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平进程步履蹒跚──科索沃战争周年回眸(论文文献综述)
于滨[1](2021)在《苏联解体30年: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30年前的苏联解体,至今仍在以各种方式,或多或少、间接直接撬动欧亚大陆敏感的地缘政治神经。本文力图从个人(戈尔巴乔夫)、国家(苏联)和国际体制三个维度,审视那场"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的偶然与必然,评判政治精英的沉浮,以及国际体制转型的震荡。作为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冷战体系终结和帝国解体中负有主要责任,直接导致了苏联体制的瘫痪和瓦解,尽管这并非戈氏本意,也完全超出西方预想。相对于戈氏面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采取的激进和天真的改革举措,中国一直在探索和优化执政党、国家机制和社会之间关系的不同机制和不同的排列组合;以开放姿态,渐进改革,灵活务实,使体制"立新"的速度和质量,远超改造、破除旧机制的进程。在国际层面,苏联解体而导致的单极世界并未"终结"历史,而是开启了所谓"自由国际秩序"盛极而衰的过程。面对中国历史性的崛起,新一轮大国博弈已见端倪。
雷建锋[2](2019)在《国家身份、国家角色视域下的中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身份是指国家在特定国际背景下持有和表现出的个性与独特性的形象,即国家是什么和代表什么,在国家与其他国家的互动中形成和变更,包括内在身份和社会身份。内在身份是由国家独立于外部世界的属性决定,社会身份是国家与其他国际行为体的互动中建构而成的。国家角色是外交决策者对于适合本国的一般性决策、义务、规则及行为的自我确定,同时包括了处于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在持久基础上应尽职责的自我确定。国家身份决定国家利益,国家利益规定国家角色,国家角色塑造国家对外行为。中美俄三国的战略影响使其对外政策具有强烈的相互依存特性。三国内在身份差异决定了美国会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持久推动力,中俄社会身份的趋同有利于两国在国际问题上达成相同或相似立场,国家角色认知差异使两国选择结伴不结盟关系。
赵梓皓[3](2018)在《近十年来影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要因素分析》文中指出自1998年《圣马洛宣言》发表至今,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已经度过了整整20个春秋,相较于前十年发展步伐的踌躇不前和成长模式的“虎头蛇尾”,近十年来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和经济难题在对共同防务形成明显“倒逼”效应的同时,正在成为治疗欧盟拖延症的一剂良药。尤其是面对债务危机与英国脱欧两大“黑天鹅”事件接连对凝聚欧洲人数百年情感的一体化事业形成重创,通过共同防务框架下的机制建设与务实合作挽救危局,显现出了史无前例的优越性和凝集力。本文选取了乌克兰危机、难民潮、特朗普因素、债务危机以及英国脱欧五项重要因素作为分析近十年来欧盟共同防务发展趋势的基本视角。鉴于乌克兰危机背后的俄罗斯战略威胁以及难民潮催生的非传统安全困境是对欧盟强化安全体制建设的直接诱因,故而将此两种因素归结为推进欧盟共同防务建设的新动力;而特朗普欧洲政策对跨大西洋关系裂痕的加深与债务危机引起的防务投入不足则是共同防务在保持前进态势的基础上需要应对的更高层次挑战,故而将此两种因素归结为困扰欧盟共同防务发展的新难题;至于英国脱欧掀起的欧盟一体化机制“逆流”,对共同防务建设的消极影响与积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可能将轮番占据上风,故而将之定义为冲击欧盟共同防务的新变量。基于对五项因素的辩证分析,笔者认为未来的欧盟共同防务具备进一步提速的基本条件和跃升潜力,其发展趋势将具有四点主要特征:其一,安全环境和实力地位的认知变化正在形成共同防务加速成长的社会基础;其二,提升防务资源投入水平以及完善操作层面的机制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其三,职能扩展伴随欧盟-北约在防务领域的合作深化难以逆转;其四,法德协调的决心和意志强化是隐藏在英国脱欧危机中的潜在逻辑。对于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的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而言,既不可故步自封,浅尝辄止,使得困境之下的宏图大愿最终成为危机过后的空中楼阁;亦切忌盲目自信,急功近利,抱有取代北约、收回欧洲安全主导权等不切实际之幻想。而是应当以更加务实的姿态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以法德协调为牵引推动难得的“机遇窗口”转化为现实的建设成果。
张进军[4](2017)在《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深层次体现。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在西方话语体系和中国话语体系中形成、发展规律,揭示当代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研究领域中隐含的理论和逻辑悖论,从而说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构建的困境、前景、机制和路径。论文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核心,以构建什么样的国家形象和怎样构建国家形象为两个抓手,围绕着话语体系在国家形象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结合中国梦和如何向世界说明中国,着重阐明怎样通过话语体系的重构促进国家形象的构建,以达到更好的凝聚共识、增信释疑以及优化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理论上,本文的价值旨归指向中国国家自我认同以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践上,注重中国政治文化软实力与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提升。论文共7章。第一章为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等,并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回答什么是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相关基础理论。其中话语体系的机制部分,详细论述了话语体系运行机制“自我隐蔽”、“普遍价值”、“话语事实”、“话语人格”四大运行机制。目前国家形象构建中学术界对此关注度不足、分析不深,这种状态严重制约了我们对国家形象构建中话语体系的认知。话语体系四大机制的概括和总结,深化了话语体系的理论,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原创性。第三章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通过话语体系构建国家形象的历史经验和现实优势,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规律性借鉴。通过分析苏东国家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弱化导致国家形象的崩溃逻辑关系,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总结越南、印度和俄罗斯建设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为我国的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提供更具体借鉴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之一,其中“西方话语体系崇拜折射‘东亚病夫’的国家形象”部分,分析了我国道路不自信、理论不自信、制度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的弱国心态之根源,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对当代中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构建,对于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我国历代国家领导人在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就,总结了我国的优秀经验以及进一步努力的方向。第五章是论文的重点和核心,主要分析我国的发展优势之所以尚未成为我国话语优势的原因,找出当前我国国家形象和话语体系的客观问题所在,为实质性解决问题夯实基础。由于我国在话语体系上缺乏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应对西方话语体系时常处于被动状态,导致我国国家长期的负面形象。第六章是论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提出当前我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创新的可能性战略和策略。战略上,我国应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三位一体建设,不断从人民群众生动语言和智慧中汲取精华。同时,我们还应不断的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发展成果发展话语体系、阐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整合话语体系、实施话语体系工程创新话语体系。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语部分,梳理了全文的脉络并概括了论文的主旨。第一,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一定国家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物质力量,与一定的话语体系存在相互依存关系。第二,中国国家形象受西方话语体系的制约。构建符合我国战略需求的中国国家形象必须解构西方霸权话语体系。第三,中国国家形象还受中国话语体系的限制。构建与我综合国力相适应的的国家形象必须重构的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第四,重构当代国家形象和中国话语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学术话语体系。学术话语体系为前者提供深层学理上的滋养,是话语体系获得权威性、国家形象取得公信度的基础。论文的不足与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也在本章予以说明和交代。
蒋珝祯[5](2017)在《两德统一与法国的外交应对 ——对战略再保证理论的历史检验》文中研究说明1989年到1990年间,冷战和东欧格局发生剧变,在这一形势下,东德从内部发生转变,两德统一走上了快车道。德国问题历来是欧洲事务的关键,德国的统一必然涉及到欧洲势力均衡、周边国家权力的再平衡、世界力量格局的震动。法国作为一个与德国有着悠久渊源的邻国,德国统一对其产生的影响更是首当其冲。为了主动迎战这一事件对法国的冲击,以法国总统密特朗为首的法国核心决策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多方位、多层次、多平台的外交工作。首先,法国积极与苏联、英国、美国三个主导战后秩序的战胜国开展协调和磋商,确保对德国统一在平稳的过程中进行,并且保证了对统一所产生国际后果的商议权;其次,法国与历史上和德国产生边界分歧的周边国家——波兰,开展频繁的合作,确保德国统一不会对欧洲内部疆界做出修正、避免边界调整引发的有害于欧共体发展的不稳定因素;法国积极在国际机制和平台上有所作为,例如1.主动商讨四大国框架下的法国在德驻军与撤军时刻表2.和德国一道推进欧洲货币与经济联盟,并开启通往欧洲政治联盟的大门3.积极和苏联协商,借助欧安会平台对德国统一所产生的安全后果进行再保证。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法国在两国统一进程中的角色,以及在当时国际框架和谈判中的相对地位,并尝试通过战略再保证和信号传递的分析路径厘清法国决策层的决策动机和意图,辨识影响法国决策预期的各种现实和心理因素,从而形成对这段历史更加微观化、系统化与理论化的阐述!
王帅[6](2017)在《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文中研究指明“德国问题”可谓东西方欧洲冷战场上最重大、最核心的议题。二战之后它基本上经历了 1941—1949年两个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9—1963年围绕德国问题展开的斗争、以及1963—1985年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几个大的历史阶段。从这段历史中德国人清楚地认识到,解决德国问题的所谓的自主权仅仅存在于两个超级大国的影子之下。不过,“缓和”时期种下的合作、协商等解决问题的方式给以后处理德国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示范路径。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为了继承和发扬安德罗波夫的改革思想并进一步根除勃列日涅夫时代的沉疴旧病、调整苏联因过度扩张而导致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畸形、避免核战争带来的全盘皆输的风险,提出了对苏联从内政到外交实施全面改革的“改革与新思维”。“改革与新思维”在外交上的表现便是鼓励东欧等社会主义卫星国效仿苏联推进自由化改革并默认其脱离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与匈牙利的民主化改革加上联邦德国对“东方政策”的背离诱使了民主德国危机的全面爆发。德国问题随着柏林墙的倒塌再次回归国际政治舞台。以“克服欧洲分裂”为目标的美国谨慎支持德国的重新统一;惧怕“德意志民族侵略性性格”的英国首相撒切尔不顾英国外交部的反对坚持公开反对统一;法国的立场则是矛盾的,私下里反统一因担心统一破坏既有的欧洲一体化建设,公开对统一的友好因担心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可能破坏法德互信。苏联仍然抱守传统的两德分裂政策,但戈尔巴乔夫无差别地鼓励东欧改革连同苏联自身无力帮助东德走出危机,使得苏联难再胜任“保持两德统一大门关闭”的守门人的角色。联邦总理科尔在极度微妙的国际与国内环境下出人意料地提出了旨在实现德国统一的“十点计划”。他凭借该计划树立了国内权威、进一步稀释了民主德国的主动权与稳定性、有力抵制了欧洲邻国的迟疑和反对、为联邦德国的进一步行动塑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十点计划”遭到了欧洲的联合抵制,美国坚定地站在联邦德国一边一面安抚苏联,一面对英法施压。德美协作构建了德国统一之路坚实的外部基础。科尔通过对波德边界的公开承诺以及对欧洲建设法国式路径的允诺最终得到了密特朗在统一问题上的中立。撒切尔拉拢密特朗组建英法反统一协约因此失败。与此同时,苏联面对科尔一步步将东德推向深渊的“大步子政策”,不论是在内政上还是在外交上都显得无能为力。1990年1月底四大国相继承认统一不可避免后,各方启动了对协商框架的研判。美国国务院主张的“2+4”框架无意中贴合了法、苏私下里的想法。与英国方面的接触使国务院坚定推行“2+4”框架路线而非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张的“1+1”事实统一路线。贝克对联邦德国推广这一框架时德国外交部仅仅表现出了兴趣但并未给出承诺。英、法迫于两德内部事实统一进程的推进迅速接受了六方框架并加入到了美国劝说德国接受六方框架的努力中,这又迫使德国总理府表示并不反对“2+4”框架。贝克的莫斯科之行顺利取得了戈尔巴乔夫对框架的支持。美国国务院及贝克在框架的形成中扮演了倡导者与推动者的角色。四大国随后一方面对“2+4”框架进行筹备,另一方面谋划统一后德国的安全身份、地理版图、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地区机制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2+4”框架的议程之争中,在德美协作以及两德事实统一的压力下,英法逐步倒向德美。联邦德国对苏联经济与政治要求的迎合促使莫斯科做出了谨小慎微的妥协,“2+4”谈判的四大议程(边界、政治军事、柏林、终结四大国权利与责任)问题得以确立。安全议题上,虽然美国内部的不同立场给了联邦德国、英国以及法国政策空间,但德美戴维营再协调推翻了德国外交部的“图青构想”(北约不能东扩)。东德大选的结果挤压了莫斯科的政治空间、华沙条约凝聚力的式微、国内的分离主义运动分散了精力、国内各派在安全议题上的分歧巨大使得苏联难以再出台统筹性立场等。联邦德国与美国分别从经济、政治、北约改制等方面促动苏联接受德美路线并最终在苏德高加索峰会取得了成功。边界议题上,出于国内选举政治考量的科尔不愿公开惹恼国内的保守派,并且确认波兰德国间的奥德-尼斯边界与德国统一是一枚硬币不可分割的两面。波兰总理马佐维耶茨在国际舞台上发起的外交战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国内执政联盟的持续压力最终迫使科尔答应邀请波兰进入“2+4”谈判。边界问题上的争执实际上是波德两个民族实现历史和解的重要内涵。在以一种什么样的机制来约束德国问题上,苏联的泛欧主义构想遭到了西方盟国的一致孤立。法美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激烈竞争以法国的不彻底让步告终。这种不彻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答应美国召开北约峰会以共同就大西洋联盟的未来进行磋商;另一方面与德国一道加速欧共体进程建设并凸显欧共体的主要地位。这又为1991年底《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以及欧共体转型成为欧洲联盟奠定了坚实基础。欧洲主义与大西洋主义的争论也促使美国急切地推动北约转型,并冠之以说服苏联接受德国北约身份这一理由。受制于国内保守派的苏联在“2+4”层面虽然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不妥协,但盟国先后展开的多轮游说充分显现出盟国对苏的极大诚意以及盟国之间的牢不可破。德国主导的对苏经济援助以及美国主导的北约改制这双轨策略帮助戈尔巴乔夫与谢瓦尔德纳泽在苏共二十八大上战胜莫斯科的保守派并巩固了最高权威,科尔的访苏之行为两德的最终统一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四大国与两个德国在莫斯科签署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总的来说,“2+4”谈判的成功离不开柏林四国协调一致的立场,也离不开盟国对苏联利益的关切。
王秀珍[7](2016)在《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文中研究说明
凌瑶[8](2015)在《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介”在当下是一个热点词汇,媒介的演变给文学带来了不同的面貌和影响。而军旅小说在一定意义上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代表,以军旅小说为关注点,以其在媒介的观照下,叙事所呈现的不同表象作为研究对象,更能反映出我国文学,尤其是小说与媒介相生相伴走过的历史进程及其呈现的叙事特点。但是媒介的演变历史十分漫长,想在一篇论文中完整体现军旅小说受其影响的发展变迁过程,实在是过于宏大。而文学上的新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说它“承前”,是因为在它之前,传统媒介早已发展完善;说它“启后”,是因为在它之后,在传统媒介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酝酿后,网络新媒介顺应时代应运而生,并且二者并驾齐驱。所以,站在这个时间点往后看,既能看到纸媒之下军旅小说的复苏与崛起,又能深深地感受到军旅小说在网媒中的起步与成长,同时,还能感受到军队强烈的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军旅小说中表现的忠诚、勇敢、崇高、坚毅、牺牲、奉献、英勇、顽强等等,更能让读者思考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厚度,最终实现其净化心灵、思想引领的作用。论文包括六个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论题的意义、前人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切入点、论题的理论价值,以及基本观点和框架。在梳理总结前人对军旅小说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本论题中军旅小说的应有之意。并首次以媒介为分类依据,对媒介视野下的中国军旅小说重新分类梳理。第一章是关于文学媒介形态学的理论观点。首先分析了文学媒介从早期手势语到口头语言媒介、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媒介、再由书面语言到网络媒介的转型历程及其呈现特点,而实际上这也是在论述文学媒介的表层结构。由此,又首次触及文学深层结构的媒介因素,并对其加以分析,即文艺制度作为制度媒介因素,对不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规约作用。军队作为机构媒介因素,对文学反映的主题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意识形态作为主导精神媒介因素,对文学的时代精神具有引领作用。第二章是新时期媒介与小说叙事的双重变奏。本章站在媒介与文学的关系角度展开论述。媒介的多元发展,带来了小说样式的繁荣,呈现出超文本小说、手机小说、闪小说、微小说、接龙小说、计算机智能小说等不同的小说样式。这些新样式小说的出现,是媒介变革的结果,其表现的特点与所依附的媒介息息相关。新旧媒介的相融相依,改变了传统小说的表现样式,使得小说文体开始杂糅,在一篇小说中,已经出现了诗歌、散文、小说、谜语、寓言等的文体拼贴,文字、声音、图片、视频完全可以一同为表现主题服务。媒介的演变,还带来小说叙事方式的变化。口语小说叙事简洁,情节性弱;纸质媒介小说叙事连贯,情节性强;网络小说叙事无限丰富,结构开放、多维。与此相关,不同媒介对应的小说叙事效应也是不一样的。口语媒介呈现听觉效应,表现出易逝性的特点;纸质媒介呈现线性阅读,表现出文本极强的稳定性;比特媒介时空障碍消失,呈现超文本状态。第三章是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叙事。结合军旅小说的具体篇章内容,分别从多元叙事主题、多维叙事视角、多方融合的叙事手法和波澜不惊的叙事语言四个角度分析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呈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纸质媒介下小说的本来面目。第四章是新时期以来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叙事。这是军旅小说的新样态。网络媒介与军旅小说“联姻”,给军旅小说带来了新世纪的新生机,使得叙事主题、叙事手法、传播方式及叙事语言都呈现网络化的样貌,可见媒介对文学的影响根深蒂固。结语部分对军旅小说的创作走向加以展望。一方面,纸质媒介军旅小说应紧跟当代战争形态的转变及军事转型、军事创新的步伐,明确其创作的价值立场和精神取向,发出时代的呼声;另一方面,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应适应科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技术与文本结合,引领创作潮流,挖掘创作深度。
温丽娟[9](2011)在《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帝国主义”一词由来已久。一百年前,帝国主义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者们与反马克思主义及各种机会主义、改良主义、修正主义者激烈争论的焦点。帝国主义相关理论从20世纪初至今,探讨不断,内容不断更新。帝国主义理论内容丰富,并且与国际形势有着紧密联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着述在当时错综复杂的世界形势下应运而生。他们针对帝国主义列强发动战争的原因、帝国主义的特征、帝国主义的实质等世界各国特别是无产阶级关注的问题进行阐述,他们在研究、分析、吸收和批判下完成了这些着作,为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如今,在世界纷繁复杂的21世纪,“新帝国主义”仍是东西方国家理论界争论的一个焦点,尤其在西方学术界,更是左翼关注的焦点。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理论进行梳理,对帝国主义产生、发展、现状的内在基本规律进行了再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阐发的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及其表现形态、意识形态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并通过对传统帝国主义与新帝国主义之间的差异与本质比较分析,从深层次上剖析了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对以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美国帝国主义从其产生、特点及兴衰与终结进行批判分析,揭示了新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必将衰落的原因。论文指出,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相比,新帝国主义更具垄断性、排他性、侵略性与扩张性,但帝国主义终究是要走向衰落的。在此基础上,对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异质性的外交战略进行归纳提炼后,提出了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挑战的现实选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格局变动下,要继续发展经济,增强国力。要加强国际间合作,提高应对威胁和挑战的能力;要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民族发展进步。保持大国的心态,要有大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外交影响力。这样,中国才能获得真正的国际地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真正发挥重大作用,中国的和平发展才能真正有保证,中华民族追求的真正的公平、公正、和平的美好生活才会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本文共有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论。主要是对考茨基、列宁、布哈林、卢森堡关于帝国主义论的研究分析和解读,对帝国主义的含义、帝国主义本质、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对帝国主义未来的预测等问题的解读。梳理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论,为研究新帝国主义理论提供科学的指导。第三章,论述了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本章对霍布森与希法亭为代表的古典帝国主义论进行分析,对21世纪以大卫·哈维、艾伦·伍德、迈克尔·哈特和安东尼奥·奈格里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理论的解析,以此,对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从涵义、特点、实质进行了比较分析。第四章,现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之分析。本章对经济帝国主义、军事帝国主义、政治帝国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四种新帝国主义的表现形态进行详细分析。论文论述了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及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军事帝国主义表现在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军事实力的扩张以及发动的战争。政治帝国主义则是新帝国主义国家进行的政治输出及谋求霸权,谋求建立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所谓国际“新”秩序。文化帝国主义表现在文化输出,包括理论与大众文化,“软实力”的侵略。第五章,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政治文化支配着人类政治行为,政治文化的核心就是意识形态。西方国家为了论证自己在政治、经济、文化帝国主义的实践合法性,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证与辩护,为帝国主义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和说明,本章对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霸权稳定论、普世价值论、人权无国界论等西方典型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分析与批判,并揭露其实质所在。第六章,作为典型帝国主义的美国帝国主义进行分析。一部分国内外学者认为所谓的新帝国主义就是指美国,本文把美国为作为新帝国主义的典型代表来对待,而不是全部。论文对美帝国主义的产生、特点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和必将衰落的原因进行阐释分析。第七章,新帝国主义与中国的战略抉择。中国的外交理念与新帝国主义国家有许多差异,中国遵循与时俱进、独立自主,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在新帝国主义的制约下,要增强力、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大国心态。
孙兴杰[10](2011)在《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东方问题,自19世纪以来一直是欧洲国际关系中难解的热点问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看是东方问题的延伸。一个世纪之后,东方问题的遗产依然存留于当代国际关系之中,成为诸多热点问题的历史根源。东方问题绵延数百年,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夹杂着不同的偏见与谬误,审视与理解东方问题不仅有助于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也有助于编纂相对客观全面的国际关系史。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三个核心概念总揽东方问题几百年的演进,以国家能力贯通权力边界的变迁,力求实现理论与历史的融合。第1章帝国:概念与类型帝国,不仅是长期存在于世界历史上的组织形式,也构成了前现代国际秩序的主要图景,几十个帝国的兴衰构成了人类历史几千年的协奏曲,因此,还原帝国真实的面目对于构建国际关系历史与理论显得尤为重要。帝国情结既是人们认知世界历史演进的视角,也容易成为学术研究的盲区,拨开帝国情结的迷雾,本文将帝国界定为一种具有多重权力边界属性的人类组织形态。农业帝国、游牧帝国与殖民帝国构成了帝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的图谱,三种帝国构成了帝国的主要形态,辨识与认知三种帝国形态才能真正把握帝国的内涵与本质。以多重边界作为帝国属性的标识,寻找到历史上各种帝国特征的最大公约数,根据边界分布状态而将帝国分为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前者生存于变动不居的时间之流中;而后者则存在于固定的空间之中,鲜有变化。第2章国家与国家能力国家能力的框架是重新认知帝国、国家、主权等概念的新视角。韦伯与马克思代表了两种大异其趣的国家理论,也是国际关系史研究中两种不同的学术路径,前者强调国家的自主性,而后者着意于国家的内部结构与功能。两种国家理论的融合能够提供一种更加综合的视角,国家能力理论试图弥合两者的认识鸿沟。国家或者帝国是不同权力网络组合而形成的组织,而国家能力则意指不同权力的组合与分布。本文提出一种理想化的国家能力结构,即一种“图钉式”的组合。不同的国家能力结构则指明了不同的国家构造,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国家能力结构迥然有别。国家能力的概念在国际关系史研究中具有多重的优势,既揭开了主权理论的迷雾,又能够厘清国家形态的历史演变;在打通国内与国际的区隔的同时又能揭示国际关系史中大国兴衰之谜。当然,国家能力理论在应用于历史研究时,需要虑及时空的差别。国家能力的变迁往往意味着空间的划分与重塑,边界在此过程中发生剧烈的变化,因此,边界变迁是国家能力变动的核心指标。第3章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帝国是一种多重权力边界叠合的组织形态,随着国家能力的演变,帝国逐渐为主权国家所取代,主权国家最大的特征是权力边界合一,具有封闭性的边界。以罗马帝国为例,国家能力框架同样具有解释能力,罗马帝国依次经历了霸权、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三个阶段。主权国家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国家构建的途径与历程却大异其趣。国家构建可以分为内源型与外源型两种类型。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内源型国家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其构建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从分到合的经历。内源型国家的发展动力既来源于内部,如财政压力、技术创新、官僚制度的创建等,也来源于外部,军事技术的革新、战争的压力。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内源型国家实现了各种权力的整个,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领土)范围内各种权力边界的合一,从而形成了稳固的国家制度,即使受到各种危机的挑战,或者应对自如,或者在危机之后迅速重建。外源型国家是在现代性冲击下多元变迁的产物,各个地区在国际体系扩张的裹挟之下而建立了形式的主权,但是国家能力却有霄壤之别,外源型国家依照国家能力形成了色彩各异的光谱。具有较为久远国家传统的地区能够比较迅速地建立有效均衡的国家能力结构,进而有可能成为国际舞台上的强国与大国。建立在部落、血缘基础上的国家还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国家构建过程。第4章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东方问题内涵复杂而丰富,需要新的概念框架进行历史解读,本文以帝国、霸权、区域三个关键词解释东方问题的历史发展与演变。帝国与霸权既是国际关系的组织形态,也是国际关系演进的两种逻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两种形态与逻辑交互出现,并呈现出帝国向霸权转换的趋势。帝国既是一种组织单位,又是一种国际体系;霸权则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国际体系。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反映了国际关系演进的复杂性、多样性。战争的规模与烈度在帝国与霸权体系中具有不同的表现,依据规模与性质,本文将战争分为四种类型,即帝国生存战争、帝国维持战争、霸权轮替战争、霸权护持战争。区域作为帝国崩溃之后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形式,而主权国家的建立则是帝国与区域的中介与纽带。学术界对东方问题的解读大抵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马克思恩格斯的解读,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撰写的时事评论留下了关于东方问题的深刻洞见。文明冲突论的观点将东方问题置于伊斯兰文明与基督教文明长久的对峙背景之下,增加了东方问题的历史厚重感。地缘政治的视野则深刻地把握了大国围绕地缘战略要地展开的争夺。本文以帝国、霸权与区域对东方问题的历史进行分期,进而建立新的分析框架。第5章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奥斯曼帝国的军队进入欧洲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奥斯曼帝国、俄国与哈布斯堡帝国之间的战争与角逐塑造了巴尔干地区。巴尔干地区从奥斯曼帝国的边缘地带进而演变为三大帝国的边缘地带,各种权力的边界交叠于一体,造就了巴尔干独特的政治地理生态。三大帝国都经历了从时间性帝国向空间性帝国的转型,国家能力不断提升。三个帝国的转型存在着时间差,这种反差造成了三个帝国扩展的不同步性,战争的局势随着帝国国家能力的兴衰而变化。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地区次第登台,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博弈最终使巴尔干地区成为三个帝国边缘的叠合,使之成为权力的破碎地带。第6章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从帝国向霸权的转变既是帝国战争的结果,也是现代国际关系拓展与延伸的表现。17世纪以来,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不断扩张,最终将欧洲囊括其中。法国大革命及其拿破仑战争改变了国家的组织原则,民族主义成为最强劲有力的意识形态,这种思潮与组织形式冲击着传统帝国的边界。随着欧洲经济的持续发展,私人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经济快速扩张,市场越来越承担着剩余价值转移的功能。面对现代性的冲击,奥斯曼帝国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帝国的边缘地带频频陷落。民族主义传入、市场经济渗透、大国势力介入,奥斯曼帝国本身朝着国际体系的方向滑落,围绕东方问题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国际体系,东方问题从东南欧三个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问题转化为欧洲国际体系的稳定与调试的问题,这是既是东方问题在空间上的扩展,也是在内涵方面的丰富。19世纪前半期的埃及阿里帕夏的崛起是奥斯曼帝国面临的严峻俄挑战,推动东方问题向霸权方向转化,而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则挫败了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并且将奥斯曼帝国带入欧洲国际社会之中。当东方问题日益欧洲化时,欧洲国际体系对于东方问题的影响不断增强,二者之间的互动强度不断提高。第7章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民族主义缘起于欧洲,流布于全世界,不仅重塑了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也架设了帝国与区域之间的桥梁。民族主义在巴尔干半岛的传播,撬动了既有的地缘政治板块,重组了社会政治空间。奥斯曼帝国势力在巴尔干半岛退潮,巴尔干民族国家勃兴,帝国边缘开始向区域国际体系转化。泛斯拉夫主义、泛希腊主义等思潮助推巴尔干联盟的建立,两次巴尔干战争预示着东方问题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化。巴尔干作为一个自我说明的区域出现在国际政治舞台之上,整个20世纪巴尔干地区围绕构建稳定区域秩序而不断分合重组,这也是延续几百年的东方问题未决的遗产。
二、和平进程步履蹒跚──科索沃战争周年回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平进程步履蹒跚──科索沃战争周年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苏联解体30年: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戈尔巴乔夫:“未盖棺,已定论”? |
二、必然与偶然之间 |
三、冷战结束vs.苏联解体 |
(一)冷战结束的若干“拐点” |
(二)两极的诱惑 |
(三)不对称的共存之道 |
(四)战略欺骗与北约东扩 |
四、苏联之后,一个解体的世界? |
(2)国家身份、国家角色视域下的中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国家身份与国家角色 |
三、中俄两国的国家身份与国家角色 |
(一)中国的身份与角色 |
(二)俄罗斯的身份与角色 |
1. 从全球产业分工看,俄罗斯已经完全是发展中国家。 |
2. 俄罗斯依然是世界第二军事强国 |
四、国家身份、角色与中俄关系发展 |
(一)中俄两国与美国内在国家身份的差异使美国成为中俄关系发展的持续外部动力,中俄国家身份趋同使它们有更多相同或相似的立场。 |
(二)中俄两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社会身份建构的困难,为中俄合作开辟了有利条件。 |
(三)中俄国家身份差异和角色选择的不同使两国选择伙伴关系而非盟友关系 |
五、假设验证: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一)从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两国互视为友好国家(1992~1993年) |
(二)第二阶段(1994~1995年):构建新型建设性伙伴关系 |
(三)第三阶段(1996~2012年):建立与发展平等、信任和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
(四)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
六、结语 |
(3)近十年来影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要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价值 |
1.3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以及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材料 |
1.3.2 国外研究现状以及与课题相关的研究材料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论文写作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起源和发展 |
2.1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历史渊源 |
2.1.1 “普利文计划”与《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 |
2.1.2 西欧联盟的建立 |
2.2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建立与发展 |
2.2.1 巴尔干危机(20世纪90年代):加速成长的“催化剂” |
2.2.2 “9·11”事件:“新”“老”欧洲的“粘合剂” |
2.2.3 《里斯本条约》(2009):职能提升的“增高剂” |
第三章 推进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发展的新动力 |
3.1 乌克兰危机:欧盟感受俄罗斯威胁加剧的战略压力 |
3.1.1 从北约欧盟双东扩到乌克兰危机 |
3.1.2 俄罗斯因素对欧洲安全格局的“威胁”加剧 |
3.1.3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乘势而上 |
3.2 难民潮:欧盟承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战略考验 |
3.2.1 “阿拉伯之春”浪潮下的难民危机席卷欧洲 |
3.2.2 难民危机催生的安全困境仍在“折磨”欧洲 |
3.2.3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转“危”为“机” |
第四章 困扰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发展的新难题 |
4.1 特朗普政府对欧政策存疑:大西洋安全关系遭受冲击 |
4.1.1 冷战后美国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的政策演进 |
4.1.2 特朗普对欧政策给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造成新的困扰 |
4.1.3 北约包含的美国因素仍是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无法回避的问题 |
4.2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从“困顿无力”到“艰难前行” |
4.2.1 接踵而至的金融风暴持续困扰欧洲 |
4.2.2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遭受多层面打击 |
4.2.3 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仍在艰难中前行 |
第五章 冲击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新变量 |
5.1 冷战后英国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态度变化 |
5.1.1 梅杰政府:“双重遏制” |
5.1.2 布莱尔政府:“美欧兼顾” |
5.1.3 布朗政府:“恶意忽视” |
5.1.4 卡梅伦政府:“相对积极” |
5.2 英国脱欧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现实冲击 |
5.2.1 欧洲安全结构面临更深层次变革的考验 |
5.2.2 欧盟权力均势体系不稳定性提升 |
5.2.3 防务资源缺口难以得到有效填补 |
5.3 英国脱欧对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可能产生的持续影响 |
5.3.1 欧盟关于共同防务的内部分歧可能逐渐弱化 |
5.3.2 法德有望联手创造共同防务新的黄金发展期 |
5.3.3 英欧拥有在共同防务框架下保持合作的潜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关于话语或话语体系研究 |
三、国家形象构建与话语体系研究点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形象与话语体系 |
第一节 国家形象 |
一、国家形象的概念与内涵 |
二、国家形象的特征与功能 |
三、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考察 |
第二节 国家形象构建的相关基础 |
一、国家形象构建的实力基础 |
二、国家形象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话语体系 |
一、话语体系的要素 |
二、话语体系的机制 |
三、话语体系的本质 |
第四节 国家形象构建中话语体系的重要性 |
第三章 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考察 |
第一节 西方国家借助话语霸权强化国家形象 |
一、西方国家话语体系的霸权表现 |
二、西方国家话语体系在强化国家形象中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前苏东国家话语体系的失误与国家形象的损害 |
一、前苏东国家话语体系的失误的表现 |
二、前苏东国家话语体系失误对国家形象的造成的损害及教训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改进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 |
一、越南改进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 |
二、印度改进改进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 |
三、俄罗斯改进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的努力 |
第四章 新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 |
一、儒家话语体系长期支撑“天朝上国”的国家形象 |
二、西方话语体系崇拜折射“东亚病夫”的国际形象 |
三、救亡图存话语体系碰撞展示自强不息的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前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 |
一、革命话语体系与破旧立新的国家形象 |
二、“左”倾话语体系与“不断革命”的国家形象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展现改革开放的国家形象 |
第五章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与话语体系的冲突 |
第一节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面临的困境 |
一、西方国家对我国国家形象扭曲表现 |
二、西方国家扭曲我国国家形象的策略 |
三、西方国家扭曲我国国家形象的影响 |
第二节 当前话语体系与中国所需国家形象的冲突 |
一、对话语体系重要性认识不足 |
二、对话语受众心理的把握不透 |
三、对新媒体技术运用掌握不够 |
第六章 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打造 |
第一节 准确定位话语体系创新在当前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作用 |
第二节 共同努力发挥协同优势推进话语体系创新 |
一、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创造宽松环境 |
二、学术层面:打破身份隔阂增进有效沟通 |
三、民间层面:避免直白说教渐进意识形态 |
第三节 推进话语体系创新向世界说明中国 |
一、以“中国梦”为核心创新话语体系 |
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发展话语体系 |
三、阐释中华传统文化整合话语体系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工作和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两德统一与法国的外交应对 ——对战略再保证理论的历史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问题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现实意义 |
三、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中文文献回顾 |
二、外文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概括法 |
二、档案历史过程追踪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内容与方法安排 |
第二章 战略再保证的有效性: 理论争论 |
第一节 战略再保证理论和信号传递机制 |
第二节 罗塞托对国家意图确定性的质疑 |
一、从国内变量层次的分析 |
二、从行为变量层次的分析 |
第三节 战略再保证理论支持者的反驳 |
一、从信息传递机制推断国家意图的可靠性 |
二、从军备政策和过往行为推断国家意图的可靠性 |
三、从意识形态推断国家意图的可靠性 |
第四节 战略再保证再探讨 |
第三章 两德统一的历史过程 |
第一节 两德形势变化初期的大国反应 |
一、法国驻东柏林大使对东德形势的评估 |
二、密特朗访问民主德国——法国与东德的双边互动 |
第二节 科尔的《十点计划》及其发出的积极信号 |
第三节 四大国对两德形势的初步反应 |
第四节 两德统一进程启动后的谈判进程 |
一、密特朗与科尔在大西洋兰锲庄园的非正式会晤: |
二、法德围绕欧共体建设的博弈 |
第五节 两德统一进程中的盟国机制化论坛 |
一、“2+4”公式的形成 |
二、北约的东扩问题 |
三、美国和德国的协调一致 |
四、英法美苏围绕 2+4 具体内容的争议 |
第六节 两德统一的最后解决方案 |
一、德波边界问题的解决 |
二、联盟归属问题 英法美苏对军事联盟转型的争论 |
第四章 两德统一的战略再保证过程 |
第一节 西德统一政策的历史演变 |
第二节 科尔需要克服的内外部阻挠 |
第三节 科尔两德统一与欧洲一体化的联系战略 |
第四节 德国统一的最后阶段以及马斯特里赫特进程的生效 |
第五节 德国的北约成员国归属问题 |
第五章 法国对两德统一的外交应对 |
第一节 八十年代末期法国的总体外交局势及法德关系特征 |
一、密特朗任期内的法德关系演变 |
二、密特朗任期内的欧洲一体化建设 |
三、密特朗与北大西洋联盟的防务合作 |
四、密特朗与冷战的终结及欧洲新时代的降临 |
五、两德统一的英国立场和关于法国对德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在两德统一六方会谈中的贡献 |
一、法国游说苏联的努力——接受德国北约成员国归属 |
二、德波奥德尼斯河边界事务:一场外交风暴 |
三、法国和波兰的协调——小协约国的复活 |
四、法国对德波奥德尼斯河边界问题的担保政策 |
五、战略再保证理论验证:六方会谈中法国对德条约体系的担保 |
第三节 欧共体框架下法国对两德统一的战略再保证政策 |
一、欧洲计划的再启动——科尔的新选择 |
二、从“都柏林-I”到“都柏林-II” |
三、八十年代的德国欧洲政策——从柏林到斯特拉斯堡 |
四、法德欧洲合作——从都柏林到马斯特里赫特 |
五、战略再保证理论验证:法德欧共体项目的启动与再启动 |
第四节 法国对于两德统一的防务再保证政策 |
一、密特朗和布什的防务磋商 |
二、法国与北约:重返常态的关系 |
三、法美竞争与北约罗马峰会 |
四、法德在防务领域的再协调 |
五、重启中的重启——法德的欧洲共同防务计划 |
六、欧洲共同防务与北大西洋公约的合作竞争 |
七、德国统一后的单边主义倾向? |
八、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成功与欧洲的共同防务政策 |
九、战略再保证理论验证:美欧关系与北约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6)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重难点及应对措施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国问题历程回溯 |
第一节 德国问题的产生(1941-1949) |
第二节 东西方围绕德国问题的斗争(1949-1963) |
第三节 德国问题的“缓和”及其困境(1963-1985)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回归国际政治议程 |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下苏联外交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东欧剧变与民主德国危机 |
第三节 四大国的初步反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走向公认的“不可避免” |
第一节 “十点计划”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二节 德、美协作的开启与推进 |
第三节 欧洲阻止统一的努力 |
第四节 作为突破口的法国: 对欧洲一体化及边界问题的承诺 |
第五节 争取苏联: 加速民德衰亡与统一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统一框架 |
第一节 谈判框架的多边孕育 |
第二节 从贝克访苏到开放天空会议: “2+4”框架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谋划德国未来的大国博弈 |
第一节 “2+4”议程之争 |
第二节 安全议题: 华盛顿-波恩-莫斯科的三角互动 |
第三节 确立版图: 设定奥德-尼斯边界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四节 约束潜在的地区霸权: 新欧洲秩序的设想与竞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军旅小说叙事的研究视野 |
一、论题的意义 |
二、论题的前人研究综述 |
三、论题的切入和出发点 |
四、论题的理论价值 |
五、论题的基本观点框架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中国军旅小说的界定 |
一、军旅小说的界定 |
二、战争与和平交织的中国军旅小说 |
三、媒介视野下的中国军旅小说 |
第一章 文学媒介形态学的理论 |
第一节 文学媒介的转型 |
一、从手势语言到口头语言媒介 |
二、从口头语言到书写语言媒介 |
三、从书面语言到网络媒介 |
第二节 文学深层结构的媒介因素 |
一、制度媒介因素 |
二、机构媒介因素 |
三、主导精神媒介因素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媒介与小说叙事的双重变奏 |
第一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体裁 |
一、媒介多元与小说样式繁荣 |
二、媒介融合与小说边界模糊 |
第二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方式 |
一、口语媒介小说:简洁化的叙事 |
二、书写媒介小说:情节化的叙事 |
三、比特媒介小说:立体化的叙事 |
第三节 媒介与小说的叙事效应 |
一、口语媒介与听觉记忆 |
二、印刷媒介与线性阅读 |
三、比特媒介与超文本体验 |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传统媒介军旅小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主题的多元探索 |
一、战争小说新发展 |
二、和平军营小说新突破 |
三、新革命历史小说深挖掘 |
四、军事谍战小说兴波澜 |
第二节 叙事视角的多维阐释 |
一、人道主义视角透视职业军人 |
二、以文化层面谱写“农家军歌” |
三、现代视角阐释历史战争 |
第三节 叙事手法的多方融合 |
一、意识流的成功引入 |
二、修辞艺术的多样运用 |
三、对历史解构的文本叙述 |
第四节 叙事语言的波澜不惊 |
一、以小见大,平中出奇 |
二、挖掘内心,原色叙事 |
第四章 新时期以来网络媒介军旅小说叙事 |
第一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主体 |
一、创作主体的平民化趋势 |
二、作者与读者界线的消解 |
第二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突破 |
一、主题意义的突破 |
二、叙事模式的跨越 |
三、意识形态的包容 |
第三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传播 |
一、创作传播的网络化 |
二、小说形态的流动化 |
三、作品资源的共享化 |
第四节 网络军旅小说的叙事语言 |
一、短句短段的自由化 |
二、标点符号的超常化 |
三、修辞手法的狂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主要参考书目及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9)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和特色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的帝国主义论 |
2.1 考茨基的帝国主义论 |
2.1.1 何为“帝国主义” |
2.1.2 考茨基帝国主义的本质论 |
2.1.3 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理论 |
2.1.4 布哈林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1.5 列宁对“超帝国主义”的批判 |
2.2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 |
2.2.1 列宁的帝国主义本质论 |
2.2.2 列宁的帝国主义特征论 |
2.2.3 帝国主义与战争 |
2.2.4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2.3 布哈林的帝国主义论 |
2.3.1 “政策”论帝国主义理论 |
2.3.2 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理论 |
2.3.3 国家政权与帝国主义 |
2.3.4 帝国主义生成的必然性 |
2.3.5 帝国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 |
2.4 卢森堡的帝国主义论 |
2.4.1 关于“第三”市场理论 |
2.4.2 关于帝国主义阐述 |
2.4.3 关于帝国主义未来之判断 |
第3章 西方新帝国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3.1 古典帝国主义论 |
3.1.1 霍布森:“消费不足”与帝国主义 |
3.1.2 希法亭:金融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 21 世纪帝国主义理论的新探索 |
3.2.1 大卫?哈维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2 埃伦·M.伍德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2.3 麦克尔·哈特与安东尼奥·奈格里的资本帝国主义理论 |
3.3 新帝国主义与传统帝国主义之比较分析 |
3.3.1 新帝国主义的涵义 |
3.3.2 新、旧帝国主义的差异 |
3.3.3 新、旧帝国主义的共同实质 |
第4章 当代帝国主义表现形态及其实质 |
4.1 经济帝国主义 |
4.1.1 经济帝国主义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1.2 经济帝国主义在实体经济领域的表现形态 |
4.2 军事帝国主义 |
4.2.1 军事同盟与军事联合 |
4.2.2 军事硬实力的强化 |
4.2.3 战争——军事帝国主义的极端表现 |
4.3 政治帝国主义 |
4.3.1 新帝国主义的政治输出与谋求霸权 |
4.3.2 新帝国主义与国际政治旧秩序 |
4.4 文化帝国主义 |
4.4.1 文化帝国主义的含义 |
4.4.2 文化帝国主义的表现及实质 |
4.4.3 冷战前后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嬗变 |
第5章 现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帝国主义典型意识形态理论及其批判 |
5.1 历史终结论 |
5.1.1 历史终结论的提出 |
5.1.2 历史终结论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质 |
5.1.3 西方学者对历史终结论的批判 |
5.2 民主和平论 |
5.2.1 民主和平论主要观点 |
5.2.2 民主和平论的理论渊源及产生背景 |
5.2.3 民主和平论的实质 |
5.3 霸权稳定论 |
5.3.1 霸权稳定论的概念及其背景 |
5.3.2 霸权稳定论的主要观点 |
5.3.3 对霸权稳定论的批判 |
5.3.4 霸权稳定论的实质 |
5.4 普世价值论 |
5.4.1 普世价值的内涵 |
5.4.2 普世价值论的工具——民主 |
5.4.3 新帝国主义普世价值论的实质 |
5.5 人权无国界论 |
5.5.1 “人权”与“国界”的涵义 |
5.5.2 人权无国界论的干涉主义实质 |
第6章 典型帝国主义——美国帝国主义批判 |
6.1 美国帝国主义的产生 |
6.1.1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背景 |
6.1.2 美国帝国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 |
6.2 美国帝国主义的特点 |
6.2.1 冷战前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2 冷战期间美国帝国主义特点 |
6.2.3 冷战后美帝国主义特点 |
6.3 美国帝国主义的兴衰与终结 |
6.3.1 战后美国帝国主义的国际实践 |
6.3.2 美国帝国主义面临的问题 |
6.3.3 美国帝国主义发展趋势 |
第7章 新帝国主义国际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战略抉择 |
7.1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视阈中的新帝国主义 |
7.1.1 异质性的中国国际关系理论创新体系 |
7.1.2 异质性的外交战略 |
7.2 中国应对新帝国主义的实践选择 |
7.2.1 新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展的遏制战略 |
7.2.2 中国的国际战略转型 |
7.2.3 中国应对帝国主义演变战略的总体对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创新之处 |
第1章 帝国:概念与类型 |
1.1 帝国与帝国情结 |
1.1.1 帝国情结 |
1.1.2 帝国的内涵 |
1.1.3 帝国的结构 |
1.2 帝国的类型学分析 |
1.2.1 农业帝国 |
1.2.2 游牧帝国 |
1.2.3 殖民帝国 |
1.3 时间性帝国与空间性帝国 |
1.3.1 帝国与多重边界 |
1.3.2 两种帝国? |
第2章 国家与国家能力 |
2.1 两种国家观:韦伯与马克思 |
2.1.1 从权力到国家能力 |
2.1.2 两种传统(一):韦伯的视角 |
2.1.3 两种传统(二):马克思的视角 |
2.2 国家能力:概念与结构 |
2.2.1 国家能力:学术史回顾 |
2.2.2 国家能力的“图钉式”结构 |
2.3 国家能力的解释力 |
2.3.1 国家能力的“缺陷” |
2.3.2 国家能力理论的优势 |
第3章 从帝国到国家:多重边界到合一边界 |
3.1 帝国的国家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
3.1.1 霸主阶段:从罗马到意大利半岛 |
3.1.2 时间性帝国:迅速扩张 |
3.1.3 走向空间性帝国:制度构建 |
3.2 内源型国家:欧洲的经验 |
3.2.1 “失败国家”带来的反思 |
3.2.2 内源型国家的构建路径 |
3.2.3 从分到合的逻辑 |
3.3 外源型国家:现代性与国家形态转型 |
3.3.1 现代性的冲击 |
3.3.2 外源型国家构建的诸种路径 |
第4章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 |
4.1 帝国、霸权与战争 |
4.1.1 霸权与帝国:两种形态与逻辑 |
4.1.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 |
4.1.3 帝国之后:区域的兴起 |
4.2 “东方问题”的几种解读范式 |
4.2.1 马克思恩格斯解读“东方问题” |
4.2.2 文明冲突的范式 |
4.2.3 地缘政治范式 |
4.3 “东方问题”的内涵与分期框架 |
4.3.1 东方问题:内涵与本质 |
4.3.2 东方问题的分期框架 |
第5章 帝国、战争与边缘的形成 |
5.1 三大帝国国家能力的变迁概述 |
5.1.1 奥斯曼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2 哈布斯堡帝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1.3 俄国国家能力的演变 |
5.2 三大帝国之间的战争 |
5.2.1 文明的接触与对抗:奥斯曼VS.哈布斯堡 |
5.2.2 自然边界的分割与土俄战争 |
5.2.3 若即若离的俄奥联盟 |
5.3 帝国边缘:形成与特征 |
5.3.1 帝国扩张与边缘的形成 |
5.3.2 边缘的内涵与特征 |
第6章 霸权体系下的东方问题 |
6.1 从帝国体系向霸权体系的转型 |
6.1.1 欧洲现代国际体系的形成与扩张 |
6.1.2 面向霸权:奥斯曼帝国的初次改革 |
6.2 帝国战争与霸权战争:奥斯曼帝国的内外挑战 |
6.2.1 来自边缘地区的冲击:希腊革命及阿里 |
6.2.2 克里米亚战争:东方问题回归均势 |
6.3 欧洲霸权体系与东方问题的互动 |
6.3.1 东方问题的“欧洲化” |
6.3.2 欧洲变局与近东危机 |
第7章 区域崛起与东方问题的终结 |
7.1 巴尔干民族国家的构建 |
7.1.1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理论概观 |
7.1.2 巴尔干的民族主义与国家:类型与历程 |
7.2 巴尔干区域的构建 |
7.2.1 巴尔干区域的初步构建与尝试 |
7.2.2 战争与巴尔干区域的确立 |
7.3 东方问题的终结 |
7.3.1 南斯拉夫:次区域秩序的构建 |
7.3.2 希土战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四、和平进程步履蹒跚──科索沃战争周年回眸(论文参考文献)
- [1]苏联解体30年:回顾与思考[J]. 于滨. 俄罗斯研究, 2021(03)
- [2]国家身份、国家角色视域下的中俄关系[J]. 雷建锋. 东北亚论坛, 2019(05)
- [3]近十年来影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的重要因素分析[D]. 赵梓皓.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4]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话语体系研究[D]. 张进军. 华侨大学, 2017(01)
- [5]两德统一与法国的外交应对 ——对战略再保证理论的历史检验[D]. 蒋珝祯.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2)
- [6]两德统一的外交史研究(1989-1990年)[D]. 王帅. 南京大学, 2017(04)
- [7]2016年中考历史模拟试题[J]. 王秀珍.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16(04)
- [8]新时期以来媒介演进下的中国军旅小说叙事研究[D]. 凌瑶. 东北师范大学, 2015(06)
- [9]国外帝国主义论研究[D]. 温丽娟. 吉林大学, 2011(08)
- [10]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 孙兴杰. 吉林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