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

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

一、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文献综述)

张超洋[1](2019)在《基础隔震结构的柔性限位防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隔震技术具有力学模型简单、机理清晰、减震效果明显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减震技术。隔震结构虽然在设防烈度下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动力响应,保证结构的安全,但是由于地震的随机性,超设防烈度地震时有发生,在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隔震层会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造成隔震支座失效,导致上部结构倾覆倒塌。因此,有必要对隔震层进行软碰撞限位保护,将隔震支座的水平位移限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保证隔震结构在超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本文对隔震结构的软碰撞限位体系研究内容如下:(1)研发设计了一种新型柔性限位防护装置,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仿真了限位防护装置,进行位移控制的竖向压缩分析,了解限位防护装置的力学性能及变形过程,获得限位防护装置在不同位移阶段的刚度值。(2)以冷粘结的方式制作了不同尺寸的足尺限位防护装置试件,通过对该装置的试件进行位移控制的压缩性能试验,获得了试件在受压时的荷载-位移曲线。试验结果表明:足尺限位防护装置试件具有自动复位能力、变刚度且具备一定的耗能能力的特点,符合最初的设计构想,满足了软碰撞限位防护装置的基本要求。(3)采用ETABS建立基础隔震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上部结构为弹性模型,设防烈度为7度(0.15g)。首先进行基础隔震结构在7度(0.15g)、8度及8度(0.30g)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然后通过Gap单元模拟了基础隔震结构与限位防护装置的之间的软碰撞,进行设置限位防护装置基础隔震结构在8度(0.30g)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对比分析了限位防护装置对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顶层加速度及隔震层位移的影响。(4)在ETABS软件中分析时,只是考虑了限位防护装置采用“三折线”刚度弹性模型,并没有考虑限位防护装置的滞回特性和荷载-位移曲线下降阶段刚度的变化。为了进一步研究该限位防护装置对基础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首先,本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公式拟合,提出一种“三角形”弹塑性模型,采用MATLAB提供的Simulink模块对该弹塑性模型进行仿真,通过输入结构位移实现对弹塑性恢复力精确快速的求解。然后建立基础隔震结构的多质点模型,隔震层和上部结构采用非退化Bouc-Wen弹塑性模型,限位防护装置采用“三角形”弹塑性模型,并用Simulink模块仿真了限位防护装置和隔震结构的软碰撞。最后进行基础隔震结构及设置限位防护装置基础隔震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对比分析了限位防护装置对上部结构的层间剪力、层间位移、顶层加速度及隔震层位移的影响。

马泰泉[2](2018)在《中国大地震(连载)》文中研究表明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第四章血祭唐山1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这是一份鲜为人知的简报,共印450份。报:华(国锋)主席、叶(剑英)副主席、在京政治局各同志、各位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河北省委、省革委;抄送: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红旗》杂志社;发:会议代表。

罗灼礼[3](2017)在《难忘的1976(一)》文中提出1976年,中国传统历法的龙年,是我国社会政治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我国地震史上特殊年份,更是地震部门和地震工作者刻骨铭心的一年。这一年,中华大地可谓灾难深重,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自然和人文大事件:3月8日下午东北吉林发生陨石雨;5月至8月先后发生6次7级以上大地震:5月29日云南龙陵发生7.4级地震,

马泰泉[4](2017)在《中国大地震(连载) 第四章 血祭唐山》文中提出溅着血泪的生存与毁灭的悲壮史诗石破天惊的大自然与人类命运的交响曲!(接上期)1.谜一样的华北像一片凝固的海海城地震预报成功,无疑给全国性的地震大恐慌打了一针安定剂。社会民众对地震工作者的信赖和期望值大大提高,称赞他们是生命一线的"哨兵"和"守护神",令人景仰。然而,这些"哨兵"和"守护神"们的欢

黄圣睦,董瑞英[5](2013)在《1970~2008年中国10次大地震预测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将监测预报工作过程从预测意见提出—取得共识—加强监测—提供社会—预测结果,称为工作流程;将各工作阶段的相应中、短、临阶段的前兆异常现象的认识和先后发展,称为技术流程。对1970~2008年10次中国中东部7级以上大地震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进行了总结和对比,得出了一些对今后监测预报工作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教训,可供同行们参考。

国文[6](2013)在《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文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把地震预测作为专业地震部门社会责任和工作任务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自1970年成立中国地震局至今,地震部门有记录的地震预测至少77次,其中强震31次,中强和有感地震46次。除此之外,地震局系统外比较准确预测的震例也达数百次之多。目前,关于地震能否有效预测预报,学术界仍存在重

周强[7](2012)在《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特别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尤为重视。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和农村安居安学工程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基于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仿真、震害预测等技术的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可用于地震救灾的辅助决策、应急救援人员的虚拟演练、地震科普教育等方面,是提高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农村主要结构形式的砌体结构,其破坏是历次地震中造成大量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重要原因。砌体结构的抗震试验与震害分析是实现农村安居安学目标的必要途径,也是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的重要理论依据。因此,进行砌体结构抗震试验与震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应是地震工程与工程力学界研究工作的重点,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就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破坏机理、抗震措施、振动台试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三维灾害模型的建立、灾情场景的实现技术等开展了研究,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详细介绍了汶川地震中北川县擂鼓镇的7栋典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震损情况,并对其震害原因及构造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将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发展为抗倒能力指数的方式,对7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抗倒能力进行分析;为农村安居安学工程中砌体结构的抗震提出了建议;2.详细介绍了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抗震加固试验中已建-70m2户型房屋振动台试验的主要过程;对模型结构的破坏特征、动力特性以及测点反应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试验结果对原型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评价;为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安居工程中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3.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振动台试验的模型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比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试验方提供的原型结构的材料高于实际强度,按实际材料强度建立了的原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依据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原型结构的抗震性能;4.总结了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和破坏特征,对震害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震害,讨论了设防结构与非设防结构的震害差异;依据震害资料及专家经验,给出了砌体结构在不同地震破坏等级下,震害在不同楼层及各构件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总结了汶川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启示,提出了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及建议;5.利用3Ds MAX、Photoshop、Auto CAD等软件制作了大量砌体结构三维模型,并创建不同破坏等级的模型数据库;以汶川地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教师住宅楼为例,给出了创建三维完好模型以及不同破坏等级下的三维灾害模型的建模方法;6.基于ArcGIS软件实行了地震现场的三维地形,在此基础上以福建省石狮市为例,实行了三维建筑模块灾前场景,并利用不同颜色表征建筑不同破坏等级的方式实行了任意地震影响场下,三维建筑模块灾害场景;通过模型替换,实行了三维建筑完好模型场景以及三维建筑破坏模型场景。

韩颖[8](2011)在《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其发展演变的深刻历史背景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启示。按照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阶段性,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救灾捐赠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时期: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时期(1979-1988年)、救灾捐赠的改革探索时期(1989-1999年)和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本文由导论、正文(四章)和结束语(第五章)组成。导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课题的选题意义、相关核心概念、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以及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第一章,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回顾。通过已掌握的材料,对1949-1978年中国发生的自然灾害情况,以及党和政府开展的救灾捐赠活动进行归纳梳理,总结1949-1978年间中国救灾捐赠的特点。第二章,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笔者认为,这一阶段救灾捐赠还处于初步恢复和摸索阶段,“左”的思想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还依然存在。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进行恢复、调整,开始尝试恢复国内救灾捐赠工作,但救灾捐赠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虽然中国开始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在救灾外援的接收、入境、运输、检验检疫、发放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些固定做法和规定,但对救灾外援的态度还比较保守、谨慎、出现犹豫反复,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将灾情、救灾和接受救灾外援与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混在一起考虑,还不够开放、理性和务实。第三章,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体制的转轨,救灾捐赠开始真正步入改革探索阶段。以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的成立、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民政部开始初步探索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和救灾对口支援模式,并逐步规范、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和制度规定,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家以法律形式对扶贫济困捐赠行为的肯定、保护、规范和鼓励,为救灾捐赠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奠定了救灾捐赠工作法制化的基础。第四章,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主要介绍了2000年后中国救灾捐赠在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以及立法工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笔者认为,经历了2003年防治“非典”、2008年初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4·14”玉树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等救灾捐赠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国际救灾援助及立法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救灾捐赠在组织、发动、接收、运输、分配、统计、信息公开、监督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逐步规范、完善,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规范的运行模式,逐步确立了“政府推动、民间运作、社会参与、各方协作”的救灾捐赠工作机制。结束语(第五章),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述评。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取得的重大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总结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改革发展的经验启示。在对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考察过程中,本文着重对该课题研究的几个薄弱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系统考察了中国在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经常性社会捐助、救灾对口支援、救灾捐赠激励和救灾捐赠立法等问题上的政策变化及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陈一文[9](2010)在《中国地震预报四十年怪现象: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几乎每一次强震,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面对毁灭性灾难,人们痛定思痛,屡屡追问,以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能不能在事先对地震做出预测预报?回顾40年来中国地震的预测预报历史,有助于我们对这

陈一文[10](2010)在《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 中国地震预报四十年怪现象》文中认为几乎每一次强震,都牵动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面对毁灭性灾难,人们痛定思痛,屡屡追问,以人类现在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能不能在事先对地震做出预测预报?回顾40年来中国地震的预测预报历史,有助于我们对这个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隔震结构的柔性限位防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抗震结构发展进程简介
    1.3 隔震结构概述
        1.3.1 基础隔震结构
        1.3.2 层间隔震结构
    1.4 隔震结构发展进程
        1.4.1 基础隔震结构的发展进程
        1.4.2 层间隔震结构的发展进程
    1.5 基础隔震结构限位防护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软碰撞限位防护装置及运动方程
    2.1 引言
    2.2 限位防护装置的简介
    2.3 限位防护装置的设计构想
    2.4 弹性软碰撞运动方程
    2.5 动力响应分析方法
        2.5.1 随机振动分析法
        2.5.2 反应谱分析法
        2.5.3 动力时程分析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限位防护装置有限元仿真及性能试验
    3.1 引言
    3.2 限位防护装置有限元仿真
        3.2.1 橡胶本构
        3.2.2 有限元网格划分和单元选取
        3.2.3 有限元仿真结果分析
    3.3 限位防护装置制作
        3.3.1 冷粘结制作工艺
        3.3.2 冷粘结限位防护装置的制作
    3.4 限位防护装置的性能试验
        3.4.1 限位防护装置试件
        3.4.2 试验工况
        3.4.3 试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隔震结构弹性软碰撞限位仿真分析
    4.1 引言
    4.2 基础隔震结构模型
        4.2.1 模型概况
        4.2.2 地震波选取
    4.3 模型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4.3.1 结构周期
        4.3.2 层间剪力
        4.3.3 层间位移角
        4.3.4 顶层加速度
        4.3.5 隔震层位移
    4.4 软碰撞模拟
    4.5 软碰撞限位结果分析
        4.5.1 限位后层间剪力
        4.5.2 限位后层间位移角
        4.5.3 限位后顶层加速度
        4.5.4 限位防护装置受力分析
        4.5.5 限位后隔震层位移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软碰撞限位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及模型的选定
        5.2.1 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
        5.2.2 计算模型假定
    5.3 基础隔震结构的恢复力模型
        5.3.1 隔震层的恢复力模型及仿真
        5.3.2 上部结构的恢复力模型及仿真
    5.4 试验数据公式拟合及仿真
        5.4.1 试验数据公式拟合
        5.4.2 三角形弹塑性模型仿真
    5.5 基础隔震结构及软碰撞仿真
        5.5.1 模型介绍
        5.5.2 基础隔震结构仿真
        5.5.3 基础隔震结构软碰撞仿真
        5.5.4 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
    5.6 软碰撞限位结果分析
        5.6.1 限位后层间剪力
        5.6.2 限位后层间位移角
        5.6.3 限位后顶层加速度
        5.6.4 限位后防护装置受力分析
        5.6.5 限位后隔震层位移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中国大地震(连载)(论文提纲范文)

第四章血祭唐山
    1 2.解密唐山大地震“机密”、“绝密”文档
    13.三十年问答:如果有一个“如果”显灵

(3)难忘的1976(一)(论文提纲范文)

我国地震科技的千年兴衰
周恩来总理我国现代防震减灾事业缔造者、推动者

(4)中国大地震(连载) 第四章 血祭唐山(论文提纲范文)

1.谜一样的华北像一片凝固的海
2.悲怆!“京津唐”保卫战
3.和林格尔的迷失与五月会议

(5)1970~2008年中国10次大地震预测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10次大地震震情分析预测工作的回顾
    1.1 1970年1月5日通海M7.8地震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震后认识)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2 1973年2月6日炉霍7.6级地震
        1) 中长期异常判定[10]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11]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与震后总结[11]。
        5) 评价
    1.3 1975年2月海城M7.3地震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41976年5月29日龙陵7.3、7.4级地震[2, 14]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5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2]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61976年8月16日松潘7.2级地震[2]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71988年11月6日澜沧7.6级、耿马7.2级地震[3, 17]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81995年7月13日孟连7.3级地震[4]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9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4] (7)
        1) 中长期异常判定[16]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1.10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
        1) 中长期异常判定
        2) 中期异常判定
        3) 短期异常判定
        4) 临震异常判定 (含震后调查)
        5) 评价
2 改进分析预报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
    2.1 形成中期预测重点危险区的共识是实现短期预测的前提
        (1) 工作流程
        (2) 技术流程
    2.2 抓住短期异常前兆和震兆, 在中期危险性基础上确认几个月 (最好3~6个月) 危险地区范围 (最好100×100 km2) , 是实现中—短期过渡的关键
        (1) 工作流程
        (2) 技术流程
    2.3 临震异常难以判定, 难在数量少、多解性强, 尤其是临震异常距发震时间的不确定性, 是实现防震减灾的最大困难
        (1) 工作流程
        (2) 技术流程
3 结论与建议
    3.1 为分析预报工作的发展提供有促进力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3.2 协调和组织好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的相互指导、相互促进
    3.3 加强现代化的群测、群防, 是分析预报工作发展的必要基础

(6)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论文提纲范文)

周恩来:地震有前兆, 可以预测预报
海城预报:偶然还是必然?
唐山大地震前的准确预测
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奇迹”
乐山预测发震时间

(7)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地震灾害背景
        1.1.2 农村安居安学目标
        1.1.3 地震灾害管理和应急救援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砌体结构研究现状
        1.3.2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汶川地震中典型砌体结构学校建筑抗倒能力分析
    2.1 引言
    2.2 现场震害调查
        2.2.1 房屋建筑概况
        2.2.2 震害现象
    2.3 抗震构造措施评析
    2.4 结构抗倒能力分析
        2.4.1 楼层抗震能力指数
        2.4.2 抗倒能力推断
    2.5 砌体结构学校建筑的抗震建议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原型结构简介
        3.2.2 试验设备简介
        3.2.3 相似关系及模型设计
        3.2.4 模型制作
        3.2.5 试验测试方案
        3.2.6 仪表选用及测点布置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模型破坏现象
        3.3.2 模型的动力特性
        3.3.3 模型结构的加速度反应
        3.3.4 模型结构的位移反应
        3.3.5 频谱分析
    3.4 原型房屋的抗震能力评价
    3.5 试验结论与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层混凝土砌块砌体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4.1 引言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2.1 有限元软件的选取
        4.2.2 砌体的建模方法
        4.2.3 材料模型的选取
        4.2.4 参数的确定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模态计算及结果分析
    4.4 加载工况及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
    4.5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4.5.1 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4.5.2 原型结构有限元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砌体结构震害总结及震害分布规律研究
    5.1 引言
    5.2 砌体结构的震害总结及分析
        5.2.1 砌体结构的典型震害
        5.2.2 设防与非设防砌体结构的震害差异
        5.2.3 汶川地震的震害特点及启示
        5.2.4 砌体结构的抗震措施及建议
    5.3 砌体结构震害分布规律研究
        5.3.1 震害的定量分析
        5.3.2 震害的分布规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地震现场灾情场景模拟技术的主要思路
    6.3 三维地形的建立
        6.3.1 Arc GIS 软件概述
        6.3.2 三维地形相关概念
        6.3.4 三维地形的建立
    6.4 建筑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6.4.1 建模软件及思路
        6.4.2 砌体结构三维模型的建立
        6.4.3 砌体结构三维模型库的建立
    6.5 GIS 数据库的建立
    6.6 基于 ARCGIS 的三维灾害场景的实现
        6.6.1 三维建筑模块场景模拟
        6.6.2 三维建筑模型场景模拟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1949-1978年中国救灾捐赠回顾
    第一节 1949-1978年的自然灾害状况
        一、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二、党对自然灾害认识的变化
        三、初步提出救灾工作方针
    第二节 1949-1978年的救灾捐赠活动
        一、“一碗米”、“一两米”等一系列节约捐输救灾运动
        二、社会募集救济款物
        三、群众互助互济
    第三节 1949-1978年救灾捐赠评析
        一、以生产自救自助为主,有限开展救灾捐赠
        二、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给灾民以有力支持
        三、强调国内互助,排斥救灾外援
        四、募捐活动具有一定的零散性、偶然性、被动性
        五、救灾捐赠具体政策较笼统,缺乏规范性
    小结
第二章 1979-1988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恢复和调整
    第一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救灾工作的调整
        一、重新明确民政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
        二、调整救灾工作方针
        三、科学认识自然灾害
        四、开展救灾理论研究
    第二节 国内救灾捐赠的初步恢复
        一、救灾与扶贫相结合的新思路
        二、救灾与扶贫募捐工作的初步实践
    第三节 对待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调整和反复
        一、首次被动接受救灾外援
        二、缩紧外援口径,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出现反复
        三、通过联合国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要求
        四、规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口径
    小结
第三章 1989-1999年中国救灾捐赠的探索和改革
    第一节 1989-1999年救灾捐赠改革探索的背景
        一、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成立
        二、减灾被纳入国民经济计划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三、救灾工作实行分级管理体制改革
    第二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的初步探索
        一、经常性社会捐助的源起
        二、初步探索和实践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
    第三节 救灾对口支援模式的探索和建立
        一、对口支援政策溯源
        二、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探索和实践
    第四节 国际救灾援助政策的逐步确立和完善
        一、明确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立场
        二、逐步完善国际救灾援助相关规定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颁布实施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制定的背景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中关于救灾捐赠的规定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颁布实施的重大意义
    小结
第四章 2000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的快速蓬勃发展
    第一节 救灾捐赠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
        二、国家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实现小康
        三、救灾工作方针的新变化
        四、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第二节 2000年以来救灾捐赠典型案例
        一、2003年防治非典型肺炎捐赠活动
        二、2008年初应对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捐赠活动
        三、“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四、2010 年玉树“4·14”地震和“8·7”舟曲泥石流灾害捐赠活动
    第三节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形成和创新
        一、加快建立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
        二、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的创新模式——“慈善超市”
        三、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的正式形成
    第四节 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调整和发展
        一、适时调整救灾捐赠对口支援方案
        二、“5·12”汶川地震救灾捐赠对口支援的重大发展
    第五节 救灾捐赠应急响应机制的探索和实践
        一、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救灾捐赠工作规程的制定和应急机制的完善
    第六节 救灾捐赠激励机制的探索和建立
        一、表彰奖励
        二、税收激励
    第七节 参与国际救灾援助的新变化
        一、主动、规范、多元接受国际救灾援助
        二、积极开展印度洋海啸等对外救灾援助
        三、多渠道、多层次参与国际救灾减灾交流合作
    第八节 救灾捐赠立法进程加快
        一、出台《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
        二、修订、颁布《救灾捐赠管理办法》
        三、制定一系列指导救灾捐赠的政策规章
    小结
第五章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基本评价
    第一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的成就
        一、救灾捐赠规范化、制度化显着加强
        二、救灾捐赠法制化取得初步成效
        三、救灾捐赠社会化逐步形成
        四、救灾捐赠对外开放不断深入
        五、救灾捐赠内容、渠道不断拓宽
        六、救灾捐赠规模、水平快速增长
        七、救灾捐赠社会效果凸显
    第二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完备
        二、政府行政干预功能过强,非政府组织参与不够
        三、对救灾捐赠的优惠政策和鼓励力度不足
        四、募捐主体与受赠主体存在混淆
        五、救灾捐赠信息公开缺乏规范性
        六、救灾捐赠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到位
    第三节 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发展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完善救灾捐赠法律体系,以法制化推动救灾捐赠的科学发展
        二、扩大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继续推进救灾捐赠社会化
        三、完善救灾捐赠激励措施,提升公众捐赠热情
        四、明确募捐主体资格,理顺政府角色,促进中国公民社会建设
        五、规范救灾捐赠信息公开披露机制
        六、建立一体化监管网络,推进捐赠文明
        七、加强社会主义慈善捐赠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地震预报四十年怪现象: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周恩来:地震有前兆, 可以预测预报
海城预报:偶然还是必然?
唐山大地震前的准确预测
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奇迹”

四、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隔震结构的柔性限位防护研究[D]. 张超洋. 广州大学, 2019(01)
  • [2]中国大地震(连载)[J]. 马泰泉. 防灾博览, 2018(04)
  • [3]难忘的1976(一)[J]. 罗灼礼. 城市与减灾, 2017(05)
  • [4]中国大地震(连载) 第四章 血祭唐山[J]. 马泰泉. 防灾博览, 2017(03)
  • [5]1970~2008年中国10次大地震预测预报经验教训的初步探讨[J]. 黄圣睦,董瑞英. 内陆地震, 2013(02)
  • [6]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史上的唐山“漏报”[J]. 国文. 协商论坛, 2013(05)
  • [7]砌体结构抗震试验及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D]. 周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2(01)
  • [8]1978年以来中国救灾捐赠研究[D]. 韩颖.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9]中国地震预报四十年怪现象: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J]. 陈一文.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0(10)
  • [10]从“预测到小时”到“不能预测” 中国地震预报四十年怪现象[J]. 陈一文. 文史参考, 2010(10)

标签:;  ;  ;  ;  ;  

海城地震抗震工作经验交流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