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发现中新世鸟类

我国首次发现中新世鸟类

一、中新世鸟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论文文献综述)

成世才,刘咏明,金兴[1](2021)在《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文中提出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以特异埋藏的古生物化石、典型的中新世地层剖面和完整的玛珥湖充填为代表,在世界范围内都具代表性,极具研究价值。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园内地质遗迹资源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DZT 0303-2017)进行了重新分类,总结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尤其对地质公园产出的古生物化石分门别类进行了综述,后对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古生物学、地层学、沉积学、火山地质学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探讨。本文工作可以为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在新一轮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保护、规划及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2](2021)在《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产生、发展、重要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论述了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及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2.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并重点论述了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以及鸟类特有化现象;3.鸟类多样性的格局、形成与维持,并重点归纳了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4.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5.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阐述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深度解析,指出大数据和组学时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鸟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王姿晰,史恭乐,尹素心[3](2020)在《山东中新世山旺组梧桐属(锦葵科)蓇葖果化石再研究》文中提出梧桐属(Firmiana Marsili)约有1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及非洲东部的热带至亚热带地区,并在我国南北各省广泛栽培。其蓇葖果成熟后开裂,开裂心皮呈叶状,膜质,易鉴别。该属果实化石非常匮乏,迄今仅报道两例,分别产自山东临朐的下中新统和云南临沧的上中新统。本文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下中新统山旺组梧桐属蓇葖果化石的再观察,发现2 种梧桐属植物——Firmiana sinomiocenica Hu and Chaney 和F.yunnanensis Xie and Manchester,并对F. sinomiocenica 的种征进行了修订。这些新材料表明中新世早期梧桐属在华东地区已经具有一定的多样性。Firmiana sinomiocenica 与现生种F. simplex (L.) W. Wight 最为相似,可能指示F. simplex 是梧桐属中比较原始的种类。Firmiana sinomiocenica 的心皮和种子大小暗示,在距今约17 Ma 时,梧桐属的染色体倍性可能已和现生的梧桐类似。值得注意的是,梧桐属蓇葖果化石呈叶状,可以借助风力传播。本文结合山旺植物群中其他翅果化石的研究,认为果实的风力传播方式在该植物群中已经较为普遍。

邓涛[4](2020)在《泗洪搜寻》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8月20日的凌晨北京下起了小雨,到天亮时丝毫没有减弱,反而时断时续地加强起来。已经到了夏天的末尾,降雨正在将暑热一点点地赶走。雨势并没有影响我们的计划,甚至还有些欣喜,因为可以为旅途带来清凉。我们驾车前往江苏省泗洪县,而起因最早源于杨钟健先生在1955年发表的文章"记安徽泗洪县下草湾发现的巨河狸化石"。什么,安徽省泗洪县?没错,泗洪这个县名是1947年将泗南县与洪泽湖西部合并后取的新名,而在1955年3月以前属安徽省。为了便于洪泽湖的统一管理,

李静[5](2019)在《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识别、生物地理及种质资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Pleurotus ostreatus species complex隶属于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类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腐生真菌,具有重要经济和生态价值,但对其物种划分、生物地理及种质资源研究还十分有限。该复合群物种在我国广泛栽培,并被统称为“平菇”,但由于该复合群物种形态分化滞后和形态可塑性较强,分类困难而混乱,前期研究大多因为取样不全或基于有限的基因片段,未能充分揭示该复合群的物种多样性。如何精准构建我国“平菇”家谱并快速准确地鉴别其中的物种,是生产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平菇”家族中的糙皮侧耳P.ostreatus栽培较为广泛,但目前对其遗传多样性认识不深,频繁地国内外引种驯化导致其育种历史不明,有碍今后育种工作。在广泛采样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四个基因片段对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真菌开展分子系统学研究,以期揭示我国“平菇”栽培菌株的分类地位;在全球广泛采样并借阅国内外馆藏标本的基础上,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进行单拷贝直系同源核基因测序,以便重建系统发育框架并对其开展生物地理学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对我国糙皮侧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鉴别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编码翻译延长因子(TEF1)以及基因编码RNA聚合酶II第一大亚基和第二大亚基(RPB1和RPB2)四个基因片段,自测DNA序列1001条,对我国284份来自不同菌种保藏中心、菌种公司和野外采集的“平菇”菌株和标本进行了分子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明晰了我国栽培“平菇”的种间关系,结合形态特征将其分成7个物种,即冷杉侧耳P.abieticola、佛罗里达侧耳参照种P.cf.floridanus、刺芹侧耳(杏鲍菇)P.eryngii、糙皮侧耳P.ostreatus、卵孢侧耳P.placentodes、肺形侧耳P.pulmonarius和“白灵菇”P.tuoliensis;发现现有栽培菌株56%的学名存在误用现象;评价认为RPB2是最适合作为该复合群物种鉴定的DNA条形码。2.全球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发育重建和系统发育种识别基于40个单拷贝直系同源核基因片段,对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的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样品进行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以1762条自测序列构建了该物种复合群较为全面的分子系统发育框架。结果显示:40个基因的联合矩阵分析强烈支持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是一个自然的单系,共包括三个主要分支和七个亚分支;支系Ⅰ位于该复合群的最基部;支系Ⅲ是最大的支系,其中亚支系Ⅲa为本研究首次提出的独立支系,与分布在北半球的其他三个亚支系形成了姐妹群关系。根据多基因谱系一致性系统发育种识别法(GCPSR),共识别出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20个系统发育种,其中包括7个新的系统发育种。3.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生物地理研究基于分子钟推算和祖先分布区重建,首次开展了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历史生物地理学研究。结果显示,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可能于始新世晚期(38Ma)起源于东亚,青藏高原的隆升和晚始新世全球气候变冷可能导致其分化为两个主要分支。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于不同地质时期可能通过白令陆桥或北大西洋陆桥从东亚传播至北美,之后由于多次扩散和隔离事件分别在新旧世界内部进行多样性分化。渐新世中期,东亚和南美之间的联系可能是通过长距离扩散实现的。中新世晚期全球气候进一步变冷变干和第四纪冰期导致的生境片断化,促进了糙皮侧耳复合群内的多样性分化。间断分布于东亚、北美、欧洲和非洲的Ⅱc亚支系中的物种可能是异域物种形成的结果。糙皮侧耳复合群早期物种生长的主要基质是松科、壳斗科等针叶树和阔叶树植物,约于6 Ma发生了向伞形科植物的转换。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演化速率并非恒定,于中新世晚期其演化速率发生了加速。4.中国糙皮侧耳种质资源多样性基于已有佛罗里达侧耳参照种的基因组序列,开发了21个具有较高多态性的SSR位点,并在我国91个糙皮侧耳菌株中进行扩增。该研究为我国糙皮侧耳栽培菌株构建起了分子指纹,证实了我国糙皮侧耳存在品种名混乱问题,10.5%的栽培菌株被冠以不合适的名称;发现了我国糙皮侧耳野生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蕴含着宝贵的基因库,对栽培菌株改良具有潜在重要价值;揭示了我国糙皮侧耳栽培菌株的育种历史,现存栽培菌株有三大来源:或引种自欧洲,或由中国野生菌株驯化,或中国菌株和欧洲菌株多次杂交。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糙皮侧耳种质资源,本研究构建了我国糙皮侧耳核心种质库。

张笑[6](2019)在《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绞股蓝属(Gynostemma BL.)隶属于葫芦科(Cucurbitaceae),属下包含2亚属16种2变种,中国有2亚属14种2变种,主要分布于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因其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受到许多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重视。然而,野外调查发现,绞股蓝属植物自然居群生长的地理环境复杂,该属物种在分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生态变异类型,而且多个物种间形态特征交叉、过渡现象严重,为基于形态学的绞股蓝属植物的分类和系统发育带来挑战。目前,人们对绞股蓝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及药理药性研究、形态学与细胞学研究、基于少数分子标记的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而对该属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尚未报道,因此,构建绞股蓝属物种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图谱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利用绞股蓝属植物的叶绿体全基因组(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和核基因组分型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的数据,并结合形态学的量化数据共同研究绞股蓝属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群体遗传特征,揭示中国亚热带地区绞股蓝自然居群的进化和群体动态历史。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绞股蓝叶绿体DNA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获得了完整的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和图谱。结果表明:双链环状的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大小为157,576 bp,总GC碱基含量为37.00%。共预测到139个功能基因,包括91个蛋白编码基因,30个tRNA基因和8个rRNA基因。该研究首次获得绞股蓝属植物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为绞股蓝属以及葫芦科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2)在对8个绞股蓝属物种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研究中发现: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具有经典的四部分结构,即一个大单拷贝区LSC(平均长度86,834 bp),一个小单拷贝区SSC(平均长度18,649 bp)以及两个相互间隔且反向互补的反向重复区IRa和IRb(平均长度26,174 bp);每个叶绿体基因组均编码133个基因,其中包括87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基因,37个tRNA基因和1个假基因infA。基因组在结构、基因组成和顺序上都很保守。通过对叶绿体基因组中3种长重复序列和SSR的搜索,结果发现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序列中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且大多数重复序列分布于基因间隔区和内含子上。另外,综合序列变异和mVISTA的研究表明,叶绿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区CDS比非编码区CNS保守,反向重复区IR比单拷贝区SC保守。属内物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表明绞股蓝属可分为2个亚属,其结果与形态学分类一致。(3)对10个葫芦科代表属的物种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葫芦科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相对保守,结构稳定且均未发生基因重排事件。选择压力分析表明在3个基因(accD,clpP和matK)中存在一些受选择位点,由这3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植物发育和能量转化、叶绿体蛋白合成以及基因转录,可能在葫芦科植物应对陆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葫芦科的叶绿体基因组属于GC缺失类型,而且在第三个密码子位置上有较强的A/T偏好。本研究揭示了psbL基因中的一个非常规起始密码子,即原本的起始密码子ACG变成了AUG,这是由于RNA编辑引起的,它可以修饰突变,调节叶绿体基因的表达,是植物叶绿体中的一种校正机制。系统发育树(ML和BI)表明锥形果属Gomphogyne,雪胆属Hemsleya和绞股蓝属Gynostemma构成葫芦科中最早分化的谱系。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叶绿体基因组数据可以有效地解决葫芦科内不同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此外,该研究可为今后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潜在的分子标记和DNA条形码,并为丰富葫芦科叶绿体基因组资源做出巨大贡献。(4)本研究利用量化的形态学数据和分子基因组层面的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和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基因分型的分析对绞股蓝属植物13种2变种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证实绞股蓝属下包含2个亚属,即绞股蓝亚属和喙果藤亚属。翅茎绞股蓝、广西绞股蓝和扁果绞股蓝应从绞股蓝亚属内移出,归入喙果藤亚属。而毛绞股蓝、毛果绞股蓝、缅甸绞股蓝和大果绞股蓝应合并为“毛绞股蓝”,并且可与长梗绞股蓝、光叶绞股蓝和绞股蓝进行归并,作为一个广义的“绞股蓝”物种对待。Beast分化时间的计算发现绞股蓝属的分化始于早第三纪晚期(23.02 Ma),属内亚属的分化时间在中新世时期(12.75 Ma),而属内物种的分化主要集中在第三纪上新世末期与第四纪更新世初期(3Ma)。末次间冰期(0.13 Ma)时,绞股蓝属植物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部地区,当末次冰期(0.02 Ma)来临,绞股蓝亚属的分布范围逐渐西移至内陆,到达横断山区和秦岭大巴山区,而喙果藤亚属的分布范围在本地收缩,形成各自避难所;冰期过后的扩散过程中可能存在杂交和遗传漂变,从而形成现今物种的系统关系和分布格局。另外,本研究中基于SNP数据对绞股蓝属植物进行遗传结构的研究,结果发现绞股蓝属植物可划分为东西部两个分区,我们推测,在绞股蓝属各物种的形成和扩散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5)最后,本研究首次从基因组水平探讨了绞股蓝不同地理居群的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绞股蓝的居群遗传多样性低(He=0.175,Ho=0.183),居群间分化程度较高(FST=0.984),且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30个居群可以分为南北两个分组,而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和秦岭-巴山地区的居群在进化历史上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总之,本研究通过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的构建,对该属内物种和其近缘属(葫芦科代表属)部分物种的叶绿体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并结合核基因组分型和量化的形态学数据深入讨论了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分类与进化关系。另外,还利用简化基因组数据分析探讨了该属植物的群体遗传进化和动态历史,加深人们对绞股蓝属分子遗传背景的了解,并为东亚地区植物的保护提供有效信息。

董俊玲[7](2019)在《福建中新世植物化石、古大气CO2及植物—昆虫关系》文中研究说明陆生植物的起源和演化受其生存环境的调控和制约,植物物种及其组合特征能够反映植物生长时期的气候环境特点,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植物化石的气孔参数为研究pCO2浓度变化提供了新的视角,成为重建pCO2浓度最可靠的代用指标之一。植物和昆虫是陆地生态系统上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作用的古生物数据记录了陆地生态系统的进化历史。昆虫摄食行为留下的痕迹是植食性昆虫活动的直接证据,为研究植物与昆虫之间的营养共生关系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福建中新世佛昙植物群中丰富的植物化石是记录这一时期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叶片上丰富的取食痕迹为研究新近纪昆虫取食学提供了充足的证据。本文对福建漳浦中新世佛昙群中的植物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对植物化石宏观形态及微细结构特征的详细描述,对比现生种及化石种,利用聚类分析法,准确鉴定14科16属27种被子植物化石(含17个新种)。其中单子叶植物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12科14属25种。佛昙植物群物种的生长型和生活型特征表明佛昙植物群是以常绿阔叶植物为主的地带性植被。灌木、藤本植物、攀援植物、乔木和草本植物的出现表明佛昙森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多层结构。植物组合的生境特征也说明沉积地层在中新世时可能是湿润的湖泊或沼泽盆地环境。植物化石的气孔密度与外界大气CO2浓度变化呈反比关系,是重建地史时期pCO2浓度重要的理论支持。本论文选用三种植物Liquidambar fujianensis,Calophyllum zhangpuensis,Syzygium fujianensis sp.nov.,结合气孔参数和碳同位素数据,利用气体交换模型,包括Franks模型和Konrad模型对福建漳浦中新世的pCO2浓度进行重建。结果显示:福建漳浦中新世的pCO2浓度为394–743 ppmv。这一估算值高于多数利用海洋地球化学指标和陆地指标获得的中新世时期的CO2浓度估算值。本文重建的数据值与中新世温暖的气候背景相符合,支持了大气温度与pCO2浓度之间存在的耦合关系。同时也证明了气体交换模型在CO2浓度比较高的情况下能够保持高的灵敏度。本文对佛昙植物群第二沉积层两个层位中3420个植物叶片上出现的昆虫取食频率和取食多样性进行评估。识别5种功能取食组,包括叶外部取食、刺吸、产卵、潜叶及虫瘿,并记录了85种具体的损害类型(DTs),揭示了中新世福建漳浦地区植物与昆虫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此外,高丰度的昆虫取食频率和取食多样性反映了中新世温暖的气候环境和较高的pCO2浓度,这与气候重建的结果相符合,说明昆虫取食规律可以用来评估古气候特征和提供气候变化的证据。对比现生寄主植物上昆虫取食发生的类型及形态,推断中新世佛昙群中可能存在的植食性昆虫包括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翅目等,具体可能包括瘿蚊科、姬小蜂科、盲蝽科、瘿蜂科、叶蜂科、榕小蜂科、蛾类以及蚜虫等。佛昙群两个单层中叶片上昆虫取食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个层位中的昆虫取食多样性具有显着差异,反映了降水、植物多样性、昆虫组成和密度及植物防御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

薛莉[8](2019)在《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北半球温带森林植物区系中,东亚比同纬度北美、欧洲地区体现出更高的生物多样性,例如,鹅耳枥属共约50种,其中46种分布于东亚地区,但目前对于该属在东亚的多样性演化历史还不清楚。化石是植物在地质时期存在和演化的直接证据,对于认识植物的多样性演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系统的研究了滇东南马关地区下中新统地层中发现的33件鹅耳枥属苞片化石标本,对其属种分类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讨论,识别出鹅耳枥属6种,其中新种2种,近似种4种:川黔千金榆(近似种)Carpinus cf.fangiana Hu、千金榆(未定种)Carpinus sp.、马关鹅耳枥Carpinus Maguanensis L.Xue,L.B.Jia,S.T.Zhang sp.nov.、粤北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chuniana Hu、软毛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mollicoma Hu、云贵鹅耳枥(近似种)Carpinus cf.pubescens Burk.,并系统的描述了马关地区Carpinus苞片的形态特征,其中千金榆(未定种)与马关鹅耳枥2种为全缘苞片灭绝种。通过对马关鹅耳枥属化石研究,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马关一狭小的地理区域中发现了鹅耳枥属的6个物种,表明鹅耳枥属在早中新世时就在马关地区有很高的多样性。(2)马关鹅耳枥属中包含有2种以全缘苞片为代表的灭绝种,表明鹅耳枥属在东亚的演化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灭绝现象。(3)鹅耳枥属的演化可能与东亚环境高异质性紧密相关,是一个多样性不段积累的过程,如最近发表的两个新种可能就是新近由于奠基者效应分化出来的。(4)鹅耳枥属是滇东南喀斯特石灰山的重要分子,多种鹅耳枥属在滇东南的发现表明喀斯特森林可能在中新世时就存在。前三点表明鹅耳枥属的演化是一个‖Museum‖(博物馆)和―Cradle‖(摇篮)并存的模式,但就―Museum‖来说,也并不是说不存在灭绝现象。除此之外,本文收集整理了鹅耳枥属现生种分布资料及化石记录,并综合探讨了鹅耳枥属的现生物种多样性中心分布特征以及鹅耳枥属在地质时期的时空演化规律,总结出其现生多样性分布中心在东亚中国西南部地区。其时空演化规律与古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通过鹅耳枥属亲缘花粉属的分布以及鹅耳枥属基部类群C.japonica的分布,推测鹅耳枥属可能起源于东亚,后扩散迁移至欧洲、北美洲。(2)中新世是鹅耳枥属繁盛发展的时期,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3)欧洲、美洲、中亚等地区均存在鹅耳枥属的灭绝现象,但前二者与后者灭绝原因有所差异。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9](2019)在《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第四纪地层以陆相为主,沉积类型多样,北方以风成沉积、河湖相沉积为主,南方以受风化作用影响较强的网纹红土以及河湖相沉积和洞穴/裂隙沉积为特征,青藏高原地区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及山麓沉积.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有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综合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气候地层学研究和轨道调谐定年,已建立海相第四系和黄土高原第四纪黄土-古土壤序列的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通过230Th定年,已建立64万年来石笋记录的高精度绝对年代标尺及轨道-亚轨道尺度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氧同位素时间序列.对于其他第四纪陆相地层,目前已建立地磁极性倒转控制下的第四纪年代地层学框架.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总结中国代表性第四纪地层单元年代学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中国第四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和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综合多学科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将来有望建立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的中国陆相第四系气候地层学年表以及综合考虑海陆相地层的、统一的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系统.

郭渊[10](2018)在《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科学考察及历史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政府地质、石油等部门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进行多次科学考察,获得了关于南海物理海洋环境、海洋生物与生态环境、海底地质等大量第一手科学考察数据和样品,这为中国有效管理南海这块"蓝色国土"、科学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南海资源奠定了重要基础。科学考察与扞卫主权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考察队通过对南沙地质地理的调查研究,为国家建设南沙岛礁补充和完善了大量资料,这对南海主权扞卫具有积极意义。

二、中新世鸟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新世鸟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地质
    1.2 岩相古地理
2 地质遗迹分类
3 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3.1 代表性古生物化石
        3.1.1 植物
        3.1.2 昆虫纲及蛛形纲
        3.1.3 两栖纲
        3.1.4 鸟纲
        3.1.5 哺乳纲
    3.2 典型剖面
    3.3 火山地貌
4 地学意义探讨
    4.1 地球科学
    4.2 古生物学
    4.3 地层学
    4.4 沉积学
    4.5 火山地质学
5 结论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
2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
3 中国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
    3.1 中国鸟类特有种地理分布与特有化现象
    3.2 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
    3.3 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
4 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
    4.1 地形异质性的影响
    4.2 降水和能量的影响
    4.3 气候稳定性假说
    4.4 接触带假说
    4.5“山区物种泵”(montane species-pump)假说
    4.6“山区博物馆”(montane museum)假说
5 中国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
    5.1 谱系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地理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5.2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研究历史
    5.3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
    5.4 鸟类谱系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6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6.1 谱系地理学发展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6.2“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组学研究,促进了对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解析

(3)山东中新世山旺组梧桐属(锦葵科)蓇葖果化石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系统古植物学
4 讨论
    4.1 埋藏环境
    4.2 山旺梧桐属化石的演化意义

(5)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识别、生物地理及种质资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简介
    1.2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1.2.2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鉴定研究
        1.2.3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生物地理学和演化速率研究
    1.3 中国糙皮侧耳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历史和现状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鉴定及DNA条形码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收集
        2.1.2 分子系统学研究
        2.1.3 DNA条形码研究
        2.1.4 “糙皮侧耳”菌株PC15鉴定研究
    2.2 结果
        2.2.1 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系统发育重建
        2.2.2 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系统发育种的识别
        2.2.3 对已公布基因组的“糙皮侧耳”菌株PC15的物种鉴定
        2.2.4 DNA条形码候选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成功率
        2.2.5 条形码间隔的评估及种内和种间遗传差异的统计学检验
        2.2.6 物种分辨率
    2.3 讨论
        2.3.1 中国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鉴定
        2.3.2 DNA条形码的综合评价
第3章 全球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识别和生物地理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收集
        3.1.2 分子系统学研究
        3.1.3 生物地理学研究
    3.2 结果
        3.2.1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系统发育重建
        3.2.2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系统发育种的识别
        3.2.3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分化时间的推断
        3.2.4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祖先分布区域重建
        3.2.5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演化速率分析
    3.3 讨论
        3.3.1 系统发育重建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3.3.2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起源
        3.3.3 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
        3.3.4 长距离传播
        3.3.5 肺形侧耳姐妹类群在东亚、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的分化
        3.3.6 物种形成机制的初步推测
第4章 中国糙皮侧耳的遗传多样性、育种历史及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收集和保藏
        4.1.2 DNA提取
        4.1.3 SSR位点开发和引物设计
        4.1.4 SSR位点检测和PCR扩增
        4.1.5 遗传多样性分析
        4.1.6 核心种质库的构建
    4.2 结果
        4.2.1 SSR位点的开发
        4.2.2 SSR引物的种间通用性
        4.2.3 中国糙皮侧耳菌株鉴定研究
        4.2.4 中国糙皮侧耳的遗传多样性
        4.2.5 中国糙皮侧耳的遗传结构
        4.2.6 中国糙皮侧耳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及其遗传多样性
    4.3 讨论
        4.3.1 SSR引物的种间通用性评价
        4.3.2 中国糙皮侧耳中不合理的菌种命名
        4.3.3 野生菌株和栽培菌株的遗传背景差异
        4.3.4 中国糙皮侧耳的育种历史
        4.3.5 中国糙皮侧耳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对将来菌种选育的作用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6)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植物系统发育学(phylogenetics)概述
        1.1.1 系统发育学的简介
        1.1.2 系统发育研究的现状
    1.2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概述
        1.2.1 群体遗传学简介
        1.2.2 群体遗传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1.3 基因组学(Genomics)概述
    1.4 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5 绞股蓝属的概况与研究进展
        1.5.1 绞股蓝属植物的形态学特征
        1.5.2 绞股蓝属的系统分类与发展
        1.5.3 绞股蓝属化学成分、应用及开发前景
        1.5.4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和群体遗传学研究进展
    1.6 存在的问题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的构建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植物样本
        2.1.2 DNA建库测序
        2.1.3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2.2 结果
        2.2.1 Illumina测序建库
        2.2.2 叶绿体基因组组装注释
        2.2.3 绞股蓝叶绿体基因组与公共数据库的比对
    2.3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绞股蓝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与DNA提取
        3.1.2 叶绿体基因组的Illumina测序,组装和注释
        3.1.3 重复序列分析
        3.1.4 序列比较分析
        3.1.5 选择压力和重组检验
        3.1.6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3.2 结果
        3.2.1 绞股蓝属完整叶绿体基因组的组装结果和基因特征
        3.2.2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重复序列和SSR
        3.2.3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序列分化
        3.2.4 绞股蓝属叶绿体基因组的边界区比较和序列对比
        3.2.5 选择压力和重组检验分析
        3.2.6 系统发育分析
    3.3 讨论
        3.3.1 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变异与进化
        3.3.2 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第四章 葫芦科植物叶绿体基因组比较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植物材料和DNA提取
        4.1.2 Illumina测序,组装和注释
        4.1.3 完整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
        4.1.4 叶绿体基因组变异分析
        4.1.5 微卫星和重复序列分析
        4.1.6 选择压力分析
        4.1.7 密码偏好性和非传统起始密码子分析
        4.1.8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
    4.2 结果
        4.2.1 叶绿体基因组测序组装结果及基本特征
        4.2.2 IR/SC边界区,基因组重排和序列变异
        4.2.3 重复分析和微卫星(SSR)
        4.2.4 选择压力分析
        4.2.5 密码子使用偏好和非常规起始密码子
        4.2.6 系统发育分析
    4.3 讨论
        4.3.1 葫芦科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进化和变异
        4.3.2 受选择基因和RNA编辑
        4.3.3 葫芦科的系统发育
第五章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
        5.1.2 形态学特征的统计与测量
        5.1.3 叶绿体基因组的获得与系统发育分析
        5.1.4 GBS简化基因组分析
        5.1.5 绞股蓝属植物分布区模拟
    5.2 结果
        5.2.1 基于形态学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5.2.2 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5.2.3 基于GBS简化基因组的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研究
        5.2.4 绞股蓝属的分布区模拟
    5.3 讨论
        5.3.1 绞股蓝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5.3.2 绞股蓝属的遗传结构和群体动态历史
第六章 基于GBS简化基因组的绞股蓝植物群体遗传研究
    6.1 材料和方法
        6.1.1 植物样品和DNA提取
        6.1.2 文库构建和测序
        6.1.3 质量控制和酶切统计
        6.1.4 SNP检测和BWA比对
        6.1.5 群体遗传分析
        6.1.6 选择清除分析
        6.1.7 生态位模拟(ENM)和环境变量分析
    6.2 结果
        6.2.1 酶切与文库构建结果
        6.2.2 连锁不平衡检验和遗传多样性
        6.2.3 遗传结构
        6.2.4 选择清除分析和功能预测
        6.2.5 生态位模拟分析结果
        6.2.6 环境因素对绞股蓝遗传结构的影响
    6.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福建中新世植物化石、古大气CO2及植物—昆虫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概述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现状
        1.2.1 福建漳浦佛昙植物群及古气候研究进展
        1.2.2 中新世古大气CO_2记录
        1.2.3 昆虫的植食性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概况
第三章 材料和方法
    3.1 研究材料
    3.2 研究方法
        3.2.1 角质层分析方法
        3.2.2 古大气CO_2分析方法
        3.2.3 昆虫植食性分析方法
第四章 佛昙群植物化石系统描述和古环境分析
    4.1 鼠李科(Rhamaceae Jussie)化石
    4.2 枫香树属(Liquidambar L.)化石
    4.3 榕属(Ficus Linn.)化石
    4.4 蒲桃属(Syzygium Gaertn.)化石
    4.5 菝葜属(Smilax Linnaeus)化石
    4.6 千屈菜科(Lythraceae Jaume Saint-Hilaire)化石
    4.7 莲属(Nelumbo Adans)化石
    4.8 其他被子植物化石
    4.9 福建漳浦中新世古环境分析
        4.9.1 佛昙群植物组成
        4.9.2 漳浦中新世古环境分析
第五章 福建漳浦中新世大气CO_2浓度
    5.1 概述
    5.2 Franks模型
    5.3 Konrad模型(ROM模型)
    5.4 叶片材料
        5.4.1 气孔参数及生化参数
        5.4.2 碳同位素数据
    5.5 气候参数
    5.6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福建漳浦中新世植物-昆虫关系
    6.1 研究材料
    6.2 昆虫损害类型与寄主植物
        6.2.1 外部取食类型
        6.2.2 刺吸式取食(Piercing and sucking)
        6.2.3 产卵(Oviposition)
        6.2.4 潜叶(Mining)
        6.2.5 造瘿(Galling)
    6.3 昆虫植食性分析
        6.3.1 损害频率
        6.3.2 损害多样性
        6.3.3 寄主植物损害水平
        6.3.4 昆虫植食性模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4 昆虫多样性分析
    6.5 昆虫损害多样性的时间动态研究
    6.6 总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东亚温带森林植物多样性研究简介
        1.2.2 桦木科鹅耳枥属植物研究进展
        1.2.3 新生代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4 中国中新世古植物群研究进展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过程及完成的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认识及进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理背景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3 马关地区中新世生物群基本面貌及主要特征
第三章 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研究
    3.1 现生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2 马关地区鹅耳枥属苞片形态学特征
    3.3 苞片形态学对比
        3.3.1 与现生种苞片对比
        3.3.2 与已发表化石种苞片对比
    3.4 小结
第四章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其演化初探
    4.1 鹅耳枥属多样性及时空分布
        4.1.1 现生鹅耳枥分布及多样性中心
        4.1.2 新生代时期鹅耳枥属时空分布
    4.2 鹅耳枥属化石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4.3 滇东南鹅耳枥属多样性特征
    4.4 滇东南喀斯特植物温带成分多样性演化初探
    4.5 鹅耳枥属化石与现生分布差异及其多样性演化意义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2 中国第四纪年代地层划分沿革
3 中国陆相第四系
    3.1 泥河湾阶
    3.2 周口店阶
    3.3 萨拉乌苏阶
4 中国第四纪代表性地层单元的年代学
    4.1 风尘堆积
        4.1.1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序列
        4.1.2 下蜀黄土
        4.1.3 其他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序列
    4.2 河湖相地层
        4.2.1 泥河湾盆地
        4.2.2 三门峡盆地
        4.2.3 榆社盆地
        4.2.4 元谋盆地
        4.2.5 鹤庆盆地
        4.2.6 大理盆地
        4.2.7 札达盆地
        4.2.8 其他沉积盆地
    4.3 南方红土 (网纹红土)
    4.4 中国南方洞穴和裂隙沉积
    4.5 石笋
    4.6 海相地层
        4.6.1 南海碎屑沉积
        4.6.2 南海生物礁沉积
        4.6.3 中国东部陆架沉积
5 中国各大区第四系对比格架
    5.1 北方陆相第四系
    5.2 南方陆相第四系
    5.3 海相第四系
6 结论、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10)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科学考察及历史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沙群岛地质勘探与海洋生物的调查
二南海北部和中部的大陆架、水文的科学考察
三南沙群岛及邻近海区的综合调查
四中国与西方国家南海海洋地质的联合调查
五南海科学考察的历史意义

四、中新世鸟类在我国的首次发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山旺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J]. 成世才,刘咏明,金兴. 矿产勘查, 2021(09)
  • [2]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 动物学杂志, 2021(02)
  • [3]山东中新世山旺组梧桐属(锦葵科)蓇葖果化石再研究[J]. 王姿晰,史恭乐,尹素心. 古生物学报, 2020(03)
  • [4]泗洪搜寻[J]. 邓涛. 化石, 2020(01)
  • [5]糙皮侧耳物种复合群的物种识别、生物地理及种质资源研究[D]. 李静. 云南大学, 2019
  • [6]绞股蓝属植物系统发育和群体遗传学研究[D]. 张笑. 西北大学, 2019(01)
  • [7]福建中新世植物化石、古大气CO2及植物—昆虫关系[D]. 董俊玲. 兰州大学, 2019
  • [8]滇东南马关地区早中新世鹅耳枥属苞片化石特征与鹅耳枥属时空分布研究[D]. 薛莉.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9]中国第四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邓成龙,郝青振,郭正堂,朱日祥.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20世纪70~90年代中国政府对南海的科学考察及历史意义[J]. 郭渊. 中国边疆学, 2018(02)

标签:;  ;  ;  ;  ;  

我国首次发现中新世鸟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