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国际发射市场若干问题的澄清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国际发射市场若干问题的澄清

一、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对国际发射市场一些问题的澄清(论文文献综述)

刘语霏,王文浩[1](2020)在《中国商业火箭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文中认为长征二号、三号、四号都是从液体武器型号衍生而来。用固体武器型号衍生一种小型商业火箭,同样是对传统的继承。1990年4月7日,乳白色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矗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射工位上。深夜,火箭顺利起飞,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那是历史性的一刻,标志着中国的航天终于迈进了商业化的大门。

沈耀平[2](2019)在《与商业航天有关的几个具体法律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密切关注国际空间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借鉴世界航天大国的立法经验,主动参与到航天合作领域相关国际法的调整中,是中国航天与国际接轨、国内航天法与国际空间法接轨的务实路径。本文结合航天强国立法实践,重点对我国商业航天在准入管理、出口管制、责任承担、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几个主要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他国立法历程和可取经验,为更好的构建我国商业航天法律体系、搭建法律制度模块、完善具体内容设置和运行管理机制的调整提供建议。

刘禹希[3](2019)在《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航空航天技术一直是受美国出口管制的重要物项,具有尖端性、敏感性和两用性。本文研究的对象是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的政策体系,旨在全面地展现这一体系的结构和全貌。目前,国内相关研究或是集中于对管制政策细节调整的介绍和分析,或是专注于对美国卫星出口管制政策改革的探讨,尚缺少对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的专项性、全局性研究。本文以公共政策系统理论的视角对这一复杂的政策体系进行了分解和构建。将这一政策体系分解为政策环境、政策主客体和政策工具等多个要素体系,以不同的视角分别对这些要素体系进行了分析。进而从管制政策调整和出口管制流程两个层面分析了系统的运行过程。通过这些研究,基本厘清了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的政策体系。最后,本文对这一政策体系做了总结性评述和展望,包括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出口管制政策的效果以及基于中美制度比较的出口管制政策的借鉴等。本文是政策系统理论应用于出口管制体系的一次尝试,弥补了对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研究的缺失。同时,通过系统地对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进行研究,以期增强我国对美国对华技术贸易管制问题的理解,为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和出口管制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邢喜忠[4](2019)在《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探析》文中提出石油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1993年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增大越来越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突出问题。在“走出去”战略下,中国石油企业开始拓展海外业务。20世纪末,委内瑞拉政局动荡,1999年查韦斯执政,他强调深化和扩大南南合作,加强与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关系,以能源外交拓展国际合作空间。①在这个时期,中国与委内瑞拉的石油合作逐渐走上正轨。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成果颇丰,两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领域不断深化。本文探究了在查韦斯执政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第一章,阐述了中国实施石油外交的动因,以及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背景。第二章,介绍了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三个阶段,分别为探索期、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第三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形式,中国对委内瑞拉采用了政府和企业结合的双轨外交思路;以政策制定中心(中委高级混合委员会),开放式参与点(石油)和融资中心(中委联合基金)为构架的合作框架;以“贷款换石油”为主要方式的合作模式;全方位的合作体系。第四章讲到了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面临的挑战,包括宏观挑战和微观挑战。第五章是中国未来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战略选择,包括加强两国间交流;重视地区间国际关系;坚持互利共赢的石油外交理念;提升石油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人才建设。第六章为结论,结论里讲到了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取得了重要成果,但需注意的是中国面临着来自宏观和微观的挑战,规避风险,克服挑战是今后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重点。

沈耀平[5](2018)在《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与法治航天建设展望》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针对商业航天领域的一系列鼓励性政策陆续出台、“军民融合发展”方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之势,大量民间资本涌入航天领域,一批新兴民营航天企业纷纷初创成立,与政府主导的国有航天企业共同参与到商业航天的发展和竞争,带来中国商业航天行业发展新形势、参与主体新格局、业务运作新模式的变革,同时也带来国内国际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化和法律问题更为多样化的挑战。我国航天在多年的实践中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航天科研生产管理体系,通过行政手段和优势资源集中保障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目标实现,在体制系统内的运行相对有效。但由于传统军工行业的历史特点和管理模式,对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的法治保障建设尤其不足,特别是在向商业航天拓展的业务领域,一些新兴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或新兴商业航天产业模式的总体规划不够系统和全面,缺少相适应的法律制度牵引,部分产业领域已形成的成本和竞争优势逐渐面临其他航天国家的严峻挑战。商业航天活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在进一步促进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空间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也带来国家对空间活动监管责任的加重,对外空活动承担责任风险的加剧。随着空间活动特别是商业航天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国际空间法接轨的法律问题只会越来越复杂、也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航天立法相对滞后,尚未有一部顶层法律对航天活动予以全面规范,相关配套法规、制度也较为缺乏或陈旧,已有立法层级较低,前瞻性不够,可操作性不强,商业航天活动领域的相关法律规范更是稀缺,仅有的几部制度涵盖的范围有限,从法制基础到法治层面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航天技术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航天活动关乎外层空间秩序维护、外层空间环境保护、空间活动责任承担等国际义务。一方面,国内航天立法与国际空间法律制度特别是我国已加入的国际条约、公约等规定的国际义务密切相关,国际社会对缔约国、成员国在空间领域的法治化进程密切关注。另一方面,一国空间治理能力关系到自身战略安全形势,各国都在积极争取和影响外层空间治理规则,这一趋势也倒逼我国航天领域法治建设的能力形成和进程提速。此外,航天领域国际竞争愈演愈烈、国际合作越来越密的形势下,商业航天的发展规模和速度与法律制度体系建设进度的不匹配,以及市场主体参与国际竞争缺乏经验、对国际法律环境不甚了解、面临国际空间法规则的话语度和主动权较弱等问题,都可能影响到商业航天的规模有序发展,影响到商业航天的持续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甚至可能引发法律风险乃至政治风险,影响国家利益和战略安全。商业航天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非技术层面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迫切需要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引导、更全面的法律规范和更有效的监督管控,需要以健全的法制体系、先进的法治思维和科学的行业管理,指导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商业航天活动领域相关行为规范的建立和引导,行为后果的预判和责任划分,相关主体及管理机构法律意识、法治思维的形成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迫在眉睫。密切关注国际空间法领域的热点问题,借鉴世界航天大国的立法经验,主动参与到航天合作领域相关国际法的调整中,是中国航天与国际接轨、国内航天法与国际空间法接轨的务实路径。各国商业航天立法及航天领域的法治建设对我国商业航天法律体系构建和法治航天建设有着启示和借鉴意义。基本法与配套法规相结合的立法模式,在国内法中体现有关国际条约的义务以及重点领域的法律规定是较为通行和成熟的做法,而适应我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构建,需要选择适合实际国情的立法模式,以国际法视角贯穿商业航天立法活动。通过立法完善航天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出台航天基本法,将商业航天有关政策和管理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在国际条约义务内化为国内法过程中进一步查漏补缺。结合航天强国立法实践,重点对我国商业航天在准入管理、出口管制、责任承担、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几个主要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他国立法历程和可取经验,更好的构建我国商业航天法律体系、搭建法律制度模块、完善具体内容设置和运行管理机制的调整。作为世界大国和航天实力位居世界前列的航天大国,中国应该更加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国际空间立法,利用自身技术实力和法治理念促进现行国际空间法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促成国际商业航天活动领域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保障中国商业航天健康有序发展,需要以法治建设为战略引领,营造有序、完善的法治环境。法治航天建设既是打造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商业航天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的路径保障。推进法治航天建设同时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是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必然需要,是航天企业应积极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航天事业提升形象实力的内在需求。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形势下的法治建设任务,需要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发挥法治在改革进程中的推动和引领作用,把法治航天建设与深化航天管理体制改革有效地结合起来;需要借鉴全球经验,对标航天强国提升法治能力,吸收各国立法实践和法治建设成果,实现航天法治进程后发优势;需要抓好法治建设与商业航天发展的有效融合,特别是法治建设与军民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化经营的有效融合。商业航天,法治先行;法治航天,立法先行;良法善治,方得始终。通过法治航天建设,进一步明确商业航天管理机制和运行规则,强化商业航天主体法治意识和法律风险防控能力,确保商业航天在法治轨道上经营发展,用法治保障航天事业的转型升级,保障航天强国的实现进程,为中华民族和世界航天科技作出更大贡献。

韩慧鹏[6](2018)在《国外高通量卫星发展概述》文中研究指明高通量卫星(HTS)是指使用相同带宽的频率资源,而数据吞吐量是传统通信卫星数倍甚至数十倍的通信卫星,实现通信容量达数百Gbps甚至Tbps量级。高通量卫星能大幅降低每比特成本,可以经济、便利地实现各种新应用,已成为卫星通信行业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高通量卫星按轨道可划分为地球同步静止轨道(GEO)和非地球同步轨道(NGSO)两种类型卫星,当前在轨应用的高通量卫星

张志会,马连轶[7](2018)在《20世纪末中美航天商业发射的合作与冲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末,中美在航天商业发射领域曾有过短暂的合作。1988年12月,两国签订了卫星发射备忘录,标志着中国长征火箭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19951996年,中国长征火箭遭遇两起发射事故。为了提高长征火箭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航天系统展开了深层次改革并提高技术,最终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美国在1999年发布了"考克斯报告",之后美国全面禁止了与中国在航天商业发射领域的合作。

陈继峰[8](2018)在《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各种经济不确定事件时有发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中求进作为近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在这种前所未有的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面临多样性的挑战和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GW公司,作为中国航天商业化、国际化的主平台,在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面临风险丛生的现状。GW公司不仅面临一般企业的各种风险,更面临因为航天业务特殊性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因此,GW公司迫切需要审视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在加快改革发展步伐的同时,及时发现研究各种风险,并找到应对措施,开展有效的管控,妥善处理好风险,为中国航天国际化的发展保驾护航。本文以GW公司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研究了其在开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其风险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四部分:首先,介绍了提升GW公司风险管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对风险管理研究的现状,介绍了相关理论以及本文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内容。在此基础上,对GW公司风险管理及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进而提出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目标,提出总体思路和保障机制,提出增强对风险防范的认识以及建设积极主动的风险管理文化,提出建立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框架,并建立了危机管理机制。针对GW公司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相关建议。本文依托相关理论,从实际出发,为建立健全GW公司风险防范管理体系,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做出有益的帮助,并可作为我国企业尤其是国际化企业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贾怡[9](2017)在《2016年全球重大航天活动简要回顾》文中研究说明2016年12月19日出版的美国《航天新闻》杂志发表文章,对2016年的一些重大航天活动和事件进行了简要的分类梳理,包括重大发射活动、重大交易、重大挫折和重大进展几个方面。以下为文章的主要内容。——重大发射活动1.太空探索公司完成多次着陆回收在同年早些时候开展了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太空探索公司2015年底首次成功实现了"猎鹰"9火箭第一级的着陆回收。2016年,该公司又5次再现了这一壮举。1月和3月份在"无人驾驶船"上尝试着陆而未能成功后,该公司在4月8日

蒿旭[10](2016)在《领跑太空2.0时代(4)——美国商业航天发展综述》文中提出精英篇当前,美国的商业航天产业犹如一座"围城",业内的人想"飞出"地球,业外的人想加入这场太空"淘金热"。经过数十年的政策扶植,美国商业航天发展大潮中已经涌现出众多精英,如艾隆·马斯克、杰夫·贝佐斯和理查德·布兰森等。他们创办的企业或已经拿到了数亿美元的客户订单,或还在融资壮大、招兵买马、技术攻坚。不论这些先行者在商业航天发展之路上能走多远,他们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都值得我们钦佩。

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对国际发射市场一些问题的澄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对国际发射市场一些问题的澄清(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商业火箭的前世、今生和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过去之一:从发射外星到在轨交付
过去之二:长征十一号的诞生
过去之三:坎坷市场路
现在:中科一号和中科宇航
站在未来的门槛上
后记:

(2)与商业航天有关的几个具体法律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准入管理
    (一) 商业航天实行准入管理的必要性
    (二) 我国商业航天准入管理现状
    (三) 现行准入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 启示和借鉴
二、出口管制
    (一) 航天领域出口管制的必要性
    (二) 我国商业航天出口管制现状
    (三) 启示和借鉴
三、责任承担
    (一) 国家是空间活动的国际责任主体
    (二) 商业航天行为主体从事空间活动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
    (三) 启示和借鉴
四、知识产权
    (一) 商业航天活动特别是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日益频繁对商业航天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二) 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手段的适用性存在局限
    (三) 启示和借鉴
五、其他应关注的问题
    (一) 争端解决机制
    (二) 外层空间环境保护

(3)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与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共政策系统论
        2.1.2 政策过程阶段论(阶段启发框架)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对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的研究
        2.2.2 对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研究
        2.2.3 对美国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研究
第3章 出口管制的政策环境研究
    3.1 经济与技术环境
        3.1.1 中美经济的不对称依赖
        3.1.2 中美技术禀赋的差异
    3.2 传统与政治文化环境
        3.2.1 美国的政治传统
        3.2.2 政治与经济的互动
        3.2.3 政策的历史沿革
    3.3 国际环境
        3.3.1 国际知识产权贸易规则
        3.3.2 国际金融秩序
第4章 管制主体和客体的参与
    4.1 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的决策子系统
        4.1.1 作为决策主体的主要官方机构
        4.1.2 作为决策主体的精英
        4.1.3 作为决策主体的非官方机构
    4.2 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的实践子系统
        4.2.1 参与政策执行的行动主体
        4.2.2 从出口审查到出口调查
    4.3 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的协调子系统
    4.4 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的目标群体及其应对
        4.4.1 作为政策客体的中国
        4.4.2 作为政策客体的企业实体
第5章 对管制工具体系的分析
    5.1 公共政策系统中的管制工具
    5.2 双向型管制工具
        5.2.1 立法管制
        5.2.2 出口许可
        5.2.3 国别分类
        5.2.4 管制清单
    5.3 惩罚型管制工具
        5.3.1 实体名单
        5.3.2 专门歧视
    5.4 宽免型管制工具
        5.4.1 许可例外
        5.4.2 破例豁免
第6章 基于阶段启发框架对管制系统运行的分析
    6.1 管制政策的调整
        6.1.1 依托政策环境打开政策之窗
        6.1.2 管制主体内部意见的形成
        6.1.3 管制主体对工具内容进行调整
        6.1.4 通过管制客体进行政策评估
    6.2 出口管制的流程
        6.2.1 进入管制议程
        6.2.2 出口许可的决定
        6.2.3 出口的实施
        6.2.4 出口管制的反馈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对该政策系统的评述
    7.2 启示与借鉴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 研究意义
        (1) 现实意义
        (2) 战略意义
        (3) 经济意义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研究方法、研究创新与全文结构
        (1) 研究方法
        (2) 研究创新
        (3) 全文结构
第一章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背景
    1.1 石油安全问题凸显
        1.1.1 内部因素
        1.1.2 外部因素
    1.2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实施
第二章 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阶段演变
    2.1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三个阶段
        2.1.1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初始阶段(1999-2004):探索期
        2.1.2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新阶段(2005-2007):快速发展期
        2.1.3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新进展(2008-2013):成熟期
    2.2 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战略
        2.2.1 “走出去”的跨国石油经营战略
        2.2.2 互利共赢的国际战略
        2.2.3 多元化石油战略构建
第三章 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的石油外交形式
    3.1 政府和企业支撑下的双轨外交思路
    3.2 独特的外交合作框架
    3.3 创新的石油外交合作模式
    3.4 全方位的石油合作体系
第四章 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面临的挑战
    4.1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面临的宏观挑战
        4.1.1 委内瑞拉国内形势不稳定
        4.1.2 委内瑞拉国内的资源民族主义
        4.1.3 复杂的地区间国际关系
    4.2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面临的微观挑战
        4.2.1 社会治安状况恶化
        4.2.2 人才资源匮乏
第五章 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的战略选择
    5.1 加强两国间交流,利用国际规则规避风险
        5.1.1 政府间对话机制
        5.1.2 民间交流机制
        5.1.3 发挥国际组织的作用
    5.2 重视地区间国际关系,维护资源权益
    5.3 实施企业本土化战略,承担社会责任
        5.3.1 树立利益攸关者的形象
        5.3.2 承担社会责任,回馈当地人民
    5.4 加强石油外交人才建设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与法治航天建设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与立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商业航天简介
        一、商业航天相关概念
        二、商业航天参与主体
    第二节 我国商业航天的立法现状
        一、商业航天活动相关现行法律制度概述
        二、商业航天有序发展面临法治层面的挑战
第二章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立法及启示
    第一节 世界主要航天国家商业航天立法情况
        一、美国商业航天政策及立法情况
        二、俄罗斯商业航天政策及立法情况
        三、欧洲商业航天政策及立法情况
    第二节 各国商业航天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一、基本法与配套法规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二、在国内法中体现有关国际条约的义务
        三、重点领域的法律规定
第三章 适应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的法律体系构建
    第一节 我国商业航天立法模式的选择和借鉴
        一、选择适合实际国情的立法模式
        二、以国际法视角贯穿商业航天立法活动
    第二节 商业航天法律体系框架构建
        一、通过立法完善航天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
        二、将商业航天有关政策和管理要求上升到法律层面
        三、国际条约义务内化为国内法过程中进一步查漏补缺
    第三节 几个主要法律关系和具体法律问题分析
        一、准入管理
        二、出口管制
        三、责任承担
        四、知识产权
        五、其他应关注的问题
第四章 加快法治航天建设打造商业航天“软实力”
    第一节 法治航天建设是形成商业航天“软实力”的重要路径
        一、法治航天建设的内涵
        二、法治能力是航天“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第二节 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形势下法治建设任务
        一、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二、借鉴全球经验,对标航天强国提升法治能力
        三、抓好法治建设与商业航天发展的有效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
    后记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国外高通量卫星发展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1. 高通量卫星发展历程
2. 高通量卫星建设动向
    2.1 GEO-HTS动向
    2.2 NGSO-HTS动向
3. 高通量卫星新技术发展方向

(8)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总结
    1.3 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1.3.1 风险管理
        1.3.2 全面风险管理
        1.3.3 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1.4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与结构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2章 GW公司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GW公司简介
    2.2 GW公司的特征
    2.3 GW公司风险现状分析
        2.3.1 战略风险
        2.3.2 政治风险
        2.3.3 市场风险
        2.3.4 技术风险
        2.3.5 运营风险
        2.3.6 财务风险
        2.3.7 法律风险
    2.4 GW公司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3.1 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目标
    3.2 全面风险管理总体思路
    3.3 全面风险管理的保障机制
        3.3.1 公司治理
        3.3.2 风险管理文化
    3.4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3.4.1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子系统
        3.4.2 全面风险管理内容
        3.4.3 全面风险管理流程
    3.5 建立危机管理机制
        3.5.1 事前防范
        3.5.2 事中控制
        3.5.3 事后处理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对策及建议
    4.1 做多做强主营业务
        4.1.1 增加主营业务
        4.1.2 做强主营业务
    4.2 调整组织机构及明确分工
        4.2.1 调整业务部门组织架构
        4.2.2 明确领导分工和部门职责
        4.2.3 设立并提高风险管理部地位
    4.3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4.3.1 健全职能工作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4.3.2 建立健全业务工作风险管理规章制度
        4.3.3 完善投资审批规章制度
    4.4 加强业务管理并保障业务收款
    4.5 加强宣传教育并组织培训
        4.5.1 加强宣传教育
        4.5.2 组织风险培训
    4.6 加强公司内部考核并追究责任
        4.6.1 落实风险责任
        4.6.2 加强内部考核
    4.7 加强子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
        4.7.1 关注重点风险
        4.7.2 加强督促检查
        4.7.3 加强培训教育
    4.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对国际发射市场一些问题的澄清(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商业火箭的前世、今生和未来[J]. 刘语霏,王文浩. 卫星与网络, 2020(11)
  • [2]与商业航天有关的几个具体法律问题分析[J]. 沈耀平. 法制博览, 2019(19)
  • [3]美国对华航空航天技术出口管制政策体系研究[D]. 刘禹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4]查韦斯时期中国对委内瑞拉石油外交探析[D]. 邢喜忠.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5]中国商业航天国际化发展面临的法律问题研究与法治航天建设展望[D]. 沈耀平. 华东政法大学, 2018(03)
  • [6]国外高通量卫星发展概述[J]. 韩慧鹏. 卫星与网络, 2018(08)
  • [7]20世纪末中美航天商业发射的合作与冲突[J]. 张志会,马连轶.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8(03)
  • [8]GW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 陈继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9]2016年全球重大航天活动简要回顾[J]. 贾怡. 中国航天, 2017(03)
  • [10]领跑太空2.0时代(4)——美国商业航天发展综述[J]. 蒿旭. 航空世界, 2016(11)

标签:;  ;  ;  ;  ;  

中国长城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国际发射市场若干问题的澄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