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旧建筑物增层改造结构型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马翠红[1](2019)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改造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人们已经不再满足建筑的基本居住功能了,很多建筑在朝着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我国虽然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人均用地尤其是城市建设用地非常有限。随着房地产成为支柱产业,很多城市都面临着新建用地匮乏的状况。所以说,对旧有建筑物进行加层和改造,是一种缓解土地资源压力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合理利用原有建筑物,也能在竖向空间进行拓展。对旧有建筑物进行加层改造有以下两方面的优点:一是大幅度节约土地资源,采用原有结构作为加层基础,最大限度的使用既有土地;二是进行改造相对于拆除重建在资金投入上的优势非常可观。基于以上优点,建筑物加层改造的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加层改造方法和加固设计以及方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并通过深圳地铁11号线框架结构改造工程的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点:一、工程概况及数据采集;二、对原有结构进行建模分析,并着重分析抗震性能;三、确定加层加固方案并对比各项数据;四、筛选最优方案并用PKPM软件进行加固设计计算;五、最后对数据进行比对,并作出效果评价。根据案例分析,可得出选择最优加层加固改造方案后,该结构的自振周期呈现减少趋势,同时各层之间的位移角、构件结构位移和框架柱轴压比都相应地减小。而在改造后,部分框架梁、柱在相同荷载下的承载力增大的同时整体结构的刚度也相应地增大,以上数据表明该方案的加层加固设计可行。通过成功的工程案例,可以为类似的改造工程提供一定的参照和借鉴意义,也为旧有建筑物加层改造丰富了理论知识。
管大伟[2](2017)在《在役建筑增层可行性预判及工程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伴随着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房地产事业的蒸蒸日上,现如今许多老旧在役建筑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阻碍。对于老旧在役建筑处理不善,如拆除重建或废弃闲置,很有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安全隐患,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所以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国内外设计人员普遍关注老旧在役建筑的处理问题。在原有老旧在役建筑上进行增层改造修葺一新,不仅可以改变原有建筑的外貌,还能够增加建筑物的使用面积,改善建筑物的用途,达到1+1>2的效果,使得在役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重建工程。所以对一些在役建筑物进行增层改造,不仅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对我国经济长远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在役建筑增层改造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法规和规范,而现如今我们对于在役建筑的增层改造还停留在设计院利用现有数据,通过软件进行精确计算。这样便耗费了建设方大量时间和金钱,结果却未必尽如人意。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通过建筑物使用时间的长短,了解建筑物的具体使用情况,依托其原有地基承载力的提高,总结并提出了预判和预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对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进行判断,其能否进行增层以及可增层数为多少进行了科学合理的预估,另外对各个增层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阐释,并根据其需求为其选择合理的增层方案以及简单评价标准,这样一来便为建设方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效率。工程改造实例根据泰安市一框架结构商业大厦增层,通过工程软件PKPM对其进行增层改造方案的设计与计算,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探究了增层前后结构各项安全指标变化和抗震规律的变化。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单介绍了增层改造的背景与意义;2、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增层改造研究现状;3、专业性的阐释了可靠度理论的发展和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流程;4、充分地探究了增层改造预估的可行性以及详细地介绍现阶段增层改造工程中常用的增层方案技术及其适用性;5、结合工程实例运用PKPM结构模块对需要增层改造的原有结构进行PMCAD建模及SATWE内力计算,得到增层前该结构的相关数据和关系,并判断该结构是否适合增层,增层的富裕度进行探究;6、根据探究的详细情况和所设计的工况条件选择合理的增层设计方案,对增层后结构进行重新建模分析;7、结合工程实例运用ANSYS对增层改造的原结构和增层改造后的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分析增层对结构产生的影响,以及如何处理;8、经最终分析结果表明本增层设计方案改造后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其各项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因此本增层改造预估及设计方案的探究对以后类似的增层改造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范俊康[3](2016)在《建筑物增层及增建地下空间的可行性评估研究》文中指出建造时期较早的既有商业建筑大多占据城市核心地段,建筑用地面积大。通过对既有商业建筑增层和/或增建地下空间,可充分有效利用城市核心区域土地,不仅可以增加商业利益,同时对实现国家的集约土地利用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J06B00),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围绕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及增建地下空间改造的可行性,做了以下的研究:首先结合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的结构形式,阐明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可行性评估的要素,包括技术可靠性、建筑功能适应性、经济可行性、工期可行性、环境可行性以及施工便利性等。阐述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对下部结构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及体系加固;主体构件加固形式及评价;基础加固形式及评价。再者,根据增层改造可行性影响因素的定性和定量的特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方法,建立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模型。该模型包括经济评估模块、工期评估模块以及定性综合评估模块,全面考虑了影响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的各个因素。然后将预先搜集到的数据录入Access数据库,并利用VB语言进行编程计算,最后通过计算机分析处理可得出增层改造可行性综合评估指数。最后,构建了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系统,详细阐述了评估系统中各个功能模块的建立思路及评估方法,完成了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软件的基本开发。通过选取杭州天工艺苑增层改造项目作为工程实例对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可行性评估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在评估单项指标后,系统会给出提供权重系数推荐值,用户也可根据需要自行调整权重系数。
王新洋[4](2016)在《沈阳某高层酒店增层改造工程设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建筑行业及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役的许多老旧建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经济进步的阻碍,然而废弃此类老建筑或拆除重建势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及浪费,因此近年来对老旧建筑增层改造、重新利用备受国内外设计人员的关注。因为在原有建筑上增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建筑的用途使建筑物焕然一新,而且老旧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更是优于重建工程,所以老旧建筑物增层改造工程不仅符合社会前进的步伐,对我国经济发展更是有着重大意义。本文根据沈阳一框剪结构酒店增层改造工程实例,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SATWE对其进行增层加固方案的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系统性的介绍现阶段增层改造工程中常用的增层技术和加固技术及其适用性,运用PKPM-结构模块对该酒店原有结构进行建模及内力计算,得到增层前该结构梁柱配筋、轴压比等相关数据,之后根据设计工况对增层后结构进行重新建模并得出相对应的构件信息;依据增层前后模型计算数据对比总结出需加固的梁柱信息,并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步确定结构增层加固方案,之后以原结构中同一构件增层前后的配筋差作为该构件加固设计的参量,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构件进行加固设计;最后根据设计加固方案使用PKPM-鉴定加固功能对计算模型进行重新处理,重新运行分析该结构加固方案对建筑物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本加固设计方案改造后的结构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抗震性能,其各项指标均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因此本增层设计方法对以后类似的增层改造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林爱洁[5](2012)在《整体式外套框架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现存大量兴建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多层砖混房屋,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其建筑功能已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受用地紧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无法大量拆除重建,因而对其进行增层改造经济效益明显,符合我国现在的基本国情。特别是年代较长的多层砖混房屋,由于结构承载能力有限,对其采用外套结构增层改造越来越普遍。外套结构增层分为分离式和整体式两种,其中整体式外套结构增层是将新旧房屋连接,增加外套底层的侧向刚度,避免分离式外套结构增层存在的“高鸡腿”现象,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均匀性,因而更利于抗震。外套结构增层时,往往要设计转换结构来承担新增部分的竖向荷载,避免对原结构的影响,即实现上部小空间向底部大空间的转换,因而转换结构的形式对外套增层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整体抗震性能也有重要影响。目前整体外套增层结构存在传力不明确,新旧结构连接形式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采用“加腋墙”转换结构,研究了整体外套框架增层结构的抗震性能以及新增外套结构对原结构的影响程度。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实际工程中的原砖混结构部分和增层加固后整体结构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竖向静力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下弯矩、剪力,并对应力等值线进行分析,新旧结构连接采用钢管混凝土短梁具有足够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并且有良好的抗震耗能能力,能够保证新旧结构间连接不至过早破坏,进而确保整体结构的安全。研究了增层前后结构的自振特性,增层后结构柔性增大,周期变长,符合实际结构特性。通过弹性时程分析,对比分析了顶层加速度、层间剪力、层间位移及扭转位移角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加腋墙”转换结构使新增框架的内力分布更有利,有效减少框架梁的截面高度,增大了使用空间,同时增加了新增外套部分的侧向刚度。②整体外套结构增层后,原结构的顶点最大位移、层间位移和层间剪力等都有明显增加,因此说明对原结构进行抗震加固是必要的。③增层后原结构的楼层加速度幅值减少,说明增层部分对原结构的加速度反应有一定的限制作用。④新旧结构间采用一端固接一端铰接的钢管混凝土短梁连接比两端铰接时更有利于结构的整体性能。
熊英[6](2012)在《外套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以及节能意识的增强,对既有房屋的增层改建已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增层改建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式,外套框架结构在型式上具备跨度大、底柱高的特点,为了满足受力特性,常规设计往往采用肥梁胖柱,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也给使用带来不便。对框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能够合理地利用材料的性能,使得各个构件和构件中各几何参数能得到最好的协调,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本文并通过建模,借助结构设计计算软件PKPM对钢筋混凝土外套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在不同截面尺寸情况下进行内力分析。并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取约束变尺度法对外套钢筋混凝土外套框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将整体结构离散为单一的梁柱构件,也就是采用分部优化的方式最终达到整体优化。对优化结果进行调整,最后结合PKPM程序再次对框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以及复核,求出最优解。结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使得结构的设计从速度和准确性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不仅突破传统的结构设计格局,减少了大量冗繁的设计工作,而且提高了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此外,本文还针对外套框架结构的特殊性进行探讨,对适用于该结构型式的大直径人工挖孔桩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结合工程实例,证明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并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提出的钢筋混凝土外套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不仅适用于该类结构型式,对于其它结构型式的建筑物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刘思嘉[7](2010)在《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建筑业由“以新建为主”逐渐向“新建与改建并重”过渡,土木工程界开始关注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设计与施工方法的研究。结合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这一典型套建增层工程的实践,充实了既有房屋扩建工程的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哈尔滨南岗会堂既有建筑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采用了套建巨型框架增层的结构方案,给出了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计算模型。巨型框架采用悬挂体系,次框架通过吊柱将竖向荷载传至主框架。主框架选用角钢混凝土柱和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次框架选用型钢混凝土柱和型钢混凝土梁。套建结构施工顺序为:首先进行钢结构工程,安装角钢骨架组成钢柱后,吊装顶层H型钢梁,再安装吊柱,最后安装钢结构其余部分形成钢框架,成为混凝土工程中的承重结构;然后进行混凝土工程,首先浇注主框架柱和主框架梁,在张拉完主框架梁预应力钢筋后,浇注悬挂子结构的混凝土。为了保证既有建筑在套建结构施工期间的正常使用,避免套建结构的荷载在施工时传至既有建筑的屋盖,采用了“无支撑自承重现浇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思想,其核心是:在H型钢下侧挂底模,并以底模为支承设置侧模,以实现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由H型钢承担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在使用阶段,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与主框架柱通过节点连接成整体,作为主框架承担新增荷载。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结构进行阶段施工静力分析,根据各个阶段中结构控制截面的控制内力进行钢构件和组合构件的设计,并给出新增套建结构中施工顺序、预应力筋张拉方案和梁柱节点构造等施工措施。在工程设计之初,我们共提出包括已选方案在内的七种方案,文章最后将已选方案和其他备选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各方案的优劣势。本文所介绍的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增层工程已开始施工,有关这项工程的设计理念、构造做法和创新技术将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建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计静[8](2008)在《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已成为土木工程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种以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为框架梁、以配置4个或8个角钢的角钢混凝土柱为框架柱的新型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型式。该框架组合梁中的H型钢可在框架柱角钢的间隙通过,预应力筋可在H型钢上下翼缘间布置,因此可在框架柱的外侧实现预应力筋的张拉和锚固;同时因可在H型钢下挂底模,并以底模为支撑设置侧模,故该框架结构底层楼盖可实现施工过程中自承重,基于上述两点,新型框架结构适合用于既有房屋的套建增层改造。但如何确保新型套建增层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特别是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是工程界迫切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五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新型框架结构中所采用的角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尚未见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9根剪跨比为3、不同轴压比、采用钢板箍的角钢混凝土柱在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获得了9根试验柱的滞回曲线,考察了该类柱的耗能、刚度退化、抗力衰减、骨架曲线及延性等抗震性能指标,建议了角钢混凝土柱在不同抗震等级下的轴压比限值等抗震构造措施。在试验的基础上,给出了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利用仿真分析对角钢混凝土柱单调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所得骨架曲线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轴压比、配箍率、混凝土抗压强度、含钢率、钢材的屈服强度及剪跨比对角钢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角钢混凝土柱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和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为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2)基于大量参数分析回归的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恢复力模型尚未见报道,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利用仿真分析对其他学者通过试验获得的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单调弯矩-位移曲线和荷载-位移曲线进行了计算,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梁截面型钢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截面预应力筋抗力与截面总抗力之比两个重要参数对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力学性能的影响,给出了截面曲率延性和位移延性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和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为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参考依据。(3)在大型有限元程序ANSYS的基础上,利用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Matlab语言,结合新型套建增层框架的特点,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编制了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内力和配筋计算程序,该程序能够根据需要调整抗震增强措施,为后文对新型套建增层框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提供了对象。(4)基于平面杆系模型,采用IDARC非线性分析程序,分析了房屋高度满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要求的底层层高分别为8.1m、11.7m、15.3m、18.9m,上部各层层高为4.2m,跨度为16m的建造在I、II、III类场地土上,相对于设计地震分组一、二、三组的不同配筋的分离式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在不同地震记录输入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满足《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7度抗震设防区建造在I、II、III类场地土上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不会发生倒塌破坏;8度抗震设防区建造在Ⅰ类场地土上的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不会发生倒塌破坏;8度抗震设防区建造在II、III类场地土上的底层结构层高为8.1m,增层层数为2层到4层的原二级抗震框架底层柱形成柱铰倒塌机制,发生层倒塌破坏。建议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时对于8度抗震设防区建造在II、III类场地土上的底层结构层高为8.1m,增层层数为2层到4层的原二级抗震框架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及相应的梁、柱、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应按一级抗震框架取用。(5)分总则、一般规定、结构型式、材料选择、框架抗震等级、构造措施与梁板截面选择、梁柱设计与节点构造、其它等7个方面提出了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与施工建议。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该类套建结构的设计过程,详细给出了角钢混凝土柱、套建一层自承重混凝土楼盖的设计方法和施工措施。
张建平[9](2007)在《多层及低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层中应注意的结构选型及施工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房屋增层改造涉及的建筑量大、面广、不确定因素多,文章就增层施工的原则、结构形式的选择、地震区房屋增层以及有关需要注意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杨勇[10](2007)在《砌体结构房屋直接加层改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致使土地及住宅价格飞涨。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改造,是“向空中要住房,向旧房要面积”的良策,是解决现阶段住房问题经济有效的途径。此外,由于建筑物的老化,其中大部分需进行加固及加层改造,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使用要求。而目前全国各地加层改造工程实践没有统一标准,缺乏理论基础。因此,对既有房屋加层改造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通过对既有建筑可靠性理论的分析,提出了对加层改造房屋可靠性鉴定的一般步骤、方法及应遵循的原则。通过对目前各地加层改造工程实践中的各种做法,抗震鉴定标准和设计规范的一些差别,以及工程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原则的综合分析,提出加层改造房屋的抗震鉴定加固和设计应结合地方经济水平、加层改造后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设计使用年限,采取相应的鉴定加固和设计标准。阐述了既有建筑加层改造的设计方法,及墙体加固计算的常用方法:夹板墙加固和钢筋砼外加柱加固。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一砖混结构宿舍楼和砖混结构教学楼分别采用砖和混凝土轻型砌块加层的情况进行了竖向荷载作用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模拟,比较分析了使用砖砌体加层与使用轻型砌块加层结构受力与变形上的差别,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旧建筑物增层改造结构型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旧建筑物增层改造结构型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改造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房屋加层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
1.4 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常用加层改造结构的原理简介 |
2.1 建筑物加层改造的步骤 |
2.1.1 检测结构指标和数据的收集 |
2.1.2 建筑体结构的抗震测算 |
2.1.3 依照不同原则选择合理的加层方案 |
2.1.4 结构加固方案选择 |
2.1.5 结构加固设计 |
2.1.6 施工组织设计 |
2.1.7 施工及竣工验收 |
2.2 建筑物加固的原则 |
2.2.1 设计规范中遵循的原则 |
2.2.2 实际工程中的原则遵循 |
2.3 新旧混凝土结合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旧有建构筑物加固改造主要应用技术 |
3.1 加大截面加固法 |
3.1.1 加大截面加固法介绍 |
3.1.2 加大截面加固法的计算 |
3.2 粘贴钢板加固法 |
3.2.1 薄钢板粘贴加固的方式 |
3.2.2 薄钢板加固的计算方法 |
3.3 外包型钢加固法 |
3.3.1 外包型钢加固法介绍 |
3.3.2 外包型钢加固法的计算 |
3.4 碳纤维复合材粘贴加固法 |
3.4.1 碳纤维复合材加固法介绍 |
3.4.2 碳纤维加固的特点 |
3.5 喷射混凝土加固法 |
3.6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地铁11号线加固工程实例分析 |
4.1 工程概况 |
4.1.1 工程位置 |
4.1.2 设计概况 |
4.1.3 主要设计标准及结构计算主要参数 |
4.2 现场检测和质量调查 |
4.3 旧有建筑的抗震鉴定 |
4.3.1 抗震鉴定要求及内容 |
4.3.2 抗震承载力验算鉴定 |
4.3.3 结构抗震鉴定 |
4.4 加层方案选择 |
4.5 加层改造后结构的建模分析及对比 |
4.5.1 自振周期在荷载增加前后的分析对比 |
4.5.2 地震效应下形变量的数值对比 |
4.6 加层前后重要参数对比 |
4.6.1 在实际工程中加固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
4.6.2 依据实际工程情况分析加固方法的优劣 |
4.7 本工程结构构件加固方案 |
4.8 加固效果的整体评价 |
4.8.1 结构周期在加固前后的数值对比 |
4.8.2 加固前后结构剪重比对比 |
4.8.3 最大层间位移角在加固后的数值对比 |
4.8.4 框架柱轴压比在加固前后的数值对比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在役建筑增层可行性预判及工程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在役建筑增层改造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我国在役建筑增层改造面临的问题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 |
2.1 在役建筑结构可靠度理论 |
2.2 拟建与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的区别 |
2.2.1 在役建筑结构的抗力问题 |
2.2.2 在役建筑结构的荷载问题 |
2.3 在役建筑可靠性鉴定和增层工作流程 |
2.4 在役建筑结构可靠性鉴定 |
2.5 在役建筑可靠性鉴定工作内容 |
2.5.1 初步调查 |
2.5.2 详细调查 |
2.5.3 鉴定依据 |
2.6 本章小结 |
3 在役建筑增层可靠性预判和预估 |
3.1 原有地基承载力提高的机理 |
3.2 在役建筑增层预判和预估工作 |
3.2.1 在役建筑增层预判工作 |
3.2.2 在役建筑增层预估工作 |
3.3 本章小结 |
4 增层改造的可行性探究 |
4.1 概述 |
4.2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优点 |
4.3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依据 |
4.4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方法遴选 |
4.4.1 直接增层改造方案 |
4.4.2 外套框架增层改造方案 |
4.4.3 内套框架增层改造方案 |
4.4.4 改变荷载传力途径方案 |
4.5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研究 |
4.6 在役建筑增层改造后处理措施 |
4.7 本章小结 |
5 工程实例 |
5.1 工程概况 |
5.2 增层前对在役建筑结构的检测 |
5.2.1 现场初步调查 |
5.2.2 现场详细检查 |
5.2.3 鉴定结论 |
5.3 增层方案的选择 |
5.4 PKPM建模与分析 |
5.4.1 计算参数 |
5.4.2 PKPM验证分析结果 |
5.4.3 PKPM建模 |
5.4.4 PKPM初步分析结果 |
5.4.5 PKPM建模对比 |
5.5 ANSYS建模与分析 |
5.5.1 模态分析 |
5.5.2 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8 致谢 |
9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建筑物增层及增建地下空间的可行性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增层的形式及增层适用的形式 |
1.2.2 增建地下空间的形式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评估系统构架 |
2.1 评估系统开发原则 |
2.2 评估系统开发目标 |
2.3 应用软件介绍 |
2.4 评估系统结构方案 |
2.5 评估系统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要素 |
3.1 向上增层需要考虑的问题 |
3.1.1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的结构形式 |
3.1.2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对下部结构的影响 |
3.1.3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可行性评估的影响因素 |
3.2 增建地下空间需要考虑的问题 |
3.2.1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建地下空间可行性评估的影响因素 |
3.2.2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建地下空间的关键技术要点 |
3.2.3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建地下空间的技术研究 |
第四章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系统的研发 |
4.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定义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显着特点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一般步骤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研究意义 |
4.5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中的适用性 |
4.6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中的应用 |
第五章 既有大型商业建筑增层改造可行性评估系统的应用 |
5.1 第一步:建筑基本信息和改造需求输入 |
5.1.1 建筑基本信息录入 |
5.1.2 改造需求录入 |
5.2 第二步:加固改造技术方案分析 |
5.2.1 改造需求指标初评 |
5.2.2 整体概念性方案系统推荐 |
5.2.3 结构设计软件验算并修正加固方案 |
5.3 第三步:加固改造技术方案评估 |
5.3.1 造价定额评估库 |
5.3.2 工期定额评估库 |
5.3.3 单项技术定性评估库 |
5.4 第四步:评估输出 |
5.4.1 造价评估和工期评估输出 |
5.4.2 定性综合评估输出 |
5.4.3 制定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沈阳某高层酒店增层改造工程设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建筑增层改造概述 |
1.1.1 建筑增层改造的研究背景 |
1.1.2 结构增层原因 |
1.1.3 结构增层改造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增层技术应用及发展 |
1.2.2 国内增层改造工程研究现状 |
1.3 增层改造基本理论 |
1.3.1 增层改造工程基本概述 |
1.3.2 建筑增层技术 |
1.3.3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
1.3.4 增层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 |
1.4 建筑增层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2. 工程概况及结构内力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增层改造原因 |
2.3 增层的可行性分析 |
2.3.1 检测报告及分析 |
2.3.2 检测鉴定结论 |
2.4 原结构修改内容 |
2.5 结构模型建立及计算 |
2.5.1 设计依据 |
2.5.2 结构计算基本参数 |
2.5.3 SATWE加层计算过程 |
2.5.4 计算模型生成及加固后结构内力计算 |
2.6 结构构件加固判断 |
2.7 本章小结 |
3. 增层加固方案设计 |
3.1 结构增层方案的确定 |
3.2 加固构件的分类及加固方式分析 |
3.3 结构构件加固方案的确定 |
3.3.1 轴压比超限柱的加固处理 |
3.3.2 承载力不足柱的加固处理 |
3.3.3 框架梁的加固方案选择 |
3.4 结构加固方案汇总 |
3.5 本章小结 |
4. 构件加固设计及加固效果分析 |
4.1 结构构件加固计算思路 |
4.2 柱加固设计计算 |
4.2.1 轴压比超限的框架柱加固设计计算 |
4.2.2 承载力不足的框架柱加固设计计算 |
4.2.3 柱加固信息汇总 |
4.3 梁截面加固设计算 |
4.3.1 加固设计过程 |
4.3.2 梁加固信息汇总 |
4.4 其他构件加固 |
4.5 加固效果分析 |
4.5.1 加固模型的建立 |
4.5.2 模态分析 |
4.5.3 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 |
4.5.4 结构性能指标分析 |
4.5.5 结构线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整体式外套框架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整体式外套结构增层 |
1.2.1 整体式外套增层改造的工程发展概况 |
1.2.2 整体式外套增层结构的分析研究 |
1.2.3 新旧结构之间连接形式的发展和研究 |
1.2.4 转换结构在外套增层改造中的应用和发展 |
1.3 原砖混结构的抗震加固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整体式外套增层改造工程实例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中的主要抗震加固方法 |
2.3 有限元法及有限元软件 |
2.3.1 有限元法理论 |
2.3.2 SAP2000有限元软件介绍 |
2.3.3 基本分析步骤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4.1 单元的选取 |
2.4.2 简化模型用到的假定及材料参数定义 |
2.5 工况定义 |
第3章 静力荷载下的内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静力荷载作用下内力分析 |
3.2.1 框架剪力图结果分析 |
3.2.2 框架弯矩图结果分析 |
3.2.3 应力等值线图结果分析 |
3.2.4 不同新旧连接形式竖向荷载对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及水平地震作用分析 |
4.1 模态分析及结果 |
4.1.1 模态分析理论应用 |
4.1.2 结构自振周期 |
4.1.3 振型分析结果 |
4.2 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果 |
4.2.1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图 |
4.2.2 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 |
4.2.3 地震作用下的应力等值线图 |
4.2.4 不同新旧结构连接水平剪力对比 |
4.3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
4.3.1 层间剪力结果 |
4.3.2 层间位移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增层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5.1 时程分析法理论简介 |
5.2 地震波时程曲线的选取 |
5.2.1 地震波的选取 |
5.2.2 地震波的调整 |
5.2.3 地震波的合理性验证 |
5.3 结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 |
5.3.1 楼层加速度反应幅值 |
5.3.2 结构加速度时程曲线对比 |
5.3.3 增层前后原结构顶层位移对比 |
5.4 结构的层间位移反应 |
5.4.1 结构的层间位移幅值比较 |
5.4.2 结构的层间位移时程曲线对比 |
5.5 结构的层间剪力反应 |
5.6 结构的扭转地震反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6)外套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建筑物增层的原则和分类 |
1.2.1 建筑物增层的基本原则 |
1.2.2 建筑物增层的分类 |
1.3 外套框架增层的特点及工程运用 |
1.3.1 外套框架增层的特点 |
1.3.2 外套框架增层的工程运用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外套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分析 |
2.1 外套框架结构型式的探讨 |
2.1.1 外套框架的结构型式 |
2.1.2 长腿柱外套框架增层的结构型式分析 |
2.1.3 建筑物外套增层设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
2.2 外套框架结构合理截面设计探讨 |
2.2.1 梁柱截面取值[17] |
2.2.2 关于梁、柱截面取值的影响因素 |
2.2.3 长腿外套框架结构的受力探讨 |
2.3 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考虑 |
2.3.1 建筑抗震破坏准则 |
2.3.2 框架设计中的极限状态考虑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套框架结构的优化设计探讨 |
3.1 结构优化概念 |
3.1.1 优化概念的提出 |
3.1.2 优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
3.2 传统结构设计的受力要求 |
3.3 结构优化程序设计 |
3.3.1 框架结构设计与最优化问题的结合 |
3.3.2 约束变尺度法 |
3.3.3 结构优化思想的建立 |
3.3.4 钢筋砼框架优化设计中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3.3.5 结构优化程序设计 |
3.3.6 程序运用范围及特点 |
3.3.7 优化算法步骤 |
3.4 工程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套框架基础选型与设计探讨 |
4.1 外套增层框架的基础设计 |
4.2 外套框架结构的基础选型 |
4.2.1 桩基础的功能与分类 |
4.2.2 外套框架的基础型式 |
4.3 人工挖孔桩的设计方法 |
4.3.1 承台的设计 |
4.3.2 扩底桩设计 |
4.4 工程实例 |
4.5 关于外套框架工程技术问题的几个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增层改造工程实践与研究概况 |
1.2.1 国外增层工程实践 |
1.2.2 国内增层工程实践 |
1.2.3 研究概况 |
1.3 本文拟开展的工作 |
第2章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基本概况及设计思路 |
2.1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概况 |
2.1.1 原房屋概况 |
2.1.2 套建结构方案选取 |
2.2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结构设计思路 |
2.2.1 关于本工程套建结构的选型问题 |
2.2.2 关于本工程套建结构的设计问题 |
2.2.3 关于本工程施工阶段自承重结构设计问题 |
2.2.4 关于本工程施工措施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结构设计 |
3.1 套建结构层标识与结构布置 |
3.2 计算模型 |
3.3 套建结构材料及截面选择 |
3.4 荷载汇集 |
3.5 套建结构内力计算 |
3.6 套建结构内力组合 |
3.7 套建结构构件设计及计算 |
3.7.1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
3.7.2 角钢混凝土柱设计 |
3.7.3 吊柱设计 |
3.7.4 其他构件设计 |
3.8 套建结构节点设计及计算 |
3.8.1 主框架梁和主框架柱节点设计 |
3.8.2 吊柱和主框架梁节点设计 |
3.8.3 其他节点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关键施工技术措施研究 |
4.1 施工顺序分析 |
4.2 钢构件的拼接与吊装 |
4.3 主框架梁临时支撑设计 |
4.4 模板设计 |
4.4.1 角钢混凝土柱模板设计 |
4.4.2 内置H 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模板设计 |
4.5 预应力钢筋张拉方案 |
4.6 梁柱节点钢筋构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已选方案与其他方案对比分析 |
5.1 结构设计方案概述 |
5.2 造价计算 |
5.3 七种方案对比分析 |
5.3.1 造价及材料用量对比分析 |
5.3.2 建筑功能对比分析 |
5.3.3 结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
5.3.4 施工措施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套建增层工程实践与研究概况 |
1.2.1 套建增层工程实践 |
1.2.2 研究概况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开展的工作 |
第2章 角钢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2 试验装置与测点布置 |
2.2.3 加载制度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破坏形态及试验过程 |
2.3.2 钢材应变 |
2.3.3 滞回曲线 |
2.3.4 耗能性能 |
2.3.5 抗力衰减 |
2.3.6 刚度退化 |
2.3.7 骨架曲线 |
2.3.8 延性 |
2.3.9 影响角钢混凝土柱延性的主要因素 |
2.3.10 角钢混凝土柱抗震构造措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力性能与恢复力模型 |
3.1 引言 |
3.2 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受力性能 |
3.2.1 试验得到的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 |
3.2.2 大偏压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
3.2.3 小偏压角钢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
3.3 角钢混凝土柱单调荷载-位移曲线仿真分析 |
3.3.1 材料的本构模型 |
3.3.2 截面弯矩-轴力-曲率分析 |
3.3.3 构件的单调荷载-位移仿真分析 |
3.4 构件的单调荷载-位移曲线参数分析 |
3.5 恢复力模型 |
3.5.1 构件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3.5.2 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正截面承载力与恢复力模型 |
4.1 引言 |
4.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曲线仿真分析 |
4.3.1 材料本构模型 |
4.3.2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截面弯矩-曲率分析 |
4.3.3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梁荷载-位移分析 |
4.4 构件截面单调弯矩-曲率关系参数分析 |
4.5 构件单调荷载-位移曲线参数分析 |
4.6 恢复力模型 |
4.6.1 截面弯矩-曲率恢复力模型 |
4.6.2 构件荷载-位移恢复力模型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弹塑性时程分析 |
5.1 时程分析概述 |
5.1.1 时程分析简介 |
5.1.2 地震波的选取 |
5.1.3 结构抗震分析模型 |
5.1.4 梁、柱恢复力模型和特征参数 |
5.1.5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倒塌机制判断准则 |
5.2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内力分析与配筋计算程序 |
5.3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程序 |
5.4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1 框架抗震等级划分 |
5.4.2 柱弯矩增大系数 |
5.4.3 结构基本信息 |
5.4.4 8 度区Ⅰ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5 8 度区Ⅱ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6 8 度区Ⅲ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7 7 度区Ⅰ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8 7 度区Ⅱ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4.9 7 度区Ⅲ类场地土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时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设计与施工建议 |
6.1 总则 |
6.2 一般规定 |
6.3 结构型式 |
6.4 材料选择 |
6.5 抗震构造措施与梁板截面尺寸选择 |
6.6 梁、柱设计及节点构造 |
6.7 其它 |
6.8 工程实例 |
6.8.1 某农垦分局红旗农场中学教学楼套建工程简介 |
6.8.2 施工阶段自承重配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与施工思路 |
6.8.3 套建增层结构设计 |
6.8.4 角钢混凝土柱设计与施工措施 |
6.8.5 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设计 |
6.8.6 内置H型钢混凝土组合次梁设计及其与框架梁连接 |
6.8.7 主次楞设计及布置 |
6.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砌体结构房屋直接加层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房屋加层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
1.3 国内外房屋维修改造研究现状和工程实践 |
1.4 目前房屋加层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
2 砌体结构房屋加层改造的可靠性鉴定 |
2.1 引言 |
2.2 既有建筑可靠性鉴定的发展概况 |
2.3 既有建筑的可靠性鉴定 |
2.4 砌体结构房屋加层可靠性鉴定 |
3 砌体结构房屋加层改造的抗震鉴定 |
3.1 抗震鉴定的必要性 |
3.2 既有建筑抗震鉴定的总体原则 |
3.3 既有建筑的抗震鉴定的步骤和内容 |
3.4 既有房屋加层抗震鉴定方法 |
4 砌体结构加层及加固计算方法 |
4.1 加层设计方法 |
4.2 加固计算方法 |
5 砌体结构房屋加层改造房屋的数值模拟 |
5.1 有限单元法 |
5.2 ANSYS静力分析理论 |
5.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 工程实例数值模拟 |
5.5 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四、旧建筑物增层改造结构型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加层改造的应用研究[D]. 马翠红. 南昌大学, 2019(02)
- [2]在役建筑增层可行性预判及工程应用研究[D]. 管大伟.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1)
- [3]建筑物增层及增建地下空间的可行性评估研究[D]. 范俊康. 东南大学, 2016(03)
- [4]沈阳某高层酒店增层改造工程设计与分析[D]. 王新洋. 辽宁科技大学, 2016(03)
- [5]整体式外套框架增层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林爱洁. 山东建筑大学, 2012(10)
- [6]外套框架结构优化设计与研究[D]. 熊英. 武汉科技大学, 2012(03)
- [7]哈尔滨南岗会堂套建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措施研究[D]. 刘思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
- [8]套建增层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计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3)
- [9]多层及低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层中应注意的结构选型及施工问题[J]. 张建平. 安徽建筑, 2007(05)
- [10]砌体结构房屋直接加层改造研究[D]. 杨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