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体几何教学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金昊[1](2013)在《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它给现代教学带来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立体几何图形教学是立体几何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而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图形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一直保持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它也日益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对于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多媒体辅助技术有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在复杂图形的展示、三视图的旋转以及空间组合体的拆分方面,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尽管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有着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却并不明显,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究竟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如下研究:首先从分析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内容,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入手进行研究;其次通过对立体几何图形教学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调查分析得出当前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教师的进行访谈分析出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继而,结合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对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制定了基本方法。其中包括:一、多媒体技术使用的适当性;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综合性;三、多媒体课堂容量的合理性。另外,具体的使用方法涉及到立体几何初步部分的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和空间中的位置关系等部分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基本要求和制定了基本方法之后又根据现实教学进行了一些关于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课件的举例,将一些典型课件及应用进行了说明。在以上的理论基础上,笔者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以空间中的问题关系——垂直部分进行教学,在实验班采取了改进后的教学方法,在对比班依然使用传统的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实验过程中学生的作图成绩、测验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对图形的理解能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之前所提出的改进后的学习方法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的结论。
陈庆芳[2](2019)在《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合高中数学的学习,研究文科思维与理科思维的互补性,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这是一个研究方向,也是一个机遇,教师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与实践。在学习过程当中,文科临界生和理科临界生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做好他们的教学工作是中学教育成功的关键。如果教师能够加强文理科临界生的教学工作,不仅可以促进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高中生教育模式,实现新形势下的高中教学培养目标,并且能使更多的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考出理想的成绩。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测试(前测与后测)调查、个案研究、基于SPSS的数据统计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对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文科数学临界生、理科数学临界生在对于学习立体几何的情感态度上都显得比较低,相比文科数学临界生,理科数学临界生在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较突出;(二)就掌握立体几何知识的内容而言,数学临界生普遍认为,比较难以去证明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和难以进行整体立体几何知识框架的建立,相比较来说这方面理科数学临界生掌握的比较好;(三)大多数数学临界生认为,在立体几何作业量及作业难度方面都比较适中,但有部分文科数学临界生认为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难度较大、课后的作业量较多;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在一种问题使用多种解法、举一反三的能力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文科数学临界生比理科数学临界生更擅长做错题整理以及课后归纳总结做笔记;(四)大多数数学临界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上都掌握了学习立体几何的方式方法,同时他们也喜欢教师使用三维立体教学模型作为教具,并配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相关的辅助教学,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做的较好;(五)大多数数学临界生在学习立体几何效果的测试与评价方面都做的比较不好,相比较来说理科数学临界生做得比较好;(六)就学习立体几何支撑能力方面而言,大多数数学临界生能力较低。与文科数学临界生相比,理科数学临界生的这方面能力相对较高,主要体现在计算能力、动手能力方面表现较好,但文科数学临界生比较细心。基于本课题的调查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实验班的前后对比教学实验,对高中数学教师针对文理数学临界生讲授立体几何知识时,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提出教学建议。
张萌[3](2020)在《思维导图视域下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高中立体几何是初中平面几何的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有着较高要求,立体几何知识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及难点,根据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存在着困难,这也对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学习立体几何中引入了思维导图,它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来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立体几何中遇到的问题。基于思维导图理论,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指导,首先利用问卷调查法对天津市某高中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现阶段高中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采用比较研究法和访谈法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书面表达能力存在障碍以及建立知识结构不完善等等,最后探究在新授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课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立体几何知识。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立体几何过程中的困难,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也为数学教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提供教学策略,更好的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王晓峰[4](2013)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分析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的现状,比对国内外在高中教材中立体几何知识的编排和教学中的要求,重新解读《新课标》对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的要求,从而提出高中数学教师应该通过立体几何的解题教学研究,促进学生立体几何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数学解题的基本认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数学解题信息过程的描述和对立体几何的解题实例分析,充分展示解题者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的思维过程,指出在立体几何解题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的工具把解题分析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教学,让教学工作者从“解题”的困惑中走出来,站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高度上来看待和指导教学,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阐述高中立体几何的解题教学的理论基础,为高中教师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对立体几何的解题教学找准方向和找到理论依据,最后通过解题过程中数学常规思维和非常规思维的介绍,给教师和学生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解决高中立体几何试题的视野,不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且更好的体现了新课标对高中立体几何的教学要求,为新课标的推广和实施尽一臂之力。
张海妮[5](2019)在《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研究 ——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文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之一,五年制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五年制高职又称“3+2”高职,学生前三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两年进入对口高职学校学习。数学是五年制高职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类工程造价专业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立体几何在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绘图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中高职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为例,主要研究工程造价(三二分段)班级的立体几何教学。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数学专任教师在了解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对学生特点、中高职立体几何教材内容衔接等方面的研究,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应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立体几何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材或开发校本教材,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立体几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图形绘制能力等,为学生工程造价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几何基础,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将立体几何知识应用于专业课的学习中。本文编者主要从教材、学生、教师、工程造价专业特点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入学摸底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立体几何学习的态度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课堂学习情况;对2018级五年制工程造价A、B班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立体几何教学,用期末测试来对比改变教法前后的教学效果;对工程造价教研室和数学教研室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访谈等方式,探索改善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的策略,让教师学会将其应用在立体几何实际教学中,例如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选择合适的教材或开发立体几何校本教材、合理安排立体几何教学课时、改进教师的立体几何教学方法和多维度考核等。
江静[6](2018)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实验版”几何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年版)》)拟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与《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版)》)相比,在几何内容结构、内容要求、内容难度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于高中数学教师很好地理解《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挑战。本论文研究的总体问题是《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相比,几何内容的设置有哪些变化。这一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三个具体问题:《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中几何在内容结构上有何变化?在内容要求上有何变化?在内容难度上有什么变化?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比较法中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的方法用于对两版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在结构、要求上的比较,分析《标准(2017年版)》中几何内容的新特点;定量的方法用于对两版课程标准中几何内容在难度上的比较,并运用了一个关于“课程难度”的数学模型。研究发现,与《标准(实验版)》相比,《标准(2017年版)》具有以下几项变化:几何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突出了综合性;几何内容的要求上有增加有降低,突出几何的直观想象素养;几何内容的难度上有升有降,但整体难度持平。除此之外,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标准(2017年版)》具有以下几项特点:优化课程结构,精选课程内容,突出内容主线;增加学业质量标准和考试命题建议;更加重视数学基础,注意各学段之间的衔接与联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核心,对教材编写、教师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在教材编写方面:(1)教材的编写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直观想象素养的培养;(2)教材内容中几何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丰富多样;(3)教材的编写要以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宗旨。2.在教师教学方面:(1)教师要深度钻研《标准(2017年版)》,提高学科专业素养;(2)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几何直观与想象素养的培养;(3)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几何学的发展过程。
邓丽博[7](2013)在《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43位学生的访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测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数学课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测量一般要求较高的效度和信度,这样才能对学生作出客观真实的评价。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具有信息、导向、管理、诊断、激励、改进等功能。常用的测量方法为纸笔测验,即通过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要真实有效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就需要适当地选择测试题目。纸笔测验的优点在于能在短时间内了解大多数同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分数作为一个硬性的标准,使得数学课程与教学受制于考试和测验,评价也失去了全面性。新课改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不应该忽视学习过程本身。现随着人们对教育问题研究和认识,测量与评价的目的发生了转变,测量与评价并不是要得到一个标准,而应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访谈法是通过与同学面谈了解学生面对具体问题时的表现,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感受学生的数学情感,它是纸笔测试的一个补充,利用访谈法可以更加全面地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利于进一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的自我评价。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学生对立体几何各概念的掌握、空间想象力等只通过纸笔测验难以得到全面、真实地反映。通过访谈法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在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情感方面。本文访谈研究的对象是一个高三的班级,参与此次访谈研究的人数为43人,目的是通过采用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更加细致全面地了解学生立体几何的学习情况。
龚华梅[8](2011)在《高中生“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学习中典型错误及归因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空间向量逐渐融入到立体几何课程,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力求通过高中生在空间向量学习中的典型错误及其原因来反映高中向量的教学情况,以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本研究关注的是高二理科生在学完“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内容后存在的典型错误及错误的原因。笔者通过文献分析、课堂观察以及学生作业找出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再参考相关资料编制测试问卷,并以重庆、四川、山西三个地区的三所不同层次学校的310名学生为样本进行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和学生的访谈情况对存在的错误进行归因分析。调查结果显示,高二理科生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存在如下典型错误:1.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容易混同一些关系较密切的概念。2.学生对已知条件较明确题目中的线性运算与坐标表示不存在问题,但在综合性强、图形元素关系较复杂的题目中,容易出现建系错误和向量坐标运算错误。3.学生的作图能力不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忽视主观操作题,大多数学生有“高考不考、平时不必练”的错误观念。4.考查利用向量证明有关线、面的位置关系时,学生易虚假论据,凭主观想象拼凑出使结论成立的条件,或将未知结论已知化来用。5.对于用向量法解决空间角问题的考查,发现学生经常审题不全面,对一些条件“视而不见”,不清楚所求量;在用向量法求线面角时,思路不清晰,机械套用公式;方法选取不当,对向量法盲目崇拜。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多属于知识性错误和策略性错误,前者产生的原因是对概念理解、辨别不清,后者是因为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审题不全面、对一些条件“视而不见”,从而无法正确识别数学模式。当然还有一些错误类型属于典型的逻辑性错误和心理性错误。另外,教材编写上的变化使得学生的作图能力有了明显提高:普通班的学生比实验班的学生更倾向于用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基于上述研究结论,笔者为高中“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教学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刘贵宝[9](2006)在《三维技术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习和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促进学习效果的最优化是当前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 立体几何是中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平面几何知识负迁移的影响以及教学工具表达功能的限制,立体几何也是学生反映比较困难的课程之一。 三维技术从出现至今,一直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渗透力,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动画制作、影视传播、工业设计和游戏娱乐等领域。作为一项已经成熟的工业技术,它也日益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首先从分析立体几何的学科特点入手,通过对立体几何一线教师的访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得出:三维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恰当的教学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可以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发挥独特的优势;其次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三维教学工具的特点发现:各平台良好实用性的缺乏,限制了它们在实际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因此,作者利用三维技术,结合立体几何的学科特点,在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尝试开发了三维立体几何教学学习平台,以求在教学设计和技术手段方面改进立体几何的教与学现状。最后,论文就平台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评价,总结了平台的优点和不足,并对三维技术应用于立体几何教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之,本论文对三维技术在立体几何中的需求分析、平台开发、实践应用、发展前景进行了研究,实现了三维技术与立体几何学科教与学的结合。
崔翠华[10](2019)在《基于课堂探究高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8]。本次课程改革把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8]。立体几何初步这部分内容是高中数学必修课程的一部分,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平面几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的课程。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有助于提升学生直观想象、逻辑推理和数学抽象等方面的数学学科素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行为是发生在课堂上的,包括正课、自习课、讨论课等。本文基于正课、自习课和讨论课来研究学生学习立体几何初步内容的困难,从学生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分析课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实验的方式寻找解决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的有效方法。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立体几何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对概念、公理、定理的理解不到位;学生不能灵活进行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述和书写不规范;涉及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问题积少成多;对于一些用文字语言表述的定语较多的题目,学生就很难理解题目的含义。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就需要从根本上出发,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数学正课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自习课也占据着同样重要的位置,学校可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比如开设生涯规划课。学生正课和自习课产生的疑问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而教师的时间有限,所以,学校可以给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大胆的,语言是易于理解的。他们可以解决一些基础知识产生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进而,改善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通过这个途径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爱上学习。
二、立体几何教学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立体几何教学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一、 问题提出背景 |
二、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
一、 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
二、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特点 |
三、 高中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要求 |
第三章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调查与分析 |
一、 调查实施 |
二、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现状分析 |
三、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
一、 使用多媒体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基本要求 |
二、 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三、 对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建议 |
四、 关于多媒体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典型课件举例 |
第五章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的应用研究实验 |
第六章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问卷 |
附录三 学生随堂测验 |
附录四 学生调查 |
致谢 |
(2)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新课标对立体几何的要求概述 |
2.2 数据统计与分析概述 |
2.3 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概述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想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四章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调查过程与分析 |
4.2 个案研究分析 |
4.3 文理数学临界生教学实验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3 不足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3)思维导图视域下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分析 |
3.1 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3.2 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
第四章 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4.1 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新授课中的应用 |
4.2 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习题课中的应用 |
4.3 思维导图在立体几何专题复习课中的应用 |
4.4 实验总结 |
4.5 访谈过程与结果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及教学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学建议 |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情况 |
1.3.2 国外研究情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
1.4.1 选题研究内容 |
1.4.2 文献法 |
1.4.3 案例研究法 |
2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的理论基础 |
2.1 心理学基础 |
2.2 数学思想方法基础 |
2.2.1 转化思想 |
2.2.2 函数思想 |
2.2.3 方程思想 |
2.2.4 数形结合思想 |
2.2.5 分类思想 |
2.2.6 归纳与类比思想 |
3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的常用方法 |
3.1 数形结合法 |
3.1.1 研究案例 |
3.1.2 案例分析 |
3.2 向量方法 |
3.2.1 研究案例 |
3.2.2 案例分析 |
3.3 建模方法 |
3.3.1 研究案例 |
3.3.2 案例分析 |
3.4 非常规思维方法 |
3.5 合情推理方法 |
4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的题型 |
4.1 证明题 |
4.1.1 研究案例 |
4.1.2 案例分析 |
4.2 计算题 |
4.2.1 研究案例 |
4.2.2 案例分析 |
4.3 课题学习 |
4.3.1 研究案例 |
4.3.2 案例分析 |
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研究 ——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有关立体几何内容的研究 |
2.1 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发展现状和人才培养标准 |
2.2 中职数学教材立体几何章节内容研究 |
2.3 高职立体几何教材内容研究 |
2.4 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制图课程与立体几何相关内容的探索与分析 |
第三章 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情况调查 |
3.1 调查基本过程 |
3.2 调查结果 |
3.3 访谈内容与结果分析 |
第四章 改善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的策略 |
4.1 培养学生的非认知能力 |
4.2 教材的选取 |
4.3 改进立体几何教学方法 |
4.4 合理安排立体几何教学课时 |
4.5 基于多维度考核指标的策略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数学(基础模块)下册 |
附录二: 基础数学(第3册) |
附录三: 五年制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
附录四: 《立体几何》摸底测试 |
附录五: 《立体几何》期末测试题 |
致谢 |
(6)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实验版”几何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问题阐述 |
二、文献综述 |
(一)我国《标准》的比较研究 |
(二)我国《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的比较研究 |
(三)我国《标准》、《大纲》中几何内容的分析研究 |
(四)课程难度模型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四、研究结果 |
(一)《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中几何内容结构的比较 |
1.《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文本结构的变化 |
2.《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中几何内容结构的变化 |
(二)《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中几何内容要求的比较 |
1.立体几何 |
2.解析几何 |
3.平面向量 |
(三)《标准(2017年版)》与《标准(实验版)》中几何内容难度的比较 |
1.立体几何 |
2.解析几何 |
3.平面向量 |
五、研究结论、建议及反思 |
(一)结论 |
(二)建议 |
1.教材编写建议 |
2.教师教学建议 |
(三)反思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43位学生的访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数学学习测量与评价 |
1.2.2 课程评价 |
1.2.3 访谈法 |
1.2.4 教学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
1.2.5 立体几何 |
1.3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目前高中立体几何内容 |
2.1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立体几何部分 |
2.2 高考立体几何部分热点 |
第三章 本文研究的总体设计思路与方法步骤 |
3.1 本文研究方法及总体思路 |
3.2 本文研究总体步骤 |
3.3 自制测试试卷的理念与实施情况分析 |
3.4 访谈设计及自制访谈问卷的理念阐述 |
3.4.1 访谈法的基本步骤与注意问题 |
3.4.2 访淡问题设计理念阐述 |
第四章 访谈研究分析 |
4.1 访谈实录 |
4.2 整体分析 |
4.2.1 访谈问题分析 |
4.2.2 访谈整体分析 |
4.3 诊断分析 |
4.3.1 学生数学成绩基本情况 |
4.3.2 学生个人诊断分析 |
第五章 结语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研究缺陷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自制测试试卷 |
附录二:自制访谈问卷 |
致谢 |
(8)高中生“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学习中典型错误及归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传统立体几何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定位 |
2.3 向量进入立体几何课程的价值取向 |
2.4 中学生学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的认知基础 |
2.5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教与学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3.2 课堂观察的结果与分析 |
3.3 作业情况的收集与分析 |
3.4 测试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 测试的结果与归因分析 |
4.1 空间向量概念理解的典型错误与归因 |
4.2 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与坐标表示的典型错误与归因 |
4.3 用数学语言表示立体几何元素与关系的典型错误与归因 |
4.4 用向量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的典型错误与归因 |
4.5 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角问题的典型错误与归因 |
5 研究的结论与教学建议 |
5.1 研究的结论与局限性 |
5.2 教学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三维技术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4 理论基础 |
第2章 三维技术引入立体几何教学的需求分析 |
2.1 信息技术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
2.1.1 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教学的问题 |
2.1.2 信息技术应用于立体几何教学的优势 |
2.2 三维技术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2.2.1 演示 |
2.2.2 辅助学习工具 |
2.2.3 课件和积件 |
2.2.4 交互课件 |
2.3 三维技术应用于立体几何学科的需求调查 |
2.3.1 对中学生的调查分析 |
2.3.2 对立体几何教师的访谈分析 |
第3章 基于三维技术的立体几何教学平台的开发 |
3.1 软件开发方法和开发模型 |
3.1.1 软件开发方法 |
3.1.2 软件开发模型 |
3.2 平台理论模型 |
3.2.1 功能描述 |
3.2.2 架构模型 |
3.3 平台功能模块及其实现 |
3.3.1 三维模型制作 |
3.3.2 脚本控制 |
3.3.3 图形编程 |
3.3.4 Direct 3D角色扮演 |
3.4 对应于立体几何学科的特殊要求与实现 |
3.4.1 面和法向量 |
3.4.2 明暗处理模式 |
3.4.3 三角条带与三角形扇 |
3.4.4 浮点精度 |
3.4.5 Z-Buffers与覆盖(overlay) |
第4章 教学平台的使用效果评价 |
4.1 评价总体设计 |
4.2 教师感想 |
4.3 学生感想 |
4.4 定量评价分析 |
第5章 总结,不足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不足 |
5.3 展望 |
5.3.1 Cult 3D |
5.3.2 VRML |
5.3.3 人工智能(AI)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问卷调查 |
附录2 东营市利津县第一中学立体几何教师访谈记录 |
附录3 教学软件的评价标准 |
附录4 试验测试试卷 |
致谢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10)基于课堂探究高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1 立体几何的价值和地位 |
1.1.2 我国的高中课程改革 |
1.1.3 国内立体几何课程设置 |
1.1.4 国外立体几何课程设置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关于学习 |
2.2 关于数学学习困难 |
2.3 关于立体几何学习困难 |
第三章 相关资料研读及文献综述 |
3.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中立体几何内容的研读 |
3.2 2018年高考理科和文科考试大纲对立体几何内容的要求 |
3.3 河南省2017级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对立体几何内容的要求 |
3.4 国内立体几何教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内容分析 |
4.1 人教A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对比分析 |
4.2 课堂教学实录及分析 |
4.2.1 课堂教学实录 |
4.2.2 对课堂实录的分析 |
4.2.3 课堂练习题测验情况分析 |
4.3 学生自习课及练习作业分析 |
第五章 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及对策 |
5.1 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 |
5.2 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对策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四、立体几何教学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多媒体技术辅助立体几何图形教学研究[D]. 金昊.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2]高中文理数学临界生立体几何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 陈庆芳. 广州大学, 2019(01)
- [3]思维导图视域下立体几何的教学研究[D]. 张萌.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4]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教学研究[D]. 王晓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12)
- [5]五年制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立体几何教学研究 ——以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 张海妮. 广州大学, 2019(12)
- [6]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与“实验版”几何内容设置的比较研究[D]. 江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7]高中学生立体几何学习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43位学生的访谈分析[D]. 邓丽博.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8]高中生“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学习中典型错误及归因研究[D]. 龚华梅. 西南大学, 2011(09)
- [9]三维技术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贵宝. 上海师范大学, 2006(12)
- [10]基于课堂探究高一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困难及对策分析[D]. 崔翠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