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陈桂林[1](1973)在《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一)》文中指出遵照毛主席关于“洋为中用” 的教导,“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我们准备分三期连载刊出。本期登载的是神钢、日立、大阪的空分设备和神钢、住友的板翅式换热器的情况,系按检查小组成员、杭氧厂陈桂林同志写的小结编成。供学习参考。下期刊载机器部分。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2](1973)在《国外大型制氧机概况》文中认为一、各公司概况西德林德公司西德林德公司全称西德林德冷冻机械制造股份公司,1879年6月建立,初期不从事生产,仅设计和出售冷冻设备。1895年设立气体液化部,开始设计和制造气体液化和气体分离设备。1902年林德设计的第一台单级精馏的空分设备制成。自1903年进行第一次双级精馏塔试验,并制成第一台10米3/时制氧机,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在深冷技术方面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经济指标先进,而且有相当的运转经验,制造工业性设备很多,装置容量大小可按用户需要提供,在欧洲和世界市场上有相当大的竞争力。1969年曾制造40000标米3/时一套、30000标米3/时二套、6000标米3/时一套的西德麦塞尔公司现已倒闭,并给林德公司,被林德公司吃掉。
朱建生[3](2014)在《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针对某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系统工艺落后、长时间运行磨损严重等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能耗显著提升、运行工况不平稳问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空分设备的基本原理,系统的分析了整套装置与与各子系统的现状,找到了各部位所存在的问题与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空分设备的整体改进方案,调整了各子系统的工艺流程与工艺参数。在原有流程与设备的基础上,增加预冷器系统,降低了进塔原料气温度;重新设计改进了结构复杂的循环水系统,提高了启动效率;在净化器及其附属管路与加热设备增加绝热处理,降低了设备的能量损耗;重新设计精馏系统内部流程,提高了冷却效率。同时,基于PLC的集散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了远程手动\自动控制。设计改进后的装置经试机运行,生产效率得到较大地提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4](1978)在《制氧工问答(三)》文中研究表明1.问:制氧机常用的基本流程有几种?有什么区别?答:目前,制氧机的形式、种类很多,相应的工艺流程也很多。但就常用的基本流程而言,主要有四种,即高压流程、中压流程、高低压流程、全低压流程。各种流程的不同之点主要在于:采用空气液化的循环不同;空气中杂质的净除方法不同;精馏系统的组织不同等。比较如下表:
杨溟洋[5](2019)在《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灾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其中对于关键场合的设备,如计算机、文件柜的保护以及对于火场内受伤人员的急救是消防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室内“现场灭火,现场保护”的液氮消防平台,它由三个单元构成:液氮灭火单元、固化剂防火单元和供氧面罩急救单元。本文首先对液氮消防平台进行了总体设计。此平台负载在履带轮式机器人平台上,液氮和固化剂通过根部电机控制的喷嘴进行喷射,供氧面罩由柔性机械手进行操作。该平台上的固化剂由钢瓶存储,液氮由液氮杜瓦瓶存储,供氧面罩由隔绝式呼吸面罩连接氧烛实现。系统不需要机泵,压力由液氮杜瓦瓶维持,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本文通过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如下研究:(1)在初始压力为0.8 MPa时,设备总重合理。选用直线射流2.2 mm B型喷嘴能够实现最佳液氮喷射效果,在设备压力为0.3-0.6 MPa时,液氮稳定喷射距离达5 m,这一压力范围下液氮喷射距离与设备压力无关。但是当压力低于0.3 MPa时,液氮喷射则不能维持。(2)使用VOF(Volume Of Fluid)模型对此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由结果得知,液氮喷嘴结构对喷射效果影响较大。另外,液氮在喷射过程中并不形成液柱,而是迅速破裂并以小液滴形式向前飞行,与空气接触的小液滴逐渐气化并使环境温度下降,最终全部蒸发。(3)对于固化剂喷射单元。在使用SS5喷嘴,初始压力为0.8 MPa时,可以得到最佳的固化剂喷射效果。固化剂直线射流状态比较稳定,喷射在目标靶位上的固化剂可以实现稳定附着,并形成凹凸不平的包裹层。(4)火场内烟气会对火场内受伤人员造成致命的毒害,本文设计并验证了一套能够实现10 min稳定供氧的电启动氧气面罩。通过对产氧流量、杂质浓度与氧气总量的测量,其性能满足GB 24502-2009《煤矿用化学氧自救器》对紧急供氧的相关要求。供氧面罩采用电启动,同时化学氧整体质量较轻,这些优良性质也能够实现该单元对机器人平台良好匹配。综上所述,液氮消防平台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各个功能单元布置合理,互不干扰。通过与机器人底盘的结合,能够实现“现场灭火,现场保护”的功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苏昭辉[6](2020)在《结合HYSYS仿真模型优化空分装置运行方式》文中认为首先介绍了工业气体的应用和发展情况,以及全低压无氢制氩空分流程基本构成情况。通过HYSYS过程模拟软件,建立外压缩KDON-12000流程和内压缩KDON-12000流程。在HYSYS模拟流程中,外压缩KDON-12000流程重点模拟研究调整膨胀空气旁通流量对液氩产量和氩提取率的影响,内压缩流程则模拟研究调整液氧和液氮产量以及氩馏分抽取量对液氩产量和氩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多种工况的模拟对比,得出如下结果:1.外压缩空分流程中膨胀空气旁通量适度增加使液氩产量和氩提取率有所上升,但是氧气产量和氧气纯度会略微下降。2.内压缩空分流程液氧产量偏多时,液氩产量和氩提取率较高。内压缩空分流程液氮产量偏多时,液氩产量较少,氩提取率也不高,且氧气纯度也明显下降。3.氩馏分抽取量加大时,液氩产量、液氩提取率以及液氧纯度都有所提升,如果氩馏分抽取量不合理,很容易导致粗氩塔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影响到空分装置上塔的正常工作。通过模拟对比,为实际操作指明优化方向,空分操作员应依据客户用气需求情况,结合液体市场需求情况,适度调整空分装置运行工况,实现空分装置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实现空分装置最佳工况的运行。
广州气体厂[7](1970)在《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文中研究指明68年底,某单位向我厂提出供应液氮,数量较多,而且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生产。我们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在厂革委会的领导下,利用原有的小型制氧设备生产了液氮,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郝磊[8](2013)在《带自动变负荷功能大型制氧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首钢京唐公司2×75000Nm3/h制氧机组为背景,以其中一套制氧机组为例,设计和开发了一套基于日本横河公司DCS (YAKOGAWA CENTUM CS3000)系统的过程控制系统,实现带自动变负荷功能制氧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首先,介绍了空分技术现状,回顾空分技术发展历程。然后详细地介绍75000Nm3/h制氧机组的空气压缩系统、预冷系统、空气纯化系统、膨胀制冷系统、空气分离系统及液体贮槽后备系统工艺流程和相应的主要设备组成,并且阐述了空分工艺过程的控制要求。结合这些控制要求,设计和完成了制氧机组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平台的选型工作。同时为降低放散率,空分产品产能需要追踪用户需求的变化,实现制氧机组生产负荷的自动调节,针对现代制氧工业规模扩大,系统越来越复杂,过程限制或约束的存在可能使系统达不到期望的设定值,系统操作者新的输入信息以及干扰的影响,可能改变最优稳态的位置,研究如何进行系统的优化与控制,使系统在最经济的状态下运行。针对以上问题,采用MPC稳态目标计算和动态优化控制,在每个采样时刻,考虑可测干扰的影响下,重新进行稳态目标的讨算。稳态目标计算时保证稳态目标与动态MPC计算中的输入速率约束兼容,并根据当前预测输出和测量输出之间偏差的反馈信息校正稳态模型。研究和设计了预测控制算法,实现了制氧机组的自动变负荷。最后,依托日本横河CS3000 DCS控制系统,完成了制氧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该系统自从投入使用以来,生产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控制效果良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劳动强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广州气体厂[9](1972)在《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68年底,某单位向我厂提出供应液氮,数量较多,而且要求在试验的基础上扩大生产。我们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伟大教导,在厂革委会的领导下,利用原有的小型制氧设备生产了液氮,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朱路平[10](2011)在《O2/CO2燃烧技术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在普遍要求节能减排的国际大背景下,作为新型燃烧技术的富氧燃烧技术受到了各个研究机构广泛的重视。本文针对富氧燃烧技术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其进行了综合全面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为其以后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应用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的相关原理对富氧燃烧机组各个设备的运行和能耗情况进行了定量的计算评估,包括锅炉本体、空分制氧系统、CO2捕集系统和烟气脱硫系统等。并应用热力学成本估算方法,对锅炉本体的基建投资情况进行了估算,最后还应用技术经济学中的等额年度化分期偿还成本的原理,在考虑燃煤费用、运行维护费用和净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对机组进行综合性的经济性分析,很直观的描述了富氧燃烧技术的优劣性。此外,本文对锅炉改造、各设备的相关结构和运行流程也做了详细的介绍,使评估的内容更加完善。通过对各设备的全面分析,可以得出,富氧燃烧锅炉和烟气脱硫系统的效率比常规机组略有提高,但空分制氧系统和CO2捕集系统消耗的大量能量又使机组的整体效率降低了很多,同时这些设备的基建投资也需要额外的大量增加。当把所有这些因素都综合到供电成本里时,可发现富氧燃烧机组的供电成本比常规机组是要高的,但减少了大量的CO2排放,由此引起的环境收益也是不可估量的。总的来说,富氧燃烧技术的应用是可行的,在与其他CO2减排技术的对比中,经济性是相对比较明显的,存在的优势也是比较大的。
二、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3)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空气分离产品在航天任务中的作用 |
1.2 空分设备在航天发射场中的主要特点 |
1.3 课题背景 |
1.4 课题主要完成内容 |
第二章 空气分离设备基本原理及其组成 |
2.1 空气分离基本原理 |
2.2 小型空分设备工艺流程简介 |
2.3 空分设备的系统组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空分设备生产效率的因素分析 |
3.1 前言 |
3.1.1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3 在用设备情况 |
3.2 换热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1 换热系统的组成 |
3.2.2 换热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2.2.1 油水冷却器 |
3.2.2.2 气水冷却器 |
3.2.2.3 气气冷却器 |
3.2.3 结论 |
3.3 循环制冷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1 冷量的产生 |
3.3.1.1 气体的等熵膨胀 |
3.3.1.2 气体的节流效应 |
3.3.1.3 实际冷量的大小 |
3.3.2 循环制冷系统组成及工艺流程 |
3.3.2.1 循环制冷系统组成 |
3.3.2.2 循环制冷工艺流程 |
3.3.2.3 循环制冷区域划分 |
3.3.3 冷却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3.3.1 冷量的损失 |
3.3.3.2 实际冷量损失计算 |
3.3.3.3 其它影响 |
3.3.4 结论 |
3.4 净化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1 概述 |
3.4.2 气体净化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吸附剂 |
3.4.2.1 吸附的基本原理 |
3.4.2.2 几种常用的吸附剂 |
3.4.3 净化系统的组成及流程 |
3.4.4 净化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4.4.1 吸附剂本身效果的影响 |
3.4.4.2 吸附剂再生效果的影响 |
3.4.4.3 吸附容量对产量的影响 |
3.4.5 结论 |
3.5 循环冷却水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5.1 概述 |
3.5.2 循环冷却水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
3.5.3 对空分系统的影响 |
3.5.4 结论 |
3.6 精馏系统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
3.6.1 概述 |
3.6.2 精馏系统的组成及其工艺流程 |
3.6.3 存在问题分析 |
3.6.3.1 阀门选型 |
3.6.3.2 改造后对空分塔冷却时间的影响 |
3.6.3.3 产品输出阀泄漏对产量的影响 |
3.6.4 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分系统生产效率提升总体设计方案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4.2 增装预冷器 |
4.2.1 方案设计 |
4.2.2 热负荷计算 |
4.2.3 预冷器选型 |
4.2.4 主要技术参数 |
4.3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改进 |
4.3.1 方案设计 |
4.3.2 相关计算 |
4.3.3 水泵选型 |
4.3.4 主要技术参数 |
4.4 净化系统绝热设计 |
4.4.1 保温方式 |
4.4.2 保温材料选择 |
4.5 精馏系统设计改进 |
第五章 控制系统设计 |
5.1 概述 |
5.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5.3 预冷机控制系统 |
5.3.1 制冷系统的基本原理 |
5.3.2 控制系统的设计 |
5.4 水循环冷却控制系统 |
5.4.1 水循环控制原理 |
5.4.2 控制系统设计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应用 |
6.1 概述 |
6.2 测试情况 |
6.2.1 压缩系统 |
6.2.2 预冷系统 |
6.2.3 净化系统 |
6.2.4 循环制冷系统 |
6.2.5 精馏系统 |
6.2.6 水循环系统 |
6.2.7 控制系统 |
6.2.7.1 现场手动控制测试 |
6.2.7.2 远程手动/自动控制测试 |
6.3 任务应用 |
6.4 结论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5)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氮气灭火技术与液氮灭火技术 |
1.2.2 材料表面涂层防火阻燃技术 |
1.2.3 应急供氧技术 |
1.2.4 消防机器人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液氮灭火平台整体设计 |
2.1 设备原理 |
2.1.1 液氮灭火原理 |
2.1.2 固化剂防火原理 |
2.1.3 氧烛供氧原理 |
2.2 液氮灭火平台设计 |
2.2.1 设计思路与设计指标 |
2.2.1.1 设计思路 |
2.2.1.2 设计指标 |
2.2.2 流程设计与控制要求 |
2.2.2.1 灭火平台流程与结构设计 |
2.2.2.2 灭火平台系统的控制要求 |
2.2.3 液氮灭火方案设计 |
2.2.3.1 液氮流量计算 |
2.2.3.2 自增压杜瓦瓶增压机理 |
2.2.3.3 杜瓦瓶结构设计 |
2.2.3.4 喷嘴尺寸及工作压力确定 |
2.2.3.5 液氮喷嘴的控制要求 |
2.2.4 固化剂喷射方案设计 |
2.2.4.1 固化剂种类选择 |
2.2.4.2 固化剂涂装方式选择 |
2.2.4.3 固化剂喷嘴选型设计 |
2.2.4.4 固化剂喷嘴的控制要求 |
2.2.5 供氧面罩方案设计 |
2.2.5.1 面罩形式选择 |
2.2.5.2 供氧原理选择 |
2.2.5.3 供氧面罩流程设计 |
2.2.5.4 氧烛供氧量计算 |
2.2.5.5 氧烛启动的控制要求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液氮灭火设备性能实验 |
3.1 液氮消防平台实验台搭建 |
3.2 杜瓦瓶增压性能验证实验 |
3.2.1 环境条件 |
3.2.2 实验步骤 |
3.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 液氮喷射单元工作点确定 |
3.3.1 环境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3.3 液氮喷射理论模型建立 |
3.3.4 喷嘴初步选型 |
3.3.5 液氮压力波动对喷射特性的影响 |
3.3.6 液氮喷射存在的问题和改进 |
3.4 固化剂单元工作点确定实验 |
3.4.1 环境条件 |
3.4.2 实验步骤 |
3.4.3 固化剂喷射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供氧面罩性能实验 |
3.5.1 实验流程 |
3.5.2 实验步骤 |
3.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液氮灭火系统扑灭明火实验设计 |
3.6.1 实验环境及材料 |
3.6.2 实验步骤 |
3.6.3 液氮灭火机理探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氮喷射过程数值模拟及优化 |
4.1 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4.2 模型建立 |
4.2.1 喷嘴结构参数与几何模型 |
4.2.2 计算网格划分 |
4.2.3 基本假设 |
4.2.4 边界条件 |
4.2.5 控制微分方程 |
4.2.6 多相流计算方法 |
4.3 喷嘴内流场分析 |
4.4 喷嘴外流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主要工作 |
5.1.2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6)结合HYSYS仿真模型优化空分装置运行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全低压无氢制氩空分设备介绍 |
2.1 空分工艺流程组成 |
2.1.1 原料空气过滤和压缩单元 |
2.1.2 空气预冷单元 |
2.1.3 空气纯化单元 |
2.1.4 制冷单元 |
2.1.5 精馏分离单元 |
2.1.6 无氢精馏制氩单元 |
2.2 空分工艺流程简介 |
2.2.1 外压缩空分工艺流程简介 |
2.2.2 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简介 |
2.3 空分工艺流程对比 |
2.3.1 投资成本 |
2.3.2 空分工艺流程安全性与可靠性 |
2.3.3 空分装置运行成本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构建 |
3.1 模拟软件介绍 |
3.2 过程模拟软件Aspen HYSYS开发背景和特点 |
3.3 外压缩空分模拟流程建立 |
3.3.1 外压缩空分工艺流程初始环境的设定 |
3.3.2 外压缩KDON-12000流程模拟流程搭建 |
3.3.3 外压缩KDON-12000流程氩富集区特性分析 |
3.4 内压缩空分模拟流程建立 |
3.4.1 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初始环境的设定 |
3.4.2 内压缩KDON-12000流程模拟流程搭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KDON-12000空分装置氩提取率研究 |
4.1 氩的用途及来源 |
4.2 空分装置氩生产现状 |
4.3 外压缩空分工艺流程氩提取率影响因素研究 |
4.3.1 进入空分装置空分上塔膨胀空气流量的限定因素 |
4.3.2 合理控制空分上塔膨胀空气量 |
4.3.3 外压缩KDON-12000流程模拟分析 |
4.3.4 建立对比工况模型 |
4.3.5 外压缩KDON-12000流程液氩产量性能分析 |
4.3.6 外压缩KDON-12000流程液氩产量性能分析小结 |
4.4 内压缩空分工艺流程氩提取率影响因素研究 |
4.4.1 液氧和液氮工况操作对液氩产量的影响 |
4.4.2 建立液氧和液氮工况模型 |
4.4.3 内压缩KDON-12000流程液氩产量性能分析 |
4.4.4 内压缩KDON-12000氩馏分抽取量对液氩产量的影响 |
4.4.5 内压缩KDON-12000流程液氩产量性能分析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带自动变负荷功能大型制氧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首钢京唐公司空分项目概况 |
1.1.2 首钢京唐公司空分产品 |
1.2 空气分离技术 |
1.2.1 空气分离技术分类 |
1.2.2 空分设备分类 |
1.3 现代空分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单体设备发展现状 |
1.3.2 工艺流程的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制氧机组工艺流程和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
2.1 首钢京唐公司制氧机组运行情况 |
2.2 制氧机组工艺流程概述 |
2.2.1 氧、氮生产工艺流程 |
2.2.2 氩精馏提取工艺流程 |
2.2.3 冷量供应 |
2.2.4 产品输送分配 |
2.2.5 快速变负荷流程 |
2.2.6 液体贮槽和后备系统 |
2.3 主要设备工作原理 |
2.3.1 空气压缩系统 |
2.3.2 分子筛吸附系统 |
2.3.3 膨胀机系统 |
2.3.4 增压机系统 |
2.3.5 循环氮压机系统 |
2.3.6 内压缩工艺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氧机组控制系统设计 |
3.1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3.2 控制系统硬件配置 |
3.2.1 控制站配置 |
3.2.2 操作站配置 |
3.2.3 通讯网络配置 |
3.3 控制系统软件配置 |
3.3.1 软件组态环境 |
3.3.2 应用软件构成 |
3.4 木章小结 |
第4章 制氧机组的基础控制 |
4.1 制氧机组总体控制对象 |
4.2 空压机系统控制逻辑 |
4.2.1 空压机启动 |
4.2.2 空压机停车 |
4.2.3 空压机的自动加载 |
4.2.4 空压机的防喘振控制 |
4.3 分子筛吸附器控制逻辑 |
4.3.1 分子筛吸附器再生过程 |
4.3.2 分子筛控制程序 |
4.4 膨胀机系统控制逻辑 |
4.4.1 低压膨胀机控制逻辑 |
4.4.2 中压膨胀机控制逻辑 |
4.5 循环氮压机控制逻辑 |
4.5.1 循环氮压机启动 |
4.5.2 循环氮压机停车 |
4.5.3 就地PLC防喘振柜 |
4.6 木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自动变负荷策略的优化控制研究 |
5.1 自动变负荷技术概述 |
5.1.1 自动变负荷技术的发展 |
5.1.2 自动变负荷控制原理 |
5.1.3 自动变负荷控制分类 |
5.2 预测控制算法原理 |
5.2.1 预测控制算法定义 |
5.2.2 动态矩阵算法 |
5.3 预测控制目标的计算 |
5.3.1 装置描述 |
5.3.2 稳态目标计算 |
5.3.3 动态优化控制 |
5.4 仿真研究 |
5.4.1 仿真模型建立 |
5.4.2 稳态目标计算 |
5.4.3 仿真数据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O2/CO2燃烧技术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O_2/CO_2燃烧机组的效率与投资的分析 |
2.1 O_2/CO_2 燃烧锅炉的热力计算 |
2.1.1 主要关联式的推导及参数选取 |
2.1.2 锅炉输入热量 |
2.1.3 锅炉各项热损失 |
2.2 锅炉热平衡计算实例 |
2.2.1 锅炉的部分设计参数 |
2.2.2 锅炉烟气特性确定 |
2.2.3 锅炉效率及燃煤消耗量的确定 |
2.3 电厂投资成本的估算 |
2.3.1 投资成本估算方法 |
2.3.2 热经济学成本方程 |
2.4 对富氧燃烧锅炉的改造 |
2.4.1 对锅炉本体的改造 |
2.4.2 富氧燃烧锅炉除尘设备的特性 |
2.4.3 密封问题 |
2.4.4 金属材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空分系统的投资和能耗分析 |
3.1 空气分离制氧流程简介 |
3.2 空气分离制氧的主要设备 |
3.2.1 空气压缩机 |
3.2.2 分子筛纯化器 |
3.2.3 空分换热设备 |
3.2.4 膨胀机 |
3.2.5 精馏塔 |
3.3 空分流程设计计算 |
3.3.1 设计参数选择及主要点的状态参数确定 |
3.3.2 装置总的物料平衡 |
3.3.3 装置的总热量平衡 |
3.3.4 主换热器热平衡 |
3.3.5 过冷器热平衡 |
3.3.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确定 |
3.4 制氧设备投资费用的估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_2捕集系统的能耗分析 |
4.1 烟气中捕集CO_2 的技术种类 |
4.1.1 O_2/CO_2 燃烧烟气捕集技术 |
4.1.2 MEA 吸附烟气捕集技术 |
4.1.3 IGCC+CCS 烟气捕集技术 |
4.2 气体压缩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组成 |
4.2.1 压缩机的基本原理 |
4.2.2 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
4.3 O_2/CO_2 燃烧烟气捕集压缩能耗的计算 |
4.3.1 压缩机做功计算模型推导 |
4.3.2 压缩机级中的能量损失 |
4.3.3 压缩机的效率和实际功耗 |
4.3.4 烟气压缩能耗的实际计算 |
4.4 对富氧燃烧烟气的净化 |
4.4.1 闪蒸器 |
4.4.2 精馏塔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氧燃烧机组脱硫系统的特性分析 |
5.1 SO_2 排放特性 |
5.2 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设备介绍 |
5.2.1 烟气再热器 |
5.2.2 增压风机 |
5.2.3 浆液循环泵 |
5.2.4 吸收塔 |
5.3 烟气脱硫主要能耗分析 |
5.3.1 增压风机选型计算 |
5.3.2 浆液循环泵的能耗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_2捕集技术应用的综合性分析 |
6.1 综合经济性评估模型 |
6.1.1 基建投资费用 |
6.1.2 运行与维护费用 |
6.1.3 燃煤费用 |
6.1.4 CO_2 产品的价值 |
6.1.5 净输出功率 |
6.1.6 供电成本和CO_2 减排成本 |
6.2 综合评估结果与分析 |
6.3 敏感性分析 |
6.4 基于软件IECM 的CO_2 捕集技术的经济性分析 |
6.4.1 IECM 简介 |
6.4.2 基本参数设置 |
6.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论文摘要 |
四、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赴日制氧机检查技术小结(一)[J]. 陈桂林. 深冷简报, 1973(04)
- [2]国外大型制氧机概况[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简报, 1973(S2)
- [3]航天发射场空分设备生产效率提升研究与应用[D]. 朱建生. 兰州大学, 2014(04)
- [4]制氧工问答(三)[J]. 杭州制氧机研究所. 深冷技术, 1978(S3)
- [5]液氮消防平台装备设计与实验研究[D]. 杨溟洋.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结合HYSYS仿真模型优化空分装置运行方式[D]. 苏昭辉.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7]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J]. 广州气体厂. 深冷简报, 1970(02)
- [8]带自动变负荷功能大型制氧机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郝磊. 东北大学, 2013(03)
- [9]小型制氧设备中提取液氮的试验小结[J]. 广州气体厂. 深冷技术, 1972(S1)
- [10]O2/CO2燃烧技术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分析[D]. 朱路平.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