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婧[1](2015)在《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遗产测绘是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基础。中国建筑遗产测绘事业已经过80年发展历程,由于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诸如管理机制不完善、标准要求缺失、专业人才匮乏等大量瓶颈性问题,严重制约着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主要学术团体、科研机构的测绘成果及相关历史文献、访问专家学者与技术人员,收集了大量的历史材料和信息。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自中国营造学社开创性引入西方测量方法调查古建筑以来,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实践与理念发展的历史进程,全面考察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实践成果、理论与技术发展,尽可能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测绘的发展变化脉络,对于解决测绘领域的发展瓶颈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文按照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历史的时间顺序为主线进行论述。首先回顾了西方和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的建筑调查测绘实践,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系统开展建筑遗产测绘的背景和条件,进而对民国时期中国营造学社、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等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上述活动的历史意义以及建筑遗产测绘对于古建筑维修向文物保护工程转化的作用。其次,将1949年以后文物建筑测绘的历程以198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分别对文物测绘的实践历程、管理体制、技术理念、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展开论述。然后,对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史进行个案研究,作为共和国建立之后高等院校从事建筑测绘遗产活动的缩影。最后,就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存在误区、争议或长期忽视的重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试图审视因果,以史为鉴,在已有的宏观建筑史学研究领域中进一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和建筑遗产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2](1995)在《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文中提出 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高校界委员于1994年5、6月间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所高校的学生伙食状况、食堂卫生状况实地进行了考察。同时就高校学生食堂的粮、油、肉、蛋、菜等主副食供应情况与海淀区政府举行了座谈。本会副主席王澍寰、钱易参加了考察活动。
刘文祥[3](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郭昕[4](2013)在《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他们的受教育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为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目前,我国已在普通高校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资助、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是,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和政策本身还尚需完善,特别是对于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普通高校,由于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和城市弱势阶层的学生,需要资助的学生人数多,资助压力大。那么,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情况如何?2007年助学新政实施之后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效果如何?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国家、地方政府以及高校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地位和功能该如何确定?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和对多所高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上述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借鉴他国的成功经验和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对策思路。基于以上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是确定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章阐述了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指出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教育公平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正由于有这些理论的指引,才使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发展和不断完善。第三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资助政策为“免费上大学”+“人民助学金”;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实行的是混合型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第四章以湖北省部委属、省属12所大学为例,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以及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第五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主要问题包括: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学生资助难以满足所有高校贫困生的实际需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学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等方面。高校贫困生学生资助问题引发的危害主要是: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面窄,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现行的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等。第六章主要分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现行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高校贫困生认定不公平,在贫困生资助中忽视了心理关怀。第七章主要以美国、英国,日本、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为例,介绍这些国家在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就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胡天银[5](2019)在《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近现代大学发轫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民族救亡、文化重建与人才培养是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使命,因此其与国家、社会、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中央大学作为国民党政府着力打造的“首都最高学府”,其深入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与学术发展之中。本研究将中央大学置于十四年抗战背景之下,对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进行考察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与学理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表现为两种形态: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政府需求与中央大学治校理念的契合是府学合作的基础。中央大学在工、农、医等实科发展中密切联系政府国防、经济、民生建设需求,《新民族》学人以学术探究的方式积极服务政府抗战建国策略的实施都是合作的体现,合作使府学关系更加紧密。然府学间虽有共识与合作,亦有矛盾与冲突。在人事上存在政治因素与学术标准的冲突;在经费上存在政府拨付不足与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及师生需求的冲突;在管理上,存在政府控制学生运动与学生寻求自治之间的冲突。尽管府学间存在冲突,但合作大于冲突是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旋律。第二,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社会层面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因素是基础因素。政府层面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政府意志是核心,经费拨发、教育政策、人事安排则为政府意志的具体体现。学校层面的因素则作用各不相同,在府学关系中校长多为平衡者,而师生多为抗争者。第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实质是学术与政治、知识与权力的合作与冲突。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其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第四,通过考察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启示: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建立师生监督组织,保证府学关系透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赵靖茹[6](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康兆庆[7](2016)在《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文中提出日本全面侵华战争造成中国学术界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持续发展的局面骤然停滞。研究经费无着,研究设备不足,生活物质短缺成为制约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学术界的诸多困境,国民政府以“奖励”学术成果的方式鼓励开展研究,但该政策制定之日起,就遭到时人的质疑。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则采取消极策略,在抗战时期制定“维持资助事业最低限度原则”,对抗战时期的学术研究贡献有限。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采用积极主动的策略,借鉴德国学术救济委员会的办法,以人为中心,实施科研资助制度,从科研人员、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方面为抗战时期中国学术研究的再度繁荣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也为近代中国新学术增长点的出现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做出一定贡献。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是管理和分配英国“退还”的庚子赔款的机构,1931年成立,至1958年结束业务,存在了28年。1931-1945年,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对国民政府的建设与教育有过相当贡献。尤其是在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面对侵略者对中国教育文化的摧残,为实现国民政府抗战建国纲领,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实施科研资助,在边远省份的大学设立大学讲座教授,以提高边远地区高等教育质量和促进科学研究的开展;协助科学工作人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延续中国科学前进的步伐;设立科学研究助理,选拔和培养优秀的青年科学研究者,为中国的科研发展储备人才;组织科学考察团,培养科研人员的科学探险精神,适应国家建设发展需要,为开发西南、西北边疆提供科学依据;创办中国地理研究所,集合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开展联合研究,成为中国近现代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最有影响的机构,在中国地理学、测量学、海洋学人才培养、训练及学术方向、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创办中国蚕桑研究所,成为中国第一个从事蚕桑研究的高级科研机构,标志着中国对蚕桑学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对于西南地区蚕桑改良及平衡政府国际收支起到重要作用;创办甘肃科学教育馆,开展地方性研究,推广科学教育和普及科学知识,为中国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果,原因在于:一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处处以适合国家需要为前提的资助原则;二是管理者和参与者的爱国热情;三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的科学管理及组织运行机制:四是朱家骅和傅斯年的科学观念及学术思想的影响;五是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尽管董事会以适应国家需要为前提,但在科研资助中并不盲从于政府政策,而是坚持基金运行的独立性和科学发展规律,因此,两者之间的合作与冲突一直存在。然而,由于抗战中后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基金运行出现问题,再加上通货膨胀的加剧,最终导致科学协助制度无疾而终,甚为遗憾。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在抗战时期实施的科研资助制度,其特点有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个人研究与联合研究并举,严格评审与注重监督并行,服务国家需要为最终目的。同时,它也对中国近代学术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表现为引导学术研究转型,提倡学术研究新方向,树立学术研究新风气等方面。
郭瑞[8](2020)在《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重要的决策咨询机构,高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的高校智库评价有助于检视高校智库建设中的问题,为高校智库的发展诊断号脉,明确标准及树立标杆,推动我国高校智库的良性互动及整体实力提升。我国对高校智库的评价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评价主体单一及多元评价主体合作的缺失、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及共识度较低、评价结果的应用有待完善等问题制约了高校智库评价功能的发挥。因此,亟待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及其体系精准把脉我国高校智库发展问题。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对高校智库评价提出“改进科研评价”的指示。2015年1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强调深入实施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计划,推动高校智库的发展完善、学科优势发挥、管理体制改革及整体水平提升。以上文件为完善高校智库评价提供了顶层设计。本文在此背景下,立足于公共管理学、教育评估学,结合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构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实证挖掘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理论工具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下将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高校智库评价中其他要素,共同促进高校智库评价问题的解决。最后基于建构的指标体系,抽样选取18所典型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评估结果来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提升高校智库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由绪论、四章、结束语六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提出本文研究的立意和主旨。详细梳理学界对智库评价及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现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高校智库、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进行解释和界定。阐述本文运用的理论分析工具治理理论及第四代评估理论。厘清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和价值取向。第一章,详细阐述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和理论分析框架。首先,对高校智库评价涵括的主体维度、客体维度、工具维度、指标维度、结果维度等进行阐述。其次,通过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来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高校智库评价制度环境的诱导、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及解析进行详细论述。理论分析框架的搭建为下文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第二章,本部分设计调查方案,探求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相关机理。首先,对问卷设计、抽样方案、样本数据等进行阐述分析。其次,探求高校智库评价各维度对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影响程度以及各个要素维度间的“耦合”关系。通过要素维度的相关分析发现:评价主体多元化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程度影响较大,说明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促进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及共识性;评价工具中评价方式方法对评价指标科学程度的影响最大;评价制度完善程度对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和评价结果公信影响都较大;评价程序的完善对评价结果的公信影响较大,但对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影响较小。最后,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挖掘高校智库评价面临的诸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指标体系针对性及科学性有待提升、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等问题,并通过理论分析制约其完善的机理。第三章,基于第二章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及内在机理分析结合理论工具的指导,提出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科学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不是凭空而来,而是遵循《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中“改进科研评价”的政策导向及梳理智库评价、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关注政府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同行评议、高校智库、民众及社会等多元评价主体的价值诉求,完善评价工具的情况下,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而成。其次,阐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初始集、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复次,通过问卷调查对评价指标体系的取舍进行筛选、因子分析技术修正指标结构并对其进行赋权。最后,论述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对比分析。第四章,基于第三章构建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科学抽样选取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在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制定评估表,详细说明评估标准及评分细则。分析18所高校智库的评价结果,挖掘样本高校智库存在的普遍性问题,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提出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结束语,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对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的应用,工具理性的完善,评价结果的应用,评价主客体诉求等进行总结和回顾。最后分析本文的研究不足,展望未来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可能的研究焦点。本文的创新主要如下:1、基于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建构高校智库评价的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界较多运用知识管理理论、知识市场理论、公民参与理论、组织有效性理论来分析高校智库评价。本文运用治理理论、第四代评估理论搭建高校智库评价理论分析框架体系,对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和要件进行详细论述,将高校智库评价看做是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指标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相互作用的系统工程,分析要素维度间的关系,基于治理理论中“序参量”对其他要素的协同、整合,决定系统的演变甚至结果的功能,以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作为高校智库评价中的“序参量”协同、整合其他要素维度,来发现和解决高校智库评价中的问题,以期探究高校智库评价系统的完善。2、研究视角及研究途径的创新。学界对高校智库评价的研究多关注指标体系的构建,对其他要素维度的研究和探讨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以量化方式理性认知高校智库评价要素维度间的相关关系,探究评价主体维度、评价客体维度、评价工具维度、评价结果维度等,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构建的影响,挖掘各要素维度面临的问题,分析其制约完善的内在机理,以期达到显示、描述和推断被研究对象特征、趋势和规律性的相关目的,进而来论证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为高校智库评价中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这在当前的高校智库评价研究中较少出现。3、基于治理理论和第四代评估理论尊重、识别多元评价主体价值倾向,完善高校智库评价工具理性的导向下,建构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当前对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多基于单一评价主体的价值倾向而建立,而智库对于政府及社会影响程度的评判话语权实质应掌握在“用户手中”,“决策用户”的认可程度决定其价值的体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和相关访谈,尝试聚焦高校智库的用户主体如政府、媒体、社会公众、利益相关方,潜在评价主体中同行评议、第三方评价机构乃至高校智库本身等,他们对高校智库评价的价值理念,结合高校智库的功能和特征,建构涵括“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政府影响力、智库的对外合作交流情况、智库的组织情况”等共34个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集,通过因子分析技术的修正,最终确定了涵括“智库投入及平台建设因子、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因子、智库合作和对外交流因子、智库学术生产能力因子”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及29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因子分析而得的定量指标结构能够回应高校智库的各项功能,为衡量高校智库各项影响力的实现提供可供参考的维度。为完善评价方式,经过问卷调查的筛选确定11个定性指标集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4、系统分析高校智库评价结果、总结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往高校智库评价研究多关注评价结果的排名,较少关注评价结果的分析、总结及探讨。本文通过科学抽样对18所高校智库进行实证评估,分析样本高校智库在基础建设、运营管理、影响力实现等方面的情况,挖掘出样本高校智库在实体化建设及内部组织管理不完善,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的实现程度较低,高校智库学科间的协同有待进一步深化等问题。并参考评价指标提出:深化高校智库的实体化建设,完善高校智库的支撑体系;完善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与转化机制,提升高校智库政府及社会影响力;从学科、项目、人员等方面深化高校智库的协同,扩大对外合作和交流等对策和建议。
吕旭峰[9](2011)在《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教育捐赠已成为具有多重价值和意蕴的、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教育捐赠问题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视角来看,教育的社会资本是教育的社会关系和网络结构资源,社会资本理论和社会责任理论为教育捐赠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从文化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教育捐赠制度演进的初始条件与逻辑起点;从教育学视角来看,教育捐赠为教育筹集资金,并进一步促进教育更加注重自身内涵发展,注重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和服务社会,从而有利于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乃至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教育作为制度性的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的角度证明了教育捐赠的可行性。教育捐赠作为社会资源的第三次分配形式,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调节贫富分化程度、促进社会良性运行与整体和谐;从伦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的意蕴已经超出经济学领域,逐渐延伸向价值观念、道德伦理等层面,教育捐赠行为是经济行为与道德行为的统一。教育捐赠宣扬了尊师重教、爱国主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客观上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起了推动作用,促进了公民道德的培育。同时,教育捐赠作为一种伦理行为,捐赠的当事人在捐赠过程中又应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教育捐赠使捐赠者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崇高感,给他们带来最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在人生价值实现、回馈与报答的心理驱动下,人们会更多地将捐赠投向教育事业上来。在中外教育的发展中,教育捐赠行为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中外的教育捐赠发展历史证明,教育捐赠与地域文化、社会政治等关系密切。由于文化传统以及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的不同,教育捐赠的内核和形式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点。但是,教育经费的来源逐渐趋向多元化是目前各国教育经费来源的历史走向与共同趋势。从教育捐赠的动力机制来审视,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是我国教育捐赠的主要动因;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是我国教育捐赠的社会文化基础;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作用引导人们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进行教育捐赠。从跨文化学的视角出发,美国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基本动因;对教育捐赠减免税收的相关优惠制度和配套政策是美国教育捐赠的直接动因;美国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大学校友捐赠文化,校友情结是校友为母校捐赠的内在动因;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也是美国教育捐赠的动因之一;教育捐赠行为背后的本根动机是利他主义。国外教育捐赠体制和机制已经相对成熟。从国家层面来讲,许多国家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和引导个人和企业进行教育捐赠,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为教育捐赠提供了高位强有力的政策性支撑。从学校本身募集教育捐赠的相关行为来看,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并有很多积极有效的做法:校长率先士卒参与募捐工作,提高了学校对教育捐赠的重视程度;建立了专业化的捐赠管理机构和较为完善的筹资与运作体系;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捐赠管理制度;制定战略性的筹款目标与详尽的筹款计划;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教育捐赠基金运作;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密切与(潜在)捐赠者的联系,巩固与捐赠者的忠诚友好关系,等等。其中的有益经验可资借鉴。近年来,我国新时期的慈善捐赠环境开始逐步形成,捐赠事业发展迅速,教育捐赠已经起步。国家积极鼓励社会集资、捐资助学,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逐步引导教育捐赠的开展,中央财政对中央级高校设立了捐赠配比资金,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教育捐赠。国内很多学校也逐步认识到教育捐赠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捐赠在学校多元化经费来源中的地位与作用,把争取社会各界的最大支持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校友工作和筹资工作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总体而言,教育筹资工作逐渐从许多高校的战略边缘向中心工作转移,成为高校深入改革、重点加强、积极推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些学校逐步建立了进行教育募捐的社团组织和筹资机构,对教育捐赠管理也作了许多实践上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一些教育基金开始独立进行捐赠基金的管理与运作。然而,由于我国教育捐赠起步较晚,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资金筹措机制呈现出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面对这些困境和问题,教育捐赠要在规模和范围上有所发展,应由国家单一拨款向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形式转变。从宏观层面来说,要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的行政干预逐步转变为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建立健全关于教育捐赠的制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捐赠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做好执法监督、行政管理、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要发挥政府政策的杠杆作用,促使政府政策导向化,提高政府资金效益,引导社会资源合理流向教育领域。同时,要制定鼓励社会各界向教育事业捐赠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教育捐赠的相关税收政策,为教育捐赠提供税收激励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讲,学校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成立专门的筹资管理部门,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具有专业水准、有文化素养、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团队,形成专职、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各类人才汇集、优势互补的教育筹资、教育基金管理与运作的强有力队伍。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做好发展联络工作,拓宽学校的筹资渠道。加强我国教育捐赠文化建设,构建适合我国教育捐赠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良好氛围,建立有效激励社会捐赠的制度体系,已是应当提上日程的问题。我们要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借鉴西方有益的捐赠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诚信、透明、高效的筹措高等教育社会捐赠的有机体系。
周全华[10](1997)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文中研究说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毛泽东认为是一场“政治大革命”,中共11届6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定性为一场内乱。“文革”中的“教育革命”是什么性质呢?决议没有讲。有人认为是教育的大破坏,有人认为是失败的教育改革。要弄清它的性质,先要弄清“文革”时期的教育方针是什么,实际做法又如何。方针与执行,有时一致,有时并不一致。如1957年提出的培养目标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两条方针几十年不变,但执行中的变化很大。所以研究者既要注意方针政策本身更应注重其实际执行,并从实际做法中归纳出这一时期实际执行的方针。而不为表面宣称的方针所惑。 “文革”中没有废弃1957—1958年教育方针,但是宣称这个由党的领袖提出的方针没有得到执行,各级领导执行的是一条刘少奇的“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于是从左的方面重新解释教育方针,从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导出大学生“与工农兵划等号”。从“为政治服务”导出“专政工具”论。这样,“文革”期间的教育方针实际发生重大变化。 一般认为“教育革命”方针由三个文件构成,这就是五·七指示、七·二一指示和七·三0指示。其中以五·七指示为思想指导。五·七指示提出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教育革命”的对象,(后来张春桥提为“全面专政”的对象)。“革命”的方式是由工农兵对之“改造”“再教育”。虽说人人皆须改造,但不言而明:知识分子改造与工农的自我改造有性质上的区别。本世纪初,以资本主义新学堂取代封建读经应试教育,以现代教育取代旧式教育,是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这场革命却是渐进的,洋学堂与旧私塾并存,新派教员与老先生和平共处,并未将私塾和塾师作革命斗争对象。 五·七指示明确说所提不是“新鲜意见”,“多年以来……已经是这样做了,不过还没有普及”,现在是要将过去的经验、即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不正规教育经验,来匡正社会主义现代正规教育之“偏”。革命年代突出政治、突出阶级斗争、突出生产、突出实际应用是合理的,而以此指责社会主义时期教育“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工农、脱离实际”则是偏颇的。时代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城市领导乡村,重视科学文化教育、重视知识分子是必然的。斯大林适时地完成了这一转变,提出“技术决定一切”“(技术)干部决定一切”,纠正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一些做法。中国由阶级斗争向和平建设的转变则较为艰难。这不能不影响到教育。“教育革命”实质是“革”现代教育的“命”,它从属于那条阻碍滞现代化进程的错误政治路线。 书稿以开首部分论述“教育革命”的缘起和真实含义,阐述它与“文化大革命”的关系,它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为指导,又有自己的分支理论。中间几章分述:“教育革命”随“文化大革命”而发动,是其最要组成部分;分析解剖“教育革命”建立的新体制,指出这是一个对知识文化和知识分子“全面专政”、分裂知识分子与其他劳动人民关系的体制;叙述
二、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意义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范围 |
四、论文结构 |
五、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 中国建筑遗产测绘活动的先导 |
第一节 域外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活动 |
一、欧洲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二、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的考察测绘 |
第二节 近代学术与技术的发展 |
一、近代学术思潮 |
二、测绘技术的近代化 |
第三节 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一、朱启钤创立中国营造学社 |
二、中国建筑师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考察 |
三、实物测绘方法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 |
第一节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历程 |
一、初肇——以清代官式建筑研究为“前理解” |
二、发兴——实物调查测绘的初步展开 |
三、拓展——紧凑密集的大规模调查测绘 |
四、尾声——战时的考察与总结 |
第二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学术思想 |
一、实物调查测绘的方法论来源 |
二、田野调查测绘的研究思路 |
三、明清官式建筑测绘的研究思路 |
第三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的技术路线 |
一、调查测绘程序 |
二、调查测绘等级划分 |
三、田野考察调查测绘方法 |
四、明清官式建筑测绘方法 |
五、修缮勘察测绘方法 |
六、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中国营造学社测绘研究的成就及影响 |
一、奠基中国建筑史学治学方法 |
二、奠立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基础 |
三、解读宋《营造法式》 |
四、辅助图解古代建筑典籍 |
五、推动建筑遗产保护实践 |
六、促进建筑创作 |
七、培养专门人才 |
八、古建筑测绘研究的社会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测绘 |
第一节 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测绘 |
一、清末民初的文物保护思想与实践 |
二、文整会成立与明长陵修缮工程 |
第二节 旧都文物整理委员会及其实施事务处的建筑遗产保护测绘 |
一、文整会与文整工程沿革 |
二、文整工程中测绘的作用和意义 |
三、文整会技术力量的发展与保护职能的完善 |
第三节 1941-1945年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 |
一、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缘起与概况 |
二、北京中轴线建筑测绘的详细情形 |
三、测绘工具和成果 |
四、测绘方法和要求 |
五、中轴线建筑测绘成功的条件 |
六、中轴线建筑测绘的意义和影响 |
第四节 其他机构的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活动 |
一、国立北平研究院对北平寺庙的调查测绘 |
二、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建筑的调查测绘 |
三、西北史地考察团与敦煌艺术研究所对敦煌莫高窟的测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扩展(1949年-1980年代) |
第一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步入正轨 |
一、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建立 |
二、共和国初期以专家为主力的古建筑调查测绘 |
三、文物保护单位制度与全国文物普查 |
四、古建筑测绘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建筑遗产调查测绘的全面深入 |
一、文整会的勘察测绘 |
二、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及历史研究室的古建筑调查研究 |
三、其他机构的古建筑调查测绘研究 |
第三节 古建筑测绘技术方法的总结 |
一、《勘查山西古建筑的工作方法》(1954年) |
二、《建筑纪念物的测量方法》(1955年) |
三、古建筑测绘培训教材(1976年) |
第四节 文物保护工程中的测绘 |
一、文物保护工程的发展概况 |
二、文物保护工程的图纸要求和具体程序 |
三、测绘与文物保护工程各环节的关系 |
四、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工程及测绘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建筑遗产测绘的全面发展(1980年代至今) |
第一节 高等院校古建筑测绘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一、人才培养的促进与合作 |
二、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的突破 |
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测绘研究重点科研基地的建立 |
四、高校古建筑测绘的发展 |
第二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管理体系的发展完善 |
一、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的深化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三节 建筑遗产测绘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一、建筑遗产测绘的数字化发展 |
二、建筑遗产测绘的信息化发展 |
三、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建筑遗产测绘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
第四节 建筑遗产测绘规范化建设 |
一、文物保护标准化建设 |
二、文物建筑测绘规范化研究 |
三、《文物建筑测绘技术规程》的编写 |
第五节 建筑遗产测绘对建筑史学研究的影响 |
一、实物测绘与学术研究的相互促进 |
二、古代建筑尺度规律研究 |
第六节 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一、个案分析——独乐寺观音阁维修工程 |
二、文物保护工程测绘记录的发展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个案研究——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 |
第一节 发轫(1953-1964年) |
一、古建筑测绘实习开设的背景 |
二、古建筑测绘实习历程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的管理与教学 |
四、古建筑测绘与建筑教育思想 |
五、古建筑测绘与建筑历史研究 |
第二节 继承(1976-1989年) |
一、回顾传统 |
二、重要测绘项目 |
三、古建筑测绘实习危机 |
四、古建筑测绘教学思路 |
五、古建筑测绘的收获与对外交流 |
第三节 突破(1985-1997年) |
一、重要测绘项目 |
二、古建筑测绘教学与改革 |
三、古建筑测绘成果转化 |
四、培养综合素质 |
第四节 拓展(2004-2014年) |
一、古建筑测绘直接融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二、古建筑测绘的全面发展 |
三、重要测绘项目 |
四、对外交流与合作 |
五、影响与荣誉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建筑遗产测绘发展历程综述 |
二、相关问题探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史料来源 |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
结语 |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4)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
1.2.2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 |
1.2.3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资助管理的创新 |
1.2.4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扶贫助学氛围 |
1.2.5 加强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与高校的合作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现状 |
1.3.2 国内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的现状 |
1.3.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局限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实地研究法 |
1.4.3 案例法 |
1.5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5.1 研究思路 |
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理论基础 |
2.1. 教育公平理论 |
2.1.1 教育公平理论概述 |
2.1.2 教育公平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2.2.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概述 |
2.2.2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2.3.2 人力资本理论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启示 |
3.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3.1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
3.1.1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3.1.2 “免费加人民助学金”资助政策的利弊 |
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
3.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 |
3.2.2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4.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取得的初步成效 |
4.1 国家对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
4.1.1 奖学金 |
4.1.2 助学金 |
4.1.3 国家助学贷款 |
4.1.4 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
4.1.5 师范生免费教育 |
4.1.6 困难补助 |
4.1.7 伙食补贴 |
4.1.8 勤工助学 |
4.1.9 学费减免 |
4.1.10 校内无息借贷 |
4.1.11 其他资助 |
4.2 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资助体系 |
4.3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
4.3.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 |
4.3.2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得到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
4.4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压力 |
4.4.1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 |
4.4.2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心理压力 |
4.4.3 大大减轻贫困生的学业压力 |
4.5 初步实现了高等教育公平 |
4.5.1 体现了教育起点公平 |
4.5.2 体现了教育过程公平 |
4.5.3 体现了教育结果公平 |
5.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
5.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1 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完善 |
5.1.2 不同类型高校贫困生资助力度不一 |
5.1.3 学生资助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
5.1.4. 普通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难 |
5.1.5 贫困生资助“资困育人”功能不强 |
5.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造成的危害 |
5.2.1 贫困生资助没有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
5.2.2 部分高校贫困生享受国家资助政策的受益面窄 |
5.2.3 在校贫困生学习及生活压力加大 |
5.2.4 现行资助体系导致高校贫困生进一步分化 |
5.2.5 滋生新的高等教育不公平 |
6. 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 |
6.1 现行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还不够完善 |
6.1.1 国家奖学金评定标准过于统一 |
6.1.2 国家励志奖学金范围仍显狭窄 |
6.1.3 助学贷款制度不完善 |
6.1.4 勤工俭学供贫困生实践项目不多 |
6.1.5 国家助学金额度仍显不足 |
6.1.6 贫困生学费减免力度小 |
6.2 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
6.2.1 “奖、贷、助、勤、补、减”的比例关系不协调 |
6.2.2 没有构建起长期动态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
6.2.3 没有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 |
6.3 贫困生资助资金来源渠道有限 |
6.3.1 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投入力度仍然不足 |
6.3.2 高校执行贫困生资助经费政策力度不够 |
6.3.3 缺乏广泛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 |
6.4 贫困生认定不公平 |
6.4.1 贫困生认定标准不统一 |
6.4.2 贫困生认定基本程序不公正 |
6.5 忽视了贫困生的心理关怀 |
6.5.1 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6.5.2 忽视了学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 |
6.5.3 忽视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7. 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建议 |
7.1 国外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7.1.1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基本经验 |
7.1.2 国外高校贫困生资助对我国的启示 |
7.2 进一步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
7.2.1 设立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加大其奖励力度和受益范围 |
7.2.2 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贷款制度,建立个人信用征询系统 |
7.2.3 规范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勤工助学助人育人效果 |
7.2.4 实事求是进行学杂费减免,增强透明度 |
7.3 健全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确保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7.3.1 坚持保底和封顶相结合的原则,合理优化资助体系结构 |
7.3.2 建立长期动态的资助管理体制,确保贫困生资助体系良性运行 |
7.3.3 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监测机制,有针对性地设计资助计划 |
7.4 多渠道筹措资助经费,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
7.4.1 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适当增加贫困生资助经费 |
7.4.2 学校要严格执行“资助学生”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专款专用 |
7.4.3 通过政策优惠和积极扶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高校贫困生资助事业 |
7.4.4 利用个人教育风险投资,缓解贫困生资助资金紧张 |
7.5 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确保认定公开、公正和公平 |
7.5.1 坚持贫困生认定标准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
7.5.2 坚持贫困生认定程序公正的原则 |
7.5.3 坚持贫困生认定结果公平的原则 |
7.5.4 加强贫困生资助的后期监督管理 |
7.6 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贫困生资助的育人功能 |
7.6.1 重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7.6.2 重视贫困生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 |
7.6.3 重视贫困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7.6.4 进一步加强校贫困生感恩教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探寻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图景 |
(二)为调整和构建新时代大学与政府关系提供借鉴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多视角下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二)我国近现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 |
(三)国立中央大学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 |
(一)府学关系 |
(二)中央大学 |
(三)政府 |
(四)抗战时期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共识与合作 |
第一节 合作基础:政府教育政策与中央大学办学理念的契合 |
一、民族复兴与抗战建国:中央大学与政府合作的背景 |
二、政府的教育政策及对中央大学的双重期待 |
三、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 |
第二节 “切合国家的需要”:中央大学“实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一、政府教育政策的调整与中央大学的实科设置 |
二、中央大学工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三、中央大学农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四、中央大学医科发展与政府的合作 |
第三节 以学术服务国家:中央大学《新民族》学人与政府的合作 |
一、《新民族》的创办及其群体特征 |
二、“经国实际之谈”:《新民族》群体对抗战建国的讨论与分析 |
三、知识界与权力场的默契与融洽:《新民族》与政府的关系 |
第二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矛盾与冲突 |
第一节 在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更迭中的冲突 |
一、学术标准与政治考量:中央大学与政府在校长选拔标准上的分歧 |
二、学术自由与派系政治:抗战后期中央大学校长的去职 |
第二节 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中央大学与政府的经费冲突 |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困境及中央大学的经费状况 |
二、中央大学与江苏省地方政府在经费上的争执 |
三、中央大学为争取经费独立与中央政府的斗争 |
第三节 控制与自治:中央大学与政府在学生运动中的冲突 |
一、国民党对学生运动的控制及蒋介石的对日政策 |
二、“九·一八”事变后中央大学与政府的博弈 |
三、中央大学对“一二·九运动”的声援 |
第三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层面 |
一、时代背景 |
二、历史因素 |
第二节 政府层面 |
一、政府意志 |
二、人事安排 |
三、经费问题 |
四、教育政策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校长 |
二、教师 |
三、学生 |
第四章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特征与启示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实质 |
一、学术与政治 |
二、知识与权力 |
第二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特征 |
一、府学关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
二、府学关系未形成制度化约束 |
第三节 抗战时期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启示 |
一、由政治到学术:遵循大学逻辑行事,维持府学关系平衡 |
二、由抗争到监督:建立师生监督机制,保证府学关系透明 |
三、由“人事”到制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明确府学关系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
结论与展望 |
访谈观点摘要 |
采访程序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
致谢 |
(7)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学术研究回顾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资料 |
四、研究思路、创新点及框架 |
第一章 日本全面侵华与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一节 战争对科学研究的破坏 |
第二节 中国科研资助的调适 |
第二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组织架构 |
第一节 决策机构 |
一、董事会议 |
二、教育委员会 |
第二节 执行机构 |
一、协助科学工作人员委员会 |
二、学科分组委员会 |
第三节 合作机构 |
第三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经费来源及运用 |
一、中英庚款的“退还” |
二、息金的运用原则与标准 |
三、庚款收支与运用 |
第二节 资助学科范围 |
一、资助学科的统计分析 |
二、“人文科学”资助范围的界定与讨论 |
第三节 评审程序 |
一、评审办法的确定与运用 |
二、评审标准的确定 |
三、监督考核机制 |
第四节 人情关系对评审的影响 |
第四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科研人员的统计分析 |
第一节 大学讲座教授 |
一、讲座设置的统计分析 |
二、讲座待遇的统计分析 |
三、讲座设置的影响 |
第二节 科学工作人员 |
一、申请者的资格与条件 |
二、科学工作人员的群体分析 |
三、资助科学工作人员的成效 |
第三节 科学研究助理 |
一、科学研究助理的推荐 |
二、科学研究助理的统计分析 |
三、科学研究助理设置的成效 |
第五章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与学术增长 |
第一节 科研资助与边疆研究 |
一、科学考察团与边疆研究 |
二、甘肃科学教育馆与边疆研究的学术转变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创建 |
一、中国地理研究所 |
二、中国蚕桑研究所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二) 我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的发展与聚焦 |
(三) 研究文献评述及进一步扩展的空间 |
三、核心概念 |
(一) 高校智库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内涵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一) 治理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二) 第四代评估理论及其应用阐述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创新 |
(三) 本研究的价值取向 |
第一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及理论分析框架 |
一、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与制度环境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的要素维度 |
(二) 高校智库评价的制度环境 |
二、理论分析框架构建的前提 |
(一) 制度环境的诱导 |
(二) 治理主体协作的动力和基础 |
(三) 治理主体的多元诉求和资源互赖 |
(四) 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存在 |
三、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解析 |
(一)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构建 |
(二) 高校智库评价分析框架的解析 |
第二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审视 |
一、调研方案设计 |
(一)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问卷设计 |
(二) 抽样方案与样本规模的估计 |
(三) 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一)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三) 要素维度的相关关系 |
三、高校智库评价的问题表征 |
(一) 高校智库评价主体单一,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共识性 |
(二) 对高校智库分类评价不完善,降低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程度 |
(三) 评价工具理性不完善,降低评价过程的公信力 |
(四) 评价结果应用不完善,降低评价功能的有效性 |
四、制约高校智库评价完善的内在机理 |
(一) 多元评价主体协同与合作的缺失 |
(二) 评价偏好不一致,价值冲突与价值均衡共存 |
(三) 制度规范的缺失,弱化智库评价的共识性 |
(四) 信息不对称,降低评价结果的科学及共享 |
第三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
一、响应式聚焦,树立高校智库评价导向 |
(一) 关注多元评价主体价值诉求 |
(二) 完善评价工具理性 |
(三) 遵循指标体系多维性及动态发展的规律 |
二、确定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
(一) 系统原则 |
(二) 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及特殊指标互为补充的原则 |
(三) 简明性原则 |
(四) 可操作性原则 |
(五)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
三、指标体系初始集设置的阐释和说明 |
(一) 指标体系建立的程序 |
(二) 定量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三) 定性指标体系初始集的设置 |
四、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及相关描述性统计 |
(一) 指标体系的问卷设计 |
(二) 相关描述性统计 |
五、指标体系的实证检验 |
(一) 因子分析 |
(二) 定量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 |
(三) 定量指标体系的修正 |
(四) 定量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五) 定性指标体系的筛选 |
六、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及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一) 指标体系对高校智库的功能回应 |
(二)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校智库评价的实证评估 |
一、评估标准的制定 |
(一) 评估表的制定 |
(二) 评估标准及评估细则 |
二、基于18所高校智库的数据采集 |
(一) 样本容量 |
(二) 样本选取 |
(三)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三、评估结果的比较及分析 |
(一) 总分及一级指标得分分析 |
(二) 二级指标得分分析 |
(三) 三级指标得分分析 |
四、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及提升的策略路径 |
(一) 高校智库面临的问题 |
(二) 高校智库提升的策略路径 |
结束语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校智库评价现状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论文情况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多元化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许要教育捐赠研究的理论支撑 |
(二) 教育捐赠的外部动力与政策驱动亟需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的建构 |
二、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三、研究的论域和概念廓清 |
(一) 教育捐赠 |
(二) 教育基金 |
(三) 教育财力资源 |
四、研究综述与学术评价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四) 研究趋势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捐赠的理论意蕴解析 |
一、教育捐赠的社会学意蕴 |
(一) 社会资本理论基础 |
(二) 社会责任理论基础 |
二、教育捐赠的文化学意蕴 |
三、教育捐赠的教育学意蕴 |
四、教育捐赠的经济学意蕴 |
(一)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
(二) 经济学效用理论与教育捐赠 |
(三) 教育捐赠的经济模型及其组成的基本要素 |
(四) 第三次分配:调节贫富差距 |
五、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蕴 |
(一)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意义 |
(二) 教育捐赠的伦理学原则 |
六、教育捐赠的心理学意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外教育捐赠的历史考察 |
一、中国教育捐赠的历史梳理 |
(一) 历史的渊源:古代学校 |
(二) 历史的特色:古代书院 |
(三) 近现代教育捐赠:官倡民助 |
(四) 历史的断裂:控制与沉寂 |
(五) 新时期的发展:起步与复兴 |
二、国外教育捐赠历史概览 |
(一) 柏拉图学院:教育捐赠的滥觞 |
(二) 古代阿拉伯国家:教育捐赠成风尚 |
(三) 近代西方国家:教育捐赠走向成熟 |
(四) 近代亚洲国家:教育捐赠形态各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化视阈下中外教育捐赠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我国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本土溯源 |
(一) 传统中国社会强烈的宗亲意识和乡土情结 |
(二) 尊师重教和仁爱慈善的传统美德 |
(三) 儒家文化关于完善人性与理想人格追求的激励 |
二、国外教育捐赠的动因探析:跨文化视野 |
(一) 传统的宗教文明以及深厚的慈善捐赠文化——以美国为例 |
(二) 独特的校友文化产生的回报母校情结——以美国高校为例 |
(三) 相关税法和配套捐赠政策:政策法规的支持 |
(四) 社会文化强调不遗留过多的物质财富 |
(五) 利他主义:教育捐赠的本根溯源 |
三、中西教育捐赠动因之异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教育捐赠的经验探讨 |
一、国外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哈佛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基金运作 |
(二) 密歇根大学的筹资运动与发展联络 |
(三) 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友联盟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筹资渠道多元化,募捐手段多样化 |
(二) 政府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健全税法优惠和完善的激励机制 |
(三) 基金会和教育基金会运作成熟 |
(四) 高度重视教育捐赠——学校本身的相关行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案例研究 |
一、我国教育捐赠案例研究 |
(一) 北京大学 |
(二) 浙江大学 |
(三) 香港中文大学 |
(四) 上海交通大学 |
二、经验与启示 |
(一) 机构日益健全,管理渐趋规范 |
(二) 战略规划筹资工作 |
(三) 重视校友工作,加强校友联络 |
(四) 教育基金会逐步走向专业化运作管理 |
(五) 捐赠款项主要用于师生的教学与科研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的现状:成绩、困境与问题 |
一、我国教育捐赠取得的成绩 |
(一) 慈善捐赠环境形成,教育捐赠方向明确 |
(二) 国家政策逐步鼓励引导,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 |
(三) 拓展筹资渠道,促使筹措经费渠道多元化 |
(四) 教育筹资机构逐步建立,教育基金管理运行起步 |
(五) 校友捐赠意识增强,回馈母校热情高涨 |
(六) 大额捐赠稳步增长,地区与校际差距明显 |
二、当前我国教育捐赠面临的困境与存在的问题 |
(一) 资金筹措机制面临的困境:多元化虚像背后的单一化格局 |
(二) 当前我国教育捐赠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教育捐赠的策略研究 |
一、宏观建议与对策:本土的构建 |
(一) 制度层面的建构 |
(二) 政策层面的引导 |
(三) 法规层面的完善 |
(四) 队伍层面的建设 |
二、构建教育捐赠文化 |
(一) 汲取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
(二) 大力培育积极健康的校友文化 |
(三) 形成组织与制度的捐赠文化 |
(四) 推进教育捐赠环境文化建设 |
(五) 加强教育捐赠道德文化建设 |
三、高等教育捐赠工作管理建议 |
(一) 募捐项目设置与募捐策略 |
(二) 校友会与校友捐赠 |
(三) 教育基金会与教育基金管理运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主要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书籍类 |
论文类 |
网络类 |
附录 |
附录A:教育捐赠者调查问卷 |
附录B:学校接受教育捐赠情况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二、主持、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
(10)“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与含义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回顾 |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再提出 |
一、八届十中全会后全面开展"阶级斗争" |
二、毛泽东早年对传统教育的激烈批判 |
三、毛泽东频频指责教育工作 |
四、提出新的解决方法--"教育革命"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根据与内涵 |
一、"教育革命"的理论根据 |
二、"教育革命"理论从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 |
三、"教育革命"内涵--五七指示分析 |
第二章 "教育革命"全面展开 |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发动--"砸烂旧学校" |
一、停课闹革命 |
二、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 |
三、形形色色的教改方案 |
第二节 向新体制过渡--"搞好斗批改" |
一、工宣队进驻学校 |
二、"斗批改"总述 |
三、清队整党 |
四、精简下放 |
五、大批判与改革教育体制 |
第三章 "教育革命"新体制确立 |
第一节 三结合的新领导体制--所谓"无产阶级领导权"的解决 |
一、叠床架屋突出"阶级斗争"的领导机构 |
二、工宣队状况 |
三、贫管会状况 |
四、解决所谓"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的种种措施 |
1、在批判改造中使用 |
2、"掺砂"--三结合办法 |
3、劳动改造、工教对换、取消教师 |
第二节 开门办学的新教学体制--两个突出一个削弱 |
一、"三结合"之称名实不符 |
二、突出"阶级斗争主课" |
三、突出生产劳动课 |
1、厂、社、校挂勾办"学工""学农"基地 |
2、校办厂场 |
3、临时任务劳动 |
四、削弱"主学"文化课 |
1、开门办学 |
2、不考试、开卷考试、开门考试 |
3、突出政治、突出实用的课程与教材 |
第三节 平均主义的新学制 |
一、单一结构的中等教育 |
二、自发转向职业劳动教育的普通中学 |
三、废除重点学校制度 |
四、盲目求短的大中小学学制 |
五、大学分散农村办学 |
六、政治夜校模式的群众业余教育 |
第四章 "教育革命"的种种"新生事物" |
第一节 工农兵大学生 |
一、概况 |
二、文化学习状况 |
三、生产劳动与专业实践 |
四、政治活动与专业实践 |
五、"上管改"状况 |
六、质量评估 |
第二节 "结合典型产品教学"与"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一、"打破老三段,火烧三层楼" |
二、打破传统教学组织形式 |
三、"边干边学" |
四、政治需要出"经验" |
五、文科"结合战斗任务教学" |
第三节 七·二一大学与五七学校 |
一、七·二一大学概况 |
二、七·二一大学学习状况 |
三、五七学校 |
第四节 "朝农经验"--向政训班与生产队看齐 |
一、朝阳农学院概况 |
二、对朝农的政治宣传 |
三、集左之大成的经验 |
1、办成政治大学 |
2、办成农场 |
3、"大学就是大家来学" |
4、"社来社去"与"划等号" |
5、"三上三下" |
6、"对着干" |
第五节 其他"新生事物"综述 |
一、下放农村小学公办教师 |
二、城市中小学下放工厂、街道办 |
三、同济大学"五七公社" |
四、中学"结合典型产品与战斗任务教学" |
第五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斗争 |
第一节 1972年调整与教育的复苏 |
一、周恩来发动教育调整 |
二、教育悄悄复苏 |
1、文化考查旋风 |
2、重整学校秩序 |
3、抓文化学习 |
4、调减生产劳动课 |
第二节 从批陈批林到批林批孔的转折 |
一、纠左与批右之争 |
二、"反潮流"与"反复辟回潮" |
三、批孔与批儒评法 |
四、批林批孔 |
第三节 插手教育做政治文章的一系列事件 |
一、张铁生答卷(1973.7.19.) |
二、考教授事件(1973.12) |
三、清华园三个月运动(1973.10) |
四、刘丽华谈话(1973.11.21.) |
五、黄帅来信和日记(1973.12.12.) |
六、马振抚中学事件(1974.1.25.) |
七、永乐中学事件(1974.3.) |
八、批判湘剧《园丁之歌》(1974.8.4.) |
第六章 围绕"教育革命"的再次较量 |
第一节 1975年再次整顿教育 |
一、1975年的政治转机 |
二、教育的整顿 |
第二节 教育又成战场 |
一、风云突变 |
二、"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发动 |
三、"反击"的两次升级 |
四、教育界的"反击" |
第三节 "教育革命"的严重后果 |
第七章 "教育革命"的终结与教育拨乱反正 |
第一节 推倒"两个估计" |
第二节 1977年恢复高考 |
一、恢复高考决策经过 |
二、12届考生同赴考堂盛况 |
三、招生录取情况 |
四、考后风波 |
第三节 教育的整顿与复兴 |
一、恢复招考研究生 |
二、1978年大学招生高峰 |
三、稳定与建设师资队伍 |
1、平反冤假错案 |
2、提高教师社会地位 |
3、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
四、建设与改革学校各项制度 |
五、复兴高等教育 |
1、收回被占校舍 |
2、增加基本建设投资 |
3、恢复与增设高校 |
六、复办重点学校 |
七、创办大学少年班 |
八、整顿与发展各类成人教育 |
九、清算左的教育思想 |
第八章 "教育革命"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
第一节 关于农村军事共产主义条件下的不正规教育经验 |
第二节 从狭隘经验主义到实用主义、蒙昧主义 |
一、近世学风一变 |
二、狭隘经验主义的抬头与盛行 |
三、滑向实用主义与蒙昧主义 |
第三节 关于文化平均主义 |
一、解决现代教育问题的历史回顾 |
1、革命时期的两种方案:改良与革命 |
(1) 改良--普及平民教育的努力 |
(2) 革命--争取劳动者受教育权的斗争 |
2、革命后普及工农教育的努力 |
3、普及教育的两种方案:承认差别发展经济与文化平均主义 |
二、文化平均主义的源流与实践 |
1、认为脑体分工不是社会进步,而是不公正 |
2、幻想立即消灭脑体分工和脑体差别 |
3、消灭差别、造就"全面发展新人"、超阶段过渡的实验 |
4、用拉平的方法消灭脑体差别 |
5、大学不培养知识分子 |
6、取消考试竞争、文化学习大锅饭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建筑遗产测绘史研究[D]. 李婧. 天津大学, 2015(08)
- [2]对北京大学等四所高校学生伙食工作的考察报告[J].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 中国高校后勤研究, 1995(S1)
- [3]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4]我国普通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 郭昕.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5]合作与冲突 ——抗战时期国立中央大学与政府关系研究(1931-1945)[D]. 胡天银.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7]抗战时期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科研资助研究[D]. 康兆庆. 山东大学, 2016(10)
- [8]中国高校智库评价研究[D]. 郭瑞.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 吕旭峰. 河南大学, 2011(10)
- [10]“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D]. 周全华. 中共中央党校,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