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当涂县城关镇光明街小学党支部[1](1977)在《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文中指出我们遵照毛主席关于“要宣传华国锋同志”的教导,把热爱华主席的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使广大学生更加热爱华主席,树立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紧跟华主席,把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进行到底的思想。
刘霞[2](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曹英[3](2011)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爱国主义教育”变迁研究 ——以人教社78、93、2001年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语文教育通常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紧密联系,甚至被认为是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具,语文教科书是实现语文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教学工具,而语文教科书是根据不同时期国家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编制,选文内容反映国家意志、社会需求。“爱国主义”是思想道德品质的核心要素,必然反映在具有思想道德教育功能的语文教科书中,语文教科书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所以,蕴含在不同年代语文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必然具有不同的内容。论文选择改革开放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发行的1978、1993、2001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为分析样本。1978版教科书乃历经十年经济崩溃、教育劫难后,我国颁布的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1993版教科书自颁布后在全国广泛使用十多年,具有稳定性及代表性;2001版教科书乃新世纪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编写而成,现正在全国大部地区广泛使用,更具研究价值。论文从历史纵深角度,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分析要素,对1978、1993、2001年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试图解决以下问题:教科书中蕴含多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教科书中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不同版本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有无变化?变化在哪?论文遵循以下思路进行:导论部分说明教科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最主要的教学工具,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价值,以及选择小学《语文》教科书为分析样本、“爱国主义”为研究对象的基本论据。进而对国内学者关于“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研究进行文献分类综述及文献述评,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从而说明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既然语文教科书是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那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到底蕴含多少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的?自然需要对教科书文本进行分析,在进行具体分析之前需要一个科学的分析框架,因此,论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选择样本的依据以及对样本进行分析的框架,并确立“爱国主义教育”分析指标。自然地,第二部分是以样本分析框架为指南,以“爱国主义教育”指标为分析基准,分别对1978、1993、2001年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课文内容”、“插图”“练习”部分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及呈现方式进行梳理与分析。结语部分是在前文分年、分册分析基础上,总结改革开放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变迁路径:首先,党政教育题材减少。其次,道德引导题材减少。第三,口号式题材减少。第四,环保意识题材增加。第五,人性回归题材增加。
胡知凡[4](2015)在《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欣赏内容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美术教科书注重欣赏内容,随着时代变迁曾经历了多次的变化,这个倾向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意识形态相关联,反映了教科书编写者对那一时期占主流地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认识与理解,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审美观念的变化。
王维新,李熙杰[5](1978)在《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主席教育思想体系——学习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所作的政治报告的一点体会》文中研究指明英明领袖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会议上号召我们:“一定要高高举起和坚决扞卫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我们一定要把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当作传家宝,世世代代传下去”.同时还号召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这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是时代赋予我们极其光荣而又艰巨的战斗任务.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就不仅是要求我们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而且还要在教育革命中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主席的教育思想体系.
沅江县南大区西京中学领导小组[6](1977)在《学习华主席的光辉革命实践 教育学生热爱革命领袖》文中认为 我们南大区原属湘阴县第十八区。英明领袖华主席在解放初期任湘阴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期间,曾先后七次亲临南大,直接指挥南大的革命斗争。在欢呼两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的日子里,我们充分利用南大这个广阔的革命课堂,用华主席的光辉革命实践,向学生进行热爱革命领袖的教育,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划的变化,学校各项工作展现出一派
景惠[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是其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一直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任务,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人才。2017年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材是实施语文教育的凭借和载体,文选型教科书是其典型特征,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纳入教材中,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的需要,也是教材编写者的责任。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成为语文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教材也经历了多次变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也在发生变化,这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对教材编写的影响。查阅文献可知,一线教师和学者们多倾向于从教学论层面研究“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问题,较少关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编变革。因此本研究以改革开放以来四个主要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此类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选编特点,结合实际教学篇目,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方面,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革命传统以及“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研究概况,明确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论文主体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分析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价值取向,明确“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第二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四个版本教材的选编情况,为后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做铺垫。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情况,分别对选文篇目、特征以及编排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第四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四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情况和编排情况给予评价与建议。第五部分,根据选文和编排特点,对“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和学习提出了可行性策略。结语部分总结本论文的成果并反思不足之处。
斯霞[8](1978)在《我是怎样做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做了四十多年的教育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觉得班主任工作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十分重要,因为小学教育是基础,而小学一年级又是基础的“基础”。低年级的班主任,同学生接触的时间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也就特别大。我经常收到往届毕业生的来伩,在这些来伩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学生活的愉快回忆。这些来伩,使我深深地感到小学低年级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激励和鞭策我加倍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 (一) 从爱谁恨谁入手,生动活泼地进行阶级教育。从小对学生进行阶级教育是很重要的。对初入学的孩子进行阶级教育,讲大辺理,他们听不懂,我就用具体形象的事例,浅显易懂的儿童语言,教育孩子们懂得爱谁恨谁。例如:
韩承鹏[9](2007)在《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文中指出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的身影。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撰写的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标语口号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的特征。标语口号就象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在浩瀚的标语口号之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力强大但内容欠妥。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封思颖[10](2020)在《我国语文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70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文高考作文的发展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新中国成立至今,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命题内容、任务的呈现形式、评分标准等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中。新中国成立至今历经70年,语文高考作文也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变革中,以求能够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更好地发挥其人才选拔的重要作用。从命题形式以及命题内容等来看,高考作文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经了规范与失范、恢复与稳定、探索与深化、发展与创新四个阶段,在四个阶段的发展中,高考作文在命题形式、材料内容的选取以及评分标准等方面积极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给予考生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并且在促进考生自主思想表达、思辨能力的发挥方面取得重要进步。而从70年发展历程的梳理来看,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关联,可以说,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而今,在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以求使考生在掌握必备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应对危机与挑战。为了更好地发挥高考作文的选拔作用,我国语文高考作文在秉持开放进步、坚守创新的同时,积极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成果,不仅在命题思路上进一步凸显育人功能、继续选取与时代同频共振的话题,并且将释放考生主体生命的思想力作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部分。而通过命题形式、命题内容等的常变常新,高考作文命题在进行深入变革的同时,克服作文的套作、宿构和抄袭等现象的出现一直是命题者守住不变的底线。但是作为一个正在发展变革中的新事物,高考作文命题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些许不足,这为高考作文命题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的“高考作文”相比,我国高考作文命题在明确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同时,在促进中高等教育的衔接、评分标准的操作性、文体考查的明确性以及多样性、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考查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因此,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以及命题内容、评分标准内容等在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一定指导的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了解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变化规律、挖掘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政治社会因素,更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求能够点燃学生对于写作的热情、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爱国主义教育”变迁研究 ——以人教社78、93、2001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 |
1. 基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 |
2. 基于小学语文的地位 |
3. 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二) 研究综述 |
1. 文献分类综述 |
2. 文献述评 |
(三) 概念界说 |
1. 语文 |
2. 教科书 |
3. 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
(四)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意义 |
2. 研究方法 |
一、分析系统的确立 |
(一) 文本的选择 |
1. 基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地位 |
2. 基于所选版本的历史地位 |
(二) 分析框架的构建 |
1. 课文内容分析 |
2. 插图分析 |
3. 练习分析 |
(三)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界定 |
二、文本分析——课文内容 |
(一)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二)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三)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四)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五)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六)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教科书整体编排 |
2. 课文内容分析 |
三、文本分析——插图 |
(一)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二)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三)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四)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五)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六)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插图的分类统计 |
2. 插图的项目分析 |
四、文本分析——练习 |
(一)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二) 1978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三)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四) 1993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五)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六) 2001版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练习的编排方式 |
2. 练习的表达方式 |
五、结论 |
(一)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上册 |
1. 新世纪版较之前两版爱国主义教育的变迁 |
2. 93版较之78版爱国主义教育的变迁 |
(二)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下册 |
1. 新世纪版较之前两版爱国主义教育的变迁 |
2. 93版较之78版爱国主义教育的变迁 |
(三) 爱国主义教育总的变迁路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 |
1. 党政教育题材减少 |
2. 道德引导题材减少 |
3. 口号式题材减少 |
4. 环保意识题材增加 |
5. 人性回归题材增加 |
(四)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路径的反思 |
1.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反映国家意志的变迁 |
2.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反映社会经济变迁 |
3. "爱国主义教育变迁"反映社会主流文化变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欣赏内容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创建初期 (1949—1956年) |
二、艰难曲折的探索时期 (1957—1965年)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年) |
四、“拨乱反正”时期 (1977—1982年) |
五、全面改革与发展时期 (1983—1999年) |
六、新课程改革时期 (2000年至今) |
七、结语 |
(7)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 |
(一)初中语文“中国革命传统作品”选文的价值取向 |
1.救亡图存的抗争主题 |
2.维护统一的爱国主题 |
3.社会主义的建设主题 |
(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教育价值 |
1.传承革命传统文化 |
2.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
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二、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概述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版本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中语文教材选编概述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三、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分析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分析 |
1.初中语文教材“革命传统作品”的篇目概况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类型及特征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分析 |
1.1978 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 |
2.1993 年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 |
3.2001 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
4.2016 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
四、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与建议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评价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评价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评价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建议 |
1.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文建议 |
2.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编排建议 |
五、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学策略 |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教师教学策略 |
1.设定突出学科育人功能的教学目标 |
2.选择挖掘作品育人价值的教学内容 |
3.设计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环节 |
4.运用契合语文学科素养的评价方式 |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学生学习策略 |
1.提升革命素养,落实学科育人 |
2.迁移运用知识,书写阅读感受 |
3.多向延伸阅读,拓宽学习视野 |
4.参与实践研学,传承红色基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篇目汇总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提要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的语义略解 |
第二节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本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
一、研究思路 |
二、选题意义 |
注释 |
第二章 标语口号的成因考察 |
第一节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第二节 强大的群体心理效应 |
一、群体心理特征:激情盲从易感染 |
二、群体力量探源:爆发强大潜能 |
第三节 显着的动员传播效果 |
一、标语口号契合了常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
三、标语口号能创设力量氛围 |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
注释 |
第三章 动员型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内容的时代性 |
一、古代中国 |
二、近代中国 |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
第二节 动员性标语口号来源的特定性 |
一、权威人士 |
二、组织机构 |
三、重要会议 |
四、人民群众 |
第三节 动员类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
一、工农红军时期的标语制作 |
二、改革开放前的标语制作 |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标语制作 |
第四节 标语口号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
一、情感型鼓动 |
二、目标型鼓动 |
三、理想型鼓动 |
四、利益激励型鼓动 |
第五节 标语口号动员目标的针对性 |
一、针对中心工作 |
二、针对特定人群 |
三、针对特定需要 |
注释 |
第四章 标语口号的动员效果透视 |
第一节 动员导向功能 |
一、政治动员导向功能 |
二、政策动员导向功能 |
三、政治社会化动员功能 |
第二节 政治动员功能 |
一、实现政治决策动员 |
二、实现政治目标动员 |
第三节 动员激励功能 |
一、目标式激励动员 |
二、激情迸发式动员 |
注释 |
第五章 当代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动员力强但内容不妥 |
一、动员力强大但却有碍社会发展 |
二、虚幻理想但却昙花一现 |
三、有强烈的震慑力但却缺少人文关怀 |
四、权威动员但显法治意识淡薄 |
五、动员目的明确但内容滑稽荒诞 |
六、动员内容引起岐义 |
七、动员内容泛政治化 |
八、动员面太广缺乏针对性 |
第二节 标语位置失当 |
第三节 动员目的欠佳 |
一、观念误区,以虚抵实 |
二、作风不实,上行下效 |
三、跟风应景,敷衍塞责 |
四、频换口号,误导社会 |
五、劳命伤财,华而不实 |
注释 |
第六章 发挥标语口号动员功能的有效办法与措施 |
第一节 把握制定标语口号的原则 |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
二、满足利益需求的原则 |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
四、可行性原则 |
五、准确把握口号时机的原则 |
六、正确把握口号转换的原则 |
第二节 正确表达标语口号 |
一、明确标语口号的特性 |
二、符合规范要求 |
三、正确掌握表达方法 |
第三节 加强对标语口号的监管 |
一、端正思想,以人为本 |
二、务求实效,力戒“虚功” |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
第四节 现时代标语口号的发展取向 |
一、更新观念,依法动员 |
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
注释 |
附录:中国近现代动员类标语口号例举 |
第一节 政治动员 |
第二节 社会动员 |
第三节 科教文卫建设动员 |
第四节 经济建设动员 |
第五节 军事领域动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我国语文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70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一) 高考作文命题纵向演变研究 |
(二) 高考作文命题横向对比研究 |
(三) 探讨高考作文与语文课程、作文教学的关系 |
(四) 高考作文应试考试的策略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法 |
(三) 历史分析法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7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变革历程 |
一、规范与失范阶段(1949-1976年) |
(一) 规范阶段(1949-1965年) |
(二) 失范阶段(1966-1976年) |
二、恢复与稳定阶段(1977-1989年) |
(一) 恢复阶段(1977-1979年) |
(二) 稳定阶段(1980-1989年) |
三、探索与深化阶段(1990-2005年) |
(一) 探索阶段(1990-1998年) |
(二) 深化阶段(1999-2005年) |
四、发展与创新阶段(2006-2019年) |
(一) 发展阶段(2006-2014年) |
(二) 创新阶段(2015-2019)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7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变革特征 |
一、砥砺前行:高考作文命题在改革中不断进步 |
二、继往开来:高考作文命题在坚守中勇于创新 |
三、择善而从:高考作文命题在开放中吸收借鉴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70年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变革的趋势 |
一、命题思路:进一步凸显高考作文的育人功能 |
二、命题重点:继续释放考生作为主体生命的个性思想力 |
三、命题材料:选取与时代发展脉搏同频共振的话题 |
四、命题底线:极力避免考生作文的套作、宿构和抄袭现象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70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发展反思 |
一、能力考查的衔接性稍显不足 |
二、评分标准的操作性稍显不足 |
三、文体要求稍显单一性与模糊性 |
四、文化传承的考查稍显薄弱 |
第五章 高考作文命题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启示 |
一、革新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
二、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倡导生活化写作 |
三、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凸显家国意识 |
四、改变评价方式,注重思维训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学生进行热爱华主席的教育[J]. 当涂县城关镇光明街小学党支部. 安徽教育, 1977(06)
- [2]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爱国主义教育”变迁研究 ——以人教社78、93、2001年版为例[D]. 曹英.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5)
- [4]新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欣赏内容探析[J]. 胡知凡. 美育学刊, 2015(01)
- [5]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主席教育思想体系——学习华主席在党的十一大所作的政治报告的一点体会[J]. 王维新,李熙杰. 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8(01)
- [6]学习华主席的光辉革命实践 教育学生热爱革命领袖[J]. 沅江县南大区西京中学领导小组. 湖南教育, 1977(03)
- [7]改革开放以来初中语文教材“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的选编与教学研究 ——以人教社1978年版、1993年版、2001年版、2016年版为例[D]. 景惠. 延安大学, 2021(11)
- [8]我是怎样做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J]. 斯霞. 人民教育, 1978(02)
- [9]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 复旦大学, 2007(06)
- [10]我国语文高考作文命题研究 ——70年的回顾与反思(1949-2019)[D]. 封思颖.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