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婕[1](2021)在《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元谋干热河谷区是我国典型生态环境脆弱区,存在水热矛盾突出、生态修复困难、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等缺点。该地区过去开展了以种植桉树、银合欢等生态树种为主的植被修复工程,但较为单一的种植模式难以保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生态效应有限且缺乏经济效益。本世纪初至今,为构建多样性生态系统,元谋县开展了以“经果林”和“生态林”相结合的植被修复策略,使得全县中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2019年达到97.5%,较1999年增加36.82%,植被恢复取得显着效果同时也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干热气候和水分胁迫仍是制约该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环境因子,如2012年,干热胁迫导致植物大面积凋萎甚至死亡。因此,选择耐旱性能强、种植效益高、环境友好型树种作为该区域的生态修复树种变得尤为迫切。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因为其生长迅速、抗逆性强及含油量高(生物柴油),被认为是可以缓解能源危机的生态修复树种,在我国云南主要分布于海拔500-1930 m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元江河谷地带。但基于气候变化与水量平衡,作为入侵物种的小桐子,种植后是否降低了该地区植物多样性,是否增加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以及其适应干热环境的水分传输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以元谋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小桐子为研究对象,基于对元谋干热河谷气候与植被关联的分析,小桐子林地蒸散发、降雨再分配及土壤水分的定位观测,高温与干旱胁迫控制试验,分析小桐子人工林地生态水文过程和小桐子干旱胁迫及适应性机制,研究小桐子能否作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树种,找寻小桐子的生态修复适宜区,为该区生态修复的树种选择及后继相关研究提供支撑。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本文采用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小桐子人工林实际蒸散发,蒸散发变化规律为:平地>坡地,湿季>干季,晴天>雨天。以2020年为例,湿季和干季的降雨量为464.24和45.91 mm,平地和坡地实际蒸散发(ETbowen)为214.04和182.18 mm(湿季),107.9和95.94 mm(干季),湿季降雨能满足小桐子林地对蒸腾、蒸散耗水需求,但干季的实际蒸散发量大于降雨量。(2)基于次降雨事件的连续观测发现,小桐子林冠层对降雨进行再分配,其穿透雨量、树干茎流量和截留量分别占比72.48%、4.60%和22.92%,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临界雨量为0.6和4.8 mm,今后可通过降雨量、降雨历时和降雨强度来估算林冠层对降雨的再分配特征。元谋干热河谷区年内土壤蓄水量变化分为3个阶段:土壤水分消耗期(10~12月),土壤水分恢复期(6~9月)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1~5月)。此外,干季耗水而湿季蓄水,10~30cm土层蓄水量最大,30~50cm土层蓄水量次之,50~75cm土层单月耗水量最大。研究期内,平地和坡地的土壤蓄水量为39.32和16.58 mm,种植小桐子后起到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3)高温与干旱胁迫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小桐子叶片的光合特性和植物水势,导致小桐子冠层和根系的导水能力减弱,水流阻力增加,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质量的积累受到抑制,但植物为适应干旱胁迫可通过调控水势差来减缓逆境条件下的吸水难度。干旱胁迫是导致液流通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在午间高温情况下,液流通量有所下降,形成短暂的“午休”现象以减少水分散失。(4)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种植区植物种类丰富,小桐子群落物种丰度可达7.61,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比桉树人工林、银合欢人工林和稀疏灌草丛高,属于生态环境友好型树种。综合考虑小桐子生长以及乔灌层和草本层植物群落多样性,最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海拔≥1100 m,10°<坡度≤15°范围内;较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5°范围内;较不适宜小桐子植被恢复的区域为海拔<1100 m,坡度<10°范围内。小桐子在元谋干热河谷区作为生态友好型树种,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和修复生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抗高温和干旱胁迫能力强,干旱复水后仍能恢复正常的生理和生长活动,可作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树种。
张德,何光熊,龙会英[2](2020)在《云南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特征及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文中研究说明干热河谷区具有季节性干旱明显、热量丰富、土壤退化等环境特征,其独特的气候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征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难点和生态恢复的区域。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概括与归纳,简要评述了云南省干热河谷典型区环境特征、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干旱型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以期为本区草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建设和恢复提供参考。
陈正发[3](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周扬[4](2019)在《巨菌草对攀西干热河谷区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金沙江干热河谷属我国典型生态脆弱区,对其退化生态系统开展植被恢复重建工作是近年来生态治理的热点问题,探究引种物种对土壤理化特性的改良效应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解金沙江攀西干热河谷地区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Pennisetum sinese)后土壤理化性质发生的改变,以期为该地区巨菌草生态恢复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分别于旱/雨两季在主要引种区上、中、下三个坡位土壤中调查采样,以同坡位未种植巨菌草的土壤为对照,分别测定其物理性质和养分含量,分析引种巨菌草对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影响,并比较引种区不同坡位间土壤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1)经过3年的连续观测,巨菌草在金沙江攀西干热河谷核心区域区域的上、中、下三个坡位均能正常存活和生长,在试验地内巨菌草平均株高为2.99±0.09 m,平均基径4.72±0.2 cm,平均亩产鲜重4213.27 kg,平均亩产干物质1390.92 kg;巨菌草在试验地内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2)巨菌草引种样地内土壤各养分指标改良效果显着,引种样地较对照样地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三年均值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1.19%、28.33%、32.38%和45.02%,以有机质增量最高,土壤养分性质得到显着改良。而巨菌草引种对土壤各物理指标影响不显着,但各指标随巨菌草的引入均具有改良的趋势。(3)引种区不同坡位间土壤理化性质变化不同,结合各个指标参数来看,中坡引种效果最佳,下坡次之,上坡效果最低。对照样地内各物理、养分指标随时间动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趋势,巨菌草引种样地内各理化指标均随时间的推移趋于良性发展。综上所述,巨菌草引种对引种区土壤养分性质具有显着的积极效应,以有机质含量增量最大。各样地内物理性质变化不显着,但土壤理化性质各指标均有改良趋势。不同坡位引种对土壤改良效应不同,具体效果表现为中坡>下坡>上坡。因此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攀西段植被恢复的过程中,巨菌草可作为适应攀西干热河谷地区生态建设和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袁勇,熊东红,校亮,吴汉,张素,苏正安,董一帆[5](2018)在《元谋干热河谷冲沟不同部位土壤质量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元谋干热河谷冲沟侵蚀活跃区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测定了干热河谷区3条发育相当的典型冲沟土壤理化性质,采取模糊数学方法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了冲沟不同部位土壤质量的综合性指标值。【结果】(1)冲沟侵蚀增加了土壤理化性质的分布差异,使土壤紧实化,造成有机质含量显着下降,加剧土壤有效性氮素和磷素损失,导致各土壤养分不同程度的贫瘠化。(2)冲沟侵蚀加剧了土壤退化程度,土壤质量指数(SQI)表现为:沟床(0.406)>集水区(0.357)>沟头(0.289)>沟岸(0.252),其中以沟岸和沟头土壤退化程度最高。(3)冲沟侵蚀引起制约土壤质量的因素由土壤化学性质转变为土壤物理性质,但冲沟土壤质量尚未退化到最低水平,适宜进行生态治理。【结论】冲沟生态治理中应抓住冲沟各部位土壤质量的关键限制性因子因地制宜、综合防治,这对进一步研究该区土壤退化过程及制定冲沟生态治理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杨济达,张志明,沈泽昊,欧晓昆,耿宇鹏,杨明玉[6](2016)在《云南干热河谷植被与环境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组合形成了典型的干热气候环境,在云南省亚热带高原山地河谷下部发育了一类特有的植被类型,即干热河谷植被。干热河谷植被具有非地带性和稀有性,以及由土地利用变化为主的人为活动干扰导致的脆弱性。本文回顾了干热河谷植被的研究历史,分别从干热河谷的植物群落学和植物区系学、干热河谷植被与土地的关系以及干热河谷植被保护与恢复三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植物群落与区系研究主要集中于群落分类、植被分类、群落特征、人为干扰影响、区系特征、性质和起源;植被与土地关系研究侧重于土壤特性、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土地退化及水土流失状况;植被保护与恢复的热点在植被恢复目标、植被恢复功能区划、植被恢复引种及筛选及植被恢复效益评价研究。未来在这些区域应注重自然灾害及预防、水电工程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及其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开展大尺度植被时空格局的监测和动态服务功能分析。
舒成强[7](2014)在《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区主要位于南亚热气候带,雨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控制,旱季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盆地地形封闭,焚风效应明显,是着名的“热坝”,气候干燥炎热。盆地主要受南北向大断裂控制,为一长方形断陷堆积盆地,四周为山地环绕。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的“滇中红层”和新生界的河湖相、冲洪积地层。河湖相和冲洪积地层具有结构疏松,粘结性较差,易于崩解和冲蚀的特点,持水性较差易受侵蚀而产生大量水土流失。研究区内冲沟和土林地貌分布广泛,地形支离破碎,潜蚀地貌景观随处可见,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论文选取区域内常见的潜蚀地貌作为研究对象,并重点研究了其中的陷穴、淘洞、竖井及土桥。研究综合利用了地质学、地貌学、形态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潜蚀地貌发育的地质构造背景、地形地貌、形态特征以及发育影响因子、演化过程作了评价和分析,并建立了典型潜蚀地貌形态特征数据库,指出各潜蚀地貌在区域地貌演化中的作用及对生态地质环境的破坏过程。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印度板块持续北漂对亚洲大陆形成挤压碰撞,使得青藏高原持续隆升,云贵高原在此过程中间断抬升。元谋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是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中各构造运动的响应,最终在“元谋运动”结束后逐渐奠定了现今的盆地地貌基础,为潜蚀地貌的发育提供了物质条件。本文将元谋盆地的演化过程划分为隆升剥蚀阶段、盆地形成及沉积阶段、湖水外泄阶段、现代地貌形成与发展四个阶段。(2)论文分别从动力系统成因、发育方向以及空间格局三个方面对元谋潜蚀地貌进行系统分类。从动力系统成因分类,竖井、跌坑和管道属于流水型潜蚀地貌;陷穴属于重力型潜蚀地貌;土腔、土桥、土柱、土墙等属于流水-重力型潜蚀地貌。从发育方向上分类,水平潜蚀管道、淘洞、土腔、土桥属于横向潜蚀地貌;陷穴、竖井、跌坑、蝶形地、土柱、土墙属于竖向潜蚀地貌;一些非水平岩层面上发育的潜蚀管道则属于斜向潜蚀地貌。从空间格局上将潜蚀地貌分为孤立型和群聚型两种。(3)论文指出了元谋潜蚀地貌的发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土层特性是潜蚀地貌发育的基础;新构造运动促进了潜蚀地貌的发育;当地的水文气象和植被条件则改变了潜蚀地貌的发育进程;人类活动对当地的生态地质环境的改造也间接促进了潜蚀地貌的扩散和发育。(4)在连续多次野外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潜蚀地貌发育分布特征,指出了潜蚀发育主要地层为第四系元谋组,且大多数潜蚀地貌与冲沟的分布具有密切联系,多分布于以冲沟为主的负地形地貌单元内;对四类典型潜蚀地貌单元的形态特征作了定量化研究及对潜蚀的内在机理进行了阐述,建立了潜蚀地貌形态特征数据库,从“形-数-理”等多层面进行综合研究,基本厘清了典型潜蚀地貌的发育特征和机理。(5)在传统地貌发育理论基础上,结合元谋典型潜蚀地貌单元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及发育机理,将潜蚀地貌的发育过程划分为萌芽期、年轻期、成熟期和消亡期四个阶段。指出了各潜蚀地貌之间及各潜蚀地貌与冲沟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以图形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潜蚀地貌的各个演化过程及各潜蚀地貌在演化过程中对地层的破坏形式及对区域地貌的形成发育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潜蚀地貌的发育是造成区域水土流失、生态地质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岭,郭芬芬,王小丹,刘刚才[8](2011)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文中研究指明在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选择坡改梯经济林、冲沟内生态林和沟头坡面生态林3种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分别设置标准观测小区,在雨季观测这3种模式与其对照(未种植任何植被)的水土流失、土壤入渗率和0~100 cm内的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结果表明,生态林和经济林植被恢复模式较其对照分别减少了水土流失30%和60%以上,显示出极显着的控制水土流失的效应。植被恢复还极显着增加了土壤的入渗率(可增加100%~200%)。在雨季,生态林和经济林植被恢复模式,较其对照分别显着增加了土壤含水量30%和100%以上,说明植被恢复在雨季不会导致土壤旱化,因为植被恢复减少了地表水和土壤细颗粒的流失,同时还增加了降水的入渗,这2个作用都使土壤整个剖面水分含量增加。
聂小军,张建辉,刘刚才,南岭,苏正安[9](2008)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植被恢复关系到金沙江干热河谷陡坡冲沟侵蚀的发育,土壤质量的演化。文章以元谋干热河谷侵蚀陡坡为例,通过测定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的土壤质量,探讨了植被恢复对侵蚀陡坡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有效地防止了土壤侵蚀的发生。与侵蚀裸地相比,植被恢复地土壤剖面层次保持完整,母质层以上有明显的A、B层,土壤厚度变异小且厚度大,物理性粘粒含量高,基本保持着母质为粘土层的变性燥红土质地粘重特征。植被恢复在3年多时间内对土壤紧实度尚没有起到明显改善作用,土壤容重依然偏大。植被恢复对雨季陡坡土壤水分的改善效果好,而在旱季改善效果不好。雨季,植被恢复地水分含量高,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不明显。旱季,植被恢复地与侵蚀裸地土壤水分状况相似。两种类型的坡地土壤水分含量都很低,不同坡位土壤水分差异明显,而且土壤水分含量沿向下坡方向降低。植被恢复减弱了陡坡土壤侵蚀带来的有机质流失,促进了有机质的积累。因此,针对目前植被恢复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保土保水,提高土壤水分储量,减小土壤水分的时空差异,同时降低土壤紧实度,是今后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值得考虑的一项工作。
李强[10](2008)在《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开发建设项目的植被恢复技术现状及其关键问题,应用土壤学、恢复生态学等理论,以巧家干热河谷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干热河谷土壤质量评价、植被立地类型划分、植被资源调查、植被耐旱性评价、抑制土壤蒸发模拟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适应于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保障措施,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开发建设项目植被恢复提供一定的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隶属函数评价法评价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土壤质量和9种乡土树种的耐旱性。结果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土壤质量按优劣顺序排列依次为林地>荒地>经济用地>耕地,乡土树种的耐旱能力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依次是仙人掌>黄连木>攀枝花>滇杨>赤桉>桑树>合欢>花椒>葛藤。(2)初步研究了巧家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环境特征,指明了巧家干热河谷生态修复的关键限制因子是土壤水分、土壤养分;选择海拔、坡向等作为立地划分主导因子,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类型小区划分为2个立地类型组和8种立地类型。(3)划分了巧家干热河谷的68个植物种类的植物生活型,并从中筛选出22种适宜作为巧家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优势先锋植物种类;在巧家干热河谷的植被立地类型和优势先锋植物种类之间进行了合理的配置;提出了适用于金沙江干热河谷的四种植被恢复模式及其保障措施。(4)砂石覆盖和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模拟试验研究表明,卵石粒径以及覆盖厚度均对土壤水分蒸发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卵石粒径越小或覆盖厚度越大,则卵石覆盖抑制土壤水分蒸发的效果就越好;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本文认为,将保水剂用于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时,较为适宜的施加浓度为1.0%。(5)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盆栽植物的出苗率。试验研究表明,在土壤中施加保水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吸附、固定和解吸氮能力以及盆栽植物的出苗率。当保水剂的施加量为土重的1.0%时,土壤的保肥性和出苗率均最好。
二、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干热河谷主要特征与生态安全 |
1.2.1 区域气候、水系及土壤 |
1.2.2 干热河谷区生态安全与生态修复 |
1.2.3 干热河谷区植被恢复模式 |
1.3 小桐子资源与利用研究进展 |
1.3.1 生长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1.3.2 小桐子种植效益 |
1.4 林地水分循环 |
1.4.1 林地水分循环 |
1.4.2 植被的蒸散发 |
1.4.2.1 植被蒸腾耗水的研究方法 |
1.4.2.2 干、热条件下植被的蒸腾特性 |
1.4.2.3 高温与胁迫下植物蒸腾特性 |
1.4.3 降雨再分配与土壤水分 |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括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与土壤特征 |
2.1.3 水文特征 |
2.1.4 气候特征 |
2.1.5 植被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气候与植被变化 |
2.2.1.1 气候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2.2.1.2 植被覆盖度 |
2.2.2 生物多样性调查 |
2.2.2.1 调查区地理位置 |
2.2.2.2 采样点详情 |
2.2.2.3 乔灌层林木调查 |
2.2.2.4 林下植被群落调查 |
2.2.2.5 稀疏灌草丛群落调查 |
2.2.2.6 重要值与α多样性指数 |
2.2.3 降雨再分配观测 |
2.2.3.1 实验设计 |
2.2.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4 土壤水分 |
2.2.4.1 实验设计 |
2.2.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5 小桐子林地蒸散发 |
2.2.5.1 波文比法实测蒸散发实验设计 |
2.2.5.2 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实测蒸散发 |
2.2.5.3 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估算蒸散发 |
2.2.6 小桐子苗木适应干、热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 |
2.2.6.1 试验材料 |
2.2.6.2 试验设计 |
2.2.6.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 数理统计 |
第三章 干热对植被的胁迫作用 |
3.1 气候年际变化 |
3.1.1 降雨量年际变化 |
3.1.2 相对湿度年际变化 |
3.1.3 地面温度年际变化 |
3.1.4 气温年际变化 |
3.1.5 日照时数年际变化 |
3.2 植被覆盖度变化 |
3.2.1 元谋干热河谷1999和2019 年植被覆盖度 |
3.2.2 元谋干热河谷20 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3.3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变化 |
3.3.1 极端干热气候特征 |
3.3.2 极端干热气候下植被覆盖度特征 |
3.3.3 元谋干热河谷极端干热气候年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
3.4 小桐子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特征 |
3.4.1 小桐子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 |
3.4.2 小桐子乔灌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
3.4.3 小桐子草本层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 |
3.4.4 元谋干热河谷稀疏灌草丛物种丰富度 |
3.5 不同海拔、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5.1 不同海拔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5.2 不同坡度梯度小桐子生长及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3.6 讨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内小气候与林地蒸散特性 |
4.1 森林小气候变化(以平地为例) |
4.1.1 林内外温、湿度小气候 |
4.1.2 降雨量和太阳辐射 |
4.1.3 风速和风向 |
4.2 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特征 |
4.2.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
4.2.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能量平衡各分量变化 |
4.2.3 能量闭合及各分量年季变化 |
4.3 基于波文比能量平衡法的蒸散发 |
4.3.1 干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
4.3.2 湿季典型晴天和雨天蒸散发 |
4.3.3 蒸散发年际变化 |
4.4 基于FAO Penman-Monteith综合法的蒸散发 |
4.4.1 参考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
4.4.2 作物蒸散发年际变化 |
4.5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人工林水分盈亏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与土壤水分迁移 |
5.1 小桐子人工林地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
5.1.1 大气降雨(RF)特征 |
5.1.2 林冠降雨再分配特征 |
5.1.3 不同降雨等级下林冠层降雨再分配特征 |
5.2 林外降雨气候特征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1 降雨量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2 降雨历时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3 降雨强度与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关系 |
5.2.4 林冠层降雨再分配回归分析与校验 |
5.3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根区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3.1 平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3.2 坡地土壤水分剖面特征及土壤干层 |
5.4 干热河谷区次降雨后小桐子根区土壤水迁移特征 |
5.4.1 湿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
5.4.2 干季次降雨前后土壤水分特征 |
5.5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土壤蓄水量变化特征 |
5.6 干热河谷区小桐子林地干、湿季的水量平衡 |
5.7 讨论 |
5.7.1 小桐子林冠降雨截留特征 |
5.7.2 小桐子林地水分迁移及的水量平衡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适应干、热环境的生理机制 |
6.1 小桐子生长、光合和水力结构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
6.1.1 土壤含水率 |
6.1.2 小桐子生长与灌溉水利用效率 |
6.1.3 小桐子光合速率 |
6.1.4 小桐子导水率 |
6.1.5 小桐子水势 |
6.2 小桐子树干液流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响应 |
6.2.1 温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 |
6.2.2 高温-湿润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3 高温-半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4 高温-干旱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2.5 常温-干旱复水条件下液流通量日变化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讨论 |
7.2 主要研究结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附表 |
附录2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云南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特征及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热河谷的特征 |
1.1 环境特征 |
1.2 植被资源特征 |
1.3 草地植物特征 |
2 干热河谷草地存在的问题 |
2.1 云南草地存在的问题 |
2.2 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元谋草地现状 |
3 对云南干热河谷草地资源利用的建议 |
3.1 加强草地资源的保护和改良 |
3.2 引进国内外退化草地改良和恢复技术[59],促进区域退化草地恢复 |
3.3 科学管理草地,加强草地资源的利用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
1.1.1 坡耕地的概念 |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
1.4.1 水分调控措施 |
1.4.2 土壤管理措施 |
1.4.3 农业措施 |
1.5 结语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案 |
2.3.2 技术路线 |
2.4 研究区概况 |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
3.6 小结与讨论 |
3.6.1 小结 |
3.6.2 讨论 |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小结 |
4.6.2 讨论 |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
5.3.4 养分流失特征 |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
5.6 小结与讨论 |
5.6.1 小结 |
5.6.2 讨论 |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
6.6 小结与讨论 |
6.6.1 小结 |
6.6.2 讨论 |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
8.2.1 研究特色 |
8.2.2 研究创新 |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
8.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
(4)巨菌草对攀西干热河谷区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干热河谷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
1.1.1 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物理性质研究现状 |
1.1.2 干热河谷地区土壤养分研究现状 |
1.2 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2.1 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理论研究 |
1.2.2 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品种选择 |
1.2.3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技术研究 |
1.2.4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面临的主要问题 |
1.3 巨菌草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设置 |
3.2.2 样品采集 |
3.2.3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测定 |
3.2.4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4 结果 |
4.1 巨菌草引种土壤养分性质的改良 |
4.1.1 土壤全量养分的变化 |
4.1.2 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 |
4.1.3 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土壤养分的年动态 |
4.2 巨菌草引种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4.2.1 巨菌草引种区土壤物理性质变化 |
4.2.2 不同坡位引种巨菌草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年动态 |
4.3 巨菌草引种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5 讨论 |
5.1 巨菌草引种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养分性质的影响 |
5.2 巨菌草引种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3 巨菌草引种不同坡位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及其年动态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元谋干热河谷冲沟不同部位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样点设置及样品采集 |
2.2 土壤样品分析 |
2.3 土壤质量评价 |
2.3.1 隶属度值的确定 |
2.3.2 权重值的确定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冲沟不同部位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3.2 冲沟不同部位土壤质量指数 |
3.3 冲沟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质量指数的关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6)云南干热河谷植被与环境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干热河谷自然环境概况 |
1.1 地形与地貌 |
1.2 气候特征 |
1.3 干热河谷成因的几种假说 |
2 干热河谷植被研究的历史 |
3 干热河谷植被研究现状 |
3.1 植物群落与植物区系 |
3.1.1 植物群落 |
3.1.2 植物区系 |
3.2 植被与土地的关系 |
3.2.1 干热河谷土壤性质 |
3.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
3.2.3 土地退化及水土流失 |
3.3 干热河谷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
3.3.1 植被的恢复 |
3.3.2 植被恢复中存在的问题 |
4 研究展望 |
4.1 植被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
4.2 大型工程建设对干热河谷植被的影响 |
4.3 河谷植被的保护与功能恢复 |
4.4 植被大尺度的生态过程和服务功能分析 |
(7)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潜蚀地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元谋干热河谷科学研究现状 |
1.3 存在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形地貌与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形地貌特征 |
2.2 研究区主要地层 |
2.2.1 上新统 |
2.2.2 下更新统 |
2.2.3 下中更新统 |
2.2.4 上更新统 |
2.2.5 全新统 |
2.3 研究区构造活动 |
2.3.1 研究区地质构造特征 |
2.3.2 青藏高原隆升 |
2.3.2.1 喜马拉雅运动阶段 |
2.3.2.2 青藏运动(3.4~1.7MABP) |
2.3.2.3 昆黄运动(1.2~0.6MABP) |
2.3.2.4 共和运动(0.15MABP 以来) |
2.4 元谋盆地形成与环境演化过程 |
2.4.1 隆升剥蚀阶段 |
2.4.2 盆地形成阶段 |
2.4.3 湖水外泄阶段 |
2.4.4 现代地貌形成与发展阶段 |
第3章 潜蚀地貌分类体系 |
3.1 黄土区洞穴分类体系 |
3.2 元谋潜蚀地貌分类体系 |
3.3 元谋主要潜蚀地貌特征 |
3.3.1 陷穴 |
3.3.2 淘洞 |
3.3.3 土桥 |
3.3.4 竖井 |
3.3.5 潜蚀管道 |
3.3.6 土柱和土墙 |
3.3.7 碟形坑 |
3.3.8 跌穴 |
3.3.9 土腔 |
3.3.10 穿洞 |
第4章 潜蚀地貌发育的环境条件 |
4.1 土层特性 |
4.1.1 矿物组成 |
4.1.1.1 古红土层 |
4.1.1.2 粉砂质层 |
4.1.1.3 细砂质层 |
4.1.1.4 亚粘土层 |
4.1.1.5 砾石层 |
4.1.2 粒径组成 |
4.1.2.1 实验仪器及步骤 |
4.1.2.2 颗粒筛分结果及分析 |
4.1.3 粘粒含量 |
4.1.4 崩解性 |
4.1.5 渗透性 |
4.2 新构造运动 |
4.3 构造节理 |
4.4 水文气象 |
4.4.1 研究区气候条件 |
4.4.2 研究区水文条件 |
4.5 植被 |
4.6 人类活动 |
4.6.1 人口变化 |
4.6.2 人类活动的影响 |
第5章 典型潜蚀地貌的特征及演化过程 |
5.1 陷穴的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 |
5.1.1 陷穴形态特征 |
5.1.2 陷穴分布特征 |
5.1.3 陷穴发育影响因素 |
5.1.3.1 地形地貌 |
5.1.3.2 植被 |
5.1.4 陷穴演化过程 |
5.1.4.1 萌芽期 |
5.1.4.2 年轻期 |
5.1.4.3 成熟期 |
5.1.4.4 消亡期 |
5.1.5 陷穴发育对土层的破坏类型及特点 |
5.1.5.1 点状破坏 |
5.1.5.2 串联成线破坏 |
5.2 淘洞的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 |
5.2.1 淘洞分布特征 |
5.2.2 淘洞发育形态特征 |
5.2.2.1 峭壁下淘洞 |
5.2.2.2 陡坡植株下淘洞 |
5.2.2.3 支冲沟沟头淘洞 |
5.2.3 淘洞发育的影响因素 |
5.2.3.1 土层层间差异性 |
5.2.3.2 地表汇水微地貌 |
5.2.3.3 陡坎 |
5.2.3.4 植株 |
5.2.4 淘洞发育的演化过程 |
5.2.4.1 峭壁上的淘洞演化过程 |
5.2.4.2 植物根系下的淘洞演化过程 |
5.2.4.3 支沟头淘洞演化过程 |
5.2.5 淘洞发育对土层的破坏类型及特点 |
5.2.5.1 崖壁后退破坏 |
5.2.5.2 坡道下切破坏 |
5.3 土桥的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 |
5.3.1 土桥分布特征 |
5.3.2 土桥形态特征 |
5.3.3 发育影响因素 |
5.3.4 土桥的演化过程 |
5.3.4.1 萌芽期 |
5.3.4.2 年轻期 |
5.3.4.3 成熟期 |
5.3.4.4 消亡期 |
5.3.5 土桥发育对土层的破坏类型及特点 |
5.3.5.1 暗道潜蚀破坏 |
5.3.5.2 塌陷成沟 |
5.4 竖井的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 |
5.4.1 竖井分布特征 |
5.4.2 竖井形态特征 |
5.4.2.1 竖井的群聚型形态特征 |
5.4.2.2 单个竖井形态特征 |
5.4.3 竖井发育影响因素 |
5.4.4 竖井的演化过程 |
5.4.4.1 竖井萌芽期 |
5.4.4.2 竖井年轻期 |
5.4.4.3 竖井老年期 |
5.4.4.4 竖井消亡期 |
5.4.5 竖井发育对土层的破坏类型及特点 |
5.4.5.1 渗流潜蚀破坏 |
5.4.5.2 汇水冲蚀破坏 |
结论 |
(1) 主要成果和认 |
(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研究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处理 |
1.2.1 坡改梯经济林恢复模式。 |
1.2.2 冲沟内生态林恢复模式。 |
1.2.3 沟头坡面生态林恢复模式。 |
1.3 观测项目及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模式下的水土流失特征 |
2.2 不同模式下的土壤入渗率特征 |
2.3 不同模式下的土壤持水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9)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土壤剖面 (层次、厚度、质地、容重) |
2.2 土壤水分 |
2.3 土壤有机质 |
3 结论 |
(10)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
1.2.2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
1.3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存在问题与前景 |
1.3.1 植被恢复中土壤修复研究不足 |
1.3.2 植被恢复技术研究不足 |
1.3.3 植被恢复研究的时间和空间尺度有限 |
1.3.4 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难点与前景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干热河谷概况 |
2.1.1 干热河谷特点 |
2.1.2 干热河谷成因 |
2.1.3 干热河谷生态环境退化 |
2.2 巧家县基本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 |
2.2.4 土壤 |
2.2.5 植被 |
2.2.6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状况 |
2.4.1 水土流失现状 |
2.4.2 水土流失治理状况 |
2.5 小结 |
3 立地特征与立地类型划分 |
3.1 立地特征分析 |
3.1.1 气候特征 |
3.1.2 土壤特征 |
3.2 土壤质量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2.4 土壤质量评价 |
3.3 立地类型划分 |
3.3.1 立地类型划分的意义 |
3.3.2 划分依据及标准 |
3.3.3 立地分类原则 |
3.3.4 主导因子选择 |
3.3.5 立地类型的划分 |
3.4 植被恢复限制因子研究 |
3.4.1 现有植被恢复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
3.4.2 植被恢复的限制因子 |
3.5 小结 |
3.6 目前研究方向 |
4 植被资源与耐旱性评价 |
4.1 植被资源调查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结果 |
4.2 植被生活型分类 |
4.3 植被耐旱性研究 |
4.3.1 干旱胁迫 |
4.3.2 试验材料与仪器 |
4.3.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4.3.4 试验结果分析 |
4.3.5 植被耐旱性综合评价 |
4.4 植被种类筛选 |
4.4.1 筛选原则 |
4.4.2 植被筛选 |
4.5 植被种类与立地类型配置 |
4.6 小结 |
5 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 |
5.1 保水技术研究 |
5.1.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2 试验方案设计 |
5.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保肥技术研究 |
5.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植被恢复模式 |
6.1 植被恢复目标与原则 |
6.1.1 恢复目标 |
6.1.2 基本原则 |
6.2 存在问题 |
6.3 植被恢复模式 |
6.4 植被恢复保障措施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附录2 巧家县海拔1600M以下主要植物种类列表 |
四、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云南)土壤退化机理研究——母质特性对土壤退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元谋干热河谷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人工林水分胁迫适应机制研究[D]. 李婕.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云南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特征及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J]. 张德,何光熊,龙会英. 热带农业科学, 2020(07)
- [3]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4]巨菌草对攀西干热河谷区土壤理化性质改良效应研究[D]. 周扬.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元谋干热河谷冲沟不同部位土壤质量评价[J]. 袁勇,熊东红,校亮,吴汉,张素,苏正安,董一帆. 西南农业学报, 2018(10)
- [6]云南干热河谷植被与环境研究进展[J]. 杨济达,张志明,沈泽昊,欧晓昆,耿宇鹏,杨明玉. 生物多样性, 2016(04)
- [7]元谋干热河谷潜蚀地貌特征及演化过程研究[D]. 舒成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区典型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J]. 南岭,郭芬芬,王小丹,刘刚才.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9)
- [9]金沙江干热河谷侵蚀陡坡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J]. 聂小军,张建辉,刘刚才,南岭,苏正安. 生态环境, 2008(04)
- [10]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特征与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D]. 李强.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