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惟诚同志谈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刘倩倩[1](2016)在《《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文中提出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出版的《中国农村文库》丛书经历了五个批次、二十多年的出版历程,是中国以“三农”为题材的较早一批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丛书。该书由时任中宣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主编,四川省二十家出版社联合出版,被列为国家“八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获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四川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50年(1958-2008年)10部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等荣誉称号。在这套书的基础上,成立了天地出版社,并发起了“万村书库”工程。论文是当代出版史的个案研究,从系统论及选题策划学视角出发,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重点研究《中国农村文库》的选题策划系统,总结《中国农村文库》取得重大影响的原因,即政府支持、编辑方针的引领、选题策划定位准确,分析其出版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如图书编校质量待提高、选题策划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由此总结《中国农村文库》对今后“三农”图书出版的重要启示:一是要实施图书精品化战略;二要策划“三农”题材的全媒体图书;三要优化选题结构,增加精神文化类图书的比重;四要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五要在形式策划上提高图书的审美性;六要实施政府采购与市场挖掘并举的发行方式。本研究肯定了《中国农村文库》出版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弥补了当代出版史个案研究的空白,为今后的大型“三农”题材丛书提供借鉴意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
陈宗花[2](2003)在《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对新时期以来召开的第一至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的历届会议资料、会外报导资料等文献史料进行系统整理,并进行归纳、分析与研究,借此总结历届会议的基本特点,探寻新时期音乐教育改革在教学、科研及教育思想等方面的发展脉络、成就与特点。第一至七章主要梳理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的发展脉络:第一届(1986)主要是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探讨,以引起各界重视。会议主要探讨对美育、音乐教育的总体认识,以及在学校教育中如何确立美育、音乐教育的地位。第二届(1987)主要听取对各地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为制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作准备,还研讨了音乐家协会及各分会系统如何配合文化、教育行政部门促进国民音乐教育事业。第三届(1988)主要是学习、讨论《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为《总体规划》的完善、订正提供依据,以使全国学校的艺术教育事业有法可依。第四届会议(1990)主要交流各地贯彻、落实《总体规划》的经验,以促进《总体规划》在各学校贯彻落实。第五届(1992)着重突出“师范性”这一关键问题,对师范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机制等进行了全方位探讨,同时对各级各类师范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具体教学改革问题进行研讨。第六届(1995)以“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为主题,主要对关于 “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认识问题从理论层面作了探讨,以及对大会主题进行讨论。第七届(1998)以“跨世纪的音乐教育——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为研讨主题,主要讨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与音乐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应如何改革、发展的问题。结语部分主要是总结历届会议的主要特点,本文归纳为以下几点:1、新时期历届会议召开,对于确立美育在学校艺术教育(包括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在全局上起到了重要作用。2、历届会议的召开,在《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8-2000)》的制定和实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在指导思想上始终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教育体制,“四有”新人培养放在首位。<WP=3>4、对素质教育问题给予了充分关注。5、对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文化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6、对音乐教学实践和师资培养给予充分关注和重视。7、重视理论研究,从整体上提高了音乐教育理论水准,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水准。8、注意团结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的各种力量甚至社会各界。9、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在历届会议发挥了重要作用。概括地讲,本文的研究相对该领域以往的研究相比,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首次对新时期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的文献史料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研究;首次对这七届音教会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作了归纳和总结。这些归纳和总结,以及相关的认识性成果,使我们对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及其相关的效益、影响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些研究成果属于当代音乐教育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文后又以“附录”的形式,列出论文研究中经系统梳理而形成的文献整理成果:《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汇编目录》。
陈曦[3](2013)在《论雷锋奉献精神》文中指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一座永放光芒的灯塔,是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研究,对于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目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雷锋精神的研究方兴未艾,突出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形成、影响和弘扬,是一个新的视角。这有利于抓住实质全面准确理解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作奉献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之际,在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团结一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际,全面而系统地研究雷锋奉献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和开拓,必然要求有所创新。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由此而来,需要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可资借鉴的主要经验;说明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以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必将成为全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共同精神财富;提出全党全国人民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群众性常态化的基本原则和实施办法。本论文包括导论,正文第一、二、三、四章,和结束语。导论的主要内容是,阐述本选题的重要意义,述评我国学术界对雷锋精神的研究现状,概括本论文的创新方面,简要介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阐述雷锋奉献精神的内涵、灵魂、支柱、基石和基本特征,论证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经过综合分析,概括雷锋精神的六个组成要素,论述雷锋奉献精神是贯穿各要素的核心要素,它最能体现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实质,是雷锋精神的精髓。第二章研究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过程,总结可供当前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有三个发展阶段,即雷锋经历新旧社会对比,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阶段;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阶段;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阶段。本论文概括了三条可供推动学雷锋活动借鉴的主要经验:一是组织精心培育。二是个人严格要求。三是社会广泛倡导。第三章审视50年来雷锋奉献精神对我国和国际社会的深远影响,揭示雷锋奉献精神的重大价值和意义。50年来,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涌现出王杰、焦裕禄、刘英俊、张志新、张华、吴天祥、郭明义、庄仕华等一大批雷锋式先进人物。同时,雷锋奉献精神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本论文还着重分析了雷锋奉献精神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深远影响的基本原因。强调雷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他伟大而平凡的特质,使其既令人景仰,又可亲可近、可学可及,成为全社会竞相学习的好榜样;雷锋奉献精神的广泛传播,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符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结为一句话,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四章从四个方面提出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持续广泛深入开展的思路办法。第一,要认清当前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第二,弘扬雷锋奉献精神要把握三个基本原则;第三,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应当依靠四个主要途径;第四,弘扬雷锋奉献精神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并提出四个管用有效的办法。结束语主要是从作者对本论题研究的思想认识和切身体验中,概括说明了四个结论。不妥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邵泉[4](1986)在《建设精神文明要做扎实的工作——北京市委负责人谈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措施》文中研究说明 正当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在认真学习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的时候,十月二十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和新华社同时发表了中共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为贯彻执行《决议》而制定的《关于“七五”期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这份文件朴实无华,言之有物,引起人们的关注。 北京市制定这个文件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日前记者访问了北京市委副书记徐惟诚同志。
钟和平[5](2014)在《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确有效的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转型时期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命题,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一极,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柔性社会管理方式,在社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是社会管理工作的“生命线”。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将改革创新的精神贯穿始终,才能使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生命力和时代感,提升针对性和有效性。论文以“创新”为逻辑主线,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遵照创新基础、创新动力、创新指向、创新路径的研究思路,对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探析,力求从多维度、多层面对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进行透视和解读,以期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新的视角、思路和方法。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以其一般理论作为逻辑前提。在科学审视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基础上,社会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融合、逻辑关联、发展趋势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提供了学理依据、认知条件、现实基础。社会管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发挥其教育、导向、调控、激励和凝聚功能,能够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引领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活力和动员社会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历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的相关论述则为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建立在合理继承和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古代德治思想是创新的历史文化基础,建国以来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创新的主体基础,国外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进经验是创新的辅助拓展基础,多学科知识方法则构成了创新的科学基础。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多种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果。由根本动力、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构建的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动力系统,成为驱动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的力量源泉。其中,社会管理对思想品德的要求与人民群众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基本矛盾构成了创新的根本动力,思想政治工作内部各要素的失序构成了创新的内在动力,而复杂外部环境作用下的社会管理创新则构成了创新的外在动力。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必须通过价值取向、目标设定、原则遵循三个维度的规约明确其具体指向,以确保创新规范有序。在价值取向上,创新必须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在目标设定上,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的话语引入,创新目标主要定位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两个层面。在原则遵循上,创新必须符合三贴近、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等四大原则。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是一个由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载体创新、机制创新构成的集成体系。通过创新理念、协同理念、民本理念、服务理念的树立实现观念的创新;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社会主义道德、民主法制、公民意识、中国梦等宣传教育实现内容的创新;通过推动从灌输到对话、从传统到现代、从单一到综合的转向实现方法的创新;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发掘利用新型文化载体、向新媒体和社区渗透实现载体的创新;通过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保障机制的完善实现机制的创新。
李瑞环[6](1991)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几点意见——同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的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文中研究说明 我这次来沙市主要是和大家见见面,听听意见,没有准备讲话。没有准备讲话,主要是因为这个题目很大,究竟应该怎样讲,我还没想得很清楚。我认为,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又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年初我到福建三明去,就同福建省的同志商量,希望大家比较系统地研究一下。这次会议主要是研究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问题,对此,徐惟诚同志讲了系统的意见,我没有多少新话可谈。昨天,我看了你们的简报,同王忍之等几位同志交换了
伊紫[7](1992)在《市场经济中出版事业新的生长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两年,“卡拉OK”着实成为一种很时髦的娱乐方式。但由于大多数娱乐场所只有港台的通俗歌曲供人们选择,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使得这种娱乐方式在较长的时间内除了为少数时髦青年或“大款”们所迷恋,大多数群众并不能去享受,因而也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议论,甚至受到指责。真正使这种“泊来”的娱乐方式进入中国寻常百姓的家中,为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所乐道,所热衷,却是由于“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的出版发行。在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的大力组织推动下,数家音像出版单位通力合作,在短短的
刘硕良,张东[8](1995)在《拓宽思路 大胆创新 全国重点少儿读物规划会在北海举行 徐惟诚、于友先作重要报告和讲话》文中提出 一个人数不多却为社会高度关注的专业会议——全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重点少儿读物规划会议,10月27至29日在北部湾畔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全国30家少儿出版机构的负责人。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惟诚、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和讲话。于友先同志在会议开幕时指出,这不是一个具体确定重点选题的拍板会,而主要是理清思路,统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抓少儿读物的指示的基本途径和工作重点。他风
郑元凯[9](2019)在《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发挥着主导功能。大学生正处于个人道德水平发展与价值观生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公正价值取向逐渐成为道德判断的主要方面。当前,在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影响下,公正观缺失与行为失范等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成为社会的问题聚焦。然而,大部分高校并未对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给予足够重视,既缺少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也缺乏实践层面的深度探索。面对这样的现实困境,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理论指导,科学借鉴中西方公正思想的精华部分,构建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观价值体系,提出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路径,以此回应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困惑,消解社会转型与文化激荡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困境。对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进行系统性研究,应坚持学理性、政治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原则,沿着理论溯源、现状审视、归因分析与实践探索这条逻辑主线层层深入。在理论溯源方面,文章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及其中国化创新实践与中西方经典公正思想,从伦理准则、制度标准与道德规范三重维度阐述公正的多重意蕴;在现状审视方面,文章对省内部分高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公正认知、公正情感、公正意识、公正行为与公正感受五个维度直击大学生公正观的现实状况,聚焦大学生公正观的偏差与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困境;在归因分析方面,文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高校内部环境以及学生成长环境三个层面的全面审视,深入洞察引发大学生公正观消极表现的问题起源与现实逻辑;在实践探索方面,文章依托价值观引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厘定了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基本原则、目标引导、内容选择与主体职能。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系统工程,应当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围绕深化公正认知、培养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养成公正行为、改进公正评价四个目标有序推进;在公正观教育的核心内容选择上,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公正观为指导,将公正伦理观与社会活动领域的公正观与之有机结合,还必须依托我国具体实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本质进行阐述。在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之中,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依托课程、组织、文化、网络、实践、心理等育人平台,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升公正观教育的实效性;政府应当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提供政策支撑;家庭应当发挥亲缘优势,积极转变教养方式、端正家风,凝练家训,为大学生公正观生成持续注入养料。
张英伟[10](1994)在《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八次年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
二、徐惟诚同志谈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惟诚同志谈精神文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中国农村文库》 |
1.1.1 出版背景 |
1.1.2 出版概况 |
1.1.3 出版价值 |
1.1.3.1 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
1.1.3.2 促成天地出版社成立 |
1.1.3.3 助力“万村书库”和“农家书屋”建设 |
1.2 文献综述 |
1.2.1 涉及《中国农村文库》的文献 |
1.2.1.1 推介与宣传 |
1.2.1.2 《文库》的影响评价 |
1.2.1.3 讨论其他问题涉及 |
1.2.2 《中国农村文库》研究的不足 |
1.2.2.1 成果数量少 |
1.2.2.2 学术性研究少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理论视角 |
1.4.1 系统论 |
1.4.2 选题策划理论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深度访谈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第2章 《中国农村文库》的选题策划系统 |
2.1 策划主体系统 |
2.1.1 从《文库》编辑部到天地出版社 |
2.1.1.1 《文库》编辑部的成立 |
2.1.1.2 《文库》编辑部的困境 |
2.1.1.3 天地出版社的建立 |
2.1.2 选题决策机构 |
2.1.3 两套选题执行机构 |
2.1.4 选题策划过程 |
2.1.5 策划编辑与文案编辑合一 |
2.2 策划对象系统 |
2.2.1 策划作者 |
2.2.2 策划稿源 |
2.2.2.1 组织稿件 |
2.2.2.2 推荐稿件 |
2.2.3 策划读者 |
2.2.3.1 了解农民阅读倾向 |
2.2.3.2 立足本省,辐射全国 |
2.2.3.3 满足农民阅读需求 |
2.2.3.4 注重弱势群体 |
2.2.4 着作形式特征 |
2.3 策划内容系统 |
2.3.1 编辑思想的确立 |
2.3.2 农业科学为主 |
2.3.2.1 涉及领域广泛 |
2.3.2.2 农业科学比重大 |
2.3.2.3 选题内容与时俱进 |
2.4 策划形式系统 |
2.4.1 装帧形式策划 |
2.4.1.1 封面策划 |
2.4.1.2 内文版式策划 |
1. 版心设计 |
2. 插图设计 |
2.4.2 装帧工艺策划 |
2.4.2.1 纸张与篇幅 |
2.4.2.2 装订方式的考量 |
第3章 《中国农村文库》的营销策划系统 |
3.1 《中国农村文库》的发行渠道 |
3.1.1 《文库》发行系统的组织建构 |
3.1.2 政府购买为主的发行方式 |
3.2 《中国农村文库》的营销策划 |
3.2.1 整合营销策划 |
3.2.1.1 精准营销 |
3.2.1.2 媒介推广 |
3.2.1.3 事件营销策划 |
3.2.2 活动营销策划 |
3.2.2.1 征文演讲比赛 |
3.2.2.2 新书座谈会,发布会 |
3.2.2.3 展览促销 |
第4章 《中国农村文库》出版启示 |
4.1 《文库》成功因素 |
4.1.1 政府的支持 |
4.1.2 编辑方针的引领 |
4.1.3 选题策划定位准确 |
4.2 《文库》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
4.2.1.1 内文体例不规范 |
4.2.1.2 辅文不统一 |
4.2.1.3 设计审美性不强,缺乏统一标识 |
4.2.2 选题策划市场化程度低 |
4.3 “三农”图书选题策划思考 |
4.3.1 实施精品化战略 |
4.3.2 策划全媒体图书 |
4.3.3 优化选题结构 |
4.3.4 提高稿件编校质量 |
4.3.5 增强图书审美性 |
4.3.6 政府采购与市场挖掘并举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农村文库》访谈记录 |
附录二 《中国农村文库》相关照片 |
附录三 《中国农村文库》首届编委会成员 |
附录四 第一批、第二批《中国农村文库》出版社名单 |
附录五 《中国农村文库》序 |
附录六 《中国农村文库》书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2)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序 |
第一章 第一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召开前的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论文、调查报告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果 |
(一) 关于美育理论与对音乐教育的目的、功能、地位的认识 |
(二) 关于音乐教育改革的观念 |
(三) 关于教学法、教材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
(四) 关于中小幼美育、音乐教育的问题与改革的建议 |
(五) 关于地方音乐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
(六) 农村音乐教育 |
(七) 职业、成人及校外音乐教育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报导 |
(二) 会后效应和影响 |
(三) 会后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二章 第二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论文、调查报告所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果 |
(一) 各地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
(二) 关于音协工作的讨论 |
(三) 对美育的认识 |
(四) 有关音乐教学思想、教学法、教学内容的改革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报导 |
(二) 会后效应和影响 |
(三) 会后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三章 第三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文件、论文反映的科研与教学成果 |
(一) 关于《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的学习与讨论 |
(二) 关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 |
(三) 音乐教育的有关理论研讨 |
(四) 关于中师、中小学的音乐教学改革研讨 |
(五) 教学成果的展示 |
(六) 幼儿音乐教育 |
(七) 各级师资的培养 |
(八) 其它问题的讨论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报导 |
(二) 会后效应和影响 |
(三) 会后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四章 第四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的讨论主要问题与会议论文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果 |
(一) 《总体规划》的实施问题 |
(二) 如何深化音乐教育改革 |
(三) 美育与音乐教育 |
(四) 有关“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讨论 |
(五) 民族音乐教育 |
(六) 声乐、器乐的教学和教学法 |
(七) 师资培养 |
(八) 关于教研员的工作 |
(九) 第二课堂(课外)音乐教育 |
(十) 农村音乐教育 |
(十一) 关于区域音乐教育 |
(十二) 其它问题的讨论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的报导 |
(二) 会后效应与影响 |
(三) 会后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五章 第五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二、 会议论文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 |
(一) 声乐专题的讨论 |
(二) 键盘器乐专题的讨论 |
(三) 基本乐科的讨论 |
(四) 合唱指挥专业组的讨论 |
(五) 关于师范系统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 |
(六) 农村音乐教育改革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的报导 |
(二) 会后效应与影响 |
(三) 会议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六章 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论文、教案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果 |
(一) 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认识和倡议的讨论 |
(二) 对近百年来中国音乐教育体制得失的认识与反省 |
(三) 高师中师音乐教育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
(四) 关于中小学民族音乐的教育问题 |
(五) 少数民族音乐教学(蒙族、侗族、朝鲜族)与双语教学 |
(六) 国外音乐教学法的本土化及其它问题的讨论 |
(七) 有关教案、教学设计的交流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的报导 |
(二) 会后效应与影响 |
(三) 会议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第七章 第七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 |
一、 会议背景、概况与指导思想 |
(一) 会议背景 |
(二) 会议概况 |
(三) 会议指导思想与主要倾向 |
二、 会议论文、教案反映的科研与教学实践成果 |
(一)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定位 |
(二) 未来的音乐教育应如何改革并发展 |
(三) 目前音乐教育的现状及相关改革建议 |
(四) 器乐进课堂及先进教学手段的采用 |
(五) 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师资队伍建设 |
(六) 教案、教学设计的交流 |
(七) 其它问题的讨论 |
三、 会后情况 |
(一) 会议的报导 |
(二) 会后效应和影响 |
(三) 会议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 评价 |
结语:新时期历届音教会的主要特点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3)论雷锋奉献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重要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创新方面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雷锋奉献精神概述 |
第一节 雷锋精神的界定和要素 |
一、雷锋精神的界定 |
二、雷锋精神的要素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和特征 |
一、雷锋奉献精神的构成 |
二、雷锋奉献精神的特征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精髓 |
一、雷锋奉献精神是雷锋精神的核心要素 |
二、雷锋奉献精神贯穿雷锋精神的各要素 |
第二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形成 |
第一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思想基础 |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沃土 |
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是孕育雷锋奉献精神的源泉 |
第二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为其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
第三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基本过程 |
一、在新旧社会对比中,萌发做国家小主人翁的奉献精神 |
二、在农工战线岗位上,产生报党恩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 |
三、在解放军大熔炉里,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奉献精神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形成的主要经验 |
一、组织精心培育 |
二、个人严格要求 |
三、社会广泛倡导 |
第三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影响 |
第一节 六十年代前半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 |
一、全国学雷锋作奉献情况 |
二、雷锋式先进人物的代表 |
第四节 雷锋奉献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宝贵精神财富 |
一、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学雷锋作奉献 |
二、国外推崇雷锋奉献精神重要案例 |
第四章 雷锋奉献精神的弘扬 |
第一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重要意义 |
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三、有利于坚持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第二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基本原则 |
一、党员干部表率原则 |
二、群众性常态化原则 |
三、与时俱进创新原则 |
第三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主要途径 |
一、围绕发展主题,深化奉献教育 |
二、立足现实生活,拓展奉献实践 |
三、树立当代雷锋,引领奉献风尚 |
四、扶持志愿团队,凝聚奉献合力 |
第四节 弘扬雷锋奉献精神的组织领导 |
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的运行机制 |
三、营造和维护良好的舆论环境 |
四、注重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概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社会管理 |
2.1.2 社会管理创新 |
2.1.3 社会治理现代化 |
2.1.4 思想政治工作 |
2.2 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审视 |
2.2.1 共同点分析 |
2.2.2 差异点分析 |
2.3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成机理 |
2.3.1 学理依据: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融合 |
2.3.2 认知条件: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关联 |
2.3.3 现实基础:社会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
2.4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功能 |
2.4.1 教育功能,促进人的发展 |
2.4.2 导向功能,引导社会价值 |
2.4.3 调控功能,维护社会稳定 |
2.4.4 激励功能,增强社会活力 |
2.4.5 凝聚功能,动员社会力量 |
2.5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 |
2.5.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 |
2.5.2 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结晶 |
第3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基础 |
3.1 古代德治思想是创新的历史文化之基 |
3.1.1 古代德治思想的发展演进 |
3.1.2 传统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 |
3.2 思政优良传统是创新的主体之基 |
3.2.1 我国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演进逻辑 |
3.2.2 我国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 |
3.3 国外先进经验是创新的辅助拓展之基 |
3.3.1 国外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应用 |
3.3.2 国外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借鉴 |
3.4 多学科知识方法是创新的科学之基 |
3.4.1 多学科知识借鉴 |
3.4.2 多学科方法借鉴 |
第4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动力 |
4.1 创新动力系统及其构成 |
4.1.1 创新动力系统的内涵解读 |
4.1.2 创新动力系统的要素构造 |
4.1.3 创新动力系统的关系模型 |
4.2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动力 |
4.2.0 几种观点的论争与弥合 |
4.2.1 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动力源泉 |
4.2.2 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根本动力 |
4.3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内生动力 |
4.3.1 理念要素驱动 |
4.3.2 内容要素驱动 |
4.3.3 方法要素驱动 |
4.3.4 制度要素驱动 |
4.3.5 载体要素驱动 |
4.4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外部动力 |
4.4.1 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语境 |
4.4.2 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要素 |
4.4.3 基于社会管理创新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
第5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指向 |
5.1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价值取向 |
5.1.1 人性前提:社会、自然和精神属性的三合一 |
5.1.2 理论基础:人学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
5.1.3 演变理路:从物本到人本 |
5.1.4 价值体现 |
5.2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目标设定 |
5.2.1 创新驱动发展:一场话语革命 |
5.2.2 基本目标:社会和谐发展 |
5.2.3 根本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5.3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原则遵循 |
5.3.1 “三贴近”原则 |
5.3.2 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
5.3.3 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 |
5.3.4 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
第6章 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
6.1 创新工作观念以满足社会管理要求 |
6.1.1 坚持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理念 |
6.1.2 倡导多元合作,树立协同理念 |
6.1.3 强调以人为本,树立民本理念 |
6.1.4 回归管理本质,树立服务理念 |
6.2 创新工作内容以深化社会管理实践 |
6.2.1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 |
6.2.2 不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6.2.3 推进民主法制宣传教育 |
6.2.4 积极培育公众的现代公民意识 |
6.3 创新工作方法以提升社会管理实效 |
6.3.1 促进对话方法的应用 |
6.3.2 推动工作手段的现代化转型 |
6.3.3 注重多种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 |
6.4 创新工作载体以拓展社会管理场域 |
6.4.1 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6.4.2 发掘利用新兴文化载体 |
6.4.3 加快虚拟网络载体的普及和应用 |
6.4.4 深入社区扩大工作覆盖面 |
6.5 创新工作机制以彰显社会管理价值 |
6.5.1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
6.5.2 构建方式多元的激励机制 |
6.5.3 健全高效规范的评估机制 |
6.5.4 建立及时准确的预警机制 |
6.5.5 强化体系完备的保障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公正观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文化视域下的公正思想 |
一、以规范君主执政理念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二、以构建良好社会制度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三、以实现个人高尚品德为中心的公正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 |
一、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二、对资本主义形式公正的批判是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的立论依据 |
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公正的价值旨归 |
四、公正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的题中之义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正思想中国化的创新发展 |
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不懈追求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动社会公正的生动实践 |
三、新时代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公正的创新解读 |
第四节 国外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公正思想 |
一、亚里士多德的“应得”公正论 |
二、罗尔斯的制度公正论 |
三、现代社群主义者的“共同体”公正论 |
四、阿马蒂亚·森的具体公正论 |
第二章 公正与公正观的应有之义 |
第一节 公正的多重意蕴 |
一、公正是一定社会形态下具有正当性的伦理准则 |
二、公正是评价社会制度的基本依据 |
三、公正是个人美德的具体体现 |
第二节 公正观的内涵与呈现 |
一、公正观的内涵 |
二、公正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节 开展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现实意义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一项重大的时代课题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体系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现状审视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设计 |
一、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基本结构 |
二、调查对象选取及其基本特征 |
三、调查的统计方法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调查的数据统计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调查结果统计 |
二、大学生公正情感调查结果统计 |
三、大学生公正意识调查结果统计 |
四、大学生公正行为调查结果统计 |
五、大学生公正感受调查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积极表现 |
一、大学生公正认知水平总体稳定 |
二、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正义感 |
三、大部分大学生针对社会公正问题的立场端正 |
四、大部分大学生公正行为表现积极向上 |
第四节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的问题聚焦 |
一、部分大学生对公正的认知有所偏差 |
二、部分大学生公正观受到逐利意识的影响 |
三、部分大学生的公正意识与公正行为存在情境差异 |
四、部分大学生维护社会公正的行为缺乏理性 |
五、部分大学生对当前社会公正状况的评价较为偏激 |
六、部分大学生对社会公正态度冷漠 |
第四章 引发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主要诱因 |
第一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经济因素 |
一、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
二、经济主体行为失范 |
三、社会逐利意识增强 |
第二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政治因素 |
一、官员违法违纪现象偶有发生 |
二、司法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
三、公民政治参与度略显不足 |
第三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社会环境因素 |
一、生存压力攀升引致心态失衡 |
二、社会阶层固化形成身份差异 |
三、舆论引导失当激化非理性行为 |
第四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文化因素 |
一、传统文化窠臼残存 |
二、错误社会思潮侵袭 |
三、劣质文化产品供给 |
第五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高校教育因素 |
一、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定位不清 |
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主体不明 |
三、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陈旧、方法单一 |
四、高校自身公正环境缺场 |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 |
第六节 引发大学生公正观偏差的个体因素 |
一、对网络高度依赖致使大学生缺乏理性思考 |
二、生活条件大幅改善导致大学生欠缺奋斗精神 |
三、家庭环境缺乏公正理念影响大学生公正观初始养成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与目标 |
第一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原则解析 |
一、坚持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二、坚持理论传授与实践感悟相统一 |
三、坚持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统一 |
四、坚持学校教育、社会教化、家庭教养相统一 |
第二节 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目标导引 |
一、端正公正认知 |
二、培育公正情感与公正意识 |
三、养成公正行为 |
四、改进公正感受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内容选择 |
第一节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一、把握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 |
二、正确理解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 |
三、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公正观 |
第二节 道德指引:公正伦理观 |
一、平等观教育 |
二、义利观教育 |
三、“应得”观教育 |
第三节 国情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正之维 |
一、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公正所向 |
二、准确把握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对社会公正的理论创新 |
第四节 现实延伸:具体场域下的公正观 |
一、经济公正观教育 |
二、政治公正观教育 |
三、法治公正观教育 |
四、网络公正观教育 |
第七章 当代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指向 |
第一节 搭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主要渠道 |
一、夯实认知基础,建设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课程体系 |
二、强化情感认同,推动公正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之中 |
三、紧贴生活场域,打造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
四、倡导知行合一,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实践感悟 |
五、平复失调心态,加强大学生消极公正观的心理调试 |
第二节 丰富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方式方法 |
一、以知识讲授巩固公正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以思想灌输提升公正观教育的话语公信 |
三、以隐性教育推动公正观教育的资源整合 |
四、以情境构建强化公正观教育的情感体验 |
第三节 强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文化附着 |
一、打造具有公正价值导向的文化载体 |
二、开展具有“仪式感”的主题文化活动 |
三、树立公道正派的先进典型 |
第四节 优化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社会环境 |
一、营造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 |
二、营造共享共创的民生环境 |
三、营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环境 |
四、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环境 |
第五节 增强大学生公正观教育的家庭熏陶 |
一、转变基本教养方式 |
二、树立良好家风家训 |
三、提升父母教育能力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徐惟诚同志谈精神文明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村文库》选题策划研究[D]. 刘倩倩.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 [2]新时期历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D]. 陈宗花. 河南大学, 2003(01)
- [3]论雷锋奉献精神[D]. 陈曦.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4]建设精神文明要做扎实的工作——北京市委负责人谈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措施[J]. 邵泉. 了望周刊, 1986(45)
- [5]社会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 钟和平. 湖南大学, 2014(09)
- [6]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的几点意见——同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工作会议的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 李瑞环.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1(01)
- [7]市场经济中出版事业新的生长点[J]. 伊紫. 中国图书评论, 1992(06)
- [8]拓宽思路 大胆创新 全国重点少儿读物规划会在北海举行 徐惟诚、于友先作重要报告和讲话[J]. 刘硕良,张东. 出版广角, 1995(06)
- [9]当代大学生公正观及其教育研究[D]. 郑元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第八次年会综述[J]. 张英伟. 思想工作论坛,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