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硫的新资源——石膏制硫酸水泥(论文文献综述)
范云燕[1](2013)在《磷石膏部分分解制类硫铝酸盐水泥初步研究》文中指出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过程中排放的一种以二水石膏为主的工业固体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但对其资源化利用一直未有大的突破。针对磷石膏相对于天然石膏更易分解的特点,本文提出磷石膏部分分解的思路,将其用于类硫铝酸盐水泥的研制。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光谱(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微观测试手段结合高温电炉分析研究了磷石膏的高温及其分解过程。在此基础上,将磷石膏配料用于类硫铝酸盐水泥的制备,与天然石膏对比,对所制备的水泥熟料、新拌浆体和硬化后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并对水泥烧成过程中熟料中含硫矿物的变化、石膏的分解给予了重点关注。研究结果表明:磷石膏中的硫以单一的CaSO4·2H2O形态存在,晶体形状以板状和块状为主,且较为粗大;还原气氛和还原介质明显提高分解效率;C/S越高,分解温度明显降低,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在类硫铝酸盐水泥的烧成温度段(1250-1300℃),纯磷石膏在高温电炉中的分解率可达68.2%,满足部分分解制类硫铝酸盐水泥对磷石膏分解率的要求。熟料烧成试验表明,利用磷石膏部分分解方式进行配料可生产出以无水硫铝酸钙(C4A3S),硅酸二钙(C2S)、硬石膏为主要矿相的类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石膏的配入量对含硫矿相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均有影响,传统硫铝酸盐水泥配比A1熟料中未检测到明显的硬石膏与钙黄长石的衍射峰,含硫矿相主要以硫铝酸钙的形式存在;在A1配比基础上多掺磷石膏烧成的熟料中,硬石膏与钙黄长石的衍射峰随石膏掺量的增加越来越明显。生料配比,烧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熟料易烧性有较大的影响。各个配比在1250℃及以后保温30min,熟料中游离氧化钙含量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可获得较高强度的水泥;温度的升高增大了磷石膏的分解率,使得硬石膏的衍射峰明显减弱;多掺磷石膏有利于其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分解;焦炭的掺加对石膏分解率、熟料矿相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水泥强度,但过多的掺入焦炭对强度的发展不利;磷石膏在各个配比的分解率均大于天然石膏分解率,在1300磷石膏分解率最高可达39.5%。类硫铝酸盐水泥初终凝时间相隔较短,最短只有19分钟;且磷石膏的缓凝效果明显,初终凝时间均延长了近40分钟;两种石膏的类硫铝酸盐水泥强度差别不大,且并没有反映磷石膏对强度的发展存在明显不利影响;通过合理配比,生产1吨类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最多可消纳0.46吨的干基磷石膏,可制备出28d水泥净浆强度为60MPa以上的类硫铝酸盐水泥;空气养护和水养条件对水泥抗压强度影响不大,熟料中残留硬石膏未引起水泥的明显膨胀。
纪罗军,赵红林[2](2021)在《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的主要来源及资源化利用途径。截至2020年底,我国累积堆存石膏量已超过1 100 Mt,2020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排放总量约为200 Mt,天然石膏开采量约为16 Mt。2020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综合利用率约60%,主要用作水泥缓凝剂、纸面石膏板、筑路及填充材料、抹灰石膏等。未来水泥和建材行业仍将是工业副产石膏的主要消纳领域,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量将达到200 Mt/a,与产出量基本持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绿色石膏建材大面积的推广使用,未来我国新型石膏建材和石膏化学法利用将会有较快增长,成为消纳工业副产石膏增长点。建议国家在政策层面给予更精确的支持,促进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
文心,刘德玉,王志[3](2005)在《鲁北打造园区循环经济模式》文中研究表明在渤海南岸山东与河北的交界处,是荒凉的盐碱滩,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一个世界闻名的企业——鲁北化工。多年来山东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成功实现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突破,打造出磷铵副产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三条高相关度的工业生态产业链,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诸多启示。
冯久田[4](2000)在《鲁北绿色产业战略: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文中提出
余琼粉,宁平,杨月红[5](2008)在《磷石膏的预处理及其资源化途径》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磷石膏的基本特性、杂质种类及其相应的预处理方式,总结了目前磷石膏的综合利用方式,指出了磷石膏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磷石膏资源化的解决途径。
冯淑华[6](2005)在《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实施技术集成创新 打造可持续循环经济》文中提出鲁北企业集团总公司,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在战略上实施工业技术集成创新,措施上构建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机制,发展上推进我国传统产业,整合与国际竞争及合作步伐,规划上再造5个鲁北工业生态园,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航母
资泽城[7](2014)在《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及其迁移变化研究》文中指出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产生的一种大宗固体废物,也是一种再生石膏资源。磷石膏每年的产量都在不断递增,而磷石膏的利用率不能与磷石膏的递增速率达到平衡,故磷石膏在不断堆存。累积堆存的过程中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麻烦,一是磷石膏的堆存量大导致堆场的面积大,将会占用大量面积的土地;二是对堆场的投入过高,运营及维护成本高;三是磷石膏被堆积起来得不到利用,造成了磷资源和硫资源的浪费;四是堆积场容易污染周围的环境。因此加速磷石膏的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而磷石膏组成成分中含有的磷、氟等杂质影响了磷石膏的应用。杂质的存在不仅影响磷石膏的胶结性能和脱水性能,还会影响到磷石膏的分解反应和石膏碳酸铵转化过程。目前有关磷石膏杂质的研究偏重于宏观性能上的差异,而较少涉及杂质的具体作用机理,本文阐述了磷石膏中杂质在其资源化利用中可能的影响,对其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文中通过热力学软件Factsage6.3对磷石膏在还原氛围中的分解过程进行理论模拟计算,总结磷石膏在还原分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并利用软件中Phase Diagram模块模拟出磷石膏在分解过程中物质可能存在形态,为相关后续实验提供理论指导。(2)通过对磷石膏在不同还原气氛下的分解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磷石膏在分解过程中产生CaS,CaS的含量影响磷石膏的后续分解。CaS的生成机理可结合固-固反应机理与气-固反应机理进行阐述。(3)针对磷石膏在还原分解过程中产生的S02和C02气体分析困难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测定S02和CO2气体的方法:利用碱液吸收S02和C02气体生成碳酸钠和亚硫酸钠,S02和C02的测定可转化为碳酸钠和亚硫酸钠的测定,将亚硫酸钠氧化为硫酸钠之后再进行测定。利用碳酸根和硫酸根化学稳定性的差异对其进行测定。在室温下,以酚酞、甲基橙为指示剂,利用盐酸对碳酸根进行滴定,再采用国标法GB/T13025.8-1991对硫酸根进行测定。通过实验与国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准有效,符合标准。(4)不同还原气氛下,CaSO4的分解机理类似,分解过程中存在的物相形态以及变化趋势都很相似。即随着温度变化,CaSO4-CO混合系统与CaS04-C混合系统的变化趋势相近。但在一定条件下CO更容易与CaS04发生反应。(5)通过差热分析微机天平和管式炉研究了在CO还原气氛下杂质对磷石膏分解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杂质Fe203能促进纯石膏的分解,有效降低纯石膏的分解温度;杂质SiO2、Al2O3会抑制磷石膏的分解。(6)以炭作为还原剂,利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研究杂质在磷石膏分解过程中的影响。结合XRD表征技术及化学分析方法对分解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磷石膏的还原分解反应受到中间产物CaS含量的影响。SiO2、Fe2O3会抑制CaS,从而促进磷石膏的分解;A1203则会增大CaS的生成量,进而抑制磷石膏的分解。
李琦[8](2015)在《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文中研究表明硫铵渣是磷化工行业磷石膏制备硫酸铵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水分高、细度高、成分复杂,它的有效利用是磷石膏大规模综合利用的关键。本论文针对该类废渣碳酸钙含量高的特点,借鉴水泥工业高固气比悬浮预热预分解理论,采用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对其进行焙烧处理,获得了高质量的石灰,从而找到了处理该类废渣的新途径。论文首先多角度地分析了原料的性质和特点;确立了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技术路线;确定了拟开发的焙烧系统中预热单元、焙烧单元和冷却单元的组合形式;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优化了设计参数;开发出一套新型的硫铵渣焙烧装置;进行了完整的工业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求研究;探讨了该技术在其它领域的拓展应用。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硫铵渣的主要特性与水泥生料接近,其Ca CO3含量略低,比水泥生料更细,水分更高,以上特性决定了硫铵渣制备活性石灰的工艺装置在借鉴水泥窑尾预热预分解系统时,还需进行针对性改进;2)理论研究表明,系统采用2级双系列高固气比悬浮态预热+1级外循环高固气反应炉+3级单系列悬浮态冷却组合方式时,系统各指标均可以达到较优水平:C1出口温度可以控制在170℃以下,产品温度可降至207.2℃,产品理论热耗为3912.3k J/kg;3)高固气比悬浮热分解新工艺可在一套装置内完成硫铵渣的烘干、分解和冷却,并可获得活性160~180s、分解率>97.7%以上的高质量石灰产品,产品热耗为4402k J/kg;4)工业线运行及后续反求工程分析等证明,系统中预热单元、冷却单元参数设计合理,原料预热充分,水分蒸发强度高,出系统产品温度控制在100℃以内,同时各旋风筒分离效率等匹配合理;5)本工艺可应用于传统石灰制造业的改造和升级。当采用高固气比悬浮热分解工艺,使用石灰石生产石灰时,热耗将进一步降低,产品活性更高,质量更佳,系统运行将更加稳定。
赵增泰[9](1980)在《积极开发我国硫酸工业的原料途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国外硫酸工业发展的原料结构变化谈积极开发我国制酸原料的途径。文中首先为开发我国硫磺资源(从天然硫矿、硫化氢气田以及含硫原油回收等方面)作出了技术上可能、经济上合理的强有力的论证。此外,文中也谈到了其它硫资源的开发。
黄睿婵[10](2007)在《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治理环境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全世界掀起了开展循环经济的浪潮,与此同时,高昂的交易费用,生态工业园生产运作中固有局限性等限制性因素的存在,使得产业耦合作为一种新的产业组织方式的出现成为必然。对跨区域、跨行业的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理论进行研究,有助于将以往传统粗放式资源型行业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循环式资源型行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可以逐步实现行业发展与资源消耗的“脱钩”,其内部运作过程是通过跨企业、跨行业之间的产品配套与技术共享,模仿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内的生态链结构,通过高效的物资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减少投入与成本,达到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的目的。本文研究内容属多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综合研究,为使其具有多维性、整体性、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文中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实地调研与专家咨询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入手,以生态学、环境科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学、工业化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对循环经济理论充分研究、分析、总结和提升的基础上,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将产业耦合的范围界定为基于循环经济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一种产业间协作与联合,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其整个过程之中。其次,结合磷化工行业的现状进行战略分析,在对发展产业耦合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的优化模式,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总结评价,进而提出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的实现机制。最后,以云天化集团为例,对提出的产业耦合理论进行实例分析并得出经过耦合后的产业系统在总体效益上优于传统产业系统的结论。通过对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耦合系统的评价分析,证明产业耦合系统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减少资源的消耗以及保护当地环境等方面越来越显露出传统生产模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其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企业成员间的合作和互动是自发的,成员有着较高的积极性以保证耦合系统的效率,使得耦合系统在获得经济利润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环境最优化的目标。
二、硫的新资源——石膏制硫酸水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硫的新资源——石膏制硫酸水泥(论文提纲范文)
(1)磷石膏部分分解制类硫铝酸盐水泥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磷石膏的来源及危害 |
1.2 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状况 |
1.2.1 磷石膏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2.2 磷石膏工业方面的应用 |
1.2.3 磷石膏在建材行业的应用 |
1.3 磷石膏用于水泥生产存在的问题 |
1.3.1 水泥缓凝剂 |
1.3.2 制硫酸联产水泥 |
1.3.3 生产硫铝酸盐水泥 |
1.4 课题的提出、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原材料 |
2.1.1 磷石膏 |
2.1.2 天然石膏 |
2.1.3 石灰石 |
2.1.4 铝矾土 |
2.1.5 煤系高岭土 |
2.2 试验方法 |
2.2.1 化学分析方法 |
2.2.2 矿物组成及微观形貌分析 |
2.2.3 水泥配料、烧制及熟料测试 |
2.2.4 水泥物理性能测试 |
3 磷石膏的高温及分解过程研究 |
3.1 磷石膏的矿物组成与形貌 |
3.1.1 矿物组成 |
3.1.2 颗粒形貌 |
3.2 磷石膏的热分解特性研究 |
3.2.1 空气中热分析过程 |
3.2.2 不同气氛下的热分析过程研究 |
3.2.3 不同焦炭掺量下热分析过程研究 |
3.3 磷石膏分解试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4 磷石膏部分分解制备类硫铝酸盐水泥的配料与烧制 |
4.1 类硫铝酸盐水泥的配料计算 |
4.1.1 计算基准 |
4.1.2 原料配比及生料率值 |
4.1.3 水泥生料配制 |
4.2 熟料烧成试验研究 |
4.2.1 易烧性 |
4.2.2 生料热分析 |
4.2.3 煅烧制度对熟料矿物组成影响 |
4.2.4 熟料微观形貌 |
4.2.5 熟料矿物组成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熟料烧成中磷石膏分解及水泥性能 |
5.1 磷石膏在熟料烧成中的分解 |
5.1.1 生料配料对分解率的影响 |
5.1.2 烧成温度和焦炭掺量对分解率的影响 |
5.2 熟料中含硫矿相的分析 |
5.3 类硫铝酸盐水泥宏观性能 |
5.3.1 凝结时间 |
5.3.2 强度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业副产石膏的来源 |
1.1 脱硫石膏 |
1.2 磷石膏 |
1.3 钛石膏 |
1.4 氟石膏 |
1.5 柠檬酸石膏 |
1.6 盐石膏 |
1.7 芒硝石膏 |
1.8 硼石膏 |
1.9 中和石膏 |
1.1 0 其他废石膏 |
2 产业政策 |
3 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 |
3.1 制水泥缓凝剂 |
3.2 制α型高强石膏 |
3.3 制β型建筑石膏 |
3.4 制Ⅱ型无水石膏 |
3.5 制纸面石膏板 |
3.6 制石膏条板 |
3.7 制石膏模盒 |
3.8 制抹灰石膏 |
3.9 制自流平石膏 |
3.1 0 制硫酸钙晶须 |
3.1 1 制硫酸联产水泥或氧化钙 |
3.1 2 制硫酸铵和硫酸钾 |
3.1 3 作为冶炼原料 |
4 未来推进工业副产石膏资源化利用思路 |
(5)磷石膏的预处理及其资源化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磷石膏的基本特性 |
2 磷石膏中的杂质对性能的影响及其预处理方式 |
2.1 磷的影响及去除 |
2.2 氟的影响及去除 |
2.3 有机物的影响及去除 |
2.4 其他杂质的影响及去除 |
3 磷石膏的资源化途径 |
3.1 磷石膏用于建材行业 |
3.1.1 磷石膏在水泥工业中的应用 |
3.1.1.1 用作水泥缓凝剂 |
3.1.1.2 用作水泥矿化剂 |
3.1.1.3 生产低碱度水泥 |
3.1.1.4 制硫酸联产水泥 |
3.1.2 磷石膏用于生产石膏建材制品 |
3.2 磷石膏用于化工行业 |
3.2.1 磷石膏用于制过硫酸钙 |
3.2.2 磷石膏用于制硫酸铵 |
3.2.3 磷石膏用于制硫酸钾 |
3.3 磷石膏在农业上的应用 |
3.4 磷石膏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3.4.1 磷石膏作为硫还原菌的硫源 |
3.4.2 磷石膏制备新型材料 |
4 磷石膏资源化过程中存在问题及解决途径 |
(7)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及其迁移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磷石膏的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 磷石膏杂质的影响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磷石膏中杂质的种类、形态及其分布 |
2.2 杂质对磷石膏应用性能的影响 |
2.3 杂质对磷石膏的化学反应的影响 |
2.4 磷石膏的预处理 |
2.5 研究目的、意义 |
2.6 研究内容 |
2.7 实验方案 |
2.8 创新点 |
第三章 实验用品和实验内容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材料的制备 |
3.3 实验仪器 |
3.4 分析方法 |
3.4.1 热分析实验 |
3.4.2 管式炉实验 |
3.4.3 KM9106综合烟气分析仪 |
3.5 测试分析方法 |
3.5.1 化学分析方法 |
3.5.1.1 EDTA容量法 |
3.5.1.2 国标法GB/T 13025.8-1991 |
3.5.1.3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
3.5.2 仪器分析 |
3.5.2.1 X射线衍射分析 |
3.5.2.2 扫描电镜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磷石膏分解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
4.1 Factsage热力学计算软件及理论计算 |
4.2 炭作为还原剂磷石膏分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
4.4 炭作为还原剂磷石膏分解过程的热力学计算 |
4.5 磷石膏还原分解体系的相图分析 |
4.6 CO为还原剂磷石膏分解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
4.7 CO为还原剂磷石膏分解过程的热力学计算 |
4.8 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的相图分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磷石膏分解过程中气体产物吸收测定方法研究 |
5.1 SO_2和CO_2的测定分析方法 |
5.2 实验方法原理 |
5.2.1 碳酸根的测定原理 |
5.2.2 硫酸根的测定原理 |
5.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4 实验方法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计算公式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碳酸根与硫酸根测定的独立性 |
4.5.2 实验方法中碳酸根的测定 |
5.5.3 实验因素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磷石膏CO还原分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研究 |
6.1 磷石膏应用存在的问题 |
6.2 实验方案 |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1 对磷石膏的分解反应影响微弱的杂质 |
6.3.2 对磷石膏的分解反应有明显影响的杂质 |
6.3.3 实验结果分析 |
6.4 管式炉放大实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磷石膏碳还原分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研究 |
7.1 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案 |
7.1.1 实验原料 |
7.1.2 实验方案 |
7.1.3 磷石膏分解率的计算以及产物的化学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在磷石膏分解反应过程杂质的影响 |
7.2.2 管式炉实验 |
7.2.3 杂质影响分机理分析 |
7.3 热力学理论分析 |
7.3.1 相图分析 |
7.3.2 分解产物的表征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课题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8)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1.1 硫铵渣的综合利用途径 |
1.1.2 煅烧工艺现状 |
1.2 技术理论介绍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原燃料性质及其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
2.1 原料性质分析 |
2.1.1 化学成分及矿物相分析 |
2.1.2 粒度分析 |
2.1.3 微观形貌分析 |
2.1.4 热分析 |
2.1.5 与水泥生料性质对比 |
2.2 原煤分析 |
2.3 分析所用仪器及分析方法 |
2.3.1 分析所用仪器介绍 |
2.3.2 化学分析方法 |
2.4 拟悬浮态焙烧试验 |
2.4.1 焙烧装置介绍 |
2.4.2 试验方案设计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2.4.4 实验室焙烧试验小结 |
2.5 原料成分对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影响 |
2.5.1 原料含水率的影响分析 |
2.5.2 CaCO_3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 |
2.5.3 原料中杂质的影响分析 |
2.6 原料的流动性分析 |
2.6.1 基本概念介绍 |
2.6.2 流动性测试结果及分析 |
2.7 燃料性质对产品质量、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的影响 |
2.8 本章小结 |
3 高固气比悬浮态煅烧-快速冷却系统热工分析及优化 |
3.1 焙烧系统结构形式 |
3.2 焙烧系统简介 |
3.3 焙烧系统热工计算及分析 |
3.3.1 焙烧系统中各级中发生反应假定 |
3.3.2 热工计算数学模型建立 |
3.3.3 子系统的划分 |
3.3.4 各单元质量平衡及热量平衡确定 |
3.3.5 标准反应热效应计算 |
3.3.6 各单元中物料及气体热容计算 |
3.3.7 各单元质量平衡、热量平衡计算 |
3.4 焙烧系统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热风炉烟气温度对系统参数影响 |
3.4.2 分解炉中氧气过剩系数对系统参数影响 |
3.4.3 分解炉与热风炉中喂煤比例对系统参数影响 |
3.4.4 各级分离效率对系统参数影响 |
3.4.5 原料水分对系统参数影响 |
3.4.6 各影响因素分析小结 |
3.5 焙烧系统参数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试验线设计 |
4.1 设计概况 |
4.2 工艺流程及各车间简介 |
4.3 试验生产线总图设计 |
4.4 原燃料消耗及储库计算 |
4.4.1 原料消耗计算 |
4.4.2 燃料消耗计算 |
4.4.3 储库平衡 |
4.5 主机设备选型确定 |
4.5.1 焙烧系统设备选型 |
4.5.2 各车间主机平衡与选型 |
4.6 小结 |
5 生产线试运行及效果分析 |
5.1 试运行操作流程 |
5.2 试运行主要参数分析 |
5.2.1 断面温度分析 |
5.2.2 试验生产线平衡计算 |
5.3 系统单体能力及匹配情况分析 |
5.3.1 研究范围 |
5.3.2 子系统划分 |
5.3.3 假设条件的确定 |
5.3.4 数学模型建立 |
5.3.5 所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5.3.6 预热系统、冷却系统单体及匹配状况分析 |
5.3.7 焙烧装置性能分析 |
5.3.8 系统主要部位风速分析 |
5.3.9 产品质量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高固气比悬浮煅烧—快速冷却技术的推广 |
6.1 系统优化 |
6.2 系统结构形式选定及分析 |
6.3 能耗分析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研究成果 |
附件1硫铵渣悬浮态煅烧-快速冷却试验生产线效果图 |
附件2试验生产线各车间工艺流程图 |
(10)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背景分析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2.1 循环经济理论 |
2.1.1 循环经济的含义及内涵 |
2.1.2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2.1.3 循环经济的科学基础 |
2.1.4 国内外对循环经济认识的区别 |
2.2 耦合理论 |
2.2.1 耦合的概念 |
2.2.2 生态──经济系统耦合 |
2.3 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理论 |
2.3.1 产业的概念 |
2.3.2 产业耦合的概念 |
2.3.3 产业耦合原则 |
2.3.4 产业耦合的内容 |
2.3.5 产业耦合的特征 |
第三章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战略分析 |
3.1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的总体框架设计 |
3.1.1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的战略意义 |
3.1.2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
3.1.3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 |
3.1.4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
3.2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生成机理分析 |
3.2.1 成本推动机理 |
3.2.2 效益拉动机理 |
3.2.3 环境取向机理 |
3.2.4 自组织机理 |
3.2.5 协同机理 |
第四章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研究 |
4.1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分析 |
4.1.1 物质集成分析 |
4.1.2 能量集成分析 |
4.1.3 水集成分析 |
4.1.4 信息集成分析 |
4.1.5 产业链分析 |
4.1.6 系统柔性分析 |
4.2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的构建 |
4.2.1 产业耦合基本模式 |
4.2.2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优化 |
4.2.3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构建的方法 |
4.3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模式评价 |
4.3.1 产业耦合系统评价体系的功能 |
4.3.2 产业耦合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 |
4.3.3 评价方法 |
第五章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实现机制研究 |
5.1 构建多方共赢的循环经济系统运行框架 |
5.1.1 实现机制的内涵和作用 |
5.1.2 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 |
5.2 构建生态效率型网络组织 |
5.2.1 生态效率型网络组织的概念与内涵 |
5.2.2 生态效率型网络组织的设计 |
5.2.3 生态效率型网络组织的运行 |
5.3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 |
5.3.1 市场激励 |
5.3.2 政府激励 |
5.3.3 文化激励 |
5.4 构建技术支撑体系 |
5.4.1 产业耦合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的构建 |
5.4.2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技术支撑体系 |
5.5 构建多产品共生模式 |
5.6 构建信息传导机制 |
5.7 构建网络协调机制 |
5.8 政府引导作用 |
5.8.1 引导职能 |
5.8.2 协调职能 |
5.8.3 监控职能 |
5.8.4 服务职能 |
第六章 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实例分析 |
6.1 云天化集团简介 |
6.2 云天化集团发展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基础 |
6.2.1 基础分析 |
6.2.2 具备的有利条件与面临的机遇 |
6.2.3 存在的问题与面对的挑战 |
6.3 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 |
6.3.1 企业与社会的循环 |
6.3.2 建设好晋宁─海口─安宁磷化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
6.3.3 与企业所在地政府共建循环岛 |
6.3.4 产业链的延伸 |
6.3.5 探索和丰富产业耦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6.4 发展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工作重点 |
6.4.1 推广先进技术 |
6.4.2 全面实现节能降耗 |
6.4.3 加强三废治理 |
6.4.4 自主创新与吸收引进先进技术相结合 |
6.5 发展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的实现机制 |
6.5.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
6.5.2 构建全集团循环经济体系 |
6.5.3 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
6.5.4 构建技术支撑体系 |
6.5.5 重视循环经济型人才队伍建设 |
6.6 云天化集团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绩效评价 |
6.6.1 云天化集团产业耦合系统评价 |
6.6.2 云天化集团产业耦合系统评价结果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硫的新资源——石膏制硫酸水泥(论文参考文献)
- [1]磷石膏部分分解制类硫铝酸盐水泥初步研究[D]. 范云燕. 重庆大学, 2013(03)
- [2]从循环经济角度看工业副产石膏的资源化利用[J]. 纪罗军,赵红林. 硫酸工业, 2021(09)
- [3]鲁北打造园区循环经济模式[J]. 文心,刘德玉,王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5(06)
- [4]鲁北绿色产业战略: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J]. 冯久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01)
- [5]磷石膏的预处理及其资源化途径[J]. 余琼粉,宁平,杨月红. 江西农业学报, 2008(02)
- [6]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实施技术集成创新 打造可持续循环经济[J]. 冯淑华. 山东化工, 2005(01)
- [7]磷石膏还原分解过程中杂质的影响及其迁移变化研究[D]. 资泽城.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1)
- [8]硫铵渣高固气比悬浮态热分解工艺的研发[D]. 李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5)
- [9]积极开发我国硫酸工业的原料途径[J]. 赵增泰. 硫酸工业, 1980(05)
- [10]磷化工行业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研究[D]. 黄睿婵. 昆明理工大学, 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