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论文文献综述)
М.Ю.Пуетыиънив,程明琦[1](1975)在《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文中研究说明苏联国立工艺设计实验研究院同明斯克基洛夫机床厂、莫斯科奥尔忠尼启则机床厂,莫斯科《组合机床》厂以及第一专业设计局一起进行改进机床毛坯及焊接部件工艺性的工作。 零件工艺性的改进可以使单件小批生产的零件采用流水作业进行生产,而且还降低了制造成本。 焊接部件的零件和 毛坯的工艺性 明斯克基洛夫机床厂制造具有各种不同圆角半径的盖板,圆角半径分别为6、10、12、15和20毫米。对这些盖板或结构类似于
贺阳博[2](2018)在《复杂整体构件数控电解加工机床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闭式整体叶轮这类复杂整体构件多应用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中,使用闭式构件可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寿命。但是,闭式构件如闭式叶轮只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敞开,其余部分均是封闭,加工这类零件的流道较为困难。同时这类零件的材料多为高温合金,如果采用传统的机械加工,一方面刀具磨损较快、加工效率低下、经济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对于复杂三维扭曲的流道存在机械加工刀具运动的死点,有些位置刀具的可达性较差。电解加工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技术,加工过程工具阴极不直接和工件接触,具有工具阴极无损耗、不存在切削力、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特别适合加工难切削材料和形状复杂的工件。数控电解加工综合了电解加工和数控技术的优点,尤为适合加工这类闭式整体构件,可以大幅提高提高电解加工机床的柔性。主要完成工作如下:(1)机床总体方案设计。分析整体构件的特点以及电解加工工艺要求,确定机床运动形式,完成了数控电解加工机床的总体方案设计和机床布局结构设计。机床选用的是三个移动轴和两个转动轴的布置形式,主要包括床身、立柱、移动工作台、转动工作台、工作箱等部件。(2)机床本体结构设计。使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完成机床相关部件的三维建模,如进给系统、工作箱装配体等;针对两个方向移动的工作台密封存在缝隙泄露电解液的问题设计一种全密封的导轨防护装置。(3)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仿真和优化。使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数控电解加工过程中机床受力进行分析,得到机床最大变形和应力;对机床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机床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对于床身、立柱等部件使用拓扑优化进行优化分析,使机床主要零部件的设计更加合理。
胡昊[3](2019)在《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文中提出实木门因其木材纹理清晰,造型典雅美观,防腐防变形性能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砂光工序是提高实木门表面质量的重要环节,对实木门表面的装饰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对木门各部件的表面砂光十分关键。然而目前国内中小型实木门企业由于经济实力有限,一般采用先对木门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单独砂光,之后再进行组装的方式进行生产,这种方式容易在组装过程中对已砂光好的实木门表面产生破坏,砂光质量得不到保证。本文旨在设计一台可以对组装完成的实木门的双端立梃进行整体砂光的设备,能够一次完成对实木门立梃双端上表面、下表面、侧表面的砂光加工,从而提高实木门砂光效率。本文通过对传统实木门加工工艺的分析,确定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加工工艺流程。通过对实木门双端立梃各个表面的砂光方式的确定,确定砂光机的整体布局,设计由固定端砂光组件、移动端砂光组件和基座组件三个部分组合成的整体设计方案。对侧表面砂光组件、上下表面砂光组件、传送组件、侧向定位组件、上定位组件等部件进行结构设计和部分元件的选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固定端安装机架和移动端安装机架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对应力、应变与最大变形云图的结果分析,校核两组机架的强度、刚度和最大变形量,并对两组机架变形趋势较大的位置进行结构改进,增强设计的可靠性。设计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PLC控制系统,通过对设备的动作顺序分析和电气需求分析,对设备的控制系统硬件进行选型。设计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电气原理图、触摸屏系统以及PLC程序梯形图,并利用控制系统验证平台对控制程序进行验证,确保控制程序合理有效,使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实现控制自动化。本论文中的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对多个加工表面采用不同加工方式,增强了实木门立梃表面砂光质量,采用PLC控制系统使整机实现自动化,提高了加工效率,为实木门整体砂光工艺的改进提供了思路。
顾之宇[4](2010)在《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飞机铆接装配是飞机制造过程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同时铆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飞机的结构寿命和飞机性能。当前,在国外飞机装配中已大量使用自动钻铆系统进行自动化铆接,其铆接质量和生产效率都大幅提高。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还处于应用研究层次,对于自动钻铆设备研究开发还是一片空白,这严重影响了我国新一代飞机的发展进程。本课题根据模块化设计理论,设计了一种飞机壁板装配自动钻铆系统,实现飞机钻铆自动化。首先阐述了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指出模块化设计的一般步骤。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不同需求的现代设计方法。根据当前国际上通用的自动钻铆设备的结构和性能,首先分析了自动钻铆的工作流程,并依据模块化设计思想,按功能要求对自动钻铆系统进行了模块划分,最后设计了模块相应的机械结构。其中详细地说明并设计了整个自动钻铆系统中重要的末端执行器这部分模块。并根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了相应的模块资源库。整个自动钻铆系统设计成类似数控机床的结构,该系统包括机座、数控托架、末端钻铆执行器还有控制系统等。本课题还对自动钻铆系统中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采用了数控机床常用的控制模块,即使用可编程控制器(PLC),交流伺服电动机等。然后对自动钻铆系统的进给运动进行了设计与计算,并分析了三坐标进给运动是如何相互协调与配合的,通过计算可以选择适合的驱动电机。最后一部分内容是分析钻铆过程的工艺,首先对飞机钻铆装配过程进行工艺分析,并分析了铆钉的选择和铆钉之间的间距,最后分析了压铆过程的工艺性。本文的主要工作集中在探讨机械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与应用、自动钻铆系统的设计、系统控制模块的设计和钻铆过程中的工艺性分析这四个方面,所设计的自动钻铆系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对其他的机械设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邵丁[5](2017)在《叶片造型及多轴加工刀具轨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复杂曲面零件的精准造型、刀位轨迹规划是实现多轴数控编程及高质量加工的重要保障。叶片是典型的复杂曲面,也是航空发动机的“心脏”,其表面质量及加工效率对航空发动机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叶片几何造型、工艺及刀轨算法。基于NURBS参数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研究了直纹面叶片造型的数学模型;针对曲线应变能过大和曲率突变问题,采取样条插值法对叶片的型值点进行拟合,再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在MATLAB软件中对曲线进行光顺,提高了叶片截面线精度,完成了叶片的整体建模。基于叶片结构特征及技术要求,选用了螺旋铣削的加工方法;通过确定毛坯成型及余量分配、切削刀具、走刀方式、工艺路线,采用遗传算法对粗加工切削参数进行优化,完成了叶片的数控工艺设计。基于等残留高度法提出了组合曲面多刀路的螺旋轨迹构造算法,确定了刀位点、走刀步长、走刀行距、刀轴矢量等生成刀具轨迹的算法,解决了粗加工切除大余量毛坯需多次建立工序模型的复杂问题,并实现了叶片的高效加工,避免了叶片前后缘的干涉。利用NX CAM模块生成了叶片的螺旋轨迹,NX/post bulider模块开发了 2344VMC立式加工中心的专用后处理构造器,并生成与之相匹配的NC代码;通过VERICUT软件搭建机床模型,添加仿真系统,最终验证了工艺及刀具轨迹的可行性与正确性。为得到质高效优的叶片加工轨迹,论文围绕叶片的几何造型、加工工艺、螺旋铣加工刀位算法展开研究,通过优化仿真验证了其理论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提高了叶片类零件的造型精度及加工效率,为实现复杂曲面及叶片专用的CAD-CAPP-CAM-CNC 一体化的编程模块提供了理论参考。
雷新[6](2013)在《微型车驱动桥桥壳压装机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汽车的迅猛发展,汽车对车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自动化程度的车桥压装设备的研究制造也成为当今车桥生产领域的一个发展趋势。本课题针对某汽车车桥生产企业的半轴套管与驱动桥壳中段的压装设备自动化水平低,桥壳产品质量不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台将PLC自动控制技术用于驱动桥壳压装机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首先通过对驱动桥壳压装过程的分析,给出了驱动桥壳压装机的总体方案设计,其次对驱动桥壳压装机的机械底座硬件部分、液压系统的夹紧压装部分、PLC控制部分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选型,并拟定了液压系统的原理图。然后根据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系统的方案,确定了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并根据桥壳压装负载的工况要求,对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和执行元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和选择,从而完成了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根据PLC控制原理和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完成了驱动桥壳压装机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利用Visual Basic完成了驱动桥壳压装机压装过程控制界面的设计,并实现了S7-200PLC与计算机上位机的通讯。利用设计出的PLC控制驱动桥壳压装过程的控制程序,使驱动桥壳压装机压装过程实现了实时自动控制,提高了桥壳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市场应用前景。
赵延治[7](2009)在《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六维力传感器能够同时感知三维坐标空间的全力信息。近年来,应用于火箭发动机推力试验、飞机试飞试验、航天器对接模拟试验及风洞试验等领域的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成为急需的高科技产品。为了克服传统铰链的摩擦对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制约,本课题对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螺旋理论,对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静力分析,推导出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静力映射矩阵解析式,讨论了面向任务的六维力传感器基准坐标系选取的原则。(2)在六维力传感器性能指标定义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模型理论,绘制了传感器各性能指标图谱,分析了各性能指标与传感器结构参数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相应目标函数,对六维力传感器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综合性能优良的传感器结构设计参数。(3)基于影响系数和虚功原理,提出了一种建立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模型的一般方法。结合刚度矩阵瑞利商定义了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性能判定指标,对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传感器机构的方向刚度特性。(4)基于李群李代数SE(3)/se(3)的伴随矩阵,推导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的线性-双线性公式,建立了六自由度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5)将柔性铰链应用到大量程并联六维力传感器结构设计,设计了传感器各部分结构并选取了材料,基于有限元技术对方案整体结构进行了受力及其模态分析,研制出了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样机。(6)设计了大量程六维力传感器标定装置机械结构与液压动力单元,研制出基于液压系统原理的大吨位六维力加载装置,搭建了六维力传感器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发了六维传感器标定及测量软件,研制出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本研究为开展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静、动态标定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大型六维力传感器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萍萍[8](2019)在《教学用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自动送料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提高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模式、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充分就业的有力支撑。目前虽然职业教育日益得到重视,国家也是大力扶持,但是现阶段职业院校数控设备总量少、更新慢,无法适应现代技术发展,更加培养不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数控专业人才。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具有着占地面积小、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价格和维护费用较低的特点,主要用于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的实训教学,但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只能人为的进行上下料,自动化程度低,急需进行设备更新。由于机械自动化设备昂贵的价格让中职院校无力承担,所以实施推进比较困难。因此本文尝试利用仿真技术来进行中职院校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设备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自动送料系统的设计与升级改造,与数控车床共同组成一个柔性制造系统,提高其自动化程度。首先,研究目前国内外自动送料系统的结构类型进行对比分析,结合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的结构特点、加工工件尺寸、教学场地局限性以及经济性等特点,设计出合理的、符合技术要求的方案。其次,研究设计自动送料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机械传动结构设计与计算和支架的结构分析与验证,并建立总体模型,从而合理地安排各部位布局,并对关键部位进行结构仿真分析及有限元受力计算分析,从而确定最优方案。最后,研究自动送料系统的控制系统模块,包括总体控制系统设计、气动系统回路设计、人机交互模块设计及操作模块PLC程序编制,并通过仿真验证程序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本文研究的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自动送料系统用以改善教学设备更新与资金不足的矛盾,进而起到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利用仿真技术进行自动送料的结构设计与控制系统设计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将各模块独立,易于优化与维护,具有实用与推广价值。
范明豪[9](2003)在《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文中认为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具有环境友好、不燃烧、干净、安全、易得价廉和处理方便等优点,是当今国际液压行业的前沿研究课题,也是近年来本学科发展的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细水雾灭火技术具有无环境污染、灭火迅速高效、耗水量低、水渍损失极小、灭火效果良好等特点,是国际消防界在“蒙特利尔协议”签定后,规定在二十一世纪初叶要求取缔的对大气臭氧层有严重破坏作用的哈龙灭火系统的有效替代灭火系统。常见的细水雾灭火系统为气液两相辅助雾化式,系统需附高压气瓶,管路布置复杂。本文结合纯水液压技术和细水雾灭火技术,提出新型的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系统,系统布置简便易于操作,可持续工作。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系统的研究。 所进行的主要研究工作有:设计了一台排量为20mL/r的纯水液压九柱塞泵;搭建了移动式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系统;安装和调试了“211工程”资助的纯水液压试验台,并利用该台架对高压直接雾化喷嘴进行了初步试验;对细水雾喷嘴进行了选型,对其内部流场和外部雾化特性参数进行仿真,研究了喷雾内部结构参数对喷雾特性的影响;对直接高压雾化细水雾喷嘴进行改进,对改进后的细水雾喷嘴外部雾化特性参数如雾滴粒径SMD和雾滴速度等,进行了激光相位多普勒(PDPA)测量分析;最后对移动式灭火系统进行了标准的A类火及B类火国际标准灭火试验,试验证明灭火效果良好。整个系统通过了专家鉴定。 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 提出了高压直接雾化以获得细水雾进行灭火。相对于普通的气液辅助式细水雾灭火系统来说,系统布置更为简单,机动性大为增强。这为细水雾灭火技术走向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机会。 2 设计并改进了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喷嘴,针对改进后的高压细水雾喷嘴,进行了PDPA测量,得出喷嘴的外部雾化特性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雾化机理进行分析。为本系统以后的喷嘴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 对移动式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了国际标准消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灭火高效迅速、节水效果良好。这为高压直接雾化细水雾灭火技术提供了有说服力的实际工程数据。
王建武[10](2019)在《菲律宾马尼拉MRT3车辆底座模锻工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锻造行业发展,越来越多的锻件生产向着少、无切削的精密锻造方向发展。计算机辅助工程的飞速发展使得其在锻造工艺设计阶段的应用也越来越成熟,对产品进行工艺分析,设计多种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辅助模拟,选择最佳方案并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新产品锻造工艺设计成本,缩短研制周期。本文对车辆底座进行工艺分析,设计两种模锻工艺方案,并进行模具设计以及设备的选取;利用DEFORM模拟软件对设计的两种方案进行有限元分析,将两种工艺方案的变形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比较,择优选取方案二;进一步对方案二的模具飞边槽和下料重量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优化,确定最终的工艺方案,生产出了合格的锻件。利用选择的25000k N高能螺旋压力机进行小批量生产验证,通过对生产的锻件进行质量检验,确认设计的工艺能够生产出合格锻件,验证了DEFORM模拟软件的数值预测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限元分析在模锻工艺设计的应用有一定的推动,尤其是复杂模锻件工艺制定,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新产品新工艺研制成本,缩短试制周期;利用数值模拟对工艺进行优化,可以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优化模具结构,消除锻件缺陷,得到最优工艺参数。对优化后的工艺进行现场小批量试生产,验证了模拟的可靠性,证明了计算机辅助工程在模锻工艺制定应用的可靠性,推动了有限元分析在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应用,为同类锻件的模锻工艺设计及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二、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论文提纲范文)
(2)复杂整体构件数控电解加工机床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电解加工技术及装备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课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电解加工基础理论 |
2.1 电解加工系统及加工过程 |
2.1.1 电解加工系统 |
2.1.2 电解加工过程 |
2.2 金属溶解机理 |
2.2.1 电极电位 |
2.2.2 平衡电位与稳定电位 |
2.2.3 电极极化与电极反应 |
2.3 电解加工基本理论 |
2.3.1 法拉第定律 |
2.3.2 电流效率 |
2.3.3 电解加工速度 |
2.3.4 电解加工成型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控电解加工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
3.1 机床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
3.1.1 电解加工设备总体设计原则 |
3.1.2 电解加工机床基本要求 |
3.2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
3.2.1 总体方案设计原则 |
3.2.2 机床运动分析 |
3.2.3 机床总体方案设计 |
3.3 机床主要参数确定 |
3.3.1 机床最大加工工件 |
3.3.2 额定电流 |
3.3.3 额定电压 |
3.3.4 机床负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控电解加工机床本体结构设计 |
4.1 床身结构设计 |
4.2 立柱结构设计 |
4.3 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
4.3.1 滚珠丝杠选型 |
4.3.2 电机计算选型 |
4.4 工作箱部件设计 |
4.5 密封防腐设计 |
4.5.1 C轴密封设计 |
4.5.2 立柱Y、Z向移动工作台密封 |
4.6 数控电解加工机床参数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床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
5.1 有限元方法及软件简介 |
5.1.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5.1.2 有限元软件基础 |
5.2 机床静力学分析 |
5.2.1 三维建模 |
5.2.2 有限元模型简化 |
5.2.3 网格划分及分析 |
5.2.4 结果分析 |
5.3 床身结构分析优化 |
5.3.1 床身静力学分析 |
5.3.2 床身动态特性分析 |
5.3.3 床身拓扑优化 |
5.4 立柱结构分析优化 |
5.4.1 立柱静力分析 |
5.4.2 立柱动态特性分析 |
5.4.3 立柱拓扑优化 |
5.5 机床动态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国内外砂光设备现状及发展趋势 |
1.1.1 国外砂光设备的发展现状 |
1.1.2 国内砂光设备发展现状 |
1.1.3 国内外砂光设备发展趋势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总体设计 |
2.1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工艺分析 |
2.1.1 实木门结构特点分析 |
2.1.2 实木门制造工艺分析 |
2.1.3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工艺路线分析 |
2.2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总体布局分析 |
2.2.1 立梃侧表面的砂光 |
2.2.2 立梃上下表面的砂光 |
2.2.3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总体布局 |
2.3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方案的设计 |
2.3.1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总体方案的确定 |
2.3.2 砂光参数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结构设计 |
3.1 固定端砂光组件的结构设计 |
3.1.1 侧表面粗砂组件设计 |
3.1.2 侧表面精砂组件设计 |
3.1.3 上下表面移动砂光组件 |
3.1.4 上定位组件设计 |
3.1.5 固定端侧向定位组件设计 |
3.1.6 传送组件设计 |
3.1.7 固定端安装机架设计 |
3.2 移动端砂光组件设计 |
3.2.1 移动端侧向定位组件 |
3.2.2 移动端横向进给机构 |
3.2.3 移动端安装机架设计 |
3.3 基座组件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关键部件有限元分析 |
4.1 固定端安装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
4.1.1 固定端安装机架模型的建立 |
4.1.2 固定端安装机架模型的材料设置 |
4.1.3 固定端安装机架模型的网格划分 |
4.1.4 固定端机架边界条件的约束以及载荷的施加 |
4.1.5 固定端安装机架静力学求解的结果分析 |
4.2 移动端安装机架的静力学分析 |
4.2.1 移动端安装机架模型的建立及材料设置 |
4.2.2 移动端安装机架的网格划分及约束条件与载荷的施加 |
4.2.3 移动端安装机架静力学求解的结果分析 |
4.3 固定端安装机架与移动端安装机架的结构改进 |
4.3.1 固定端安装机架的结构改进 |
4.3.2 移动端安装机架的结构改进 |
4.4 本章小结 |
5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控制系统研究 |
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 |
5.2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5.2.1 控制系统功能描述及分析 |
5.2.2 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5.2.3 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设计 |
5.2.4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 |
5.3 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研究 |
5.3.1 控制系统触摸屏设计研究 |
5.3.2 控制系统I/O端子分配 |
5.3.3 PLC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5.4 控制系统的验证试验 |
5.4.1 控制系统验证平台的搭建 |
5.4.2 控制系统的验证试验过程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4)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飞机自动钻铆技术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模块化设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模块化设计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5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机械产品模块化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
2.1 模块化的几个基本概念 |
2.1.1 模块 |
2.1.2 模块化 |
2.1.3 模块化设计 |
2.2 模块化设计的特点 |
2.3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2.3.1 模块化设计的分类 |
2.3.2 模块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
2.3.3 模块化设计的准则 |
2.4 模块划分方法的研究 |
2.4.1 模块划分的含义 |
2.4.2 模块划分的原则 |
2.5 产品功能分析与功能模块的划分 |
2.5.1 产品的功能分析 |
2.5.2 功能模块的划分 |
2.6 模块化设计过程中的产品数据管理 |
2.6.1 模块库的概念 |
2.6.2 模块化管理系统概述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自动钻铆系统的总体规划 |
3.2.1 自动钻铆系统的基本组成 |
3.2.2 自动钻铆系统的功能分析 |
3.3 自动钻铆工作流程设计 |
3.4 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划分 |
3.5 主要模块的三维模型设计 |
3.5.1 数控托架的工作围框模块设计 |
3.5.2 机座和立柱模块设计 |
3.5.3 钻铆单元模块设计 |
3.5.3.1 刀盘总体设计 |
3.5.3.2 钻孔单元模块设计 |
3.5.3.3 压铆单元模块设计 |
3.5.3.4 分度装置模块设计 |
3.6 自动钻铆系统的总装配设计和检验 |
3.7 模块资源库的建立 |
3.7.1 族表的基本概念及功能 |
3.7.2 创建族表的步骤 |
3.7.3 自动钻铆系统模块库创建实例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钻铆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
4.1 控制系统理论概述 |
4.1.1 自动控制理论 |
4.1.2 传感技术概述 |
4.2 控制系统硬件模块选择 |
4.2.1 交流伺服电机的选型 |
4.2.2 可编程控制器(PLC)的选型 |
4.3 进给运动控制设计 |
4.3.1 X坐标进给运动设计 |
4.3.2 Y、Z坐标进给运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钻铆过程的工艺分析 |
5.1 飞机自动钻铆装配工艺分析 |
5.1.1 手工铆接装配工序分析 |
5.1.2 自动铆接装配工序分析 |
5.2 铆接类型及工艺性分析 |
5.2.1 铆接类型及工艺过程 |
5.2.2 铆接的质量要求 |
5.3 钻铆过程的受力分析 |
5.4 钻铆过程的受力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和期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5)叶片造型及多轴加工刀具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叶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发展概况 |
1.2.2 多轴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叶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2 叶片造型数学模型及光顺算法 |
2.1 复杂曲面造型的数学模型 |
2.1.1 曲面造型发展概况 |
2.1.2 NURBS曲线曲面模型 |
2.1.3 基于NURBS的叶片直纹面造型 |
2.2 叶片截面线的拟合光顺算法 |
2.2.1 叶片截面线光顺准则 |
2.2.2 叶片截面线光顺方法 |
2.2.3 基于遗传算法的光顺算法及验证 |
2.2.4 基于MATLAB的叶片截面型值点光顺 |
2.3 叶片的整体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3 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
3.1 叶片结构及工艺技术要求 |
3.2 加工方法及工艺方案确定 |
3.3 叶片螺旋加工工艺设计 |
3.3.1 毛坯成型及余量分配 |
3.3.2 切削刀具与走刀方式选择 |
3.3.3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 |
3.3.4 粗加工切削参数的优化 |
3.3.5 叶片的装夹及找正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叶片螺旋轨迹规划及生成算法 |
4.1 复杂曲面刀轨简介 |
4.1.1 刀具轨迹的定义 |
4.1.2 刀具轨迹的基础算法 |
4.2 叶片加工刀具的数学模型 |
4.3 基于参数曲面的等残高螺旋轨迹生成原理 |
4.4 螺旋轨迹规划的数学模型 |
4.4.1 螺旋线分类及数学方程 |
4.4.2 叶片螺旋线构造过程 |
4.5 基于组合曲面的多刀路螺旋线构造算法 |
4.5.1 单张曲面叶片螺旋线插值算法 |
4.5.2 组合曲面叶片螺旋线构造算法 |
4.5.3 多层螺旋线轨迹规划算法 |
4.6 基于参数曲面的等残高螺旋轨迹的生成算法 |
4.6.1 刀位点的计算 |
4.6.2 加工误差及走刀步长的确定 |
4.6.3 走刀行距的确定 |
4.6.4 避免干涉所确定的刀轴矢量 |
4.7 本章小结 |
5 叶片刀具轨迹生成及后处理验证 |
5.1 叶片刀具轨迹的生成 |
5.1.1 CAM功能模块及加工流程 |
5.1.2 叶片刀具轨迹的生成 |
5.2 刀具轨迹的后置处理 |
5.2.1 后置处理算法 |
5.2.2 2443VMC立式加工中心后处理器的构造 |
5.2.3 NC程序的生成 |
5.3 刀具轨迹及程序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微型车驱动桥桥壳压装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桥壳压装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可编程控制技术在桥壳压装机上的应用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微型车驱动桥桥壳压装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微型汽车驱动桥桥壳工艺分析 |
2.1.1 微型汽车驱动桥桥壳工艺概述 |
2.1.2 微型汽车驱动桥壳总成制造工艺 |
2.2 驱动桥壳压装机总体方案设计 |
2.2.1 驱动桥壳压装机的总体设计 |
2.2.2 驱动桥壳压装机底座方案的设计 |
2.2.3 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系统的方案设计 |
2.2.4 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的方案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 |
3.1 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系统液压元件的设计依据 |
3.2 液压缸的设计 |
3.2.1 液压缸工况分析 |
3.2.2 确定液压缸的主要参数 |
3.2.3 液压缸的工作腔的压力、流量和功率 |
3.2.4 液压缸工况图 |
3.2.5 液压缸其余参数的计算和校核 |
3.3 液压系统液压泵和电动机的选择 |
3.3.1 液压泵的选择 |
3.3.2 液压泵的驱动功率计算与电动机的选择 |
3.4 液压系统其它液压元件的设计和选择 |
3.4.1 液压系统液压控制阀的选择 |
3.4.2 油管的选择 |
3.4.3 油箱的设计 |
3.4.4 液压系统性能验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设计 |
4.1 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
4.1.1 驱动桥壳压装机液压动作控制分析 |
4.1.2 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运行模式 |
4.1.3 驱动桥壳压装机 PLC 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 |
4.2 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 |
4.2.1 PLC 的硬件组成 |
4.2.2 PLC 的工作原理 |
4.2.3 西门子 S7-200PLC 的功能概述 |
4.3 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 |
4.3.1 控制系统硬件的总体结构 |
4.3.2 控制系统硬件的选型设计 |
4.3.3 PLC 控制部分的硬件接线图 |
4.4 驱动桥壳压装机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 |
4.4.1 PLC 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
4.4.2 驱动桥壳压装机 PLC 程序设计 |
4.5 PLC 程序的仿真调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讯部分设计 |
5.1 控制界面的设计 |
5.1.1 使用 VB 设计系统的控制程序 |
5.1.2 桥壳半轴套管压装控制系统控制界面的设计 |
5.2 上位机与下位机通信的实现 |
5.2.1 PLC 与计算机的通信 |
5.2.2 基于 Visual Basic 的 PLC 与计算机通信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并联机构应用概述 |
1.2 六维力传感器概述 |
1.3 六维力传感器研究发展状况 |
1.3.1 六维力传感器国外研究发展 |
1.3.2 六维力传感器国内研究发展 |
1.4 多维力加载装置研究发展 |
1.5 选题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Stewart平台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数学模型 |
2.1 引言 |
2.2 Stewart 平台六维力传感器数学模型 |
2.2.1 传感器结构受力分析 |
2.2.2 传感器力映射矩阵 |
2.2.3 面向任务的坐标系选取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六维力传感器性能与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3.1 引言 |
3.2 六维力传感器静态性能评价指标 |
3.2.1 传感器的常规静态性能评价指标 |
3.2.2 传感器的力各向同性 |
3.2.3 传感器的力各向同性度 |
3.2.4 传感器的灵敏度 |
3.2.5 传感器的灵敏度各向同性度 |
3.3 六维力传感器的动态性能评价指标 |
3.3.1 时域性能指标 |
3.3.2 频域性能指标 |
3.4 六维力传感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
3.4.1 六维力传感器空间模型理论 |
3.4.2 六维力传感器性能图谱分析 |
3.4.3 六维力传感器参数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建模 |
4.1 引言 |
4.2 空间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映射 |
4.2.1 空间并联机构约束方程建立 |
4.2.2 连续刚度非线性映射模型 |
4.2.3 几类连续刚度简化模型 |
4.2.4 空间并联机构连续刚度性能评价 |
4.3 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建模 |
4.3.1 影响系数矩阵 |
4.3.2 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矩阵 |
4.3.3 六维力传感器连续刚度性能评价 |
4.3.4 六维力传感器方向刚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SE(3)/se(3)的六维力传感器动力学模型 |
5.1 引言 |
5.2 李群、李代数理论基础 |
5.2.1 刚体运动的旋量表示 |
5.2.2 李群李代数SE(3)/se(3)的伴随矩阵 |
5.3 基于李群李代数的影响系数 |
5.3.1 一阶影响系数 |
5.3.2 二阶影响系数 |
5.4 关节惯性矩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4.1 牛顿-欧拉方程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4.2 关节惯性矩的线性-双线性公式 |
5.5 串联分支动力学方程建立 |
5.5.1 惯性力矩 |
5.5.2 有效重力矩和外力矩 |
5.5.3 动力学建模 |
5.6 并联机构动力学方程建立 |
5.6.1 惯性力矩 |
5.6.2 有效重力矩和外力矩 |
5.6.3 动力学建模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研制 |
6.1 引言 |
6.2 六维力传感器样机设计 |
6.2.1 传感器分支设计 |
6.2.2 传感器上、下平台设计 |
6.2.3 传感器上、下定位块设计 |
6.2.4 传感器样机整体结构模型 |
6.3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受力及其模态分析 |
6.3.1 传感器受力分析 |
6.3.2 传感器模态分析 |
6.4 样机研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六维力液压加载系统研制 |
7.1 引言 |
7.2 六维力加载方式概述 |
7.3 六维力液压加载台结构设计 |
7.3.1 加载台结构设计 |
7.3.2 六维力加载方案 |
7.3.3 加载台结构受力分析 |
7.3.4 加载台研制 |
7.4 六维力加载液压系统设计 |
7.4.1 液压系统原理 |
7.4.2 系统元器件选型 |
7.4.3 液压系统集成块设计 |
7.4.4 液压动力单元研制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大量程柔性铰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研制 |
8.1 引言 |
8.2 传感器标定系统组成与标定流程 |
8.2.1 标定系统组成 |
8.2.2 标定流程 |
8.3 六维力传感器标定系统软件设计 |
8.3.1 数据实时显示与采集 |
8.3.2 标定运算 |
8.3.3 性能分析 |
8.3.4 实时测量 |
8.4 标定数据处理 |
8.5 标定系统研制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教学用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自动送料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研究内容的来源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自动送料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 引言 |
2.2 教学用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结构及技术参数 |
2.3 自动送料系统设计技术要求 |
2.4 系统机械结构方案 |
2.5 控制系统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机械传动结构设计与计算 |
3.1 引言 |
3.2 自动上下料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
3.3 料斗机构方案设计 |
3.4 分料机构结构设计 |
3.5 送料机构设计及分析 |
3.6 下料机构设计及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支架的结构分析与验证 |
4.1 引言 |
4.2 支架总体结构分析 |
4.3 承载结构与运动部件 |
4.4 结构静力学计算分析与验证 |
4.5 结构模态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总体控制系统设计 |
5.3 主控制模块 |
5.4 气缸位置检测模块 |
5.5 气缸控制模块 |
5.6 手动运行与自动运行模块 |
5.7 人机交互界面模块 |
5.8 课堂实践效果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液压传动及纯水液压传动技术发展综述 |
1.1.1 液压传动和纯水传动技术发展综述 |
1.1.2 纯水作为液压工作介质的优越性及技术难点 |
1.1.3 纯水传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 细水雾消防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细水雾应用背景概述 |
1.2.2 卤代烷灭火系统介绍及其对大气臭氧层的危害 |
1.2.3 细水雾灭火系统介绍 |
1.2.4 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3.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3.3 难点 |
1.3.4 学位论文的四性要求 |
1.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调试及液压泵、阀、系统的设计 |
2.1 纯水液压试验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2.1.1 系统技术指标、功能和组成 |
2.1.2 系统调试及问题分析 |
2.1.3 系统使用维护 |
2.1.4 调试结论 |
2.2 纯水轴向柱塞泵设计 |
2.2.1 纯水轴向柱塞泵耐腐蚀材料的选择 |
2.2.2 纯水轴向柱塞泵耐磨损材料的选择 |
2.2.3 纯水液压轴向柱塞泵的设计分析 |
2.3 纯水液压阀的设计 |
2.3.1 材料选用原则及选用 |
2.3.2 结构选用 |
2.3.3 设计中的主要参数 |
2.4 移动式消防系统的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射流基本理论 |
3.1 射流的定义和分类 |
3.1.1 射流定义 |
3.1.2 射流分类 |
3.2 紊动射流特性 |
3.2.1 紊动射流的形成、卷吸与掺混作用 |
3.2.2 紊动射流的分区结构 |
3.2.3 纵向流速分布的相似 |
3.2.4 射流边界混合层的线性扩展 |
3.2.5 等密度自由射流的动量守恒 |
3.2.6 自由射流介质密度的变化 |
3.3 射流问题的数学描述 |
3.3.1 流体运动的描述方法 |
3.3.2 粘性流体微分方程描述 |
3.3.3 不可压缩流体力学方程的演变 |
3.3.4 湍流模式理论 |
3.3.5 方程求解的定解条件 |
3.4 射流问题的分析途径 |
3.4,1 射流问题的量纲分析 |
3.4.2 射流问题的边界层微分方程解 |
3.4.3 射流问题的动量积分方程解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直射式高压高效喷嘴的设计仿真与试验测量 |
4.1 喷雾及雾化性能指标概述 |
4.1.1 细水雾的定义 |
4.1.2 雾化质量指标描述 |
4.1.3 影响喷雾特性的因素 |
4.1.4 产生雾化的方法 |
4.1.5 对喷嘴的要求 |
4.2 直射式喷嘴雾化特性参数MATLAB仿真 |
4.2.1 喷嘴结构选择、喷嘴出口直径确定及水力计算 |
4.2.2 喷嘴结构对出口截面内部流动参数的影响 |
4.2.3 喷嘴外部射流特性参数仿真与分析 |
4.3 直射式喷嘴初步试验 |
4.4 旋芯喷嘴外部雾化特性参数PDPA测量 |
4.4.1 三维PDPA测量系统及原理介绍 |
4.4.2 实际测量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压直接雾化机理分析及细水雾标准灭火试验 |
5.1 雾化机理分析 |
5.1.1 雾化机理研究回顾 |
5.1.2 雾化机理仿真研究现状 |
5.1.3 雾化机理分析 |
5.1.4 实际喷雾分析 |
5.2 细水雾灭火机理及自拟标准消防试验 |
5.2.1 细水雾灭火机理 |
5.2.2 移动式细水雾系统灭火实际情况介绍 |
5.2.3 移动式细水雾系统灭A类及B类火的自拟标准消防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需完善之处 |
6.3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10)菲律宾马尼拉MRT3车辆底座模锻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锻造工艺概述 |
1.1.1 锻造工艺 |
1.1.2 锻造生产的重要性 |
1.1.3 国内锻造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 数值模拟在锻造工艺制定中的应用及前景 |
1.2.1 数值模拟在锻造工艺制定中的应用 |
1.2.2 数值模拟的应用前景 |
1.3 课题的来源、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意义 |
1.3.3 主要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工艺分析及锻造工艺制定 |
2.1 工艺性分析 |
2.1.1 底座结构特点 |
2.1.2 工艺难点分析 |
2.2 工艺制定 |
2.2.1 锻件图的制定 |
2.2.2 工艺方案的确定 |
2.3 锻造设备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模具的设计 |
3.1 模膛尺寸的确定 |
3.2 飞边槽的形式及尺寸 |
3.3 顶料杆的布置 |
3.4 模块尺寸设计 |
3.5 切边模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锻造工艺数值模拟 |
4.1 数值模拟技术介绍 |
4.2 底座锻造工艺数值模拟 |
4.2.1 UG平台下底座坯料及模具三维模型的准备 |
4.2.2 设置模拟条件 |
4.2.3 运行及后处理 |
4.2.4 对立面压扁坯料模拟 |
4.2.5 终锻过程模拟条件的设定 |
4.2.6 运行 |
4.2.7 方案二的模拟 |
4.3 成型分析及方案确定 |
4.3.1 成型结果对比 |
4.3.2 方案的确认 |
4.4 工艺优化 |
4.5 优化后的工艺模拟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场试制及检测 |
5.1 模具制作 |
5.2 底座现场试制 |
5.3 底座质量检验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论文参考文献)
- [1]焊接机床结构的工艺性及其通用性[J]. М.Ю.Пуетыиънив,程明琦.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2)
- [2]复杂整体构件数控电解加工机床设计与分析[D]. 贺阳博.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1)
- [3]实木门立梃双端砂光机的设计与研究[D]. 胡昊.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自动钻铆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及其实现方法研究[D]. 顾之宇. 南昌航空大学, 2010(06)
- [5]叶片造型及多轴加工刀具轨迹研究[D]. 邵丁. 西安科技大学, 2017(01)
- [6]微型车驱动桥桥壳压装机设计[D]. 雷新. 青岛理工大学, 2013(07)
- [7]大量程柔性铰并联六维力传感器基础理论与系统研制[D]. 赵延治. 燕山大学, 2009(07)
- [8]教学用SV-18T型台式数控车床自动送料系统设计[D]. 郑萍萍.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9]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 范明豪. 浙江大学, 2003(02)
- [10]菲律宾马尼拉MRT3车辆底座模锻工艺研究[D]. 王建武.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