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论文文献综述)
陈奎[1](2016)在《雷达机箱热控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上,雷达已成为现代军事科技领域的竞争焦点之一,其可靠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温度过高在雷达等电子设备中导致的故障最多,占约55%,因此雷达热控系统是雷达系统必不可少设计环节。近年来,电子设备的热控系统的多遵循传统设计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进,且有不可控制的设计冗余量,同时热控系统在工作中功耗、噪声较大。本文以某雷达机箱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热设计方法与温度实时控制系统。首先,制定系统总体方案,分析系统结构、热性能等要求,据此讨论了散热及其布置方式,制定了直流电机驱动的轴流风机鼓风冷却与温度监控方案。其次,优化热设计方案,针对风机选型问题,建立风量风压与风道参数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风量风压优化,得到最优化的风量风压与风道参数,据此选择风机型号,经建模在Ansys Icepak中仿真,证明优化结果满足要求。最后,搭建基于F PGA的PID温度控制系统,以DS18B20为温度采集器件,采用RS-232通信方式,用VHDL语言在Quartus Ⅱ平台编写各模块的控制逻辑,在Modelsim中进行了仿真测试,并在PC端使用VB6.0制作了温度监控界面。机箱及各组件完工组装后,在高温试验箱中进行了高温试验,随后依据试验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并再次进行试验验证。最后,依据工程经验调试PID各参数,在环境模拟柜中进行了温度自动控制试验,在PC端得到了较好的温控曲线。
李成龙[2](2014)在《新型氢氧除碳机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氢氧除碳是一种新兴的汽车发动机保养方式,因其除碳效果好、无污染、对发动机无损伤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电解槽作为氢氧气的发生源是氢氧除碳机的核心装置,虽然电解水技术已较为成熟,但其效率普遍还不高,一般在60%左右,所以电解水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考虑到高温对电解槽密封件的密封效果以及电解效率的影响,在工作过程中要求电解槽的温度不能超过70℃。同时需要良好的控制系统保证产气和除碳安全、可靠、协调地运行。本文以产气量为1500L的氢氧除碳机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分析了除碳机翅片管循环散热系统的散热性能,设计了除碳机的PLC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电解水的理论分解电压,根据电解槽的结构尺寸、实际工作电压和电流,计算电解槽的理论产热功率;分析电解槽不同散热途径的散热量,得出电解槽的净产热功率。其次,设计了翅片管结构尺寸,利用Fluent软件对翅片管在不同风速和环境温度下的散热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不同工况不同长度下翅片管的散热功率计算式,为散热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然后对电解槽温度的变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翅片管的散热能力,保证电解槽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最后,设计了以PLC为控制器的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解槽电源的输出电流控制产气速率;在电解液温度过高时启动散热风机,保证电解槽温度不超过70℃;通过液位传感器和补液泵保证系统内有适量的电解液;通过汽车发电机和电瓶电压的变化监测发动机状态;除碳结束时打开排气阀排出系统内余气等等。在人机界面上实时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控制系统确保了除碳机安全可靠地运行。
郑奇[3](2013)在《LED汽车前照灯热管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LED在汽车前照灯上的应用,关键是要解决光源散热问题,本文调研了现有的各类散热技术以及LED汽车前照灯的散热研究现状。结合传热学、热阻等理论计算出LED前照灯的耗热需求,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出合适的热管散热器,并在CATIA软件中构建了热管散热器的实体三维模型。针对汽车前照灯特殊的使用状态,其通常是伴随着汽车的快速行驶中亮灯的,提出在灯壳构建上合理设计,将行车的强劲的逆向相对气流引至灯壳后的热管翅片散热器上,并对该部分设计效果利用FLOEFD软件做了流体热力学仿真分析:而针对汽车在堵车或低速行驶中逆风作用不足情况下的用灯,本文提出温度反馈控制技术,介绍了控制系统的各组成部件,并设计出相应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控制流程,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光源处的温度,将其与预设的温度值进行对比,由单片机判断控制散热器尾端的合成射流器运行状态,实现温度反馈控制。本文通过实验测试了结构样灯,利用热像仪测出各个LED光源、散热翅片等的温度分布情况,并验证了温度反馈控制系统的实现情况。对测得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了LED前照灯热管理系统设计的良好效果。
杨恒[4](2012)在《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除尘一体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迅猛增长,能源供应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工业生产中的热能约50%以低品位余热的形式直接排放,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如何解决好回收和利用这部分的低品位热能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肋片管换热器回收中低温烟气余热,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和除尘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于等厚环肋而言,求解肋片上温度分布难以得到分析解,利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求解微分方程,将其解析解拟合成多项式,计算简便且误差很小。在肋片金属消耗量一定的情况下,等厚环肋的最优结构为:肋片高度13mm,肋片厚度0.74mm,对应的换热量94W,肋片效率83%;在单个肋片换热量一定(90W)时,最佳肋片结构为:肋片高度12.5mm,肋片厚度0.71mm,对应肋片效率为84%。2.建立肋片管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利用Visual C++编程求解不同工况下,换热器的传热系数、换热量以及热阻因子,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分析,分析了烟气流速、烟气温度、水流速度和进口水温四个参数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其结果表明,烟气流速大、进口烟气温度高、水流速度小以及进口水温低,换热量大;烟气流速大、进口烟气温度低、水流速度大以及进口水温低,热阻因子小,换热性能较好;进口烟温对换热量的影响最大,水流速度对换热量的影响最小;烟气流速对热阻因子的影响最大,进口水温对热阻因子的影响最小。3.分析了肋片管换热器在烟气处理中的除尘机理,主要有重力沉降、拦截效应、惯性碰撞以及热泳沉降。建立模型并对其进行性能分析,其结果表明,压力损失与烟气流速近似呈线性变化,流速越大,压力损失越大。
卜其辉[5](2011)在《太阳能—空气源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试验结合的方法完成了太阳能—空气能双源一体式高效热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集热蒸发器是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最关键的设备,其性能和造价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性能和经济性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课题研究的高效集热蒸发器要能同时高效吸收太阳能和空气能,但单独吸收太阳能和单独空气能时集热器的最优结构参数有所不同,对于吸收空气能,要求增强对流换热,减少空气流动阻力;对于吸收太阳能,要求翅片能较好得面向太阳,减少太阳入射角的同时增加太阳直射面积。本文首先通过计算机进行理论模拟研究。模拟出集热蒸发器最优结构参数和在各种结构参数下的太阳直射辐射量及总辐射量,并与平板、普通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直接暴露在空气中,接受太阳能辐射进行了对比分析,本高效集热蒸发器对太阳能的吸收要比普通空气源热泵集热蒸发器多25%-35%,比平板式集热器略高7.3%。其次通过FLUENT对高效集热器的结构对空气流动的影响进行仿真模拟,通过调整翅片的形状、角度和间距等结构参数,使得空气与吸热板充分接触,同时促进气流流动,减少流动阻力,提高对流换热能力的同时提高太阳辐射能的吸收,比较集热蒸发器的热量收益比例,得出集热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形成完整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样机的试制,并进行了室内和室外实验。室内实验主要模拟在不同的工况下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和KRS-150L空气源热泵系统的性能比较,并研究了在不同温度和不同风速下双源一体式高效集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的变化;另外,本文在室外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对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和KRS-150L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双源一体式高效热泵热水系统不但可以有效地吸收太阳能,还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能量,具有良好的热性能,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其COP大约在2.7—5.0之间,优于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系统的2.7-4.5。
赵鹏[6](2008)在《汽车液力缓速器开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辅助制动装置,缓速器在大中型运输车辆上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常行驶于丘陵山区或市区内需要频繁使用制动的车辆,辅助制动系统能够极大地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同时还能够明显改善乘坐舒适性,延长汽车传动和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平路上通过缓速器制动,可以控制车间距离和停车距离,使汽车制动柔和、减速平稳。本文以液力缓速器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缓速器的发展历史,重点叙述液力缓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本文在液力缓速器基本结构的基础上着重研究腔体、转子和定子的受力分析以及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对腔体、转子和定子中关键参数的确定;对液力缓速器提出两种冷却方案,即水冷却系统和风冷却系统,并分别对两种冷却系统开发设计中零部件参数的确定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对零部件的选型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通过对液力缓速器工作时液体的速度分布和在充液量不同时的特性分析,以及液体在运动中能量的传递情况的分析,最后提出液力缓速器在开发设计中对液力缓速器的控制方案,简单介绍电路的控制方案,重点提出液体的七种控制方案,并对这七种控制方案的基本工作原理、优缺点进行分析。我国对车用液力缓速器的文献凤毛麟角,本论文工作为今后液力缓速器开发技术研究做铺垫基础。
孙平[7](2005)在《纵向翅片管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翅片管的强化传热在采暖散热器等设备上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翅片管换热规律既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首先对翅片管的换热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结构翅片管周围空气的温度和速度分布。观察发现,几何参数相同时,封闭式翅片形式在总散热量、单位体积散热量和金属热强度方面均优于开放式翅片形式。然后在边界条件恒热流和恒壁温两种情况下,重点研究了封闭式翅片管的换热特性,得出了封闭式翅片管对流换热系数、金属热强度、总散热量、单位体积散热量、单位换热面积散热量等参数随着翅高和夹角变化的变化趋势。最后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拟和出了封闭式翅片管的换热关联式。研究模拟结果发现,相同条件下(翅高、夹角和壁面平均温度)恒壁温的换热性能优于恒热流的换热性能。 为了证明以上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建立了翅片管换热实验台,通过实验测出翅片管及其周围空气的温度分布和散热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准确性。 最后,建立了以总散热量、单位体积散热量和单位面积散热量为参数的目标函数。利用数值模拟和实验的结果,得出了在翅片高度或者夹角一定时,参数出现极值时翅片高度和夹角的关系,同时拟合了翅片高度和夹角的关系方程。 上述研究为翅片管散热器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对翅片管换热器的生产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晓齐[8](2003)在《圆筒壁矩形剖面环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文中提出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圆筒壁矩形剖面环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由图可见肋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有助于最佳尺寸的确定 ,简化传热计算
黄晓齐[9](2002)在《平壁三角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平壁三角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出肋基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有助于最佳尺寸的确定 ,简化传热计算。
黄晓齐[10](2002)在《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文中认为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出肋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二、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论文提纲范文)
(1)雷达机箱热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子设备主要冷却方式 |
1.2.2 电子设备计算机辅助热分析 |
1.2.3 电子设备温度自动控制技术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二章 机箱热控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
2.1 总体设计要求 |
2.1.1 机箱及其内部组件的结构要求 |
2.1.2 机箱内部组件的热性能要求 |
2.1.3 机箱温度控制要求及其工作环境 |
2.2 总体散热方案 |
2.2.1 常用散热方式 |
2.2.2 机箱的散热方式选型 |
2.2.3 组件的散热 |
2.3 总体控制方案 |
2.3.1 温度控制方案 |
2.3.2 通信方案 |
2.3.3 人机监控界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机箱热设计及其优化与仿真 |
3.1 机箱热设计 |
3.1.1 风量与风压损失计算 |
3.1.2 肋壁散热计算 |
3.2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热设计优化 |
3.2.1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
3.2.2 风量、风压与插盒间距优化 |
3.3 肋壁散热优化 |
3.4 有限元仿真 |
3.4.1 机箱级热仿真分析 |
3.4.2 组件级热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FPGA的机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2 FPGA选型及其配置 |
4.2.1 FPGA芯片选型 |
4.2.2 FPGA配置模式 |
4.3 温度控制系统的FPGA实现 |
4.3.1 温度采集模块 |
4.3.2 RS-232通信模块 |
4.3.3 PWM模块 |
4.3.4 PID控制单元 |
4.4 监控界面与程序 |
4.4.1 监控界面 |
4.4.2 监控程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验证及改进 |
5.1 高温测试 |
5.2 设计改进及验证 |
5.2.1 设计改进 |
5.2.2 高温测试 |
5.3 温度自动控制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新型氢氧除碳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压滤式双极性电解槽热分析 |
2.1 引言 |
2.2 电解槽结构介绍 |
2.3 电解槽产热分析 |
2.3.1 水的理论分解电压 |
2.3.2 电解产气速率 |
2.3.3 电解槽产热功率 |
2.4 电解槽散热分析 |
2.4.1 电解槽对流传热系数 |
2.4.2 电解槽辐射传热系数 |
2.4.3 电解槽肋片效率 |
2.4.4 电解槽散热功率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氢氧除碳机散热系统仿真分析 |
3.1 引言 |
3.2 翅片管传热基本理论 |
3.2.1 翅片管传热量的计算 |
3.2.2 传热系数的计算 |
3.2.3 换热系数的计算 |
3.3 翅片管结构参数的确定 |
3.4 翅片管散热性能的仿真分析 |
3.4.1 Gambit 中翅片管模型的建立 |
3.4.2 Fluent 中翅片管模型的分析计算 |
3.5 电解槽过渡过程的仿真分析 |
3.6 电解槽稳态过程的仿真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氢氧除碳机控制系统综述 |
4.3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4 产气速率控制 |
4.5 温度监测及散热系统控制 |
4.6 液位监测及控制 |
4.7 汽车状态检测及控制 |
4.8 其他安全措施 |
4.9 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及硬件实物图 |
4.10 人机界面 |
4.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LED汽车前照灯热管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车灯的演变 |
1.1.2 LED在汽车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见的散热技术 |
1.2.2 LED前照灯散热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安排 |
2. LED与汽车前照灯散热理论 |
2.1 LED原理与特性 |
2.1.1 LED的电学特性 |
2.1.2 LED的光学特性 |
2.1.3 LED的热学特性 |
2.2 前照灯散热理论基础 |
2.2.1 传热的三种方式 |
2.2.2 LED的结温与热阻 |
2.2.3 LED前照灯散热系统的热阻 |
3. LED汽车前照灯散热结构设计与热仿真 |
3.1 热管散热器设计 |
3.1.1 热管的工作原理 |
3.1.2 热管散热器的热阻分析 |
3.1.3 热管散热器的传热计算 |
3.1.4 热管散热器的结构设计 |
3.2 LED前照灯热流体仿真 |
3.2.1 热流体仿真理论基础 |
3.2.2 热流体仿真软件介绍 |
3.2.3 热流体仿真步骤与结果 |
4. 温度反馈主动散热技术研究 |
4.1 温度反馈系统设计 |
4.1.1 DS18B20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 |
4.1.2 压电式合成射流器 |
4.1.3 AT89S52单片机 |
4.2 温度反馈系统的硬件实现 |
4.3 温度反馈控制的软件实现 |
5. 结构样灯实验测试分析 |
5.1 测试原理与仪器 |
5.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除尘一体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烟气余热现状 |
1.3 除尘换热一体化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肋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分析 |
2.1 肋片管换热器的基本类型与特点 |
2.2 传热计算 |
2.2.1 传热方程式 |
2.2.2 热平衡方程式 |
2.3 换热量的计算 |
2.4 传热系数的分析 |
2.5 肋片效率的分析 |
2.6 等厚环肋肋片效率计算式的推导 |
2.7 优化环肋结构 |
2.7.1 肋片高度 |
2.7.2 肋片厚度 |
2.7.3 优化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Visual C++优化设计肋片管换热器 |
3.1 研究对象 |
3.2 物理模型与简化 |
3.3 换热系数 |
3.4 换热器性能评价 |
3.5 基于 Visual C++求解换热量及热阻因子 |
3.6 管外烟气侧传热性能分析 |
3.6.1 烟气流速 |
3.6.2 烟气温度 |
3.7 管内水侧传热性能分析 |
3.7.1 水流速度 |
3.7.2 进口水温 |
3.8 正交分析 |
3.8.1 换热量的分析 |
3.8.2 热阻因子的分析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热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与性能分析 |
4.1 除尘效率 |
4.1.1 全效率的计算 |
4.1.2 穿透率 |
4.1.3 分级效率的计算 |
4.1.4 串联除尘系统的效率计算 |
4.2 除尘机理 |
4.2.1 重力沉降 |
4.2.2 拦截效应 |
4.2.3 惯性碰撞 |
4.2.4 热泳力 |
4.3 建立模型 |
4.4 性能分析 |
4.4.1 重力沉降效率 |
4.4.2 阻力特性 |
4.5 高效除尘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主要符号表 |
附录Ⅱ: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太阳能—空气源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阳能能源利用背景 |
1.2 国内外太阳能发展现状及研究水平 |
1.3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项目的产业化前景分析 |
第二章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 |
2.1 太阳能热泵系统简介 |
2.2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的工作原理 |
2.3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系统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效集热器结构模型的提出以及传热理论 |
3.1 高效集热器的物理模型 |
3.2 高效集热蒸发器传热理论计算 |
3.2.1 太阳能吸收量 |
3.2.2 空气能吸收量 |
3.2.3 太阳能-空气能双源模式传热方程 |
3.3 空气能面积复核 |
3.3.1 高效集热蒸发器尺寸的确定 |
3.3.2 高效集热蒸发器面积复核计算 |
3.4 太阳能吸收的对比分析 |
3.4.1 与普通空气能热泵蒸发器对比 |
3.4.2 与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对比 |
3.4.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效集热器结构对空气流动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 |
4.1 引言 |
4.2 研究对象及数学模型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数学模型 |
4.2.3 网格的划分 |
4.3 数值模拟计算 |
4.3.1 设置求解器 |
4.3.2 设置流体材料属性 |
4.3.3 设置边界条件 |
4.4 计算结果分析 |
4.4.1 不同风速下翅片管换热过程分析 |
4.4.2 不同温度下翅片管换热过程分析 |
4.4.3 不同倾角下翅片管换热过程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阳能-空气能双源一体式高效热泵系统实验研究 |
5.1 实验装置的搭建及其工作原理 |
5.1.1 实验台的搭建 |
5.1.2 实验装置搭建的工艺过程 |
5.1.3 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 |
5.2 实验内容及方法 |
5.2.1 实验内容 |
5.2.2 实验原理 |
5.2.3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3 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5.3.1 室内实验 |
5.3.2 室外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6)汽车液力缓速器开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缓速器的发展历史 |
1.2 速器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
1.2.1 缓速器按作用原理分类 |
1.2.2 按转盘数量分类 |
1.2.3 按安装方式分类 |
1.3 缓速器的辅助制动效果 |
1.3.1 提高车辆使用的经济性 |
1.3.2 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
1.3.3 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
1.3.4 提高坡道行驶时的平均速度 |
1.4 有关法规和标准情况 |
1.5 我国汽车使用缓速器的必要性 |
1.6 国外液力缓速器生产厂家产品简介 |
1.6.1 整体式液力缓速器 |
1.6.2 福伊特液力缓速器 |
1.6.3 艾里逊公司的输出液力缓速器 |
第二章 液力缓速器中几个关键零部件的受力分析 |
2.1 液力缓速器腔体受力分析 |
2.1.1 腔体截面积受力计算 |
2.1.2 危险截面和综合应力 |
2.1.3 截面积变形 |
2.2 液力缓速器转子受力 |
2.2.1 转子的几何尺寸 |
2.2.2 转子参数的确定 |
2.3 液力缓速器定子受力 |
2.3.1 定子的几何尺寸 |
2.3.2 定子参数的确定 |
第三章 液力缓速器冷却系统的方案研究 |
3.1 水冷却系统开发 |
3.1.1 元件布置 |
3.1.2 水系的阻力计算 |
3.1.3 冷却风量的确定 |
3.1.4 水散热器选型 |
3.1.5 冷却风扇的选型 |
3.2 风冷却系统开发 |
3.2.1 壳体上的散热片的传热计算 |
3.2.2 冷却风道的流动阻力计算 |
第四章 液力缓速器特性分析 |
4.1 液力缓速器中速度分布及部分充液时的特性 |
4.2 缓速器中的能量平衡 |
第五章 液力缓速器的控制方案研究 |
5.1 液力缓速器的电控方案 |
5.2 液力缓速器的充液控制方案 |
5.2.1 容积调节调速方式 |
5.2.2 充液量调节调速方式 |
5.2.3 充液量调节分类 |
5.3 液力缓速器不同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分析 |
5.3.1 进口调节伸缩导管式 |
5.3.2 进口调节喷嘴阀控式 |
5.3.3 进口调节喷嘴泵控式 |
5.3.4 进口调节固定导管阀控式 |
5.3.5 进口调节固定导管泵控式 |
5.3.6 出口调节回旋导管式 |
5.3.7 复合调节式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纵向翅片管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1. 前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翅片管的强化传热 |
1.3 翅片管散热过程分析 |
1.4 评价翅片管优劣的标准 |
1.5 翅化形式 |
1.6 他人的研究情况 |
1.7 本文的研究工作 |
2.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方法 |
2.1 概述 |
2.2 PHOENICS简介 |
2.3 研究对象及数理模型 |
2.4 网格划分 |
2.5 数据处理方法 |
3. 数值计算的结果与数据分析 |
3.1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
3.2 封闭和开放式模拟结果对比 |
3.3 封闭式翅片管换热特性的数值计算 |
3.3.1 边界条件恒热流的结果分析 |
3.3.2 封闭式翅片管自然对流换热关联式的拟合 |
3.3.3 关联式与模拟结果的比较 |
3.3.4 边界条件恒壁温的结果分析 |
3.3.5 基管厚度对翅片管散热的影响 |
3.3.6 恒壁温和恒热流的对比研究 |
4. 封闭式翅片管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 |
4.2 参数测量 |
4.3 实验过程 |
4.4 误差分析 |
4.5 数据处理方法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4.7 实验结果总结 |
5. 翅片管结构参数的讨论 |
5.1 总散热量的讨论 |
5.2 单位体积散热量的讨论 |
5.3 单位换热面积散热量的讨论 |
6. 总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热路及肋化热阻系数 |
3 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及讨论 |
4 结束语 |
四、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论文参考文献)
- [1]雷达机箱热控系统设计[D]. 陈奎. 东南大学, 2016(03)
- [2]新型氢氧除碳机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李成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3)
- [3]LED汽车前照灯热管理技术研究[D]. 郑奇.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6)
- [4]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的换热除尘一体化技术研究[D]. 杨恒.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2)
- [5]太阳能—空气源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研究[D]. 卜其辉.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0)
- [6]汽车液力缓速器开发技术研究[D]. 赵鹏. 长安大学, 2008(08)
- [7]纵向翅片管自然对流换热特性的研究[D]. 孙平. 山东大学, 2005(08)
- [8]圆筒壁矩形剖面环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J]. 黄晓齐. 节能, 2003(11)
- [9]平壁三角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J]. 黄晓齐. 节能, 2002(07)
- [10]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J]. 黄晓齐. 节能,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