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慧[1](2019)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利益,人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经济建设,把经济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维持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事业取得明显成效。经过40余年的高速发展,追求高质量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思维凝聚了发展的真谛。经济发展史表明,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有效、有质、稳中求进的基础上,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口,跨越这个关口必须要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只有积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力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全面增强国家实力,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雄厚基础,并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离不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发展在系列政策实施影响下,开始发生深刻性变化,同时依靠大量投资拉动、传统动能为主的要素粗放投入再也不能适应当前新时代经济发展要求。新时代对于中国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很好的历史机遇,也赋予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契机,因此本论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学科阐释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厘清党和国家为什么提出经济高质量发展、怎么样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以上问题意识进行深入研究,文中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分析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国内外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国内学者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国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性简评,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阐述。这部分内容为论文之后的具体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本章主要厘定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明晰研究对象和范畴,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框架,为论文的深入研究提供基本知识支撑。第三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首先是从历史逻辑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确立的必要性,其次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视域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理论溯源,最后从实践逻辑展开论述了中国必须要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本章形成了系统清晰的经济发展思想,有利于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第四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本章从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分析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性,得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所具备的有利条件,包括产业体系的完备、需求结构的升级、扩大的内需市场等。第五章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本章坚持问题导向思维,综合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分析法,立足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累积性问题和结构性矛盾,从整体勾勒出我国经济发展未来变迁的基本框架,与世界进行比较,总结概括出不利于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包括经济增长效率滞后、经济结构不平衡、体制机制约束等。第六章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按照基本理念、关键抓手、重大突破点的破解思路,从新发展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体系、体制机制完善等维度入手,提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事业的现实路径。
郑李昂[2](2019)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夏季达沃斯年会将主题确定为“关注增长质量,掌控经济格局”,关注增长质量,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千余位参会人员热议的话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需要同步发展,加快推动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构建起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城镇格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传统的城镇化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必然。当前,新疆的城镇化还是低水平的、发展不平衡的城镇化,但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将会拉动新疆的内需、投资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使得新疆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数量都会有巨大的提升,并且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高效性将是新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所在。新疆当前在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也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新型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是相辅相成的,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已经成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经之路。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理清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研究脉络,总结出学者们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依据城镇化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对新疆新型城镇化和经济增长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1-2016年统计数据,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进行研究。首先,通过从五个方面剖析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之间的关系,得出新型城镇化倡导的核心要义可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并且新型城镇化通过刺激内需、投资以及加速产业结构升级同样可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此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又可以加速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其次,依据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核心内涵的相似之处,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框架,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可持续性、城镇化动力、人民生活水平与福利、资源与生态环境代价六大维度,构建了涵盖41个基础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赋予指标体系权重,采用TOPSIS法从纵向角度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再次,从横向角度将新疆置于西部省区中,对增长质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进行评价,采用Arc GIS软件对包括新疆在内的西部十一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西部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的等级划分。第四,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对新疆及其余西部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度,从更深层次来探索新疆的经济增长质量。第五,采用指数平滑法的Holt-Winters非季节性模型对新疆2017-2025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预测。第六,从总量效应视角、结构效应视角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采用OLS分析法从总量效应视角对影响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因素进行分析,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从结构效应视角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现实基础,提出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2001-2016年间,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以及经济增长的各个维度指数值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经济增长的城镇化动力指数上升幅度最大,经济增长的结构指数、资源与生态环境代价指数上升幅度最小;此外,2014年以前,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数量不同步系数一直为负值,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为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2014以后经济增长不同步系数变为正直,说明此时新疆经济增长方式改善,质量提升。(2)2001-2016年间,西部十一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六大维度指数值增减明显,排名变化较大,波动趋势明显,其中重庆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高,云南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最低。(3)通过聚类分析,发现西部各省区经济增长质量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六大维度等级区域分布明显,其中重庆、陕西和四川在西部省区中处于经济增长质量等级高的区域,新疆为经济增长质量等级中等区域。(4)在对新疆以及其余西部省区的经济增长效率测度后,得出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处在西部省区中等水平,而重庆经济增长效率最高,其次是陕西和四川,青海最低。(5)通过对新疆2017-2025年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预测,发现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一直呈上升状态。(6)从总量效应视角分析影响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发现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对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环境规制具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经济开放度促进作用不明显,而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促进作用甚微。从结构效应分析影响因素时,发现创新水平与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提升的关联程度最高,其次是投资水平、第二产业贡献率、城镇化水平,而第一产业贡献率最低。
朱震锋[3](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申东镇[4](2011)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文中认为学术界关于韩国经济成功秘密的探索,在一个基本点上达成了共识——韩国坚持并成功地推进了外向型经济模式。但对韩国外向型经济的解释还不能令人满意,仍留下诸多待进一步探索的空间,主要有三点:第一,如果说二战后韩国不是唯一的取外向战略者,也不是唯一的外向战略的成功者,那么,韩国的外向型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怎样概括?第二,是哪些因素决定和支撑了韩国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模式)?要不要、怎么样从经济和政治、社会、文化、历史等非经济因素以及国际环境等多维度去解释其合理性?第三,韩国外向经济模式的走向是怎样的,是“转型”还是“升级”?经济学家们对韩国经济给出了很多解释,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是,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多维性和综合性,未能真切地再现韩国经济的实际过程。因为造就韩国经济奇迹的“不是任何一个增长因素或某种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的结果,而是许多有利的国际、国内因素和支持性的政府政策综合起作用的结果”。这种情况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研究中同样存在。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与发展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经济因素作为国家确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最核心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自明。韩国经济的历史基础、资源禀赋、地缘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必须要走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外向经济发展道路。但是以往对韩国经济的经济学解释,过分强调所谓“正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运用也缺乏针对性,而对赶超经济学则很少兴趣,更不消说去努力地发掘伟大先驱李斯特、格森克隆等人的赶超经济思想宝库。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与此同时,决不能忽视政治因素在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尊重历史的人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韩国经济起飞突显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过程,在很多时候遵循的是“先政治变化、后经济变化”的时序。韩国经济的起飞和工业化过程,是在威权政治体制下实现的,是由“发展导向型”的“强政府”以超常规的手段发动和推行的。政治上的威权体制,使政府有条件摆脱国内外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迅速推动经济增长。韩国在战后除经济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之外,它还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两个最主要衡量指标,在战后发展中国家中能够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的国家屈指可数。韩国的经济赶超的过程伴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高度威权主义政体下,经济发展初期政治民主受到打压,完全让位于经济发展。但民主化进程并没有因迫害而停止,在艰难环境下各种民主力量不断与威权势力进行抗争,推动民主化进程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主化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政治民主化的历史任务。韩国的经验表明,后发国在赶超初期“威权政治”是必要的,但不是永恒的。没有政治民主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经济,也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赶超。揭示韩国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后发国家的经济战略选择,既是由本身内在因素决定的,同时也取决于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大环境。受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朝鲜半岛至今一分为二、南北对峙,是当今世界残存的唯一冷战格局的地区。研究韩国的任何问题都不能离开这一背景。因为南北对峙本身就是政治,就是国际关系,渗透于半岛南北方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韩国所处的特殊地缘环境对韩国发展道路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重性。透视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轨迹,我们将发现它是怎样游弋于大国之间,绕过一个个暗礁、穿越险滩和激流而驶向赶超彼岸的。本研究的主题和研究视角,对于进一步认识韩国的外向经济的本质和真实内容,对于丰富赶超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国与韩国同属后发国,其经验对我国的借鉴价值是毋庸置疑的;韩国又是我国的近邻,密切注视其当前和未来的战略、道路取向,特别是对于韩国外向经济升级的动向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东北亚乃至亚洲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政治经济学分析为基本视角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三个方面,跨学科、多角度考察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变化过程,力图全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特点、选择机理及成功原因,展现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本文首先通过全面回顾韩国外向经济发展的过程,把握其总体脉络,然后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及内涵;进而从经济学原理、政治与社会环境、国际环境等三个方面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在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的影响表现出这样的逻辑关系:韩国经济自身特点和所遵循的经济学原理,促成韩国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并决定了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特点;韩国国内政治及社会因素,保证了外向型经济有效推进;外部因素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机遇,助推了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文的基本构思和研究框架,也是基于上述逻辑关系,建立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及特点——经济学分析;外向型经济实施的保证——政治、社会视角的分析;外向型经济的助推——国际因素分析的研究框架。而随着自身经济条件、政治和社会基础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韩国外向型经济发生不断发生变化,进而带来由单向外向型经济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调整与升级。本研究有以下几点创新:一、从经济、政治与社会、国际因素等视角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探究韩国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比较新的尝试。本研究在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相关理论,克服单纯经济学研究的局限,通过多视角探究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发展、特点等问题,力求揭示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特殊性”,还原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真实过程。二、以外向型经济发展为主线,比较清晰地展现了韩国经济从殖民地经济——外援依赖型经济——单向外向型经济——开放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轨迹,揭示了由“被动外向”到“主动外向”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韩国“‘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外向型经济的本质特征,总结了经济因素选择、政治和社会因素保证、国际因素推动韩国外向型经济的作用机理。三、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成功的原因,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韩国政府通过高压控制与“互惠”相结合的调控方式,很好地控制了韩国利益集团的利益诉求,比较成功的实现了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均衡,保证了政府主导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有效推行,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成功因素。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为:一、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还缺乏更加深入的经济学视角的理论分析。对于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有悖一般经济学原理和基本逻辑的一些政策选择,以及为何能带来出人意料的经济效果等问题,还缺乏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论分析和解释,在后续研究中有待加强。二、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角度分析韩国外向型经济是本研究的一个创新点,但仍存在不足和较大的研究空间。利益集团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变得日益重要。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利益诉求,平衡利益关系,显得格外重要。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公平与正义”的实现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问题有着密切关系。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集团及利益均衡问题的研究,希望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经验。三、本研究将侧重点置于对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的研究,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韩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从中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发生了重大变化,已经完成了向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的过渡与升级。在后续研究中,有必要对当前韩国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特别是对建立FTA轴心为目标的韩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向研究将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点。
黎泳[5](2020)在《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895-1936)》文中指出对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甲午战争后形成了一股在中国办厂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产业投资发展自此正式拉开序幕。随着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中国近代史上相对稳定的四十年告一段落。因此,本文选取1895-1936年中国经济发展较好的这一段时期,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问题进行分析。本文遵循“前提假设-逻辑推理-实证检验”的方法。首先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基础,从效率参数、资本和劳动三个方面出发,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逻辑分析。其次利用近代中国的相关数据对逻辑分析结果进行实证检验。由于处于供给约束型的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在于供给一侧,而供给的短缺又主要表现在资本层面。但与新古典经济学增长理论不同,近代中国的资本短缺不仅涉及资本金问题还涉及资本品问题。因此,本文着重从资本角度出发,分别探究影响近代中国资本金和资本品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对影响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1895-1936年的中国经济受到效率参数、资本和劳动的同时作用影响。其中效率参数主要受到货币化程度、资本形成以及教育水平的影响;资本中的资本金方面主要受到财政收入、华侨汇款、出口、白银流入以及银行家数的影响;资本品的主要来源则是进口,汇率、外国在华投资以及储蓄又是进口的重要影响因素。
刘志永[6](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李刚[7](2018)在《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科技创新未能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屡创不新、久驱不动”困境,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凸显,严重制约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转型发展。而关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研究还是停留在普遍性规律的探索上,未能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深入分析其形成机理,也没有提出针对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对策。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一个具有现实需要的、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锁定程度测算、影响因素分析及破解路径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相关概念和归纳分析基础上,结合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剖析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其次,借助于DEA方法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对我国典型的煤炭资源型地区和其他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进行了测算;再次,利用面板回归分析方法,本文对煤炭资源型地区和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区分了两类地区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差异;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破解路径创造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是客观存在的,是由技术锁定逐渐蔓延到知识创新系统引起的系统锁定效应,具有知识系统更新迟缓、企业新技术引进难、技术市场不活跃、科技合作规模小及创新绩效低下等五大特征,技术标准锁定极大地推动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具有独特的表征,存在科技创新动能钝化、开放创新系统封闭、产业结构比例失衡、创新环境支撑弱化等四大特征性事实;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程度要远高于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研发阶段的锁定效应的关键因素;贸易开放度是降低煤炭资源型地区成果转化阶段的锁定效应的重要因素;煤炭资源型地区应以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作为关键因素,进行路径创造,在破解锁定方面取得重点突破。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四个方面:(1)界定了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以技术创新系统与知识创新系统具有耦合关系这一经典理论为线索,发现技术锁定效应的传导还存在一条“企业技术锁定-产业锁定-技术创新系统锁定-知识创新系统锁定”的路径,该路径仍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分析出技术标准锁定是这条路径形成的主要成因,将技术、知识、标准等锁定因素全部纳入了科学-技术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技术锁定沿这条路径蔓延引发的在科学-技术框架内的一系列锁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科技创新锁定概念。(2)剖析了经典破解锁定理论的外部力量来源和影响方式本文基于区域经济行政化驱动这一中国特色,提出Unruh破解理论所言的外部力量,应来源于省级行政区域以外的各种创新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科技协同创新影响方式来破解锁定效应,一方面为本文提出的通过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破解锁定效应之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如何引入真正的外部优质科技资源、更加有效地破解锁定效应提供了明晰的指引。(3)剖析了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的机理本文基于煤炭资源生产的特异性属性,发现煤炭安全生产标准刚性十足施加了标准锁定机理作用,煤炭前端生产技术超长期稳定施加了低端锁定机理作用,煤炭产业链不断拓宽施加了非煤技术锁定机理作用,多重复合性机理作用导致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重于非煤炭的一般资源型地区。(4)构建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指标基于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形成机理,将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的冗余量与实际投入量进行对比,构建了研发阶段和科技成果转化阶段的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指标,为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度及原因分析奠定了基础。
刘畅[8](2017)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文中认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培养具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高等教育对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强有力的人才支持途径。为了研究有效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从而为高等学业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依据,切实提高大学生群体创业能力,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等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创业理论和创造型人才培养理论的观点,界定大学生创业定义和定位,据此编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调查表”和“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调查表”,对在大学生创业能力领域有代表性的90位代表(其中包括辽宁省沈阳市和大连市两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家30位,大学生创业者30人,高校从事大学生创业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专家30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隶属度分析,获得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六个维度:个人特质、机会开发能力、管理经营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高校创业教育的四个培养因素: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为了更好探讨培养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影响作用和有效影响方式,预设了理论模型和相关研究假设,编制“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考察四个培养因素和创业能力等变量。选取沈阳、大连等7个城市的具有大学学历背景(包括在校)的创业企业主创者形成最终样本514份。首先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随机分半的257份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得到拟合模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然后利用随机分半的另一批257份数据进行模型的效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定性。最后,依据该模型探讨了各因素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的总效应。经研究发现:一,“教学体系”、“实践体系”、“指导服务体系”和“隐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各维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但影响作用及影响程度不同,各具优势,共同完成“完全智力培养——综合创造力开发——综合创造力应用于创业过程”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二,依靠专业教育的创业方向融合无法实现全部创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本研究的路径分析结果,教学体系对“专业应用”和“创新能力”产生显着影响,但对创业能力其他维度不具备显着影响,因此,不应该为教学体系附加培养其他创业能力的功能,即不应过度提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教学体系”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对完全智力的开发和培养使学生具备对专业知识应用和创新的能力。三,鼓励和保护的创业教育隐性环境,对个体的创造性人格、经营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起到直接促进作用,可以促进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形成,以及由特质人格支撑的创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发展。四,培养因素之间存在内部支持联动关系,高校创业教育管理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各个环节的配合和衔接。在具体教育实施过程中,使创业教育各个因子互相支持和促进,形成统一的培养系统。最后,针对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并贯彻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全过程;将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过程分为多元能力基础培养、创造型能力开发和创业能力应用等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培养充分利用高校创业教育培养的四个渠道,即:强化教学体系在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进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中的鼓励和保护作用。
程静静[9](2020)在《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发展与仿真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文中提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耦合发展是经济结构自我调整的一种方式,两者之间由最初相互竞争稀缺资源的关系,发展到外向型经济促进蓝色经济发展,蓝色经济发展带动对外贸易,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蓝色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蓝色经济的发展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活力。尤其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必然面临着更大的变革和创新。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就不能再放任两个经济子系统相互之间争夺资金、人力和发展空间,而是需要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之间相互扶持,产生叠加的双倍增长效应。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蓝色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而且长三角地区也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多个路线的起始点,地理位置优越。因此选取长三角地区研究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耦合状况研究具有代表性,模拟出长三角地区的未来发展态势,为政府今后的政策制定提出一些建议。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归纳总结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来进行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耦合发展状况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2009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发展的状况,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都呈现螺旋式增长的发展趋势,说明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首选区域。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在同步增长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是否与蓝色经济存在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耦合关联度基本保持在0.9以上,耦合协调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上升,具体来看浙江省在两个子系统中耦合协调度最高,江苏省出现外向型经济滞后现象,上海市出现蓝色经济滞后现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找出长三角地区耦合协调度关联性最强的指标,分析耦合协调度对哪些因素最敏感,结果表明经济基础关联度最大;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未来的耦合状况,结果表明在2019-2030年蓝色经济发展速度增快,蓝色经济产值增加,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耦合协调度达到优质耦合阶段。最后针对分析和研究的结论,从提高自身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增加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未来发展准备等方面提出建议。该论文有图28幅,表20个,参考文献130篇。
李梅[10](2019)在《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015年安徽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2016年4月,习近平主席视察安徽,提出安徽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对安徽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发展方向。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全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推进大会明确要求,加快实施开放发展行动,努力建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内陆开放新高地。因此,研究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总结安徽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价,发现:2016年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递减,东部地区尤其是广东、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开放型经济水平较高,中部地区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间位置,西部地区大多发展水平较低,开放型经济发展空间较大;从安徽省市域分布来看,皖中地区除合肥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外,总体上,皖南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优于皖中和皖北地区;从时间维度看,2010-2016年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不断提高,即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逐年上升。本文接着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静态面板模型剖析影响安徽省开放型经济的因素,发现: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创新与研发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因素与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影响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研究与发展经费、货运量、第二三产业比重。最后,根据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和实证研究结果,从对外贸易层面、利用外资层面、区域协调发展层面、产业结构层面、交通基础设施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二、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国内背景 |
1.1.2 国际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点 |
第2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概念 |
2.1.1 发展 |
2.1.2 高质量发展 |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 |
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 |
2.2.1 稳定性 |
2.2.2 高效性 |
2.2.3 低耗性 |
2.2.4 协调性 |
2.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
2.3.1 经济增长效率 |
2.3.2 经济增长结构 |
2.3.3 创新驱动发展 |
2.3.4 绿色经济发展 |
第3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确立 |
3.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逻辑 |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必然 |
3.1.2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客观需要 |
3.2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
3.2.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发展理论 |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3.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逻辑 |
3.3.1 依靠要素粗放投入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3.2 消费促使“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 |
第4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 |
4.1 新中国70年所积累的物质条件 |
4.1.1 强大物质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能性 |
4.1.2 完备产业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必要条件 |
4.2 具备良好的要素条件 |
4.2.1 劳动力素质稳步提升 |
4.2.2 新生产要素与日俱增 |
4.3 需求结构变化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
4.3.1 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4.3.2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 |
4.4 需求市场释放有利的增长活力 |
4.4.1 内需市场不断扩大 |
4.4.2 外需市场不断拓宽 |
第5章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约束条件 |
5.1 全要素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
5.1.1 实体经济成本上升 |
5.1.2 高级技术人才缺少 |
5.2 经济结构有待优化升级 |
5.2.1 经济内部结构不平衡 |
5.2.2 结构性矛盾导致发展不充分 |
5.3 实体经济创新能力不足 |
5.3.1 自主创新动力缺乏 |
5.3.2 企业研发能力欠缺 |
5.4 经济体制机制约束 |
5.4.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 |
5.4.2 政府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
第6章 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6.1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6.1.1 创新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
6.1.2 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
6.1.3 绿色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 |
6.1.4 开放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
6.1.5 共享发展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 |
6.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 |
6.2.1 加快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转型升级 |
6.2.2 破除无效供给与扩大优质供给 |
6.2.3 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3 以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为导向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
6.3.1 完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 |
6.3.2 加快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
6.3.3 坚持以实体经济发展为基础 |
6.4 以制度完善和体制创新为保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
6.4.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4.2 继续深入推行金融体制改革 |
6.4.3 强化完善创新激励体制机制 |
6.4.4 加强深化教育科技创新体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内容难点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经济增长 |
2.1.4 经济增长质量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镇化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差距理论 |
2.3 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关系 |
2.3.1 新型城镇化所倡导的核心要义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
2.3.2 新型城镇化刺激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
2.3.3 新型城镇化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
2.3.4 新型城镇化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
2.3.5 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经济增长的现状分析 |
3.1 新疆新型城镇化现状分析 |
3.1.1 新疆人口城镇化 |
3.1.2 新疆空间城镇化 |
3.1.3 新疆经济城镇化 |
3.1.4 新疆社会城镇化 |
3.2 新疆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3.2.1 经济增长的规模与速度 |
3.2.2 经济增长的结构 |
3.2.3 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
3.2.4 经济增长的福利 |
3.2.5 经济增长的生态环境 |
3.3 新疆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
3.3.1 新疆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2 新疆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 |
4.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分析框架 |
4.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4.2.2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模型 |
4.2.3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评价结果及分析 |
4.2.4 新疆经济增长质量与数量的变动关系分析 |
4.3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横向比较分析 |
4.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4.3.2 经济增长质量比较结果与分析 |
4.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分析 |
4.4.1 经济增长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4.4.2 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
4.4.3 新疆经济增长效率实证结果与分析 |
4.5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动态预测 |
4.5.1 动态预测模型 |
4.5.2 动态预测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5.1 基于总量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1 总量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5.1.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1.3 实证结果分析 |
5.2 基于结构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结构效应视角下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5.2.2 模型构建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策 |
6.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现实基础 |
6.1.1 政府政策支持 |
6.1.2 资源优势 |
6.1.3 区位条件 |
6.1.4 市场广阔 |
6.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策建议 |
6.2.1 重视教育,吸引人才,不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
6.2.2 加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
6.2.3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升民营经济活力 |
6.2.4 吸引外商投资,加强对外贸易,提升经济开放水平 |
6.2.5 提高市场化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2.6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经济发展 |
6.2.7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建立绿色增长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3)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
2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历程及演变 |
2.1 韩国二战前对外经济交往史简略回顾 |
2.1.1 门户开放前的对外经贸关系 |
2.1.2 门户开放与殖民统治时期 |
2.1.3 对外经济交流的历史遗产 |
2.2 "美援"依赖型经济(1948—1961) |
2.2.1 朝鲜战争的"创造性"破坏 |
2.2.2 美国援助下的恢复与重建 |
2.2.3 "美援"依赖型经济下的对外贸易 |
2.3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扩展与收敛(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
2.3.1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确立(20世纪60年代) |
2.3.2 重化学工业化与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拓展(20世纪70年代) |
2.3.3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收敛(20世纪80年代) |
2.4 外向型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升级(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
3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及绩效 |
3.1 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 |
3.1.1 "政府主导"的基本理念 |
3.1.2 政府主导外向型经济的途径 |
3.1.3 政府主导外向型经济的实施条件 |
3.2 "‘出口导向’+‘进口替代’"的外向型经济 |
3.2.1 外向经济的类型 |
3.2.2 韩国选择"出口导向"为主的必然性 |
3.2.3 结合"进口替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
3.2.4 "‘出口导向’+‘进口替代"’外向型经济的特点 |
3.3 财阀推动的外向型经济 |
3.3.1 财阀推动外向型经济形成的背景 |
3.3.2 韩国财阀的形成与发展 |
3.3.3 财阀在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3.4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绩效 |
4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经济因素分析 |
4.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与韩国经济起飞的路径选择 |
4.1.1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4.1.2 韩国经济起飞的初始条件 |
4.1.3 韩国经济起飞的路径选择 |
4.2 规模经济理论与韩国脱"小国困境" |
4.2.1 规模经济理论 |
4.2.2 韩国经济的"小国困境" |
4.2.3 突破途径:"小国"的"大国战略" |
4.3 赶超经济理论与韩国外向经济体系的构建 |
4.3.1 赶超经济理论 |
4.3.2 "后发优势"理论 |
4.3.3 基于赶超经济理论的韩国外向型经济体系 |
5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政治、社会因素分析 |
5.1 威权政治体制 |
5.1.1 韩国威权政治体制形成的背景 |
5.1.2 韩国威权政治体制在外向型经济中的作用 |
5.2 "发展型"政府与"政府自律性" |
5.2.1 "发展型"政府与后发国家经济发展 |
5.2.2 韩国"发展型"政府的特点 |
5.2.3 政府自律性 |
5.3 利益集团的利益均衡结构 |
5.3.1 对大企业集团:控制与互惠 |
5.3.2 对产业工人:高压与安抚 |
5.3.3 对"三农":冲击与保护 |
5.3.4 对外国资本:积极引进与严格监控 |
6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国际因素分析 |
6.1 韩国的地缘政治、经济与韩国的选择 |
6.1.1 韩国的地缘政治、经济特征 |
6.1.2 韩国的选择 |
6.2 冷战体系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2.1 借助西方世界的援助 |
6.2.2 对西方国家市场、技术的依赖 |
6.3 后冷战体系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4 大国因素与韩国外向型经济 |
6.4.1 美国因素 |
6.4.2 日本因素 |
6.4.3 中国因素 |
6.4.4 欧盟因素 |
6.4.5 俄罗斯因素 |
7 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升级与展望 |
7.1 韩国传统外向型经济模式的限界 |
7.1.1 传统外向型经济的弊端 |
7.1.2 制度基础的变化 |
7.1.3 利益集团分化 |
7.1.4 外部因素的变化 |
7.2 韩国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升级 |
7.2.1 外向型经济调整的起始 |
7.2.2 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型 |
7.2.3 从单向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外向型经济的升级 |
7.2.4 出口导向到内外并重 |
7.3 韩国外向经济战略新版图:以FTA为中心推进贸易自由化 |
7.3.1 韩国推动FTA的背景及战略意图 |
7.3.2 韩国FTA战略进程 |
7.3.3 韩国FTA战略展望 |
8 结论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895-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效率参数与经济增长 |
1.2.2 资本与经济增长 |
1.2.3 劳动与经济增长 |
1.2.4 影响资本形成的因素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图 |
1.3.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因素逻辑与实证分析 |
2.1 近代中国的总供求态势分析 |
2.2 经济增长的逻辑函数及逻辑分析 |
2.2.1 经济增长的逻辑函数 |
2.2.2 经济增长因素的逻辑分析 |
2.3 经济增长因素实证分析 |
2.4 本章总结 |
第3章 近代中国资本积累的分析 |
3.1 资本存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资本存量的逻辑分析 |
3.1.2 资本存量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3.2 深入分析:资本金和资本品 |
3.2.1 资本金的来源分析 |
3.2.2 资本品的来源分析 |
3.2.3 资本金和资本品的实证检验 |
3.3 本章总结 |
第4章 效率参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资本形成的影响 |
4.2 教育水平的影响 |
4.3 本章总结 |
第5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6)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7)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技术锁定效应研究 |
1.3.2 路径依赖效应研究 |
1.3.3 路径创造效应研究 |
1.3.4 资源诅咒效应研究 |
1.3.5 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研究 |
1.3.6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研究 |
1.3.7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及特征 |
2.1.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界定 |
2.1.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概念的价值取向 |
2.1.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 |
2.2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原理 |
2.2.1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制的原型 |
2.2.2 高碳技术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蔓延与演变 |
2.3 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理论分析 |
2.3.1 破解因素分析 |
2.3.2 破解路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及形成机理分析 |
3.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特征性事实描述 |
3.1.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动能钝化 |
3.1.2 煤炭资源型地区开放创新系统封闭 |
3.1.3 煤炭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比例失衡 |
3.1.4 煤炭资源型地区创新环境支撑弱化 |
3.2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 |
3.2.1 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基础性机理作用 |
3.2.2 煤炭资源产品生产锁定的增量性机理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的测算 |
4.1 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4.1.1 变量选择 |
4.1.2 数据来源 |
4.2 测算方法及模型的建立 |
4.2.1 测算方法 |
4.2.2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实证结果 |
4.3.1 研发阶段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3.2 成果转化阶段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依据 |
5.1.1 模型的设定 |
5.1.2 变量选择依据 |
5.2 变量测算和数据来源 |
5.2.1 变量测算 |
5.2.2 数据来源 |
5.3 模型检验 |
5.3.1 单位根检验 |
5.3.2 协整检验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5.4.1 研发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2 成果转化阶段锁定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路径 |
6.1 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路径创造依据 |
6.2 基于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的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战略 |
6.2.1 抓住国家跨省级行政区协同创新发展战略机遇 |
6.2.2 侧重在非煤领域开展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 |
6.2.3 优化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破解的内部动力机制 |
6.2.4 执行“走出去”适度优先的差异化路线 |
6.3 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典型经验 |
6.3.1 非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实践探索 |
6.3.2 煤炭资源型地区“走出去”的大胆尝试 |
6.4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 |
6.4.1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现状概况 |
6.4.2 山西省跨区域科技协同创新路径设计方案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目录 |
(8)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2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研究 |
1.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相关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1 理论基础 |
2.1.1 创业理论 |
2.1.2 人才培养理论斯滕伯格的WICS理论 |
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理论建构 |
2.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预设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培养因素分析 |
3.1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分析 |
3.1.1 基于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假设 |
3.1.2 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的实证遴选 |
3.1.3 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特点解析 |
3.2 基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的培养因素分析 |
3.2.1 基于文献和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 |
3.2.2 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遴选 |
3.2.3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因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影响关系的探索性分析 |
4.1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假设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4.2.1 问卷设计 |
4.2.2 目标群体的设计 |
4.2.3 数据收集方法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信度分析和效度检验 |
4.3.2 因子分析 |
4.3.3 相关关系分析 |
4.3.4 回归分析 |
4.3.5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论 |
4.4 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能力的影响路径分析 |
4.4.1 高校创业教育层面的影响因子 |
4.4.2 基于相关理论的高校创业教育影响路径预设 |
4.4.3 结构方程的判断和路径解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构建 |
5.1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的交叉效度验证 |
5.1.1 模型拟合度的交叉效度检验 |
5.1.2 模型路径系数的交叉验证分析 |
5.1.3 模型路径系数的总效应分析 |
5.2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合意模型构成 |
5.2.1 基于理论分析的创业能力培养三个阶段 |
5.2.2 基于实证分析得出的创业能力培养四个渠道 |
5.2.3 构建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模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建议 |
6.1 依据WICS理论,形成正确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
6.1.1 高校现有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观念模糊、片面 |
6.1.2 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创业教育 |
6.1.3 依据创造型人才培养规律,形成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 |
6.2 强化“教学体系”在创业能力基础培养阶段的作用 |
6.2.1 “教学体系”对学生多元智力能力培养不足 |
6.2.2 重点发挥“教学体系”对创新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作用 |
6.2.3 “教学体系”的改进措施 |
6.3 利用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促成创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
6.3.1 高校现有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不完善 |
6.3.2 发挥“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开发创业能力的作用 |
6.3.3 “实践体系”和“指导服务体系”的改进措施 |
6.4 发挥隐性环境对创业能力实践的导向作用 |
6.4.1 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环境表面化 |
6.4.2 发挥隐性环境在创业能力实践过程中的保护和鼓励作用 |
6.4.3 “隐性环境”的改进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界定大学生创业相关定义 |
7.1.2 提出大学生创业能力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 |
7.1.3 构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 |
7.1.4 对策及建议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7.2.1 对不同创业企业需求不同创业能力的考察 |
7.2.2 创业能力与创业结果之间的关系 |
7.2.3 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
(9)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发展与仿真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 相关理论概述 |
3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和耦合发展分析 |
3.1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和蓝色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3.2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发展分析 |
4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影响因素的分析 |
4.1 系统耦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4.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4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指标与耦合协调度的关联度分析 |
5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系统动力学设计和仿真研究 |
5.1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系统动力学设计 |
5.2 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系统仿真研究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始数据和计算过程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
1.2.1 开放型经济基础理论 |
1.2.2 文献综述 |
1.2.2.1 开放型经济概念界定 |
1.2.2.2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1.2.2.3 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 |
1.2.2.4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2.1 贸易规模 |
2.2 贸易结构 |
2.2.1 商品结构 |
2.2.2 贸易方式 |
2.2.3 贸易地理方向 |
2.3 引进外资 |
2.4 对外投资 |
第三章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3.1 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
3.2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比较 |
3.2.1 省域开放型经济水平评价及结果分析 |
3.2.2 市域开放型经济水平评价及结果分析 |
3.3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时间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主成分分析法影响因素研究 |
4.1.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1.3 实证结果分析 |
4.2 静态面板模型影响因素研究 |
4.2.1 变量选取及描述性统计 |
4.2.2 模型选取与设定 |
4.2.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对外贸易层面 |
5.2.2 利用外资层面 |
5.2.3 区域协调发展层面 |
5.2.4 产业结构层面 |
5.2.5 交通基础设施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质量型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王晓慧. 吉林大学, 2019(02)
- [2]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新疆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研究[D]. 郑李昂.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3]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韩国外向型经济研究[D]. 申东镇.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 [5]近代中国经济增长因素分析(1895-1936)[D]. 黎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0)
- [6]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7]煤炭资源型地区科技创新锁定效应研究[D]. 李刚. 太原理工大学, 2018(08)
- [8]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型研究[D]. 刘畅. 东北大学, 2017(01)
- [9]外向型经济与蓝色经济耦合发展与仿真分析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D]. 程静静.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10]安徽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李梅. 安徽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