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银行内部贷款约束机制的三个重点环节(论文文献综述)
马微[1](2019)在《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经济新常态下,积极发挥金融改革的重要作用,扩大和优化金融等软件基础设施的供给,形成高效的金融体系和有效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金融结构,是从供给侧角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办公厅制定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连续四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强调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对金融行业在供给侧改革中的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这为金融助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两者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然而现实是,一方面,中国当前金融运行总体是稳健的,但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存在,金融市场制度尚不完善,直接融资占比偏低,银行间接融资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宏观杠杆率居高不下的同时金融风险大量集中于商业银行体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和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既有文献虽关注到了金融体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总量层面,鲜有研究从结构层面探讨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联性。因此,金融结构如何深化改革,特别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如何有效聚焦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上已成为助力中国产业结构成功转型的关键。由此,开展“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的金融结构研究”就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盘活中国经济整个一盘大棋的重要问题。本文紧密围绕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这一主题,按照“既有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历史演化—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的思路展开研究,较为系统地分析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第一,对国内外相关既有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与评价,为本文的后续分析奠定了基础。第二,构建理论分析框架,一是从演化规律的视角分析了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二是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维度探讨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三是构建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揭示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及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四是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从而为后文影响效应的进一步检验奠定理论基础。第三,从历史变迁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依次剖析了不同阶段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演化背景、基本特征及其变动方向。第四,从总体上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存在的问题,一是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层面出发,全面考察了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总结出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二是从三次产业分布、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水平和主导产业发展四个层面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实际中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提出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三是总结了中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在助力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第五,构建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2005-2017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一是运用一步系统GMM估计技术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回归,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地区差异;二是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中小企业成长、技术创新和主导产业发展三个层面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的存在性;三是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揭示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规律、约束机制及地区差异等问题。第六,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出的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金融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前进态势,提出了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体现为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通过产业资本形成机制、产业资源配置机制和产业技术进步机制的三层递进机制,促进国民储蓄和资本积累,引导资金优化配置,提升技术创新水平,进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中国的金融结构经历了巨大变迁,初步形成了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且随着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动态演变,呈现出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和显着的地区差异;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明显的阶段性变迁,并基本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结构类型,但同时中国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第三产业占比过低,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不平衡,产业内部结构低端化等结构性问题。第三,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一是无论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还是资本市场结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着的影响,且产业结构的升级受惯性影响表现出了延续性与累积性的特征;二是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竞争性银行业结构和复合型资本市场结构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地区差异。第四,金融结构能够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等产生中介效应,从而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一是融资结构层面,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确实是融资结构推动产业层次提升的一个重要影响路径;二是银行业结构层面,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确实会通过阻碍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而抑制产业结构升级;三是资本市场结构层面,资本市场结构通过助力中小企业成长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是成立的。第五,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联,且受到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区别于以往研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第一,初步构建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的逻辑框架,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集中于总量层面,本文从结构层出发探讨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理、影响路径与影响效应,厘清了与不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金融结构,进一步丰富了金融结构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较为深入地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机理,本文从产业资本形成、产业资源配置和产业技术进步三个层面剖析了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回答了金融结构为什么会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同时探究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间接和非线性影响路径,回答了金融结构如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问题,这对理论界深入认识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第三,弥补了传统金融结构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代金融结构呈现出超越传统金融结构理论的复杂化特征,而现有金融结构理论研究并未体现这一内容,本文结合实践中金融结构的内生演变,系统阐述了现代金融结构交叉融合的复杂化趋势。第四,较为全面地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同于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分析层面,本文在从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和资本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对金融结构进行全景式衡量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直接、间接和非线性三个维度实证考察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无疑为该前沿研究领域增添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证据。
孙宗宽[2](2013)在《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为范畴的中小商业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对于扩大银行业金融服务领域和范围、提高区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带动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增强我国银行业整体服务能力和改革绩效,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向内生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放缓、内需倚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减弱、中产阶层不断扩大、城镇化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特征凸出、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加速推进、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建立并实施,经济金融发展趋势及发展特征与以往历史时期大不相同,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全新的环境。面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趋势特征,适应经济金融改革举措的整体推进,在经历了以往的改革过程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迫切需要建立目标明确、特征突出、重点得当的新的发展战略,以满足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需求,实现中小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有效履行经济社会服务职能。本文以战略理论、最优金融结构理论、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按照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论述和规划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在阐明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明晰逻辑起点和理论基础、梳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环境基础上,设置非平衡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要素体系及其战略绩效,并构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围绕总体发展战略,深入分析并形成了关于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领域的子战略,全面协同支撑总体发展战略。本文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获得并支撑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第一,提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选取2001-2010年由12家股份制银行、46家城市商业银行、13家农村商业银行组成的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相关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并形成了公司治理、业务发展、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建设、信息科技建设、流程再造、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七大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体系。第二,构建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明确了相关战略目标、战略特征和战略重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从改革经营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入手,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中小商业银行沿着高效、稳健、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建立特色鲜明、服务优良的现代银行,实现多层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有效市场竞争,动态匹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城乡居民的和谐金融服务。公司治理、业务发展、流程再造、风险管理、信息科技建设、人力资源建设、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等七个领域协同一致的政策框架,构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支柱。第三,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地方政府控制的特殊属性,以及中小商业银行三元分类结构特征、政府控制、监管约束、市场影响等公司治理四类因素,构建地方政府控制下公司治理成本效益的理论框架,刻划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均衡态势和发展路径,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渐进改革的“三步走”优化路径。第四,通过重点分析成长期企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率属性、根植当地和跨区域经营相互促进、利率市场化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困境四类主要影响因素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规范和要求,形成了巩固和扩大传统业务、创新加强新型业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思路和策略。第五,通过分析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理论、实践和现状,指出地方政府支持的推动力、战略规划内在要求的拉动力、高管层认识的统一性,构成了流程再造的动力源支撑。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业务战略模块的流程改造,匹配组织架构的整合和优化,配套流程再造的保障支撑。第六,通过重点分析中小商业银行科学发展、内涵集约经营模式、规模扩张、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上市规划、中小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监管趋势等对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形成的新趋势,构建了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和机制建设的框架和内容,形成了匹配总体战略、夯实传统风险管理基础、逐步建立基于风险资本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思路和策略。第七,通过构建低层次人力资本向高层次人力资本转化、反映人力资源制度功效的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模型,刻划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得出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制度有效提升了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产出增长,实现效率增进。并以2001-2010年我国71家中小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支持了理论模型结论。指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时期,需要重视人力资源制度的中长期绩效,遵循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本提升的战略逻辑和经济机制,构建人力资本战略,加强人力资本战略的匹配性和协同性,提升和塑造吻合自身禀赋和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本。第八,通过重点加强地方政府治理,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和资本市场建设,加强涵盖征信体系、支付体系、会计审计、法律、监管、存款保险、危机和破产机制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和措施。
耿仲钟[3](2018)在《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4年起,国家先后实施了农业“三项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这三项补贴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三项补贴政策效果逐渐钝化。2015年国家在浙、鲁、皖、川、湘五省进行三项补贴改革试点,试点将“三项补贴”三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一部分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被称之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另一部分资金用于提升粮食产能(被称之为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一年试点期满后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开。新政策催生新的问题,有必要对这项农业政策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的研究脉络如下:(1)从历史角度梳理我国主要的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发展历程,总结三项补贴改革之后各地实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操作方式;(2)基于政策目标评价其政策效果,包括:评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耕地地力、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的影响,评价适度经营规模补贴对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农业信贷担保的影响;(3)测算该项政策的政策成本以及农户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回应性;(4)根据WTO规则判断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5)提出优化该项补贴政策的建议。本文构建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研究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并综合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有别于既有研究的一些处理和方法运用,不仅能够有效揭示该项新农业政策的政策效果,而且能够为政府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该项政策提供思路和依据。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是对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旨在“藏粮于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普惠制”的性质仍然没变,但适度规模经营补贴体现了“特惠制”;(2)现有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影响程度并不显着;“政策目标模糊-执行较困难”不利于保护地力保护目标的达成。单独依靠该项补贴资金无法达成地力的提升与保护;(3)相比较而言按确权面积方式补贴对农户收入影响更大,与实际种植面积挂钩补贴方式对产量影响更大,但不管哪种方式当前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标准对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刺激作用较小,该项补贴能够缩小农户的收入不平等;(4)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具有较好的增产增收效应,但是规模经营主体对粮价变动更敏感;(5)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体系能够增强担保公司的核心实力,有利于撬动更大的信贷资金,刺激银行信贷供给,降低农户融资成本;(6)与原三项补贴的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得以简化,与其他涉农政策相比,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不高;农户对两项补贴的期望补贴标准在100-200元/亩,期望补贴与与种植面积相挂钩,农户期望更多农业生产方面的社会化服务;(7)“三项补贴”改革大大释放了黄箱尤其是非特定产品支持的政策空间,未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与确权面积挂钩能进一步符合WTO规限。
孟宪春[4](2020)在《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文中指出2007年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并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众多经济体宏观经济造成重创,这一典型经济事实使得房地产相关问题成为了宏观经济学领域的热点议题,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关注与重视。就中国而言,自1998年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改革全面推行以来,房地产业经历了20余年的快速发展,由于其关联行业众多,一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不仅导致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被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造成住房价格一路飙升、房地产经济过热等问题。近些年,中国经济出现了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疲软”、经济“脱实向虚”、“杠杆率高企”和“土地金融”并存现象,因此有必要对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机制展开系统且深入的研究,此项工作不仅对理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对提高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同样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充分立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现实特征以及房价波动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采用实证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按照“发现问题→实证检验→理论证明”的严谨逻辑,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信贷供给和土地金融四个主要渠道对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联动机制展开系统且深入研究。论文第1章介绍了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现实和理论背景,并系统地梳理了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和有关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经典文献,在此基础上搭建起本文研究框架。第2章进一步梳理了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安排,并基于中国现实宏观经济数据对住房价格的波动特征及其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信贷规模、土地价格和地方政府债务等核心经济变量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识别,进而获得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典型性事实:房价上涨与居民消费、实体投资增长呈反向联动关系,与总信贷、居民部门信贷增长呈同向联动关系,但与企业部门信贷增长呈反向联动关系,与土地价格和政府债务增长呈同向联动关系。第3章研究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居民消费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上涨挤出居民消费的典型事实,首先对其传导机制做出实证检验,发现家庭对住房的强劲需求以及在住房需求上存在的流动性约束异质性是影响房价与消费联动关系的关键因素,然后构建了包含异质性家庭的NK-DSGE模型对房价与居民消费联动关系和形成机制展开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具有流动性约束家庭而言,住房需求增加对预算约束的收紧作用远大于房价上涨对抵押约束的放松作用,只会导致此类家庭增加举债规模而减少消费支出;对于不具有流动性约束家庭而言,尽管房价上涨会提升其财富收入,但由于此类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消费支出增加幅度相对较小,因而对总消费的拉动作用相对较小;家庭住房抵押约束机制是传播和扩散外部冲击引起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的核心机制,家庭杠杆越高,形成的住房抵押约束效应越强,对住房贷款扩张冲击驱动的房价波动和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越明显,而对住房需求冲击驱动的房价波动和经济波动平抑作用越显着。第4章分析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企业生产性投资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上涨挤出企业实体投资的现象,构建了包含企业房产抵押约束机制的NK-DSGE模型,刻画了企业房产和生产性资本投资无套利关系,进而对中国房价驱动的实体投资渠道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企业高度依赖信贷融资的经济体而言,房产是企业外部融资重要抵押资产,房价上涨导致房产抵押品属性凸显,引起家庭与企业对房产的竞争性需求,抵押约束机制对房价产生动态乘数效应,扩大房价涨幅;房价大幅上涨提高了房地产的流动性溢价,使得房产投资回报率快速上涨并超出生产性投资回报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家理性地增加房产投资,相应地减少传统生产性投资,从而导致信贷资源在进入实体经济过程中被过度配置到房地产市场,经济出现“脱实向虚”现象;此时实施向实体部门倾斜的信贷政策能够通过提升生产资本融资能力提高实体投资回报率,吸引资本回归实体经济的生产活动。第5章探索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与居民信贷、企业信贷和总信贷间联动关系,基于信贷供给视角检验了房价与总产出的联动机制,发现房价变动不仅影响商业银行信贷供给总量还会影响信贷在家庭和企业部门间的配置,进而影响经济波动,基于此进一步构建包含具有资本约束商业银行的RBC-DSGE模型分析了房价波动如何通过信贷供给渠道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研究发现:对于房产抵押品属性凸显的经济体而言,信贷供给渠道是传导房价波动的重要渠道,增强了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联性;特别地,信贷驱动型房价上涨激励具有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商业银行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家庭部门,进而挤占企业部门资金源,使得房价变动引起的信贷供给结构效应强于总量效应,由于家庭部门不具有生产力,将导致经济体信贷总规模未形成与之相匹配的产出水平,造成信贷资源错配,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第6章探究了中国房价变动如何通过影响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引起宏观经济波动。针对中国房价、地价和政府债务间的实际联动关系,进一步实证检验了房价变动影响宏观经济的土地金融渠道,据此构建了包含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NK-DSGE模型,基于土地金融渠道全面揭示了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内在关联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促进房地产开发商增加住房供给和土地需求,进而抬高土地价格,在土地金融渠道传导下,土地价格上涨使得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和债务规模增加,刺激地方政府扩大基础建设投资,进一步激发家庭的住房需求,推动房价上涨,形成“房价上涨→土地金融→房价上涨”正向闭环反馈机制,驱动房价和土地价格同向联动,成为勾连经济系统中各部门经济行为的关键变量,使得房地产与宏观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金融市场加速器作用下,进一步放大房价和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本文首先基于宏观经济数据提取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典型性事实,而后对其内在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构建融入中国元素的CDSGE模型,以动态一般均衡的视角从理论上刻画了房价波动的微观基础和传导机制,进而对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的联动关系及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概言之,本研究从理论上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宏观理论模型做了大量创新性的探索工作。
李永华[5](2013)在《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旨在于探讨在我国如何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本研究首先在对过往研究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尝试夯实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基础,认为全面风险管理实质上是组织设计的用于管理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的机制,并且该机制的有效性边界由组织边界、制度边界与执行边界共同决定,要想使得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范围尽可能地覆盖到组织所有的风险源点,组织就必须充分利用组织内外的所有相关手段。不过由于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受到更多更为严厉的外部监管的影响,因此其立足点虽然在商业银行内部,但外部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甚至很多商业银行的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动机就是对于外部监管的遵从。本文接下来对《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与阐释;并且认为如果我国的市场与监管环境能达到《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的要求,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能严格执行两者的标准,那么他们就可以初步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能在持续改进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不论是外部环境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离两者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具体体现在:风险管理理念较落后、风险管理的类型、流程、组织、管理技术和基础以及以信息披露的市场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很难应对国内市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其他风险过高的现实形势。因此本文又进一步结合案例研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制约因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文化和人才、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信息披露等,外部环境包括社会信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约束之信息披露构成了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外部环境的三大支柱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认为在我国只有双管齐下、内外兼修,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最后,本文提出要建立完善而有效的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在遵循《巴塞尔Ⅲ》和《资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确立全面风险管理的四个原则:垂直化、专业化、联动制衡、权责利匹配;然后从改善商业银行的内部环境入手采取如下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建立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特别应该强调全面风险管理最终必须落实到“人”的头上,并建议监管部门(政府)应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促使我国的市场制度不断地完善,充分发挥三大支柱对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的管理支持作用。本文还指出一些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深究之处:第一,关于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学理论有些粗糙,虽然它所体现的思想方法可能是可行的,但是由于有些指标比如制度边界与执行边界等难以量化,因此会影响到对其的逻辑与经验检验,这有待于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第二,由于同样指标难于量化的原因,我们提出的如何建立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及其效果可能在短期内仍然只能由案例分析来检验,而无法取得足够实证证据的支持。第三、本文只是从整体层,从对于对《巴塞尔Ⅲ》与《资本管理办法》的遵从动机探讨了如何建立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就为后续从更为细分的层面及其他维度探讨这一问题留下了较大的空间。
王相东[6](2014)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力军。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在国内融资市场的各项融资份额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其健康、有效的运营与发展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保障社会经济及金融的稳定。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另外,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信贷制度建设上也存在明显差距,急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信贷制度安排。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理论化与体系化不足。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构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分析框架。全文共分为6章。第1章是导论。主要阐述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指明了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第2章是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首先,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特征以及功能。其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涵义、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再次,论述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成本与收益。第3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分析。首先,按照制度变迁的发展阶段,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历程分为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三个阶段。其次,对中国信贷制度变迁历程梳理,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内外动力。再次,结合我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特点,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三个特点,即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最后,分析和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势: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与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第4章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首先,从信贷组织制度、信贷业务操作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以及激励约束制度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发展现状。其次,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即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信贷文化落后。最后,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非人格化的产权制度、多重委托——代理关系、内部部门利益博弈以及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第5章是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首先,从信贷组织架构、风险管理以及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分别对美、英、日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内容进行简论。其次,总结提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6章是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首先,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包括完善信贷组织制度、信贷决策制度、信贷审批制度、信贷风险控制制度、信贷人员激励约束制度等。其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包括完善信贷资产交易制度、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以及信贷资产退出制度等。再次,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相关的约束制度,包括完善信贷有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信贷监管制度,完善信贷市场监管制度等。最后,塑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张家源[7](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田跃勇[8](2018)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效率研究 ——基于信贷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其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但是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金配置的低效导致宏观和微观金融效率处于双低的状态。本文利用中国某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微观数据,从三个方面逐层分析影响银行信贷决策效率的因素,包括信贷客户筛选机制和资本配置效率,银企距离、信息不对称和信贷审批,以及员工绩效激励机制、信息收集和信贷决策,得出如下结论:首先,从信贷客户筛选机制方面,银行信贷投放能否筛选出全要素生产率高的企业,而不仅是偿债能力强的企业。将影响宏观金融效率。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银行在融资时更多考察的是信贷资金的安全程度,而对于生产率高的企业筛选辨别不明显。其次,从信息的发掘和处理角度方面,银企距离是通过影响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对银行信贷决策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关于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对软信息更为依赖。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银企距离本身受到企业所在行业、固定资产占比、成立时长和规模等因素影响。在控制这些因素之后,银企距离对于贷款申请通过与否依旧具有显着的负影响,尤其是对之前未曾与该银行发生过信贷往来、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的企业。银企距离和成立时长呈正相关,成立时间越长的企业越容易获得贷款,新企业的融资相对困难。银企距离与贷款利率总体上相关性不显着,银企距离的作用并没有随着技术进步明显减弱。企业的投资回报率与贷款审批影响不显着,证明商业银行对信贷资源的错配存在机制上的因素。第三,从员工激励机制的方面,基层员工的绩效奖励变化对其信贷决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享受更高绩效奖励提取比例的分行,会对单笔贷款申请提供更高的金额、更长的期限,而且贷后违约率更低,尤其是期限较短的贷款。享受更高绩效奖励提取比例的分行发放的贷款利率更能准确预测贷后违约率,说明提高绩效提奖比例进一步促进了分行员工进行更有效的信息收集,从而扩大贷款金额,延长贷款期限,提高资产质量,增加人均利润。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运用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对信贷决策的流程和机制进行了定性和量化分析,梳理出了商业银行在资源错配中的深层次原因和机理,为宏观金融效率和微观金融效率的低下问题提供了新的微观证据。
秦强[9](2020)在《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银行在中国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同时是货币当局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媒介。随着改善金融企业的风险管理已经上升到治国理政的高度,研究和分析主导我国金融体系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近年我国银行系统大案频出,公司治理不完善成为银行风险暴露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以公司治理视角为切入点,探究现有商业银行体系中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问题,以及这些治理问题是否对商业银行风险产生影响,并依此从改善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入手,基于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及二者关系研究的相关文献和理论基础,对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质量与风险程度存在逻辑上的关系进行了推演。由于商业银行息差收益来自于风险承担,因此在以风险为经营内容的商业银行中广义的公司治理的内涵包含了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是风险管理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商业银行的行业特征,本文总结了不同类型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现状。《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6年报》将我国商业银行划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监管政策、行政许可等方面不同。目前各类银行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且已经将风险管理职能嵌入银行管理的各个层级和业务流程之中,但在公司治理下的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最后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入手,本文基于37家银行5年的面板数据证明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特征会对商业银行的风险产生显着影响。其中产权性质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国有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更高;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视角下的公司治理问题不同,其中大型国有银行主要风险点来自于股权制衡度不足,股份制商业银行高薪酬水平促进了经理人风险追逐行为而中小商业银行在提高股权制衡度、优化董事会规模与独立性以及提高薪酬制度的激励程度方面均大有可为。基于本文的研究,本文从一般意义上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分别提出了从公司治理角度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政策建议。其中,一般意义上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司治理的完善建议包括构建具有制衡性的多元股权结构、明确治理架构中不同角色的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管理策略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制定激励相容的经理人薪酬计划。对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主要从借助此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适度引入战略投资者增强股权制衡度方面入手改善公司治理;对于股份制银行,主要建议包括适当降低薪酬激励水平以及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对于中小商业银行,主要从明晰政府权力的边界、完善董事会结构方面提升公司治理质量。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揭示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即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所有外延都包涵在广义的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中,公司治理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提供可能。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薪酬制度设计是影响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股权结构影响风险管理策略整体的风险偏好程度、董事会特征影响风险监督的有效性与独立性、薪酬制度设计影响风险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以上三方面是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其风险大小的作用路径;第二,研究中发现虽然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目前均已经形成了“三会一层”的公司治理基本架构及配套的风险治理机制,但在公司治理下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又存在集中于股权结构缺乏合理性、董事委派市场化程度不足导致的缺乏独立性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性不足等问题,这些都是导致商业银行产生风险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发现产权性质会显着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影响风险程度的公司治理特征不同;第三,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模式特征进行了归纳。由于中国商业银行的模式介于英美模式和日德模式之间,两种模式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融合,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商业银行与两种模式的共性总结了发达国家治理模式对我国改进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启示。第四,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通过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方式分类研究,发现了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所导致的风险发生影响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王哲[10](2014)在《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年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债务风险日益凸显,引起各级政府、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2014年的重要工作。在城镇化加快发展、地方政府事权不断扩大和债务风险逐步暴露的背景下,能否建立有效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无论对防范风险本身还是对维持地方融资和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都至关重要;对带动新一轮财税改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研究领域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现有研究多基于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不对等以及地方经济竞争等方面揭示地方债务的成因,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视角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而从风险约束视角全面系统地研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文献不多。二是从风险约束角度研究地方债务风险的文献,也主要集中于对外部监督机制的研究,几乎未涉及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内在约束机制。更没有将财政约束、市场约束和民意约束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探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问题。三是对于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方面,现有文献多移植成熟国家经验,强调采用市场约束机制解决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但以中国为代表的转轨国家,在短期内,大政府小市场的现状难以改变、预算软约束问题难以根除、政府破产机制难以构建,所以基于市场约束机制设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解决方案对我国的适用性不强。当前我国正处于转方式、调结构、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面对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和日益凸显的地方债务风险,本文力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从更为宏观的机制设计层面上,从债务规模约束角度厘清地方政府事权边界;二是在兼顾融资可得性和债务风险约束的条件下,从增强融资主体自身的风险约束激励出发,构建融资可得性、外部监督和风险约束之间激励相容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三是基于激励相容原则,构建市场、财政和民意三重约束相结合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约束框架。本文运用归纳演绎、对比及数理分析方法,首先从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基本内涵和基础理论分析入手,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并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状况做出总体评价。其次,从财政约束、市场约束和民意约束三个层面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做了分析,并着重从制度层面剖析了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软化的原因。第三,基于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生成逻辑、发展路径以及约束形式,提出了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有效性的三个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地方政府目标函数,构建了地方债务风险自我激励约束理论模型,并以此作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的理论依据。第四,从财政体制、融资模式、破产机制视角,对比分析主要国家地方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的特点及其有效性,以期为化解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问题提供借鉴。最后,基于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借鉴国外经验,立足于我国经济体制、财政体制和社会发展目标,本着通过设计激励相容机制,增强融资主体自身风险约束动力的思路,在现行体制格局大体不变的前提下,提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通过设计政绩考核、土地出让金留存比例、自主发债、上级转移支付等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挂钩的激励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偿债意愿和风险约束的自觉性。同时,通过完善地方债风险处置机制、强化地方资本预算管理等财政措施,以及资产证券化等风险防范和隔离措施,作为地方政府自我风险约束的补充。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研究视角创新。1)本文不仅仅局限于探讨如何防范地方债务风险,而是着重从更为宏观的机制设计层面上,研究如何从债务约束角度厘清地方政府事权边界。2)在兼顾融资可得性和风险约束的基础上,从增强融资主体自身的风险约束激励出发,构建融资可得性、外部监督和风险约束之间激励相容的地方政府融资机制,避免单一的外部约束(上级财政和金融监管当局)的不足。3)以动力机制设计为基础,通过必要的外部约束和市场监管,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并设计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约束的市场、财政和民意约束三重框架。二是研究观点创新。1)在现行体制基础上,基于激励约束相容原则,提出强化预算管理、限制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增强地方政府偿债意愿、约束债务风险、完善风险处置的政策建议。2)基于理论模型的结果,本文认为要改变当前地方政府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偏好,必须改革片面注重经济指标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地方政府只有退出产出弹性较大的竞争性投资领域,才有动力增加产出弹性较小的经常性投资支出,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削弱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控制权、降低土地抵押贷款的杠杆率、削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能更好地抑制地方政府投资冲动,减少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三是研究方法创新。本文采用优化分析法剖析地方政府行为。基于激励相容的机制设计思路,通过构建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函数,将财政约束、市场约束作为外生变量嵌入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函数,然后在此基础上求解基于地方政府利益最大化的风险约束机制。
二、银行内部贷款约束机制的三个重点环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银行内部贷款约束机制的三个重点环节(论文提纲范文)
(1)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结构安排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金融发展理论 |
2.1.1 货币金融与货币增长理论 |
2.1.2 金融结构理论 |
2.1.3 金融深化理论 |
2.1.4 金融约束理论 |
2.1.5 内生金融发展理论 |
2.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无关 |
2.2.2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
2.2.3 金融发展抑制经济增长 |
2.2.4 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 |
2.2.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双向因果关系 |
2.3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1 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无关 |
2.3.2 法律渊源与金融经济相关 |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4 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促进经济增长 |
2.3.5 金融结构随经济发展阶段动态演变论 |
2.4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金融结构能否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争论 |
2.4.2 银行和金融市场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争论 |
2.4.3 金融结构随产业结构升级动态演变 |
2.5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
第三章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 |
3.1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特征分析 |
3.1.1 金融结构的基本特征 |
3.1.2 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特征 |
3.2 金融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制 |
3.2.1 产业资本形成机制 |
3.2.2 产业资源配置机制 |
3.2.3 产业技术进步机制 |
3.3 金融结构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模型 |
3.3.1 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3.3.2 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关系 |
3.4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路径研究 |
3.4.1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2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与理论假说 |
3.4.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与理论假说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化 |
4.1 中国金融结构的发展历程 |
4.1.1 计划经济下的财政集权控制期(1949-1978 年) |
4.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金融结构重构期(1979-1991 年) |
4.1.3 市场化改革下的金融结构加速调整期(1992-2000 年) |
4.1.4 市场经济下的金融结构深化发展期(2001 年至今) |
4.2 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 |
4.2.1 经济体制改革下的产业结构探索期(1978-1984 年) |
4.2.2 消费升级下的轻工业化期(1985-1990 年) |
4.2.3 投资拉动下的重工业化期(1991-2000 年) |
4.2.4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过剩期(2001-2012 年) |
4.2.5 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产业转型升级期(2013 年至今)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现状、趋势及问题分析 |
5.1 中国金融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1.1 中国金融结构的现状分析 |
5.1.2 中国金融结构的复杂化趋势 |
5.2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趋势 |
5.2.1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
5.2.2 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趋势 |
5.3 金融结构助力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问题 |
5.3.1 融资渠道分布不均衡 |
5.3.2 银行业整体集中度过高 |
5.3.3 资本市场发展失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6.1 核心变量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1 金融结构指标构建与测算 |
6.1.2 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构建与测算 |
6.2 研究设计 |
6.2.1 计量模型的构建 |
6.2.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6.2.3 研究方法与实证策略 |
6.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影响效应检验 |
6.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 |
7.1 中介变量的指标设定 |
7.1.1 中小企业成长指标设定 |
7.1.2 技术创新指标设定 |
7.1.3 主导产业发展指标设定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7.2.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7.3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间接影响效应检验 |
7.3.1 基于融资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2 基于银行业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3.3 基于资本市场结构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效应实证检验 |
8.1 研究设计 |
8.1.1 研究方法 |
8.1.2 计量模型的构建 |
8.1.3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
8.2 基于金融结构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2.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2.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 基于经济发展阶段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3.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3.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 基于金融生态环境门槛的非线性影响效应检验 |
8.4.1 基于全国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4.2 基于分地区层面的检验结果及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金融助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
9.1 构筑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
9.1.1 弥补产业发展短板,促进经济提质增效 |
9.1.2 优化金融体系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
9.2 深化金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持作用 |
9.2.1 促进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匹配 |
9.2.2 加强对重点领域与关键行业的资金支持 |
9.2.3 防范产业结构升级中的金融风险 |
9.3 完善差异化与动态化的金融支撑体系 |
9.3.1 实施差异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3.2 实施动态化的金融支持产业结构升级策略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基础理论 |
2.1 战略理论 |
2.1.1 战略理论流派和要义 |
2.1.2 商业银行并购战略和创新战略 |
2.2 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稳定理论 |
2.2.1 金融深化理论 |
2.2.2 金融稳定理论 |
2.3 区域金融发展理论 |
2.4 商业银行治理理论 |
2.4.1 公司治理 |
2.4.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2.4.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
2.5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
3.1 经济金融形势和趋势 |
3.2 国外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状况及启示 |
3.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历史沿革 |
3.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成就及存在问题 |
3.4.1 发展成就 |
3.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5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3.5.1 发展机遇 |
3.5.2 面临的挑战 |
第四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素实证分析 |
4.1 要素体系 |
4.2 要素计量模型 |
4.2.1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变量说明 |
4.2.2 广义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的推导及计算 |
4.3 计量分析和结论 |
4.3.1 统计检验 |
4.3.2 固定效应计量结果 |
4.3.3 结论 |
第五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总体框架设计 |
5.1 战略目标 |
5.2 战略特征 |
5.3 战略重点及策略 |
第六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战略 |
6.1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点、现状及问题 |
6.1.1 特点 |
6.1.2 现状和问题 |
6.2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均衡模型的构建 |
6.2.1 因素 |
6.2.2 模型框架 |
6.2.3 均衡机制 |
6.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战略安排 |
6.3.1 政府控制优化和内部治理培育并行推进 |
6.3.2 二类中小商业银行向一类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标准并轨 |
6.3.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一元制建设 |
第七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战略 |
7.1 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环境及影响 |
7.1.1 中小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7.1.2 跨区域经营 |
7.1.3 差异化、特色化经营 |
7.1.4 中小企业融资 |
7.1.5 利率市场化 |
7.2 中小商业银行业务创新战略总体思路 |
7.3 扩大巩固传统业务创新开拓新兴业务 |
7.3.1 小微企业业务 |
7.3.2 公司业务 |
7.3.3 零售业务 |
7.3.4 投资银行业务 |
7.3.5 金融市场、资产管理和同业业务 |
7.3.6 电子银行业务 |
第八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 |
8.1 银行流程再造理论及实践 |
8.2 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特点、现状及问题 |
8.2.1 特点 |
8.2.2 现状及问题 |
8.3 中小商业银行流程再造战略安排 |
8.3.1 构建流程再造的动力源 |
8.3.2 实施业务战略模块的流程再造 |
8.3.3 匹配组织架构的整合和优化 |
8.3.4 配套流程再造的保障支撑 |
第九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设计 |
9.1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状况及问题 |
9.2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求和趋势 |
9.3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重点 |
9.4 中小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体系和传导机制建设 |
9.5 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十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战略 |
10.1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发展状况及趋势 |
10.2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创新体系及技术核心 |
10.3 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管理体制与机制设计 |
10.4 中小银行信息科技战略措施 |
第十一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建设战略 |
11.1 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状况及问题 |
11.1.1 人力资源状况 |
11.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2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逻辑、经济机制和绩效 |
11.2.1 模型构建及均衡分析 |
11.2.2 战略逻辑、经济机制及绩效总结 |
11.2.3 实证分析 |
11.3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建设目标和重点任务 |
11.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人力资源建设策略 |
11.4.1 优化岗位管理体系,夯实人力资源建设基础 |
11.4.2 确立人员规划,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
11.4.3 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本 |
11.4.4 坚持战略导向,加强绩效考核 |
11.4.5 建立兼具公平和效率功效的薪酬管理体系 |
11.4.6 提升人力资源运营管理水平 |
11.4.7 构建以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提升员工幸福感的人力资源文化建设 |
第十二章 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实施的配套支撑 |
12.1 加强地方政府治理,彰显金融服务的公共职能 |
12.1.1 政府行为对地方金融生态的影响 |
12.1.2 改革和优化地方政府治理的策略安排 |
12.2 加强金融市场化改革,协同支持中小商业银行发展 |
12.2.1 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 |
12.2.2 推进资本市场建设 |
12.3 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基础条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及三项补贴改革 |
3.1 我国农业国内支持政策的历史进程 |
3.2 我国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 |
3.3 “三项补贴”改革与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地力保护视角 |
4.1 补贴对农户耕地地力保护行为的影响——基于微观调研数据 |
4.2 补贴对耕地地力的影响——基于自然实验的证据 |
4.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的逻辑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5.1 政策效果模拟方法——PMP模型 |
5.2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5.3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1:基于粮食生产与农户收入视角 |
6.1 基于田野调查的规模经营主体生产经营案例 |
6.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户收入的模拟分析 |
6.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的受益公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政策效果分析2:基于信贷担保视角 |
7.1 市场失灵与农业信贷担保 |
7.2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数理分析 |
7.3 适度规模经营补贴支持信贷担保政策效应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成本与回应性分析 |
8.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财政成本 |
8.2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执行成本 |
8.3 政策的回应性分析:农户的了解、评价与期望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合规性分析 |
9.1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黄箱空间释放 |
9.2 “三项补贴”改革前后政策保护程度变化 |
9.3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优化 |
10.1 国外农业支持政策的启示 |
10.2 当前我国农业主要国内支持政策 |
10.3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的优化安排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11.1 主要结论 |
11.2 政策建议 |
11.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部分田野调查素材整理 |
(二) 农业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整理 |
(三) 调研问卷与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基于动态均衡分析框架的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 |
1.3 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的文献述评 |
1.4 拟解决问题、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1.5 论文结构安排与内容介绍 |
第2章 中国房价波动及其宏观经济效应的典型性事实 |
2.1 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与政策安排 |
2.2 中国房价波动的周期特征 |
2.3 中国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关系的典型性事实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居民消费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3.1 房价驱动居民消费传导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3.2 包含异质性家庭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 |
3.3 模型求解与结构参数校准 |
3.4 基于居民消费渠道的房价与宏观经济联动效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实体投资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4.1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现实背景分析 |
4.2 包含经济“脱实向虚”内在特征的DSGE模型构建 |
4.3 参数校准与估计 |
4.4 金融摩擦视角下房价上涨挤出实体投资的形成机制分析 |
4.5 房价上涨挤出实体经济的外部力量识别与金融改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信贷供给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5.1 房价驱动信贷供给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5.2 包含商业银行资本约束机制的DSGE模型构建 |
5.3 模型结构参数校准 |
5.4 房价与信贷供给联动效应的理论阐释 |
5.5 基于信贷供给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土地金融”渠道的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 |
6.1 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形成机理及与房地产市场关联机制 |
6.2 房价驱动的土地金融渠道的实证检验:来自BVAR经验证据 |
6.3 包含地方政府土地金融行为的DSGE模型构建 |
6.4 模型参数校准估计与方差分解分析 |
6.5 土地金融对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技术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 基本概念与范畴 |
1.2.1 商业银行的界定 |
1.2.3 商业银行风险及其管理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主要贡献与创新 |
2 全面风险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2.1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1.1 机制设计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1.3 团队生产理论 |
2.2 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范围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内容及其银行风险管理理念解读 |
3.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实施背景 |
3.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巴塞尔资本协议内在联系 |
3.2.1 以巴塞尔Ⅱ框架为主体 |
3.2.2 充分借鉴巴塞尔Ⅲ最新要求 |
3.2.3 注重结合中国国情 |
3.3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COSO—ERM的内在联系 |
3.4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
3.4.1 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者角度) |
3.4.2 第二支柱:外部监管(银行监管者的角度) |
3.4.3 第三支柱:市场约束(投资者的角度) |
3.5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的风险管理新理念分析 |
3.5.1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与原资本监管制度比较 |
3.5.2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体现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分析 |
3.6 《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实施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挑战 |
3.6.1 商业银行自身方面的挑战 |
3.6.2 政府监管方面的挑战 |
3.6.3 市场约束之信息披露方面的挑战 |
3.7 本章小结 |
4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状况分析 |
4.1.1 信用风险状况 |
4.1.2 市场风险状况 |
4.1.3 操作风险状况 |
4.1.4 流动性风险上升 |
4.1.5 其他风险变幻莫测 |
4.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
4.2.1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 |
4.2.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5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之内部环境:比较分析与案例思考 |
5.1 内部环境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
5.1.1 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 |
5.1.2 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 |
5.1.3 商业银行的风险文化 |
5.1.4 内部环境的其它要素 |
5.1.5 案例剖析:原交通银行广州分行巨额骗贷案 |
5.2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部制约因素 |
5.2.1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
5.2.2 组织结构不科学,风险管理效率低 |
5.2.3 激励约束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 |
5.2.4 风险管理人才缺乏 |
5.2.5 数据库及IT系统建设落后 |
5.3 本章小结 |
6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外部环境----对比分析 |
6.1 社会信用、法制体系不健全 |
6.2 政府监管效力不足 |
6.2.1 国际金融监管的理念及实践 |
6.2.2 我国商业银行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 |
6.3 我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机制亟需完善 |
6.3.1 信息披露机制的重要意义 |
6.3.2 巴塞尔委员会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及实践 |
6.3.3 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现状与问题 |
6.4 本章小结 |
7 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之对策及建议 |
7.1 遵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
7.2 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 |
7.2.1 健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改善风险管理内部环境 |
7.2.2 建立适合的风险管理流程 |
7.2.3 健全良好的风险管理考评机制 |
7.2.4 推进高级的风险管理计量方法 |
7.2.5 强化数据库及IT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7.3 改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外部监管建议 |
7.3.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依法实现行业自律 |
7.3.2 建立监管协调机制,打造监管制度条件 |
7.3.3 加强监管当局自身建设,提升监管水平 |
7.4 营造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市场约束环境建议 |
7.4.1 强化信息披露,增进市场约束 |
7.4.2 商业银行自身规范信息披露内容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框架结构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理论基础 |
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2.1.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内涵 |
2.1.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特征 |
2.1.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功能 |
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2.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释义 |
2.2.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2.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 |
2.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与收益 |
2.3.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成本 |
2.3.2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收益 |
2.3.3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成本与收益协调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历程 |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2 过渡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1.3 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信贷制度变迁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动力 |
3.2.1 信贷制度变迁的内生动力 |
3.2.2 信贷制度变迁的外生动力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特点 |
3.3.1 社会主义环境下的制度变迁 |
3.3.2 交替主导下的渐进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
3.3.3 重视制度学习与模仿的制度变迁 |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变迁的趋势 |
3.4.1 制度变迁的推动主体多元化——多级利益集团博弈 |
3.4.2 由外生制度主导向内生制度主导过渡——诱致性制度变迁崛起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状况分析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现状分析 |
4.1.1 信贷组织制度分析 |
4.1.2 信贷业务操作制度分析 |
4.1.3 信贷资产风险控制制度分析 |
4.1.4 激励约束制度分析 |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
4.2.1 信贷控制制度不合理 |
4.2.2 管理实施制度不健全 |
4.2.3 信贷文化落后 |
4.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非人格化的产权关系 |
4.3.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
4.3.3 内部部门利益博弈 |
4.3.4 国民文化中的潜规则 |
第5章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及其启示 |
5.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1 美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2 英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1.3 日本商业银行信贷制度 |
5.2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启示 |
5.2.1 建立健全信贷组织机构 |
5.2.2 建立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5.2.3 建立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
5.2.4 塑造银行信贷文化 |
第6章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的对策 |
6.1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制度 |
6.1.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组织制度 |
6.1.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制度 |
6.1.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审批制度 |
6.1.4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制度 |
6.1.5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激励约束制度 |
6.2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制度 |
6.2.1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交易制度 |
6.2.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 |
6.2.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退出制度 |
6.3 完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约束制度 |
6.3.1 完善信贷相关的法律法规 |
6.3.2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监管制度 |
6.3.3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制度 |
6.4 塑造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 |
6.4.1 树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理念 |
6.4.2 确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内涵 |
6.4.3 创造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文化环境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
1.2 选题意义 |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
1.3.2 地方金融风险 |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结构安排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可行性 |
1.5.3 研究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
5.1.1 指标选择 |
5.1.2 模型设定 |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效率研究 ——基于信贷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宏观金融效率、微观金融效率及其关系 |
2.2 信贷客户筛选机制和资本配置效率 |
2.2.1 资源错配及其影响 |
2.2.2 资源错配的成因 |
2.2.3 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
2.2.4 信贷资源错配的成因 |
2.3 银企距离、信息不对称和信贷审批 |
2.4 基层员工激励机制 |
第3章 客户筛选机制和资本配置效率 |
3.1 研究动机和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全要素生产率的衡量 |
3.2.2 计量模型 |
3.3 数据概览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描述性统计 |
3.4 实证分析 |
3.4.1 主要结果 |
3.4.2 考虑行业异质性 |
3.4.3 其他稳健性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银企距离、信息不对称和信贷审批 |
4.1 研究动机和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数据概览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描述性统计 |
4.3.3 模型设定 |
4.4 实证分析 |
4.4.1 企业对银企距离的选择 |
4.4.2 银企距离与企业信贷申请结果 |
4.4.3 银企距离及其作用的时间变化趋势 |
4.4.4 银企距离与信贷成本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员工激励机制与信贷决策效率 |
5.1 研究动机和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银行绩效考核办法 |
5.2.2 绩效考核与贷款金额和期限 |
5.2.3 绩效考核和贷后违约 |
5.2.4 绩效考核与信息收集效率 |
5.3 数据概览 |
5.3.1 数据来源 |
5.3.2 描述性统计 |
5.4 实证分析 |
5.4.1 绩效考核与贷款金额和期限 |
5.4.2 绩效考核和贷后违约 |
5.4.3 绩效考核与信息收集效率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1.1 信贷客户筛选机制和资本配置效率 |
6.1.2 银企距离、信息不对称和信贷审批 |
6.1.3 基层员工激励机制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优化信贷客户筛选机制 |
6.2.2 优化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模式 |
6.2.3 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
6.3 论文的创新点 |
6.4 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下一步改进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 |
1.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国内外研究 |
1.2.3 公司治理视角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文章创新之处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及行业特殊性 |
2.1.1 商业银行商业模式 |
2.1.2 商业银行行业特殊性 |
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理论分析 |
2.2.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涵 |
2.2.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内容 |
2.2.3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基础 |
2.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分析 |
2.3.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涵 |
2.3.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 |
2.3.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
2.4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
2.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影响银行风险的路径分析 |
2.4.2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的逻辑关系 |
第3章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分析 |
3.1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1.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现状 |
3.2 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2.3 中小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的影响评价 |
3.3 公司治理失败导致银行风险爆发的案例分析——以恒丰银行为例 |
3.3.1 恒丰银行基本介绍 |
3.3.2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梳理 |
3.3.3 恒丰银行风险事件暴露的公司治理问题 |
3.3.4 恒丰银行案例研究的总结与讨论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2 数据、变量和模型 |
4.2.1 数据说明 |
4.2.2 变量构造 |
4.2.3 模型构造 |
4.3 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检验与分析 |
4.4.1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的实证分析 |
4.4.2 产权性质与银行风险的实证分析 |
4.4.3 不同分组下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对风险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4 稳健性检验 |
第5章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风险管理实践与启示 |
5.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1.1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1.2 英美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 |
5.2.1 日德模式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
5.2.2 日德银行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模式总结 |
5.3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下风险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5.3.1 规范股东治理,提升风险管理重要性认知 |
5.3.2 建立、健全正向激励与负向惩戒的双向考核机制 |
5.3.3 加强资本市场监督管理,提高银行风险管理的技术性 |
第6章 改善公司治理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1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一般性对策 |
6.1.1 增强股权结构制衡性,减小预算软约束、强化股东监督 |
6.1.2 明确角色间权责关系,提高风险监督效率 |
6.1.3 优化经理人薪酬计划,实现与风险管理目标的激励相容 |
6.2 从改善公司治理视角降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风险的对策 |
6.2.1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借由“混改”打破“官商不分”格局 |
6.2.2 股份制商业银行:弱化高额薪酬激励、抑制内部人控制问题 |
6.2.3 中小商业银行:强化经营独立性、优化董事会结构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10)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现实意义 |
1.1.2 论意义 |
1.2 文献述评 |
1.2.1 主要理论观点 |
1.2.1.1 地方政府负债的必要性 |
1.2.1.2 地方政府负债与财政分权 |
1.2.1.3 地方政府负债与“公共池”问题 |
1.2.1.4 地方政府负债与预算软约束 |
1.2.2 主要不足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指导思想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创新 |
1.4.1 研究思路创新 |
1.4.2 研究观点创新 |
1.4.3 研究方法创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理论基础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理论的演进 |
2.1.2 公共产品的层次性 |
2.1.2.1 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
2.1.2.2 全国性公共品和地方性公共品 |
2.2 财政联邦制与财政分权理论 |
2.2.1 财政联邦制 |
2.2.1.1 财政联邦制理论旳主要思想 |
2.2.1.2 财政联邦制的主要类型 |
2.2.2 财政分权理论 |
2.2.2.1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
2.2.2.2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
2.3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3.1 委托代理理论 |
2.3.1.1 委托代理理论模型 |
2.3.1.2 政府委托代理关系 |
2.3.2 预算软约束理论 |
2.3.2.1 预算软约束的成因 |
2.3.2.2 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过度负债 |
2.4 公共债务理论 |
2.4.1 公共债务理论与公共债务扩张 |
2.4.1.1 公共债务理论演变 |
2.4.1.2 公共债务扩张的原因 |
2.4.2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类别 |
2.4.2.1 直接债务与间接债务 |
2.4.2.2 显性债务与隐性债务 |
2.4.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合理边界辨析 |
2.4.3.1 政府与市场边界 |
2.4.3.2 中央与地方边界 |
2.4.3.3 当前与长远的边界 |
3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的机理分析 |
3.1 地方性公共品供给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3.1.1 效率视角下地方公共品供给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3.1.1.1 公共品提供主体的划分原则 |
3.1.1.2 地方政府在公共品供给上的相对优势 |
3.1.2 公平视角下地方公共品财务成本分担与地方政府性债务 |
3.1.2.1 公共品财务成本分担的横向均衡与地方政府性负债 |
3.1.2.2 公共品财务成本分担的纵向均衡与地方政府性负债 |
3.2 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的体制背景 |
3.2.1 行政体制背景 |
3.2.1.1 干部考核机制改革引发了地方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 |
3.2.1.2 财政预算约束下地方官员投资竞争催生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3.2.2 经济体制背景 |
3.2.2.1 商业银行体系深度融入地方政府融资机制中 |
3.2.2.2 地方政府在融资市场上道德风险问题突出 |
3.2.3 财政体制背景 |
3.2.3.1 财权划分体制的变革 |
3.2.3.2 分税制改革后国家财政收入分配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
3.2.3.3 事权划分的体制变迁 |
3.2.3.4 在地方政府财权减少的同时事权反而不断扩大 |
3.2.3.5 非对称性财政分权格局导致地方财政困难 |
3.2.4 金融体制背景 |
3.2.4.1 拨改贷 |
3.2.4.2 政策性银行设立 |
3.2.4.3 银行商业化改革 |
3.2.4.4 资本市场发展 |
3.3 地方政府性债务形成的非体制因素 |
3.3.1 扩张型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
3.3.2 城镇化发展加快的影响 |
3.3.3 缺乏规范的市场化融资手段 |
3.3.4 大量财政转移支付扭曲了地方政府融资约束 |
4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及风险约束状况 |
4.1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评估 |
4.1.1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指标的国际比较 |
4.1.1.1 债务负担率 |
4.1.1.2 综合偿债率 |
4.1.1.3 债务逾期率总体可控,个别地区过髙 |
4.1.1.4 当前地方债务存在的突出问题 |
4.1.2 基于资产负债的分析 |
4.1.2.1 地方政府资产状况 |
4.1.2.2 地方政府负债状况 |
4.1.3 基于债务可持续性的分析 |
4.1.3.1 经济增长与债务可持续性 |
4.1.3.2 城市化进程与债务可持续性 |
4.1.3.3 融资成本变化与债务可持续性 |
4.1.4 对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总体评价 |
4.2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软化 |
4.2.1 法制建设滞后 |
4.2.2 预算软约束问题较为突出 |
4.2.2.1 地方政府收支矛盾突出,负债动机强烈 |
4.2.2.2 行政集权和经济分权弱化了预算约束 |
4.2.2.3 地方政府举债方式多元化、中央政府隐性担保机制,弱化了预算约束 |
4.2.3 市场约束开始形成但很不完善 |
4.2.4 民意约束(人大监督)乏力 |
4.2.4.1 法律环境亟待改善 |
4.2.4.2 监督范围过窄 |
4.3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软化的原因 |
4.3.1 债务边界不清 |
4.3.2 预算及统计制度缺陷 |
4.3.2.1 预算制度缺陷 |
4.3.2.2 统计制度缺陷 |
4.3.3 地方债务隐性化 |
4.3.4 缺乏偿债激励机制,道德风险严重 |
4.3.5 地方政府破产机制缺失 |
4.3.5.1 地方政府是一级相对独立的信用主体 |
4.3.5.2 地方政府破产是隔离风险外部性的有效方式 |
4.3.5.3 地方政府破产与公共服务职能能够相对分离 |
5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设计 |
5.1 地方债务风险的内在约束动机及约束规避 |
5.1.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内在约束动机 |
5.1.1.1 地方政府自我约束动机 |
5.1.1.2 上级政府约束动机 |
5.1.1.3 金融市场投资者的约束动机 |
5.1.2 地方政府对债务约束的规避 |
5.2 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约束方式 |
5.2.1 财政约束 |
5.2.1.1 施加财政约束的必要性 |
5.2.1.2 财政约束的方式 |
5.2.1.3 财政约束指标体系 |
5.2.2 市场约束 |
5.2.2.1 市场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 |
5.2.2.2 市场约束机制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 |
5.2.3 民意约束 |
5.2.3.1 民意逐渐成为影响公共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
5.2.3.2 近年来地方政府性债务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5.2.3.3 生产要素流动与民意约束 |
5.2.3.4 提高地方债务信息透明度有助于发挥民意约束作用 |
5.3 地方债务风险约束有效性的标准 |
5.3.1 激励相容 |
5.3.1.1 最大程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5.3.1.2 设置切实可行的约束条件 |
5.3.1.3 用市场化解决政府失灵问题 |
5.3.2 财政可持续性 |
5.3.2.1 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判断准则 |
5.3.2.2 地方债务可持续性的表象与实质 |
5.3.2.3 实现地方财政可持续的条件 |
5.3.3 外部性风险的有效隔离 |
5.3.3.1 地方债务风险溢出机制 |
5.3.3.2 地方债务风险外部性的隔离机制 |
5.4 基于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债务风险自我激励约束模型 |
5.4.1 模型假设 |
5.4.1.1 地方政府效用函数设定 |
5.4.1.2 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条件设定 |
5.4.2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设定及求解 |
5.4.2.1 地方政府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5.4.2.2 模型求解 |
5.4.3 命题及推论 |
5.4.3.1 政绩评价系数的影响 |
5.4.3.2 产出弹性系数的影响 |
5.4.3.3 土地价格的影响 |
5.4.3.4 地方政府支配土地能力的影响 |
5.4.3.5 土地抵押贷款杠杆率的影响 |
5.4.3.6 税收、转移支付和偿债压力的影响 |
6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的国际比较 |
6.1 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的主要类型 |
6.1.1 市场约束型 |
6.1.2 行政控制型 |
6.1.3 规则管理型 |
6.1.3.1 规则管理旳主要内容 |
6.1.3.2 规则管理的具体形式 |
6.1.4 协商管理型 |
6.2 不同财政体制下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比较 |
6.2.1 财政联邦制国家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 |
6.2.1.1 美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1.2 加拿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1.3 德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1.4 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2 财政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 |
6.2.2.1 日本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2.2 英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2.3 法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的风险约束 |
6.2.3 不同财政体制下风险约束方式的共性 |
6.3 不同金融体系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比较 |
6.3.1 不同金融体系下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差异 |
6.3.2 主要融资方式在不同国家债务风险约束中的作用比较 |
6.3.2.1 美国市政债券的种类与风险监督 |
6.3.2.2 日本市政债券的种类与风险监督 |
6.3.2.3 市政债与银行贷款风险约束比较 |
6.4 地方政府破产或类似机制比较 |
6.4.1 地方政府破产与企业破产的差异 |
6.4.2 典型破产案例 |
6.5 不同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特点及有效性 |
6.5.1 不同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的特点 |
6.5.2 不同国家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处置措施 |
7 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的完善 |
7.1 总体思路 |
7.2 增强地方政府的自我偿债激励 |
7.2.1 政绩考核与债务风险挂钩 |
7.2.1.1 改革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
7.2.1.2 实行债务风险问责制和追责制 |
7.2.2 自主发债与债务风险挂钩 |
7.2.2.1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积极意义 |
7.2.2.2 地方政府自主发债与降低债务风险的激励相容机制设计 |
7.2.3 土地出让金留存比例与债务风险挂钩 |
7.2.3.1 现行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 |
7.2.3.2 构建土地也让金留存与地方债务风险挂钩的约束机制 |
7.2.4 上级转移支付与债务风险挂钩 |
7.2.4.1 转移支付制度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存在与缺陷与不足 |
7.2.4.2 构建有助于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转移支付制度 |
7.3 强化外部约束 |
7.3.1 强化财政纪律约束 |
7.3.1.1 设置债务红线 |
7.3.1.2 改革地方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
7.3.1.3 明确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处置规则 |
7.3.2 强化市场约束 |
7.3.2.1 编制并公布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 |
7.3.2.2 引入独立的地方政府信用评估机制 |
7.3.2.3 改善投资者结构强化投资者监督 |
7.3.2.4 允许地方政府性债务违约事件发生 |
7.3.3 强化人大监督和民意监督 |
7.3.3.1 发挥地方人大在地方债务风险约束中的监督作用 |
7.3.3.2 加强对地方政府官员离任债务审计 |
7.3.3.3 加强民意监督 |
7.4 有效降低风险的外部性 |
7.4.1 分离经常性和资本性支出预算隔离风险 |
7.4.1.1 预算支出原则 |
7.4.1.2 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的风险表现形式 |
7.4.1.3 隔离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的债务风险 |
7.4.2 借用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机制隔离风险 |
7.4.2.1 资产证券化在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隔离中的适用性 |
7.4.2.2 资产证券化运作模式选择 |
7.4.3 借用类破产机制隔离风险 |
7.5 推进相关改革 |
7.5.1 完善相关法律 |
7.5.1.1 法律缺失导致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和监管松弓也 |
7.5.1.2 完善地方债务法律法规的政策建议 |
7.5.2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 |
7.5.2.1 合理规划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 |
7.5.2.2 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划分 |
7.5.2.3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7.5.2.4 加快建立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 |
7.5.2.5 减少财政管理层级 |
7.5.3 理顺财政与中央银行关系 |
7.5.3.1 财政部门和央行的优势比较 |
7.5.3.2 财政和央行的职能定位与合作 |
7.5.3.3 对地方债务风险要及早发现及时救助 |
7.5.4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
7.5.4.1 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基于公共品类型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合理分工 |
7.5.4.2 推进多种形式的公私合作,创新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品供给的模式 |
7.5.5 改革土地使用方式 |
7.5.5.1 实行土地多元化供给 |
7.5.5.2 完善土地储备制度 |
7.5.5.3 改革土地出让金收取方法,扼制地方政府卖地冲动 |
7.5.5.4 合理引导土地供应预期 |
7.5.6 理顺公共品定价机制 |
7.5.6.1 现行公共产品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
7.5.6.2 公共产品定价改革思路 |
7.5.7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
7.5.7.1 各监管主体的职责分工 |
7.5.7.2 加强监管部门协调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银行内部贷款约束机制的三个重点环节(论文参考文献)
- [1]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D]. 马微. 西北大学, 2019(04)
- [2]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D]. 孙宗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3]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效果研究[D]. 耿仲钟.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4]中国房价变动与经济波动关联机制研究[D]. 孟宪春. 吉林大学, 2020(08)
- [5]中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 李永华. 武汉大学, 2013(10)
- [6]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 王相东. 吉林大学, 2014(09)
- [7]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8]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决策效率研究 ——基于信贷数据的实证分析[D]. 田跃勇. 清华大学, 2018(04)
- [9]基于公司治理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D]. 秦强. 山西财经大学, 2020(08)
- [10]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约束机制研究[D]. 王哲.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