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胡镜荣,石凤英[1](1983)在《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全新世以来,气候和新构造运动控制了华北平原古河道的发育,而许多重要河流由于流经黄土地区,搬运和沉积了大量粒径为0.01—0.25毫米的泥沙,因而加速了河道的变迁。此外,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古河道的发育。在华北平原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古河道在空间分布、地貌形态、地层结构、颗粒特征、物质成分乃至所含化石等方面,都呈现比较明显的沉积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作为识别全新世以来华北平原古河道的指标。
李帅[2](2013)在《商河地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特征研究及精细地质模型建立》文中认为地震勘探结果表明,地表浅层沉积物特征与地震数据的采集、处理有着直接的关系,是影响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惠民凹陷商河地区进行地震勘探所获得的地震响应相差很大,尤其是在徒骇河及土马河之间,地震剖面模糊不清。因此,利用沉积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地球物理学和岩土工程学理论,对商河第四纪浅层进行沉积学特征研究,建立浅层地层的地质模型,寻找到最佳激发层位,为地震炮井位置和深度的部署提供帮助,从而获得较好的激发效果。自晚更新世以来,黄河频繁迁徙、摆荡、泛滥,隶属于黄河流域的商河地区受黄河影响,第四纪地表浅层发育黄河古河道沉积。利用浅层取心资料、粒度特征、古生物化石及静力触探等资料,对山东商河地区黄河古河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性主要为粉砂、泥质层及粉砂质泥交互出现。泥质粉砂及粉砂质泥在研究区中较为发育,颜色主要以黄褐色为主;粉砂主要呈厚层出现,颜色为黄褐色,粉砂中层理发育,典型的为槽状交错层理,为典型河道沉积;泥质层整体上发育较少,颜色主要为暗色及黄褐色,部分呈红色。暗色泥中含有大量螺化石,代表了潮湿气候条件下河漫湖泊沉积环境;而在红色泥层中常见泥裂现象,为河漫滩沉积产物,粉砂与泥的交互出现代表了不同时期的河流的发展与演化,为该时期河流的频繁迁徙和泛滥的结果。研究区古河道沉积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埋深30米以内自下而上发育三期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均具有典型河流二元结构,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三期黄河古河道沉积,古河道呈南西-北东向延伸。受地形、气候、水动力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三期古河道发育及分布具有继承性和差异性,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现今徒骇河和土马河之间,宽度约4.0公里。第三期古河道发育于晚更新世晚期至早全新世,此时气候由末次冰期向冰后期转变,气候干冷,古河道分布范围广,沉积物粒度粗;至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第Ⅱ期古河道发育,此时为冰后期,气候温暖湿润,普遍沼泽化;中全新世以来,第Ⅰ期古河道发育,特征与现代黄河相似,沉积物粒度较细。
李亚洲[3](2016)在《河北平原古大陆泽地区晚全新世古洪水记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平原处于太行山东侧,燕山南麓,为我国典型暴雨区的下游排泄区,区内地势平坦,洪水事件频发,是我国遭受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古大陆泽位于河北平原中南部,处于滏阳河、漳河、滹沱河等冲、洪积扇前缘地带,为太行山山区洪水的主要滞洪区之一,是研究古洪水的理想地点。在古大陆泽地区开展古洪水记录研究,明确过去洪水发生特征、规律及原因,可为预测及预防洪水提供基础的研究数据与科学依据,对于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现实与科学意义。本文选取古大陆泽东部的鱼营剖面与姚庄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古洪水研究。通过识别古洪水沉积层,利用粒度、孢粉、烧失量和色度等气候环境代用指标,结合光释光(OSL)和碳十四(AMS14C)测年结果,识别出晚全新世以来的多期古洪水事件。鱼营剖面可识别出4期大型洪水事件,发生时间分别为3.49 ka BP、2.94 ka BP、2.44 ka BP、1.18 ka BP;姚庄剖面野外可清晰识别出3期大型洪水事件,发生时间分别为2.90 ka BP、2.36 ka BP、1.27 ka BP。两者对比可知,鱼营剖面的2-4期洪水和姚庄剖面的3期洪水发生时间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晚全新世以来古大陆泽记录了4次大洪水期,发生时间分别为3.49 ka BP、2.9 ka BP、2.4 ka BP、1.3 ka BP,与前人基于古河道和山区洪水记录获得的3.5 ka BP、2.5 ka BP、2 ka BP(或1.5 ka BP)洪水事件基本一致。洪水是陆地水文过程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瞬时响应。特大洪水通常发生于气候转型或者水文变率比较大的时期。研究区记录的3.5 ka BP洪水期处于亚洲夏季风由强盛快速衰退的转型期,季风降水减少,气候趋于干旱,由此引起的植被退化也对洪水的爆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1.3 ka BP洪水事件(盐城剖面年龄为1059 a BP)与历史文献记载的宋大观二年1108年黄河决口事件时间相一致,可能为黄河洪水的地质记录,与北宋早期的干旱气候有关。由此可见,洪水通常发生在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型的时期,该时期水文变率增大,植被衰退,地表植被覆盖度减小,极端的降水极易引发大型洪水事件。此外,晚全新世人类开始在太行山山前高地活动,河北平原成为人类的重要聚居区之一,人类对太行山山区植被的破坏也是晚全新世洪水暴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李智佩[4](2006)在《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北方地区不仅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发展变化大,与之有关的各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今年4月底前北方地区已经发生了9次强沙尘暴,首都北京在4月16日一夜之间降尘量达30万吨!据估计,我国荒漠化危害的直接经济损失约642亿元/年。2004年北方地区风蚀荒漠化占全国风蚀荒漠化土地总面积183.94万km2的97%以上,形势非常严峻。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荒漠化的地质环境背景研究重视不够,片面强调人为因素,造成许多地方治理成本高而收效甚微。开展土地荒漠化的地质环境研究,对于丰富我国荒漠化调查研究的理论、提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对策措施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北方地区地质环境和各种地质营力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控制特征的研究,参照当前主要的荒漠化分类体系,首次提出了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地质成因分类,包括风力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风蚀荒漠化)、流水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水蚀荒漠化)和物理化学作用下的荒漠化土地(土地盐渍化)。据风蚀荒漠化的形成特点将其划分为沙漠化(风力堆积型)和戈壁化(风力侵蚀型)等两个基本类型。风力堆积型沙漠化根据风沙的移动特征可分为就地起沙型和风沙侵入型和侵蚀残积型。根据水蚀荒漠化地区岩性特征,将其分为石灰岩地区以内的石漠化和以外的岩漠化以及黄土区的土漠化。根据化学成分的不同,将土地盐渍化划分为盐渍化、碱化等两种类型;根据成因还可分为灌溉型(次生盐渍化)、非灌溉型和残余积盐型等。荒漠化土地所处的地质构造和地貌部位,也是荒漠化土地分类的重要依据,例如冲积平原型、高原洼地型、平原洼地型、河流滩地型、山地残坡积型、高原残坡积型、梁峁型、塬面型、河流谷地型等。荒漠化土地的地质成因分类丰富了土地荒漠化的理论研究,为从地质学角度探讨土地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根据地质构造、地貌、气候、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将北方地区划分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23个二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7个一级荒漠化地质环境区是: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②中西部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③中东部高原荒漠化环境地质区、④黄土高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⑤东部平原荒漠化地质环境区,⑥青藏高原(东北部)荒漠化地质环境区和⑦山地荒漠化地质环境区等。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是环境地质调查与研究和荒漠化土地治理分区的基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是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西部内陆盆地以干旱气候为主要特征,中部高原是受季风系统中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消长变化影响最为显着的地区,东部地区则以暖湿气候为主,受夏季风控制。气候格局的形成造就了荒漠化土地的分布,气候的波动则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控制因素。末次间冰期以来一直持续的大约以1500a为周期的气候振荡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有重要的影响或控制作用。北方地区约在10000aBP、8000aBP、5500aBP、4000aBP、3000aBP、1500aBP的沙漠化过程分别与北大西洋第7、5、4、3、2和1次的浮冰事件相应,沙漠化扩大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件相一致。同时,北方不同地区10世纪或百年以来的人类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新生代的构造隆升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的影响。在我国,青藏高原隆升是造成北方地区气候环境变化的根本。青藏高原使西风环流发生变化,一方面使水汽多以固态形式降在高原及山体西侧,到达北方高原及东部平原地区的降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使西风急流发生分支绕流,造成高原北侧的西风环流终年呈反气旋性质,加强西北的干旱气候。青藏高原隆升加强了西伯利亚一蒙古高压,造成北方冬季风强盛,导致西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异常干燥、大风频繁。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陆干旱盆地荒漠化的发展,一是取决于周围山地降雨和融雪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水径流的多少;在较短时间尺度上,人类活动导致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是造成内陆河中上游人工绿洲区荒漠化程度减轻、下游天然绿洲区荒漠化迅速加剧的主要因素。河流的改道是促使冲积平原生态环境变迁、荒漠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内陆干旱盆地的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地下水对荒漠化发生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潜水埋深>6.0m时,植被开始衰败,沙漠化程度增加。中部高原处于季风边缘的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土地荒漠化程度与降雨量存在明显的关系,地下水对荒漠化的影响减弱。在人类活动强烈影响下,植被破坏严重,冬春季节短暂的干旱就会造成土壤的极其干燥,为沙漠化扩大造成有利因素。黄土高原的水蚀荒漠化主要与气候和地表水环境有关,夏季的集中降雨和黄土区水的入渗速度低形成较强的地表径流是水蚀荒漠化主要土壤侵蚀形式。地下水的埋藏深度是决定土地盐渍化的重要因素,在内陆干旱区则更加明显。当地下水埋深小于2m时,地表蒸发强烈,土壤积盐迅速。一般当潜水埋深>3.5m时就不会产生盐渍化。目前,严重缺水地区利用较高矿化度的地下水灌溉也是造成北方地区土地盐渍化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分布区的低洼地带常形成沙漠化,地势较高的剥蚀地区形成砾漠化。现代和古河流阶地上的沙质堆积物是冲积物分布区沙漠化的物质基础。北方(古)湖盆地区是沙漠、沙漠化土地及沙尘暴的主要分布区或发源地,也是盐渍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现代或古湖泊的化学沉积物也是构成盐尘暴的重要来源。第四纪风沙堆积的广泛发育是土地沙漠化的根源之一。以流动沙丘为主的塔克拉玛干、腾格里、巴丹吉林、库布齐等沙漠的边缘地带是沙漠化发生的主要地区;以固定沙丘或半固定沙丘为主的地区,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科尔沁、浑善达克、呼伦贝尔等沙地土地沙漠化以沙丘的活化或固定、沙地或沙漠边缘的扩张或缩小为特征。黄土堆积的则是水蚀荒漠化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此外,中新生代砂岩分布区不仅是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如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处的砂岩分布区,也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总之,本研究以资料综合为主,结合重点地区剖面、沙漠化变化的深入剖析,系统研究了中国北方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地质成因类型与特征、气候变化及其周期性、第四纪地表沉积物、不同环境地质分区水文和水文地质系统等地质环境要素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提出了内陆干旱盆地、中部高原和东部平原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荒漠化防治的五项原则和若干对策建议。五项原则即地质环境背景决定荒漠化治理方案、生态环境自然恢复优先、资源有限高效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系统工程原则,这是使我国向经济节约型、知本型、环境和谐型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张竞,马震,吴爱民,白耀楠,夏雨波[5](2018)在《基于岩性光谱特征的雄安新区地面古河道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雄安新区地面古河道与河漫滩岩性分别以砂土和黏性土为主,两种岩性所含矿物成分对电磁波的反射率不同。将地表岩性调查与光谱采集分析相结合,捕捉了这两种岩性在遥感影像中反射光谱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识别了古河道,并利用钻孔数据加以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雄安新区表层砂土和黏性土在TM影像B5波段的DN值差值最大,该波段可作为识别河道砂体的必选波段;综合考虑波段信息量、波段之间信息重复程度,R(4)G(5)B(1)组合下河道砂体的形迹清晰可辨;钻孔数据与遥感解译结果吻合,岩心揭露的古河道发育深度在3.28.7 m之间;研究区古河道总体较发育,河道宽度多在0.52.0 km之间,多处分叉和汇聚后呈辫状河形态,河网密度约0.26 km/km2;钻孔剖面显示河道地势高于河漫滩,属条状高地型古河道,河道有"游荡"痕迹;古河道的发育位置控制着区内居民地的分布。
王海峰,杨剑萍,庞效林,陈飞,梁旭,贾军涛[6](2016)在《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文中研究表明以54个浅层新钻孔和多个野外露头为研究对象,综合沉积物粒度、薄片、微体古生物、孢粉、14C测年及静力触探等资料,分析了鲁北平原晚第四纪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类型,总结了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沉积演化。研究表明,末次冰期盛冰期到冰后期,受地势、气候条件控制的黄河河道迁移和海水进退是影响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的主要因素,南北地层结构差异明显,发育古河道、湖沼、黄土、三角洲、潮坪和滨浅海等沉积类型,其中古河道分布面积最广,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三期。晚更新世晚期至早全新世早期,受干冷气候影响,发育第Ⅰ期古河道,小清河以南沉积黄土层;早全新世晚期至中全新世,气候转暖导致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区形成海侵层和三角洲,内陆地区继承性发育第Ⅱ期古河道和湖沼沉积;中全新世末期或晚全新世以来,受黄河泛滥影响,沉积第Ⅲ期古河道和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层结构和沉积物分布的研究对于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以及选择合适的地震激发层等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周玉明,赵志峰,刘晓磊[7](2017)在《天津市区古河道工程特性及对地铁工程的影响》文中指出该文在收集整理天津市区相关水文、河道变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岩土工程勘察钻孔、古籍地图、遥感资料相互验证,查清了天津市区各条古河道的空间分布,并对其历史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了天津市区古河道的成因类型,填补了天津地区对于古河道分布认识不清的空白;结合天津市古河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性以及地铁线路穿越古河道的情况,分析了古河道对地铁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建议。
许清海,王子惠,阳小兰,岳良儒,张东升[8](1994)在《全新世滦河冲积扇的发育和河型变化》文中指出论述全新世中期,滦河冲积扇平原上的古河型是曲流河,晚全新世之后,演变成现在的辫状顺直和微弯曲河型。并探讨它的成因与古环境。
单婉婉[9](2018)在《沂河沂水—汤头段埋藏古河道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河道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关注,研究古河道特征及形成时期对了解一个地区的河流地貌演变有重要意义,同时古河道研究还可为河道整治及跨河工程建设提供地质方面的依据。因此本文选择沂河沂水-汤头段河道为主要研究区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择沂水南大桥、岜山橡胶坝、北社橡胶坝、LK19+580沂河大桥、沂河沂南大桥、葛沟橡胶坝和洙阳段7个剖面进行分析。整理了前6个断面的钻孔资料,在洙阳村段进行了物探,并在洙阳村段、沂南大桥附近挖掘了剖面,采集了部分年代及粒度样品。根据钻孔资料及物探结果绘制了各个断面的河槽剖面图。分析古河槽各断面宽深比及河道纵比降,计算了弯曲率,判定研究区的古河道河型。据此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槽宽深比总体为增大的趋势,但呈不规则增大。在研究区内,葛沟橡胶坝剖面宽深比达到最大值102.4,洙阳达到最小值40.9。研究区古河槽断面中的基岩最深处标高约为60m,河槽最宽处达900m。(2)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槽自上而下两两断面之间平均纵比降分别为1.500、0.360、1.030、1.460、0.020、4.950,在葛沟橡胶坝—洙阳龙王庙段间的平均纵比降率为最大,在沂河沂南大桥—葛沟橡胶坝段间平均纵比降率最小。(3)依据宽深比、纵比降和弯曲率的计算结果,对比舒姆(S.A.Shumm)的河型划分判定出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河型为辫状河流。通过样品的年代分析得出研究区古河槽沉积年代为末次盛冰期,因此得出最终结果:研究区河段末次盛冰期时期河型为辫状河流。
张竞,纪冬丽,白耀楠,苗晋杰,郭旭,杜东,裴艳东[10](2019)在《基于遥感的潮白河中游冲积平原宏观沉积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将遥感技术与野外调查相结合,根据野外调查点中砂性土和黏性土在遥感影像上的反射光谱特征解译了潮白河中游冲积平原浅层沉积体的分布格局,利用钻孔岩芯验证了遥感解译结果,并综合面上和垂向规律分析了研究区的宏观沉积特征。结果表明:早期中低空间分辨率Landsat TM影像数据在识别地表岩性时效果较好,在B7(R),B4(G),B1(B)波段组合下砂性土与黏性土色调差异明显,颜色饱和度可以反映同种岩性粒度上的变化;利用钻孔浅层岩芯对遥感解译结果进行验证,两者基本一致;研究区表层沉积体自西向东可以分为右堤外河漫滩、现代河床、左堤外河漫滩、古河道和泛滥洼地5个沉积体,其中古河道发育深度浅,以透镜体形式存在,河床及其两侧河漫滩、河漫洼地在20 m以浅继承性发育,各沉积体随着河流的摆动此消彼长。
二、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2)商河地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特征研究及精细地质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技术关键、技术路线或方法 |
1.2.1 研究思路与技术关键 |
1.2.2 技术路线 |
1.3 实物工作量 |
1.4 提交成果 |
第二章 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第四纪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2.2.1 研究区第四纪研究现状 |
2.2.2 华北地区古河道研究现状 |
2.2.3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惠民凹陷第四纪浅层沉积物及沉积微相特征 |
3.1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浅层岩性特征 |
3.1.1 中砂 |
3.1.2 细砂 |
3.1.3 粉砂 |
3.1.4 泥质粉砂 |
3.1.5 含泥粉砂 |
3.1.6 粉砂质泥 |
3.1.7 泥 |
3.2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野外剖面沉积特征 |
3.2.1 惠民县石庙镇火把里村北剖面 |
3.2.2 商河县温泉基地剖面 |
3.2.3 商河县胡集砖厂剖面-A |
3.2.4 商河县胡集砖厂剖面-B |
3.3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浅层沉积微相特征 |
3.4 惠民凹陷第四纪浅层取心井沉积微相分析 |
3.4.1 商河工区 HS1 孔沉积微相分析 |
3.4.2 商河工区 HS2 孔沉积微相分析 |
3.4.3 商河工区 HS3 孔沉积微相分析 |
第四章 惠民凹陷第四纪古河道及其沉积特征 |
4.1 研究区第四纪古河道岩性与沉积构造特征 |
4.2 研究区第四纪古河道结构特征 |
4.2.1 粒度频率曲线特征 |
4.2.2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
4.2.3 C-M 图特征 |
4.3 研究区第四纪浅层微体古生物特征 |
4.4 研究区第四纪古河道沉积旋回及期次划分 |
4.4.1 古河道垂向结构 |
4.4.2 古河道期次划分 |
4.5 研究区第四纪古河道形成条件 |
4.5.1 古河道形成的水动力条件 |
4.5.2 古河道形成的气候条件 |
4.5.3 古河道形成的地形及物源条件 |
第五章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沉积物及古河道分布特征 |
5.1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物垂向分布特征 |
5.1.1 商河工区 103-153-140-148-190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1.2 商河工区 100-155-197-129-134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1.3 商河工区 22-30-38-45-52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1.4 商河工区 20-26-38-43-48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1.5 商河工区 202-198-153-143-117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1.6 商河工区 205-156-128-137-178 孔岩性剖面对比 |
5.2 惠民凹陷第四纪浅层沉积物平面展布特征 |
5.3 惠民凹陷商河工区第四纪古河道分布特征 |
5.3.1 商河工区第四纪第三期古河道分布 |
5.3.2 商河工区第四纪第二期古河道分布 |
5.3.3 商河工区第四纪第一期古河道分布 |
5.4 商河工区第四纪浅层地质结构模型 |
5.5 商河工区激发层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河北平原古大陆泽地区晚全新世古洪水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古洪水的研究现状 |
1.1.1 国外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1.2.1 黄河流域 |
1.1.2.2 长江流域 |
1.1.2.3 其它地区 |
1.2 古洪水事件的判别特征 |
1.3 华北平原全新世气候与水文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
1.4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土壤和植被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2 历史时期古大陆泽的演变过程 |
第三章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
3.1 野外调查 |
3.2 研究区古洪水事件的野外识别 |
3.3 样品采集与岩性特征 |
3.3.1 样品采集 |
3.3.2 岩性特征 |
第四章 实验方法与结果分析 |
4.1 年代序列 |
4.1.1 实验方法 |
4.1.2 年代结果 |
4.1.3 年代序列 |
4.2 粒度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指标意义 |
4.2.3 实验结果 |
4.3 孢粉 |
4.3.1 实验方法 |
4.3.2 指标意义 |
4.3.3 实验结果 |
4.4 烧失量 |
4.4.1 实验方法 |
4.4.2 指标意义 |
4.4.3 实验结果 |
4.5 色度 |
4.5.1 实验方法 |
4.5.2 指标意义 |
4.5.3 实验结果 |
第五章 晚全新世以来古大陆泽地区古洪水记录 |
5.1 研究区古洪水记录 |
5.2 古洪水事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过程与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言 |
1.1 开展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的意义 |
1.1.1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
1.1.2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 |
1.1.3 北方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土地荒漠化分布区域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调查研究方法 |
1.2.2 最近的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 |
1.2.3 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2、北方地区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1 提出地质成因分类的依据 |
2.1.1 现代土地荒漠化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环境演化的继续 |
2.1.2 荒漠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主要地质营力 |
2.2 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 |
2.2.1 荒漠化成因类型分类概述 |
2.2.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原则 |
2.2.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 |
2.3 主要荒漠化地质成因类型特征概述 |
2.3.1 风蚀荒漠化 |
2.3.2 水蚀荒漠化 |
2.3.3 土地盐渍化 |
2.4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
2.4.1 关于土地荒漠化的一些认识 |
2.4.2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的地学意义 3、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概述 |
3.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1.1 影响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主要因素 |
3.1.2 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3.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
3.2.1 北方荒漠化现状概述 |
3.2.2 主要地质环境分区荒漠化现状概述 |
3.3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的意义 4、北方第四纪晚期气候变化与土地沙漠化 |
4.1 概述 |
4.1.1 北方地区风成沙是沙漠与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记录 |
4.1.2 气候环境变化的代用指标选择 |
4.1.3 主要剖面特征 |
4.2 北方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特征 |
4.2.1 西部内陆干旱盆地地区 |
4.2.2 中部高原地区 |
4.2.3 东部地区 |
4.2.4 近150年来全球变化与近现代北方气候 |
4.3 气候变化特征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4.3.1 西部地区 |
4.3.2 中部地区 |
4.3.3 北方东部地区 5、气候变化的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 |
4.1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性研究现状 |
4.2 北方主要沙漠化过程与千年尺度气候变化的周期性 |
4.3 气候变化的小尺度周期性与土地沙漠化防治 6、构造地貌对中国北方荒漠化的控制 |
6.1 北方地区晚新生代以来构造运动与地貌格局 |
6.1.1 中国北方构造—地貌单元划分 |
6.2 构造地貌变化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
6.2.1 新生代构造抬升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
6.2.2 青藏高原隆升对北方地区气候环境的影响 |
6.3 北方地区现代地貌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6.3.1 风蚀荒漠化(沙漠化) |
6.3.2 水蚀荒漠化与土地盐渍化 |
6.4 基于构造地貌的典型区沙漠化土地地质成因分类研究 |
6.4.1 沙地内部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2 河流谷地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3 风化残积就地起沙型沙漠化 |
6.4.4 风沙侵入型土地沙漠化 |
6.4.5 不同地质成因类型土地沙漠化沙物质C—M图特征 7、地表沉积物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 |
7.1 北方地区沉积物成因类型 |
7.1.1 沉积物分类 |
7.1.2 沉积物成因类型的区域分布规律 |
7.2 沉积物成因类型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7.2.1 残积物、坡积物和洪积物 |
7.2.2 冲积物和湖积物 |
7.2.3 风沙堆积和黄土堆积 |
7.2.4 其它类型沉积物 8、北方地区水环境对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1 西部内陆盆地 |
8.1.1 水环境系统划分与特征 |
8.1.2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特征 |
8.1.3 主要内陆盆地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2 中部高原地区 |
8.2.1 水环境系统划分 |
8.2.2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特征 |
8.2.3 主要高原水环境系统对土地荒漠化的控制作用 |
8.3 东部冲积平原 |
8.3.1 西辽河平原 |
8.3.2 松嫩平原 |
8.3.3 华北平原北部 9、湖泊变化对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
9.1 新疆的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1.1 博斯腾湖 |
9.1.2 艾比湖 |
9.1.3 艾丁湖 |
9.1.4 玛纳斯湖 |
9.2 其他地区主要湖泊变化与土地荒漠化 |
9.2.1 青海湖 |
9.2.2 呼伦湖 |
9.2.3 乌梁素海 |
9.2.4 岱海 10、北方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1.1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控制因素 |
10.1.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1.3 内陆干旱盆地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2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2.1、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2.2 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 |
10.2.3 中部高原型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
10.3 东部平原区土地荒漠化地质成因模式 |
10.3.1 东部平原型土地荒漠化主要控制因素 |
10.3.2 土地荒漠化区域分布规律 |
10.3.3 土地荒漠化成因模式 11、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1 荒漠化防治历史回顾 |
11.1.1 国际上荒漠化防治的主要对策措施 |
11.1.2 我国荒漠化防治成就 |
11.1.3 荒漠化防治的主要教训 |
11.2 土地荒漠化防治原则 |
11.2.1 地质环境决定治理方案原则 |
11.2.2 生态自然恢复优先原则 |
11.2.3 资源有限与高效利用原则 |
11.2.4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11.2.5 系统工程的原则 |
11.3 21世纪50年代前的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3.1 气候变化预测 |
11.3.2 地质条件变化预测 |
11.4 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11.4.1 内陆干旱盆地山前绿洲带 |
11.4.2 中东部地区 |
11.4.3 黄土高原地区 |
11.4.4 青藏高原东北部 12、结语 |
12.1 主要结论 |
12.1.1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研究意义重大 |
12.1.2 北方地区荒漠化发展不平衡 |
12.1.3 荒漠化地质成因分类研究意义重大 |
12.1.4 北方荒漠化地质环境分区 |
12.1.5 全球气候环境变化对北方沙漠化影响重大 |
12.1.6 千年尺度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具有控制作用 |
12.1.7 青藏高原隆升是北方地区荒漠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原因 |
12.1.8 地貌是影响和控制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
12.1.9 水环境是控制荒漠化发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12.1.10 不同类型沉积物是决定荒漠化类型的主要因素 |
12.1.11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模式概要 |
12.2 应当深入研究的问题 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
(5)基于岩性光谱特征的雄安新区地面古河道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古河道的识别 |
2.1 利用岩性光谱特征识别古河道的理论依据 |
2.2 遥感数据的选择和预处理 |
2.3 砂土、黏性土反射光谱采集和分析 |
2.4 波段组合的选取 |
2.5 古河道的识别 |
3 古河道的验证与分析 |
3.1 古河道的验证 |
3.2 古河道的形态特征分析 |
4结论 |
(6)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鲁北平原地质概况 |
2鲁北平原浅层地层结构及沉积类型 |
2. 1临邑—商河—惠民地区 |
2. 2沾化—河口地区 |
2. 3邹平—高青地区 |
2. 4广饶地区 |
3鲁北平原晚第四纪沉积演化 |
4地质意义 |
5结论 |
(7)天津市区古河道工程特性及对地铁工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天津市区古河道 |
2.1 古河道的判别 |
2.1.1 遥感图像判读 |
2.1.2 古籍考察及地图对比分析 |
2.1.3 勘察钻孔的验证 |
2.2 古河道的发育分布规律 |
2.3 古河道的成因类型 |
2.4 古河道的工程特性 |
2.4.1 古河道沉积物 |
2.4.2 古河道的工程地质特性 |
1) 强度特性 |
2) 变形特性 |
3) 地基土均匀性与稳定性 |
2.4.3 古河道的水文地质特性 |
1) 古河道含水层的分布 |
2) 古河道沉积物的渗透性 |
3 古河道对地铁工程的影响 |
3.1 地铁工程穿越古河道情况 |
3.2 古河道对地铁工程建设、运营的影响 |
3.2.1 对地铁工程建设的影响 |
3.2.2 对地铁工程运营的影响 |
4 地铁建设、运营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4.1 地铁建设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4.1.1 工程勘察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4.1.2 工程设计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4.1.3 工程施工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4.2 地铁运营中应对古河道的措施 |
5 结论 |
(9)沂河沂水—汤头段埋藏古河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和选题意义 |
1.1.1 古河道概述 |
1.1.2 选题依据 |
1.1.3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古河道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古河道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自然地理 |
2.3 区域地质情况 |
3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槽地质剖面特征分析 |
3.1 沂水沂河南大桥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 |
3.1.1 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1.2 典型钻孔地质剖面分析 |
3.2 岜山橡胶坝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 |
3.2.1 岜山橡胶坝工程基本概况 |
3.2.2 岜山橡胶坝各层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2.3 岜山橡胶坝典型钻孔地质剖面分析 |
3.3 北社橡胶坝古河槽地质剖面分析 |
3.3.1 北社橡胶坝基本概况 |
3.3.2 北社橡胶坝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3.3 北社橡胶坝工程地质典型钻孔分析 |
3.4 LK19+580沂河大桥地质剖面分析 |
3.4.1 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4.2 典型钻孔地质剖面分析 |
3.4.3 LK19+580沂河大桥古河槽地质剖面粒度分析 |
3.5 沂河沂南大桥地质剖面分析 |
3.5.1 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5.2 典型钻孔地质剖面分析 |
3.5.3 沂南沂河大桥古河槽地质剖面粒度分析 |
3.6 葛沟橡胶坝地质剖面分析 |
3.6.1 葛沟橡胶坝基本概况 |
3.6.2 葛沟橡胶坝地层岩性及各层地基土的物理性质简析 |
3.6.3 典型钻孔工程地质剖面分析 |
3.7 洙阳龙王庙地质剖面分析 |
3.7.1 研究区地形地貌条件 |
3.7.2 洙阳地质剖面分析 |
3.7.3 洙阳古河槽地质剖面粒度分析 |
3.7.4 沉积年代的判断 |
4.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特征分析 |
4.1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1 沂水南大桥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2 岜山橡胶坝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3 北社橡胶坝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4 LK19+580沂河大桥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5 沂河沂南大桥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6 葛沟橡胶坝古河槽特征分析 |
4.1.7 洙阳物探剖面古河槽特征分析 |
4.2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特征分析 |
4.2.1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宽深比、纵比降变化情况 |
4.2.2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河型判定 |
4.2.3 沂河沂水-汤头段古河道地貌演变过程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10)基于遥感的潮白河中游冲积平原宏观沉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源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数据源及其预处理 |
2 遥感解译 |
2.1 野外调查和光谱分析 |
2.2 沉积体的识别 |
3 各沉积体的岩芯特征 |
4 讨论 |
4.1 岩芯对遥感解译的验证 |
4.2 沉积的继承性 |
4.3 潮白河中游的宏观沉积特征 |
5 结论 |
四、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平原古河道发育的环境条件及其沉积特征[J]. 胡镜荣,石凤英. 地理研究, 1983(04)
- [2]商河地区第四纪浅层沉积特征研究及精细地质模型建立[D]. 李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3]河北平原古大陆泽地区晚全新世古洪水记录[D]. 李亚洲.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4]中国北方荒漠化形成发展的地质环境研究[D]. 李智佩. 西北大学, 2006(05)
- [5]基于岩性光谱特征的雄安新区地面古河道识别研究[J]. 张竞,马震,吴爱民,白耀楠,夏雨波. 地球学报, 2018(05)
- [6]鲁北平原晚第四纪地层结构及沉积演化[J]. 王海峰,杨剑萍,庞效林,陈飞,梁旭,贾军涛. 沉积学报, 2016(01)
- [7]天津市区古河道工程特性及对地铁工程的影响[J]. 周玉明,赵志峰,刘晓磊. 勘察科学技术, 2017(06)
- [8]全新世滦河冲积扇的发育和河型变化[J]. 许清海,王子惠,阳小兰,岳良儒,张东升.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03)
- [9]沂河沂水—汤头段埋藏古河道特征[D]. 单婉婉. 山东师范大学, 2018(01)
- [10]基于遥感的潮白河中游冲积平原宏观沉积特征[J]. 张竞,纪冬丽,白耀楠,苗晋杰,郭旭,杜东,裴艳东. 国土资源遥感,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