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野:教育产业论

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野:教育产业论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论文文献综述)

张铁明[1](1993)在《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可以是以教书育人为本质内容,以教育服务消费品为劳动产品,通过教育市场与社会各界和家庭交换,以获取价值补偿的新兴的第三产业。教育产业的开发或教育市场的拓展,就是对更适合各阶层各方面要求的教育选择机会的挖掘。而教育经营就是通过教育选择机会的提供,去换取教育劳动价值补偿,并从中获取可供教育有效发展与提高之利润的特定社会行为。这一全新的理论视野,只能是在确立教育产业地位后所

马珂琦[2](2019)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创新是任何一种理论的生命力所在。理论的丰富、深化、完善与发展,以及在实践的推程中仍然能够发挥内在作用,能够占据社会一定的理论地位,尤其是主流与核心理论地位,都离不开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也是重要时期。新时代所处的新背景、新条件,社会实践面临的新问题、新特征、新目标、新要求,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达到了新的思想高度与理论高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与实践起点,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我国文化建设进行了新的思考、概括与总结,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之意,是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的全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中国的最新成果。不仅极大地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与魅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先进性。无论在今天还是今后,都有着强大的理论意义与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我国全新的实践基础上,在文化软实力已经进入白热化竞争、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为趋势、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当前我国文化领域存在发展短板的历史背景与时代条件下,在确立了对文化建设理论创新及其实践创新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本文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借鉴与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此为理论渊源提出了文化自信的全新概念,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系列创新型理论内容,从而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成果。这一成果凝结着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全面推进我国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效的探析与概括,科学总结出了这一文化创新理论成果内在具有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相融合、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交织、主体性和包容性相一致的基本特点,提炼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经验。指出要在高度树立文化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求,不断破除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的基础上,继续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研究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前进。

殷俊[3](2018)在《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文中研究指明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迅猛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围绕文化产品开发,展开资本运作,期望在新一轮的“创意经济”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获得收益。紧跟时代的发展,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法规。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动画,也越来越倍受关注。面对新世纪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文化内容的创新价值的挖掘依然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动画在辉煌时期,其相关作品也曾享誉海内外,被国人引以为傲,先驱们对动画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斐然的成就,在世界动画领域中留下了中国的传统民族艺术深刻的印迹。中国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传统的创作方式急需改变,借鉴与创新是必由之路。“二十世纪60-80年代”,是世界信息技术革新和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促使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发展形成不同风格的关键时期。中国动画发展史上经历了“辉煌期”、“沉寂期”、“复兴期”的重要阶段,在这三十年期间,以1961年《大闹天宫》的上映拉开序幕,中国动画先后达到了两次创作的高峰,经过持之以恒的探索开创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民族风格之路”,形成了誉满全球的动画“中国学派”,创作了一大批独具浓郁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及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作品。同样,日本动画分别经历了60年代全面振兴时期,70年代动画跌落再振兴时期,以及80年代的辉煌期,是其发展最为重要的三十年,日本动画创作者们经过这一时期的不断磨练,形成并确立了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作品融入到日本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中,同时渗透到世界的多个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动画大国。论文以二十世纪60-80年代为研究线索,以史为据,从比较艺术学的视野出发,以中日两国优秀经典的动画作品为证,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作理念、创作题材、造型风格、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等方面进行各自历史的纵向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阶段的横向比较,综合运用史论结合、综合归纳、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等方法,找出各自的发展规律,揭示动画艺术创作风格形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原因。二十世纪60-80年代,作为中日动画发展史中重要的三十年,梳理、比较研究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的历史轨迹,以及发展脉络,具有非常重要的史学意义。在中日动画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对其进行谛视、分析与比较,对于建构动画理论框架和完善动画史的研究都寓意深远。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五个部分:首先,对中日两国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各自发展的轨迹、特点及差异;其次,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展开研究与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造型风格写意性特点与日本动画写实性特色的对比,总结出各自在动画创作中的艺术倾向和设计思维;接着,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展开研究及分析,通过对中国动画叙事“四段式”结构和日本动画的叙事情节组织特点的剖析与对比,总结出中日动画叙事结构的特征及在故事组织形式上的差异;然后,针对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展开研究与分析,分别围绕中国动画的“去电影化”与日本动画的“电影化”展开论述与剖析,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两者在视听语言艺术风格处理上的差异;再次,进行了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从文化、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展开思考与辨析;最后,综合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影响中日动画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剖析,总结出国产动画艺术创作中的经验教训,从宏观层面对中国动画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从而为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创新与发展寻找到新的途径。中国动画艺术创作的发展,应在学习与借鉴中“取其所长,补己之短”,从多元化的角度挖掘题材,从作品的人文性、科学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寻求契机突破,实现优秀传统观念与价值在现代文化语境中的转换,从而提升中国动画艺术创作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吴紫彦[4](1999)在《教育产业论是对教育认识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专家谈《教育产业论》》文中认为我省教育界知名学者、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铁明积十年艰辛,撰写出版了37万字的学术专着《教育产业论》。该书出版后,全国各地反响热烈。作者试图从教育的服务性产业属性的角度,阐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及对教育投入的直接作用。这是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推动教育大发展的可贵探索。作者认为, 他对教育产业论的研究,主要原由有,“亲眼见到并亲身体验到了,广东率先改革开放期间的1986 年前后和90年代初期两次商品经济大潮对教育的巨大冲击,及由此产生的对中国教育大业的深切忧虑。而教育产业论及其教育改革实践操作研究,正是依据并试图去解决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0年来,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上的七大矛盾,即:社会现代化建设对高质量、高层级教育的大量需求与我国教育学位、学校严重不足的矛盾;科教兴国战略对教育质量的高要求与教师大流失(或不稳定) 的矛盾;知识的崇高与教育价值大失落的矛盾;人人不可缺少教育与人人都可无偿占有或浪费教育资源的矛盾;社会财富积累不断扩大与国家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矛盾;‘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目标与现实教育运行机制乏力的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力量及其积极教育投向与政府行为保守的矛盾。教育产业论不是教育产业化或教育商品化,而是要由此去重塑教育与知识的价值,要建立起崭新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投入体制,以保障教, 育现代化快速良好地发展。”因该韦对全面领会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具有参考价值,特刊出有关专家对该书的评析,以期引起关注。

王剑波[5](2004)在《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化,作为其典型表征的跨国高等教育就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选择。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在高等教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正日益成为全球富有潜在发展前景的巨大而诱人的跨国高等教育市场。由此,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认识、理论支持、政策指导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的一揽子问题统统浮上水面。因此,本论文通过对以下问题的研究,以企对跨国高等教育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研究提供可能的支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论文一方面力图解决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以及某些争议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综合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总体情况的基础上,归纳出办学的特点、经验和不足,从办学模式研究入手, 构建出较优化的办学模式及办学体制,最后提出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和对策建议。 探源跨国高等教育,它是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跨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这一关系链中重要的一环。经济全球化既是跨国高等教育的源动力,又是其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经济全球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深化,凸现出跨国高等教育的时代特色,教育服务贸易在WTO中地位的确立,使跨国高等教育名正言顺地大行其道。在这样的关系链中,跨国高等教育逐步展现出自身的发展特点。跨国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贸易在全球广泛开展,作为贸易的一方为跨国高等教育输出国,另一方为跨国高等教育输入国。通过透视输出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输入国(地区)马来西亚、香港、以色列的跨国高等教育特点、发展趋势、组织管理、监管法规以及面临的重大问题等,尤其是他们在市场化运作方面的经验、对跨国高等教育的监管措施以及为维护教育主权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一方面帮助我们了解国际动态,另一方面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借鉴。教育主权问题一直成为跨国高等教育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这一领域教育主权问题的讨论必须追溯到国家主权的认识。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开始,深入分析它对我国教育主权观的影响,对照历史上教会大学教育中我国教育主权的旁落,界定教育主权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观的创新。 跨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实践一一中外合作办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中,显示出典型特征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全国的概况以及上海、北京、山东等地的实际,帮助我们把主要问题归结到理念和管理两大方面,为下一步构建中外合作办学高效发展模式做好铺垫。办学模式对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管理体制的影响决定了这一因素是解决以上主要问题的关键。从办学模式这一决定性因素入手,首先可以将目前混杂的办学模式按照其组织特性,划分为独立设置模式和非独立设置模式(含项目和二级学院)。而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发现各办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构建出有利于完善投资体制、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的新型办学模式: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模式。该模式嫁接企业股份制以及外资企业的股份合作制的理念,采用教育和经营相分离的运作方式,在管理机制、资金运作机制、教育机制等方面实行专门化管理,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激发中外双方的投资办学热情,以坚实的经济基础切实保证办学质量和效益。根据以上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在对中外合作办学纵向和横向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更新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观念,树立全球观、市场观、人才观、法制观等理念;大力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以投资体制的改革为先导,开辟以集群创导实施模型为蓝本的中外合作办学集群试验区,集中地域以及办学优势,将成功的办学体制向全国条件更成熟的地区迅速推进。另外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法制和制度建设,既要参照有关国际法规定,又要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一整套能切实保护合作办学各方合法利益,责、权、利职责分明,有助于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政策、法规、制度和法律。

孙葳[6](2017)在《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文中提出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移动传媒的迅猛发展,在传媒资本的驱动下,主要依托网络媒介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类型文学迅速崛起,言情类型小说作为其中一个主要类型也迎来了发展的高峰。论文对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通过对其生产方式、文本模式等方面的深度把握,力图揭示这一文学和文化现象所表征的时代症候与性别诉求,发现蕴藏在这种新形态大众文学中的新的文学可能。论文的绪论简要梳理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网络文学如何完成了向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西方类型学理论、类型电影理论为其提供了理论支撑,以盛大集团为代表的大型资本介入文学市场客观上促使了网络文学类型化趋势,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参与又一次改变了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生态,类型文学完成了从免费到付费,从多种体式并重到以长篇小说为主要形式的变化。第一章主要把言情类型小说放在文学史的脉络中考察,简要追溯我国言情小说发展的历史:从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晚清狭邪小说,到上世纪初“革命+恋爱”与海派言情,再到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创作实践与以琼瑶为代表的港台言情小说,以及九十年代以来的网络文学创作潮流,都深刻地影响了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第二章深度把握在资本、媒介、已有的文学传统等多重力量的作用下,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所呈现出的特定的文本结构特征。显然,言情类型小说在新世纪的海量作品呈现出高度类型化的文本特征,这体现在小说的时空体式、情节和人物设置以及话语风格等多个层面。无疑,文本结构既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下青年读者情感结构契合,又表征了当代社会中政治、经济权力乃至性别权力等权力形态之间关系配置的变动。本文的第三章则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文本的细读及特殊类型的剖析,力求揭示出言情类型小说话语中暴露出的个体如何在当下复杂的权力结构中想像自我、认知现实。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创作者和读者群体主要是女性,本文第四章集中探究这一类型小说所彰显出的围绕性/别权力的抵抗问题。应该说,大多基于爱情神话的性/别抵抗是暧昧不清的,在爱情神话的虚饰下无法隐藏的又往往是对父权制的仰视与屈服,由女性作家创作的言情类型小说中却潜藏着大量的男权中心主义视角,这与言情类型小说的固有的写作传统不无关联,也是对当下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曲意迎合。作为一种主要由媒介资本操控的文学生产,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在更大意义上显然是症候式阅读的范例,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在这一话语空间可能出现的对既有权力结构尤其是性/别权力机制的抵抗,当然,这种抵抗显得如此微弱,但还是在话语戏仿、经典解构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读者的生产式参与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展现。本文第五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

康永久[7](2004)在《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文中提出由于长期生活在高度同质的文化环境中,又缺乏强有力的外来文化的威胁和竞争,传统中国的政治重心不是处理异质文化的相互关系,或团结本土的全部力量对抗外来威胁,而是对财富聚敛和封建割据进行打压,以清除地方自发势力对传统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权力结构的政治挑战。其结果,是中国社会长期缺乏公共生活及其相关的知识储备,又长期以天朝自居,对日益临近的外来威胁懵然不觉,只是到近代中国走向衰落而西方列强又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之际,才被迫发展一种新的政治文化,以求维护中华民族的气节和老大帝国的尊严。 但新的政治文化显然不能在这样一种危机四伏、盛世不再的氛围下顺利面世。官方和民间共同对财富集中和利益分化的长期打压,又使中国在多次历史紧要关头缺少中产阶级这样一支能支持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因而严重妨碍了传统中国向近现代社会的自发过渡。由天朝心态和现实反差所造成的浮躁焦虑,以及由内忧外患所带来的政治紧迫,又共同导致了思想启蒙运动的短暂,这使得那种从学术渠道对中国社会内在的知识不足加以弥补的做法也难以成功。而那些相互冲突的思想未及充分交流、融合和争锋就进入民主革命现场的结果,就是使一种强知识输入的体制取得了对革命后社会的控制权。 新中国奉行的是一种高速工业化的现代化战略,为的是建立一个人间天堂。新中国的公立学校制度,就直接内生于这一发展战略,其作用一方面在于为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输送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大军,另一方面则控制教育实践中的自发倾向,排除对这一发展战略的教育干扰,尤其是排除教育对经济剩余的侵蚀。然而,新中国为实现赶超目标而在教育中采取的强知识输入立场,严重低估了知识问题的复杂性,不但没有带来知识问题的缓解,反而导致了对理性知识及其明确主体的长期屈从。但是,即便在强知识输入的体制下,知识的内生也不可遏止。这种知识输入体制下的知识内生,最终促使中国公立学校在文革后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教育社会的知识状况,尤其是理性教育知识开始出现分化,多知识源头的教育改革也开始表现出巨大的现实力量,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教育中的知识压力。但知识之间的等级还在,并且受制于新的封锁(条块分割)。在这里,依然内隐着一种理性主义的教育知识观与认识论,它无视教育知识的主观性、多样性和散在性,信奉理性能力的等级制,满足于大规模的知识输入,企图借助理性个人的“自由平衡理智”克服各种认知风险,最终却导致将知识孤立化、绝对化、人格化。政府对教育的过度管制、条块分割的封闭探索、脱离生活情境的改革目标、基于繁琐规则的科学管理、对教师观念的强制改造、单边主义的实践概念,都体现了这种改革的强制性。 然而,20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留给我们的,不单纯是一大堆孤零零的教育问题。某些初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组织条件,以及向开放性的竞争制度秩序迈进的内在需求,正在不断被催生。由此激发的制度博弈实践,也正在现实地将改革推向深入。因此,有理由相信,我国的公立学校制度,已极有可能借助统一教育市场,走上一条向公共教育制度转型的道路,并引发公立学校治理结构的深刻变化。当前最为紧迫的,就是重新定位和改革教育改革本身,通过优先进行制度重建来解除对一线实践者的行政管制和逻辑困扰,促使他们直面真实的教育需求和市场竞争,从而内生出一种自主学习的持续动机,并在教师自身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努力营造一种作为价值共同体的特色学校。

周益斌[8](2016)在《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文中认为一般来说,现代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然而在当前我国大学中,大学功能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失序、异化与窄化等现象。大学遭致了诸多学者和专家,乃至社会各界的诟病,正遭遇着危机。为了对这些危机现象进行全面梳理、并对其实质进行深刻分析,找到大学危机的根本原因以及探索其危机的出路,本研究通过运用社会学实证主义方法,具体选用涂尔干的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综合运用典型现象法、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遵循“为什么说大学危机是大学文化危机一大学文化危机典型现象有哪些—什么导致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出现—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可能出路在哪”的逻辑思路,依次回答以上四大问题。这就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基本框架。具体来说,分以下六个章节予以展开:第一章主要围绕研究的整体设计思路展开,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为什么要研究大学文化危机2.大学文化危机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是什么3.研究假设是什么与创新点在哪4.如何研究我国的大学文化危机。本章主要涉及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围绕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进展进行阐述,主要涉及到西方大学文化研究、我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现状述评以及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差异比较。其目的主要是摸清中西方大学文化相关的研究热点、难点和盲点,以呼应之前的研究假设与研究创新。第三章回应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典型现象有哪些。借用“典型现象理论”,以我国的985和211高校为主要样本,以近20年(1998-2015)时间为考察范围,对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现象进行典型分析。根据当前大学所受到的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程度以及自身相应地变化,找到了对应的五种典型现象。第四章解释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出现了危机的原因。本章采用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解释了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产生原因。故本研究借用涂尔干的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用大量的数据、事实、案例和报道等鲜活的资料,对大学文化危机的诸因素做了分析和判断,最终找到大学文化危机的共变因素。第五章解答了大学文化危机的出路。通过综合之前的研究结果,运用逻辑与历史的方法,对大学文化危机的纾解之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一章反思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与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四:结论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大学文化研究出现分歧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以及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实际分歧来看,之所以出现这分歧的根源是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所造成的。结论二:五大典型现象被证明是文化危机根据当前大学所受到的外部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程度,找到了对应的三种典型现象,即“大学行政化”、“大学市场化”和“大学世俗化”。在这三股力量的侵蚀和破坏下,大学自身开始学术功利化,最终形成大学趋同化。后两者是大学文化自身主动嬗变的过程。从“文化危机理论”的角度也论证了当前大学存在五种典型大学文化危机现象。结论三:多因素共变形成大学文化危机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产生的间接原因是现代化、国际化和国家控制当前大学变革的这一宏观社会背景;其直接原因是大学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偏差所致。大学在貌似“合理化或理性化”的办学思路指引下,缺失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丧失了大学的灵魂,导致大学文化陷入失序的乱象,呈现出大学文化危机状态。结论四:重建价值体系引领大学走出危机重建大学文化价值系统包括三个内涵:一是大学精神的正确理解,即形成正确的大学精神观;二是大学文化的正确选择,形成合适的具体大学文化;三是办学理念的持续坚持,即形成持久的办学理念。重建大学文化价值体系的主体包括三个主要群体:一是校长群;二是知识分子群体;三是大学生群体。重建大学文化价值体系需要注意的若干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必须坚持三条原则:坚持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坚持历史传统与未来愿景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与政府推动相结合。2.坚持既定的大学理念需要把握三组关系:首先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匹配度之间的关系;其次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相承;最后需要把握办学理念与政府以及学校权力边界之间的关系。总体来说,本研究在以下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学文化危机研究鲜有人做大文章。本研究以大学文化危机作为研究内容,就目前大学文化领域的研究方向来看是一个创新。从研究方法来看,当前对大学文化研究主要以文化学和人类学的研究范式为主,几乎无人用实证主义社会学方法开展大学文化研究。从研究视角来看,从社会学视角加以研究的学术文章零星存在,虽然不多但也有所涉及。但总的来说,还没有研究者运用社会学的因果解释理论,选用共变法对大学文化危机进行过研究。

陈晓慧[9](2005)在《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立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为视角,兼容了多种文化学说与传播学理论、媒介理论,对信息化教育这一崭新的教育实践系统工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系统揭示教育信息化文化实践的各个方面的表现及影响,对教育信息化研究首次实现了文化学定义上的探讨。教育信息化即是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又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成果,作为一个崭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影响是什么,表现在哪里,与其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本论文从文化学意义上进行了全面的探讨。论文共分为八章。导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定义,说出了关于文化、教育文化、教育与文化之间关系等几个必要的解释。第一章:通过对教育信息化与当代教育变革的关系出发,系统介绍了信息与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技术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以及世界各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给出了完整的教育信息化概述。第二章:通过对20世纪文化思潮进行回顾,提供了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文化碰撞问题,进而进一步指出了教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这些文化的某些方面在信息化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程度和范围的表现。第三章:网络及网络社会,作为信息时代的文化特征之一,对当前教育起着重要影响。它所提供的文化范式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它应用到教育中之间产生了网络教育这一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一种新的教育文化实践,它所产生的教育影响,特别是教师角色问题应为本章讨论的主要问题。第四章: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活动,文化传播的形式和效果是必须要面对的。本章从文化传播的意义、历史、媒介与文化学、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及其网络传播模式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从而揭示教育信息化与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第五章:信息化课程文化是信息环境下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及文化实践过程。在信息化教育文化实践中课程的意义及基本精神,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以及课程表现形式是本章的基本论述内容。第六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开展的关键领域。本章从教育整合理论出发,揭示了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目标、意义。提供了若干课程整合模式,揭示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第七章:人际交往,是人们文化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之一。因此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人际交往特征及影响是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章从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交往方式与教育文化、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第八章:由于本论文中对文化进行了广义的界定,因此教育文化中既包含了物质要

季诚钧[10](2004)在《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组织理论为基础,从历史与现实相嫁接、国内与国外相比较、个别与一般相融合的研究手段与叙述手法对大学组织特性与组织构建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力图解决以下问题:1、大学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大学具有哪些基本属性?2、如何根据组织结构理论与大学组织特性设计大学组织结构?3、大学各种属性的特征是什么,各种不同属性的组织该如何构建?4、组织的发展趋势及对大学组织与组织结构的影响。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构成了本论文的基本框架。本论文共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论述了论文研究的缘由、意义、内容、方法、创新点等问题,主要分析了与论文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指出从组织理论角度研究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的优势与长处。是对论文研究的总体说明与概括。 第二部分即第一章,组织理论与大学组织的历史考察。通过对组织理论的历史现状、各流派的回顾,梳理了组织理论的发展脉络及辨析不同流派观点之间的异同,从而分析组织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变化轨迹。从组织结构变迁、管理机构设置这一独特视角分析和概括了大学组织的演变历程。这是关于组织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阐述。 第三部分共有两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为大学组织属性分析。通过对大学组织的整体考察与内部组织分析,以组织理论术语概括了大学组织的一般特征,指出大学组织具有异质结构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影响大学发展的力量、大学管理模式、大学成员构成几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特性,提出了现代大学具有学术属性、行政属性、产业属性三重属性这一论断,并分析了三重属性产生的原因、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第三章为大学组织结构分析。从组织结构设计理论入手对大学组织结构的设计作了分析概括,具体探讨了大学组织规模、战略、环境、工作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探讨了不同组织理论下的组织结构设计原则,不同组织结构形式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对大学组织结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要重视委员会制、事业部制、矩阵制等组织结构形式。 第四部分共有三章,从第四章到第六章。第四章为学术属性及其学术组织构建,从组织形态、组织活动、组织功能、组织人员、组织管理等角度提出了大学学术属性的特点,并对学术委员会、学院制、系科制等组织架构问题作了具体探讨,提出大学学术组织构建要强调扁平化、矩阵化、分散化的建议。第五章为行政属性及其行政组织构建,分析了大学行政管理、行政权力的特点,行政属性的具体表现,结合中国大学实际情况对大学行政理念作了剖析,并对国内外大学行政机构设置作了现状调查与比较分析。第六章为产业属性及其产业组织构建,对大学产业属性的原因与特征作了分析,认为大学具有生产性、商品性和收益性等反映产业性质的特征,尤其是中国大学,在“产学研一体化”和“校办工厂”的制度安排下具有“准营利组织”特性,并着重对科技产业和后勤组织的构建作了阐述。 第五部分为第七章,大学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根据组织理论关于未来组织发展的研究,分析了大学组织从功能到形态出现的变化趋势,对虚拟大学、巨型大学、企业大学及大学组织的发展趋势作了具体阐述。 论文主要以承担三大职能、教学型大学以上层次的公立大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国际视野,又具本土情怀,探讨世界各国大学的共性,以世界各国大学作为探讨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的背景与对象;同时关注中国大学的现实情况,在具体问题讨论中大多以中国大学为分析对象,试图解决中国大学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大学作为一个古老而常青的组织,以组织理论这一视角进行剖析,将使我们从理论上更为准确把握大学组织的独特性质,从而为大学组织构建与管理提供依据。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2.1 相关理论文章
        1.3.2.2 相关理论着作
        1.3.3 研究综述
    1.4 主要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新时代
        1.4.2 文化创新
        1.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难点和拟突破的重点
        1.6.1 研究的难点
        1.6.2 拟突破的重点
    1.7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1.7.1 可能的创新点
        1.7.2 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依据
    2.1 文化软实力的白热化竞争
        2.1.1 新科技革命的继续推进
        2.1.2 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
        2.1.3 人才资源的激烈竞争
        2.1.4 国际话语权的广泛争夺
    2.2 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为趋势
        2.2.1 西方文化中心论日益式微
        2.2.2 文化多样性成为国际共识
        2.2.3 中国坚持文化多样性的主张
    2.3 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强大的文化支撑
        2.3.1 新时代的到来孕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内容
        2.3.2 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助推人民更高的文化需求
        2.3.3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布局需要发达的文化事业
        2.3.4 文化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
        2.3.5 党的执政担负着文化建设新使命
    2.4 我国当前文化领域仍然存在发展短板
        2.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尚未深入人心
        2.4.2 人民文化享受不均等
        2.4.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2.4.4 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有待提高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理论渊源
    3.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灵魂
        3.1.1 历史唯物主义建构文化的必要性与多样性
        3.1.2 辩证法氤氲文化的平等性与发展性
        3.1.3 实践观指引文化的人民性与时代性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本
        3.2.1 “天人合一”的价值旨趣
        3.2.2 “家国同构”的崇高情怀
        3.2.3 “崇德向善”的道德情操
        3.2.4 “刚健自强”的精神追求
        3.2.5 “协和万邦”的宽广胸襟
    3.3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基础
        3.3.1 红色革命文化
        3.3.1.1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信念
        3.3.1.2 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3.3.1.3 永不止步的革命勇气
        3.3.1.4 依靠人民的革命宗旨
        3.3.2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3.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3.3.2.2 坚持“三个面向”
        3.3.2.4 坚持民族性和大众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理论内容和基本特点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理论内容
        4.1.1 坚定文化自信
        4.1.1.1 文化自信的主要内涵
        4.1.1.2 以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步伐
        4.1.2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1.2.1 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4.1.2.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机制
        4.1.2.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4.1.3 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1.3.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1.3.2 转化与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1.4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4.1.4.1 以马克思主义固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4.1.4.2 以党管原则加强阵地建设
        4.1.4.3 以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4.1.5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4.1.6 讲好中国故事
        4.1.7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特点
        4.2.1 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4.2.2 继承性和创新性相融合
        4.2.3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交织
        4.2.4 主体性和包容性相一致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实践成效
    5.1 全民族理想信念和道德水平巩固提升
        5.1.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地位进一步加强
        5.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
        5.1.3 全民思想道德水平整体性提升
    5.2 人才强国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扎实推进
        5.2.1 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5.2.2 科技生产力活力迸发
        5.2.3 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5.3 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5.3.1 文化管理体制不断完善
        5.3.2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着提升
        5.3.3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5.4 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
        5.4.1 人民群众的文化享受日益均等化
        5.4.2 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日益多样化
    5.5 中外文化交往成果显着
        5.5.1 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5.5.2 中外文化贸易来往日益活跃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的基本经验
    6.1 高度树立文化创新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6.1.1 高度树立文化创新的使命感
        6.1.2 高度树立文化创新的紧迫感
    6.2 继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6.2.2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6.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求
        6.3.1 文化建设要依靠于人民
        6.3.2 文化建设要服务于人民
    6.4 不断破除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6.4.1 善于发现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6.4.2 不断探索解决文化体制机制问题的途径
    6.5 强化党在文化领域的领导权
        6.5.1 自觉维护党对文化领域的领导
        6.5.2 自觉落实党对文化领域的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
        (二)国产动画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相关研究概念界定
        (一)动画
        (二)艺术创作风格
        (三)时间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理念及题材比较
    第一节 创作理念的比较
        一、中国:对道德与责任的秉持
        二、日本:对生存意识的强调
    第二节 创作题材的比较
        一、中国:传承中创新
        二、日本:淘汰中甄选
        三、创作题材的差异
第二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造型风格比较
    第一节 中国:造型风格的写意性表达
        一、辉煌期:工艺造型的凝练
        二、沉寂期:政治思想的授意
        三、复兴期:时代风貌的展现
        四、表意形式的演变:不同时期经典角色造型对比
    第二节 日本:造型风格的写实性刻画
        一、萌芽期:造型的线性组织
        二、探索期:色彩的块面处理
        三、成熟期:形象的细腻描绘
    第三节 造型风格的差异
        一、中国:直接引用、完全写实到多元化呈现
        二、日本:借鉴模仿、日臻成熟到画技突破
第三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叙事结构比较
    第一节 中国:注重逻辑结构
        一、传统艺术结构中“四段式”的溯源
        二、动画叙事结构中“四段式”的运用
        三、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四、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第二节 日本:珍视情节铺垫
        一、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解析
        二、经典动画叙事结构的分配比例
    第三节 戏剧化与二元对立:线性叙事结构的差异
    第四节 时空交错与散文式:非线性叙事结构的不同
第四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视听语言比较
    第一节 中国:“去电影化”
        一、视觉风格:艺术化表现
        二、镜头语言:全景式阐释
        三、声音设计:戏剧性烘托
    第二节 日本:“电影化”
        一、视觉风格:具象化呈现
        二、镜头语言:时空感塑造
        三、声音设计:音与画融合
        四、蒙太奇手法:共鸣感唤起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差异
        一、“去电影化”:美术思维的传统范式与现实局限
        二、“电影化”:视听语言的观念探索与艺术实践
第五章 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后的思辨
    第一节 文化因素
        一、传统文化的影响
        二、外来文化的冲击
    第二节 政治因素
        一、中国:文艺政策推动动画民族特色的探索
        二、日本:产业扶植政策提升动画移植创新的能力
    第三节 经济因素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下形式内容的突破
        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下内容产业模式的创新
    第四节 教育因素
        一、中国:学科教育
        二、日本:师徒制及职业教育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5)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路
    五. 研究方法
    六. 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高等教育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一. 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二. 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三. 高等教育国际化理论
    第二节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国高等教育
        一. 高等教育国际化与跨国高等教育的关系
        二. 跨国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三. 跨国高等教育与中外合作办学的关系
    第三节 WTO对跨国高等教育的推动
        一. WTO对跨国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影响
        二. WTO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推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各国跨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第一节 跨国高等教育提供国比较研究
        一. 澳大利亚
        二. 美国
        三. 英国
        四. 新西兰
    第二节 跨国高等教育接受国(地区)的比较研究
        一. 马来西亚
        二.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三. 以色列
    第三节 跨国高等教育提供国与接受国合作案例---英国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教育主权的理论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理论
        一. 国家主权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二.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
        三.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主权理论的创新
    第二节 国家主权观中的教育主权
        一. 中国教育主权的演进历程
        二. 教育主权的现代阐释
        三. 跨国高等教育的主权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国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实践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
        一. 中外合作办学产生的背景和动因
        二. 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发展
        三. 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分析:全国、上海、北京、山东省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特点
        一. 中外合作办学的产业性和市场性
        二. 中外合作办学的成长性
        三. 中外合作办学的不均衡性
        四. 中外合作办学的多样性
        五.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内容和专业的市场适应性和互补性
        六. 中外合作办学的融合性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
        一. 中外合作办学的积极作用
        二. 中外合作办学尚存在问题和不足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概述
        一.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界定
        二.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三.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构成及其内在联系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非独立设置模式:项目和二级学院
        一. 非独立设置模式的两种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二. 非独立设置模式两种类型的利弊得失分析
        三. 非独立设置模式的案例研究
    第三节 中外合作办学独立设置模式
        一. 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界定及特点
        二. 中外合作办学独立学院模式存在的合理性
        三. 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四. 独立设置模式的案例研究
    第四节 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模式的构想和设计
        一. 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的内涵
        二. 构建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办学模式的理论依据、现实可能性及意义
        三. 构建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机制
        四. 中外教育股份合作制办学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外合作办学对策研究
    第一节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理念的创新
        一.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的历史必然性观点
        二. 正确认识中外合作办学的作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地位
        三.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新型人才观念——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观念
        四.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全球性、国际性观念
        五. 树立中外合作办学市场性和产业性的观念
        六. 树立开放性和法制性相结合的教育观念
        七. 树立全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教育主权观
    第二节 构建和推行中外合作办学新体制
        一. 根据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实施分阶段走的战略方针
        二. 根据总体办学环境,实施集群、集群创导式发展的战略
    第三节 加强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法制和监管机制的建设
        一. 尊重和维护我国教育主权
        二. 兼顾中外合作办学的双重性
        三. 尊重国际条约和参照国际惯例
        四. 切实保护中外合作办学各方合法权益
        五. 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监管机制建设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外合作办学问卷调查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附录3 《关于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中学位授予管理的通知》
后记

(6)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网络文学、类型文学与言情小说
        (一)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简要历程
        (二) 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产生与繁荣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一)“类型文学”:理论溯源与概念辨析
        (二) 国内研究状况:网络文学到类型文学的范式转换
        (三) 国外研究状况简介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写作路线与方法
    注释
第一章 生产与传播:言情类型小说的前世今生
    一、言情类型小说的前史
        (一) 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
        (二) 现代传媒与清末民初的言情小说
        (三) 革命年代言情的“潜在书写”
        (四)“后革命”与港台言情的流行
    二、网络时代言情小说的勃兴
        (一) BBS、同人站点与言情的可能
        (二) 商业网站与言情类型的产生
        (二) 频道细分与言情小说的繁荣
        (四) IP时代、影视衍生与经典化
    注释
第二章 文本与结构:言情类型小说的文体特征
    一、故事场景与时空想象
        (一) 虚拟历史:穿越、架空与重生
        (二) 封闭空间:宫宅、职场与校园
        (三) 另类现实:玄幻、仙侠与“吸血鬼”
    二、人物设置与情节模式
        (一) 暴君与霸道总裁:王子遇见灰姑娘
        (二)“高干男”与“凤凰男”:爱情的阶级差异
        (三) 玛丽苏与白莲花:多男恋一女,圣母独钟情
    三、话语与风格
        (一) 文体风格的两极:“甜宠”与“虐”
        (二) 以现实逻辑为标准:“小白文”与“中二病”
        (三) 以艺术真实为尺度:“正剧”与“谐剧”
    注释
第三章 多重力量的交锋:个体想象与现实隐喻
    一、匿名的他者与“主体”质询
        (一) 职场空间与个体想象
        (二) 古典生活与自我装扮
    二、内向生长的“身体美学”
        (一) 情爱书写与身体消费
        (二) 欲望空间与脆弱的“异托邦”
    三、无处可逃:苍白的乌托邦
        (一)“种田文”与现代隐逸
        (二)“异次元”与末世情结
    注释
第四章 暧昧的抵抗:爱情神话与性/性别权力
    一、爱情神话掩饰下的权力意识
        (一) 父权制的魔力
        (二) 症状表达:直男癌、厌女症与偏执狂人格
    二、女性主义的诉求与反叛
        (一) 网络女性主义叙事伦理
        (二)“女性向”言情的性别革命
    三、性别的置换与位移
        (一) 耽美同好社群的话语实践
        (二) 百合文隐匿的身份确认
    注释
第五章 微弱的可能:戏仿、自反与读者生产
    一、戏仿与解构:在典雅与流俗之间
        (一) 对“红楼世界”的解构
        (二) 对琼瑶式言情的戏仿
    二、反穿越、反言情与文体突破
        (一) 言情类型小说内部的自反性
        (二) 文体的突破性尝试:快穿文
    三、作者的权力与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一) 互动生产中的作者
        (二) 作为生产者的读者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研究的基础与框架
    一、制度作为问题域
    二、探究的历程
    三、相关文献综述
        西方研究点评
        国内相关研究解读
        现实问题与出路
    四、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新制度分析
        认识论视野
        复杂性思维
    五、篇章结构与主题词
上篇 公校制度的社会建构
    一、精神支柱与制度特性
        公立学校的三大支柱
        公立学校的制度特性
    二、新中国的公立学校构想
        公立学校的中国语境
        新中国公校的精神特质
        公立学校制度的修辞
    三、内在的制度性冲突
        错综复杂的矛盾演化
        单位制度与公立学校
        新中国教育问题的症结
    四、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缺陷
        探索教育新秩序的尝试
        对简政放权式改革的解读
        与市场体制相适应的努力
    五、公立学校的制度情境
        公立学校的制度框架
        五类现实的制度空间
中篇 教育改革的制度瓶颈
    一、新中国教改的内生逻辑
        初始的主知主义偏向
        日益繁重的思想政治任务
        教育问题的二元制度解
    二、当代教改的混合结构
        教改的压力与冲动
        多元的教育改革取向
        结构重组的新契机?
    三、教改的“新瓶旧酒”
        与日常生活的二分
        强制在改革中的复制
        改革的方法论缺陷
    四、改革漩涡中的公立学校
        学校目标的繁杂性
        面临挑战的公校公共性
        有效内部激励的缺位
    五、三重的制度瓶颈
        教育实践的体制性障碍
        学校制度安排的系统错位
        改革自身的制度瓶颈
下篇 公立学校的制度重建
    一、教育知识与教育认识论
        教育知识及其价值
        教育中的“无知问题”
        超主体的教育认识论
    二、知识问题的教育制度解
        知识过程与制度实践
        多元制度文化的关键意义
        公立学校制度的再定义
    三、新公立学校的治理结构
        从统一学校到统一市场
        国家教育权责的转换
        学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
    四、再造以人为本的优质学校
        对学校教育哲学的依赖
        教师专业化及其组织激励
        选择教育的必要与限度
    五、教育改革的方法论重建
        制度重建及其优先性
        一线实践者的主体地位
        不同教育知识的共存对话
参考文献

(8)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问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问题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路径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路径
第二章 中西方大学文化研究述评
    第一节 西方大学文化研究述评
        一、西方大学文化研究的前提:明晰大学功能的流变
        二、西方大学文化的典型案例:以西方三国大学为例
        三、西方大学文化的基本特征:追求五种核心的精神
    第二节 我国大学文化的研究述评
        一、研究概述:大学文化研究历史回顾
        二、理论研究:大学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三、实践研究:大学文化研究的归宿点
        四、大学精神研究:中国大学文化研究的独特形态
    第三节 中西方大学文化的比较研究
        一、共同规律:大学出现大发展时大学文化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
        二、中西差异:西方研究集中在大学理念而我国聚焦于大学精神
        三、研究盲点:本研究的可能突破之处
第三章 大学文化危机的表征:五种典型现象
    第一节 行政权力对大学的过度干预
        一、什么是大学的行政化?
        二、行政权力干预大学典型方式
        三、行政权为干预大学的重点范围
    第二节 市场经济对大学的整体渗透
        一、什么是大学商业化?
        二、大学商业化表现形式
    第三节 世俗文化在大学的蔓延侵蚀
        一、大学世俗化何所指?
        二、大学世俗化表现形式
    第四节 学术生产的功利化选择
        一、何谓大学学术功利化?
        二、学术功利化表现形式
    第五节 办学理念与行为的趋同化
        一、何谓大学趋同化?
        二、大学趋同化表现形式
第四章 大学文化危机形成之因:机制分析
    第一节 现代化与国际化双重裹挟下办学方向的迷失
        一、当前我国大学变革的两大背景
        二、现代化和国际化双重裹挟下办学方向的迷失
    第二节 科层化与官本位糅合的办学管理乱象
        一、中国式的大学管理与运行机制
        二、科层化与官本位糅合的大学管理乱象
    第三节 回应社会和政策需求的办学措施乱象
        一、大学在回应社会需求的夹缝中前行
        二、回应社会政策需求的办学措施乱象
第五章 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的出路:应对之策
    第一节 坚守永恒的大学精神
        一、大学文化的内核在于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的坚持在于大学人
        三、走出大学文化危机首先要坚守大学精神
    第二节 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一、大学文化具有多样性
        二、大学文化具有选择性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四、走出大学文化危机还要选择合适的大学文化
    第三节 坚持既定的办学理念
        一、大学文化与时代之关系
        二、形成个性的办学理念
        三、走出大学文化危机需要坚守既定的办学理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研究发现
        一、中西方对大学文化的研究有差异
        二、大学文化危机是社会事实
        三、因果解释之共变法的使用具有适切性
        四、危机破解的思路还应聚焦到大学自身
    第二节 研究结论
        一、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导致分歧
        二、五大典型现象被证明是文化危机
        三、多因素共变形成大学文化危机
        四、重建价值体系引领大学走出危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结论的反思
        二、研究方法的反思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览表
后记

(9)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
    第一节、信息化社会概述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当代教育变革
    第三节、信息文化概说
    第四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界定
    第五节、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概览
第二章 教育信息化的文化背景分析
    第一节、关于文化
    第二节、20 世纪文化思潮回顾
    第三节、教育文化概说
第三章 信息化教育的主要工具—网络对教育文化的影响
    第一节、网络社会的概览
    第二节、网络文化概览
    第三节、网络与教育
    第四节、因特网对当代教育的影响
    第五节、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重塑
    第六节、网络文化在认知与观念上的特点
    第七节、网络文化的结构形态
    第八节、数字化校园——信息化教育的学校特征
第四章 文化传播与信息化教育
    第一节、文化与文化传播
    第二节、传播与教育文化
    第三节、媒介文化概述
    第四节、信息时代的媒介文化
    第五节、媒介即信息
    第六节、几种传播学理论回顾
第五章 信息化课程——一种崭新的教育文化
    第一节、课程文化概述
    第二节、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播功能
    第三节、信息化课程文化透视
    第四节、信息化课程的价值取向
    第五节、信息化教育环境下的课程文化表现形态——电子课程
第六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崭新的信息化课程文化实践
    第一节、现代教育整合观的初步研究
    第二节、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第三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第四节、信息技术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第五节、信息技术教育与其它各育的关系
    第六节、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文化内化与文化整合
第七章 信息化教育过程中的教育交往
    第一节、交往过程与文化传播
    第二节、一般教育交往活动概述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中的交往活动
第八章 信息技术教育的技术文化构成
    第一节、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
    第二节、技术和文化之关系辨析
    第三节、信息化教育技术文化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 论文研究的缘由
    二、 论文研究的意义
    三、 与论文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四、 论文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五、 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基本框架
    六、 论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组织理论与大学组织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大学组织发展历程
第二章 大学组织属性
    第一节 大学组织的定义与分类
    第二节 大学组织属性的分析
    第三节 大学的三重属性分析
第三章 大学组织结构及设计
    第一节 组织结构设计理论考察
    第二节 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与形式
    第三节 运用组织结构理论对大学组织结构的分析
第四章 学术属性及其学术组织构建
    第一节 大学学术属性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学术组织机构的设置
    第三节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构建
第五章 行政属性及其行政组织构建
    第一节 大学行政属性的特点
    第二节 大学行政理念分析
    第三节 大学行政机构的设置
第六章 产业属性及其产业组织构建
    第一节 大学产业属性的特点
    第二节 作为准营利的大学组织
    第三节 科技产业和后勤组织的构建
第七章 大学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企业组织及其结构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世界大学组织的发展
    第三节 中国大学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全新视野:教育产业论[J]. 张铁明. 广州教育, 1993(04)
  •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研究[D]. 马珂琦. 西北大学, 2019(01)
  • [3]中日动画艺术创作风格比较研究 ——以二十世纪60至80年代为研究线索[D]. 殷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教育产业论是对教育认识上的一次思想大解放──专家谈《教育产业论》[J]. 吴紫彦. 广东教育, 1999(Z2)
  • [5]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 王剑波.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6]新世纪言情类型小说的生产与表征[D]. 孙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11)
  • [7]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 ——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D]. 康永久. 华东师范大学, 2004(11)
  • [8]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危机研究[D]. 周益斌.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9]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 陈晓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10]大学组织属性与结构研究[D]. 季诚钧.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视野:教育产业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