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起地震事件预测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从几起地震事件预测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一、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孟淑德,陈淑海[1](1979)在《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文中研究说明通过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中SO$=、Cl-、Ca++、Mg++)资料的积累,表明许多井点在海城7.3级与唐山7.8级大震前水化学成分是有反应的。 在此基础上,对震前水浑过程Mg++的升高以及爆破实验的研究,探讨了水文地球化学变化的机制。认为震前水文地球化学的变化,除深层物质上涌外,多数是含水层及其围岩受应力作用产生应变的过程中发生的。

孙小龙,刘耀炜,付虹,晏锐[2](2020)在《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分析预报研究进展回顾》文中研究说明回顾了自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分析预报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从业务体系构建、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基础理论研究和震例回顾总结等几个方面梳理了相关成果与认识,并分析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最后基于当前地震地下流体的科学技术积累和环境条件,提出了今后地下流体分析预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在"大应急体系"新要求和"防灾减灾救灾"改革新形势下谋求学科自身的着力点和增长点。

石宏宇[3](2020)在《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认为温泉流体地球化学方法是研究活动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变化的有利手段。利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资料,探讨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地震之间的关系,对中强地震短临流体前兆异常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广泛出露,构造活动发育,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地震,通常来说,震中距较近的地震前异常出现早,形态复杂,基本可以分为早期趋势变化、中期振荡变化和震前突跳3个过程。2017年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其震中位置距离岷江断裂带附近温泉均小于100 km使该区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此,本文利用岷江断裂带温泉水样中溶解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气体同位素、碳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对其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温泉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区域地震活动性的关系。本文于2010年6月至2018年7月对岷江断裂带内四个温泉进行了7次系统的调查,测定了16个气体样品中的3He/4He和δ13CCO2,以及27个水样中的常量元素;同时,对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δD、δ18O)以及锶同位素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化学类型主要分为Ca-HCO3、Mg-HCO3、Ca·Mg-HCO3、Mg·Ca-HCO3四种。(2)δD、δ18O(-13.20~-19.80‰和-95.60~-113.33‰)的测量结果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主要为大气降水的补给,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km。(3)温泉水中Si O2含量为2.49~5.92 mg/L,计算的热储温度约为26.00~52.22℃,根据热储温度估算循环深度约为1.17~2.67 km。(4)Na-K-Mg三角图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均为为成熟水。(5)温泉水中Sr的富集系数大于1,同时,86Sr/87Sr范围为0.70862~0.70870,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的Sr和86Sr/87Sr主要来自于碳酸盐类矿物。(6)岷江断裂带温泉水中除B、Sr、Ba外,微量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说明微量元素含量较低,水—岩作用较弱。(7)幔源和壳源之间的混合作用为控制He-C系统和He-Sr系统的主要因素,且研究结果表明3He/4He比率变化范围为0.02~0.68Ra(Ra是大气中3He/4He的比值,为1.39×10-6),温泉逸出气体中幔源He贡献率较低,表明九寨沟地震前后无明显幔源He增加。δ13CCO2(-7.50~-0.12‰)表明岷江断裂带内温泉水逸出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地壳中的灰岩(75.00~99.47%)。2017年8月8日发生了MS7.0九寨沟地震,笔者获取了震后第二天的岷江断裂带周围温泉的流体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发现,九寨沟地震前卡卡沟和川盘桥温泉中的Cl-和SO42-以及牟尼沟温泉中的SO42-都呈增加的趋势,且地震后卡卡沟、川盘桥和牟尼沟温泉水中的Cl-和SO42-离子都呈下降的趋势。根据地质、构造、水化学和同位素资料,建立了岷江断裂带深浅部流体耦合模型。该模型表明,岷江断裂带温泉水的补给来源均为大气降水,补给高程约为3.44~4.50 m,岷江断裂可作为地下水快速运移的通道。在这个系统中,地热水被地壳内部加热,断裂和裂隙作为运移通道,循环到地下1.17~2.67 km处,之后沿断裂和裂缝上升到地表。根据模型推测3He/4He比值异常低的原因为,岷江断裂带向下延伸收敛于30 km处的滑脱面,阻碍了幔源He的上涌。因此,研究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对今后判断岷江断裂带未来中强地震的短临前兆流体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托马斯·H·乔丹,陈运泰,保罗·伽斯帕里尼,劳尔·玛达里亚伽,伊安·缅恩,沃尔纳·玛尔佐奇,杰拉西莫斯·帕帕多珀罗斯,杰恩纳迪·索伯列夫,山冈耕春,约忱·乔,张天中,吕春来[4](2013)在《可操作的地震预报 认知状态与应用指南》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拉奎拉地震后,意大利民防署(DPC)任命了一个国际民防地震预报委员会(ICEF),其任务是就当前构造地震短期预测预报的认知水平提出报告并提出利用可能的大地震前兆启动民防措施的指导意见,包括大地震后地震灾险性概率分析结果的使用。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回顾了由世界范围地震活动区的进展获得的地震预测预报研究。预测(predic-tion)定义为确定性地表述未来地震是否将在一特定地理区域、时间窗和震级范围内发生,而预报(forecast)则是给出这样一个事件将要发生的概率(大于0但小于1)。对地震的可预测性,即可依据观测到的地震系统的表现确定未来地震发生的程度,人们知之甚少。这种认知的缺乏反映在不能在短时间尺度上可靠地预测地震活动地区的大地震。大多数已提出的预测方法依靠的是诊断性前兆,即在地震之前可观测到的某种以高概率说明即将来临地震的地点、时间和震级的信号的概念。本报告中评议的前兆方法包括应变率、地震波速和电导率的变化,地下水、土壤和空气中氡浓度的变化,地下水位的扰动,近地表及其上方的电磁变化,热异常,动物行为异常和地震活动性图像等。诊断性前兆的探索迄今尚未提出成功的短期预测方案。因此,本报告关注作为与收集和传播含时间的地震灾险性权威信息的原则性方法的可操作的地震预报,以帮助社会公众应对潜在的破坏性地震。在几天和几周的短时间尺度上地震序列显示出如大地震触发的余震空间和时间上的成丛性。成丛性的统计描述解释了地震目录中观察到的许多特征,并可用于形成预报,说明地震概率的短期变化。若能恰当加以应用,短期预报就具有可操作性,如预测大地震后的余震。尽管长期预报对于保障地震安全性的价值是明确的,但对短期预报的解释却令人困惑,由于地震概率变化可达几个量级,而典型的概率值在绝对意义上仍然很低(日概率小于1%)。把这种低概率的预报转换为有效的决策是一个艰难的挑战。报告收集了高地震危险性的6个国家(中国、希腊、意大利、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当前利用可操作预报的状况。长期模型是当前民众预防地震破坏最重要的预报手段,因为它们指导了建筑规范中的地震安全条款、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其他减轻风险的工程实践,如在翻修旧建筑中纠正设计缺陷等。余震的短期预报在上述一些国家中曾经实践过,但可操作的地震预报还没有在任何一个国家完全实施过(即定期更新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根据在地震活跃区积累的经验,国际地震预报委员会向意大利民防署提供了一组在意大利使用可操作的预报的建议,这些建议对于其他国家可能也是有用的。应该向公众提供关于未来地震短期概率的权威的、科学的、一致的和及时的公开信息源。报告应以具有可操作性、定期更新的地震活动预报系统为基础,而且这些系统在地震信息的产生、发送和使用中都要经专家严格评审和更新。所有可操作模型的质量应当通过对其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回顾性检验加以评估,而且应对已建立的长期预报和其他含时间的模型进行持续的前瞻性检验。警报规程应当标准化以便于各级政府及民众做出决策。应当确定地震概率阈值以指导警报等级,而警报等级是以代价和收益,以及信息价值的无形方面,如心理准备与恢复方面效益的客观分析为基础。由社会科学研究确立的有效的公众交流原则应当被用于地震灾险信息的发送。

何宇飞[5](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著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著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著,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张国盟,刘耀炜,张磊,任宏微[6](2015)在《地下水测年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展望》文中提出对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的观测与研究,是地震前兆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地下水动力学研究中,利用地下水测年方法,可以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特征及更新能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地下水测年方法,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地震前兆信息的关系、地下水运动规律与地震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浅层补给与异常干扰排除的方法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地下水年龄的测定与分析方法对于了解监测点映震能力、评价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程度以及在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现场核实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杜建国,康春丽[7](2000)在《地震地下流体发展概述》文中认为通过对地下流体监测技术、异常确定方法与形成机理的研究 ,以及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和预报方法等回顾 ,扼要地介绍了其进展和经验。并提出了地震预报近期应深入研究和开发的若干领域。

吕金波[8](2004)在《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北京是世界上具有地热资源的6个国家首都之一,有延庆北、京北、城区和大兴凤河营等4条地热异常带。京北地热异常带为小汤山叠断隆构造单元,包括沙河和小汤山两个次级地热田,按照Muffler的观点可定义为京北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亦可称为京北构造隆起区热对流类深循环型地热系统(陈墨香等,1994)。 北京的地热勘探始于1956年,目前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地热田有10个,其中小汤山次级地热田开发最早,现仍在大力开发利用。该地热田以小汤山镇为中心,向东、西、南3个方向不断扩展开发范围,与沙河次级地热田连为一体,形成京北地热田。1974年始凿汤-1井,到1979年共成井7口,到1990年共成井34口,近几年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强,新钻深井26口。现已查明京北地热田为拥有3个热储层的大型地热田,1985-1999年热水开采总量为54.50×106m3,热储层地下水位共下降24.99m,热田年平均水位下降值为1.79m。 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京北地热田的勘查及开发已经历近半个世纪,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但对热田的科学研究跟不上热田的开发与利用,很有必要对热田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为京北地热田进一步科学、有效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第二、京北地热田的大力开发给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带来了严重干扰,先后使小汤山、东三旗和太平庄等地震地下流体观测井断流,被迫中断或改变原有的观测项目与观测方式,使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能力显著减弱。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地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影响的全面研究,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台站建设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上述两方面的考虑,在收集、整理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京北地热田以及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的影响问题,并撰写名为《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博士学位论文。 论文的指导思想是收集前人对京北地热田近50年的勘查与开发成果,应用先进的水文地质学理论和水文地球化学方法,结合作者在该区多年的地质调查实践,查清研究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研究热田区的地质构造格架、地下水循环系统与地温场特征,概化出地热系统模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热田开发的历史与现状,研究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的影响并制定出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如图1所示。 在上述研究思路的指导下,论文首先简要介绍北京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背景;然后系统论述京北地热田的地质建造与构造、水文地质结构、热水系统和地温场特征,提出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开发及其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影响的研究打下基础。 论文的重点之一是对京北地热田开发现状的分析与开发前景的预测。在系统回顾京北地热田开发历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热田开发的现状,计算地热资源量及其开发潜力,分析当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途径,为京北地热田科学、合理和长久的开发提供依据。 论文的重点之二是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分析。京北地热田的开发对京北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已开始显露,而且在某些井台表现得十分明显,严重到了无法正常监测的程度。为此系统分析这些影响,其中包括对不同台站的影响及影响范围,对不同台项的影响及主要受影响的测项,进而研究造成这些影响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 ...区域地质一水文地质背景 景 热热田区热水系统统 统热田区水文地质结构 构 构热田区地温场场 地地热系统成因模式 式 地地热田开发 发 对对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的影响 响 减减轻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干扰的对策 策 图l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影响的研究思路 论文在下列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认识: (l)对京北地热田进行了地质、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地热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查明了热田的分布及其控制因素、热储层的类型与厚度、热水的成因与空间变化,首次建立了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为京北地热田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为京北地区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监测影响机理的分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它地区地热田的科学保护与开发树立了样板。 (2)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定量评价了京北地热资源,首次计算出京北地区热水静储鱿 为3.36x 108m3,储热量为72.s4xlo,3eal,可利用的热量为lo.goxlo”eal,为京北地热田 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依据。 (3)系统分析研究了京北地热田开采量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建立了对地下水位影响的预 测模型,按照地热田开采强度,预测了雾迷山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约1.49m/a, 铁岭组热储层地下水位的下降速率为1.73耐a,指出了严格控制开采量,遏制热水资源的枯 竭趋势。 (4)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热田开发对该区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发现这些影响主要存 在于地热系统的下游地区台站中,特点是对太平庄井地下水水位的影响大,对东三旗井逸 出气Hg的影响大,影响的关键是水文地质条件,提出防止与减轻这些影响的对策是严格控 ?

宋洋[9](2017)在《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文中认为地震地下流体监测台网在地震监测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破坏性地震监测预报的效果与能力十分显著。然而,井网的建设与运行中也暴露了监测井监管部门层级复杂,监测井结构与质量参差不齐,观测仪器采样率低、数据缺失率高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地下流体在地震监测预报中作用的充分施展。如何选择监测井的点位,如何确定地震引起的监测井水位变化的影响要素,如何对监测井效能进行评估,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在当前的形式下,地下流体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基于孔弹性理论与应变模型,以完整的典型构造单元的监测井为研究对象,依托井水位同震响应研究成果,首次尝试采用改进的FCE-AHP方法开展监测井效能定量化评价体系研究。可用于对现有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的筛选与评估,也可为在建及计划建设的地下流体监测井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同类块体构造单元的相似现象分析也具有借鉴作用。论文的主要成果如下:(1)监测井效能评价方法研究。通过对专家评价法、多目标决策方法(MODM)等7种现阶段主要的综合评价方法的评析与研究,认为改进的FCE-AHP法是最符合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特点的评价方法。利用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计算组合权重,并引入隶属度函数确定模糊关系矩阵,从指标赋权和综合评价隶属度计算两方面对传统法进行了修正,有效地避免了评价的主观随意性,使评价结果更为合理。(2)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强调以井-含水层系统为评价主体,分析了同震与前兆对井-含水层系统的作用过程,根据监测井效能评价的基本原则及评价依据,确立了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的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从观测背景、观测仪器与配套设施以及观测数据质量三方面,较全面地总结了监测井效能的影响因子及其评价参考值,共计29项。以此为基础对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筛选,选取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可量化指标20项。最终确立了多目标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的步骤,并给出了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筛选的流程。(3)典型构造单元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研究。以华北地块区为典型区进行实例研究,选取地块区161口地下流体监测井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远场大震为触发条件,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探讨华北地块区域大尺度面状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继而探讨不同规模断裂带附近井的响应规律。由于采用分钟值序列数据,该统计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华北地块区同震水位变化影响要素分析。利用SPSS中的回归分析法确定井水位变化与震中距、震级的关系,采用Matlab对井水位变化进行频谱分析,揭示监测井水位同震响应频段,同时利用Baytap-G程序提取潮汐因子、振幅比与相位差,进而分析地震引起的井-含水层渗透性变化规律,并对地块区不同部位进行响应敏感度空间分析。影响要素分析结果充分体现了同震水位变化的复杂性,利用单一个指标无法真正揭示监测井对应力应变的响应能力。以上研究成果,也为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评价指标的筛选提供参考依据。(5)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研究。结合监测井背景资料缺失情况,计算各指标权重,将同震响应率、同震响应幅度、潮汐因子、距活动断裂带的距离、距干扰源的距离、观测井深度、井径及含水层渗透系数8个最能体现监测井效能的参数,作为典型区监测井效能的综合评价指标。利用改进的FCE-AHP法对具有同震响应的74口“十五”观测井进行评价与等级评定。总体来看,华北地块区地震地下流体水位监测井整体效能偏低,优秀井数量偏少,良好、中等井比重较大。因此,以地震监测预报为目标的地下流体监测井网优化与完善是十分有必要的。由于监测井效能评价尚处在探索阶段,本文的评价过程中存在背景资料缺失、指标参数计算干扰因素多等问题,导致评价结果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郑小菁,林思诚,刘序俨,王林,陈莹[10](2010)在《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报告》文中提出该文回顾了地震地下流体学科的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当前在地下流体监测、科学理论和前兆机理工程实验等方向研究的情况,并针对目前该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未来发展应加强前兆理论,开展多测项和多学科交叉、加强监测台网能力等方面的研究。

二、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分析预报研究进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业务体系构建
    1.1 强化异常现场核实分析
    1.2 评估观测资料预报效能
    1.3 构建学科异常知识库
    1.4 研发会商技术方法
    1.5 推进年度学科会商机制改革
2 新技术、新方法探索
    2.1 数据处理与异常识别方法
    2.2 资料预测效能检验方法
    2.3 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3 基础理论研究
    3.1 井水位对周期性加载的响应
    3.2 地震引起的介质渗透率变化
    3.3 断裂带土壤气逸出机制及影响因素
    3.4 流体活动与诱发地震
4 震例回顾总结
    4.1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
    4.2 2013年芦山7.0级地震
    4.3 2014年鲁甸6.5级、景谷6.6级地震
    4.4 2017年精河6.6级地震
    4.5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
5 发展趋势展望
6 结语

(3)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地震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
    1.3 完成的工作量和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地层
    2.2 区域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第三章 温泉水样气样的采集及其测量
    3.1 温泉水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3.2 温泉气采样方法及测量方法
第四章 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4.1 温泉水温泉气物理化学参数测定结果
    4.2 温泉水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1 水化学类型
        4.2.2 离子相关性分析
    4.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 温泉水来源
        4.4.1 氢氧同位素特征
        4.4.2 热储温度
    4.5 岷江断裂带温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
        4.5.1 温泉气体组分
        4.5.2 ~3He/~4He
        4.5.3 ~(87)Sr/~(86)Sr
        4.5.4 δ~(13)C_(CO2)
第五章 温泉水化学变化与地震的关系
    5.1 温泉水地球化学变化与九寨沟地震的关系
    5.2 岷江断裂带流体地球化学变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个人信息
    获奖情况
    参与会议情况
发表文章
参与项目

(5)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1.2.2.1 震例研究
        1.2.2.2 统计研究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2.1 地震活动概述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2.1.3 地震孕育区
    2.2 电离层概述
        2.2.1 电离层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4.1.1 SWARM星座简介
        4.1.2 SWARM星座数据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5.1.1 重力波模型
        5.1.2 电动力学模型
        5.1.3 电磁辐射模型
        5.1.4 化学模型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5.2.1 重力波途径
        5.2.2 电动力学途径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6.3 创新点
    6.4 展望
        6.4.1 星座观测设想
        6.4.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6)地下水测年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地下水年龄测定方法
    1.1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1.2有机物示踪法
    1.3数值模拟
2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地震监测点的映震效能
3地下水运动规律与地震活动性
4地下水的非构造影响与干扰异常排除
5结论与讨论

(7)地震地下流体发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简要回顾
    1.1 监测技术
    1.2 预报研究
        1.2.1 异常的判定及其特征
        1.2.2 有效异常的统计性判别指标及其映震效能
        1.2.3 地下流体主要水化组分的物质来源、形成机理
        1.2.3.1 水化组分的物质来源
        1.2.3.2 水化组分的异常形成机理
        1.2.4 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
        1.2.4.1 超临界流体降低了岩石的强度
        1.2.4.2 流体在断层致震中的作用
        1.2.4.3 流体对岩石相变致震的作用
2 地震地下流体研究方向的展望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背景
    1.1 区域自然地理
    1.2 区域地层
    1.3 区域地质构造与构造活动
    1.4 区域水文地质
    1.5 区域地热资源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京北地热田概述
    2.1 京北区自然地理
    2.2 京北地热田区地质建造与构造
        2.2.1 地质建造
        2.2.2 地质构造
    2.3 京北地热田区水文地质
        2.3.1 基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岩组
        2.3.2 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岩组
        2.3.3 水文地质结构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京北地热田的热水系统
    3.1 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3.1.1 热水水化学成分
        3.1.2 pH值及水质类型
        3.1.3 热水水化学动态
    3.2 热水同位素化学
        3.2.1 氢氧同位素
        3.2.2 氚同位素
        3.2.3 碳14同位素
    3.3 热水的水-岩平衡计算与深部温度估算
        3.3.1 水-岩平衡计算
        3.3.2 热水的地球化学温标
    3.4 热水中的气体成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京北地热田的地温场
    4.1 地温场平面特征
    4.2 地温场垂向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京北地热系统的成因模式
第六章.京北地热田的开发
    6.1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历史
    6.2 小汤山地热田的开发现状
        6.2.1 热水开采与水位变化
        6.2.2 热水的开发利用
    6.3 小汤山外围地热田的近期开发
    6.4 大型抽水试验及其结果分析
        6.4.1 抽水试验及其结果过程
        6.4.2 抽水试验结果分析
    6.5 地热资源评价
        6.5.1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6.5.2 热储层资源量计算
        6.5.3 开采量-水位降深-时间关系的多元复相关模拟
        6.5.4 对今后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
    7.1 京北地区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监测
        7.1.1 沙河井
        7.1.2 小汤山井
        7.1.3 板桥井
        7.1.4 东三旗井
        7.1.5 太平庄井
        7.1.6 白浮断层气测点
    7.2 地震地下流体的正常动态
        7.2.1 沙河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2 东三旗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3 太平庄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4 板桥井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2.5 白浮地下流体正常动态
    7.3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干扰
        7.3.1 热水井抽水对沙河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7.3.2 热水井抽水对东三旗井气Hg和气Rn动态的干扰
        7.3.3 热水井抽水对太平庄井水位、水温动态的干扰
        7.3.4 热水井抽水对板桥井水位动态的干扰
        7.3.5 热水井抽水对白浮断层气动态的干扰
    7.4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机理分析
        7.4.1 热田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干扰及其水文地质背景
        7.4.2 热田开发对沙河井、板桥井和白浮断层气观测点不产生干扰的原因
        7.4.3 热田开发对东三旗井地下水逸出气动态干扰的机理
        7.4.4 热田开发对太平庄井地下水动态干扰的机理
    7.5 减轻热田开发干扰的对策
        7.5.1 控制热田开发
        7.5.2 调整台站布局
        7.5.3 监测测项的调整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结论
参考文献
简历
致谢

(9)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井水位同震响应现象研究
        1.2.2 井水位同震响应机制研究
        1.2.3 我国地下流体监测井建设运行现状
        1.2.4 地震地下流体监测井效能评价研究
    1.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1.3.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2.1 基本方法概述
        2.1.1 综合评价的定义
        2.1.2 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
        2.1.3 综合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2.2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模型
        2.2.1 效能评价模型特征
        2.2.2 传统的FCE-AHP综合评价模型
        2.2.3 改进的FCE-AHP综合评价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
    3.1 效能评价原则及评价依据
        3.1.1 评价原则
        3.1.2 评价依据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3.2.2 监测井效能影响因子分析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3.3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北地块区监测井观测背景及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
    4.1 监测井基本条件及选定依据
        4.1.1 井的分布
        4.1.2 自然地理及区域构造条件
        4.1.3 水文地质条件
        4.1.4 井的结构及观测仪器
    4.2 地震目录
        4.2.1 区域大尺度面状井水位研究震例目录
        4.2.2 地块内部小型线状断裂附近井研究震例目录
    4.3 井水位同震响应特征及规律分析
        4.3.1 井水位同震响应率
        4.3.2 井水位同震响应形态
        4.3.3 井水位同震响应幅度
        4.3.4 典型构造部位井水位同震响应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地块区同震水位变化影响要素分析
    5.1 同震水位变幅与震级、震中距的关系
    5.2 高响应率-高变幅监测井观测背景解析
        5.2.1 构造部位
        5.2.2 含水层岩性及地下水类型
        5.2.3 观测井的结构
    5.3 监测井水位变化频谱分析
        5.3.1 分析方法与实现程序
        5.3.2“一震多井”频率-振幅谱分析
        5.3.3“一井多震”频率-振幅谱分析
    5.4 地震引起的井-含水层系统渗透性变化分析
        5.4.1 基本原理
        5.4.2 实例分析
    5.5 同震水位变化响应敏感度的空间分析
        5.5.1 响应敏感度的计算
        5.5.2 响应敏感度空间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华北地块区监测井效能评价与结果解析
    6.1 效能评价指标的选取
    6.2 效能评价模型的建立
        6.2.1 评价指标状态等级的界定
        6.2.2 基于AHP法与变异系数法的评价指标赋权
        6.2.3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6.3 监测井效能综合评价结果
    6.4 监测井综合效能评价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7.1 主要结论
    7.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附图1 典型井对远场大震响应特征统计对照图
附表1 全球震例基本参数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四、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几个震例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预报地震的若干问题[J]. 孟淑德,陈淑海. 地震地质, 1979(04)
  • [2]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分析预报研究进展回顾[J]. 孙小龙,刘耀炜,付虹,晏锐. 地震研究, 2020(02)
  • [3]岷江断裂带温泉流体地球化学特征[D]. 石宏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20
  • [4]可操作的地震预报 认知状态与应用指南[J]. 托马斯·H·乔丹,陈运泰,保罗·伽斯帕里尼,劳尔·玛达里亚伽,伊安·缅恩,沃尔纳·玛尔佐奇,杰拉西莫斯·帕帕多珀罗斯,杰恩纳迪·索伯列夫,山冈耕春,约忱·乔,张天中,吕春来. 世界地震译丛, 2013(01)
  • [5]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地下水测年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展望[J]. 张国盟,刘耀炜,张磊,任宏微. 中国地震, 2015(01)
  • [7]地震地下流体发展概述[J]. 杜建国,康春丽. 地震, 2000(S1)
  • [8]京北地热田特征及其开发对地震地下流体动态的影响[D]. 吕金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4(02)
  • [9]基于井水位同震响应监测井效能评价体系研究 ——以华北地块区为例[D]. 宋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7(12)
  • [10]福建省地震地下流体学科发展报告[J]. 郑小菁,林思诚,刘序俨,王林,陈莹. 海峡科学, 2010(01)

标签:;  ;  ;  ;  ;  

从几起地震事件预测地震水文地球化学的若干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