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

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

一、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自红[1](2014)在《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与孕震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临汾盆地地处山西断陷带的南端,其北部洪洞凹陷和中部临汾凹陷相继在1303年和1695年发生了8.0级和73/4级特大地震,在不到400年的时间内同一盆地发生两次特大地震,是大陆内极为罕见的,因此临汾盆地的成因和深部孕震构造环境,以及深、浅构造的耦合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据此,本文通过在临汾盆地开展的深地震反射、高分辨浅层地震和地震精定位等工作,对临汾盆地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地球动力学过程、深部孕震构造进行了综合研究。论文通过对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研究,揭示出临汾盆地地壳所具有的上、中、下地壳结构特征在纵向上的变化幅度明显不同,表明盆地的构造运动和地壳结构变形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深部;并清晰地给出了盆地基底与莫霍面的起伏变化呈镜像关系,即莫霍面最浅处位于临汾盆地中部的下方,显示出临汾盆地为纯剪拉张盆地模式;由地震资料反应出壳幔过渡带呈多相位复杂强反射及叠层结构特点,表明下地壳底层发育厚约2-3kmm的高、低速物质的变化带,反映出上地幔热物质向地壳侵入的深部过程。根据深地震反射揭示的构造现象结合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得出临汾盆地为典型的“箕状”断陷,盆地内一系列西倾的沉积层不整合地覆盖在一套古老的结晶变质岩之上,显示出该区曾经历过沉积间断和多期构造活动;此外罗云山山前断裂、浮山断裂和由地震反射剖面给出的6条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呈“负花状”构造特征展布,并共同控制了临汾盆地的上地壳结构与构造的形成及其地层沉积。通过绝对定位和双差相对定位方法相结合,对临汾盆地1981-2013年的地震进行了精确定位,揭示出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分布在5-11km和15-27km两个高速层位,表明这两个层位是临汾盆地主要发震层,其地震的孕育与发震主要受罗云山深大断裂控制;由于临汾盆地地壳的高低速层相间结构,尤其是低速层的存在与分布深度,是影响孕震的重要因素;由此进一步表明,地震活动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地壳深部的构造活动和软流圈物质上涌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最后本文根据高分辨浅层地震探测的结果,结合深地震反射探测得到的结论,对所揭示的深部隐伏断裂在第四系的展布特征及其活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横跨盆地内的汾西断裂、汾东断裂、曲亭断裂和淹底断裂在浅部均错断了早第四纪地层,为第四纪以来的隐伏活动断裂,其深部与深地震反射剖面所揭示的深部断裂存在上、下一致的对应关系,因此,这些断裂应是临汾市防震减灾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断裂。上述研究成果刻画了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活动断层在地壳深部的延伸情况以及深浅构造耦合关系,揭示了研究区的主要发震层位以及发震构造。为进一步研究大陆动力学背景提供了地震学证据。

李玉林[2](1983)在《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四川地震工作的实际出发,通过理论模型计算,论证了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山区剩余静校正是影响叠加速度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高叠加速度的精度,获得较高精度的速度谱,应该采取速度谱—剩余静校—速度谱的循环迭代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试处理,并对反褶积、一次剩余静校、二次剩余静校后的速度谱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均方差,取得了与理论模型基本一致的结果。文章最后介绍了实现该方法的处理流程和参数选择问题。本文提出的方法简单易行,完全可以在小型计算机上实现。

王海燕[3](2006)在《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松潘地块北缘的若尔盖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其岩石圈结构变化及其与边缘造山带的构造关系记录着高原向东和东北发展演化的深部信息。若尔盖盆地又处于中国大陆东西及南北构造结合部位,特殊的构造环境使其成为研究中国大陆南北对接及东西转折演化之大陆动力学过程的天然实验室,倍受国际注目。由于松潘地块是我国石油资源开发重新认识的重要新区,作为松潘地块主体部分的若尔盖盆地是研究的重点,急需揭示它的岩石圈内部结构、构造属性,从深部发现资源潜力评价的重要依据。岩石圈的精细结构记录着造山带与盆地的形成过程,其内部的构造几何样式和组合形式反映了构造运动学的发展与演变。因此,要研究盆山构造关系、追踪造山带和盆地的变形过程及动力学,必须揭示岩石圈结构,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是研究岩石圈精细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国际地学界公认该技术在揭示一些典型的构造现象方面扮演了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于国内外没有专门的队伍开展深部地质调查工作,长期以来,深地震反射技术依赖于常规地震勘探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以水平地层和简单地形条件下的地震波传播理论的假设条件。事实上由于深地震反射方法的研究区多集中在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表地质条件复杂、反射资料信噪比低,地下构造倾角大,常规的地震数据处理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针对深地震反射数据资料的特点,如何建立一种实用的技术及处理流程,处理出高质量的反射图像已成为当前深地震反射实际应用中体现效果的重要环节。本论文认真分析常规处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实现了地表基准的动校正和改进的速度分析方法,并根据总结野外监控处理流程和分析对比影响单炮记录的品质因素,经方法和参数的测试工作,最终确定了适合于本工区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利用加入新实现的地表基准的动校正方法和改进速度分析方法的处理流程对RH04-1-2深地震反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较真实可信深地震反射时间剖面,为揭示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研究盆山构造关系、盆地周边造山带形成的地球动力学机制、造山作用方式和运动学过程等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证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方法研究。针对深地震数据和深部复杂地质构造的特点,本人分析了常规地震勘探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即动、静校正问题和复杂地表地质和深部构造条件下的速度估计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实现了适合山区的地表基准的动校正和速度分析方法,并利用理论模型和实例数据证明了改进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二部分是深地震反射数据资料的准备部分和处理。首先了解松潘地块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再根据试验工作确定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案以保证能采集到高质量的深地震反射数据。并通过野外监控处理和分析对比影响单炮质量的品质因素,了解影响单炮质量的因素为各数据处理环节中处理方法和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最后利用加入改进的动校正方法和改进速度分析方法的处理流程对RH04-1-2测线进行处理,得到深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第三部分是深地震反射资料的地质解释。根据处理得到的深地震剖面显示的反射特征,结合其它地球物理资料(重磁和折射资料)及地质资料,对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的盆山构造关系及盆山形成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探讨。最后简明扼要地给出了本次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深地震反射叠加时间剖面的反射特征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若尔盖地块和西秦岭造山带的深部分界线应该在大水弧形构造的南部边界,CDP约为3790左右(对应的野外桩号为4923.5),位于地表分界线南约7.65km。(2)在RH04-1-2时间剖面上双程走时约为2.5s位置出现的一组似层状的反射震相,为三叠系的底界面,按照2.5s以上的地壳的平均速度小于6.0km/s估算,该界面埋深约为7.0km。根据反射特征认为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基底为同一属性。(3)在深地震反射剖面上西秦岭和若尔盖盆地的基底、上地壳、下地壳及Moho面具有相似的反射特征,表明西秦岭造山带和若尔盖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曾经历同一块体的演变过程。(4)盆山构造关系和动力学过程松潘地块于晚三叠世随着昆仑南缘洋盆闭合,拼接到欧亚大陆南缘,成为其大陆边缘。若尔盖盆地作为其前锋与欧亚大陆发生碰撞。深地震反射时间剖面显示的下地壳明显北倾的反射为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发生俯冲碰撞提供了可靠的地震学证据。喜山期以来,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强烈挤压作用,伴随青藏高原的隆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西秦岭-松潘地块向北运动,同时向东逃逸。在向东运移中产生由北西向南东方向的挤压推覆和走向滑动,形成了上地壳的隆起构造。由于地壳内部深度约18~21km存在一个构造滑脱层,使得地壳变形主要发生在上地壳,而下地壳仍保留着印支期构造运动形成的俯冲和逆冲叠覆关系。

杨瑨[4](2020)在《深地震反射剖面时深转换技术及在松辽盆地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与梨树断陷之间是东北地块群与华北板块间重要缝合带穿过的区域,但由于地表沉积覆盖,缺乏精细的深部地球物理结构证据,长久以来缝合带的极性与延伸状态一直不够明确。精细刻画深度结构,厘定松嫩地块与华北板块的浅深接触关系,对于理解并认识松辽盆地形成演化和深部油气资源赋存空间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与经济价值。时深转换的目的是将时间域深度剖面转换成深度域剖面以获取地下构造的真实形态,在反射剖面处理与解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工业勘探开发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时深转换技术,主要借助反射地震资料构建速度场,并通过测井资料等进行标定和验证,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深度域剖面,但是实验深度集中在10km以浅。本文处理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探测目标层深达壳幔边界约30km深度左右,深层反射波走时对速度敏感性差,且缺乏测井资料的约束,难以获得准确的速度结构,如何构建无井约束的深部速度场是本次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基于地质调查项目最新采集获得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在精细处理基础之上,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地壳尺度的纵横向速度变化特点,结合传统速度谱点选,层析反演和单炮正演模拟,通过综合方法获取地震速度信息,不断修正和完善地下速度模型,并将速度模型应用于长岭-梨树段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的时深转换,实现剖面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针对松辽盆地南部断陷区浅深时间域结构特点,对速度提取和验证有关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分析了深地震反射剖面中由地表至Moho面、上地幔等不同深度域速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在研究中发现中深层速度能量弱,易受到外部干扰,速度选择上需要谨慎,同时由于剖面地下穿越断陷带,速度会产生横向突变,对浅、中、深不同深度采用不同手段以提高精度,获得效果更好的地下速度模型,保证不同能量区成像稳定,在时间域向深度域转换过程中结果真实,深度信息准确,达到了深部构造归位的目标。发现缝合带深部通常保留有俯冲残留,其俯冲方向和延伸状态通常控制该区的断陷发育,也是地震速度场识别的主要干扰区,提出在类似断陷盆地发育地区开展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时深转换研究工作的建议。

任隽[5](2012)在《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渭河断陷的成因机理、复杂隆升与沉降、秦岭造山的大陆动力学问题、鄂尔多斯周缘的活动断裂系以及华北地台如何与秦岭微地块乃至与扬子板块的拼合及接触关系,其在地壳深部的岩石圈分层,岩石流变和莫霍面的最新构造形态等研究方面还存在许多关键问题没有解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渭河盆地开展了深地震反射探测,在盆地及邻区包括秦岭褶皱系和鄂尔多斯地台区域开展了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地震折射联合探测研究。通过深地震探测联合剖面研究,首次查明了渭河断陷盆地及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层在地壳深部的延伸情况;地壳深部的速度结构,地壳精细结构,地壳介质特性和深、浅部的构造关系等,为进一步研究渭河盆地构造特征与大陆动力学以及深部孕震构造背景,判明渭河断陷盆地未来中强地震的发震构造提供依据。深地震反射测线布设在渭河盆地的长安区与礼泉县之间,测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南东端(0m桩号)位于长安区太乙宫镇沙场村附近,北西端位于礼泉县骏马镇付官寨附近,测线全长69km,观测点间距为40m,炮点间距为120m。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布设在河南西峡县与陕西长武县之间,测线方向也为北西—南东向。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东南段为秦岭—华山山地,中段为渭河盆地,西北段为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全长约360km。此外,在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的蓝田至淳化区段之间,还布设了为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高分辨地震折射的测线的长度为120km。高分辨地震折射测线布设观测点156个,观测点距平均0.77km,炮点9个(其中和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共用炮点2个),平均炮距12km,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多重追逐相遇观测系统。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在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之外,布设仪器220台套,平均观测点距1.4km,炮点5个,平均炮距约50km。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如下:1.蓝田—西安—淳化高分辨地震折射探测的结果表明,区内基底与盖层的结构具有典型的分区特性。大致以测线的桩号241km和341km为界,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块。其中,桩号241km以南是秦岭褶皱带区,桩号241km—341km之间是渭河断陷盆地,桩号341km以北则是鄂尔多斯地台区,三个分区的边界均为大断裂带或强速度梯度带。秦岭褶皱区和鄂尔多斯地台区的盖层薄,P波速度相对高,基底埋深浅,结构相对简单与完整,秦岭褶皱区的基底出露于地表;而渭河断陷盆地的沉积盖层厚,盖层最深可达6km左右,P波速度非常低,基底埋藏深,断陷盆地的结构甚为复杂。2.西峡—西安—长武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剖面的P波速度结构、构造图像所反映的区内地壳、上地幔也具有明显的分区特性,分区的情况与高分辨地震折射的结果相一致。秦岭褶皱带的地壳厚度约37~38km,地壳的结构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以至出露于地表。鄂尔多斯地台的地壳厚度较大,约为42—43km,地壳的结构也相对简单,结晶基底埋藏浅。渭河断陷盆地的地壳厚度约为32~33km,渭河断陷盆地的莫霍界面相对两侧的鄂尔多斯地台和秦岭褶皱带明显产生了上隆现象。3.根据渭河断陷盆地的深、浅部速度结构、构造图象推测,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和华山山前断裂可能延伸到了中地壳的底部,深度约为22km左右。在测线桩号310~330km之间,存在莫霍界面被错断的情况。沿着莫霍界面被错断的薄弱面,上地幔的高密度热物质侵入到下地壳中。4.结合渭河断陷盆地的石油钻井资料,长安—礼泉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反映了第四系底面TQ、上第三系底面TN2,中第三系底面TN1,下第三系底面TE,结晶基底顶面Tg,C界面,RB界面,Moho界面的反射波组以及倾斜反射事件RA。据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的解译,渭河断陷盆地的上部地壳被一系列穿透深度不等的正断层所切割,形成大地堑镶嵌小地堑或梯状断阶的构造格局;与断陷盆地的中心相对应,还存在一条切穿莫霍界面的深断裂。5.渭河断陷盆地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深部构造条件,莫霍界面相对鄂尔多斯地块突变隆起和上地幔高速物质侵位于下地壳,是该区中强性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背景;渭河断裂、临潼—长安断裂以及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F6断裂很可能是未来中强性地震的重要孕震构造,也是控制渭河断陷盆地中心的断裂构造,这几条断裂具有切割深、规模大的突出特点。乾县—富平断裂切割比较浅,应不具备发生强烈地震的条件。

唐建明[6](2010)在《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21世纪以来在海上油气勘探中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见到良好的勘探效果。近几年来,随着转换波资料采集、处理、解释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陆上转换波勘探技术试验和工业化生产项目呈快速上升趋势,各大石油公司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相关研究。在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学术研讨会上,关于多波多分量研究的学术论文也越来越多(如San Antonio 2007 SEG年会和Las Vegas 2008 SEG年会)。由于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能够获得比纵波勘探更加丰富的岩性、裂缝和流体信息,因而有利于复杂或隐蔽油气藏的勘探。为推动转换波3D3C地震勘探技术的工业化应用进程,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以P波和C波传播特性为基础,针对P波、C波同一观测系统采集,以及方位各向异性研究必须的CMP和CCP面元属性良好分布的要求,结合勘探目标和任务,建立了先进、实用的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参数论证和观测系统设计分析方法。提出了符合目前经济技术条件、完全满足转换波处理、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含气性识别等特殊要求的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集观测系统。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解决了转换波三维三分量资料处理的重定向、坐标旋转、去噪、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处理、速度分析、剩余静校正、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等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了P波和C波各向同性及各向异性处理流程,能同时满足纵横波联合的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及含气性识别的要求。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解释技术:解决了转换波正演模拟、P波和C波标定、时间匹配、波组特征匹配、层位对比追踪技术难题。建立了全波属性概念,形成了纵横波联合的地震资料解释工作流程。多波多分量储层预测技术:建立了纵横波叠前联合自动匹配反演、纵横波叠后同时联合反演、弹性波阻抗反演等关键技术,形成了纵横波联合的岩性识别、优质储层预测技术。多波多分量裂缝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多层介质各向异性介质转换波3D3C正演模拟技术,完善了P波方位各向异性AVAZ、VVAZ裂缝检测技术,建立了C波方位各向异性AVAZ裂缝检测、C波横波分裂相对时差法裂缝检测、C波横波分裂层剥离法裂缝检测技术等裂缝预测新技术。多波多分量含气性检测技术:建立了多子波分解含气性识别、多尺度频率与吸收含气性识别、全波属性含气性识别等技术。多波多分量综合应用方法技术:在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岩石物理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全波属性的川西深层致密裂缝型气藏天然气富集带综合预测和评价方法技术。上述方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川西地区天然气增储上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开发效果,建议的新2井、新3井、新5、新8、新10、新11、新202、新301均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勘探开发成功率由前期的50%上升到89%左右,高产井由前期的不到17%上升到67%以上。

冯许魁[7](2015)在《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关键技术》文中指出针对山前复杂构造区,剧烈起伏的地表和极其复杂的地下构造变形,导致地震资料信噪比低、成像不准,钻探失利的主要原因是构造不落实的地震勘探技术问题,本文系统分析讨论了影响地震成像精度的各个技术因素,提出必须改变传统的基于叠加成像的地震采集、处理技术思路和方法,发展完善适用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采集处理关键技术,突出各个关键技术环节间的一体化结合与配套,最终形成以起伏地表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的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地震勘探配套技术方案,实现了提高地震成像精度和钻探成功率的目的。本研究是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的支持下,开展了“山前复杂构造叠前深度偏移配套技术”子专题研究。其研究内容及重点方向并不是偏移成像方法本身,而是把研究重点聚焦于如何使地震采集和信号处理后的数据,更好地满足叠前偏移成像算法对数据的要求和偏移速度建模方面。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新认识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研究:①在理论分析地震观测系统与叠前深度偏移成像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前复杂构造区叠前成像的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的总体方向是高密度、较宽方位;指出了评价观测系统好坏的主要依据是能否得到目的层反射、能否满足叠前偏移成像算法的要求,是否有利于压制复杂地表产生的噪声和叠前偏移过程产生的噪声;明确提出了多个不同于传统叠加成像时代衡量观测系统的量化参数,如:道密度、目的层CRP覆盖密度(或照明度)、模拟偏移振幅、离散度等等。明确了叠前偏移技术时代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的重点是:在确保一定道密度基础上,优化的重点是目的层照明度和炮、检点分布的空间几何关系。观测系统设计与优化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有效,包括两方面:一方面通过高密度、均匀采集实现波场的无假频,达到压制不均质地表散射噪声、压制偏移方法本身产生的偏移噪声、提高叠前偏移质量和信噪比。另一方面,通过较宽观测方位角设计,不仅实现波场记录的完整性、节约成本,且能避免目前成像技术难以解决的中浅层严重的方位各向异性问题(HTI介质成像问题)。②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偏移算法与成像条件的优缺点,提出了在目前基于走时的地震成像速度反演条件下,只能建立等效的速度模型,难以准确描述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区地层速度变化细节。因此,勘探阶段的地震成像应以高效实用的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为主,而不必追求逆时偏移等高成本的算法。只有在勘探开发程度高、速度模型非常精确时,可以通过逆时偏移提高成像精度。③针对山前复杂起伏地表的地震资料特点,研究了与叠前偏移方法相适应的偏前数据预处理方法及处理重点。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叠后处理的针对性偏前预处理的关键技术及应用方法。主要包括:偏移基准面建立与校正技术、叠前噪声压制技术、数据规则化处理技术等等。④在大量理论模型分析和生产实践测试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复杂构造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成败的关键技术与核心任务是偏移速度场的建立。其关键技术与重点工作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初至层析反演技术。应用野外近地表调查资料约束的浅表层层速度反演与浅表层偏移速度建模,解决由于复杂表层变化带来的地震偏移成像问题,而不能像传统的叠加成像一样通过静校正技术解决地表问题。二是多信息综合中深层初始偏移速度建模技术。在地震地质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及地震-非地震联合反演速度等多种信息,综合建立中深层初始速度模型,确保速度变化的基本规律正确。三是多方法综合速度建模与迭代优化技术。包括偏移与速度分析迭代、网格层析反演等技术,逐步提高速度模型的精度,最终达到偏移聚焦与提高成像质量的目的。四是TTI各向异性偏移参数建模技术。在各向同性偏移速度模型确定的基础上,结合钻井、测井资料,以及偏移迭代,建立各向异性参数模型,才能实现TTI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地震勘探的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应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野外实施,到室内资料处理、成像等一系列技术环节,都需要发展完善或改变传统的、基于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的技术及其应用流程。根据本文的研究与讨论,应用现有成熟技术,通过流程再造、应用创新和集成配套,基本解决了目前复杂构造区地震勘探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问题,形成的以起伏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为核心的山前复杂构造地震采集处理配套技术,在我国西部复杂构造区油气勘探开发中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应用效果。

卢占国[8](2009)在《塔东南若羌构造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塔里木盆地勘探的不断深入,工区也越来越复杂。塔东南若羌构造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地形极其复杂,地表主要为第四系的砾石,结构疏松,冲沟发育,分选极差,表层结构为多套互层结构,散射等不规则次生干扰极为发育,激发与接收条件较差,资料信噪比低,导致构造落实程度低。常规的二维地震采集方法对于复杂的低地信噪比工区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地震资料。此次在认真分析工区特点和该区以往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在采集方法上进行创新尝试,通过对研究区域采集技术应用研究,进一步落实若羌1号构造,同时为下一步塔东南地区及低信噪比区的勘探探索出新的地震采集方法和思路。对于若羌构造带,由于该地区地下构造变化较大,必须综合考虑选取不同构造位置提取地球物理参数,然后根据地球物理参数,利用Klseis论证软件对道距、最大炮检距进行理论论证和分析。重点确定了小道距,高覆盖次数,震检联合横向大组合的采集技术设计思路,在纵向上通过高覆盖次数压制干扰提高信噪比,在横向上通过震源与检波器大组合有效压制侧面干扰和散射干扰。在野外静校正方面,由于研究区以往表层调查基本上全部采用小折射,而工区对于折射波原理不太适用,调查精度会受很大影响。鉴于以往表层调查存在的问题,在实施时加大了表层调查的投入,主要采用高精度的微测井进行表层调查。综合前面的参数选取,使该区地震资料品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地震资料处理方面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振幅处理、反褶积和精细成像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处理技术,使得构造成像效果得到很大改善,构造形态更加清晰。通过对该区所采用的采集技术和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效果。认为目前应用的采集技术在该区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疑难问题,具有较好的可实施性,充分证实了上述方法对于塔东南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徐明才,高景华[9](1999)在《深部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文中认为深部地震资料的处理类似于油气地震资料,但也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在水平叠加处理前后,分别使用强有力的去噪和归位处理技术是获取高质量深部地震剖面的保证。在深地震时间剖面上,强能量条带的分布是大地构造格架的反映。综合测区重磁电等物化探资料进行解释,有利于提高解释精度和进一步探讨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王咸彬[10](2008)在《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前冲断带是世界含油气盆地主要勘探领域,也是近10年来的勘探热点。然而,在该类地区往往是恶劣的地表地形条件和复杂的地下地质构造同体并存,开展地震勘探工作,必将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以准噶尔盆地南缘米泉、阿什里区块为主要攻关靶区,针对勘探技术难点,抓住制约勘探的关键技术,通过方法理论研究和野外地震攻关的实施,地震资料品质有了较大的提高。1、在分析传统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及复杂山前地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模型、面向目标的地震波照明和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2、采用采用多种表层结构调查方法相结合的复杂山前精细表层调查结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针对复杂山地静校正问题突出的特点,采用综合表层结构模型约束下的层析静校正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4、利用高精度遥感信息定量优选物理点,提出了根据激发岩性与激发层速度的匹配关系科学选择激发速度层、根据不同地表岩性分区选择不同的检波器组合方式的精细激发接收技术。5、基于CRS—OIS技术的提高低信噪比资料处理与叠加成像、基于偏移与反偏移的成像策略与偏移成像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叠前道集的信噪比,提高了叠加剖面和偏移剖面的成像质量,有效改善了倾斜反射层、深层及逆掩逆掩断层下的构造成像。通过山前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在方法技术上实现了两大转变:一是数据采集方面实现了由“井深、药量、检波器组合”向“分区分带分段选择采集方式和逐线逐段逐点选择激发条件、基于模型面向目标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精细的表层结构模型调查与复杂山地静校正技术的应用”等技术的转变;二是数据处理方面实现了由“简单去噪、CMP叠加、叠后偏移等技术”向“叠前、叠后联合多域去噪、CRS叠加、叠前时间(深度)偏移等技术”的转变。

二、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与孕震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现状
        1.2.2 地震定位研究现状
        1.2.3 临汾盆地地震研究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研究基础及主要工作量
        1.4.1 论文研究基础
        1.4.2 主要工作量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临汾盆地第四纪活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1.1 区域构造
        2.1.2 区域地层
    2.2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演化
        2.2.1 山西断陷带总体结构
        2.2.2 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发展
    2.3 临汾盆地总体结构和演化历史
        2.3.1 临汾盆地总体结构
        2.3.2 临汾盆地演化历史
    2.4 临汾盆地主要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2.4.1 NNE-NE向断裂
        2.4.2 近EW向或NW向断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3.1 深地震反射剖面测线选取
    3.2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方法
        3.2.1 地球物理模型参数
        3.2.2 采集参数计算
        3.2.3 现场试验
        3.2.4 观测系统与参数
    3.3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技术
        3.3.1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3.3.2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3.4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地壳精细结构和构造
        3.4.1 地震波速度结构基本特征
        3.4.2 临汾盆地地壳反射结构特征
        3.4.3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构造
    3.5 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主要研究结果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临汾盆地第四系精细构造研究
    4.1 浅层地震数据采集
        4.1.1 激发震源的选择
        4.1.2 接收方式和接收条件的选择
        4.1.3 观测系统参数的选择
    4.2 数据处理方法
        4.2.1 干扰类型和特点
        4.2.2 数据处理方法
    4.3 近地表精细速度结构
    4.4 临汾盆地第四系精细构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临汾盆地小震精定位分析
    5.1 双差地震定位法
    5.2 地壳速度模型
        5.2.1 数据资料
        5.2.2 地壳速度模型
    5.3 小震精定位
        5.3.1 资料选取
        5.3.2 小震精定位
        5.3.3 定位精度分析
    5.4 重定位后地震分布特征
        5.4.1 水平空间分布特征
        5.4.2 震源深度分布特征
        5.4.3 地震分布和地震构造的关系
    5.5 地震选取对活动构造认识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临汾盆地深部构造特征与孕震构造环境分析
    6.1 临汾盆地深部构造特征
        6.1.1 临汾盆地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特征
        6.1.2 临汾盆地的形成机制
    6.2 临汾盆地孕震构造环境分析
    6.3 临汾盆地深浅构造关系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3)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深地震反射处理方法研究
        1.1.2 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接触关系研究
    1.2 研究意义
        1.2.1 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方法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若尔盖盆地-西秦岭构造关系研究的意义
    1.3 松潘地块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国内外深地震反射方法的现状及对大地构造学的贡献
    2.1 国外的深地震反射方法的概况
    2.2 国内深地震反射的概况
    2.3 深地震反射方法对大地构造研究的贡献
        2.3.1 地壳的地震反射结构类型
        2.3.2 深反射与若干大地构造模式的关系
    2.4 小结
§3 深地震反射方法数据特点和常规处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3.1 深地震反射资料的特点及常规处理流程
        3.1.1 深地震反射资料的特点
        3.1.2 深地震反射资料的常规处理流程
    3.2 NMO 校正方法基本原理
    3.3 常规速度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3.3.1 速度分析的基本原理
        3.3.2 速度谱的基本原理
    3.4 常规NMO 和速度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
        3.4.1 常规NMO 校正存在的问题
        3.4.2 常规速度分析存在的问题
    3.5 地表基准的NMO 和速度分析方法的提出
    3.6 小结
§4 地表基准的 NMO 校正和改进速度分析方法原理及验证
    4.1 地表基准的NMO 校正方法原理
        4.1.1 加入高程校正的NMO 公式
        4.1.2 地表基准的动校正方法
    4.2 改进的速度分析方法原理
        4.2.1 速度分析的基础
        4.2.2 相关速度谱的基本原理和速度函数
    4.3 理论模型与实例数据验证地表基准的NMO 方法
        4.3.1 理论模型验证
        4.3.2 实例数据验证
    4.4 理论模型与实例数据验证改进的速度分析方法
        4.4.1 理论模型验证
        4.4.2 实例数据验证
    4.5 小结
§5 松潘地块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及数据采集
    5.1 松潘地块地质与地球物理概况
        5.1.1 工区位置及其地理概况
        5.1.2 地震地质条件
    5.2 施工方案
        5.2.1 观测系统的确立
        5.2.2 表层调查
        5.2.3 表层调查成果
    5.3 实验工作
        5.3.1 检波器组合接收试验
        5.3.2 中炮组合激发试验
        5.3.3 大炮组合激发试验
    5.4 试验小结
    5.5 野外施工参数
§6 松潘地块深地震反射剖面野外监控和单炮品质分析
    6.1 野外监控处理基本流程
    6.2 单炮分析
        6.2.1 影响单炮品质的因素
        6.2.2 单炮记录品质分析
    6.3 小结
§7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
    7.1 ProMAX 地震交互处理系统功能简介
    7.2 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
        7.2.1 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流程
        7.2.2 深地震反射资料处理过程
    7.3 小结
§8 深地震反射在若尔盖盆地-西秦岭造山带中的应用研究
    8.1 大地构造背景
    8.2 深地震反射剖面的反射特征
        8.2.1 唐克-合作深地震反射时间剖面的反射特征
        8.2.2 RH04-1-2 段测线深地震反射时间剖面的反射特征
    8.3 RH04-1-2 段深地震反射剖面地质解释
        8.3.1 地层年代
        8.3.2 若尔盖盆地和西秦岭造山带地壳内部的分界点
        8.3.3 基底属性
        8.3.4 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属于同一块体
        8.3.5 盆山接触关系和动力学过程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创新成果结论
        9.1.1 方法研究
        9.1.2 深地震反射数据剖面解释
        9.1.3 地质认识
    9.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深地震反射剖面时深转换技术及在松辽盆地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地质构造背景
    1.4 研究内容
2 时深转换方法原理
    2.1 时深转换速度类型
    2.2 影响时深转换速度的主要因素
    2.3 时深转换速度获取手段
    2.4 小结
3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概况
    3.1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观测系统
    3.2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采集情况
    3.3 野外监控处理
    3.4 小结
4 深地震反射剖面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
    4.1 静校正
    4.2 去噪
    4.3 一致性补偿
    4.4 小结
5 时深转换速度场的建立
    5.1 原始数据分析
    5.2 .地下速度纵向变化特点
    5.3 地下速度横向变化特点
    5.4 速度谱点选及速度优选测试
    5.5 小结
6 长岭-梨树段深地震反射剖面时深转换结果
    6.1 时间剖面精细处理结果
    6.2 不同速度谱的时深转换应用效果对比
    6.3 对特殊区域成像异常的分析及解释
    6.4 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论文的特点
    7.2 论文的主要结论
    7.3 论文的不足
    7.4 今后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深部探测计划与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研究概况
        1.2.2 国内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现状
        1.2.3 地震发震机理、深部孕震构造背景研究的应用
        1.2.4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下深部结构研究综述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本文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
    2.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
        2.1.1 区域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2.1.2 大地构造单元的演化简史
    2.2 区域构造地质和第四纪地质环境
        2.2.1 鄂尔多斯地块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2.2.2 秦岭褶皱系地质构造与第四纪地质环境
        2.2.3 渭河断陷带形成与演化
    2.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3.1 鄂尔多斯地块面状掀斜隆升
        2.3.2 秦岭强烈隆升与掀斜运动
        2.3.3 渭河断陷带强烈沉陷与掀斜运动
    2.4 渭河盆地井下地层
        2.4.1 井下地层的几个问题
        2.4.2 井下地层划分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1 区域重力异常特征
        2.5.2 区域航磁异常特征
第三章 渭河盆地形成机理与构造动力学背景
    3.1 深部地壳活动影响盆地构造
        3.1.1 盆地边缘构造特征
        3.1.2 渭河盆地内部的深、浅构造特征
        3.1.3 渭河盆地基底构造模型
        3.1.4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影响发育的主要活断层
    3.2 新构造运动与地表演化过程
        3.2.1 新构造运动特征
        3.2.2 构造地貌
第四章 渭河盆地深地震反射探测与研究
    4.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与测量
        4.1.1 深地震反射剖面位置
        4.1.2 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测量与定位
    4.2 深地震反射勘探的野外方法
        4.2.1 现场试验
        4.2.2 数据采集方法
    4.3 质保措施与资料质量
    4.4 室内资料处理
        4.4.1 基本数据处理流程
        4.4.2 主要数据处理方法
        4.4.3 由资料处理获得的地震波速度结构
    4.5 深地震反射剖面资料分析解释
        4.5.1 深地震反射叠加剖面的基本特征
        4.5.2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断裂特征
        4.5.3 盆地深部构造解释及意义
第五章 渭河盆地及邻区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和高分辨折射剖面联合探测与研究
    5.1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测线位置
    5.2 观测系统
    5.3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野外工作方法
        5.3.1 地震仪器和工作方式
        5.3.2 钻井爆破
        5.3.3 完成的工作量和数据质量
    5.4 高分辨地震折射资料处理
        5.4.1 高分辨地震折射数据
        5.4.2 有限差分初至波成像
        5.4.3 时间项反演
    5.5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处理
        5.5.1 震相识别
        5.5.2 X2- T2方法及地壳各层的平均速度和深度
        5.5.3 反射界面单点深度计算
        5.5.4 Pg 波走时反演(W-H 方法)
        5.5.5 反射波走时反演(PLUCH 方法)
        5.5.6 一维走时拟合
        5.5.7 二维地壳速度结构 Zelt 反演计算
        5.5.8 二维非均匀介质射线追踪正演拟合
    5.6 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解释
        5.6.1 盖层与基底的结构构造
        5.6.2 高分辨地震折射结果
        5.6.3 地壳与上地幔顶部结构与构造
第六章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与地震活动性分析
    6.1 渭河盆地深部构造特征
    6.2 渭河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6.2.1 盆地与秦岭、鄂尔多斯地块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6.2.2 深部联合探测剖面反映盆地与相邻地块的深部构造关系
    6.3 渭河盆地构造活动与地震的关系
        6.3.1 渭河盆地的深部孕震环境
        6.3.2 盆地内主要断裂活动特征与地震
    6.4 渭河盆地地震活动特征与构造条件分析
        6.4.1 区域大震构造条件分析
        6.4.2 盆地内主要断裂与周边历史地震发震构造的构造类比
        6.4.3 深反射剖面上主要断裂最大潜在震级与未来地震危险性定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讨论和建议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7.3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现状
        1.2.1 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1.2.2 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应用现状
        1.2.3 多波多分量勘探技术发展趋势
        1.2.4 川西转换波3D3C 勘探技术应用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2章 转换波勘探原理
    2.1 转换波基本概念
        2.1.1 转换波
        2.1.2 转换波勘探
        2.1.3 转换波勘探的优势
    2.2 转换波基本理论
        2.2.1 射线理论
        2.2.2 各向同性弹性波理论
        2.2.3 各向异性弹性波理论
    2.3 转换波反射系数
    2.4 极化理论
    2.5 横波分裂
    2.6 纵波和横波的衰减
第3章 转换波3D3C 资料采集方法技术
    3.1 勘探任务目标策划
        3.1.1 采集设计准备
        3.1.2 勘探任务策划
        3.1.3 勘探目标设计
        3.1.4 设计思路拟定
    3.2 采集参数论证及观测系统设计
        3.2.1 采集参数论证
        3.2.2 采集参数选择原则
        3.2.3 观测系统设计
        3.2.4 观测系统分析
        3.2.5 观测系统正演模拟
    3.3 采集工作方法
        3.3.1 观测系统
        3.3.2 仪器因素
        3.3.3 激发因素
        3.3.4 接收因素
    3.4 转换波波场调查
    3.5 多波表层结构调查
    3.6 多波质量控制及评价
第4章 转换波3D3C 资料处理方法技术
    4.1 转换波3D3C 资料重定向
    4.2 转换波3D3C 资料坐标旋转
    4.3 转换波3D3C 资料去噪
        4.3.1 常规去噪方法
        4.3.2 特殊去噪方法
    4.4 转换波3D3C 资料静校正
        4.4.1 转换波表层静校正
        4.4.2 转换波剩余静校正
    4.5 转换波3D3C 资料速度分析及动校正
        4.5.1 P 波大炮检距速度分析及动校正
        4.5.2 转换波大炮检距速度分析及动校正
    4.6 转换波3D3C 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
        4.6.1 转换波偏移方法
        4.6.2 转换波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原理
        4.6.3 转换波3D3C 叠前时间偏移
    4.7 转换波3D3C 地表一致性处理
        4.7.1 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
        4.7.2 地表一致性反褶积
    4.8 转换波3D3C 资料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处理
        4.8.1 转换波3D3C 各向异性处理
        4.8.2 转换波3D3C 方位各向同性处理
    4.9 转换波3D3C 资料处理流程
第5章 转换波3D3C 资料解释方法技术
    5.1 转换波正演模拟
    5.2 P 波和 C 波标定
        5.2.1 层位标定
        5.2.2 层位比对
        5.2.3 时间匹配(Time Registration)
        5.2.4 纵横波振幅标定
        5.2.5 纵横波相位匹配
        5.2.6 纵横波频率匹配
    5.3 全波属性分析
        5.3.1 地震属性研究现状
        5.3.2 纵波属性
        5.3.3 多波属性
        5.3.4 全波属性
    5.4 多波属性敏感性分析
    5.5 全波属性的融合
    5.6 解释工作流程
第6章 纵横波联合反演
    6.1 地震反演技术现状
    6.2 纵横波叠后联合反演
    6.3 纵横波叠前联合反演
    6.4 纵横波联合弹性阻抗反演
    6.5 纵横波联合反演认识
第7章 多波储层预测
    7.1 岩石物性分析
    7.2 有利沉积相带预测
        7.2.1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特征
        7.2.2 有利沉积相带预测
    7.3 优质储层展布预测
        7.3.1 有效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7.3.2 基于 P 波叠前同时反演的储层预测
        7.3.3 基于纵横波叠后联合反演的储层预测
    7.4 储集参数预测
    7.5 储层综合评价
        7.5.1 深层气藏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7.5.2 深层气藏储层综合评价标准
        7.5.3 深层气藏储层综合评价
第8章 多波裂缝预测
    8.1 裂缝介质正演模拟
        8.1.1 裂缝介质数值模拟方法
        8.1.2 裂缝介质模型正演模拟
        8.1.3 裂缝介质数值模拟结论
    8.2 地震属性裂缝预测
        8.2.1 地震相干体裂缝预测
        8.2.2 地震曲率体裂缝预测
        8.2.3 地震倾角和方位角裂缝预测
    8.3 P 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
        8.3.1 P 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理论
        8.3.2 P 波AVAZ 技术
        8.3.3 P 波VVAZ 技术
    8.4 C 波 AVAZ 裂缝检测
        8.4.1 C 波方位各向异性特征
        8.4.2 C 波AVAZ 技术
    8.5 横波分裂裂缝检测
        8.5.1 相对时差梯度法
        8.5.2 层剥离法
    8.6 裂缝发育带综合评价和表征
        8.6.1 基于地史成因的裂缝有效性分析
        8.6.2 离散裂缝网络建模
        8.6.3 裂缝网络可视化表征
        8.6.4 裂缝发育带综合预测评价
第9章 多波含气性识别
    9.1 基于振幅和频率属性的含气性识别
    9.2 基于吸收和衰减的含气性识别
        9.2.1 Prony 吸收滤波
        9.2.2 子波能量吸收(WEA)
        9.2.3 吸收梯度(AG)
    9.3 基于阻抗反演的含气性识别
    9.4 基于AVO 分析及叠前同时反演的含气性识别
        9.4.1 AVO 分析
        9.4.2 叠前同时反演
    9.5 基于频变和速度发散的含气性识别
        9.5.1 衰减与速度发散(AVD)
        9.5.2 动态能谱(DR)
        9.5.3 压力梯度反演(PG)
        9.5.4 频变 AVO 油气检测方法
    9.6 基于多尺度裂缝介质理论的含气性识别
        9.6.1 多尺度频率(MSF)与吸收(MSA)
        9.6.2 多子波分解含气性识别方法
    9.7 基于非线性参数的含气性识别
    9.8 基于纵横波联合的含气性识别
        9.8.1 纵横波速度比和泊松比
        9.8.2 LamdaRho、MuRho
        9.8.3 多波含气性指数
        9.8.4 多体交会含气性识别
    9.9 基于横波分裂慢波信息的含气性识别
    9.10 含气性识别技术评价
第10章 全波属性应用
    10.1 新场气田概况
        10.1.1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10.1.2 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10.1.3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10.1.4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10.2 全波属性应用及效果
        10.2.1 优质储层预测
        10.2.2 裂缝检测
        10.2.3 含气性识别
        10.2.4 油气富集区综合评价
        10.2.5 勘探开发井部署建议
        10.2.6 应用效果
第11章 结论及建议
    11.1 结论
        11.1.1 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
        11.1.2 取得的推广应用成果
        11.1.3 取得的主要认识
    11.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后记

(7)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山前复杂高陡构造成像及勘探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技术思路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面向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复杂构造地震采集优化技术
    2.1 波动方程正反演模拟与观测系统优化
        2.1.1 大北三维模型及基本观测系统参数
        2.1.2 观测系统参数对比试验分析
    2.2 基于波动方程的照明度分析技术
        2.2.1 震源排列的定向照明分析
        2.2.2 照明分析对采集参数的指导
        2.2.3 照明分析技术在山前复杂构造观测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2.3 面向叠前偏移的观测系统属性分析技术
        2.3.1 基于起伏地表的CRP面元属性分析技术
        2.3.2 模拟偏移振幅技术
        2.3.3 偏移振幅离散度分析技术
    小结
第3章 与山前复杂构造相适应的偏移成像方法及策略
    3.1 工业化常见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简介
        3.1.1 克希霍夫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3.1.2 波动方程叠前深度偏移技术
    3.2 适用于山前复杂构造的成像方法优选
    小结
第4章 偏前数据预处理
    4.1 叠前偏移与叠前噪声压制的关系
        4.1.1 多域相干噪音压制技术
        4.1.2 分频高能干扰压制技术
        4.1.3 叠前随机噪声衰减技术
    4.2 基于不同偏移算法的数据规则化技术
    4.3 偏移基准面选取及数据校正
    小结
第5章 复杂构造区偏移速度场建立
    5.1 复杂区浅表层建模
        5.1.1 层析反演
        5.1.2 提高浅表层建模精度
    5.2 复杂区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
        5.2.1 各向同性速度建模技术流程优化
        5.2.2 各向异性参数建模
    小结
第6章 应用实例分析
    6.1 塔里木盆地库车地区应用实例
    6.2 柴达木盆地YXL地区应用实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塔东南若羌构造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引言
    1.2 选题背景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域的确定
    1.3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2.2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2.3 地质概况
第三章 研究区域地震资料分析与研究
    3.1 以往地震资料品质分析和研究
        3.1.1 以往采集方法分析
        3.1.2 以往地震资料分析
    3.2 研究区域难点及对策
        3.2.1 技术难点及对策
        3.2.2 施工难点及对策
        3.2.3 资料处理技术及对策
    3.3 整体研究思路
第四章 采集方法设计
    4.1 观测系统设计
        4.1.1 道距
        4.1.2 最大炮检距的设计
        4.1.3 覆盖次数设计
        4.1.4 基本观测系统
    4.2 激发参数设计
        4.2.1 井炮激发参数选取原则
        4.2.2 可控震源激发参数选取原则
        4.2.3 最终激发参数的确定
    4.3 组合检波参数设计
    4.4 最终采用的野外采集方法
    4.5 静校正方法设计
    4.6 现场处理要求
第五章 针对性的处理技术
    5.1 处理的基本思路
    5.2 针对性的处理技术
        5.2.1 配套静校正技术
        5.2.2 叠前噪音压制技术
        5.2.3 振幅处理技术
        5.2.4 串联反褶积技术
        5.2.5 精细成像技术
        5.2.6 资料处理流程
第六章 试验资料和采集效果分析
    6.1 试验资料分析
        6.1.1 激发参数对比试验
        6.1.2 采集参数对比分析
    6.2 采集效果分析
        6.2.1 新老剖面对比效果分析
        6.2.2 地质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意义与现状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1.3 论文章节安排与主要创新点
        1.3.1 论文章节安排
        1.3.2 创新点及主要贡献
第二章 基于模型、面向目标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2.1 常规观测系统设计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设计思路
    2.2 基于地震波照明的观测系统优化设计
        2.2.1 探测照明阴影区及炮点加密范围确定方法
        2.2.2 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优炮点激发范围的确定
        2.2.3 面向勘探目标的排列方式及排列长度的确定
    2.3 小结
第三章 复杂山地精细表层调查方法与静校正技术
    3.1 表层结构调查与综合建模
        3.1.1 山前带的地表结构特点及其表层调查难点
        3.1.2 表层调查方法及其应用效果分析
        3.1.3 表层调查调查流程与综合建模
    3.2 层析静校正方法在复杂山地的应用
        3.2.1 复杂山地静校正技术的难点
        3.2.2 层析静校正技术的应用
    3.3 小结
第四章 复杂山地的精细激发和接收技术
    4.1 基于高精度卫片优选物理点
    4.2 激发参数的优选
        4.2.1 激发围岩速度与弹性波能量的关系分析
        4.2.2 激发药量分析
        4.2.3 激发井深与激发层速度匹配关系分析
    4.3 复杂山地检波器组合接收技术
        4.3.1 复杂山地干扰波特点与类型
        4.3.2 基于地表岩性分区的检波器组合方式
    4.4 小结
第五章 提高信噪比地震数据处理
    5.1 基于共反射面技术的提高信噪比处理与叠加成像
        5.1.1 共反射面(CRS)的基本思路
        5.1.2 CRS-OIS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思路与处理流程
        5.1.3 CRS叠加及CRS-OIS技术在准南山地资料中的应用
    5.2 基于偏移/反偏移的提高信噪比处理与偏移成像
        5.2.1 共偏移距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反偏移算法
        5.2.2 共偏移距波动方程叠前时间偏移/反偏移地震数据映射策略
        5.2.3 速度模型的建立与偏移成像
    5.3 小结
第六章 大龙口地区应用实例
    6.1 勘探技术难点与针对性措施
        6.1.1 地震地质条件
        6.1.2 勘探技术难点
        6.1.3 针对性措施
    6.2 勘探效果分析
        6.2.2 攻关效果分析
        6.2.3 综合解释与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临汾盆地地壳精细结构探测与孕震构造研究[D]. 李自红.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2)
  • [2]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J]. 李玉林. 石油物探, 1983(04)
  • [3]若尔盖盆地与西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过程 ——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在造山带研究中的应用[D]. 王海燕.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6(02)
  • [4]深地震反射剖面时深转换技术及在松辽盆地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D]. 杨瑨.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D]. 任隽. 长安大学, 2012(07)
  • [6]转换波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方法技术研究[D]. 唐建明. 成都理工大学, 2010(01)
  • [7]山前复杂高陡构造地震成像关键技术[D]. 冯许魁.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8]塔东南若羌构造地震采集技术应用研究[D]. 卢占国. 中国石油大学, 2009(03)
  • [9]深部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方法[J]. 徐明才,高景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1999(02)
  • [10]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 王咸彬. 成都理工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提高山区地震叠加速度精度的试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