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徐家骝[1](1977)在《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文中提出 冰雹的生长条件除了可以从雹切片的分层结构反映出来之外,雹的形状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由于它们的形状以及雹内各生长层的外形(可从雹切片看)在雹落到地面以后仍然保持原形或基本上保持原形,故观测时较为方便,对雹的形状还可以用冰雹风洞作人工模拟实验。结合对冰雹内部结构和人工模拟冰雹生长过程的观测,可以从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判断它们在云中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因此,这类工作对成雹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陈星[2](2013)在《基于ABAQUS的冰雹撞击有限元分析》文中指出进入到本世纪,气候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极端天气多发的特点,同时航空业在更高航速、更多航班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因天气条件不佳导致的航班延误和飞行事故屡有发生。其中冰雹撞击问题日益成为威胁航空航天飞行器飞行安全的新课题。目前,国内的冰雹撞击工程实验和相关计算机模拟均处于起步阶段,凭借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利用ABAQUS软件进行冰雹撞击的有限元模拟,就是当前防撞、抗撞设计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本文历数了近五十年的冰雹撞击的事件,概述了冰雹撞击事故发生的特点,并总结了现阶段在这一问题上研究的不同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ABAQUS软件的有限元仿真的方法。本文介绍了ABAQUS软件的组成部分和操作流程,详述了弹塑性、弹塑性动力学、接触-碰撞等相关理论、数值解法及其在ABAQUS软件中的应用,研究了冰雹材料的力学特性,总结了高应变率下冰雹材料模型的定义,归纳出在ABAQUS软件虚拟环境中的冰雹本构模型及分离准则。对不同粒径、不同速度、不同入射角度、不同离心率的模拟冰雹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ABAQUS的有限元模拟方法能够较好地展现冰雹撞击的自然过程,该种方法在该问题的研究上具有一定可用性。通过对不同情况的模拟,初步探讨了不同情况下冰雹撞击的特点、规律,从而为进一步的设计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林荣会,杨冉,龚宇龙[3](2016)在《夹层玻璃受冰雹冲击的有限元模拟和冲击点的动态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雹作为常见天气现象,常损伤甚至击穿汽车挡风玻璃,为此,对其冲击汽车夹层玻璃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BAQUS软件模拟了固支和简支下夹层玻璃和等效玻璃受冰雹低速冲击的过程。结果表明:在夹层玻璃正面上的Mises应力分布较广,且关于中心冲击点对称,还在厚度方向上分布不均匀,其中PVB夹层上的应力远小于玻璃上的;等效玻璃上的Mises应力分布表现为"应力集中",冲击点周围区域的Mises应力远远大于其它区域;冰雹冲击夹层玻璃时,冲击点处的动态响应与板边的支撑方式无关。根据矩形板受弹丸冲击的理论计算了冰雹在中心冲击等效玻璃模型时冲击点的挠度。结果表明:按弹丸冲击平板来计算的等效玻璃板冲击点的挠度与模拟的厚度方向上的位移相近。
张国庆,孙安平[4](2007)在《青海东部一次强冰雹的微结构及生长机制研究》文中认为2004年8月18日青海省东北部大通、互助出现一次强降雹过程,利用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冰雹云生长过程并利用现场观测的雹谱和收集的雹块进行了冰晶、气泡结构和同位素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雹谱呈双峰型,雹块呈锥状,少数为椭圆体。冰雹切片中,雹胚以霰为主;雹块按生长方式分为四层,中间两层冰晶最长、厚度较大,表明这两个层次是这次降雹雹块的主要生长区,其生长高度较低、温度较高,生长厚度较大。锥形雹块的气泡以径向纹理为主,近似于椭圆形的雹块中的气泡以纬向纹理为主。雹块中的气泡浓度分布皆呈单峰型,气泡谱宽不超过100μm。雹块透明、不透明层气泡浓度不完全一致,有所起伏。对各层氘同位素的测量结果表明,雹块生长温度相应在-10.0-24.0℃,生长高度相应在4.59.0 km(海拔高度),雹块在相对湿融的气层中,上、下翻滚增长,与冰晶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石君志[5](2019)在《基于天气雷达的冰雹暴雨智能化临近预报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雹和短时强降水是我国常见的两种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具有空间尺度小、演变迅速的特点,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主要基于天气雷达。天气雷达网覆盖范围广且时空分辨率高,在运行时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对自动化预报算法的依赖性较强。但已有的预报算法智能化程度低,不能充分地利用雷达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以做出综合预报决策。近期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改进雷达强对流自动化预报算法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研究了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方法在基于天气雷达的冰雹、短时强降水临近预报中的应用,做出了以下具体工作:(1)为了将一种与降雹有关的雷达形态特征——弱回波区引入自动化预报系统,提出了弱回波区自动识别和量化算法,并使用历史实况数据验证了所得的量化值与冰雹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另外,以弱回波区识别算法为基础,提出了显着弱回波区自动剖面算法,可在人工预报或消雹决策时为预报员实时提供具有最大信息量的对流单体剖面图。(2)为解决对流单体的天气类型判断问题,依据对流形成与发展的物理机制和业务预报经验从雷达和探空数据中提取了相关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冰雹-短时强降水分类方法。整套方法包括冰雹判断分类器和降水预测分类器两个基于机器学习的分类模型,可在有一定预报提前量的要求下对天气类型做出判断。此外,针对冰雹实况收集困难、易于遗漏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正样本-无标注样本学习的冰雹-非雹分类模型,以缓解冰雹实况记录不完整导致的负样本集污染问题,并降低了模型训练成本使其易于在不同地区推广。(3)针对强对流降水的高时空变异性会影响定量降水估测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分区的雷达-雨量计联合定量降水估测算法。算法使用观测点处的雷达和雨量计的测量信息对观测点进行聚类,再依据聚类信息将雷达降水场划分为多个子区域,通过在每个子区域内进行独立降水估测以避免不同类型降水之间的相互影响。
谢海兵,刘长江,王梦斐,姜苏,刘坚,郑周练[6](2021)在《伞形张拉膜结构在冰雹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工程中常用的伞形张拉膜结构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冰雹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问题。设计制作各种试验装置,通过对伞形膜结构的冰雹冲击试验,得到了冰雹冲击伞形膜结构不同测点的位移、速度以及边索的张拉松弛率。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模拟冰雹对伞形膜结构的冲击,并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试验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结果表明,冰雹冲击会造成伞形膜结构产生大变形,并加速应力松弛,甚至导致膜面撕裂破坏。该结果为研究群冰雹冲击动力响应打下基础,也为张拉膜结构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出工程参考依据。
罗丽萍[7](2018)在《中国东部地区强对流冰雹过程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季节性明显、局地性强、具有突发性和阵性特征的气象灾害。因缺乏冰雹形成物理过程的详细观测,人们对冰雹形成的宏观动力和微观物理机制了解还很不够,冰雹预报问题也是目前一国际难点。以往研究表明,制约模式冰雹预报能力的关键在于模式中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不能准确地描述风暴中冰雹粒子的谱分布及生长过程。本文选取脉冲和多单体两类不同冰雹风暴为研究对象,开展冰雹定量预报方法及评估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对冰雹定量预报能力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基于诊断谱形参数的双参数微物理方案。基于模拟结果,分析了冰雹形成的主要微物理过程。另外,还研究了长生命史多单体冰雹风暴的触发和维持机制,为提高我国强对流风暴的预报能力提供依据。对于脉冲冰雹风暴,本文以2014年3月19日浙江台州冰雹风暴为例,采用ARPS数值模式中单参数、双参数和三参数微物理方案进行高分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三参数方案模拟的风暴演变、地面累计降水及最大可能冰雹尺度等与观测最为接近。基于三参数模拟结果,分析了脉冲冰雹风暴的微物理结构演变特征。根据地面降雹通量的时间变化倾向,将此次脉冲风暴的生命史分为三个阶段:发展期、成熟期和消亡期。采用数值诊断分析方法对不同生命史阶段的微物理过程和微物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探索了此类短生命史脉冲冰雹风暴的生消机理及其风暴的垂直结构与环境风切变的关系。最后,提出包含动力和微物理过程相互作用的脉冲冰雹风暴生命史概念模型。对于多单体冰雹风暴,本文选取2015年4月28日江苏冰雹风暴进行研究。本文使用ARPS模式进行高分辨率数值模拟,采用多种不同微物理方案进行敏感性实验。将模拟结果与业务雷达组合反射率以及由雷达观测反演的冰雹最大可能尺度进行对比,发现三参数的微物理方案对于此次多单体冰雹风暴的演变及风暴强度及地面最大可能冰雹尺度预报具有较大优势;其客观评估指数(Fraction skills score)与其他方案相比也明显比其他方案更高,其模拟的风暴内冰雹尺度分布及地面累积冰雹质量和浓度的分布也更为合理。粒子分选对风暴内雹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微物理过程及冰雹滴谱诊断结果显示,不同微物理方案中雹生长过程存在显着差异,是由于不同方案对冰雹粒子谱分布的形状参数描述存在差异。不同方案模拟的风暴内雹粒子分选程度及雹生长微物理过程这两方面的差异,共同导致了雹暴内及地面累积的雹分布特征差异。此外,本文三参数方案的模拟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三参方案诊断的谱形参数和平均中值直径进行拟合,得出新的谱形参数与粒子平均中值直径的关系,并利用该关系建立了诊断谱形参数的双参数微物理方案。将该方案耦合到ARPS模式中,并对江苏多单体冰雹风暴进行模拟并与观测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新设计的诊断谱形参数的双参方案显着提高了原始双参数方案对冰雹的预报能力,较好再现了实际冰雹风暴的强度及地面雹分布特征,结果接近于三参数方案,而计算成本与双参数方案相当。最后,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卫星、雷达观测及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的结果,对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造成雹灾严重的江苏多单体冰雹风暴的触发和维持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多单体冰雹风暴系统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流单体主要沿着江苏西北边界不断触发加强,风暴组织成西北-东南走向的线状,并向江苏东南部移动;江苏低层陆地和中国东海上两个低涡之间形成强辐合线,为此阶段的主要触发机制。第二阶段,强对流系统自身降水形成阵风锋,锋前偏北风与南风辐合加强,不断触发新的对流。另外,干湿敏感性实验表明,前行对流系统在海上降水形成冷池,冷池后向扩散将斜压水平涡管向上抬升,形成江苏东部海上低涡。该低涡与我国东部沿海陆地低涡之间形成强烈辐合。该低涡环流对江苏强对流冰雹风暴的触发及发展维持均起着重要作用。
梅垚[8](2018)在《利用偏振雷达观测研究高原对流云的宏微观结构》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利用可移式C波段双偏振雷达(C-POL)于2014年7-8月在西藏那曲地区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以7月30日和8月5日两次典型的冰雹天气为例,利用双多普勒雷达风场反演分析了支持冰雹云发生发展的动力结构,结合偏振雷达的相态识别方法分析了对流单体的相态变化过程,详细地展示了高原冰雹云内的动力、微物理、热力结构特征,研究了其相互作用的过程。获得以下结论:本文重点分析的两次对流过程均在午后(北京时)出现,从反演区域内的回波来看,多个单体同时发展,对流发展频繁、生消快,云体发展不够深厚,产生的雹粒直径较小,且多为霰粒子,整个过程持续三十分钟左右。高原地区的对流云强度跃增快,最高值可达60dBZ左右,但是对流云的水平及垂直尺度均不大,对流强回波区(>45dBZ)的水平尺度不超过8 km,垂直尺度不超过4 km。由于地势高,夏季高原的对流云一般都出现在0℃层以上。从RHI扫描的ZH,ZDR以及反演的相态(Class)分布图上,可以明显看出,粒子跟随“零线”抬高,不断增长,回波强度也越来越大,并最终超过主上升气流从另一侧降落,形成冰雹墙的整个动力与微物理过程。从连续时次的RHI扫描图上,还观测到对流单体发生发展过程中相态从湿雪到冰雹(霰)的变化,单体刚刚触发时,回波高度不高、强度很弱,但是却出现成片的湿雪区域,说明上升气流非常旺盛,0℃层以上的湿雪往往是由于强烈的上升气流将原本0℃以下的未完全融化的湿雪抬升到融化层以上,当这些湿雪重新凝结时,带来的潜热释放,将进一步释放促进了不稳定结构,加强上升气流,预示着这个单体开始发展。通过凝华、淞附、攀附等物理过程,仅仅10多分钟,这些湿雪就能够迅速增长成为冰雹。因此,如果某个刚刚生成的弱回波区域内,在融化层以上出现大量的湿雪,往往预示着该区域上升气流强劲,会迅速发展成强回波单体。通过三维风场反演得到的不同高度层的风场配置可以看出,垂直风切变的存在,使上升运动得以加强,有利于不稳定能量向动能的转换,单体从而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结合反演的风场和相态图可以看出,上升气流区往往对应着湿雪,下沉气流区常常对应着干雪和霰。
王致君,刘黎平,龚乃虎[9](1999)在《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过去与现在的发展情况。该研究工作始于1958 年,到现在已有40 年。主要研究工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1958 ~1965 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开展祁连山人工融雪、人工增雨及人工防雹的研究。1972 ~1978 年为第二阶段,主要开展甘肃省平凉市的人工防雹研究。1980 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主要开展雹云物理、人工触发闪电及人工防雹技术研究。本文除对上述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介绍外,还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探讨。
朱显谟,孙林夫,杨文治,周佩华,曹振东,陈国良,张淑光,王玉,邹厚远,王德轩,刘万铨,巨仁,杨小寅,蒋定生[10](1985)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分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基本概况与建设成就之后,详细剖析了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了其中的经验教训.文中还着重分析了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及农林牧副各业生产潜力,提出了资源合理利用与综合经营的具体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了5个地带25个区域的分区综合治理方案.为了保证这个方案的实施,本文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10条必需的保证措施.
二、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BAQUS的冰雹撞击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冰雹撞击问题综述 |
1.3 冰雹撞击问题研究 |
1.3.1 冰雹撞击特点及相关问题的复杂性 |
1.3.2 冰雹撞击问题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冰雹撞击基本理论及数值方法 |
2.1 引言 |
2.2 弹塑性基本理论 |
2.3 动态弹塑性关系 |
2.4 有限元数值方法 |
2.5 接触-碰撞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具软件 ABAQUS 介绍及工作思路 |
3.1 引言 |
3.2 ABAQUS 软件简介 |
3.2.1 软件模块组成 |
3.2.2 重要应用领域 |
3.3 本文仿真工作思路 |
3.3.1 工作界面介绍 |
3.3.2 基于 ABAQUS 仿真流程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冰雹、刚性靶有限元模型 |
4.1 引言 |
4.2 冰雹撞击刚性靶实验体系 |
4.2.1 试验方法和基本思路 |
4.2.2 试验装置及测量 |
4.2.3 参考实验结论 |
4.3 冰雹、靶体有限元模型 |
4.3.1 冰雹材料的机械性能 |
4.3.2 冰雹本构模型 |
4.3.3 弹性及物理特性参数 |
4.3.4 基于应变率的屈服强度 |
4.3.5 张力失效准则 |
4.3.6 冰雹、靶体几何模型 |
4.3.7 冰雹材料设定值汇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冰雹垂直撞击模拟 |
5.1 引言 |
5.2 冰雹垂直撞击靶体 |
5.2.1 问题描述 |
5.2.2 ABAQUS 参数设置及操作 |
5.2.3 方法可用性试验 |
5.2.4 粒径因素、速度因素试验 |
5.2.5 应变率、屈服应力关系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成角度及椭球体冰雹撞击模拟 |
6.1 引言 |
6.2 冰雹成角度撞击靶体 |
6.2.1 问题描述 |
6.2.2 成角度撞击试验 |
6.3 椭球体冰雹撞击靶体 |
6.3.1 问题描述 |
6.3.2 椭球体冰雹撞击试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自我简介 |
(3)夹层玻璃受冰雹冲击的有限元模拟和冲击点的动态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有限元模型 |
2.1 尺寸参数 |
2.2 建模方法 |
2.3 材料参数 |
2.4 模型介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简支夹层玻璃动态响应 |
3.1.1 冲击加载过程 |
3.1.2 冲击卸载后应力波在板面上的传播 |
3.1.3 夹层玻璃横截面界面上Mises应力分布 |
3.2 冲击点的模拟 |
3.2.1 简支夹层玻璃冲击点的位移 |
3.2.2 固支和简支状态下夹层玻璃冲击点的第三位移 |
4 板面受冲击时冲击点挠度 |
4.1 四周简支板中心冲击点的挠度公式 |
4.2 夹层玻璃的简化模型及模拟计算 |
4.2.1 等效玻璃板模型 |
4.2.2 等效玻璃板模拟 |
5 结论 |
(4)青海东部一次强冰雹的微结构及生长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冰雹生长的环流及卫星云图、 雷达观测分析 |
2.1 天气环流背景 |
2.2 卫星云图观测结果 |
2.3 雷达观测的冰雹云形成过程 |
3 雹谱、 雹胚的观测特征 |
3.1 雹谱资料获取 |
3.2 雹谱特征 |
3.3 冰雹的形态特征和雹胚类型 |
3.4 雹胚生长温度和高度 |
4 雹块的冰晶及气泡结构研究 |
4.1 冰晶结构 |
4.2 气泡结构 |
4.3 气泡浓度 |
5 雹块同位素的研究 |
5.1 实验方法 |
5.2 分析与讨论 |
6 小结 |
(5)基于天气雷达的冰雹暴雨智能化临近预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对流系统降雹机理和强降水机理研究现状 |
1.2.2 基于雷达的强对流天气临近预报研究现状 |
1.2.3 人工智能方法在气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强对流天气智能化临近预报的困难与挑战 |
1.4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组织结构 |
第2章 弱回波区的识别与量化 |
2.1 引言 |
2.2 方法 |
2.2.1 弱回波区候选区域检测 |
2.2.2 检测结果过滤 |
2.2.3 显着弱回波区自动剖面算法 |
2.2.4 弱回波区量化 |
2.3 实验与讨论 |
2.3.1 数据 |
2.3.2 实验设计与结果 |
2.3.3 案例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冰雹-短时强降水对流单体分类模型 |
3.1 引言 |
3.2 数据与预处理 |
3.2.1 数据 |
3.2.2 单体识别与跟踪 |
3.2.3 样本标注 |
3.3 特征提取 |
3.3.1 经典雷达冰雹参数 |
3.3.2 新冰雹判断特征 |
3.3.3 降水预测特征 |
3.3.4 特征处理 |
3.4 冰雹-短时强降水预报模型 |
3.4.1 方法描述 |
3.4.2 实验与讨论 |
3.5 基于PU学习的冰雹-非雹分类模型 |
3.5.1 方法描述 |
3.5.2 实验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分区的定量降水估测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方法概述 |
4.2.2 观测点聚类 |
4.2.3 降水区域划分 |
4.2.4 进一步质量控制 |
4.2.5 子区域降水计算 |
4.3 实验与讨论 |
4.3.1 数据 |
4.3.2 参数分析 |
4.3.3 验证方法 |
4.3.4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伞形张拉膜结构在冰雹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准备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装置 |
1.3 试验方案 |
2 冰雹冲击试验分析 |
2.1 不同粒径冰雹冲击动力响应分析 |
2.2 不同测点冰雹冲击动力响应分析 |
2.3 边索拉力变化分析 |
3 数值模拟分析 |
3.1 冰雹冲击膜面数值结果分析 |
3.2 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比分析 |
3.3 试验与数值模拟误差分析 |
4 结 论 |
(7)中国东部地区强对流冰雹过程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冰雹强对流风暴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冰雹天气气候特点 |
1.2.2 冰雹云宏微观结构 |
1.2.3 冰雹增长理论 |
1.3 冰雹预报方法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ARPS模式、微物理过程参数化与冰雹定量预报 |
2.1 ARPS模式 |
2.2 模式微物理过程参数化 |
2.2.1 Bin方案 |
2.2.2 Bulk方案 |
2.3 冰雹定量预报方法 |
2.3.1 地面最大可能冰雹尺度-MESH |
2.3.2 地面累积一定尺度冰雹数-SAHNC |
2.3.3 雹云内大于某尺度雹总数N_h及最大冰雹尺度-Dmax |
2.4 Neighborhood-based方法对冰雹MESH预报定量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一次脉冲冰雹风暴中冰雹定量预报和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脉冲冰雹风暴个例简介和实验设计 |
3.2.1 个例简介 |
3.2.2 实验设计 |
3.3 冰雹定量预报 |
3.4 脉冲冰雹云的宏微观结构与冰雹生长机理 |
3.4.1 发展阶段(0940-1010UTC) |
3.4.2 成熟阶段(1010-1040UTC) |
3.4.3 消散阶段(1040-1120UTC) |
3.5 脉冲冰雹风暴演变概念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一次江苏多单体冰雹风暴冰雹定量预报及预报能力评估 |
4.1 引言 |
4.2 多单体冰雹风暴个例简介和实验设计 |
4.2.1 个例简介 |
4.2.2 实验设计 |
4.3 不同微物理方案模拟冰雹风暴强度差异 |
4.4 不同微物理参数化方案的冰雹定量预报能力评估 |
4.4.1 地面最大可能冰雹尺度-MESH |
4.4.2 地面累积冰雹质量和浓度 |
4.4.3 冰雹云内雹尺度分布特点 |
4.5 不同微物理方案中冰雹生长差异诊断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基于诊断谱形参数的双参数微物理方案设计和性能评估 |
5.1 引言 |
5.2 方案设计思路及与ARPS的耦合 |
5.3 设计方案性能评估 |
5.3.1 实验设计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江苏多单体冰雹风暴触发和演变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冰雹风暴天气背景分析 |
6.3 实验设计 |
6.4 模拟结果与观测验证 |
6.4.1 雷达反射率对比 |
6.4.2 地面累积降水分布 |
6.5 对流触发与维持机制 |
6.6 海上低涡涡度来源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讨论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8)利用偏振雷达观测研究高原对流云的宏微观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高原对流云的研究进展 |
1.2.2 利用多普勒雷达探测对流云的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线偏振雷达的原理及数据质量控制 |
2.1 双线偏振雷达的工作原理 |
2.2 双线偏振雷达获得的参数信息 |
2.2.1 水平反射率因子(Z_H) |
2.2.2 差分反射率因子(Z_(DR)) |
2.2.3 差传播相移率(K_(DP)) |
2.2.4 零滞后相关系数(ρ_(HY)) |
2.3 数据来源 |
2.4 质量控制 |
2.4.1 系统误差标定 |
2.4.2 衰减订正 |
2.4.3 地物回波识别 |
2.4.4 退速度模糊 |
2.4.5 雷达反射率资料三维格点化 |
第三章 双多普勒雷达三维风场反演 |
3.1 径向速度格点化 |
3.2 基本假定 |
3.3 双多普勒雷达风场直接合成法 |
第四章 相态识别 |
4.1 双线偏振雷达参数及其特征 |
4.2 基于模糊逻辑法的相态识别 |
第五章 个例分析 |
5.1 个例分析1—2014年7月30日 |
5.1.1 天气环境条件分析 |
5.1.2 回波发展过程 |
5.1.3 RHI分析 |
5.1.4 动力及微物理过程分析 |
5.2 个例分析2—2014年8月5日 |
5.2.1 天气环境条件分析 |
5.2.2 回波发展过程 |
5.2.3 RHI分析 |
5.2.4 动力及微物理过程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40年人工影响科学研究工作回顾 |
3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展望 |
3.1 催化机理和催化方法的研究 |
3.2 发展新的探测手段 |
3.3 作业工具和方法的研究 |
3.4 效果检验的研究 |
3.5 人工触发闪电的研究 |
四、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冰雹和软雹的形状及其生长过程中的某些特点[J]. 徐家骝. 兰州大学学报, 1977(04)
- [2]基于ABAQUS的冰雹撞击有限元分析[D]. 陈星.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3(06)
- [3]夹层玻璃受冰雹冲击的有限元模拟和冲击点的动态响应[J]. 林荣会,杨冉,龚宇龙. 硅酸盐通报, 2016(11)
- [4]青海东部一次强冰雹的微结构及生长机制研究[J]. 张国庆,孙安平. 高原气象, 2007(04)
- [5]基于天气雷达的冰雹暴雨智能化临近预报方法研究[D]. 石君志. 天津大学, 2019(01)
- [6]伞形张拉膜结构在冰雹冲击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研究[J]. 谢海兵,刘长江,王梦斐,姜苏,刘坚,郑周练. 振动与冲击, 2021(10)
- [7]中国东部地区强对流冰雹过程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D]. 罗丽萍. 南京大学, 2018(09)
- [8]利用偏振雷达观测研究高原对流云的宏微观结构[D]. 梅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王致君,刘黎平,龚乃虎. 高原气象, 1999(03)
- [10]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分区[J]. 朱显谟,孙林夫,杨文治,周佩华,曹振东,陈国良,张淑光,王玉,邹厚远,王德轩,刘万铨,巨仁,杨小寅,蒋定生.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专集), 19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