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责任”相关的话题

与“责任”相关的话题

一、有关“责任田”的话题(论文文献综述)

刘继明[1](2016)在《人境》文中研究指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第一章大约是二〇〇〇年秋,距中元节还有几天,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河口镇上行人寥落,沿街的店铺冷冷清清,看不到几个顾客;由于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天空灰蒙蒙的,凹凸不平的马路上这儿一窝水,那儿一层泥,人一踩上去,溅起满身的泥浆,稍不小心还会重重地摔一跤;过往的车辆也不得不放慢速度,像甲壳虫一样,歪歪扭扭、小心翼翼地行驶着。

劳伦·勃兰特,马修·特纳,王昀[2](2012)在《不健全的选举的功效:中国农村选举的状况》文中提出美刊《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19卷刊登了多伦多大学经济学系教授劳伦.勃兰特与马修.特纳合写的题为《不健全的选举的功效:中国农村村民选举的状况》的文章。文章以实施民主改革的中国农村为范例,旨在探索民主过程的边际变化与经济产出的边

戚静[3](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向本贵[4](2020)在《两河口》文中认为一两河口村的名声真正响亮起来,是这年年底两河口村差点就被评为龙坪县最美示范村了。村支书兼村主任丁有旺从县里开会回来,先是召开群众大会,高喉咙大嗓子地说,已经进入了终评,就差一点点,那块最美示范村的牌子就给捧回来了。虽然遗憾也值得高兴啊,全县不知多少美丽村寨想争那个示范村的荣耀。过后,又让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万隆使出看家

申端锋[5](2009)在《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核心立意乃是从乡村治权的角度解释农民为什么上访这一命题,以往的研究均是农民维权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为此,笔者在河南和平乡进行了为期半年的田野工作,对和平乡1978—2008年的乡村治理和农民上访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和把握,提炼出了乡村治理模式的三种类型,并在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中揭示了“信访吸纳治理”的型成。乡村治权包括物质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从权威性资源角度入手,即乡村组织对农民上访的分类入手,来考察其分类治理能力。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一种基本特性。在信访治理中,基层政权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体系,1978—2004年的信访治理依附于乡村治理,信访分类借用了乡村治理中的分类体系。2005年之后,“信访吸纳治理”,信访制度意义上的信访分类在信访治理中无法落实,信访治理中形成了一个新的分类体系,“赖货”、“信球”、精神病人等成为非正常上访的定性和评判,这一模糊的分类是在村庄语境中完成的,其标准是村庄规范和村庄结构。基层政权对这些人失去了治理能力,只能做思想工作,讲道理,从来不敢理直气壮对这些人说不。由此,本文在村庄语境中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非正常上访的分类体系,并在这一分类系统中考察维权与治权的关系,以及无法有效治理的原因。本研究得出三个基本结论,一是村庄稀释了农民上访的政治效应;二是乡村治权的弱化导致了农民上访的增多;三是分类治理出现了“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本文发现,基层政权只能依靠村庄地方性知识对上访进行一个分类,而无法进行治理,基于村庄的分类无法治理,出现了一种“有分类无治理”的格局,而分类治理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治理能力,面对复杂的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加强分类治理能力,强化乡村治权,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当务之急。在本文看来,分类治理之所以会出现“有分类无治理”的局面,这与分类治理原则的缺失有关,分类治理中最为关键的是政治原则,而不是单纯的治理技术。在去政治化和重新政治化的对立关联中,本文试图在20世纪农民与政治的历史脉络中探寻农民上访的政治意义,以重建农民与政治的关联。至此,我们便可归纳出农民上访的基本行动图式,即上访者并不是从西方式的个人权利出发,而是借助于社会主义理念和意识形态,来强调人民政府的责任,从人民政府的责任出发,通过明确其责任来实现上访者的权利。总之,在问题层面,本文力图揭示出农民上访与乡村治权之间的相互塑造;在方法层面,本文通过“作为方法的村庄”重新表述对中国研究的基本取向;在思想层面,本文回应一个根本性问题,即去政治化和后革命氛围中的重新政治化问题。

费丹旦[6](2013)在《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研究 ——基于无锡市的调查》文中提出随着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推进,无锡市土地流转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处在变化完善之中,农业经营效益的提高对制度建设、组织管理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运行的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伴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不断得到形塑和发展。为实现无锡市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优化,最基础最关键的是推导出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引入人力资本产权,借助企业合约理论等构建了土地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影响的逻辑框架。在对无锡市的实际研究中,以时间为导向,先对无锡市土地内部流转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分析展开对逻辑框架的验证和运用,揭示了影响的具体规律和特征,再据此对土地外部流转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展开实证分析,发现和总结当前无锡市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建设的不足。文章最后对影响规律进行总结,并提出无锡市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优化的建议。本文的价值在于,突破了传统上针对土地流转制度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开展单一研究的思路。研究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中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与分配规则成为影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初始产权安排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参与下经营者产权的不同配置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机制和管理制度产生实质性影响,进而构成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剩余产权分配的影响。

施静春[7](2019)在《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国民总人数的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社会治理中乡村治理是基础和重要环节。中国的乡村治理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源于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一直是乡村治理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传统道德在农村的基本表现形式。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矛盾呈现新的特点,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乡村治理的理念、方式、内容等需要不断完善,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新的历史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法律规范与村规民约之间的对冲关系逐渐显现了出来,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知识运用于这一对冲关系是本文写作的立足点。村规民约主要源于农业社会对伦理关系的调整,是以村社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社会治理手段,是一种自然契约,它以群体整体利益为出发点,以义务性惩罚性规范为基本特征,规范着村民的日常行为,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村规民约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现代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以界定个人权利义务为基础,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的规范性约束,是实现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是社会现代化进步和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两者在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价值理念、产生程序、执行方式、执行效果及社会影响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两者在中国广大农村,特别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相辅相成,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将传统与现代自然衔接,以法律体系为内容和以村规民约为内容相结合的法德共治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理论体系的突出特征。研究村规民约的合规范性调适,在从道德上升为法律的历史脉络中,分析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研究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方法、路径及目标,有利于促进法治与德治共生共治,共同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把依法治国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协调统一,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论文选择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田野调查研究的案例,主要基于西双版纳集边疆、多民族、山区于一身,传统农业社会与现代化发展并存,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织,村寨的相对封闭与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各具特色等多种特点。以该地区行政村、村民小组为对象,通过座谈会、入户访谈、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分别对傣、哈尼、瑶、拉祜、基诺、布朗等少数民族村寨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内容及实施情况实地调研,结合傣族、基诺族的历史文化,分析村规民约的社会治理功能,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冲突表现及根源,提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村规民约明村情、识村貌、解民忧的功能,利用村规民约弥补法律的空白,把村规民约的柔性与法律的刚性相结合,以法律规范指导村规民约,引导村规民约发展的方向,探讨民族地区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有效路径,将村规民约进行合规范性调适,促进基层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本文除导论和结论部分,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治理与治理现代化。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国家治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对治理的概念、时代价值与意义等做了阐述,进一步阐明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难点,对乡村治理中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引出乡村治理的主要方式是村规民约,该部分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村规民约概述。主要从本体论的角度对村规民约的形成过程、存在条件、功能作用进行一般考察,界定本文讨论的核心概念。村规民约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产生于村民的自然生活中,根据行政村、村民小组现实的生活环境,本着村民自愿的原则,由村民共同制定并遵守的契约规范。村规民约具有得天独厚的社会整合力,体现着乡土文化与现代性的融合。村规民约的形成受制于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以村民自治作为基础。发挥了政治参与功能、司法辅助功能和基层管理功能。村规民约在基层的治理作用不应当受到忽视,其在维护乡村秩序,净化风气,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本质上,乡村民约与法律之间是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第三部分,以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为样本,探讨村规民约的形成过程。西双版纳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地处边疆、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经济较落后等特点。习惯法长期对各民族的日常生产生活、行为规范、道德教化、风俗习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村规民约的形成提供了特殊的生存土壤。随着经济发展,征地拆迁,山林土地纠纷,违法犯罪等问题在西双版纳逐渐凸显出来,而落后的经济基础和薄弱的基层治理力量难以应对边境管理的复杂态势,因此发端于村民自治的乡规民约具有了用武之地。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市两县32个乡镇(街道办)的222个村(居)委会、2212个自然村98%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规民约在维护农业经济,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化解农村矛盾,预防犯罪,维护农村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法律规范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社会治理的作用。第四部分,从分析论的角度介绍了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揭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证考察,指出西双版纳村规民约存在与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相冲突的规定,这些冲突性的规定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替代法律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并干扰了基层组织的法治化进程。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当地薄弱的经济基础形成落后的社会管理机制,而监管上的不力和基层自治组织的不当管理使得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对立关系受到激化。第五部分,从对策论的角度分析了西双版纳村规民约与法律的调适。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是公平正义,而公平正义的实现重心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案件的感受,这就意味着法治的实现也必须建立在基层治理的基础之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法治和德治的理念需要在基层治理中相互融合,村规民约的基层治理手段需要通过规范化调适来适应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需要。本着这一理论基础,村规民约的调适需要做到形式理性与实质规范性的双重调适,以实现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实用性、通俗性、动态性与参与性。具体而言,应当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程序,建立制度运行的监督机制并畅通村民获得申诉与救济的渠道,以基层党员干部作为村规民约制定与执行的主体,通过村规民约引导人民、启发人民,教育人民。论文的几个主要观点:一是村规民约是自然契约,是介于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行为规范,具有更多的道德元素。其出发点是从群体的整体利益来设立,忽视个体的利益诉求,并缺少对个体权利的尊重与维护;法律是法治契约,是以界定并尊重保护个人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实现整体利益和社会公共福利的最大化。二是两种不同的契约精神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村规民约产生于农业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宗亲关系;法律是随着社会交往社会分工不断扩大,特别是在产生利益冲突和对立的阶级社会,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治理方式,两者的制定程序、适用范围、执行手段、社会影响不同,既有矛盾与冲突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能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三是在正视村规民约与法律存在冲突与矛盾的基础上,对村规民约进行合规范性调适,使其符合依法治理、法治社会的要求,在乡村基层治理中以法律为指导,发挥村规民约灵活性、丰富性和针对性强的作用,用村规民约的柔性弥补法律的刚性,两者互相协调、共生共治,推动依法治国的进程,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是论文探讨的主要问题。四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以法律体系为内容和以村规民约为内容相结合的法德共治局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促进边疆和谐、繁荣、稳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也是论文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

姜立强[8](2007)在《北村社会制度》文中研究指明农村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一环,也是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主题。马克思·H·布瓦索根据信息(知识)的不同特点对制度作了理想类型的划分,本文据此又划分出两种理想类型的制度:抽象性制度和地方性制度,把国家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关系理解成抽象制度和地方性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本文的视角是从知识和认知的角度对制度进行分析,主题是选取某个具有典型性的村庄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进行分析,以发现具有稳定和发展性质的因素。北村代表了这样一种类型的村庄:被动纳入国家发展的进程后又自我发展的村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因为国有企业的限制导致的二三产业隔绝的条件下,现代农业一定程度上自主生成的村庄;现在又面临发展转型的村庄,既是现代农业发展转型,又受工业化进程的影响;无参与稳定的村庄;处在城市化(主要是城市扩张)边缘的村庄。本文分析了革命带给北村的变化、改革开放后国家政策在北村的实践、北村的土地分配、市场的变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生活的特性,每种行为都处在抽象制度和地方性制度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因此北村社会制度不是指村庄内部的制度,而是不同制度相互结合的模式。北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从一种总体性制度发展为断裂性制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力图说明北村发展的过程中,农民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是他们不能解决的。对问题的解决构成了发展的内涵,我们通过北村的故事说明,农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转移农民的过程还是留住农民的过程,而留住农民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此抽象制度的实践必须尊重某一类型的村庄的发展实际,帮助和促进它的发展,而不能把村庄的发展纳入统一的发展逻辑和模式中。

孙怀新[9](1996)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是人民公社产生前后,党对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及由其转化的政策。 本文认为,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党对社会主义理解上的某些偏差,也反映了落后的农业国向工业化迈进时在工农、城乡关系上面临的两难选择。政治、思想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提出,不仅对表明党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发生了失误,还强化了某些不正确的认识和推行政策的手段;当毛泽东等人提出急于求成的经济建设方案时,上述理解偏差、认识失误和两难的工农、城乡发展政策便借助政治、思想革命的威力一同导致了“大跃进”和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变化。 本文认为,“大跃进”的浮夸成绩,使我党误认为共产主义就要到来,并误把“大跃进”带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组织的变化认为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由之路,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毛泽东提出了如何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设想,并纠正了一些过于离奇的做法。但由于他本人同样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公社化运动中的“共产风”一直不能的到有效纠正。 本文提出,在经济困难的压力下,毛泽东等开始重新提倡研查研究,促成了农村政策的若干调整。但由于认识条件的限制,这种调整是有限的,并且转向了从政策的执行方面找阶级敌人的歧途,使日后的“四清”和“文革”隐约可见。 本文花费了相当的篇幅描述、分析党内非领导群体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目的在于全面反映党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某些思想来源。

米华全[10](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二、有关“责任田”的话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关“责任田”的话题(论文提纲范文)

(1)人境(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2)不健全的选举的功效:中国农村选举的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中国农村的选举制度和寻租
    (一) 村治
    (二) 选举
    (三) 选举条款和选举成功
    (四) 财产权和"寻租"的方法
三、选举失败的惩罚及其启示
四、数据
五、实证结果
    (一) 描述性统计
    (二) 回归结果
    (三) 选举条款的重要性
六、结论

(3)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二)协同相关理论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两河口(论文提纲范文)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二十二
二十三
二十四
二十五
二十六

(5)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农民权利与维权范式
    1.3 乡村治权:研究农民上访的新范式
    1.4 研究方法
    1.5 田野工作与资料来源
    1.6 基本概念与表述框架
2 研究背景
    2.1 和平乡概况
    2.2 和平乡政权变迁史
    2.3 村庄及其权威结构
    2.4 农户生计与分化
3 治权与治理
    3.1 结合治理
    3.2 综合治理
    3.3 没有治权的治理
4 信访吸纳治理
    4.1 和平乡信访工作30年:1978—2008
    4.2 信访吸纳治理
    4.3 分类治理
5 非正常上访的建构与治理
    5.1 "不正常的人"及其上访
    5.2 "危险的个人"及其治理
    5.3 "必须保卫社会"及其困境
6 村庄结构与农民权利
    6.1 村庄成员权与村庄结构
    6.2 村庄结构与公民权
    6.3 村庄结构与生存权
    6.4 结语
7 村庄规范与上访者的规训
    7.1 "信球"与"信球访"
    7.2 "赖货"与村庄秩序
    7.3 结语
8 结论
    8.1 村庄吸纳政治
    8.2 乡村治权与国家政权建设
    8.3 分类治理与政权性质
    8.4 农民上访的政治学
参考文献
附录1:读博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2:和平乡信访案件一览表1978—2008年
附录3:关于进一步做好缠访闹访和非正常上访人员稳控工作的通知
附录4:奥运会期间信访稳定工作责任通知单
后记

(6)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研究 ——基于无锡市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基本概念与理论概述
    2.1 基本概念
    2.2 基本理论
3 土地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影响的逻辑框架
    3.1 基于要素产权的农村土地制度内涵重构
    3.2 土地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宏观影响
    3.3 土地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微观影响
4 无锡市土地内部流转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影响的历史分析
    4.1 前述:家庭联产承包制下农村要素产权安排情况
    4.2 土地内部流转制度形成与实质
    4.3 土地内部流转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
    4.4 土地内部流转制影响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重要发现
5 无锡市土地外部流转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土地外部流转制形成与实质
    5.2 土地外部流转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
    5.3 土地外部流转制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特征总结
    5.4 案例研究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注释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2 访谈提纲

(7)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价值
    二、选题的地域意义
        (一) 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难点及薄弱环节聚焦于农村少数民族地区
        (二) 西双版纳州集边疆、民族、开发开放于一体
    三、选题的理论意义
        (一) 为构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二) 深化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道德与法制的认识
        (三)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证支撑
        (四) 有利于探索出基层社会治理中民主协商制度发展途径
        (五)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中法制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
        (六) 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证依据
    四、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 关于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的论述
        (二) 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论述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调查研究法
        (三) 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治理与治理现代化
    第一节 国家治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深化与发展
        一、从阶级统治、政治管理到国家治理
        二、国家治理的时代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治理现代化的内涵及要求
        一、治理现代化及基本特征
        二、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及要求
    第三节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乡村治理
        一、中国乡村的传统治理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
        三、乡村治理中的实践问题与理论探索
第二章 村规民约:由传统到现代的治理方式
    第一节 村规民约的历史渊源及特征
        一、村规民约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二、村规民约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村规民约的存在条件
        一、村规民约存在的理论基础
        二、村规民约存在的现实依据
        三、村规民约存在的空间条件
        四、村规民约存在的时间条件
        五、村规民约存在的内部条件
    第三节 村规民约的功能
        一、政治参与功能
        二、国家司法补充功能
        三、基层群众自治的管理功能
    第四节 村规民约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一、维护村民团结和乡村安宁
        二、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勤劳致富
        三、促进村务公开和改善干群关系
        四、弘扬良好道德风尚和净化社会风气
        五、调节利益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五节 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的关系
        一、社会规范多元化与法律
        二、民间法与国家法
        三、村规民约是介于法律及道德之间的行为规范
第三章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治理与村规民约
    第一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治理历史沿革
        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社会发展历史简况
        二、新中国成立后西双版纳社会的变革
        三、各民族风俗及乡村治理简况
    第二节 西双版纳社会治理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西双版纳乡村治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西双版纳社会治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西双版纳村规民约的现状
        一、村规民约的总体情况
        二、村规民约的制定情况
        三、村规民约的内容
        四、村规民约的执行
    第四节 西双版纳村规民约社会实践效应分析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
        三、有效解决农村社会治安问题
        四、积极预防和惩治毒品犯罪
        五、切实维护边境安全
        六、维护家庭和睦
        七、破除成规陋习
        八、保障义务教育
        九、协调民族宗教问题
        十、维护民族团结
        十一、保护生态环境
第四章 西双版纳社会治理中村规民约与法律的冲突
    第一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表现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规定相冲突
        二、村规民约主要以罚款作为处罚手段
        三、村规民约缺乏保护公民权益所需的必要程序
        四、村规民约的适用性往往割裂了法治化的进程
    第二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冲突的根源
        一、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分析
        二、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产生基础不同
        三、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产生程序不同
        四、村规民约与法律的适用手段存在差异
        五、村规民约的内容往往受政策的影响较大
        六、基层政权的不当行为加大了村规民约与法治的对立
        七、村规民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问题
第五章 村规民约与法律的调适
    第一节 构建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依据
        一、道德、规范与国家法律之间的互补
        二、坚持法律多元理论的治理思想
        三、内部规则论
        四、法德共治论
        五、村规民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六、村规民约的生命力在于乡土气息
    第二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要求与原则
        一、村规民约与法律调试的要求
        二、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原则
    第三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的互构
        一、国家从立法层面汲取村规民约合理成分
        二、与《民族区域自治法》及自治条例有效衔接
        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定、实施及执行村规民约
        四、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针对性
    第四节 村规民约与法律调适的具体举措
        一、规范制定程序
        二、建立监督制度
        三、建立村规民约的效力确认及村民救济机制
        四、加强引导指导
        五、以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为执行主体
        六、加大村规民约的宣传
结语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参考文献
致谢

(8)北村社会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缘起与问题
    二、抽象社会与脱域中的地方性
    三、分析视角、理想类型和概念工具
    四、方法与个案
    五、研究意义
第二章 总体性制度:新的生活范式
    一、苦和差异的抽象
    二、组织化
    三、叙事、延伸与仪式
    四、互惠与庇护
    五、反思性与体制选择
    小结
第三章 乡土科层制度:农民眼中的政策
    一、生育:压力、技术与合理
    二、公共物品:封闭性与交流限制
    三、传达和打听:认知方便
    四、兼容性政策:模仿或创新
    五、程序缺失与否定
    小结
第四章 土地制度:村组织的中介
    一、分地:两种公平观
    二、调地:两种信任
    三、增地减地:日常生活观念
    四、土地属性变更:合法和合理
    小结
第五章 市场制度:寻求他者
    一、垄断性市场:熟悉的陌生人
    二、地方性市场:永远的陌生人
    三、国际性市场:获暴利的他者
    四、全国性市场:和谐的连续谱
    小结
第六章 生产制度:技术的社会性
    一、有组织的过密化
    二、内部合作和专业化
    三、外部技术的获得
    四、技术应用中的社会问题
    小结
第七章 日常生活制度:断裂中的延续
    一、地位和身份:时间感
    二、特性的保持:空间的依附
    三、农村的年轻人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总结
    二、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论文成果
致谢

(9)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上篇 走向人民公社:认识与政策的演化
    第一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与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任务的提出
        一 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 工业化的模式与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 过渡时期结束的期限与标准
    第二节 在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渐入歧途
        一 政治战线、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二 技术、文化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中篇 穷过渡:“大跃进”时期的农村人民公社
    第一节 人民公社的产生与“共产风”
        一 共产主义的幻觉与农村人民公社的产生
        二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病
        三 公社化运动与“共产风”
    第二节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构想
        一 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标准
        二 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
        三 从小集体到大集体的过渡
        四 过渡过程中共产主义因素的培养
        五 完成过渡的必要保证
    第三节 划线与过渡
        一 划清两个界限
        二 确立三级所有
        三 对人民公社体制的若干调整
        四 从队到社的过渡与“共产风”的再盛
    第四节 “右倾”与“反右倾”
        一 对人民公社的批评逐步产生
        二 彭德怀、张闻天对人民公社的批评
        三 “包产到户”及其受到的批判
        四 巩固“社会主义的阵地”
下篇 高举“三面红旗”与纠“左”:农村政策的调整及其局限
    第一节 从反“五风”到“民主补课”
        一 反“五风”的逐步深化
        二 “民主补课”的提出与实践
    第二节 人民公社的体制调整及其局限
        一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促成了公社体制调整
        二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步调整及其限度
    第三节 “包产到户”及其引发的争论
        一 “包产到户”概况
        二 对“责任田”办法的批评与辩解反映的认识问题
        三 党的领导层对集体生产的认识与批判“单干风”
    第四节 彭德怀、张闻天对“左”的错误的进一步批评
        一 彭德怀对“左”的错误的批评
        二 张闻天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论述
结束语
注释
结束语
主要参考书刊

(10)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四、有关“责任田”的话题(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境[J]. 刘继明. 芳草, 2016(02)
  • [2]不健全的选举的功效:中国农村选举的状况[J]. 劳伦·勃兰特,马修·特纳,王昀. 国外理论动态, 2012(04)
  • [3]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两河口[J]. 向本贵. 民族文学, 2020(01)
  • [5]治权与维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D]. 申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09(01)
  • [6]土地流转制度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影响研究 ——基于无锡市的调查[D]. 费丹旦.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7]社会治理视域下村规民约的作用与合规性调适研究 ——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为例[D]. 施静春. 云南大学, 2019(09)
  • [8]北村社会制度[D]. 姜立强. 上海大学, 2007(05)
  • [9]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与初期农村人民公社的实践[D]. 孙怀新. 中共中央党校, 1996(01)
  • [10]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与“责任”相关的话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