
3.1.1 荷兰霸权兴衰的历史轨迹 |
3.1.2 荷兰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3.1.3 国家信用担保的公债体制对荷兰霸权兴衰的意义 |
3.2 荷西争霸期间两国公债体制的绩效比较及其影响 |
3.2.1 荷西公债体制的绩效差异:利率、期限以及额度 |
3.2.2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争霸战争结果的影响机制 |
3.2.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对本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影响机制 |
3.3 荷西公债体制绩效差异的根源:国家信用的优劣之别 |
3.3.1 荷兰优良国家信用的来源:财富、自治政体、税收改革、公债市场化与稳定的金融市场 |
3.3.2 西班牙国家信用低劣的根源:经济落后、王室专权、税制混乱 |
3.3.3 荷兰霸权衰落的公债及国家信用逻辑:军事压力与财政改革迟缓 |
第4章 英国国债、金融革命与霸权兴衰的国家信用逻辑 |
4.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理论与国债信用的意义 |
4.1.1 英国霸权兴衰的历史逻辑 |
4.1.2 英国霸权兴衰的经典理论 |
4.1.3 以国债及国家信用视角研究英国霸权兴衰的意义 |
4.2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及其绩效差异对两国霸权竞争的影响 |
4.2.1 英法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起源与差异 |
4.2.2 英法百年争霸战争过程中国家债务融资体系的绩效差异 |
4.2.3 英法国家债务的市场化操作对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
4.3 英法国家信用优劣差异的根源 |
4.3.1 英国卓越国家信用的来源:特权垄断公司、国家安全、财政集中度、国债市场制度化与独立中央银行的监督 |
4.3.2 法国国家信用不良的根源:财政改革受限、中央银行缺位及王权绝对专制 |
4.3.3 英国国家信用先于且导致霸权衰落的逻辑:经济衰退、一战、金本位制与资本流出 |
第5章 美国国债、国家信用的起源和完善及其对霸权崛起的影响 |
5.1 美国霸权的快速崛起、国债的起源与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 |
5.1.1 美国霸权崛起的历程 |
5.1.2 美国国债的历史起源: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贷款处票据与外债 |
5.1.3 美国国家信用的思想渊源:汉密尔顿的国债信用思想 |
5.2 美国国家信用初步完善所依托的六大支柱 |
5.2.1 实力因素:制造业驱动经济增长 |
5.2.2 制度因素:集中度更高的联邦制、以间接税为主的联邦税收体系 |
5.2.3 金融市场因素:统一的国债市场、独立的中央银行以及与国际接轨的货币体系 |
5.3 美国霸权崛起期国债与国家信用对实力的提升效应 |
5.3.1 为工业革命与经济增长提供充裕且成本低廉的资金 |
5.3.2 为华尔街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基础 |
5.3.3 为美国参与的重大战争筹集军费 |
第6章 透视美国霸权现状及其未来的国家信用逻辑 |
6.1 美元危机的本质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1 关于美国霸权是否衰落的讨论 |
6.1.2 美国货币权力的演变: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与美元霸权的确立 |
6.1.3 美元危机出现与美元霸权确立的国家信用逻辑 |
6.2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隐患以及替代者缺失 |
6.2.1 美国国家信用的现状与优势 |
6.2.2 美国国家信用衰落的内部隐患:国债主动违约风险、无底线量化宽松、财政纪律松弛 |
6.2.3 欧元作为美元潜在替代者的国家信用缺陷 |
6.3 美日英德法的国家信用测度 |
6.3.1 体系构建与指标选取 |
6.3.2 熵值法赋权 |
6.3.3 结果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1500 年以来的信用—霸权周期演进 |
7.1.1 荷兰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2 英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1.3 美国的信用—霸权周期 |
7.2 美国信用—霸权周期的未来 |
7.2.1 美国金融市场体系的风险累积 |
7.2.2 全球化的分裂 |
7.3 疫情后的中国选择 |
7.3.1 中国的国债市场化道路、差距与对策 |
7.3.2 央行独立性与财政纪律 |
7.3.3 金融市场深化与开放 |
7.3.4 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夯实国家信用之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趋势、影响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需求视角下中国国际发展合作转型研究[D]. 王彩霞. 吉林大学, 2021(01)
- [2]“双碳”目标与绿色资本:构建资本有序流动体制与机制研究[J]. 曹梦石,徐阳洋,陆岷峰. 南方金融, 2021(06)
- [3]国际资本流动最新发展态势及驱动逻辑[J]. 陈卫东,熊启跃,赵雪情,蒋效辰. 国际金融, 2021(08)
- [4]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影响研究[D]. 封文华. 云南财经大学, 2021
- [5]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国际驱动因素研究[D]. 杨佩玮. 外交学院, 2021
- [6]中国OFDI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 夏丹丹.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2)
- [7]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范宗平. 浙江大学, 2021(09)
- [8]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跨境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D]. 温健纯. 广西大学, 2021(12)
- [9]我国价格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与目标体系拓展[D]. 张菀庭. 吉林大学, 2021(01)
- [10]债务、国家信用与霸权兴衰[D]. 李黎明. 吉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