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文科期刊的政治倾向

浅谈高校文科期刊的政治倾向

一、简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政治倾向(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王美[2](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张玉婷[3](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王孟[4](2020)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文中指出“高师改大”运动即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掀起的一场旨在将高等师范学校通过改组、合并或升格的形式转型为师范大学或综合大学的运动。这是一场深受国外师范教育思想变革影响的运动,也是我国师范教育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的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师范学校在师资培养中的垄断地位,开始实现师范学校和综合大学参与师资培养的开放型模式。本研究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并逐步发展起来的高等师范学校转型运动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高等师范学校改组为综合大学、合并或升格为师范大学的转型形式为切入点,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尾声的发展过程,并通过对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改大历程的考察,呈现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态势,概括总结了“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民国“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分别从“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影响、“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影响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本研究主要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背景,通过对我国师范教育制度以及国内外师范教育变革历程的分析,梳理总结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政策背景和教育背景。第二部分以“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为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兴起、展开与尾声三个方面。兴起部分为运动发生的思想酝酿过程与制度落实过程;展开以民国时期全国独立设置的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为例逐一论述;尾声介绍“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和结果。第三部分探讨“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作为一次教育改革运动,“高师改大”运动的发生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与高等教育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宋波[5](2020)在《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壬寅学制的建立和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以及民国初期建立的壬子癸丑和壬戌四部学制,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开始进入制度化和系统化时期。学制的频繁变革是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反映出其在整个国家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又反映出国家政体的变动对学制的深刻影响。我国近代学制作为西化的产物,先后经历了壬寅和癸卯学制效仿日本,壬子癸丑学制延续清末仿日并逐步转向欧美,最后至壬戌学制全面转向美国的演变历程。近代学制的变革,因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效仿对象和制定主体的不同,导致不同学制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和课程设置等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每一部学制的颁布,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批评主体依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利益立场、价值取向和对西方学制的了解,站在不同的立场,通过各类报刊、教育杂志、教育会议等不同途径,对学制发表各种意见、评论和建议。这些意见、评论和建议,既是对学制问题的一种关注和反思,也是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一种抗争行为,由此造成学制批评者与制定者之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学制制定部门,根据学制批评者们的意见、评论和建议,不断修正学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学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和整体发展。因此,学制批评是促进近代学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人们对教育改革主导权、教育利益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关注、评价和争夺的反映。学制批评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政治体制的变化是学制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制批评得以发生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基础。批评主体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特别是接受西方民主与教育思想的经历,是学制批评得以产生的认知基础。报刊杂志、教育社团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是学制批评得以实现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清末民初的学制批评,是中国在寻求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中国的特殊性和学习西方现代性的冲突与交融的一种反映。批评的实质是东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争,结果是中国教育思想传统性中心地位逐步丧失。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现代学制从诞生到逐步成熟、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的曲折、艰辛历程。近现代学制的诞生,特别是壬戌学制形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内容架构,标志着中国教育从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代学制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郭海洋[6](2020)在《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方教育史一直是中国教育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研究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主要目的是为了还原近代石家庄地区教育的历史面貌,探索近代以来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为当代石家庄的教育事业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内容为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主要概述石家庄古代教育史的发展过程和总结石家庄古代教育的特点。第二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介绍了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石家庄近代教育发展的基本概况。第三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第四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主要阐述了中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第五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第六章内容为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第七章内容为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第八章内容为石家庄新教育的特点与启示分析。石家庄传统教育自先秦时期历经了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与跌宕起伏,为近代石家庄新教育的萌发奠定了重要基础。“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颁布“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近代教育渐成体系。20世纪初,新学制的相继出台,科举制度的废除和石家庄地区新式小学堂的创办,让民众逐渐开始意识到创办新式教育的必要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以后,石家庄地区的书院相继改为高等小学堂,比如,栾城龙冈书院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获鹿县和正定县都成立劝学所,倡办新学。近代石家庄中学堂的发展比较缓慢,清末时期主要有两所,即赵州官立中学堂和正定府官立中学堂。随着新教育的兴起和新式小学堂的大规模出现,创办近代师范教育的历史需求凸显而出,它是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石家庄地区的师范教育迅速发展起来,为本地区培养了充足的师资力量。“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石家庄随即沦陷,这一时期石家庄存在着日伪殖民区和中共根据地两种政权形式,在日伪统治地区,为配合其军事和经济侵略,日伪当局采取多种奴化教育手段,在沦陷区实行奴化教育,企图建立殖民主义教育制度以维持其殖民统治。随着晋察冀根据地的建立,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始恢复创建学校教育。石家庄地区在晋察冀根据地领导下,各区县的根据地开始恢复办学,并创办了一批新学校,学校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此外,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了一批抗日游击学校以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这些学校没有固定的学制和班制,但是这一系列教育举措为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对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社会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清末及民国初期石家庄未出现高等教育,直至抗日战争时期,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办学,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石家庄开始创办正规化的高等教育,其中着名的华北大学为解放全中国培养了大批人才,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学教育从此走向正规化。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创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近万名优秀领导、各类骨干人才,成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力量。通过研究石家庄地区的教育发展,可以发现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两次高峰时期,其中石家庄教育事业在古代时期发展较好时期是在元朝,一度成为了河北地区乃至北方的一个教育中心,书院教育较为突出,出现了着名的封龙书院;近代以来,20世纪初石家庄教育达到了又一个发展高峰期,新式教育兴起,随着石家庄近代化的历程,教育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回顾石家庄教育的发展历程,笔者认为,石家庄地区教育兴与衰主要是受到了地缘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文化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影响最大。纵观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历史,就整体发展趋势而言,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过程是艰难曲折的。同时,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发展有一定滞后性和其自身特点,这也是由当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原因共同决定的,就此,在最后一章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陈莉[7](2020)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考察中国百余年来的儿童文学发展,1949年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70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一方面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一方面建构和创作本土儿童文学理论和作品,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过程中,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儿童文学发展的中国道路。本论文主要采用比较文学“接受——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实证性地描述这一过程,具体呈现译介的成果及其与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构和作品创作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揭示其中值得重视的历史经验。本论文共分七部分:绪论:简要说明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对五四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史作一简述。第一章:评述“十七年”及“文革十年”时期在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十七年”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及传播的概述。二是以儿童文学评论家兼作家陈伯吹为例,讨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结合当时的儿童文学作品,具体呈现外来影响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并以这一时期有较大影响的儿童文学作家张天翼、严文井和孙幼军的创作为例作深入探讨。四是以几部儿童小说为样本,探究揭示“文革十年”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的基本特征。第二章:评述1976年至1980年期间,“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1976至1980年期间,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二是“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三是以科幻文学作家郑文光、叶永烈为例,讨论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在挣脱历史惯性时发生的变化。第三章:评述改革开放初期(1981-1989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讨论的问题有三个:一是八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概述。二是以鲁兵、胡从经、洪汛涛、王泉根两代学者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周锐、冰波、柯岩和沈石溪等人的作品为例,讨论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进入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990-1999年)期间时,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和传播情况的概述。二是以汤锐、孙建江、王泉根、方卫平、朱自强、刘绪源、彭懿等七位青年学者为例,讨论1990-1999年期间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受到的外来影响。三是以孙幼军、秦文君、曹文轩、梅子涵、汤素兰、陈丹燕、彭懿和杨红樱两代儿童文学作家为例,讨论这一时期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受到的外来影响。第五章:本章以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为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日本图画书理论家、编辑和出版人松居直先生的图画书理论为例,简要阐述这一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传播过程。二是从学者接受、儿童文学教材中的体现、原创图画书月刊的发展等方面着手,探究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三是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分析中国原创图画书发展的现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结语:在回顾70年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的基础上,分析探究这一译介和影响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提出展望。总之,新中国成立后对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全方位译介及其影响,导致中国儿童文学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推动了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并由此改变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外在风貌。改革开放后对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为中国儿童文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借鉴及影响,使得新时期以来中国儿童文学理论的建构和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在绚烂的世界儿童文学地图中展示出中国儿童文学的独特性。因此,探究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我们评判中国儿童文学的特征及意义,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进而推动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康学玲[8](2020)在《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而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受教育情况越来越体现出新变化。过去,人们多以贫穷、发展落后、思想封建等词来描绘少数民族地区,学者们也多用失学、辍学、学业失败或不佳的研究视角来呈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在新时代、新时期,对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学业的关注应转变视角,应关注那些优秀的学生,分析他们优秀背后的因素,而这是“取长补短”、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可忽略的“本土经验”。本研究论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交代了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而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研究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交代了田野点——临夏回民中学,研究对象——“珍珠生”。第二章讨论了“珍珠生”为何偏好回中。第三章从教育生态环境中的政策、社会支持和文化、学校因素、家庭态度与同龄人影响四个外部因素对影响“珍珠生”学业成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则从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个人因素出发,分析其学业动机、方法、心态和学业自我效能感对成绩的影响。第五章是结论和讨论部分,回应了绪论提出的问题,并就研究结果做了进一步延伸探讨。

胡月波[9](2020)在《“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是其参加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内在动力。在日常学习中,大学生的需求推动着他们努力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甚理想,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就是“闲课”,消极对待这类课程。且现今高校迎来新的一代大学生,即“00后”,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成长环境与“90后”及之前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对思政课的需求亦发生变化。而思政课要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应该结合“00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因此,研究“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现状,可以及时根据“00后”大学生的需求状况,有针对的采取相关措施,以满足“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提升思政课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根据差异性进行样本的选取,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在研究信息达到饱和时停止样本的选择,最终选取了21名“00后”大学生,获得了较为丰富的一手资料。再根据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利用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Nvivo12对获得的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出“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整理分析发现,“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从需求的层次来看,具有完成学业的基本需求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高级需求;从需求的属性来看,具有获得自由发展的生活意义性需求和掌握社会秩序的社会性需求;从实现需求的途径来看,具有感性教学方式的需求和理性教学方式的需求;从实现需求的过程来看,具有注重教学操控的技术性需求和注重感染力的艺术性需求。且“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具有以下特点:务实性、多元化、理性化和主体性。根据需求现状,又对影响“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00后”大学生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首先,“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因素,是其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主要因素。其次,教师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中有学生觉得好的方面,比较符合自己的要求的;也有学生觉得不好的方面,希望教师能够改进的。教师这些好的、不好的方面共同影响着“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最后,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三方面。这些因素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共同影响着“00后”大学生,使他们形成了思政课的需求现状。根据影响“00后”大学生形成思政课需求现状的原因,再结合“00后”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求状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对策。首先,思政课教师要树立因需施教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施教,即立足于“00后”大学生需求的务实性,增加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亲近度;立足于需求的多元化,提升思政课对“00后”大学生的吸引力;立足于需求的理性化,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逻辑性,提升思政课的说服力;立足于需求的主体性,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其次,要优化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即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家庭环境;完善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优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社会环境,使其有利于“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并对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玺[10](2020)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规范建设的几十年来,针对其教学主体、内容、方法等维度的微观化、具体化的研究已经成果颇丰,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者对教学本质以及活动开展进行规律性、学理性的认知与把握。但是,伴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社会空间的拓展、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交往关系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趋势,仅仅是微观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满足教学的要求以及应对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更为整体化、社会化的宏观把握。若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整体性和社会性的研究,空间要素的纳入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上都是十分必要的。在新时代从空间化的视角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要把握的空间样态必然更加多元化、多维化,传统空间与新型空间形态的研究都应为题中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但也凸显出其客观性和必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是当前一个全新的命题,需要汲取中西方相关空间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哲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地理学、生态学、传播学等诸学科领域有益的理念与观点,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自身特有的研究体系和空间框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观的树立提供学理支撑。本论文主要从思政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结构与功能、演进历史、现实境遇和优化拓展几方面来进行相关探索与研究,全文除绪论外,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来进行阐述:首先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进行总结梳理。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除了包含基本的自然时空观念之外,对于社会空间的发展及演变,以及空间差异的出现、正义的维护等方面都展示了独有的空间思维与智慧。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包括观象授时、立杆测影、律管候气、山川崇拜和敬天文化等对于空间认知,同时将空间思想应用于城邑空间、聚落空间等的布局与规划当中,当代则是以习近平“八个统一”规律性总结为空间构建的指导思想。西方世界对于空间也有不同的认知,囊括了哲学、数学、物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学科领域,以列斐伏尔、哈维、苏贾、福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空间建构方面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框架及理论观点。其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本质的阐释与基本特征的描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进行基本含义的阐释以及内涵的解析是本研究进行的根本前提,随后将思政课教学空间与教学空间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等相关概念进行辨析,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与外延,接着对其基本特征的形成与分析是对其概念的进一步明晰与掌握。再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类型划分以及功能赋值的探讨。首先分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囊括了主体、内容、方法、载体四大要素,在此基础上按照三类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思政课教学空间类别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别以及相互交往关系来进行相应的空间功能赋值。随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基本机制予以分析与总结。通过梳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史可以发现,前后经历了空间初步形成、深化调整、规范建设以及发展提高四个阶段,对于四大需求动力的分析以及四种基本机制的探索,总结与提取出能够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作针对性的分析与研究。对全国部分不同层次的高校进行相关问卷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六大子系统,分别为课堂与学科子空间、现实与虚拟子空间、制度与非制度子空间,解读其优势和分析其困境的基础上,为下一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提供现实参考基础。最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与拓展。系统围绕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以及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六个领域展开,全方位优化拓展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作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这个全新命题的探索与研究,本文创新式地进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概念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提出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框架,旨在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视域,激发其在新时代的创新力与生命力。

二、简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政治倾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政治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论文的创新点
    1.7 论文的局限
2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调查法
        3.2.3 比较研究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3.3.1 基本概念
        3.3.2 基本理论
        3.3.3 研究假设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3.4.1 量表修订
        3.4.2 变量测量
        3.4.3 量表评价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4.1.1 初创阶段
        4.1.2 曲折发展阶段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4.2.1 进修培训制度
        4.2.2 考核制度
        4.2.3 职称晋升制度
        4.2.4 薪酬制度
        4.2.5 聘任制度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4.3.1 宏观制度分析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 结果分析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5.1 数据质量评价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5.8 分析讨论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6.1.1 职称情况
        6.1.2 学术成果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6.4 奖励制度比较
    6.5 薪酬制度比较
    6.6 结果分析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6.6.2 职称晋升受限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6.6.7 奖励“一刀切”
        6.6.8 薪酬偏低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7.2.5 完善薪酬制度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7.2.7 注重制度公平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初始量表
附录2:调查问卷
附录3:正式量表
附录4:访谈提纲
附录5:项目分析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二、文献综述
        (一)文献资料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价值
    四、核心概念
        (一)研究生教育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第一节 培养模式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第二节 课程教学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科学研究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第四节 师生互动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第二节 教育成效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第三节 教育局限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高等师范学校转型是当下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二)“高师改大”运动是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历史实践
        (三)“高师改大”运动为我国高等师范学校转型实践提供启示借鉴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师改大”运动的研究
        (二)关于高等师范学校转型的研究
        (三)研究述评
    四、基本概念界定
        (一)“高师改大”运动
        (二)“高师改大”相关概念
        (三)高等师范学校转型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师改大”运动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师范教育变革的带动性
        二、国内靠教育求发展的迫切性
    第二节 运动产生的政策背景
        一、学制改革与师范教育制度变迁的要求
        二、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议决案之学校改革
    第三节 运动产生的教育背景
        一、师范教育的困境与“高师改大”的现实需要
        二、“高师改大”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兴起
        一、思想酝酿过程:“高师改大”思想的生成轨迹
        二、制度落实过程:“高师改大”运动的制度依据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展开
        一、师范区划分与全国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设立
        二、六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的改大历程
        三、“高师改大”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高师改大”运动的尾声
        一、“高师改大”运动的消退
        二、“高师改大”运动的结果
第三章 “高师改大”运动的历史影响
    第一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历史影响
        一、“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教育培养层次的提升
        二、“高师改大”运动开启了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共同参与师资培养的师范教育新模式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
        四、“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师范院校师资培养质量的提升
    第二节 “高师改大”运动对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高师改大”运动所形成的的机构改革实践丰富了民国高等教育的组织结构
        二、“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师范学校的综合化发展
        三、“高师改大”运动促进了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对当前我国师范教育转型发展的一点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一)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关于清末民初发表的有关学制研究的文着述评
        (二) 关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和学制改革的资料整理与论着述评
        (三) 关于中国近代学制研究的论着述评
        (四) 关于教育批评有关理论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寅和癸卯学制制定者与批评者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二、关于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年限的批评
    第三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改革和毕业奖励的废止
        二、促进初等教育学习年限和科目的调整
        三、促进中等学堂文实分科和师范教育的修订
        四、促进女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五、促进高等教育法政学堂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子癸丑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总体性批评
        二、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阶段划分的批评
        四、关于复古教育的批评
    第三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再易
        二、加速初等教育制度的改订
        三、促进中等教育制度的完善
        四、促进大学制度的修正
        五、促进师范教育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壬戌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戌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参与壬戌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各学段划分的批评
        二、关于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批评
        三、关于课程设置的批评
    第三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完善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速乡村教育与文化的衰落
        四、削弱师范教育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理路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动因
        一、政治生态变化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制度环境
        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外在动力
        三、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平台支撑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路径
        一、专业性教育期刊成为清末民初学制思想传播的主渠道
        二、教育社团成为探讨和传播学制思想的新制度媒介
        三、教育会议成为集中讨论和统一学制思想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逻辑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社会基础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教育基础
        三、清末民初学制批评传播的技术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审思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主要特点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西方学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转变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实质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危机在教育领域的表征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教育转型在价值路向上的困惑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当代启示
        一、教育实践者应以更开放心态和思维面对和利用教育批评
        二、教育批评者应以更加理性和富有建设性的论见开展批评活动
        三、构建教育批评者参与教育政策制定活动的途径和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史料整理
        一、研究现状
        二、近代石家庄教育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教育方志的功用与价值
    第四节 研究理论及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概念界定
        一、近代化
        二、中国教育近代化
        三、近代中国教育史
        四、石家庄
        五、近代石家庄教育
    第六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设计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开阜前石家庄教育概况
    第一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史概述
        一、商周至隋唐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二、宋元明清时期的石家庄教育
    第二节 石家庄的书院教育
        一、石家庄书院的历史嬗变
        二、封龙书院及其历史影响
    第三节 石家庄古代教育的历史功绩
        一、石家庄地区一度成为北方教育的中心
        二、义学的发展积累了办学经验
        三、传统书院为近代学堂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社学和义学对推动教育普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传统教育使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
第二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背景
        二、文化背景
        三、教育环境
    第二节 清末民初的教育
        一、科举制度的废除
        二、新式教育的兴起
        三、建立近代学校体系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初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二、学校的管理和课程适应社会发展
        三、职业教育的曲折发展
第三章 近代石家庄初等教育
    第一节 清末民初小学教育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教育的萌芽
        二、民国小学校的兴起
        三、铁路通车与职工子弟小学的建立
        四、主要小学介绍
    第二节 教育管理
        一、学制与课程设置
        二、德育教育
        三、教研机构及其活动
        四、教师联合会及其活动
    第三节 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的设立及其成效
        一、推行义务教育实验教育区背景
        二、石家庄义务教育实验区的设立
        三、义务教育实验区的成效
    第四节 教会小学、女子小学与少数民族小学
        一、天主教教区的设立
        二、天主教与教会小学
        三、伊斯兰教与回民小学
        四、女子小学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初等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新式小学的广泛建立扩大了受教育人群的范围
        二、为中等教育发展输送了优秀人才
        三、培养了大量近代化社会公民,推动了社会发展
        四、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革
第四章 近代石家庄普通中等教育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新式中学堂的建立
        一、“清末新政”与近代中学教育的启动
        二、赵州官立中学堂
        三、正定府官立中学堂
    第二节 民国“新学制”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发展
        一、新学制的颁行与中学“三三分段制”的确立
        二、河北省省立第十五中学校
        三、私立石门初级中等学校
    第三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
        一、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二、招生与管理
        三、行政管理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的特点
        一、学生课业负担重,课程难度较大
        二、省立中学师资雄厚
        三、教学条件提高,教育设施齐备
        四、学生思想进步,投身革命事业
第五章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
        一、清末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
        二、民国师范教育的改革
        三、石家庄师范教育的发展
        四、师范教育的典范-河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
        五、近代石家庄师范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兴起的原因
        二、石家庄地区职业教育的类型
        三、近代石家庄职业教育的评价
第六章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
    第一节 抗大二分校
        一、抗大二分校在石家庄建立
        二、教育宗旨
        三、抗大二分校的教学与管理
        四、抗大二分校的历史作用
    第二节 马列学院、中央外事学校与华北军政大学
        一、马列学院
        二、中央外事学校
        三、华北军政大学
    第三节 华北大学
        一、华北大学的成立
        二、教学与管理
        三、华北大学工学院
        四、华北大学农学院
        五、着名教育家在华北大学的教育实践
        六、华北大学的历史功绩
        七、华北大学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创办的现实启示
    第四节 华北高教会与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一、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
        二、文法学院的课程改革
        三、对院系进行初步调整
    第五节 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综合评价
        一、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主要成就
        二、近代石家庄高等教育的启示
第七章 日伪奴化教育和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斗争
    第一节 石家庄的沦陷与教育浩劫
        一、石门伪政权的建立
        二、日伪对教育的破坏
    第二节 日伪奴化教育的实施
        一、推行学校奴化教育
        二、奴化社会教育
        三、统制报刊强化奴化宣传
        四、利用宗教进行反共宣传
    第三节 日伪在石家庄推行奴化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泯灭了民族意识和斗争精神
        二、盲目推崇日本,轻蔑自己的祖国
        三、维护封建礼教,做封建主义的殉葬品
        四、培养了一批顺从殖民统治的御用知识分子
    第四节 石家庄人民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一、晋察冀边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教育实施办法
        二、抗日根据地的学校教育
        三、社会教育与冬学运动
        四、抗日文化教育的宣传及其作用
第八章 近代石家庄教育的历史反思及启示
    第一节 近代石家庄新式教育的变迁特点
        一、新式教育不断正规化
        二、企业办学是近代石家庄教育的重要支撑
        三、私立学校发展迅速
    第二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一、经济滞后制约教育发展
        二、政府的管理不善
        三、教育观念落后与人口素质低下
        四、教育经费不足
    第三节 近代石家庄教育对当今教育发展启示
        一、经济发展与地方教育经费充足促进教育发展
        二、政治变迁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三、文化因素影响地方教育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理由
    二 选题意义
    三 研究现状回顾
    四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1章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1.1 “十七年”时期译介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
        1.1.1 苏联儿童文学理论译介概述
        1.1.2 有影响的苏联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
    1.2 “苏式文论”强势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1 “全盘译介”模式中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1.2.2 陈伯吹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1.3 “十七年”时期“苏式文论”烛照下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1 受“苏式文论”规约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1.3.2 不敢逾矩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
    1.4 “文革”期间处于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
        1.4.1 “文革”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创作概述
        1.4.2 “文革”期间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2章 “后苏式文论”影响下的中国儿童文学
    2.1 在历史的惯性中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2.1.1 “文革”结束初期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传播
        2.1.2 走出泥沼时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2.2 “后苏式文论”时期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
        2.2.1 走出闭环式发展状态的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2.2.2 蒋风儿童文学理论思想述评
    2.3 挣脱历史惯性的一次尝试:中国科幻儿童文学创作发生的变化
        2.3.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2.3.2 郑文光和叶永烈的科学文艺思想及代表作品
第3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Ⅰ
    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引进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其影响
        3.1.1 以开放的姿态译介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作品
        3.1.2 以上笙一郎为代表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理论思想内涵
        3.1.3 这一时期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3.2 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在改变中寻求建设之路
        3.2.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3.2.2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述评
    3.3 向文学性与儿童性回归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3.3.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创作概述
        3.3.2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创作
第4章 改革开放视域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及影响Ⅱ
    4.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介的外国儿童文学理论
        4.1.1 外国儿童文学理论译介走向多元化
        4.1.2 多元、系统地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
    4.2 多层次、多渠道建设中国儿童文学理论
        4.2.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理论建设概述
        4.2.2 这一时期主要的儿童文学理论家及其理论思想内涵
    4.3 百花齐放、和而不同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
        4.3.1 生机盎然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现状
        4.3.2 异彩纷呈的儿童文学创作
第5章 新世纪以来外国图画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
    5.1 外国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和传播:以日本松居直先生为例
        5.1.1 松居直其人和他倡导的图画书理论
        5.1.2 松居直图画书理论的译介及传播过程
        5.1.3 松居直推崇的图画书在国内的译介情况简述
    5.2 以松居直先生为代表的日本图画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5.2.1 关注图画书阅读及图画书创作
        5.2.2 多途并举阐释松居直的图画书理论
    5.3 中国原创图画书扫描: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获奖作品为例
        5.3.1 星星点灯:更多的儿童文学作家投身图画书创作
        5.3.2 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缘起及发展
        5.3.3 图画书中的童年书写:以《团圆》、《荷花镇的早市》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8)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西方少数民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若干归因理论
        二、多因素考量理论
        三、关于中国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的研究回顾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田野点:临夏回民中学
    第二节 田野对象:“珍珠生”
第二章 偏好回中:“同而不同”
    第一节 偏好之同
        一、来自何方:六县一市
        二、以何相聚:高分中考成绩
        三、何以甄选:“双特”
    第二节 偏好之异
        一、家庭之“贫”与学生之“痛”
        二、家庭及习俗影响
        三、信息在哪里
第三章 何以优秀--外部因素
    第一节 政策因素
        一、民族教育政策
        二、招生录取
    第二节 社会支持与传统文化
        一、来自社会组织的支持
        二、传统文化:重视教育
    第三节 学校因素
        一、师资配置与严管理
        二、教学导向与高要求
    第四节 家庭态度与同龄影响
        一、家庭态度
        二、同龄人影响
第四章 何以优秀--内部因素
    第一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之为何
        二、动机之异
    第二节 学习策略
        一、学之有道
        二、“道”亦不同
    第三节 学业自信
        一、笑对学习之难
        二、自信之差异
    第四节 学业自我效能感
        一、自我效能感
        二、何以优秀:从“心动到行动”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教育选择:“偏好回中”
        二、共构优秀
    第二节 讨论
        一、理论对话
        二、研究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理论基础
        1.3.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求理论
        1.3.2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方法及过程
    2.1 质性研究方法的选择
        2.1.1 质性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
        2.1.2 扎根理论
    2.2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2.1 抽样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
        2.2.2 访谈提纲的编制
        2.2.3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2.3 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3章 “00后”大学生思政课的需求现状及特点
    3.1 “00后”大学生思政课的需求现状
        3.1.1 学业的基本需求与自我发展需求并存
        3.1.2 生活意义性需求与社会性需求并存
        3.1.3 感性教学方式需求与理性教学方式需求并存
        3.1.4 可操控的技术性需求与感染力的艺术性需求并存
    3.2 “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特点
        3.2.1 务实性
        3.2.2 多元化
        3.2.3 理性化
        3.2.4 主体性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00后”大学生思政课需求的原因分析
    4.1 “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因素
        4.1.1 个性化的价值取向
        4.1.2 自主化的学习方式
        4.1.3 网络化的日常生活
        4.1.4 务实化的人生理想
    4.2 教师因素
        4.2.1 教师素质的影响
        4.2.2 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4.3 环境因素
        4.3.1 家庭环境的影响
        4.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4.3.3 社会环境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5章 针对“00后”大学生的需求现状提升教学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5.1 思政课教师应树立因需施教的教学理念
        5.1.1 立足需求的务实性,增加思政课的亲近度
        5.1.2 立足需求的多元化,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5.1.3 立足需求的理性化,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5.1.4 立足需求的主体性,提升思政课的情感温度
    5.2 优化思政课教育的外部环境
        5.2.1 营造出良好的家庭环境
        5.2.2 完善思政课的教育制度
        5.2.3 优化思政课教育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总体框架
    1.4 本文的主要难点与创新
        1.4.1 主要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4.2 论文可能的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思想资源
    2.1 马克思主义的空间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时空观
        2.1.2 空间发展
        2.1.3 空间变迁
        2.1.4 空间差异
        2.1.5 空间正义
        2.1.6 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新发展
    2.2 中国社会的空间思想
        2.2.1 始于敬天文化的空间认知
        2.2.2 城邑聚落布局的空间规划
    2.3 西方世界的空间理念
        2.3.1 多学科的空间观念
        2.3.2 代表性的空间理论
第三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与特征
    3.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本质阐释
        3.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含义
        3.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涵解析
        3.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相关概念辨析
    3.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特征
        3.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共生性
        3.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实践性
        3.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系统性
        3.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技术性
第四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类别与功能
    4.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结构要素
        4.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主体要素
        4.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内容要素
        4.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方法要素
        4.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载体要素
    4.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类型划分
        4.2.1 按照教学服务的空间功能划分
        4.2.2 按照教学主体的空间参与方式划分
        4.2.3 按照教学系统的空间运行特征划分
    4.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功能赋值
        4.3.1 融合多种学科空间
        4.3.2 联通社会育人空间
        4.3.3 打造全面发展空间
第五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历史演进、需求动力与基本机制
    5.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演进历程
        5.1.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初步形成
        5.1.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深化调整
        5.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规范建设
        5.1.4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发展提高
    5.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需求动力
        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受教育者主体需求
        5.2.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者主体需求
        5.2.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需求
        5.2.4 思想政治理论课技术介入需求
    5.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基本机制
        5.3.1 主体导向机制
        5.3.2 内容挖掘机制
        5.3.3 方法改革机制
        5.3.4 载体拓展机制
第六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现实境遇
    6.1 相关问卷调查
    6.2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势解读
        6.2.1 课堂空间主体化
        6.2.2 学科空间规范化
        6.2.3 现实空间多样化
        6.2.4 虚拟空间技术化
        6.2.5 制度空间协同化
        6.2.6 非制度空间开放化
    6.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困境分析
        6.3.1 理论支撑仍需强化
        6.3.2 实践模式尚待创新
        6.3.3 空间资源亟需整合
第七章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的优化拓展
    7.1 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空间
        7.1.1 协调运行教学要素
        7.1.2 优化教学拓扑结构
    7.2 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空间
        7.2.1 促进学科规范建设
        7.2.2 延展学科发展路径
    7.3 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现实空间
        7.3.1 调整实践教学思路
        7.3.2 提升教学实践效度
    7.4 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空间
        7.4.1 把脉虚拟空间样态
        7.4.2 融合虚拟空间要素
    7.5 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空间
        7.5.1 实现制度合理配比
        7.5.2 增强制度空间效力
    7.6 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制度空间
        7.6.1 维护空间生态平衡
        7.6.2 提供空间发展保障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简论高校文科学报的政治倾向(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4]20世纪二三十年代“高师改大”运动研究[D]. 王孟.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D]. 宋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近代石家庄教育史研究[D]. 郭海洋. 河北大学, 2020(08)
  • [7]1949年以来外国儿童文学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影响[D]. 陈莉. 新疆大学, 2020(06)
  • [8]何以优秀—基于临夏回民中学三个“珍珠班”的人类学研究[D]. 康学玲. 兰州大学, 2020(01)
  • [9]“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需求研究[D]. 胡月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10]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空间研究[D]. 王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浅谈高校文科期刊的政治倾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