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率挂钩法(论文文献综述)
周强[1](2019)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命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法治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又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将时代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凝练到一个规范的体系中。治理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二是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治理现代化又有三个内在要求:一是政策科学化,二是政策民主化,三是执政法治化。治理现代化最终将体现为“人”的现代化。本文探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央地财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财税制度是国家政权基石。十八届三中全会把财税体制改革放在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位置。央地财政关系是财政制度的核心,它同国家结构密不可分,单一制国家和复合制国家对应不同的央地财政关系,财政权力的集中程度各有不同,各有优劣。当今世界的趋势是不同国家结构下的央地财政关系有趋同的倾向,即原先财政集权的国家逐渐分权,原先分权的财政联邦制国家的中央政府财权有扩大趋势。在我国,对于“集权与分权”的思考长期存在着模糊而二元对立的思考。本文在分析“集权-分权”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适度分权的思路。20世纪70年代,由蒂伯特、马斯格雷夫、布坎南等学者开创形成了经典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随着公共选择理论兴起,在结合了经济全球化和大批发展中国家及转型国家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新一代财政联邦主义理论。其中包括用来描述解释中国经验的多种“中国式财政联邦主义”。本文认为中国式联邦主义有其合理性,但也有部分特性只具有过渡期特征。本文梳理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央地财政关系,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分封建土的契约领主制(准财政邦联制),二是秦至晚清的中央集权-郡县制,三是从民国开始形成的现代国家财政制度。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阶段,存在“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央地财政关系困局。本文论述了分析央地财政关系所需要的基础理论,如国家结构理论、财政联邦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及转移支付效应理论等。借用这些理论,本文全面分析了我国当代央地财政关系的现状。包括有中国特色的财政联邦制、我国现行的财政分权体系、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分析了央地财政关系中尚存在的问题,包括财权事权界定不清、财政自主权的二元结构、分税制及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足。第四章重点讨论了财政集权与分权背后的考量因素,用人民的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可有效界定最优的“集权-分权”程度与范围,进而避免“治乱循环”的窠臼。在已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指标,再运用现有最优财政分权度方法,可以更接近对全社会发展最有利的财政分权程度。对于中央政府提出的“分档分类分区域”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事权财权划分方案,本文提出了按“人均实际获得公共服务”为指标,按国家基准进行与各省逐个确定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本文对现有分税制的负面效应进行了总结,并且对宏观税负进行了测量,对国际上提出的税收痛苦指数进行了修正。用OLS面板回归模型,对我国过去20年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制度的实际效应进行测算。主要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二是中央对省一级转移支付对当地人均收入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央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效应不显着,对人均收入提高效果显着,对不发达地区人均所得提高的效应要大于对发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对人均所得的提高效应比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明显。此结果也为精准扶贫提供了佐证和思路。第五章选取了七个国家分析其央地财政关系,其中涵盖了发达国家(英、美、德、法、日)、发展中国家(俄罗斯、印度)、东方儒家文化国家(日本)、转型国家(俄罗斯)、人口大国(印度)等。在五个发达国家中,各自因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央地财政关系又各有侧重。英国有着悠久的地方分权历史,美国有标准的现代财政联邦主义,法国是发达国家中单一制国家的代表,德国因其历史原因,呈现一种高度合作的财政联邦制,日本在高度财政集权的框架下实践着清晰的央地财政分权。这些国际经验表明,央地财政关系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套方案,而必须是结合本国政治传统和历史文化因地制宜的设计。第六章对我国的央地财政关系改革提出了对策建议。
盛锐[2](2015)在《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的能源,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整个人类社会都在面临着一场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如何更好发挥能源效用的挑战。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当今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其勘探开发以及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则属于资源的收益。由于资源在其收益形成中具有特殊性,即其所产生的收益除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经济收益,同时还体现在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上,并且后两者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进行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往往要求参与资源配置的各利益相关主体按照已有的制度进行权利和责任的分配,但如原有的分配制度不健全或者不完善,则会造成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冲突,甚至扭曲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由于资源收益分配不公而产生的问题及冲突,可以通过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进行解决和调整,从而实现资源收益的最优分配,促进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如今,资源配置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而对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无疑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过程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实现油气资源收益的合理分配,理顺资源勘探开采中国家、企业以及居民等诸多方经济关系,构建和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以及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与完善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充分的分析及论证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相关问题,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导论。全文的开篇主要介绍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在分析国内外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构建论文主要的写作思路,并提出论文在研究过程中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二部分,基础概念及理论的介绍。本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油气资源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并对油气资源收益的形成机理及其分配形式进行分析。理论是任何研究的基础,因此本部分着重对资源收益分配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实践指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为论文写作提供理论及现实依据。第三部分,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沿革及现状进行分析。从演进过程来看,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受到当时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直接影响,并在制度变迁的过程当中,得到了逐步的优化。同时,这部分主要针对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目前参与到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过程中的主体、约束主体间行为的石油合同模式,并对现有油气资源的收益实现制度进行总结,为后面分析现有制度存在问题提供依据。第四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分析现有油气资源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现有问题集中表现在油气资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矿权制度、收益实现制度、矿业用地制度以及我国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尚未完成等几个方面。首先,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参与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各主体之间存在矛盾,其中中央政府作为直接管理者和所有者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收益,而大部分收益被油气资源开发企业取得,这不仅会造成石油企业进行破坏性的勘探和开采、资源的浪费,同时政府还需承担由油气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等成本;油气开采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微妙,一方面企业的生产可以形成一定的正效应,如推动产业链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拉动消费需求以及提供就业机会等,但同时要看到油气开采企业的经济活动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产业规划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征地补偿过低以及税源与税收相分离等问题;同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着行政税费及资源税费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其次,我国油气资源矿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单一产权引发投资经营权高度集中,一元矿权与二元地权之间存在的冲突,矿业权市场不健全,有偿使用制度不健全,以及忽视了油气资源地的利益等方面。再次,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油气资源税费体系不成熟,对油气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足以及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够等几个方面。第四,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矿业用地取得方式决定了资源地的经济利益损失以及补偿方式不利于资源地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最后,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我国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仍处在逐步完善的进程中,根据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原油现货价格受自身价格的惯性影响较大、受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影响较小,并未实现与国际原油现货市场充分接轨,并且我国原油现货价格也并未对国际原油现货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从而得出我国原油价格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结论。第五部分,结合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制度改革提供借鉴。本部分内容主要分析了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并与我国收益分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制度改进的启示。首先,从国际石油合同模式的分析入手,主要是为了描述国外油气生产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界定,以及其收益分配的基本形式。其次,对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资源租金税、石油暴利税、资源耗竭补贴制度以及通用税费,并通过几个典型国家针对油气资源所征收税费的种类及税(费)率的总结得出“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且其他方面条件较好的国家相对来说政策比较严格且税费比例较高,资源税费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油气资源储量及其他条件较差的国家政策比较宽松且税费比例较低”的结论。进而通过国内外油气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国内外石油合同模式、国内外收益实现制度、政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等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方面制度建设配合,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完善现有油气资源税费制度;税费政策调节手段多样化;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加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第六部分,提出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根据前述分析内容,针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本部分内容首先依据油气资源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提出促进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原则以及尊重油气开发规律原则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其次,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框架的总体设想,即应从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资源补偿费制度、调整油气资源所有权人与使用者之间的价值补偿制度,以及调整资源税费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然后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提出具体建议:第一,在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方面,主要从改革已有初始矿权配置制度、促进市场化矿业权流转制度建设、建立油气资源矿权管理委员会以及实行油气资源资产化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第二,在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形式的改进方面,主要应从明确收益性质、将油气资源收益制度与其市场价格相关联、理顺收益分配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第三,在完善矿业用地制度方面,主要从强化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创新矿业用地取得方式以及拉长资源地的油气资源产业链、创造就业安置机会等方面着手改革;第四,建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方面,应考虑全面建立环境保证基金制度和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第七部分,提出相关配套改革的设计。首先针对前文实证分析结论提出加快我国原油价格市场化的建议,如以竞争促改革、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建立和完善税费调剂机制以及减少石油依赖等。第二,论述应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着手,制定专门的油气资源法规。可以从修改现有法律法规、加强制定地方性法规及规章以及对特殊领域及重点问题制定专项法规等几个方面进行法制建设。论文可能的创新点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收益是分配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进行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研究的过程中,.首先对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进行梳理,根据已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尤其是对现有收益形式的经济性质的分析,从中发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油气资源的收益实现制度。其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针对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以国外油气储量丰富国家的收益分配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国外典型的石油合同模式及收益实现制度,并对国内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先进经验。最后,发现已有研究的不足,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以油气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现有分配格局进行分析整理,并在对我国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综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对现有油气资源收益分配格局的调整方案。
曹孜[3](2013)在《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建国以来以煤矿区为中心形成了众多煤炭城市,为国家工业体系的建成与完善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煤炭城市经历了始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繁荣——改革开放后由于体制转轨滞后、资源逐渐枯竭而日渐衰落——新世纪煤炭资源价格改革后部分新兴煤炭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的演化过程。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储量有限,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开采之后必然会出现可利用资源量不足、产业衰退等问题,资源开采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样不容忽视,当前多数煤炭城市各种矛盾日益凸显,成为制约煤炭城市优化升级的突出不和谐因素,采取有效改进与保护措施,促进煤炭城市转型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是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战略目标和各级部门的主要任务。以往学者多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出发,研究煤炭城市如何通过产业扶持和接替解决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的问题,研究范围也多是局限于某一区域或单个煤炭城市。随着城市人员失业、贫困率上升等社会问题的激化;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等的加剧,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由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民生、资源环境领域。为对煤炭城市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分析,促进其在产业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将综合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对全国31个煤炭城市进行研究。根据煤炭城市的发展规律,本文采取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统一、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多学科理论,对煤炭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规律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经济、社会、环境各个子系统内部及系统之间协调互动。目的是从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着手,逐步通过制度、技术革新,制定科学有效的城市管理规划,实现煤炭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从以上思路和目的出发,文章的大概结构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和文献综述部分。第二章介绍了煤炭城市的概念、特征、产业结构,并对煤炭城市的产业效率进行了评价,进而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相应的转型方案。第三章研究煤炭城市的社会状况。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煤炭城市财政困难、贫富差距大的原因;从人口流动与人口素质入手,论述了城市人口、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从收入水平、社会保障等方面评价居民生活质量,最后总结全章内容用熵值法对社会系统脆弱性进行了实证评价。第四章在对煤炭城市环境质量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从破坏和修复度两个方面分析城市环境现状,提出了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具体策略。为增加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和可信度,使城市转型方案更具针对性,第五章总结前文用因子分析法对经济、社会、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测度了三者之间的协调度,以发现每个城市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第六章为总结和展望部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煤炭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各个维度平均水平要落后于全国,特别是中部和东北资源枯竭城市。对于煤炭资源的依赖、分配过程中的利益流失及不公平、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因素是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所在。本文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依据煤炭城市生命周期进行产业转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城市社会体系,从减量化和修复两个方面处理城市环境问题。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和管理水平的差异,针对每个区域又各有重点:东北煤炭型城市需要借助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解决社会问题,中部地区要进一步进行产业转型以加强经济建设,西部煤炭城市应当更加注重通过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社会状况,新兴煤炭地区内蒙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陈春利[4](2012)在《战略预算在一汽集团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汽车行业的竞争更是如此。我国已经一跃而升,成为了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但是我们仅仅是在生产汽车,仅仅是在为国际汽车巨头制造汽车,自主汽车品牌的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表现的尤为突出。自主汽车企业在竞争中创造优势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自主汽车企业追求的目标。2011年恰逢十二五战略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能够看到国内汽车企业集团都制定了辉煌的十二五战略规划,尤其是各个企业都突出了自主汽车产销量的宏伟目标。但是战略规划目标能够实现,需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不断探索。战略预算管理可以说是支撑战略目标落地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如何运用好战略预算这个工具是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们一汽集团的战略预算应用途径。在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首先对战略预算的概念和作用进行阐述,发掘需求;随后对国内外预算发展历史进行研究;接下来对一汽集团的预算发展历史进行介绍,从中吸收经验;然后详细阐述战略预算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实施条件;最后对一汽集团战略预算的应用进行开创性探索。
王勇[5](2011)在《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市场经济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内在要求与区域行政分割的现实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也是广东适应世界产业更新步伐的大背景下,突破原有发展模式困境,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以提高广东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第二章主要介绍相关理论,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均衡和非均衡区域发展理论和区域协调的财税政策三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都强调通过政府间的合作,打破阻碍产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从而为产业合理布局创造条件,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本章按照“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来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脉络,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各理论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思路,这种思路也为政府如何参与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引。这种随合作层级的提高而依次使用关税——贸易——协议分工——汇率——财政工具的思路也能较为自然地得出财政参与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性。区域经济空间均衡发展理论和非均衡发展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能模式和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非)均衡发展理论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政策建议:一体化进程中应走以非均衡和均衡政策相协调的道路,从而为下文讨论区域产业布局(非均衡)和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及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均衡)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论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存在问题。本文认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政府之间的协调,达成一致的政策环境,引导珠三角区域产业的合理优化和协调发展,从而使珠三角整体竞争力最大化的过程和结果。一体化过程中重点在于改变政府之间各自为政的现状,加强政府政策的协调,为企业创造相对统一的政策环境。鉴于区域竞争力主要体现为产业竞争力,本章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珠三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核心是利益争夺,因此一体化的关键是实现合理的利益再分配。第四章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作用的基础上,结合财政的职能认为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应发挥四大作用:一是支撑作用。主要是为区域一体化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如交通、信息等硬性环境和基本公共服务等软性环境的完善和一体化;二是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横向转移支付来实现区域间合理的利益再分配,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条件;三是协调作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区域整体竞争力最大化,而区域的竞争力实际是产业竞争力的综合。产业竞争力来源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财政的产业扶持政策是政府可以直接运用的协调区内产业合理聚集与结构升级的快捷手段,因此财政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就成了财政参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四是考核和引导作用。一体化进程中,区内政府、企业均是博弈的主体,各方都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非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的。财政必须设立相关的绩效管理制度,通过对企业和政府部门的考核,引导其行为符合区域一体化的要求,从而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这种绩效管理应贯穿于所有财政政策的全部实施过程。第五章主要探讨财政如何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认为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为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有利于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本章设计了一套以“评价、反馈、引导”为目的,从投入、产出、结果三个维度衡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克服了现有类似指标缺乏过程性和绩效性的缺点。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认为均等化侧重于实施结果,而一体化侧重于实施的制度环境建设,并初步探讨了二者组合的四种状态。第六章主要探讨珠三角如何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本章通过模型得出横向转移支付目的不在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不同于传统认识的结论,同时广东省2010年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效果甚微的现实也部分印证了该结论。文章提出,应结合具体项目实施横向转移支付,通过区域互利实现共赢,也便于对转入和转出地进行考核的思路。通过模型提出了横向转移支付临界点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建立横向转移支付终止机制的建议。本章最后从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建议。第七章主要讨论财政的产业扶持政策。本章在探讨了目前珠三角个别地市扶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基础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讨论了省级产业扶持专项资金问题,并提出了对私营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和股权投资的初步设想。本文认为与这些扶持政策相配套的是要加强和改进财政资金绩效管理,通过对政府部门和企业行为的约束,引导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达到实现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最终提高珠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第八章论述绩效管理确保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本章提出了“绩效是人类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对其行为改进的过程和结果”的全新论断。以此为基础提出要在承认和尊重各地利益追求的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机制,使其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符合实现区域整体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这种新的绩效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改绩效评价为全程绩效管理;二是改财政独自负责资金绩效的现状为“谁分配,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分层负责制。这两个方面都是我国财政部门尚待探索的领域,也应是将来财政管理改革的发展方向。这种机制可使多重委托代理关系下的各方都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履行自身的职责,从而达到省级政府促进珠三角一体化的目的。本文以此理念为基础,以产业扶持政策为例,分别设计了政策绩效管理和资金绩效分配指标体系。本文也提出了提高绩效管理层级、建立健全绩效结果与行政首长负责制挂钩、绩效结果与年度安排挂钩、绩效管理结果公开发布等机制建议。
潘晓丽[6](2011)在《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收入分配是当今热议的话题。提高劳动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健康稳定发展。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漫长的劳资关系平衡历史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劳动者个体的力量不足以与资本抗衡,工资集体协商是提高劳动者在初次分配中收入的必然选择。国内外学者对工资集体协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性质及功能的研究上,针对工资集体协商实施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实证研究成果更是有限。因此,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构建出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究该体系的合理性,为推动我国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健全以及有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本文采用方便抽样法,通过调查问卷获得数据,对回收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因子分析、信度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第一,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体系由劳方层面、政府层面、地区和行业的工资水平、企业效益、雇主组织或行业协会、资方意识六个因子构成,这六个因子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企业规模、所有制和行业均对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有显着影响。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针对企业和政府如何做好工资集体协商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首先,政府要加大调控力度,逐步推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试点工作,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趋势;其次,企业要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结合本行业与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回应劳方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要约;再次,要注重工会建设和职工参与意识的培养;最后,注重营造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良好外部环境。
祝祖强[7](2011)在《基于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的中国铁路收入清算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网络型产业的铁路运输企业在我国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一方面,铁路运价是全国平均运价;另一方面,铁路局作为国有铁路的经营主体,不具有完全意义上的独立经营权,其产品生产和销售不能完全由本企业独立完成,铁路局之间实质上成为一种准同盟关系。基于上述因素,我国铁路运输收入的实现,一部分可以从市场直接取得,还有一部分则需要通过清算取得。所以,如何公平、合理、规范地确定收入清算办法,就成为铁路运输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网络型产业放松规制的趋势及企业行为、重建规制的途径。其次,本文对价格规制的基本方法,我国铁路运价的规制的现状和特点,以及我国铁路运输管理体制和运输企业的经营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我国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的制度变迁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同时,还对其他网络型产业和国外一些国家的收入清算办法作了介绍和评述。这是设计的新的清算办法须考虑的前提条件和影响因素。最后,本文在以上论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实现客运、货运、路网分账核算的清算办法。本文提出的“客运、货运、路网分账核算”的清算办法,其主要内容是:客运和货运的营业收入直接从市场取得,并向路网支付相关费用;路网向客运和货运提供服务,并按服务内容清算,以此作为路网的营业收入。同时,论文还根据新的清算办法的内容,设计了如何计算铁路局营业收入的基本方法和指标体系。文中还同时分析了该办法中的关键和难点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途径和办法。“客运、货运、路网分账核算”清算办法的研究,其重要意义在于将解决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客运、货运、路网不能独立核算盈亏的局面,为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铁路运输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方法准备。本文创新点主要包括:首次用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来研究中国铁路运输收入清算问题;运用规制理论来解释铁路运输收入清算的必要性和前提条件;提出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是政府对铁路运输企业进行规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所确定的各种清算单价和服务付费标准也是一种价格规制;提出了能够实现客运、货运、路网分账核算的新清算办法,该办法解决了铁路运输企业长期以来客运、货运、路网不能独立核算盈亏的问题。
顾严[8](2009)在《如何在经济形势不利条件下保持就业稳定发展——宁波市就业促进政策调研报告》文中提出金融危机以来,宁波市经济遭受巨大冲击,季度GDP增长率一度跌至1%,第二产业增加值连续2个季度同比负增长。不过,宁波市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3.3%上下,长期失业人员大幅下降,流动人口就业出现"逆势"增长。我们将宁波市在经济形势不利条件下保持就业相对稳定的主要经验归纳为六条:一是内源型经济结构避免企业大面积关停破产和裁员;二是一揽子就业促进政策调动了各有关主体的积极性;三是积极的外来人口服务管理有序地引导劳动力流动;四是全覆盖的社会保障网有效发挥了调控就业的职能;五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成为政策落实的重要渠道;六是新型开发和创业模式盘活存量资源促投资增岗位。借鉴这些宝贵经验,我们提炼出宁波市就业促进政策的四点启示,供有关部门和地区参考:第一,政府在就业问题上既有主要责任又大有可为;第二,经济发展模式对就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三,社会政策与就业促进政策协调配合非常重要;第四,就业促进政策应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相结合。
何禄文[9](2010)在《国企职工参与收入分配模式选择与激励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然而我国的经济转型并不是完美的平行推进式改革,贫富差距在拉大,城镇职工收入相对偏低,从而需要不断改善国企普通职工等居民的收入。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工资收入为其主要收入,因此本文主要探析收入分配的微观机制,以期找到提高居民收入之对策。本文利用交易成本和风险规避分析了不同分配模式的合约选择:在制度协调时,分享制和支薪制两种收入分配模式的风险大致相当,交易成本则各有千秋,劳动简单,实施支薪制的交易成本较小,产权非私有时,分享制激励效应较好,其交易成本较低;在制度不协调时,分享制的交易成本和风险都大于支薪制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制度的扭曲使得国有企业暂时选择了以支薪制为主体的收入分配模式。然后我们又在现实的基础上构建相应的模型,进一步印证了分享制在国有企业中个具有更强的激励效应。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国企收入分配模式不断地朝着分享制进行边际改进。为了使国企摆脱低效率的支薪制分配模式,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主要有完善相关联的正式制度(政治制度、股票市场、工会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和非正式制度(克服平均主义和官本位思想),以降低实施分享制的交易成本,接着为了提高居民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消除实施分享制的阻碍,本文的建议主要是平衡居民收入结构、完善社保机制以及税制结构。
赵锡斌[10](2008)在《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艰难改革历程——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实验及启示》文中提出为了深入研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总结经验教训,本文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为典型样本,对其改革实践的全过程和取得的成就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客观实在地展示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艰难历程和光明前景,并归纳出"坚持搞活、搞好、做强国有企业"、"坚持在改革中实干,在实干中改革,使改革与务实相结合"、"坚持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坚持履行社会责任"等启示。
二、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率挂钩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率挂钩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3.1 文献分析法 |
1.3.2 比较归纳法 |
1.3.3 规范分析法 |
1.3.4 实证分析法 |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整体结构图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国家治理 |
2.1.2 央地财政关系 |
2.1.3 财政分权 |
2.2 国家结构理论 |
2.2.1 两种类型的国家结构与权力分配 |
2.2.2 单一制与联邦制的异同 |
2.2.3 集权与分权的比较 |
2.3 财政联邦制理论 |
2.3.1 分权制衡理论 |
2.3.2 “AMS视角”的财政联邦制理论 |
2.3.3 第二代财政联邦制理论 |
2.4 公共选择理论 |
2.4.1 财政集权下的公共福利损失 |
2.4.2 财政分权下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
2.5 委托-代理理论 |
2.6 转移支付效应理论 |
第3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建国后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历程与评价 |
3.2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现状 |
3.2.1 中国当代财政分权现状 |
3.2.2 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的二元体制 |
3.2.3 财政单一制的三种模式 |
3.2.4 碎片化权威和事实联邦主义 |
3.2.5 分税制现状与国地税合作 |
3.2.6 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
3.3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存在问题分析 |
3.3.1 财权事权及支出责任界定不清 |
3.3.2 央地财政关系中民主化程度不足 |
3.3.3 地方政府主体税种缺乏,地区差异扩大 |
3.3.4 政府层级过多,税种规范划分难度大 |
3.3.5 转移支付制度缺乏科学性 |
第4章 我国央地财政关系分析与实证 |
4.1 中国式财政分权与“集权-分权”底线的思考 |
4.2 财政分权度的衡量方法 |
4.2.1 包含人事任命权重的财政分权度衡量方法 |
4.2.2 最优财政分权度的衡量 |
4.2.3 事权财权划分效果评价方法 |
4.2.4 事权财权匹配度指标 |
4.2.5 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下中央分担比例的改进方案 |
4.3 分税制、宏观税负与税收痛苦指数 |
4.4 我国转移支付效应的实证分析 |
4.4.1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经济增长的影响 |
4.4.1.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 |
4.4.1.2 描述性统计与计量分析 |
4.4.1.3 建立回归模型 |
4.4.1.4 实证分析及结论 |
4.4.2 央-地转移支付对各省人均收入的影响 |
4.4.2.1 数据选取与描述 |
4.4.2.2 建立模型 |
4.4.2.3 分析与结论 |
第5章 央地财政关系的国际借鉴 |
5.1 现代国家央地财政关系的几种模式 |
5.2 英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
5.2.1 英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2.2 英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
5.2.3 英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2.4 英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3 美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
5.3.1 美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3.2 美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
5.3.3 美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3.4 美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4 俄罗斯的央地财政关系 |
5.4.1 俄罗斯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4.2 俄罗斯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
5.4.3 俄罗斯联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4.4 俄罗斯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5 德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
5.5.1 德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5.2 德国央地政府税权划分 |
5.5.3 德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
5.5.4 德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6 法国的央地财政关系 |
5.6.1 法国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6.2 法国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
5.6.3 法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6.4 法国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7 日本的央地财政关系 |
5.7.1 日本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7.2 日本央地税收划分 |
5.7.3 日本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7.4 日本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8 印度的央地财政关系 |
5.8.1 印度央地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 |
5.8.2 印度央地政府税收划分 |
5.8.3 印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 |
5.8.4 印度央地财政关系评价 |
5.9 国际央地财政关系总结与借鉴 |
第6章 中国央地财政关系改革建议 |
6.1 完善央地财权事权划分,破解财权二元结构 |
6.2 加快财政民主化法治化进程 |
6.3 完善分税制,增加地方主体税种 |
6.4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6.5 加强“基层反馈”和主观偏好表达 |
参考文献 |
在学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油气资源的内涵 |
2.1.1 油气资源的概念 |
2.1.2 油气资源的特征 |
2.1.3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内涵 |
2.1.4 油气资源收益形成机理 |
2.1.5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主要形式 |
2.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的理论依据 |
2.2.1 地租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收益分配理论 |
2.3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
2.3.1 真正体现油气资源的所有者权益 |
2.3.2 促进油气资源交易市场化的实现 |
2.3.3 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
2.3.4 适应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
2.3.5 促进油气资源的优化配置及使用效益最大化 |
3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沿革及现状分析 |
3.1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演变过程 |
3.1.1 油气资源无偿使用时期(1949-1982年) |
3.1.2 油气资源有偿使用时期(1982至今) |
3.2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分析 |
3.2.1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主体 |
3.2.2 推行石油合同模式现状 |
3.2.3 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 |
4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油气资源各利益主体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
4.1.1 石油企业和中央政府间在税费征收及矿权的收益实现上存在矛盾冲突 |
4.1.2 石油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 |
4.1.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存在着税费分配不合理的矛盾 |
4.2 我国油气资源矿权制度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
4.2.1 单一产权引发投资经营权高度集中 |
4.2.2 矿业权市场的不健全造成矿业权难以实现最优配置 |
4.2.3 有偿使用制度的不健全造成资源所有者权益受损 |
4.2.4 现行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忽视了油气资源地的利益 |
4.3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存在的问题 |
4.3.1 缺少实现调节政府与石油企业之间收益分配的工具 |
4.3.2 税费设置存在重复征收以及漏征问题 |
4.3.3 油气资源税费政策的设定对油气行业的特殊性考虑不足 |
4.3.4 油气资源税费制度对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不够 |
4.4 我国现行矿业用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
4.4.1 矿业用地取得的方式决定了资源地的经济利益损失 |
4.4.2 现行补偿制度中的补偿方式不利于资源地经济的发展 |
4.5 我国的油气资源价格市场化尚未完成 |
4.5.1 实证研究方法 |
4.5.2 实证分析 |
4.6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6.1 一元矿权制度与二元土地所有制之间存在冲突 |
4.6.2 现行油气资源税费体系不成熟 |
4.6.3 矿业用地制度设计未能与时俱进 |
4.6.4 国家定价为主,价格调整滞后国际市场波动 |
5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的国际借鉴 |
5.1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 |
5.1.1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概述 |
5.1.2 国际石油合同的功能 |
5.1.3 国际石油合同模式介绍 |
5.2 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制度 |
5.2.1 资源租金税 |
5.2.2 石油暴利税 |
5.2.3 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
5.2.4 通用税费 |
5.3 国内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比较分析 |
5.3.1 国内外油气资源的所有权归属 |
5.3.2 国内外石油合同模式 |
5.3.3 国内外收益实现制度 |
5.3.4 政府、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
5.4 国外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5.4.1 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需加强多方面制度建设 |
5.4.2 完善现有油气资源税费制度 |
5.4.3 税费政策调节的手段实现多样化 |
5.4.4 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
5.4.5 加强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建设的法制化进程 |
6 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建议 |
6.1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
6.1.1 促进油气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2 优先发展基础产业原则 |
6.1.3 尊重油气资源开发规律原则 |
6.2 油气资源收益分配体系框架构建的设想 |
6.3 创新油气资源矿权制度 |
6.3.1 创新油气资源初始矿权配置制度 |
6.3.2 建立市场化的油气资源矿业权流转制度 |
6.3.3 加强产权管理以实现油气资源的资产化管理 |
6.4 油气资源收益实现形式的改进 |
6.4.1 明确收益性质,规范收益名称,统一管理机关 |
6.4.2 建立反映市场价格的油气资源收益制度 |
6.4.3 完善油气资源收益形式的具体措施 |
6.5 完善矿业用地制度 |
6.5.1 强化农民集体土地使用权,创新矿业用地取得方式 |
6.5.2 拉长资源地的油气资源产业链,创造就业安置机会 |
6.6 建立油气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 |
6.6.1 全面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 |
6.6.2 建立生态补偿转移支付制度 |
7 相关配套改革设计 |
7.1 加快我国原油价格市场化进程 |
7.1.1 以竞争促改革 |
7.1.2 真正实现与国际油价接轨 |
7.1.3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 |
7.1.4 建立和完善税费调节机制 |
7.1.5 减少对石油消费的依赖 |
7.2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油气资源法规 |
7.2.1 制定油气产业专门法 |
7.2.2 对现有法律法规进行修订 |
7.2.3 加强油气行业内部管理 |
7.2.4 对特殊领域及重点问题制定专项法规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
1.3.2 国内关于资源型城市的研究 |
1.4 本文理论基础 |
1.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1.4.2 制度供给与需求 |
1.4.3 外部性理论 |
1.4.4 生命周期理论 |
1.5 主要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
第二章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2.1 煤炭城市概念、特征与分布 |
2.1.1 煤炭城市概念及其划分 |
2.1.2 煤炭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特点 |
2.1.3 煤炭城市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2.2 煤炭城市产业特征 |
2.2.1 煤炭产业发展过程及特点 |
2.2.2 煤炭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
2.2.3 产业组织形式特征 |
2.3 基于DEA方法的产业效率水平评价 |
2.3.1 DEA方法简介 |
2.3.2 产业效率分析结果 |
2.4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机制 |
2.4.1 资源开发补偿与产业援助的政策背景 |
2.4.2 资源开发补偿的主要内容 |
2.4.3 产业援助的重点 |
2.5 煤炭城市产业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
2.5.1 产业转型的重心—主导产业转型 |
2.5.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炭城市产业转型 |
2.5.3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煤炭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
3.1 煤炭型城市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研究 |
3.1.1 从“资源陷阱”现象开始 |
3.1.2 资源陷阱在国内的检验 |
3.1.3 国外资源城市发展的社会背景 |
3.1.4 国内煤炭城市制度背景及利益分配机制 |
3.1.5 煤炭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
3.2 煤炭型城市人口与就业分析 |
3.2.1 人口政策历史回顾及人口流动性分析 |
3.2.2 煤炭型城市人口结构及变化规律 |
3.2.3 煤炭城市就业问题分析 |
3.3 煤炭型城市管理系统与居民生活质量 |
3.3.1 煤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3.3.2 煤炭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研究 |
3.3.3 煤炭城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
3.4 基于熵权法的煤炭城市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 |
3.4.1 煤炭城市脆弱性的概念及表现 |
3.4.2 熵权法的原理及计算过程 |
3.4.3 煤炭城市社会脆弱度的计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炭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
4.1 煤炭城市环境现状分析 |
4.1.1 城市环境状况概述 |
4.1.2 城市污染来源及影响 |
4.1.3 城市土壤及生态破坏 |
4.2 分城市环境影响实证评价 |
4.2.1 环境污染度评价 |
4.2.2 环境修复度分析 |
4.2.3 城市绿化状况 |
4.3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
4.3.1 城市环保存在的问题 |
4.3.2 城市环境改善途径 |
4.4 小结 |
第五章 煤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分析 |
5.1 煤炭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评价体系 |
5.2 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分析 |
5.3 政策建议 |
5.3.1 推动产业改造与转型,增强煤炭城市经济活力 |
5.3.2 推进分配、就业、社保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 |
5.3.3 加大环境投入和治理力度,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4)战略预算在一汽集团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企业的盈利性 |
1.2 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认识 |
1.3 什么是战略预算和战略预算管理 |
1.4 战略预算的作用 |
1.5 一汽实施战略预算的迫切性 |
第二章 战略预算历史发展 |
2.1 西方企业预算的发展 |
2.2 我国企业预算的发展 |
第三章 一汽集团预算发展历史 |
3.1 萌芽阶段 |
3.2 起步阶段 |
3.3 完善阶段 |
3.4 强化提升阶段 |
第四章 一汽集团战略预算管理体系构成要素及实施条件 |
4.1 战略与预算 |
4.2 用 BSC 将战略转化为结果控制标准 |
4.3 战略预算管理 |
4.4 滚动预算编制的基本思路 |
4.5 战略预算管理的责任人(部门)及职责 |
4.6 预算编制 |
4.7 预算执行 |
4.8 预算反馈及差异分析 |
4.9 激励制度 |
第五章 对于一汽集团战略预算的进一步探索 |
5.1 战略预算对于提高 EVA 的探索 |
5.2 以战略预算推动职能部门体系能力的提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迅猛发展 |
1.1.2 珠三角地区改革成就与问题共存 |
1.1.3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突出 |
1.1.4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公共财政机制政策提出新要求 |
1.2 选题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对象选择和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选择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
1.4.2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
1.4.3 一般分析与个体分析相结合 |
1.4.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5 数据来源 |
1.6 研究思路、框架和可能的创新 |
2.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解析 |
2.1.1 区域、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协调 |
2.1.2 珠三角概念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学理论综述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化主要理论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解决的主要问题 |
2.2.3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评述 |
2.3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综述 |
2.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2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
2.3.3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评述 |
2.4 区域协调的财税政策综述 |
2.4.1 区域财税政策的引入 |
2.4.2 区域差距——区域财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
2.4.3 财税政策有效性 |
2.4.4 区域财税政策目标研究 |
2.4.5 区域财税政策效应研究 |
3.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现存问题 |
3.1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内涵 |
3.1.1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和内涵 |
3.1.2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 |
3.1.3 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解决的问题 |
3.2 珠三角地区一体化程度实证研究 |
3.2.1 珠三角地区间经济联系 |
3.2.2 珠三角地区间产业结构 |
3.2.3 珠三角地区间产业聚集 |
3.2.4 珠三角地区间交通联系强度 |
3.3 珠三角地区一体化问题原因 |
3.3.1 市场发展规律形成现有格局 |
3.3.2 政府行为强化了既有格局 |
4.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1 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1.1 西方学者的认识 |
4.1.2 国内学者的认识 |
4.1.3 本文的主张 |
4.2 确保政府作用发挥的机制研究 |
4.2.1 引子 |
4.2.2 有限理性基本模型 |
4.2.3 模型演化 |
4.2.4 模型修正 |
4.2.5 一体化中应建立的机制 |
4.3 国内外政府参与一体化的实践 |
4.3.1 欧盟的实践 |
4.3.2 德国的实践 |
4.3.3 英国的实践 |
4.3.4 乌昌地区的实践 |
4.3.5 长三角地区的实践 |
4.3.6 国内外实践的评述 |
4.4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4.4.1 财政的职能 |
4.4.2 财政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地位 |
4.4.3 财政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具体作用 |
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5.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和内涵 |
5.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概念 |
5.1.2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内涵 |
5.2 广东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况 |
5.2.1 广东基本公共服务成绩显着 |
5.2.2 广东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依然突出 |
5.3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
5.3.1 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 |
5.3.2 促进区域发展方式转型 |
5.3.3 有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
5.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与发展 |
5.4.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组织实施 |
5.4.2 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
5.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评价 |
5.5.1 评价指标设计目的和原则 |
5.5.2 指标设计和考核 |
5.5.3 指标体系的应用 |
6. 横向转移转移支付政策 |
6.1 我国转移支付政策回顾 |
6.1.1 我国转移支付政策历程 |
6.1.2 我国转移支付种类 |
6.1.3 广东省转移支付现状 |
6.2 横向转移支付理论及政策借鉴 |
6.2.1 横向转移支付理论依据 |
6.2.2 德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借鉴 |
6.3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必要性和可行性 |
6.3.1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
6.3.2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的现实可行性 |
6.3.3 珠三角实施横向转移支付政策的理论可行性 |
6.4 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建议 |
6.4.1 现有横向转移支付政策存在问题 |
6.4.2 政策层面建议 |
6.4.3 操作层面建议 |
7. 扶持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7.1 珠三角产业发展及现状 |
7.1.1 珠三角地区产业发展历程 |
7.1.2 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特点 |
7.2 改进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
7.2.1 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现状——来自中山的实践 |
7.2.2 财政产业扶持政策问题 |
7.2.3 改善财政产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 |
7.3 促进珠三角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7.3.1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
7.3.2 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 |
7.3.3 绩效管理确保财政扶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 |
8. 绩效管理保证财政政策有效性 |
8.1 绩效管理理论基础 |
8.1.1 绩效的理解 |
8.1.2 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 |
8.2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实践 |
8.2.1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发展历程 |
8.2.2 主要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现状 |
8.2.3 国外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启示 |
8.3 我国财政资金绩效管理实践 |
8.3.1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概况 |
8.3.2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思路 |
8.3.3 我国财政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
8.4 绩效管理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
8.4.1 绩效管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必要性 |
8.4.2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绩效管理的思路 |
8.4.3 实例——产业扶持资金的绩效管理对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 |
2.1 工资集体协商的定义 |
2.1.1 集体协商的相关界定 |
2.1.2 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界定 |
2.2 工资集体协商的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工资集体协商的性质及功能的研究 |
2.2.2 工资集体协商的层次 |
2.2.3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 工资集体协商的理论基础 |
2.3.1 多元论学派 |
2.3.2 冲突理论 |
第3章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体系的机理分析 |
3.1 研究方法与方案设计 |
3.1.1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2 结果信度 |
3.2 内容分析法的结果 |
3.2.1 文献的内容分析结果 |
3.2.2 新闻的内容分析结果 |
3.2.3 访谈记录的内容分析结果 |
3.3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体系的构建 |
3.3.1 三方协商机制 |
3.3.2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体系 |
第4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调查问卷设计 |
4.1.1 初始量表的形成 |
4.1.2 预试问卷发放 |
4.1.3 正式问卷的形成 |
4.2 数据收集 |
4.3 统计分析方法 |
4.4 正式问卷的信度分析 |
4.5 正式问卷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6 企业特征差异化分析及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4.6.1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效果与企业特征的方差分析 |
4.6.2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实施效果的相关分析 |
4.6.3 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实施效果的回归分析 |
4.7 相关管理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调查问卷 |
(7)基于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的中国铁路收入清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主要内容和逻辑框架 |
1.2.1 本文主要内容 |
1.2.2 本文逻辑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2 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综述 |
2.1 网络型产业规制的基本理论 |
2.1.1 规制及经济性规制概述 |
2.1.2 网络型产业的基本特性分析 |
2.1.3 网络型产业的政策选择:政府规制与市场竞争 |
2.2 网络型产业规制的进一步探讨:放松规制与企业行为 |
2.2.1 放松规制的原因 |
2.2.2 放松规制中的企业非有效竞争行为 |
2.3 网络型基础产业重建规制的途径和内容 |
2.3.1 重建规制的必要性 |
2.3.2 规制重建的基本途径 |
2.3.3 重建规制的内容 |
2.4 网络型产业价格规制的基本方法 |
2.4.1 价格水平的规制 |
2.4.2 价格结构的规制 |
3 中国铁路的基本经济特征及运价规制分析 |
3.1 铁路运输产业的基本特性 |
3.1.1 铁路运输产业是典型的网络型产业 |
3.1.2 铁路运输产业的普遍服务性 |
3.1.3 铁路运输产业具有复杂的属性 |
3.1.4 铁路运输产业具有外部性 |
3.2 中国铁路具有独特的经营管理体制 |
3.2.1 中国铁路经营管理体制的独特性 |
3.2.2 铁道部对铁路局的宏观调控与监督 |
3.3 铁路运输企业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
3.3.1 铁路局作为经营主体的经营责任和权利 |
3.3.2 铁路运输企业之间是一种特殊的战略联盟关系 |
3.4 我国铁路运价规制分析 |
3.4.1 铁路运输价格管理权限 |
3.4.2 铁路运价制度的基本内容 |
4 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变迁及分析 |
4.1 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沿革 |
4.2 现行收入清算办法:"收入来自市场,旅客运输、专业运输承运结算,普通货运分段计算,提供服务相互清算" |
4.3 对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的评价 |
5 其他网络型产业收入清算和国外铁路清算经验的借鉴 |
5.1 我国国内民航、电信产业收入清算 |
5.1.1 我国国内民航收入清算 |
5.1.2 我国电信资费及网间清算 |
5.2 国外铁路清算经验 |
5.2.1 瑞典、芬兰铁路基础设施收费模式 |
5.2.2 美国铁路运价划分及运输收入清算 |
5.2.3 对我国铁路运价及清算改革的启示和借鉴 |
6 新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的构建 |
6.1 铁路运输收入清算办法制定的基本前提和原则 |
6.2 客运、货运、路网分账核算"清算办法 |
6.3 "客运、货运、路网收入分账核算"新清算办法的预期效果 |
6.4 新清算办法实施中将遇到的难点问题分析及建议 |
7 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国企职工参与收入分配模式选择与激励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3 论文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企业契约论 |
2.1.2 佃农理论 |
2.1.3 分享经济学 |
2.2 收入分配模式概述 |
2.2.1 居民与职工的内涵 |
2.2.2 收入分配模式特征 |
第3章 职工收入分配模式国际比较 |
3.1 美日中收入分配模式比较 |
3.1.1 美国收入分配模式 |
3.1.2 日本收入分配模式 |
3.1.3 中国收入分配模式 |
3.1.4 美日中收入分配模式的比较 |
3.2 日美收入分配模式新进展 |
3.2.1 日美收入分配模式的新进展 |
3.2.2 国外收入分配模式的启示 |
第4章 国企收入分配模式合约选择分析 |
4.1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合约选择分析 |
4.1.1 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 |
4.1.2 合约的交易成本分析 |
4.2 基于风险规避视角的合约选择分析 |
4.2.1 合约的风险分析 |
4.2.2 主体风险敏感性 |
第5章 国企收入分配模式激励效应分析 |
5.1 相关假设及变量 |
5.1.1 从职工角度比较分配模式激励效应 |
5.1.2 从资方角度比较分配模式激励效应 |
5.2 模型改进及讨论 |
5.2.1 从职工角度比较分配模式激励效应 |
5.2.2 从资方角度比较分配模式激励效应 |
5.2.3 进一步的讨论 |
第6章 改善国企收入分配模式的建议 |
6.1 降低分享制交易成本的建议 |
6.2 控制分享制相对风险的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四、工资总额与上缴利税率挂钩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央地财政关系[D]. 周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3)
- [2]我国油气资源收益分配制度研究[D]. 盛锐.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3]煤炭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曹孜. 中南大学, 2013(01)
- [4]战略预算在一汽集团的应用研究[D]. 陈春利. 天津大学, 2012(05)
- [5]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 王勇.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01)
- [6]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实施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 潘晓丽. 湖南大学, 2011(07)
- [7]基于网络型产业规制理论的中国铁路收入清算研究[D]. 祝祖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1(07)
- [8]如何在经济形势不利条件下保持就业稳定发展——宁波市就业促进政策调研报告[J]. 顾严. 经济研究参考, 2009(59)
- [9]国企职工参与收入分配模式选择与激励效应研究[D]. 何禄文. 湖南大学, 2010(03)
- [10]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艰难改革历程——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改革实验及启示[J]. 赵锡斌. 珞珈管理评论,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