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新颖的海外英语考试(论文文献综述)
孙秀芬[1](2015)在《澳大利亚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素养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的地位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维多利亚州作为澳大利亚汉语教学的先驱更是把中文列入优先发展的语言之一,并开展了多个旨在促进澳洲汉语教育发展的项目,其中汉语教师志愿项目即ATC(Assistant Teacher for Chinese)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该项目自2008年设立以来已由最初的7人增至2015年的34人,并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正是在这一大环境下,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什么专业素养这一议题变得尤为重要,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以赴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专业素养为研究对象;二、综合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并结合教学日志、文献综述等研究方法,分别从汉语教师志愿者、维州中学生、维州教育部门及本土汉语教师四个层面进行调查研究。论文共分七章,引言一章,正文五章,结语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创新之处。第一章界定“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素养”等核心概念并整理维州教育部门颁布的与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相关政策;第二章对2014年赴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进行调查研究及访谈调查,探讨赴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最应具备且最急需的专业素养、最欠缺的专业素养等;第三章以Keysborough Secondary College (Banksia)为例,探究不同性别、族裔背景、学习时间长短的维州中学生认为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及对教师志愿者的期望要素;第四章结合维州颁布的相关官方文件或工作准则,研究维州教育部门及本土汉语教师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专业素养的要求及期望;第五章反思国内对赴维州教师志愿者提供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第六章结语。通过比较和研究,笔者得出以下结论:(1)赴澳大利亚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最急需且最欠缺的专业素养依次是汉语课堂管理能力、人际交往与公关能力、英语听说能力。(2)维州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志愿者是否对汉语教学充满热情,是否有耐心,是否能与学生建立积极的关系且能管理好课堂持有较高要求。且不同性别、族裔背景及汉语学习时间的学生对汉语教师志愿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要求略有不同。(3)维州中小学本土汉语教师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更了解维州相关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了解所教学生及一定课堂管理的方法技巧。(4)维州教育部门希望汉语教师志愿者综合素养高,尤其需要具备一定的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反思意识、合作意识和志愿精神。(5)国内为赴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对中小学课堂管理、维州相关教育政策和课程标准、志愿者英语听、说能力等方面培训不足,且培训方式单一、传统。(6)为加强以后对赴维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培训,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单独培训,将同批次教师志愿者按照赴任国家、学员专业背景、教学对象等进行分类后进行培训。二、调整传统培训方式,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和对象的不同更新培训方法。
刘盾[2](2018)在《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独特的历史变迁与社会沿革使得香港地区既受东方文明的影响,也受西方文明的作用,两种文明互不相同却又彼此渗透,铸就了香港地区十分特殊的社会文化与教育制度。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是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与关键,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发展水平。关于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研究意义重大但却十分匮乏,本研究以此为切入,设绪论及七章主要内容。第一章为香港地区教育概况,简述了香港教育的发展及教育机构的形成,探讨了新世纪香港的中等教育改革及高等教育特征。第二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梳理了各高校由仅为英文中学毕业生设立升学考试到中英文中学兼顾、由单独招生走向联合招生的历程。第三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以部分科目为例,对中学文凭考试的甲类核心科目、甲类选修科目、乙类应用学习科目、丙类其他语言科目等进行详细分析。第四章为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对校本评核的设计理念、实践操作、分数调整、各方职责等进行深入探索,并作理论反思。第五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对香港地区的大学、专上学院的招生方式进行分类总结。第六章是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分别研究英国、台湾、澳门的高校招考制度,并与港作比较。第七章是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整体而言,研究发现的核心要点如下所示:第一,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为考生提供甲乙丙三类可供选择的科目,类型十分多元、范围十分宽泛,有利于考生的自主选择、兴趣发展、特长发挥。考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复杂、多向思维,以及综合、比较、批判、反思等能力。其中,通识教育科目引导学生结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角度、综合性地探究当代的、跨学科的重要议题。乙类应用学习科目则联系六大学习范畴,引导学生认识与职场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掌握概念知识、运用基本技能。第二,为确保中学文凭考试成绩公正、准确、与国际接轨,各科成绩评定依据“等级描述”、采用“水平参照”。在操作过程中,依据临界分数划分由1至5的五个等级,第1级最低、第5级最高,第5级又分5、5*、5**,以区别高低水平。评级程序与等级设定办法十分周密,过程中程序步骤环环相扣,并综合运用专家小组判断与统计模型计算的处理办法。第三,中学文凭考试除统一考试之外,还设校本评核。校本评核由各校任课教师负责,有利于全面评核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为确保评核成绩在各校之间的可比性、维持校本评核的公平与公正,香港考评局还实行分数调整方案,对各校给出成绩进行调整。香港的教育局、考评局以及由其委任的监督员、统筹员等也会尽心尽力地参与到校本评核中来,以此保障校本评核的质量水准、促进校本评核的顺利实施。第四,香港考评局设有严密的拟题、审题、阅卷、复核机制,并实行海外审查试卷与答卷、试卷质量审核、试后检讨、内部审核及风险监察等,以确保考试的信效度及公平性。同时,积极推进本地中学文凭考试与美、英、德、澳、加、法等其他国家高校入学考试的互认衔接,并与英国A-Level考试、雅思英语考试等构建了成绩换算机制。此外,与内地及台湾地区形成了考试互认方案。第五,在高校招生方面,一般要求考生参加中学文凭考试的4门核心科目(语文、英文、数学、通识教育)以及2到3门选修科目的考试并提交相应成绩。各校不同专业会对考生的选修科目及成绩等级等提出不同的要求,有些专业还会在此基础上增设其他一些条件。香港地区的“大学联招办法”会综合考虑每位考生的“活动经验与比赛成绩”证明。此外,设立了“校长推荐计划”、“残障人士招生”等其他升学渠道。基于此,为内地未来深化高考改革提出系列建议,包括:丰富科目类型、优化命题设计;完善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分数调整方案;科学汲取域外经验、优化等级赋分模式;密切结合专业所需、合理设置招生科目;促进高考域外衔接、扩大一流大学国际招生;凸显公平正义理念、完善残疾考生招考办法等。
王薇[3](2015)在《昆明市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足一门复杂的语言教学课程,课堂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英语学习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阶段性的特点,单纯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灌输在学生眼中枯燥无味的语法、词汇就谈不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教师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就必须有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从某种意义来说教学方法关系着的教学成败。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新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就会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率。英语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渐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遗憾的是,多数英语老师并非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教导或让学生练习单词、句型和语法,因此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需要沟通的真实世界”、长久下来学生只有在听到与课堂上练习的句子“一模一样”时才会回答。因此,我们只有改进英语课堂教学方法,才能使英语教育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才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做出积极的反映,这对于英语培训学校意义更为重大。本文通过教师访谈、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结合罗伯特外语学校特色教学环境设计以及教学材料(《Phonics英语字母拼读法》、《剑桥国际儿童英语PLAYWAY》.《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id’s Box》《Connect剑桥国际英语教程青少版》)的特点,归纳总结了该校区角教学法、Phonics系统组块法、SMILE教学法、词义识记法、八六法等高效、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方法,并结合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思考少儿英语教育有效方法的基本特征,并且提出了相关策略分析及对策建议。全文在理论意义上力求能为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领域进行的理论补充,并为近年来外语培训机构教师教学方法的研究提供个案佐证。本研究在现实意义上对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王晓丽[4](2015)在《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教育具有经济效益,对教育的经济效益研究是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的薄弱环节,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由于英语在我国的普及,英语成为我国的第二语言,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何在?是在学校接受正规的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大,还是根据自身所需参加社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的经济效益大?本课题正是带着这样的问题出发,因此本课题是研究大学英语教育和教育培训机构英语教育谁的经济效益更大,这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际意义。本课题首先以课题相关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对象、方法及思路展开,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表明本研究的研究价值;继而又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包括对经济效益、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概念及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概念进行界定,介绍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特性;接着详尽的体现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概念和特性和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的概念和特性,其中大量采用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简要对比性概论,表明两者间的模式差异,评价标准差异,经济效益差异等;从而结合SXW高校与XDF培训机构进行案例比较分析提出了较具体化的案例分析,其主要从教育模式、评价指标、经济效益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对比研究和案例分析,为高校和培训机构分别提出针对性强且可行性强的建议。本课题的创新之处表现在:第一,对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给予恰当的界定;第二,大学英语教育和英语培训机构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第三,将大学英语教育和英语培训机构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二者进行比较研究;第四,运用案例分析法对SXW高校和XDF培训机构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
刘叶琳(LOW YIP LING)[5](2013)在《马来西亚华裔学生选择华文独立中学原因分析 ——以宽柔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众多海外华文教育的发展与现状中,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无疑是保存华文教育体系、传承中华文化最好的体系之一,在东南亚地区也是独占鳌头的。然而,在外人看似蓬勃发展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因马来西亚政府的单元种族政策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种种不平等的教育政策让这片土地上的华文母语教育扞卫者-路走来艰苦艰难,披荆斩棘。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以华文独立中学为最有代表性。在众多的独立中学中,处在南马柔佛州新山的宽柔中学是其中的佼佼者,因它是全马规模最大、人数最多、在众多领域都优秀的华人独立中学,更是马来西亚第一间坚持扞卫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的华文独立中学。在马来西亚政府采取对独中边缘化的教育政策下,马来西亚华文独中的发展虽然有过低潮但是却逆流而上,越办越好,这一点引起笔者的兴趣欲继续探究之:到底是什么因素和原因导致学生愿意就读于宽柔华文独立中学,他们的选择原因和背后的因素为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以及历史研究,主要得出了三个观点:1.学生之所以愿意就读于宽柔独立中学的主要原因是自身热爱母语教育、希望以母语为教学媒介语来进行课程的学习;2.宽柔独立中学的课外活动的多元与多样、传统与青春气息交织的校园文化更是宽柔独立中学独特的原因;3.宽柔老师的教学素质以及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宽柔情”是宽柔学生毕业后一直恋恋不忘母校的原因。这三大因素一起构筑了学生选择在宽柔独中学习的因素,造就了宽柔独立中学的辉煌和独特。此外,马来西亚华人的祖先是中国移民居多,因此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得以较完善的保留至今,离不开华人对于自己民族感的认同,不管延续至多少代,这股民族力量一直在背后推动着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根”的追寻,对中华文化传统的坚持,体现在马来西亚华人对于自己母语教育的坚持不懈的精神。本研究还对会给宽柔独中甚至所有独中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让学生失去选择就读宽中的热情的因素进行了探索和论述,并分成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两方面。其中,外在因素有政府单元种族教育政策的打压,如不承认统考文凭和不给予独中津贴,内部原因如师资质量与专业化培训的不足、相对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等都会导致学生未来就业和升学的前景不明,进而影响学生的择校原因。最后,笔者对于宽柔独立中学的未来甚至华文独立中学的未来还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且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办学前景和发展趋势会越来越好。中国的崛起、世界多元化趋势的推动、独中办学质量受外界的肯定等种种因素下,是能让笔者保持信心的关键。
罗凤莹[6](2015)在《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越南芒街市粤方言是越南芒街市华人所讲的粤方言,这批华人的祖籍地为广西防城地区,这种海外汉语方言源于钦廉片粤方言。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材料借鉴,选择从词汇角度切入,把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作为研究的主体对象,以比较的眼光深入拓展,分别将其与越南胡志明市粤方言词汇、广西侨港镇粤方言词汇作对比,以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的基本演变状况。本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概况和越南芒街市粤方言的音系。第二章,通过古汉语词的保留、方言词的传承与变异、特色词的产生、外族语借词的融入四个方面的阐述,来展现越南芒街市粤方言的词汇概貌。第三章,从构词、文化这两个角度,对越南芒街市粤方言与越南胡志明市粤方言的词汇异同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章,将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与广西侨港镇粤方言词汇进行对比,从构词、文化两个角度,揭示出两地粤方言词汇的异同。第五章为结语,主要是对全文的分析比较进行概括总结,并指明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认为,越南芒街市粤方言所呈现的词汇概貌,既有体系传承、认知思维的内部积淀,又有语言接触、地域环境的外部影响。越南芒街市粤方言与越南胡志明市粤方言的词汇比较,表现出了“同异均衡”的特点。越南芒街市粤方言与广西侨港镇粤方言的词汇比较,表现出了“大同小异”的特点。这让我们不仅看到了海外汉语方言的体系传承,同时也了解了海外汉语方言的地域变异。
马艳艳[7](2018)在《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美关系是全球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孔子学院项目作为中国政府重要的软实力资源,近年在美国迅速发展。美国是拥有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论文运用跨文化交际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软实力视野下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论文围绕四个问题进行论述:1.孔子学院项目与中国软实力有何关系;2.孔子学院项目为什么能够在美国迅速发展;3.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何在;4.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改进并以此增强中国软实力?论文运用的理论包括国际形象的建构理论与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文化定势”、“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等理论。通过研究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的受众的主观性,能够深入了解美国人对孔子学院项目、中国软实力的认知,还可以为增强孔子学院项目建构者的可塑性提供有效建议;孔子学院项目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源于中性意义的“文化定势”在建构者和受众双方的影响下,转化为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文化偏见”;应用“跨文化交际能力三要素理论”,从动机、知识以及技能三方面阐述孔子学院建构者的行为方向,为孔子学院项目提供建议和对策。论文评估美国孔子学院项目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开启意义重大的开端;推广过程困难重重、任重道远;在公共外交传播、修复、重塑三种功能中,传播中国语言和文化方面成效较为明显,并取得一定成就,但是有时成为中美不同政治体制、文化冲突、紧张的中美关系的交锋点,目前尚未具备修复、重塑功能。论文建议:中方在推广孔子学院项目时,宜在中国政府强有力的物质支持下,以谦虚、谨慎、坦诚的低姿运行;将孔子学院项目当作中美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而非单向输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舞台;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尊重美方的文化和需求,带着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宽容性和灵活性,双向互动,寻找中美双方利益的汇合点;再从发展初期的“早期失误”中以及全球其他类似机构的运行中吸取经验教训。孔子学院项目应该努力成为中美对话、交流、合作并实现共赢的良好平台。
由玥[8](2016)在《IB中学项目(MYP)指导下的汉语课程及中文教材调查研究 ——以上海西华国际学校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校的日益增多,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这种现象也使国际课程体系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国际课程体系中,本文选取了目前关注度较高的IB国际课程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研究IB中学项目(MYP)课程指导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共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综述部分,主要总结了当前IB国际文凭项目的发展现状及理论研究成果;第三章主要对IB中学项目及IB语言习得课程做了总体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又把IB语言教学模式与传统语言教学模式相比较,分析总结了IB语言习得课程的特点;第四章以上海西华国际学校为个案案例,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该校的中学项目的汉语教学设计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课程实施后的学生反馈分析其课程设计的优缺点;第五章是基于西华国际学校汉语课程的中文教材调查,笔者先从教师选取教材的角度对适合IB汉语课程的教材进行分析,随后通过学生的满意度调查又对该教材各项要素的优缺点加以分析说明,并结合具体调查数据提出了相应的教材处理建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分别从IB汉语课程和中文教材这两个维度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同时也指出了目前IB汉语课程的不足之处;第七章分析总结了全文的创新点和不足性。
刘月婷[9](2015)在《EF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外游学”填补了留学市场和海外旅游市场的空隙,近年来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因此也吸引了众多机构来争夺这片市场,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也随之而来,游学产品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使用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英孚海外游学作为最先进入中国海外游学市场的品牌却不为国人所熟悉,无法抢占先机、将自身品牌的影响力最大化。对此,本文通过使用阿克五星模型,分析并总结了英孚海外游学在品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英孚海外游学仅拥有一般的品牌忠诚度;其品牌推广所倚重的线下宣传方式无法获得与投入相匹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顾客对英孚海外游学的品牌感知质量仅属中等,产品对不足之处的改进力度比不上竞争对手的完善程度。英孚海外游学可在应对品牌管理的挑战时参考以下策略:(1)完善现有品牌推广方式,如对线上线下宣传活动进行完善,同时也需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保证推广焦点的集中;(2)加强后续服务质量,优化品牌感知质量;(3)增强跨文化团队沟通管理,为每一位成员提供跨文化培训的机会,针对项目过程中的症结进行讨论并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
高欣[10](2015)在《针对BCT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构想》文中研究表明如今商务汉语在汉语学习者中备受欢迎,带动了一大批商务汉语教材的产生,其中有针对本科学历教育的,有适用于短期或长期培训的。直到2007年,才出现了针对商务汉语BCT考试的考试辅导用书。本文通过对1982年以来出版的商务汉语教材的穷尽式统计,查阅部分经典的教材,在对比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总结现有商务汉语教材的现状,并且构想一本专门针对BCT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本文将从理论基础、编写理念、编写原则、设计方案等方面,详细地阐述笔者关于这本教材的构想。本文采用量化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已出版的商务汉语教材数量、种类和教材内容等方面的分析与对比,设计了一本能帮助学习者快速通过BCT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
二、一种新颖的海外英语考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新颖的海外英语考试(论文提纲范文)
(1)澳大利亚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素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零章 引言 |
0.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0.2 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1.1 核心概念界定 |
1.1.1 “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 |
1.1.2 “专业素养” |
1.2 研究成果综述 |
1.2.1 澳大利亚及维州相关教育政策 |
1.2.2 澳大利亚中小学师资要求 |
1.2.3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师专业素养 |
第二章 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反思应具备专业素养 |
2.1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教师志愿者基本情况 |
2.2.2 教师志愿者反思应具备专业素养 |
2.2.3 学生年级与应具备专业素养 |
2.2.4 工作内容与应具备专业素养 |
第三章 维州中学生期望教师志愿者应具备专业素养 |
3.1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维州中学生基本情况 |
3.2.2 学生期望教师志愿者应具备专业素养 |
3.2.3 学生性别与应具备专业素养 |
3.2.4 学生族裔背景与应具备专业素养 |
3.2.5 学习汉语时间与应具备专业素养 |
第四章 维州教育部门及本土教师期望应具备专业素养 |
4.1 维州教育部门要求应具备专业素养 |
4.2 本土汉语教师期望应具备专业素养 |
第五章 国内赴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研究 |
5.1 赴维州志愿者培训基本情况 |
5.2 赴维州志愿者培训不足之处 |
5.3 赴维州志愿者培训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维州相关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素养要求 |
6.2 赴维州汉语教师志愿者培训调查结果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表一:维州教师志愿者调查问卷表 |
附录2. 维州中小学学生调查问卷——以凯斯博中学为例 |
附录3. 《语言与文化专业教师专业标准———汉语教师释文》 |
(2)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香港地区教育概况 |
第一节 香港地区教育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中等教育改革 |
第三节 新世纪香港地区高等教育特征 |
第二章 香港地区高校演进与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一节 香港地区高校的形成与演变 |
第二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变迁 |
第三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考核模式:中学文凭考试 |
第一节 核心与选修并存: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甲类科目 |
第二节 应用与语言兼具:香港中学文凭考试之乙、丙类科目 |
第四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色机制:校本评核 |
第一节 校本评核科目例证及分数调整 |
第二节 校本评核综合探讨及理论透视 |
第五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招生方式 |
第一节 多元性与开放性:香港地区大学招生方式探究 |
第二节 广泛性与包容性:香港地区专上学院招生方式解析 |
第三节 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方式之理论探究 |
第六章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之比较 |
第一节 英国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二节 台湾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三节 澳门高校招考制度及与港比较 |
第四节 英台澳港高校招考制度比较之小结 |
第七章 香港地区高校招考制度之特征总结与启思借鉴 |
第一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之理论省思 |
第二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的特色 |
第三节 香港高校招考制度对内地高考改革的启思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论文成果 |
(3)昆明市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思索 |
1.3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1.3.1 图式理论 |
1.3.2 克拉申的语言监察理论 |
1.3.3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1.3.4 情境学习理论 |
1.4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2. 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的调查过程 |
2.1 被调查学校的基本情况介绍 |
2.1.1 校区基本情况 |
2.1.2 师资基本情况 |
2.1.3 学生介绍 |
2.1.4 学校发展历程以及所获荣誉 |
2.1.5 课程简介 |
2.1.6 教学成功案例 |
2.2 研究所使用的工具介绍 |
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2.2.2 访谈提纲的设计 |
2.2.3 听课教研计划安排 |
3.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整理 |
3.1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1.1 问卷信度系数及其内容分析(问卷信度统计分析详见附录三) |
3.1.2 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满意度总体状况分析 |
3.1.3 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师对特色教学方法了解程度和应用情况的具体分析 |
3.2 访谈结果及分析总结 |
3.2.1 针对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师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
3.2.2 针对罗伯特外语学校学生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
3.2.3 针对罗伯特外语学校家长的访谈结果及分析 |
3.3 听课整理及分析 |
3.3.1 Jinny老师的phonics系统组块法 |
3.3.2 Barbie老师的SMILE教学法 |
3.3.3 Lisa老师的词义识记法 |
3.3.4 Selina老师的“八六法” |
3.3.5 外籍英语教师Paul的“问题教学法” |
3.3.6 外籍英语教师Mela的区角教学法 |
4. 对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的相关讨论与思考 |
4.1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的整合典范——区角教学法 |
4.1.1 区角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 |
4.1.2 罗伯特外语学校个性化教学环境设计 |
4.1.3 区角教学法相比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 |
4.1.4 区角教学法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及推广应用 |
4.2 PHONICs系统组块法分析及推广应用 |
4.2.1 Phonics系统组块法的理论依据:图示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原理 |
4.2.2 国际音标和Phonics的区别 |
4.2.3 《Phonics英语字母拼读》与Phonics系统组块法 |
4.2.4 Phonics系统组块法的的有效性及推广应用 |
4.3 SMILE教学法的分析及推广应用 |
4.3.1 SMILE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认知心理学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
4.3.2 《剑桥国际儿童英语PLAYWAY》及SMILE教学法 |
4.3.3 SMILE教学法的教学重点 |
4.3.4 SMILE教学法的有效性及推广应用 |
4.4 词义识记法的分析及推广应用 |
4.4.1 词义识记法的内容及特点 |
4.4.2 词义识记法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 |
4.4.3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id's Box》及词义识记法 |
4.4.4 词义识记法的有效性及推广应用 |
4.5 “八六法”的分析及推广应用 |
4.5.1 “八六法”的内容及特点 |
4.5.2 “八六法”的理论依据:图示理论结构主义语言学 |
4.5.3 《Connect剑桥国际英语教程青少版》及“八六法” |
4.5.4 “八六法”的有效性及推广应用 |
4.6 有关英语教学方法的对比研究及讨论 |
4.6.1 公立学校和外语培训机构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比较 |
4.6.2 不同外语培训机构的不同特色教学方法 |
4.6.3 新老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比较 |
4.6.4 外籍教师与中国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比较 |
4.6.5 平时课和公开课使用的教学方法差异比较 |
5. 对策建议 |
5.1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新英语教学模式 |
5.1.1 最优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综合 |
5.1.2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
5.1.3 及时反思英语课堂教学 |
5.1.4 构建清晰英语课堂 |
5.2 针对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改革方面的对策建议 |
5.2.1 罗伯特外语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2.2 对罗伯特外语学校目前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研究价值 |
6.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附录 |
一、参考文献 |
二、附表 |
三. 调查问卷及其数据统计表 |
(一)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教师用) |
(二)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家长用) |
(三)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学生用) |
(四)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教师用)问卷信度系数 |
(五)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家长用)问卷信度系数 |
(六)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学生用)问卷信度系数 |
(七)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数据统计(教师用) |
(八) 英语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家长用) |
四、访谈提纲 |
(一) 访谈提纲一(针对教师) |
(二) 访谈提纲二(针对学生) |
(三) 访谈提纲三(针对家长) |
五、访谈结果整理 |
(一) 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师的访谈结果整理 |
(二) 罗伯特外语学校学生的访谈结果整理 |
(三) 罗伯特外语学校家长的访谈结果整理 |
(四) 罗伯特外语学校外籍教师的访谈结果整理 |
六、教学实践过程记录 |
(一) phonics系统组块法(Jinny)教学过程整理表 |
(二) 词义识记法(Lisa)教学过程整理 |
致谢 |
(4)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
1.1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对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2 对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3 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4 对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研究 |
1.2.5 国外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方法研究 |
1.3 研究对象、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框架 |
2 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概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育的经济效益 |
2.1.2 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 |
2.1.3 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 |
2.2 特征分析 |
2.2.1 教育经济效益的特点 |
2.2.2 大学英语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表现 |
2.2.3 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的特性 |
3 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评价 |
3.1 经济效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 |
3.1.1 大学英语教育的模式 |
3.1.2 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模式 |
3.1.3 两者的差异 |
3.2 评价标准的比较 |
3.2.1 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
3.2.2 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 |
3.3 经济效益的比较 |
3.3.1 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 |
3.3.2 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 |
4 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取 |
4.1.1 选取标准 |
4.1.2 选取结果 |
4.2 HZB与EFH的教学模式 |
4.2.1 HZB的教学模式 |
4.2.2 EFH的教学模式 |
4.3 HZB与EFH经济效益的比较 |
4.3.1 HZB大学英语教育的经济效益 |
4.3.2 EFH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1.1 传统的大学英语教育虽存在弊端但仍有可取之处 |
5.1.2 现代的英语培训机构教育虽适用但仍存在弊端 |
5.2 有关建议 |
5.2.1 对高校的建议 |
5.2.2 对培训机构的建议 |
5.2.3 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马来西亚华裔学生选择华文独立中学原因分析 ——以宽柔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选题背景 |
1.1 马来西亚母语教育的办学难度 |
1.2 针对马来西亚环境背景下的研究目的 |
2. 研究择校原因的意义与方法 |
3. 国内外现状研究 |
4. 本文研究特点与结构 |
第二章 民办华文教育机构与宽柔华文独立中学现状 |
1. 华社民办教育部与独立中学的使命 |
2. 宽柔华文独立中学现状简介 |
2.1 课程三三学制 |
2.2 董事局不干涉办学方向 |
第三章 宽柔中学学生择校原因调查分析 |
1. 初、高中学生调查方法与对象 |
2. 初中生择校原因调查 |
2.1 初中生问卷设计 |
2.2 初中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3. 高中生择校原因调查 |
3.1 高中生问卷设计 |
3.2 高中生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初、高中学生择校原因原因分析 |
1. 初、高中学生择校原因的相同点 |
1.1 宽中活跃的课外活动体 |
1.2 宽中毕业生的升学动向 |
2. 初、高中学生择校原因的不同点:师生互动的态度 |
第五章 影响学生择校原因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
1. 外部因素 |
1.1 政府的政策 |
1.2 种族政策下的教育“最终目标” |
1.3 统考文凭不被承认与无制度化拨款 |
2. 内部因素 |
2.1 师资素质及专业的不足 |
2.2 独中的应试教育方式 |
3. 解决方案:促进华文教育发展的方法 |
3.1 政府应转变单元种族教育,承认统考文凭 |
3.2 提升师资教学专业及加强教师的培训机制 |
3.3 从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 |
结语 |
主要引用及参考文献 |
附录 |
1.初中生调查问卷设计 |
2.高中生调查问卷设计 |
3.现任校长访谈原文记录 |
4.教师访谈原文记录 |
致谢 |
(6)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越南、芒街市的华人概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材料来源 |
第四节 相关术语的说明 |
第五节 越南芒街市粤方言的音系简介 |
第二章 越南芒街市粤方言的词汇概貌 |
第一节 古汉语词的保留 |
第二节 方言词的传承与变异 |
第三节 特色词的产生 |
第四节 外族语借词的融入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南芒街市粤方言与越南胡志明市粤方言的词汇比较 |
第一节 从构词角度比较两地粤方言的词汇 |
第二节 从文化角度比较两地粤方言的词汇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越南芒街市粤方言与广西侨港镇粤方言的词汇比较 |
第一节 从构词角度比较两地粤方言的词汇 |
第二节 从文化角度比较两地粤方言的词汇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发音人信息 |
附录二 相关粤方言音系 |
附录三 词汇调查表 |
附录四 语料 |
附录五 调查点示意图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7)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综述 |
一、中国软实力研究综述 |
二、孔子学院论题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全文结构的安排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 |
第一节 孔子学院与中国软实力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孔子学院对中国软实力的发展意义 |
第二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的现状 |
第一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况 |
第二节 纽约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三节 加州孔子学院的现状及影响力 |
第四节 孔子学院在美国迅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三章 美国孔子学院的成就与争议 |
第一节 《美国之音》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二节 《纽约时报》对孔子学院的报道分析 |
第三节 美国孔子学院多重角色的评估 |
第四节 美国媒体对孔子学院的质疑和批评所基于的事实 |
第四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受阻的原因解析 |
第一节 “文化定势”和“文化偏见”的理论分析 |
第二节 基于理论剖析美国孔子学院发展受阻的原因 |
第五章 孔子学院与类似机构的比较 |
第一节 各国类似孔子学院的机构简介 |
第二节 歌德学院对孔子学院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和平队与孔子学院的比较研究 |
第六章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一节 中国软实力事业在美国的前景 |
第二节 评估孔子学院对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作用 |
第七章 孔子学院在美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解析 |
第一节 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系的分析 |
第二节 为孔子学院的发展建言献策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孔子学院在美国各州的分布情况 |
附录2 近年有关美国孔子学院的争议和批评事件 |
参考文献 |
(8)IB中学项目(MYP)指导下的汉语课程及中文教材调查研究 ——以上海西华国际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IB课程的研究现状 |
2.1 IB课程概述 |
2.2 IB课程的发展 |
2.2.1 IB课程在中国的发展 |
2.2.2 IB课程在上海的发展 |
2.3 IB课程研究综述 |
2.3.1 IB课程总体研究综述 |
2.3.2 IB汉语课程研究综述 |
2.4 小结 |
第三章 MYP中学项目及语言习得课程总体研究 |
3.1 IB课程MYP中学项目 |
3.1.1 MYP中学项目课程理念 |
3.1.2 MYP中学项目培养目标 |
3.1.3 MYP中学项目课程设置 |
3.1.4 MYP中学项目评估方式 |
3.2 MYP语言习得大纲及课程设置简介 |
3.3 IB语言习得课程的特色分析 |
3.3.1 完整统一的综合性课程设置 |
3.3.2 以概念驱动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
3.3.3 多样性的任务型评估方式 |
3.4 小结 |
第四章 MYP汉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西华国际学校为例 |
4.1 西华国际学校MYP汉语课程概述 |
4.1.1 个案选取依据 |
4.1.2 MYP中学项目语言习得课程设置 |
4.1.3 MYP中学项目汉语课程设置 |
4.1.4 MYP中学项目汉语分班设置 |
4.1.5 MYP中学项目汉语学习者背景 |
4.2 IB中学项目汉语课程的设计理念 |
4.2.1 螺旋交叉式主题课程设置 |
4.2.2 主题探究式单元内容设计 |
4.3.3 任务总结式评估测试模式 |
4.3 IB中学汉语课程教学下的学生反馈 |
4.3.1 IB中学汉语课程的优势反馈 |
4.3.2 IB中学汉语课程的不足反馈 |
4.4 小结 |
第五章 MYP中文教材选择及其评估--以西华国际学校为例 |
5.1 教材使用情况简介 |
5.2 教材的选用原则分析 |
5.2.1 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编写理念 |
5.2.2 阶段性发展的内容编排 |
5.2.3 与多样性评估方式相适应的练习设置 |
5.3 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5.4 教材的组成要素调查分析 |
5.4.1 话题 |
5.4.2 语法 |
5.4.3 词汇 |
5.4.4 练习 |
5.4.5 插图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对IB中学项目汉语教学的思考 |
6.1 IB中学项目的特色理念对传统汉语教学的启示 |
6.2 IB中学项目的课程要求对教材选用及编写的启示 |
6.3 IB中学项目汉语课程的缺点及不足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EF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国内海外游学发展现状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2 品牌管理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品牌管理术语及相关理论 |
3 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分析 |
3.1 英孚海外游学简介 |
3.2 英孚海外游学品牌分析 |
3.3 英孚海外游学的品牌管理评述 |
4 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4.1 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存在问题 |
4.1.1 品牌推广方面的不足 |
4.1.2 产品质量方面的不足 |
4.2 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的对策建议 |
5 总结 |
5.1 结论和启示 |
5.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致谢 |
(10)针对BCT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 前人研究综述 |
1.3.1 关于第二语言教材的研究现状 |
1.3.2 关于商务英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商务汉语的研究现状 |
1.3.4 关于商务汉语考试(BCT)的研究现状 |
1.3.5 商务汉语教材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ESP 理论概说 |
2.1.1 ESP 教材理论 |
2.2 专门用途汉语 CSP (Chinese for Specific Purposes) |
2.2.1 专门用途汉语(CSP)理论的提出 |
2.3 商务汉语的概念 |
2.3.1 商务汉语的概念内涵 |
2.3.2 商务汉语和通用汉语 |
第三章 编写针对 BCT 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的必要性 |
3.1 国内商务汉语教材出版现状 |
3.1.1 现有教材的分类与分析 |
3.1.2 现有的教材存在的问题 |
3.2 针对商务汉语考试(BCT)的辅导用书 |
3.3 编写针对 BCT 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的必要性 |
第四章 针对 BCT 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编写 |
4.1 教材编写依据 |
4.2 教材编写理念 |
4.3 编写定位 |
4.4 教材适用对象 |
4.5 教材内容的选择 |
4.5.1 词汇部分 |
4.5.1.1 词汇选择的标准 |
4.5.1.2 词汇教学重点 |
4.5.2 语法项目的选择 |
4.5.2.2 语法教学的难点 |
4.5.3 文化项目的选择 |
4.5.4 商务主题的选择 |
第五章 商务汉语教材设计方案 |
5.1 教材的名称 |
5.2 教材的结构说明 |
5.3 单课的结构 |
5.3.1 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 |
5.3.2 核心内容的呈现 |
5.3.3 练习部分的主要题型 |
5.3.4 自主学习 |
5.3.5 模拟考试单元 |
5.4 教师使用建议 |
5.5 学生使用建议 |
5.6 样课示例 |
第六章 结语 |
附录 1 |
附录 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一种新颖的海外英语考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澳大利亚维州中小学汉语教师志愿者专业素养调查研究[D]. 孙秀芬.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2]香港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刘盾. 厦门大学, 2018(07)
- [3]昆明市罗伯特外语学校教学方法的调查研究[D]. 王薇. 云南大学, 2015(09)
- [4]大学英语教育与英语培训机构教育的经济效益比较研究[D]. 王晓丽. 浙江大学, 2015(08)
- [5]马来西亚华裔学生选择华文独立中学原因分析 ——以宽柔中学为例[D]. 刘叶琳(LOW YIP LING). 南京大学, 2013(07)
- [6]越南芒街市粤方言词汇研究[D]. 罗凤莹. 暨南大学, 2015(12)
- [7]软实力视野下美国孔子学院项目研究 ——兼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D]. 马艳艳. 厦门大学, 2018(06)
- [8]IB中学项目(MYP)指导下的汉语课程及中文教材调查研究 ——以上海西华国际学校为例[D]. 由玥.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2)
- [9]EF英孚海外游学品牌管理问题研究[D]. 刘月婷. 暨南大学, 2015(12)
- [10]针对BCT考试的商务汉语教材编写构想[D]. 高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