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农垦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泽[1](2021)在《黑龙江垦区国有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文中指出
陈春兰[2](2021)在《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文中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将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从高投入高排放高产出的数量型农业增长模式转向质量型绿色高效发展模式,必然涉及资源要素的生产组织模式及其经营效率。“农垦模式”作为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这一生产组织方式是否高效绿色,当前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聚焦大田水稻生产环节,以江苏省射阳县**国营农场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系统梳理农场水稻生产要素变动与主要环节机械化生产发展情况,综合评估农场水稻生产经营水平,在此基础上,总结水稻生产组织的农垦模式,进一步解析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组织高效的主要原因,进而对农垦生产案例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探讨水稻生产管理绩效提升路径,为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国营农场在土地产权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具备实现水稻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土地基础。射阳县有国营农场模式,同时也创新发展了联耕联种模式,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但都是推进生产经营规模化的结果。与家庭农场相比,国营农场的土地不存在产权纠纷、土地成片,农田基础设施配套水平较高,易于推进规模化生产。(2)国营农场水稻生产发展相对高产高效,表现在**国营农场亩产量、投入产出率、成本利润率均高于江苏及全国平均水平。高产高效的形成,一是在技术层面,包括统一优质品种、施肥技术的集成创新、机械和装备不断升级等;二是制度层面,主要包括土地产权优势、统分结合的生产管理体制、农垦系统管理体制的有效激励等。(3)**国营农场近年来外包土地种植西瓜的案例,表明农场生产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生产组织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通过外包土地种植西瓜,农场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农场及周边农村地区的中老年人员的就业,社会效益显着。虽然外包土地种植西瓜导致民营机械购买者作业量减少、利益受损,但是**国营农场给予了一定补偿,并出台收割机向后延长一年每年补贴10元/亩的合同,彰显了国营农场能及时有效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制度优势。调研还发现,近年来,为保障粮食产量,**国营农场常年推广稻麦周年高产,土地缺乏休养生息,需要增施化肥保持土壤肥力,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压力。(4)**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管理绩效提升的可能策略:在技术创新方面,一是良种创新,农垦作为国有企业,具有资本优势,可以在品种选育上引领新的方向,如率先研发推广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的宜糖米、可供肾脏病患者食用的低谷蛋白大米等功能性水稻品种,开辟新的市场;二是良法创新,建立高效、定量的栽培技术,依靠稀播长秧龄壮苗移栽技术等科技创新,实现低投入、稳产量、高效益;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可以学习侯安杰管理案例,在激励机制中增补雇工绩效激励,提高雇工积极性。(5)农垦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措施。一是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生态循环,如有序推进稻田综合种养,秸秆饲料化等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二是推进品牌建设工作,促进品牌溢价。围绕生产环节,立足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品牌形象为抓手,通过突出层次差异,打造高端品牌,持续提升产品品质,优化供给结构,最终实现提质增效;三是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带动形成互补并进的农业新生态,通过推广机械农业,主动指导周边地区水稻生产,将组织规模优势辐射至周边地区,发挥农垦系统的生产引领作用,帮助地区农业共同进步与发展。
廖周[3](2020)在《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宁夏农垦在改革开放中逐步解决了吃大锅饭、剩余劳力就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同时,由于农垦组织的特殊性,也使得农垦在普遍意义的改革中出现种种不适应,如家庭农场在市场中的效益问题、生产责任制下的考核问题、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问题等,需要决策者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精准施策,才能使垦区在深入改革中持续释放活力,实现农垦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应有的作用。
陈吉聪[4](2020)在《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五年中央一号文件反复提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转换升级。如何充分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农业农村改革、农业现代化建设以及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例,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对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现状、经验做法以及取得成效进行深入研究,并构建评价模型,采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对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进行评价,分析现阶段示范区发展的制约因素。经研究发现: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速度较快,示范区分布较为均衡,基本形成特色产业“一业一示范”的发展格局,有效促进了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组织化水平显着提高、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扩大、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好,并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取得显着成效。通过评价模型研究,评价结果显示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整体发展水平处在发展阶段中期,主要表现为示范区发展方向明确,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整体发展还不够稳定。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三产融合深度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资金、人才紧缺,科技与创新能力较弱;品牌意识有待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示范带动作用亟需提高,拓展区、辐射区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条对策和建议:加大三产融合深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整合资金、人才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扩大辐射带动范围;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合理优化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协调发展。
陈夏语[5](2020)在《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以集团的形式存在和发展。资金作为母子公司连接的纽带,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集团选择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模式,因此,在此模式下的资金运行效率的高低,对于提高企业集团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确保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显得尤为重要。J农垦茶业集团是某省农垦集团下属二级企业集团。鉴于日常现金流量较大以及子公司资金余缺不平衡的情况,集团采用结算中心模式,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本文对J农垦茶业集团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了解集团资金管理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及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发现集团存在一些资金运用效率较差的项目,也发现集团存在的某些重点问题。集团有大量应收账款且回收难度较大,存量资金理财收益较低;结算中心存在投资监管风险、内部信贷风险和税务风险;整个资金管理运作中还存在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针对以上发现,本文提出相应建议。集团应加强应收账款清算回收工作的力度,优化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灵活采用多种理财手段来提高收益;根据资金业务发生的全流程,构建完善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改革机构设置,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对内部控制起到监督作用。除此之外,集团还可通过升级信息系统和提高人员素质,为资金管理工作完善配套措施。希望通过以上优化措施,提高集团应对资金风险的能力,提高资金运用效益,从而从整体上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果,为企业长远发展夯实基础。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完善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提供重要参考思路,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国有企业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方面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杨美慧[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双版纳农垦自创立以来,为云南省直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保障国家天然橡胶资源的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云南高度重视农垦事业,农垦改革发展的步伐时刻砥砺前行。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西双版纳农垦事业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有改革就会有问题,改革因问题而起。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当前,全省农垦发展定位不够准确、管理体制有所缺失、经营机制不够灵活、农场法人实体地位落实不到位、国有资产功能性不强、政策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解决,部分农场经营还比较困难,部分职工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农垦区水电路田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些问题既需要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来解决,也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共识,打牢思想基础。经济实现发展的思想基础有赖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农场改革和发展的生命线和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就外部环境而言,在当前中国新形势下,农场职工政治思想观念的转变,经济利益的不断调整,价值呈现多样化的转变,必然会给国有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比较过去传统式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内容、方式和工作对象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怎样才能在这空前的社会改革浪潮中,面对瞬息万变的新情况以及新挑战,积极探求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向、新内容、新方法,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写作的思路和框架建立在国有农场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上,运用文献综述法、调查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读,对西双版纳国有农场走访调查,梳理出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总结其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新时代背景下对农场提出的要求,最终提出加强和改进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写作来为西双版纳国有农场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黄凡[7](2019)在《云南河口农垦的政治功能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屯垦戍边作为一项保卫边疆、发展边疆的治理制度一直延续到今天。中国农垦事业在不同的农垦思想指导下经历近70年的发展,目前业已成为中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部分,为祖国开荒建设、边疆治理、国家物资安全等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伴随全国农垦的改革和中越关系的波动,河口农垦的经营体制、管理机制和社区结构日趋完善,促使政治功能发生变迁,内涵得到多元发展。河口农垦六十余年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作三个阶段,各阶段有效发挥了保障政权合法性、边疆政治社会化和地方治理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作为国有边疆垦区,河口农垦的政治功能有所演变。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河口农垦通过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建设,实现了促进生产力流动、完成国家边防布局、建立国家权力机制,夯实政权稳定的功能。八、九十年代河口农垦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逐步完善管理系统,有效保障天然橡胶物资安全,支援对越战备力量,进一步嵌入地方社会,强化国家认同。二十一世纪以来传统意义上的戍边职责由专业化的军政组织承担,河口农垦围绕农垦改革,协调其政治性和市场化冲突,规范垦地关系,统筹场群发展,调试国家权力运作矛盾。农垦的发展也是农垦政治功能的变迁。河口农垦的政治定位是丰富的,也是动态的。它不仅仅是稳定橡胶、保障河口经济安全的国有企业,也是完成国家边疆安全格局,维护国家边疆利益的政治载体,更是保障地方民生、带领河口经济发展的地方管理组织。河口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农垦最早履行着国防戍边使命、肩负着天然橡胶生产的政治任务,在不断融入地方建设中传输国家意志和国家权力,新时代的河口农垦应在坚定新型政治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农垦的转型,在构建边疆屯垦事业与国家安全长效机制愿景下充分发挥政治功能。
王吉龙[8](2019)在《农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分析与对策》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国内外对农业生产劳动保护研究缺失的背景下,通过黑龙江农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分析我省垦区农业生产劳动保护用品情况和劳动保护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对农垦系统农业安全生产中劳动保护工作的思考,切实加强我省农垦现代化大农业、安全农业和农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工作,同时为全国农业劳动保护提供参考。本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辖的管理局和农(牧)场中选取东部管理局2个和西部管理局2个,56个农(牧)场进行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调查对象包含大型农(牧)场、中型农(牧)场和小型农(牧)场。调查采用垦区普查、走访抽查、调研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内容包括农(牧)场农业生产特点,农业安全生产工艺、农业职业危害因素、农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用品发放和使用情况。并将最后汇总的的调查情况和调查问卷运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掌握农垦农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劳动保护整体情况。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农垦农业安全生产过程中劳动保护存在问题,根据农垦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生产工艺流程以及农业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提出更加合理的农垦劳动保护思考。1.加大农垦劳动保护政策性经济倾斜,增加劳动保护用品资金投入和劳动保护工作政策性倾斜;同时做好垦区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维权工作,通过继续运行劳动保护监督检查机制,推动农垦劳动保护工作。2.维护农业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健全工会职责,通过工会参与,以法治为准绳,做好问题调节工作和发挥舆论媒体作用,倒逼农(牧)场强化农业劳动保护投入,关注劳动保护工作内容。3.完善农业劳动保护监管体系。增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农垦三级管理体系监督检查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的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意识,用法制手段强化劳动保护工作。4.通过2011-2014年与2015-2018年农垦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专兼职人员的队伍建设试运行效果对比,并对劳动保护监管执法体系职责、劳动仲裁和加大农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处罚情况进行综合阐述,确定未来增加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专兼职工作人员力量和加强监管执法的必要性。5.通过树立服务的工作理念,切实帮助解决垦区农业劳动保护从业人员实际困难。并从用工企业的岗前培训、技改扶持和提高农业从业者自身素养来增强自身能力,从而做好垦区劳动保护工作。
任丽萍[9](2019)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国内国外市场竞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走势放缓,国有农场如何在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面前,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变化,确保农产品安全、农业生态安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体系,强化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力保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国有农场科学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国农业发展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梳理美国和加拿大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政府支持和高度机械化作业;日本、韩国农业经济发展主要靠资源创新、提升产品附加值;德国农业经济发展依靠产业布局;法国和英国农业经营依靠分工明确和建立支撑体系。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比较,农业发展转型的不同。我国不断推进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业态,构建现代化服务体系等方法促进农业经济发展。通过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样本访谈法、实证研究法,首先界定国有农场的内涵、特征、地位、功能,绿色发展和产业发展的概念,在发展经济学、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理论的指导下,梳理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自然现状和优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成因,确定农场经济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未来发展方向和遵循原则,设立总体和具体的发展目标。基于农场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丰富,农机制造业实力雄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结构不优,产品结构特色不突出的特点,面对国家农业政策和农垦改革的契机,提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扬优势、补短板,突出绿色、突出特色的策略。树立“培育状大主导产业,完善绿色服务体系,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走农林牧渔综合经营,农工商服一体化运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之路”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致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服务体系、经营体系,坚持破除瓶颈,提升产业支撑。构筑绿色产业链、培育绿色食品基地、扶壮龙头,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做实北大荒集团,对农场进行公司制改造。对于垦区其他农场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现有富余劳动力,提高农场职工群众的收入,促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多方共赢。
王伟森[10](2019)在《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品牌化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对产品质量、服务更加看重,价格已经不是影响销量的唯一因素,“名牌、大牌”的概念正在逐渐的得到消费者认可,可以说农业品牌化热潮近年来已经席卷全球,黑龙江省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加速推进垦区现代化建设,逐渐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积极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加速垦区结构调整步伐,从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纵深方向发展,实现了垦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从黑龙江省农业大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具有深厚底蕴的北大荒品牌整合进行研究,能够为黑龙江省的农产品品牌整合提供经验,为黑龙江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升级做准备,还能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提供帮助。北大荒集团正处于从政府机构向企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快对杂乱品牌的管理与整合显得十分重要,以主打品牌为核心,子品牌为辅助,相辅相成共同发展。通过“北大荒”的带领不仅能够使农民增加收入,还能使我省的农产品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带领我省农业向绿色、有机发展,进而带动农业产业向全面现代化、生态化迈进,创立黑土地农业产业新的辉煌。本文以“与品牌整合相关”的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对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经营现状的分析,整理出北大荒以及下属品牌类别及代表性品牌,指出品牌运营上缺乏顶层设计、缺乏产业链协调、缺乏有效管理、农产品品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区域文化品牌挖掘不充分以及营销策略不够完善等方面的不足,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影响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效果的主要因素,建立北大荒品牌整合的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实现北大荒品牌的长久持续发展,顺利完成农垦总局向北大荒集团的改制,提高改制后北大荒集团的企业竞争力。为我省农产品品牌的整合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对我省农产品品牌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对农垦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农垦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国营农场 |
2.1.2 生产组织模式 |
2.1.3 高质量发展 |
2.2 农场生产管理模式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
2.2.2 国内生产管理模式研究 |
2.3 高质量生产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1 规模经济理论 |
2.3.2 区域经济理论 |
2.3.3 产业组织理论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国营农场生产要素组成概况 |
3.1 农场概况 |
3.1.1 江苏农垦概况 |
3.1.2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3.1.3 **国营农场概况 |
3.2 农场土地资源 |
3.3 农场劳动力 |
3.4 农场资本 |
3.4.1 机械(雇佣制和外包制) |
3.4.2 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 |
3.4.3 水利灌溉 |
第4章 **国营农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 |
4.1 整地 |
4.2 育插秧 |
4.3 田间管理 |
4.3.1 丰产沟的高标准开挖 |
4.3.2 水分管理 |
4.3.3 肥料管理 |
4.3.4 病虫害防治 |
4.4 收、运、烘、贮 |
第5章 **国营农场水稻生产管理绩效评价及成因探讨 |
5.1 生产管理绩效评价 |
5.1.1 保持较高的单产水平 |
5.1.2 保持较高的市场效益 |
5.1.3 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率 |
5.2 绩效形成原因探讨 |
5.2.1 技术层面 |
5.2.2 制度层面 |
第6章 **国营农场生产管理优化策略探讨 |
6.1 生产管理绩效提升策略探讨: 水稻生产为例 |
6.1.1 技术创新 |
6.1.2 管理体制改革 |
6.2 农垦生产管理优化的可能途径 |
6.3 水稻生产的农垦案例评价 |
6.3.1 农垦生产经营案例的特点及局限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展望 |
7.2 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宁夏农垦在体制机制上的初步改革 |
(一)实行财务包干制度 |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三)家庭农场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四)“农工商联合企业”改革 |
二、垦区场办工业的蓬勃发展与改革 |
(一)推行推进场(厂)长、经理负责制 |
(二)企业对外开放和垦区经济合作的探索 |
(三)场办工业为农场带来的变化 |
三、垦区经济中几个逐渐显现的问题 |
(一)短平快项目在市场中的脆弱竞争力 |
(二)遭遇恶性竞争的枸杞产业 |
(三)在区域产业布局调整中被淘汰的制糖业 |
(四)因质量问题被市场抛弃的啤酒花基地 |
(五)反复出现卖猪难问题 |
四、改革初期的垦区经济与社会 |
(一)不断提升的经济社会地位 |
(二)职工的收入与利益分配 |
(三)垦区社会保险问题逐渐显现 |
五、结语 |
(4)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现代农业 |
2.1.2 特色农业 |
2.1.3 现代农业示范区 |
2.1.4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发展极理论) |
2.2.3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相关分析方法 |
2.3.1 层次分析法 |
2.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3 分析方法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概况 |
3.1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基础条件分析 |
3.2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情况 |
3.2.1 分布情况 |
3.2.2 分类情况 |
3.3 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
3.3.1 强化政府的领导作用,合理规划特色产业发展布局 |
3.3.2 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基本完成,进一步推动土地规模化流转 |
3.3.3 优化招商引资外部环境,拓宽示范区建设投融资渠道 |
3.4 南宁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的主要成效 |
3.4.1 农业组织化水平显着提高 |
3.4.2 农业规模化生产持续扩大 |
3.4.3 农业生产方式持续向好 |
3.4.4 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稳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评价模型构建 |
4.1 评价方法 |
4.2 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
4.2.1 科学性 |
4.2.2 系统性 |
4.2.3 适用性 |
4.2.4 独立性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选取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 |
4.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4 计算结果量化及分析 |
4.5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 三产融合深度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
5.2 资金、人才紧缺,科技与创新能力较弱 |
5.3 品牌意识有待提高,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 |
5.4 示范带动作用亟需提高,拓展区、辐射区示范带动效果不明显 |
5.5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对策与建议 |
6.1 加大三产融合深度,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
6.1.1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
6.1.2 拓展休闲农业功能 |
6.2 整合资金、人才资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
6.2.1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2.2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
6.2.3 建立产学研基地 |
6.3 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
6.3.1 加大示范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 |
6.3.2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量 |
6.4 增强示范带动能力,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
6.4.1 增强示范区发展动力 |
6.4.2 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
6.5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
6.5.1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6.5.2 积极采用信息化生产设备 |
6.5.3 引进和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
6.6 合理优化产业扶持力度,推进特色产业协调发展 |
6.6.1 要高度重视示范区的创建工作 |
6.6.2 融入地方特色提高产品竞争力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资金集中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
2.1 资金集中管理的概念及优势 |
2.2 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 |
2.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2 内部资本市场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风险与内控管理理论 |
2.3 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分析 |
2.3.1 资金集中管理主要模式 |
2.3.2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 |
2.4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评价方法 |
2.4.1 层次分析法 |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现状 |
3.1 J农垦茶业集团概况 |
3.1.1 集团基本简介 |
3.1.2 集团组织结构和主营业务 |
3.2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必要性 |
3.2.1 资金存量及现金流量较大 |
3.2.2 子公司间资金余缺差异大 |
3.3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结算中心模式 |
3.3.1 资金集中管理机构及制度 |
3.3.2 资金账户管理 |
3.3.3 资金归集管理 |
3.3.4 资金结算管理 |
3.3.5 资金预算管理 |
3.3.6 内部融资管理 |
3.3.7 子公司项目资金管理 |
第4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评价 |
4.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定量指标选取 |
4.1.3 定性指标选取 |
4.2 计算各项指标权重 |
4.3 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
4.4 有效性总体评价结果 |
第5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
5.1 应收账款回收难度大 |
5.2 存量资金理财收益低 |
5.3 资金管理系统存在风险 |
5.3.1 投资监管不足 |
5.3.2 存在信贷风险 |
5.3.3 存在税务风险 |
5.4 内部控制薄弱 |
5.4.1 岗位设置不合理 |
5.4.2 考核制度不健全 |
5.4.3 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未得到充分利用 |
第6章 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的建议 |
6.1 优化应收账款管理模式 |
6.2 采用多种手段灵活理财 |
6.3 构建资金风险防控体系 |
6.3.1 加强投资、信贷风险监管 |
6.3.2 税务风险控制 |
6.4 完善资金集中管理考核体系 |
6.4.1 改革机构设置 |
6.4.2 完善评价体系 |
6.5 建立相关配套措施 |
6.5.1 升级资金管理信息系统 |
6.5.2 重视财务人员的培养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关于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有效性的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框架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困难与应对之策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历史回顾 |
一、我国国有农场的发展历程 |
二、西双版纳国有农场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 |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农场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新时代对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
第一节 农场职工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内容创新的要求 |
一、农场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表现 |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必须围绕农场职工群众的需求来进行创新 |
第二节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调动职工群众主体性的新要求 |
一、调动职工群众的主体性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完善“五个机制”的建设 |
二、农场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 |
第三节 解决现实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方式方法创新的要求 |
一、解决现实问题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 |
二、解决现实问题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部门“身兼多职”,职能弱化 |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不能适应新要求 |
三、农场企业化改革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复杂化 |
四、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的思想、生活、工作实际脱节 |
五、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单一化 |
第二节 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农场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发生变化 |
三、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有所调整 |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
第一节 提升农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管理水平 |
一、思想政治队伍建设要符合新时代的要求 |
二、强化农场工作人员和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观念意识 |
三、加大对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力度 |
第二节 正确定位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
一、农场干部 |
二、农场职工 |
第三节 创新农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
一、做好宣传,增强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 |
二、做好调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
三、做好信息公开,增强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的透明性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云南河口农垦的政治功能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研究要点:农垦的政治功能相关研究 |
2. 研究热点:中国农垦变迁史相关研究 |
3. 研究扩展:家庭农场相关研究 |
4. 小结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和重点、难点之处 |
(五) 核心概念界定 |
1. 政治功能 |
2. 农垦 |
3. 国营农场 |
一、全国农垦事业的建设及其政治功能 |
(一) 农垦思想变迁 |
1. 社会主义大农业时代的屯垦思想 |
2. 改革开放阶段的农垦改革思想 |
3.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农垦发展思想 |
(二) 农垦事业的发展 |
1. 1949-1978年的集体化屯垦格局 |
2. 1978-1991年的家庭化农场建设 |
3. 1992-2001年的农场企业化改革 |
4. 2002年以来的农垦产业化发展 |
(三) 中国农垦管理体制变迁导图 |
1. 全国农垦管理体制变迁示意图 |
2. 云南垦区管理体制变迁导图 |
3. 河口农垦变迁图 |
(四) 中国农垦的政治功能 |
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2. 支援国家建设 |
3. 维护边疆稳定 |
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河口农垦与国家政权稳定 |
(一) 和平解放初期的河口社会形势 |
(二) 河口农垦的创业阶段 |
1. 管理体制 |
2. 社区结构 |
(三) 稳定:传承创业阶段的政治功能 |
1. 有组织的转化生产新生产力 |
2. 完成国家边防安全布局 |
3. 保障战略物资供给 |
4. 构建国家权力的渗透机制 |
三、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河口农垦与边疆发展 |
(一) 中越关系波动中的河口局势 |
(二) 渐进变革中的河口农垦 |
1. 管理体制 |
2. 社区结构 |
(三) 发展:结构完善阶段的政治功能 |
1. 完善农垦管理体系,补全社区职能结构 |
2. 支援河口边境国防力量,稳定边境局势 |
3. 嵌入发展带动河口现代化进程 |
4. 强化社群意识和国家认同 |
四、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河口农垦与地方治理调适 |
(一) 双边互动中的河口一体化发展 |
(二) 政企分离中的河口农垦 |
1. 管理体制 |
2. 社区结构 |
(三) 调适:政企分开阶段的政治功能 |
1. 调试资源筹措冲突促进职能转型 |
2. 规范垦地关系协调国家权力运作 |
3. 协调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安全职能关系维护国家利益 |
4. 统筹场群发展,实现农垦与地方社会的共生 |
五、河口农垦政治功能的变迁逻辑 |
(一) 管理改革和亏损整治升华了农场嵌入发展能力 |
(二) 农垦经济发展更新了战略物资安全功能需求 |
(三) 中越边境安全明确了农场边防功能不可偏离 |
(四) 国家利益格局调整丰富了农垦政治功能的内涵 |
结语 |
附录: 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农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外农业劳动保护现状 |
1.3.2 国内农业劳动保护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农垦劳动保护用品调查方法 |
2.1 调查研究方法设计 |
2.1.1 研究对象选取 |
2.1.2 调查问卷设计 |
2.1.3 调查方法确定 |
2.1.4 现场调研及评价 |
2.2 农垦涉及劳动保护用品隐患危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垦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
3.1 项目总况简述 |
3.2 农垦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 |
3.2.1 危害因素来源 |
3.2.2 危害因素类型 |
3.2.3 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影响 |
3.3 农垦劳动保护情况 |
3.3.1 防护技术措施 |
3.3.2 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情况 |
3.3.3 劳动保护工作管理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 |
4.1 农垦劳动保护用品行业情况 |
4.2 农垦劳动保护用品投入使用情况与效果对比分析 |
4.2.1 不同周期劳动保护用品发放使用投入量情况对比分析 |
4.2.2 不同周期劳动保护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情况对比分析 |
4.2.3 不同周期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情况分析 |
4.3 农垦劳动保护措施情况 |
4.3.1 劳动保护措施 |
4.3.2 劳动保护用品装备 |
4.4 农垦劳动保护现状分析 |
4.4.1 经济因素分析 |
4.4.2 政治因素分析 |
4.4.3 法律因素分析 |
4.4.4 监管执法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垦劳动保护防护对策 |
5.1 经济保障 |
5.1.1 劳动保护政策性倾斜 |
5.1.2 劳动保护维权成本“农业劳动保护四零保障” |
5.2 政治保障 |
5.3 法律保障 |
5.4 监督执法保障 |
5.5 服务理念保障 |
5.6 人力资源管理保障 |
5.7 提升农业作业人员素养保障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9)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背景 |
1.1.2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目的 |
1.1.3 研究国有农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
1.2 国内国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国有农场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三农特性突出 |
2.1.2 企业社会双重性 |
2.1.3 内在独立外在统一性 |
2.2 国有农场的地位与功能 |
2.2.1 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
2.2.2 维护国家战略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桥头堡 |
2.3 产业发展 |
2.4 绿色发展 |
2.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5.2 区域发展理论 |
2.5.3 产业发展理论 |
2.5.4 产业结构理论 |
3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
3.1 经济发展历程 |
3.1.1 经济发展孵化期 |
3.1.2 经济发展成长期 |
3.1.3 经济发展成熟期 |
3.1.4 经济发展转型期 |
3.2 自然状况 |
3.3 人口状况及组织结构 |
3.4 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5 经济发展优势分析 |
3.5.1 农业生态环境优良 |
3.5.2 农业资源相对丰富 |
3.5.3 区位优势比较明显 |
3.5.4 农机制造领先垦区 |
4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4.1 产业发展结构不优 |
4.1.1 农业资源总量小 |
4.1.2 种植特色不突出 |
4.1.3 养殖业发展短腿 |
4.1.4 农产品加工滞后 |
4.1.5 龙头发育严重不足 |
4.2 经济发展根基不牢 |
4.2.1 基础设施薄弱 |
4.2.2 环境污染威胁 |
4.3 发展体系配套不足 |
4.3.1 农业科研体系水平不高 |
4.3.2 服务监管体系供应不足 |
4.3.3 营销体系建设进程缓慢 |
4.4 历史遗留负担较重 |
4.4.1 企业办社会负担超负荷 |
4.4.2 企业履行行政职能超载 |
5 问题成因分析 |
5.1 产业发展进程与市场变化不同步的矛盾 |
5.1.1 从工转向农再向三产融合转变的不适应 |
5.1.2 农场产业发展市场培育期长的典型特点 |
5.1.3 农机制造业产品面临严重替代品的威胁 |
5.2 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研判规划 |
5.2.1 经济发展缺乏研判生产效率低 |
5.2.2 农业生产环节缺乏统筹规划 |
5.3 经济转型升级与低质量的矛盾 |
5.3.1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不适应 |
5.3.2 面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严重挑战 |
5.3.3 消费者对高质量消费品需求量大 |
5.4 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阻碍 |
6 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 |
6.1 总体思路及发展方向 |
6.1.1 建设优质产业集群 |
6.1.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
6.1.3 加快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
6.1.4 深化国有农场体制机制改革 |
6.2 遵循原则 |
6.2.1 坚持与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原则 |
6.2.2 坚持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6.2.3 坚持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原则 |
6.2.4 坚持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原则 |
6.3 发展目标 |
6.3.1 总体目标 |
6.3.2 经济发展目标 |
7 推动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特色产业链 |
7.1.1 向结构调整要总量 |
7.1.2 发展绿色专用玉米产业 |
7.1.3 培育壮大优质水稻产业 |
7.1.4 做优做大绿色大豆产业 |
7.1.5 培育壮大绿杂粮豆产业 |
7.1.6 培育绿色林特果蔬产业 |
7.1.7 发展绿特畜禽养殖产业 |
7.1.8 培育特色水产养殖产业 |
7.1.9 做强做大农机制造产业 |
7.2 筑牢农业绿色发展根基 |
7.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加强农业资源节约与利用 |
7.2.3 加强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 |
7.3 加快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服务监管体系 |
7.3.1 提升科研体系建设水平 |
7.3.2 完善绿色发展服务体系 |
7.3.3 健全绿色发展监管体系 |
7.4 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
7.4.1 推进农场企业化公司化改造 |
7.4.2 完善健全农业绿色发展制度 |
7.4.3 制定落实农业绿色发展政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动态 |
1.4.2 国内研究动态 |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农产品品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农产品品牌相关概念 |
2.1.1 农产品品牌 |
2.1.2 农产品品牌整合 |
2.2 研究理论基础 |
2.2.1 竞争优势理论 |
2.2.2 产品差异化理论 |
2.2.3 产业链理论 |
2.2.4 品牌价值理论 |
3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运营现状及存在问题 |
3.1 北大荒集团农业生产经营现状 |
3.1.1 北大荒集团经济规模 |
3.1.2 北大荒集团耕地及播种面积 |
3.1.3 北大荒集团绿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状况 |
3.2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现状 |
3.2.1 北大荒集团品牌数量及构成 |
3.2.2 北大荒集团品牌运营情况 |
3.2.3 北大荒集团品牌宣传及推广情况 |
3.2.4 北大荒集团品牌价值 |
3.3 北大荒集团代表性企业 |
3.3.1 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3.3.2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3.3.3 北大荒商贸集团 |
3.3.4 黑龙江北大荒米业集团 |
3.3.5 黑龙江北大荒麦业有限责任公司 |
3.4 北大荒集团品牌运营存在的问题 |
3.4.1 农产品品牌运营缺乏顶层设计 |
3.4.2 农产品品牌运营缺乏产业链协调 |
3.4.3 农产品品牌杂乱缺乏有效管理 |
3.4.4 农产品品质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
3.4.5 品牌的区域文化价值挖掘不充分 |
3.4.6 农产品营销策略不够完善 |
3.5 本章小结 |
4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方法的建立 |
4.1.1 方法的选取 |
4.1.2 模型的建立 |
4.2 实证分析 |
4.2.1 数据来源与判断矩阵的建立 |
4.2.2 特征向量与特征根的确定 |
4.2.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2.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4.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总体构架 |
5.1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目标 |
5.2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思路 |
5.3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原则 |
5.3.1 整体性原则 |
5.3.2 利益协调原则 |
5.3.3 质量标准统一原则 |
5.3.4 市场化运作原则 |
5.4 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强化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健全品牌组织体系 |
6.2 整合优化品牌体系 |
6.3 挖掘北大荒品牌价值 |
6.4 建立健全品牌质量保障体系 |
6.5 提高品牌营销能力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对农垦企业发展高效农业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黑龙江垦区国有耕地资源资产价值核算[D]. 李金泽.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水稻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农垦案例研究 ——以江苏省**国营农场为例[D]. 陈春兰. 扬州大学, 2021(09)
- [3]宁夏农垦改革初期问题研究[J]. 廖周. 西部史学, 2020(01)
- [4]南宁市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发展研究[D]. 陈吉聪. 广西大学, 2020(07)
- [5]J农垦茶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优化研究[D]. 陈夏语.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改革开放以来西双版纳国有农场思想政治工作历程与现实问题研究[D]. 杨美慧.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2)
- [7]云南河口农垦的政治功能变迁研究[D]. 黄凡. 云南大学, 2019(03)
- [8]农垦劳动保护用品使用现状分析与对策[D]. 王吉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9(08)
- [9]松花江农场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任丽萍.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
- [10]北大荒集团农产品品牌整合研究[D]. 王伟森. 东北农业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