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化气体泵(<-100℃)设计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杨月[1](2019)在《北京市水-能源耦合关系分析与模拟预测》文中提出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和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过去十年中,分析“水-能联系”(Water-Energy Nexus)中的科学问题已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北京市资源的供给不足与日益增长的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问题,城市活动中的水-能源关系对协调城市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管理构成挑战,阻碍了水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基于系统动力学对水-能源的耦合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将北京市的水-能源消耗定义为混合水/能源,分为直接水/能源和间接水/能源两部分。首先对北京市2001-2017年所有类型水资源和能源用量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水循环过程和不同能源开发利用过程,定量测度了 2001-2017年北京市的取水、供水、输配水、用水、排水和污水回用等各个环节的能源消耗情况以及煤品、油品、热力、电力等不同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耗水量。最后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北京市水和能源耦合关系进行系统模拟,并预测2020-2030年北京市水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情况以及技术、经济和政策等方面对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北京市水资源和能源协同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结果显示:在过去的17年里,北京市水资源和能源严重不足,水-能源的生产量远低于消耗量。截止到2017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29.8亿m3,而用水总量达到39.5亿m3,且17年里用水量增加了 12%。社会水循环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量达到162.1万吨标准煤,占总能耗量的3%,17年来增长了近30%。北京市的能源生产量17年来增加了 23.3%,达到3733.5万吨标准煤,其耗水量增加了 67.8%,消费总量达到7132.8万吨标准煤。研究表明,随着水资源开发技术发展,能源消耗量也越来越大,且随着能源开采力度的增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水-能源是一个相互关系的复合系统。系统动力学的模拟预测结果显示:2020-2030年北京市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将会导致混合水/能源量仍呈现上升趋势,直接水/能源和间接水/能源的上涨幅度分别达到23.2%、2.0%、29.2%和18.2%,且不同因素对混合水/能源的影响程度不同。水资源和能源量将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论文最后提出:应重视水资源和能源的协同关系,控制高耗能耗水行业的水-能用量,发展节能节水技术,促进北京市水资源和能源的协同发展,以实现节水节能绿色发展。
贾振宇[2](2019)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1T-WTe2的MBE生长与STM研究》文中提出自从二十一世纪初人们通过机械剥离技术获得石墨烯以来,二维材料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在科学以及相关的产业领域掀起了石墨烯的研究热潮。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石墨烯零能隙的问题逐渐凸显,这一缺陷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寻找具有大能隙、低维度且易制备的材料成为了后石墨烯时代的核心。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是一族具有多种结构层状材料,其中的2H相普遍具有大能隙,逐渐成为了新一代低维度材料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理论研究预言表明单层1T’相过渡族金属硫族化合物中具有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再一次将我们的目光聚焦于二维拓扑绝缘体这一研究领域,掀起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潮。对于二维拓扑绝缘体来说,其具体电子态具有带隙,同时还具有受到拓扑保护的边界态,正是因为如此,使得这一类材料有可能用于自旋电子器件。早期受限于相关材料的结构特点,无法对于拓扑边界态进行直接的表征,也没有剥离出真正的单层系统,因此寻找理想单元的二维拓扑绝缘体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的研究中基于TMDs材料具有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的预言,选用WTe2这一具有唯一自然稳定相的TMDs材料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宏观输运性质和微观电子结构。本文的实验中,我们借助于分子束外延(MBE)技术在Bilayer Graphene/SiC(0001)衬底表面成功地实现了单层1T’-WTe2的外延生长,并借助于扫描隧道显微镜/谱(STM/S)技术进行了结构和电子态的表征,实验发现当使用Bilayer Graphene/SiC(0001)衬底时,发现外延的单层WTe2与衬底间呈现为弱耦合状态,且在低温条件下存在有非公度的电荷密度调制。后续的实验以此为基础,借助于STS技术,发现Bilayer Graphene/SiC(0001)衬底表面单层1T’-WTe2体能态具有约20-40mV的能隙,且存在有拓扑边界态,同时针对于不同层数WTe2电子态密度的演变,发现随着层厚的增加WTe2的电子态出现了半导体逐渐转变为半金属的现象。针对单层1T’-WTe2的宏观输运性质,实验中基于分子束外延生长的单层1T’-WTe2薄膜,借助于综合物理性质测试系统(PPMS)以及标准四电极测试方法,进行了 1 T’-WTe2/Bilayer Graphenen/SiC(0001)体系的电输运测量以及磁阻测量,实验发现该体系呈现为强局域化体系,磁阻具有强的各向异性,可以通过磁场与电流之间相对角度的调节,实现由负磁阻与正磁阻之间的转变,为该体系的实际应用给出了一种可能。
肖黎[3](2016)在《加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生物质能因其分布广泛、储量巨大、CO2近零排放及可再生等优点,具有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潜力。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成为解决全球日益严重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质气化可充分发挥生物质低灰分、低硫、低氮等优势,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生物质热转化利用技术之一。生物质气化除了得到燃料气等目标产物之外,还不可避免的生成少量副产物,主要包括焦油、碱金属化合物、颗粒物、NOx、含硫、含氯污染物等。其中焦油对生物质气化系统的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是限制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开发高效廉价的焦油脱除技术迫在眉睫。传统的生物质气化焦油处理方法主要是在气化炉内或气化炉下游焦油生成后对其进行脱除,本文提出加压烘焙-气化技术,通过加压烘焙预处理来减少气化时焦油的生成,同时又可以提高生物质燃料品质,从而提高气化效率。对比了生物质的常压烘焙、气压烘焙和机械压烘焙过程,然后对其烘焙半焦的热解、气化特性及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做了较详细研究。通过三套烘焙实验系统,研究了温度(低温200℃、中温250℃和高温300℃)对两种典型生物质(稻草和松木锯末)常压、气压和机械压烘焙产物分布、C分布、O分布、半焦特性及能量损失等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温度下,气压烘焙的半焦产率较低,但对生物质的提质效果远强于其他两种方法,原因可能是生物质在气压烘焙时发生了液化和气化反应,从而促进了生物质的热分解及提质效果。中温气压烘焙是最佳的烘焙预处理方法,体现在:虽然两种生物质烘焙半焦的碳基收率仅为60%-65%,但其碳含量高达65%-68%,氧含量仅为25%-29%。生物质原料的氧碳比和氢碳比分别由0.65-0.69和1.28-1.42减至0.27-0.33和0.92-1.00,高位发热量由15.9-17.7 MJ/kg提升至24.7-26.2 MJ/kg,而能量损失仅为29%-30%,烘焙半焦燃料品质与褐煤相当。利用生物质烘焙-快速热解系统研究了稻草烘焙半焦的热解特性,结果发现烘焙半焦600℃快速热解的液体产率与半焦中挥发分含量正相关。常压烘焙和气压烘焙预处理分别将稻草原样中12%-70%和63%-83%的挥发分以液体和气体的形式提前脱除,从而降低了后续半焦快速热解过程的液体和气体产率。与常压烘焙相比,气压烘焙将更多的挥发分主要以生成水的方式提前脱除,使得气压烘焙半焦快速热解时产生的焦油含水率更低。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稻草原样和三种中温烘焙半焦的热解特性,并利用分布式活化能方法计算得到半焦的动力学参数,得到稻草中温常压、中温气压烘焙半焦和中温机械压烘焙半焦的热解活化能范围分别为169-249 kJ/mol、145-287 kJ/mol和152-395 kJ/mol,均高于稻草原样热解活化能143-181 kJ/mol。利用生物质烘焙-CO2气化系统,研究了不同烘焙预处理方式对稻草CO2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烘焙预处理都能够提高气化的CO和H2产率,并降低焦油含量。烘焙半焦气化的CO和H2产率与其固定碳含量正相关,焦油含量与其挥发分含量正相关。因而,气压烘焙半焦气化效率最高,焦油含量最低,主要原因是:①气压烘焙对生物质的脱挥发分效果最佳;②气压烘焙半焦中能催化焦油裂解的K、Ca等矿物质含量最高;③气压烘焙通过促进交联反应把生物质中的一部分挥发分转化成固定碳。稻草中温气压烘焙半焦900℃气化的CO和H2产率分别是稻草原样气化的2.20倍和1.64倍,气态产物中焦油含量减少了73%。在不考虑利用烘焙气态和液态产物的前提下,稻草中温气压烘焙-CO2气化系统中,虽然烘焙半焦产率仅为43%,但稻草原料基的CO和H2产率分别为754.2 Nml/g和80.0 Nml/g,只略低于稻草直接气化。采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稻草原样和常压、气压、机械压烘焙半焦的CO2气化特性。结果表明,稻草原样CO2气化活化能为143.3 kJ/mol,常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活化能的影响较小,机械压烘焙预处理得到的生物质半焦的气化活化能高于生物质原样,而气压烘焙预处理能够降低生物质半焦的气化活化能。气压烘焙半焦中对生物质气化有催化作用的矿物质含量较高是导致其活化能低于生物质原样的最重要原因。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250℃左右的气压烘焙不仅可以很好地抑制生物质气化过程焦油的产生,还可以提高气体产率,改善气化特性。因此,生物质的加压烘焙-气化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生物质气化途径。
刘振学[4](2015)在《新型环保型生物抗爆剂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汽油机爆燃原理及危害的研究和汽油机抗爆剂抗爆机理的探讨,总结归纳出优良抗爆剂的类型,同时结合当前环保要求,研究开发了两类新型环保抗爆剂,通过应用实验证明了其优良性能。合成出多种曼尼希型化合物,并优选出2种高效的汽油非金属抗爆剂,以邻甲苯酚、甲醛分别与二乙烯三胺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出性能较优的抗爆剂。通过实验,考察反应原料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优化反应条件为:邻甲苯酚:三乙烯四胺:甲醛摩尔比为1:2.0:2.0,反应时间为3h,反应温度为80℃,产品收率能达90%以上。采用一浴二步反应分别合成出甲氧基异丁酸异庚酯和甲氧基异丁酸异庚酯,实验考察其醇酯摩尔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优化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为5h,对苯二酚用量为0.15wt%,甲醇钠用量为15wt%,醇酯摩尔比为1.5:1,反应温度分别为70℃,产品的收率达到85%以上。实验证明:在加氢汽油中分别添加2%、5%的制备的上述两类汽油抗爆剂,抗爆效果提高23.5个点。在93#成品汽油中加入5wt%的上述汽油抗爆剂,除辛烷值提高外,对其馏程、腐蚀性能及氧化安定性能等相关质量指标均无影响,均满足车用汽油国标中的要求。400小时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无致命、严重和一般故障,解体检查各摩擦副磨损正常,可靠性试验后,发动机性能有所降低,性能劣化率低于国家标准规定。参照《国家环保局化学品测试准则》的方法进行试验,评价了本研究抗爆剂对藻类生物的毒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的抗爆剂,对藻类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叶斌[5](2013)在《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减少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Green House Gas,以下简称GHG)排放,其中主要是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我国化石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全国约占半数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最近10年来煤电在我国电力消费结构中占比均超过80%。煤电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控制煤电行业的碳排放增长是控制我国碳排放的关键。煤电行业的GHG减排成本是准确估算我国GHG减排所产生的社会成本和合理的制订煤电行业的碳减排目标的重要依据。本文围绕煤电行业的碳减排成本测算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了工作:构建了煤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模型和碳排放权资源影子价格模型,研究了煤电企业和煤电行业的碳减排潜力、减排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煤电行业实施碳减排的路径选择。本文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总结现有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理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碳排放影子价格、碳减排成本和碳减排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论证了通过前沿生产函数和数学规划方法估算影子价格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第三章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构建了煤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模型,并以深圳能源集团某电厂为研究案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煤电碳排放强度测算模型为下文估算煤电减排成本提供了基础工具。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越来越多的电力企业,尤其是高碳排放的电力企业将面临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约束,碳排放权将成为电力企业生产活动必须拥有的一种资源和生产要素。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从电厂层面和区域性电网层面研究了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资源的影子价格,并据此估算碳排放权资源的稀缺性价值,进而得到电力企业和行业的碳减排成本。第四章基于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构建了电厂层面的碳排放权资源影子价格模型,将传统的生产函数模型扩展到包含电力产出和碳排放的多产出模型,利用距离函数和利润函数的对偶关系以及电力产出同碳排放的比例关系,推导包含多产出的电力生产系统中非期望产出碳排放的影子价格,并据此分析了电力企业层面的碳排放权资源价值、减排潜力和成本,以及不同电厂碳减排策略选择。第五章构建了包含碳排放约束和电力需求侧响应的电力系统成本优化模型,基于该数学规划模型的对偶模型估算了碳排放权资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影子价格,并据此分析了区域电网层面的碳排放权资源价值、区域电力行业减排潜力和减排成本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本文第六章在比较了碳税和碳交易机制异同点后,结合全国和深圳的实际提出了通过碳交易方式优化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资源配置的途径,阐述了深圳碳交易机制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电力行业纳入碳市场的制度安排,结合深圳碳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分析了碳交易在深圳电力行业碳排放权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评估了碳交易的减排成本有效性。近年来,由于大量新建高效发电机组的投产,我国基本结束了电力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为实施电力行业结构性减排创造了条件。深圳是一个人口超千万、GDP超万亿元的超大型城市,深圳电力行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节能减排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目前正在积极推动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领域的运用,如果这些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手段能够促使电力行业结构优化、从而实现结构性碳减排的目的,将对我国电力行业低碳发展起到示范作用。这是本文以深圳为例的意义所在。本人有幸自始至终地参与中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第一个碳排放市场建设工作。作为制度设计的参与者,本人从深圳的实际出发,深入的研究了以资源最优配置为基础的电力行业减排的路径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减排成本。
黄丽华[6](2012)在《丙烷、异丁烷及异己烷光氧化的烟雾箱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利用烟雾箱对丙烷、异丁烷和异己烷光化学臭氧活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相对湿度(RH)以及反应物初始浓度比值对这些物种的光化学反应的影响,并将实验数据与MCMv3.1中烷烃子机理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丙烷-NOx光化学反应体系中,臭氧最大值(O3max)、丙烷的臭氧生成活性最大值(IRmax)以及臭氧到达峰值所需时间都随RH的增大而减小。在较低RH时,IRmax变化范围为0.0231~4).0391;而较高RH时,IRmax变化范围为0.0172~0.0320。在反应进行到4-20h内,RH为17%时,丙酮浓度为153ppb~364ppb;而RH为62%时,丙酮浓度为167ppb~302ppb。臭氧最大值随着丙烷与NOx初始浓度比值增加而减少,在低RH时线性负相关性更好。利用了MCM丙烷子机理对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者还存在较大的偏差。在异丁烷-NOx光化学反应体系中,生成的O3max与RH呈现线性负相关性,随RH的增加,臭氧到达峰值所需时间、异丁烷的IRmax和丙酮生成量都呈减小趋势。反应生成的O3max和异丁烷与NOx初始浓度比值呈线性负相关性,在反应到4h时,比值低时丙酮的生成量高,8h之后呈现相反趋势。O3max的实验结果比MCM模拟结果大5%~20%,臭氧到达峰值所需时间的实验结果约为MCM模拟结果的5倍。丙酮生成量的实验结果小于MCM模拟结果,随着反应的进行二者偏差有减小趋势。异己烷-NOx化学反应体系中,由于反应开始引入了HONG,反应开始会生成OH自由基,RH对O3max和臭氧到达峰值所需时间以及丙酮生成量的影响都不大,但随RH加O3max有稍减小趋势。加入的HONG初始浓度对反应体系影响较大,当HONO浓度从120.5ppb增加到275ppb时,产生O3max增加了48%;IRmax增加了51%;丙酮和丙醛的平均生成量分别增加54%和34%。当HONO初始浓度从275ppb增加到427ppb时,臭氧峰值以及IRmax几乎不变,丙酮和丙醛的平均生成量增加也较小,分别增加9%和7%。MCM异己烷子机理模拟臭氧及氮氧化物与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丙酮生成量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有相同的趋势,但实验结果明显高于模拟结果,分析了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
吴川宁[7](2005)在《抗恶劣环境可穿戴计算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穿戴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是一种新型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目前复杂设备安装、维修,物流,消防及数字化单兵系统等典型应用领域中,只有具备了宽温、抗震、防水、抗电磁干扰等基本的抗恶劣环境性能之后,可穿戴计算机才能真正实用化,并充分发挥作用。可穿戴计算机的抗恶劣环境问题与传统的加固计算机既有共性也有区别,这方面的研究对可穿戴计算机的硬件研发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对于加快可穿戴计算机产业化有实际的促进作用。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研究属于硬件研究中针对某个特别属性层面的研究。相对于其他计算机系统,可穿戴计算机的抗恶劣环境问题有其特殊性。文章从应用出发,就可穿戴计算机的抗恶劣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展开分析。可穿戴计算机拥有特殊的使用环境,不同的应用所面临的恶劣环境也不尽相同,可穿戴计算机特殊的穿戴形式会对其抗恶劣环境问题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文章把影响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指标的因素之间的关系抽象出来,提出一个应用于特定领域的,以某一任务为中心的可穿戴计算机主机抗恶劣环境指标的描述模型。模型旨在提出一个确定某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指标的方法。遵循这个方法,在国家工业环境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针对复杂设备维修的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温度指标、机械性能指标、防尘防水指标、抗腐蚀指标和电磁兼容指标,这些指标应具有满足恶劣环境需求的必要性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如何设计可穿戴计算机来满足上述抗恶劣环境要求。为可穿戴计算机量身定造的,既满足小型化又具有抗恶劣环境特性的器件较少,因此考虑采用商用现货(COTS)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加固的方法来实现抗恶劣环境设计。研究各个抗恶劣环境指标对应的关键器件(瓶颈器件),通过对器件的选型和简单的改进来实现基本的加固,提出供参考的设计原则或设计改进方案。本文将设计问题分为热设计,低温设计,机械性能设计,密封设计和电磁兼容性设计五个部分来阐述。
二、液化气体泵(<-100℃)设计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化气体泵(<-100℃)设计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市水-能源耦合关系分析与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结论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结论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
2.1 研究区域 |
2.2 北京市混合水资源和混合能源评价方法 |
2.2.1 直接能源消耗量和用水量评价 |
2.2.2 用水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评价 |
2.2.3 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消耗评价 |
2.2.4 混合能源和混合水综合评价 |
2.3 北京市水资源-能源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2.3.1 vensim软件介绍 |
2.3.2 vensim软件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图 |
2.3.3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2.4 系统动力学情景设计 |
2.5 数据来源 |
3 北京市2001-2017年混合水资源和能源消耗评价 |
3.1 北京市2001-2017年水资源和能源的直接消耗量分析 |
3.1.1 北京市水资源直接消耗量分析 |
3.1.2 北京市能源直接消耗量分析 |
3.2 北京市2001-2017年间接水资源/能源消耗评价 |
3.2.1 北京市水相关能源量计算结果分析 |
3.2.2 北京市能源相关水量计算结果分析 |
3.3 北京市2001-2017年混合用水量和混合能源量评价 |
3.3.1 北京市混合能源量计算结果分析 |
3.3.2 北京市混合用水量计算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水和能源耦合关系模拟与预测 |
4.1 北京市水和能源耦合关系模型构建及直接预测结果分析 |
4.1.1 用水量和水相关能耗的预测结果分析 |
4.1.2 能源生产量和能源相关水量的预测结果分析 |
4.1.3 北京市水-能源耦合关系强度分析 |
4.2 不同情景下的北京市水和能源耦合模拟预测分析 |
4.2.1 情景1: 城镇化不断推进情景 |
4.2.2 情景2: 能源产业结构优化情景 |
4.2.3 情景3: 节水节能政策发布情景 |
4.2.4 情景4: 技术水平提高情景 |
4.2.5 情景5: 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情景 |
4.3 模型检验 |
4.3.1 系统边界检验 |
4.3.2 心智模型检验 |
4.3.3 极端性检验 |
4.3.4 敏感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5.3 相关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副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1T-WTe2的MBE生长与STM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章简介 |
1.2 量子自旋霍尔效应 |
1.3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s)简介 |
1.4 二维拓扑绝缘体 |
1.5 WTe_2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 电荷有序相(CDW)与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 |
1.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实验原理 |
2.1 本章简介 |
2.2 超高真空技术 |
2.3 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MBE) |
2.4 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RHEED) |
2.5 扫描隧道显微镜技术(STM) |
2.6 低温强磁场技术 |
2.7 低温强磁场输运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1T'-WTe_2的MBE生长与STM研究 |
3.1 本章简介 |
3.2 研究背景 |
3.3 实验方法 |
3.4 BLG/SiC(0001)衬底外延生长单层1T'-WTe_2薄膜与STM表征 |
3.5 Nb:SrTiO_3(001)衬底外延单层1T'-WTe_2薄膜与STM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MBE外延生长单层1T'-WTe_2的电子结构 |
4.1 本章简介 |
4.2 研究背景 |
4.3 TMDs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理论预言与研究现状 |
4.4 弱耦合衬底1T'-WTe_2的电子结构(BLG/SiC(0001)衬底) |
4.5 强耦合衬底1T'-WTe_2的电子结构(Nb:SrTiO_3(001)衬底)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单层1T'-WTe_2的输运性质研究 |
5.1 本章简介 |
5.2 研究背景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加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生物质能的利用 |
1.2 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瓶颈问题——焦油的脱除 |
1.3 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特性的影响 |
1.4 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的影响 |
1.5 烘焙方式对生物质预处理效果的差异 |
1.6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2 实验原料、实验过程及样品分析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烘焙预处理实验 |
2.3 快速热解实验 |
2.4 CO_2气化实验 |
2.5 样品分析方法 |
3 烘焙方式对生物质提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3.3 温度对三种生物质烘焙产物分布的影响 |
3.4 压力方式对生物质烘焙产物分布的影响 |
3.5 温度和压力方式对烘焙半焦特性的影响 |
3.6 温度对常压烘焙和气压烘焙气态产物组成的影响 |
3.7 碳回收率和能量回收率 |
3.8 本章小结 |
4 加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不同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快速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4.3 不同烘焙方法对生物质烘焙-快速热解的综合影响 |
4.4 多孔粒子对生物质快速热解焦油的催化裂解 |
4.5 生物质烘焙半焦的XRD和FTIR分析 |
4.6 中温烘焙对生物质热解分布式活化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 加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CO_2气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烘焙预处理方式对生物质CO_2气化产物分布的影响 |
5.3 烘焙预处理方式对生物质CO_2气化焦油组成的影响 |
5.4 生物质气化动力学计算方法 |
5.5 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CO_2气化动力学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期刊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会议论文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4)新型环保型生物抗爆剂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汽油机产生爆震的原理及危害 |
1.2.2 汽油抗爆剂作用原理 |
1.2.3 汽油抗爆剂研究进展 |
1.2.4 抗爆剂种类 |
1.2.5 抗爆剂未来发展趋势 |
第2章 曼尼希碱型非金属抗爆剂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实验 |
2.2.3 测试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2.3.2 原料配比的影响 |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3.4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3.5 仪器分析结果 |
2.3.6 抗爆剂效果 |
2.3.7 抗爆剂对汽油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甲氧基异丁酸烷基酯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合成 |
3.2.3 测试条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醇酯摩尔比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2 催化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3 阻聚剂用量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
3.3.6 制备的汽油抗爆剂效果 |
3.3.7 汽油抗爆剂对汽油的影响 |
3.3.8 仪器分析结果 |
3.4 小结 |
第4章 抗爆剂对发动机可靠性和生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外特性 |
4.4.2 可靠性试验故障统计 |
4.4.3 藻类生物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中国电力部门面临着严峻的减排压力和挑战 |
1.1.2 中国煤电主导地位和二元化电力结构特征 |
1.1.3 电力部门结构性减排及其成本核算问题的提出 |
1.1.4 科学评估碳减排成本的必要性 |
1.1.5 以深圳为例的代表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电力行业碳减排相关研究成果 |
1.3.2 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相关研究 |
1.3.3 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测算方法方面研究 |
1.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1 煤电碳排放测算相关研究评述 |
1.4.2 煤电碳减排成本测算模型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1.5.3 研究工具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碳减排成本测算理论研究 |
2.1 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构性碳减排成本研究思路 |
2.2 均衡理论 |
2.2.1 一般均衡理论 |
2.2.2 局部均衡理论 |
2.2.3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的关系 |
2.3 中国电力碳减排可能性及其减排成本 |
2.3.1 中国电力碳减排可能性 |
2.3.2 中国电力碳减排成本分析思路 |
2.4 影子价格与减排成本 |
2.4.1 最优规划与影子价格 |
2.4.2 影子价格与边际减排成本 |
2.4.3 两种影子价格的关系 |
2.5 影子价格的测算 |
2.5.1 电力行业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 |
2.5.2 电力系统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煤电碳排放量测算模型研究 |
3.1 生命周期评价框架 |
3.2 煤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分析 |
3.2.1 煤电碳强度模型构建 |
3.2.2 煤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测算模型 |
3.2.3 煤电碳强度模型主要参数估计 |
3.3 模型应用研究 |
3.3.1 电厂基本情况介绍 |
3.3.2 电厂碳排放清单 |
3.3.3 讨论 |
3.3.4 与现有研究测算结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电力行业结构性碳减排成本测算方法研究 |
4.1 深圳电力行业碳减排方案与成本分析 |
4.1.1 深圳电力行业发展与碳排放情况 |
4.1.2 深圳电力行业碳减排的基本思路 |
4.1.3 深圳电力行业碳减排目标的设定 |
4.1.4 电力行业碳减排与结构调整的关系 |
4.1.5 电力行业结构优化性碳减排与减排成本 |
4.2 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碳排放影子价格 |
4.2.1 前沿生产函数概念 |
4.2.2 前沿生产函数与电力行业碳减排 |
4.2.3 方向性距离函数与电力行业碳减排路径选择 |
4.2.4 碳排放影子价格的推导 |
4.3 距离函数模型的构建 |
4.3.1 测算指标的确定 |
4.3.2 投入产出数据说明 |
4.3.3 测算模型系数估计 |
4.4 模型测算结果分析 |
4.4.1 距离函数值与碳减排潜力分析 |
4.4.2 距离函数值与碳减排成本分析 |
4.4.3 两种结构优化方案减排成本比较与综合 |
4.5 电力行业结构优化碳减排成本和电力碳交易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电力系统结构性碳减排成本测算方法研究 |
5.1 深圳电力系统碳减排方案与成本分析 |
5.1.1 深圳电力系统发展与碳排放情况 |
5.1.2 深圳电力系统碳减排的基本思路 |
5.1.3 电力系统结构优化性碳减排与减排成本 |
5.2 电源结构低碳优化模型的构建 |
5.2.1 优化模型的构建 |
5.2.2 对偶规划 |
5.2.3 电力需求侧响应 |
5.3 电力系统低碳规划模型应用研究 |
5.3.1 模型参数赋值说明 |
5.3.2 模型求解结果 |
5.3.3 灵敏度分析 |
5.3.4 案例研究结论 |
5.4 本章小节 |
第6章 碳排放资源优化配置和碳交易机制研究 |
6.1 碳税和碳交易 |
6.1.1 碳税和碳交易的比较 |
6.1.2 碳交易有效性分析 |
6.2 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基本思路 |
6.3 深圳碳交易市场有效性分析 |
6.4 碳交易市场与电力企业碳减排成本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6)丙烷、异丁烷及异己烷光氧化的烟雾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气中典型烷烃物种及其来源 |
1.3 数值模拟简介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5 研究课题简介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3 本文研究方法及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丙烷的光氧化臭氧活性 |
2.1 烟雾箱模拟实验系统简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壁效应实验 |
2.2.2 丙烷和丙酮的标准曲线 |
2.2.3 有效光强的测定 |
2.2.4 背景气的臭氧生成活性 |
2.2.5 丙烷与NO_x光化学反应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MCM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 |
2.3.2 C_3H_8-NO_x光化学反应体系中OH自由基 |
2.3.3 [C_3H_8]_0/[NO_x]_0比值以及相对湿度对C_3H_8-NO_x光化学反应体系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异丁烷的光氧化臭氧活性 |
3.1 实验部分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异丁烷标准曲线 |
3.2.2 MCM模拟结果与烟雾箱实验结果对比 |
3.2.3 相对湿度对异丁烷-NO_x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
3.2.4 [IC_4H_(10)]_/[NO_x]_0比值对IC_4H_(10)-NO_x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异己烷的光氧化臭氧活性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1.2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计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丙醛标准曲线 |
4.2.2 MCM模拟与实验结果对比 |
4.2.3 相对湿度对异己烷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
4.2.4 初始HONO浓度对异己烷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抗恶劣环境可穿戴计算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可穿戴计算机的产生 |
1.2 可穿戴计算机的定义 |
1.3 可穿戴计算机硬件研究层次 |
1.4 可穿戴计算机研究现状 |
1.5 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研究现状 |
2 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的特殊问题 |
2.1 引言 |
2.2 特殊的使用环境 |
2.3 典型应用的抗恶劣环境需求 |
2.4 自身资源受限对抗恶劣环境的约束 |
2.5 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指标描述 |
3 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指标分析 |
3.1 宽温指标分析 |
3.1.1 便携式产品气候环境国家标准 |
3.1.2 气候环境的人因考虑 |
3.1.3 参考温度指标 |
3.2 机械性能指标分析 |
3.2.1 便携式产品机械环境国家标准 |
3.2.2 机械环境的人因分析 |
3.2.3 机械性能指标 |
3.3 防尘防水指标分析 |
3.4 抗腐蚀指标分析 |
3.5 电磁兼容性指标分析 |
3.5.1 可穿戴计算机的电磁骚扰(对外界) |
3.5.2 可穿戴计算机抗电磁干扰(受外界) |
3.6 小结 |
4 可穿戴计算机抗恶劣环境分析与设计 |
4.1 热设计 |
4.1.1 CPU 芯片散热分析 |
4.1.2 热管散热效能分析 |
4.1.3 整机散热方案分析 |
4.2 低温设计 |
4.2.1 主机低温设计 |
4.2.2 头戴系统低温分析 |
4.3 机械性能设计 |
4.4 密封设计 |
4.5 电磁兼容设计 |
4.5.1 敏感设备和骚扰源的三种耦合方式 |
4.5.2 PCB 和电缆的干扰滤波 |
4.5.3 电缆共模辐射的估算和抑制 |
4.5.4 PCB 走线和扁平电缆的差模分析 |
4.5.5 串扰的抑制 |
4.5.6 PCB 地线面设计 |
4.5.7 布局设计 |
5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总结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的发表情况 |
四、液化气体泵(<-100℃)设计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市水-能源耦合关系分析与模拟预测[D]. 杨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1T-WTe2的MBE生长与STM研究[D]. 贾振宇. 南京大学, 2019(01)
- [3]加压烘焙预处理对生物质气化特性的影响[D]. 肖黎.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 [4]新型环保型生物抗爆剂的研究与应用[D]. 刘振学. 北京理工大学, 2015(11)
- [5]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我国电力行业碳减排成本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叶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6]丙烷、异丁烷及异己烷光氧化的烟雾箱研究[D]. 黄丽华. 广西大学, 2012(02)
- [7]抗恶劣环境可穿戴计算机研究[D]. 吴川宁. 重庆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