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已建和在建的天然气制合成油(GTL)装置(论文文献综述)
陈子瞻[1](2016)在《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煤炭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在中国能源矿产资源储量中的占比超过95%,这样的能源禀赋决定了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导地位。但是近年来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地区因煤炭燃烧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致使“去煤化运动”的提案呼之欲出,旨在通过将煤炭等量代换成等热值的石油或者天然气资源,通过降低煤炭消费的比例,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减少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煤制油气是一门将煤炭在特定的条件和容器内直接气化,生成天然气的工艺技术。本文基于调研得到的煤制油气、煤化工企业的生产数据、财务数据和环境数据,对煤制油气产业的成本、环境影响、市场条件和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煤制油气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大力加强煤制油气产业的相关建议。本研究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分析煤制油气企业的总成本,包括生产成本、管理成本、税费成本和财务成本。当国际油价达到50美元/桶的时候,煤制油气便可以实现盈亏平衡,高于这个价格便可以实现盈利。煤制天然气的全成本约为2.32元/立方米,在目前的天然气市场价格下,只有微弱的利润。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只有当一个产业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降低成本,才具有一定的竞争力。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了相关的企业,企业间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煤制油气本质上是煤化工产业的一个分支,应与煤制甲醇、煤制烯烃和火电等传统煤化工产业集聚在一起,形成煤炭产业集群,共享煤炭资源,共用如公路、共用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形成上下游产业。笔者认为大力发展煤制油气是中国能源安全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此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原油市场对国外的依赖。同时,研究表明煤制成品油气相对于石油提取的成品油和常规天然气,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清洁度,是一种相对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发展煤制油气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间接煤制油工艺对原料煤品质要求较低,中国煤类结构复杂,褐煤、低阶煤含量多,应优先发展间煤制油,尤其是接煤制油产业。
满奕[2](2016)在《低碳排放的煤和焦炉气联供化工过程新工艺》文中认为煤气化技术是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技术之一。近年来,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化工过程发展迅速。然而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化工过程存在碳排放量大、过程能耗高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别针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以及煤制天然气这三个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煤化工过程进行研究,发现这些煤化工工艺过程高能耗和高排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煤富碳少氢,原煤经煤气化得到的合成气的氢碳比相对较低,不能满足后续合成富氢化学品的要求,在进行组分调整的过程中,将大量有效碳元素转化为CO2排出系统外,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因此,对这些煤化工工艺过程补充适量的富氢原料,可有效地避免生产过程中合成气的组分调整,并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工艺流程。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选择我国产量较大的工业废气焦炉气作为富氢原料,对现有的煤制甲醇、煤制烯烃以及煤制天然气过程进行工艺设计与系统集成。本文利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对提出的新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找出新流程的优势与不足,为将来的煤化工过程工艺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带有甲烷三重整过程的焦炉气辅助煤制甲醇新工艺。在现有的煤制甲醇工艺基础上,集成了甲烷三重整单元。净化后的焦炉气经变压吸附分离为甲烷和氢气,甲烷和由煤气化过程产生的CO2以及水蒸汽共同进入三重整单元,甲烷三重整反应得到的合成气具有较高的氢碳比,与煤气化合成气混合后,可降低水煤气变换反应单元的规模,从而减少系统的CO2排放。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发现,焦炉气辅助煤制甲醇过程每吨甲醇产品的CO2排放由2.9吨降至1.6吨,减排45%;能效则由51%提高至62%。由于新工艺增加了工艺单元,导致总投资增加了10%和成本升高了8%。在煤制甲醇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煤和焦炉气联供制烯烃新工艺。新的联供过程集成了甲烷干重整和甲烷水蒸气重整单元,同时取消了水煤气变换单元。通过混合煤气化合成气、甲烷干重整合成气、甲烷水蒸气重整合成气以及焦炉气中的氢气,可以得到具有合适氢碳比的合成气,这样就避免了水煤气变换过程带来的碳元素转换,减少了CO2排放。同时,由煤气化过程所产生的CO2也被甲烷干重整单元回收利用。通过对系统进行能量集成,实现了工艺流程的能量梯级利用,实现烯烃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由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发现,煤和焦炉气联供制烯烃过程每吨烯烃产品的CO2排放可降低至0.8吨左右,减排85%;能效达到46%,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虽然新工艺的生产成本升高了13%,但是考虑到未来碳税和碳排放权机制的引入,煤和焦炉气联供制烯烃过程将更具优势。本文还提出了一种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天然气新工艺。相比目前的煤制天然气工艺,新工艺增加了甲烷干重整单元以回收工艺过程所产生的CO2,同时取消了原流程中的水煤气变换单元。与煤制甲醇和煤制烯烃过程不同,煤制合成天然气过程的主要CO2产生自煤气化单元,因此仅通过物料匹配来取消水煤气变换过程,无法实现大规模的碳减排。通过甲烷干重整过程,可实现CO2再利用,有效缓解碳排放问题。在联供过程中,甲烷化反应产生大量高品位热,通过对联供过程进行能量网络集成,这些热量回收后可为甲烷干重整供热,有效地降低了联供过程的能量消耗。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发现,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合成天然气过程可降低60%的CO2排放,并减少了72%的污水产生量,同时能效由52%提高至56%,而生产成本则降低了17%。因此,煤和焦炉气制天然气工艺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程序[3](2015)在《国内外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用液态和气态生物燃料一直是国内外期望用以替代化石燃料的研发热点,作为"第二代生物燃料"的纤维素乙醇曾被寄予厚望,然而对其的研发热虽已持续近10年,但迄今未能正式商业化。在这一背景下,一方面是某些纤维素乙醇企业探索"多产品联产"以求生存;另一方面,国际上研发的重点正在向基于热化学转化途径的新型液体生物燃料转变。包括生物质气化-合成油、生物裂解-提质油、生物MTG油、CBGTL油等在内的"先进生物燃料"正在走上历史舞台,它们不但符合关于碳减排和洁净燃料的标准,而且还是可"直接使用"(drop-in)的燃料,即能以任何比例与常规汽柴油掺混,或单独用于现有的发动机,比生物乙醇具有更广阔的市场。更重要的是,适合制生物合成油的原料范畴比生物乙醇大幅拓宽,木质类废弃物乃至有机垃圾等均可用作原料,同时还能充分利用现有石油炼制设备。当前生物合成油的开发已经处于商业化的前夜。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个别民企虽已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国家层面应尽快将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置于生物能源研发的真正战略制高点。
孔繁华,肖海成,刘晓彤,王林,刘克峰[4](2015)在《炼化企业升级方案讨论》文中研究说明概述了国内近年来化石能源的资源量与消耗量以及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主体业务的运行现状。为适应节能、降耗、增产、增效的规模化经营要求,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工艺节能化、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品多样化,实现产品高附加值化,同时保证原料多元化,整体技术成套化,合理布局,加快企业升级速度,增强炼化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刘思明[5](2013)在《关于我国煤气化技术进展和升级发展方向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煤资源大国,煤化工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充分发挥煤炭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煤气化技术又是煤化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煤气化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详细的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加快煤气化技术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宋帮勇,程亮亮,许江,杨利斌,景媛媛[6](2013)在《页岩气综合利用探讨》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油气资源需求不断增加以及常规油气藏储量下降,非常规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备受世界瞩目。介绍了全球页岩气资源的储量和部分页岩气的详细组成,并分析讨论了页岩气综合利用途径和可利用深加工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同时,基于国内页岩气储量优势,建议进行页岩气凝液回收和页岩气制合成油、低碳烯烃、芳烃、高性能材料等技术的开发。
周忠科,王立杰[7](2011)在《我国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及趋势》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求和发展石油替代品成为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煤基清洁能源在技术上逐渐成熟并日趋完善,以煤为基础延伸产业链,通过气化和液化生产甲醇、二甲醚、汽油、柴油等产品,发展前景广阔,可以缓解中国石油短缺的困难和煤直接燃烧带来的环境压力。
吴昊,胡志海,聂红[8](2010)在《低温法F-T合成进展及技术对比》文中指出对国内外固定床和浆态床F-T合成技术及分别代表固定床和浆态床先进技术的SMDS和SSPD技术进展进行了阐述。从传质传热、产品分布、装置操作、杂质影响、反应器生产能力、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等方面对两种技术进行了对比及分析。对不同情况下技术路线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并对固定床和浆态床技术开发提出了建议。
汪家铭[9](2009)在《化肥行业天然气供需现状与前景展望》文中提出针对国内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生产企业普遍面临供气不足的困境,分析了国家天然气利用政策和化肥生产对天然气的供需现状;提出了发展我国煤制合成天然气的应对策略,指出利用国内的低热值褐煤、禁采的高硫煤或地处偏远运输成本高的煤炭资源,就地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是非石油路线生产替代石油产品以及解决我国天然气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
张青蔚[10](2009)在《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文中指出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POM)方法因具有反应速率快、能耗低,可显着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生成的合成气H2/CO的比例为2,可直接用于甲醇及费-托合成等优点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为模型反应,结合XRD、BET、TPR和分散度、TG-DTA、拉曼光谱、SEM、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Ni、Pd系催化剂制备工艺、改性剂和改性效应、催化性能,并进行工业化初探,为POM催化剂设计提供基础数据。Ni系催化剂的研究表明,对于以α-Al2O3为载体的Ni基POM催化剂,Ni的最优负载量是10%;载体比表面有一个阈值,即4.042m2/g,当比表面大于阈值后,载体的孔容、孔径成为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孔容、孔径的增大可使反应物和产物扩散速度增大,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在本实验中得出需要载体孔容Vt≥0.0160cm3/g,孔径Dp≥13.08nm。Smicro/SBET能很好反映载体孔结构对催化剂的影响规律,当Smicro/SBET≤37.79%时,催化剂的活性较好;助剂CeO2-ZrO2改性催化剂能有效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机械混合、分子混合和原子混合三种不同的载体混合方式中,机械混合载体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抗积炭性能最好,主要是因为机械混合样品中Ni-Al2O3间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能够抑制活性组分的烧结和积炭,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Pd系催化剂的研究表明,以CeO2-ZrO2为载体能减少活性组分Pd的负载量,并能提高POM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可归因于CeO2-ZrO2载体能提高活性组分分散度和CeO2-ZrO2中的晶格氧参与反应;还可以提高Pd催化剂的耐高温性能;以机械混合、分子混合和原子混合三种CeO2-ZrO2/Al2O3载体制备的催化剂中分子混合载体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稳定性,这是因为分子混合样品中金属与CeO2-ZrO2接触的界面较大,CeO2-ZrO2中的晶格氧能及时消除金属上的积炭。对性能较好的Pd系模型催化剂开展工业化初探研究表明,将CeO2-ZrO2以助剂形式与Al2O3以摩尔比例1:1混合制得的催化剂,表面吸附的SO2可形成具有一定氧化性的硫酸盐类,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抗硫性能。采用金属蜂窝载体,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床层飞温点温度为880℃,低于催化剂焙烧温度950℃,避免了活性中心团聚和载体烧结,延长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二、已建和在建的天然气制合成油(GTL)装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已建和在建的天然气制合成油(GTL)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1)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支撑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项目依托 |
1.2. 研究目的任务和主要创新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相关文献综述 |
2. 煤制油气的发展历程 |
2.1. 煤制油发展历史 |
2.1.1. 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
2.1.2. 间接煤制油发展历史 |
2.2. 煤制气发展历史 |
2.3. 两种液化工艺和煤制气工艺特征 |
2.4. 煤制油气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3. 煤制油气成本分析 |
3.1. 煤制油成本及构成分析 |
3.1.1. 煤制油的总成本构成 |
3.1.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
3.1.3. 营业收入 |
3.2. 煤制油成本与成品油价格对比 |
3.3. 影响煤制油企业成本及收益的因素 |
3.4. 煤制气成本及构成分析 |
3.4.1. 煤制气的成本构成 |
3.4.2. 项目投资及折旧成本 |
3.4.3. 营业收入 |
3.5. 天然气市场与价格 |
3.6. 目前煤制天然气产业存在的问题 |
4. 煤制油气环境影响力分析 |
4.1. 煤制油气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
4.2. 煤制油气及煤化工产业主要污染物分析 |
4.3. 煤制油气的环保投资分析 |
4.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与当地生态容量 |
5. 煤制油气与水资源利用 |
5.1. 内蒙古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
5.2. 新疆的水资源分布和用水量配给 |
5.3. 煤制油气的水资源消耗与布局 |
6. 煤制油气产业集群 |
6.1. 资源型产业集群理论 |
6.2. 煤炭资源分布 |
6.3. 煤制油气、煤化工产业煤炭消耗量 |
6.4. 煤制油气产业布局分析 |
6.4.1.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政策与规划概况 |
6.4.2. 中国煤制油气及煤化工发展现状 |
6.4.3. 中国煤制油气产业空间布局 |
6.5. 产品消费市场与需求 |
7. 煤制油气产业的竞争优势研究 |
7.1. 波特竞争理论 |
7.1.1.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7.1.2. 生产要素和技术可行性 |
7.1.3. 市场需求条件 |
7.1.4. 相关支持产业 |
7.1.5. 机会与政府 |
7.2. 煤制油与石化产业投资强度对比 |
7.3. 煤制油气与煤炭其他用途对比 |
7.3.1. 煤制油气与煤化工的关键参数对比 |
7.3.2. 煤制油气与火力发电的转换效率对比 |
7.4. 煤制油气的比较优势 |
7.4.1. 煤制油气的产品性能 |
7.4.2. 煤制油气产业发展前景 |
7.5. 煤制油气SWOT分析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低碳排放的煤和焦炉气联供化工过程新工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以煤气化为核心的煤化工产业发展和研究现状 |
1.1.1 煤制甲醇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1.2 煤制烯烃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1.3 煤制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 以合成气为核心的联供化工系统 |
1.3 焦炉气利用现状 |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建模模拟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1 建模模拟 |
2.2 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2.2.1 碳元素利用率 |
2.2.2 能量效率 |
2.2.3 投资估算 |
2.2.4 生产成本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焦炉气辅助煤制甲醇新工艺 |
3.1 带有甲烷三重整的焦炉气辅助煤制甲醇新工艺 |
3.1.1 煤气化单元 |
3.1.2 甲烷三重整单元 |
3.1.3 水煤气变换单元 |
3.1.4 酸性气体脱除单元 |
3.1.5 甲醇合成单元 |
3.1.6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
3.1.7 全流程模拟 |
3.2 新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 |
3.2.1 能效分析 |
3.2.2 经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和焦炉气联供制烯烃新工艺 |
4.1 煤和焦炉气联供制烯烃新工艺 |
4.1.1 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合成气系统 |
4.1.2 甲醇制烯烃系统 |
4.1.3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
4.1.4 全流程模拟 |
4.2 新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 |
4.2.1 能量集成与能效分析 |
4.2.2 温室气体排放分析 |
4.2.3 经济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天然气新工艺 |
5.1 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合成天然气新工艺 |
5.1.1 煤气化与净化系统 |
5.1.2 焦炉气分离与甲烷干重整系统 |
5.1.3 甲烷化系统 |
5.1.4 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
5.1.5 全流程模拟 |
5.2 无甲烷干重整单元的煤和焦炉气联供制合成天然气新工艺 |
5.3 技术经济分析 |
5.3.1 能效分析 |
5.3.2 排放分析 |
5.3.3 经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国内外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途径在欧美兴起的背景 |
2.1纤维素生物乙醇“亮起红灯” |
2.2反应灵活的纤维素乙醇企业走通多联产之路 |
2.3纤维素乙醇在我国也是“久攻不克” |
2.4烃类生物燃料的优势 |
3国际上研发热点从“煤制油”转为“天然气制油”进而“生物质制油” |
3.1煤制油和天然气制油 |
3.2生物质制油 |
3.3生物质制油研发概况 |
3.3.1美国/加拿大的研发进展 |
3.3.2欧盟国家热化学转化(间接BTL)的研发进展 |
3.3.3生物质气化合成汽油(MTG)的研发 |
4同为热化学转化途径的煤制油 |
5生物质和煤混合原料制油 |
6中国在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途径研发上的进展 |
6.1生物质快速热解(裂解)产物的初级利用形式 |
6.1.1分散/就地生物质热裂解+生物粗油集中提质精炼 |
6.1.2生物粗油直接替代重油 |
7结语 |
(5)关于我国煤气化技术进展和升级发展方向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煤气化装置发展现状 |
2 干粉煤加压气流床技术进展 |
2.1 Shell煤气化技术 |
2.2 GSP/科林CCG煤气化技术 |
2.3 HT-L煤气化技术 |
2.4 两段式干粉气化技术 |
3 湿法气流床技术进展 |
3.1 GE水煤浆技术 |
3.2 四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技术 |
3.3 非熔渣-熔渣气化技术 |
3.4 多元料浆气化技术 |
4 加压固定床技术进展 |
4.1 鲁奇煤气化技术 |
4.2 赛鼎工程公司 (化二院) 气化技术 |
4.3 BGL煤气化技术 |
4.4 其他气化技术发展情况 |
4.5 煤气化技术选择原则 |
(1) 向气化技术要效益 |
(2) 向气化技术要能效 |
(3) 资源环境制约优先考虑 |
4.6 未来煤炭深加工产业对煤气化技术的要求 |
4.6.1 加大煤质分析力度, “因煤制宜”的选择煤气化技术 |
4.6.2 加大事故高发环节的攻关力度, 突破工程化瓶颈 |
4.6.3 优化流程, 取长补短, 发挥组合气化优势 |
5 结语 |
(7)我国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及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分析 |
2.1 煤制天然气发展潜力分析 |
(1) 发展煤制天然气的机遇。 |
(2) 发展煤制天然气的挑战。 |
(3) 发展煤制天然气的前景。 |
2.2 煤制合成油的发展潜力分析 |
(1) 发展煤制合成油的机遇。 |
(2) 发展煤制合成油的挑战。 |
(3) 发展煤制合成油的前景。 |
2.3 煤制燃料甲醇发展潜力分析 |
(1) 发展煤制燃料甲醇的机遇。 |
(2) 发展煤制燃料甲醇的挑战。 |
(3) 发展煤制燃料甲醇的前景。 |
2.4 煤制二甲醚发展潜力分析 |
(1) 发展煤制二甲醚的机遇。 |
(2) 发展煤制燃料甲醇的挑战。 |
(3) 发展煤制二甲醚的前景。 |
3 煤基清洁能源相关政策解析 |
(1) 规划布局与产业发展重点。 |
(2) 资源使用政策。 |
(3) 技术装备政策。 |
(4) 投资管理政策。 |
(5) 中长期发展目标。 |
4 神华集团煤基洁净能源发展的实践 |
5 结论 |
(8)低温法F-T合成进展及技术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低温法F-T合成技术及应用进展 |
2.1 固定床技术及应用进展 |
2.2 浆态床技术及应用进展 |
3 技术对比 |
3.1 传热、传质及产品分布 |
3.2 装置操作 |
3.3 杂质影响 |
3.4 反应器生产能力 |
3.5 装置投资及操作费用 |
4 技术开发建议 |
4.1 固定床技术 |
4.2 浆态床技术 |
5 结束语 |
(10)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烷的综合利用 |
1.1.1 甲烷的性质 |
1.1.2 甲烷的利用途径 |
1.2 甲烷制合成气技术概述 |
1.3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研究进展 |
1.3.1 POM反应机理 |
1.3.2 POM反应工艺 |
1.3.3 整体型催化剂的使用 |
1.4 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催化剂体系 |
1.4.1 活性组分 |
1.4.2 载体 |
1.4.3 POM催化剂失活问题 |
1.4.4 助剂改性 |
1.5 论文研究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1.5.1 存在问题及目前研究的热点 |
1.5.2 本论文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试剂和气体 |
2.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2.2.1 实验装置介绍 |
2.2.2 粉末催化剂活性评价的反应条件 |
2.2.3 整体式催化剂活性评价反应条件 |
2.2.4 活性评价指标 |
2.3 催化剂的表征 |
2.3.1 比表面的测定(BET) |
2.3.2 物相组成的测定(XRD) |
2.3.3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4 金属分散度 |
2.3.5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2.3.6 拉曼光谱(Raman) |
第三章 Ni/α-Al_20_3催化剂性能研究 |
3.1 Ni基催化剂负载量的研究 |
3.1.1 不同负载量Ni基催化剂的制备 |
3.1.2 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及分析 |
3.1.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3.1.4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 |
3.1.5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 |
3.2 α-Al_20_3 载体性能对Ni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2.1 载体样品制备 |
3.2.2 不同α-Al_20_3 制得Ni催化剂活性评价结果 |
3.2.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3.2.4 载体孔织构分析 |
3.2.5 载体的孔织构对POM活性的影响分析 |
3.3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Ni基催化剂载体改性效应研究 |
4.1 不同助剂改性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4.1.1 催化剂的制备 |
4.1.2 催化活性评价结果 |
4.1.3 催化剂稳定性考察 |
4.1.4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4.1.5 载体孔织构表征(低温N_2 气吸附) |
4.1.6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 |
4.1.7 热重-差热结果(TG-DTA) |
4.2 助剂CeO_2-ZrO_2 最佳负载量确定 |
4.2.1 催化剂的制备 |
4.2.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2.3 助剂负载量对催化活性影响因素的分析 |
4.3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Ni基催化性能的影响 |
4.3.1 不同混合方式催化剂样品制备 |
4.3.2 催化剂活性评价 |
4.3.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4.3.4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 |
4.3.5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 |
4.3.6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催化剂积炭的影响分析 |
4.4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Pd基催化剂性能研究 |
5.1 Pd基催化剂负载量研究 |
5.1.1 催化剂制备 |
5.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5.1.3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5.1.4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 |
5.2 CeO_2-ZrO_2 与Al_2O_3 载体对Pd基催化剂性能影响分析 |
5.2.1 催化活性的比较 |
5.2.2 比表面(S_(BET))分析结果 |
5.2.3 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结果 |
5.2.4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 |
5.2.5 Pd基催化剂耐高温性能影响分析 |
5.3 助剂CeO_2-ZrO_2 加入方式对Pd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5.3.1 催化剂样品制备 |
5.3.2 催化活性的比较 |
5.3.3 催化稳定性的比较 |
5.3.4 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 |
5.3.5 比表面(S_(BET))分析结果 |
5.3.6 分散度(Dispersion)表征结果 |
5.4 Pd催化剂抗积炭能力研究 |
5.4.1 Pd催化剂热失重-差热(TG-DTA)表征结果 |
5.4.2 催化剂积炭物种分析 |
5.4.3 Pd催化剂抗积炭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Pd基POM催化剂工业化研究初探 |
6.1 Pd基POM催化剂抗硫中毒性能研究 |
6.1.1 Pd基POM催化剂制备 |
6.1.2 Pd基POM催化剂抗硫中毒实验研究 |
6.2 金属蜂窝负载Pd催化剂性能研究 |
6.2.1 金属蜂窝负载Pd催化剂制备 |
6.2.2 催化剂活性评价及飞温问题分析 |
6.2.3 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 |
6.2.4 X光电子能谱(XPS)表征结果 |
6.3 本章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已建和在建的天然气制合成油(GTL)装置(论文参考文献)
- [1]煤制油气产业竞争力分析[D]. 陈子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2]低碳排放的煤和焦炉气联供化工过程新工艺[D]. 满奕.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3]国内外生物合成燃油和生物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 程序. 中外能源, 2015(09)
- [4]炼化企业升级方案讨论[A]. 孔繁华,肖海成,刘晓彤,王林,刘克峰. 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石油石化天然气大会会刊暨论文集, 2015
- [5]关于我国煤气化技术进展和升级发展方向的思考[J]. 刘思明. 化学工业, 2013(08)
- [6]页岩气综合利用探讨[J]. 宋帮勇,程亮亮,许江,杨利斌,景媛媛. 现代化工, 2013(04)
- [7]我国煤基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及趋势[J]. 周忠科,王立杰. 中国煤炭, 2011(05)
- [8]低温法F-T合成进展及技术对比[J]. 吴昊,胡志海,聂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04)
- [9]化肥行业天然气供需现状与前景展望[J]. 汪家铭. 化肥设计, 2009(06)
- [10]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系和Pd系催化剂性能研究[D]. 张青蔚. 天津大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