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籼稻育种现状及品质改良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罗慧[1](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吕成达[2](2020)在《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优质稻米的需求量逐渐增加,高产已不再是水稻生产的唯一目标。因此,优质稻栽培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再生稻种植模式作为我国水稻生产转型时期重要的应对策略,具有生育期短、日产量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并且再生季稻米品质优,有利于农民在增产的条件下真正增收。在我国水稻常规种植模式中,晚稻的稻米品质一般优于早稻和中稻。水稻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是影响稻米品质的最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齐穗日期大致相同,其灌浆结实期的环境温度均较低,有利于优质稻米的形成。然而,在灌浆环境温度相同时,再生季水稻与晚稻的稻米品质是否存在差异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于2018和2019年于湖北省蕲春县开展大田试验,选用华中地区大面积作再生稻种植的杂交稻品种两优6326、丰两优香1号,以及常规稻品种黄华占(仅2019年)为试验品种,设置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两种种植模式。其中,再生稻按照当地高产管理方式种植,为了使一季晚稻的齐穗日期与再生季水稻齐穗日期相近或一致,晚稻在2018年设置4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5日,S2:6月10日,S3:6月15日,S4:6月20日),2019年设置3个不同的播期处理(S1:6月9日,S2:6月14日,S3:6月19日)。从而,保证在灌浆结实期环境温度相同的条件下,探究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主要测定指标包括产量、产量相关性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粒长、粒宽、长宽比、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再生稻再生季生育期为63-86天,为一季晚稻生育期的52.1%-67.4%;由于再生稻头季生育期较长,因而再生稻周年总生育期比晚稻长58.1%-77.8%。2018年晚稻播期S3的齐穗期(9月6日)与再生季齐穗期(9月7日)一致,2019年则为晚稻播期S1的齐穗期(8月28日)与再生季齐穗期(8月28日)相同。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2018年和2019年再生稻再生季的产量分别降低了18.1%-23.5%和26.6%-43.7%。两年一季晚稻的不同播期处理间的产量无显着差异。(2)从产量构成因子来看,再生稻再生季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着高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但每穗颖花数、单位面积的总颖花数显着低于晚稻,这是再生季产量显着低于晚稻的主要原因。在干物质生产方面,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较低主要归因于较少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2018年再生季的收获指数显着高于同期抽穗的晚稻,而2019年结果则呈现相反的趋势。同一品种晚稻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在不同播期处理条件下差异较小。(3)再生稻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相比,稻米品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就加工品质而言,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要比晚稻低,以整精米率的差异最为显着,而黄华占再生季的加工品质与同期齐穗的晚稻相比则无显着差异。从外观品质来看,2018年再生季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高于晚稻,但2019年两者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不显着;两年内再生季与齐穗期一致晚稻稻米的粒长、粒宽及长宽比差异均较小。对于蒸煮品质而言,两优6326再生季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播期S3的晚稻,但绝对值差异较小,而两者的胶稠度和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丰两优香1号表现为再生季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齐穗期一致的晚稻,胶稠度显着高于晚稻,而两者的碱消值无显着差异。不同播期处理间晚稻的稻米品质差异主要体现在:2018年播期S2的晚稻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显着低于其余播期处理,两优6326碱消值随播期推迟逐渐增加,丰两优香1号播期S1处理晚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其他播期,而胶稠度显着高于其他播期。此外,2019年播期S1晚稻的整精米率显着高于其余播期处理。在本试验条件下,再生稻再生季较同期抽穗的一季晚稻稻米品质表现出较大差异。与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相比,两优6326和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显着降低,但是黄华占却无显着差异。再生季与晚稻外观品质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差异在2018年和2019年表现不一致。2018年丰两优香1号再生季的稻米蒸煮品质相关性状优于晚稻,而两优6326两者间相关性状差异不明显。综上所述,再生稻再生季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较同期齐穗的一季晚稻差,但其蒸煮品质更优,加之再生稻周年产量更高,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品种改良和栽培措施优化是今后进一步改善再生稻稻米品质的重要研究方向。
闵军,黎用朝,刘三雄,刘利成,李小湘,胡敏,刘邦华,李晓楣[3](2020)在《低垩白常规早籼稻松雅早1号的选育》文中提出松雅早1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与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早籼稻中熟常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垩白低、米质好、丰产性较好,稳产性好、耐低温能力强等特性。2020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
卞金龙[4](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认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黄孟雨[5](2020)在《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山栏稻(Oryza sativa L.)是源自于海南山区的传统旱稻,是海南黎族、苗族人民经过两千多年的改良与耕作实践,从而培育出的一系列适宜干旱山区种植的旱稻品种,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经济、生态、栽培和种质价值。目前山栏稻的发展现状堪忧,主要是由于山栏稻“刀耕火种”的古老种植方式受到限制,需要发展新的种植模式。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栏稻这一重要的热带稻作资源,致力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既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大面积生产的新型栽培技术,本实验室提出了“山栏下山”的水作栽培模式。目前山栏稻水作种植方式试验成功,增产效果明显。但山栏稻由旱作改为水作之后,稻米品质是否受到影响,山栏稻水、旱栽培模式下产量的差异及其原因目前尚不明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设置普通水作、水作覆膜、水旱交替、水旱覆膜和传统旱作五种方式,以传统旱作为对照,通过对剑叶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穗颈维管结构、库容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探索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解析山栏稻水作高产的主导因素。通过对山栏稻稻米外观品质、加工研磨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的研究,分析山栏稻不同栽培模式下稻米品质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旱栽培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1)与传统旱作(CK)相比,山栏稻普通水作、水作覆膜、水旱交替和水旱覆膜四种处理均可显着提高净光合速率和孕穗期叶绿素含量,但是普通水作和水作覆膜的水分利用率显着低于传统旱作,水旱交替和水旱覆膜则与传统旱作无明显差异,这说明普通水作、水作覆膜、水旱交替、水旱覆膜均可显着提高源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其中水作覆膜和普通水作提高较大;(2)山栏稻的理论产量、实际产量和生物产量均呈现出水作覆膜>普通水作>水旱覆膜>水旱交替>传统旱作的趋势;与对照相比,四种栽培方式都显着提高了山栏稻的实际产量,分别增加244.48%、210.75%、64.18%和39.70%;总库容量的大小表现为水作覆膜>普通水作>水旱覆膜>水旱交替>传统旱作;普通水作和水作覆膜的结实率显着高于传统旱作,分别增加了15.00%和10.61%;水作覆膜、普通水作可以显着提高每穴有效穗、颖花数和结实率;(3)普通水作和水作覆膜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转运量、转运率显着大于传统旱作,而水旱交替、水旱覆膜和传统旱作则呈现出负转运的结果;普通水作、水作覆膜和水旱交替下的穗颈直径显着大于传统旱作,分别提高了24.44%、34.44%和22.78%。其中水作覆膜的穗颈直径最大,达2.42 mm,而水旱覆膜与CK差异不显着,大维管束数量方面只有普通水作显着大于传统旱作,提高了20.02%,小维管束数量表现为四种处理均大于CK。2.水旱栽培对山栏稻稻米品质的影响(1)外观品质中四个处理与CK的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其中普通水作处理的垩白粒率最高,为42.00%,水作覆膜处理的垩白粒率最低,为33.67%,这表明外观品质与山栏稻栽培方式关系不大;(2)在研磨品质方面,出糙率的结果表明四种栽培方式与传统旱作差异不显着,普通水作和水作覆膜的精米率均显着大于传统旱作,分别提高了25.00%和8.33%;(3)山栏稻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大,整体变化趋势表现为普通水作和水作覆膜大于水旱交替和水旱覆膜,传统旱作最低;普通水作、水作覆膜、水旱交替和水旱覆膜均为硬胶稠度,传统旱作为中胶稠度;(4)总蛋白含量方面,传统旱作处理的最高,为252.89μg/g,普通水作栽培处理最低,为184.46μg/g,传统旱作显着高于普通水作栽培和水作覆膜,分别提高了37.10%和18.38%。
张恒栋[6](2020)在《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文中指出米粉稻有利于促进粮食结构和总量平衡,满足人们消费多样性的需求,其品种来源主要为早籼稻,种植米粉稻是解决早籼稻因食味品质差导致其经济价值低的一条有效途径。目前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尚不明确,研究米粉稻品质和产量形成特点对于形成优质、高产的米粉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收集了湖南省种植的19个早籼稻品种,明确其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的关系;选择代表性的米粉稻品种(陆两优996、中嘉早17和中早39)和对照品种(陵两优268、湘早籼42、湘早籼45)为材料,进行品种比较和氮肥调控的大田试验,明确米粉稻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探明氮肥运筹对米粉稻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的断条率(R=-0.679,P<0.01)、吐浆值(R=-0.946,P<0.01)、膨胀率(R=0.886,P<0.01)、均匀度(R=0.565,P<0.05)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性。采用Density模型拟合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米粉断条率的关系,得出直链淀粉含量低于13.4%时,稻米不能加工成米粉,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的吐浆值≤15%、膨胀率≥200%、均匀度≥90%时稻米直链淀粉含量最低分别为22.5%、16.8%、20.6%;根据断条率为0,筛选出6个适合做米粉的早籼稻品种(蓉优233、湘早籼24、中嘉早17、广陆矮4号、中早39、陆两优996)。(2)米粉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品种,米粉稻品种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其直链淀粉含量高2.1%-13.7%,对照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在早季种植比在晚季种植低4.7%-21.9%。(3)分析米粉稻和对照品种稻米淀粉颗粒分布情况,米粉稻中小粒径(D≤6.21μm或μm9.09)的淀粉颗粒含量高于对照品种,大粒径的淀粉颗粒含量低于对照品种。(4)作为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粒重的比值,直链淀粉含量主要是由直链淀粉积累量决定的,分析直链淀粉积累参数,米粉稻比对照品种的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分别高24.9%-80.7%和28.2%-70.4%,直链淀粉积累的渐增期、快速期、缓增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分别高11.3%-70.0%、23.5%-85.0%、23.1%-85.0%。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积累量米粉稻比对照品种高60.2%-97.6%,稻米中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直链淀粉最大积累速率启动时直链淀粉的积累量呈极显着正相关性(R=0.999)。(5)分析与直链淀粉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代谢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中有三个下调蛋白LOC_Os01g62420.1、LOC_Os02g36600.1、LOC_Os08g37380.2,蔗糖和淀粉途径中有两个下调蛋白LOC_Os05g32710.1、LOC_Os04g43360.1,和一个上调蛋白LOC_Os06g04200.1,它是参与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重要的蛋白,可以催化ADPG和UDPG形成直链淀粉。(6)对照品种比米粉稻有效穗数高8.3%-32.6%,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高5.2%-19.9%、3.8%-11.2%和2.4%-6.4%,米粉稻和对照品种均以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率最大。籽粒灌浆渐增期、缓增期和灌浆持续期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长1.1d、0.8d、3.1d,最大灌浆速率启动的时间米粉稻比对照品种平均推迟1.5d。(7)减氮(120kg hm-2)LLY996直链淀粉含量显着增加,而LLY268则表现相反的趋势。减氮LLY996和LLY268有效穗数、穗粒数和产量降低。减氮造成LLY996成熟期干物质重减少,收获指数增加,对照品种则相反。减氮LLY996和LLY268稻草和籽粒含氮量、吸氮量降低5.2%-19.5%、5.7%-29.6%;氮肥偏生产力、氮素籽粒产效率分别提高18.0%-24.5%、10.5%-13.3%,差异显着。综上所述,米粉稻淀粉有小粒径淀粉颗粒含量高的特点,且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高于23.2%时米粉断条率为0。米粉稻形成较高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与其“糖酵解/糖质异生途径”和“淀粉和蔗糖合成途径”中6个关键蛋白的上调或下调表达导致的较高直链淀粉积累量和积累速率有关。米粉稻产量构成因子中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且粒重的大小与籽粒灌浆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减氮虽然有利于米粉稻直链淀粉含量的提升,但会造成有效穗数和穗粒数的降低而减产。
谭陈菊,雷雪芳,张超,杨茗,谢华炎,陈文洪,崔伏生[7](2018)在《优质早籼稻育种现状与对策》文中提出从稻米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以及常规早籼稻选育等方面对优质早籼稻育种进行了分析,认为长粒型、中等偏低直链淀粉含量、高胶稠度、低垩白度的常规优质早籼稻选育,对解决当前早籼稻生产中高产与优质、早熟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杨尧城,吴伟,蔡金洋,徐伟东[8](2015)在《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文中指出回顾浙江省1996-2005年早籼稻审定品种的产量及其遗传背景,分析2006年以来早稻高产育种现状,提出运用水稻高产生理研究成果及重要生理指标鉴定筛选,通过创新育种技术与方法,创造超高产优异种质,提升常规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水平;结合创新超高产栽培技术,实现早籼稻超高产育种新发展。
王晓玲,余传元,雷建国,王智权,孔华,郭安平,肖宇龙,李马忠[9](2012)在《“十一五”国审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分析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特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制订水稻品种改良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应用归纳统计的方法,对"十一五"期间国家审定的288份水稻新品种进行特征性状统计分析、不育系的配组分析及品质、抗性分析。结果显示,6个生态类型的水稻品种间形态差异比较大,其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也有较大差别;长江中下游单季稻生育期长和较大穗形是其高产的重要因素,在其现有穗型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有效穗数可进一步提高产量;长江中下游早稻和北方粳稻的有效穗数最多,进一步增产应在稳定其较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增加单穗粒数。北方粳稻和南方双季晚籼稻品质较好,而双季早稻的垩白粒率较高,具有较大的改良空间。国审水稻品种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好,而对稻飞虱抗性普遍较差,因此,在今后水稻新品种培育中,在稳定提高稻瘟病抗性育种的同时,应重点加强稻飞虱的抗性育种。优秀不育系在杂交稻选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了Ⅱ-32A、‘协青早A’等一批老不育系仍然大量应用外,‘天丰A’、‘五丰A’、‘川香A’等一批新的强优势的不育系脱颖而出。两系杂交稻由于‘株1S’、‘准S’等一批实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对推动中国"十一五"水稻育种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袁江[10](2009)在《早籼稻品种的演变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文中指出研究品种的演变对于指导生产、制定育种目标、预测品种的发展方向、制定产业政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不同年代选育的16个代表性早籼稻品种为材料,通过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探讨早籼稻品种演变进程中株型、群体质量、产量及稻米品质的演变特征,并探讨品种演变进程中产量与氮效率对氮肥响应的演变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早籼稻品种在改良进程中,上部三片功能叶片变短、变直、变厚、变挺。叶片直、挺即叶片基角和叶片曲率改良效果最显着。节间总体表现为变短、变粗。基部节间变幅最显着,从早期高秆品种的4.51 cm下降到近期优超品种的1.52 cm;穗型改良最显着的是每穗粒数和二次枝梗数。早籼稻品种叶型改良应在保持现有叶片曲率的前提下增加叶长,以增加功能叶的光合面积,从而增加水稻生育后期光合产物的积累;茎型改良应增加基部节间的粗度和穗下节间的长度,以适当增加株高和生物量且生育后期不发生倒伏;穗型改良应增加穗长和枝梗数,以增加每穗粒数。2.早籼稻品种改良进程中,花后群体光合生产能力增强,干物质积累增加;齐穗期叶面积指数与总颖花量增加;高效叶面积率与颖花根活量略有下降;有效叶面积率与成穗率变化不大;单茎茎鞘重呈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的趋势。早籼稻群体进一步改良的有效途径是提高高效叶面积率的比例,增加花后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时,增加总颖花量,使得源库协调。3.早籼稻产量随品种的演变而逐渐增加。各演变阶段的实际产量依次为3.91、5.83、6.54、7.06 t·hm-2,每阶段的增幅依次为49.10%、12.17%、7.95%。与收获指数的演变趋势一致。产量构成四因子中,每穗粒数除矮秆品种与矮抗品种差异不显着外,其余演变阶段差异均显着。早籼稻从早期的高秆品种到近期的优超品种,每穗粒数的改良效果最显着,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因此,通过育种改良选育每穗粒数多的大穗型品种,是实现早籼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有效途径。4.早籼稻品种演变进程中,整精米率略有下降;粒长变大、粒宽变小,长宽比值变大,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垩白度均下降,透明度显着降低;碱消值、胶稠度均变化不大;直链淀粉含量变幅为23.3%-24.7%,差异不显着,蛋白质变幅为11.7%~12.4%,差异也不显着。质量指数增加,但部标等级均较低,为5级或6级。早籼稻品种演变进程中外观品质、加工品质朝优良的方向演变,但营养品质与蒸煮食味品质改良效果不明显。5.随着品种的改良,现代优超品种的耐肥能力增强,越是在高肥条件下越能发挥其产量潜力,实现高产;品种演变逐步提高了水稻全生育期的吸氮量,现代优超品种吸收的氮素更多地分配在籽粒中;无论是在施氮还是不施氮的情况下,品种改良均提高了水稻的氮素干物质生产率与氮素稻谷生长率,在施氮情况下表现更明显;品种改良明显提高了水稻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生理利用率和偏生产力,而未能明显提高吸收利用率。
二、早籼稻育种现状及品质改良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籼稻育种现状及品质改良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 |
1.2 再生稻的稻米品质形成 |
1.3 稻米品质的评价指标 |
1.4 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
1.5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 |
1.5.1 遗传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2 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5.3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1.6 我国稻米品质的研究现状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条件 |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气象数据 |
2.3.2 生育进程 |
2.3.3 产量 |
2.3.4 产量相关性状 |
2.3.5 稻米品质 |
2.4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气象数据和水稻生育期 |
3.2 再生稻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表现 |
3.2.1 再生稻头季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 |
3.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
3.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干物质积累量和收获指数的比较 |
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 |
3.3.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3.3.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3.3.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再生稻与一季晚稻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差异 |
4.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品质的差异 |
4.2.1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加工品质的比较 |
4.2.2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外观品质的比较 |
4.2.3 再生稻再生季和一季晚稻稻米蒸煮品质的比较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低垩白常规早籼稻松雅早1号的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产量表现 |
2.1 区域试验 |
2.2 生产试验 |
3 主要特征特性 |
3.1 全生育期 |
3.2 米 质 |
3.3 抗病性 |
3.4 主要农艺性状 |
4 关键栽培技术 |
4.1 适时播种 |
4.2 严格种子消毒 |
4.3 适时抛或栽秧 |
4.4 肥水管理 |
4.5 病虫防治 |
5 讨 论 |
(4)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进展 |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
2.6 综合评价方法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1 目的意义 |
3.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
1.3.5 稻米食味品质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
3 讨论 |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
3 讨论 |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0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
3 讨论 |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结论 |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
2 创新点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5)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旱稻研究现状 |
1.1.1 旱稻的发展现状 |
1.1.2 旱稻的育种研究进展 |
1.1.3 旱稻的栽培研究进展 |
1.2 山栏稻的研究进展 |
1.2.1 山栏稻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山栏稻育种研究进展 |
1.2.3 山栏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栽培模式及对水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 |
1.3.1 水稻主要栽培方式及其发展 |
1.3.2 水稻源的特性研究 |
1.3.3 水稻库的特性研究 |
1.3.4 水稻流的特性研究 |
1.4 栽培方式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1.4.1 稻米外观品质的研究 |
1.4.2 稻米加工研磨品质研究 |
1.4.3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研究 |
1.4.4 稻米营养品质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与栽培管理 |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1.5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特性的影响 |
2.2.2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流特性的影响 |
2.2.3 不同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库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水旱培方式对山栏稻源的特性的影响 |
2.3.2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流的特性的影响 |
2.3.3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库的特性的影响 |
2.4 小结 |
3 栽培方式对山栏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设计和田间管理 |
3.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观品质 |
3.2.2 加工品质 |
3.2.3 蒸煮食味品质 |
3.2.4 营养品质 |
3.3 讨论 |
3.3.1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外观品质的影响 |
3.3.2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加工品质的影响 |
3.3.3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
3.3.4 水旱栽培方式对山栏稻营养品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4 结论 |
4.1 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的影响 |
4.2 栽培方式对山栏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早籼稻的困境 |
1.1.2 研究意义 |
1.2 稻米品质对米粉品质的影响 |
1.3 米粉稻的研究 |
1.4 稻米中直链淀粉的研究 |
1.4.1 影响稻米直链淀粉形成的遗传因素 |
1.4.2 栽培和环境因素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1.5 稻米糊化特性及其与直链淀粉的关系 |
1.5.1 稻米糊化特性的研究 |
1.5.2 稻米糊化特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关系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米粉稻品种筛选及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品质分析 |
2.2.2 不同水稻品种稻米RVA特性分析 |
2.2.3 不同水稻品种米粉品质分析 |
2.2.4 稻米品质与米粉品质相关性分析 |
2.2.5 直链淀粉含量与影响米粉品质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2.6 米粉蒸煮品质随直链淀粉含量变化的参数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米粉稻直链淀粉形成特点及RVA特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3.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稻开花标记后的气温和辐射 |
3.2.2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积累特征 |
3.2.3 直链淀粉积累量与积累参数相关性分析 |
3.2.4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对季节的响应 |
3.2.5 不同水稻品种淀粉颗粒分布及其对季节的响应 |
3.2.6 直链淀粉参数与淀粉颗粒分布及太阳辐射相关性分析 |
3.2.7 直链淀粉积累过程中酶活性变化 |
3.2.8 不同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参数和粒重分析 |
3.2.9 蛋白质鉴定和GO富集分析 |
3.2.10 直链淀粉合成相关代谢途径中差异蛋白分析 |
3.2.11 不同水稻品种RVA特性及其对季节的相应 |
3.3 讨论 |
第4章 米粉稻产量形成特点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和试验设计 |
4.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4.1.3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 |
4.2.2 不同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
4.2.3 不同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状况 |
4.2.4 不同水稻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分析 |
4.2.5 水稻籽粒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分析 |
4.2.6 不同品种水稻光能利用率分析 |
4.2.7 不同水稻品种N素吸收情况 |
4.2.8 影响水稻产量形成因素与产量和粒重的关系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氮肥调控对米粉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点和土壤情况 |
5.1.2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 |
5.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肥运筹对米粉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5.2.2 不同氮肥运筹下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分析 |
5.2.3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
5.2.4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5.2.5 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5.2.6 氮肥运筹对水稻RVA谱特性的影响 |
5.2.7 氮素吸收及利用率与水稻产量关系 |
5.3 讨论 |
第6章 全文结论与创新点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优质早籼稻育种现状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优质早籼稻生产现状 |
2 优质早籼稻育种 |
2.1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与选育 |
2.2 稻米蒸煮食味品质性状与选育 |
2.3 优质常规早籼稻选育 |
3 小结与讨论 |
(8)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育种的历史 |
2新基因型高产种质的创建 |
3高产育种现状 |
4超高产育种的思考 |
4.1制约因素 |
4.2超高产种质创新 |
4.2.1种质资源的生理鉴定与筛选 |
4.2.2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 |
4.3杂种优势利用 |
4.4超高产育种与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相结合 |
(9)“十一五”国审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统计项目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性状的统计分析 |
2.2 各生态区审定品种产量相关性状与实际产量的相关/线性回归系数 |
2.3 优秀不育系的配组分析 |
2.4 品质分析 |
2.5 抗性分析 |
3 结论 |
4 讨论 |
4.1 高产与有效穗数之间的关系 |
4.2 适度扩大不育系的遗传背景 |
4.3 抗性与品质育种 |
(10)早籼稻品种的演变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选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品种演变的研究方法 |
2.2 株型性状的演变 |
2.3 群体质量性状的演变 |
2.4 产量性状的演变 |
2.5 品质性状的演变 |
2.6 氮素营养性状的演变 |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4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早籼稻品种株型的演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叶型 |
2.2 茎型 |
2.3 穗型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早籼稻品种群体质量的演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抽穗至成熟期群体光合生产量 |
2.2 总颖花量 |
2.3 粒叶比 |
2.4 有效叶面积率与高效叶面积率 |
2.5 单茎茎鞘重 |
2.6 颖花根流量 |
2.7 成穗率 |
3 讨论与小结 |
3.1 花后光合产物积累量对产量的贡献 |
3.2 源库指标的单一作用与协调作用 |
3.3 单茎茎鞘重与成穗率 |
3.4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早籼稻品种产量的演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的演变 |
2.2 产量构成因子演变 |
2.3 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的贡献 |
3 讨论与小结 |
3.1 每穗粒数对产量的贡献 |
3.2 关于进一步提高产量的途径 |
3.3 早籼稻产量改良的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早籼稻品种稻米品质的演变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加工品质的演变 |
2.2 外观品质的演变 |
2.3 蒸煮食味品质与蛋白质含量的演变 |
2.4 稻米品质综合评定 |
3 讨论与小结 |
3.1 加工品质 |
3.2 外观品质 |
3.3 蒸煮食味品质 |
3.4 营养品质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早籼稻品种对施氮的响应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对氮肥的响应 |
2.2 主要生育时期氮积累量对氮肥的响应 |
2.3 主要生育阶段吸氮量对氮肥的响应 |
2.4 氮效率对施氮的响应 |
3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1 讨论 |
1.1 株型、群体质量、产量、品质及氮响应之间的相互关系 |
1.2 进一步提高早籼稻产量的途径 |
1.3 早籼稻高产的株型与群体质量指标 |
1.4 早籼稻品质改良的思考 |
2 结论 |
3 创新点 |
4 研究展望 |
4.1 加强株型生态型与品质的研究 |
4.2 开展品种演变性状关联性研究 |
4.3 深化品种演变的生理特征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硕士期间已发表的相关论文 |
四、早籼稻育种现状及品质改良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再生稻再生季与晚稻稻米品质的比较研究[D]. 吕成达.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低垩白常规早籼稻松雅早1号的选育[J]. 闵军,黎用朝,刘三雄,刘利成,李小湘,胡敏,刘邦华,李晓楣. 湖南农业科学, 2020(07)
- [4]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5]栽培方式对山栏稻源库流特性及稻米品质的影响[D]. 黄孟雨. 海南大学, 2020
- [6]米粉稻品质与产量形成特点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D]. 张恒栋.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7]优质早籼稻育种现状与对策[J]. 谭陈菊,雷雪芳,张超,杨茗,谢华炎,陈文洪,崔伏生. 浙江农业科学, 2018(04)
- [8]浙江省早籼稻高产育种的现状与思考[J]. 杨尧城,吴伟,蔡金洋,徐伟东. 浙江农业科学, 2015(05)
- [9]“十一五”国审水稻新品种特征特性分析[J]. 王晓玲,余传元,雷建国,王智权,孔华,郭安平,肖宇龙,李马忠. 中国农学通报, 2012(27)
- [10]早籼稻品种的演变特征及对施氮的响应[D]. 袁江.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