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ibbsite-Type Bauxite in Zhangpu of Fujian Province and in Penglai of Hainan Island(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飞,邓军,刘学飞,张起钻,李中明,康微,蔡书慧,李宁[1](2012)在《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我国铝土矿矿产时空分布广,类型多样,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对促进铝土矿地质学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铝土矿矿床分类、铝土矿的矿体形态与内部结构、矿体层序、物质组成、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因机制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铝土矿地质学的研究进展,阐释了我国铝土矿的部分特征,提出了近年我国铝土矿研究的部分新方法与观点;应用铝土矿中碎屑锆石U-Pb和Lu-Hf同位素特征,判识了多个喀斯特型铝土矿集中区的物质来源,提出多数喀斯特型铝土矿多具有异源特征,与区域重大地质事件具有成因联系,是洋陆俯冲、大陆漂移以及集中风化等多因耦合的结果。提出了我国喀斯特型铝土矿迁移机制,认为华北板内铝土矿(山西、河南)成因机制主体为"离子结晶与碎屑沉积"综合成因;而华南铝土矿(贵州、广西)成因机制主体为"离子结晶"成因。
高兰,王登红,熊晓云,易承伟[2](2014)在《中国铝矿成矿规律概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铝矿资源丰富,铝土矿占绝对优势。铝土矿集中分布于山西、河南、贵州和广西等19个省(区市)。矿床类型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其次为堆积型;成矿时代以晚古生代为主,其次是新生代;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稳定陆块环境最为特色。本文从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矿床类型、成矿区带和成矿系列划分等方面深入总结了全国铝土矿成矿规律,划分了15个成铝区带,厘定了7个铝矿成矿系列,圈定了7个重要矿集区,为全国铝土矿资源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平,廖友常[3](2014)在《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文中提出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的区域成矿模式概括如下:志留纪末的广西运动和泥盆纪末的紫云运动等,可能都是在峨眉地幔柱演化的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因地幔柱向地壳大量输送物质和辐射能量,从而引发的地壳升降运动,在此期间,全区大面积抬升,形成长期隆起区;泥盆纪末准平原化;早石炭世岩关期气候湿热,暴露地表的早古生代岩石全面红土化、钙红土化,形成的含三水铝石红土风化壳物质,为沉积型铝土矿提供了物源。修文及息烽—遵义沉积区,于早石炭世大塘期早—中期沉积了铝土矿含矿岩系—九架炉组。绥阳—正安—道真沉积区,在晚石炭世的黄龙组石灰岩沉积并钙红土化之后,于马平期沉积了铝土矿含矿岩系的大竹园组。3个沉积区的铝土矿含矿岩系,都是在以陆相为主的环境中沉积形成的。在成岩阶段,铝土矿中的三水铝石逐渐变质为硬水铝石。由于各沉积区形成含三水铝石红土风化壳的母岩不同,由此沉积而成的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也就有所差异。
高兰,王登红,熊晓云,齐帅军,易承伟,夹少辉[4](2015)在《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铝土矿资源现状、成因类型、预测类型、资源潜力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中国铝土矿划分为古风化壳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3大矿床成因类型,对应于铝土矿3大预测类型;根据中国铝土矿查明资源储量和预测资源量分布,从成铝区带、省区市和主成矿期3个层面,重点分析了中国铝土矿资源潜力,提出中国南方红土型铝土矿和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是今后主要的找矿方向。
温同想[5](1996)在《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文中指出河南铝土矿为上古生界石炭系本溪组的G层铝土矿,分布在三门峡—郑州—平顶山这个三角地带。底板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或上寒武统的碳酸盐岩,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床。化学成分以高铝、高硅、低铁、中低铝硅比为特征。全省平均Al2O365.28%,SiO211.57%,Fe2O34.14%,铝硅比5.64。总体上讲,化学成分比较稳定,(Al2O3+SiO2+Fe2O3)一般为80%~82%,铝土矿的形成明显受岩溶古地形的控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全省平均含铝岩系厚11.42m,铝土矿厚3.83m;但含铝岩系最大厚度为68.34m,铝土矿最大厚度为57.95m。溶斗中的厚大矿体一般铝硅比较高。在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作了分区描述后,对铝土矿成矿地质条件,含铝岩系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和铝土矿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做了总结归纳,并建立了成矿模式。作者认为:要把“G层”铝土矿归结为由某一种方式形成的意见是不可取的。铝土矿的成矿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残留下来的红土风化壳型,也有钙红土-沉积型、浊流堆积型和胶体化学沉积型。以钙红土-沉积型为主;钙红土风化壳形成之后,受到破坏经过短距离搬运再沉积下来。浊流堆积是钙红土-沉积型的一种特殊类型,胶体化学?
钟海仁,孙艳,杨岳清,王登红,黄凡,赵芝[6](2019)在《铝土矿(岩)型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土矿常共伴生Li、Zr、Nb、Sc等三稀元素,是潜在的巨大沉积型锂资源库。铝土矿中锂的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研究,对丰富发展锂矿成矿理论和实现铝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意义重大。文章系统收集了中国山西、河南、广西、贵州、云南和重庆等地区铝土矿床的地球化学、矿物学、年代学资料,探讨了锂的赋存、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和综合利用前景。黔北、渝南、豫西、晋中北铝土矿区的古风化壳沉积型富锂铝土矿(岩),成矿时代为晚石炭世本溪期和中二叠世梁山期,锂主要富集于含矿岩系中、下部致密块状铝土岩(高铝黏土岩)-硬质黏土岩中,其A/S值为1.1~1.8,w(SiO2)为25%~45%,w(Al2O3)介于35%~55%,而在土状铝土矿中w(Li)偏低。锂主要以离子交换和离子吸附2种形式赋存在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等黏土矿物中,并且当黏土矿物含量高、种类多时,w(Li)更高。铝土矿(岩)型锂是沉积型锂资源的重要而巨大的来源,黏土提锂在实验和工业上的进展为铝土矿中锂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乔龙[7](2016)在《右江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构造演化及铝土矿成矿作用》文中指出本研究论文通过对右江盆地及其周缘地区碎屑岩、岩浆岩以及铝土矿开展显微镜观察、XRD分析,地球化学元素分析以及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测试、39Ar-40Ar年龄测试以及裂变径迹等研究系统阐述了区域构造活动事件及相关动力学机制,并对晚二叠世沉积型铝土矿和第四纪风化堆积型三水铝土矿成矿作用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通过对右江盆地东南部大容山花岗岩带中继承锆石年龄与华夏板块、扬子板块碎屑沉积年龄图谱、Hf同位素及其TDM2模式图综合对比,判定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的构造界线位于大容山地区北部。对右江盆地东缘中下泥盆统中的碎屑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测试,识别出右江盆地碎屑沉积年龄图谱特征记录了960 Ma、440 Ma主要构造活动事件。对晚二叠世沉积铝土矿代表性区域的样品进行了XRD测试,地球化学主微量测试和锆石年代测试,分析出铝土矿物质来源主要是与岛弧相关的火山喷发物质或者中酸性岩浆风化的产物。对于大容山花岗岩综合进行锆石U-Pb年龄测试、39Ar-40Ar年龄测试,得出大容山花岗岩主要侵入活动发生于250 Ma的结论,大容山花岗岩经过期反复的岩浆侵位并经历了长期的冷却过程;对早中三叠统地层碎屑沉积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试,不同时期锆石年龄物质来源有所差异;综合岩浆岩、地层、构造等方面证据,构建了印支期陆陆碰撞模型,包括板片断离-地壳熔融、逆冲推覆-盆地充填、双向挤压-盆内褶皱三个阶段。对区域内燕山期岩体进行了精确的年代学测试,确定了右江盆地东缘燕山期两期岩浆活动的精确时间为158 Ma和100 Ma,该年龄代表了太平洋板块俯冲与伸展活动的具体时间;以右江盆地区域内花岗岩与铝土矿为研究对象进行锆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证明广西地区在中生代后期存在广泛的地壳伸展。对桂中地区区域内岩浆岩、碎屑岩开展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裂变径迹年龄反演模式图显示区域地壳在中新世(10 Ma)快速抬升与剥露,形成桂中汇水盆地和风化型三水铝土矿;区域250 Ma大容山S型花岗岩和100 Ma花岗岩遭受风化剥蚀,为区域红土风化型三水铝土矿主要来源,区域内沉积碎屑岩层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构建了风化物质异地堆积成矿模型。
侯莹玲[8](2017)在《用合山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示踪桂西晚二叠世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质来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成矿来源是铝土矿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铝土矿成矿理论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对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源研究主要依赖于对铝土矿的地球化学分析,但铝土矿的成矿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传统意义上的不活动元素的活动性可能已经发生一定程度变化,所以导致铝土矿自身的地球化学特征在示踪其物源时存在多解性和局限性。同时也说明,过去单一常规的地球化学手段难以解决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源争议。铝土矿通常与一些碎屑岩紧密共生,这是全世界喀斯特型铝土矿的共同特点。本博士论文研究试图另辟蹊径,利用与喀斯特型铝土矿共生的碎屑岩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来探索铝土矿的物质来源。桂西铝土矿是我国重要的铝矿产资源基地,具有喀斯特型铝土矿和堆积型铝土矿矿床共存的独特组合,经过长期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为深入研究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物源打下了良好基础。从上世纪80年代起,前人对桂西喀斯特型铝土矿的成矿母岩先后提出了4种截然不同的认识(即:茅口组灰岩、古陆、峨眉山玄武岩和酸性岩),但这一科学问题仍然悬而未决。桂西喀斯特型铝土矿位于古生代巨厚碳酸盐岩系内茅口组灰岩古喀斯特面之上,属于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含铝碎屑岩的一部分;在野外某些剖面上可以观察到岩性从泥质岩-粘土岩-铝土质粘土岩-粘土质铝土岩-铝土矿的连续变化,这在宏观地质上暗示着合山组碎屑岩与铝土矿可能具有相同的源区。本文在对桂西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进行详细野外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那豆和大陆两个典型剖面,对共计18件铝土矿和碎屑岩样品进行系统的全岩矿物、主微量、Nd同位素和碎屑锆石U-Pb定年及微区Hf和O同位素测定,厘定合山组碎屑岩与铝土矿的物源的联系,利用合山组碎屑岩的元素-同位素特征示踪桂西上二叠统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并讨论了其在地球化学和区域构造演化的意义。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3个碎屑岩和3个铝土矿样品中约有70%95%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在250 Ma280 Ma范围,所有样品碎屑锆石年龄谱均获得单一的峰值,峰值皆在260 Ma左右,且碎屑岩和铝土矿的碎屑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基本一致。碎屑岩和铝土矿具有相似的全岩εnd(t)和碎屑锆石εhf(t)值,这从地球化学上证实了合山组碎屑岩和铝土矿具有相同源区的推论。由于合山组含铝碎屑岩系夹于古生代巨厚灰岩层中,且3个碎屑岩和3个铝土矿样品碎屑锆石年龄峰值、加权平均年龄与合山组铝土矿的沉积年龄(259.8±0.4ma)基本一致,指示铝土矿的成矿母岩可能为一套火山岩,这也得到碎屑岩中丰富的火山碎屑的支持。桂西晚二叠世喀斯特铝土矿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值96.899.2,接近100,为极端的化学风化产物;而共生的碎屑岩化学蚀变指数cia为67.490.9,平均值为79.4,只遭受了中等程度的化学风化,选择与铝土矿同源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进行源区示踪更有可靠性。12件碎屑岩样品的主微量元素特征显示铝土矿母岩以酸性岩类为主。碎屑岩具有高的al2o3/tio2(25132),与酸性火山岩的al2o3/tio2值(2170)相似。另外,在th-hf-co沉积岩原岩类型判别图上,碎屑岩样品点基本落入酸性火山岩区;在nb/y-zr/tio2火山岩类型判别图上,碎屑岩样品基本落入流纹岩和流纹质英安岩的区域。结合碎屑岩中大量呈尖角状或弧面状碎屑形态,甚至部分具有港湾熔蚀结构的石英,推测桂西铝土矿的原岩为一套酸性火山岩铝土矿和碎屑岩的全岩?nd(t=260ma)为-7.6-3.5,二阶段nd模式年龄为1500ma左右;在140颗碎屑锆石中,有130颗具有负的?hf(t)值(-26.7-0.6),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以1300ma1700ma为主。36个碎屑锆石原位o同位素数据,有34颗碎屑锆石的δ18o值为+5.6‰+10.3‰,这些特征都说明铝土矿的原岩是古老地壳重熔的产物。碎屑锆石微量元素的th/nb-hf/th和th/u-nb/hf构造判别图显示铝土矿的成矿母岩具有岩浆弧特征。碎屑岩具有明显的nb、ta和ti的负异常,且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图与典型大陆岩浆弧酸性岩—海南岛中二叠酸性岩浆岩相似,这进一步显示铝土矿的物源可能为自大陆岩浆弧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和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排除了源区为茅口组灰岩和古陆的可能性,全岩nd同位素和锆石微区hf-o同位素数据表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基性岩和酸性岩)不是铝土矿主要源区。结合华南地区晚二叠世的古地理重建和海南岛二叠纪大陆弧岩浆岩的广泛分布,本文认为桂西铝土矿的物源主要为华南西南缘古特提斯二叠纪大陆岩浆弧酸性火山岩,这一成果回答了该区争论不休的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源问题,也为桂西铝土矿进一步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合山组碎屑岩和铝土矿地球化学的对比研究还揭示了沉积岩中一些传统的不活动元素在极端化学风化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发现,在遭受极端风化后的铝土矿中,传统的不活动元素Al,HREE,Ce,Nb和Ta的行为发生了变化。相对于中等风化的碎屑岩,极端风化的铝土矿具有更低的Al2O3/TiO2,更富集HREE,并呈现明显的Nb、Ta、Ti正异常和Ce正异常。这些行为的变化,多与极端风化下副矿物的产生相关。本研究首次提出桂西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源来自古特提斯北缘岩浆弧的观点,为古特提斯北缘岩浆弧的可能存在提供了沉积证据,这对认识古特提斯洋演化和华南地区西南缘的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盛章琪[9](1989)在《中国红土型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中粘土矿物的演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粘土是铝土矿的主要伴生矿物,本文论述了中国红土型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中粘土的类别、产出状态和垂向及侧向演化规律。认为铝土矿中的粘土矿物主要是风化壳中继承性粘土,它经历了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及后生或表生作用的长期地史演化。是铝土矿成矿的直接物源,大量事实证明1:1型粘土可以转化为三水铝石或一水硬铝石及勃姆矿;同时也可见到2:1型粘土→1:1型粘土→铝土矿的证据。
刘平,廖友常[10](2013)在《试论遵义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的分带性及形成机制》文中认为遵义铝土矿带早石炭世沉积型铝土矿及其含铝岩系,皆沉积—堆积在紫云运动(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时期形成的略微向南倾斜的夷平面上,其中的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具有明显分带性。铝土矿及其含矿岩系的原始物质,主要是由下奥陶统湄潭组伊利石页岩形成的含三水铝石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的分带性与红土风化壳物质搬运的距离有关,近处、高处为高铁铝土矿,远处、低处为低铁铝土矿。总体来看,搬运距离较短,属近源搬运、沉积—堆积而成的。
二、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ibbsite-Type Bauxite in Zhangpu of Fujian Province and in Penglai of Hainan Island(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ibbsite-Type Bauxite in Zhangpu of Fujian Province and in Penglai of Hainan Island(论文提纲范文)
(1)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铝土矿矿床分类 |
2.1 分类体系 |
2.2 中国铝土矿矿床分布与类型 |
3 矿体结构与共生矿产 |
3.1 矿体层序 |
3.2 品位-吨位曲线 |
3.3 共生矿产 |
4 矿物组成与演化序列 |
5 元素特征与伴生矿产 |
5.1 元素组成与空间变化 |
5.2 伴生矿产与赋存状态 |
6 成矿物质来源 |
7 成矿古地理与成矿环境 |
7.1 成矿期古地理 |
7.2 成矿环境 |
8 成矿机制 |
9 结语 |
(2)中国铝矿成矿规律概要(论文提纲范文)
1 铝土矿资源特点 |
1.1 中国铝土矿资源特点 |
1.2 与国外铝土矿资源的对比 |
2 铝土矿矿床类型 |
2.1 前人工作概述 |
2.2 中国铝土矿矿床类型及矿床式 |
2.3 中国重要铝土矿矿床及其主要特征 |
2.4 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矿层划分 |
3 成铝区带划分 |
4 中国铝土矿时空分布规律 |
4.1 时间分布规律 |
4.1.1 早石炭世 |
4.1.2 晚石炭世 |
4.1.3 中二叠世 |
4.1.4 晚二叠世 |
4.1.5 中晚三叠世 |
4.1.6 古近纪—新近纪 |
4.1.7 第四纪 |
4.2 空间分布规律 |
4.2.1 主成矿期的空间分布 |
4.2.2 含铝岩系垂向空间分布 |
4.2.3 铝土矿成矿演化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
4.3 铝矿矿床成矿系列划分 |
5 问题讨论 |
5.1 铝土矿伴生钨和锂 |
5.2 煤下铝的地质找矿问题 |
6 主要结论 |
(3)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 黔中—渝南石炭纪沉积型铝土矿的分布 |
2 区域地质地貌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貌 |
3 铝土矿含矿岩系概况 |
3.1 铝土矿含矿岩系特征 |
3.2 含矿岩系下伏地层 |
3.3 含矿岩系上覆地层 |
3.4 含矿岩系保存状况 |
4 铝土矿矿床地质特征 |
4.1 铝土矿矿体特征 |
4.2 铝土矿矿石结构构造 |
4.2.1 矿石结构 |
4.2.2 矿石构造 |
4.3 铝土矿矿石类型 |
4.3.1 矿石自然类型 |
4.3.2 矿石工业类型 |
4.4 铝土矿矿物成分 |
4.4.1 铝矿物 |
4.4.2 粘土矿物 |
4.4.3 铁矿物 |
4.4.4 钛矿物 |
4.4.5 稳定重矿物 |
4.4.6 稀土矿物 |
4.4.7 硫化矿物: |
4.5 铝土矿矿石化学成分 |
4.5.1 铝土矿的主要化学成分及稀散元素 |
4.5.2 铝土矿的稀土元素 |
4.6 铝土矿床成因类型 |
5 铝土矿成因 |
5.1 修文沉积区 |
5.2 息烽—遵义沉积区 |
5.3 绥阳—正安—道真沉积区 |
6 区域成矿模式 |
7 区域找矿模型 |
7.1 区域控矿条件 |
7.2 区域找矿标志 |
7.3 区域找矿模型 |
(4)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铝土矿资源现状 |
1.1 铝土矿储量相对集中 |
1.2 铝土矿矿床类型以古风化壳沉积型为主,矿床规模以大中型为主 |
1.3 铝土矿矿石以一水硬铝石为主,矿石多属中低硅铝比 |
1.4 铝土矿共伴生矿产较多 |
1.5 铝土矿资源储量逐年增长,优质红土型铝土矿仍然匮乏 |
1.6 铝土矿找矿前景大 |
1.7 优质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较高 |
2 铝土矿成因类型 |
2.1 划分方案 |
2.2 成因类型 |
2.2.1 古风化壳沉积型 |
2.2.2 堆积型 |
2.2.3 红土型 |
3 铝土矿预测类型 |
3.1 铝土矿预测类型 |
3.2 铝土矿预测亚类型 |
4 铝土矿资源潜力分析 |
4.1 成铝区带及铝土矿资源潜力 |
4.2 省区市铝土矿资源潜力 |
4.3 各成矿期铝土矿资源潜力 |
5 找矿工作建议 |
5.1 中国南方红土型三水铝土矿地质找矿 |
5.2 中国北方煤下铝土矿地质找矿 |
5.3 铝土矿伴生元素的综合利用 |
6 主要结论 |
(6)铝土矿(岩)型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锂资源现状分析 |
2 中国铝土矿(岩)的类型和分布 |
3 中国铝土矿(岩)中锂等伴生元素的分布 |
3.1 中国主要含锂铝土矿(岩)带的分布 |
3.2 含锂铝土矿(岩)的形成时代及沉积环境 |
3.3 铝土矿(岩)不同结构层位中的锂分布特征 |
3.4 不同类型铝土矿(岩)石中锂的分布特征 |
3.5 锂的分布和铝土矿(岩)化学成分的关系 |
3.5.1 锂和主要元素的关系 |
3.5.2 锂和微量元素的关系 |
3.6 铝土矿(岩)中锂的赋存状态探讨 |
4 铝土矿(岩)中锂的综合利用前景分析 |
5 结论 |
(7)右江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构造演化及铝土矿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性 |
1.5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区域断裂 |
2.1.2 区域褶皱 |
2.2 地层层序与分布 |
2.2.0 早古生代地层 |
2.2.1 晚古生代地层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分布 |
2.3.1 侵入岩分布特征 |
2.3.2 火山岩分布特征 |
3 基底界线划分 |
3.1 构造界线争议 |
3.2 区域地质与取样 |
3.3 继承锆石特征 |
3.4 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分析 |
3.5 区域地壳属性与结论 |
4 泥盆纪沉积作用 |
4.1 泥盆纪碎屑沉积与采样 |
4.2 碎屑锆石年龄特征 |
4.3 Hf同位素 |
4.4 盆地沉积与物源 |
5 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与沉积铝土矿 |
5.1 二叠纪沉积铝土矿与岛弧作用 |
5.1.1 矿床地质与采样 |
5.1.2 矿物组成与结构构造特征 |
5.1.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5.1.4 碎屑锆石年代学 |
5.1.5 Hf同位素 |
5.1.6 成矿物质来源 |
5.1.7 构造指示意义 |
5.2 印支期岩浆活动与碎屑沉积 |
5.2.1 岩浆活动时代与成因 |
5.2.2 三叠纪碎屑沉积 |
5.3 构造演化过程 |
6 燕山期岩浆活动与区域伸展 |
6.1 岩浆活动时代 |
6.2 构造热事件 |
6.3 侏罗-白垩纪碎屑沉积 |
7 新生代地壳抬升与风化型铝土矿 |
7.1 新生代地壳抬升与风化过程 |
7.2 风化型三水铝土矿 |
7.2.1 矿床地质 |
7.2.2 结构构造特征 |
7.2.3 矿物成分特征 |
7.2.4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
7.2.5 锆石年代学特征 |
7.2.6 物质来源分析 |
7.2.7 成矿作用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与成果 |
8.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用合山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示踪桂西晚二叠世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质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铝土矿的分类和分布 |
1.2 铝土矿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铝土矿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铝土矿的研究现状 |
1.2.3 铝土矿物源研究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完成工作量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分析方法 |
2.1 岩石粉末样的制备 |
2.2 全岩分析 |
2.2.1 X-射线粉晶衍射 |
2.2.2 主量元素 |
2.2.3 微量元素 |
2.2.4 Nd同位素 |
2.3 锆石U-Pb年代学 |
2.3.1 LA-ICP-MS分析 |
2.3.2 SIMS U-Pb定年分析 |
2.4 锆石原位微区Lu-Hf和O同位素 |
2.4.1 LA-ICP-MS锆石Lu-Hf同位素 |
2.4.2 SIMS锆石O同位素 |
第3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及采样位置 |
3.1 区域地质介绍 |
3.1.1 地层 |
3.1.2 桂西地区岩浆岩分布 |
3.1.3 桂西地区的构造 |
3.1.4 右江盆地演化与铝土矿沉积 |
3.2 桂西喀斯特铝土矿的矿床特征 |
3.2.1 矿区地质特征 |
3.2.2 采样剖面矿床地质特征和采样位置 |
第4章 铝土矿和碎屑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
4.1 样品描述 |
4.2 矿物学特征 |
4.3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 |
4.3.2 微量元素 |
4.3.3 元素关系 |
4.4 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
4.5 锆石Lu-Hf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6 锆石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7 全岩Nd同位素 |
第5章 铝土矿的物质来源讨论 |
5.1 化学风化指数与沉积物物源示踪 |
5.2 铝土矿和碎屑岩中的碎屑锆石成因 |
5.3 铝土矿和碎屑岩来自同一源区 |
5.4 铝土矿的母岩岩性特征 |
5.4.1 成矿母岩为火山岩 |
5.4.2 铝土矿的源区母岩为酸性岩石 |
5.4.3 铝土矿母岩为古老地壳重熔的产物 |
5.4.4 成矿母岩的大陆岩浆弧特征 |
5.5 铝土矿的源区 |
5.5.1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华夏古陆和扬子北缘的排除 |
5.5.2 铝土矿的源区可能为古特提斯北缘 |
第6章 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元素活动性和华南地区古特提斯岩浆弧的沉积记录 |
6.1 铝土矿成矿过程中元素活动性讨论 |
6.1.1 极端风化中Al_2O_3/TiO_2比值变化 |
6.1.2 铝土矿中Nb,Ta,Ti的富集 |
6.1.3 铝土矿中HREE的富集 |
6.1.4 铝土矿中Ce的正异常 |
6.2 华南西南缘二叠纪古特提斯岩浆弧的沉积记录 |
6.2.1 华南西南缘二叠纪古特提斯研究现状 |
6.2.2 华南板块南缘古特提斯岩浆弧的沉积记录 |
第7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 |
已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10)试论遵义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的分带性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遵义铝土矿带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的地质及分带特征 |
2.1 仙人岩矿区地质及分带特征 |
2.2 后槽矿区地质及分带特征 |
2.3 苟江矿区地质及分带特征[7] |
3 遵义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的分带性及形成机制 |
3.1 遵义铝土矿带的古地貌特征 |
3.1.1 九架炉组基底地层及岩性特征 |
3.1.2 九架炉组形成时期的地貌特征 |
3.2 遵义铝土矿带含三水铝石红土风化壳的母岩 |
3.3 高铁铝土矿含矿岩系形成机制 |
3.4 低铁铝土矿含矿岩系形成机制 |
4 结论 |
四、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Gibbsite-Type Bauxite in Zhangpu of Fujian Province and in Penglai of Hainan Island(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土矿地质与成因研究进展[J]. 王庆飞,邓军,刘学飞,张起钻,李中明,康微,蔡书慧,李宁. 地质与勘探, 2012(03)
- [2]中国铝矿成矿规律概要[J]. 高兰,王登红,熊晓云,易承伟. 地质学报, 2014(12)
- [3]黔中—渝南沉积型铝土矿区域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J]. 刘平,廖友常. 中国地质, 2014(06)
- [4]中国铝土矿资源特征及潜力分析[J]. 高兰,王登红,熊晓云,齐帅军,易承伟,夹少辉. 中国地质, 2015(04)
- [5]河南石炭纪铝土矿地质特征[J]. 温同想. 华北地质矿产杂志, 1996(04)
- [6]铝土矿(岩)型锂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J]. 钟海仁,孙艳,杨岳清,王登红,黄凡,赵芝. 矿床地质, 2019(04)
- [7]右江盆地及其周缘地区构造演化及铝土矿成矿作用[D]. 乔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8]用合山组碎屑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示踪桂西晚二叠世喀斯特型铝土矿的物质来源[D]. 侯莹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17(09)
- [9]中国红土型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中粘土矿物的演化特征[J]. 盛章琪. 贵州地质, 1989(04)
- [10]试论遵义高铁铝土矿与低铁铝土矿的分带性及形成机制[J]. 刘平,廖友常. 中国地质,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