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BM360系统91型机器设计原理及指令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陶雪琼[1](2020)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机器和人类之间建立了越来越紧密的联系。随着具备人机对话、动作、情感等反馈功能的智能机器逐渐社会角色化,人机关系也产生相应的发展和变化。机器从具备功能性的工具属性发展为兼具社会性的角色属性。智能机器对交互对象(人)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人机关系的变化上,也体现在对人的需求的影响上。人工智能的介入,导致人机交互过程中更深层次的交互和更大的不确定性。社会性交互这一概念的概念起源于与社会学和教育学相关的研究。笔者将社会性交互理论整合到人机交互和交互设计领域,提出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的概念。通过前期研究发现,现有关于人机社会性交互的研究仅考虑到人与人的社交或人与机器的浅层交互的表达,并未考虑到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深层次变化的趋势及设计需求。在新的社会环境和人机社会关系发展的背景下,笔者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人机社会性交互的影响因素,提出机器社会角色的概念,明确了人机社会性交互的内涵。论文从设计学的角度探究人工智能时代人机交互关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并研究了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的不同层次如何更好地设计人机交互。从而使机器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满足人的需求,并进一步创造人与机器相互融合的和谐环境。课题研究从传统的人机交互的设计方法和内容入手,通过文献综述和典型实例研究和分析了当今国内外人工智能,社会交互和人机交互的研究进程。运用设计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和行为科学的相关知识,探讨机器具备社会性的条件,并研究不断发展的智能机器如何满足人类对交互的动态需求。在研究的中期,探讨机器具备社会性的条件,并提出了机器的社会角色的概念。机器具有社会角色属性是人机社会性交互的前提。研究并分析了人机社会性交互产生的背景、定义和意义,提出人机社会性交互的概念模型。此外,从需求,行为和情感三个方面,结合问卷调查,访谈和工作坊等定量和定性研究的结果,构建了人机社会性交互的NAE设计策略。研究后期主要基于对人机社会性交互理论和交互设计策略的验证,通过对智能语音对话情感机器人以及实体陪伴型机器宠物的产品及交互的设计实践,验证了设计理论和策略的可行性。本课题对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的理论研究是对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发展背景下人机交互理论的补充,重新解读需求层、行为层和情感层的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同时,课题对机器社会角色的研究为机器人的商业化普及提供了一定的具有参考价值的理论依据。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行业和社会价值。
朱杰[2](2020)在《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文中指出星地闪电探测技术,为监测和研究闪电活动特征提供了重要的手段。高轨道卫星闪电探测,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是当今各国争相发展的新技术。搭载于风云四号A气象卫星(FY4A)上的闪电成像仪LMI(Lightning Mapping Imager),是我国首枚、世界首批静止轨道闪电光学探测载荷,其数据获取与服务、数据质量控制、星地数据比对与校验,多源闪电数据融合应用是国家亟需的重要研究课题。依据LMI地面应用系统信息流的逻辑关系,本论文分析了太空单粒子轰击对LMI输出数据的影响,提出了地面控制自主修复和多级数据校验方法,设计了LMI多级数据服务平台;根据LMI输出多级数据的特点,分别研究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多层阈值判识技术的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模型,提高了LMI数据质量;基于星地多源数据,从个例和统计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了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的闪电活动特征,研究了LMI数据与传统地基闪电探测数据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星地数据协同分析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⑴为了解决宇宙单粒子轰击造成LMI输出数据错误的问题,提出了地面控制自主修复方法,经过检验,修复指令生成正确率达到100%,平均修复时间不超过1分钟,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单粒子撞击效应对于LMI探测数据的影响;研究了LMI数据校验方法并设计了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LMI数据的可靠获取,挖掘定制时空区间内的闪电活动与深对流降水之间的统计特征关系,提供了规范、精准、高效的数据服务。⑵分析了LMI中L0级、L2级数据组织结构,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级数据质量控制方法研究。生成了L0级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建立分类回归树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分类识别方法,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可以有效识别L0级闪电数据。根据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天气过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了多源数据判识阈值的选取方法,提出了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多层次L2级Group数据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实例和地基闪电数据比对,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提升了LMI数据的质量。⑶分析了星地观测得到的闪电资料间的关系,提出了星地多源闪电探测数据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实例研究表明,强对流天气过程中,相对于地基闪电定位系统,LMI能够更快速地探测到云闪,从而提早对强对流过程预警;卫星探测的闪电次数通常是地基探测的闪电次数的5-10倍;LMI在白天的探测能力更强,定位精度更高;星地数据的匹配比例在年际、季节、时刻等不同时间尺度下,均呈现良好的一致性,但星地数据匹配比例在我国东西部差异较大,且与闪电信号强度不相关,反映出星地系统不同的探测优势。⑷挖掘了LMI数据与传统地基闪电探测数据的不同特点及二者在强对流监测中的联合应用价值,分别研究了我国境内陆地云地闪比率及变化规律、我国近海海域及台风中的闪电特征。结果表明,我国境内陆地云地闪比率Z平均值为2.82,平均标准偏差0.31,且与纬度、正负地闪比例相关度不高;受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差异影响,我国四个近海海域闪电活动在季节、时段、昼夜以及峰值电流强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小的差异;闪电主要集中于超强台风阶段爆发;台风移动路径两侧闪电活动分布并不均衡;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台风两次登陆前,也出现了较密集的闪电活动;密集的闪电活动,主要出现在TBB 210K的低云顶亮温区;LMI多级闪电数据的频次/密度变化与距台风中心眼距离密切相关,径向上基本呈现强-弱-强的三圈阶段性震荡分布特征;眼壁区闪电活动与台风强度的关联程度,要高于外雨带,表征了LMI能够对台风中不同强度的闪电进行更全面地探测,有助于加深对台风中闪电活动特征的认识。本文的研究成果,提升了LMI数据获取的可靠性、数据服务的精准性,提高了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的研究水平,实现了星地闪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对我国星载闪电探测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和后续相关仪器的优化,具有较好地理论指导和重要的实际意义。
刘树珍[3](2020)在《面向Graph500图遍历的存储结构和访存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兴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每时每刻各个行业数据量都发生着的巨大变化,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大数据产业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快速发展。图计算方法被广泛的应用到大数据问题的处理中,其中广度优先搜索算法(Breadth First Search,BFS)是图计算中的一个经典问题,也是高性能计算机benchmark Graph500基准测试的核心。BFS算法具有访存数据量大,计算复杂度低等特征,这与大数据问题非常相似;除此之外,由于BFS算法自身重复判断的问题也会导致它的访存不规律,空间局部性差,进一步造成计算机的Cache失效率上升,因此无法达到高时效高性能的要求;并且Graph500测试的生成图的规模巨大,经常会因为计算机内存不足而出现数据越界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可以从程序的内存和访存两个方面进行优化,在提高Graph500基准测试程序的计算效率的同时减小程序运行过程中对内存空间的消耗。在内存优化方面,采用压缩生成图变量数据类型的方法使得优化后的生成图能更加适合BFS算法的搜索;在访存优化方面,对生成图数据的格式分配程序进行降位处理,使得数据传输时增加了每个Cache line上的有效数据,提高了CPU的寻址能力。本论文研究主要是针对单节点服务器上的Graph500基准测试程序进行优化设计的,分别通过压缩生成图中变量数据类型的长度来减小对内存空间消耗;以及对数据分配程序进行降位处理以提高Cache的利用率,进而提高CPU的寻址能力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安装在在宝德服务器上的Graph500的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程序运行过程中比优化前节约了33.33%的内存空间;并且在标准输入条件下的测试结果表明,omp-csr格式的测试程序的最大遍历速度maxGTEPS提高到优化前的1.8倍,seq-csr格式测试程序的maxGTEPS达到优化前的2.238倍。最后将优化后的程序安装在三种不同的服务器上进行峰值和数据越界测试,进一步验证优化效果。峰值测试的结果显示,Graph500的计算性能受到Cache容量和CPU主频的影响;优化后的Graph500程序的omp-csr格式测试程序的峰值均可达到优化前的3倍左右。
蒋昀[4](2020)在《线驱动软体机器鱼建模与控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海洋战略重要性的不断加强,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成为推进海洋战略的关键因素。仿生机器鱼作为水下机器人的一种,摆脱了传统水下机器人效率低、能耗高、噪声大等缺点,是一种游速快、噪声低、推进效率高、灵活性高、工作时间长、工作范围广且能适应多种工况的新型水下机器人。目前仿生机器鱼的主体大多是刚性的,其机械传动的复杂性随着所需的自由度而增加,机器鱼的鲁棒性也随之降低。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线驱动仿生软体机器鱼设计,能够更好地模拟真实鱼类的运动曲线,并基于此软体机器鱼进行了建模与控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贡献总结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仿生线驱动软体机器鱼设计,并建立了该类型软体机器鱼的运动学模型。为了模仿鱼类的肌肉和肌腱,该机器鱼所采用的推进装置由硅胶制成的软体鱼尾和两根驱动线组成。通过控制两根驱动线,可以使软体鱼尾进行摆动,其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通过分析软体机器鱼的运动状态,基于Lighthill细长体理论,建立了线驱动软体机器鱼的运动学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软体鱼尾的摆动曲线与实际鱼体摆动曲线吻合较好,巡游速度相对多关节机器鱼更快,验证了线驱动设计的有效性。2、针对线驱动软体机器鱼所建立的运动学模型,采用滑模控制这一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软体鱼尾摆动的动态终端滑模控制器,并运用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该控制器的稳定性。软体鱼尾摆动终端滑模控制器的创新之处在于,其设计过程将非线性函数引入滑动超平面,为了在有限时间内能够使滑模面上的跟踪误差收敛到零,构造了一个动态的线性滑模面。由仿真结果可知,该控制器能够使欠驱动软体机器鱼的鱼尾快速跟踪输入的正弦曲线,相比于传统滑模控制器响应速度更快,抖振问题也得到了削弱,有效验证了鱼尾摆动终端滑模控制器的性能。3、基于所提出的线驱动软体机器鱼的设计思路,本文选取适当材料与硬件制作了软体鱼尾,并通过对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来实现对软体鱼尾摆动的控制。软体鱼尾采用低硬度液体硅胶制成,通过灌入3D打印制成的模具中使其固化成型。控制系统由上位机发出指令,通过串口与控制电路交互,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驱动线拉伸实现鱼尾摆动。实验表明,软体鱼尾控制系统能够完成不同幅度及频率的摆动动作,并且实现简单,反应速度快,能够使软体机器鱼完成水下前进及转向实验,验证了线驱动软体机器鱼这一设计的有效性。
吴仁克[5](2018)在《分布式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信息源和数据在当今世界的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但大规模数据的持续产生,其格式和类型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如何快速、高效地实现大数据处理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及难点。以分布式数据处理为基础,针对大规模数据分析与处理,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索并形成面向新型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1)基于国产“神威(Sunway)·太湖之光”众核处理器,本文研究与实现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SunwayMR,可利用分布式服务器资源,加速数据处理与分析;(2)本文提出一种构建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的软件构建技术,用以加快此类软件开发进程;(3)充分利用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远程直接内存访问)和HTM(Hardware Transaction Memory,硬件事务内存)技术,本文提出一个可运用于分布式环境的、键值对数据存储系统RHKV,加速数据的“存”和“取”操作,可支撑上层数据密集型应用计算;(4)针对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智慧信息系统建设,本文提出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分布式数据处理与分析解决方案EDAWS。具体如下:(1)本文研究与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SunwayMR,它只需要GCC/G++环境即可运行。具体地:本文提出基于分布式计算单元集合DCUS(Data Computing Unit Set)的数据划分策略、分布式消息通信机制和任务组织策略,支持在并行硬件上执行数据分析应用程序。SunwayMR为各种数据分析应用提供公开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与使用OpenMPI/MPI等编程模式相比,使用SunwayMR有效地避免了繁杂的编码,保证了框架的易用性。在一定程度上,SunwayMR对于测试数据集的尺寸大小、计算节点数量、线程数量而言,也具备较好的规模扩展适应性。(2)为了更好地辅助分析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系统内部,从软件构建角度出发,开展适当的软件架构建模。但是,不恰当的架构模型往往导致系统设计冲突等问题;在设计和开发阶段系统需求在不断变化,系统的可变化点不可预测。为此,本文提出可适用于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的自适应架构建模技术,综合架构设计、行为分析和自适应机制,形成一种软件构建技术,指导此类软件的开发。以本文的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原型系统SunwayMR软件构建为例,给出实际开发学习过程。结果表明,所提的软件构建技术具备可用性和有效性。(3)利用分布式系统服务器的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设计键值对数据存储,是应对存储容量压力、I/O性能瓶颈的解决方案,为数据密集型计算应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然而,使用传统网络远程访问数据存在网络往返round trips延时高和请求冲突等问题,这导致数据访问的延时增加。为此,本文提出基于RDMA和HTM友好的Key-Value键值对数据存储系统RHKV,包含RHKV服务器端和RHKV客户端。即客户端将数据请求发送到位于在服务器端的改进型Cuckoo哈希数据管理模式—G-Cuckoo中。管理模式通过桶-点(bucket—vertex)映射方式构建Cuckoo图,在键值对数据插入Cuckoo哈希表的过程中,维持桶-点映射方式并预测kick-out死循环出现与否,避免出现哈希表间无限次kick-out循环问题。RHKV利用先进的HTM技术保证数据操作的原子性。使用性能测试工具Yahoo!Cloud Serving Benchmark(YCSB)开展数据访问的性能对比测评。(4)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智慧信息系统在投入使用时数据不断产生。在单一计算节点上开展大规模数据分析时,速度性能不佳。本文提出一个面向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分布式数据处理与分析解决方案EDAWS(a Novel Distributed Framework with Efficient Data Analytics Workspace towards Discriminative Service for Critical Infrastructures):基于数据分析工作空间的、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新型分布式框架。即,服务器端平台系统地收集获取、存储并分析原生数据;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上并行地构建索引,开展数据业务分析,挖掘个性化的服务;通过利用便捷的移动终端设备,以远程的方式快速获取服务器端的大数据服务。为了例证所提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本文给出可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智慧社区”案例。在小型集群环境上运行原型系统,使用真实数据集开展实验测试:原型系统对计算节点的数量和数据集的大小具备一定规模适应性,能智能地将原生数据转换为用户所需要的大数据服务。
邢立冬[6](2017)在《GPU功耗评估和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一代图形处理系统芯片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研究”。图形处理器(GPU)的应用已经从桌面计算系统、手持和便携电子设备、游戏机等领域扩展到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GPU架构从原来的图形专用加速器发展到现在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或单指令流多线程处理器。现代的GPU不仅仅是一个特殊用途的加速器或几何引擎,它也可以作为一个通用计算芯片。在集成电路工艺进步和应用发展的驱动下,当前的图形处理系统芯片正在发生变革。因此,针对新型图形算法和通用计算的需求,面向未来图形处理器芯片高级应用的不断发展,在体系结构方面应对长线、功耗和工艺缺陷等问题,研究新一代图形系统芯片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研究和设计GPU芯片,打破国外的垄断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研究一种多态并行GPU的体系结构设计及功耗估计和功耗优化技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提出了一种多态并行图形处理器的硬件体系结构。为了更好适应新的图形计算和通用计算的要求,应对未来芯片制造工艺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多态并行GPU体系结构,其芯片实现为Firefly2。Firefly2的架构是由同构的处理器单元构成的二维阵列,处理器之间采用邻接互连技术。邻接互连技术减少了长线,降低了功耗,有利于信号完整性。处理器指令集是根据大量的图形处理仿真试验和统计分析结果优化设计的。指令系统的设计保证了指令的邻接寻址,邻接寻址指令构成的程序可以“重构”处理器阵列,使其像专用电路一样高效地完成操作级并行计算。也可以通过指令的广播使多个处理器执行同样的指令完成数据级并行计算。在指令存储器中存放的指组(由多条指令组成)能够完成多指令流的线程级并行计算。这样就实现了用指令流计算统一各种并行计算模式,具有程序设计的灵活性和计算的高效性。另外,我们在Firefly2处理器上分别实现了3D图形渲染流水线和计算机视觉应用,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研究表明,Firefly2架构具有良好的高性能执行图形渲染和图像处理程序的潜力。2、正确有效的功耗建模与评估技术是有效进行低功耗设计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估计功耗的手段,就难以设计出符合功耗预算的芯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3D图形渲染管线的能耗估计模型,包括3D图形渲染管线计算阶段的能耗估计模型、数据存储器访问的能耗估计模型和指令存储器访问的能耗估计模型。通过对3D图形渲染管线中影响渲染质量的两个关键模块顶点着色器和像素着色器的负载进行分析,得出了像素数与顶点数的比值模型。同时采用正向分析和根据经典图形渲染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3D图形渲染管线各阶段的能耗进行了建模,包括几何变换阶段、顶点着色阶段、视景体裁剪阶段、背面剔除阶段、扫描转换阶段、像素着色阶段及段操作阶段。并对顶点着色阶段和像素着色阶段的能耗估计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达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与以往研究不同之处在于建模过程不做任何底层硬件架构的假设,使得该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3、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将数百亿个晶体管集成到一个芯片上。集成度的提升给GPU带来了巨大计算能力的提升,但也带来了巨大的能量消耗。功耗已经成为当今GPU设计中最关键的限制因素,而有效的功耗结构设计已经成为决定GPU芯片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分析功耗的来源入手,对集成电路中的功耗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从系统级、体系结构级、寄存器传输级、逻辑级、电路级、工艺级等各个层次上降低功耗的方法。分别从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提出了一些降低功耗的措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其中,在软件层面,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提出了几种适用于3D图形渲染的低功耗编程技术,包括顶点共享、时钟关断技术(HALT命令)、LOD技术和静态目标缓存技术(BEGINOBJ和ENDOBJ命令)。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这些低功耗编程技术可以显着降低3D图形应用的功耗和能耗。硬件层面采取的功耗优化措施主要包括多阈值技术、门控时钟技术、门控电源技术和多电压技术。功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上述硬件层面的功耗优化技术使功耗下降了65.23%。4、提出了一种面向能耗感知的处理单元(PE)调度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阿姆达尔定律对Firefly2处理器进行功耗的建模和能耗的建模;然后,提出了一种兼顾能效的最小化能耗调度算法;最后,基于所建立的功耗模型、能耗模型和调度算法,并利用系统内所设计的性能计数器,完成了PE调度器的设计。所设计的PE调度器的调度策略是根据应用选择运行的PE以及PE工作的频率。
裴正楷[7](2016)在《基于在线功率检测系统的鱼群水动力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近年类,在开发新的水下自主航行器的背景下,鱼类在流体介质中的运动行为已收到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通常简化仿生推进的问题,研究孤立的震动表面在流体中的推进性能,并已取得显着的进展。然而,鱼类所用的推进面很少处于孤立的境况,通常群体运动。有几个原因已经找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群体保护,节约能源和水动力优势,社会行为,以及觅食。在复杂的流场中,如何评价鱼群的水动力性能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值得进行研究。本文设计了一种在线功率检测系统,实时采集仿生机器人在复杂的流场中的运动功率,使用运动功率来评价水动力性能。功率检测系统能够实现5000Sa/s采样速率,高速的检测仿生机器人的实时功率消耗。功率检测系统中还集成了录像系统,实时监控仿生机器人的位姿,使用最小二乘法的曲线拟合算法计算仿生机器人的速度。结合功率和速度,求解出仿生机器人在流体介质中运动时的推力。引入效率计算方法,通过功率、速度、推力三者可以计算水下仿生机器人的运动效率。这四种性能指标,都可以用来评价仿生机器人在复杂流场中水动力性能。本文以北京大学智能控制实验的多关节仿鲹科机器人为实验载体,结合在线功率检测系统,研究鱼群的水动力性能。实验中,用两条首尾并排的仿生机器人来模拟鱼群,来研究鱼群的水动力性能。本文为了减小由于仿生机器人硬件本身引起的系统误差,引入了纯功率的定义,可以更精确的反应仿生机器人的性能。本文研究了鱼群中各体之间由于摆动相位差不同,引起鱼群水动力性能变化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鱼群中这种并排游动的行为下,同相位摆动的时,群体纯功率消耗最小;反向相位摆动时,群体纯功率消耗最大,群体速度也达到最大值;群体速度在摆动相位差为π/4和7π/4的时候最小。结合群体的纯功率和速度,计算得出群体的推力性能随着摆动相位差变化趋势和群体的纯功率消耗的趋势类似。通过效率计算方法,推断出鱼群同相位摆动的时候效率是最高的。本文还研究了,鱼群中并排的个体之间的横向距离对群体纯功率消耗的影响,并得出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加,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减弱,群体的纯功率消耗和摆动相位差的影响减弱。
古抒鹏[8](2016)在《基于PLC S7-200的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目前国内民爆行业工业雷管手工装配生产的难题,本课题组提出了基于人机隔离的工业雷管自动化、连续化的生产技术,研制出了具有柔性的多工位联合运转的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在应用传统的工业控制方法进行调试时,PLC程序不仅复杂冗长,容易出错,而且由于本装配生产线工艺步骤复杂,因此后期的校调、维护也十分困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本生产线工艺步骤,以S7-200系列PLC模块为硬件基础,进行模块化编程,构建工业雷管自动装配并行控制系统,具体完成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传统的工业雷管自动装配工艺,重新设计了基于并行结构的工业雷管装配工艺;(2)根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并行控制方法,结合工业雷管装配工艺,建构了基于S7-200系列PLC的并行控制系统框架;(3)利用误差概率分布法,建立并行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模型,对建立的并行控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对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进行优化。根据评估结果显示,构建的并行控制系统运行稳定,能够达到预期功能,生产线效率与人工装配相比有很大提高,完全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另外本工业并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可以根据生产实际需求设计适应不同工艺的控制系统。为以后改进和优化形成功能更强,容错率更低的系统建立了值得借鉴的模型。
张晔[9](2014)在《刮板输送机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综采技术的发展,刮板输送机作为矿井运输的核心设备,呈现出产品系列多样化,结构功能复杂化等特点。通过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设计理念,极大提升了刮板输送机的研制与开发能力,但因设计过程多以人工计算分析为主,尚存在设计效率低下,重复设计等弊端。针对上述弊端,以国内某矿山机器生产企业设计的某型号刮板输送机为对象,将现代设计理论和知识工程理论引入现有刮板输送机研发过程中,完成了刮板输送机数字化设计系统开发,具体工作如下:对刮板输送机传统设计流程及方法进行总结研究,并集成到计算机应用程序中用于新产品开发。对刮板输送机关键零部件进行结构强度等有限元分析,将分析过程及数据进行整合,辅助设计人员有效利用CAE数据。在UG中建立刮板输送机零部件参数化模型,通过自下而上装配得到整机数字样机,对关键零部件参数化设计,可快速准确完成零部件的修改和二次建模工作。对设计中涉及的知识、实例等建立知识库,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数据、参数的快速存取、浏览和查询功能,设计知识和经验等资源共享。建立系统帮助文件,辅助设计人员快速掌握系统使用方法,提高设计效率。以现代设计理论和知识工程理论为背景,充分利用矿山工程技术、数据库技术、CAD/CAE二次开发技术和知识工程技术等手段,以UG/NX 7.5为平台,以VS 2010的微软基础类(MFC)和NX/Open API程序作为开发工具,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了集概念设计、参数化设计、CAE分析、知识管理于一体的刮板输送机数字化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可帮助提高刮板输送机的设计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促进应用企业知识创新,改善设计环境,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应用企业CAD/CAE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加速应用企业刮板输送机的技术改造。
袁春风,王帅[10](2013)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应重视“系统观”培养》文中认为本文阐述了后PC时代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观"培养的重要性;通过与美国几所一流大学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教学的对比,指出了我国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系统观"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国内大学特别是南京大学,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能力培养方面的改革思路和做法。
二、IBM360系统91型机器设计原理及指令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BM360系统91型机器设计原理及指令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智能时代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2 研究背景 |
1.2.1 技术突破和政策支持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 |
1.2.2 交互深度的增加和下一代智能机器的出现 |
1.2.3 人机交互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机关系的变化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综述小结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 研究框架及流程 |
第二章 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研究背景 |
2.1 人机交互设计概念研究 |
2.1.1 人机交互 |
2.1.2 人机交互设计 |
2.1.3 人机交互设计研究 |
2.2 社会角色和社会互动 |
2.2.1 设计学领域的角色理论 |
2.2.2 社会学领域的角色理论 |
2.2.3 社会互动理论 |
2.3 机器的研究和分类 |
2.3.1 机器和机器人 |
2.3.2 机器与人机关系的分类 |
2.3.3 机器智能的发展方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理论研究 |
3.1 社会性交互的相关特征 |
3.1.1 人的特征和情感来源 |
3.1.2 人的社会关系类型 |
3.1.3 人的需求层次研究 |
3.2 人机互动层次研究和案例分析 |
3.2.1 人与机器工具交互 |
3.2.2 人机信息交互设计案例:虚拟机器人 |
3.2.3 人机行为交互设计案例:智能音箱 |
3.2.4 人机情感交互设计案例:机器宠物 |
3.2.5 人机社会互动设计案例:社交机器人 |
3.3 人机交互领域社会角色理论研究 |
3.3.1 机器社会角色的四大维度 |
3.3.2 机器社会角色模型 |
3.3.3 机器社会角色的动态属性 |
3.4 人机社会性交互理论研究 |
3.4.1 人机社会性交互的背景 |
3.4.2 人机社会性交互的定义 |
3.4.3 人机社会性交互的意义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调研研究 |
4.1 定量研究与结果分析 |
4.1.1 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4.1.2 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
4.2 定性研究与结果分析 |
4.2.1 深度访谈设计 |
4.2.2 深度访谈结果 |
4.3 定量和定性结合的工作坊研究 |
4.3.1 工作坊背景 |
4.3.2 工作坊验证 |
4.3.3 工作坊结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人机社会性交互NAE设计策略 |
5.1 准备阶段:以需求为中心 |
5.1.1 把握目标用户 |
5.1.2 考虑使用场景 |
5.1.3 设定机器角色 |
5.2 交互阶段:以行为为目标 |
5.2.1 符合心智模型 |
5.2.2 主动交互发起 |
5.2.3 减少交互损耗 |
5.3 结果阶段:以情感为导向 |
5.3.1 给予即时反馈 |
5.3.2 达成人机共情 |
5.3.3 构建动态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理论的实践 |
6.1 智能语音对话情感机器人设计 |
6.1.1 设计背景 |
6.1.2 竞品分析 |
6.1.3 设计流程 |
6.1.4 设计成果和设计反思 |
6.2 陪伴型机器宠物改进设计 |
6.2.1 设计背景 |
6.2.2 需求调研 |
6.2.3 产品分析及改进 |
6.2.4 设计验证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的成果 |
附录二 :课题研究过程中用到的研究工具 |
1.社交及人机关系问卷调查 |
2.深度访谈问卷 |
3.工作坊调研用行为日志 |
附录三 :文中图表及表格来源 |
(2)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风云四号(FY4)闪电成像仪(LMI)探测原理及实现 |
2.1 LMI探测原理及光谱通道选取 |
2.2 LMI结构及工作流程 |
2.3 LMI视场范围及工作模式 |
2.4 LMI地面数据获取、处理及各级数据产品 |
第三章 LMI星上数据错误自主修复与校验方法及其服务平台 |
3.1 概述 |
3.2 LMI星上数据错误自主修复方法 |
3.3 LMI多级数据校验方法研究及其服务平台设计 |
3.4 小结 |
第四章 LMI多级数据质量控制 |
4.1 概述 |
4.2 基于人工智能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2.1 基于机器学习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2.2 基于深度学习的LMI L0 级数据处理 |
4.3 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多层次LMI L2 级数据质量控制 |
4.3.1 星地多源气象资料判识阈值选取 |
4.3.2 基于多源气象资料的数据质量控制实验 |
4.3.3 基于 GLD360 地基观测数据的比对实验 |
4.4 影响LMI数据质量的因素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星地多源数据的闪电活动特征分析 |
5.1 概述 |
5.2 星地多源闪电探测数据分析方法 |
5.3 强对流过程中星地闪电资料的综合分析 |
5.4 LMI与地基闪电探测系统数据统计特征对比研究 |
5.4.1 LMI和 ADTD闪电观测资料匹配比例的年际变化特征 |
5.4.2 LMI和 ADTD闪电观测资料匹配比例的季节变化特征 |
5.4.3 LMI和 ADTD系统闪电探测数量平均时段变化特征 |
5.4.4 LMI和 ADTD闪电探测信号辐射强度特征 |
5.5 陆地云地闪比率分布及变化规律 |
5.6 基于LMI数据的我国近海海域闪电活动特征研究 |
5.7 基于LMI数据的台风中的闪电活动特征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面向Graph500图遍历的存储结构和访存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与研究背景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
1.2.2 两种测试基准的排名比较 |
1.2.3 BFS算法及Graph500测试基准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Graph500基准测试程序分析 |
2.1 Graph500测试基准问题和测试 |
2.2 Graph500测试基准的设计原理 |
2.3 核心程序BFS算法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单节点服务器的程序优化 |
3.1 实验目的及机器介绍 |
3.2 内存优化 |
3.2.1 优化方法 |
3.2.2 优化结果分析 |
3.3 基于单节点的访存优化 |
3.3.1 优化方法 |
3.3.2 优化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测试实验环境 |
4.2 优化前后程序越界数的比较 |
4.3 标准输入条件下计算性能测试 |
4.4 计算性能峰值测试比较 |
4.4.1 宝德高性能计算服务器集群峰值测试比较 |
4.4.2 Intel-2 路8180服务器峰值测试比较 |
4.4.3 曙光高性能服务器测试峰值比较 |
4.5 讨论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束语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工作中的创新点 |
5.3 工作中的不足 |
5.4 下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线驱动软体机器鱼建模与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仿生机器鱼研究现状 |
1.2.2 软体机器人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本文内容以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仿生机器鱼运动分析 |
2.1 仿生机器鱼基本概念 |
2.1.1 鱼类游动方式分类 |
2.1.2 仿生机器鱼设计原理 |
2.2 鱼体运动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设计与建模 |
3.1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结构设计 |
3.1.1 线驱动软体鱼尾 |
3.1.2 重心控制装置 |
3.2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运动学建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线驱动软体鱼尾控制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概述 |
4.2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原理 |
4.3 终端滑模控制 |
4.3.1 系统描述 |
4.3.2 动态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 |
4.3.3 稳定性分析 |
4.4 线驱动软体鱼尾控制器设计及仿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硬件设计与实验 |
5.1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硬件设计 |
5.1.1 软体鱼尾的制作方法 |
5.1.2 机器鱼的尾鳍 |
5.1.3 重心控制装置 |
5.1.4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5.2 软体鱼尾位置跟踪实验 |
5.3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水下实验 |
5.3.1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前进实验 |
5.3.2 线驱动软体机器鱼转向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分布式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几个主要研究问题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技术 |
2.1 引言 |
2.2 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的研究现状 |
2.2.1 高性能计算机的发展 |
2.2.2 商业化的计算加速器正在不断扩展它的应用 |
2.2.3 "神威·太湖之光"并行计算机 |
2.2.4 现今流行的通用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 |
2.3 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软件构建技术相关研究 |
2.3.1 模型驱动工程技术与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软件构建 |
2.3.2 架构模型和自适应变化 |
2.4 面向大数据应用的键值对数据存储系统技术 |
2.4.1 非关系型NoSQL数据存储 |
2.4.2 基于RDMA的键值对数据存储管理 |
2.4.3 客户端—服务器端C/S模式 |
2.4.4 数据库理论 |
2.5 在分布式环境下的大数据服务 |
2.5.1 多领域数据分析与知识挖掘 |
2.5.2 分布式大数据服务 |
2.5.3 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数据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unwayMR:面向神威机器的分布式数据密集型并行计算框架 |
3.1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神威·太湖之光”并行计算机的诞生 |
3.2 SunwayMR框架概述 |
3.3 SunwayMR系统架构详细设计 |
3.3.1 分布式内存数据管理机制 |
3.3.2 Pthread编程 |
3.3.3 任务、调度器、执行器和框架上下文 |
3.3.4 数据处理机制 |
3.3.5 粗细粒度并行 |
3.3.6 SunwayMRHelper消息通讯组件 |
3.3.7 神威体系结构众核(1 主核+64 从核)并行设计 |
3.4 系统优化机制设计 |
3.5 易用性 |
3.5.1 层级软件架构 |
3.5.2 学习案例:Pi值计算和PageRank算法编程示例 |
3.6 实验 |
3.6.1 实验设置 |
3.6.2 性能评估 |
3.6.3 系统优化评估 |
3.6.4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国产众核平台系统运行测试 |
3.6.5 计算加速原因分析 |
3.6.6 SunwayMR特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适应的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软件构建技术 |
4.1 引言 |
4.2 研究背景与研究动机 |
4.2.1 分布式数据并行计算框架软件构建的挑战 |
4.2.2 领域建模的复杂性与难度 |
4.3 自适应的软件构建 |
4.3.1 总体流程 |
4.3.2 步骤一:参考性的架构建模描述 |
4.3.3 步骤二:集成动态行为分析到架构模型 |
4.3.4 步骤三:架构建模自适应规约 |
4.4 学习案例:SunwayMR软件构建实践 |
4.4.1 解决的研究问题RQs |
4.4.2 RQ1:软件构建过程 |
4.4.3 RQ2:自适应讨论 |
4.4.4 RQ3:软件构建优化 |
4.4.5 RQ4:软件构建技术对比评估 |
4.4.6 RQ5:有效性分析 |
4.5 讨论 |
4.5.1 维护现今主流的分布式并行计算框架 |
4.5.2 评估正确性与有效性风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RHKV:基于RDMA和 HTM的 Key-Value键值对数据存储管理 |
5.1 引言 |
5.2 背景知识 |
5.3 RHKV概述 |
5.4 RHKV详细设计 |
5.4.1 RHKV架构设计 |
5.4.2 哈希表间无限kick-out循环问题分析 |
5.4.3 改进型G-Cuckoo哈希数据管理模式 |
5.4.4 RHKV的 RDMA网络通信引擎 |
5.4.5 与哈希表的信息交互 |
5.4.6 HTM感知的强原子性保障 |
5.4.7 寻求空闲位置并预测G-Cuckoo中数据条目的无限kick-out循环 |
5.4.8 一致性机制优化 |
5.4.9 数据访问执行协议 |
5.5 关键实现和软件接口 |
5.6 分布式C/S模式环境下的RHKV性能分析 |
5.6.1 实验设置 |
5.6.2 吞吐量提升和访问延迟减少情况 |
5.6.3 与其他基于RDMA的键值对数据存储系统的性能对比 |
5.6.4 负载偏差的抵抗力 |
5.6.5 空间扩大情况 |
5.6.6 数据一致性机制评估 |
5.7 RHKV数据密集型应用场景举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EDAWS: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分布式环境数据管理及大数据服务解决方案 |
6.1 引言 |
6.2 研究动机:社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举例 |
6.3 分布式数据集成与融合系统 |
6.4 服务器端信息处理管理 |
6.4.1 原生信息获取与抽取 |
6.4.2 信息处理与索引库构建 |
6.4.3 分布式系统并行索引构建 |
6.4.4 用户感兴趣的大数据服务挖掘 |
6.4.5 在分布式环境下处理并发请求的原理 |
6.5 大数据服务信息交互 |
6.5.1 信息交互管理 |
6.5.2 并发请求处理与资源请求限制的理论分析 |
6.6 一些关键实现细节 |
6.7 真实场景案例学习: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建设 |
6.8 实验评估 |
6.8.1 原型系统示例 |
6.8.2 实验环境与设计 |
6.8.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简历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目录 |
(6)GPU功耗评估和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GPU发展概况 |
1.1.2 并行计算 |
1.1.3 GPU发展面临的问题 |
1.2 相关研究工作 |
1.2.1 GPU体系结构发展 |
1.2.2 GPU负载特性和性能研究 |
1.2.3 GPU功耗建模与估计方面的研究 |
1.2.4 功耗优化技术研究 |
1.3 本文的工作和主要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Firefly2硬件体系结构设计 |
2.1 Firefly2编程模型 |
2.2 Firefly2架构设计 |
2.2.1 指令集结构 |
2.2.2 Firefly2系统结构 |
2.2.3 簇结构 |
2.2.4 簇控制器 |
2.2.5 行控制器 |
2.2.6 列控制器 |
2.2.7 处理器单元 |
2.2.8 数据传输 |
2.2.9 通信机制 |
2.3 Firefly2上的并行计算 |
2.3.1 数据级并行计算 |
2.3.2 线程级并行计算 |
2.3.3 操作级并行计算 |
2.3.4 分布式指令级并行计算 |
2.3.5 混合并行处理方式 |
2.4 在Firefly2上实现3D图形渲染 |
2.4.1 固定图形渲染管线的实现 |
2.4.2 统一渲染管线的实现 |
2.5 在Firefly2上实现计算机视觉 |
2.6 软件仿真环境 |
2.7 与相关工作的比较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D图形渲染管线的能耗建模及性能分析 |
3.1 3D图形渲染管线 |
3.1.1 渲染管线 |
3.1.2 图元 |
3.2 能耗建模 |
3.2.1 几何变换 |
3.2.2 顶点着色 |
3.2.3 视景体裁剪 |
3.2.4 背面剔除 |
3.2.5 扫描转换 |
3.2.6 像素着色 |
3.2.7 段操作 |
3.3 性能分析 |
3.3.1 着色器负载分析 |
3.3.2 存储器带宽分析 |
3.3.3 能耗估计模型 |
3.4 模型验证 |
3.4.1 实验平台和测试用例 |
3.4.2 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irefly2处理器功耗优化 |
4.1 功耗组成与分析 |
4.1.1 动态功耗 |
4.1.2 静态功耗 |
4.1.3 功耗分析 |
4.2 低功耗设计技术 |
4.2.1 工艺级 |
4.2.2 电路级 |
4.2.3 逻辑级 |
4.2.4 RTL级 |
4.2.5 体系结构级 |
4.2.6 系统级 |
4.3 软件功耗优化技术 |
4.3.1 采用索引三角形列表 |
4.3.2 顶点共享 |
4.3.3 时钟关断 |
4.3.4 静态目标缓存 |
4.3.5 LOD技术 |
4.3.6 实验与分析 |
4.4 硬件功耗优化技术 |
4.4.1 插入门控时钟 |
4.4.2 多阈值技术的实现 |
4.4.3 基于UPF实现多电压域及门控电源 |
4.4.4 实验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能耗感知的PE调度器设计 |
5.1 阿姆达尔定律 |
5.2 利用Amdahl定律对Firefly2处理器进行功耗建模 |
5.3 调度算法 |
5.4 PE调度器的设计 |
5.4.1 基于性能计数器获得PE能耗 |
5.4.2 调度器的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在线功率检测系统的鱼群水动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鱼类游动功率检测方法 |
1.3 鱼群群体功率消耗研究 |
1.4 本文主要内容与结构编排 |
第二章 仿鲹科多关节机器鱼介绍 |
2.1 仿生机器人机械结构 |
2.2 硬件电路系统设计 |
2.3 鱼类游动理论 |
2.4 运动控制算法 |
2.4.1 CPG模型 |
2.4.2 结构参数的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线功率检测系统 |
3.1 纯功率定义 |
3.2 在线功率检测系统设计原理 |
3.3 在线功率采集系统的校准 |
3.3.1 电压检测与校准 |
3.3.2 电流检测校准 |
3.4 机器鱼游动功率对比试验 |
3.5 功率消耗与频率的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鱼群群体功率实验 |
4.1 仿生机器人推力分析 |
4.2 鱼类的反卡门涡街分析 |
4.3 鱼群群体功率检测试验 |
4.3.1 实验平台搭建 |
4.3.2 空气中功率消耗 |
4.3.3 纯功率实验结果分析 |
4.4 鱼群空间位置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群体速度检测实验 |
5.1 速度实验介绍 |
5.2 结果分析 |
5.3 鱼群群体实验的推力 |
5.4 群体的效率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PLC S7-200的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工业雷管与自动化设备发展概况 |
1.2.1 工业雷管概述 |
1.3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技术概述 |
1.3.1 工业雷管装配的现状 |
1.4 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 |
1.4.1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
1.5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
1.5.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发展趋势 |
1.5.2 PLC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及编程语言 |
1.6 本章小结 |
2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
2.1 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设计原理 |
2.2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的框架设计 |
2.2.1 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模式选择 |
2.2.2 基于PLC S7-200 的并行控制系统框架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3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关键工艺分析 |
3.1 工业雷管卡口工艺分析 |
3.2 工业雷管卡腰工艺分析 |
3.3 木模运输及管壳提取工艺分析 |
3.4 工业雷管装配脱模工艺分析 |
3.5 并行装配工艺路线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工业雷管装配的运输任务 |
4.1.1 木模及雷管管壳运输 |
4.1.2 主模运输 |
4.1.3 辅模运输 |
4.2 工业雷管的装配的工艺任务 |
4.2.1 管壳表面激光打码 |
4.2.2 雷管管壳卡腰 |
4.2.3 雷管管壳卡口 |
4.3 工业雷管装配的辅助功能任务 |
4.3.1 雷管管壳脱模 |
4.3.2 辅模换模与缓存 |
4.3.3 辅模插模防护 |
4.3.4 木模限量与产品收集 |
4.4 本章小结 |
5 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 |
5.1 并行控制系统性能评估的因素与指标 |
5.2 误差概率分布法评估并行控制系统性能 |
5.2.1 误差概率分布法概述 |
5.2.2 误差概率分布法的评估过程 |
5.3 并行控制系统的性能建模 |
5.3.1 并行控制系统的排队网络建立 |
5.3.2 一个单工位的排队网络分析 |
5.4 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刮板输送机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刮板输送机设计动态 |
1.3.2 数字化系统设计动态 |
1.3.3 有关问题讨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小结 |
第二章 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 |
2.1 引言 |
2.2 系统功能与框架设计 |
2.3 系统开发工具 |
2.3.1 UG OPEN |
2.3.2 Visual Studio |
2.3.3 SQL Server数据库 |
2.4 关键技术 |
2.4.1 系统菜单编译 |
2.4.2 UG动态链接库建立 |
2.4.3 ADO数据访问接口建立 |
2.4.4 MFC应用程序框架建立 |
2.5 小结 |
第三章 概念设计子系统 |
3.1 引言 |
3.2 总体设计 |
3.3 设计原理与方法 |
3.3.1 选型设计 |
3.3.2 数据处理 |
3.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3.4.1 界面设计 |
3.4.2 计算程序编译 |
3.4.3 数据库建立 |
3.5 实例运行 |
3.6 小结 |
第四章 CAE分析评价子系统 |
4.1 引言 |
4.2 总体设计 |
4.3 设计原理与方法 |
4.3.1 数据库设计 |
4.3.2 图片数据处理技术 |
4.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4.4.1 交互式界面设计 |
4.4.2 程序设计 |
4.5 实例运行 |
4.5.1 查询评价功能 |
4.5.2 数据库扩展功能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关键零部件CAD参数化设计子系统 |
5.1 引言 |
5.2 总体设计 |
5.3 基本原理与方法 |
5.3.1 参数化建模技术 |
5.3.2 用户界面开发技术 |
5.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5.4.1 用户界面设计 |
5.4.2 编译程序设计 |
5.5 实例运行 |
5.6 小结 |
第六章 知识管理子系统 |
6.1 引言 |
6.2 总体设计 |
6.3 基本原理与方法 |
6.4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6.4.1 实例库 |
6.4.2 零件库 |
6.5 实例运行 |
6.5.1 实例库 |
6.5.2 零件库 |
6.6 小结 |
第七章 帮助子系统 |
7.1 引言 |
7.2 总体设计 |
7.3 系统开发关键技术 |
7.3.1 帮助文件制作 |
7.3.2 帮助文件系统调用 |
7.4 实例运行 |
7.5 小结 |
第八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
8.1 引言 |
8.2 系统测试试验 |
8.2.1 测试原则 |
8.2.2 测试内容 |
8.2.3 测试方法 |
8.2.4 测试步骤 |
8.2.5 测试结论 |
8.3 实例应用 |
8.3.1 概念设计子系统实例应用 |
8.3.2 参数化CAD设计子系统实例应用 |
8.3.3 知识管理子系统实例应用 |
8.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工作总结 |
9.2 主要结论 |
9.3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应重视“系统观”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一、计算机专业人才“系统观”培养的重要性 |
二、我国大学计算机人才“系统观”培养的现状 |
三、国内大学相关教学改革概况 |
四、南京大学相关教学改革思路和做法 |
四、IBM360系统91型机器设计原理及指令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智能时代人机社会性交互设计研究[D]. 陶雪琼. 江南大学, 2020(01)
- [2]风云四号卫星闪电数据质量控制与闪电特征分析[D]. 朱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3]面向Graph500图遍历的存储结构和访存优化研究[D]. 刘树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4]线驱动软体机器鱼建模与控制[D]. 蒋昀.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5]分布式数据处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吴仁克. 上海交通大学, 2018
- [6]GPU功耗评估和优化技术研究[D]. 邢立冬.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7(01)
- [7]基于在线功率检测系统的鱼群水动力性能研究[D]. 裴正楷. 华东交通大学, 2016(04)
- [8]基于PLC S7-200的工业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并行控制系统研究[D]. 古抒鹏. 武汉纺织大学, 2016(01)
- [9]刮板输送机数字化设计系统研究[D]. 张晔.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 [10]大学计算机专业教育应重视“系统观”培养[J]. 袁春风,王帅. 中国大学教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