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周内学习目标制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钟意[1](2014)在《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实行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并不是最终的汇率选择,未来我国的汇率可能实现完全浮动,汇率制度的变更会导致汇率波动更加频繁和剧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并没有完成,利率依旧存在管制,这也影响了汇率制度的完善。同时,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已经逐渐深入,最终趋势是实现资本账户下人民币可完全兑换。但是结合国外的相关经验来看,资本账户开放速度的快慢、利率的快速市场化会对汇率波动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进而不利于中国金融体系稳定。如果不加关注,将会重现日本“失去十年”的悲剧。因此,研究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对于我国而言十分有必要。而货币政策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政策工具,有义务维护金融稳定和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基于维护中国金融体系稳定的目标,货币政策如何实现中国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双重目标,也就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货币危机理论进行回顾,之后借鉴Diamond和Dybvig(1983)和Chang和Velasco(1999,2000,2001)构建的金融危机模型,在一个开放经济体中嵌入商业银行,建立一个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模型。通过分析外国债权人、短期债务、资本流入的规模、金融自由化和脆弱性以及资产价格,繁荣和萧条对汇率波动以及一国商业银行挤兑的影响,可以发现汇率波动可以通过诸多渠道对一国金融稳定产生影响,金融自由化以及外国资本流入的增加,尤其当短期资本流入该国,可能加剧银行的流动性不足,并且增加银行体系脆弱性。此后,本文利用PVAR方法实证检验了汇率波动通过国际收支、资本流动以及资产价格波动渠道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结论显示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存在不十分明显的互动关系;汇率波动需要通过贸易渠道、资本流动渠道以及资产价格渠道传导冲击各国的金融稳定,所产生的影响均大于它们的直接联系。最后分析了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汇率波动与金融不稳定可以导致货币政策偏离,极大地削弱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货币政策偏离与金融不稳定十分容易误导社会公众的预期,导致政策不确定性出现,政策不确定性又会反过来促进金融不稳定和汇率波动。货币政策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政策调控工具,有义务维护金融稳定和币值稳定。此后本文的研究基于中国人民银行实现人民币汇率合理波动以及维护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而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汇率波动来源和货币政策反应的理论模型,我们发现汇率变动主要源自两个方面:来自贸易变化的冲击以及来自金融市场的冲击。然后我们使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货币政策对两种类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的最优反应。经验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最优反应取决于汇率波动来源;当第一类汇率波动来源冲击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是提高利率;当第二类汇率波动来源冲击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优货币政策反应是降低利率。其后则探讨了在一个新的货币政策框架——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目标的作用机制。其后我们构建了一个在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的最优货币政策模型,得出一个包含金融稳定指标的拓展型泰勒规则模型,并且通过这个拓展型泰勒规则模型,我们得出结论,在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下,中央银行需要对金融不稳定做出反应。最后,利用时变系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包含金融稳定指标的泰勒规则模型实现金融稳定目标的效果。我们实证估计时变货币政策规则的结论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面对金融不稳定,尤其在金融危机时期,往往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政策利率来应对金融不稳定。第7章为全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中国人民银行要实现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需要进一步完善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一方面,一方面要进一步推进中国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尤其是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注重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并且准确识别引起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来源因素,有针对性的实施不同的政策来维护币值稳定。另一方面,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需要尽快向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转变,实现货币政策由“相机抉择型”转向“货币规则型”利率调控;提高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赋予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利;并且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实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政策相结合,切实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陆蓓[2](2008)在《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央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从隐秘操作逐渐走向开放和透明。新西兰、英国、挪威、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后都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政策调控效果,通货膨胀水平和经济发展态势表现良好。近年来,我国货币当局也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透明度,除定期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决策声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统计资料外,中国人民银行官员还多次发表引导性、探测性的讲话,透露一些有关中国未来利率政策的线索。货币政策操作从不透明走向一定程度的透明不仅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理念的进步,而且也符合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潮流。然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特殊时期,在提高透明度的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制度和经济方面的障碍,制约了我国透明操作效果的发挥。因此,为了给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如何引入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思路,改进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提高政策绩效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把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研究放在预期管理的大框架下考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回顾货币政策透明度发展概况,研究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引导公众预期的理论基础;二是比较分析发达国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方式和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总结实施透明度的条件,构建中央银行信息沟通引导市场预期的政策框架;三是运用中国的数据和拓展的选美竞赛博弈模型验证框架,评价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及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的政策效果。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我国提高透明度的渐进过程归纳总结。全文共分为八章,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说明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文献综述及主要的创新。第二章研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起源、涵义和发展。伴随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增强和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内涵不断拓展与深化。最新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理论发展与实践经验均表明:世界各国的央行都非常重视预期,中央银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是引导和利用市场预期最重要的手段。第三章对信息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效果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具体的阐释。货币政策主要不是通过利率渠道,而是预期渠道进行传导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控制和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从而影响利率的期限结构。理性预期理论是预期形成的标准理论,但是其结论的得出基于严格的假设条件。事实上,信息沟通可以引导多重均衡,降低因学习过程引发的不确定性,令市场结果收敛到理性预期均衡点。第四章分析发达国家提高透明度的操作方式和效果。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欧盟和英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和央行选择的信息沟通策略,总结出不存在适合所有央行的唯一最佳的信息沟通模式。美联储主要的信息沟通方式是政策声明和国会证词;欧洲央行是介绍性声明和月度公报;英国央行是通货膨胀报告和会议纪要。尽管信息沟通模式不同,但提高透明操作的政策效果相近。透明度提高后,金融市场预测未来货币政策决策的能力和货币当局通过资产定价影响金融市场的能力都有所增强。第五章构建了中央银行信息沟通政策的基本框架,包括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目标群体和反馈机制五个要素。各国央行提高透明度的过程正是这五个要素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同类型的货币政策委员会根据社会各个领域沟通群体的需要选择适合不同目标群体的信息内容和沟通方式引导市场预期。金融市场十分关注央行公布的政策声明措辞,声明中有关政策决策和未来经济展望的信息内容是引导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应用泰勒规则公式和预期假说分析政策声明影响市场预期的运作机制。第六章提出货币政策透明度适度论,对中央银行目标函数、威胁金融体系稳定的信息、货币政策委员会内部讨论和货币政策路径等内容是否应该公布,以及透明的程度等矛盾还较为突出。中央银行很难在实际操作中找到确切的平衡点使得透明度达到最优,需要将理论与经验相结合,不断权衡各种透明度措施对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以求达到最佳的货币政策效果。第七章讨论了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进程、采用的衡量方法以及实施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制度条件。中国人民银行的操作思路逐渐从超出公众预期以期产生政策冲击效果向加强对话与交流,引导并利用公众预期方向转变。对中央银行提高透明度效果的评价从两个层面进行,一是指标法衡量中央银行为提高透明度所作出的努力,二是时间序列法检验公众是否理解了央行的政策意图。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在引导公众预期方面的作用有限。基于上述检验结果,本文拓展了凯恩斯选美竞赛博弈模型,解释信息沟通效果不佳的原因。考虑到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不高,可供选择的政策操作工具有限以及短期内无法建立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等因素影响,近期通过对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根本性变革来提高透明度的做法不太现实,我国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八章归纳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本文的不足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本题目在国内货币政策研究领域尚属前沿,国内学者对透明度的研究只是关注如何理解透明度以及探讨透明度与责任性和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对于如何实施透明度以及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这种新型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还鲜有人提及。国外大多数文献的研究重点在于某一特定国家央行的信息沟通与金融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本文则试图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挖掘不同国家提高透明度操作的一些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为我国货币当局在政策操作时有所借鉴。基于此,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其一,系统地研究中央银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提出不同于传统的通过政策决策行动调控经济的操作思路,分层次探讨影响信息沟通效果的信息源、信息内容、沟通渠道、目标群体和反馈机制等关键要素,抽象出基于透明操作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操作框架;其二,借鉴和分析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方法,选取中国的数据检验我国央行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效果。拓展了选美竞赛博弈模型,除了考虑中央银行公共信息精确度的影响因素外,引入市场反应因素,客观评价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的政策效果,提出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既“透明”又“出其不意”的做法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其三,以国外成熟市场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为标尺,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货币政策操作的演变规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操作思路,研究结果对我国政策制定、政策取向具有建设性意义。
储峥[3](2012)在《基于互动学习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互动学习方式为主线,以央行和社会公众之间的高阶信任、信息结构为分析对象,论述学习行为对社会信息结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影响,对我国公众学习行为和通胀预期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引言部分说明了选题背景、研究的问题、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主要结论与创新点。第二章对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梳理。关于预期与预期形成、公众与央行学习行为、货币政策透明度、社会信息结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文献非常丰富,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以不同国家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学术成果既反映了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随时间演变的情况,也揭示了公众行为对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影响增强。对于央行和公众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第三章围绕公众和央行学习行为、学习机制、预期形成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常见的学习方式是理性学习与适应性学习。在互动学习方式下,公众和央行之间存在信息和预期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动态过程。央行被认为具有信息优势,在公众预期形成过程中的影响权重高。公众预期也通过央行的决策表现出来,反映在央行学习、决策行为的调整过程中,否则,则说明信息传导的无效率。但是,高阶信任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公众依赖央行预测结果,降低了自身进行预测的动机,预期调整速度降低,对经济冲击真实的反应情况难以体现出来。公众学习存在一个从PLM到ALM的不断调整的过程,对央行的高阶信任决定了学习的速度和对央行预测结果的接受程度。互动学习机制说明信息双向传导的重要性。第四章首先分析了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问题,即央行和公众预测的准确程度并没有随之提高。央行具有信息优势,提高了高阶信任的权重,产生了对私人信息的“挤出效应”。中央银行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信息披露程度。互动学习使得央行和公众有扭曲政策反应的动机。私人信息和公开信息之间产生的相互“挤出效应”导致有价值的信息量减少,信息准确程度下降。公众和央行之间是信息替代时,没有增加社会信息量。微观主体的信息准确程度影响到央行的信息来源,在信息分散的情况下,央行和公众之间是信息互补的关系,社会信息总量增加。因此,保持信息的分散对于微观主体和央行都有重要意义。第五章论述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将信息与预期联系在一起,中央银行向社会发布公开信息,发挥高阶信任协调预期的作用,包括信息发布与信息反馈两个过程。信息传导机制具有双向信息传导、动态互动、前瞻性的特点,说明央行和公众在信息传导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学习速度、公开信息、高阶信任等都具有双刃剑的特点。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央行和公众对学习行为、公开信息和高阶信任正反两方面作用的均衡。信息传导机制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相关内容。基于前瞻性操作与管理预期的要求,中央银行需要对货币政策规则、中介目标、工具、信息沟通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调整。第六章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主要内容、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由于受到缺少量化的最终目标、央行独立性较弱和货币政策透明度不高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没有体现双向信息流动、互动动态的特点,难以起到稳定公众预期的作用。央行与市场沟通互动少,不提供前瞻性的信息,没有弥补名义锚缺失的有效措施。第七章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信号作用与公众学习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对于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人群,由于对信息的反应灵敏,增加的信息披露并没有降低预期的不稳定性。公众的学习能力对于央行稳定预期的意图是一把“双刃剑”。在缺乏明确的调控目标、公众采取适应性学习的情况下,信心指数自身和CPI水平对预期形成的影响程度高且持续,名义GDP增速的影响小于预期,公众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胀恐慌。有约束力的调控目标所释放出的信号、可靠明确的价格信息对居民通胀预期有直接且持续的影响,通胀预期与经济增长目标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的关系说明了管理预期对实现调控目标的重要性。第八章首先分析了美国、通胀目标制国家和欧洲央行的成功经验,他们都注重提高货币政策决策透明度,及时宣布央行会议的决定,公布详细的决策过程,加强说明与宣传,减少对决策的误读与不解。我国央行可以采取基于规则的调控方式,既不受单一目标限制,又可以弥补名义锚缺失和决策透明度不高的问题,为公众评价央行行为提供一个标准。量化物价稳定指标,设置一个合理波动区间,赋予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目标不同的权重。央行应增加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提高公众对这部分信息的学习能力。中介目标的设置应关注公众预期的变化。增强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分支机构在信息收集和决策中的作用。增加信息沟通方式,加强货币政策委员会与市场沟通。第九章是全文总结。
刘剑文[4](2017)在《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央银行沟通是中央银行工具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宏观经济表现和整体社会福利影响巨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越来越认识到沟通的作用,开始采用更加积极的沟通策略。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些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策略日趋封闭,重新引起了理论界和实业界对中央银行沟通政策和效果的争议。中国中央银行一直积极改善中央银行沟通政策,但沟通水平仍然较低。比如2016年的“811”汇改,由于中国人民银行沟通不畅,造成了巨大的市场波动和社会福利损失。在西方国家中央银行沟通出现“封闭—开放—停滞”波动和中国中央银行沟通方兴未艾的背景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有什么样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上述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首先,目前关于中央银行沟通的理论研究,大多只是单一地研究中央银行沟通的某一维度,或者把不同维度混同起来;其次,已有的对于中央银行沟通的实证研究,缺乏对于沟通公开度和沟通精确度的数据识别;最后,中央银行沟通相关研究对于中国实际情况研究不足,无法支撑中国人民银行沟通政策的科学制定和合理实施。本文通过对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将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分为公开度和精确度两个维度。在分析传统中央银行沟通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扩展的Lucas岛式模型,把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和公开度两个维度纳入分析模型,得出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与社会福利正相关、中央银行沟通的公开度与社会福利关系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情形。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和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进一步考察了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通过文本分析测算了中国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数据,利用计量方法对2001-2010年中国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检验。为了进一步考察理论结论的适用性并进行比较,本文对国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与中国实证结果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的中央银行沟通机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梳理现状发现,相比一些在沟通上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中国中央银行沟通的水平相对较低。中国人民银行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逐渐认识到沟通的作用,在沟通方面相对保守。中国人民银行沟通具有不规范、不精确和不公开等特点。(2)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包含精确度和公开度两个维度。既有的研究显示,中央银行沟通和中央银行公开等相关概念都常常被混同。通过构建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发现,中央银行沟通不仅包括信息的公开程度这一维度,还包括信息的精确度。(3)理论分析表明,中央银行沟通精确度的提升对社会福利存在正影响,公开度的提升对社会福利存在正负两种影响。沟通精确度的提升能够使经济主体对于信息的理解更准确,避免了信息波动带来的经济行为波动,对社会福利产生正影响。沟通公开度的提升一方面丰富了经济主体的信息集,使预期更加准确,对社会福利产生正影响,另一方面又会导致经济主体由于互相了解经济行为,从而提高行为一致性,加大了经济波动,对社会福利产生负影响。(4)以中国为样本对理论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沟通精确度和沟通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存在正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符合理论推导的结论,沟通精确度和沟通公开度等指标对社会福利的有显着正影响。因此,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短期需要同时提升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和公开度。(5)通过实证比较分析发现,中国中央银行的沟通精确度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与国外相似,沟通公开度的提升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与国外存在差异。实证研究显示,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都符合理论结论。中央银行沟通精确度对社会福利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中央银行沟通公开度对社会福利的作用影响存在差异,其中新加坡、日本和中国为正影响,美国为负影响。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制定沟通政策,一方面不断提升沟通精确度,另一方面在长期审慎控制沟通公开度。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构建了包含精确度和公开度的双维度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框架。本文通过构建分析框架和建立数理模型,将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和公开度纳入统一理论框架,分析了精确度和公开度对社会福利的作用机理,补充了理性预期理论和货币政策理论等相关理论中对于中央银行沟通的研究。(2)建立了中央银行沟通的精确度和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建立了信息熵效应传导机制、透明效应传导机制和联动效应传导机制,分析了中央银行沟通精确度和沟通公开度改变引起信息集变化,作用于经济主体行为选择,影响宏观经济产出波动最终导致社会福利变化的传导路径。其中,信息熵效应传导机制,即沟通精确度的提高引起披露信息的信息熵减少,使经济主体对,信息判断的准确度提高,从而稳定宏观经济产出,提高社会福利。透明效应传导机制,即沟通公开度的提升丰富了信息集,提高了经济主体对经济的判断和预期的准确度,进一步减小了宏观经济波动,增大了社会福利。联动效应传导机制,即沟通公开度的提升使得经济主体对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更加了解,从而提高了行动的一致性水平,加剧了宏观经济产出波动,降低了社会福利。(3)识别了中央银行沟通精确度和中央银行沟通公开度两种沟通量化指标。本文对中央银行沟通进行了量化指标识别,分别用中央银行通货膨胀预测的精确度和披露信息的公开度对沟通精确度和沟通公开度进行表示,尤其是利用文本分析方法对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中国中央银行沟通精确度的量化指标。本文进一步利用计量模型从精确度和公开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与国外的实证结果进行了对比,印证了沟通精确度对社会福利具有正影响,沟通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存在正负两种影响的理论推导结果,为制定适合中国中央银行的沟通政策提供了依据。
霍强[5](2016)在《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文中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是货币政策从操作到生效的过程,也是货币资金通过金融体系循环流动及创造信用的过程,对货币政策目标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流动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进而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形成冲击。在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交错变化背景下,完善货币政策传导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论文以国际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理论为指导,从金融结构视角出发对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及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尝试构建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有关观点,提出相应政策建议。论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和界定有关概念的基础上,采用IS-LM-BP模型图形分析考虑多种情况的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梳理金融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有关理论,扩展Karras(1999)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并采用数理方法求解经济开放度、金融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进而运用货币资金循环流动及货币信用创造机理加以定性分析论证。在此理论框架下,本文开展了基于金融结构视角的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问题的实证及应用研究,主要内容和结论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论文实证检验了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和直接融资体系(以股票市场为例)传导问题。第三章分别从商业银行整体和个体两个维度验证了货币政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存在性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在其中的影响。结果发现:国际资本流动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具有显着影响;运用整体银行体系时间序列数据分析证实银行体系资产配置和负债选择两方面的风险承担行为都显着存在;运用微观银行个体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估计证实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都具有显着影响。第四章分两个阶段研究开放经济下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一是实证检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政策调控如何影响股票市场,二是实证检验股票市场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产出和价格。结果发现,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具有显着影响,但股票市场规模和价格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效果比较微小甚至不显着,货币政策的股票市场传导效果还较为模糊。其次,论文实证检验了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第五章一、二节测度并统计分析了中国金融结构演进和对外开放度变化的历程及现状。第三节计量分析表明经济开放度提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产出效应和价格效应,并发现金融结构转型能够为经济开放度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解释。第四节定性剖析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原因,汇率制度、资本流动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元”实践的历史表明货币政策独立性空间被压缩,货币资金循环流动机理加剧了资本流动,而经济开放度提高会推动金融结构转型,金融市场发展快于银行体系,在商业银行过度承担风险和股票市场传导不畅的共同作用下,货币政策有效性不可避免被削弱。最后,论文尝试提出了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调整优化和相关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主要是第六章的内容。本文提出“三元”选择的可行路径是“货币政策独立程度较高+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较为宽松的资本管制”;货币政策框架应调整为最终目标加入金融安全的“五目标函数、权重动态调整”体系,中介目标循序渐进向价格型转型,操作工具注重开发结构性工具,加快构建利率走廊形成政策利率体系;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应审慎有序、协调配合,完成的时序和程度应是利率、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金融改革应回归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本质,加快发展并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构建稳健高效、灵活竞争、共享普惠的现代银行体系,推动金融结构向金融市场型转换。
刘微[6](2014)在《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外汇干预:目标、机制与有效性》文中提出本文深入分析了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我国汇率干预的目标、机制及有效性,建立了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均衡汇率及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然后,在这个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下,将资本自由度作为衡量不同时期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的指标融入理论模型中,建立了基于资本项目开放测度下的外汇干预理论与模型,并分别从福利损失函数的视角以及汇率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外汇干预的最优反应函数。在对资本项目开放下的外汇干预进行国际经验研究时,主要考察了美日发达国家和巴西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外汇干预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宏观政策环境和资本自由度条件下外汇干预的目标、操作机制、有效性及其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我国外汇干预的目标、干预特征和冲销操作进行考察时,实证研究了我国外汇干预的反应函数和有效性;介绍了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与自由度度量,系统研究了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经济体系、金融市场和汇率形成的效应,具体分析了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外汇干预目标、传导机制和有效性的影响,并探讨了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经验分析与比较研究,并探索数学建模与金融研究的有机结合。在分析研究世界主要经济体以及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汇率干预的目标、手段及有效性的历史经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理论模型并从实证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研究认为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利率市场化存在显着互动关系。资本项目开放后,资本流动、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协调问题将更加突出,人民币汇率体制进一步市场化将是平衡问题的关键。对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渐进式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建立开放经济条件下市场化调节国际资本流动的多层次工具体系;伴随资本项目逐步开放,协调推进汇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资本项目开放和利率、汇率市场化背景下,需要重新定位我国外汇干预政策目标,推动干预目标由影响、稳定汇率水平逐步向稳定市场秩序转变,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强化货币当局货币政策公信力和信誉度;大力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促进跨境贸易投资的人民币结算;加快国内金融市场发展和基础制度建设。本文最主要的创新有两点,第一,重新定义了“均衡汇率”的内涵,认为从研究均衡汇率以及汇率失衡对于汇率政策的指导意义而言,名义汇率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于是建立了涵盖产品市场、资产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开放经济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并将资本开放自由度作为衡量不同时期资本账户开放的程度的指标融入理论模型中。同时,考虑了资本管制与风险溢价的未抵补利率平价引入到宏观经济模型中,并推导出名义汇率变化率的函数;而且分别从福利损失函数的视角以及汇率决定的视角探讨了央行的最优外汇函数。第二,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建立了我国央行的外汇干预反应函数,目前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不多,主要困难在于数据获得和解释变量的选取上。本文的不足主要局限于我国的高频数据和发达国家早期数据的获得困难上,今后这将是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俞海倩[7](2013)在《基于锚住货币供应量和通胀预期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出现了滞胀,许多国家因此采用了货币目标制,但是货币目标制的实际实施情况却并不理想。到了90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化、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金融管制的放松,以货币供应量为锚的货币政策效果开始减弱。于是,一些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打破了传统的锚住货币供应量的货币政策操作策略,开始实施一种新的货币政策操作策略——通货膨胀目标制,其中最早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国家就是新西兰。理论上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公开承认将低且稳定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首要和长期的目标;(2)公布官方量化通胀目标或范围;(3)就货币当局的目标和计划与公众积极努力沟通;(4)加强央行的问责机制,提高中央银行达到通货膨胀目标所负有的责任。本文首先从中国现行货币政策操作策略——锚住货币供应量出发,在考察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后对央行提出的“社会融资总量”作为名义锚进行分析:接着,本文对锚住通胀预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结合实施国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内涵和理论框架以及实施的前提条件;然后,从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入手,在对目标制国家进行个案研究后探讨通货膨胀目标制给新兴市场经济体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特别是针对金融危机前后,评价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和非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最后,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的现实国情,对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条件进行分析,得出有现实意义的政策建议。具体的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写作思路和整体框架进行阐述,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第二章锚住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在现时期中国的适用性分析。主要从货币供应量出发,从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来分析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发挥的政策效用,对于央行2011年提出的新的中介目标——社会融资总量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章锚住通胀预期的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分析。主要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假定进行说明,再通过通货膨胀目标标准的设计、制度框架的分析对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货币政策框架进行探讨。最后总结了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前提条件。第四章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经验。首先选取韩国和巴西两个新兴市场国作为个体案例,对他们实施通胀目标制的背景框架及实施效果做详细分析,其次选择全部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作为研究样本,对通货膨胀目标制给他们带来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的分析。选取GDP、CPI及各自的波动率来描述一国的宏观经济表现,运用DID模型对比分析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和其对照组在采用前后的宏观经济表现,论证通货膨胀目标制有效地降低了一国的通胀率、GDP增长率及其波动,同时对一国产出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最后,本文将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点作为分界点,运用DID模型对上述新兴市场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作对比分析,评价通货膨胀目标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表现。第五章主要对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结合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条件以及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1)在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策略中,锚住货币供应量的政策效果并不是那么显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在不断下降,这直接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2)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成功实施依赖于一定的前提条件,这些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制度方面、操作方面和经济环境方面。在制度性的设计上,中央银行应该有明确的通货膨胀目标、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及实现该目标的责任度和透明度。在操作上,央行必须要建立一个复杂的经济变量预测模型,模型要求能准确反映过去并预测未来。除此之外,中央银行也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足够的认识,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通货膨胀目标。经济环境方面主要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和发达到的金融市场环境。(3)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际实践经验来看,通胀目标制不仅在个别国家取得了成功,使他们的通胀率维持在一个低且稳定的水平,对于整体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国家来说,他们的宏观经济表现也不俗:实证发现目标制国家通过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一方面可以减少通胀率及其波动;另一方面可以带来产出的增加。也就是说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可以有效地改善一国的宏观经济表现。本文对金融危机前后目标制国家和非目标制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做的分析也表明:通胀目标制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突出,目标制国家比非目标制国家更好的经受了危机的冲击。(4)从我国现阶段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来看,我国在央行的独立性、通胀目标预测机制的建立以及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方面存着较多的不足,无法立即建立具有高度透明的政策框架,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逐步完善:第一,将物价稳定放在货币政策操作策略的首位,不断提高央行独立性,完善通胀目标制制度上的建设:第二,在操作技术上,学习智利以及墨西哥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经验,先利用经验模型来预测通货膨胀目标,再逐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型宏观经济模型。第三,在经济金融环境建设上,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建,利率市场化的收官之作圆满完成,灵活多变的浮动汇率的形成来不断完善金融市场,以保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顺畅实现。本文研究方法本文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定性分析上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采用通胀目标制的新兴市场国家运用案例分析法总结出实施经验,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各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情况总结出通胀目标制的内涵、理论框架及实施条件;在定量分析上主要运用VAR模型和DID模型:其中在探讨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货币供应量、产出和物价水平进行回归分析;对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宏观经济表现上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模型(DID),检验这种制度带来的政策效应。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国内外大部分研究只对某几个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进行分析不同的是,本文考察了所有迄今为止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29个国家包括20个新兴市场国和9个工业化国家,重点考察了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情况,并根据人均GDP以及国情等相近原则选取相对应的非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作为对照,比较分析新兴市场国家他们的宏观经济表现。特别要强调的是,本文对这些国家在此次金融危机前后的宏观经济变现做了同样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通货膨胀目标制在金融危机中同样表现突出。本文的不足之处相对来说,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对我国采取通货膨胀目标的建议只是基于历史的数据及国际经验进行初步的探讨,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和完善,例如对我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框架设计中,如何建立预测模型、如何定义通胀目标区间、如何选择通胀操作模式以及如果我国要实施通胀目标制其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等问题都需要笔者在今后做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张凯成[8](2017)在《英国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研究(1997-2010)》文中指出1997年新工党上台后继承了前任保守党政府引进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同时在货币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新工党政府在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货币政策框架,授予英格兰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建立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局和债务管理局,并改进通货膨胀目标。新工党政府在执政前10年间成功地将英国的通胀水平控制在目标水平,并降低了通货膨胀预期,英国经历了一段低失业率和低通胀的经济稳定时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英国,面对动荡的经济形势,新工党政府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增加了量化宽松这一政策工具,刺激经济增长。同时,金融危机暴露了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的不足。本文共分引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研究思路和学术界研究现状。国内外学术界现有的研究多是简单介绍或经济性分析,缺乏对这一时期货币政策的历史性解读。探究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的内容,将这一时期货币政策与传统工党政府和前任保守党政府的货币政策进行对比,探究货币政策特点及其反映出的指导思想,并把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放在二战后英国货币政策的发展线索中进行历史定位很有必要。第一章主要介绍新工党上台时在货币政策领域需要解决的问题。1979-1997年保守党政府执政期间,虽然引进了通货膨胀目标制,但是仍然存在着货币标的不恰当,政策目标不明确,政策制定和执行机构责任划分不清,货币政策透明性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新上台的新工党政府解决。第二章阐述新工党政府对货币政策的创新。新工党政府继承了保守党引进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并重新界定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责任,授予英格兰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权力。改进通货膨胀目标,改变保守党政府将通胀目标定为一个范围的做法,将通胀目标定为一个数字。提高政策透明度,定期公布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会议记录和决定以及通货膨胀报告,并实行公开信制度。第三章梳理了新工党政府的货币政策经历。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在1997年-2003年这一阶段中,英格兰银行以零售物价指数定义通货膨胀目标,主要运用利率工具调整通胀,经济总体平稳运行。2003年-2007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通胀目标的指标改为消费价格指数,其他方面与第一阶段没有太大差别。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货币政策委员会开始同时使用常规的利率工具和非常规的量化宽松手段调控宏观经济,这一时期政策工具和经济形势与前两个时期明显不同,是政策经历的第三个阶段。第四章对新工党货币政策进行评价和定位。新工党政府实行的货币政策明确了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之间的责任关系,提高了货币政策透明度。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实现有效配合,在1997年-2007年这10年间货币政策总体表现良好。这期间英国保持了低水平的稳定通胀,并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表现良好。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改变了战后两党政府“走走停停”的经济表现,但是在金融危机面前暴露了自身不足,这为其后上台的保守党和自民党联合政府继续改进英国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赵根宏[9](2016)在《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通过有效引导、协调和稳定社会预期,去追求经济政策正效用最大化、副作用最小化的效果组合。预期管理源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成型于本世纪之初,在近年来各经济体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与持续疲弱的宏观调控实践中大显身手,成为以“量化宽松、前瞻性指引”为代表的“非常规”经济政策的直接理论支持。我国政府因时应势,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实与特点,推出了中国版的“预期管理”举措。初步形成了以“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相机调控”为内涵的宏观经济“区间管理”的宏观调控新理念,升华了前瞻性指引的目标层面;在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实践中,立足本国实际,在积极推进利率走廊机制建设的基础上,践行前瞻性指引,提升预期管理效果;在注重通过货币政策实现预期管理的同时,积极扩大预期管理覆盖领域,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纷纷纳入预期管理范畴。本文在对预期、预期理论和预期管理货币政策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围绕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对相关理论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对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测度指标与实际测度进行了初步探讨。在进一步考察中国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历史实践的基础上,对中国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结合后的探索与发展进行了思考。在构建嵌入预期冲击的新凯恩斯主义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后,利用1999年至2015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预期冲击与宏观经济波动展开了实证分析。在对多类型预期冲击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整体预期冲击是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其可以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提供60%以上的解释。从而对实施预期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给出了回应,并进一步将货币政策预期管理进行模型内生化设定,通过数值模拟得出了预期管理有效性的结论。为了对预期管理建设提供可借鉴经验,本文以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这一主要实现预期管理的核心工具出发,在对前瞻性指引的实施背景、基本理论和政策进行梳理基础上,对美国、日本、欧盟等国的前瞻性实践进行了系统比较研究,总结了国外实施预期管理的经验与启发。最后,对我国实施预期管理提出了较全面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贾晓珍[10](2014)在《中央银行透明度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价格稳定作为各国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货膨胀长久以来也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而自Lucas将预期因素引入到通胀管理中以后,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就成为了通货膨胀研究的关键构成部分。有效的预期管理关键在对公众预期进行合理引导以使其与政府当局目标相一致,在这一过程中要求中央银行加强与公众进行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即要求中央银行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同时中央银行透明度作为一国政府当局可控因素之一,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试图考察随着中央银行透明度的增长实际通货膨胀与预期通货膨胀之间的联系如何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如何变化。本文借鉴Levin et al.(2004)中构建的研究框架,运用最新中央银行透明度量化指标(E&G指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国和地区进行透明度评分,并采用这十国和地区自1999年到2012年这十四年的实际通胀和预期通胀数据进行面板回归和单个国家的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央银行透明度高的一类国家比透明度低的一类国家,预期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的联系更弱,并且一国在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方面明显的制度改变有利于削弱这种联系,实证结果吻合我们的理论假设,即:一国政府致力于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将有利于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控制与管理。同时本文在实证的第五部分将Levin et al.(2004)中研究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实证结果根据中央银行透明度高低重新排列组合,用以说明中央银行透明度对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影响。根据重新排列后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央银行透明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减弱通货膨胀的持续性,同样是有利于政府当局管理通胀。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政策建议部分我们讨论了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路径选择和最优中央银行透明度的问题,但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是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一个尝试,我们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建立周内学习目标制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立周内学习目标制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搞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汇率波动 |
1.3.2 金融稳定 |
1.3.3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 |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2 文献综述 |
2.1 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
2.1.1 金融稳定的定义与内涵 |
2.1.2 汇率制度选择与金融稳定 |
2.1.3 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传导机制 |
2.2 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 |
2.2.1 汇率决定理论与经验研究 |
2.2.2 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反应 |
2.3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的研究综述 |
2.3.1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的理论研究 |
2.3.2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的实证研究 |
2.3.3 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理论机制 |
3.1 汇率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 |
3.2 货币危机理论 |
3.3 基础模型 |
3.3.1 基础设定 |
3.3.2 国际资本流入与金融危机 |
3.3.3 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 |
3.3.4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危机 |
3.4 进一步的讨论 |
3.5 小结 |
4 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传导机制及其宏观经济后果 |
4.1 汇率波动与金融稳定——基于汇率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
4.1.1 引言 |
4.1.2 数据处理与计量模型 |
4.1.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1.4 小结 |
4.2 汇率波动、金融不稳定与货币政策偏离 |
4.2.1 货币政策偏离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2 数据和变量说明 |
4.2.3 经验分析 |
4.2.4 小结 |
4.3 政策不确定性的宏观经济影响 |
4.3.1 计量模型与数据处理 |
4.3.2 经验结果与分析 |
4.3.3 小结 |
4.4 本章小结 |
5 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 |
5.1 问题提出 |
5.2 汇率波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的理论模型 |
5.2.1 基础模型设定 |
5.2.2 三类冲击的直接影响 |
5.2.3 净出口变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 |
5.2.4 净资本外流变动来源与货币政策反应 |
5.2.5 小结 |
5.3 计量模型设定 |
5.4 经验分析 |
5.4.1 数据来源和变量描述 |
5.4.2 经验结果与分析 |
5.4.3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6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 |
6.1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实现金融稳定的机制分析 |
6.2 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下的的泰勒规则 |
6.3 时变参数模型的设定 |
6.3.1 实证模型设定 |
6.3.2 计量模型 |
6.4 经验结果及分析 |
6.4.1 数据的选取及处理过程 |
6.4.2 经验结果及分析 |
6.4.3 小结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科研成果 |
致谢 |
(2)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起源、涵义及发展 |
2.1 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演变 |
2.1.1 货币政策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 |
2.1.2 货币政策动态不一致和可信度问题 |
2.1.3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兴起 |
2.2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涵义 |
2.2.1 透明度的狭义观:信息披露的数量和准确度 |
2.2.2 透明度的广义观:中央银行与公众进行沟通的动态过程 |
2.2.3 透明度与货币政策战略 |
2.2.4 信息的清晰性、诚实性和共同理解 |
2.3 货币政策透明度研究的新视角:中央银行信息沟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
3.1 货币传导机制理论 |
3.1.1 货币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渠道 |
3.1.2 货币传导机制中的预期渠道 |
3.2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
3.3 理性预期理论 |
3.3.1 理性预期的多重均衡 |
3.3.2 市场结果通过学习过程收敛到均衡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央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 |
4.1 美联储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1.1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 |
4.1.2 美联储的信息沟通战略 |
4.2 欧洲央行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2.1 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
4.2.2 欧洲央行的信息沟通战略 |
4.3 英国央行的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 |
4.3.1 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框架 |
4.3.2 英国央行的信息沟通战略 |
4.4 三个央行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效果 |
4.4.1 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的货币政策 |
4.4.2 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信息沟通效果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 |
5.1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源 |
5.1.1 货币政策委员会的类型 |
5.1.2 货币政策委员会与透明度 |
5.2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内容 |
5.2.1 信息沟通的内容 |
5.2.2 信息内容的特点 |
5.2.3 信息内容影响市场预期的运作机制 |
5.2.3.1 公布目标利率 |
5.2.3.2 公布货币政策声明 |
5.3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沟通渠道 |
5.4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目标群体 |
5.5 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框架的信息反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适度论 |
6.1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争论 |
6.1.1 公布货币政策目标函数 |
6.1.2 公开威胁金融稳定的信息 |
6.1.3 公开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内部讨论 |
6.2 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新领域:政策利率路径的信息沟通 |
6.2.1 政策路径的构建和沟通 |
6.2.2 沟通政策路径的各国实践 |
6.2.3 制约央行沟通政策路径的原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和信息沟通框架 |
7.1 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回顾 |
7.1.1 中国货币政策实施的初期阶段(1984--1992 年) |
7.1.2 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阶段(1993—1996 年) |
7.1.3 反通货紧缩的稳健货币政策阶段(1997—2002 年) |
7.1.4 稳定物价,防止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阶段(2003 年至今) |
7.2 我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思路的调整 |
7.3 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度量 |
7.3.1 基于透明度指标体系衡量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
7.3.2 基于时间序列法衡量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 |
7.4 我国中央银行信息沟通的经济效应分析 |
7.4.1 信息沟通的选美竞赛博弈模型 |
7.4.2 影响中国人民银行信息沟通效果的因素 |
7.5 完善我国信息沟通货币政策操作的建议 |
7.5.1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 |
7.5.2 增强货币政策可信度 |
7.5.3 培育规范的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制度 |
7.5.4 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 |
第八章 总结 |
8.1 全文总结 |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索引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后记 |
(3)基于互动学习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图索引 |
表索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论文基本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基本结构与结构图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三节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一、主要结论 |
二、创新点 |
注释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预期、预期形成与调整 |
一、预期的分类 |
二、有限理性与近似理性 |
三、预期调整 |
第二节 学习行为与预期管理 |
一、公众学习与货币政策 |
二、央行学习行为与货币政策 |
三、央行和公众学习行为的相互影响 |
四、名义锚与预期管理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一、对于央行是否具有信息优势的争论 |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作用的实证检验成果 |
三、适度货币政策透明度 |
四、货币政策传导途径 |
第四节 关于我国公众学习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成果 |
一、关于我国公众学习行为的分析 |
二、我国公众预期形成与预期管理 |
三、我国央行与市场沟通 |
四、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 |
五、中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比较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央行、公众学习行为与互动学习方式 |
第一节 学习行为与学习机制 |
一、常见的学习方式 |
二、学习机制与预期 |
第二节 公众和中央银行的学习行为 |
一、公众学习行为的表现方式 |
二、中央银行的学习过程 |
第三节 互动学习行为 |
一、互动学习的内涵 |
二、互动学习行为的表现 |
三、互动学习的过程 |
四、互动学习过程的均衡点 |
第四节 互动学习的动态过程分析 |
一、模型的基本框架 |
二、公众的学习行为 |
三、央行的学习行为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互动学习与社会信息结构 |
第一节 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与互动学习 |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产生的背景 |
二、货币政策透明度悖论的表现 |
三、互动学习视角的解释:公开信息的“挤出效应” |
第二节 社会信息结构 |
一、信息与信息结构 |
二、互动学习与信息结构 |
第三节 社会信息结构的模型分析 |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
二、公众拥有公开信息和私人信息的情况 |
三、高阶信任的作用 |
第四节 影响央行和公众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 |
一、影响央行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 |
二、影响社会公众私人信息准确程度的因素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基于预期引导与管理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 |
第一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提出的背景 |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含义 |
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
三、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提出的背景 |
第二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内容 |
一、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含义与特点 |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框架 |
三、影响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因素分析 |
第三节 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影响 |
一、对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影响 |
二、对中介目标的影响 |
三、对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影响 |
四、对货币政策信息沟通内容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发展现状 |
一、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信息来源与信息发布方式 |
二、货币政策信息传导的内容 |
三、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方式的变化 |
四、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的特点 |
第二节 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长期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 |
二、缺乏消除调控误差和噪音的货币政策信息反馈渠道 |
三、无价值信息多 |
四、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没有减少传统政策工具的使用 |
第三节 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央行独立性较弱,决策和信息时滞不确定 |
二、缺乏明确的量化调控目标 |
三、货币政策透明度不高 |
四、缺乏相应的问责制,目标制定过程不透明 |
五、公众和央行之间双向信息传导少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七章 对我国公众学习行为与货币政策信号作用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公众对经济运行的预测情况 |
一、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的预测情况 |
二、职业经理人和消费者对宏观经济运行的预测 |
第二节 对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信号作用和公众学习行为的实证检验 |
一、指标、模型选择与数据初步分析 |
二、SVAR模型以及相关分析 |
三、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名义GDP增速和资产价格指数影响居民通胀预期的实证分析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初步分析 |
三、VAR模型及其相关分析 |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八章 加强我国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他国央行加强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
一、美国联邦储备体系 |
二、通胀目标制国家的中央银行 |
三、欧洲中央银行 |
四、他国经验对我国加强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启示 |
第二节 我国加强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建设的举措 |
一、调控方式的选择:基于规则的调控方式 |
二、量化最终目标,灵活调整权重 |
三、中介目标:关注公众预期 |
四、加强信息收集与沟通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未来研究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 |
1.4.1 中央银行沟通概念界定 |
1.4.2 社会福利概念界定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理性预期理论 |
2.1.2 货币政策理论 |
2.2 中央银行沟通研究综述 |
2.3 社会福利研究综述 |
2.4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研究综述 |
2.5 研究评述 |
3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现状分析 |
3.1 中央银行沟通现状 |
3.1.1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现状 |
3.1.2 非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中央银行沟通现状 |
3.1.3 中国人民银行沟通现状 |
3.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现状 |
3.3 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存在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构建 |
4.1 中央银行沟通的分析框架 |
4.1.1 总体框架 |
4.1.2 沟通目标分析 |
4.1.3 沟通主客体分析 |
4.1.4 沟通内容、沟通渠道和沟通特征分析 |
4.1.5 沟通维度分解 |
4.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分析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 |
5.1.1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的基础 |
5.1.2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的构建 |
5.1.3 作用机理数理模型基本结论 |
5.2 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作用的传导机制 |
5.2.1 精确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 |
5.2.2 公开度对社会福利影响的传导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选取 |
6.2 指标量化 |
6.3 数据检验 |
6.4 计量分析 |
6.5 稳健性检验 |
6.6 本章小结 |
7 国内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比较分析 |
7.1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1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的样本选取与指标量化 |
7.1.2 美国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3 新加坡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4 日本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5 国外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实证结果总结 |
7.2 中国与国外中央银行实证结果比较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重要概念界定 |
1.2.1 开放经济、经济开放度及国际资本流动 |
1.2.2 金融结构与间接和直接融资体系 |
1.2.3 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
1.3.2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1.3.3 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
1.3.4 启示与不足 |
1.4 研究方案与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
1.4.3 研究方法 |
1.4.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金融结构视角下开放经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1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1.1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三元悖论”及其拓展 |
2.1.2 开放经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的拓展 |
2.2 金融结构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2.1 金融结构差异及其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2.2.2 间接融资体系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 |
2.2.3 直接融资体系与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 |
2.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演绎 |
2.3.1 包含金融部门的开放经济货币资金循环流动及货币信用创造机理 |
2.3.2 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3.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交互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传导: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实证检验 |
3.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的影响机理及统计分析 |
3.1.1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及风险承担行为的命题提出 |
3.1.2 中国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流动性分配效应及风险承担行为的统计分析 |
3.2 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基于宏观银行体系的实证检验 |
3.2.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3.2.2 数据描述及基本检验 |
3.2.3 银行体系资产配置风险承担实证结果分析 |
3.2.4 银行体系负债选择风险承担实证结果分析 |
3.3 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基于微观银行个体的实证检验 |
3.3.1 模型构建、拓展及变量选择 |
3.3.2 数据来源、描述统计及估计方法 |
3.3.3 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实证检验 |
3.3.4 国际资本流动、银行流动性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的结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直接融资体系传导:股票市场传导效果实证检验 |
4.1 中国货币政策股票市场传导的统计分析 |
4.1.1 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统计关系:证券化率与加速原理 |
4.1.2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统计关系:晴雨表与股经背离并存 |
4.1.3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统计关系:通胀效应与金融窖藏并存 |
4.2 中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2.2 相关性分析及基本检验 |
4.2.3 短期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检验 |
4.2.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4.3 中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实证检验 |
4.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及基本检验 |
4.3.3 股票市场中货币政策传导的消费和投资效应检验 |
4.3.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1 中国金融结构测度及多维分析 |
5.1.1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2 中国金融机构结构测度及分析 |
5.1.3 中国社会融资结构测度及分析 |
5.2 中国经济开放度测度及多维分析 |
5.2.1 经济开放度测度方法研究评述 |
5.2.2 中国贸易、金融与经济开放度指标的构建及估计 |
5.2.3 中国贸易、金融与经济开放度指标的测算及统计分析 |
5.3 中国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检验 |
5.3.1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及描述性统计 |
5.3.2 经济开放度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
5.3.3 金融结构和经济开放度交互作用影响货币政策效应方程估计结果分析 |
5.3.4 主要结论及启示 |
5.4 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原因剖析及发展趋势 |
5.4.1 原因剖析 |
5.4.2 发展趋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间接融资体系和直接融资体系传导更加复杂 |
6.1.2 中国金融结构转型能够为经济开放度提高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解释 |
6.2 政策建议 |
6.2.1 调整优化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操作工具框架. |
6.2.2 协调推进中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 |
6.2.3 稳健推动中国金融结构市场化转型和功能性提升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外汇干预:目标、机制与有效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本文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
1.4 主要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1.4.1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1.4.3 本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问题 |
第2章 外汇干预的基本理论与模型 |
2.1 外汇干预的必要性 |
2.2 外汇干预的目标体系 |
2.2.1 影响汇率水平 |
2.2.2 熨平汇率波动 |
2.2.3 调节外汇储备水平 |
2.3 以传统汇率决定理论为基础的外汇干预理论 |
2.3.1 流量模型中的外汇干预 |
2.3.2 资产市场模型中的外汇干预 |
2.4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的理论研究 |
2.4.1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 |
2.4.2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行为的微观策略 |
2.5 外汇干预传导渠道及有效性的理论发展 |
2.5.1 外汇干预的货币渠道 |
2.5.2 外汇干预的资产负债平衡渠道 |
2.5.3 外汇干预的预期或信号渠道 |
2.5.4 外汇干预的订单流量或微观结构渠道 |
2.5.5 外汇干预的噪音交易渠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资本项目开放下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 |
3.1 资本项目开放概述及资本自由度的度量 |
3.1.1 资本项目开放的定义及内涵 |
3.1.2 资本项目开放的世界发展历程 |
3.1.3 资本项目管制与开放的测度方法 |
3.2 资本项目开放下资本流动的经济效应研究 |
3.2.1 资本账户开放的资本流动效应 |
3.2.2 资本账户开放的资产组合效应 |
3.2.3 资本账户开放的产出效应 |
3.2.4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 |
3.2.5 资本账户开放的到期转换效应 |
3.3 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均衡汇率及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 |
3.3.1 均衡汇率的内涵及理论发展 |
3.3.2 国际资本流动背景下汇率决定的一般均衡分析 |
3.4 基于资本项目开放测度下的外汇干预理论分析及模型 |
3.4.1 福利损失函数视角下的外汇干预最优反应函数 |
3.4.2 汇率决定视角下的最优外汇干预反应函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外汇市场干预国际经验研究 |
4.1 美国外汇干预实践 |
4.1.1 美国外汇干预机制与操作流程 |
4.1.2 美国外汇干预历史 |
4.1.3 美国外汇干预有效性及主要启示 |
4.2 日本外汇干预实践 |
4.2.1 日本外汇干预目标、机制与流程 |
4.2.2 日本外汇干预历程及其有效性 |
4.2.3 日本外汇干预与资本项目自由度、货币政策独立性 |
4.3 巴西外汇干预实践 |
4.3.1 巴西汇率制度变迁 |
4.3.2 巴西资本项目开放、外汇干预与通货膨胀目标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外汇市场干预:目标、机制与有效性 |
5.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汇率体制变迁 |
5.1.1 1981-1985 年贸易内部结算价与非贸易公开价并存的官方双重汇率体制 |
5.1.2 1985-1993 年官方汇价与市场调剂价并存的双轨汇率体制 |
5.1.3 1994-1997 年有管理浮动汇率体制 |
5.1.4 1998-2005 年盯住汇率体制与 2005-2007 年重启改革 |
5.1.5 2008-2010 年临时性转向盯住体制与 2010 年至今重回改革路径 |
5.2 我国中央银行外汇干预与冲销操作 |
5.2.1 我国央行干预目标与操作工具 |
5.2.2 我国外汇干预特征 |
5.2.3 我国央行冲销操作 |
5.3 我国央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与传导机制 |
5.3.1 中央银行外汇干预反应函数 |
5.3.2 我国外汇干预传导机制 |
5.4 我国外汇干预有效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本项目开放条件下我国外汇干预问题 |
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
6.1.1 我国对外开放过程 |
6.1.2 我国资本项目开放进程 |
6.2 我国跨境资本流动自由度 |
6.3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体系与汇率形成影响 |
6.3.1 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
6.3.2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汇率形成影响 |
6.4 资本项目开放对我国外汇干预的具体影响 |
6.5 资本流动、外汇干预与货币政策协调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基于锚住货币供应量和通胀预期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货币政策操作策略改革历程 |
1.1.2 我国经济波动以及货币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货币政策及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关于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3 文章研究思路、方法及整体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2. 锚住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在现时期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2.1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操作—锚住货币供应量 |
2.2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分析 |
2.3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分析 |
2.4 我国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性分析—基于VAR模型对货币供应量和产出、价格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
2.4.1 实证方法 |
2.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4.3 建立货币供应量、物价和产出的VAR模型 |
2.4.4 实证结果 |
2.5 社会融资总量能成为可靠的“锚”吗 |
3. 锚住通货膨胀预测—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基础 |
3.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假定 |
3.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框架 |
3.2.1 设定通货膨胀目标的主体 |
3.2.2 通货膨胀目标标准的设计 |
3.2.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法律性框架 |
3.2.4 通货膨胀目标制实施的前提条件 |
4. 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家的实践经验 |
4.1 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目标制案例研究—韩国 |
4.1.1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背景 |
4.1.2 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
4.1.3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
4.2 新兴市场国家通胀目标制个案研究—巴西 |
4.2.1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背景 |
4.2.2 通胀目标制的操作框架 |
4.2.3 通胀目标制的实施效果 |
4.3 通胀目标制改善宏观经济表现在新兴市场国的实证研究 |
4.3.1 样本选择 |
4.3.2 模型选择 |
4.3.3 基于扩展的DID模型的实证检验 |
4.4 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政策效应检验 |
5. 我国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 |
5.1 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制度可行性分析 |
5.2 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操作可行性分析 |
5.3 我国通胀目标制的经济环境运行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8)英国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研究(1997-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论文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学术界研究现状 |
(二)国内学术界研究状况 |
三、主要内容 |
(一)研究内容和目标 |
(二)研究框架 |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重点与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保守党政府货币政策缺陷 |
一、政策目标不恰当 |
二、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不合理 |
(一)责任不明确 |
(二)缺乏透明度 |
三、宏观经济表现欠佳 |
(一)通货膨胀水平不稳定 |
(二)就业表现不佳 |
(三)经济增速不稳定 |
第二章 新工党政府对货币政策框架的创新 |
一、重新界定政策制定和执行责任 |
(一)货币政策委员会 |
(二)金融服务监管局 |
(三)债务管理局 |
二、改进通货膨胀目标 |
(一)保持清晰、稳定的通胀目标 |
(二)对称的通货膨胀目标 |
三、提高政策透明度 |
第三章 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实践 |
一、零售物价指数定义的通胀目标和利率调整(1997 年-2003 年) |
二、通胀目标转向消费价格指数(2003 年-2007 年) |
三、金融危机中的量化宽松(2008 年-2010 年) |
第四章 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评价 |
一、优势互补:宏观经济政策实现有效配合 |
(一) 新的宏观经济框架 |
(二)从审慎到“有目的的审慎” |
(三)为着长期发展而投资 |
(四)回归谨慎和应对金融危机 |
二、革故鼎新: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的历史定位 |
三、白璧微瑕:稳定与危机 |
(一)跨越周期稳定增长 |
(二) 应对危机差强人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的意义 |
1.2.2 现实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1.1 预期理论 |
2.1.2 预期管理理论 |
2.1.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2.2.1 预期理论 |
2.2.2 预期管理理论 |
2.2.3 预期管理的货币政策 |
第3章 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相关理论 |
3.1 基本理论 |
3.1.1 经济周期理论 |
3.1.2 内生增长理论 |
3.1.3 信息冲击理论与DSGE模型 |
3.1.4 宏观调控方式创新与完善理论 |
3.1.5 预期管理的理论 |
3.2 预期管理的理论模型 |
3.2.1 宏观经济模型中预期的简化表现 |
3.2.2 基于新凯恩斯主义模型的预期管理模型 |
3.3 预期管理指标体系 |
3.3.1 主要指标体系 |
3.3.2 指标解释 |
3.3.3 预期管理指标构建 |
第4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探索与发展 |
4.1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发展历程 |
4.1.1 “价格闯关”与“价格预期”(1988—1992) |
4.1.2 治理通货膨胀与预期管理(1992—1997) |
4.1.3 治理通货紧缩与预期管理(1998—2003) |
4.1.4 加强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2004—2008) |
4.1.5 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宏观调控与预期管(2008—至今) |
4.2 预期管理与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
4.2.1 传统宏观调控方式的局限性 |
4.2.2 引入预期管理的宏观调控方式新变化 |
4.2.3 我国货币政策创新的新探索 |
第5章 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实证分析 |
5.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1 基本DSGE模型构建 |
5.1.2 预期冲击引入 |
5.2 模型的对数线性化 |
5.3 数据处理与参数估计 |
5.3.1 数据处理 |
5.3.2 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5.4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 |
5.4.1 外生冲击的脉冲响应 |
5.4.2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 |
5.4.3 外生冲击的方差分解的经验解析 |
5.5 预期管理有效性检验 |
5.5.1 预期管理模型构建与估计 |
5.5.2 预期管理有效性:数值模拟 |
5.5.3 预期管理福利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比较与实践 |
6.1 实施前瞻性指引的背景 |
6.2 前瞻性指引的基本理论与政策 |
6.2.1 基本理论 |
6.2.2 基本政策 |
6.3 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前瞻性指引的具体实践 |
6.3.1 美国 |
6.3.2 欧盟 |
6.3.3 日本 |
6.4 国外前瞻性指引实践的启发与借鉴 |
第7章 实施预期管理的政策与建议 |
7.1 明确预期管理的适用性 |
7.2 实施预期管理的路径选择 |
7.2.1 充分重视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作用 |
7.2.2 扩展预期管理主体 |
7.2.3 强化信心管理 |
7.2.4 扩大预期管理范围 |
7.2.5 利用大数据提质预期管理 |
7.3 实施预期管理的制度建设 |
7.3.1 宏观调控“区间管理”的制度完善 |
7.3.2 完善预期管理的“硬”制度 |
7.3.3 加强预期管理的“软”制度 |
7.4 加快建立预期管理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中央银行透明度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特色与不足 |
1.4.1 特色 |
1.4.2 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理论研究 |
2.1.2 实证研究 |
2.1.3 通货膨胀预期和中央银行透明度的度量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文献评论 |
第3章 中央银行透明度与通胀预期理论概述及实践经验 |
3.1 中央银行透明度与通货膨胀预期理论概述 |
3.1.1 中央银行透明度理论 |
3.1.2 通货膨胀预期理论 |
3.1.3 中央银行透明度与通货膨胀预期的理论联系 |
3.2 中央银行透明度建设的实践经验 |
3.2.1 国际经验 |
3.2.2 国内经验 |
第4章 中央银行透明度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中央银行透明度指数(E&G 指数)的构建和分析 |
4.1.1 指数的建立 |
4.1.2 指数评估 |
4.1.3 指数的分析 |
4.2 通胀预期数据的来源与分析 |
4.3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 |
4.3.1 理论模型 |
4.3.2 实证结果 |
4.4 单个国家的分析 |
4.5 通胀持续性的分析 |
4.6 实证研究的结果分析 |
第5章 提高我国中央银行透明度的策略选择 |
5.1 提高中央银行透明度的一般路径 |
5.2 通胀预期管理中最优中央银行透明度的确定 |
5.3 我国的策略选择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各国中央银行透明度改变事件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建立周内学习目标制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汇率波动、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D]. 钟意. 浙江大学, 2014(08)
- [2]提高透明度的货币政策操作与效果研究[D]. 陆蓓. 上海交通大学, 2008(12)
- [3]基于互动学习的货币政策信息传导机制研究[D]. 储峥. 复旦大学, 2012(03)
- [4]中央银行沟通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D]. 刘剑文.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6)
- [5]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传导及有效性研究 ——基于金融结构的视角[D]. 霍强. 云南大学, 2016(12)
- [6]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中的外汇干预:目标、机制与有效性[D]. 刘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4(12)
- [7]基于锚住货币供应量和通胀预期的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研究[D]. 俞海倩.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5)
- [8]英国新工党政府货币政策研究(1997-2010)[D]. 张凯成.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研究[D]. 赵根宏. 辽宁大学, 2016(02)
- [10]中央银行透明度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研究[D]. 贾晓珍. 华侨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