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的写作态度

论萧红的写作态度

一、论萧红的写作姿态(论文文献综述)

张云昭[1](2021)在《新时期以来文学阐释视野中的萧红形象建构》文中认为

冯芽[2](2021)在《萧红的“回心”时期——以《七月》散文为中心的讨论》文中认为在萧红研究中,一个值得透彻分析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她前后期的创作转变,这既关涉对作品的解读和评价,也牵连着作家与时代关系的探讨。茅盾等人将之归因于萧红个人的寂寞心态,此解释多出自友人间的同情之理解,实际上对其后期作品不无失望;刘禾等研究者从性别视域提供阐释框架,但无法涵盖《马伯乐》等例外文本;平石淑子在《萧红传》中将其全部作品视作一系列有意识的精神行为,提示了新的阐释路径,然而她以连续性弥合创作整体的同时也悬置了差异性。面对萧红前后期的创作转轨,我们仍需考察差异产生的契机及作家思想的形成脉络。上述疑问,可以在萧红的散文写作中找到线索。

张瀚尹[3](2021)在《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文卿,翟恒兴[4](2021)在《浅析萧红笔下的弱者形象》文中认为萧红的作品不同于同时期作家的创作风格,具有独特性。她继承了"五四"时期对"人"的关注,在童年经历、情感生活及时代变化的影响下,从生活的表象出发,着力描写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女性、农民和儿童。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塑造,萧红表达了对此类形象的同情,批判了国民麻木无知的劣根性,抨击了封建传统对社会的毒害,具有深刻的文学史意义。

刘广利[5](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霍虹[6](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戴珍玲[7](2021)在《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丁玲和萧红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两位女性作家,她们将自身丰富的女性体验与对女性群体的密切关注融为一体,以文本创作的形式对中国现代女性的解放问题进行探索。结合丁玲和萧红的女性经历,将之作为解读其作品的互文性背景,从两性、家庭和社会三个关系维度来分析她们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可以发现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道路有着不同的理解与思考:丁玲认为通过政治权力争取两性平等是实现女性解放的根本之途。对政治的追求与强调不仅表现在丁玲自身的人生选择中,也影响着丁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而萧红的创作则关注两性差异,强调男权文化对女性走向社会的阻碍。这种创作差异正是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创作中的直观体现。女性解放难以一蹴而就,丁玲和萧红对女性解放的探索也不可避免地受历史局限性的影响。但不能否认的是,她们的创作所体现的对女性群体的关怀以及对女性解放话题所进行的思考,对推动女性解放运动有着重要作用。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女性主义理论中的相关概念,梳理该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接受过程,肯定丁玲和萧红的创作价值,点明她们的创作在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个部分通过分析丁玲和萧红笔下的女性人物在两性、家庭和社会三重维度遭遇的不同困境来解读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在文本中的体现。第三个部分主要比较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的异同,分析造成丁玲和萧红女性意识差异的原因,并探讨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对当今社会女性解放话题的启发。

曹雪花[8](2021)在《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文中认为文学是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的凝结。生命体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力源,文学形式是作家生命体验的外在表现,生命体验与文学形式具有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萧红的生命历程充斥着孤寂与悲凉,童年孤守“后花园”、成年流亡在异地他乡,被情感困扰、被孤寂吞噬,她以顽强的生命力对抗命运,但最终在落寞与不甘中落下生命的帷幕。别样的生命之旅塑造了萧红独特的性格气质和艺术特色。她坚守本真,坚持自我的写作原则,将生命体验审美地熔铸于艺术形式之中,从而创造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形式。本文旨在以萧红的生命体验为基点,结合具体文本,对萧红的小说艺术形式进行研究,进而挖掘萧红对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形式实验创造的独特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在厘清生命体验和小说形式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孤寂决绝的“叛逃”者、悲凉绝望的流亡者、忧愁感伤的隐忍者三个方面考察萧红童年、情感、疾病等个性化的生命体验,认为萧红小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是其个体生命体验的生成表征,也是情感思想的外在表露形式。第二部分主要从时空形式、叙事样态和语言样式三方面论述萧红独具个性的形式表征。本文认为:隐蔽的时间和外显的空间构筑了萧红独特的时空形式;双重视角的配合、悲情温润的重复叙事和悲凉底蕴的心理化叙事形成了小说别样的叙事样态;由冷峻到温情的叙述语言、清新真挚的儿童式语言和冷暖相适的色彩语言构成了小说的语言样式。而这些多样的形式恰是萧红个体生命体验转化的结果。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萧红小说形式的继承创新与意蕴探寻。萧红小说形式的构建既是她对自我生命体验的成功转化,也是她对其他优秀文学形式的濡化。她积极接纳了鲁迅小说形式的影响,并吸纳借鉴了传统绘画艺术中“以画入文”的手法和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形式之美。同时,萧红的小说以“越轨的笔致”,实现了现代小说新形式的实验创造,并揭示了“越轨”背后所蕴含的萧红对生命生存意义的追寻。生命的价值在于体验。萧红以生命体验为内驱力,突破文学创作的藩篱,创造性地建构了个性化的小说艺术形式,走出了一条专属于萧红的文学之路,实现了对小说形式的更新创造,对生命实践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形式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

谢小平[9](2021)在《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绅”在现代文学是一种多元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历史的中间物”,乡绅形象因时空的区隔和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而呈复杂样态。本文以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文本细读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着力探析乡绅在现代文学里的复杂样态是如何建构与流变的。在此基础上,由形象建构、话语模式推及叙事伦理。由前所述,本文认为,乡绅书写以多元而复杂的风貌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创作实践。而就其文学史的意义而言,既在于它对“人”与人性内在的深度探寻,还在于它独特的美学品格给今日文学创作和研究以丰厚滋养。本文由三部分组成,绪论、论文主体五章以及结论。绪论部分首先陈述了选题来由及意义。其次,是对乡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概述。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概念界定。论文主体部分共五章。第一章立足于文本细读,从“关系”着手,分别从家庭、族群以及城乡三个维度出发,重点挖掘乡绅的多元面相及其身份复杂性。第二章重点从社会学与文学相结合的跨学科视野出发,着重探查乡绅与乡村秩序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三个维度上的互动。较之于前两章的动态考察特征,第三章和第四章则试图沉静下来,从静态角度切入。通过不同创作视角的切近,探察乡绅的主体性身份与其背后精神空间、物质空间的关联;探察不同作家对乡土社会的整体感知,及其在乡绅形象差异化建构背后的个性化创作追求。在互文性参照中,探析现代乡绅形象书写的不同特征。在第三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重在探析作家在文本创作里所持之叙事伦理。最后,我们结合前四章的研究内容,对现代文学的乡绅形象,及乡绅形象书写的社会意义,文学审美价值得失,作整体把握。为扩充研究的纵深视野,本文从文学史的纵向视野出发,爬梳文学发展脉络,进一步探讨了乡绅形象在当代文学中的变体——新乡贤。结语部分,本文从文学史的视野出发,就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的艺术特性和价值意义等作了一定的归纳总结。

段晓晗[10](2021)在《近二十年许鞍华电影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由繁荣走向低迷。2003年,随着香港与内地签订《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香港影人开始到内地拍摄电影,两地电影的融合呈现出新面貌。由于创作环境、观影群体的变化,香港电影导演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创作产生了新变化。许鞍华作为其中一员,她也开始在内地取材,主动贴近内地。“北上”后,她共拍摄了《玉观音》、《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得闲炒饭》、《桃姐》、《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第一炉香》(未上映)9部电影。本文以文化研究、性别研究为方法,探寻许鞍华“北上”后的电影特征。在这一阶段,许鞍华的目光聚焦到庶民阶层、边缘群体,从小人物的生存境遇出发,思考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2014年,在社会背景、电影环境的影响下,许鞍华电影中的人物从庶民变为民国作家、历史英雄。电影《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透露了许鞍华深深的家国情怀,与她“北上”前创作的《投奔怒海》《上海假期》《客途秋恨》构成了一个完整序列,从中能够感受到根植于她血脉中的对中国的复杂感情。“北上”前,她的电影中既有丰富的女性形象,也有多元的男性角色。“北上”后,许鞍华则聚焦于女性题材的探索,她创作的9部影片都以女性为主要角色,从女性的命运中,能够感受到许鞍华的女性意识,她在不同阶段对女性有着不同的看法,显现了多元深广的探索。在影像风格上,本文认为许鞍华形成了“慢美学”的艺术风格。以往的研究中指出了她电影中的日常生活叙事,本文认为日常生活叙事更多指的是影片的题材、内容,缺乏了对电影美学特征的强调。慢美学作为一个美学概念,能够更好地概括许鞍华的电影风格。此外,许鞍华还创造性地使用了间离手法,进行了美学创新。本文从许鞍华近二十年的创作入手,分析她的电影呈现的整体面貌、独特风格。论文共分为3章,第一章为社会之维,分析许鞍华的创作脉络,探析电影中的庶民叙事、家国叙事的特点;第二章为性别之维,探讨许鞍华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精神特质,及她的女性意识的流变;第三章为影像之维,探寻许鞍华近二十年的影像风格。

二、论萧红的写作姿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萧红的写作姿态(论文提纲范文)

(5)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后记

(6)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结语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7)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从女性主义视域看丁玲、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
    (二)现代中国女性文学创作
    (三)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一)两性之困:抗争与被物化的女性
    (二)家庭之牢:出走与被囚的女性
    (三)走向社会:战争年代的女性突围
三、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差异分析及原因探析
    (一)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异同分析
    (二)丁玲、萧红女性意识形成原因探析
    (三)从丁玲与萧红的女性文学创作看“女性解放”话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2.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第一章 生命体验的外化:有意味的形式
    1.1 生命体验与小说形式的有机结合
        1.1.1 生命体验和小说形式概念界定
        1.1.2 生命体验与艺术形式的关系及表现
    1.2 萧红个性化的生命体验
        1.2.1 童年体验:孤寂决绝的“叛逃”者
        1.2.2 情感体验:悲凉绝望的流亡者
        1.2.3 疾病体验:忧愁感伤的隐忍者
    1.3 萧红生命体验与“萧红体”
        1.3.1 自怜自艾与自叙传体
        1.3.2 童年记忆与散文笔调
        1.3.3 落寞心境与废园意象
第二章 生命体验的转化:独具个性的形式表征
    2.1 多方位的时空形式
        2.1.1 时间的隐喻:独特的意象
        2.1.2 兼具民俗与风情的地域空间
        2.1.3 “蒙太奇式”的空间并置
    2.2 多角度的叙事样态
        2.2.1 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双重组合
        2.2.2 悲凉底蕴中的重复叙事
        2.2.3 情感内置的心理化叙事
    2.3 多样化的语言形态
        2.3.1 由冷峻到温情的叙述语言
        2.3.2 清新与真挚相伴的儿童语言
        2.3.3 悲凄与朝气共生的色彩语言
第三章 生命体验的濡化:继承创新与意义探寻
    3.1 萧红小说形式构建的缘由
        3.1.1 鲁迅小说传统的直接“影响”与萧红的自觉“接受”
        3.1.2 对绘画艺术“以画入文”的借鉴吸纳
        3.1.3 对屠格涅夫的吸收借鉴
    3.2 萧红小说形式的意蕴探讨
        3.2.1 “向着人类愚昧”的生命追寻
        3.2.2 “越轨的笔致”:现代小说新形式的实验创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来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一章 “关系”场域下的乡绅
    第一节 家庭“关系”中的乡绅
    第二节 族群“关系”里的乡绅
    第三节 城乡“关系”间的乡绅
第二章 乡绅书写与乡村秩序变迁
    第一节 乡绅身份递变与乡村社会结构的变动
    第二节 乡绅文化嬗变与乡村文化秩序的变迁
    第三节 乡绅功能转型与乡村秩序的变动
第三章 多重乡绅形象的建构与乡村图景
    第一节 文化权威生活其间的凋敝乡土
    第二节 “自在”个体栖居的诗性家园
    第三节 土豪劣绅逼迫下的动荡乡村
第四章 乡绅书写的多维话语模式与叙事伦理
    第一节 启蒙话语背负着的家国伦理
    第二节 民间话语言说中的民间伦理
    第三节 阶级视域下的革命伦理
第五章 乡绅书写的价值与美学反思
    第一节 乡绅书写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乡绅书写的文学史价值
    第三节 乡绅书写的美学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10)近二十年许鞍华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北上”导演群体的创作
    第二节 许鞍华“北上”创作的独特性及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社会之维:许鞍华的人文探索
    第一节 视角下沉:庶民叙事的现实关照
        一.对现代都市双重性的剖析
        二.对阶级壁垒的思索
        三.对老年人生存境遇的关注
    第二节 主体转变:家国认同的流变
    第三节 叙事突围:家国题材的另类书写
        一.庶民转向历史人物
        二.受难者成为反抗者
第二章 性别之维:许鞍华的女性世界
    第一节 女性的精神内涵
        一、柔韧的生命力
        二、反抗的精神
        三、独立精神
    第二节 女性生存的境况及主体觉醒
        一、家庭生活与“娜拉”的觉醒
        二、“娜拉”觉醒后的生存状态
    第三节 女性意识的彰显及提升
        一、女性意识的彰显:从《玉观音》到《桃姐》
        二、延续并强化:从《得闲炒饭》到《明月几时有》
第三章 影像之维:许鞍华的影像风格
    第一节 慢美学的生成:镜语与日常生活
        一.镜头的“慢”
        二.生活的“慢”
    第二节 许鞍华电影中风景的抒情
        一、以月亮为代表的风景意象
        二、以地理位置为代表的风景
    第三节 间离风格:纪实美学的别样表述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论萧红的写作姿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期以来文学阐释视野中的萧红形象建构[D]. 张云昭. 渤海大学, 2021
  • [2]萧红的“回心”时期——以《七月》散文为中心的讨论[J]. 冯芽.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21(03)
  • [3]新世纪以来迟子建小说的地域书写研究[D]. 张瀚尹. 江南大学, 2021
  • [4]浅析萧红笔下的弱者形象[J]. 王文卿,翟恒兴. 名作欣赏, 2021(17)
  • [5]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
  • [6]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
  • [7]丁玲与萧红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 戴珍玲. 延安大学, 2021(12)
  • [8]生命体验的言说 ——萧红小说形式建构研究[D]. 曹雪花. 河北大学, 2021
  • [9]现代文学中的乡绅书写研究[D]. 谢小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10]近二十年许鞍华电影研究[D]. 段晓晗.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标签:;  ;  ;  ;  ;  

论萧红的写作态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