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初步研究

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初步研究

一、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艳,王之盛,张晓明,吴发莉,邹华围[1](2015)在《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文中指出通过常规化学分析法和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定不同粗饲料的营养成分并比较其组成差异,结合粗饲料品质评定预测公式评定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1)黑麦草、甘薯蔓与牛鞭草的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可溶性粗蛋白质(SCP)和非蛋白氮(NPN)含量显着高于玉米秸秆和稻草,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玉米秸秆和稻草。2)黑麦草和甘薯蔓的糖类(CA)、快速降解真蛋白(PB1)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甘薯蔓、黑麦草和牛鞭草淀粉和果胶(CB1)、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和慢速降解真蛋白(PB3)显着高于稻草和玉米秸秆。稻草的可利用纤维(CB2)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玉米秸秆的碳水化合物(CHO)、不可利用碳水化合物(CC)和中速降解蛋白质部分(PB2)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3)不同粗饲料氨基酸(AA)组成差异大,提供限制性氨基酸的潜力不同,黑麦草的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和限制性氨基酸(LAA)的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玉米秸秆和稻草最低。4)黑麦草的可消化干物质量(DDM)和粗饲料相对值(RFV)均显着高于其他粗饲料,甘薯蔓的干物质随意采食(DMI)和RFV显着高于牛鞭草,玉米秸秆和稻草的DMI、DDM和RFV均为最低,且两者差异不显着。因此,黑麦草的营养价值最高,其次为牛鞭草和甘薯蔓,玉米秸秆和稻草最低。

陆国权[2](2002)在《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筛选和确定与甘薯食味和粉丝品质有关的重要品质性状,明确其基因型与主要生态和栽培因子效应,明确不同品种在不同产地、不同气候、土壤和栽培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探明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不同生态区优质甘薯生产筛选适宜品种类型、区划不同用途的甘薯生产基地及优质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1998~2000年采用NIRS、RVA等多项技术分析了450多个甘薯基因型,测定了6个产地、2种激素、5个钾肥水平、10个收获期试验的样品以及2000年全国区试样品,并采用多种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结果如下: 1.改进并完善了甘薯淀粉盐酸水解DNS测定法,提出了相应的最佳取样和制样方法。 2.首次提出了甘薯蛋白质含量直接蒸馏测定法(DD0法),实现速测。 3.提出了结晶度、大粒率、小粒率等一些与甘薯科研和利用密切相关的新品质指标。 4.建立了一套能够测定数十项甘薯块根品质和淀粉品质指标的NIRS定标模型,定标和预测决定系数分别大于0.90和0.85,具有实用价值。其中20多项品质指标,包括RVA和DSC等参数以及食用品质和粉丝品质指标的NIRS定标模型属国内外首创。 5.首次提出筛选甘薯重要品质指标的多元方差分析法。应用该法,确定了干率、直链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β淀粉酶活性、食味总评、最高粘度、崩解值和回复值为影响块根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直链淀粉含量、含磷量、大粒率、小粒率、最高粘度、回复值、结晶度、极差温度、热焓变化、膨润度、煮沸损失和耐煮性为影响粉丝品质的重要指标。 6.明确了甘薯品质的基因型差异以及我国现有主要品种(系)的品质类型和特点。明确了不同薯区育成品种、不同育种年代育成品种以及地方种与育成种间块根品质的差异。并筛选出一批优质专用品种(系)。 7.明确了甘薯全粉和淀粉品质的主要差异。明确全粉RVA谱有A、B和C三种曲线,而淀粉只有A型曲线。淀粉的峰值时间和糊化温度低于相应的全粉,其它主要RVA参数则比全粉高,故不能用全粉样品来预测淀粉糊化特性。 8.首次区分了甘薯块根品质类型,明确了不同类型品种的品质特点。其中,高于品种可溶性糖含量低,食味好,其它重要品质指标高等特点。食味优质品种除具有高干品种特点外,其块根含磷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和B淀粉酶活性强,淀粉小粒率低和极差温度高等特点。 9.首次区分了甘薯粉丝品质类型,明确了不同粉丝类型品种的品质特点。指出了优质粉丝需要高膨润度与低煮沸损失和低耐煮性的协调统一。明确了高膨润度品种具有煮沸损失和耐煮性高、最高粘度和回复值高、大粒率低、小粒率高、结晶度和热焓变化低等特点;低煮沸损失品种具有膨润度、耐煮性和小粒率均低,大粒率、中粒率和极差温度均高等特点;低耐煮性品种具有回复值、直链淀粉含量和小粒率低,膨润度和煮沸损失中等、糊化温度、结晶度、起始温度、终结温度、含磷量和大粒率均高等特点。; 10.建立了应用RVA、DSC等分析技术评价和预测甘薯食用品质和粉丝品质的实用分析体系,获得了相应的回归方程。 11.首次采用非平衡数据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了甘薯块根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明确了干率、直链淀粉含量、食味总评、最高粘度和崩解值以基因型效应为主,可溶性糖含量。和回复值以年度效应为主,a淀粉酶活性以年度和试点效应为主。建立了优质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8个重要性状的系统聚类,将品种划分为优质型、劣质型和中间型三种类型。结合品质稳定性分析,进一步区分为优质稳定型、优质不稳定型、劣质稳定型和劣质不稳定型四种类型。‘ 12.首次采用 AMMI模型分折了甘薯淀粉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明确了主要品质 多的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都达到极显着,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除直链淀粉含量、小粒率、极差温度和膨润度外,也都达到显着。其中,含磷量、大粒率、小粒率、回复值、极差温度和耐煮性以基因型效应为主;直链淀粉含量、最高粘度、膨润度和煮沸损失以试点效应为主:结晶度和热烩变化则以基因型与试点互作效应为主。建立了淀粉和粉丝优质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将品种区分为耐煮性优质型、膨润度优质型等不同粉 I丝类型。 13.研究了甘薯块根品质的收获期效应,明确了块根主要品质的基因型、收获期以及基因型与收获期互作的效应均达到极显着。甘薯可溶性糖含量和日淀粉酶活性随生育期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其它重要品质指标和食味总评则有所增加。但品种间差异很大。 14.首次根据甘薯块根品质对生态环境敏感性不同,通过对品质性状变异系数的聚类分析,把品质性状区分成生态稳定性状、生态敏感性状和中间型性

魏晓宇[3](2019)在《低脂微藻与甘薯渣混合热解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能源的短缺危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积极寻求向绿色、低碳等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转型。生物质作为一种碳中性且可再生的能源,来源广阔,具有应用前景,其中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质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微藻中不同组分之间混合热解的反应机理及协同效应的研究仍存不足,对微藻与生物质废弃物混合热解的反应机理及协同效应仍需开展进一步研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分别以微藻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模型组分进行混合热解研究,然后以低脂微藻及甘薯渣开展进一步的混合热解研究,探讨不同掺混比和热解参数下热解产物的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及反应机理,以期为微藻提供资源化利用的途径及依据。首先,选取大豆蛋白和玉米淀粉作为微藻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模型化合物,利用热重分析仪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进行慢速热解实验,分析不同掺混比对热失重行为和气体产物及官能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型组分的混合热解主要分为三个热失重阶段,协同效应在235318°C表现为相互促进作用,而在318700°C表现为相互抑制作用。不同掺混比中,50SP的促进和抑制效果最为强烈。当蛋白质含量为30%时,玉米淀粉和大豆蛋白协同效应显着,由于美拉德反应生成包含C=C和-COOH官能团的热解中间体,同时释放CO,H2O,CO2和小分子烃的气态产物。当蛋白质含量为70%时,玉米淀粉和大豆蛋白协同效应也较为显着,由于美拉德反应而生成大量的含氮杂环化合物,释放出CO2、HCN、HCNO及小分子烃的气态产物,同时抑制了NH3的生成。通过无模型方法计算的反应活化能,其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30SP和70SP。然后,为了进一步明确模型组分混合热解的具体产物组成,利用热裂解仪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不同掺混比下快速热解的产物分布及形成原因,以及美拉德反应生成热解中间产物的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玉米淀粉和大豆蛋白的混合快速热解过程中,呋喃化合物侧链中的羰基与含氮化合物两者间发生美拉德反应,促使含有羰基侧链的呋喃化合物向侧链为烃基的呋喃化合物转化,其中当掺混比为30SP时侧链为烃基的呋喃化合物产率最高。美拉德反应形成的还原性气氛,促进了脱水糖分子内的C-C键断裂及脱水反应以及呋喃类化合物的异构化,从而形成含有不同侧链的环戊酮。同时也促进了还原性糖衍生化合物和Amadori化合物之间的分子间重排反应和二次反应,从而形成含氮杂环合物,其中当掺混比为70SP时生成的含氮杂环化合物产率最高。接着,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际应用中微藻与生物质废弃物的混合热解特性,选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低脂微藻和含淀粉成分的甘薯渣,利用热重分析仪及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研究两者在不同掺混比下的慢速热解特性,分析不同掺混比对热失重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藻和甘薯渣及其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失重过程同样分为三个阶段。两者的混合慢速热解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第一个热解阶段的反应活性,促进了不同生物质中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热解过程。协同效应表明混合热解存在两个相互促进作用的温度范围,分别为290324°C和360380°C,最佳促进效果的温度和样品掺混比例出现在308°C和373°C及1CP2SPR。当温度大于380°C,所有掺混比下的混合热解均存在抑制效果。当混合样品为1CP1SPR及1CP2SPR时,混合热解促进了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热解,从而生成小分子酸及酚类。同时也通过美拉德反应和二次反应生成了更为稳定的含氮化合物,降低了H2O和NH3的产率。由于美拉德反应的存在,混合样品的反应活化能相比单样均有所增加,其最大值出现在1CP2SPR,主要归因于更稳定的含氮大分子的形成。最后,为了进一步实现目标产物的调控,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快速热解实验,分析了低脂微藻和甘薯渣单样及混合样品1CP2SPR热解的产物分布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微藻和甘薯渣的混合热解促进了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蛋白质氨基酸的热解,从而提高了乙酸、酚类和芳香烃的产率。当热解温度为700oC时,促进了半纤维素中的羧基和蛋白质中的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含氮化合物,从而降低乙酸的产率。当热解温度为500oC和600oC时,混合热解促进了长链酸的脱羧反应。当热解温度为800oC时,高温促进了酚类中甲氧基的脱除,从而提高了烷基酚的产量,同时也促进了芳香族的环化和缩合反应。混合热解由于美拉德反应形成了含氮大分子化合物,同时促进了烷基呋喃的生成。基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的美拉德反应,可以对低脂微藻及甘薯渣的混合热解产物进行目标产物调控,为其热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

毕于运[4](2010)在《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秸秆大国。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涉及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成为循环农业和低碳经济的重要实现途径,又涉及到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土壤肥力、环境安全以及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等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涉及到农民生活系统中的家居温暖和环境清洁,逐步成为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秸秆资源数量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草谷比法;二是副产品比重法;三是收获指数法。本文以大量的农作物种植试验研究文献为主要依据,利用其提供的农作物各部分生物量、收获指数(经济系数)、谷草比等基础数据,结合现实的草谷比实测结果,对我国各类农作物的草谷比进行了仔细的考证,从而建立了更为系统、更为精确的草谷比体系。继而以新建草谷比体系为依据,结合历年农作物生产统计数据,对1952年以来我国历年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和2008年分省(市、自治区)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估算,并汇总出了1952-2008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和2008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秸秆总产量。计算结果表明:(1)2008年全国秸秆产量达到84219.41万t,与1952年(21690.62万t)相比净增2.88倍;(2)中国是世界第一秸秆大国;(3)秸秆是我国陆地植被中年生长量最高的生物质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林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1.36倍、牧草地年总产草量的2.56倍和园地生物质年生长量的7.75倍;(4)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秸秆产量合计占全国秸秆总产量的2/3左右;(5)全国近一半的秸秆资源分布于全国百分之十几的土地上。在农产品收获过程中,许多农作物需要留茬收割;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尤其是在收获过程中,多数农作物都会有一定量的枝叶脱离其植株而残留在田中;在秸秆运输过程中也会有部分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秸秆都能够被收集起来。本文通过对各类农作物株高、收割留茬高度、叶部生物量比重、枝叶脱落率、收贮运损失率的调查和资料收集,制定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的可收集利用系数,并据此估算了我国各类农作物的可收集利用量。计算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秸秆的可收集利用总量为65102.19万t,平均可收集系数为0.77。秸秆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用途:一是用作燃料;二是用作饲料;三是用作肥料;四是用作工业原料;五是用作食用菌基料,简称“五料”。本文依据秸秆的形态、质地、密度、物体结构、物质组分、养分含量、热值等自然特征,对其在“五料”利用上的自然适宜性进行了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分类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1)最适宜和一般适宜直接燃用的秸秆占1/2以上;(2)适宜和较适宜“三化一电”的秸秆占95%以上;(3)最适宜和适宜沼气生产的秸秆约占90%;(4)适宜和较适宜直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近80%,适宜加工饲喂牛羊的秸秆占90%以上,适宜直接饲喂和加工饲喂猪禽的秸秆占1/5以上;(5)适宜工业加工和食用菌种植的秸秆占90%以上。综合评价结果为,2008年在我国可收集利用的秸秆总量中:“草性”和“木性”秸秆各约占1/5,中性秸秆约占3/5。燃用消耗过多,饲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工业加工利用偏少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2008年,在我国秸秆可收集利用总量中,直接燃用量21000万t,占32.26%;新能源开发利用量720万t,占1.11%;饲用量17660万t,占27.13%;工业加工利用量4300万t,占6.61%;食用菌养殖利用量1300万t,占2.00%;直接还田量9200万t,占14.13%;废弃和焚烧量10922万t,占16.78%。目前我国秸秆直接还田量和残留还田量合计为28000多万t,约占全国秸秆资源总产量的1/3,平均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2.33t。根据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与“三农”之内在关系,可将秸秆资源的利用类型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二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的秸秆资源利用;三类是农村社会经济系统外部的秸秆资源利用。目前,在我国已利用秸秆总量中,一类利用约占52%,二类利用约占39%,三类利用约占9%。我国秸秆开发利用的总体趋势具体体现在“四个增加”、“两个减少”、“一个替代”。“四个增加”:一是秸秆新能源开发利用量增加;二是秸秆饲用量增加;三是秸秆工业加工利用量增加;四是秸秆食用菌种植利用量增加。“两个减少”:一是秸秆废弃和焚烧量减少;二是秸秆直接燃用量减少。“一个替代”是指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沼肥还田和秸秆过腹沼肥还田逐步替代秸秆直接还田。

陈艳,张晓明,王之盛,彭全辉,邹华围[5](2014)在《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文中提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黑麦草、牛鞭草、甘薯蔓、玉米秸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共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RUP)的小肠消化率。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宣汉阉公牛为试验动物,采用尼龙袋技术评定6种粗饲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瘤胃降解率,并用改进三步法评价RUP的小肠消化率。结果表明:1)黑麦草和甘薯蔓DM有效降解率较高,并与依次降低的牛鞭草、玉米秸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差异显着(P<0.05)。CP有效降解率和ADF有效降解率以黑麦草最高,且与依次降低的甘薯蔓、牛鞭草、玉米秸青贮、玉米秸秆和稻草差异显着(P<0.05)。NDF有效降解率为黑麦草>甘薯蔓>玉米秸青贮>牛鞭草>稻草>玉米秸秆,各粗饲料间差异显着(P<0.05)。2)牛鞭草、玉米秸秆和稻草RUP的小肠消化率差异不显着(P>0.05),并显着高于依次降低的玉米秸青贮、黑麦草和甘薯蔓(P<0.05)。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为黑麦草>甘薯蔓>牛鞭草>玉米秸青贮>玉米秸秆>稻草,各粗饲料间差异显着(P<0.05)。由此可见,不同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不同,为小肠提供可消化粗蛋白质的潜力也不同。黑麦草的DM、CP、NDF和ADF在瘤胃的有效降解率最高,牛鞭草、玉米秸秆和稻草RUP的小肠消化率较高,黑麦草和甘薯蔓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含量较高。

刘晓永[6](2018)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化肥消费量大、有机肥资源丰富,但有机肥养分资源数量和还田量以及农田养分的输入、输出时空分布特征尚不明确,各地区农业生产中养分需求和供给不清楚,严重制约养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区域和国家层面上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和平衡以及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把握不同区域养分资源与利用特点,可为养分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提供战略性对策和依据。本研究采用统计数据和文献资料等,研究了19802016年中国秸秆、粪尿等有机肥养分的数量、区域分布和还田量,分析了农田养分投入/产出平衡的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估算了2016年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我国农业生产的养分需求以及化肥需求和供给差。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作物产量、草谷比、秸秆还田率和秸秆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秸秆和氮磷钾养分量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85.77%和104.00%,2010s年均分别为90585.89×104和2502.11×104 t,西北诸省、西藏和黑龙江省增幅明显,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以及黑龙江省秸秆及其养分资源占全国2/3以上。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秸秆NPK还田量增长2倍多,2010s年均为1783.23×104t,还田率为71.27%,其中N 579.14×104 t,P 106.27×104 t和K 1097.87×104 t,还田率分别为60.70%、77.34%和77.83%。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川盆地和黑龙江省的秸秆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70%。2)基于畜禽年末存栏数、年内出栏数、饲养周期、排泄系数和粪、尿养分含量,计算不同年代各省畜禽粪尿量、粪尿养分及其还田利用。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畜禽粪尿量及其NPK量(N+P+K)分别增长53.35%和62.28%,2010s年均分别为423529.66×104(鲜基)和4095.76×104 t,东北地区增幅最大。畜禽粪尿NPK还田量从1980s年均1132.71×104增加到2010s年均1713.33×104 t,河南、四川、内蒙古、山东、河北、湖南、新疆、广西、云南和安徽的畜禽粪尿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02%59.66%。2010s畜禽粪尿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617.99×104、297.81×104和797.53×104 t,还田率分别为30.58%、70.75%和48.22%。3)我国有机肥NPK(N+P+K)资源量持续增加,2010s年均达到7797.41×104 t,比1980s增加67.11%,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湖南、内蒙古、湖北、云南、江苏和安徽有机肥NPK资源量约占全国的55.21%57.33%。2010s有机肥N、P和K年均还田量分别为1332.69×104、437.97×104和1929.30×104 t,还田率分别为35.00%、61.91%和58.78%。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内蒙古、湖南、安徽、江苏、湖北和广东的有机肥NPK还田量约占全国的55.72%60.82%。4)基于作物产量,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和秸秆还田养分量,估算了不同年代各省作物生产中养分移走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农田氮磷钾养分移走量(N+P2O5+K2O)增长75.33%,其中N、P2O5和K2O分别增长67.03%、82.59%和84.81%,西北地区增幅最大,2010s年均移走量为3086.90×104 t,其中N 1497.07×104 t,P2O5 621.23×104 t,K2O 968.60×104t,河南、黑龙江、河北、江苏、四川、吉林、安徽、湖北、湖南和广东的农田养分移走量约占全国的55.66%59.75%。5)通过计算养分的投入(化肥、有机肥)和产出(作物移走量),得出不同年代各省养分表观平衡和偏平衡(PNB,养分移走量/投入量)。结果表明,与1980s相比,2010s全国氮磷钾养分盈余量(N+P2O5+K2O)增长208.23%,东北地区增幅最大,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河北、广西、广东、安徽、湖南、江苏和云南的盈余量占全国的56.23%64.33%。2010s盈余5284.42×104 t,其中N、P2O5和K2O分别盈余2220.36×104 t、2002.27×104 t和1061.79×104t。1980s到2010s PNB逐渐下降,2010s PNB-N介于0.130.87,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高于0.37;PNB-P2O5介于0.060.41,东北高于0.26,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多数省份介于0.190.29,其他省份低于0.20;PNB-K2O介于0.020.85,东北和华北大多数省份高于0.53,其他多数省份介于0.30.6。6)按2016年农作物、林地、草地、水产养殖面积和平衡施肥量,全面平衡施肥场景下全国氮磷钾养分(N+P2O5+K2O)的需求量为8441.80×104 t,其中N 3758.13×104 t、P2O5 2035.96×104t和K2O 2647.71×104 t。粮食作物养分需求量约占全国的41.53%,其次蔬菜/瓜果占21.09%。长江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养分需求较大,河南、四川、山东、湖南、广西、河北、云南、湖北、内蒙古和江苏的养分需求量占全国的52.96%。全国化肥消费与需求差为744.52×104 t,其中N亏缺120.61×104 t,P2O5过量474.78×104 t,K2O过量390.35×104 t,华北地区过量最多,特别是河南、山东、河北过量较多,而西北和西南地区的多数省份化肥投入不足。

陆燕元[7](2010)在《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甘薯淀粉含量高,增产潜力大,是世界第七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饲料和能源作物,对解决粮食短缺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的水分亏缺严重限制了甘薯的生长和产量。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实现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作物丰产成为了目前农业生产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因此,阐明干旱缺水条件下甘薯的生理生化适应机制,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培育耐旱新品种或对现有品种进行遗传改良,对增大粮食供给、提高甘薯的丰产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转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基因甘薯(TS)和未转基因甘薯(NS)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聚乙二醇(PEG 6000)介导的干旱胁迫处理试验,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干旱及复水条件下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光合系统参数、抗氧化防御系统以及根系水力导度的协同响应机制。随后,以室外盆栽控水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干旱及复水条件对甘薯生长、产量、收获指数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PEG介导的水分胁迫条件下,甘薯叶片的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以及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均明显降低,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持续降低。在水分胁迫初期的0-24 h期间,甘薯光合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导度下降导致的气孔限制,24 h后,非气孔限制成为主要影响因子。转基因甘薯叶片的Pn、Tr、Gs在各个胁迫处理中均比未转基因植株下降的幅度小,特别是在胁迫初期与未转基因植株之间差异显着。12和24 h胁迫后复水后,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的Pn、Tr、Gs值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到复水后期(72 h),转基因植株基本能恢复到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的(P>0.05)水平,而未转基因的恢复能力较弱。48和72 h胁迫后复水,各项光合参数回升缓慢,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之间差异也不显着。说明转入的抗氧化酶基因在一定的干旱胁迫程度内不仅增强转基因甘薯在水分胁迫处理下叶片的光合能力,而且有效提高了其在复水过程中的修复能力。2、水分胁迫条件下转基因甘薯叶片质膜受伤害程度轻于未转基因植株,MDA含量、相对质膜透性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提高的幅度明显低于未转基因植株;复水之后转基因植株叶片MDA和相对质膜透性也比未转基因植株下降较快,表明转入抗氧化酶基因不但提高了转基因植株忍耐氧化胁迫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其修复能力。在水分胁迫下,甘薯叶片SOD和APX活性提高的幅度较大,而CAT活性则被抑制,复水后,SOD和APX活性呈现升高后降再升高的双峰变化趋势,CAT则呈缓慢回升的单峰趋势。在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基因甘薯抗氧化酶活性均显着高于未转基因植株。说明转基因甘薯可能是通过显着增强这SOD和APX两个酶的活性,提高了其对水分胁迫的忍耐能力和修复作用。此外,当甘薯遭受的水分胁迫24 h或更长时诱导了甘薯“胁迫蛋白”的表达,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转基因甘薯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未转基因植株。可溶性蛋白可参与细胞渗透势的调节,对代谢酶和膜系统其保护作用,提高了甘薯对水分胁迫的抗性。3、通过对水分胁迫下甘薯幼苗根系导水性和抗氧化酶系统的研究表明,水分胁迫显着影响了甘薯幼苗根系的代谢活动,降低了根系的吸水能力。在水分胁迫初期,转基因甘薯导水率下降幅度显着低于为未基因植株,但水分胁迫持续48和72 h后,TS和NS根系水导均下降至近似于零。这可能是由于转入抗氧化酶基因通过显着增强抗氧化酶SOD、APX和CAT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尤其是SOD、APX酶活性,以及提高了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减轻了转基因幼苗植株在一定水分胁迫程度受到的氧化胁迫伤害,有效保护了根系的生理功能,使转基因甘薯根系吸水能力高于未转基因植株,复水之后也能够很快的恢复。但在严重的水分胁迫条件下,根系结构及功能受损严重,TS和NS根系导水率均近似于零,复水后也很难恢复。4、采用盆栽控水的方式,进一步研究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在自然干旱条件下的形态及生理生化响应。与室内试验结果类似,土壤干旱处理使甘薯叶片的质膜受损,且受损程度与干旱胁迫程度成正比,但各水分胁迫条件下TS质膜受伤害程度均轻于NS。甘薯叶片SOD、APX和CAT抗氧化酶的变化也与室内结果类似,均在在土壤干旱处理下都有显着的升高,但随干旱程度加剧及复水进程,各抗氧化酶变化趋势不尽一致:SOD酶活性是随干旱程度的加大而进一步升高的,而APX和CAT在严重干旱条件下反而受到了抑制。复水之后,受到抑制的酶活性先升高,然后随复水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而SOD复水后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且,抗氧化酶的活性在不同的干旱胁迫程度及复水下均高于未转基因植株。在土壤干旱条件下,甘薯主茎长度、分枝数的减少,但转基因甘薯主茎长度、分枝数以及绿叶数等均高于未转基因植株,说明前者可以减轻干旱胁迫对其造成的伤害,维持内在生理代谢活动的稳定,从而使植株生长受到的限制较轻。5、正常的灌水条件下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的生物量及薯块产量均无明显差异。中度及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使转基因甘薯的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分别降低了30.0和38.9%,而未转基因植株则分别降了38.2和47.8%,但TS和NS差异不显着,而两个干旱胁迫程度下TS根系生物量的增加幅度显着高于未转基因植株。干旱处理显着降低甘薯的薯块产量,在严重干旱处理下,甚至有部分植株根系不能膨大形成薯块,这可能是由于甘薯在干旱处理下把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转运至根系和冠部等原因。一定程度的干旱促进了甘薯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但过于严重的干旱,则会降低WUE。转基因甘薯在生物水分利用效率上优于未转基因植株,但在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上没有表现出优势。

罗丹[8](2020)在《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蒙1号是一种药理价值极高的甘薯品种,在我国中原地区产量极低,而甘薯茎叶生长茂盛,产量极高。西蒙1号甘薯茎叶的降血糖作用已被证实,且大量研究表明其主要降血糖功效成分为多酚类物质,但具体何种多酚类物质具有降血糖活性尚不明晰,降血糖作用机制也尚未解明。本研究以西蒙1号甘薯茎叶为原料,首先采用微波-超声波辅助乙醇溶剂法和有机溶剂分离萃取法提取并分离纯化其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并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系统分析其组分构成;然后利用体外及动物模型考察甘薯茎叶多酚不同组分的降血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最后在优化漂烫方式及配方的基础上,研发具有降血糖活性的西蒙1号甘薯茎叶青汁粉产品,以期为西蒙1号甘薯茎叶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甘薯茎叶酚酸类物质由13种单一组分(1-CQA、5-CQA、秦皮甲素、原儿茶醛、3-CQA、4-CQA、咖啡酸、7-羟基香豆素、3,4-CQA、3,5-CQA、4,5-CQA、3,4,5-CQA、咖啡酸乙酯)构成,其中3,5-CQA含量(45.34±0.6%DW)最高;甘薯茎叶黄酮类物质由10种单一组分(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奈酚、香叶木素、棕矢车菊素、白杨素、柳穿鱼黄素)构成,其中紫云英苷含量(28.07±0.73%DW)最高。(2)原儿茶醛、咖啡酸乙酯、槲皮素和山奈酚的抗氧化和体外降血糖作用最强;且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能力与其体外降血糖作用呈正相关;此外,甘薯茎叶酚酸类和黄酮类物质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50分别是329.55±1.22和250.00±0.79μg/mL,抑制类型为混合型可逆抑制。(3)口服甘薯茎叶多酚能显着减缓T2DM小鼠体重下降,降低血糖(降64.78%),提高口服葡萄糖耐量;改善血脂异常;促进胰岛素分泌(增100.11%),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肝糖原(增126.78%)和肌糖原(增135.85%)的合成,促进葡萄糖代谢;缓解肝脏炎症,抑制β细胞凋亡和修复胰岛结构;其降血糖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了肝脏中PI3K/AKT/GSK-3血和肌肉中PI3K/AKT/GLUT-4的信号通路,增强了糖原合成和葡萄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4)整棵漂烫组的甘薯茎叶多酚和抗氧化活性分别是切分漂烫组的1.69倍和1.91倍,其铜、锰和维生素E含量显着高于切分漂烫组;甘薯茎叶超微粉的重力沉降物比率最低(49%);优化后的最佳配方为:将整棵漂烫、真空冷冻干燥后的甘薯茎叶经超微粉碎,复配2.5%黄原胶、1%乳酸钙、2%抗坏血酸、12%麦芽糊精、20%木糖醇和0.9%苹果香精。综上所述,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在体内外都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其青汁粉产品在天然降糖药物市场中有很大发展潜力。

孙敏杰[9](2012)在《甘薯蛋白的营养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的甘薯收获面积、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FAO,2008)。目前,我国甘薯加工以淀粉及淀粉类产品加工为主,在淀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富含蛋白的废水。由于国内外关于甘薯蛋白营养及加工特性的研究仍处于基础阶段,导致甘薯蛋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不仅浪费蛋白质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本研究拟从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中分离提取甘薯蛋白,对甘薯蛋白的营养特性及加工特性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有效合理利用甘薯蛋白、开发新型蛋白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天然甘薯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消化性及抗营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甘薯蛋白包含18种人体所需氨基酸,但是含有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天然甘薯蛋白胃蛋白酶-胰酶体外消化率仅为52.9%,显着低于大豆分离蛋白(92.3%)及牛乳清分离蛋白(97.0%)。体内消化实验结果表明天然状态的Sporamin A及B不能在大鼠胃部被消化,但可以在大鼠肠部被完全消化。在大鼠胃部,Sporamin B的消化性优于Sporamin A。此外,天然甘薯蛋白具有较高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67.84±2.60mg胰蛋白酶/g蛋白)。加热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甘薯蛋白的体外消化性并降低其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甘薯蛋白的体外消化率随加热温度(40-127℃)及加热时间(0-60min)的增加而显着增加。甘薯蛋白胰蛋白酶抑制活性随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的增加而显着降低。高压蒸煮(127℃,0.145MPa,20min)是最有效提高甘薯蛋白消化率及降低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方法。而超高压处理没有使甘薯蛋白体外消化性明显提高,对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也没有显着影响。为了探讨加热及超高压处理对甘薯蛋白消化率的影响机理,采用DSC、FT-IR、CD及SDS-PAGE对加热及超高压处理前后甘薯蛋白的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加热和超高压处理都会使甘薯蛋白的热稳定性降低,二级结构发生变化。高压蒸煮使甘薯蛋白的α-螺旋和β-转角结构含量增加,β-折叠结构含量降低,而超高压处理使甘薯蛋白α-螺旋结构和无规则卷曲结构减少,β-折叠结构增加。甘薯蛋白结构的变化可能是影响其消化率的主要原因。最后,为了证实体外实验结果的真实性,采用大鼠平衡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证实高压蒸煮可以有效提高甘薯蛋白的营养价值,高压蒸煮可使甘薯蛋白的真消化率从50.4%提高到95.1%,使PDCAAS值从0.36提高到0.66。天然及高压蒸煮甘薯蛋白没有对大鼠的内脏产生病理性变化。因此,高压蒸煮甘薯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蛋白资源用于食品工业。

吕巧枝[10](2007)在《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甘薯是旋花科甘薯属的一个重要栽培种,原产于南美洲。中国是最大的甘薯生产国,占世界甘薯产量80%以上,相应地每年要产生大量的甘薯叶副产品。本论文以甘薯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基本营养成分,对其中的可溶性蛋白提取工艺和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开发了一种甘薯叶-羊肉香肠。甘薯叶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与常见果蔬相比,甘薯叶富含蛋白质,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叶蛋白资源。981品种甘薯叶中蛋白含量高,且蛋白的提取率也高,因此,本研究以此为提取蛋白的原料。对甘薯叶可溶性蛋白提取的单因素试验表明:打浆时间、料液比对甘薯叶中可溶性蛋白的抽提影响较大,其他因素影响较小。酸沉比热沉更适用于叶蛋白沉淀。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碱提酸沉法提取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液(0.05%NaHSO3)pH8.0,料液比(W/V)1:4,打浆时间3min,酸沉pH4.5。该优化条件下可以得到纯度为50~65%的甘薯叶可溶性蛋白,可溶性蛋白提取率为14~18%。以甘薯叶压榨粉(SPLE)和大豆蛋白粉(SP)为参照,研究了pH、氯化钠浓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甘薯叶可溶性蛋白(SPSPL)功能特性的影响。pH、氯化钠浓度和温度对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溶解性和乳化性影响较大。与SPLE和sP比较,SPSPL在碱性(pH10)范围内溶解度和乳化性及其稳定性都较大,低盐浓度下(0.1mol/lNaCl)溶解度和乳化性较大,但乳化稳定性随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40℃条件下,SPSPL的溶解度最大,60℃时乳化性及其稳定性最好。SPSPL的持水能力介于SPLE和SP之间,SPSPL和SP的持油能力比较接近,但比SPLE差。在pH4.5时SPSPL的的起泡性及其泡沫稳定性都较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40℃时起泡性较大,20℃时泡沫稳定性较好。SPSPL的起泡性介于SP和SPLE之间。冷冻甘薯叶粉的粒度性能优于烘干粉。把0.2%的冷冻“栅3”甘薯叶粉添加到羊肉香肠中可明显地改善羊肉香肠的膻味。

二、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1.3计算方法
    1.4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粗饲料营养成分特点
    2.2CNCPS各组分的含量
    2.3氨基酸组成特点
    2.4饲用价值
3讨论
    3.1不同粗饲料的营养成分特点
    3.2不同粗饲料蛋白质组分和碳水化合物组分特点
    3.3不同粗饲料氨基酸组成差异
    3.4粗饲料的饲用价值
4结论

(2)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甘薯品质的概念
    2.2 甘薯品质性状及其分析方法去
        2.2.1 甘薯块根品质及其分析方法
        2.2.2 甘薯淀粉品质及其分析方法
        2.2.3 甘薯品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2.3 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方法
    2.4 甘薯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
        2.4.1 甘薯块根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2.4.2 甘薯淀粉品质的基因型差异
        2.4.3 甘薯品种的品质类型和特点
    2.5 甘薯品质性状的环境效应
        2.5.1 产地
        2.5.2 年份
        2.5.3 栽插和收获期
        2.5.4 栽培条件
        2.5.5 气候
        2.5.6 土壤
    2.6 甘薯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及其品种品质稳定性分析
        2.6.1 甘薯品质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2.6.2 甘薯品种品质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评价
    2.7 甘薯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2.7.1 甘薯块根理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2.7.2 甘薯食用品质与块根理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2.7.3 甘薯淀粉品质及其粉丝品质间的相关性
        2.7.4 甘薯块根品质与淀粉和粉丝品质间的相关性
        2.7.5 甘薯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2.8 甘薯品质研究的问题及其展望
第三章 甘薯重要品质性状测定方法研究
    3.1 甘薯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及其标准化研究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与结论
    3.2 甘薯蛋白含量测定新方法研究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和分析
        3.2.3 讨论与结论
    3.3 甘薯品质的NIRS分析方法研究
        3.3.1 材料
        3.3.2 方法
        3.3.3 结果和分析
        3.3.4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和确定
    4.1 材料和方法
        4.1.1 试验材料的征集和选用
        4.1.2 试验设计与种植安排
        4.1.3 甘薯收获和样品制备
        4.1.4 甘薯块根和淀粉品质分析
        4.1.5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方法研究
        4.2.2 甘薯块根重要品质性状的筛选和确定
        4.2.3 甘薯淀粉主要品质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4.3 讨论和结论
        4.3.1 甘薯参试品质指标的筛选和确定
        4.3.2 甘薯重要品质指标筛选和确定的统计方法
        4.3.3 甘薯重要品质显着筛选中的有关问题
        4.3.4 甘薯重要品质指标筛选的育种学、栽培学和加工学意义
第五章 甘薯品种品质的特点及其差异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的征集和选用
        5.1.2 试验设计与种植安排
        5.1.3 甘薯收获和样品制备
        5.1.4 甘薯品质分析
        5.1.5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甘薯品种块根品质的差异
        5.2.2 甘薯品种淀粉品质的差异
        5.2.3 甘薯品种块根和淀粉重要品质的差异
        5.2.4 甘薯不同薯区育成品种块根品质的差异
        5.2.5 甘薯不同年代育成品种块根品质的差异
        5.2.6 甘薯品种的品质类型和特点
        5.2.7 甘薯优质专用品种的筛选和确定
    5.3 讨论
        5.3.1 关于甘薯若干重要品质特性的鉴定和评价
        5.3.2 甘薯不同质地和食味类型品种的品质特点
        5.3.3 关于专用优质品种的筛选和确定
        5.3.4 甘薯品质鉴定技术的发展与优质专用品种的筛选
        5.3.5 甘薯品种品质及其改良潜力
        5.3.6 甘薯品种品质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第六章 甘薯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6.1 材料和方法
        6.1.1 试验材料的筛选
        6.1.2 试验设计与种植安排
        6.1.3 甘薯收获和样品制备
        6.1.4 土壤样品制备和分析
        6.1.5 气候资料收集和分析
        6.1.6 甘薯品质分析
        6.1.7 数据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甘薯块根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
        6.2.2 甘薯淀粉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
        6.2.3 甘薯块根品质的收获期效应
        6.2.4 甘薯块根品质的激素效应
        6.2.5 甘薯块根品质的肥料效应
        6.2.6 甘薯品质的气候效应
        6.2.7 甘薯品质的土壤效应
        6.2.8 甘薯品质气候和土壤效应的差异
    6.3 讨论
        6.3.1 关于甘薯品质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6.3.2 关于甘薯块根品质的收获期效应
        6.3.3 关于甘薯块根品质的激素效应
        6.3.4 关于甘薯块根品质的肥料效应
        6.3.5 关于甘薯品质的气候和土壤效应
        6.3.6 关于甘薯品质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研究的意义
第七章 甘薯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关系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甘薯块根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7.2.2 甘薯淀粉品质间的相关性
        7.2.3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与淀粉主要品质间的相关性
        7.2.4 甘薯块根主要品质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5 甘薯淀粉主要品质与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
        7.2.6 甘薯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变化
    7.3 讨论
        7.3.1 甘薯品质性状相关性研究的意义
        7.3.2 甘薯块根食用品质及其相关性
        7.3.3 甘薯粉丝品质及其相关性
        7.3.4 甘薯高淀粉育种与抗褐变育种策略
        7.3.5 甘薯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的变化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与博士论文研究有关的成果和论着

(3)低脂微藻与甘薯渣混合热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世界及中国能源消费现状及趋势
        1.1.2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及趋势
    1.2 微藻热解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微藻慢速和快速热解技术简介
        1.2.2 微藻热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微藻热解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课题来源
        1.3.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微藻模型组分的慢速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
    2.3 热重(TG)及热重红外联用(TG-FTIR)实验方法
    2.4 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分析方法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2.5.1 热重分析
        2.5.2 协同效应分析
        2.5.3 TG-FTIR分析
        2.5.4 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微藻模型组分的快速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热解产物的相对含量分析
        3.3.2 热解产物的绝对含量分析及热解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藻/甘薯渣慢速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1 热重分析
        4.3.2 协同效应分析
        4.3.3 TG-FTIR分析
        4.3.4 动力学及热力学参数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藻/甘薯渣快速混合热解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微藻和甘薯渣单一热解产物分析
        5.3.2 微藻/甘薯渣混合热解产物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创新点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及草谷比体系建立
    2.1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方法
    2.2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影响草谷比取值的因素分析
    2.4 各类农作物草谷比取值分析
    2.5 农作物草谷比体系
第三章 秸秆资源数量估算及其构成分析
    3.1 2008 年全国秸秆产量估算结果
    3.2 全国秸秆总产量估算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对比
    3.3 中国秸秆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3.4 秸秆资源在全国生物质资源中的地位
    3.5 全国秸秆总产量基本构成
    3.6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变化
    3.7 全国秸秆资源数量构成变化
第四章 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4.1 分区方案
    4.2 秸秆总产量与单位产量区域分布
    4.3 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区域分布
第五章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
    5.1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方法
    5.2 主要农作物收割留茬高度的确定
    5.3 主要农作物秸秆叶部生物量比重
    5.4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系数的制定
    5.5 秸秆资源可收集利用量估算结果
第六章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
    6.1 秸秆资源可燃性评价
    6.2 秸秆资源新型能源化开发利用自然适宜性评价
    6.3 秸秆资源可饲性评价
    6.4 秸秆资源直接还田自然适宜性评价
    6.5 秸秆资源工业加工自然适宜性评价
    6.6 秸秆资源种植食用菌自然适宜性评价
    6.7 秸秆资源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
第七章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7.1 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构成
    7.2 秸秆资源过剩与短缺
    7.3 秸秆资源焚烧与浪费
第八章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及其竞争性利用趋势分析
    8.1 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潜力
    8.2 秸秆资源利用的竞争性表现及总体取向
    8.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战略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全文小结
    9.2 本文创新点
    9.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1952—2008 年全国各类农作物秸秆产量
    附表2 2008 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作物秸秆产量
致谢
作者简历

(5)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及饲粮
    1.2 试验材料
    1.3 试验方法
        1.3.1 尼龙袋法
        1.3.2 改进三步法
    1.4 测定方法
    1.5 计算方法
        1.5.1 瘤胃降解率
        1.5.2 RUP的Idg和小肠可消化粗蛋白质 (ID-CP) 含量[14]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的营养成分
    2.2 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
        2.2.1 DM
        2.2.2 CP
        2.2.3 NDF
        2.2.4 ADF
3 讨论
    3.1 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的营养成分
    3.2 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
4 结论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1.2 农田养分平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农田养分平衡研究方法与参数选择
        1.3.1 研究方法
        1.3.2 参数选择
    1.4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1.5 研究契机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秸秆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估算方法
        2.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秸秆及其养分资源时空分布
        2.2.2 秸秆还田
    2.3 讨论
        2.3.1 秸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时空分布
        2.3.2 估算方法和结果与其他研究比较
        2.3.3 秸秆养分的有效性
        2.3.4 对策和建议
    2.4 小结
第三章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估算方法
        3.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资源量
        3.2.2 畜禽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3.2.3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
        3.2.4 畜禽粪尿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3.2.5 1980 —2016年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2.6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3.3 讨论
        3.3.1 畜禽粪尿及其养分量
        3.3.2 畜禽粪尿养分还田量
        3.3.3 问题及建议
    3.4 小结
第四章 人粪尿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估算方法
        4.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1980 —2016年人粪尿及其养分资源量
        4.2.2 人粪尿资源量时空分布
        4.2.3 人粪尿养分量时空分布
        4.2.4 1980 —2016年人粪尿养分还田量
        4.2.5 人粪尿养分还田量时空分布
    4.3 讨论
        4.3.1 中国人粪尿、粪尿养分及其还田量时空变化
        4.3.2 问题及建议
    4.4 小结
第五章 有机肥养分资源及其还田利用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估算方法
        5.1.2 数据来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1980 —2016年有机肥养分资源量
        5.2.2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2.3 1980 —2016年有机肥还田量
        5.2.4 有机肥养分资源量时空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化肥消费量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估算方法
        6.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6.1.3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1980 —2016年化肥消费量
        6.2.2 化肥消费量时空分布
    6.3 讨论
        6.3.1 化肥消费量中复合肥的氮、磷、钾估算方法
        6.3.2 1980 —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3.3 2016 年不同省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养分偏生产力
    6.4 小结
第七章 农田养分移走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估算方法
        7.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7.1.3 数据处理
    7.2 结果与分析
        7.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移走量
        7.2.2 农田养分移走量时空分布
    7.3 讨论
        7.3.1 农作物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时空分布
        7.3.2 对策建议
    7.4 小结
第八章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
    8.1 材料与方法
        8.1.1 估算方法
        8.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8.1.3 数据处理
    8.2 结果与分析
        8.2.1 1980 —2016年农田养分表观平衡及偏平衡
        8.2.2 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2.3 养分偏平衡时空分布
    8.3 讨论
        8.3.1 中国农田养分平衡时空分布
        8.3.2 2016 年农田养分平衡
        8.3.3 对策建议
    8.4 小结
第九章 农业生产中的养分需求
    9.1 材料与方法
        9.1.1 估算方法
        9.1.2 数据来源和参数确定
        9.1.3 数据处理
    9.2 结果与分析
        9.2.1 养分需求
        9.2.2 化肥消费及分布状况
        9.2.3 有机肥养分还田量
        9.2.4 化肥消费与需求差异分析
    9.3 讨论
        9.3.1 养分需求量估算
        9.3.2 有机肥在化肥零增长中的地位
    9.4 小结
第十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创新点
    10.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不同地区各种作物的草谷比
    附录2 不同作物秸秆氮磷钾养分含量
    附录3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4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5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6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直接还田率
    附录7 198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8 199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9 200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0 2010S各省份主要作物秸秆燃烧还田率
    附录11 主要作物秸秆养分当季释放率
    附录12 不同畜禽的粪、尿日排泄系数及其粪、尿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3 199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4 200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5 2010S各省份畜禽粪尿还田率
    附录16 人粪、尿日排泄量及其氮磷钾养分含量(鲜基)
    附录17 各种作物单位经济产量所需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
    附录18 各种作物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19 经济林、草地和水产养殖的养分推荐施用量
    附录20 畜禽粪肥养分的当季释放率
致谢
作者简历

(7)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甘薯在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1.1.1 甘薯的栽培
        1.1.2 甘薯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1.1.3 甘薯的生物能源价值
        1.1.4 甘薯的生态功能
    1.2 植物对干旱胁迫生理生态响应机制
        1.2.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1.2.2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机制
    1.3 作物对旱后复水的响应及补偿机制
        1.3.1 干旱的滞后效应
        1.3.2 作物的旱后补偿机制
    1.4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1.4.1 渗透调节
        1.4.2 LEA 蛋白
        1.4.3 水通道蛋白(AQP)
        1.4.4 抗氧化清除酶基因
    1.5 抗逆性转基因甘薯的研究进展
    1.6 抗旱转基因植物在荒漠化及边缘地带的应用
    1.7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8 研究的目的、技术路线及意义
第二章 PEG 胁迫及复水对甘薯幼苗叶片光合系统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幼苗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2.2.2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2.2.3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幼苗叶片胞间 C02 浓度的影响
        2.2.4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幼苗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
        2.2.5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幼苗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2.2.6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光化学效率(Fv/Fm)的影响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PEG 胁迫及复水对甘薯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取样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2.2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MDA 含量的影响
        3.2.3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相对膜透性的影响
        3.2.4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 O2-˙含量的影响
        3.2.5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SOD 活性的影响
        3.2.6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APX 活性的影响
        3.2.7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CAT 活性的影响
        3.2.8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与未转基因甘薯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PEG 胁迫及复水对甘薯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系统及水力导度(Lpr)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设计
        4.1.3 取样方法
        4.1.4 测定项目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 02-.含量的影响
        4.2.2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SOD 活性的影响
        4.2.3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APX 活性的影响
        4.2.4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CAT 活性的影响
        4.2.5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4.2.6 水分胁迫时间及复水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根系水力学导度的影响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干旱对甘薯生长、抗氧化酶保护系统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取样方法
        5.1.4 测定项目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生长的影响
        5.2.2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5.2.3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水势的影响
        5.2.4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质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2.5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5.2.6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5.2.7 土壤干旱对转基因和未转基因甘薯叶片 Fv/Fm 的影响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干旱对甘薯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材料
        6.1.2 试验设计
        6.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土壤干旱对甘薯生物量形成的影响
        6.2.2 土壤干旱对甘薯产量及收获指数的影响
        6.2.3 土壤干旱对甘薯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创新点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PEG 模拟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甘薯幼苗光合系统的响应
        7.1.2 PEG 模拟水分胁迫及复水下甘薯幼苗抗氧化酶保护系统的响应
        7.1.3 PEG 胁迫及复水下甘薯幼苗根系抗氧化酶系统及水力学导度(Lpr)的响应
        7.1.4 土壤干旱及复水下甘薯生长形态、抗氧化酶保护系统的响应
        7.1.5 土壤干旱及复水下甘薯产量、收获指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响应
    7.2 本论文的创新点
    7.3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参加的培训及主要学术会议

(8)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甘薯茎叶多酚
        1.1.1 概述
        1.1.2 甘薯茎叶多酚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1.1.3 甘薯茎叶多酚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1.1.4 甘薯茎叶多酚类物质的组分构成
    1.2 西蒙1号甘薯茎叶及其药理价值研究现状
        1.2.1 来源及形态特征
        1.2.2 西蒙1号甘薯茎叶药理价值研究进展
    1.3 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
        1.3.1 Ⅱ型糖尿病
        1.3.2 Ⅱ型糖尿病模型
        1.3.3 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3.4 甘薯茎叶多酚各单一组分降血糖活性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薯茎叶多酚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和试剂
        2.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2.2.3 试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甘薯茎叶中总多酚含量和总黄酮含量
        2.3.2 甘薯茎叶酚酸组成成分的鉴定
        2.3.3 甘薯茎叶酚酸组成成分的含量
        2.3.4 甘薯茎叶黄酮组成成分的鉴定
        2.3.5 甘薯茎叶黄酮组成成分的含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薯茎叶多酚不同组分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降血糖活性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材料和试剂
        3.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甘薯茎叶酚酸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3.2 甘薯茎叶黄酮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3.3.3 甘薯茎叶酚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3.4 甘薯茎叶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3.3.5 甘薯茎叶酚酸的FRAP抗氧化能力
        3.3.6 甘薯茎叶黄酮的FRAP抗氧化能力
        3.3.7 甘薯茎叶酚酸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3.3.8 甘薯茎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
        3.3.9 甘薯茎叶酚酸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
        3.3.10 甘薯茎叶黄酮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
        3.3.11 甘薯茎叶酚酸和甘薯茎叶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薯茎叶多酚对Ⅱ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活性及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材料和试剂
        4.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体重的影响
        4.3.2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4.3.3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OGTT的影响
        4.3.4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空腹胰岛素的影响
        4.3.5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血清脂质的影响
        4.3.6 甘薯茎叶多酚对T2DM小鼠糖原的影响
        4.3.7 肝脏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4.3.8 胰腺的组织病理学分析
        4.3.9 甘薯茎叶多酚对肝脏中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4.3.10 甘薯茎叶多酚对肌肉中PI3K/AKT/GLUT-4 信号通路m RNA表达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蒙1号甘薯茎叶青汁粉产品的研发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材料和试剂
        5.2.2 主要的仪器和设备
        5.2.3 试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漂烫方式对甘薯茎叶粉颜色的影响
        5.3.2 不同漂烫方式对甘薯茎叶营养成分的影响
        5.3.3 粒径分布
        5.3.4 悬浮稳定性
        5.3.5 配方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作者简历

(9)甘薯蛋白的营养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甘薯及甘薯蛋白
        1.1.1 甘薯及甘薯的应用
        1.1.2 甘薯蛋白的研究现状
    1.2 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
        1.2.1 蛋白质消化率的测定方法
        1.2.2 影响蛋白质消化率的因素
        1.2.3 提高蛋白质消化率的方法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3.4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天然甘薯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4 试验内容及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天然甘薯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2.3.2 天然甘薯蛋白体外消化性分析
        2.3.3 天然甘薯蛋白抗营养因子分析
        2.3.4 天然甘薯蛋白的消化酶酶切位点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加工方式对甘薯蛋白营养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3.2.4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加热处理对甘薯蛋白消化率的影响
        3.3.2 加热处理对甘薯蛋白的胰蛋白酶抑制活力的影响
        3.3.3 超高压处理对甘薯蛋白消化率的影响
        3.3.4 超高压处理对甘薯蛋白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加热及超高压处理对甘薯蛋白结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加热处理对甘薯蛋白结构的影响
        4.3.2 超高压处理对甘薯蛋白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在大鼠体内的营养代谢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4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5.3.2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体长的影响
        5.3.3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器官重量的影响
        5.3.4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摄食量的影响
        5.3.5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真消化率及 PDCAAS 的影响
        5.3.6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对大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5.3.7 天然及加热甘薯蛋白的安全性评价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附录 4
发表文章及参与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甘薯及甘薯叶
        1.1.1 甘薯的生产、消费和贸易
        1.1.2 甘薯叶研究现状
    1.2 叶蛋白的研究概况
        1.2.1 叶蛋白的研究进展
        1.2.2 叶蛋白提取方法研究
        1.2.3 叶蛋白的组成与特点
        1.2.4 叶蛋白食用研究
    1.3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研究概况
        1.3.1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1.3.2 影响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因素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甘薯叶基本成分的测定与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2.2.4 试验内容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几种甘薯叶的基本情况
        2.3.2 甘薯叶的基本营养成分
        2.3.3 甘薯叶中基本营养成分与常见水果蔬菜的比较
        2.3.4 甘薯叶中的色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3.2.4 试验内容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Peterson &Markwell法测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
        3.3.2 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
        3.3.3 提取条件正交试验
        3.3.4 适合提取甘薯叶可溶性蛋白品种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功能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4.2.4 试验内容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H值
        4.3.2 溶解性
        4.3.3 持水能力
        4.3.4 持油能力
        4.3.5 乳化性
        4.3.6 起泡性及其稳定性
        4.3.7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甘薯叶-羊肉香肠的开发与研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试剂
        5.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5.2.4 试验内容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甘薯叶干粉粒度的分析
        5.3.2 甘薯叶-羊肉香肠的质构分析
        5.3.3 甘薯叶-羊肉香肠的感官评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常用粗饲料营养成分和饲用价值分析[J]. 陈艳,王之盛,张晓明,吴发莉,邹华围. 草业学报, 2015(05)
  • [2]甘薯重要品质性状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陆国权. 浙江大学, 2002(02)
  • [3]低脂微藻与甘薯渣混合热解特性研究[D]. 魏晓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4]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 毕于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10)
  • [5]6种肉牛常用粗饲料瘤胃降解特性和瘤胃非降解蛋白质的小肠消化率[J]. 陈艳,张晓明,王之盛,彭全辉,邹华围.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8)
  • [6]中国农业生产中的养分平衡与需求研究[D]. 刘晓永.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12)
  • [7]干旱胁迫及复水过程中转Cu/Zn SOD和APX基因甘薯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研究[D]. 陆燕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7)
  • [8]西蒙1号甘薯茎叶多酚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D]. 罗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9]甘薯蛋白的营养特性研究[D]. 孙敏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1)
  • [10]甘薯叶可溶性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D]. 吕巧枝.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05)

标签:;  ;  ;  ;  ;  

甘薯蛋白质利用潜力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