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健全木材市场体系的举措(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2](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提出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韩俊英[3](2019)在《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三大林区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推行的试点区域,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南方集体林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在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上的矛盾日渐成为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系统中,依法行政子系统与经济转型子系统以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为媒介促进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有效辨识南方集体林区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内生关系,有效解决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借助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运行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与耦合度测量方法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涉及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依法行政、经济转型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做了相关的理论贮备,分析了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以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典型经济指标特征确定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第一类地区、第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分别对三个区域的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别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辨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影响因子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白化函数,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客观筛选,最终共得到7大类46项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构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依据。(4)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主分量各序参量之间、主分量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二者耦合发展的评价与耦合度表征奠定基础。(5)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度评测方法体系。结合研究对象实际特点,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行政经济主分量和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以及市场环境子系统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行政经济主分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与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三者的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表征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具体效应,而关键影响因素中资源条件、科技创新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资金与市场环境则分别对应设计为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和市场环境子系统等要素指标,作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辅助子系统来表征子系统间以及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度。结合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度测量的实际需要,分别用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其中运用极差方法确定指标与序参量权重系数,运用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模型测量耦合度。(6)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前述研究结论,特别是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与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7)针对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给出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但是二者的耦合具有广泛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之间无论是在依法行政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表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相对规范,政府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较高,直接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与依法行政存在一定的内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新生矛盾的有效路径。
姜帅[4](2019)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开启了第一轮东北振兴。在10年时间里,东北振兴通过作规划、上项目,改善发展环境等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增长效果。在第一轮东北振兴期间,东北三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成为自改革开放后东北经济增长相对最好的时期。然而,自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东北地区经济适应新常态的能力明显不足,从而出现经济增长整体性的下滑,并跌落到全国的后几名。这促使中央又启动了新一轮的东北振兴。如此,一个更为突出的问题摆在东北三省的面前,就是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何找到实现东北振兴的关键点?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指出:“深入推进法治建设,着力打造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好环境。”这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向,也可以说是东北振兴的关键点。本文就是在这一精神的引领下进行的一项研究。研究以法治环境建设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影响为主线,进行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机理分析和典型考察相印证的梳理和解读。作为一个完整的分析体系,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述评,找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进一步整理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区域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的关系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和法学中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在此理论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和现实困境、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影响、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的经验借鉴,提出了健全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通过这样一个研究过程,最终得出了几个结论:第一,法治环境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前提;第二,法治环境是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支柱;第三,构建良好的法治环境需要制度建设、观念转变、严格执法等环节的努力。
朱震锋[5](2019)在《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林区是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典型区域,除了林区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之外,同时又有着在资源、经济、社会乃至企业等多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复杂内涵。也正是如此,国有林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便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既有着持续至今的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探索、实践,又不乏对资源利用与保护这一横亘在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大历史命题的探求、解答。依托国家生态建设和财政支持,十多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和资源危机逐步得到缓和,但根植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和林区政企合一体制方面的内在问题却并未彻底解决,加之全面停伐政策对林区带来的巨大冲击,林区面临着一系列严峻形势。2015年中央出台《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后简称《意见》),这为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竭力应对全面停伐的关键档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意见》出台之后,黑龙江国有林区加快了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制定通过了《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总体方案》,设定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自此开始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本文正是立足黑龙江国有林区对预期改革目标的迫切需求,以系统创新的研究范式提出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这一总体研究目标,充分调动林区资源,不断激发改革活力,提升改革动力,进而加快林区改革进程并提高改革绩效,促进林区从根本上破解体制困境、实现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研究目标,本文围绕着科学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展开一系列深入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国有林区改革、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两个概念的基本内涵,这是开展后续研究内容的最基本前提。根据对创新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目标、改革路线、改革任务的系统把握,界定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内涵,即通过有效协调改革过程中各相关主体、相关改革措施等之间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协同并进,从而更好、更快地推动林区各领域的改革实践,以此提高改革的进程和最终成效。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还可以根据功能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等。第二,分别从理论和现实层面阐述了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重要基础。理论基础方面,搭建了“金字塔”式的理论支撑体系,其中,熊彼特创新理论主要为深刻领会和揭示本研究旨在构建的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逻辑和基本理念服务,深化对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内涵的理论认识,为后续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目标设定及预期的理论研究价值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创新系统理论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构建提供了有效的研究范式和分析框架;国企改革理论和供给侧理论则分别对林区改革中关于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及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的创新研究提供指导。现实基础方面,基于对近年来黑龙江国有林区在生态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内涵和新趋势进行的创新性解构及深刻分析,系统论述了这些新内涵和新趋势对构建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所提供的现实依据。第三,在系统描述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以及赴黑龙江森工系统开展有关国有林区改革的专题访谈,总体呈现了当前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具体实践现状及取得的基本成效;挖掘和归纳了改革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影响林区改革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上述现状研究及定量研究为后续具体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提供了充分的定性和定量支持,同时还借此进一步明确了改革创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后续改革任务,并在完善创新机制的同时兼顾增强、削弱林区改革的驱动、扰动因素,为下文建立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提供思路。第四,具体构建了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原则;并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构成要素归纳为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深入分析了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运行机理。这部分的研究内容在整个研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这部分的研究结论,为后续专门构建改革创新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指导。第五,从两个方面展开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主体研究。一是探究了推动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机制,在明确动力源的前提下,从两类动力源入手建立了具体的驱动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的动力策略,这是后续建立的改革创新机制得以持续运行的前提基础。二是充分结合已经完成的理论框架及动力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分别以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体制、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机制等为基本路径,实现了本文构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总体研究目标。最后,基于对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具体构成、运行机理、动力体系以及作用路径等关键问题的深刻认识,同时充分参考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第四章中关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运行过程中如何构建综合保障机制所明确的3个着力点,分别从三个方面构建了改革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第一,积极确立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思想保障。包括加强改革政策解读和宣传、强化生态建设和资源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思维。第二,营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为林区改革创新提供环境保障。
弹汰[6](2018)在《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文中提出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期。40年改革开放,不仅全面改变了中国,更深刻影响了世界。林业产业作为实施这项基本国策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多个方面推出重磅举措,在不同的历史节点为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方案。为此,特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的40个关键词,或只能浮光掠影,表达一孔之见,但求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或思路,为助推林业产业发展尽绵薄之力。——本刊转自中国网
揭昌亮[7](2016)在《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既承载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又要不断增加林产品的有效供给和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文化需求。林业经济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开始凸显。积极主动把握国内外贸易新动态,了解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阶段特征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深刻剖析西方国家先进的理念及其对我国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启示,积极探讨进出口贸易政策需求,全面谋划提升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和支撑体系,加快实现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和商品结构转变,对于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的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林业行业TFP增长率的测度及其组成的影响因素分析,评价TFP增长及其组成对林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分析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影响及程度。本文将以大量参考文献和行业统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应用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新新贸易理论以及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各省市林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测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SFA方法和动态面板数据理论模型,运用STATA14.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进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对实证结果的分析,结合林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为我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参考建议,使我国林业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研究结论如下:第一,2004-2014年期间中国林业TFP平均每年增长了 4.65%,其中技术变化为TFP的年增长平均贡献了 3.94个百分点,是中国林业TFP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分省份来看,2004-2014年,平均林业TFP实现正增长的省份有21个,其中增长最快和最慢的两个省份分别为重庆和安徽,平均林业TFP呈现负增长的省份有9个,这个结果说明不同省份的林业TFP增长动力来源存在明显区别;第三,分区域来看,西部地区的林业TFP增长最快,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技术“后发优势”,中部和东部地区次之,两者的增长率基本持平,东北地区则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负增长;第四,对外贸易水平对我国省际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着;第五,进口贸易对TFP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出口贸易对TFP的促进作用;第六,人力资本积累水平间接地促进了我国TFP的增长;第七,对外贸易水平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交叉项的估计系数较低,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水平对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第八,资本强度、外资依存度以及国内研发存量对我国林业TFP的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议为:第一,实施多元化贸易战略,主要应从贸易方向、贸易主体、贸易策略制定相应措施;第二,积极应对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壁垒,相关各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第三,提高我国林业外资利用水平,实施我国林业“引进来”战略,将其建设成为展示我国林业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和中外携手合作的精品工程;第四,促进海外林业投资与开发,实施我国林业“走出去”重大战略;第五,完善我国木质林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发展政策扶持机制,明晰相关政策导向作用,实现我国林业进出口贸易均衡协调发展。第六,加快林业进出口贸易服务平台的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的中坚力量,完善体制机制的监督保障作用,积极搭建林业进出口贸易发展服务体系。
国常宁[8](2015)在《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科学合理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体系则能够有效促进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利用,并为环境经济政策制定和宏观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因此对其的价值评估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对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分类、评估技术选择及具体区域测算等方面,但对其定价的理论基础较少涉猎,对其定价方法也缺乏系统化研究,更未能建立相应的全面客观的价值评估体系。为此,本文综合运用林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法为主要原则,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理论及其构成、定价方法比较与模型设定等一系列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通过系统化研究,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并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价值评估体系。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价值评估除了要以相应的经济学原理作为基础之外,还要依托全社会保护意识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及时转变及统计口径的适时调整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清晰地界定,介绍了其内涵、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重点探讨了不同视角下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标准,剖析了我国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现象的现状,阐述了定价过程中的种种分歧及其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完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构成、构建健全市场价格体系的具体思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的资源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由此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就重新开展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分析,应用价值与价格理论探讨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在经济学上的真正含义,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分析了以外部成本内部化实现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的具体原理,深入剖析了该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并就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阐述。本文认为为保障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统一完善的资源市场定价机制,并通过价格手段来引导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及相关定价缘由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现行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价值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其理论视角和分析层次的差异,使得任何理论都无法单独构筑出统一有效且各方认可的价值评估体系。同时,总结了现有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模型,分析了其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进行了系统疏理,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点及其基础价值理论和定价模型的综合分析,本文着重探讨了将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可行性,全面阐释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丰富内涵及其组成部分,并分别从资源再生产、代际均衡及生态环境损失等角度提出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和边际外部成本的具体构成,从而构建出完善可行的价值核算指标体系。根据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的构成分析,并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计量方法有机结合,本文提出了具体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平均增量成本的概念对边际成本作出广义上的定义,并用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系统建设期巨大的投资费用平均分摊到每年所增加的蓄积量上的方式求得边际生产成本;从代际公平的角度出发,用结合了供求关系调整的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推导出边际使用者成本的计算模型;又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所造成的生态和社会价值损失的视角重新归纳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边际外部成本,通过Logistic模型和因子分析确定造成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利用非参数模型计算出相应的平均支付意愿。最后,本文以闽江流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实证研究,测算结果为1766.36元/m3(蓄积)。其中,边际生产成本为48.98元/m3(蓄积),边际使用者成本为954.39元/m3(蓄积),边际外部成本为762.99元/m3(蓄积),这既表明了现阶段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功能完善、作用巨大,又验证了将边际机会成本方法应用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由此可见,本文开展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既包括了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内涵及其价值的全面介绍,又涵盖了对价值与价格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效应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传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基础的深入思考,同时还在此基础上结合边际机会成本理论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定价方法体系,并结合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具体情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体系不但精确高效,而且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理论与方法,并最终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开发。
张学文[9](2012)在《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林产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连接林产品生产与消费、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作为现代林业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提高林产品流通效率不仅可以保证林产品生产者和流通商的利润、增加林农和职工的收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可以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维护我国林业产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诸多因素造成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偏低,影响了上述目标的实现。当前专门研究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文献较少,亟待加强研究。本研究主要作了以下工作: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文献理论。对林业经济理论、流通理论、效率理论、竞争力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与林产品流通效率问题研究有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对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森林资源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进行了剖析,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对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分别从林产品供给森林资源基础、流通管理体制、流通水平等方面对俄罗斯、美国、日本及中国的林产品流通进行了国际比较。第二,构建了多维视角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由三个方面(社会和生态环境、林农林业职工和消费者、林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的18个指标构成,体现了林产品流通相关者的利益,并尽量兼顾了林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平衡。第三,对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宏观意义上的林产品流通效率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林产品流通效率长期趋势向上,但也有急剧波动之时,林产品流通效率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较大。对影响林产品流通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协整分析后认为,在主要影响因素中,林产品市场交易条件最直接,作用最大;交通条件次之,但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国家对林业的财政投入影响相对较为间接,但起到重要的长期支撑作用。第四,对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总产值的影响进行了计量分析,深入研究了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产出的作用。用协整方程、误差修正方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和中国林业总产值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认为,二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短期均衡波动和稳定的冲击响应,林产品流通效率提升是林业总产值增加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五,从微观视角对中国林业上市公司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C2R模型、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测度法,分别对2008—2011年中国林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主体—20家林业上市公司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公司之间的林产品流通效率有高低差距,大部分公司DEA相对低效且呈现降低趋势,尤其是以资源类初级林产品为主业的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相对较低。最后,对提高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提出了对策和建议。要从构建完善的林产品流通运行机制、培育强大的森林资源基础、建立良好的流通调控体系、提高供需水平、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强化流通主体实力和提升人才队伍素质等七个方面采取改进措施。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三个:(1)将流通效率相关理论应用于林产品流通领域,对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现状和国际差距等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化和拓展了流通效率研究的行业领域,为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具体指导,弥补了流通理论研究对于林业产业、尤其是林产品流通领域相关研究不足的缺点。(2)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社会及生态环境、林产品流通利益相关者的多维视角,构建了集流通共性与林产品流通行业特性相结合的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这有别于其他学者对林产品流通效率的评价指标(其他学者的评价指标视角单一、数量较少),为客观评价我国林产品流通效率提供了依据。(3)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引入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领域,选取规范、量化和实证的有关方法(比较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协整分析法、误差修正方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和DEA分析等)对中国宏观意义上的林产品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影响、微观视角的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研究体系和框架方法不仅提升和丰富了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其他行业产品流通效率研究提供了示范。
樊喜斌[10](2010)在《中国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体林地是我国林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地市场流转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我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林地的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也为集体林地流转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的有效性是保护林地资源、带动林产业发展、遏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必要条件。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土地市场的二元化结构,使得集体林地市场流转存在着产权结构不明晰、市场体系混乱、价格机制无效等问题,问题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集体林地价值得不到体现,集体林地资产难以激活、集体林地资源流失严重,严重破坏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政策加快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的制度改革、缩小国有林地市场和集体林地市场的各方面差异、保护林地资源、优化生态环境就成了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林地市场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入手,在林权理论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集体林地产权的相关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林地的市场体系。在对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阐述我国集体林地市场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集体林地市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后,对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展开研讨,针对目前我国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现状,提出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等调控手段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前面的讨论提出完善我国集体林地流转市场的对策建议,为集体林地流转市场的制度、政策、法规等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中,以西部的甘肃省、中部的河南省(北方)和湖南省(南方)、东部的浙江省为例进行了调研,收取有效样本共计865份。通过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满意度分析法、规范意愿分析法等,着重对我国集体林地流转赖以存在的承包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完善措施等四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了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得出如下结论:(1)林地家庭承包制度是集体林地流转的基础。目前,集体林地流转尚处于发育阶段,流转规模比较小、经营周期比较短、抵御风险能力弱,部分地区的林地承包还不到位,需要深化改革,完善有关承包林地的利益分配机制,国家在多方面予以鼓励和支持。(2)集体林地流转符合林业发展的自然和经济规律,代表广大林农的意愿,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好、市场发育程度高、林业综合效益体现充分的南方省区,集体林地流转的趋向更加明显,群众意愿更加强烈、流转成效也更加突出,其做法值得肯定。(3)集体林地流转不仅是林地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更需要思想观念、组织管理、行政能力、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转变,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发展潜力巨大。(4)集体林地流转要以不改变林地性质、不降低林业效益、不减少林农收入为前提。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是林地公益性的重要标志,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国家应继续实施该制度,并扩大面积,提高标准,尤其要推行按质论价的补偿机制,并切实做好各项政策落实,降低生产者经营成本和风险。(5)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加快,集体林地流转的趋向将更趋明显、频度将更加增大、范围将更加广阔,特别是征占林地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要通过采取严格审批、提高林地补偿标准等措施,加大征占成本,防止和减缓林地流失,确保《全国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纲要》顺利实施。(6)集体林地流转要明晰集体林地流转的各项权利,规范林地产权流转,完善林地市场体系并提高中介和政府服务水平,加强公益性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重视经营性林地资源的保护,完善林地税收和财政支出,建立林地信用担保体系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二、健全木材市场体系的举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健全木材市场体系的举措(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法经济学理论 |
2.1.1 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
2.1.2 法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
2.1.3 法律制度与预期行为刺激 |
2.1.4 法治政府的经济理性 |
2.2 依法行政理论 |
2.2.1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
2.2.2 政府职能与权力清单 |
2.2.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的界定 |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3.2 中国的经济转型 |
2.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的界定 |
2.4 系统耦合理论 |
2.4.1 耦合与耦合发展 |
2.4.2 系统与系统耦合 |
2.4.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南方集体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
2.5.2 依法行政与可持续发展 |
2.5.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南方集体林区特征区域划分标准 |
3.2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1 第一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2 第二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3 第三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共性问题 |
3.3.2 个性问题 |
3.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1 第一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2 第二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3 第三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
3.5.1 共性问题 |
3.5.2 个性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
4.1 辨识关键影响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
4.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因子集 |
4.3 重要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 |
4.3.1 专家群体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 |
4.3.2 专家群体意见汇集方法 |
4.3.3 调查结果专家群体意见汇集 |
4.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 |
4.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
4.5.1 实际工作中缺乏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共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
4.5.2 学界缺乏针对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内生关系的研究 |
4.5.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 |
5.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5.1.1 我国宏观决策层面的思想转变与法治实践 |
5.1.2 世界典型国家经济改革与法治实践的经验例证 |
5.1.3 国内外学界的理论共识 |
5.1.4 耦合理论与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运用 |
5.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理论基础 |
5.2.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5.2.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协同特性 |
5.2.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性 |
5.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设计 |
5.3.1 系统耦合的目标 |
5.3.2 系统耦合的原则 |
5.3.3 系统耦合的结构 |
5.3.4 系统耦合的功能 |
5.3.5 系统的耦合效应 |
5.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框架 |
5.4.1 行政经济主分量 |
5.4.2 资源条件子系统 |
5.4.3 科技创新子系统 |
5.4.4 社会环境子系统 |
5.4.5 市场环境子系统 |
5.4.6 系统总体框架 |
5.5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机理 |
5.5.1 经济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2 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耦合 |
5.5.3 产业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4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的总体耦合 |
5.6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6.1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资源条件子系统的耦合 |
5.6.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 |
5.6.3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4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5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7 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7.1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2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3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4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5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6 市场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7 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8 本章小结 |
6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6.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6.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6.2.1 经济发展状况 |
6.2.2 依法行政状况 |
6.2.3 产业发展状况 |
6.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6.3.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6.3.2 森林生产力 |
6.3.3 林业资源再利用 |
6.4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6.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6.5.1 示范促进培训与推广 |
6.5.2 林区居民整体素质 |
6.5.3 林区民俗特色文化 |
6.5.4 林区特色旅游资源 |
6.5.5 林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6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6.6.1 金融机构林业授信 |
6.6.2 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7.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分析 |
7.1.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界定 |
7.1.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函数 |
7.1.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标准分析 |
7.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
7.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7.2.2 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
7.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 |
7.3.1 确定耦合系统分析序列 |
7.3.2 耦合系数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
7.3.3 确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系数 |
7.3.4 计算系数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5 计算子系统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6 计算系数整体耦合关联度 |
7.4 本章小结 |
8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
8.1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计算 |
8.1.1 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8.1.2 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8.1.3 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8.1.4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5 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6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8.2.1 行政经济主分量序参量及其要素间耦合度 |
8.2.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耦合度 |
8.2.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
8.3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8.3.1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分析 |
8.3.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各子系统间耦合分析 |
8.3.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1 依法行政保障对策 |
9.1.1 建立行政人员法治思维意识长期培育和有限录用制度 |
9.1.2 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倒查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
9.1.3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与多渠道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
9.1.4 建立健全林区依法行政的激励诱导制度 |
9.2 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对策 |
9.2.1 持续推进动态产业优化 |
9.2.2 加强完善生态抚育制度 |
9.2.3 强化科教兴林互促发展 |
9.2.4 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
9.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3.1 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9.3.2 鼓励与推动林业生产经营创新 |
9.3.3 加快建立林业金融支撑保障制度 |
9.3.4 加快建立林业风险保障制度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老工业基地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法治环境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区域经济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三、西方经济学和法学关于法律与经济关系的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历史与现实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历史 |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时期的发展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实问题 |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结构问题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观念问题 |
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律体系现状 |
一、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现有的法律体系 |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有待完善的法律体系 |
第二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 |
一、法治文化薄弱 |
二、法治意识淡薄 |
三、法律执行困难 |
第三节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问题形成原因 |
一、经济方面的原因 |
二、社会方面的原因 |
三、历史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体制建设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培养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主体法治观念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规范东北老工业基地市场秩序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高效率市场的影响 |
第二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营商环境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劳动力集聚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资本集聚的影响 |
四、法治环境对技术集聚的影响 |
第三节 法治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依法行政的影响 |
一、法治环境对政府管理规范化的影响 |
二、法治环境对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影响 |
三、法治环境对管理人员行为规范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法治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二节 德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第三节 英国老工业基地振兴改造的措施与经验 |
一、出台的法律 |
二、改造的结果 |
三、借鉴的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的构想及对策 |
第一节 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法治环境 |
一、配套完善经济法律制度 |
二、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营商环境 |
三、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加强人们的法治观念 |
一、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 |
二、普及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
三、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完备依法行政及监督体系 |
一、完善执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二、完善司法体系培育良好法治环境 |
三、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
第四节 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法治环境建设的对策 |
一、强化法律服务 |
二、加强相关法治环境建设 |
三、强化法治研究 |
四、加强法治建设的多重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1.1 国有林区 |
2.1.2 国有林区改革 |
2.1.3 创新机制 |
2.1.4 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 |
2.2 基础理论体系 |
2.2.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2.2 创新系统理论 |
2.2.3 国企改革理论 |
2.2.4 供给侧理论 |
2.2.5 各理论功能及地位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黑龙江国有林区概况 |
3.1.1 社会发展状况 |
3.1.2 经济发展状况 |
3.1.3 生态资源状况 |
3.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实践现状分析 |
3.2.1 黑龙江国有林区体制机制概貌 |
3.2.2 社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3 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2.4 森工企业经营体制改革进展及成效 |
3.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和挑战 |
3.3.1 社会职能移交情况复杂 |
3.3.2 资金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
3.3.3 区域发展参齐不齐 |
3.3.4 协调配套机制有待完善 |
3.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因素定位及作用机理分析 |
3.4.2 研究方法及模型构建 |
3.4.3 模型测算及验证 |
3.4.4 结果讨论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社会经济需求分析 |
4.1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
4.1.1 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内涵解构 |
4.1.2 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
4.2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1 林区经济发展社会化的总体表现 |
4.2.2 宏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2.3 微观视域下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1 林区生态资本市场化的发展历程 |
4.3.2 产权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3.3 市场要素层面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4.1 林区资源型经济持续化的基本态势 |
4.4.2 非木质资源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 |
4.4.3 木材经济理性回归对改革创新的潜在需求 |
4.5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1 林区和地方社会经济一体化的本质内涵 |
4.5.2 林区和地方社会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5.3 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改革创新的需求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 |
5.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设计目标及原则 |
5.1.1 创新机制设计的总体目标 |
5.1.2 创新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5.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基本构成 |
5.2.1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5.2.2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5.2.3 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5.3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运行机理 |
5.3.1 创新机制的执行动力 |
5.3.2 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 |
5.3.3 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动力源 |
6.1.1 生存需求催生改革创新动力 |
6.1.2 发展需求激发改革创新动力 |
6.1.3 生态需求增强改革创新动力 |
6.2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动力的类别 |
6.2.1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激发动力 |
6.2.2 改革创新机制中的驱动动力 |
6.3 增强林区改革创新机制的驱动效应 |
6.3.1 提升林区加快改革创新的激发动力 |
6.3.2 增强执行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3 增强制度系统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3.4 增强创新资源对改革创新的驱动动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运行机制 |
7.1 构建重点国有林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1.1 改革建立精简高效的重点国有林管理机构 |
7.1.2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
7.1.3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机制 |
7.1.4 创新黑龙江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绩效考核机制 |
7.2 构建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领域的创新机制 |
7.2.1 改革建立规范化的现代林业企业 |
7.2.2 创新林业企业经营机制转换策略 |
7.2.3 优化拓展林业企业主营业务和服务 |
7.3 构建加快国有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创新机制 |
7.3.1 创新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基本理念 |
7.3.2 进一步优化林区替代产业空间布局 |
7.3.3 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引领林区转型发展 |
7.4 构建深化国有林区和地方融合发展的创新机制 |
7.4.1 继续推进林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 |
7.4.2 创新林区和地方社会融合发展机制 |
7.4.3 创新林区和地方经济一体化发展机制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保障机制 |
8.1 强化全面深化国有林区改革的思想认识 |
8.1.1 加强政策解读和社会宣传 |
8.1.2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意识 |
8.1.3 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思维 |
8.2 营造黑龙江国有林区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 |
8.2.1 营造有利于改革创新的社会环境 |
8.2.2 改善有利于转型经济发展的投融资环境 |
8.2.3 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
8.3 加强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创新的配套支持 |
8.3.1 加大林区创新资源的持续性投入 |
8.3.2 持续完善社会职能剥离移交的配套政策 |
8.3.3 建立健全林区改革创新的法治建设 |
8.3.4 增强改革后林区城镇运营基础建设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黑龙江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化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2 黑龙江国有林区社会资本自由化流动趋势 |
附录3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产品市场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4 黑龙江国有林区非木质林业产业发展指标统计 |
附录5 国有林区木材产量(1993~2015) |
附录6 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6)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 |
开放 |
领导 |
立法 |
承包 |
探索 |
绿化 |
治理 |
资源 |
防灾 |
法治 |
转型 |
造林 |
市场 |
科技 |
持续 |
生态 |
招商 |
传播 |
协作 |
林改 |
家居 |
“入世” |
出口 |
展会 |
升级 |
产业 |
信息 |
宣传 |
组织 |
集群 |
责任 |
扶贫 |
研发 |
加工 |
品牌 |
服务 |
旅游 |
发展 |
后记: |
从林习尚承载未来——中国林业产业发展40年 |
(7)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2.1.3 国际贸易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 |
2.2.2 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2.3 关于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4 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现状 |
2.2.5 进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现状 |
2.3 本章小结 |
2.3.1 对已有文献的评论 |
2.3.2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打算 |
3 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研究 |
3.1 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现状分析 |
3.1.1 总量分析 |
3.1.2 类别分析 |
3.1.3 结构分析 |
3.1.4 流向分析 |
3.2 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阶段与特征分析 |
3.3 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特点分析 |
3.4 当前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
3.5 当前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进出口贸易影响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理论分析 |
4.1 我国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对TFP的影响理论分析 |
4.2 我国木质林产品出口贸易对TFP的影响理论分析 |
4.2.1 出口--规模经济与我国林业TFP |
4.2.2 出口—技术溢出与我国林业TFP |
4.2.3 出口—要素重置与我国林业TFP |
4.3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林业TFP的影响机理及实现条件 |
4.3.1 综合机理 |
4.3.2 实现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5 中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与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测量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SFA方法 |
5.1.2 实证模型设定 |
5.2 数据与变量 |
5.2.1 数据来源说明 |
5.2.2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 |
5.3 面板SFA模型估计结果 |
5.4 林业TFP增长率测算结果分析 |
5.4.1 林业TFP增长的时间特征分析 |
5.4.2 林业TFP增长的空间特征分析 |
5.4.3 林业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进出口贸易对我国林业TFP增长的实证研究 |
6.1 理论框架和研究假设 |
6.2 计量模型、指标度量和描述性分析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指标的度量 |
6.2.3 数据来源说明 |
6.2.4 描述性分析 |
6.3 计量结果及分析 |
6.3.1 初步估计结果 |
6.3.2 内生性的处理及工具变量2SLS估计 |
6.3.3 稳健性分析 |
6.4 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TFP增长关系的进一步分析 |
6.4.1 进口贸易与TFP增长的影响分析 |
6.4.2 出口贸易对TFP增长的影响分析 |
6.4.3 TFP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7.3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和学术情况 |
致谢 |
(8)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视角的选取情况 |
1.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类的研究情况 |
1.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的研究情况 |
1.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机制的研究情况 |
1.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要研究实例 |
1.2.6 研究动态评述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其价值 |
2.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及相关概念 |
2.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特性及在我国的分布特点 |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与分类 |
2.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特点 |
2.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分类 |
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现状分析 |
2.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格扭曲的现状分析 |
2.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分歧及其原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理论基础 |
3.1 传统的资源价值观带来的负面影响 |
3.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主流经济学观点 |
3.2.1 价值与价格理论 |
3.2.2 公共产品理论 |
3.2.3 外部效应理论 |
3.2.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中的市场失灵与政策失灵 |
3.2.5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的边际理论分析 |
3.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3.3.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价值功能 |
3.3.2 经济发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影响 |
3.3.3 经济与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有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方法比较分析 |
4.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的价值理论评析 |
4.1.1 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2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3 基于均衡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1.4 基于生产要素价值论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 |
4.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的现有主要计量模型 |
4.2.1 租金或预期收益资本化法定价模型 |
4.2.2 发展阶段系数法定价模型 |
4.2.3 多目标规划法定价模型 |
4.2.4 实物期权定价模型 |
4.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4 改进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工作的方法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理论及其构成分析 |
5.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其应用 |
5.1.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 |
5.1.2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在自然资源定价中的应用 |
5.1.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方法的提出 |
5.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可行性分析 |
5.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构成分析 |
5.3.1 边际生产成本(MPC)构成分析 |
5.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构成分析 |
5.3.3 边际外部成本(MEC)构成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定价模型 |
6.1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目标 |
6.2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原则 |
6.3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测度方法及定价模型 |
6.3.1 边际生产成本(MPC) |
6.3.2 边际使用者成本(MUC) |
6.3.3 边际外部成本(MEC) |
6.4 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步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 |
7.1 闽江流域自然环境概况 |
7.1.1 地理位置 |
7.1.2 地形地貌 |
7.1.3 气候水文 |
7.1.4 土壤植被 |
7.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服务功能分析 |
7.2.1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概况 |
7.2.2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特征 |
7.2.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
7.3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生产成本测算 |
7.4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使用者成本测算 |
7.5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边际外部成本测算 |
7.5.1 涵养水源损失 |
7.5.2 土壤流失损失 |
7.5.3 养分流失损失 |
7.5.4 固碳损失 |
7.5.5 吐氧损失 |
7.5.6 参与土壤养分循环损失 |
7.5.7 社会价值损失测算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主要结论与尚待研究的问题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调查问卷 |
(9)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流通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林产品流通效率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1.5 相关概念阐释 |
1.5.1 流通 |
1.5.2 林业产业 |
1.5.3 林产品 |
1.5.4 林产品流通效率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林产品流通效率相关理论基础的分析 |
2.1 林产品流通效率研究的基础理论 |
2.1.1 林业经济理论 |
2.1.2 流通理论 |
2.1.3 效率理论 |
2.1.4 竞争力理论 |
2.1.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分析 |
2.2.1 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 |
2.2.2 森林资源水平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内在机理 |
2.2.3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森林资源水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 |
3.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及启示 |
3.1.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考察 |
3.1.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历史启示 |
3.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现状研究及问题分析 |
3.2.1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现状研究 |
3.2.2 中国林产品流通的问题分析 |
3.3 林产品流通的国际比较 |
3.3.1 俄罗斯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2 美国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3 日本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4 中国的林产品流通分析 |
3.3.5 四国林产品流通的比较及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行业特性分析 |
4.1.1 林产品特性的分析 |
4.1.2 林产品流通特性的分析 |
4.2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
4.2.1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4.2.2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 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1 社会和生态环境视角的效率指标 |
4.3.2 消费者、林农和林业职工视角的效率指标 |
4.3.3 林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视角的效率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及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
5.1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1 评价指标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
5.1.2 因子分析法的选择和分析 |
5.1.3 效率评价的检验结果 |
5.1.4 效率评价检验结果的分析 |
5.2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 |
5.2.1 影响因素的选择和指标数据的处理 |
5.2.2 协整模型的选择和分析 |
5.2.3 效率影响因素的协整检验结果 |
5.2.4 协整检验结果的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对林业总产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
6.1 林产品流通效率与林业总产值的关系分析 |
6.2 效率和产值的数据来源及处理 |
6.3 半对数模型的选择及分析 |
6.4 效率与产值关系的检验结果 |
6.4.1 协整关系检验的结果 |
6.4.2 格兰杰检验与误差修正的结果 |
6.4.3 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结果 |
6.5 效率与产值关系检验结果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林业上市公司林产品流通效率的比较研究 |
7.1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7.2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DEA模型构建 |
7.3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的DEA比较结果 |
7.4 林业上市公司流通效率DEA比较结果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提高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的对策研究 |
8.1 构建完善的流通运行机制 |
8.1.1 建立利益机制 |
8.1.2 建立信任机制 |
8.1.3 建立保障机制 |
8.1.4 建立学习机制 |
8.1.5 建立预警机制 |
8.2 培育强大的森林资源基础 |
8.2.1 强化天然林保护 |
8.2.2 大力植树造林 |
8.2.3 提高优质木材供给能力 |
8.2.4 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 |
8.3 建立良好的流通调控体系 |
8.3.1 理顺林产品流通管理体制 |
8.3.2 提高政府服务能力 |
8.3.3 完善支持补助制度 |
8.3.4 建立法律支持体系 |
8.3.5 加强林产品市场监管 |
8.4 提升林产品供需水平 |
8.4.1 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 |
8.4.2 提升林产品需求水平 |
8.5 提升林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 |
8.5.1 加快林产品市场现代化建设 |
8.5.2 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技术 |
8.5.3 改进物流运输条件水平 |
8.6 强化流通主体实力 |
8.6.1 打造林业产业战略联盟 |
8.6.2 培育林业中介组织 |
8.6.3 打造林业产业集群 |
8.6.4 强化主体内部管理 |
8.7 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
8.7.1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8.7.2 加强人才培训教育 |
8.7.3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评价体系标准化指标数据 |
附录2 1996—2010年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标准化指标数据 |
附录3 中国20家林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原始指标数据 |
附录4 中国20家林业上市公司2008—2011年归一化指标数据 |
附录5 半对数模型分析思路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0)中国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林地产权研究综述 |
1.2.2 林地市场体系研究综述 |
1.2.3 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主要目标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理论分析法 |
1.4.3 实证分析法 |
1.4.4 统计分析法 |
1.4.5 比较分析 |
1.4.6 满意度分析法 |
1.4.7 规范分析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讨论 |
1.5.1 论文的可能创新 |
1.5.2 研究讨论 |
第二章 中国集体林地产权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2.1 产权基本理论 |
2.1.1 产权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
2.1.2 产权制度的含义和功能 |
2.2 林权体系 |
2.2.1 林权概念的界定和内涵 |
2.2.2 林权分类 |
2.3 集体林地产权 |
2.3.1 林地产权的内涵 |
2.3.2 林地产权的分类 |
2.3.3 集体林地产权的特征 |
2.3.3.1 集体林地产权与土地财产权相同的产权特征 |
2.3.3.2 集体林地产权与土地财产权相异的产权特征 |
2.3.3.3 集体林地产权制度演变阶段划分 |
1.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形成的农民林地产权制度(1949~1953 年) |
2.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来发展演化形成的“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集体所有制度 |
3.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林地产权制度 |
2.4 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质 |
2.4.1 没有生态补偿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证分析 |
2.4.2 有生态补偿的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证分析 |
2.5 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2.5.1 调查样本的性别和年龄情况 |
2.5.2 调查样本的文化水平 |
2.5.3 被调查者家庭收入结构 |
2.5.4 被调查者家庭人口结构 |
2.5.5 被调查者家庭林业结构 |
2.5.6 被调查家庭人员中干部情况 |
2.6 调查乡镇内林地结构 |
2.6.1 调查乡镇内林地国家、集体和私有林结构 |
2.6.2 调查乡镇内集体林地三级所有的结构 |
2.6.3 调查乡镇内林地用途结构 |
2.6.4 调查乡镇内经济林的收入与一般的粮食作物收入之比 |
2.7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情况 |
2.7.1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规模情况 |
2.7.2 农村集体林业承包方式 |
2.7.3 农村集体林地承包鉴定合同情况 |
2.7.4 乡镇或村或村民小组的干部在对集体林地进行非平均承包经营时采用的承包方式 |
2.7.5 农民对承包需要合同的认可程度 |
2.7.6 集体林地承包中发放林地承包合同的好处 |
2.7.7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家庭承包的总体情况满意度 |
2.7.8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承包合同的发放及有关内容的明细程度满意度 |
2.7.9 村民小组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
2.7.10 村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
2.7.11 乡镇的集体林承包到户情况 |
2.7.12 集体林承包到户的好处 |
2.7.13 制约集体林地承包到户的因素 |
2.8 农民从未承包集体林地获益情况 |
2.8.1 农户家从未承包乡镇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
2.8.2 农户家从未承包村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
2.8.3 农户家从未承包村小组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情况 |
2.8.4 乡镇内未承包的乡镇、村和村民小组的集体林地占总集体林的比例情况 |
2.8.5 农户家对从未承包集体林中获得收益满意度 |
2.9 家庭承包集体林的经营情况 |
2.9.1 家庭承包了林地后的经营方式 |
2.9.2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的经营状况 |
2.9.3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生态效益情况 |
2.9.4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经济效益情况 |
2.9.5 农民家庭承包了林地后林木的社会效益情况 |
2.9.6 农民对家庭承包林地后经营管理的现状的满意度 |
2.10 本章调查实证小结 |
2.10.1 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小结 |
2.10.2 调查家庭所在地的林地结构情况小结 |
2.10.3 被调查家庭林地承包情况小结 |
2.10.4 农民承包林地经营情况小结 |
2.10.5 总体结论 |
第三章 集体林地流转市场体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3.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内容 |
3.1.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主体 |
3.1.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客体 |
3.1.3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交易规则 |
3.1.4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中介机构 |
3.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交易形式 |
3.2.1 农村集体林地所有权交易形式 |
3.2.2 农村集体林地使用权交易形式 |
3.3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 |
3.3.1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分类 |
3.3.2 农村集体林地市场体系结构 |
3.4 林地流转的调查 |
3.4.1 农民家庭从集体承包或转包林地情况 |
3.4.2 农民家庭从农民家庭转包林地情况 |
3.4.3 农民家庭将承包集体林转包给其他农民或集体的情况 |
3.4.4 林地流转的形式 |
3.4.5 制约集体林地流转的因素 |
3.4.6 集体林地流转鉴定合同的强烈程度 |
3.4.7 林地流转需要有关部门登记的需要情况 |
3.4.8 市场流转林地最大规模 |
3.4.9 通过市场流转经营林地的主体 |
3.4.10 农民对目前集体林地流转的现状满意度 |
3.5 本章实证小结 |
第四章 林地市场流转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
4.1 林地对社会的多重效用 |
4.1.1 林地的经济效益——木材和林产品 |
4.1.2 生态效益 |
4.1.3 后备发展空间功能 |
4.1.4 生态景观 |
4.1.5 涵养水源功能 |
4.2 对林地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原因 |
4.2.1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
4.2.2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作用 |
4.3 林地用途管制 |
4.3.1 加强林地用途管制是保护林地的必然要求 |
4.3.2 林地用途管制过程中采用的方式 |
4.3.3 林地用途管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4 林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分析 |
4.4.1 林地财政政策 |
4.4.2 林地金融政策 |
4.5 林地生态补偿调查 |
4.5.1 2006-2008 年林地生态补偿 |
4.5.2 农民期望的林地生态补偿 |
4.5.3 现实中林地生态补偿的计量依据 |
4.5.4 农民对林地生态补偿标准应该考虑因素的思考 |
4.5.5 转包林地生态补偿的对象 |
4.5.6 对农村集体生态林、私有生态林补偿标准的差异性 |
4.5.7 在生态补偿时对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薪炭林的区别化 |
4.5.8 目前生态林业补偿存在的问题 |
4.5.9 农民对目前林地生态补偿的规定及标准满意度 |
4.6 林地征占补偿调查 |
4.6.1 发生过征占农村集体林地的情况 |
4.6.2 征占农村集体林地时的补偿方式 |
4.6.3 征占农村集体林地时的补偿分配 |
4.6.4 农民对目前林地征占补偿的规定及标准满意度 |
4.7 林木采伐许可证及限额采伐调查 |
4.7.1 解决林地承包者的自主决定采伐量和采代期与国家限制之间的矛盾 |
4.7.2 私有经济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
4.7.3 私有用材林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
4.7.4 私有生态林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干预 |
4.7.5 私有林业经营过程中来自政府的主要干预 |
4.7.6 农民对目前林木采伐许可及限额采伐的规定满意度 |
4.7.7 林地经营面临的风险 |
4.8 本章实证小结 |
4.8.1 林地生态补偿小结 |
4.8.2 林地征占补偿调查小结 |
4.8.3 林木采伐许可证及限额采伐调查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集体林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
5.1 林地市场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
5.1.1 目前集体林地流转总体方面存在的问题 |
5.1.2 目前集体林地流转具体存在的问题 |
5.2 健全集体林地市场方面政府可以做的工作和完善的总体构想 |
5.2.1 政府在促进林地流转、健全林地市场方面可以做的工作 |
5.2.2 完善林地流转政策的总体构想 |
5.3 做好林地流转的法制建设和完善产权工作 |
5.3.1 建立健全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制 |
5.3.2 明晰集体林地流转的各项权利 |
5.3.3 规范林地产权流转 |
5.3.4 规范集体林地收益分配 |
5.4 完善林地市场体系和发挥林地市场机制作用 |
5.4.1 构建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有机体系,清晰化各层次间的关系 |
5.4.2 建立国有土地和集体林地一体化的市场结构 |
5.4.3 完善农村集体林地市场的市场化机制 |
5.5 建立健全集体林地流转的服务体系 |
5.5.1 出台林地等级体系国家标准 |
5.5.2 积极探索并制定林地基准价格、林地宗地标定地价体系,提高估价信息化水平 |
5.5.3 完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规范林地市场产权评价、交易程序,严格资质审查 |
5.5.4 转变政府职能并发挥积极作用 |
5.6 完善集体林地流转宏观调控机制 |
5.6.1 完善林地规划 |
5.6.2 提高林地用途管制的有效性 |
5.6.3 加强农村集体林地市场宏观体系的整体自我激励,提高体系运作效率 |
5.6.4 完善林地财政政策 |
5.6.5 完善林地信用担保体系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
5.6.6 做好公益性林地市场的宏观调控、重视经营性林地资源的保护 |
5.6.7 完善林地征收和限额采伐制度 |
5.6.8 建立林地宏观调控基金 |
5.6.9 积极防止调控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 |
5.7 做好林地流转的配套措施 |
5.7.1 加大宣传 |
5.7.2 加强林农的就业转移 |
5.7.3 加大林农的社会保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四、健全木材市场体系的举措(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3]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D]. 韩俊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4]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法治环境建设研究[D]. 姜帅. 黑龙江大学, 2019(02)
- [5]全面停伐后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的创新机制研究[D]. 朱震锋.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6]留住记忆,启创今朝——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暨中国林业产业40个关键词[J]. 弹汰. 中国林业产业, 2018(Z2)
- [7]木质林产品进出口贸易与我国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 揭昌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8]基于边际机会成本定价的闽江流域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评估研究[D]. 国常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5)
- [9]中国林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D]. 张学文. 中南大学, 2012(04)
- [10]中国集体林地市场流转研究[D]. 樊喜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