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用于聚酯薄膜绘图的彩色墨水(论文文献综述)
冯琳[1](2020)在《BaGa2Si2O8:Eu2+,Eu3+,Pr3+的发光性能及其多模态防伪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无机材料掺杂各种稀土离子所合成的发光材料具有出色的发光性能,基于这一点,无机发光材料可以在固态照明领域、安全标记、激光器、光学放大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防伪是打击假冒产品的很重要的一环,可以防止经济损失的风险以及保护人们的健康。荧光粉在防伪技术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这个工作中,研究不同还原时间下BaGa2Si2O8:Eu2+,Eu3+的发光性能以及引入共掺离子Pr后样品的发光机理及性能。随着还原时间的增加基质中Eu3+逐渐还原为Eu2+使得荧光粉具有多种颜色的发射光,共掺离子Pr提高了荧光粉的发光性能。根据荧光粉特殊的发光性能,我们设计出了在多种光源刺激下具有多模态防伪与信息加密的图案。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出BaGa2Si2O8基质及其掺杂系列样品。对基质以及不同浓度Eu2+掺杂样品进行了结构分析与XRD精修处理,样品为单斜晶系,其中Ba与O形成八面体结构,掺杂离子Eu取代晶体中Ba的格位。通过能带计算与漫反射光谱,我们分析了样品的能带带隙为3.89eV。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出了样品的形貌与各个元素分布图,证实了样品中包含化学式中所有元素,同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明了样品中含有Eu2+和Eu3+,且随着还原时间不断增加,Eu2+的浓度大于Eu3+的浓度。从不同Eu2+掺杂浓度的光致发射光谱、余辉发射光谱确定了最佳掺杂浓度为1.5%,在激发发射光谱中得到样品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85 nm,最佳发射波长为470 nm。不同还原时间下样品的发射光谱显示随着还原时间增加,样品颜色在254 nm下可以从红变蓝,在365 nm下都为蓝色变色不明显。同时测试了样品的热释光谱,样品具有一个较强的浅陷阱与一个较弱的深陷阱,对样品进行充能实验与释能实验,样品只需要在365 nm下照射60s即可充满陷阱。为了提高样品的余辉发光性能,我们对BaGa2Si2O8基质选择Pr3+来与Eu2+进行共掺实验。同样的,我们分析了共掺样品的物相结构,共掺离子不会影响样品的结构,通过精修对共掺样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共掺离子Pr和Eu都会取代Ba的格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样品的元素分布。测试了不同浓度共掺Pr3+离子的光致发光性能和余辉发光性能,最佳Pr3+掺杂浓度为1.1%,测试了共掺样品的光致激发发射光谱与余辉激发发射光谱,余辉最佳激发光波长为385nm,最佳发射光波长为490 nm。最佳掺杂浓度样品的余辉时间可以达到16000s。共掺离子Pr3+的存在没有成为新的发光中心,只是增加了样品中陷阱能级的数量,储存一部分电子,为发光中心Eu2+提供更多的电子。对最佳掺杂浓度样品BaGa2Si2O8:1.5%Eu2+,1.1%Pr3+测量其热释光谱,并进行了充能实验、释能实验以及热清理实验,经过分析算出了两个陷阱的深度,浅陷阱(340 K)深度范围为0.35ev到0.67ev,深陷阱(448 K)的深度范围为0.78ev到0.79ev。制备出BaGa2Si2O8:1.5%Eu,1.1%Pr3+在不同还原时间下的粉末样品,与PDMS相混合后制成薄膜测试其光致发光性能,发现光致发光性能与单掺样品一致,在254 nm下会由红变蓝,365 nm下维持蓝色,余辉从无色到蓝色。利用不同光源下不同还原时间下样品具有不同发光颜色这一发光特性我们设计了两种防伪图案,分别是太极图与游鱼图,除此之外也设计了两种信息加密应用,分别是密码箱与迷宫。
郭佳波[2](2018)在《机器学习途径的水质TOC指标化学芯片构建与模式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生活的各方面需求也不断增高,与此同时,其产生的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多,向环境中投放的生活垃圾种类也急剧的增加,生活垃圾组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的组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垃圾渗滤液的污染物主要以有机物为主,也称为有机废水。有机废水的有机污染物根据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和影响可分为易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不易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易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多为碳氢化合物类、脂肪类、蛋白质类等;不易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酚类、苯类以及多环芳烃等。因此水质的检测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对有机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检测采用五日生化需要量、化学需氧量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水体在特殊条件下所消耗氧的量计算出水体中有机物污染浓度的综合指标。BOD检测方法存在着用时比较长,步骤相对较为复杂,接种也需要驯化,稀释的倍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COD的检测方法主要是用高锰酸钾法和重铬酸钾滴定法,一般常用的是重铬酸钾滴定法,但是这种方法操作比较复杂,同时实验所用的硫酸汞、硫酸银等化学试剂容易造成二次污染。TOC是继BOD、COD之后出现表征水体有机污染含量的综合指标。TOC是指水体中悬浮性有机物和溶解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测定生活污水的有机物含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容易实现快速、自动在线检测等优点。TOC含量是有机废水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它表示了有机废水中所有有机物的总量,客观地反应了有机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本实验研究内容是采用化学打印的方法将不同扰动剂植入反应芯片上,运用扰动剂对复杂化学溶液的扰动,使复杂化学溶液从一种未知的平衡转变成已知的平衡。实验采用pH的变化来记录新的平衡。使用复合显色剂将pH变化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接着利用超声喷雾器将已知TOC浓度的有机废水均匀地喷洒到反应芯片上,运用CCD相机以图片的形式记录喷样前后图片的变化。采用相应的软件将图片数字化,使用机器学习图片与有机废水TOC的相关性,创建出一组大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库,最终达到以反应芯片代替TOC分析仪的目的。主要结论如下:(1)环境中复杂化学溶液内部信息的呈现与记录方法的建立。利用喷墨打印和化学组合的思想,我们设计了复杂溶液信息记录与编码的新策略,使用喷墨打印机制造了反应芯片。(2)在扰动剂和酸碱显色剂的筛选过程中,通过一些化学试剂对复杂化学溶液有机废水的扰动作用。筛选结果如下:1)选择了 0.3 mol/L的酒石酸与巴豆酸以体积为3:1的混合溶液作为本实验的酸性扰动剂;2)选择了 0.2 mol/L的牛磺酸和L-组氨酸以体积比为3:1的混合溶液作为本实验的碱性扰动剂;3)选择了 0.2 mol/L的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柠檬酸三钠以体积比为4:1的混合溶液作为本实验的偏性扰动剂;4)通过大量的组合筛选,最终选择甲基红与溴百里酚蓝作为本实验的复合显色剂。(3)复杂溶液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实验。利用流体力学原理,设计并搭建实验反应装置。运用设计打印模板确定芯片上每一个微反应单元格扰动剂的量和组配。通过酸碱显色原理,对复杂化学溶液内部信息进行可视化,并通过图片采集系统对信息的记录并保存。(4)实验结果的图像数字化处理。为了使反应芯片对复杂化学溶液的内部信息直观化,我们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图像颜色进行提取,并采用“反应图片-读取灰度值-等高线”对复杂化学溶液内部信息进行分析和储存。(5)实验的验证性分析和可行性拓展研究。通过对反应图片的处理和数据分析,我们验证了反应芯片上扰动剂的扰动性、实验的精度以及反应芯片在其他领域复杂化学体系的可行性等特征。(6)通过机器对反应芯片学习并构建一种模拟系统,运用反应芯片能够快速地检测出污水的TOC值。
黄淮森[3](1978)在《聚酯薄膜矿图作业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 一、光面聚酯薄膜展点问题在保持光面聚脂薄膜特点的前提下,如何能用普通绘图铅笔进行展点和注记的
二、几种用于聚酯薄膜绘图的彩色墨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用于聚酯薄膜绘图的彩色墨水(论文提纲范文)
(1)BaGa2Si2O8:Eu2+,Eu3+,Pr3+的发光性能及其多模态防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光材料简介 |
1.2 发光材料分类 |
1.2.1 长余辉发光材料 |
1.2.2 上转换发光材料 |
1.2.3 光致发光材料 |
1.2.4 热释发光材料 |
1.2.5 光激励发光材料 |
1.3 防伪加密的背景 |
1.4 荧光防伪加密材料 |
1.4.1 碳量子点 |
1.4.2 稀土掺杂发光材料 |
1.4.3 有机染料 |
1.4.4 金属有机框架 |
1.4.5 稀土配合物 |
1.5 选题依据和内容 |
1.5.1 选题依据 |
1.5.2 选题内容 |
第二章 实验 |
2.1 样品的制备 |
2.1.1 原料 |
2.1.2 设备 |
2.2 样品的合成方法 |
2.3 样品的形貌和元素分析 |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2.4 样品的晶体结构分析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仪 |
2.5 样品的发光性能分析 |
2.5.1 紫外-可见光谱仪 |
2.5.2 光纤光谱仪 |
2.5.3 长余辉荧光衰减测试仪 |
2.6 样品的陷阱深度分析 |
2.6.1 热释光谱仪 |
第三章 BaGa_2Si_2O_8:Eu~(2+),Eu~(3+)结构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成制备 |
3.3 结构与元素分析 |
3.3.1 结构分析 |
3.3.2 元素分析 |
3.4 发光性能分析 |
3.4.1 光致发光性能 |
3.4.2 余辉发光性能 |
3.5 陷阱分析 |
3.5.1充能实验 |
3.5.2释能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Ga_2Si_2O_8:Eu~(2+),Eu~(3+),Pr~(3+)系列样品的结构与发光性能以及多模态防伪应用 |
4.1 引言 |
4.2 合成制备 |
4.2.1 粉末的制备 |
4.2.2 薄膜的制备 |
4.3 结构与元素分析 |
4.3.1 结构分析 |
4.3.2 元素分析 |
4.4 发光性能分析 |
4.4.1 光致发光性能 |
4.4.2 余辉发光性能 |
4.5 陷阱分析 |
4.5.1充能实验 |
4.5.2释能实验 |
4.5.3热清理实验 |
4.6 发光薄膜性能分析 |
4.6.1 稳定性能 |
4.6.2 发光性能 |
4.7 防伪加密应用 |
4.7.1 太极防伪图案设计 |
4.7.2 游鱼防伪图案设计 |
4.7.3 加密箱应用设计 |
4.7.4 迷宫加密应用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机器学习途径的水质TOC指标化学芯片构建与模式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杂化学体系 |
1.3 有机废水的性质及处理方法 |
1.3.1 有机废水的特点和分类以及危害 |
1.3.2 有机废水处理技术 |
1.4 化学打印技术 |
1.4.1 化学打印原理 |
1.4.2 喷墨打印及打印过程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反应芯片的制备 |
2.1 实验仪器与化学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芯片基底材料的选择 |
2.2.1 普通A4纸 |
2.2.2 感光印纸 |
2.2.3 铜板纸 |
2.2.4 滤膜 |
2.2.5 PVC透明胶片 |
2.2.6 激光瓷白纸 |
2.3 打印机的选择 |
2.3.1 针式打印机 |
2.3.2 激光打印机 |
2.3.3 喷墨打印机 |
2.4 打印花纹的设计 |
2.5 复合显色剂的选择 |
2.6 化学打印介绍 |
2.6.1 打印墨水的配制 |
2.7 打印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复杂化学溶液显色成像 |
3.1 复杂化学溶液采集 |
3.2 扰动剂的选择 |
3.3 扰动剂的筛选过程 |
3.3.1 酸性扰动剂 |
3.3.2 碱性扰动剂 |
3.3.3 偏性扰动剂 |
3.4 芯片显色机理 |
3.4.1 酸碱指示剂 |
3.4.2 酸碱指示剂的应用 |
3.4.3 酸碱指示剂的筛选 |
3.5 复杂化学溶液的显色及成像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芯片的反应与分析方法 |
4.1 实验装置系统的搭建 |
4.1.1 反应系统 |
4.1.2 稳定光源系统 |
4.2 图片标准化处理 |
4.3 图片数字化处理 |
4.3.1 图片灰度-等高线的处理方法 |
4.4 有机废水的负载 |
4.4.1 有机废水图像的采集 |
4.4.2 芯片对同种有机废水内部信息呈现 |
4.4.3 芯片对不同有机废水的内部信息呈现 |
4.5 机器学习反应芯片与TOC的相关性 |
4.5.1 机器学习模式的建立 |
4.5.2 机器学习模拟系统的检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芯片性能的探究 |
5.1 反应芯片的连续性 |
5.2 反应芯片的初步分析 |
5.3 反应芯片的误差分析 |
5.4 喷雾装置均匀的检测 |
5.5 反应芯片普遍实用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几种用于聚酯薄膜绘图的彩色墨水(论文参考文献)
- [1]BaGa2Si2O8:Eu2+,Eu3+,Pr3+的发光性能及其多模态防伪应用[D]. 冯琳. 兰州大学, 2020(01)
- [2]机器学习途径的水质TOC指标化学芯片构建与模式识别[D]. 郭佳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3]聚酯薄膜矿图作业的改进[J]. 黄淮森. 矿山测量, 19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