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reliminary Study on Plate Tectonics of Northern East Junggar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文献综述)
卢苗安[1](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认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徐学义,李荣社,陈隽璐,马中平,李智佩,王洪亮,白建科,唐卓[2](2014)在《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文中提出最近的地质调查和研究资料揭示,新疆北部古生代存在"三块两带"的构造格局,并经历了复杂的洋陆转换过程。地质、地球物理和碎屑锆石年龄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南部应存在一个至少发育前震旦系的古老陆块;初步认为东准噶尔北自额尔齐斯构造带东南的玛依鄂博地区至南部的卡拉麦里构造带南界,整体为一增生杂岩体,西准噶尔自额尔齐斯构造带南缘至谢米斯台南缘亦为一增生杂岩体。提出新疆北部加里东运动表现为准噶尔-吐哈陆块、中天山陆块群、伊犁地块等拼合形成哈萨克斯坦板块的一部分。从新疆北部泥盆系建造组合和沉积环境演变视角,探讨了早古生代形成的哈萨克板块北部洋盆从早泥盆世开始,至晚泥盆世拼合,洋盆经历了逐渐变浅直至消亡的演化过程。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提出南天山为一巨大的增生杂岩体,代表了哈萨克斯坦板块与塔里木板块最后增生拼合的位置,亦是古亚洲洋在中国境内最后闭合的位置,闭合的时限为早石炭末期。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新疆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的"三块两带"基本框架:即在统一哈萨克斯坦板块形成后,自北而南依次存在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板块、塔里木板块及其间的准噶尔洋盆和南天山洋盆。晚泥盆世哈萨克斯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完成增生拼贴;早石炭世末,塔里木板块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联合板块完成增生拼贴,古亚洲洋结束洋陆转换;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新疆北部进入后碰撞伸展至大陆裂谷演化阶段。
汪晓伟[3](2016)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复合造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和理解中亚造山系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之一。博格达造山带隶属天山造山带的分支之一,区内广泛分布着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岩系,是研究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迄今为止,关于博格达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主要有裂谷、岛弧和弧后盆地之争。所有这些观点产生分歧的原因是对博格达地区晚古生代火山岩地层的充填序列以及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精细研究不足。本次研究以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火山—沉积序列、年代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和构造属性等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近年来新疆北部区域地质调查的最新进展和前人研究成果,恢复与完善了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过程。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序列总体表现:海相(D1D2)→海陆相(D3)→海相(C1C2)→海陆相(C2末P1)→陆相(P2-3)。火山作用具有明显阶段性:泥盆纪(400 Ma360 Ma)和石炭—二叠纪(350 Ma270 Ma)两大期次,且后者可细化为早石炭世中期(345 Ma330 Ma)、早石炭世末晚石炭世中期(320 Ma305 Ma)、晚石炭世末早二叠世初期(300 Ma290 Ma)三个主要活动期。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1)早、晚泥盆世火山岩岩石组合差异:前者主体为一套钙碱性—高钾钙碱性安山岩,具有明显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的特点;而后者主体为一套受到地壳物质强烈混染的大陆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2)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双峰式分布特征:基性熔岩属低Ti/Y岩浆类型,主体属拉斑系列,具有近于平坦的稀土配分模式,大离子亲石元素普遍富集,高场强元素略富集到未富集的特点,具有明显的Nb、Ta负异常,微弱的Ti负异常,是遭受大陆地壳和岩石圈强烈混染的地幔柱源玄武岩,且在其母岩浆演化过程中同时发生过同化混染与结晶分离作用的调整。其原始母岩浆可能与OJP源、BSE源或N-MORB三种源区的熔体在经受AFC作用影响之后所形成的岩浆成分相似,为幔源较浅部位(6080 km深处)尖晶石—石榴石过渡带岩浆源区较低程度部分熔融(小于20%)的产物;酸性熔岩具有与基性熔岩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其可能为基性岩浆结晶分异的产物。结合新疆北部蛇绿岩类型和时代、晚泥盆世之下不整合面的普遍存在以及晚泥盆—早石炭世连续性沉积充填序列,认为东天山博格达东段古生代洋盆闭合于晚泥盆世,其后出现的大规模火山岩浆活动形成于碰撞后板内伸展(裂谷)环境。并进一步将该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划分为三个阶段:晚泥盆世前洋陆演化阶段、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陆演化(碰撞后板内伸展)阶段和中—晚二叠世陆内演化阶段。
龚一鸣,纵瑞文[4](2015)在《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大地构造环境与沉积组合(建造)类型,地层序列与地层接触关系,古地理格局与古环境条件,古生物类型与生物古地理区系,地层类型与地层的变形、变质和变位特征,地层区划的边界类型与识别标志,地层区划可以区分为综合和断代地层区划2类,都可以分为4级:地层大区(stratomegaregion)、地层区(stratoregion)、地层分区(stratosubregion)和地层小区(stratomicroregion).基于近年来取得的大量新资料、新认识和上述地层区划6方面的判据,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区划自北向南划分为萨吾尔山地层小区、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玛依力山地层小区和克拉玛依地层小区.在构造古地理上,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表现为多岛洋和软碰撞的特点,志留纪后期至早石炭世是多岛洋和软碰撞的鼎盛时期,也是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区划的重要形成时期;晚石炭世至二叠纪,西准噶尔地区主体脱离海洋环境,进入陆内造山阶段,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地层的分区性逐渐消失.在生物古地理上,早古生代西准噶尔地区属于介于太平洋生物大区与大西洋生物大区之间的混生生物大区,不同于东北部西伯利亚板块南部由Tuvaella(图瓦贝)动物群所代表的生物区系;从志留纪至泥盆纪,西准噶尔地区的生物组合面貌明显属于热带-亚热带的古特提斯生物大区;晚石炭世-二叠纪西准噶尔地区陆相地层中的植物群面貌显示出明显的北温带安加拉植物群的特点.在沉积古地理上,西准噶尔地区古生代的作用相包括正常沉积与事件沉积,特别是反映活动构造环境的内力事件沉积特别发育,如火山爆发相、火山溢流相和震积岩相;环境相包括古陆、河流相、滨-浅海相和半深海-深海相.
李锦轶,何国琦,徐新,李华芹,孙桂华,杨天南,高立明,朱志新[5](2006)在《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笔者近20年来在新疆北部地质调查积累的资料,并结合对现有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本文简要讨论了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该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基本特征是垂向上具有双层结构,侧向上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构造分区。新生代侧向构造分区表现为盆山构造,古生代晚期侧向构造分区总体表现为显生宙造山带与古老地块的镶嵌,具体划分为两个弧形造山系、两个雁行斜列的帚状构造和3条线性造山系,分别属于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塔里木、喀拉塔格等4个古板块;喀拉塔格古板块是新元古代地壳作为基底的古岛弧与其周围的海洋岩石圈组成的板块,残迹保存在南天山碰撞带之中;阿尔泰山、东准噶尔、准噶尔—吐哈地块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一部分,西准噶尔和中亚地区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的组成部分,查尔斯克—斋桑带、依连哈比尔尕带和康古尔塔格带,构成了是西伯利亚古板块的南界,南天山是哈萨克斯坦与塔里木古板块的碰撞带。在纵向上,该区地壳被划分为震旦纪至石炭纪、二叠纪至侏罗纪和白垩纪以来的陆内演化等3个构造层。该区构造格架的形成过程包括中元古代至古生代晚期古洋盆的演化与关闭、二叠纪至侏罗纪受古太平洋和古特提斯洋演化影响、以及新生代期间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影响等3个构造阶段;在某些地质时期还与幔源岩浆的底垫对地壳或岩石圈的改造有关。该区前身的古洋盆包括古太平洋和古亚洲洋两个洋盆。从动力学角度看,该区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分别受控于水平方向上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垂直方向上软流圈地幔与上覆岩石圈或地壳的相互作用。结果是不仅使该区大陆地壳的增生有水平的和垂直的两种方式,而且使该区地壳演化表现为挤压和伸展两种方式并存。
任朋飞[6](2019)在《新疆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新疆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遵循《中国地层指南》有关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从岩石组合、生物化石、顶底界线以及沉积环境等多方面对各典型剖面展开研究,并进行区域横向、纵向对比,取得如下认识:重新定义卡希翁组的顶底界线,明确其与上覆南明水组和下伏托让格库都克组均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证实克安库都克组与下伏乌鲁苏巴斯套组和上覆黑山头组均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关系清楚;肯定铁列克提组与黑山头组间为整合接触关系,且两组地层均不具穿时性。卡希翁组和克安库都克组实测剖面弥补了原层型剖面顶底接触关系不明的缺憾,建议推荐为原层型剖面的副层型。明确了研究区部分上泥盆统顶、底划分界线。在东准噶尔纸房一带,上泥盆统与下石炭统界线位于克安库都克组和黑山头组之间,在西准噶尔达尔塔斯一带,则位于铁列克提组和黑山头组之间;东准噶尔纸房地区,上泥盆统与中泥盆统界线位于乌鲁苏巴斯套组和克安库都克组之间,西准噶尔尚难找到上泥盆统与中泥盆统准确界线。需强调的是,上泥盆统顶、底划分界面均为“岩性+化石”界面,仅以单一要素难以准确限定准噶尔上泥盆统的顶与底。于东准噶尔卡希翁组安山玢岩中获得的375.6±5.7Ma锆石U-Pb年龄,佐证该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早期(弗拉期);西准噶尔铁列克提组晶屑岩屑凝灰岩中所获锆石U-Pb年龄364.4±4.2Ma,确认该组时代为晚泥盆世晚期(法门期)。本次研究于上泥盆统各组中均获得了丰富的薄皮木植物群、腕足类、珊瑚类和腹足类化石,这些化石在生物门类上极为相似,如晚泥盆世标准植物化石分子Leptophloeum rhombicum在各地层小区上泥盆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从生物化石组合方面证明了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地层生物组合有较好的可对比性。纵向对比来看,在各自地层分区内的上泥盆统岩石组合和沉积环境极为相似,可对比性强;但横向对比,同时期的西准噶尔陆相沉积建造与东准噶尔海相沉积建造更多程度上反映了一次大规模的“洋-陆”转化过程,可比性较差。晚泥盆世,准噶尔地区整体呈现“西陆东洋”的格局。晚泥盆世早-中期,曾有一次大型自西向东的海退事件,即同一时期东准噶尔仍为“海”时,西准噶尔已演变成“陆”,这一古地理格局直至晚泥盆世法门期,西准噶尔地区发生广泛海侵事件后转为海相。
纵瑞文,范若颖,赵龙,龚一鸣,王国灿[7](2014)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文中认为首次在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上部发现了早石炭世维宪期植物化石Archaeocalamites scrobiculatus,Sublepidodendron grabaui,S.mirabile,S.cf.mirabile,Sublepidodendron sp.,Lepidodendropsis sp.,Mesocalamites sp.,Sigillaria sp.,Rhodiopteridium?sp.,Knorria sp.,证实了该组的时代可延续到早石炭世。根据研究区塔尔巴哈台组和上覆黑山头组的生物组合面貌及二者的接触关系,论证了塔尔巴哈台组顶部和黑山头组在准噶尔西北部具有明显的穿时性,前者从杜内期延续到维宪期,后者从杜内期延续到谢尔普霍夫期。与植物化石共同保存的深水相遗迹化石指示了塔尔巴哈台地区在早石炭世早中期为半深海—深海沉积环境,不同于东部吉木乃地区同期的滨浅海沉积环境,说明准噶尔西北部在早石炭世存在着不同的沉积体系。北疆地区早石炭世广泛的海侵活动以及额尔齐斯—斋桑洋向南侧哈萨克斯坦板块俯冲是造成这种沉积差异的主控因素,同时也造成了塔尔巴哈台组和黑山头组在区域上具穿时性。
何苗[8](2015)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沉积演化及地质背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调查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出露较好的5条地质剖面,分别是深底沟—大侏罗沟、花园沟、黑油山沟、水库沟和吐孜沟。在深入调研和全面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地层对比格架,对沉积体系进行了识别,进一步划分了沉积相、亚相、微相,并对微相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古水流分析、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和重矿物分析,对盆地三叠纪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可能的母岩类型、组合、源区位置进行了推测。最后又结合少量的孢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对盆地西北缘三叠纪样品时代归属及古气候等地质背景进行了判定。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盆地西北缘三叠系野外露头、岩心、地震和测井资料分析研究,识别出三叠系多个层位的分层界线,进而建立起露头上5条剖面的区域地层对比格架,细分各个层位,并利用元素地层学方法对地层划分进行了局部验证。2、把冲积扇—扇三角洲体系、河流—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进一步划分出多个亚相、微相,并分析了沉积相演化。早三叠世干旱炎热条件下以发育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为主,发育辫状河和曲流河交替的过渡相,之后在晚三叠世早期发生了三叠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湖侵,到晚三叠世中期逐渐湖退形成辫状河。3、通过对楔状/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以及扁平砾石产状的测量,从古流向玫瑰花图中可以看出,古水流以单峰态低变化亚型为主,其次属单峰态高变化亚型和斜双峰亚型。古水流向稳定,水流大多来自扎伊尔山前,古流向以西北—东南向为主。4、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稀土配分曲线均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平坦的右倾型分布模式,具有Eu轻微负异常和Ce极弱负异常或负异常消失的特征。从多种物源判别图中可以看出,物质主要来源于长英质火山岩,并有向稳定环境物源过渡的趋势,物质遭受的风化剥蚀程度较大。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壳。5、在中—上三叠统样品中鉴别出重矿物18种,多呈次棱角—棱角状、次棱角—次圆状,并得出4类重矿物组合,认为沉积物很可能为近源堆积物质和远源搬运物质的叠加,源区为齐尔山—哈拉阿拉特山区(属扎伊尔山前),母岩组合为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中—酸性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并以中—酸性岩浆岩为主。6、孢粉和碳氧同位素分析表明,三叠系总体为淡水陆相环境。早三叠世到晚三叠世整体为一个大型的湖侵—湖退过程,气候由干旱—半干旱一潮湿。
李卫东[9](2013)在《西准噶尔宏远斑岩型钼(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文中提出宏远钼(铜)矿床产于新疆西准噶尔达尔布特南构造岩浆岩带的宏远斑岩体中。斑岩体岩性为灰色花岗闪长斑岩、灰白色二长花岗斑岩。侵位于石炭系及晚石炭世加甫沙尔苏岩体中。达尔布特南构造岩浆岩带是中亚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构造位于唐巴勒—卡拉麦里古生代复合沟弧带与准噶尔中央地块结合部位,侵入岩发育,构造活动强烈,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此带分别发现了吐克吐克铜(金)矿床、宏远钼(铜)矿床和红山铜矿点。目前,包括前人发现和评价的包古图斑岩金(铜)矿床在内,在达尔布特断裂带南东盘的多数岩体中均已有斑岩铜—钼—金矿(化)的发现,初步显现出本区是一个斑岩型铜—钼—金矿集区。论文在前人区域地质调查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放射性同位素测年和示踪,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多学科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宏远斑岩体为准铝质—过铝质A型花岗岩。于斑岩中新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2.20±3.1Ma和300.80±3.6M(与前人获得的301Ma的锆石U-Pb年龄十分接近);获得辉钼矿化带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294.6±4.6Ma。成岩和成矿时代基本一致。斑岩体控矿裂隙发育较发育,控制着矿体的规模、形态、品位变化和产状。以矿体为中心,向两侧蚀变分带规律较清楚。由内向外依次为石英—绢云母化带、青磐岩化带,由内向外蚀变强度、矿化逐渐变弱。岩体具面状褐铁矿、孔雀石、辉钼矿化,岩体中发育密集的节理和裂隙,铜(钼)矿体厚度较大,矿化类型为细脉状、团斑状和浸染状;与成矿有关的围岩蚀变主要为钾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总体特征表明宏远铜(钼)矿为典型斑岩型矿床。斑岩体值低(Sr)i。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成岩及成矿中有地幔物质的混染。宏远钼(铜)矿不同于该成矿带上较早发现的包古图埃达克质斑岩(铜)金矿,这为该区寻找新的斑岩型矿床类型提供了新信息。
李涤[10](2016)在《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隶属古亚洲洋构造域,记录了中亚增生造山带的俯冲、增生、碰撞以及后期陆内改造过程。石炭纪是古亚洲洋由俯冲到闭合的关键转折期,该时期复杂的洋-陆演变过程造就了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的油气成藏实例。然而,石炭纪原型盆地研究目前仍比较薄弱,抑制了对石炭系生储条件和有利区带的评价。因此,开展准噶尔地区石炭纪构造格架和充填演化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对中亚增生造山带的构造演化的认识,同时也对推进深层含火山岩盆地油气勘探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系统应用构造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利用钻井、野外露头、地震和重磁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地质结构、大地构造环境、沉积充填序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以及多期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盆地钻井火山岩年代学结果显示准噶尔地区石炭纪发育5期火山活动,包括早石炭世3期(359-347Ma,347-331Ma和331-324Ma),晚石炭世2期(323-307Ma和307-300Ma)。区域性不整合界面将石炭系划分为上、下石炭统两个构造地层层序。下石炭统以挤压构造变形为主,发育大量的钙碱性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流纹岩。而上石炭统多受伸展断裂控制,火山岩以中-基性火山岩为主,局部地区存在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基于火山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及构造变形研究,并结合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带的划分方案,厘定了萨乌尔-福海-杜拉特、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中拐-莫索湾-白家海-奇台等4个石炭纪弧盆带,并识别了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弧内断陷盆地、前陆盆地、被动边缘盆地等多种类型盆地。在构造格架建立的基础上,通过对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序列的解剖,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作用相关挤压挠曲阶段、早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中期俯冲相关的伸展裂陷阶段和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研究结果不仅揭示准噶尔盆地下伏年轻陆壳基底,而且表明准噶尔盆地及邻区乃至整个中亚增生造山带是在多列南向增生的弧盆系统依次向北碰撞拼贴过程中形成的。
二、Preliminary Study on Plate Tectonics of Northern East Junggar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reliminary Study on Plate Tectonics of Northern East Junggar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论文提纲范文)
(1)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2)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准噶尔盆地的基底组成 |
3 东西准噶尔的构造属性 |
3.1 东准噶尔的构造属性 |
3.2 西准噶尔的构造属性 |
4 加里东运动的性质及显示 |
5 新疆北部泥盆系建造组合和沉积环境演变 |
5.1 新疆北部泥盆系的沉积建造组合特征 |
5.2 新疆北部泥盆系沉积相的空间变化 |
6 准噶尔蛇绿混杂岩带就位过程浅析 |
7 南天山构造属性的讨论 |
8 新疆北部古生代洋盆最后闭合的时限 |
9 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 |
9.1 构造单元划分框架 |
9.2 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3)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其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关键问题 |
1.2.1 国内外火山岩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工作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工作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2 测试方法与技术手段 |
1.5 主要实物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层 |
2.2.1 下古生界 |
2.2.2 上古生界 |
2.2.3 中、新生界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火山岩 |
2.3.2 侵入岩 |
2.4 主要构造断裂特征 |
第三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沉积序列 |
3.1 泥盆纪火山—沉积序列 |
3.1.1 早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1.2 中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1.3 晚泥盆世火山—沉积序列 |
3.2 石炭纪火山—沉积序列 |
3.2.1 早石炭世火山—沉积序列 |
3.2.2 晚石炭世火山—沉积序列 |
3.3 早二叠世火山—沉积序列 |
3.4 晚古生代沉积构造格局 |
第四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年代学特征 |
4.1 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1 泥盆纪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 石炭纪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1 早石炭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2.2 晚石炭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1.3 早二叠世火山岩锆石U-Pb定年 |
4.2 区域年代学格架 |
第五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泥盆纪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5.1 泥盆纪火山岩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5.2 泥盆纪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岩浆系列和分类 |
5.2.2 主量元素 |
5.2.3 稀土元素 |
5.2.4 微量元素 |
5.3 构造属性 |
第六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
6.1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1 石炭纪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1.1 早石炭世火山岩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6.1.1.2 晚石炭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1.2 早二叠世火山岩剖面与岩石学特征 |
6.2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6.2.1 岩浆系列和岩石类型 |
6.2.2 常量元素 |
6.2.3 稀土元素 |
6.2.4 微量元素 |
6.2.5 Sr-Nd-Pb同位素 |
6.3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与地壳混染 |
6.3.1 岩浆结晶分离作用 |
6.3.2 地壳混染 |
6.4 石炭纪—早二叠世火山岩构造环境与岩石成因 |
6.4.1 构造环境判别 |
6.4.2 岩石成因 |
6.4.2.1 基性熔岩源区性质及熔融条件 |
6.4.2.2 酸性熔岩成因:部分熔融或结晶分异 |
第七章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的演化 |
7.1 洋盆闭合时限 |
7.2 石炭纪(—早二叠世)岩浆作用的构造属性 |
7.3 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构造演化 |
7.3.1 晚泥盆世之前洋陆演化阶段 |
7.3.2 晚泥盆世—早二叠世海陆演化(碰撞后板内伸展)阶段 |
7.3.3 中—晚二叠世陆内演化阶段 |
结论及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地层区划的类型、分级与依据 |
2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的问题与基础 |
2.1存在的问题 |
2.2取得的新材料与新认识 |
3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与地层序列 |
3.1萨吾尔山地层小区 |
3.2沙尔布尔提山地层小区 |
3.3玛依力山地层小区 |
3.4克拉玛依地层小区 |
3.5关于地层分区和地层小区界线的讨论 |
4西准噶尔古生代古地理格局与演化 |
(5)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新疆北部及邻区构造分区的有关名词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的构造格架 |
3.1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的垂向结构 |
3.2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的侧向构造分区 |
3.2.1 新生代地壳的侧向构造分区 |
3.2.2 古生代地壳的侧向构造分区 |
3.2.2.1 萨彦岭弧形造山系与额尔齐斯断裂带北侧的雁行斜列帚状构造 |
3.2.2.2 斋桑线性造山系 |
3.2.2.3 中哈萨克斯坦弧形造山系与哈萨克斯坦古板块 |
3.2.2.4 南天山线性造山系 |
3.2.2.5 东准噶尔—南蒙古线性造山系 |
3.2.2.6 准噶尔—吐哈地块及其南缘的活动陆缘杂岩与增生杂岩 |
4 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的形成过程和显生宙地质演化 |
4.1 前人的认识 |
4.2 新生代地质作用对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形成的贡献 |
4.3 侏罗纪和白垩纪地质作用对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形成的影响 |
4.4 二叠纪和三叠纪地质作用与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形成 |
4.5 震旦纪和石炭纪地质作用与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现今构造格架的形成 |
4.5.1 古洋盆的打开 |
4.5.2 古洋盆的演化与关闭 |
4.5.3 古洋盆与周缘古陆及其古地理位置 |
5 大陆地壳的生长问题 |
6 结语 |
(6)新疆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来源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依据 |
1.1.2 论文选题来源及意义 |
1.2 研究区调查研究程度 |
1.3 论文研究对象、方法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相关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2.2 研究区地质构造格架及边界限定 |
2.3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3.1 地层 |
2.3.2 岩浆岩 |
2.3.3 蛇绿混杂岩 |
2.3.4 构造特征 |
2.4 研究区地层分区划分方案 |
2.4.1 前人划分方案 |
2.4.2 本次划分方案 |
第三章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划分及顶、底界线讨论 |
3.1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划分 |
3.2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中泥盆统界线讨论 |
3.3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下石炭统界线讨论 |
第四章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研究及对比 |
4.1 东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研究及对比 |
4.1.1 卡希翁组典型剖面研究 |
4.1.2 克安库都克组典型剖面研究 |
4.1.3 东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 |
4.2 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研究及对比 |
4.2.1 朱鲁木特组典型剖面研究 |
4.2.2 铁列克提组典型剖面研究 |
4.2.3 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 |
4.3 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 |
4.3.1 岩石组合特征对比 |
4.3.2 生物化石组合对比 |
4.3.3 接触关系对比 |
4.3.4 沉积环境对比 |
4.3.5 准噶尔地区晚泥盆世构造演化 |
第五章 结论和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区域地质背景 |
3 植物化石及其特征 |
4 塔尔巴哈台组时代及其穿时性讨论 |
5 讨论:塔尔巴哈台组的古环境与古地理 |
5.1 遗迹化石及其特征 |
5.2 古环境与古地理特征 |
6 结论 |
(8)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沉积演化及地质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小结 |
第2章 区域地层概况与划分 |
2.1 区域地层与构造背景 |
2.2 岩石学地层划分 |
2.3 地震学地层划分 |
2.4 测井学地层划分 |
2.5 化学地层划分 |
2.6 小结 |
第3章 区域沉积演化 |
3.1 沉积微相类型 |
3.2 冲积扇—扇三角洲 |
3.3 河流—三角洲 |
3.4 湖泊 |
3.5 小结 |
第4章 古水流分析 |
4.1 古水流判别标志 |
4.2 古流向玫瑰花图 |
4.3 粒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碎屑岩地球化学分析 |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5.2 稀土元素 |
5.3 微量元素 |
5.4 小结 |
第6章 重矿物分析 |
6.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
6.2 重矿物类型及特征 |
6.3 重矿物组合 |
6.4 小结 |
第7章 孢粉及碳氧同位素分析 |
7.1 孢粉时代归属及古气候 |
7.2 碳氧同位素 |
7.3 小结 |
第8章 讨论 |
8.1 地层及微相演化 |
8.2 区域物源及背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西准噶尔宏远斑岩型钼(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斑岩型铜—钼研究现状 |
1.3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程度 |
1.3.1 研究区概况 |
1.3.2 研究基础 |
1.4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4.1 技术路线、研究内容 |
1.4.2 本次研究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区域地层概述 |
2.1.2 中奥陶统科克沙依组(O_2K) |
2.1.3 下石炭统包古图组(C_1B) |
2.1.4 下石炭统希贝库拉斯组(C_1X) |
2.1.5 上石炭统成吉斯汗山组(C_2cj) |
2.2 区域侵入岩 |
2.2.1 晚石炭世夏尔莆岩体(ΔΟC_2X) |
2.2.2 晚石炭世加甫沙尔苏岩体(ΞΓC_2J) |
2.2.3 岩石化学特征 |
2.2.4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 |
2.2.5 脉岩 |
2.3 区域构造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特征 |
2.4.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
2.4.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
2.4.3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2.5.1 区域矿产概况 |
2.5.2 包古图斑岩金(铜)矿 |
2.5.3 吐克吐克铜(金)矿 |
3 矿区地质背景 |
3.1 矿区地层 |
3.1.1 中奥陶统科克沙依组(O_2K) |
3.1.2 下石炭统包古图组(C_1B) |
3.1.3 中—上三叠统克拉玛依组(T_2-3K) |
3.2 矿区侵入岩 |
3.2.1 宏远斑岩体接触关系 |
3.2.2 岩石学特征 |
3.2.3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3.2.4 岩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3.2.5 岩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
3.3 矿区构造 |
3.3.1 褶皱 |
3.3.2 断裂 |
3.4 矿区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
3.4.1 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
3.4.2 矿区地球物理特征 |
4 矿床地质特征 |
4.1 矿体特征 |
4.1.1 矿体总体特征 |
4.1.2 主要矿体特征 |
4.2 围岩及其蚀变和分带特征 |
4.2.1 围岩特征 |
4.2.2 围岩蚀变 |
4.2.3 蚀变分带及其特征 |
4.3 矿石特征 |
4.3.1 矿石结构构造 |
4.3.2 矿石矿物成分 |
4.3.3 矿体矿化与分带性 |
4.4 成矿期及成矿阶段 |
5 矿床成因的初步研究 |
5.1 矿石化学成分特征 |
5.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O 同位素 |
5.2.2 SR‐ND 同位素 |
5.3 成矿成岩时代 |
5.3.1 成矿时代 |
5.3.2 成岩时代 |
5.4 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分析 |
5.4.1 控矿因素 |
5.4.2 矿床成因 |
6 宏远钼(铜)矿与区域斑岩型矿床对比 |
6.1 包古图大型斑岩金(铜)矿床成矿模式 |
6.2 宏远钼(铜)矿与区域已有矿床成矿模式对比 |
7 区域找矿思路与存在问题 |
7.1 区域成矿的基本认识与争议 |
7.2 区域找矿亟待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 |
7.3 宏远钼(铜)矿的找矿新思路 |
7.4 宏远钼(铜)矿的今后研究重点 |
8 结论 |
8.1 主要成果与新认识 |
8.2 宏远钼(铜)矿存在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进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大陆造山理论研究进展 |
1.2.2 大陆造山带研究的方法学进展 |
1.2.3 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研究现状 |
1.2.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
1.2.6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案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
2.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 |
2.1.1 阿尔泰地区岩石地层 |
2.1.2 西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3 东准噶尔地区岩石地层 |
2.1.4 北天山-博格达地区岩石地层 |
2.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 |
2.2.1 准噶尔露头区下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2 准噶尔露头区上石炭统古生物地层 |
2.2.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
2.2.4 小结 |
2.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 |
2.3.1 双井子地区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形成时代 |
2.3.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3 准噶尔地区外围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年龄结果 |
2.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年代地层格架 |
2.4 准噶尔盆地地震地层 |
2.4.1 盆地下石炭统分布特征 |
2.4.2 盆地上石炭统分布特征 |
2.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等时年代地层格架 |
第3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背景 |
3.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
3.1.1 重力异常特征 |
3.1.2 磁异常特征 |
3.2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深部构造背景 |
3.2.1 大地电磁测深剖面(MT) |
3.2.2 天然地震转换波测深和二维(2D)密度剖面 |
3.2.3 地壳厚度及分带特征 |
3.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基底性质 |
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4.1 准噶尔盆地构造地质单元 |
3.4.2 准噶盆地及邻区构造带划分 |
3.5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构造演化历史 |
第4章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及闭合过程 |
4.1 准噶尔地区蛇绿岩分布及地质特征 |
4.1.1 额尔齐斯蛇绿混杂岩带 |
4.1.2 库吉拜-洪古勒楞-扎河坝蛇绿混杂岩带 |
4.1.3 达尔布特-卡拉麦里蛇绿混杂岩带 |
4.1.4 北天山(巴音沟)蛇绿混杂岩带 |
4.1.5 南天山蛇绿混杂岩带 |
4.2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发育时限和闭合模式 |
4.2.1 中泥盆世-早石炭世额尔齐斯洋 |
4.2.2 中泥盆世-石炭纪达尔布特-卡拉麦里洋 |
4.2.3 早石炭世北天山洋 |
4.2.4 志留纪末-早石炭世南天山洋 |
4.2.5 准噶尔地区晚古生代洋盆闭合时代对比 |
第5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地质结构 |
5.1 石炭系不整合发育特征 |
5.1.1 石炭系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
5.1.2 石炭系内部不整合 |
5.1.3 石炭系与上覆地层不整合 |
5.2 石炭系构造地层层序 |
5.2.1 下石炭统构造层 |
5.2.2 上石炭统构造层 |
5.3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2 塔城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5.3.3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构造变形特征 |
第6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各构造带的地质属性及演化过程 |
6.1 萨乌尔-福海-杜拉特构造带 |
6.1.1 斋桑-吉木乃盆地石炭纪构造演化 |
6.1.2 扎河坝地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构造演化 |
6.2 和什托洛盖-乌伦古-野马泉构造带 |
6.2.1 乌伦古坳陷泥盆-石炭纪构造演化 |
6.3 达尔布特-陆梁-卡拉麦里构造带 |
6.3.1 陆梁隆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 准南-博格达-吐哈构造带 |
6.4.1 中拐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2 莫索湾凸起石炭纪构造演化 |
6.4.3 准东-博格达地区石炭纪构造演化 |
6.5 北天山构造带 |
6.6 小结 |
第7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沉积充填演化 |
7.1 吉木乃-布尔津弧前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2 乌伦古弧后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3 陆梁弧内断陷石炭纪充填演化 |
7.4 西准噶尔残余洋盆石炭纪充填演化 |
7.5 准东-博格达盆地石炭纪充填演化 |
7.6 小结 |
第8章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演化的时空格架 |
8.1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
8.1.1 盆地基底的形成与演化 |
8.1.2 早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挤压挠曲阶段 |
8.1.3 早石炭世晚期至晚石炭世早-中期俯冲相关伸展阶段 |
8.1.4 晚石炭世晚期陆内断坳陷阶段 |
8.1.5 小结 |
8.2 对中亚地区的造山作用和过程的启示 |
8.2.1 中亚造山带的组成和结构 |
8.2.2 造山持续时间 |
8.2.3 造山过程 |
第9章 认识和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析测试数据表 |
附录2 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3 作者简介 |
四、Preliminary Study on Plate Tectonics of Northern East Junggar in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论文参考文献)
- [1]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2]新疆北部古生代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J]. 徐学义,李荣社,陈隽璐,马中平,李智佩,王洪亮,白建科,唐卓. 岩石学报, 2014(06)
- [3]东天山博格达东段晚古生代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其构造属性[D]. 汪晓伟. 长安大学, 2016(02)
- [4]西准噶尔古生代地层区划及古地理演化[J]. 龚一鸣,纵瑞文.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5(03)
- [5]新疆北部及邻区地壳构造格架及其形成过程的初步探讨[J]. 李锦轶,何国琦,徐新,李华芹,孙桂华,杨天南,高立明,朱志新. 地质学报, 2006(01)
- [6]新疆东、西准噶尔上泥盆统典型剖面对比研究[D]. 任朋飞. 长安大学, 2019(12)
- [7]准噶尔西北部塔尔巴哈台组早石炭世植物和遗迹化石的发现及其古地理意义[J]. 纵瑞文,范若颖,赵龙,龚一鸣,王国灿. 古地理学报, 2014(03)
- [8]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沉积演化及地质背景研究[D]. 何苗.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5(08)
- [9]西准噶尔宏远斑岩型钼(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D]. 李卫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9)
- [10]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构造格架与沉积充填演化[D]. 李涤.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