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厂主楼自然通风分析

桂林电厂主楼自然通风分析

一、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家骥[1](1983)在《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设计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说明:在以往的火电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在中小型火电厂工程的设计中,对主厂房的自然通风往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致使厂房内的热空气由于空气对流不良而没有得到有效的消除,从而给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还就如何搞好电厂主厂房的通风设计问题进行了探讨.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研究指明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陈曦[3](2017)在《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风云变幻。随着外国资本与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及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近代商品经济特征的民族工商企业。十九世纪末,苏锡常地区在全国率先走上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路。1937年沦陷前,苏锡常地区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至顶峰,成为全国闻名的工商殷埠。涌现出众多既具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又具备西方近代商业文化;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怀揣报国理想的近代工商实业家。逐渐成为一种具有主导性、群体性、时代性,且对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工商文化。全文以此切入,主要论述了四方面内容:首先,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机制的理论建构方面。明确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与本质属性,证实了苏锡常地区近代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决定关系与决定过程,构建了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间的影响逻辑,提出了式样符号与式样主体两个由微观到宏观的研究线索。其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发现了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为符号拼贴,具体包含符号的引用式拼贴、变形式拼贴和重组式拼贴。证实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的近代建筑在装饰符号系统、结构符号系统、功能符号系统及各符号系统间的组织关系上皆采用了引用、变形、重组的拼贴模式。再次,在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方面。定义了式样主体的概念,指出它是由主要体量部位、主要装饰部位和主要特征部位所决定,以趋于一致的形态呈现、文化认同的结果显现、式样演变的过程体现为表现特点,以文化、时代、经济为形成条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的三大类共七种式样,包括仿古典主义类、早期现代主义类及传统乡土改良式样。其中,仿古典主义类包括北美殖民式样、东南亚殖民式样、折衷主义式样,早期现代主义类包括新艺术式样、装饰主义式样和表现主义式样。最后,在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和后续影响方面。得出文化差异下工商文化与其它文化对建筑式样影响的共性特征表现在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两方面。特征区别表现为形成原因上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形成过程上嫁接与移植的区别、体现范围上选择与全面的区别、意志倾向上主观与客观的区别、导致结果上散落与批量的区别、呈现形态上杂糅与纯粹的区别。证实了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后续影响表现为装饰主义式样的在抗战后的再现及解放后的延续,该式样也由此成为工商文化影响下苏锡常地区现代建筑的发展先端和传承线索。

王秀丽[4](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禤文昊[5](2012)在《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代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住房挑战,也催生了一种遍及“城中村”和“小城镇”、充满争议的住房供给机制——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无论从完善中国住房研究的学术角度还是为相关住房政策问题服务的现实角度,都有必要把握其特质,研判其发展能力及局限。论文选取了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发展最为自由充分的东莞为案例进行研究。由于当代住房制度设计忽视了快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租房需求的发展,宅基地制度、征地制度设置也不够合理,在城镇租赁住房供需失衡、村镇土地规管失控的背景下,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产生可谓必然。在“世界工厂”东莞,数百万外来农民工直接流入当地村镇,其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仅凭工厂集体宿舍根本无法解决。应运而生的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不但达成了相关各方的多赢,融入了东莞以外源外向型产业为支柱的发展模式,还在实践中发展出一套由村集体规划供地、农户建屋出租、二手房东承包经营、政府部门管理并征税的市场化供给机制,实现了从被动供给到主动供给,从机会主义到规范运作的蜕变。事实表明,这样一种供给机制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尽可能地迎合了以外来农民工为主的租客的需求特点,也不断提升着行业自身的专业化程度和效率。然而随着“民工荒”以来大环境的变化,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开始陷入过剩,各种问题也日益凸显:它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路径依赖,派生的食利恶劳、藏污纳垢等社会积弊,以及对土地空间等资源的严重浪费,都阻碍着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透支着当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论文基于东莞案例认为:由于土地住房所有权高度分散,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具有激烈竞争的本性。只要政府能够有效管理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它就能释放出强大的自发改进能力;但由于村民过度依赖以地生财而农民工消费能力意愿低下,它也隐含着供给过剩常态化的局限。本质上,相对安全的“村产权”使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有动力为租客提供比典型非法搭建好得多的居住条件;而失地村民以保障生计为底线的“小农性”意味着他们能接受比一般私房租赁经营者更低的租金水平。综合来看,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比公共住房更适合作为现阶段农民工住房的主要供给机制,但必须采取措施防治严重过剩。建议以适当方式将其纳入城乡规划进行控制,同时尽快取消集体宿舍配建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徐斌[6](2010)在《蒸发冷却技术在冷轧厂房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民用及工业领域,集中式空调系统日益增多,空调能耗在全社会总的能源消耗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选取合适、经济及满足要求的空气调节系统成为工程设计及研究的核心内容。蒸发冷却是通过蒸发冷却,利用绝热加湿冷却过程,来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蒸发冷却过程是以水作为制冷剂,由制冷剂的蒸发而提供冷量。对于蒸发冷却来说,是利用水的蒸发取得能量,一般可以直接补充水分来维持蒸发过程的进行。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采用蒸发冷却技术来达到降温的目的。本文通过对比宝钢五冷轧工程大型冷轧厂房采用的通风降温方案,并最终选择蒸发冷却作为降温的技术方法,在工程设计中采用。蒸发冷却系统于2007年系统投入运行,实际运行证明:类似上海夏季高温高湿气候地区采用直接蒸发冷却来进行降温是可行的,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大型冷轧厂房等需要降温的场所,可以推广应用。在高温高湿气候地区采用直接蒸发冷却必须有前提条件,即室内空气湿度没有特定要求,通风量必须满足一定的换气次数。

赵九洲[7](2012)在《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冷天翔[8](2011)在《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全球的发展正在从“工业-扩张”模式向着“信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复杂性理论范式正在取代简化还原的理论范式,在全球性数字化平台的整合下,一种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已现雏形。计算机屏幕已经取代了传统的绘图板,建筑专业基础大部分内容的面貌已经被新兴技术——以处理信息为主的工作方式、信息互联型社会和环境生态问题——所改变。文章回顾了建筑理论从简单性范式有意或无意地朝复杂性理论范式发展和转变的过程,指出建筑实践在数字化技术成熟起来之后才反映出理论上提出的复杂性原则,再次证明理论和实践结合才能真正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详细阐释了早期数字先锋建筑师是部分解构建筑师转变而来,以及数字化技术逐渐泛化后出现对新型审美体验的追求和对技术适应性、可持续发展的探索;然后,本文继续讨论了数字技术应用于本土化的诸问题,提出了基于本土问题意识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发展道路。文章研究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从复杂性理论到建筑数字设计实践落实的几个关键结合点上,并从一些具体的实际操作策略的层面详细阐释当前建筑数字设计实践:第一,阐明了复杂性理论对于建筑学的重要启示意义,并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为当前数字化建筑设计构建了理论框架。本文指出复杂性理论重新审视主客辩证关系、有序与无序的辩证关系、信息的重要作用,对建筑学有重要启示意义;并在详尽分析了当前建筑师对复杂性理论的接受程度和方式的基础之上,构建了数字化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框架包括三条从微观到宏观的原则:双重逻辑原则、关联原则和全息原则。第二,提出了以复杂性理论为基础的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发展方向。详细区分了传统设计方法与数字化的设计方法差异,提出未来的数字化设计方法是建立在复杂性理论基础之上的。本文认为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是:更重视条件间的动态约束、更重视解决问题过程步骤(即算法)、更重视“人-机”智能系统结合。第三,阐释了我国传统观念与复杂性理论的契合之处,为本土化的数字化建筑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提出我国传统观念与复杂性理论的两点契合之处——有机整体论和朴素生成论;同时指出传统观念的不足之处:不重视量化关系,不重视系统局部和单元的主体性。我国的传统观念为我们接受复杂性理论找到了本土化的联系点,为数字化技术解决本土化建筑问题提供了基础锚点。

黄瑜[9](2018)在《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中国城市/建筑的超速发展、建设量的突飞猛增以及文化类建筑的激长,中国当代建筑直面现实并积极应对,以实用的务实态度回归建筑基本问题,材料的表现成为学科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热点。在纷呈多样的建筑实践探索中,存在材料观念以及评判标准的困惑与迷思。因此,建立与材料相关的历史研究,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是指导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对此有所助益。本文以“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建筑”为研究范围。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象出发,对现代建筑历史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追溯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材料观念的演变历程,解析材料策略脉络,总结其中的规律以及主线。然后回到中国,研究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并从中得到启发,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构建系统化的材料策略。以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过程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发展趋势上展望未来。本研究试图搭建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相关的历史知识体系,拨开现代建筑材料现象的迷雾,寻找适于当下指导实践的材料策略。论文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提出主题(主要对应第一章绪论)第一章从当代中国建筑面对的挑战、回归建筑基本问题的学科研究以及实际项目中遇到的材料实践出发,分析材料研究的背景。综合西方现代建筑历史,界定“现代建筑”的研究范围,“材料策略”为研究对象以及指导“选材”为研究目的,制定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历史研究与解析(主要对应第二、三、四章)第二、三章以西方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历史为研究核心,探究策略背后的观念演变,并据此解析材料策略的脉络。材料观念的演变沿着“线”性的历史轴进行追溯,基于历史研究梳理材料策略的脉络,分别从两个核心议题、三个策略因素以及两条实施主线以“点”带面进行解析。第四章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材料观念,从“选材”入手并总结其中的因素与建筑理念。回顾中国现代建筑探索之路,解读中国建筑材料实践概况。第三部分是构建策略(主要对应第五、六章)第五章依托历史研究与解析的成果,制定当代建筑材料策略的有效准则。综合材料策略的三个内在因素与中国传统建筑理念,从适于此时、因应此地和情景交融三个视角构建材料策略,并以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举证。第六章以三个分别位处乡镇、老城与新城的文化建筑设计为例,从实际工程项目推证和反思材料策略的实施与方法,最后从材料实施反推并关注材料未来发展趋势。结论总结了论文成果——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创新点,指出本研究的不足,并对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刘玉龙[10](2006)在《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 ——一种人本主义的趋势》文中研究说明在建筑的类型中,医疗建筑由于其功能的复杂性而受到特殊的看待。近现代以来随着西方科学医学引入中国,在西式医院建筑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医疗建筑在纷纭变幻的社会相关因素的影响下呈现错综复杂的局面;当今由于其自身与技术的紧密相关性,并且随着医疗体系的变革又面临新的发展需求。针对这一课题,本文从医疗与人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出发,从历史脉络和当代横向因素的比较综合角度,对中国医疗建筑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是论文的背景理论部分,从历史的维度对西方的医学与医疗建筑的发展做出综合论述。特别是对工业社会以后现代主义时期医疗建筑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医疗建筑的空间模式和美学表现,分析其不足之处及其改进探索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在西方的现代医疗建筑基础上,梳理中国医疗建筑发展的阶段性脉络。分别从社会和医疗背景、城市和乡村医疗建筑的实例和特征、特别是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第三部分首先分析当代推动医疗发展的变革性因素,包括社会的变革,人口老龄化,医疗保障等方面的变化,疾病与医学的发展等对医疗建筑产生变革的影响。其次,在上述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对照西方医疗建筑的发展,探讨当代中国医疗建筑设计中应当重视的人本主义设计方略,包括医疗设施的规划布局,组成部门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以及研究与临床空间的整合,建筑的动态发展等问题的综合论述。指出目前我们尚且认识不足的方面,并提出开放式的改进策略。展望医疗建筑未来将在人本主义的观念下拓展,其发展的领域包括针对老龄化的保健护理,面对未来发展需求的可持续利用理念,医疗建筑的循证设计,设计观念在功能主义基础上向更加重视建筑的文化价值和人本意义扩展等。最后,以论文综合分析的结论为指导,在相关的医疗建筑设计中加以应用和检验。

二、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关键词界定
        1.2.3 研究的时间范围
        1.2.4 研究的空间范围
    1.3 研究的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综述
        1.4.1 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1.4.2 式样分析方法研究
        1.4.3 式样影响因素研究
        1.4.4 地方建筑文化研究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理论基础
    2.1 近代、文化与文化现象
        2.1.1 近代
        2.1.2 文化
        2.1.3 文化现象
    2.2 工商文化与近代建筑式样
        2.2.1 工商文化的理论内涵
        2.2.2 近代建筑与近代建筑式样
        2.2.3 近代建筑式样的发展概况
    2.3 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
        2.3.1 社会心理
        2.3.2 社会行为
        2.3.3 社会行为的决定因素
        2.3.4 工商文化对建筑式样的分层次决定
    2.4 工商文化与社会心理
        2.4.1 工商文化对社会心理的正向决定
        2.4.2 社会心理对工商文化的反向促进
    2.5 营造行为与式样选择
        2.5.1 营造行为的表现方式
        2.5.2 式样选择的中西结合
    2.6 近代建筑式样的分类依据
        2.6.1 以乡土式样的改变为前提
        2.6.2 以中西式样的混合为基础
        2.6.3 以式样原点的回归为手段
    2.7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产生原点
        2.7.1 古希腊式样
        2.7.2 古罗马式样
        2.7.3 文艺复兴式样
        2.7.4 巴洛克式样
        2.7.5 帕拉第奥式样
        2.7.6 殖民式样
        2.7.7 浪漫主义式样
        2.7.8 折衷主义式样
        2.7.9 新艺术式样
        2.7.10 装饰主义式样
        2.7.11 表现主义式样
    2.8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的表现载体
        2.8.1 柱式
        2.8.2 拱券与拱廊
        2.8.3 门洞与窗洞
        2.8.4 山花与山墙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建构逻辑
    3.1 社会心理的影响
        3.1.1 从众心理下建筑式样的规律性
        3.1.2 怀旧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回归性
        3.1.3 新奇心理下建筑式样的时尚性
        3.1.4 偏好心理下建筑式样的复杂性
    3.2 社会行为的影响
        3.2.1 建筑式样的多元呈现
        3.2.2 建筑式样的同步体现
        3.2.3 建筑式样的本土表现
    3.3 工商文化本质属性的影响
        3.3.1 工商文化的逐利性与建筑式样的符号性
        3.3.2 工商文化的传播性与建筑式样的识别性
        3.3.3 工商文化的融合性与建筑式样的继承性
    3.4 西方近代工业革命的影响
        3.4.1 倾向与设计思想的解放
        3.4.2 材料与建造技术的革新
        3.4.3 建造与设计体系的变革
        3.4.4 连锁影响的对应结果
    3.5 近代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
        3.5.1 近代建筑师的影响
        3.5.2 近代营造厂的影响
        3.5.3 近代建筑工业的影响
    3.6 影响机制的构建逻辑
        3.6.1 以式样影响的社会文化为基础
        3.6.2 以社会文化的影响结果为过程
        3.6.3 以影响结果的呈现关系为线索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商文化微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4.1 式样符号与符号拼贴
        4.1.1 符号
        4.1.2 式样符号
        4.1.3 符号拼贴
    4.2 式样符号的拼贴模式
        4.2.1 引用式拼贴
        4.2.2 变形式拼贴
        4.2.3 重组式拼贴
    4.3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装饰符号的拼贴模式
        4.3.1 装饰符号的构造特征
        4.3.2 装饰符号的表现载体
        4.3.3 山头符号系统
        4.3.4 窗洞符号系统
        4.3.5 墙体符号系统
    4.4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结构符号的拼贴模式
        4.4.1 结构符号的构造特征
        4.4.2 结构符号的表现载体
        4.4.3 柱式符号系统
        4.4.4 拱券符号系统
    4.5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功能符号的拼贴模式
        4.5.1 功能符号的构造特征
        4.5.2 功能符号的表现载体
        4.5.3 阳台符号系统
        4.5.4 门斗符号系统
        4.5.5 其它功能符号
    4.6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式样符号的重组式拼贴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商文化宏观层面的影响机制
    5.1 式样主体与主体决定
        5.1.1 式样主体
        5.1.2 主体决定
    5.2 式样主体的特点及成因
        5.2.1 式样主体的表现特点
        5.2.2 式样主体的形成条件
        5.2.3 式样主体的形成原因
    5.3 苏锡常地区的仿古典主义建筑式样
        5.3.1 北美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2 北美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3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一般特征
        5.3.4 东南亚殖民式样的实例举证
        5.3.5 折衷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3.6 折衷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 苏锡常地区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式样
        5.4.1 新艺术式样的一般特征
        5.4.2 新艺术式样的实例举证
        5.4.3 装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4 装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4.5 表现主义式样的一般特征
        5.4.6 表现主义式样的实例举证
    5.5 苏锡常地区的乡土改良建筑式样
        5.5.1 乡土改良式样的一般特征
        5.5.2 乡土改良式样的实例举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及后续影响
    6.1 工商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1.1 引入主动化
        6.1.2 形成嫁接化
        6.1.3 体现选择化
        6.1.4 主观倾向化
        6.1.5 呈现散落化
        6.1.6 形态杂糅化
    6.2 其它文化影响机制的个性特征
        6.2.1 租界管辖全面导入的租界建筑
        6.2.2 政府强化民族精神的官式建筑
        6.2.3 西方文化移植复制的宗教建筑
        6.2.4 主体式样双向渗透的文化建筑
    6.3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共性特征
        6.3.1 文化碰撞的宏观原因
        6.3.2 来自西方的式样原点
    6.4 不同文化影响机制的特征区别
        6.4.1 具体原因的主动与被动
        6.4.2 形成过程的嫁接与移植
        6.4.3 体现范围的选择与全面
        6.4.4 意志倾向的主观与客观
        6.4.5 导致结果的散落与批量
        6.4.6 呈现形态的杂糅与纯粹
    6.5 历史剧变与后续影响
        6.5.1 装饰主义式样在恢复重建时期的再现
        6.5.2 装饰主义式样在政权更迭时期的延续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后续研究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附录2: 苏锡常地区近代建筑图录(部分)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住房挑战与城乡二元体制
        1.1.2 泛滥的村民违规建房出租现象及其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研究的若干视角
        1.2.2 研究的进展
        1.2.3 争论焦点:村民出租屋应予取代还是改良?
        1.2.4 破题关键:准确认识村民出租屋的发展能力和局限
        1.2.5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相关理论准备及概念的提出
        1.3.1 非正规住房相关理论
        1.3.2 租赁住房相关理论
        1.3.3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概念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案例的选取:东莞
        1.4.2 研究目标及方法
        1.4.3 论文结构
第2章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产生的宏观背景
    2.1 住房租赁需求的发展
        2.1.1 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租房需求的剧增
        2.1.2 流动人口租房需求的长期化
    2.2 城镇住房租赁供给的局限
        2.2.1 公共住房的短缺
        2.2.2 私人租赁住房的缺陷
    2.3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产生的制度环境
        2.3.1 宅基地制度的虚置
        2.3.2 征地制度对村民违规建房的刺激
    2.4 小结: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产生的必然性
第3章 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发展演进
    3.1 东莞发展模式及其住房问题
        3.1.1 以外源外向型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
        3.1.2 简政放权与村镇基层对招商引资的主导
        3.1.3 大量外来农民工涌入带来的住房压力
        3.1.4 工厂配建集体宿舍的局限
    3.2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兴起
        3.2.1 村镇余房出租的萌芽
        3.2.2 “筑巢引凤”与集体土地产权再整合的需要
        3.2.3 村集体对出租屋的庇护与多赢局面的开辟
        3.2.4 “出租屋”的建设狂潮
    3.3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供给机制的成型
        3.3.1 “民工荒”“地荒”与出租屋规范化发展的要求
        3.3.2 出租屋管理制度的正式建立
        3.3.3 地方政府对出租屋产权的间接认可
        3.3.4 市场分工的深化和供给机制的成型
    3.4 小结:产权的不断强化与供给能力的迅速提升
第4章 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物质空间环境
    4.1 均质化、“半城半乡”的配套环境
        4.1.1 以村为单位的分散工业化城镇化
        4.1.2 村域内基本就业与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的“小而全”
        4.1.3 镇域内用地布局仍显分散,综合服务功能接近城市水平
    4.2 强调职住紧凑的出租屋选址规划
        4.2.1 依附其他功能区块的分散式布局
        4.2.2 职住紧凑的选址理念及其在规划中的有序实现
    4.3 日益改进的建筑形式及内部设施
        4.3.1 概况
        4.3.2 早期的板间房(群租房)
        4.3.3 早期的联排平房大院
        4.3.4 中后期的宅基商住楼
    4.4 分档次、标准化的户型设计
        4.4.1 概况
        4.4.2 面向底层租客的基本单间
        4.4.3 面向工薪层租客的标准单间
        4.4.4 面向中高层租客的套间
    4.5 小结:市场主导下的居住物质空间环境发展
第5章 东莞村镇非正规住房租赁相关主体及其市场行为
    5.1 租赁相关主体的构成现状
        5.1.1 以外来农民工为主、日趋多元化的租客
        5.1.2 仍以本地村民为主体的业主
        5.1.3 迅速崛起的外来二手房东
    5.2 租赁相关主体的市场行为特征
        5.2.1 租客消费水平低且节制、消费选择多样化
        5.2.2 业主高度依赖出租收入,经营趋于专业化
        5.2.3 二手房东的专业化经营
    5.3 小结:供方对需求的依赖、迁就及其隐患
第6章 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与租赁关系
    6.1 宏观供需形势
        6.1.1 供大于求的常态化趋势
        6.1.2 过剩程度及状况差异
    6.2 租金水平
        6.2.1 租金的整体性下行与分层状况
        6.2.2 较强的可担负性
        6.2.3 日益压缩的利润空间
    6.3 租赁关系
        6.3.1 有利于业主自由处分的租制
        6.3.2 有利于租客稳定租住的现实
        6.3.3 朴素的租约形式与注重调解的纠纷处理机制
    6.4 小结:过剩常态化下有利住户的租金及租赁关系
第7章 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的发展得失剖析
    7.1 历史贡献
        7.1.1 积极探索了农村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多方利益的平衡途径
        7.1.2 有效改善了农民工等低收入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
        7.1.3 切实提升了住房租赁业的专业化程度
    7.2 发展代价
        7.2.1 路径依赖过强,制约产业转型升级
        7.2.2 伴生食利恶劳、藏污纳垢等社会问题
        7.2.3 供给持续过剩,严重浪费土地空间等资源
    7.3 得失原因剖析
        7.3.1 村镇非正规土地住房市场的激烈竞争本性
        7.3.2 政府务实管理的积极影响
        7.3.3 食利阶层长期固化的消极后果
    7.4 小结:贡献巨大、代价沉重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案例展现的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发展能力与局限
        8.1.1 东莞案例的主要结论回顾
        8.1.2 良性竞争中的自发改进能力
        8.1.3 土地依赖下的供给过剩陷阱
    8.2 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特质的理论探讨
        8.2.1 中国特色,特在何处?
        8.2.2 相对安全的“村产权”(区别于典型非正规住房)
        8.2.3 村民业主的“小农性”(区别于典型私人租赁住房)
        8.2.4 最有利于进城人口的住房供给模式?
    8.3 进城人口住房政策的讨论与建议
        8.3.1 现阶段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更适合农民工
        8.3.2 以适当方式将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发展纳入城乡规划
        8.3.3 尽快取消集体宿舍配建制度,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8.4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10 个出租屋的登记信息统计分析
附录 B 东莞市出租屋管理法规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蒸发冷却技术在冷轧厂房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1.2.1 国内应用及研究现状
        1.2.2 国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提出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2 蒸发冷却技术理论
    2.1 蒸发冷却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蒸发冷却技术分类
        2.2.1 直接蒸发冷却
        2.2.2 间接蒸发冷却
    2.3 直接蒸发冷却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4 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环境效益
3 蒸发冷却技术及气流组织在大型冷轧厂的应用实例
    3.1 项目概述
    3.2 设计方案比较及选择
        3.2.1 气候条件
        3.2.2 技术比较分析
        3.2.3 经济比较分析
    3.3 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
        3.3.1 系统送风量的计算
        3.3.2 冬季系统方案比较及负荷计算
        3.3.3 气流组织
        3.3.4 设备选型
        3.3.5 设备布置
        3.3.6 新风入口布置
        3.3.7 末端的选择及送回风布置
    3.4 系统运行
4 工程应用后评价
    4.1 后评价
    4.2 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改进措施
        4.2.1 布水方式有待改善
        4.4.2 填料(湿帘)层表面的防尘除垢
        4.4.3 运行及维护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7)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预期目标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与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五节 史料分析
第一章 华北地区的环境状况与燃料格局
    第一节 燃料概述
        一、 燃料的定义与分类
        二、 与燃料有关之俗语、成语、诗词
        三、 燃料与社会的演进
    第二节 华北的地貌与植被特点
        一、 地貌
        二、 植被的空间分布类型与变化
        三、 植被状况对燃料利用方式的影响
        四、 是非功过——燃料利用对森林的影响
        五、 变与不变——植被状况与燃料利用的准静态视角
    第三节 华北的气候及其对燃料的影响
        一、 气候概况
        二、 气候与燃料问题的南北差异分析
        三、 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节 燃料资源的区域差异
        一、 燃料蕴藏量与人口分布的倒置结构
        二、 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对立
第二章 华北地区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
    第一节 华北地区人口的演进与燃料消耗状况
        一、 战国以降华北人口的发展概况
        二、 生活用薪柴量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第二节 明代以前华北的燃料状况
        一、 宋以前逐步紧张的燃料资源状况
        二、 宋元时期燃料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燃料危机
        一、 明代燃料危机的深化
        二、 清代的燃料状况
第三章 燃料与华北的政治
    第一节 政府的燃料消耗分析
        一、 宫廷的燃料消耗
        二、 祭祀礼仪方面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与官员的薪俸
        四、 军队燃料供应
    第二节 与燃料有关的职官设置
        一、 普通职官
        二、 宦官组织——惜薪司
        三、 内廷女官
    第三节 政府对柴炭产区的严格控制——易州山厂
        一、 易州山厂设立的背景
        二、 易州山厂的沿革与建置
        三、 山厂的柴炭生产
        四、 易州山厂的衰落
    第四节 政府对燃料危机的其他应对措施
        一、 与燃料有关的赋税与力役
        二、 培育薪炭用树木的尝试
        三、 燃料征取范围的扩大与节省
第四章 燃料与华北的民众生活
    第一节 民众燃料消耗情况与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
        一、 家庭与个人的燃料利用情形
        二、 燃料的日趋匮乏
        三、 燃料匮乏与民众生活的困苦化
    第二节 燃料危机与资源争夺
        一、 拾薪
        二、 与燃料有关的民间纠纷
        三、 与燃料有关的刑罚与案件
    第三节 烹饪与民生变化
        一、 炊具及其演变
        二、 炉灶及其演变
        三、 燃料与饮食
    第四节 取暖器具及其演变
        一、 兼具烹饪功能的取暖用具
        二、 专用的取暖用具
        三、 关于火炕诸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燃料与华北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节 燃料与丝织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二、 蚕桑丝织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蚕桑丝织业的没落
    第二节 燃料与陶瓷砖瓦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地区的陶瓷砖瓦发展状况
        二、 陶瓷与砖瓦烧造行业中的燃料消耗分析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陶瓷砖瓦的发展状况
    第三节 燃料与冶铁业的发展
        一、 上古至中古华北冶铁业发展状况
        二、 冶铁业中的燃料消耗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冶铁业的发展
    第四节 燃料与华北其他手工业的发展
        一、 燃料与华北盐业的发展
        二、 燃料与冶铜业的发展
        三、 燃料与烧灰业的发展
        四、 燃料问题与近世华北的经济状况
第六章 燃料与华北生态的演变
    第一节 燃料与植被状况
        一、 远古至明代华北地区植被的变化概况
        二、 薪柴采集对植被的影响
        三、 特定燃料的环境效应——以木炭为例
    第二节 燃料与役畜饲养
        一、 燃料与华北地区马的饲养
        二、 燃料与华北地区牛的饲养
        三、 燃料危机与近世华北役畜饲养状况的变化
    第三节 燃料危机对作物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一、 燃料需求与高秆作物比重的提高
        二、 燃料危机与土壤肥力的变化
第七章 燃料的更新换代
    第一节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
        一、 早期用煤历史
        二、 宋代华北地区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应用
        三、 元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四、 明代煤炭的开发利用
        五、 清前期煤炭的开发利用概况
    第二节 煤炭的社会效应
        一、 用煤与社会变迁
        二、 煤炭与政治
        三、 煤炭推广之阻力
    第三节 煤炭的生态效应
        一、 用煤与生态之改良
        二、 煤与生态之恶化
    第四节 化石能源忧思
        一、 化石能源与薪柴燃烧效率之比较
        二、 近现代化石能源利用模式之反思
        三、 后化石能源时代的能源忧思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
个人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新范式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
    1.1 背景:技术和理论范式的变迁
        1.1.1 信息社会已现雏形
        1.1.2 理论范式的变迁
    1.2 选题原因:当代建筑师面对新技术的理论焦虑
    1.3 研究现状及理论基础
        1.3.1 基本概念
        1.3.2 国外相关理论综述
        1.3.3 国外相关实践综述
        1.3.4 国内相关理论和实践综述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论文的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创新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 认识问题的角度:建筑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2.1 新范式——复杂性理论的发展
        2.1.1 复杂性(Complexity)的概念
        2.1.2 复杂性理论范式的发展
    2.2 复杂性理论范式对于建筑的意义
        2.2.1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2.2.2 "无序/有序"的辩证关系
        2.2.3 对信息概念的重新认识
    2.3 从复杂性视角评二十世纪现代建筑的问题
        2.3.1 现代主义建筑的前提——简单性范式
        2.3.2 现代建筑运动的裂缝——严谨派与浪漫派的辩证运动
        2.3.3 现代建筑运动的失败
    2.4 转向复杂性认识: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2.4.1 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和而不同
        2.4.2 后现代主义建筑中的复杂性概念
    2.5 认识问题与解决问题
        2.5.1 解决问题的核心——问题表象
        2.5.2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对建筑问题的认识
        2.5.3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对建筑问题的表象
    2.6 小结:新时代建筑师具有的新观念
第三章 解决问题的核心:建筑问题的数字化表象
    3.1 建筑师面对的新问题:计算机会遮蔽建筑师的灵感吗?
        3.1.1 表达的工具——设计媒介
        3.1.2 灵感的体验形式
        3.1.3 计算机遮蔽了建筑师的灵感吗?
    3.2 数字化表象的优势所在
        3.2.1 数字化技术解决建筑问题如何可能?
        3.2.2 数字化表象的优势所在
    3.3 数字化工具是解决复杂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3.3.1 从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
        3.3.2 新的数字化表象:"形式+信息"的数字逻辑化
    3.4 从数字设计到数字建造——从文件到工厂
        3.4.1 线性还原——"拍平"
        3.4.2 CNC技术和自动建造技术
    3.5 当代数字建筑师的实践分类
        3.5.1 严谨派与浪漫派在数字化时代的延续
        3.5.2 从"构型"到"找型"的跨越
        3.5.3 第一代和第二代数字先锋建筑师
    3.6 小结:正确对待建筑的数字化设计
第四章:数字化表现——从解构开始
    4.1 多元化的体验——表现从未消失
        4.1.1 重表现建筑阵营的谱系
        4.1.2 数字表现的两个阶段——从"解构"到"差异而生成"
    4.2 解构建筑及其表现
        4.2.1 解构:复杂性的隐喻
        4.2.2 解构建筑三种创作动力
        4.2.3 解构与建筑的数字化设计
    4.3 代表人物——盖里
        4.3.1 盖里的特质
        4.3.2 CATIA的开创性应用
        4.3.3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4.4 小结
第五章:数字化表现——差异与生成
    5.1 形式的涌现:形式与形式背后的算法
        5.1.1 更接近大自然的有机形式
        5.1.2 数字时代对形式的定义及描述
        5.1.3 走向数字图解
    5.2 差异与生成
        5.2.1 转向德勒兹——差异与生成
        5.2.2 非标准建筑
        5.2.3 折叠(Folding)
        5.2.4 平滑(Smooth)
        5.2.5 编织(Weave)
        5.2.6 审美愉悦的复杂性理论视角阐释
    5.3 代表人物——扎哈·哈迪德
        5.3.1 连续流动的美学特质
        5.3.2 参数化主义?
    5.4 数字表现性的局限
    5.5 小结:复杂性视角下的数字建筑艺术
第六章:数字化适应性——可持续发展中的复杂性
    6.1 理性传统在数字时代的延伸
    6.2 适应性的设计策略
        6.2.1 超越产品主义
        6.2.2 柔性制造系统(FMS)
        6.2.3 开放、系统的生态技术
        6.2.4 高度协作——设计与流程
    6.3 代表人物——诺曼·福斯特
        6.3.1 整体适宜的设计哲学
        6.3.2 SMG专家模型小组(Specialist Modeling Group)
    6.4 数字化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方向
    6.5 小结:适应性造就复杂性
第七章 地域化的观念与策略
    7.1 复杂性与中国传统观念
        7.1.1 有机整体论
        7.1.2 生成论
        7.1.3 中国传统思维观念的缺憾
    7.2 地域化的实质
        7.2.1 全球化与地域化之间的微妙平衡
        7.2.2 数字化是工具、地域特色是内容
    7.3 本土建筑师的实践
        7.3.1 新奇与疑惑
        7.3.2 本土建筑师的若干实践
        7.3.3 本土建筑数字化教育发展概况
    7.4 小结:急需提高建筑师的全面能力
第八章 走理论与经验结合之路
    8.1 建筑与复杂性思潮、数字技术的互动关系
    8.2 数字时代的建筑美学
    8.3 可持续的技术适应性理论
    8.4 走理论和经验结合之路
    8.5 小结
结论
参考书目
    中文参考书目
    博士论文
    中文杂志
    外文参考书目
    外文杂志
    网络资源
翻译名词索引
附录1:近年国内外建筑师相关数字化设计实践
附录2:2010亚运游泳跳水馆
附录3:广州市火车东站天幕广场天幕
附录4:淮安体育中心体育场屋盖系统
附录5:佛山世纪莲体育中心网球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9)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当代中国建筑的挑战
        1.1.2 建筑基本问题的回归
        1.1.3 实际项目的材料实践
    1.2 研究背景
        1.2.1 材料研究基础
        1.2.2 已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1.2.3 材料实践在中国
    1.3 研究主题
        1.3.1 研究范围:现代建筑
        1.3.2 研究对象:材料策略
        1.3.3 研究目的:如何“选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观念的演变
    2.1 材料理论的引进
        2.1.1 回归西方建筑历史语境
        2.1.2 材料观念的时代更迭
    2.2 从坚固到适用
        2.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2.2.2 阿尔伯蒂《建筑论—阿尔伯蒂建筑十书》
        2.2.3 帕拉第奥《建筑四书》
        2.2.4 现代材料观念的启蒙
    2.3 从抵抗风格争论到构建新材料新风格
        2.3.1 早期现代建筑语境
        2.3.2 18-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期
        2.3.3 20世纪前后新材料新风格时期
    2.4 从抵抗文化漠视到着重感官体验
        2.4.1 20世纪60-80年代纷杂的建筑语境
        2.4.2 地域主义中的材料观念
        2.4.3 20世纪末期至今着重感官体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方现代建筑材料策略的脉络
    3.1 两个议题
        3.1.1 材料真实性
        3.1.2 物质性
    3.2 三个因素
        3.2.1 时代、形式与风格
        3.2.2 地域、工艺与文化
        3.2.3 人、认知与体验
    3.3 两条主线
        3.3.1 从浪漫“饰面”到“表面”
        3.3.2 从结构理性到“裸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材料观念的启发与现代探索
    4.1 传统材料观念
        4.1.1 古代的材与料
        4.1.2 现代对传统材料观念研究
        4.1.3 传统选材启发
    4.2 现代建筑之路
        4.2.1 现代建筑早期
        4.2.2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
        4.2.3 21世纪初至今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材料策略的构建
    5.1 有效准则
        5.1.1 “材有美”原则
        5.1.2 建造理性原则
        5.1.3 以人为本原则
        5.1.4 适应性原则
    5.2 适于此时:材料与形式
        5.2.1 装置与片段:旧材旧式
        5.2.2 抽象与写意:新材旧式
        5.2.3 重置与新生:旧材新式
        5.2.4 革新与未来:新材新式
    5.3 因应此地:工艺与文化
        5.3.1 传承:地域材料手工艺
        5.3.2 演绎:地域材料现代工艺
        5.3.3 转译:现代材料现代工艺
        5.3.4 场域:基于开放的地域性
    5.4 情景交融:认知与体验
        5.4.1 理性与知觉
        5.4.2 裸露与表面
        5.4.3 节点与细节
        5.4.4 渲染与留白
        5.4.5 陌生化重生
        5.4.6 材料的自明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材料策略的实施
    6.1 实例推证与反思
        6.1.1 乡镇-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6.1.2 老城-泰州民俗文化展示中心
        6.1.3 新城-济宁文化中心文化场馆
    6.2 策略实施方法
        6.2.1 策略整合化
        6.2.2 设计层级化
        6.2.3 设计连贯性
    6.3 材料实施反推
        6.3.1 建造实验法
        6.3.2 材料推演法
    6.4 材料发展趋势
        6.4.1 全球视野下可持续发展要求
        6.4.2 材料革新与数字化趋势
        6.4.3 材料减量化趋势与虚拟材料
    6.5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 ——一种人本主义的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研究的历史背景
        1.1.2 研究的现实背景
    1.2 论文研究的范围和方法
        1.2.1 研究的范围
        1.2.2 研究的方法
        1.2.3 近现代的概念和医疗建筑发展历史分期问题
    1.3 研究的预定目标及创新点
        1.3.1 研究的预定目标
        1.3.2 论文的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框架
第2章 概念与源流
    2.1 医学的概念与发展脉络
        2.1.1 医学的基本概念
        2.1.2 医学发展的脉络
    2.2 医疗建筑的概念与源流
        2.2.1 医疗建筑的概念
        2.2.2 医疗建筑的源流
    2.3 近现代医疗的托管性质和建筑特征
    2.4 人本主义
        2.4.1 人本主义的内涵
        2.4.2 人本主义思想的医学意义
第3章 现代主义医疗建筑:治疗疾病的机器
    3.1 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3.1.1 工业时代的特征
        3.1.2 城市的扩展和人口的聚集
        3.1.3 科学医学的发展
    3.2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3.3 现代主义医疗建筑
        3.3.1 适应现代人使用要求的功能空间
        3.3.2 医疗建筑重视技术表现力
        3.3.3 新未来主义医疗建筑构想
    3.4 从人本主义观念对现代主义医疗建筑的思考
        3.4.1 现代主义医疗建筑的成就和不足分析
        3.4.2 柯布西埃对医疗建筑空间类型的探索
        3.4.3 阿尔瓦·阿尔托对现代主义观念的修正
    3.5 小结
第4章 20 世纪以来中国医疗建筑的演变历程
    4.1 移植时期―20 世纪初至40 年代
        4.1.1 中医的传统医疗方式和医疗空间
        4.1.2 公共卫生:传统中医的难题及医疗空间的式微
        4.1.3 西式医院的兴起与“协和模式”
        4.1.4 移植时期医疗建筑特征分析
        4.1.5 针对少数人的医疗建筑
    4.2 普及医疗和停滞时期―20 世纪50 年代至70 年代
        4.2.1 全民普及医疗的思想和体系
        4.2.2 乡村医疗建筑的设计特征分析
        4.2.3 城市医疗建筑的设计特征分析
        4.2.4 面对全社会的医疗建筑
    4.3 发展时期―20 世纪80 年代
        4.3.1 从普及医疗向高技术医疗发展
        4.3.2 医疗建筑的设计特征分析
        4.3.3 建筑空间满足病人的生理需求
    4.4 市场化时期―20 世纪90 年代
        4.4.1 医疗服务市场化的政策导向
        4.4.2 医疗建筑的设计特征分析
        4.4.3 西方设计团队的影响和启示
        4.4.4 建筑空间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
    4.5 小结
第5章 当代推动中国医疗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5.1 信息化与城市化的影响
        5.1.1 信息化与城市化
        5.1.2 信息化与城市化对医疗建筑的影响
    5.2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及其带来的医疗需求
        5.2.1 老龄化社会的趋势和问题
        5.2.2 老龄化社会的健康保障需求
    5.3 医疗保障制度的变化及其影响
        5.3.1 医疗保障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
        5.3.2 当前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及其影响
    5.4 当代医学的发展
        5.4.1 当代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5.4.2 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
        5.4.3 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4.4 当代医疗活动中人本主义观念的体现
    5.5 小结
第6章 发达国家医疗建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6.1 重视医疗设施规划布局的层次性
    6.2 建筑设计思想和方法的多元化倾向
        6.2.1 功能适应医疗人群新的需求
        6.2.2 从高技术表现到“高情感”表现
        6.2.3 从“机器主义”到“使人愉悦”的建筑
    6.3 发达国家医疗建筑发展的启示
    6.4 小结
第7章 当代中国医疗建筑的人本主义设计方略
    7.1 规划布局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
        7.1.1 政府政策导向
        7.1.2 规划布局目标:平衡医疗资源
    7.2 当代医疗建筑中人的需求分析
    7.3 门诊空间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方略
        7.3.1 公共空间与自然的结合
        7.3.2 应对大门诊量特点的建筑设计策略
    7.4 病房空间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方略
        7.4.1 病室床位数和使用面积分析
        7.4.2 基于护理模式发展的护理单元
        7.4.3 病房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7.4.4 细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7.5 医技空间中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7.5.1 医技空间提倡人本主义的意义
        7.5.2 手术部空间的设计原则
    7.6 研究与医疗空间的整合设计
        7.6.1 研究与医疗空间的关系
        7.6.2 建筑空间和研究单元模式分析
        7.6.3 平衡效率和人本关怀的建筑实例
    7.7 针对不断变化需求的建筑设计策略
        7.7.1 医疗院区的改扩建与新建策略
        7.7.2 建筑空间的灵活性和通用性
    7.8 小结
第8章 中国医疗建筑在人本主义观念下的拓展
    8.1 拓展之一:建筑外延从重症治疗到老龄化保健
    8.2 拓展之二:设计出发点基于建筑的可持续利用
    8.3 拓展之三:设计方法从工业化设计到循证设计
    8.4 拓展之四:设计观念注重建筑的文化属性和人本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致谢
附录A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综合楼设计
附录B 北京清河医院规划设计
附录C 清华大学医学院设计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桂林电厂主厂房自然通风剖析[J]. 李家骥. 华中工学院学报, 1983(S1)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工商文化影响下的近代建筑式样研究 ——以苏锡常地区为例[D]. 陈曦. 江南大学, 2017(04)
  • [4]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东莞村镇非正规租赁住房研究[D]. 禤文昊. 清华大学, 2012(04)
  • [6]蒸发冷却技术在冷轧厂房中的应用研究[D]. 徐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03)
  • [7]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D]. 赵九洲. 南开大学, 2012(06)
  • [8]复杂性理论视角下的建筑数字化设计[D]. 冷天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7)
  • [9]现代建筑语境中的材料策略研究[D]. 黄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5)
  • [10]中国近现代医疗建筑的演进 ——一种人本主义的趋势[D]. 刘玉龙. 清华大学, 2006(08)

标签:;  ;  ;  ;  ;  

桂林电厂主楼自然通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