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玛丽利斯果汁可阻断胃癌高发人群内源性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阿玛丽利斯果汁可阻断胃癌高发人群内源性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一、余甘果汁阻断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熊亚[1](2015)在《攀枝花野生余甘子果冻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以攀枝花野生余甘子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得到余甘子果冻的最佳研制参数为:余甘子果汁添加量(A)为37.6%;白砂糖添加量(B)为19.3%;鱼胶粉添加量(C)为3.11%;柠檬酸添加量(D)为0.36%。在此条件下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感官评分为81.7分。制得的余甘子果冻产品感官、理化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标准,保持了余甘子的天然风味及营养。

郭晓江[2](2013)在《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余甘子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 L.)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2005年《中国药典》记载的余甘子功能主治为: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文献记载余甘子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定的全世界推广种植的3种保健植物之一。本课题对余甘子果实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并鉴定了28个化合物,包括9个木脂素类化合物:vermixocins B (1), vermixocins A (2), vermixocins D(3),4-羰基松脂酚(4),丁香脂素(5),杜仲树脂酚(6),鹅掌揪树脂酚A(7),7S,8R-4,9,9’-trihydroxy-3,4’-dimethoxy-8-O-3’-neolignan (8a)7R,8S-4,9,9’-trihydroxy-3,4’-dimethoxy-8-O-3’-neolignan (8b),异落叶松树酯醇(9);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divaricataesters D (10);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4-hydroxy phyllaemblic acid methyl ester (11);12个酚酸及其衍生物:3,4,8,9,10-五羟基尿石酸(12),没食子酸(13),香草酸(14),香兰素(15),没食子酸甲酯(16),没食子酸乙酯(17),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8),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9),松柏醛(20),丁香醛(21),反式肉桂酸(22)和咖啡酸甲酯(23);1个甾体类化合物:β-谷甾醇(24);1个糠醛类化合物:5-羟甲基糠醛(25);两个多元酸酯:黏酸-1-甲酯-6-乙酯(26)和苹果酸二乙酯(27)。其中,化合物3,10,1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4,5,6,7,8,9,12,14,15,18,20,21,23,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余甘子中得量较大的化合物12,13和17进行了自由基清除实验和细胞氧化损伤保护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17具有潜在Nrf2诱导活性,化合物17对H2O2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显着保护作用。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为葡萄科(Vitaceae)崖爬藤属(Albertisia Becc.)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三叶青主要以块根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理气健脾等作用,临床内服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痢疾、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等,外敷可治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等。本课题对三叶青块根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已鉴定了10个化合物:香橙素(S1),山奈酚-3-O-β-D-葡萄糖苷(S2),槲皮素苷(S3),烟花苷(S4),刺槐素(S5),根皮苷(S6),云杉新苷(S7),1’-O-苯乙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哺葡萄糖苷(S8),水杨酸(S10)。

黄金兰,钟振国[3](2011)在《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产生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PI和Hoechst33342双染色法流式检测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各周期的影响;细胞荧光免疫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PI和Hoechst33342双染色法分析结果表明,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作用BEL-7404细胞72 h后,G2/M期细胞数增多,呈现细胞阻滞现象,并伴有大量的细胞凋亡。荧光免疫染色显示,药物作用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 72 h后Bax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则降低。Western blot法实验亦显示Bax蛋白表达升高。结论: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能阻滞G2/M期细胞,并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表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进而激活Caspase,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可能是其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的分子机制之一。

艾锋[4](2010)在《福建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根据余甘子的特征、分布、化学成分及其药用价值和食品开发价值,论述和说明余甘子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辐射、耐缺氧等功效,是功能食品、医药等行业的良好材料。在总结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分析比较了福建各地余甘子的多糖含量,还研究了余甘子多糖在奥尼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旨在为余甘子药用价值和食品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余甘子中多糖量,以葡萄糖作为标准对照物,检测波长490nm。优化了苯酚溶液的浓度和用量、浓硫酸的用量及显色时间。结果表明,余甘子多糖测定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82%,RSD为0.37%。此方法适用于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2 .分析比较了福建各地余甘子的多糖含量。研究比较了同一品种不同器官的多糖含量、不同品种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和福建不同产地余甘子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大小顺序为:果实(32.7%)>枝(3.67%)>芽(3.15%)>根(2.05%)>叶片(1.18%)>种子(0.88%)。不同品种余甘子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也存在差异。通过比较福建不同产地余甘子的多糖含量发现厦门产的余甘子多糖含量相对较高。3.采用心脏抽血法,分别于第10d、20d和30d采集奥尼罗非鱼血液后冷冻离心得到血浆,以化学比色法为原理,用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浆中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溶菌酶等酶活力的变化并研究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血浆酶活力都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在第10d时,各实验组酶活力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在第20d和第30d时,1000组和1500组酶活力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余甘子多糖能使奥尼罗非鱼血浆内ACP、AKP、T-SOD、CAT及LSZ等相关酶活力得到一定程度提高,以达到增强奥尼罗非鱼机体的免疫功能的能力。

徐义侠[5](2009)在《余甘子化学成分及总酚提取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文献综述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的干燥果实。甘、酸、涩、凉,归肺、胃经,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本文共引用文献83篇对余甘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研究表明,余甘子主要含有酚类、黄酮类成分,具有抗HBV、抗癌、抗病毒、降脂、抗氧化、保肝等多种功效,临床用于治疗乙肝、高血压、肥胖及抗炎,而酚类化合物是其物质基础。第二章余甘子化学成分研究采用多种分离纯化方法,对余甘子60%丙酮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各种理化及波谱技术(如MS、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目前鉴定了其中的6个,5个酚类化合物分别是没食子酸(gallicacid)、鞣花酸(ellagic acid)、1-O-G-β-D-glucose、mucic acid 2-O-gallate、诃黎勒酸(chebuligic acid)、1个黄酮苷为槲皮素-3-O-鼠李糖苷(quercetin-3-O-rhamnoside),其余一个化合物结构正在鉴定中。第三章余甘子中总酚提取工艺研究对余甘子中总酚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总酚和其中的三个成分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的总酚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对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溶剂用量的考察,建立了余甘子总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即A2%乙醇提取B3小时,共提取C3次,溶剂用量为D3倍。并对余甘子总酚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第四章余甘子药材和总酚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建立了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比色法测定余甘子药材和总酚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方法。采用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比色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对余甘子药材和总酚提取物进行定量分析,没食子酸的线性回归方程为v=0.5338x+0.0047(r=0.9992),表明没食子酸在0.204~2.04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余甘子药材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0%,RSD=2.88%,提取物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57%,RSD=2.65%。测得余甘子总酚提取物中总酚的平均含量为35.82%,该方法准确、可靠、稳定性好,可作为余甘子总酚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之一。采用单因素分析与正交试验相结合,优选了药材总酚含量测定的样品溶液处理方法,并对余甘子药材总酚进行测定,采用干酪素吸附法处理样品溶液,测定药材中鞣质含量。测得药材中酚类成分含量为17.60%,鞣质含量为7.07%,占酚类成分的40.17%。采用药典法对余甘子中酚类成分及鞣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按照药典规定方法进行测定,没食子酸的回归方程为y=0.0986x+0.0105(r=0.9990),表明没食子酸在1.0072~10.07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得药材中酚类成分含量为22.67%,鞣质含量为9.57%,占酚类成分的42.25%。药典法测定时,药材中酚类成分含量、鞣质含量、及鞣质占酚类成分百分比均较三氯化铁-铁氰化钾测定值略高。建立了余甘子总酚提取物中三个主要成分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2-O-gallate的HPLC定量分析方法,并对余甘子总酚提取物和余甘子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的回归方程分别为:诃黎勒酸:y=2E+06x-489.43,r=0.9996,没食子酸:y=2E+06x+51.095,r=0.9996,mucic acid 2-O-gallate:y=569045x-88530,r=0.9996。表明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分别在0.0728~0.364μg、0.1804~0.902μg、0.3872~1.161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回收率分别为99.92%、100.06%、99.85%,RSD分别为2.45%、2.35%、2.21%。对余甘子总酚提取物和余甘子药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可靠,可作为余甘子总酚提取物、余甘子药材中没食子酸等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进一步探讨余甘子总酚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参考。测得尼泊尔产余甘子药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含量分别为2.69%、2.87%、7.71%,云南产余甘子药材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含量分别为1.91%、2.96%、11.99%。对余甘子总酚提取物中诃黎勒酸、没食子酸、mucic acid 2-O-gallate进行含量测定,分别为4.80%、5.77%、11.71%。

甄丹丹,梁臣艳,佟晓乐,钟益宁,甄汉深[6](2009)在《余甘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系大戟科叶下珠属(Phyllanthus)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首载于《唐本草》。别名橄榄、滇橄榄、油甘子、山油甘、庵摩勒、牛甘子、喉甘子、杨甘等,为藏族、维吾尔族、傣族、壮族、白族、苗族、布依族、瑶族、彝族、拉祜族、普米族、纳西族、佤族、阿昌族、基诺族等民族习用药,《本草纲目》中记载余甘子"久服轻身,延年生长"。味甘、酸、涩,性凉。具有化痰止咳,健胃消食,清热生津,保肝解毒等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痛,白喉,烦热口干,消化不良,腹痛,慢性肝炎,高血压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热性水肿和尿频等。本文对余甘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钟益宁[7](2009)在《余甘子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1目的: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福建、贵州等地。余甘子的果实,根,茎和叶均可入药,文献报道余甘子与35种治疗功效有关,为17个国家和民族广泛使用,是多版中国药典收载的中药品种。余甘子叶是中药余甘子的重要药用部位,其味甘、微苦、性凉:归脾、小肠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祛湿利尿之功效;临床用于口腔溃疡、绣球风、疔疮、皮炎、水湿肿满、痔漏、高血压、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的治疗。目前,有关余甘子叶的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评价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系统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是广西科技厅项目《余甘子叶抗菌、抗肿瘤有效物质基础的研究和抗菌、抗肿瘤药效筛选研究的技术平台建设》(桂科基0639051)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余甘子叶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其有效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为开发利用余甘子叶部位药材提供基础化学、药理和质量评价依据。2方法:全文共分四个部分:一、结合文献调研,综述余甘子的最新研究进展。二、系统地研究余甘子叶的化学成分:1、对余甘子叶进行系统成分预试验。2、用10倍量95%乙醇,50%乙醇依次浸泡余甘子叶粗粉,渗漉、回收溶剂得浸膏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回流提取,得到3个不同极性的提取部位。3、对这些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采用大孔树脂、聚酰胺柱层析、硅胶柱层析、制备液相、Sephadex-LH-20、制备薄层等方法重点对药理活性较强的乙酸乙酯、正丁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UV、IR, EI-MS、1H-NMR、13C-NMR等鉴定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三、采用TLC和HPLC法,以没食子酸为指标性成分,对余甘子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并对广西境内不同产地余甘子叶的没食子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四、研究余甘子叶的化学成分没食子酸对人肝癌BEL-7404细胞株凋亡的影响。采用MTT法测定没食子酸在体外对BEL-7404细胞的增殖影响;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没食子酸作用于BEL-7404细胞后的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没食子酸诱导BEL-7404细胞早期凋亡的情况;TUNEL法检测BEL-7404细胞凋亡情况及其凋亡率。3结果:调研文献,对余甘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作了系统的综述。预实验表明余甘子叶中含有酚类、有机酸、还原糖、多糖、黄酮类、三萜等成分。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三个部位分离纯化得到11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β-胡萝卜苷(β-Carotene,Ⅱ),篇蓄苷(Avicularin,Ⅲ),山奈酚(Kaemferol,Ⅳ),槲皮素(Quercetin,Ⅴ),山奈酚-7-甲醚(kaempferol-7-methylether,Ⅵ);鞣花酸(ellagic acid,Ⅶ);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Ⅷ);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Ⅸ);正三十四烷酸(tetratriacontanoic acid,Ⅹ)和正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Ⅺ)。其中Ⅲ、Ⅵ、Ⅸ、Ⅹ和Ⅺ是首次从余甘子叶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研究了没食子酸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回收率好,可作为余甘子叶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余甘子叶的没食子酸含量有较大差异,.相差近10倍,以钦州灵山县的没食子酸含量最高,达到0.498 mg.g-1。研究表明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能抑制BEL-7404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产生凋亡,对BEL-7404细胞的凋亡呈时间依赖性。4结论:本课题立足中医中药理论,依据余甘子叶的性味和归经、功能和主治以及临床应用进行药理筛选,并结合化学成分特点,首次从余甘子叶分离得到Ⅲ、Ⅵ、Ⅸ、Ⅹ和Ⅺ等化合物。首次采用没食子酸为余甘子叶的指标成分,对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并对不同产地的余甘子叶没食子酸含量作分析比较,为检测、控制余甘子叶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首次对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进行抗人肝癌BEL-7404药理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没食子酸能抑制人肝癌BEL-7404细胞的增殖,而且抗肿瘤作用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的方式进行的,该研究为评价余甘子叶的抗肿瘤药理作用以及阐明其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开发余甘子叶的保健品和创新药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杨顺楷,杨亚力,杨维力[8](2008)在《余甘子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从开发天然功能保健食(药)品的角度,总结了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的资源植物余甘子(滇橄榄,Phyllanthus emblica)的生物学、植物地理学、传统草药学、药理学、植物化学等的研究与开发进展,包括作者实验室近年开展的有关余甘子果汁澄清和果酒"去沉淀"的微生物酶法加工技术部分内容,以及引人关注的余甘子果植物多酚提取物及其在美白护肤品新用途的开发,讨论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域余甘子农业栽培的可行性.最后展望了余甘子这种药食两用资源植物的应用前景及研究与开发趋势.图2表1参38

高伦江[9](2008)在《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来源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的果实,在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海南、台湾、四川、贵州8省。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黄酮、鞣质、生物碱等多种功能性成分而具有显着的药食疗功效。本文从余甘子果实抑菌作用的角度,研究了余甘子果实提取物的抗菌谱、粗提物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抑菌活性,研究并探讨了余甘子果实天然提取物的抑菌特性及加工应用实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70%的乙醇提取物对供试霉菌几乎没有抑菌活性,对啤酒酵母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对细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抑菌活性强弱顺序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其MIC值为:2.0%、2.0%、2.0%、4.0%、4.0%,啤酒酵母的MIC值为8.0%。2.通过不同有机溶剂提取效果比较,效果最好的是乙酸乙酯,但成本高,且有一定毒性,95%乙醇的效果比其它有机溶剂要好,在提取时选用乙醇提取。从生产成本和抑菌活性综合考虑,料液比1:6、40目果粉为宜。在单因子试验中发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余甘子影响大:通过对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的正交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乙醇浓度为9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4h。3.通过三部位萃取分离法和药理试验,活性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也有一定活性,但该部位化学成分和乙酸乙酯部位重叠。乙酸乙酯部位对啤酒酵母、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完全抑菌浓度分别为:4%、2%、2%、2%、2%、4%,最低抑菌浓度为:2%、1%、1%、1%、1%、2%。经过萃取之后,其抑菌活性并没有显着增强,因此,应选用粗提物作为防腐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为了进一步追踪余甘子果实的抑菌活性成分,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柱层析分离,得到A、B、C、D、E五个组分,经抗菌试验,B、C、D组分有抑菌活性,其中B组分抑菌活性弱,C、D组分抑菌活性强。4.五个组分经薄层层析鉴定,结果B组分中含有A组分中的无效成分,C组分中含有一些B组分成分,而D组分中除了含有很多C组分成分外,还要含有一部分E组分无效成分。C、D组分经各种柱层析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Ⅰ、Ⅱ、Ⅲ、Ⅳ、Ⅴ,对五个单体化合物作抑菌活性试验,单体化合物Ⅰ、Ⅳ无抑菌活性,单体化合物Ⅱ、Ⅲ、Ⅴ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但抑菌活性并没有因纯度的提高而增强,可能是粗提物中各种成分有协同作用的原因。单体化合物Ⅱ、Ⅲ、Ⅴ通过理化、波谱鉴定,分别是没食子酸(gall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和齐墩果酸(oeanlic acid)。5.通过粗提物的抑菌特性研究,表明食品基质pH对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影响比较大,随着基质pH的酸性增强而活性增强,因此,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提取物适宜添加到偏酸性食品中;试验发现热处理温度对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影响不大,在100℃以下处理10min,抑菌活性没有受到温度的影响;在120℃温度条件下处理10min,虽然抑菌活性受到影响,但影响较小。因此,该粗提物可作为一种耐高温的天然防腐剂。通过提取物在卤豆干和卤凤翅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卤水中加入1%的提取物,产品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细菌繁殖明显受到抑制,而对照组的菌落总数大幅增长。

曾绍校[10](2004)在《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功能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开发福建余甘资源,对余甘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按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对余甘多糖的抗氧化、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余甘多糖提取最佳工艺为采用品种为南大、100℃下浸提4h,提取率达到1.18%。 通过观察余甘多糖对CCl4肝损伤小鼠的影响来研究其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余甘多糖能显着降低小鼠肝脏中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并显着提高全血中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的浓度(P<0.05),说明余甘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提示其可能有助于延缓衰老。 余甘多糖对S180腹水瘤体外初步实验观察表明,余甘多糖各剂量能导致癌细胞破裂,细胞空泡,核固缩,说明余甘多糖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 以环磷酰胺(CTX)为阳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组,观察各剂量余甘多糖对荷瘤(腹水瘤S180和H22)小鼠生存天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的余甘多糖能显着延长荷瘤(S180)小鼠的生存天数(P<0.05),中剂量的余甘多糖能显着延长荷瘤(H22)小鼠的生存天数(P<0.05);采用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小鼠碳廓清实验来观察余甘多糖对荷瘤(实体瘤S180)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中、低剂量的余甘多糖对小鼠肉瘤均有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达到52.13%、50.08%、31.33%:而中、低剂量的余甘多糖对小鼠的免疫功能没有抑制作用。余甘多糖的抑制肿瘤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强肌体免疫力和抗氧化作用来干预癌细胞的生长实现的。

二、余甘果汁阻断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余甘果汁阻断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攀枝花野生余甘子果冻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 1材料
    1. 2方法
        1. 2. 1工艺流程
        1. 2. 2试验方案
        ( 1) 单因素试验
        ( 2) 响应面试验设计
    1. 3感官评价标准
    1. 4理化及微生物指标检测
2结果及分析
    2. 1余甘子果汁添加量对果冻感官的影响
    2. 2白砂糖添加量对果冻感官的影响
    2. 3鱼胶粉添加量对果冻感官的影响
    2. 4柠檬酸添加量对果冻感官的影响
    2. 5响应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2. 6响应面试验等高线及响应面图
    2. 7验证试验
3产品质量指标
    3. 1感官指标
    3. 2理化及微生物指标
4结论

(2)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余甘子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第一节 化学成分研究
        1.1 鞣质类化合物
        1.2 酚酸类化合物
        1.3 黄烷醇类化合物
        1.4 黄酮类化合物
        1.5 倍半萜类化合物
        1.6 甾体类化合物
        1.7 脂肪酸类化合物
        1.8 其他类型化合物
    第二节 生物活性研究
        2.1 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
        2.2 抗衰老作用
        2.3 保肝、护肝作用
        2.4 降血糖,改善糖尿病作用
        2.5 抗癌变、抗肿瘤作用
        2.6 抗菌、抗病毒作用
        2.7 降血脂作用
        2.8 保护心血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2.9 其他
    小结
第二章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结构鉴定
        2.1 木脂素类化合物的鉴定
        2.2 生物碱类化合物的鉴定
        2.3 倍半萜类化合物的鉴定
        2.4 酚酸类及其衍生类化合物的鉴定
        2.5 甾体类化合物的鉴定
        2.6 糠醛类化合物的鉴定
        2.7 其他类化合物
    第三节 实验部分
        3.1 仪器与试剂
        3.2 植物材料
        3.3 提取与分离
    第四节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余甘子的生物活性研究
第四章 三叶青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第一节 化学成分研究
        1.1 黄酮类化合物
        1.2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
        1.3 脂肪酸类化合物
        1.4 其他类化合物
    第二节 生物活性研究
        2.1 抗肿瘤作用
        2.2 保护肝脏作用
        2.3 抗病毒作用
        2.4 抗炎、镇痛作用
    第三节 三叶青的化学成分研究
        3.1 结构鉴定
        3.2 实验部分
        3.3 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两种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手性分离
    Summary
    5.1 Introduction
    5.2 Materials and Methods
        5.2.1 Chemicals and reagents
        5.2.2 Chromatographic system and conditions
    5.3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3.1 Optimiz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conditions
        5.3.2 Online coupling HPLC-CD
    5.4 Conclusion
    References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化合物图谱
附件

(3)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1.1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
    1.2 肿瘤细胞株
    1.3 试剂
    1.4 仪器和耗材
2 方法
    2.1 细胞周期的FCM检测 (PI和Hoechst33342双染色法) [6]
    2.2 免疫荧光染色测定Bax和Bcl-2蛋白表达 (IF)
    2.3 Western blot检测Bax蛋白表达蛋白样品制备与SDS-PAGE与免疫印迹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细胞周期的FCM检测
    3.2 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蛋白表达 (IF)
    3.3 Western blot法检测Bax蛋白的表达
4 讨论

(4)福建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绪论
        1 余甘子的分布及化学成分
        1.1 余甘子的特征及分布
        1.2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
        2 余甘子的药用价值及食品开发研究进展
        2.1 余甘子的药用价值
        2.2 余甘子的食品及保健品开发
        3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研究概况
        3.1 多糖的来源及功能作用
        3.2 多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3.3 余甘子多糖含量分析研究现状
        4 多糖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5 本试验研究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第一章 余甘子多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1 试验仪器与试剂
        1.1 试验仪器及设备
        1.2 主要原料和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方法原理
        2.2 操作步骤
        2.3 标准葡萄糖溶液的配制
        2.4 结果计算
        3 结果与讨论
        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3.2 苯酚浓度的选择
        3.3 苯酚溶液用量的影响
        3.4 浓硫酸用量的优化
        3.5 显色反应时间的影响
        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3.7 精密度试验
        3.8 稳定性试验
    第二章 福建各地余甘子多糖含量的分析比较
        1 材料
        2 仪器与试剂
        3 方法
        4 结果与讨论
        4.1 比较同一品种的不同器官多糖含量
        4.2 比较不同品种同一器官多糖含量
        4.3 福建不同产地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比较
    第三章 余甘子多糖在奥尼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
        1、试验设计
        1.1 鱼类血浆非特异性免疫相关酶
        1.1.1 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
        1.1.2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
        1.1.3 溶菌酶(Lysozyme,LSZ)
        1.1.4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
        1.1.5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
        2 材料与方法
        2.1 奥尼罗非鱼的饲料配方、试验设计
        2.2 样品的采集及处理过程
        2.3 检测奥尼罗非鱼血浆相关酶活力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血浆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影响
        3.2 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血浆碱性磷酸酶(AKP)活力的影响
        3.3 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的影响
        3.4 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力的影响
        3.5 余甘子多糖对奥尼罗非鱼血浆溶菌酶(LSZ)活力的影响
        4 讨论
        4.1 血浆酸性磷酸酶活力
        4.2 血浆碱性磷酸酶活力
        4.3 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4.4 血浆过氧化氢酶活力
        4.5 血浆溶菌酶活力
第三部分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余甘子化学成分及总酚提取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植物来源
    2.本草学研究
    3.化学成分
    4.药理活性
    5.毒副作用
    6.临床应用
    7.开发应用
    8.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余甘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1 余甘子的提取分离
    2 余甘子中分离成分的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余甘子总酚提取工艺研究
    1 提取工艺研究
    2 提取工艺验证
    3 小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余甘子药材及提取物质量控制方法初探
    1.余甘子药材中和提取物中总酚的含量测定
    2.余甘子药材中鞣质含量的测定
    3.余甘子药材和提取物中三种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总结
致谢
个人简历

(7)余甘子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LIST OF ABBREVLATIONS)
前言
正文
    第一章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预试验和TLC对比研究
        1.1 药材与试剂
        1.2 化学成分预试验
        1.3 TLC实验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研究
        2.1 实验部分
        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2.3 小结
    第三章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3.1 仪器、试药与样品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3 小结
    第四章 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4.1 材料
        4.2 MTT法实验原理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
        4.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文献综述
附录一: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余甘子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余甘子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简介
2 传统药物体系中的余甘子
3 余甘子作为生物药物和营养药品 (Nutriceuticals) 的研究进展
    3.1余甘子药理研究
        3.1.1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3.1.2 抗氧化作用
        3.1.3 抗诱变、抗致畸和防肿瘤作用
        3.1.4 降脂减肥作用
        3.1.5 降血压作用
        3.1.7 毒副作用
    3.2 余甘子植物化学研究
        3.2.1 余甘果汁中新的多酚结构组分
        3.2.2 余甘子根部新的去甲基倍半萜化合物
        3.2.3 余甘子根部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
        3.2.4 余甘子果和根部多酚及萜类组分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
        3.2.5 余甘子果实中抑制艾滋病毒-反转录酶 (HIV-RT) 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
        3.2.6 余甘子树皮单宁组分的研究
    3.3 余甘子食品化学和酶法加工及美白护肤开发研究
        3.3.1 余甘子果保藏加工中白色斑点物质的鉴定研究
        3.3.2 酶法澄清余甘子果汁和果酒“去沉淀”研究
        3.3.3 余甘子可水解单宁:一类新型安全而有效的皮肤光亮剂
        3.3.4 余甘子果汁加工技术及相关产品开发
4 余甘子的农业栽培与病虫害防治
    4.1 农业栽培
    4.2 病虫害防治
5 结语

(9)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1.2.1 化学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1.2.2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1.3 余甘子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1.3.1 维生素
        1.3.2 矿物质元素
        1.3.3 氨基酸
        1.3.4 鞣质及酚酸类化合物
        1.3.5 黄酮类化合物
    1.4 余甘子功能特性研究概况
        1.4.1 降脂减肥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1.4.2 抗氧化、抗衰老作用
        1.4.3 防癌、抗癌作用
        1.4.4 抗菌、抗炎及镇痛作用
        1.4.5 保肝作用
        1.4.6 其它作用
第2章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抑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3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余甘子果实提取得率
        2.2.2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霉菌的抑菌活性
        2.2.3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酵母菌的抑菌活性
        2.2.4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对细菌的抑菌活性
        2.2.5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2.3 小结
第3章 原料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4 数据处理
        3.1.5 最优组合验证实验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提取溶剂的确定
        3.2.2 乙醇法提取余甘子活性物质工艺条件的确定
    3.3 小结
第4章 余甘子果实抑菌活性部位的确定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粗提物萃取
        4.2.2 各萃取部位对酵母的抑菌效应
        4.2.3 各萃取部位对细菌的抑菌效应
        4.2.4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组分对酵母菌的抑菌效应
        4.2.5 乙酸乙酯部位分离组分对细菌的抑菌效应
    4.3 小结
第5章 活性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5.1.3 试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各组分薄层层析
        5.2.2 C、D组分分离纯化
        5.2.3 单体化合物抑菌活性试验
        5.2.4 活性单体化合物Ⅱ、Ⅲ、Ⅴ的结构鉴定
    5.3 小结
第6章 余甘子果实粗提物的防腐应用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pH对粗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6.2.2 温度对粗提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6.2.3 加工实例中的应用效果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功能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正文
    1 前言
        1.1 余甘果保健功效及机理的研究进展
        1.1.1 余甘果抗癌作用的研究进展
        1.1.2 余甘果的抗衰老研究
        1.1.3 其它药理活性
        1.2 余甘果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1.3 果蔬多糖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1.3.1 多糖的果蔬资源
        1.3.2 活性果蔬多糖的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
        1.3.3 果蔬多糖的药用保健功能
        1.3.4 果蔬多糖的应用前景
        1.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药品
        2.1.2 实验动物
        2.1.3 瘤株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余甘多糖提取方法
        2.2.2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
        2.2.3 单因素实验
        2.2.4 正交实验
        2.2.5 余甘多糖动物实验样品液的制备
        2.2.6 余甘多糖抗氧化功能实验
        2.2.7 余甘多糖的抗肿瘤动物实验
        2.2.8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的测定
        3.2 各工艺参数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3.2.1 不同品种的多糖提取率
        3.2.2 料液比的影响
        3.2.3 温度的影响
        3.2.4 浸提时间的影响
        3.2.5 加乙醇倍数
        3.2.6 浸提pH值对提取的影响
        3.2.7 正交实验
        3.3 余甘多糖的抗氧化动物实验
        3.3.1 余甘多糖对小鼠肝脏LPO含量的影响
        3.3.2 余甘多糖对小鼠全血中RBC-SOD活性的影响
        3.3.3 余甘多糖对小鼠全血中RBC-GSH浓度的影响
        3.4 余甘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3.4.1 余甘多糖对S_(180)腹水瘤体外实验初步观察
        3.4.2 余甘多糖对荷瘤(腹水瘤S_(180))小鼠生存天数的影响
        3.4.3 余甘多糖抑制实体瘤S_(180)的研究
        3.4.4 余甘多糖对荷瘤(H_(22))小鼠生存天数的影响
        3.4.5 余甘多糖抗肿瘤作用机理的探讨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余甘果汁阻断胃癌高发区人群内源性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攀枝花野生余甘子果冻的研制[J]. 熊亚. 广州化工, 2015(20)
  • [2]两种药用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郭晓江. 山东大学, 2013(11)
  • [3]余甘子叶化学成分没食子酸诱导人肝癌细胞株BEL-7404凋亡机制的研究[J]. 黄金兰,钟振国. 中药材, 2011(02)
  • [4]福建余甘子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应用研究[D]. 艾锋.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 [5]余甘子化学成分及总酚提取工艺研究[D]. 徐义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6]余甘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A]. 甄丹丹,梁臣艳,佟晓乐,钟益宁,甄汉深. 2009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
  • [7]余甘子叶有效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 钟益宁.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8]余甘子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 杨顺楷,杨亚力,杨维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8(06)
  • [9]余甘子抑菌活性及防腐应用研究[D]. 高伦江. 西南大学, 2008(09)
  • [10]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其功能学的研究[D]. 曾绍校. 福建农林大学, 2004(04)

标签:;  ;  ;  ;  ;  

阿玛丽利斯果汁可阻断胃癌高发人群内源性 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