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文[1](2005)在《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研究》文中指出要约收购已经成为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方式之一,它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其最大的特点是在所有股东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由股东自主做出选择,因此被视为完全市场化的规范的收购模式。然而,受资本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限制,要约收购在我国才刚刚起步。随着《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关于要约收购规则的全面落实,要约收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逐步成为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我国对要约收购的研究还多停留在要约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层面上,本文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视角,即:站在收购方的角度对要约收购的接管过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外要约收购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探索适合我国资本市场可行的要约收购的策略,以助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健康发展。 本文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本文研究中所涉及的要约收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上市公司收购方式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以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要约收购的动机理论。本章首先通过对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的归纳阐明了敌意要约收购的对目标公司管理层的监督作用,通过分析各国的控制权市场特征,说明了控制权市场特征差异导致收购方式的不尽相同,然后站在总收益变化的角度上,对要约收购动机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在实证方面主要讨论了成功与不成功的要约收购对目标企业与收购方股东收益的影响。 第三章,大股东的发起要约收购。在股权分散的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的搭便车现象非常普遍,要约收购机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外部控制手段。在要约收购的接管过程中,股东也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国外学者通过对大股东初始股权的研究表明大股东的存在可以克服搭便车问题。我国的股权市场长期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大股东已经获得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本章提出了大股东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是否进行自愿的全面要约收购的问题。在方法上,通过引入控制权的私人收益概念,构建一个控股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模型,指出了控股股东发起要约收购的必要条件是要约收购的成本要小于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追求私人收益)时的违规成本。同时通过对香港市场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私有化现象的研究进一步指出了当股票出现账面价值折让,大股东通过要约收购的获利模式,为模型提供了有利的佐证。 第四章,要约收购的方式选择。敌意的要约收购常常遭遇目标公司管理层的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2](2014)在《沪港通投资手册》文中指出编者按沪港通时代很快就要到来。对于国内一般投资者而言,此前的目光主要集中在A股上市公司,而对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则相对陌生,这是我们编制这本《沪港通投资手册》的初衷,即方便国内投资者查阅和了解本轮沪港通所开放的港股投资标的。
刘岩[3](2017)在《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比较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信基础设施管制作为电信管制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在电信立法中受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地区的重点关注,加上电信业务经营者对电信基础设施的强依赖性,使该部分的法律规定在随着电信产业的发展中得到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以求能建立起适应电信市场竞争的良好环境。电信基础设施本身所具有的公共利益性、规模经济性、资源稀缺性等决定了其不能完全交由市场自由竞争,因而需要电信管制机构依法采用行政手段,来解决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不高等现象。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电信产业发展情形,本文侧重探讨了在电信基础设施管制领域尚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几个法律问题,包括电信管制机构的独立性不足、建设准入规范的不完善、通路权解决机制的空白以及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制度立法的缺失等。通过对欧盟及其成员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电信法律中所涉及的电信基础设施管制条文进行整理,并且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来分析他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力求从成熟的实践经验中获得一些借鉴,同时根据我国现在所处的电信产业发展阶段和市场竞争环境,给出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立法建议。本文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提高电信管制机构的独立性,健全电信基础设施领域的多元主体准入,简化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审批流程,设计通路权与物权冲突解决机制,完善相关的司法救济途径,界定电信基础设施所有权的归属,以及建立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法律规范等。另外,在对前文各章节提出的立法建议总结的基础上,于最后一章起草了关于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管制部分的立法建议稿。
孟辉[4](2012)在《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通过2008年底新一轮的重组,电信业三家运营商都获得了包含固网业务和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在内的电信全业务牌照,实现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数据业务和增值业务的全业务运营;同时2010—2012年国务院加快了以互联网、通信网和广播电视网为核心的“三网融合”,从而开启了电信业产业融合的新发展趋势。在此产业融合背景下,电信企业应如何发展自身?论文正是基于此问题开展研究。研究提出产业融合通过一个传导机制影响电信企业发展,这个传导机制的中间环节是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变革。产业价值链的变化使得电信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化,三家运营商需要在原有的业务范围内重新思考和定位自身在整体产业融合背景下的发展战略。论文综合运用了产业经济学中产业融合理论和产业链理论、现代管理学中战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发展战略理论、企业营销学中关系营销理论、交叉营销理论和客户细分理论以及商业生态系统思想和价值网络分析法等多学科理论开展研究,研究层面从行业宏观背景到企业微观运营,理论结合实践,力图为新形势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制订提供科学而客观的决策依据。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其结论概述如下:第1章和第2章对论文研究开展做出说明,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第3章首先回顾电信业发展历程,然后分析电信业面临的整体宏观环境和行业微观环境。第4章对电信业产业融合进行研究,构建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表明,促进电信业产业融合的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三个方面:技术因素、行业政策因素和客户因素。在国内垄断市场环境背景下,在产业融合初期,融合动力主要来自技术因素和行业政策,当技术具有可行性而且政策允许产业相互进入则促进多产业实现融合;当产业融合开始后,决定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的却是客户需求,客户需求是产业融合最终推动力;产业融合会触发产业价值链发生变化,传统的产业链价值创造模式被打破,形成一个网状的产业价值链;产业价值链网状化使得提供综合性业务具有可能性,业务融合也由此开始;业务融合要求电信企业具有能够提供综合性业务的能力,因此,电信企业需要采取能够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全业务运营模式。第5章对电信市场客户细分进行研究,针对产业融合趋势下的全业务运营模式构建基于挖掘客户总体价值的客户细分模型及三个子模型。论文在现有客户细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关系营销、关系价值和交叉营销等相关研究成果构建总体价值理论模型,模型包含三个子模型:包括基于交易行为的直接价值模型、基于关系营销的关系价值模型和基于交叉销售的隐性价值模型,运用此模型可对电信客户从价值视角进行细分,为电信企业在全业务环境下寻找具有价值的客户市场提供决策依据。第6章运用价值网络分析模型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思想,构建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价值网络分析模型。通过此模型的分析,论文构建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模型表明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可有如下选择:第一,在电信产业边界日趋模糊和产业价值链逐渐由传统的链状向网状转变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竞合战略。第二,在电信业具有自然垄断性的情况下,电信企业应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第7章是第6章的延伸,论文运用现代管理中国学派管理的综合集成思想构建一个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资源和客户的无边界化是促使电信企业采取无边界管理的动因,有效的无边界管理包括无边界价值链合作、无边界营销管理、无边界品牌管理、无边界服务管理和无边界组织管理五个部分。本文的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研究思路创新,体现在从产业融合和产业价值链角度开展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二是理论创新,包括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客户总体价值模型及其子模型、全业务竞争环境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竞合及差异化发展战略模型和电信企业的无边界管理模型。
虞敷荣[5](2003)在《盈科数码动力并购香港电讯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分案例和案例分析两部分 案例部分主要是描述盈科数码动力(简称“盈动”)并购香港电讯事件。首先介绍并购参与者新加坡电讯、香港电讯及盈科数码动力的背景、财务状况。然后详尽描述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过程,并购方案内容以及所需的财务安排。 案例分析以财务管理理论为基础,首先探讨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战略,用SWOT来分析盈动及香港电讯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然后分析各并购参与者的动机及并购风险。再深入剖析盈动及香港电讯成功合并前的股价变动。最后,从成功合并后的业务发展、财务状况及股价表现去印证并购主要目的-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其它并购动机是否达成,从而推断新经济企业并购旧经济企业是否合适
杨帆[6](2001)在《《案例》:香港联科电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香港科联电信有限公司(以下称联科公司)的管理实践撰写而成,由《案例》和《案例分析》两部分组成。 《案例》采取微观到宏观的表现手法,系统地描绘出联科公司经营管理环境的深刻变化。揭示出在微观上以电信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续;宏观上不仅香港经济结构在急剧转型,国内电信市场和国际电信市场正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股权关系上,母公司广东电信正在进行战略性分离重组,由此提出联科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和选择问题。 《案例分析》主要依据和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采取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的研究思路,对《案例》提出的联科公司的战略问题,进行系统的PEST宏观环境分析和行业环境分析,揭示出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而系统地分析母公司广东电信与联科公司的企业能力和自身条件等内部环境因素,尤其是对联科公司在港中资公司的特殊身份的分析,揭示出联科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采用SWOT分析方法,建立联科公司的可选战略;最后提出联科公司的发展方向和创新发展的三大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合资改组战略和资本运营战略,以达到充分发挥联科公司双重身份的互补优势,创造双赢的战略效应。
孙倩[7](2004)在《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文中研究说明电信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也是长期受政府管制的产业。管制制度的正确选择能够确保电信业健康、高效地发展,增进社会福利。因此,电信业管制制度及管制政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学术界、政府部门和电信企业共同的研究课题。按照自然垄断理论,本文认为不能简单的判定电信业是或者不是自然垄断产业,而应该根据其在不同时期、不同业务的特征,应用成本弱增性条件分别判断,并以此判断作为对电信业应该进行严格管制还是应该放松管制的依据。结合管制理论,本文研究了历史上和现有的电信业管制制度实践,总结出电信业具有确立管制——放松管制——重建管制的发展变迁轨迹,并将其作为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选择的参考经验。在对中国电信业的改革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生产函数模型评估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改革对电信业发展的影响,证明放松管制的制度选择是有效的。因此,中国电信业的政府管制应该遵循国际电信业管制制度的变迁轨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应该重建管制。本文的基本论点是:中国电信业应该适应电信业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具体国情进行电信管制改革,而选择恰当的管制制度,实施高效率的管制政策可以保证电信业有效竞争的实现,这要比放任整个电信业完全自由竞争更为切实可行,也更为经济。
吕耀明[8](2002)在《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文中提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高潮都是由创新发动的,每一次飞跃也都是创新推动实现的,创新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原动力。文章以创新理论为基点,将交易费用、博弈论、制度变迁,以及进化论等经济和自然科学理论引入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研究之中,并以优化资源配置为角度,论证了商业银行发展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维系和推动的,而引起商业银行质的飞跃的主导因素是创新。通过归纳演绎、逻辑推理,以及创建模型等方式,概括描述了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一般过程及其规律性,其中阐明了商业银行渐进式、结构式和突变式三种基本创新模式的不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辨证关系,即在渐进基础上的突变和在突变引导下的渐进。这种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使深奥的商业银行创新理论更加易于为读者接受,也是对商业银行创新一个完整和科学的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次创新的过程。文章剖析了国内外经济和法律界对于商业银行的不同定义及其职能作用与业务功能的演变过程。由此定义:现代商业银行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工商企业或个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其提供信贷、存款与结算以及各种金融商品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机构。这一表述突破了商业银行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丰富和发展了商业银行的基本内涵。以此为基础,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规律和特征,系统、科学地概括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涵,提出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新的经营环境,对各种金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从而在商业银行领域建立“新的生产函数”,以满足社会和自身需求的一系列活动。其内容包括创造或引进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以及新的金融监管制度等。这一界定既涵盖了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内容,又使其超越时空的限制,因而更具普遍性和指导性,为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创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其中最直接、最典型的表现形式是业务创新。文章全面剖析与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广泛采用新技术,不断创造各种新的金融商品和新的交易手段的实践过程。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商业银行突破了传统的产业壁垒,走向业务交叉和功能多样化。这种趋势模糊了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大大拓宽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尤其是丰富多彩的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生机勃勃,更添无穷魅力。 卜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文章运用大量的实证和演绎分析,考察了西方商业银行蓬勃发展的业务创新活动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就与不足,以客观事实阐明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及其发展趋势,并恰如其分地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的急迫性和现实性。文章以大量的篇幅深入探讨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理论根源,并借鉴其实践经验和教训,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中间业务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意在填补我国在此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并为其实际操作提供许多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文章采用比较分析法,论述了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与主要特征;在考察与分析了中外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实践过程后,归纳总结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独特表现形式,即发端于体制创新、深化于业务创新。这与西方商业银行创新主要是由业务创新推动,进而促进商业银行组织体制、经营管理、监管制度向更高层次创新与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特殊表现形式还将持续一定的时期,但是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组织创新及其体制转换因素所产生的特殊推动力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作用力将逐渐减弱,商业银行发展将更多地依赖于自身各种要素重新组合或创造性变革等创新活动,其间业务创新将逐渐成为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文章以发展的眼光,第一次较系统地概括和总结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创新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特征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分析中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提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和精髓是发现和挖掘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创造和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商品,创新和实践金融商品的交换。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剖析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出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重在实现五个方面的突破:从侧重于银行内部的管理改良转变为外部适应性的变革;从强调内部的权力制衡到追求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从注重质的规定性分析发展到质、量并重的规定性分析;从仅注重宏观层面的纯理论性研究,发展为更强调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研究;从集中于金融领域的研究转变为以金融领域为基础,逐步向科技、信息工程领域,以及其它与商业银行创新发展相关联的研究领域迈进。这预示着商业银行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重大变革,其业务功能含于金融又不局限于余融的客观实际,将使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经营智慧的特殊企业。亦?
张湘赣[9](2002)在《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们对垄断的认识久已有之,在希腊文中,“垄断”一词是指单独一个卖者,垄断自产生之初便受到人们的批评,对垄断的批评以亚当·斯密最具代表性。垄断是与“完全竞争”状态相关联的概念,完全竞争是一种假设交易费用为零时的完全分散式经营方式,因而是一种理想化的竞争状态。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将垄断定义为“竞争的缺乏”。古诺继李嘉图之后提出了垄断对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均衡原则的背离,从而开始了现代垄断的研究。19世纪后期,英、美等工业化国家出现通过大规模生产集中(资本积聚)等原始积累方式建立起来的垄断企业,市场垄断的危害性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对垄断现象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现代反垄断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根据垄断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经济性垄断包括建立在生产集中(或资本积聚)基础上的经济垄断,也包括以成本次可加(资源独占)为特性的自然垄断;以行政权力干预市场形成的垄断,则是一种超经济的行政垄断。垄断企业往往利用垄断地位通过限制产量,从而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当社会最优产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前,消费者面对垄断企业只有付出更多的代价。垄断者在剥夺更多消费者剩余同时,还存在着内部效率低下,产生X-非效率等,这些从根本上带来了社会福利净损失。 本文认为,应客观地看待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垄断与竞争现象。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存在的竞争不足和广泛存在的垄断现象,导致人们并不习惯看到激烈市场竞争引起的优胜劣汰,尤其是当许多企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时,对市场的感性甚至影响到经济研究的理性。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过程中,缺乏对自由市场竞争的大力鼓吹,反而更多地是对竞争可能影响的批判。诚然,市场存在着“失效”,竞争也不是市场中的唯一,但在一个尚未建立起完备的市场竞争机制、缺乏竞争尤其是公平和自由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对竞争的扭曲认识只能使垄断的基础更加难以动摇,从而导致更大的社会福利损失。 作为经济性垄断中的特殊类型,最初的自然垄断与资源有限性及集中程度有关,特别是与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相关。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种可替代产品的出现使因资源限制形成的垄断越来越少,人们开始赋予自然垄断以新的含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自然垄断定义源于对规模经济性的研究,人们将具有显着长期规模经济的行业视作为自然垄断,并对该行业内出现的垄断现象视作当然和理性状态。为减少垄断带来的负面影响,各国在限制竞争的同时,对这些行业实行了普遍的管制措施。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上述受管制产业并未因规模经济性而自动地维持住垄断地位。20世纪60年代后,在英、美等国广泛开展的私有化浪潮中,竞争被有效地引人原来被视作自然垄断的行业中。在人们认识到规模经济特征不再是自然垄断的必要条件这一过程中,自然垄断的概念本身并未被放弃。鲍莫尔等学者分别对此进行了分析,开始将成本的次可加性概念引入自然垄断的定义之中。 本文提出,具有严格成本次可加性的自然垄断如同完全竞争一样,是理想的市场状态。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传统管制的局限性,以城市供水、电信、交通运输等为代表的自然垄断行业的成本次可加性无法得到实践的证明,因而自然垄断的理想状态并不应成为该行业实行垄断的理论基础。世界电信业的发展便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由于中国国有经济发展的特殊历程,决定了在缺乏市场竞争检验的过程中,国内城市供水、电信及电力等产业外在地具有了垄断地位,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和经济管制的传统,市场竞争的引人受到了垄断既得利益集团以及传统政府管制惯性的阻碍。但中国电信业的改革和发展过程也说明,一些自然垄断行业在打破垄断和引入竞争的实践中并未受到传统理论的束缚,尽管引入竞争的过程或许更多地是受到其他利益集团的影响,但实践的结果却有效地打破了垄断格局,增进了社会福利。反观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却远远落后于实践的过程,值得我们深思。 一些具有资源独占性的产业,在稀缺经济条件下,垄断性存在进一步加强的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更多异质可替代产品的出现,也为竟争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市场基础。对于具有成本次可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的自然垄断产业,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其产业范困将越来越小,我们可以不断细化自然垄断产业,将多产品生产企业从自然垄断行业中剥离出来,使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行业进一步缩小,在此基础上,以市场外的竟争取代市场内的竞争。同时,取消对产品(或服务)价格、资源分配等方面的传统管制,建立以行业标准、安全要求、产品(或服务)质量等为核心的政府再管制体制,以维护可竟争市场的有序发展。 此外,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山于受到部门(或行业)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_的影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滥用行政权力干预经济过程的超经济行政垄断现象。各种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破坏了市场公平原则,保护了落后的生产方式,使得产品(或服
木易[10](1995)在《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文中研究表明最近,香港电讯在上海开设了代办处,协助上海通信部门改善通信服务,它通过技术转让和通信专业培训手段提高上海通信网路管理和操作水平。
二、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要约收购的概念、分类和比较 |
1.4 论文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要约收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
2.1 关于敌意要约收购的作用——公司控制权市场主流理论 |
2.2 几个典型国家的公司控制权市场特征 |
2.3 关于要约收购动机的理论综述 |
2.4 要约收购相关的实证检验 |
2.5 国内对要约收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股东发起要约收购 |
3.1 境外对大股东发起的要约收购的研究 |
3.2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行为研究 |
3.3 我国大股东发起要约收购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要约收购的方式选择 |
4.1 目标公司管理层要约收购中行为研究 |
4.2 目标公司管理层要约收购防御策略 |
4.3 要约收购方式的选择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要约收购的案例分析 |
5.1 我国要约收购的代表——成商集团要约收购案 |
5.2 沃达丰对曼内斯曼的敌意收购 |
5.3 盈动善意收购香港电讯 |
5.4 SAB和AB竞购哈尔滨啤酒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研究 |
6.1 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的现状 |
6.2 要约收购对流通股股东的影响 |
6.3 我国要约收购的程序和管制 |
6.4 我国要约收购制度存在的问题 |
6.5 完善我国要约收购制度的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沪港通投资手册(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
纯港股 |
红筹股 |
中资民营股 |
(3)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比较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电信基础设施的定义 |
1.2 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内容 |
1.3 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必要性 |
1.4 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研究现状 |
1.4.1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准入 |
1.4.2 通路权制度 |
1.4.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1.5 本文研究范围及引用法律文件名称缩写 |
第二章 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演进比较分析 |
2.1 各国家、地区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立法进程简析 |
2.1.1 欧盟 |
2.1.2 英国 |
2.1.3 德国 |
2.1.4 美国 |
2.1.5 新加坡 |
2.1.6 中国大陆地区 |
2.1.7 中国台湾地区 |
2.1.8 中国香港地区 |
2.2 比较分析 |
2.2.1 电信基础设施的管制机构比较分析 |
2.2.1.1 各监管机构成立时间比较分析 |
2.2.1.2 机构独立性的比较分析 |
2.2.2 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立法层级比较分析 |
2.3 对我国电信管制立法的建议 |
2.3.1 推进电信管制机构改革,提高独立性 |
2.3.2 出台法律级别的电信管制文件,提高立法层级 |
第三章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准入制度比较分析 |
3.1 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准入概念 |
3.2 比较分析 |
3.2.1 关于建设市场准入主体资格的比较分析 |
3.2.2 关于建设市场准入行为的比较分析 |
3.2.2.1 关于建设市场准入许可条件的比较分析 |
3.2.2.2 关于建设项目审批的比较分析 |
3.2.3 关于建设市场准入主体民营化的比较分析 |
3.2.3.1 各国家、地区的民营化发展进程 |
3.2.3.2 关于建设市场民营化准入的比较分析 |
3.2.4 关于中国大陆地区建设市场准入外资参与的简要分析 |
3.3 对我国电信基础建设市场准入制度的建议 |
3.3.1 准入制度设计相关原则 |
3.3.2 准入制度重构的相关建议 |
3.3.2.1 完善立法,健全准入管制理念 |
3.3.2.2 减少限制,鼓励多元:主体准入 |
3.3.2.3 简化程序,加强事后管理监督 |
第四章 “通路权”制度比较分析 |
4.1 “通路权”制度概述 |
4.1.1 “通路权”制度研究的必要性 |
4.1.2 “通路权”制度的总体简析 |
4.2 各国家、地区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路权”制度分析 |
4.2.1 欧盟 |
4.2.2 英国 |
4.2.3 德国 |
4.2.4 美国 |
4.2.5 新加坡 |
4.2.6 中国大陆地区 |
4.2.7 中国台湾地区 |
4.2.8 中国香港地区 |
4.3 比较分析 |
4.3.1 “通路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 |
4.3.1.1 与公有区域使用权的冲突 |
4.3.1.2 与私有财产使用权的冲突 |
4.3.1.3 案例分析 |
4.3.2 “通路权”与其他权利的冲突及解决机制比较 |
4.3.2.1 冲突解决主体比较 |
4.3.2.2 冲突解决内容比较 |
4.3.2.3 冲突解决程序比较 |
4.4 重构我国“通路权”制度的建议 |
4.4.1 明确“通路权”立法,出台补偿标准 |
4.4.2 前置电信建设人与产权人的自主谈判程序 |
4.4.3 被动介入,穷尽行政手段 |
4.4.4 完善具有司法性质的救济途径 |
第五章 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比较研究 |
5.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
5.1.1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研究必要性 |
5.1.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意义 |
5.1.2.1 节约社会资源,有利于城市景观建设 |
5.1.2.2 减少电信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
5.1.2.3 提高已建设电信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
5.1.2.4 推进电信普遍服务,扩大覆盖范围 |
5.2 各国家、地区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制度立法简析 |
5.2.1 欧盟成员国 |
5.2.2 美国 |
5.2.3 新加坡 |
5.2.4 中国大陆地区 |
5.2.5 中国台湾地区 |
5.2.6 中国香港地区 |
5.3 比较分析 |
5.3.1 电信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比较 |
5.3.2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制度比较 |
5.3.3 电信基础设施共享制度比较 |
5.3.3.1 “多方建设,多方享有”的模式 |
5.3.2.2 “一方建设,多方互享”模式 |
5.3.2.3 “第三方建设,各方共享”模式 |
5.3.4 中国大陆地区共建共享模式之中国铁塔公司 |
5.3.4.1 中国铁塔成立带来的意义 |
5.3.4.2 中国铁塔目前有待完善的问题 |
5.4 对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制度的建议 |
5.4.1 共建共享制度的设计原则 |
5.4.2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所有权归属的建议 |
5.4.3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建议 |
5.4.3.1 完善电信管制机构不足,明确职能范围 |
5.4.3.2 合理界定电信基础设施,逐步推进共享范围 |
5.4.3.3 简化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流程,规范建设标准 |
5.4.3.4 优化协商程序,建立共享评估机制 |
5.3.4.5 透明化共建共享费用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
第六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电信基础设施管制部分》的立法建议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产业融合理论综述 |
2.3 价值链相关理论综述 |
2.4 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3 电信产业发展及其相关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3.1 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
3.2 电信产业环境分析 |
3.3 各运营商竞争力量对比 |
3.4 小结 |
4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
4.1 电信业产业融合分析 |
4.2 电信业产业融合模型构建 |
4.3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产业价值链网 |
4.4 电信业产业融合特征分析——业务融合 |
4.5 小结 |
5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研究 |
5.1 现有电信市场的常见客户分类方法 |
5.2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特征分析 |
5.3 产业融合下电信市场客户细分模型构建 |
5.5 客户总价值分类模型的应用 |
5.6 小结 |
6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
6.1 产业融合后电信企业面临的行业环境变化 |
6.2 产业融合后电信产业特征分析 |
6.3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选择 |
6.4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实证分析 |
6.5 小结 |
7 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探索 |
7.1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中国学派的应用 |
7.2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构建 |
7.3 电信企业无边界管理模式案例 |
7.4 小结 |
8 研究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件 1: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专家调研 |
附件 2:产业融合下电信企业发展战略调查问卷——业内人士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清单 |
致谢 |
(5)盈科数码动力并购香港电讯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份 案例 |
1 并购参与者的背景 |
1.1 盈科数码动力 |
1.2 香港电讯 |
1.3 新加坡电讯 |
2 并购过程 |
2.1 新加坡电讯提出并购香港电讯 |
2.2 盈科数码动力并购香港电讯 |
2.2.1 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财务安排 |
2.2.2 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方案 |
2.2.3 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最后阶段 |
第二部份 案例分析 |
1 盈动并购香港电讯的战略分析 |
1.1 香港电讯SWOT分析 |
1.1.1 香港电讯的优势 |
1.1.2 香港电讯的劣势 |
1.1.3 香港电讯的机会 |
1.1.4 香港电讯的威胁 |
1.1.5 SWOT分析结论 |
1.2 盈动SWOT分析 |
1.2.1 盈动的优势 |
1.2.2 盈动的劣势 |
1.2.3 盈动的机会 |
1.2.4 盈动的威胁 |
1.2.5 SWOT分析结论 |
2 并购动机分析 |
2.1 合并动机理论 |
2.2 新加坡电讯并购香港电讯的动机分析 |
2.3 香港电讯并购的动机分析 |
2.4 盈动并购的动机分析 |
3 风险分析 |
3.1 新加坡电讯并购的风险 |
3.2 盈科数码动力并购的风险 |
3.2.1 并购的业务风险 |
3.2.2 并购的财务风险 |
4 股价变动分析 |
4.1 事件研究 |
4.1.1 计算超常收益 |
4.1.2 累积超常收益 |
4.2 香港电讯股价表现 |
4.3 盈动股份价格表现 |
5 并购后目的实现分析 |
5.1 业务发展 |
5.2 财务状况 |
5.3 股价表现 |
5.4 结论 |
3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6)《案例》:香港联科电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案例 |
公司设立 |
母公司--广东电信 |
发展历程 |
机遇抉择 |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
1 概述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外部环境分析 |
2.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因素分析(P) |
2.1.2 经济因素分析(E) |
2.1.3 社会因素分析(S) |
2.1.4 科技因素分析(T) |
2.2 行业环境分析 |
2.2.1 行业结构分析: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分析 |
2.2.3 行业的发展趋势 |
3 内部环境分析 |
3.1 母公司企业自身条件分析 |
3.1.1 关键因素分析 |
3.1.2 竞争力指标分析 |
3.1.3 母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
3.2 联科公司自身因素分析 |
3.2.1 现状分析 |
3.2.2 公司背景和性质 |
3.2.3 联科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
4 SWOT分析 |
4.1 SWOT分析 |
4.2 SWOT矩阵 |
5 联科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 |
5.1 发展方向 |
5.1.1 企业使命 |
5.1.2 战略经营领域 |
5.1.3 战略目标 |
5.2 发展战略 |
5.2.1 战略选择取向:SPACE矩阵 |
5.2.2 国际化发展战略 |
5.2.3 合资改组战略 |
5.2.4 资本运营战略 |
结束语 |
附件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中文) |
摘要(英文) |
前言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论文结构 |
三 制度研究的理论 |
四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理论与管制理论 |
第一章 自然垄断理论 |
第一节 对自然垄断概念的讨论 |
一 早期研究 |
二 近期研究 |
第二节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判断 |
一 电信与电信业的界定 |
二 关于电信业成本弱增性的实证检验 |
三 电信运营商效率的反证 |
四 对自然垄断的治理思路 |
第二章 管制理论 |
第一节 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 |
一 对管制概念的理论认识 |
二 管制的需求 |
三 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 |
一 重新定义管制的需求与供给 |
二 管制俘获理论 |
三 对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的评价 |
第二部分 电信业管制制度的变迁 |
第三章 管制的确立 |
第一节 政府管制电信业的原因 |
一 电信业的技术特点 |
二 电信业的经济特点 |
第二节 电信管制政策 |
一 市场准入管制 |
二 价格管制 |
第四章 放松管制 |
第一节 管制失效 |
一 管制失效的表现 |
二 管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
三 电信业中的管制失效 |
第二节 引入竞争的理论分析 |
一 特许投标理论 |
二 可竞争市场理论 |
三 垄断竞争理论 |
第三节 电信业放松管制的实践 |
一 国外电信业的发展状况 |
二 电信业引入竞争的原因 |
三 市场准入管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五章 重建管制 |
第一节 激励性管制 |
一 理论背景 |
二 激励性管制的实践 |
第二节 非对称管制 |
一 不对称竞争 |
二 非对称管制的实践 |
三 其他管制原则 |
第三部分 对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分析及结论 |
第六章 完全行政垄断的市场模式 |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严格管制 |
一 邮电部独家垄断 |
二 落后的电信业 |
第二节 优先发展电信业 |
一 放松价格管制 |
二 电信业的发展 |
三 电信业改革的瓶颈 |
第七章 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
第一节 初始改革--放松进入限制 |
一 中国联通的进入 |
二 不对称的双寡头垄断 |
第二节 第一次拆分重组 |
一 中国电信业重组的背景 |
二 信息产业部成立 |
三 中国电信业拆分重组 |
第三节 第二次拆分重组 |
一 中国电信南北拆分 |
二 重组后的电信运营商 |
三 对拆分重组的评价 |
第八章 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分析 |
第一节 管制制度改革对中国电信业的影响 |
一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判断 |
二 管制制度改革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改革的方向和途径 |
一 电信业管制制度的现状 |
二 目前电信业管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三 电信业管制改革的途径 |
附录1 中国电信业市场准入的相关规定(1993年) |
附录2 信息产业部的主要职能 |
附录3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和固定资产投资 |
附录4 主成分分析过程和结果 |
附录5 回归过程和结果 |
参考文献 |
(8)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
三、 文章架构及主要内容 |
四、 本文主要学术观点与结论 |
第一章 商业银行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理论分析 |
(一)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在信用经济中的运用 |
(二) 创新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
(三) 创新与商业银行的理论分析 |
(四) 商业银行的职能演变及其界定 |
(五) 商业银行创新涵义的剖析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激发与管理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的变革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流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周期与创新周期的管理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形式与方法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形式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方法 |
四、 商业银行创新形成过程的管理 |
(一) 创意或构思的产生 |
(二) 创意或构思的筛选 |
(三) 创新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四) 创新项目的测试与修正 |
(五) 总结与推广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基本特征 |
(一) 影响面广、作用力大 |
(二) 易模仿性 |
(三) 无形性 |
(四) 多样性 |
(五) 高风险性 |
(六) 持续性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 |
(二)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 |
(四)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五) 商业银行技术创新 |
第三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动因 |
一、 社会经济环境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决定因素 |
二、 科技进步是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推动力 |
三、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内在动力 |
四、 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商业银行创新的外在压力 |
第四节 商业银行创新的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积极作用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提高了经济社会的效益和效率 |
(二) 商业银行创新进一步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负面影响 |
(一) 商业银行创新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受到很大影响 |
(二) 商业银行创新带来新风险 |
(三) 商业银行创新引起社会资源浪费和社会经济秩序不稳定 |
三、 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认识与判断 |
第五节 小结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是对传统经济学的突破性贡献 |
二、 商业银行创新是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三、 创新是商业银行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
第二章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分析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定义与特征 |
(一) 产品的无形性 |
(二) 质量的差异性 |
(三) 产品的同质性 |
(四) 价值的可变性 |
(五) 无存货性 |
二、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分类 |
(一) 按业务范围分类 |
(二) 按创新的内容分类 |
(三) 按防范和化解风险的形式分类 |
(四) 按期限长短分类 |
第二节 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金融市场的规范 |
一、 金融市场对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意义 |
二、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发展的现状 |
三、 中国金融市场发展问题的分析 |
(一) 金融市场人为分割 |
(二) 金融市场与社会投融资者的分离 |
(三) 利率汇率等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的功能作用不够完善 |
(四) 金融市场的交易行为单一,缺乏市场传导机制 |
(五) 信息系统相对滞后,市场透明度差,交易率低 |
四、 中国金融市场创新与规范 |
(一)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并将其有机结合 |
(二) 塑造和培育多样化的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活跃市场交易 |
(三) 丰富金融商品,满足市场需求 |
(四) 推进利率汇率市场化,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 |
(五) 吸收西方创新成果,规范社会主义金融市场运行机制 |
(六) 提高金融交易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透明度 |
第三节 负债业务创新及其借鉴 |
一、 客户存款业务(被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客户存款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创新 |
二、 借入负债业务(主动型负债)创新 |
(一) 借入负债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加快借入负债业务创新的意义 |
第四节 贷款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多种选择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多种选择贷款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多种选择贷款的创新 |
二、 票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票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创新票据贷款新业务的意义与作用 |
(三) 加快我国商业银行票据贷款的创新 |
三、 贷款销售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贷款销售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销售的创新实践 |
四、 风险投资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风险投资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投资的创新实践 |
五、 项目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项目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商业银行项目贷款的借鉴与创新 |
六、 国际合作贷款创新的形式与借鉴 |
(一) 国际合作贷款的定义与创新的种类 |
(二) 我国国际合作贷款的创新实践 |
第五节 投资业务的创新及借鉴 |
一、 投资业务创新的概念 |
二、 债券业务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垃圾债券 |
(二) 离岸债券和欧洲债券 |
(三) 浮动利率债券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债券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直接参与债券发行承销、包销和分销等活动 |
(二) 代理机构投资者参与债券市场交易 |
(三) 通过银行柜台交易扩大业务范周 |
(四) 债券回购是商业银行最佳的证券投资形式 |
(五) 不断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债券新品种 |
第六节 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又一重要形式 |
一、 资产证券化概述 |
二、 资产证券化创新的主要形式 |
(一)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 |
(二) 汽车贷款证券化 |
(三) 信用卡贷款证券化 |
(四) 应收帐款证券化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
(二) 阻碍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因素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资产证券化的设想 |
第七节 个人金融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里程碑 |
一、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实践 |
(一) 个人消费贷款 |
(二) 个人理财业务 |
二、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 |
(一) 我国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状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金融业务的机遇 |
三、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策略研究 |
(一)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
(二) 强化个人金融业务市场调查与发展规划 |
(三) 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个人金融商品 |
(四) 丰富个人金融业务的营销方式 |
第三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一般概述 |
一、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及特征 |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商业银行占用客户资金转变 |
(二) 由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变 |
(三) 由接受客户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变 |
(四)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实现了对传统中间业务的突破 |
二、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关系 |
三、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分类 |
(一) 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 |
(二) 按商业银行在开展中间业务时的身份分类 |
(三) 按中间业务是否与银行信用直接有关分类 |
(四) 按中间业务的风险性分类 |
(五) 按中间业务的审批与备案的形式分类 |
(六) 按中间业务功能和形式分类 |
第二节 不断丰富传统中间业务的内涵是当代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一个趋势 |
一、 代理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代理收付款业务 |
(二) 代保管业务 |
(三) 代理保险业务 |
(四) 代理清欠、代理监督和代购代销业务 |
(五) 代理证券业务 |
二、 信托和租赁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托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二) 租赁业务创新的种类与实践 |
三、 结算业务自动化和电子化创新 |
(一) 支付系统的创新 |
(二) 清算系统的创新 |
四、 担保业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备用信用证 |
(二) 保证付款 |
(三) 监督付款 |
(四) 履约担保 |
(五) 投标担保 |
第三节 投资银行业务成为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战场 |
一、 商业银行创新投资银行业务的概述 |
二、 证券承销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三、 证券交易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证券经纪业务 |
(二) 证券自营业务 |
四、 其它收费业务创新与实践 |
(一) 信息咨询业务 |
(二) 财务顾问业务 |
(三) 资产管理业务 |
第四节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新领域 |
一、 金融衍生产品的概述 |
二、 金融衍生产品的作用及风险防范 |
(一)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积极作用 |
(二) 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风险管理 |
三、 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与实践 |
(一) 传统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二) 现代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第五节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研究 |
一、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分析 |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基本原则 |
(一) 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紧密结合的原则 |
(二) 渐进式发展的原则 |
(三) 创新与管理并重的原则 |
(四) 讲效益的原则 |
(五) 以优质服务取胜的原则 |
三、 创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良好运行环境 |
(一) 培育和创造中间业务的市场需求 |
(二) 加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市场定位的研究 |
(三) 提高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电子化含量 |
(四) 构建中间业务考核指标体系 |
(五)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法规制度 |
四、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与发展的具体策略 |
(一) 创新与发展我国传统中间业务的设想 |
(二) 开拓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的构思 |
(三)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创新的现实选择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演变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回顾 |
(一) 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 |
(二) 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三)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四) 20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时期的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历史轨迹 |
(一) 中国古代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二) 中国近代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中国现代商业银行的组织创新 |
三、 商业银行的类型 |
第二节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比较 |
一、 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英格兰银行的创立是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史上最耀眼的明珠 |
(二) 贴现银行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一大特色 |
(三) 承兑行是世界商人银行的鼻祖 |
(四) 总分行管理模式是世界商业银行内部组织结构的样板 |
(五) 专业化管理是英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点 |
(六) 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国际化发端于英国 |
二、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双轨制”和“单一银行制”体现了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特征 |
(二) 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银行持股公司是其最富特色的组织创新 |
(四) 组织机构多样化是其组织创新的特点 |
(五) 组织创新国际化在美国得到高度的发展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综合化是其组织创新最大的特色 |
(二) 高度集中的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
(三) 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密度高且国有化程度高 |
(四) 国际化是联邦德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重要特征 |
四、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 |
(一)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发展过程 |
(二) 日本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特征 |
五、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总体特征 |
(一) 并购促进了商业银行大型化 |
(二) 组织结构综合化 |
(三) 竞争形成银行非中介化的趋势 |
(四) 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
(五) 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虚拟化 |
第三节 从分业经营到合业经营是历史的必然 |
一、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一) 投资银行的定义 |
(二) 当代投资银行的功能作用和特征 |
(三) 西方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
(四) 中国投资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
二、 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比较 |
(一) 不同的社会地位与影响 |
(二) 不同的职能作用 |
(三) 不同的经营原则和经营方式 |
(四) 不同的资金和利润来源 |
(五) 不同的竞争力 |
三、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比较分析 |
(一) 分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二) 合业经营模式的利弊分析 |
(三) 西方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 |
(四)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探究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选择 |
一、 运用并购等创新手段构造中国的航空母舰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意义 |
(二)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原则 |
(三) 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
二、 以组织结构多元化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创新多元化的必要性 |
(二) 我国经济结构变革为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多元化奠定了基础 |
(三) 大力创新与发展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组织形式 |
三、 积极推进组织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组织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意义 |
(二) 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途径思考 |
(三) 国有商业银行组织创新的捷径--分拆改制上市 |
(四) 国有商业银行分析上市应注意的问题 |
四、 丰富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创新 |
(一) 按照扁平化和集约化的要求改造内部组织架构 |
(二) 强化商业银行组织的活力 |
五、 加快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步伐 |
(一) 中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概况 |
(二) 我国虚拟银行组织创新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实践 |
一、 资产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商业贷款管理 |
(二) 可转换性管理 |
(三) 预期收入理论 |
二、 负债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传统负债管理 |
(二) 当代负债管理 |
三、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一)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涵义 |
(二)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原则 |
四、 资产负债表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五、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
第二节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管理的创新实践与借鉴 |
一、 市场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二、 商业银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 |
三、 商业银行营销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 |
(一) 商业银行营销战略 |
(二) 商业银行营销因素组合 |
(三) 商业银行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 |
(四) 实现商业银行营销目标的基本策略 |
四、 两方商业银行营销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崇尚战略眼光 |
(二) 强调准确定位 |
(三) 注重形象塑造 |
(四) 强化情感管理 |
(五) 追逐金融人才 |
第三节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与商业银行文化 |
一、 商业银行文化定义与意义 |
二、 商业银行文化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商业银行文化的核心 |
四、 构建商业银行文化的关键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
五、 职业道德是商业银行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
第四节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历史追溯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践与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的实践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创新与发展的趋势 |
(一) 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的创新 |
(二) 加大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创新的力度 |
(三) 塑造我国商业银行的优秀文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 |
第一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一般分析 |
一、 商业银行监管的概念 |
二、 商业银行监管模式的比较 |
(一) 一元化监管模式 |
(二) 多元化监管模式 |
(三) 跨国化监管模式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模式 |
第二节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与借鉴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实践 |
(一)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初始时期 |
(二)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成熟期 |
(三)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快速发展时期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实践 |
(一)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初始阶段(1978-1984) |
(二)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长阶段(1984-1995) |
(三)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的成熟阶段(1995-) |
三、 商业银行创新与金融管制创新是一个不断博弈的过程 |
第三节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发展趋势 |
一、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商业银行监管体制 |
(一) 明确银行监管体系的法律地位,强化监管的法制建设 |
(二) 健全商业银行的互律监管系统,促进同业稳定健康发展 |
(三) 强化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监管的透明度 |
二、 构造有效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 |
(一) 重构内控组织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内控环境 |
(二) 强化内控制度建设,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
(三) 建立以人为本的员工激励制度 |
(四) 提高内控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五) 注意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的相互衔接 |
三、 充分发挥有效的市场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资信评估制度 |
(二) 加快配套改革,为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创造条件 |
四、 加强国际间商业银行监管的交流与合作 |
(一) 采取综合性和国际性的监管策略 |
(二) 加强国际间的监管协调与合作 |
五、 提高商业银行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一节 当代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一、 商业银行创新的自由化 |
二、 商业银行创新的国际化 |
三、 商业银行创新的电子化 |
四、 商业银行创新的综合化 |
五、 商业银行创新的多样化 |
六、 商业银行创新的持续化 |
七、 商业银行监管创新的强化 |
第二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
一、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分析 |
(一)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三) 现代企业制度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四) 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五) 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六) 国际化程度提高对商业银行创新的需求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分析 |
(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提供了必要条件 |
(二) 金融市场主体的多元化造就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力量 |
(三) 市场机制的确立产生了强大的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动力 |
(四) 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扩大了商业银行创新的供给 |
第三节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 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应以提高效率为基本目标 |
二、 我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路径和要求 |
(一) 商业银行创新应适应中国的国情,体现中国的特色 |
(二) 以渐进式创新为基础,积极追求突变式创新 |
(三) 以需求适应型创新为基点,增强商业银行创新供给能力 |
(四) 以智能化改造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方式 |
(五) 坚持放松管制和完善监管同时并举的方针 |
(六) 抓住加入WTO机遇,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创新步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 垄断的界定与反垄断的目标 |
1.1 垄断的定义与分类 |
1.1.1 垄断的定义及实质 |
1.1.2 垄断的形成 |
1.1.3 垄断的分类 |
1.2 研究中国反垄断问题的基本思路 |
2. 经济垄断及其治理 |
2.1 经济垄断及其社会福利损失 |
2.1.1 经济垄断的表现 |
2.1.2 经济垄断效率的一般分析 |
2.2 日本经济衰退分析——对治理中国经济垄断的启示 |
2.2.1 日本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反垄断法的弱化 |
2.2.2 日本经济垄断与经济大衰退 |
2.2.3 日本经济衰退的启示 |
2.3 治理经济垄断的意义和措施 |
3. 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机制与反垄断问题 |
3.1 不断发展的自然垄断理论 |
3.1.1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3.1.2 自然垄断新理论 |
3.2 自然垄断行业的治理选择与评价 |
3.2.1 自然垄断与传统管制理论 |
3.2.2 传统管制理论评析 |
3.2.3 自然垄断行业治理新选择及评价 |
3.3 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分析 |
3.3.1 自然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的理论基础 |
3.3.2 我国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
4.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
4.1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 |
4.1.1 起步与电信业严格管制时期(1949年—1979年) |
4.1.2 高速发展与放松管制时期(1980年—1993年) |
4.1.3 继续发展与竞争机制的引入(1994年—2000年) |
4.1.4 垄断基础的丧失和竞争机制的初步确立(2001年迄今) |
4.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垄断与竞争 |
4.2.1 中国移动公司垄断定价模式 |
4.2.2 中国联通成立后的市场竞争与定价模式 |
4.3 中国电信业改革的启示 |
4.3.1 中国电信南北分拆方案评述 |
4.3.2 确立竞争机制后的电信资费分析 |
4.3.3 数网并存竞争的思考 |
4.3.4 对电信管制与反垄断的认识 |
5. 行政垄断的破除与竞争机制的建立 |
5.1 中国行政垄断的现状 |
5.1.1 法定垄断评述 |
5.1.2 行政垄断的形成 |
5.1.3 行政垄断的表现 |
5.2 中国行政垄断的危害 |
5.2.1 行政垄断社会福利损失分析 |
5.2.2 行政垄断对规模经济的影响 |
5.3 行政垄断的治理 |
6. 中国民航业的发展与行政垄断的破除 |
6.1 中国民航业的市场化改革历程 |
6.1.1 中国民航的体制改革 |
6.1.2 中国民航业的困境 |
6.2 民航机票禁折与燃油加价措施的分析 |
6.2.1 民航业机票禁折措施的评述 |
6.2.2 行政垄断与民航市场的混乱 |
6.2.3 燃油加价措施分析 |
6.3 中国民航业改革与重组方案评述 |
6.3.1 中国民航业重组方案分析 |
6.3.2 借鉴美国民航业改制经验,推动中国民航改革 |
6.4 发展中国民航业的几点认识 |
7. 反垄断与反垄断法制建设 |
7.1 反垄断理论与反垄断法 |
7.1.1 反垄断理论分析 |
7.1.2 反垄断法与市场创新 |
7.2 各国反垄断立法及司法实践论述 |
7.2.1 各国反垄断法的产生 |
7.2.2 各国反垄断法的发展 |
7.2.3 各国反垄断立法及司法实践的借鉴意义 |
7.3 中国反垄断法制建设 |
7.3.1 中国反垄断立法历程 |
7.3.2 中国反垄断法的基本内容 |
7.3.3 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上市公司的要约收购研究[D]. 王建文. 同济大学, 2005(07)
- [2]沪港通投资手册[J].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股市动态分析, 2014(41)
- [3]电信基础设施管制的比较法研究[D]. 刘岩. 北京邮电大学, 2017(03)
- [4]基于产业融合的电信企业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研究[D]. 孟辉. 暨南大学, 2012(06)
- [5]盈科数码动力并购香港电讯的个案研究[D]. 虞敷荣. 暨南大学, 2003(03)
- [6]《案例》:香港联科电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杨帆. 暨南大学, 2001(01)
- [7]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D]. 孙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4(01)
- [8]中国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D]. 吕耀明. 厦门大学, 2002(02)
- [9]中国反垄断问题研究[D]. 张湘赣. 江西财经大学, 2002(02)
- [10]香港电讯协助上海改善通信服务[J]. 木易.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