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_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耿威[1](2021)在《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文中提出电离层扰动是电离层物理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空间天气预报的主要任务。由于电离层复杂的时空变化性,电离层扰动呈现出多尺度、不规则、复杂的变化特征。当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其电子密度发生变化,对卫星导航定位及通信产生严重的影响。研究电离层扰动的特性及建模对于维护人类空间活动的安全,减少和避免空间天气事件的经济损害十分必要。电离层闪烁作为重要的电离层扰动效应之一,不仅可以反映电离层中不规则等离子体结构及其物理特性,而且可能导致地面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出现畸变和误码,从而影响卫星导航和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中国南方地区是电离层闪烁事件高发区,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全球范围的通信和导航系统对空间环境的依赖日益增长,电离层闪烁的监测及效应研究突显出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此背景下,电离层扰动的监测、建模、效应等研究工作,成为国际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及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数据,主要研究电离层扰动对导航定位精度的影响、统计分析电离层扰动引起的GPS周跳分布特征,最后构建中国南方区域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空间天气研究人员和GNSS用户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首先,本文定量评估了2017年9月8日磁暴期间,电离层扰动对GPS性能及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精度的影响。其结果显示,磁暴期间,中国境内GPS台站动态精密单点定位(PPP)平均定位误差有明显的增加,最大误差接近2 m,相对于中高纬地区,低纬地区定位误差更大,持续时间更长,远大于正常情况下的动态PPP定位误差(dm量级)。ROTI指数地图与PPP误差分布地图比较得出,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出现对GPS-PPP性能具有较强的影响。通过对广州和海南台站连续监测的电离层闪烁指数,及利用该台站解算的GPS-PPP定位精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精度随闪烁指数的增加而降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当监测到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S4大于0.4时,该台站解算的平均动态PPP误差要高于0.8 m。本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时日落之后,此次磁暴有助于电离层不规则体的产生,从而引起电离层闪烁。导航信号通过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会造成信号质量下降,周跳发生频繁,最终导致系统性能及定位精度降低。该研究对电离层扰动发生时导航系统影响的预测及改建改进电离扰动事件高发区导航通讯系统的设计有着理论参考和实际应用的意义。2、基于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260多个GPS台站数据,分析2015-2018年,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周跳分布的时空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描述电离层扰动效应的参数: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讨论周跳与太阳活动及电离层闪烁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高仰角周跳随地方时、季节和太阳活动的变化明显。一天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日落之后至黎明前,午夜前后出现最频繁,白天很少出现。一年之中,周跳主要发生在春分和秋分附近,春分附近周跳出现比秋分更频繁,呈现春秋不对称性,夏季和冬季很少有周跳发生。太阳活动高年周跳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太阳活动低年。研究结果表明,周跳的逐年变化显着依赖太阳活动水平,且随太阳活动水平减低而减少。F10.7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线性相关指数约为0.7。电离层闪烁指数与周跳发生概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周跳与闪烁存在密切的关系,闪烁是引起周跳重要因素。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接收台站接收到的S4指数大于0.6时,该台站监测到的卫星发生周跳的概率约为30%。中国及周边地区发生周跳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纬度25°以下靠近赤道异常区的低纬地区,中高纬度地区很少有周跳发生,此特征暗示引起GPS周跳的电离层不规则结构主要起源于磁赤道区。本部分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太阳活动下降期间中国及周边地区GPS性能的波动,格网化周跳发生概率作为一个新的电离层效应统计参数弥补了由于GPS轨道导致的不同地点GPS卫星分布不均的局限性,克服了少数台站研究结论的片面性,周跳可用于电离层扰动的直接监测和预警,以及为GNSS定位精度研究提供参考。3、最后,针对常用电离层闪烁模型在中国地区精度无法满足研究和应用要求,以及常用的电离层闪烁监测产品较为单一等问题,利用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监测数据,基于Kriging插值方法,构建了中国南方地区高精度实时电离层闪烁指数地图模型。通过与全球电离层闪烁预报模型(GISM)和反应电离层不规则体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指数标化率(ROTI)进行比较,验证利用Kriging方法构建的闪烁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表明,在电离层闪烁发生期间该地图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的区域特征和演变趋势,相比于GISM模型,该地图模型的精度更高,时延更小。通过大量的实验分析,该地图模型值与实测值之间具有较低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差。以上结果表明,我们构建的电离层闪烁地图模型相对真实可靠,可用于监测预警在空间天气扰动条件下的区域电离层闪烁活动。论文主要研究中国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及其对GNSS卫星导航系统的影响,对加深中国地区GHz波段电离层闪烁现象的研究,开展电离层闪烁的现报及预报,以及改进电离层闪烁高发区导航通信系统的设计均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
高敬帆[2](2020)在《电离层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离层化学物质释放是电离层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工调控和应用电离层空间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基于电离层不稳定性理论,研究了电离层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效应,并有针对性的讨论了影响电离层不稳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利用线性增长率理论可以从原理上分析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触发效应,但线性理论对应不稳定性发展的早期阶段,只能部分判断电离层不规则体的形成概率。因此,需要能够反映不稳定性线性和非线性阶段发展演化详细过程的仿真手段,全面演示电离层不稳定性受化学物质释激励的发展过程。考虑到电离层仿真一般从形态学角度判断不规则体的出现,本文基于约束插值曲线法(CIP)对电离层不稳定性演化开展了初步的定量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针对影响电离层不稳定性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仿真发现了不稳定性演化的拐点,拐点出现之后,等离子体气泡从F层峰高附近迅速上升达到F层顶、分叉/破碎形成不规则体。以拐点出现的时间点为不规则体形成的标志,首次定量研究了电离层不规则体形成与背景增长率和初扰动强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拐点出现时间与背景增长率呈负指数相关关系,与初始扰动强度呈负幂指数相关关系。2.围绕化学物质释放的点源释放模型,分别研究了电子密度耗空型化学物质六氟化硫(SF6)和电子密度增强型化学物质钡(Ba)在不同条件下释放的电离层扰动效应,分析了化学物质释放的扰动持续时间和地磁场对扰动形态的影响。发现点源释放的扰动持续时间只有十几分钟到四十分钟的数量级;增强型释放产生的高密度电子云沿磁力线方向拉伸,耗空型释放产生的电子密度空洞在复原过程中沿着磁力被挤扁。3.利用线性增长率和仿真方法分析研究了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触发效应,并首次讨论了SF6释放的复合率扰动。Ba释放产生的增长率扰动在早期能达到10-2数量级,但在十秒之后就下降到10-3数量级以下。SF6释放初期产生了极大的复合率扰动,总增长率为负;增长率正扰动出现在1分钟以后,并迅速达到10-2数量级,最终持续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仿真结果表明:SF6释放能有效激发电离层不稳定性的发展,即使背景电离层处于较稳定状态不利于不规则体形成时,SF6释放也有触发产生不规则体的可能;当背景电离层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受SF6释放激发,电离层能够迅速形成结构复杂的不规则体。4.结合闪烁理论定量分析了仿真不规则体的结构性质。在应用CIP算法进行高精度电离层演化仿真的基础上,提取仿真不规则体的经验功率谱(PSD)和电子密度起伏方差剖面。拟合结果表明:不论是自然初始条件还是化学释放初始条件,仿真不规则体的PSD都能很好的符合不规则体的Shkarofsky理论谱。将经验PSD和方差剖面代入多相屏(MPS)计算,得到的闪烁参数能够很好的符合闪烁理论。这不仅为电离层仿真的定量验证提供了思路,也表明可以将电离层仿真拓展应用到电离层闪烁的研究中。对化学物质释放触发电离层不稳定性效应的研究,不仅可以用于规划化学物质释放的最佳释放时间、释放地点,也推动了关于电离层不稳定性演化机制的研究。
余龙飞[3](2020)在《基于GNSS的电离层电子含量时空变化建模与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对地观测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电离层探测从地基单站小范围探测转变成地基空基相结合覆盖全球范围长时间连续性观测。不断涌现的新探测手段,推动了电离层相关科学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揭示了各种电离层现象形成的物理机制,加深了对地球空间的环境认识。电离层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提高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定位精度,还能为交通运输提供高质量导航定位服务。因此对电离层的研究具备重要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电离层电子含量变化包括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变化,其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连续变化且相互关联。本文利用电离层传统探测方式和GNSS观测方式获取的相关数据,在时空维度上,针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和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更为合理可靠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层析算法、覆盖全球的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模型和精准探测电子含量异常的新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向量法改进的电离层层析投影矩阵生成算法。传统像素基电离层层析投影矩阵解算过程复杂,解算结果存在一倍冗余且不能够直接得到唯一解,还需要进行判断才能得到满足条件的结果。新算法利用向量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将传统方法中解算三元二次方程问题简化成一元方程求解,减少了待求参数个数,降低了解算复杂度,不存在冗余解,无需进行二次判断即可得到唯一解,提高了一倍解算效率。(2)提出了一种基于Chapman函数和球谐函数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算法。在像素基电离层层析反演电子密度过程中,解算结果会受到初值、三维空间离散化、数学模型合理性和有效GNSS射线空间分布等影响,使得反演结果无法真实反映出电离层电子在空间分布形态。新方法提出了一个连续可积的近似Chapman函数拟合电离层电子在垂直向变化形态,用球谐函数拟合Chapman函数的Nm F2和hm F2在水平向变化形态,不仅能反演出电离层电子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分布形态,还能得到电离层Nm F2和hm F2在水平向的变化形态,拓展了GNSS在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和实测实验证实了像素基电离层层析算法中存在的问题,验证了新方法的可靠有效性。在实测实验中,与电离层测高仪实测的电子密度进行对比,Chapman函数层析算法相对于像素基层析算法,在100km200km范围内精度提高了27%,在300km以上范围精度提高了17%且决定系数R2达到0.986。(3)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对电离层电子含量进行全球预报的新方法。新方法利用了循环深度网络中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对图序列处理的优势,采用覆盖全球的电离层电子含量图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新方法充分利用电子含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有效信息,其输入和输出样本数据通为图时间序列,同时将原始电子含量图时间序列在以天为单位的时间维度上进行一次差分和二次差分,将差分后的数据作为另外两种输入样本数据,挖掘原始数据总蕴含的非平稳信息。实验表明建模样本时长将会影响预报模型精度;但是当建模样本时长超过一定长度,新方法预报模型预报精度不会受预报时长影响保持稳定;预报结果能够更加精细的描绘电离层电子含量在空间中分布细节;新方法预报结果对外界因素具有很强敏感度,可用于探究外界因素对电离层电子含量变化产生的影响。与CODE发布的一天电子含量预报产品相比,新方法预报精度平均提高了22.1%,其中最大提高了44.6%。(4)提出了一种新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方法。目前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过程中存在的非平稳信息影响会导致探测结果错误或失败。本文利用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对影响电离层变化的外界因素敏感度,提供精确背景参考值用于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通过对比滑动窗口法在静地磁环境和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前复杂空间环境下对电离层异常进行探测,新异常探测方法获得的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和相对异常探测结果相一致。通过分析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电离层耦合性,发现地震发生前一天和地震当天在震中区域内存在持久的电离层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发生有关。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新异常探测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探测出电离层异常,探测能力优于传统异常探测方法。
何宇飞[4](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陈雨田[5](2019)在《时间序列电离层预报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GNSS导航定位的过程中,电离层延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误差来源之一,如何对电离层延迟进行有效改正以提高GNSS的导航定位精度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表征电离层物理特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其进行研究与预报,不仅对GNSS精密测量、实时导航定位精度的提高有重要意义,还能为地球物理、空间环境等学科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基于此,本文对电离层TEC的变化规律、短期预报及预报模型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1.利用IGS提供的GIM格网数据,通过全球5112个格网点分别分析太阳活动的平静期(2009年积日185)与活跃期(2011年积日75)的电离层TEC周日变化。研究了小波的分解与重构算法,通过小波分解对全球11年(20072017年)不同纬度的TEC值进行趋势提取,并结合太阳活动情况,研究了电离层的年度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到结论如下:(1)活跃期的电离层TEC周日变化幅度大于平静期,且日峰值远大于平静期;(2)电离层受太阳活动的影响与纬度有关,影响程度总体上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3)电离层TEC在南北半球的夏季均高于冬季,且TEC的变化趋势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具有一致性。2.研究了Holt-Winters加法、乘法模型和ARIMA模型的原理与建模方法,基于平静期15天的GIM格网数据,分别利用三种模型对北半球不同经纬度上空的TEC值进行5天预报,并系统分析了预报值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ARIMA模型的相对精度最高,均方根误差最小,预报效果最好,其次为Holt-Winters加法模型,乘法模型精度最低;(2)预报值相对精度与均方根误差的纬度差异较经度差异更为显着,且三种模型的误差分布具有一致性;(3)在不同经线上,三种模型的均方根误差峰值均多次出现在北纬20度附近,且均方根误差总体表现为低纬度区域大于高纬度区域。3.研究了几种利用双频观测值解算电离层延迟、反演电离层总电子含量的算法。通过投影函数与多项式插值得到测站垂直方向的总电子含量(VTEC)。利用小波分解改进ARIMA模型,构建了W-ARIMA模型。采用相位平滑伪距法解算了2011年磁暴发生前后13天内中国地区16个GNSS观测站上空的VTEC值。通过时间序列对缺失历元插值后,分别利用ARIMA与W-ARIMA模型基于前10天的VTEC数据对后3天进行预报,对比分析了模型改进前后的预报精度。实验结果表明:(1)改进模型能够有效削弱每日VTEC极大值附近的预报残差,预报精度较原模型有显着提高;(2)W-ARIMA对低纬度测站的改进效果要优于高纬度测站;(3)改进模型的残差与均方根误差较原模型总体减小,同时对中国地区的均方根误差峰值能起到较大的削弱作用。
洪宇[6](2019)在《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动力学过程对于电离层形态和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开展等离子体漂移研究是电离层动力学的重要课题之一。通常认为,等离子体漂移是电场和中性风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中纬地区中性风场对漂移的贡献较大,而低纬地区电场对漂移的贡献较大。磁静日低纬电离层电场在是日间中性风驱动的E区潮汐电场和夜间F区极化电场共同控制的,磁扰期间还受到磁层电场和电离层扰动电场的影响,开展电离层漂移研究将有助于认识全球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动力学耦合系统。本文利用低纬(海南)地区2003-2016年间电离层DPS-4数字测高仪的漂移数据对F区的漂移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包括磁静和磁扰期间的日变化、季节变化、以及对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响应。分析了近磁静日太阳周期变化,以高低年为例给出了漂移的动力学讨论。此外,结合SWARM卫星和VHF雷达等仪器,本文开展了海南电离层漂移和等离子体块事件的对比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近磁静日海南等离子体漂移的特征研究:日间西向漂移冬季最大,随太阳活动无明显变化。夜间东向漂移分季最大,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强;日间南向漂移随太阳活动和季节的变化小于夜间;夜间南向漂移冬季最小,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减小。日间向上漂移随太阳活动和季节无明显变化;日落时刻向上漂移和夜间向下漂移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大,分别在分季和夏季最为明显;太阳活动下降年和低年纬向漂移为清晰的日夜分布,垂直漂移以向上为主;上升年和高年垂直向为清晰的日夜分布,纬向漂移以东向为主。太阳活动上升年全天基本为强的南向漂移,其余年份日出日落时刻为较弱的南向漂移。各季节日落反转增强均随太阳活动增强而增强,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弱,且在冬季出现饱和。E区大气潮汐电场和F区夜间极化电场引起的漂移与高年纬向漂移相符较好,体现了电场的控制;HWM14模型等效南北风与场向漂移的较大差异反映了双极扩散及平行电场等作用;结合由南北风拖曳作用引起的垂直速度,本文给出了漂移速度及东西向电场的分布。2.扰动期间海南等离子体漂移的特征研究:各季节地磁活动的影响均是夜间大于日间。日间纬向漂移随地磁活动无明显变化;夜间漂移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弱,减弱程度分季大夏季小;日间弱地磁活动对应较大的南向速度,而夜间强地磁扰动对应较大的南向速度。日间向上漂移不受地磁活动和季节影响;日落附近漂移仅在分季受到地磁活动的抑制;午夜前垂直漂移在分季受到抑制,在冬季因强磁扰而反向,夏季无明显规律;子夜至日出后垂直漂移在各季节随地磁活动增强而减小。3.基于卫星和地基设备的海南电离层漂移对比研究:2016年8月6日blob事件中,SWARM卫星和地基TEC、VHF雷达的同时观测演示了blob衰减、分裂和北移的过程;DPS-4观测的F区漂移和扩展F记录以及层高等参数变化表明电离层峰值高度上下区域也可存在不同的漂移状态。SWARM卫星与海南DPS-4测高仪的漂移观测差异较大,仅夜间纬向相关性略好。本文主要的创新点:利用完整太阳活动周的观测分析了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的长期变化特征,完成了低纬电离层漂移对地磁活动的响应研究,弥补了东亚地区的空当,对全球漂移分布也是重要的补充。结合HWM14模型分析了漂移的动力学机制并定量的刻画了电场的分布和变化;结合卫星和地基设备多手段同步观测,完整分析了低纬等离子体块的演化和与漂移的关系以及漂移沿高度的差异。
聂文锋[7](2019)在《多系统GNSS 全球电离层监测及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文中提出全球电离层格网产品是全球用户获得电离层总电子含量信息最直接的来源。影响电离层格网产品精度的电离层观测量以及函数模型精度最终都反映在全球电离层格网产品中。一方面,多频多模GNSS(包括GPS,GLONASS,BDS和Galileo)意味着更多的卫星数量、信号类型及复杂的星座构成,为GNSS电离层观测量提取与建模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另一方面,以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为代表的高精度GNSS大地测量手段越来越成熟,为电离层精细化监测提供了另外一种手段与途径。差分码偏差参数蕴含于电离层观测量中,与电离层函数模型系数同时估计,相互耦合。分离出差分码偏差的电离层观测量即为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因此差分码偏差参数与电离层观测量及函数模型都相关,是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提取与建模的重要误差源。本文针对GNSS电离层中涉及的多系统全球电离层观测量提取、建模与监测以及差分码偏差的统一处理问题,系统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建立了多系统GPS/GLONASS/Galileo/BDS全球球谐电离层模型,并生成了IONEX全球格网产品SDU。目前IGS电离层分析中心提供的电离层格网产品主要以相位平滑伪距观测量作为电离层观测量,随着多系统GNSS的发展,GNSS电离层观测资料日益丰富。本文首先基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量建立了多系统GNSS全球电离层模型,并分析比较了不同全球电离层格网产品的精度。以2018年7月CODE发布的电离层格网最终产品为参考,本文统计评估了 SDU/JPL/ESA/UPC四家机构提供的电离层格网产品,结果表明ESA/JPL/UPC/SDU与CODE的平均偏差Bias为0.07,-1.99,-0.84,-0.13 TECU,均方根误差RMS 分别为1.15,2.19,1.45,1.64 TECU。二、评估了相位平滑伪距和PPP电离层观测量的精度,并进一步基于双层层析技术,分析比较了单层与双层全球电离层层析模型的精度。首先,针对相位平滑伪距和非差模糊度固定PPP电离层观测量,基于六组共站单差实验,评估了 2014年年积日150-180期间两者的精度,结果表明:非差模糊度固定PPP电离层观测量的精度均优于相位平滑伪距。具体而言,非差模糊度固定PPP电离层观测量的精度为0.05-0.11 TECU,而相位平滑伪距观测量精度为0.65-1.65 TECU,说明非差模糊度固定PPP电离层观测量精度要高于相位平滑伪距观测量一个数量级。其次,基于小时解接收机DCB,量化分析了接收机间DCB变化(BR-DCB)对单差电离层观测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收机DCB变化是电离层观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最后,本文评估了不同太阳活动下不同电离层观测量与函数模型下的全球电离层模型的精度,包括以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量和球谐函数模型建立的EHRG,以PPP电离层观测量和球谐函数模型建立的GAG1以及以PPP电离层观测量和双层层析函数模型建立的FPPP。结果表明:(1)不论在太阳活动弱和强时,FPPP模型的精度均是最优,RMS值最小(太阳活动弱时为0.73TECU和太阳活动强时为2.12 TECU),其次是GAG1和EHRG;(2)EHRG和GAG1的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量,PPP电离层观测量精度更高,用于建模的效果更好;(3)相对于采用单层模型的GAG1,同样采用PPP电离层观测量,但是采用双层层析的FPPP模型的精度更高,改正效果更为明显。进一步基于单频伪距单点定位结果表明不同太阳活动强度下,采用FPPP进行电离层改正的定位结果最优,其次是GAG1和EHRG。具体而言,相对于EHRG,在太阳活动弱和强时,采用FPPP误差改正的定位精度最大能提高32%和38%。以上结论表明:GNSS电离层产品最终的精度取决于电离层观测量与函数模型的精度,高精度的电离层观测量需要匹配高精度的电离层函数模型。具体而言,全球球谐函数模型的精度与相位平滑伪距电离层观测量的精度相当,但是全球球谐函数模型无法反映PPP电离层观测量的精度,而基于双层层析的FPPP模型更适合于PPP电离层观测量的建模。三、实现了 GPS/GLONASS卫星差分码偏差的频内与频间偏差估计。差分码偏差是电离层TEC提取的最大误差源。本文基于IGS测站分析了GPS/GLONASS卫星频内与频间偏差的精度与稳定性。以2018年7月CODE发布DCB月产品为参考,在频内偏差方面,SDU解算GPS P1C1和P2C2产品月稳定度为0.07和0.06ns,与CODE的均方根误差为0.09和0.13ns,GLONASS P1C1和P2C2月稳定度为0.18和0.08ns,与CODE的均方根误差为0.29和0.27ns;在频间偏差方面,SDU解算GPS和GLONASS P1P2月稳定度为0.03和0.09ns,与CODE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4和0.19ns。整体而言,SDU解算出的GPS/GLONASS卫星频内和频间偏差精度与目前国际水平相当。四、分析了 GPS卫星差分码偏差参数的短时稳定性,并揭示了接收机差分码偏差与电离层TEC模型误差的耦合关系,以及以温度为主的物理因素对差分码偏差的影响。首先,基于2014年年积日150-180期间观测数据,计算了 GPS卫星DCB小时解的结果。研究表明:GPS卫星一个月平均的DCB单天标准差为0.20ns左右,且每颗卫星DCB的稳定性都相差不大;而DCB月度标准差由于单日边界不连续性(DBD)的影响,范围为0.60到0.75ns之间,平均0.70ns左右。其次,在DCB变化与模型误差耦合方面,电离层模型误差和DCB变化的季节性和纬度特性证明了电离层模型误差与DCB变化相互耦合。而引起电离层模型误差季节性变化或DCB变化季节性的因素很大程度归因于太阳活动,即太阳活动的周日/周年变化影响电离层TEC模型误差的周期性变化。由于太阳活动周日特性导致了电离层模型误差的周日特性,小时解接收机DCB受太阳活动影响高于单天解接收机DCB,小时解DCB与太阳活动指数GEC相关性最高达到83.4%。最后,在DCB随温度变化方面,BR-DCB变化与温度变化的相关性,因不同的接收机配置而不同,在本文中,两者相关系数最大能达到84%(HERT-HERS),且随着绝对温度的升高,相关性增强。另一方面,由于单差接收机DCB可能抵消非差接收机DCB随温度变化的趋势项,因此,基于BR-DCB变化与温度变化实验计算的相关系数可以认为是DCB与温度相关性分析的最低限度,实际中非差DCB与温度相关性应该高于本文计算结果。五、实现了多系统GPS/GLONASS/Galileo/BDS差分码偏差的估计,并进一步分析了多系统差分码偏差向绝对码偏差统一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统一处理流程及计算结果。基于MGEX测站研究了多系统GPS/GLONASS/BDS/Galileo卫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的精度与稳定性。SDU解算的2018年7月的多系统差分码偏差与DLR产品相比,GPS C1C-C2W、C1C-C5X、C1C-C5Q平均外符合精度RMS分别为0.07、0.12和0.09ns,平均月稳定度为0.09、0.07和0.08ns;GLONASS C1C-C2P和C1C-C2C的平均外符合精度RMS为0.14和0.20ns,平均月稳定度均为0.09ns;BDS C2IC7I和C2IC6I平均外符合精度RMS分别为0.17和0.29ns,平均月稳定度均为0.10ns;Galileo C1X-C5X、C1X-C7X、C1X-C8X、C1C-C5Q、C1C-C7Q和C1C-C8Q六种类型DCB的平均外符合精度RMS为0.07,0.08、0.28,0.08,0.09和0.08ns,平均月稳定度分别为0.07,0.07,0.26,0.09,0.09和0.09ns。进一步,以GPS C1XC5Q观测值进行消电离层组合伪距定位为例,阐明了多系统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多系统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卫星钟差基准,将差分码偏差还原为绝对码偏差。本文最后给出了详细的处理流程以及计算结果。同样以GPS C1XC5Q观测值进行消电离层组合伪距定位为例,证明了统一后的多系统绝对码偏差相对于差分码偏差的巨大优势。
王宁[8](2019)在《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电离层是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系统的无线电波传播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受到来自太阳与地磁活动、高层大气乃至近地面低层大气的多种因素的驱动,电离层中会出现各种不规则结构,扩展F是电离层中最常见的一种不规则结构之一,其时空变化可导致复杂的无线电传播效应,进而影响无线电系统的性能,一直以来是研究电波环境和电离层空间天气的热点问题。为了加深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变化规律的认识,提升我国电离层空间天气精细化建模、预报和电波传播应用的能力,本文利用中国和日本部分台站的电离层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在不同的太阳和地磁活动条件下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区域统计特征,研究了扩展F与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F层虚高(h’F)、偶发E层(Es层)和电离层闪烁效应的相关性以及中低纬地区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我国和日本中低纬地区共12个台站多年的电离层垂测数据,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中低纬地区电离层频率扩展F和距离扩展F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扩展F发生概率的经向变化比纬向变化明显,同时在35°N45°N纬度沿海及海洋区域扩展F的发生概率高于内陆地区。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对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发生规律及其区域变化特征的认识。2、利用海口、广州、北京、长春站的电离层垂测数据,开展了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中foF2、h’F的相关性研究。研究获得了四个站点控制频率扩展F发生的foF2的阈值和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foF2的阈值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距离扩展F发生概率随h’F的升高而增大,在240290km处发生概率最高,随着h’F的进一步增高发生概率逐渐减小。发现频率扩展F与foF2满足线性关系,而距离扩展F与h’F满足二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深化了对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内在联系的认识。3、利用多台站的电离层垂测和闪烁数据,分析了扩展F与电离层闪烁以及偶发E层的相关性。发现距离扩展F与闪烁现象的相关系数高达0.70.9,且相关系数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同时扩展F的发生概率随着foEs和fbEs差值的减小而增大,发现扩展F的发生概率与foEs和fbEs差值满足三次曲线关系并且给出了拟合曲线的表达式。这些结果拓展了对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相关性的认识。4、基于太阳和地磁活动指数、foF2、h’F等参数和神经网络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方法。该方法较国际已有的预测方法增加了foF2和h’F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已有预测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比已有预测模型的平均均方差提高了约7%,并且该模型可更好的用于我国区域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
孙洋[9](2018)在《电离图F层参数自动判读及foF2短期预测》文中提出电离层作为地球近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通信、卫星导航具有显着影响;对航空航天、灾害预警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电离层状态复杂多变。为满足不同场景的需要,对电离层环境进行监测和预报不仅必须而且十分迫切。全球每年通过电离层探测得到的电离图数以百万计,为了提高电离图判读效率,减少人工度量误差,并满足实时性要求,本文针对电离层垂测图描迹特点,从图像处理角度出发对垂测图F层参数自动判读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到fo F2是描述电离层状态的重要参数,本文还采用小波神经网络技术对fo F2参数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探索。本文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简要介绍了电离图自动判读及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报的研究意义,明确了课题的研究目标。总结分析了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2.系统地介绍了电离层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电离层的分层结构、控制因素、探测原理和垂测电离图判读参数的具体含义。根据电离图中F层回波描迹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本文自动判读算法的流程,包括电离图预处理和参数判读两部分。3.电离图预处理。采用中值滤波进行电离图初步去噪,根据垂直探测机理去除了多次回波描迹。利用Canny边缘检测算法进一步去除了噪声干扰后,通过投影积分方法提取到了F层回波描迹的轮廓。4.O波描迹提取及参数判读。利用形态学膨胀腐蚀运算结合平移图像求取重合面积的方法提取出了O波描迹,针对提取描迹不连续的问题给出了修复方案。通过ZS图像细化算法对O波描迹进行骨架化后,根据1F层和2F层过渡阶段描迹出现较长水平延展的特点,对O波骨架进行了分层处理,随后分别对各层参数h¢F、fo F1、h¢F2、fo F2进行了自动判读,并统计了本文判读方法的准确率。5.F2层临界频率提前一小时预测。利用西安和海口站的历史观测数据对fo F2分时变化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fo F2数据进行了分析与重构,在此基础上结合小波神经网络实现了fo F2提前一小时预报,预测效果比较理想。6.总结了本文已完成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本文电离图自动判读和fo F2短期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制订了未来工作计划,包括:电离图去噪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提取复杂电离图描迹方法的研究,引入数据同化方法进行电离层预测,预测结果与国际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李航[10](2018)在《卫星导航定位中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离层是距离地面上方约50至1000(有理论认为应扩展至2000)公里的高层大气,是由来自太阳辐射、宇宙射线和沉降粒子作用形成的等离子区域,是日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电离层作为一种传播介质,对电磁波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和吸收作用,其对无线电通讯、广播、雷达和卫星定位与导航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广泛应用,更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和产品己经日趋成熟,这也对GNSS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离层延迟一直是GNSS中一项重要的误差源,利用目前流行的双频无电离层组合观测值可以消除电离层一阶项带来的误差,但电离层高阶项误差并不能得到有效的消除,而在高精度数据处理中并不能将电离层高阶项直接忽略。估算并修正电离层高阶项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LONA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alileo(Galileo Satellite System)和 BDS(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在精密定位、卫星和接收机差分码偏差估算和建立电离层模型等应用中的影响,在高精度大地测量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全球分布的GNSS连续观测站数据,重点研究了电离层高阶项(主要是二阶项)在多模GNSS定位,以及GPS硬件延迟参数估算中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1)针对电离层二阶项对定位带来的影响,分别对GPS、GLONASS、Galileo和BDS四个目前主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立模型,基于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35座连续观测站,估算了这些站点在利用多模信号进行定位时受到的电离层二阶项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离层二阶项对多模GNSS定位的影响总体处于亚毫米到毫米级别的水平。忽略站点之间的差异,就不同的系统而言,电离层二阶项对这四个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定位造成的平均影响分别为0.736、0.789、1.222和0.680 mm;在垂直方向上定位造成的平均影响分别为0.512、0.441、0.870和0.322 mm。无论在平面还是垂直方向上,Galileo受电离层二阶项的影响均为最大——是水平方向上受影响最小的GPS的1.66倍,垂直方向上受影响最小的BDS的2.70倍。对不同的导航系统而言,电离层二阶项对点位坐标解算的影响特征大致相同,具体表现为在北半球具有总体向北偏移的趋势,在南半球则相反,具有总体向南偏移的趋势;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站点均表现为向上偏移的趋势;且水平方向影响较大的区域一般处于亚太和北美地区。此外,电离层二阶项对GNSS定位的影响与天顶总电子含量呈现出很强的正相关的特性,并和VTEC一样,具有约为1天的周期,并可以判定电离层二阶项对GNSS定位影响的周期性变化,正是由于天顶总电子含量的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2)基于电离层二阶项对GPS定位带来的影响,解算并分析了电离层二阶项对南极地区的 12 座 IGS(International GNSS Service)跟踪站、7 座 POLENET(The Polar Earth Observing Network)跟踪站和2座由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CACSM(Chinese Antarctic Center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运行的 GPS跟踪站在2012年全年的定位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这21个测站而言,电离层二阶项对各个站点在时间域上的影响均呈现出相似的特性:在夏季较大,而冬季较小。忽略各站间差异,在东、北和垂直方向上,电离层二阶项对GPS定位影响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175,-0.866和1.390mm;忽略各方向上的差异,分别以1月代表夏季,7月代表冬季,夏季受到的影响是冬季的5.3倍。如果在定位过程中仅考虑电离层一阶项,而忽略电离层二阶项的影响,最终的定位结果将呈现出整体向南和向上偏移的特性。将实验结果与南极地区天顶总电子含量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各站点受电离层二阶项的影响在夏季较大、冬季较小,以及在10月份出现的异常衰减现象,均与同时期的南极地区天顶总电子含量的变化有着强烈的关联,印证了电离层二阶项对定位的影响与VTEC之间的强相关性。(3)提出了一种在估算GPS系统频间偏差时加入电离层二阶项影响的方法,对2012年3月实验区域内的3台GPS接收机和32颗GPS卫星的DCB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电离层二阶项的加入给GPS卫星和接收机频间偏差DCB估算带来的影响量级总体处于10-3~10-2ns量级;忽略卫星和接收机的差异,电离层二阶项影响的平均值为0.0044ns,标准差为0.0082 ns,将其乘以信号传播速度(这里以光速作为参考)为1.32±2.46mm。在估算DCB参数的同时也得到了实验区域电离层模型参数,发现电离层二阶项对该区域VTEC估算的影响量级在10-2TECU水平。同时,二阶项对DCB估值的影响还显示出了明显的随VTEC的周日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二、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_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_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电离层概述 |
1.1.1 电离层分层结构 |
1.1.2 电离层形态变化特征 |
1.1.3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 |
1.2 电离层闪烁 |
1.2.1 电离层闪烁理论 |
1.2.2 电离层闪烁指数 |
1.2.3 电离层闪烁模型 |
1.3 电离层闪烁对GNSS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监测网简介 |
2.1 中科院空间环境监测网 |
2.2 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 |
第3章 2017年9月8 日磁暴期间GPS定位性能评估 |
3.1 引言 |
3.2 数据及方法 |
3.2.1 数据 |
3.2.2 精密单点定位PPP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空间环境及电离层扰动情况 |
3.3.2 中元节磁暴事件前后动态PPP误差概述 |
3.3.3 讨论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太阳活动下降期间(2015-2018)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GPS周跳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数据及方法 |
4.2.1 观测数据 |
4.2.2 周跳探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周跳随地方时的变化特征 |
4.3.2 周跳随季节变化特征 |
4.3.3 周跳的年变化特征 |
4.4 讨论 |
4.4.1 周跳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 |
4.4.2 周跳与电离层闪烁的相关性 |
4.5 小结 |
第5章 构建中国南方地区电离层闪烁模型 |
5.1 引言 |
5.2 数据及方法 |
5.2.1 电离层幅度闪烁指数数据来源 |
5.2.2 计算IPP点地理经纬度 |
5.2.3 Kriging插值法 |
5.2.4 变差函数计算和拟合 |
5.3 结果与验证 |
5.3.1 实例结果 |
5.3.2 精度验证 |
5.4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下一步工作 |
6.1 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电离层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电离层不稳定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化学物质释放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电离层不稳定性理论 |
2.1 电离层简介 |
2.1.1 电离层基本结构 |
2.1.2 电离层不规则体 |
2.2 电离层不稳定性理论 |
2.2.1 本地不稳定性分析 |
2.2.2 管通量积分不稳定性分析 |
2.3 电离层背景环境对不稳定性的影响 |
2.3.1 经向中性风的影响 |
2.3.2 纬向中性风的影响 |
2.3.3 纬向电场的影响 |
2.3.4 经向电场的影响 |
2.3.5 电离层水平梯度的影响 |
2.3.6 离子复合的影响 |
2.3.7 线性增长率完整表达式 |
2.4 计算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离层不稳定性演化仿真 |
3.1 引言 |
3.2 电离层仿真的理论基础 |
3.2.1 基本模型 |
3.2.2 仿真的基本设置 |
3.3 电离层演化仿真 |
3.4 不稳定性演化与增长率、扰动强度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物质点源释放模型 |
4.1 引言 |
4.2 释放物质与电离层的作用过程 |
4.2.1 点源释放的动力学模型 |
4.2.2 释放物质在电离层的化学过程 |
4.2.3 等离子体扩散过程 |
4.3 化学物质点源释放模拟 |
4.3.1 释放场景参数 |
4.3.2 SF_6 释放 |
4.3.3 Ba释放 |
4.4 释放参数对扰动形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效应 |
5.1 引言 |
5.2 化学物质释放产生的增长率扰动 |
5.2.1 电子密度扰动对增长率的影响 |
5.2.2 SF_6 释放的复合率扰动 |
5.3 SF_6释放不稳定性效应的仿真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相屏的电离层传播效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仿真不规则体电子密度起伏参数的提取 |
6.2.1 不规则体的一般描述 |
6.2.2 仿真不规则体电子密度起伏参数估算 |
6.3 基于闪烁效应的仿真结果分析 |
6.3.1 多相屏方法 |
6.3.2 MPS闪烁计算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GNSS的电离层电子含量时空变化建模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术语与符号约定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离层研究的意义 |
1.2 电离层研究及进展 |
1.2.1 电离层探测技术 |
1.2.2 电离层模型理论与研究 |
1.2.3 基于GNSS电离层研究 |
1.2.4 电离层时空变化研究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基于GNSS的电离层电子含量建模原理与方法 |
2.1 电离层电子密度特征 |
2.1.1 电离层形成过程 |
2.1.2 电离层电子密度垂直分布特征 |
2.1.3 电离层电子密度Chapman函数 |
2.2 GNSS电离层观测量 |
2.2.1 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 |
2.2.2 GNSS电离层观测量 |
2.3 基于GNSS的电离层电子含量建模 |
2.3.1 电离层延迟模型 |
2.3.2 电离层层析技术 |
2.3.3 改进的电离层层析投影矩阵生成算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hapman函数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 |
3.1 引言 |
3.2 Chapman函数电离层层析 |
3.2.1 Chapman函数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 |
3.2.2 近似Chapman函数性质分析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Chapman函数电离层电子密度反演过程 |
3.3.2 数值模拟实验与分析 |
3.3.3 实测数据实验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卷积长短时记忆网络的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 |
4.1 引言 |
4.2 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 |
4.2.1 卷积层和逆卷积层 |
4.2.2 长短时记忆网络 |
4.2.3 CLSTM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数据集及预处理 |
4.3.2 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模型精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震前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及分析 |
5.1 引言 |
5.2 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方法 |
5.2.1 传统异常探测方法 |
5.2.2 CLSTM异常探测方法 |
5.3 实验与分析 |
5.3.1 静地磁环境下电离层电子含量预报分析 |
5.3.2 熊本7.0级地震前电离层电子含量异常探测的背景值分析 |
5.3.3 2016年熊本7.0级地震-电离层耦合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
1.2.2.1 震例研究 |
1.2.2.2 统计研究 |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
2.1 地震活动概述 |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
2.1.3 地震孕育区 |
2.2 电离层概述 |
2.2.1 电离层 |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
3.2.4 结论与讨论 |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
3.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
4.1.1 SWARM星座简介 |
4.1.2 SWARM星座数据 |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
4.2.4 结论与讨论 |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
5.1.1 重力波模型 |
5.1.2 电动力学模型 |
5.1.3 电磁辐射模型 |
5.1.4 化学模型 |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
5.2.1 重力波途径 |
5.2.2 电动力学途径 |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果总结 |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6.4.1 星座观测设想 |
6.4.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
(5)时间序列电离层预报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离层简介 |
1.1.2 电离层预报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1 电离层延迟与总电子含量 |
2.2 IGS电离层产品介绍 |
2.3 小波分析理论 |
2.3.1 小波分析基本原理 |
2.3.2 多分辨率分析理论 |
2.3.3 Mallat塔式算法 |
2.3.4 小波基函数 |
2.4 电离层TEC变化特性分析 |
2.4.1 TEC周日变化分析 |
2.4.2 季节与年度变化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时间序列电离层预报方法及适用性分析 |
3.1 Holt– Winters指数平滑法 |
3.2 时间序列模型原理介绍 |
3.2.1 自回归模型AR(p) |
3.2.2 滑动平均模型MA(q) |
3.2.3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p,q) |
3.2.4 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 |
3.3 ARIMA预报模型建模方法 |
3.3.1 模型参数估计 |
3.3.2 AIC与 BIC准则 |
3.3.3 电离层TEC预报流程 |
3.4 预报精度与适用性分析 |
3.4.1 实验数据准备 |
3.4.2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波分解改进的活跃期电离层预报模型 |
4.1 GNSS/TEC计算方法 |
4.1.1 双频伪距观测法 |
4.1.2 双频载波相位观测法 |
4.1.3 相位平滑伪距法 |
4.2 测站VTEC计算方法 |
4.2.1 电离层单层模型 |
4.2.2 投影函数 |
4.2.3 测站VTEC计算 |
4.3 模型的改进 |
4.3.1 模型改进流程 |
4.3.2 小波分解的最优层数确定 |
4.4 W-ARIMA模型的精度分析 |
4.4.1 实验数据准备 |
4.4.2 预报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个人简介 |
二、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情况 |
三、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离层理论研究 |
1.1.1 电离层结构和光化学过程 |
1.1.2 电离层动力学过程 |
1.1.3 电离层异常和不规则体 |
1.2 电离层探测研究 |
1.2.1 电离层风场探测 |
1.2.2 电离层电场探测 |
1.3 本文涉及的仪器和数据 |
1.3.1 地基设备概述 |
1.3.2 SWARM卫星设备 |
1.3.3 模型数据概述 |
1.4 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国内外研究 |
1.5 电离层主要研究内容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近磁静日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
2.1 数据和方法 |
2.2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
2.3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的动力学研究 |
2.3.1 高低年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
2.3.2 高低年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动力学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磁扰期间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
3.1 数据和方法 |
3.2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地磁活动的响应 |
3.3 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与地磁活动的相关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
4.1 数据和方法 |
4.2 基于卫星和地基观测的等离子体块事件研究 |
4.3 基于卫星和地基观测的等离子体漂移统计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1.1 近磁静日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
5.1.2 磁扰期间海南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 |
5.1.3 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对比研究 |
5.2 本文主要的创新点 |
5.3 进一步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拟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多系统GNSS 全球电离层监测及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表格列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NSS电离层观测量提取 |
1.2.2 GNSS电离层建模 |
1.2.3 GNSS差分码偏差处理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离层基本特性及GNSS电离层观测 |
2.1 电离层基本特性 |
2.1.1 电离层所处日地环境 |
2.1.2 电离层的形成 |
2.1.3 电离层时空变化特征 |
2.2 电离层对电波传播影响 |
2.2.1 电离层折射影响 |
2.2.2 国际地磁场模型 |
2.3 电离层探测技术 |
2.3.1 电离层垂直探测仪 |
2.3.2 大功率散射雷达 |
2.3.3 卫星电离层探测 |
2.4 GNSS观测量及组合 |
2.4.1 GNSS观测量 |
2.4.2 GNSS组合观测量 |
2.5 精密单点定位及模糊度固定技术 |
2.5.1 精密单点定位 |
2.5.2 非差模糊度固定PPP-AR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GNSS电离层观测量提取及全球建模 |
3.1 电离层观测量提取及精度评估 |
3.1.1 观测量提取 |
3.1.2 观测量精度评估 |
3.2 电离层函数模型及精度评估 |
3.2.1 数学模型 |
3.2.2 模型精度评估 |
3.3 Multi-GNSS全球电离层模型 |
3.3.1 MGEX测站及穿刺点分布 |
3.3.2 Multi-GNSS电离层观测量及精度分析 |
3.3.3 Multi-GNSS全球电离层模型及精度比较 |
3.4 基于PPP观测量的双层层析电离层模型 |
3.4.1 模型策略 |
3.4.2 PPP电离层观测量精度分析及比较 |
3.4.3 接收机DCB变化对单差电离层观测量的量化分析 |
3.4.4 多路径对电离层观测量的影响分析 |
3.4.5 双层层析模型精度分析及比较 |
3.4.6 单频伪距单点定位精度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GPS/GLONASS差分码偏差及短时稳定性分析 |
4.1 差分码偏差定义及处理方法 |
4.1.1 差分码偏差定义 |
4.1.2 差分码偏差处理方法 |
4.1.3 差分码偏差参考基准统一 |
4.2 差分码偏差精度分析 |
4.2.1 GPS/GLONASS频内偏差 |
4.2.2 GPS/GLONASS频间偏差 |
4.3 差分码偏差短时稳定性与误差特性分析 |
4.3.1 差分码偏差短时稳定性分析 |
4.3.2 差分码偏差变化与模型误差耦合 |
4.3.3 差分码偏差变化的物理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系统差分码偏差及其统一处理 |
5.1 多系统差分码偏差的现状 |
5.2 多系统差分码偏差精度与稳定性分析 |
5.2.1 GPS/GLONASS差分码偏差 |
5.2.2 BDS差分码偏差 |
5.2.3 Galileo差分码偏差 |
5.2.4 多系统接收机差分码偏差 |
5.3 多系统差分码偏差的统一处理 |
5.3.1 差分码偏差的统一定义 |
5.3.2 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流程与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基金资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与论文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特征 |
1.2.2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
1.2.3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
1.2.4 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电离层及其不规则结构 |
2.1 引言 |
2.2 电离层 |
2.2.1 电离层的形成 |
2.2.2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
2.3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及其基本特征 |
2.3.1 扩展F |
2.3.2 偶发E层(Es层) |
2.3.3 电离层闪烁 |
2.4 太阳与地磁活动的影响及表征参数 |
2.5 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探测 |
2.5.1 电离层垂直探测仪 |
2.5.2 闪烁监测设备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1 引言 |
3.2 低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3 中纬地区扩展F的产生机制 |
3.4 改进的线性增长率的计算方法 |
3.5 影响线性增长率的因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低纬地区扩展F的区域统计特征 |
4.1 引言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 电离层扩展F的经向变化特征 |
4.3.2 年变化 |
4.3.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
4.3.4 季节变化 |
4.3.5 日变化 |
4.4 电离层扩展F的纬向变化特征 |
4.4.2 年变化 |
4.4.3 随太阳、地磁活动变化 |
4.4.4 季节变化 |
4.4.5 日变化 |
4.5 扩展F区域变化特征的机理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扩展F与电离层F层背景参数的相关性 |
5.1 引言 |
5.2 峰高、虚高、厚度的统计特征 |
5.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2.2 峰高的变化特征 |
5.2.3 虚高的变化特征 |
5.2.4 厚度的变化特征 |
5.3 扩展F与临界频率、虚高的相关性 |
5.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5.3.2 F2层临界频率(fo F2)的变化 |
5.3.3 F层虚高(h’F)的变化 |
5.3.4 扩展F发生概率的变化 |
5.3.5 相关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扩展F与其他不规则体现象的相关性 |
6.1 引言 |
6.2 扩展F与闪烁的相关性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年变化 |
6.2.3 季节变化 |
6.2.4 日变化 |
6.2.5 相关性分析 |
6.3 扩展F与Es层的相关性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年变化 |
6.3.3 季节变化 |
6.3.4 日变化 |
6.3.5 相关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离层扩展F发生概率的预测模型研究 |
7.1 引言 |
7.2 神经网络算法简介 |
7.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7.4 扩展F发生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 |
7.5 预测模型的精度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电离图F层参数自动判读及foF2短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离层参数短期预测的研究意义 |
1.1.2 电离图自动判读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内外短期预报研究概况 |
1.2.2 电离图自动判读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电离层理论基础 |
2.1 电离层分层结构 |
2.2 电离层控制因素介绍 |
2.2.1 太阳活动 |
2.2.2 地磁活动 |
2.3 电离层探测原理 |
2.3.1 斜向和返回散射探测 |
2.3.2 垂直探测 |
2.4 电离层垂测图 |
2.5 本文算法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垂测电离图预处理 |
3.1 滤波去噪 |
3.1.1 均值滤波 |
3.1.2 中值滤波 |
3.1.3 维纳滤波 |
3.2 去除多次反射描迹 |
3.3 Canny算子边缘检测 |
3.4 F层描迹边缘提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层参数自动判读 |
4.1 形态学膨胀/腐蚀操作 |
4.2 O波描迹提取 |
4.2.1 O波描迹初步提取 |
4.2.2 O波描迹修复 |
4.2.3 最大连通分量提取 |
4.3 描迹骨架提取 |
4.4 F层参数判读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foF2短期预测 |
5.1 foF2分时变化特点 |
5.2 F2层临界频率EMD分析 |
5.2.1 EMD分析原理 |
5.2.2 foF2整点数据EMD分解 |
5.3 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5.3.1 模型原理 |
5.3.2 预报实验 |
5.3.3 改进的预测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卫星导航定位中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GNSS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GNSS与电离层 |
1.1.2. GNSS中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的研究意义 |
1.2 GNSS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离层概述 |
2.1. 引言 |
2.2. 电离层的基本特性 |
2.2.1. 电离层的分层特性 |
2.2.2. 电离层的变化特性 |
2.2.3. 电离层探测 |
2.3. 电离层的色散效应 |
2.3.1. 电离层的折射指数 |
2.3.2. GNSS信号的电离层延迟 |
2.4. GNSS电离层改正和电离层反演 |
2.4.1. GNSS的电离层改正 |
2.4.2. 利用GNSS技术反演电离层 |
第三章 电离层二阶项对GNSS定位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流程 |
3.2.1. 电离层二阶项对GNSS定位影响的半解析模型 |
3.2.2. 数据来源 |
3.2.3. 数据处理流程 |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离层二阶项对南极地区GPS定位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和数据来源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数据来源 |
4.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离层二阶项对GPS频间偏差估算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差分码偏差与频间偏差 |
5.3. 实验方法、数据来源和处理流程 |
5.3.1. 顾及电离层二阶项的GPS卫星和接收机频间偏差估算方法 |
5.3.2. 数据来源 |
5.3.3. 数据处理流程 |
5.4.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完成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一种电离层物理模型及其在F_1谷区形成讨论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及周边地区电离层闪烁效应特性与建模研究[D]. 耿威.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21(01)
- [2]电离层化学物质释放的不稳定性研究[D]. 高敬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
- [3]基于GNSS的电离层电子含量时空变化建模与分析[D]. 余龙飞. 东南大学, 2020
- [4]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5]时间序列电离层预报模型与方法研究[D]. 陈雨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6]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等离子体漂移特性研究[D]. 洪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2019(08)
- [7]多系统GNSS 全球电离层监测及差分码偏差统一处理[D]. 聂文锋. 山东大学, 2019(09)
- [8]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扩展F的统计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D]. 王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
- [9]电离图F层参数自动判读及foF2短期预测[D]. 孙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10]卫星导航定位中电离层高阶项影响研究[D]. 李航. 武汉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