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威审计集团成立(论文文献综述)
温蕾[1](2020)在《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也走向成熟。为增强战略实力,提升并巩固地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并购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并不均衡,近年来频繁的并购活动加速行业洗牌,使行业内部竞争愈发激烈。不可否认的是,在促进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企业并购具有显着效果,但每笔并购交易都免不了高昂的交易对价,可能会产生溢价过高的情况,进而带来更大的风险。此外,虽然许多企业希望通过并购来扩张规模,但是面对国内外居高不下的并购失败案例,企业并购的积极性难免会被削弱。相较于其他行业,医药行业并购溢价率相对较高,因此医药企业面临更高的并购财务风险。本文基于上述背景,结合医药企业并购现状,对典型案例进行财务风险识别、分析、评价,对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出并购活动中并购溢价产生的原因以及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明确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并结合整个并购过程将并购财务风险分为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偿债风险及整合风险,这些风险之间会相互牵制、相互影响。本文案例选取益佰制药并购百祥制药这项并购活动,结合相关资料对此次并购交易进行风险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结合商誉减值分析高溢价并购财务风险的后续影响,发现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引发相应的启示:应当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适当设立业绩补偿承诺、尝试多元化融资渠道并引入或有支付方式、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商誉确认及减值计提。企业并购产生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想要使并购充分发挥应有的效果,需要从根源上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企业应当以明确自身发展战略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谨慎选择目标,在专业团队的协助下制定全面严谨的并购方案;在实施并购时,对潜在的风险时刻关注并保持高度警惕,在必要的时刻及时采取控制和防范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并购顺利进行,达到预期并购效果。
宋丹丹[2](2020)在《商誉减值审计问题研究 ——以益佰制药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已有研究发现,计提商誉减值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并购市场的发展和并购规模的扩大,并购中产生的商誉金额由2013年的212.71亿元增至2018年的14500亿元,而商誉减值仅从16.06亿元增至1658.72亿元。基于商誉的不可辨认性,商誉减值的后续计量较为复杂,且商誉金额规模巨大,商誉减值是否如实反映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对商誉减值审计的问题研究就尤为必要。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分析益佰制药商誉减值审计。首先,介绍益佰制药商誉产生和计提,以及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对益佰制药商誉减值事项审计过程;其次,分析益佰制药商誉减值是否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第三,探讨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在对益佰制药商誉减值审计中,是否保持了独立性和职业谨慎,控制了商誉减值事项审计中的风险;最后,研究影响商誉减值审计的事务所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商誉金额较大且减值测试方法的特殊性,商誉减值事项具有较高的重大错报风险;(2)由于商誉减值业务中存在较多的职业判断,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共谋的风险增大;(3)事务所的内部控制机制以及政府、媒体关注等外部机制影响商誉减值审计质量。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分析了商誉减值审计中的风险和影响商誉减值的内外部机制,有助于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减值审计的整体理解。
刘安琪[3](2020)在《中威电子高管股权激励中的盈余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导致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了代理问题。为了降低代理成本,改善公司的治理,使公司业绩表现得到改善,股权激励机制应运而生。但是经过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公司高管很有可能为了达到行权标准,谋取自身的利益,从而实施盈余管理。因而,如何判断公司股权激励中是否存在高管盈余管理的行为,并分析其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和动因,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理论及文献成果,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对上市公司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中威电子公司的行业背景、基本情况和实施股权激励的具体方案。其次,通过实行股权激励前后业绩对比、市场反应分析、市盈率角度以及计算可操控应计盈余管理等方面来判断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接着,通过对案例公司股权激励下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预收款项、在建工程等方面分析其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之后,进一步从业绩考核因素和高管收益最大化因素等角度,探讨了中威电子公司高管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高管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反应出了股权激励计划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案例剖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更新完善会计准则、加强外部环境监管、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等方面,为我国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和有关部门,关于盈余管理的治理提出一些有效措施和优化建议。
孟铂林[4](2020)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监管手段之一。随着我国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全面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影响更为重大。然而,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着广泛的失灵,具体表现为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信评级机构和资产评估机构等证券服务机构出具的专业报告失真;上市公司的披露信息存在自利性;以及,普通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本文立足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整个体系,运用调查问卷、成本-收益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导致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在披露规定层面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的模糊性降低了违规披露的成本,相关规定的分散性则增加了合规披露的成本,且细化规定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在披露信息层面上,不断增加的披露信息不仅导致了监管上成本收益的失衡,而且导致了投资者吸收和运用披露信息上成本收益的失衡,此外海量的披露信息还扭曲了投资者的信息获取途径、增加了证券市场的“代理”成本和道德风险,并且引发了上市公司之间的“马太效应”;在监管监督层面上,上市公司、保荐人、证券服务机构、监管机关,以及投资者形成了一个“伞形”利益关联体系,由于利益冲突和监管“俘获”等原因,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监督很有可能出现缺位问题。比较分析中美两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路径,规范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的解决办法,在法律机制方面,应从事前、事中和事后法律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在事前法律机制方面,可以通过立法,适当增加司法机关、监管机关和监督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披露标准化的方式,进一步压缩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操作空间;在事中法律机制方面,应该着重保证保荐人和证券服务机构的独立性,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在上市公司的法律顾问业务和资产评估业务中增设同行评审环节,在审计业务和资信评级业务中重构委托-代理关系;在事后法律机制方面,应该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完善相关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与此同时,立足于“法律+技术”的视角,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问题,可以通过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可以通过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缓解披露信息的“数量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监管机关之间的数据共享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促进监管合作、强化监管制约。
金缦[5](2020)在《公司丑闻如何影响公司“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文中研究指明公司丑闻是伴生在现代公司经营的每个时段的一种信息的激发性传递,且丑闻发生及持续时间的随机性使得该信息传递无法进行预先控制,发生后对公司内部治理、外部投资利益造成的影响也有巨大的差异。本文通过聚焦公司丑闻从制造、窖藏、披露、被媒体监督、引发外部、内部投资人“用脚投票”、“用手投票”的全过程,通过理论综述、案例分析、实证检验的方法,分析公司丑闻作为外部冲击如何形成外部治理对内部治理的效率影响,并得出结论:不仅外部投资人可通过“用脚投票”行为来标记和甄别在丑闻信息披露当期的公司短期和长期价值,控股股东作为内部投资人也会在丑闻披露当期显着减持,但高管(团队)则无法形成独立减持行动。公司声誉在丑闻信息中体现特殊的公司治理路径,一方面,丑闻的溢出效应较媒体负面报道更大,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成本在窖藏丑闻期间体现不同治理主体的不同成本状态,高管丑闻引发的治理成本在丑闻窖藏中较无丑闻公司高而控股股东丑闻则相反。在对公司的丑闻披露类型进行研究发现,公司会因丑闻披露——特别是监管部门的强制披露——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但通过监管进行的丑闻强制披露更多体现的是对信息劣势的中小股东的公平交易而非整体效率的提高。
奕野[6](1997)在《中威审计集团在京成立京城社会审计开始走向规模化》文中研究表明
王璇[7](2019)在《资本介入下的南京市乡村空间转型研究 ——基于南京三个乡村的实证》文中指出在乡村振兴发展备受重视的今天,全国各地逐渐涌现出丰富多元的乡村转型模式,资本投入也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鼓励资本参与乡村建设,期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实现乡村发展的转型,但现实中空间实践项目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种种冒进的操作方式是一方面,更主要是由于对资本的本质认识不够,影响了乡村发展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理性观察资本驱动下乡村空间转型的空间效应,厘清其内在机制,为乡村实践提供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是论文研究的核心议题。论文从梳理南京市资本介入乡村发展的脉络入手,观察到资本的参与主动性越来越高,实践操作也从环境整治向多元业态并进。论文选取高淳国际慢城、白马农业园区、苏家文创小镇三个典型地区作为实证对象,归纳资本介入乡村转型的路径,着重对资本的来源、投入途径、利益分享形式进行分类研究,细致描绘资本驱动下乡村空间结构、功能和景观的转变特征。从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研究发现,乡村转型的内在机制即是资本逻辑的空间修复过程,城市资本因过度积累外溢到乡村地区,乡村被纳入到资本大循环中,乡村建设成为资本对于二级循环中的消费建成环境的投入。在此过程中,政府、资本、地方三方主体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和目标理想对资本进驻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彼此之间又一直处于博弈和妥协中。资本介入下的乡村转型在促发乡村多功能性的同时,容易出现对于乡村空间符号化、意象化的改造,不利于乡村地方文化的传承。消费主义带动的游客至上的理念在侵占着村民对于乡村社会的话语权,甚至可能促成城市对于乡村的再一次剥夺。在乡村价值的定义、公共产品的可持续供给以及增值利益的合理共享等问题上,凸显着当前资本介入乡村转型的困境,在制度设计和规划管理等方面尚未形成成熟的实践操作办法。论文认为首先应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规范资本进入乡村的路径,制定规则框定资本扩张的空间边界,同时为资本在乡村空间的拓展制定差异化的空间政策,并制定长效的利益分享机制规避资本对于增值利益的过分攫取。其次从乡村规划和建设管理角度进行调整,力求重新发现乡村价值,注重公众参与和全过程规划,同时为村集体和村民赋予知情权和决策权。论文正文约7万字,图表共60幅。
张传德[8](2006)在《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恢复注册会计师制度20多年来,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迅猛发展,注册会计师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审批条件放宽及中国加入WTO,国内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越来越多,国际“四大”着名的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和安永等纷纷在中国设立合作所或办事处,利用品牌优势抢占中国的会计审计市场。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 如何制定有效的竞争战略,在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作恰当定位,树立竞争优势,并获取最大利益,是会计师事务所面对的首要课题之一。本文选取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用PEST、波特五种竞争力量模型及SWOT分析法,分析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优、劣势,研究其应选取的竞争战略,以期得出可供借鉴的结论。 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是以铁道部原下属的华丰会计师事务所为核心所组建的全国性集团会计师事务所,虽然已与铁路脱钩,但现在仍以铁路业务为主,营业收入中有70-80%来自铁路市场。至2005年末在全国10个城市设立了分所,2005年度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布的全国百家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中列第31位,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是一家处于发展期的会计师事务所。目前,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进军其他行业困难重重,在铁路市场上又面临着中一会计师事务所、中审会计师事务所、中天华正会计师事务所等主要竞争对手的严峻威胁。本文认为:近期内外部条件和内部资源决定了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开发新市场难度较大,而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脱钩于铁路系统,具有一定社会关系优势;长期从事铁路会计审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铁路行业审计工作经验,在铁路系统知名度较高。因此在竞争战略方面,应采用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做大做强的目标。中路华事务所的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一是目标市场集中于整个铁路市场,包括铁路运输企业、铁路多元经营企业、虽与铁路脱钩但与铁路业务关系密切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合资铁路和地方铁路公司;二是审计服务差异化,利用自身优势提供差异化会计审计服务;三是审计手段差异化,全面开展电子计算机审计;四是营销差异化,实行关系营销。为保证集中差异化战略的顺利实施,中路华事务所的具体保障措施包括:首先要有与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其次要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来推动战略的执行;第三是塑造企业文化,使战略执行具有良好的环境;第四是加强品牌建设使战略执行具有稳固的基础;第五是
木易[9](1997)在《中威审计集团成立》文中研究表明中威审计集团成立1996年12月3日,北京中威审计事务所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集团正式成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崔建民、北京市丰台区副区长杨艳华为该集团牌匾揭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丁平准、北京市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钟维禄到会发言祝贺。近年来...
谈笑[10](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认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二、中威审计集团成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威审计集团成立(论文提纲范文)
(1)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并购溢价成因 |
1.3.2 并购溢价影响因素 |
1.3.3 溢价并购财务风险 |
1.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并购相关概念 |
2.1.1 企业并购的含义 |
2.1.2 企业并购的类型 |
2.1.3 并购溢价的含义 |
2.2 财务风险相关概念 |
2.2.1 并购财务风险的含义 |
2.2.2 溢价并购财务风险管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过度自信理论 |
2.3.3 协同效应理论 |
3 医药行业特点及并购现状与动因 |
3.1 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
3.2 医药行业发展特点 |
3.3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及动因分析 |
3.3.1 医药行业并购现状 |
3.3.2 医药行业并购动因分析 |
4 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分析与评价 |
4.1 案例回顾 |
4.1.1 并购双方简介 |
4.1.2 并购过程 |
4.1.3 并购动机 |
4.1.4 并购溢价分析 |
4.2 分析方法介绍 |
4.3 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分析 |
4.3.1 定价风险的表现 |
4.3.2 融资风险的表现 |
4.3.3 偿债风险的表现 |
4.3.4 整合风险的表现 |
4.4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4.1 确定各个指标相对权重 |
4.4.2 确定指标隶属度 |
4.5 并购财务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价 |
4.6 并购财务风险后续影响分析 |
4.6.1 益佰制药计提大额商誉减值 |
4.6.2 商誉减值带来的影响 |
5 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控制的不足与启示 |
5.1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不足 |
5.1.1 估值工作严谨程度较低 |
5.1.2 缺少业绩补偿承诺 |
5.1.3 融资与支付方式较为单一 |
5.1.4 整合力度不强 |
5.1.5 利用商誉进行利润调节 |
5.2 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的启示 |
5.2.1 合理评估目标企业价值 |
5.2.2 适当设立业绩补偿承诺 |
5.2.3 拓宽融资渠道并引入或有支付机制 |
5.2.4 做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 |
5.2.5 监管部门严格监管商誉确认及减值计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商誉减值审计问题研究 ——以益佰制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商誉减值后续计量方法 |
1.2.2 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 |
1.2.3 商誉减值审计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商誉的概念 |
2.1.2 商誉减值的概念 |
2.1.3 商誉减值审计披露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审计需求理论 |
2.2.2 审计风险理论 |
2.2.3 盈余管理理论 |
3 商誉减值审计概祝 |
3.1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情况 |
3.2 事务所披露商誉减值情况 |
3.3 商誉减值审计主要问题 |
3.3.1 商誉减值评估存在问题 |
3.3.2 商誉减值审计意见存在问题 |
4 益佰制药案例介绍 |
4.1 益佰制药基本情况 |
4.1.1 益佰制药并购情况 |
4.1.2 收购方—益佰制药 |
4.1.3 被收购方—百祥制药 |
4.2 商誉减值审计情况 |
4.2.1 益佰制药商誉减值计提情况 |
4.2.2 事务所商誉减值审计情况 |
4.2.3 媒体曝光情况 |
5 案例分析 |
5.1 商誉减值审计固有风险 |
5.1.1 商誉初始确认价格偏高 |
5.1.2 商誉减值测试过程不清晰 |
5.1.3 逐期调低折现率不合理 |
5.2 商誉减值审计检查风险 |
5.2.1 商誉减值信息披露不完善 |
5.2.2 商誉减值存在盈余管理动机 |
5.3 影响商誉减值审计的内部机制 |
5.3.1 中证天通内部控制 |
5.3.2 专业程度和胜任能力 |
5.3.3 审计执行独立性 |
5.4 影响商誉减值审计的外部机制 |
5.4.1 监管部门角度 |
5.4.2 媒体曝光角度 |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商誉减值计量导致重大错报风险 |
6.1.2 内部机制缺陷影响商誉减值审计 |
6.1.3 外部机制缺失影响商誉减值审计 |
6.2 政策建议 |
6.2.1 规范商誉减值后续计量方法 |
6.2.2 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对商誉减值审计内部机制 |
6.2.3 完善商誉减值相关标准并加强信息沟通和披露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威电子高管股权激励中的盈余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股权激励会诱发盈余管理 |
1.2.2 股权激励会抑制盈余管理 |
1.2.3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无明显关系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股权激励基本概念 |
2.1.2 盈余管理基本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2.2.2 最优薪酬契约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 中威电子股权激励方案及实施情况 |
3.1 行业背景 |
3.2 公司简介 |
3.3 实行股权激励的动因 |
3.3.1 改善经营业绩、增强企业竞争力 |
3.3.2 吸引、留住人才 |
3.3.3 稳定公司现金流 |
3.3.4 减少代理问题 |
3.4 股权激励方案介绍 |
3.4.1 股权激励范围 |
3.4.2 股权激励行权业绩要求 |
3.4.3 股权激励行权时间安排 |
3.4.4 股权激励完成情况 |
4 中威电子高管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案例分析 |
4.1 高管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判断 |
4.1.1 股权激励前后行权业绩角度判断盈余管理 |
4.1.2 股权激励市场反应判断盈余管理 |
4.1.3 市盈率角度判断盈余管理 |
4.1.4 可操控应计盈余管理测算 |
4.2 高管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手段分析 |
4.2.1 研发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
4.2.2 管理费用进行盈余管理 |
4.2.3 预收款项进行盈余管理 |
4.2.4 在建工程进行盈余管理 |
4.3 高管股权激励中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 |
4.3.1 股权激励业绩考核因素 |
4.3.2 高管收益最大化因素 |
4.4 高管股权激励中盈余管理的不利影响 |
4.4.1 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
4.4.2 损害了中小股东利益 |
4.4.3 降低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 |
5 总结及优化建议 |
5.1 总结 |
5.2 优化建议 |
5.2.1 更新、完善会计准则 |
5.2.2 加强外部环境监管 |
5.2.3 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5.2.4 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方案 |
6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失灵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在自利性 |
一、上市公司文字叙述的模糊披露 |
二、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盈余管理 |
第二节 我国证券服务机构专业报告的失真问题 |
一、律师事务所IPO尽职调查报告失真导致“业绩变脸” |
二、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失真导致“资本消失” |
三、资信评级机构信用评级报告失真导致“评级失灵” |
四、资产评估机构资产评估报告失真导致“资产缩水” |
第三节 我国证券散户投资者难以吸收并运用披露信息 |
一、详尽披露导致的“过犹不及”问题 |
二、专业性导致的“知识壁垒”问题 |
三、散户投资者自身抗拒分析披露信息 |
第二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的原因 |
第一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定模糊且分散 |
一、规定模糊导致了低廉的违法成本 |
二、规定分散导致了高昂的披露成本 |
三、披露立法的困境 |
第二节 信息的单向棘轮:“数量至上”的误区 |
一、披露信息“大爆炸”的单向棘轮 |
二、数量问题导致了监管成本与收益的失衡 |
三、数量问题导致了投资者成本收益的失衡 |
四、数量问题引发了潜在的其他影响 |
第三节 “伞形”利益关联体系下监督的缺位 |
一、保荐人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二、证券服务机构与上市公司的利益关联 |
三、监管机关所面对的利益诱惑 |
第三章 中美案例及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典型案例显示信息披露造假技术不断提升 |
二、监管趋严以及新的问题 |
第二节 美国信息披露典型案例及制度发展过程 |
一、“蓝天案件”与“安然、世通事件” |
二、美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美信息披露制度比较分析 |
一、全面实施注册制对信息披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
三、技术进步对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的影响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路径 |
第一节 实现立法上的“刚柔并济” |
一、转移立法重心,实现“以柔克刚” |
二、制定标准模板,实现“以刚制柔” |
第二节 保证“看门人”的独立性 |
一、实现保荐人与承销商的分离 |
二、增加同行评审环节 |
三、重构委托-代理关系 |
第三节 完善监管督察机制和证券诉讼制度 |
一、完善信息披露监管督查机制 |
二、完善相关证券民事诉讼制度 |
第五章 “法律+技术”视角下的可行性建议 |
第一节 完善信息披露评级机制 |
一、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考评机制简析 |
二、构建新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级机制 |
第二节 构建偏好型信息披露体系 |
一、顺应信息披露的单向棘轮 |
二、以个性“化繁为简” |
三、双轨体系与双重标准 |
第三节 构建数据共享机制 |
一、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原因 |
二、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思路 |
三、构建数据共享机制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沪深证券交易所2015年6月1 日—2018年12月31 日间上市公司统计表 |
附录2: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个人投资者中实际效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5)公司丑闻如何影响公司“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及难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公司丑闻的研究综述 |
(一)公司丑闻的概念 |
(二)公司丑闻的制造和窖藏 |
(三)公司丑闻的披露 |
二、关于媒体治理在公司丑闻层面的研究综述 |
(一)媒体治理有效论 |
(二)媒体治理失效论 |
(三)新技术与媒体监督 |
三、关于公司治理在公司丑闻层面的理论综述 |
(一)公司丑闻与“用脚投票” |
(二)公司丑闻与“用手投票” |
四、文献评述 |
(一)研究评述 |
(二)不足与改进 |
第三章 案例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思路 |
二、案例概况 |
(一)康美药业丑闻事件分析 |
(二)康得新丑闻事件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一)丑闻生产和窖藏特征 |
(二)媒体监督特征 |
(三)丑闻披露引发“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的后果 |
四、案例分析的结论和建议 |
第四章 公司丑闻的“用脚投票” |
一、样本选择和指标定义 |
(一)总样本选择 |
(二)变量指标定义 |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实证模型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二)丑闻与外部投资人用脚投票的行动集 |
(三)丑闻与内部投资人用脚投票 |
(四)丑闻与股权结构 |
(五)稳健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司丑闻的“用手投票” |
一、样本选择和指标定义 |
(一)总样本选择 |
(二)变量指标定义 |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实证模型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 |
(二)相关性分析 |
(三)回归分析展示 |
(三)稳健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 |
一、样本选择和指标定义 |
(一)丑闻披露分类变量 |
(二)其他解释和被解释变量 |
(三)控制变量 |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一)研究假设 |
(二)理论模型构建 |
三、实证分析 |
(一)描述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二)回归分析展示 |
(三)稳健型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主要结论 |
二、政策建议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司负面风险事件分类表 |
附录二 媒体变量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流程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7)资本介入下的南京市乡村空间转型研究 ——基于南京三个乡村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资本投入 |
1.1.2 大都市区化背景下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 |
1.1.3 新兴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热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基本概念界定 |
1.3.2 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述 |
1.3.3 资本下乡的相关研究 |
1.3.4 乡村空间转型的相关研究 |
1.3.5 评述与总结 |
1.4 研究个案的选取 |
1.4.1 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的多样类型 |
1.4.2 南京市资本介入乡村转型的类型 |
1.4.3 研究个案的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南京市资本介入乡村的总体脉络 |
2.1 南京市乡村建设的发展脉络 |
2.1.1 美丽乡村与环境整治 |
2.1.2 全域旅游与产业拓展 |
2.1.3 特色田园乡村与模式创新 |
2.2 资本的投入与合作概况 |
2.2.1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资本投入 |
2.2.2 全域旅游发展中的资本合作 |
2.2.3 特色田园乡村打造中的资本进驻 |
2.3 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的成效与争议 |
2.3.1 经济利好效应 |
2.3.2 人居环境的改善 |
2.3.3 景观同质化的问题 |
2.3.4 投入与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案例:资本介入乡村地域的发展路径 |
3.1 资本的来源 |
3.1.1 资本主体的构成 |
3.1.2 各主体间的合作形式 |
3.2 资本投入的途径 |
3.2.1 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提升 |
3.2.2 乡村人居环境的整治 |
3.2.3 农业的创新生产和销售 |
3.2.4 乡村旅游的开发和运营 |
3.3 资本参与下的利益分享 |
3.3.1 集体成员参与持续收益 |
3.3.2 集体成员的一次性赔偿 |
3.4 资本介入下的乡村治理 |
3.4.1 资本参与的乡村管理体系 |
3.4.2 村民自发的管理组织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案例:资本介入后的空间转型特征 |
4.1 乡村空间结构的调整 |
4.1.1 空间的扩张与转移 |
4.1.2 空间的重组与转型 |
4.2 乡村空间功能的拓展 |
4.2.1 经济发展功能的转变 |
4.2.2 农业生产功能的细化 |
4.2.3 旅游休闲功能的植入 |
4.2.4 文化传承功能的衰退 |
4.3 乡村空间景观的改造 |
4.3.1 乡土风貌的还原 |
4.3.2 现代景观的移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批判视角下乡村空间转型的解释与策略建议 |
5.1 资本介入乡村转型的空间表征 |
5.1.1 乡村功能性空间的转变 |
5.1.2 乡村符号性空间的塑造 |
5.1.3 乡村社会自主性的转移 |
5.2 空间修复的生产逻辑 |
5.2.1 城市过度积累的资本向乡村地域外溢 |
5.2.2 乡村建设是对消费性建成环境的投入 |
5.2.3 资本催生差异化的乡村空间生产 |
5.2.4 资本、空间、权力的关系整合 |
5.3 行为主体的驱动机制 |
5.3.1 政府层面:强外部干预力量下的控制与调节 |
5.3.2 资本层面:资本逻辑主导的空间生产 |
5.3.3 个体层面:与资本的关系——主动/合作/屈从/反抗 |
5.3.4 行为主体间的交互与博弈 |
5.4 资本驱动的局限与风险讨论 |
5.4.1 资本再流动蕴含的风险 |
5.4.2 消费定义乡村价值的局限 |
5.4.3 公共产品持续供给的难题 |
5.4.4 资本对于乡村地域的侵害 |
5.5 策略与建议 |
5.5.1 政府层面 |
5.5.2 社会公益组织层面 |
5.5.3 乡村基层组织层面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插图及附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8)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
一、战略的概念 |
二、战略的发展及流派 |
三、企业战略的层次 |
四、企业战略分析常用的方法 |
第三章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宏观环境分析 |
一、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一) 中国的政治环境分析 |
(二)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法律环境分析 |
二、经济环境分析 |
(一) 我国经济发展及服务业发展状况 |
(二)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业务规模 |
三、社会环境分析 |
(一) 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认知度 |
(二) 社会诚信水平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 |
四、技术环境分析 |
(一) 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要求越来越高 |
(二) 计算机审计将越来越广泛 |
第四章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环境与竞争结构分析 |
一、潜在进入者分析 |
(一)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入行条件 |
(二) 可能的潜在进入者 |
二、替代者分析 |
(一) 专业资产评估机构 |
(二) 税务师事务所 |
(三) 咨询公司 |
(四) 律师事务所 |
三、顾客分析 |
(一) 上市公司 |
(二) 非上市公司 |
四、供应商(合作者)分析 |
(一) 软件开发商 |
(二) 高校或财会科研机构 |
(三) 咨询公司 |
(四) 专业技术机构 |
五、行业内竞争状况分析 |
(一)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类型 |
(二)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的发展情况 |
(三)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主要表现形式 |
(四)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发展趋势 |
六、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一) 主要竞争对手基本情况 |
(二) 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目标分析 |
(三)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及主要竞争对手在铁路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
(四) 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分析 |
第五章 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资源能力分析 |
一、组织结构及发展分析 |
(一) 组织结构分析 |
(二) 发展分析 |
二、客户结构分析 |
(一) 铁路企业 |
(二) 省市级国资委管辖的企业 |
三、员工队伍及技术能力分析 |
(一) 员工队伍来源及结构分析 |
(二) 技术能力分析 |
四、营销能力及社会关系分析 |
(一) 营销能力分析 |
(二) 社会关系分析 |
第六章 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选择 |
一、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的 SWOT分析 |
(一)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优势 |
(二)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的劣势 |
(三)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机会 |
(四)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威胁 |
二、选择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原因及主要内容 |
(一) 选择集中差异化竞争战略的原因 |
(二) 集中差异化战略主要内容 |
第七章 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实施竞争战略的保证措施 |
一、建立与所选择战略相协调的组织结构 |
二、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引进高素质人才 |
三、塑造企业文化 |
四、加强品牌建设、诚信道德建设 |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
六、完善产权结构 |
第八章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四、中威审计集团成立(论文参考文献)
- [1]益佰制药溢价并购百祥制药财务风险研究[D]. 温蕾.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2]商誉减值审计问题研究 ——以益佰制药为例[D]. 宋丹丹.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中威电子高管股权激励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 刘安琪.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4]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失灵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孟铂林.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公司丑闻如何影响公司“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D]. 金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中威审计集团在京成立京城社会审计开始走向规模化[J]. 奕野. 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1997(01)
- [7]资本介入下的南京市乡村空间转型研究 ——基于南京三个乡村的实证[D]. 王璇. 东南大学, 2019(08)
- [8]北京中路华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战略研究[D]. 张传德. 山东大学, 2006(05)
- [9]中威审计集团成立[J]. 木易.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7(01)
- [10]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