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年(第3卷)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赵强[1](2010)在《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基于西沙群岛现代生物礁沉积的科学考察和西琛1井部分钻井岩芯资料进行,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西沙群岛现代礁区沉积相、钻井沉积相、钻井岩芯地球化学和成岩作用几个方面,主要采用的地球化学的手段包括碳、氧、锶同位素、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电子探针、包裹体和阴极发光等方法。首先,对西沙现代礁区沉积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识别出原地珊瑚礁相(礁格架相)、礁缘砾石粘结岩相(礁顶相)、礁坪砂砾岩相、灰沙岛、礁前塌积相、礁后泻湖相和礁前浅海泥砂相几个亚相。利用岩性、古生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西沙现代生物礁考察的成果,对西沙群岛海区全部4口生物礁钻井的沉积相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划分,识别出滨、浅海生物碎屑滩相、礁格架相(包括原地珊瑚格架和礁缘藻粘结岩相)、泻湖相、礁坪相、灰沙岛相等几个亚相。对石岛风成沉积进行了重点考察,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方法,对其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与石笋氧同位素曲线的对比,对石岛风成沉积与古土壤的形成年龄进行了精确标定。由老到新,石岛五期风成沙丘沉积分别形成于:58 500 a B. P.前,56 00048 000 a B. P.,45 50038 000 a B. P.,36 00030 500 a B. P.,28 50025 000 a B. P.;四期化石土壤层由老到新分别形成于:30 50028 500 a B. P.,38 00036 000 a B. P.,48 00045 500 a B. P.,58 50056 000 a B. P.。结合末次冰期背景、宣德环礁形态特征及东亚季风特征,建立了末次冰期背景下石岛风成沉积的相模式。成壤作用导致Al、Fe、Mn、U元素在土壤中相对富集,而Y、Cr、REE元素的在土壤层中的相对富集似乎与风尘或火山灰有关。碳、氧同位素对成岩作用反应敏感,淡水淋滤作用会导致碳、氧同位素的明显负偏,而白云化作用正好相反。西琛1井钻井岩芯碳、氧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相关系数达0.88。西琛1井井深116m以下,钻井岩芯的87Sr/86Sr比值比同期大洋水明显偏高,可能与青藏高原的隆升有关。116m以浅,87Sr/86Sr强烈偏负,出现极低值,可能与海底安山质火山的喷发有关。西沙生物礁自中新世发育以来,记录了一系列古海洋、古气候事件:钻井岩芯中的白云岩段在区域上有很好的可比性,其成因与中新世末期的米辛尼亚(Messinian)事件和上新世中期的北极冰川的形成密切相关。西琛1井中新统757788m碳、氧同位素的偏高与白云化作用无关,可能反映了南极冰盖重大扩张事件。西永1井上新世的钙质超微化石记录了一次迅速的海侵事件。第四系地层中碳、氧同位素曲线整齐划一的负偏与末次冰期的淡水成岩作用有关。上新世末期以来,礁坪相、礁格架相和灰沙岛相逐渐增多,说明环礁发育更为成熟,反应构造沉降趋于稳定。中新统上部白云石晶体的电子探针线扫描图的Ca、Mg含量成波状起伏,显示由内而外白云化程度的差异,此一特征与阴极发光的环带构造相对应。白云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具有高温、宽盐度的特征,并据此提出了地热对流驱动白云化模式。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2](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杨煜达[3](2005)在《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季风环流的影响。其气候的演变,有着自己显着的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研究,讨论其气候变化的特点和机制,对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档案、方志和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恢复重建高分辨率的清代(1711-19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昆明雨季强弱和冬季平均气温序列为中心,并进行相关的方法上的探索。主要的研究和结论如下: 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史料,建立了目前最完备的云南历史气候史料ACCESS数据库。 初步探索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形成,并通过对清代档案中降水、灾害和收成资料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系统偏差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历史天气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探索了科学可行的利用文献资料进行雨季开始期序列复原的方法,并成功地对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进行复原。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在长时段上有明显的变化,并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年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夏季风的变迁。同时发现,El 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结合历史资料的情况,探索精度介于降水量复原和旱涝等级间的降水等级的复原方法,并尝试采用了更符合降水实际情况的偏态分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的纠偏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表明,1711-1911年20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变迁有自己的特点。太阳活动的长周期有可能影响到昆明的雨季降水。 建立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恢复了1721-1855年间昆明的冬季平均温度序列,这是目前重建的低纬度地区第一个高分辨率的历史气温序列。并利用其它资料补出了1856-1900年间的10年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分析表明,18-19世纪昆明皆处于偏冷的时期,但又有一定的波动,且昆明气温存在跃升现象。而和全国其它地方比较,则其冷暖的变化有很多的差异性。 对发生在1815-1817年间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大饥荒的气候成因进行了考察,指出大饥荒是连年夏秋低温导致的农作物大幅减产造成的,其原因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次低温应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仅在低纬高原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附近造成较大影响。 对1905-1907年间云南连续性的严重旱涝灾害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1905年和1907年的先早后涝都有El Nino事件的背景,而1906年的大旱
本刊编辑部[4](1984)在《《海洋地质研究动态》1984年总目录》文中提出
文凤英,张光威,马建华,周立君[5](1998)在《《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论文作者群的统计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是原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第四纪地质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1年,在国内外地学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对该刊论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了解我国海洋地质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历史。1《海洋地质与第四纪...
曹奇原[6](2002)在《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若干特征》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取自冲绳海槽59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和4个柱状岩芯,通过微体古生物化石-钙质超微化石和底栖有孔虫的统计分析结果,结合氧δ18O同位素测试和AMS14C测年数据,探讨了冲绳海槽区域晚更新世近4万年来的表层海水古环境和深层水体演化的主要特征。现代颗石藻类的分布经证明与海洋环境温度、盐度和表层海水结构性质等特征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为了有效地提取对应化石门类—钙质超微化石蕴含的古海洋环境信息,选取位于冲绳海槽北部和中南部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研究。钙质超微化石优势种类型以及主要属种百分含量变化都表明,海槽区钙质超微化石组合面貌与东海外陆架相似,属于北太平洋中央水团组合。但暖水分子Umbellosphaera irregularis、U. tenuis等的含量较高而冷水分子G. caribbeanica等的含量较低,反映受黑潮暖流的强烈影响。北部和中南部两个研究区属种百分含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Florisphaera profunda上,这一方面是水深及相应碳酸盐溶解作用强弱变化的结果,黑潮暖流影响的区域性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另外1700米左右钙质超微化石组合优势种和各种分异度指数的变化,也为海槽区碳酸盐溶跃面较浅提供了可靠的证据。现代海洋学的进展推动了古海洋学对于上层海水垂向结构演变历史的研究。冲绳海槽南北3个沉积物柱状岩芯的记录一致表明,钙质超微化石深层水种F. profunda的相对含量是研究历史时期中上层海水营养跃层和透光带等垂向结构变化的可靠标志。在海槽中南部该种含量全新世以来明显升高,与浮游有孔虫黑潮标志种P. obliquiloculata的变化相似,表明晚第四纪冰期旋回中伴随着黑潮的盛衰,海槽上层海水结构发生过重大变化。在10.9 ka.BP前后,钙质超微化石抗溶耐寒种类Calcidiscus leptoporus出现岩芯中的最高值,与之对应暖水种Umbellosphaera spp.、Helicosphaera spp.等则相应降低,与浮游有孔虫推断的表层古水温变化记录相对应,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与与中国边缘海区广泛记录的Younger Dryas降温事件一致。另外,在5.7和3.4 ka.BP前后喜养种G. oceanica的含量记录了两个明显的高峰,而F. profunda相应减少,表明陆源碎屑、营养物质供应量的增加和上层海水浊度的升高,因此可能反映两次冲淡水事件;在2 ka.BP附近冷水种G. caribbeanica出现了较高的含量,并与P. obliquiloculata的最低值相对应,冬季海水古温度也记录了大约3℃的一次降温现象,表明一次区域性降温事件的发生。海槽北部保存的钙质超微化石组合中以G. oceanica与E. huxleyi两个种的变化更具规律性,F. profunda的含量相对较低。DOC-24孔中G. oceanica与E. huxleyi的变化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23ka.BP、56ka.BP均出现G. oceanica的高值和E. huxleyi低值,其间冷水种G. caribbeanica含量升高,F. profunda则不同程度减少,表明全新世中晚期可能有降温事件的发<WP=7>生,同时冲淡水影响明显加剧。DOC-42孔的分辨率相对较低,但在不同时期也存在F. profunda和G. oceanica的相反变化,与黑潮暖流以及冲淡水影响的强弱变化相对应。总的说来,钙质超微化石作为重要的微体化石门类,可以提供有关表层海水结构、黑潮变迁、冲淡水影响以及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等多方面的环境、气候演化信息。海槽中部DGKS96-03孔的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底栖有孔虫追溯深层水团演化的历史。该孔的记录表明晚更新世约44 ka.BP以来底层水团的性质发生过较大变化:末次间冰期—末次盛冰期约41.415.6 ka.BP期间底栖有孔虫群落以Uvigerina spp.和Bulimina spp.组合为代表,表明底栖有孔虫群落主要受高有机质通量的控制,与该时期内陆源碎屑物质输入和营养物质供应增强相对应;冰消期末期以来和41.7 ka.BP之前则以Cassidulina spp.组合为代表,反映了不同的深层水生态环境;Globocassidulina、Bolivina、Trifarina、Pullenia和Cibicidoides等特征属种的变化表明,伴随冰消期陆源营养物质的减少和表层生产力的下降,底层水体也可具有相对较高的有机质含量,进一步证实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即冰消期海槽区海水流通状况曾发生改变。末次间冰期末期-末次盛冰期约27.914.1 ka.BP期间,出现较多胶结质有孔虫的异地埋藏种类,35.3 ka.BP27.3 ka.BP之间还出现了一个典型的异地埋藏群落反映了后期搬运等沉积过程影响的增强。末次间冰期约35.3 ka.BP27.3 ka.BP之间以Florilus spp.组合为代表,主要成分Florilus atlanticus、F. decorus和B. exilis在东海主要出现于内陆架,代表一个异地埋藏群落,与高沉积速率相对应,表明岩芯所在位置可能有较大规模的浊流发生;根据Corliss的双因子模型对DGKS96-03孔的底层水体盐度等环境指标变化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根据得出的两个主因子CF1和CF2的变化,推断海槽中部底层水的盐度自末次间冰期近44 ka.BP以来逐步降低,一直持续到冰盛期约18 ka.BP前后,至全新世中期约6.8 ka.BP左右达到最高点,可能与黑潮深层水影响的加剧相关。火山活动以及气候波动事件的影响可以造成深部水体盐度、含氧量的异常变化,而陆源物质入海量增加带来的大量有机物质,则可能是影响深层水生态环境的一种
颜家安[7](2006)在《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有专家断言;中国自然环境仍处于整体不断恶化之中。 海南岛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据调查,海南岛西汉前森林覆盖率约达90%,明清以来就开始急剧下降,尤其是近100年来下降的速度大大加快,到1956年本岛的天然林覆盖率已降至25.5%,1964年降至18.19%,1987年再降至7.2%,1999年仅为4%;在1956年至1999年的43年间,本岛还丧失了80%的珊瑚礁,红树林也由解放初期15万亩,下降到1982年的7.2万亩。生物多样性也在不断丧失,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分布区域不断缩小,前景令人担忧。 本文旨在描述和阐释海南岛生态环境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的变迁过程、原因及其生态后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护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新理念:创建海南生态特区。研究的空间范围是海南岛,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植物和动物的变迁。时间上溯到第四纪全新世初(本岛第一个人类活动遗址三亚落笔洞,14C年代为10642±207aBP)。大尺度的时间似乎更能说明生态环境变迁的来龙去脉。 作为研究视角,动植物是生态环境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在生物环境中,人是中心,动物和植物是人类活动的环境效应首当其冲的对象,也是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标志。海南岛生态环境近百年来变化最大、最快的就是动植物环境。 作为研究客体,海南岛的生态环境演变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首先,海南是中国不可多得的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其次,海南岛整个地形是从中部山体向外,由山地、丘陵、平原顺序逐级递降,构成层状垂直分布和环状水平分布带,生态系统结构层次较为分明且结构完整,自成体系。第三,海南岛开发较迟,其生态结构的系统性尚未溃散,演变的连续性亦有规律可寻。 作为一份不可多得的大自然遗产,海南岛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海南岛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是今天的,也是明天的宝贵财富。它栖息着为数众多的生物种类,保存了难以替代的“遗传因子组合”和生物进化的果实。研究海南岛生态环境的演变规律、阐释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中国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乃至世界正在消失的热带雨林的抢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海南岛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海南是中国第一个申报成功的生态示范省,海南生态建设的成功与否,对国内其他省生态建设乃至国际社会具有重
张军涛[8](2016)在《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文中指出商代中原地区与现今相比,气候总体上温暖湿润,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丰富。这样的自然环境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总体上是有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时人们面临地广人稀,“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的局面,人们与大自然的斗争,较之现今要激烈得多。商代整个社会普遍重视农业生产,人们在农业生产中较多地采取集体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无疑有利于广辟田地及农田水利建设,进而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商代青铜工具真正用于农业者不多,但这为数不多的青铜农具在农业中的运用,必然展示其优越的性能,无疑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黍在甲骨文中多见,是商代中原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黍倍受商人的重视,这是由历史因素、黍的自然特性及商人的习俗共同作用的结果。商代中原地区黍作已经有了整地、施肥,播种,中耕除草、收获等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栽培技术。商代中原地区黍文化浓郁,从黍的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诸多环节都有相应的礼俗。中原地区发现的诸多小麦遗存表明,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末期,麦才作为农作物出现在中原地区,到商代,中原地区麦的种植已有一定规模。商代中原地区小麦的种植规模较之粟和黍不算大,但小麦是一种旱地高产农作物,在商代具有一定灌溉能力的条件下,一定规模的种植,其意义重大。商代中原地区小麦的种植及其规模扩大的趋势助推了商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商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商人对麦作较为重视,为麦求年,以麦为祭品祭祀神祗,商代中原地区有以麦为地名者。商人从麦的播种、中耕除草、灌溉和收获有一套较为全面的栽培技术。粟是商代中原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其在中原地区商代遗址中的出土数量和出土概率都高于其他农作物。商人对粟较为重视,为粟祈年,以粟为祭品进献神祗。菽是商代中原地区主要农作物之一,商代中原地区菽遗存时有发现,商人对菽作较为重视,为菽求年,以菽为祭品,菽还以地名的方式出现等。商代中原地区的人们已经掌握了一定菽的播种、收获等栽培技术。商代中原地区菽与其他农作物相比,其种植规模和比例较低。植物考古发掘的商代中原地区旱地农作物遗存参之甲骨文旱地农作物的记载及古农书总结的农作规律,揭示出商人无论对传统的黍、粟,还是对麦都很重视,商王亲自参与其生产的相关环节,为之祈年,以之为祭品奉献神祗。相较而言,在时间方面,商人更注重黍的种植时节、麦的收获时段,而这两个时间是契合的,这透露出该时间的重要性。旱地农作物黍和粟较为耐旱,但低产、稳产;麦与黍、粟相较,需水量大,但高产。从甲骨文看商王对它们的重视程度没有显着差别,说明商代旱作低产、稳产作物(粟、黍、菽)与旱作高产、技术条件要求高的麦是并存和发展的。从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记载和商代适宜水稻种植的气候来看,商代中原地区水稻种植应有一定规模。甲骨文中以前从水而释为“黍”的字应释为“稻”的本字更为合理。商人对稻作较为重视,商王亲自参与稻作管理,为稻祈年,以稻为祭品祭祀神祗,为稻卜问雨情。商人已掌握了一定的水稻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栽培技术。《合集》24440“二月父”之“”可厘定为,会意字,义为能产丝麻之禾,乃“枲”的本字;“二月父”之“父”用为本义,即以斧砍伐。故“二月父”即“二月斧枲”。从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来看,大麻既是中原地区商代人们衣料纤维的最主要来源,也是重要的粮食之一。从大麻的栽培技术看,上古时代,人们收割大麻的工具主要是斧,殷历二月(夏历六月)收割雄麻合于中原地区传统农时。种种迹象表明,“二月父”就是“二月斧枲”。《合集》24440是商代的日历,也是商代月令书的局部,其对考察商代月令书、农时、大麻的栽培技术等方面价值非凡。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较为合理,农作物中既有耐旱、稳产但低产的粟、黍,也有适合旱地种植、高产但栽培技术要求高的麦类,还有耐贫瘠、高产但对水环境要求高的水稻,另有富含蛋白质、并能改良土壤的大豆,更有富含油脂、为蝗虫不食、且其纤维可织布、作绳索等的大麻。在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商代,中原地区的多品种农作物并存的种植结构具有诸多优势,可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增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类多样,种植业内部结构合理,这使得农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的地位更为稳固。我国先民对农时的认识源远流长。商代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时观念,田地开垦、耕作、施肥、播种、治虫、收割、储藏等农业生产诸环节都有了具体的时间安排。在一个自然年内,商人有农忙和农闲时节之分。商代黍、麦、稻、菽等作物的栽培管理涉及农时因素关系重大,其管理集中于耕作、播种和收获三个阶段,相当于后世一年四季的春、夏、秋三季。这与我国传统农事安排的时间阶段性特点相一致,实为古代农业“三时”观的滥觞。商代农事与商代历法息息相关。商代之前,夏代有《夏小正》,之后,西周有《豳风·七月》,战国有《十二纪》,西汉有《时则》,东汉有《四民月令》等等,这些月令体历法中都有具体的农事安排,参之商代有“月一正曰食麦”、“二月斧枲”等记载,商代可能有类似的月令体历书,其中应含有相应月份的农事安排。中原地区,商初连年大旱,殷商时期频繁的旱灾,应与冷暖波动有密切的关系。甲骨文所揭示的武丁至祖庚、祖甲时期的旱灾为传世文献所缺载,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商代的祈雨方术极具特色,商人如遇大旱,常行焚人祈雨之“烄”祭。旱灾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商人对旱灾密切关注。传世文献和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晚期中原地区旱灾强度大,诱发了蝗灾、沙尘暴、河水断流等次生自然灾害。商代中原地区发生的旱灾强度大,不但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而且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乃至朝代的更迭。商初中原地区的旱灾,加快了夏朝的灭亡,为商代的建立和巩固创造了机遇;商代末期中原地区的旱灾直接导致了周族的兴起和殷商的衰亡。商初中原地区的旱灾激发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创造了抗旱丰产的区田法,促进了商代凿井技术的提高和农田水利建设。蝗灾对农业生产影响重大。商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是蝗灾发生的温床,历史时期中原地区蝗灾多发。甲骨文中有关殷商时期中原地区蝗灾的记载较多,可补传世文献记载所缺。通过对甲骨文中蝗灾的考察,发现殷商时期中原地区蝗虫一年可发生三代,这与今长江流域蝗虫发生的情况相似。商人对蝗灾发生的时间,及其与旱灾、阴雨的关系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选择了相应的农作物种植结构以预防蝗灾。当蝗灾发生时,商人不仅求助于神灵以禳灾,而且已知道利用烟火驱杀蝗虫。甲骨文记录了商代中原地区发生的水灾,还留下水灾对农业造成危害的确切证据。商人应对水灾除求助神祗的“宁雨”禳灾之外,还采取居住地选在距河流较近但不被河水因满溢所侵淹的高岗之地、在农田中作沟渠以利于排涝等相应的预防措施。商代中原地区鸟兽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田猎是除去农田鸟兽之害的重要举措。
覃军干[9](2006)在《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文中指出在精确AMS碳十四年代测定的基础上,对采自宁绍平原河姆渡钻孔、长江三角洲青浦地区崧泽钻孔的样品进行了孢粉、藻类、有机碳同位素、粒度和磁化率分析,结合考古、历史资料,获得了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氧同位素3期(MIS 3)以来的植被、气候和沉积环境变化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的关系。MIS 3之前宁绍平原地区孢粉贫乏,植被不甚发育,气候干冷恶劣。MIS 3该地区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气候温暖湿润,末期出现了针叶林扩张,气候较前期偏干,偏冷,是气候恶化的先兆。末次盛冰期(MIS 2)植被稀疏,21308~20001 a B.P.发育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草甸,是该地区整个末次盛冰期气候水热条件最适宜的阶段。全新世植被经历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的演替,反映了气候变化的4个时期,即回暖期、升温期、降温期和接近现代的气候。7626~4957 a B.P.是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整个全新世气候存在冷暖波动,但其幅度不足以根本改变植被亚热带的性质。长江三角洲青浦地区崧泽孔的孢粉资料反映了与宁绍平原类似的植被和气候变化。该地区末次盛冰期植被不甚发育,其中的针阔叶混交林草甸指示了末次盛冰期存在相对较温暖湿润的阶段。全新世以来植被演替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草甸,气候无明显变化。作为全新统的底界,分布在宁绍平原地区的第一硬质粘土层与长江三角洲东部平原区,东海陆架区的第一硬质粘土层,长江三角洲西部丘陵区的风成下蜀黄土均为末次盛冰期时干冷气候条件下的沉积物,为同期异相沉积,硬粘土层形成于淡水环境。河姆渡钻孔所在位置原先是湖泊,冰后期13715~6040 a B.P.,6040~4957 aB.P.和4957~4393 a B.P.受到了海水3次不同程度的影响。该湖泊冰后期开始积水,13715~4393 a B.P.一直是受海水影响的半咸水湖,直到4393 a B.P.开始淡化,4350 a B.P.后历经沼泽化,1050 a B.P.后干涸。受海水影响,该区土壤遭受盐碱化,并在4957~4393 a B.P.达到全新世盐碱化的顶峰。环境变化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动,可以对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重大、突然的环境变化,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既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出现,同时也是导致史前和历史早期文明崩溃的重要因素。随着全新世海侵的结束和气候最适宜期的到来,优越的环境为河姆渡古人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河姆渡古人开始在河姆渡遗址周围生活繁衍,这时候人类更多的是去适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环境。5000 a B.P.河姆渡孔所在位置的湖水的扩张淹没了河姆渡先民赖以生活的场所,持续的海侵加上5000 a B.P.姚江倒流造成土地盐渍化日益严重,使农作物减产,是河姆渡先人放弃河姆渡遗址另觅住所的重要原因。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植被生态结构的变化是最直接的记录,耕作植被禾本科植物花粉的变化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的不断深入。
林海涛[10](2019)在《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文中研究指明春秋战国是古代中国从王国转向帝国的重要时期,中国在空间整合政治一统的同时,进入文化交融繁盛的新时期。“庄蹻入滇”历来被视为中原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的大事,素有“西南外徼,庄蹻首通”之说。然自唐代即有史家对其可信度提出质疑,延至当今,学界依旧论说纷纭、聚讼不休。随着时代推移,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愈放愈大,而历史真相愈加模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庄蹻入滇与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作用做了新的探讨。提出个人浅见,以期对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国边疆开发史、中国大一统发展史的研究有所裨益。庄蹻入滇是云南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史学家对庄蹻入滇历来存在不同看法。本文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历史上确有庄蹻入滇一事。庄蹻不是农民起义领袖而是楚国将军,在此基础上对庄蹻入滇的历史背景、入滇原因、庄蹻在中国国家统一上的贡献诸问题,提出个人的研究心得。云南在汉朝以前堪称亚洲的泛第三极。早在公元前四世纪即有民间自发开通的“蜀身毒道”与印度等南亚诸国有经济、文化联系。秦国通过汉中、巴、蜀与西南夷相通;楚国通过黔中、牂舸与西南相连。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司马迁奉使西征。不辱使命,了解西南夷的社会历史,撰着可信可靠的《西南夷列传》等着述,故司马迁所着录的庄蹻入滇一事的应当可信。考订庄蹻入滇的原因。通过对战国后期,秦、楚相争,统一天下的背景,通过“庄蹻暴郢”和“楚子灭巴”相关文献及考古报告的综合分析,确定楚国面临秦国腹背夹击危险,于楚顷襄王十八年(前281)为纵长遣将军庄蹻伐秦,灭枳巴。这是秦楚相争的关键一步,对天下一统影响极大。通过梳理文献,对巴黔中地、楚黔中郡、秦洞庭郡、汉武陵郡地望演变做了考订,依托考古报告由点及面研究,绘制出秦、楚黔中控制区域示意图,首次提出《华阳国志》与《后汉书》所述楚庄蹻溯沅水,“既灭夜郎,而秦夺楚地,无路得归”的记述存在着与庄蹻伐秦行经路线自相矛盾之处,因而不足为信。在对长江、清江、乌江及沅水流域的地理地貌和历史时期通航情况、夜郎地望及巴蜀入滇道路考察的基础上,分析出庄蹻率军离楚都郢循长江上或间走清江,可调集巫郡、黔中郡的驻军,水陆并进合力伐秦克枳。秦将司马错断庄蹻返郢归路后,庄蹻出符关,沿赤水河南下入夜郎地,渡乌江,远至滇池。通过对历史时期楚国的水陆交通线,及舟师、车辆、疫病等涉及后勤保障的因素进行考察。计算出:如庄蹻率军陆行,平均每日行军约为40里。每二万战斗人员日均所需2000石口粮,需十数倍的后勤保障人员和80辆运车方可运送。又行军沿途猛兽毒虫频出,且后勤保障很难通过就地筹集的方式获得,因此庄蹻远征大军必须借助水道以通粮。在长江流域雨季所形成的下泄水流来临前的五月,趁东亚夏季风对流层下层较强的偏南风,从楚郢都逆流而上。并调集峡江楚巫郡和酉水上游楚黔中郡的驻军,分别从长江、清江、乌江及间道,水陆并进攻占了位于乌江与长江的交汇处的枳,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夜郎地区,势力扩展到秦蜀郡。而沅水流域及巴蜀地区,总体上通航能力不强,且为蛮烟瘴雨之乡,大军通过极易爆发大规模的疫病。在考察汉承秦制推进天下一统,秦汉王朝与“西南夷”关系的基础上,探析历来被视为研究华夏与西南边疆民族关系史大事的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秦司马错率军阻断庄蹻从峡江退回楚故地归路后,庄蹻经符关,沿赤水河南下,进入今贵州黔西地区,南渡乌江进入黔中地区后南下,经黔西南入滇东南,拉开华夏王朝统一西南夷,开发云贵高原的序幕。庄蹻以兵威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是楚人和滇人大规模的民族融合,为汉武帝招徕西南夷,将大一统的事业推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西南夷在楚、秦王国争夺天下,秦、汉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在与华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中,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天下一统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
二、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年(第3卷)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年(第3卷)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外生物礁碳酸盐岩研究进展 |
1.2.2 南海新生代生物礁碳酸盐岩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3.3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地层划分对比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南海构造特征及演化 |
2.1.2 研究区地质构造背景 |
2.2 西沙群岛生物礁概况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地震地层特征 |
2.3.2 西沙海域钻井礁相地层特征 |
第3章 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特征 |
3.1 西沙群岛现代生物礁沉积学特征 |
3.1.1 现代礁区主要沉积相类型 |
3.2 西沙群岛岛屿的发育特征 |
3.3 西沙群岛环礁发育特征 |
3.4 宣德环礁石岛风成沉积特征 |
3.4.1 地层特征 |
3.4.2 风成沙丘沉积特征 |
3.4.3 化石土壤层特征 |
3.4.4 石岛风成沉积的形成模式 |
3.5 西沙海域生物礁钻井沉积相特征 |
3.5.1 西琛1 井钻井沉积相 |
3.5.2 西永1 井钻井沉积相 |
3.5.3 西永2 井钻井沉积相 |
3.5.4 西石1 井钻井沉积相 |
3.6 西沙群岛海区生物礁比较沉积学 |
3.6.1 珊瑚礁与藻礁之争 |
3.6.2 造礁生物的生态学和埋藏学 |
3.7 西沙海域生物礁形成演化的控制因素分析 |
3.7.1 构造因素 |
3.7.2 海平面变化 |
3.7.3 气候 |
3.8 西沙海区生物礁碳酸盐岩形成演化及相模式 |
3.8.1 西沙隆起区域碳酸盐岩演化特征 |
3.8.2 西沙群岛海区生物礁的形成演化 |
3.8.3 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演化沉积相模式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沙礁相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 |
4.1 常量元素特征 |
4.2 微量元素特征 |
4.2.1 Sr元素 |
4.2.2 Na、K元素 |
4.2.3 P元素 |
4.2.4 Fe、Mn元素 |
4.2.5 Si、Al元素 |
4.2.6 Ba、Cr、Ti元素 |
4.3 同位素特征 |
4.3.1 碳、氧同位素特征 |
4.3.2 锶同位素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沙礁相碳酸盐岩成岩作用特征 |
5.1 成岩阶段与成岩环境 |
5.2 早期成岩作用 |
5.2.1 粘结作用 |
5.2.2 胶结作用 |
5.2.3 新生变形作用 |
5.2.4 溶解、溶蚀作用 |
5.3 石岛的早期成岩作用 |
5.3.1 成岩背景 |
5.3.2 样品选择 |
5.3.3 成岩作用分析 |
5.3.4 地球化学特征 |
5.4 埋藏期成岩作用 |
5.4.1 压实和压溶作用 |
5.4.2 胶结作用 |
5.4.3 白云岩化作用 |
5.4.4 西沙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白云岩化机理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沙海域生物礁对古海洋、古气候的沉积学响应 |
6.1 南海中新世以来的古海洋事件 |
6.2 西沙生物礁形成演化对古海洋事件的沉积学响应 |
6.3 石岛风成沉积对季风变化的响应 |
6.4 西沙生物礁沉积对火山事件及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3)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一 本研究的问题与学术意义 |
二 学术史的回顾 |
三 研究中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
四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
五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 |
第二章:对清代档案奏报中的天气资料的初步研究:对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有关云南天气资料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
三 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初步探索 |
四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理证法的考察 |
五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对证法的考察 |
六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本证法的考察 |
七 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八 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清代云南(1711-1911)雨季开始期的复原与初步研究 |
一 问题与资料 |
二 对雨季的复原方法 |
三 对复原结果的检验 |
四 复原的雨季开始期序列的初步分析 |
五 雨季开始期对El-Nino事件的响应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四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11-1911)雨季降水强弱的恢复 |
一 问题与学术史 |
二 研究的新思路和原则:对现代降水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资料系统偏差的校正 |
三 雨季分阶段定级恢复的具体方法 |
四 对复原序列的检验 |
五 雨季降水强弱序列的初步分析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五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
一 问题和资料 |
二 复原方法:双因子回归方程的建立 |
三 历史降雪指数的重建 |
四 对干季降水的分级重建 |
五 同治、光绪两朝气温的插补:利用物候资料和寒冷事件对清代历史气温序列的考察 |
六 对气温变化的初步分析 |
七 简短的结论 |
第六章: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饥荒的进程与地理分布 |
三 对灾害种类和程度的分析 |
四 大饥荒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五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光绪云南大灾(1905-1907年)研究 |
一 问题 |
二 灾害的进程与地理范围 |
三 大灾的天气背景分析 |
四 大灾的社会原因分析 |
五 灾害的社会应对措施 |
六 结论和讨论 |
第八章 对清代云南气候变化与社会影响的初步分析 |
一 问题 |
二 清代云南气候变化的特点 |
三 脆弱面:历史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
四 社会对气候变迁的适应 |
五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一 1711-18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序列考订 |
二 昆明地区雨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三 1721-1855年昆明地区冬雪指数序列考订 |
四 云南干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五 参考文献 |
六 所引文献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6)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若干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言 |
1.1 古海洋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中国古海洋学的发展史 |
1.3钙质超微化石的研究与进展 |
1.3.1 钙质超微化石研究简史 |
1.3.2 中国钙质超微化石研究的兴起和进展 |
1.4论文选题目的、意义及工作情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水文特征及研究背景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区域水文特征 |
2.3 区域研究背景 |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钙质超微化石分析 |
3.2.2 底栖有孔虫分析 |
3.2.3 氧碳同位素分析 |
3.2.4 AMS14C测年和年代校正 |
3.2.5 研究中使用的生物统计学概念 |
3.3钙质超微化石定量研究方法 |
3.3.1 研究方法概述 |
3.3.2 主要方法评述 |
3.3.3 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及可行性 |
3.3.4 Gephyrocapsa属的形态划分 |
第四章 氧碳同位素分析在古海洋学中的应用 |
4.1 氧同位素研究简史 |
4.2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研究若干问题的探讨 |
4.3 问题与展望 |
第五章 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 |
5.1 北部区 |
5.2 南部区 |
5.3 钙质超微化石组合 |
5.4 多样性和分异度 |
5.5 环境控制因素初探 |
5.6 小结 |
第六章 冲绳海槽古环境演化的若干特征 |
6.1 年代模型的建立 |
6.2 冲绳海槽的沉积速率 |
6.3 晚第四纪微体化石群落分布特征 |
6.3.1 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特征 |
6.3.2 底栖有孔虫的分布特征 |
6.3.3 碳酸盐溶解作用对微体化石分布的影响 |
6.4 表层海水古环境和古气候事件 |
6.5 深层水团变迁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钙质超微化石属种描述 |
附录2图表名录 |
附录3发表文章 |
附录4图版及说明 |
(7)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及研究思路 |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二、基本框架 |
三、研究假设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之处 |
第二节:研究区概况 |
一、海南岛自然生态描述 |
二、海南岛人文生态描述 |
第二章:海南岛第四纪古生态环境 |
第一节:海南岛第四纪古环境 |
一、古植被与古气候环境 |
二、古动物环境 |
第二节:先住民及其对环境的扰动 |
一、先住民 |
二、先住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
三、先住民对生态环境扰动的生态后果 |
小结 |
第三章:海南岛的森林变迁 |
第一节:汉代以来的森林变迁 |
一、汉唐时期的森林残损 |
二、宋元时期的森林残损 |
三、明清时期的森林残损 |
四、近百年森林的剧变 |
第二节 森林百年剧变原因探析 |
一、人口增长与森林剧变 |
二、森林采伐与森林变迁 |
三、橡胶种植与森林变迁 |
四、刀耕火种与森林变迁 |
五、热带农业开发与森林的变迁 |
六、森林火灾与森林变迁 |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岛着名林木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历史上着名林木及其特征 |
二、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三、人类活动与着名林木变迁 |
第二节:海南岛着名林木变迁个案史研究 |
一、海南沉香树 |
二、花梨木 |
三、龙脑香科树木 |
四、松树 |
五、鸡翅木 |
六、海南藤 |
七、海南粗榧 |
八、方志记载的其它名木 |
小结 |
第五章:海南岛外来作物(植物)引种史 |
第一节:概述 |
一、移民引种时期 |
二、南洋华侨引种时期 |
三、民国政府引种时期 |
四、日本人引种时期 |
五、多渠道引种时期 |
第二节:热带作物引进史 |
一、橡胶作物 |
二、油料作物 |
三、果树作物 |
四、饮料作物 |
五、香料作物 |
六、栽培绿肥和饲料植物 |
第三节:造林树种引进史 |
一、桉树 |
二、相思、木麻黄和加勒比松 |
第四节:海南岛园林观赏植物引进史 |
一、常见观赏乔木外来种 |
二、常见观赏灌木外来种 |
三、常见观赏攀缘植物外来种 |
四、常见观赏草本花卉外来种 |
五、常见观赏棕榈植物外来种 |
六、常见观赏竹外来种 |
七、常见观赏地被及草坪植物外来种 |
小结 |
第六章: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变迁 |
第一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的历史轨迹 |
一、海南岛野生动物资源的特点 |
二、野生动物区系的演变 |
三、野生动物种群的变迁 |
四、野生动物变迁的原因 |
第二节:海南岛野生动物变迁史个案研究 |
一、黑长臂猿 |
二、猕猴 |
三、麋鹿 |
四、坡鹿 |
五、黑熊 |
六、云豹 |
七、獭、狸 |
小结 |
第七章:海南岛环境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变迁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生物多样性 |
二、海南岛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生态安全 |
第二节:外来物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
一、外来物种入侵 |
二、海南岛外来物种入侵及其风险 |
第三节 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水土流失现况 |
二、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 |
三、森林与水土流失 |
第四节:自然灾害与生态安全 |
一、海南岛自然灾害的种类 |
二、海南岛灾害发生的时代特征及其趋势 |
三、森林与自然灾害 |
第五节:海南浆纸业发展与生态安全 |
小结 |
第八章:思考与建议 |
第一节: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统一性和一致性 |
二、自然的价值与人类的义务与责任 |
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 |
第二节:从经济特区到生态特区 |
一、海南的尴尬处境:经济特区与生态省 |
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创建海南生态特区 |
三、举全国之力,齐心共建海南生态区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意义 |
一 选题由来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商代农业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所用材料、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一 所用材料及处理 |
二 研究方法及途径 |
三 创新点 |
第五节 内容与结构 |
第一章 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生产环境 |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环境 |
一 气候温暖湿润 |
二 自然资源丰富 |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社会环境 |
一 社会重视农业生产 |
二 集体协作的农业生产方式 |
三 青铜工具的使用 |
小结 |
第二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上) |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黍作 |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主粮——黍 |
二 商代中原地区黍的栽培技术 |
三 商代中原地区浓郁的黍文化 |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麦作 |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麦遗存 |
二 商人重麦 |
三 商代中原地区麦的栽培技术 |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粟作 |
一 甲骨文中的粟 |
二 谷物的脱粒和储藏 |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菽作 |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菽遗存 |
二 甲骨有菽 |
三 商代中原地区菽的栽培技术 |
小结 |
第三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下) |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稻作 |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稻 |
二 甲骨有“稻” |
三 商人重稻 |
四 商代中原地区稻的栽培技术 |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麻作 |
一 “父(?)”考释 |
二 先秦文献记载的大麻 |
三 先秦考古发现的大麻 |
四 大麻栽培技术 |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
一 先秦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 |
二 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特点及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时 |
第一节 先秦农时观 |
第二节 商代历法概况 |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时观 |
一 商代中原地区农时的具体内容 |
二 商代中原地区农时的特点 |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月令 |
一 先秦月令 |
二 商代中原地区月令的特点 |
小结 |
第五章 商代中原地区的农业自然灾害 |
第一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旱灾 |
一 传世文献记载的商代旱灾 |
二 甲骨文中的商代旱灾 |
三 商代中原地区发生旱灾的考古证据 |
四 商代中原地区旱灾引发的次生自然灾害 |
五 商代中原地区旱灾对社会的影响 |
第二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蝗灾 |
一 中原地区的蝗灾 |
二 甲骨文中的蝗灾 |
三 商代中原地区蝗灾发生的时间 |
四 商人对蝗灾的认识及应对 |
第三节 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灾 |
一 甲骨文所反映的商代中原地区的水灾 |
二 商代中原地区应对水灾的措施 |
第四节 商代中原地区鸟兽之灾 |
一 商代中原地区的环境致鸟兽众多 |
二 应对鸟兽之灾的措施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全新世的相关研究 |
1.2.1 国外全新世研究的进展 |
1.2.2 国内全新世研究进展 |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 |
1.4 论文选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4.3 研究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理概况 |
2.1 宁绍平原地质、地理概况 |
2.2 长江三角洲地质、地理概况 |
2.3 全新统的底界 |
2.3.1 第一硬质粘土层的分布特征 |
2.3.2 第一硬质粘土层的年代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2 年龄测定 |
3.3 孢粉分析 |
3.4 孢粉绝对丰度分析 |
3.5 粒度分析 |
3.6 磁化率分析 |
3.7 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
第4章 研究结果 |
4.1 河姆渡孔研究结果 |
4.1.1 河姆渡孔岩性描述 |
4.1.2 河姆渡孔年代框架 |
4.1.3 河姆渡孔粒度特征 |
4.1.4 河姆渡孔磁化率特征 |
4.1.5 河姆渡孔有机碳同位素特征 |
4.1.6 河姆渡孔孢粉、藻类分析结果 |
4.2 崧泽孔研究结果 |
4.2.1 崧泽钻孔岩性描述 |
4.2.2 崧泽孔粒度特征 |
4.2.3 崧泽孔磁化率特征 |
4.2.4 崧泽孔孢粉分析结果 |
第5章 宁绍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及其意义 |
5.1 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1.1 河姆渡孔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1.2 崧泽孔硬质粘土层的生物化石特征 |
5.2 第一硬质粘土层形成时的沉积环境与气候条件 |
5.2.1 高含量淡水藻类指示第一硬质粘土层为水成环境 |
5.2.2 孢粉、藻类组合的变化指示硬质粘土层发育具有阶段性 |
5.2.3 孢粉组合特征指示末次盛冰期气候存在温暖湿润的阶段 |
5.2.4 高含量淡水藻类组合是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 |
5.2.5 季风的影响造成了硬粘土层与下蜀黄土沉积环境的差异 |
第6章 宁绍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古植被变化及沉积环境 |
6.1 植被是环境的良好指示剂 |
6.2 宁绍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变化 |
6.2.1 河姆渡孔孢粉资料所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
6.2.2 崧泽孔孢粉资料所反映的古植被与古气候 |
6.3 沉积环境的演化 |
6.3.1 河姆渡孔冰后期以来沉积环境的变化 |
6.4 河姆渡孔有机碳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古环境信息 |
第7章 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
7.1 优越的气候条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
7.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
7.2.1 阿卡得王朝的衰落 |
7.2.2 玛雅文明的衰落 |
7.2.3 河姆渡文化在河姆渡遗址的消失 |
7.3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版说明 |
图版1 |
图版2 |
图版3 |
图版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时空 |
三、研究综述 |
(一) 史籍中的庄蹻入滇 |
(二) 今人着述、研究论文中的庄蹻入滇 |
四、研究趣旨 |
第一章 金道锡行与司马迁经略西南夷 |
第一节 庄蹻入滇之前西南夷地区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楚国与西南的交通往来 |
第三节 先秦、汉时期西南夷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
第四节 司马迁经略西南夷始获庄蹻入滇一事 |
第二章 庄蹻入滇起因、时间考 |
第一节 秦、楚的崛起 |
第二节 秦夺巴蜀布局天下 |
第三节 楚国屡见欺于秦国 |
第四节 射猎者说与楚伐秦得枳 |
第五节 楚将军庄蹻领兵考 |
第六节 楚得枳而国亡 |
第七节 楚国复强与王翦灭楚 |
第三章 黔中地望与庄蹻归报无路考 |
第一节 巴黔中与楚黔中 |
第二节 秦、楚相争黔中 |
第三节 《华阳国志》所载庄蹻泝沅水路线考谬 |
第四章 庄蹻离郢伐秦克枳入滇路线分析 |
第一节 楚国在峡江地区的进退 |
第二节 历史时期长江、清江、乌江的通航 |
第三节 历史时期沅水流域的通航 |
第四节 庄蹻道塞不通出夜郎考 |
第五章 庄蹻率军远征后勤保障可行性探究 |
第一节 历史时期楚国的交通概况 |
第二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陆运的可行性研究 |
第三节 疫病和猛兽对庄蹻远征的影响 |
第四节 庄蹻远征后勤物资的水运保障研究 |
第六章 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的探析 |
第一节 秦对中国统一及秦崩溃后的遗产 |
第二节 汉承秦制与汉之为汉 |
第三节 王朝与“西南夷” |
第四节 庄蹻入滇的深远意义 |
余论 庄蹻入滇与民族融合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对今后研究方向略作展望 |
致谢 |
四、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年(第3卷)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沙群岛海域生物礁碳酸盐岩沉积学研究[D]. 赵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0(10)
- [2]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3]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 杨煜达. 复旦大学, 2005(07)
- [4]《海洋地质研究动态》1984年总目录[J]. 本刊编辑部. 海洋地质动态, 1984(12)
- [5]《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论文作者群的统计与分析[J]. 文凤英,张光威,马建华,周立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8(04)
- [6]冲绳海槽晚更新世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的若干特征[D]. 曹奇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2(01)
- [7]海南岛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 ——以植物和动物变迁为研究视角[D]. 颜家安.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8]商代中原地区农业研究[D]. 张军涛. 郑州大学, 2016(08)
- [9]宁绍平原及邻区晚更新世以来的孢粉学研究及古环境意义[D]. 覃军干. 同济大学, 2006(03)
- [10]庄蹻入滇与国家统一[D]. 林海涛. 云南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