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会转型与青年问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莉[1](2019)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政治体系产生的一种情感依附与心理归属,是社会成员在思想上对政治体系产生的强烈信仰,在行动上更加规范与自律,以使自身政治行为与所信仰的政治体系要求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政治认同无论是对社会成员还是政治体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群体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也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力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否光明。因此,研究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维系和增强我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与深水区,国际国内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各种新媒体异军突起,一方面凸显了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新的渠道与途径,使得公民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政治信念、政治行为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政治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使之趋于复杂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社会上思想最为活跃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网民群体最易受到新媒体所传播的信息及其环境的影响,其政治认同状况也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简言之,作为网民重要群体的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这亟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新媒体作用。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定国安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景象,积极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们应当以立德树人原则为基础,利用新媒体化解负效应、善用新媒体传播好声音、巧用新媒体凝聚新共识,找到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正道,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出合格人才。本文从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将大学生政治认同划分为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具体维度,并从上述四维度出发开展实证研究,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四维度上表现出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概括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状况与双重变化。从总体状况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在主流上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可谓认可与质疑交织。这种现状的影响是较为深远的,它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政治认同出现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双重变化。从积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态度从消极型转向积极型,认同类型从潜藏型转向主动选择型;从消极方面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政治认同方面出现了明显的虚假认同趋势,且政治信仰弱化加剧,政治认同状态更具暂时性与易变性。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放大、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有效引导,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变化等,都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并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大致对应,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分别是:其一,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其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其三,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其四,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其五,正确对待新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其六,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马琳琳[2](2019)在《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希望,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做好青年工作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乎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稳固,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更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中国共产党一向对作为党的青年工作助手、重要社会支柱的共青团及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重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还专门对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定位指明方向、对新形势下共青团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共青团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也确实在为党培养储备青年人才、团结动员青年群众围绕党中心任务建功立业、引导青年群众自觉培育和践行共产主义信仰、服务群众和维护青年群众权益、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应看到,新时代共青团仍然面临着各种因素诱发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即“四化”问题的挑战,共青团工作还无法有效满足各阶层青年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还存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改革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这既需要在共青团改革既有成果基础上在实践层面的持续推进,也需要相关研究的及时跟进。因此,对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力争突破多学科研究成果分散、思想理论基础梳理和历史经验总结缺乏系统性、对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缺乏宏观把握等不足,从中共党史学的角度整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指导,以历史为启示,以问题为导向,在对党领导共青团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求本溯源的基础上,全面回顾建党以来共青团工作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发展规律,分析青年群体因时代变化所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新需求,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之策。论文主要由五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先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青年群体全面解放与发展的途径以及党如何引领青年组织做好青年工作的一些重要论述,界定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基本理论内核;再通过系统梳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对不同历史阶段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认识,揭示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时代特点及其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与发展,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研究中国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结合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青年群体总体特征的变化,在不断推进共青团组织及其各项工作革新的过程中,在组织性质、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原则、组织环境营造等组织内外部生态建设方面的特色。第三部分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从社会主义青年团星星之火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在全国各地点亮,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以燎原之势遍及城乡各行各业,到“文化大革命”的沉沙折戟,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新整顿、恢复、发展及全面活跃的历史进程,并梳理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思想引领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团结青年、服务青年等方面的重要工作实践及成就,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第四部分先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将共青团纳入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设计之中、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的革故鼎新、新型城镇化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的新机遇、新资源、新平台;再结合对新时代青年群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这些新变化对共青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共青团的组织结构、共青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方法等提出的新挑战以及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四化”问题。第五部分在系统梳理中国共青团工作实践历程、总结共青团工作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新时代共青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思路与理念,探讨新时代共青团在思想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以及组织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增强青年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新发展之策。总之,从中国共青团的实践历程来看,共青团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对党、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还是对青年群体的成长成才以及对共青团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共青团组织需要在党的领导下,按照“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基本要求,继续继承发扬共青团工作的优良传统,抓住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新发展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正视来自组织内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把握青年群体的新特征,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中寻求共青团工作的新突破,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青春力量。
龚爱国[3](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社会组织是一种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新型社会组织形式。”经历了“青年民间组织”、“草根社会组织”和“青年自组织”等几种发展形态的青年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已由最初单一的社会参与功能向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和国际参与等多方面功能转变。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是回应青年群体价值诉求和精神诉求的需要,是实现青年社会组织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是青年社会组织视野狭窄问题。青年社会组织发端于社会参与领域,很多研究都没有离开社会领域的视角,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作为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组织功能;还有的学者认为,青年社会组织应该独立于共青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寻求组织发展路径,忽略了我国现有的共青团组织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有的学者高度关注青年社会组织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内生性发展的动力。其次是对青年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认识不足。青年社会组织在我国发展较晚,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复杂的青年社会组织存在价值还没有认识到位,有关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解非常模糊,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理解还存在偏差。第三是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关系问题。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领导被领导关系、是平等地位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准确的阐述和解释。第四是组织功能与职能关系问题。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发挥的功能有时候却很相似,发挥的能量也超出了职能的范围,大部分研究都限定在青年社会组织职能范围的研究,忽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实来看,无论政府、社会和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还没有找到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党和政府对解决目前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办法还略显不足;整个社会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一直保持原有的传统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就中国最大的青年组织来说,共青团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人们因此也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寄予厚望。现实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①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且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青年社会组织缺乏政府引领和社会的关注,组织自身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很多青年社会组织诞生也快,消亡也快。因此,深入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过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实践上的困惑,本研究拟从人们尚未重视的组织功能视角入手,探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对青年群体、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试图通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规律的探究来解决目前政府、社会和青年群体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困惑。正是缘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组织、组织功能、青年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基本理论入手,寻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逻辑顺序,进一步揭示了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与青年组织功能实现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存在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总的来说,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坚强后盾,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社会要充分发挥支持作用,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要充分发挥自我革新作用,更要遵循组织功能的发展规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必将释放政府很多包袱,赢得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年的天然港湾。青年社会组织承载着党和政府联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重要嘱托,承载着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希望,也记录着每一位青年都抹不掉的青春记忆。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探索自己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建设,要通过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青年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党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上,对群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准确定位。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因此,本研究以青年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引入组织功能及实现的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组织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深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遇到的瓶颈和自身问题,深刻认识到青年社会组织对共青团组织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实现青年社会组织的功能是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共青团组织重生提供了契机。青年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表明:很多青年群体乐于加入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已成为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所。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起步晚,没有相关法律制度作保障和支撑,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清晰的发展路径做指导、良好的社会氛围作支撑、健全的制度安排做保障。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是青年社会组织得以持续成长的基本路径。本文由导论,七个章节和结语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职能定位。青年社会组织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组织,与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有着紧密联系。本部分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等多种角度对三个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厘清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青年社会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职能定位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界定了青年社会组织的职能。有了清晰的职能定位,这为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的一般理论。本部分从与青年社会组织最密切的青年组织功能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青年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并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内涵和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一般性,从青年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观及西方相关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撑;从适应经济社会外部环境和内部改革的需要、拓宽社会治理体系参与主体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满足青年群体的需要等五方面论证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现实依据。本部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第三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可能脱离青年组织而独立存在。该部分主要考察了与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相关联的青年组织的历史发展情况,追溯了青年组织及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以青年组织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及国际参与功能的历史发展状况为重要参考,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脉络。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视角来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类型更加清晰明了,也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参与的现状分析和趋势提供了历史依据。第四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状况。本部分从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和国际参与功能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成就;也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给青年社会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及青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的缺失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第五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部分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从外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共青团组织的深刻变革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组织及自身发展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的所面临的挑战,这为下一步提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第六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国外镜鉴。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社会组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和运行模式。基于本文研究的基本视角,从国外青年社会组织的类型为切入点,对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现状做了基本分析和梳理。在此过程中,特别借鉴了“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和印度的案例以及美国等青年社会组织较发达国家的案例。这些案例,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鉴于以上基本观点,结合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从国外青年组织的发展视角,提出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些建议。第七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在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必然性,整合部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间接式”政治参与逐渐受到重视、“网络式”经济参与会更加凸显、“渗入式”文化参与不可忽视、“主体式”社会参与成为重要形式及“合作式”国际参与日益扩大的观点。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青年社会组织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将会在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八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本部分根据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发展现状,在分析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机遇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青年组织发展的经典案例分析,本研究从党和政府管理的宏观层面、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层面以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基本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陈述。
郑士鹏[4](2014)在《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代青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是最具有革新和创造精神的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力量,是中国梦实现的希望所在,也是最为宝贵的社会力量。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状态体现着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反映着一个国家未来竞争实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走势。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从其本质上讲就是当代青年对其责任对象的自觉意识和体验,也是青年对自己在承担人类社会发展责任中的情况是否符合内心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主要包括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以及对全球和生态的责任感等。青年在我国近现代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青年运动追随了我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潮流,为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及伟大复兴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初期,每个时期的青年都具有高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我国的近现代史进程时刻具有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信心,坚决支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同时,当代青年参与社会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强烈,尤其是在国家面临重大事件时,青年总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履行一个青年应有的社会责任。但是受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不断渗透、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的挑战、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以及青年自身主体性的弱化,部分青年在社会责任认知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否认,社会责任情感上陷入一定程度的被动,社会责任意志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社会责任行为也有一定程度的失落。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对社会的健康和谐有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华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弘扬、青年自身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极其不利。由此,着力提高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引导当代青年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进而迸发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实现发挥正能量将成为青年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是青年社会责任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加强和提升青年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还存在一些需要加强和完善的地方,如: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观念淡薄,培养的内容不够系统性,培养的方法不够科学,培养的途径和载体较为单一,培养模式协调性不足等问题。在新时期,我们要根据青年社会责任感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立科学的原则和评价,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现实的挑战,提升培养的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导,确立培养的内容坐标;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丰富和完善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以多方联动机制防控责任失范,构建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以优化文化氛围为工作重点,营造和谐的培养环境;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传统与国外先进的责任伦理思想。从而从全方位的角度构建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路径,以切实提升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使当代中国青年树立起高度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真正担负起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时代发展的推动者。
张世定[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朱孟光[6](2016)在《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基层党组织作为政党与社会的联系纽带,是政党动员社会的组织基础。政党基层组织体系的有效运作直接决定了政党力量的大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基层党组织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又取决于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及活动方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内在耦合度。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体系和社会组织形式被打破。这导致中国共产党原有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功能定位以及活动方式与变化了的社会结构之间内在耦合度降低。其作用发挥的传统空间被挤压,其有效性和影响力也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只有实现其活动方式的社会化,才能破解当前基层党组织被“弱化”甚至被“边缘化”的困境,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社会、凝聚社会和影响社会的能力,并进而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大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对本文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提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是指基层党组织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以开放型的理念面向社会,通过组织结构与功能定位调适、社会资源整合利用,社会化的方法、手段和技术运用,以及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多学科理论视角的梳理和审视。这包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以及从社会资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视角下对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进行分析。第二章主要是分时段对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进程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这段时期的四点历史经验,即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第三章主要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与创新进行研究。在对其背景原因以及探索历程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市朝阳区和武汉市硚口区为实践案例,对其实践中的典型模式——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进行了重点剖析,并指出其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存在角色功能错置,且服务能力与水平有待提升;二是基层党组织与党员融入社会的动力不足、水平不高。第四章主要考察了具有典型借鉴意义的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按照政党的类型划分,分别对以古巴、越南为代表的国外共产党,以英国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欧洲社会党,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代表的民族民主政党,以及以绿党和“茶党”为代表的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进行了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将国外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经验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要通过调整自身组织结构,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设置方式与活动方式,增强政党组织对社会群众的吸引力;二是要通过支持、培育和利用社会组织来增强党在社会领域的影响力;三是要善于借助并利用网络媒体等新技术载体来加强与社会的沟通。第五章主要是提出面向未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思路与对策。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要坚持“开放型”党建活动方式的理念,通过扁平网络化的组织体系和社会服务功能开发与拓展,实现党的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采取社会化的方式方法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借助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和评价、激励的动力机制,最终达到政党基层组织与社会良性互动制度化的目标。结束语主要提出要对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这一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就要既从纵向将其放在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迁与整合重构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又从横向将其放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之下进行考量。中国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社会与基层党组织传统“惯习”的反复博弈才能最终实现。
潘丹丹(Chole Pan)[7](2019)在《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核心问题在于国产青春剧与青年文化产生了何种互文性和建构性的作用?众所周知,青年从被“发现”以来,一直是社会中最为可见的、活跃的的文化群体与研究对象。在过去的20世纪中,不断兴起的青年运动和青年文化折射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诞生于90年代,并持续收获社会话题度的国产青春剧,成为复述/反映青年及青年文化的电视剧类型。然而,当下随着青春影视产业的火爆,青年再次成为聚焦对象,其中不少学者认为“青年文化”已被“青春文化”所替代。本文认为,国产青春剧中青年形象的发展演变,映现青年文化的变迁过程,其中,同时当下甚嚣尘上的“青年消失论”可以在国产青春剧对青年形象的建构,以及社会青年的参与实践中找到现实因由。本文主要从青年文化理论中的青年问题、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现实青年的参与实践三个层面考察国产青春剧在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中,建构出的青年形象,反映出的社会青年文化。第一部分:主要考察青年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中国社会青年形象的历时性发展演变和国产青春剧的相关概念界定,认为当下社会青年正如后亚文化理论描述的:青年的身份边界开始模糊,趋向于流动化;同时认为国产青春剧是青年文化发展现状的重要表征。第二部分:主要考察90年代、新世纪初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1998-2005),认为国产青春剧处于移植外来类型经验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建构的青年形象不具有本土性,且青年文化沾染着浓厚的商业消费气息。第三部分:主要考察现实主义迸发中的“本土化”青年形象(2006-2013),认为建构起的多元青年形象在“代际冲突”、“问题解决”中完成奋斗、励志的时代主题;由此,青年文化也逐渐由边缘走向主流。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网生图景下(2014-至今),国产青春剧创作的媒介环境、呈现的叙事特征以及建构出的青年形象。认为在互联网新媒介下,青年观众的参与性、类型题材的复合化实现青年形象的建构突破,同时折射出新时代以来日益破碎、消散的青年文化版图。最后,在结语作总结,青年并未消失,而是突破了传统青年亚文化的研究视角,以更加流动的姿态活动着。
孟蕾[8](2012)在《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文中认为本文是对"当代中国青年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研究"专家研讨会的观点摘要介绍,与会专家分别从青年与中国社会转型、教育体系改革、共青团工作的关系,以及青年价值观与政治态度、青年与互联网、青年与社会稳定等不同方面分别阐述了各自的主要观点和前沿成果,既包括对现实中青年重要问题的分析也包括青年研究的理论反思和方法探索。
葛天任[9](2014)在《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基层社区的碎片化与有效治理问题。研究源自于这样两个困惑:尽管政府推行了诸多强化社区管理的政策措施,如“社区建设”、“议行分设”、“项目制管理”和“网格化管理”等,但是,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实际效果却十分有限,社区民众对社区治理的满意度仍然较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发生?为什么在同一社区内部,不同片区在其公共服务和管理方面差别如此之大?为此,笔者选择了Y市的M厂和Z村作为田野工作地点,对其逐渐分化形成的4个社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发现:在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城市基层社区在其社会空间结构、利益结构和权力结构方面已经碎片化,这加剧了社区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导致社区的有效治理难以实现。随着市场改革的启动,国家放弃了总体性的社会管理模式。由于单位制解组、住房商品化改革、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以及土地城市化等多元机制的复杂作用,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失去了整合基层社区的经济基础,城市基层社区结构逐渐碎片化。社区的碎片化是一种城市发展中的过渡现象,产生了较为严重的社会政治后果。社区民众的政治态度和公民参与出现了高度分化,以致于社区内部难以达成共识。社区的中上阶层主张权利诉求,而中下阶层则更需要物质利益保障。社区中不同阶层群体日益提高的权利或利益诉求,不仅给社区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增加了社区民众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潜在冲突和风险。尽管国家通过多种政策措施或制度调整加强了社区管理,推进了社区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由于社区的碎片化,社区的有效治理仍然难以实现。这主要是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第一,社区居委会的治理能力相对有限;第二,社区参与和互动相对缺乏;第三,社区发展和管理政策难以获得社区不同阶层民众的一致认同和支持。尽管基层政府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社区的整合与有效治理,但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社区的自组织功能,整合现有的各种组织资源包括法定组织、民间组织、党群组织、驻区企事业单位等基层组织,笔者认为,城市基层政府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现有的社区碎片化问题,缓解社区的阶层分化及其潜在冲突,从而实现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重整碎片化的社区。社区的碎片化,其本质上是在社会发展和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整变化的结果。在此意义上,社区的碎片化更是中国社会结构深层次变迁的一种折射和反映。社区治理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既需要提高基层政府的治理能力、转变社区管理方式,又需要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进行制度调整和政府治理创新。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和风险,在短期内,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社会中下阶层群体聚居社区的公共服务,提供基本公共产品,最大限度地回应社会中下层群体的物质利益诉求,化解引起潜在矛盾和冲突的隐患;从中长期来看,政府应该理顺与市场、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推进和完善社区自治制度,推进有序的社区参与,建立更加有效的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和社区自组织功能,从而走向以改善社会、良性互动为目标的,更为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模式。
周敏[10](2012)在《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青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组织,它既有政治性,又有社会性,既有先进性,又有群众性。它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诞生,随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而发展。它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关系,在党与青年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形势急剧变化、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是党对团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青年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再一方面是团的自身持续发展和事业推进,都对团组织如何抓住时代机遇,应对形势变化,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带来了崭新的课题。共青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组织健全、体系严密、成员众多的青年组织,同其它社会组织一样,也面临着创新发展与止步不前、正确定位与作用提升等问题与困惑。本文首先从历史的纵向方面,追踪共青团组织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进程、寻找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由此逐步深入到当前共青团组织面对的青年群体特征和所处的历史方位,探析出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期,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共青团组织在推进职能创新过程中,所具备的独有优势和主要困境进行了研究,并以长沙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与此同时,本文又在横向方面,对发达国家及发达地区的青年组织和青年事务管理进行了对比性分析,以挖掘出其带给我们的思路启迪和经验借鉴。最后,以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行动逻辑为要旨,解析了当今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必须处理好的基本关系和团组织自身建设问题,最终从政治职能、行政职能、社会职能三大板块,提出了当代中国共青团推进职能创新应选择的路径,重点是从五大能力上发挥作用、“三化”方向上拓展领域、在五项内容上着力突破等方面,为新时期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提出了建议。本文主要分六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等。第二章探讨共青团组织职能变迁的历史进程、内在逻辑和基本规律。第三章分析社会转型期青年群体特征、研判共青团所处的历史方位、应对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以及把握共青团工作的发展机遇。第四章主要是以长沙市团委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为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提供现实依据。第五章是对国外及先进地区相关经验进行借鉴。第六章是全文的重点,从阐述职能创新的基本理念、职能创新的基本原则、职能创新必须处理的基本关系等方面着手,最终提出了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路径选择,深入探讨了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行动逻辑。全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采用理论指导与现实考察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历史分析与逻辑归纳相联系、纵向透视与横向借鉴相结合的具体方法,为共青团组织进一步调整优化组织资源、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
二、社会转型与青年问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转型与青年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㈠理论意义 |
㈡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㈠国外研究现状 |
㈡国内研究现状 |
㈢研究成果评析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㈠研究思路 |
㈡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重、难点 |
㈠可能的创新点 |
㈡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
六、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媒体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一节 新媒体概述 |
一、新媒体及其社会功能 |
二、新媒体环境 |
三、我国新媒体与网民的发展 |
四、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新媒体的重视 |
第二节 大学生政治认同概述 |
一、政治认同及其具体维度 |
二、大学生与政治认同 |
三、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
第三节 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
一、新媒体是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载体 |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积极影响 |
三、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消极影响 |
第二章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调查 |
第一节 调查状况说明 |
一、问卷编制 |
二、调查方法与过程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维度分析 |
一、政治价值认同方面:坚定与迷茫共存 |
二、政治实体认同方面:忠诚与困惑同在 |
三、政治工具认同方面:肯定与否定交织 |
四、政治效能认同方面:认可与质疑相随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总体情况分析 |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总体情况 |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双重变化 |
第三章 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化不良影响经由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全球化引发主权观讨论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全球化引发价值观冲突破坏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全球化引发制度比较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二节 社会转型问题被新媒体环境放大降低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经济转型引发的社会问题被新媒体放大减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政治建设问题借助新媒体凸显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思想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下剧烈碰撞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社会转型引发的不公经由新媒体放大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三节 新媒体自身固有特点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巨大 |
一、去中心化传播特点降低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权威认同 |
二、碎片化阅读方式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综合判断能力 |
三、传播多样化带来的反向信息滋生销蚀大学生的理性政治认同 |
四、新媒体话语差异消解大学生对我国政治的感性认同 |
第四节 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非有效引导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不小 |
一、“两个舆论场”冲突阻碍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复杂化削弱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官方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弱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变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下降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显着 |
二、社会教育多样化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影响突出 |
三、学校教育更加开放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家庭教育非理性现象凸显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四章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第一节 我国应对媒体变化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我国在不同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考察 |
二、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经验 |
三、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历史教训 |
第二节 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教训 |
一、发达国家重视利用新媒体促进民众政治认同的经验 |
二、部分国家忽视媒体作用导致民众政治认同降低的教训 |
三、国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民众政治认同经验教训所涵盖的启示 |
第三节 国内外应对媒体变化影响政治认同的规律探寻 |
一、建立利益认同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
二、加强国家引领是增强政治认同的有效手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以“四个自信”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道路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价值导向 |
二、新媒体环境下坚持理论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行动指南 |
三、新媒体环境下坚持制度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根本保障 |
四、新媒体环境下坚持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思想支撑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坚持马克思主义以消解全球化不良影响 |
一、新媒体环境下努力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的认同度 |
二、新媒体环境下注重在实践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
三、新媒体环境下注意加强马克思主义体系自身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新媒体环境下深化改革为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创造条件 |
一、深化经济发展为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与利益基础 |
二、加强政治建设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保障 |
三、弘扬主流文化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精神指引 |
四、提高政府公信力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有效手段 |
第四节 高度重视并正确管控新媒体 |
一、加强新媒体伦理道德建设形成自我约束 |
二、加强与优化新媒体行业法律规范化管理 |
三、提升主流媒体在新媒体中的思想舆论引导能力 |
四、努力实现新媒体舆论传播与意识形态工作的结合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正确对待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巩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利用新媒体努力打通“两个舆论场”提高舆论引导力 |
二、加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以有效引导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增强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宣传方式的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
第六节 改善新媒体下的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一、提升新媒体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二、改善新媒体下社会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三、改善新媒体下学校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四、改善新媒体下家庭教育环境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共青团工作的思想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
(一)青年是重要的革命力量,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
(二)接受教育和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三)先进青年组织应担负起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重任 |
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毛泽东的青年观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青年观 |
(三)新时代习近平的青年观 |
第二章 共青团的组织特色 |
一、共青团的组织性质 |
(一)跟着共产党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 |
(二)领着青年走:共青团组织的先进性 |
(三)与青年同步走:共青团组织的群众性 |
二、共青团的组织结构 |
(一)共青团组织的结构形态 |
(二)共青团纵横网状结构的优势 |
三、共青团的组织原则 |
(一)共青团“三个服从”的原则 |
(二)共青团代表大会制度 |
(三)共青团民主选举制度 |
(四)上下级团组织互通情报、互相监督制度 |
(五)共青团集体领导制度 |
四、共青团的组织职能 |
(一)共青团的政治职能 |
(二)共青团的社会职能 |
五、共青团的组织环境 |
(一)共青团与党的关系 |
(二)共青团与全国青联的关系 |
(三)共青团与全国学联的关系 |
第三章 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轨迹 |
一、共青团工作的历史前奏 |
(一)共青团工作开展的思想前奏 |
(二)共青团工作开展的组织奠基 |
(三)共青团工作开展的力量储备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工作的开创 |
(一)占领思想高地:开展面向青年的教育宣传 |
(二)发动有生力量:革命运动中对青年的组织动员 |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有序深入 |
(一)政治学习中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
(二)抗美援朝运动中爱国主义教育 |
(三)社会主义建设中集体主义教育 |
四、文化大革命期间共青团工作的中断与初步恢复 |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
(一)共青团的工作由恢复和发展开始走向全面活跃 |
(二)共青团的工作制度化、科学化探索 |
(三)共青团工作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
六、共青团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
(二)坚持理论建设是共青团工作的思想保障 |
(三)坚持服务大局是共青团工作发展的工作重点 |
(四)坚持融入青年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力量源泉 |
第四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共青团思想引领提出更高期待 |
(二)“互联网+”为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
(三)新型城镇化为扩大共青团覆盖面奠定基础 |
(四)社会组织发展为共青团职能发挥提供平台 |
二、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
(一)青年群体结构多元分化影响共青团工作覆盖力 |
(二)青年思想与需求多样化影响共青团工作引领力 |
(三)组织资源有限供给与离散影响共青团工作组织力 |
(四)行政化与机关化风气遗存影响共青团工作凝聚力 |
第五章 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发展 |
一、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理念 |
(一)以青年为本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原则 |
(二)增强技术性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核心 |
(三)完善制度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突破口 |
二、中国梦视域下的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 |
(一)“中国梦”与共青团思想引领的价值定位 |
(二)共青团思想引领路径的多元化 |
三、新媒体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方式创新 |
(一)共青团网络工作的新环境 |
(二)共青团对青年网络话语体系的把握 |
(三)共青团构建新媒体话语体系的新理念 |
四、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共青团工作的创新 |
(一)青年组织是共青团工作创新的重要变量 |
(二)成为“枢纽型组织”:共青团参与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 |
(三)跨界搭台:增强共青团的枢纽性有效途径 |
(四)扁平化与品牌化:提升基层团组织活力的有益探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职能定位 |
一、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 |
(一) 青年组织与社会组织 |
(二) 青年社会组织与社会组织 |
(三) 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年组织 |
(四) 青年社会组织与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关联 |
二、青年社会组织职能定位及影响因素 |
(一) 青年社会组织的职能定位 |
(二) 青年社会组织职能定位的影响因素 |
第二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一般理论 |
一、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 |
(一)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内涵 |
(二)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特征 |
(三)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类型 |
二、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内涵、理论基础及现实依据 |
(一)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内涵 |
(二)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理论基础 |
(三)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现实依据 |
第三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 |
一、青年组织功能发展史: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历史追溯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组织功能 |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组织功能 |
(三) 改革开放以来的青年组织功能 |
二、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脉络 |
(一)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脉络 |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脉络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状况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取得的成就 |
(一) 政治参与功能:青年社会组织找到了政治参与路径 |
(二) 经济参与功能:青年社会组织扩大了经济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
(三) 文化参与功能:青年社会组织成为主流文化的重要传播者 |
(四) 社会参与功能:青年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参与的重要主体 |
(五) 国际参与功能:青年社会组织逐渐扩大了国际参与影响力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问题 |
(一) 青年组织功能实现的深度影响 |
(二)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制度安排缺失 |
第五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一、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面临的机遇 |
(一) 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实现带来机遇 |
(二)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实现带来机遇 |
(三) 共青团组织的深刻变革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带来机遇 |
(四)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面临的自身发展机遇 |
二、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挑战 |
(一)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外部环境挑战 |
(二)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外部组织挑战 |
(三) 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面临的自身发展挑战 |
第六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国外镜鉴 |
一、国外青年组织发展概况 |
(一) 国外青年组织基本特征与类型 |
(二) 国外青年组织在政党和政府管理中的地位 |
二、国外青年组织功能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 国外青年组织功能现状 |
(二) 国外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三、国外青年组织功能实现的启示 |
(一) 引导青年社会组织积极进行政治参与 |
(二) 规范青年社会组织的社会参与功能 |
(三) 提升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 |
(四) 培育具有本国特色的国际型青年社会组织 |
第七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 |
一、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必然性 |
(一) 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必要性 |
(二) 共青团组织整合青年社会组织部分功能的可能性 |
二、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基本发展趋势 |
(一) 青年社会组织“间接式”政治参与逐渐受到重视 |
(二) 青年社会组织“网络式”经济参与会更加凸显 |
(三) 青年社会组织“渗入式”文化参与不可忽视 |
(四) 青年社会组织“主体式”社会参与会成为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的重要形式 |
(五) 青年社会组织“合作式”国际参与会日益扩大 |
第八章 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 |
一、党和政府应成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坚强后盾 |
(一) 党和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安排 |
(二) 党和政府应为青年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二、共青团组织应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进一步实现提供动力 |
(一) 共青团组织功能实现是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重要前提 |
(二) 共青团组织要全面引领青年社会组织的社会参与 |
(三) 共青团组织要为青年社会组织的国际参与开辟道路 |
三、青年社会组织应不断提升组织自身的生存能力 |
(一) 青年社会组织要加强组织人才建设 |
(二) 青年社会组织要提升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
(三) 青年社会组织要打造组织的专业品牌 |
(四) 青年社会组织要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的科研课题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
1.2.2 国内对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研究 |
1.2.3 研究的趋势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2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责任感:人类的共生性尺度与发展的基本保障 |
2.1.1 角色:社会责任感的逻辑起点 |
2.1.2 社会责任感的内涵和本质属性 |
2.1.3 社会责任感的主体和客体 |
2.1.4 社会责任感的特点和功能 |
2.1.5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2.2 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特征与群体概况 |
2.2.1 当代中国青年的时代特征 |
2.2.2 当代中国青年的群体概况 |
2.3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界定与培养的内涵 |
2.3.1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界定 |
2.3.2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内涵 |
2.4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依据 |
2.4.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4.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与社会关系学说 |
2.4.3 马赫列尔的青年本质论 |
2.4.4 党和国家关于青年教育的思想 |
3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结构、形成过程与规律 |
3.1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结构 |
3.1.1 对自我和他人的责任 |
3.1.2 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
3.1.3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 |
3.1.4 对全球和生态的责任 |
3.2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 |
3.2.1 社会客观因素影响制约过程 |
3.2.2 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
3.2.3 主体自觉实践过程 |
3.3 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规律 |
3.3.1 知和行的统一 |
3.3.2 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3.3.3 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
4 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历史考察与新趋向 |
4.1 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历史考察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社会责任感 |
4.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青年社会责任感 |
4.1.3 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社会责任感 |
4.2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新趋向 |
4.2.1 社会责任认知的接受与否认 |
4.2.2 社会责任情感的自觉与被动 |
4.2.3 社会责任意志的坚定与薄弱 |
4.2.4 社会责任行为的承担与失落 |
4.3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
4.3.1 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渗透 |
4.3.2 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
4.3.3 市场经济的挑战 |
4.3.4 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 |
4.3.5 青年主体性的弱化 |
5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实审视 |
5.1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实需要 |
5.1.1 是加快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2 是推动民族奋发前进的动力要求 |
5.1.3 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
5.1.4 是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必然要求 |
5.1.5 是加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 |
5.1.6 是激发当代中国青年社会属性内在要求 |
5.2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
5.2.1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观念淡薄 |
5.2.2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内容不够系统 |
5.2.3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方法不够科学 |
5.2.4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和载体较为单一 |
5.2.5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协调性不足 |
6 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评析 |
6.1 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 |
6.1.1 欧美国家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 |
6.1.2 洲国家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 |
6.2 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1 美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2 英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3 法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4 日本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5 韩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6 新加坡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 |
6.2.7 国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
7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评价与路径 |
7.1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 |
7.1.1 主导性原则 |
7.1.2 主体性原则 |
7.1.3 层次性原则 |
7.1.4 渗透性原则 |
7.1.5 顺应超越原则 |
7.1.6 循序渐进原则 |
7.2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评价 |
7.2.1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的要求 |
7.2.2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的特点 |
7.2.3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的标准 |
7.2.4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的方法 |
7.2.5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评价的机制 |
7.3 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主要路径 |
7.3.1 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视程度 |
7.3.2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
7.3.3 创新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途径和载体 |
7.3.4 构建四位一体的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模式 |
7.3.5 营造和优化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社会风尚 |
7.3.6 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传统与国外先进的经验 |
8 结论 实现“中国梦”——青年的时代担当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存在不足 |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
参考文献 |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关于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
一、社会化、活动方式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二、社会化工作方式与社会化活动方式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相关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思想理论 |
二、列宁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
三、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及论述 |
第三节 多学科理论视角下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一、社会资本理论 |
二、资源依赖理论 |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理论 |
第二章 历史实践与经验:改革开放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第一节 1921—192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通过支部和党团实现对非党组织及社会的领导 |
二、创立并利用工会、工人俱乐部等组织开展活动 |
三、破除“工学界限”,融入帮会等传统社会联系纽带之中 |
四、以维护工人群众切身利益为中心开展斗争,扩大政治影响 |
第二节 1927—1937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规定白区党的恢复与建立方式、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 |
二、探索建立党与群众组织的正确关系,以实现党对其有效领导 |
三、充分利用“黄色工会”“外表的掩护”作用联系与组织群众 |
第三节 1937—1949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明确党支部设置原则及主要任务,改变其组织形式与领导方式 |
二、创立并利用各种形式开展组织和团结群众的工作 |
三、以共产党员的“三勤”、“三化”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扎根 |
第四节 1949—1978年: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史实践 |
一、采取适应灵活多样的组织策略,构建城市基层党组织体系 |
二、探索城市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在“运动”中发挥其政治功能 |
三、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来开展活动 |
第五节 改革开放之前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经验启示 |
一、要以灵活多样的组织方式构建覆盖社会的组织网络 |
二、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功能 |
三、要积极培育并善于利用各种社会群众组织 |
四、基层党组织要努力获得“非权力性影响力” |
第三章 转型与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的社会化 |
第一节 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向“社会化”转型的历史逻辑分析 |
一、经济社会转型带来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 |
二、城市基层社会的新变化导致“单位制党建”活动方式面临挑战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推动城市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历程 |
一、“街居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78年—1997年)76 |
二、“社区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1997年—2007年) |
三、“区域化党建”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2007年至今) |
第三节 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探索的典型模式剖析 |
一、城市基层党组织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内涵与特点 |
二、案例研究:“区域化党建”活动方式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
三、城市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国外经验与镜鉴:世界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一节 执政的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古巴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越南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二节 欧洲社会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英国工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德国社会民主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三节 民族民主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四节 新兴政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一、绿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二、“茶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实践 |
第五章 调适与重构:中共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未来面向 |
第一节 “开放型”活动方式: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理念转变 |
第二节 组织结构与功能调适: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一、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组织体系 |
二、社会化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社会服务功能的开发与拓展 |
第三节 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与社会化的方式方法 |
一、改进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方式,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
二、改进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方式,创新行动策略方法 |
第四节 新技术媒介: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技术支撑 |
一、新媒体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二、大数据与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 |
第五节 评价与激励: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动力机制 |
一、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评价机制 |
二、构建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的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一、文献资料类 |
二、中文着作和外文译着类 |
三、论文报纸类 |
四、英文文献类 |
五、电子文献 |
后记 |
(7)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青年”进阶:青年文化的发现与研究变迁 |
第一节 “发现与转向”:青年文化研究的发展轨迹 |
一、发现青年:从年龄到社会的身份过渡 |
二、“问题青年”到“青年问题”的文化转向 |
第二节 “传统与当下”:青年文化视角下中国社会青年形象的转变 |
一、青年形象:“角色”与“非角色”之间 |
二、青年身份的“清晰”与“模糊” |
第三节 国产青春剧的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青年形象的概念辨析 |
二、“青年文化”至“青春文化”:国产青春剧类型题材的变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消费语境:国产青春剧的类型移植与青年的“出现”(1998-2005) |
第一节 国产青春剧出现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规约 |
第二节 “外来”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想象 |
一、“青春前史”:“早熟”的青年形象 |
二、青春崇拜:“偶像青年”的魅影 |
第三节 青春叙事表征:消费中的青年与“被消费”的青春 |
一、外部背景:消费性的都市空间 |
二、内部关系:封闭化的角色结构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实观照:国产青春剧的类型自生与青年的“本土化”(2006-2013) |
第一节 单一到多元:青年形象的“本土化” |
一、“叛逆的一代”:“80”后奋斗青年 |
二、当代气质感:红色革命青年 |
三、后现代演绎:“无厘头”青年 |
第二节 个体化视角:青春故事的现实感性演绎 |
一、理想和现实:大时代·小叙事 |
二、“正青春”:多元的成长主题 |
三、“青年的出走”:作为世代意识的代际冲突 |
第三节 我的青春我做主:从边缘到“主流”的青年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生图景:国产青春剧的类型复合与青年文化的“蔓生长”(2014-至今) |
第一节 青春生成:国产青春剧的网络文化逻辑 |
一、网络环境:泛化的青春审美态势 |
二、融合时代:青春媒介文本的互融与共生 |
三、青年观众:网络的参与新态与文化认同 |
第二节 网生图景下国产青春剧的叙事类型特征 |
一、“过去式”:集体化的青春怀旧记忆 |
二、“进行式”:个人化的青春现实遭遇 |
三、“交互式”:“脱域”化的虚拟青春体验 |
第三节 继承与更新:国产青春剧青年形象的突破 |
一、“断裂的一代”:“90后”都市青年 |
二、“初老”与“不老”的怀旧青年 |
第四节 新时代下国产青春剧青年文化的表达模式 |
一、“抵抗”的消散与“自我”的建构 |
二、“怀旧”成为“发现青年”的表达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青年消失”?青春永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青年研究的社会转型视角 |
二、大学生、教育与青年问题 |
(一) 社会转型下教育和就业体系的发展要求 |
(二) 教育的三个转型建议 |
(三) 共青团组织与青年问题 |
三、青年政治态度 |
(一) 青年价值观以及政治社会化研究 |
(二) 青年对待共产党执政的态度 |
四、青年与互联网 |
(一) 网络社区的力量和青年网络文化 |
(二) 青少年群体与互联网研究反思 |
五、青年与社会稳定 |
(一) 青年群体的成长环境和认同研究 |
(二) 独生子女调查与城市青年就业稳定性研究 |
六、总结与讨论 |
(9)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文献回顾 |
1.4.1 社会分层与城市社区变迁 |
1.4.2 城市社会空间分异与重构 |
1.4.3 城市社区分化与治理变革 |
1.4.4 主要研究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5.1 田野工作:为什么选择 M 厂和 Z 村? |
1.5.2 定性和定量研究 |
1.5.3 数据说明 |
1.6 研究路径 |
1.7 章节安排 |
第2章 M 厂和 Z 村的解组与剧变 |
2.1 改制前的 M 厂与 Z 村 |
2.2 总体性社区的解组:从“单位”到“社区” |
2.3 总体性社区的剧变:从 4 个社区到 17 个片区 |
2.3.1 M 社区:后单位制的老旧社区 |
2.3.2 X 社区:高档商品房社区 |
2.3.3 L 社区:转变中的混居社区 |
2.3.4 Z 社区:城市扩展中的农村社区 |
2.4 小结:从总体性社区到碎片化社区 |
第3章 社区的碎片化:特征与机制* |
3.1 社区碎片化概念的提出 |
3.1.1 社区碎片化概念的三个特征 |
3.1.2 内部碎片化与外部碎片化 |
3.1.3 社区的碎片化与阶层化、个体化 |
3.2 社区碎片化的四个动力机制 |
3.2.1 单位制的解组与延续 |
3.2.2 住房商品化 |
3.2.3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
3.2.4 土地城市化 |
3.3 社区整合机制失效 |
3.3.1 政府难以整合碎片化社区 |
3.3.2 市场整合机制的效率与失灵 |
3.3.3 社会组织的活力不足 |
3.3.4 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尚未完善 |
3.4 小结:社区的双重碎片化与整合机制的失效 |
第4章 社区碎片化的后果:潜在冲突的形成 |
4.1 社区碎片化的社会政治后果 |
4.2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阶层分化 |
4.3 阶层地位、政治态度与公民参与 |
4.3.1 阶层分化及其社会政治影响 |
4.3.2 政治态度与公民参与的相关研究 |
4.3.3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4.3.4 变量测量与研究发现 |
4.4 社区碎片化与潜在冲突 |
4.5 小结:社区碎片化与社区的潜在冲突 |
第5章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变革 |
5.1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议题 |
5.1.1 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建设 |
5.1.2 社区碎片化与居委会的多元治理 |
5.2 社区居委会的治理能力 |
5.2.1 人力资源相对有限 |
5.2.2 财政能力相对有限 |
5.2.3 管理职能相对有限 |
5.3 社区的决策、互动和参与 |
5.3.1 社区的规划和决策 |
5.3.2 社区参与和社区政治参与 |
5.4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有效治理 |
5.4.1 社区碎片化、政策支持与有效治理 |
5.4.2 社区发展和管理的政策支持度分析 |
5.5 社区治理的具体运作 |
5.5.1 “1+4”模式:X 社区楼宇广告费纠纷 |
5.5.2 “一地两府”:Z 社区的垃圾处理事件 |
5.5.3 “分片管理”:L 社区的“甩项”争端 |
5.5.4 “人情网络”:M 社区的物业服务争端 |
5.6 小结:基层政府难以有效治理碎片化社区 |
第6章 迈向积极有效的社区治理 |
6.1 从社区碎片化到社区重整 |
6.2 社区中的市场力量 |
6.2.1 土地增值与社区发展 |
6.2.2 社区市场的活力与生机 |
6.3 社区自组织与社区整合 |
6.3.1 社区的民间组织与社区公共服务 |
6.3.2 社区党群组织的积极作用 |
6.3.3 社区基督教组织的发展 |
6.4 社区中的政府及其作用 |
6.5 小结: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 |
第7章 结论与思考 |
7.1 社区有效治理难题 |
7.2 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有效治理 |
7.3 社区治理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 |
7.4 社区碎片化的潜在冲突与对策 |
7.5 研究意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一、共青团历史及青运史的研究 |
二、对共青团某个领域的专题研究 |
三、政党发展视野中的共青团研究 |
四、共青团与“第三部门”相结合的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组织 |
二、非政府组织 |
三、组织职能 |
四、青年事务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组织学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第三部门”理论 |
四、政府失灵理论 |
五、政治社会化理论 |
六、社会转型理论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共青团组织的职能变迁:历史进程、内在逻辑与基本规律 |
第一节 共青团组织职能变迁的历史进程 |
一、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共青团的职能特征 |
二、新中国成立后共青团的职能特征 |
三、改革开放时期共青团的职能特征 |
四、不同时期共青团职能对比与结论 |
第二节 共青团组织职能变迁的内在逻辑 |
一、时代环境的变化: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外在因素 |
二、党与团的特殊关系:共青团职能变迁的核心要素 |
三、青年特点和需求变化:共青团职能变迁的重要变量 |
四、共青团先进组织性质:共青团职能变迁的内在动因 |
第三节 共青团职能变迁的主要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党建抓团建 |
二、必须始终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践行“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工作原则 |
三、必须坚持把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四、必须充分发挥榜样和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
五、必须树立品牌化的理念打造和推进共青团活动项目 |
六、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时期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第一节 新时期青年群体特征 |
一、观念个性化 |
二、集聚多样化 |
三、结构无序化 |
四、诉求多元化 |
五、利益博弈化 |
六、阶层凝固化 |
第二节 共青团所处的历史方位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共青团组织 |
二、整体性转型中的共青团组织 |
三、社会结构性分化之中的青年群体 |
四、信息技术革命后的青年生活方式 |
第三节 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
一、共青团组织覆盖面存在不少盲区 |
二、共青团工作的辐射力在减弱 |
三、传统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缺乏实效 |
四、共青团组织资源出现离散之势 |
五、共青团组织服务供给的相对短缺 |
第四节 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发展机遇 |
一、社会发展对青年工作寄予厚望 |
二、青年群体需要共青团代表自己的利益 |
三、信息技术为共青团工作发展提供新的空间 |
四、社会管理创新离不开共青团组织的共同参与 |
第四章 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优势分析 |
一、共青团组织具有较大的政治优势 |
二、共青团组织具有健全的管理体系 |
三、共青团组织集结了国家的优质人力资源 |
四、共青团组织具有人才培养的比较优势 |
五、共青团组织拥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 |
六、共青团组织具有好的社会资本 |
七、共青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
第二节 主要困境 |
一、现实职能的合法性困境 |
二、制度安排困境 |
三、工作协调困境 |
四、基层组织建设困境 |
五、素质能力困境 |
六、资源困境 |
七、服务供给困境 |
八、理论困境 |
第三节 有效探索 |
一、紧跟党建抓组织建设,扩大覆盖 |
二、紧贴中心抓功能建设,扩大影响 |
三、紧强保障抓队伍建设,提高能力 |
四、紧盯实际抓典型培育,强化实效 |
第五章 经验借鉴:国外青年组织及青年事务管理 |
第一节 外国政党高度重视青年工作 |
一、强化青年的政党认同 |
二、积极培养政党的青年中坚力量 |
三、积极培育政党的青年后备军 |
四、设立青年工作部门 |
五、促进青年工作的现代化 |
第二节 国外青年事务管理的经验借鉴 |
一、世界青年事务发展的主要历程 |
二、世界青年事务的基本内容 |
三、外国政府青年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的类型 |
四、典型个案 |
第三节 几点启示 |
一、青年事务管理规范化是世界趋势 |
二、第三部门介入公共事务有利于“小政府、大社会”的形成 |
三、共青团组织专门承接青年事务值得重视 |
第六章 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的行动逻辑 |
第一节 职能创新的基本理念 |
一、人本化服务的理念 |
二、社会化运作的理念 |
三、市场化经营的理念 |
四、项目化推进的理念 |
五、事业化发展的理念 |
六、公益化惠民的理念 |
第二节 职能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党的领导与保持青年组织的独立性相统一的原则 |
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与多元兼容相统一原则 |
三、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
四、高效与精简相统一的原则 |
第三节 职能创新必须处理的基本关系 |
一、处理好党与团的关系和团与青年的关系 |
二、注重共青团组织创新和继承的关系 |
三、理顺与与外部环境和青年群体构成变化的关系 |
四、建立内部运行机制与社会化工作体系的关系 |
第四节 基于职能创新的自身建设 |
一、加强基层团组织覆盖 |
二、加强团的能力建设 |
三、巩固团的外围组织 |
四、加强团的理论研究及外宣力度 |
五、提高全团带队水平 |
第五节 职能创新的路径选择 |
一、突出政治职能,在五大能力上发挥作用 |
二、强化行政职能,在“三化”方向上拓展领域 |
三、提升社会职能,在五项内容上着力突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社会转型与青年问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 [2]共青团工作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研究[D]. 马琳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龚爱国. 山东大学, 2016(03)
- [4]当代中国青年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研究[D]. 郑士鹏.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6]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活动方式社会化研究—主要基于城市基层党建的考察[D]. 朱孟光.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7]国产青春剧中的青年形象与文化景观研究[D]. 潘丹丹(Chole Pan). 上海大学, 2019(02)
- [8]境遇与态度: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当代青年[J]. 孟蕾. 青年研究, 2012(05)
- [9]社区碎片化与社区治理 ——Y市基层社区变迁实证研究[D]. 葛天任. 清华大学, 2014(09)
- [10]中国共青团组织职能创新研究[D]. 周敏. 湖南师范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