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和绵羊在超数排卵情况下排卵受阻的卵巢组织学和内分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玲[1](2021)在《GGT1不同剪接体鉴定及其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卵泡发育和卵子发生是动物成功繁殖的关键,也是养猪业中产仔数的决定因素。卵泡的发育和卵母细胞的成熟受到卵巢内外多种因素共同调控作用。选择性剪接是最重要的转录后调控之一,单个基因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大量的mRNA和蛋白异构体,从而增加了基因表达的复杂性,促进了蛋白质的多样性。选择性剪接在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筛选并验证了在梅山猪和大白猪中差异表达的基因γ-谷氨酰转移酶1(γ-glutamyltransferase 1,GGT1)的两个剪接体:全长剪接体(GGT1-01)和11号外显子发生外显子跳跃事件的剪接体(GGT1-02),并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进行功能研究;并成功构建GGT1基因(对应猪GGT1-02转录本)敲除小鼠,研究其在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中的分子功能。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的生长和前列腺素合成的研究(1)利用MISO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ΔPSI|≥10%)。通过对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进行验证,发现GGT1-02剪接体在梅山猪卵巢组织中高表达。GGT1-02剪接体促进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而GGT1-01剪接体不参与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调控作用。(2)GGT1-02与跨膜转运蛋白1(transmembrane and coiled-coil domains 1,TMCO1)存在互作,上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激活细胞质磷脂酶A2(cytoplasmic phospholipase A2,cPLA2),促进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的合成,并通过AA-PTGS2-PGE2通路促进前列腺素的合成。GGT1-01不参与前列腺素合成的生物学过程。(3)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结果表明富含丝氨酸和精氨酸剪接因子1(serine and arginine rich splicing factor 1,SRSF1)通过其第二个RNA识别结构域(RNA recognition motif,RRM)和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结构域(arginine-and serine-rich domain,RS)结构域调控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进而上调GGT1-02剪接体的表达。构建不同剪接因子突变片段的GGT1-minigene真核表达载体,将其与SRSF1超表达载体共转至猪胚胎肾细胞,发现在GGT1外显子11上存在异质核核糖核蛋白H1(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family H1,hn RNPH1)的结合位点对SRSF1调控GGT1选择性剪接十分重要,通过Co-IP证明了SRSF1与hn RNPH1相互作用共同调控GGT1的选择性剪接。(4)SRSF1可以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增殖、抑制颗粒细胞凋亡。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通过ELISA等试验,表明SRSF1可以促进猪卵巢颗粒细胞中前列腺素的合成。通过质粒共转试验表明SRSF1介导GGT1基因的选择性剪接,从而调控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凋亡及促进颗粒细胞中前列腺素合成。2、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Ggt1基因在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中功能(1)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Ggt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相较于野生型小鼠,Ggt1-/-小鼠在出生10 d后出现生长缓慢、卵巢重量显着下降(P<0.01)、不孕并且无法成功排卵。通过ELISA试验检测血清中激素水平,与野生型小鼠相比,Ggt1-/-小鼠血清中睾酮水平以及LH/FSH水平显着上升(P<0.05)、前列腺素水平显着下降(P<0.01)、雌激素水平不存在差异。通过3周龄、5周龄和8周龄的野生型小鼠和Ggt1-/-小鼠卵巢组织切片的H&E染色发现:3周龄Ggt1-/-小鼠卵巢切片中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以及有腔卵泡数目并无显着差异,但观察到显着增加的闭锁卵泡数目(P<0.01)。5周龄Ggt1-/-小鼠卵巢切片中的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并无显着差异,但有腔卵泡数目显着降低,闭锁卵泡数目显着增加(P<0.05)。在8周龄Ggt1-/-小鼠卵巢切片中发现显着增加的次级卵泡(P<0.05),而未见排卵前有腔卵泡。以上结果表明,Ggt1-/-小鼠卵泡发育受损、排卵障碍、激素水平紊乱,出现类似于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表型。(2)采用EdU、TUNEL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方法检测3周龄和8周龄的野生型和Ggt1-/-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试验结果表明:3周龄Ggt1-/-小鼠和野生型小鼠颗粒细胞的增殖与凋亡未见显着差异;但在8周龄小鼠卵巢切片中,增殖的颗粒细胞显着减少(P<0.01)以及凋亡颗粒细胞显着增加(P<0.05)。Ggt1-/-小鼠卵巢组织蛋白中PCNA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着降低(P<0.05),BAX蛋白表达量显着升高(P<0.05)。(3)卵巢切片透射电镜试验结果表明:3周龄Ggt1-/-小鼠的卵巢透射电镜中未见线粒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但在8周龄Ggt1-/-小鼠卵巢电镜中发现显着增加的结构紊乱的线粒体(P<0.05)。此外对卵母细胞线粒体功能检测,发现8周龄Ggt1-/-小鼠卵母细胞ROS水平显着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mt DNA拷贝数以及ATP水平显着减低(P<0.01)。此外,通过对野生型小鼠和Ggt1-/-小鼠GV期卵母细胞的进行体外培养,我们发现Ggt1-/-小鼠GV期卵母细胞的GVBD率以及第一极体排除率显着降低(P<0.01)。(4)通过在三周龄断奶Ggt1-/-小鼠饮用水中添加10 mg/mL的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在一定程上恢复Ggt1-/-小鼠生长,恢复颗粒细胞生长,恢复卵泡的发育和GV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综上所述,Ggt1是卵泡发育、排卵和雌性生育所必需的。Ggt1缺失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ROS积累,导致雌性小鼠类似PCOS表型;NAC能缓解Ggt1缺乏引起的雌性小鼠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卵母细胞发育缺陷;GGT1与TMCO1相互作用,通过颗粒细胞AA-PTGS2-PGE2通路激活cPLA2,加速PGE2合成,促进卵泡发育。本研究表明,NAC可以恢复Ggt1-/-雌性小鼠的PCOS样表型,并扩展了对人类患者PCOS潜在治疗方案的理解。
尹雅倩[2](2020)在《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提出背景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是指卵巢内卵母细胞数目的减少和(或)质量下降,可导致生育力下降,同时伴有抗苗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水平降低、窦卵泡计数(antral follicle count,AFC)减少及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升高。随着社会发展,女性面临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加重,DOR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导致的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及经济负担。FSH是下丘脑-垂体-卵巢(Hypothalamic-pituitary-ovarian,HPO)轴的主要激素之一,可促进颗粒细胞的增殖分化,影响卵泡的发育、成熟及排卵,影响雌激素的合成。FSH与其特异性受体(FSHR)的结合是其发挥生物学效应的基础。FSH与FSHR结合,可进一步激活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 A(Protein kinase A,PKA)信号转导通路下游信号分子的级联放大,从而影响颗粒细胞增殖分化和卵巢性激素的合成。P450芳香化酶(P450arom)是颗粒细胞中的限速酶,P450arom催化作用使雄激素变为雌激素参与卵泡募集。临床试验显示,针刺可以降低血清FSH水平,提高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通过调整异常的性激素水平而起到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动物实验也表明,针刺可调整HPO轴的紊乱状态,一定程度上使分泌过多的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水平恢复正常。FSH-cAMP信号通路对卵泡发育和卵巢功能十分关键,但基于该信号通路的针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从HPO轴整体调控及卵巢局部FSH-cAMP信号通路两个层面初步探索针刺治疗DOR的作用机制。目的探索针刺对DOR模型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一:DOR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20 只清洁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雌性 Sprague Dawley(SD)大鼠,其中,3月龄大鼠10只,9月龄退役种鼠10只。3月龄大鼠作为对照(Control)组,9月龄退役种鼠作为DOR模型组。常规观察大鼠每日的阴道涂片以确定动情周期,选择处于动情间期的大鼠取材。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FSH、LH、E2、AMH、抑制素B(INH-B))水平、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确定左侧卵巢窦卵泡计数。实验二:针刺对DOR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40只清洁级(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雌性SD大鼠,其中,3月龄大鼠10只,9月龄退役种鼠30只。3月龄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9月龄退役种鼠依据动情间期眼眶血FSH水平,区组随机分为三组:DOR模型组(DOR组)、束缚组(DOR+res组)、针刺组(DOR+acu组)。Control组及DOR组不予干预,DOR+res抓取后放置高台作为束缚固定,DOR+acu组针刺后放置高台,取穴为百会、关元、次髎穴,隔日一次,每次针刺20分钟,共针刺10次。常规观察大鼠每日的阴道涂片以确定动情周期。实验干预结束后选择处于动情间期的大鼠取材。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FSH、LH、E2、AMH、抑制素B(INH-B))水平、下丘脑GnRH含量、垂体FSH和LH含量及卵巢组织cAMP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组织FSHR蛋白的相对含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卵巢组织的FSHR mRNA及P450 mRNA相对含量。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确定左侧卵巢的形态学改变及窦卵泡计数。结果实验一:DOR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1.动情周期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清激素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的血清FSH水平明显升高,E2、AM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H、INH-B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窦卵泡计数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的窦卵泡数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二:针刺对DOR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1.针刺对DOR大鼠HPO轴的影响(1)下丘脑组织GnRH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GnRH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和DOR+acu组的GnRH水平显着降低,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res组相比,DOR+acu组的GnRH水平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垂体组织FSH和LH含量:四组大鼠垂体组织FSH及LH含量的组间两两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针刺对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①动情周期紊乱率: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动情周期紊乱率呈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OR+acu组动情周期紊乱率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OR+res组相比,DOR+acu组动情周期紊乱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卵巢组织形态学改变:Control组大鼠卵巢切面皮质较连续,卵泡中颗粒细胞排列紧密,髓质较致密,血管形态完好。DOR组大鼠的卵巢切面皮质不连续,卵泡中颗粒细胞排列紊乱,髓质较稀疏,血管形态不完整。DOR+res组卵巢切面皮质连续性较差,颗粒细胞层连续性欠佳,髓质松散,血管分布较少。DOR+acu组卵巢切面皮质较连续,卵巢颗粒细胞层有增多趋势,髓质结构较稀松散,血管分布较少。③窦卵泡计数: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窦卵泡计数显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OR组、DOR+res组和DOR+acu组三组之间窦卵泡数未见显着差异(P>0.05)。④血清性激素水平: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血清FSH和LH水平显着升高,AMH和E2水平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NH-B水平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组相比,DOR+res组血清5种激素水平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组相比,DOR+acu组血清FSH水平显着降低,E2和AMH水平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种激素水平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res组相比,DOR+acu组血清5种激素水平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2.针刺对DOR大鼠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1)卵巢组织FSHR相对表达量: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蛋白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蛋白相对表达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和DOR+res组相比,DOR+acu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卵巢组织FSHR mRNA及P450 mRNA相对表达量:①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组相比,DOR+acu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OR+res组相比,DOR+acu组大鼠卵巢组织FSHR mRNA相对表达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②P450 mRNA相对表达量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卵巢组织P450 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和DOR+acu组大鼠卵巢组织P450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res组相比,DOR+acu组大鼠卵巢组织P450 mRNA相对表达量未见显着差异(P>0.05)。(3)卵巢组织cAMP含量:与Control组相比,DOR组大鼠卵巢组织的cAMP含量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OR组相比,DOR+res组大鼠卵巢组织的cAMP含量均未见显着差异(P>0.05)。与DOR组及DOR+res组相比,DOR+acu组卵巢组织的cAMP含量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与三月龄雌性大鼠相比,九月龄SD大鼠雌性退役种鼠的卵巢储备功能明显减退,可作为DOR动物模型。2.针刺可降低DOR大鼠下丘脑组织GnRH含量。3.针刺可通过调整紊乱的动情周期及异常的性激素水平一定程度上改善DOR大鼠的卵巢储备功能。4.卵巢颗粒细胞FSH-cAMP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针刺对DOR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调控,该部分结果还需进一步验证。
张石磊[3](2020)在《低剂量持续暴露双酚A对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双酚A(Bisphenol A,BPA)是制造塑料制品和涂层的原料,被认为具有生殖毒性,孕期暴露于BPA可导致母体和后代糖代谢紊乱,激素紊乱和子代死亡等严重后果。本试验主要研究小鼠在整个繁殖周期中口服暴露BPA所引起的子代小鼠生殖器官损伤和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异常及其机制。通过在母鼠孕期和哺乳期以及仔鼠断奶后至性成熟期使小鼠饮水摄入不同浓度的BPA,分析BPA损伤仔鼠生殖发育的机制,并通过对卵巢颗粒细胞和睾丸间质细胞体外培养印证动物试验中BPA引起的基因表达差异。1.BPA对孕鼠生殖毒性研究:本研究给予孕鼠BPA 口服剂量为50mg·kg-1·d-1。分别于孕3 d、6 d、9 d、12 d、15 d、18 d处死孕鼠采样。试验统计了母鼠怀孕不同阶段胚胎个数、卵巢和子宫在不同妊娠阶段的细胞凋亡和卵巢、子宫中雌激素受体 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雌激素受体 β(estrogen receptor β,ERβ)。结果显示,暴露BPA后孕鼠血清BPA含量显着升高(P<0.05)。另一方面,由于BPA的雌激素特性,BPA暴露导致孕鼠的生殖器官中ER的表达发生变化。卵巢ERα在孕15 d后显着升高(P<0.05),ERβ的表达量在整个孕期均显着升高(P<0.05);子宫ERβ在孕6 d之后显着升高(P<0.05)。孕3~9 d时卵巢细胞凋亡显着增多(P<0.05);孕3 d时子宫细胞凋亡显着降低(P<0.05)。孕鼠在孕18 d时子宫胚胎数目显着减少(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BPA暴露影响子宫和卵巢ER的表达,影响子宫内胚胎正常生长,致孕鼠子宫胚胎数目显着减少。2.BPA对子代雄鼠生殖毒性研究:试验统计了 21日龄、45日龄仔鼠生殖器官病理损伤、细胞凋亡和睾丸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联会复合体蛋白3(synaptic complex protein 3,Scp3)的表达变化,检测了 45 日龄仔鼠的精子质量。同时对21日龄、45日龄仔鼠睾丸进行转录组学测序,观测仔鼠卵巢发育等情况。试验结果证实,低于50 mg·kg-1·d-1的BPA暴露引起仔鼠睾丸发育异常。BPA暴露使21日龄和45日龄子代雄鼠血清和睾丸中BPA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睾丸出现一定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睾丸生殖细胞凋亡增加(P<0.05),AR表达减少(P<0.05)。另外低剂量的BPA引起45日龄子代小鼠睾丸精子质量下降(P<0.05),与生精细胞分化相关的Scp3表达减少(P<0.05),进一步证实了 BPA对睾丸发育和精子生成的不良影响。转录组测序显示BPA影响了睾丸剪切体基因表达,其中21日龄仔鼠睾丸Snrnp40上调、Hnrnpu下调,45日龄仔鼠睾丸Snrpc和Hnrnpu表达下调。Hnrnpu在mRNA前体与剪切体结合时起到连接作用,其下调导致mRNA转录后修饰第一步受阻,睾丸间质细胞的体外培养结果印证了 BPA对Hnrnpu的影响。3.BPA对子代雌鼠生殖毒性研究:试验统计了 21日龄、45日龄仔鼠生殖器官病理损伤、细胞凋亡和卵巢、子宫中ERα、ERβ的表达变化,同时对21日龄、45日龄仔鼠卵巢进行转录组学测序,以研究BPA对仔鼠生殖器官发育成熟情况及生殖功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低于50 mg·kg-1·d-1的BPA暴露即引起仔鼠卵巢发育异常。21日龄和45日龄子代雌鼠血清和卵巢中BPA均显着升高(P<0.05),21日龄仔鼠卵巢器官指数增大(P<0.05)、卵泡颗粒细胞层出现破损。但45日龄仔鼠卵巢器官指数均无显着变化和病理损伤。BPA可引起21日龄和45日龄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增加(P<0.05),ERα和ERβ表达紊乱。转录组测序显示BPA影响了卵巢核糖体基因表达,其中21日龄仔鼠卵巢Rpl3、Rpl21、Rpsa显着下调、Rps2、Rps28、Rpl26、Rpl32、Rpl10a显着上调;45日龄仔鼠卵巢Rpl21、Rpsa显着下调,Rpl3、Rps2、Rpl7a、Rps26、Rpl26显着上调。仔鼠卵巢发育异常可能与核糖体功能改变有关。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结果印证了 BPA对Rps2的影响。综上所述,BPA低剂量长时期暴露引起孕鼠子宫内胚胎发育中止,子代小鼠睾丸、卵巢发育异常。子代雄鼠生殖功能受到损害。对于子代雄鼠睾丸的发育而言,BPA阻断了剪切体的功能,可能Hnrnpu是关键基因;对于子代雌鼠而言,BPA影响了核糖体的功能,Rps2可能是关键基因。
程宇尧[4](2020)在《镉对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雌性繁殖力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镉(Cd)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极易通过工业废水、废气释放到环境中,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是一种对动物和人类具有高毒性的环境污染物。近年来,镉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性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利用腹腔注射1.5 mg/kg.b.w氯化镉溶液建立动物模型,利用组织学HE染色、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胚胎体外培养试验检测小鼠MII期卵母细胞成熟、受精情况,探究镉体内暴露对卵母细胞质量、早期胚胎发育及雌性繁殖力的影响。同时,收集镉处理组和对照组MII期卵母细胞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所得到的差异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卵巢和子宫HE染色结果表明,镉可引起小鼠卵巢中闭锁卵泡数量增多,卵母细胞核偏位,固缩以及透明带膨胀或塌陷。子宫内膜皱褶减少,形成结节,胚性结缔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子宫肌层(M)明显增厚。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的结果显示,镉暴露后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降低(p<0.05);体内及体外受精试验结果显示,镉暴露后卵母细胞卵裂率以及囊胚发育率明显降低。这表明镉能够降低卵母细胞受精能力,并且进一步影响了受精后早期胚胎的发育能力。2.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以及荧光强度分析的方法对卵母细胞的质量进行探究。结果显示,镉处理后卵母细胞纺锤体形态异常,肌动蛋白帽丢失,活性氧增多,抗氧化谷胱甘肽减少,线粒体活性降低,引起细胞早期凋亡,DNA氧化损伤,导致卵母细胞质量降低。此外,镉还可以通过影响卵母细胞内DNA甲基化以及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修饰,导致卵母细胞质量下降。3.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镉暴露组与对照组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全基因组表达谱,筛选出938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后,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在染色体组装、细胞周期调控、ATP合成、受精能力、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信号转导等信号通路中富集,表明镉对卵母细胞发育、受精能力以及后续胚胎发育潜能等生物进程有关键影响。综上所述,镉暴露能够降低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与受精率,而且通过影响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细胞骨架形成,抗氧化应激能力和表观遗传修饰水平来降低卵母细胞的质量,并最终导致早期胚胎发育能力、雌性生殖力降低。
谷博[5](2019)在《绵羊的卵巢不同发育时期miRNA-mRNA表达谱整合分析研究》文中提出母羊与繁殖机能相关的系列性状均是经济性状,与其它经济性状相同之处即均受多种基因控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遗传改良或培育新的高繁殖率品种是非常缓慢且繁琐复杂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绵羊的繁殖性状均为低遗力性状,由于绵羊卵巢生物学及调控机制是绝大多数繁殖性状形成与表现的基础,因此阐明母羊的卵巢发育和排卵生物学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可为提高母羊的繁殖力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小尾寒羊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以高繁殖力而着称的多胎型绵羊品种之一,在我国肉羊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而揭示其卵巢发育的生物学机制,将为充分利用其品种特性、进一步控制其繁殖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三个年龄段的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转录组mRNA及miRNA在不同性成熟阶段卵巢组织发育的调控作用。在对2月龄(性成熟前)、6月龄(性成熟后)和12月龄(初配年龄)三个年龄段的卵巢组织中的mRNA、miRNA的表达谱进行分析,获得差异表达的mRNA和miRNA的基础上,再对三个年龄组间的差异mRNA和miRNA分别进行逻辑性趋势分析,对得到的每种趋势模型下的基因分别进行功能分析(GO-Analysis)和信号通路分析(Pathway-Analysis),挑选出显着性和关注的趋势模型。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蛋白互作的分析,筛选出调控卵巢发育的关键基因;对得到的每种趋势模型下的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对这些靶基因进行功能分析(GO-Analysis)和信号通路分析(Pathway-Analysis),构建差异表达miRNA与预测到的靶基因之间的的调控网络(miRNA-target mRNA),筛选出调控卵巢发育的关键miRNA及其靶基因。本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成功构建小尾寒羊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卵巢组织mRNA文库,分析mRNA表达谱筛选出2月龄vs 6月龄卵巢差异表达mRNA 98个,6月龄vs 12月龄卵巢差异表达mRNA 1478个以及2月龄vs 12月龄卵巢差异表达mRNA 974个。在GO富集分析中,2月龄vs 6月龄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157个GO条目;6月龄vs 12月龄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237个GO条目;2月龄vs 12月龄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到225个GO条目。在KEGG富集分析中,2月龄vs 6月龄,6月龄vs 12月龄和2月龄vs 12月龄卵巢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显着富集到7、27和18条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中,2月龄vs 6月龄,6月龄vs 12月龄和2月龄vs 12月龄卵巢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成功构建了1个,19个和25个蛋白互作网络。成功从2月龄vs 6月龄,6月龄vs 12月龄和2月龄vs 12月龄卵巢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中分别筛选出1个,8个和7个关键基因。随机选取的9个差异表达mRNA,采用qRT-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了RNA-seq测序结果的准确性。2.成功构建小尾寒羊2月龄、6月龄和12月龄卵巢组织miRNA文库。共鉴定出149个已知miRNA,并预测出20个novel miRNA。在2月龄vs6月龄,6月龄vs12月龄以及2月龄vs12月龄卵巢组织中分别筛选出11个,13个和19个差异表达miRNA。2月龄vs6月龄,6月龄vs12月龄以及2月龄vs12月龄卵巢组织中差异表达已知miRNA分别预测到54,37和198个候选靶基因。2月龄vs 6月龄卵巢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以及核苷酸剪切修复信号通路和Hippo信号通路等;6月龄vs 12月龄卵巢组织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tRNA氨酰化、脂质定位过程以及TGF-β信号通路和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信号通路等;2月龄vs 12月龄卵巢差异表达miRNA的靶基因主要参与多细胞生物过程、碱基生物合成以及卵母细胞成熟以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信号通路等。成功构建3个miRNA-靶基因调控网络,从中筛选出oar-miR-432及其候选靶基因RPS6KA1和oar-miR-143及其候选靶基因CDK2作为后续验证研究的对象。随机选取的9个差异表达miRNA,采用qRT-PCR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实了RNA-seq测序结果的准确性。3.oar-miR-432可以与RPS6KA1基因的3’-UTR特异性靶向结合,抑制RPS6KA1的表达,说明RPS6KA1是oar-miR-432的靶基因。oar-miR-143可以与CDK2基因的3’-UTR特异性靶向结合,抑制CDK2的表达,说明CDK2是oar-miR-143的靶基因。
张益欣[6](2019)在《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二甲双胍作为一种廉价易获取药物,在临床治疗上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最常用药物之一。二甲双胍能够减少胃肠等消化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减少肝糖原异生,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及利用,改善糖的代谢。二甲双胍的报道主要在能量代谢相关的生理和疾病方面,如在肥胖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方面均有临床应用,但是在生殖方面报道较少,二甲双胍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试验以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为中心开展研究,通过每日用400 mg/kg二甲双胍溶液对不同日龄的小鼠进行连续14 d灌胃处理,对不同处理组小鼠血清雌二醇水平测定,卵巢的染色切片观察,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以及研究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并且通过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试验,研究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1.二甲双胍能显着提高小鼠血清雌二醇含量,并能促进卵巢和卵泡的发育,获得更多优势卵泡,从而使采集的卵母细胞数量显着增加。2.二甲双胍对小鼠体外培养的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的胚胎发育率没有显着影响。3.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中发现,二甲双胍实验组的线粒体膜电位△Ψm有轻微提高,但无显着差异,不会引起卵母细胞早期凋亡。4.幼龄小鼠在相同处理下采集获得的卵母细胞数量优于成年小鼠,但卵母细胞的发育能力并不表现差异性。5.二甲双胍能够影响猪卵母细胞的成熟,200μmol/mL的二甲双胍效果最好,有助于颗粒细胞的扩散,并能提高猪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但差异不显着。综合上述,添加二甲双胍能够改善机体激素水平,并促进卵巢和卵泡的发育,对生殖器官和组织具有一定的有利影响,在畜牧生产上有着一定的应用前景。
张延浩[7](2017)在《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辅助生殖技术(ART)过程中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评估越来越受到关注。生产实践应用上,最佳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的选择和鉴定,将有助于提高生产胚胎比率和卵母细胞的冷冻保存的效果。取卵过程中卵泡液(FF)或壁层颗粒细胞容易获得,是理论上最优的非伤害性的评价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生化指标的来源。然而,目前还没找到可以作为衡量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可靠标志物质的分子来预测卵母细胞的发育与妊娠。因此,本研究目的是寻找能评价猪卵母细胞发育潜力标志分子的物质。钠肽系统,包括钠肽片段(NPs)和相应的同源受体(NPR)在几个物种中抑制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来控制卵母细胞的核成熟,然而,NPs与猪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直径为3.0 - 8.0 mm卵泡的颗粒细胞中NPR2的mRNA水平一直保持稳定的表达,而NPPB和NPPC的mRNA水平随着卵泡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在直径3.0 - 6.0 mm的卵泡的卵泡液中BNP和CNP的浓度分别为52 - 58 ng/ml和36 - 43 ng/ml,但是到了直径6.1 - 8.0 rmm的卵泡BNP和CNP的浓度则显着下降,分别为44 ng/ml和35 ng/ml。与此相一致的是,直径3.0-6.0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经体外培养再经IVF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随卵泡直径增大而增加,但是卵泡直径为6.1 - 8.0 mm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发生卵裂的单个卵母细胞的卵泡中的BNP和CNP维持在特定浓度(BNP: 45 - 65ng/ml, CNP: 30-45ng/ml)。由此可见钠肽片段的水平对维持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起到重要作用,可以作为衡量较大卵泡的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标志物。进一步研究表明:100 ng/ml BNP/CNP不同浓度的组合对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具有相似的减数分裂抑制作用;NPs对不同直径分类卵泡的卵母细胞的影响是不同的,卵母细胞成熟前培养添加BNP或CNP能够提高来自3.0 - 6.0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但是不能提高来自6.1-8.0 mm卵泡的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值得注意的是,与对照组相比,通过孤雌激活(PA)和IVF不同的实验都证实来源于3.0 - 4.0 mm的卵泡卵母细胞在含有100 ng/ml的BNP或CNP前成熟培养基中培养20小时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提高2-3倍(P<0.001)。因此,前成熟培养添加NPs有助于提高来源于猪3.0 - 4.0 mm卵泡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培养的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此外,我们用流式细胞仪鉴定了不同卵泡中颗粒细胞中生长激素受体(GHR)蛋白表达情况,证实了其基因与蛋白的表达与卵母细胞的发育潜力相关联,GHR可以同时作为反映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标志分子。
贾倩[8](2017)在《卵泡刺激素缓释制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reproductivetechnology,ART),如体外受精(Invitrofertilization,IVF)和胞浆内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卵泡刺激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Hormone,FSH)的注射是实现超数排卵的必要步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FSH制剂,存在半衰期短、需多次注射、患者依从性差等局限性,因此,FSH缓释制剂的研究意义重大。缓释制剂因其使用便利,疗效佳,患者依从性好,安全性高而被人们广泛接受,其中基于生物降解和生物溶蚀系统的FSH缓释制剂是新型FSH制剂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新型FSH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重组基因技术生产长效FSH的制剂,忽略了基于高分子化学等理论进行FSH缓释制剂的研制。其实,FSH缓释制剂的研究前景也十分广阔,其理论和应用研究在不孕不育的临床治疗和畜牧业的发展方面意义深远!透明质酸(Hyaluronan,HA)的衍生物透明质酸钠已成为临床上常用的药物缓释载体。本实验首先以透明质酸钠为辅料,将FSH荷载于透明质酸凝胶,得到FSH缓释制剂。并且基于卵巢增重法进行了FSH缓释凝胶的体内生物活性检测,并对透明质酸钠的使用浓度进行初步筛选;随后研究了FSH缓释凝胶对卵巢增重大鼠的卵巢和子宫发育的影响;然后基于超数排卵用昆明小鼠进行了药效学研究。最后,为探究未成熟卵巢增重小鼠的卵巢发育机制及超数排卵对于小鼠卵巢发育、卵泡成熟的影响,本实验还研究了卵巢发育过程中相关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的受体的表达变化,以探究FSH缓释凝胶对于卵巢和卵泡发育成熟的作用机制。上述研究表明,以透明质酸为基质制备得到的FSH缓释凝胶,体内生物活性高,单次注射即可达到市售FSH三次注射的卵巢增重效果。且其超数排卵效果显着优于市售超排药物的作用和自然排卵。实验证明HA浓度为5mg/mL,FSH剂量为5IU的FSH缓释凝胶对于昆明小鼠的超数排卵效果为最佳。相关机制的研究,为阐明FSH的作用机理,及其药理作用和医药研究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研究为制备成本低,药效好,低副作用的FSH缓释制剂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法真[9](2016)在《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卵泡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猪是典型的单胃动物,具有发达的结肠,结肠内含有大量能够利用纤维的微生物。苏淮猪含有25%的淮猪血统,具有耐粗饲、生长快、繁殖力高等特性。在猪养殖业中,母猪性成熟的早晚及群体性成熟率在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而卵泡发育的好坏直接决定母猪繁殖能力的高低。膳食纤维在猪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对于猪的正常生理代谢必不可少,适当品质和含量的纤维能够提高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纤维,还可以节约粮食,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有利于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近些年日粮纤维已成为母猪繁殖性能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用纤维含量不同的日粮(纤维含量5.41%的为对照组,纤维含量7.58%为试验组)饲喂苏淮后备母猪,研究了日粮纤维对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卵泡发育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1.日粮纤维对后备母猪体重及性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75d的饲喂,试验组的试验末重和日增重显着低于对照组的试验末重和日增重。试验组的性成熟头数和性成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的性成熟头数和性成熟率。2.日粮纤维对后备母猪子宫和卵巢重的影响日粮纤维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一时期(卵泡期、黄体期、性未成熟期)的子宫重和卵巢重没有显着影响。对于对照组,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子宫重极显着高于性未成熟的子宫重;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卵巢重显着高于性未成熟的卵巢重。对于试验组,卵泡期的试验后重显着高于性未成熟的试验后重;卵泡期和黄体期的子宫重、卵巢重均极显着高于性未成熟期的子宫重、卵巢重。这提示日粮纤维对试验组动物的卵巢重有一定影响。3.日粮纤维对后备母猪各级卵泡及黄体的影响日粮纤维对试验组和对照组同一时期(卵泡期、黄体期、性未成熟期)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有腔卵泡、闭锁卵泡及黄体数没有显着影响,且无论试验组还是对照组,不同时期各级卵泡的差异也不显着。4.各级卵泡及黄体上Smad4的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得到,Smad4在母猪的各级卵泡及黄体上均有表达。在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中,Smad4在颗粒细胞和间质细胞中表达;在次级卵泡中,Smad4在颗粒细胞中表达较强,而在间质细胞中表达较弱;在窦状卵泡中,Smad4主要在颗粒细胞中表达;Smad4在性成熟卵巢的黄体中也有表达。Smad4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各级卵泡上的表达无差异。综上所述,高纤维日粮对苏淮后备母猪的性成熟及性成熟前后的卵巢重有影响,但对卵泡发育没有影响。
石运芝[10](2014)在《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性发育特性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济宁青山羊是我国一个优秀地方品种,具有性成熟早和繁殖率高的特点。从激素和受体表达水平等角度研究青山羊性发育过程,对于阐明济宁青山羊性成熟早的机理和培育新的高繁殖力山羊品种或品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雌性济宁青山羊为研究对象,应用放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等方法,从激素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等层面系统研究从出生到性成熟山羊血液中雌孕激素的波动、雌孕激素受体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以及雌孕激素受体在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的增龄性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在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①下丘脑与生殖有关的核团均有ER和PR阳性细胞分布,各核团ERα、ERβ和PR阳性细胞随日龄增长而数量增多,且同一日龄同一核团内ERβ阳性着色明显强于ERα(p<0.05)。P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与ERβ基本一致。ERα、ERβ和PR阳性细胞在下丘脑中分布的增龄性变化与济宁青山羊性发育和性早熟的特点密切相关;②腺垂体嗜色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而数量增多,体积增大;ERα主要分布于嗜色细胞的细胞核,ERβ和PR主要分布于部分嗜色细胞的细胞质;初情期(D60),垂体嗜色细胞进入形态学快速生长期,ERα和ERβ的表达明显上调。PR阳性细胞AOD的峰值出现在D120,此时青山羊已达性成熟,PR的高表达与垂体的功能状态同步;③卵巢具有发育快和成熟早的特点,初生母羔的卵巢内即有生长卵泡,ERα、ERβ和PR的合成及其mRNA的表达均较高。出生至30日龄,为卵巢形态上的快速生长发育期,重量和体积均显着增加,内、外皮质区的分带消失。60~90日龄,为卵巢机能上的发育完善时期。60日龄已排卵,出现黄体或白体,进入初情期,ERα、ERβ和PR及其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90日龄为性成熟期,成熟卵泡最大直径可达6.18mm;除ERα表达下调外,ERβ和PR及其mRNA的表达均维持在高水平状态。初情期之前,卵巢雌激素的优势受体为ERα,性成熟后则为ERβ;④不同日龄子宫内均有ERα、ERβ和PR及其mRNA的表达。ERα、ERβ和PR蛋白免疫阳性产物定位于子宫腔上皮细胞、腺上皮细胞、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核中。ERα和ERβ表达从60日龄明显增多,90日龄最多。出生以后,PR出现两个高峰点是120日龄和180日龄。ER和PR及其mRNA在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子宫内的分布及表达状况,为山羊的多胎性提供良好的子宫内环境;⑤输卵管壶腹部和伞部上皮内存在ERα、ERβ、PR、FSHR和LHR,并且这些受体在输卵管上皮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具有时空特异性。性成熟前(D0~D60),山羊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发育成熟,输卵管壶腹部和伞部上皮中ERα、ERβ、PR、FSHR和LHR的表达少,阳性细胞积分光密度值低,性成熟(D90~D180)后,输卵管上皮中ERα、ERβ、PR、FSHR和LHR的表达升高,激素受体与配体结合进而调节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分化发育,使壶腹部和伞部上皮中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多,上皮细胞含有的糖原或粘液增多,上皮功能更加活跃。D150开始在壶腹部和伞部上皮的游离缘出现“腔排”现象,“腔排”物为全浆分泌的分泌细胞。
二、牛和绵羊在超数排卵情况下排卵受阻的卵巢组织学和内分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和绵羊在超数排卵情况下排卵受阻的卵巢组织学和内分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GGT1不同剪接体鉴定及其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2 哺乳动物卵泡发育过程及调控 |
2.1 卵泡发育 |
2.2 卵母细胞的成熟 |
2.3 颗粒细胞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功能 |
2.4 卵泡发育过程中的激素调控作用 |
3 氧化应激与卵泡发育 |
3.1 卵巢中活性氧的来源 |
3.2 氧化应激对卵泡发育的损伤 |
4 选择性剪接概述 |
4.1 剪接因子 |
4.2 卵泡发育过程中的选择性剪接 |
4.3 选择性剪接的调控 |
5 GGT1基因概述 |
5.1 GGT1基因简介 |
5.2 GGT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功能和前列腺素合成的研究 |
1 试验材料与分析网站 |
1.1 试验材料 |
1.1.1 动物组织和细胞 |
1.1.2 菌株和抗体 |
1.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1.4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1.1.5 常用试剂及配制 |
1.2 生物信息学网站及分析软件 |
1.2.1 生物信息学网站 |
1.2.2 分析软件 |
2 试验方法 |
2.1 猪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的功能研究 |
2.1.1 猪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的验证 |
2.1.2 猪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表达载体的构建 |
2.1.3 猪GGT1不同剪接体干扰片段的合成 |
2.1.4 猪卵巢细胞的分离 |
2.1.5 细胞的培养和转染 |
2.1.6 细胞总RNA的提取 |
2.1.7 cDNA的制备 |
2.1.8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 |
2.1.9 蛋白质提取及浓度测定 |
2.1.10 Western blotting |
2.1.11 MTT |
2.1.12 EdU染色 |
2.1.13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 |
2.1.14 免疫共沉淀 |
2.1.15 免疫荧光 |
2.1.16 ELISA分析 |
2.1.17 抑制剂处理细胞 |
2.2 调控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的关键剪接因子及功能研究 |
2.2.1 关键剪接因子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2 剪接因子SRSF1干扰片段的合成 |
2.2.3 剪接因子SRSF1不同结构域缺失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4 GGT1小基因片段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5 RNA免疫沉淀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猪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的鉴定 |
3.2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对猪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
3.2.1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3.2.2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在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功能研究 |
3.2.3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对猪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研究 |
3.2.4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对猪卵巢颗粒细胞激素合成的影响 |
3.2.5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对猪卵泡发育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 |
3.3 GGT1基因不同剪接体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前列腺素合成 |
3.3.1 猪GGT1基因不同剪切体的γ-谷氨酰转移酶活性检测 |
3.3.2 猪GGT1基因不同剪切体调控花生四烯酸的合成 |
3.3.3 猪GGT1基因不同剪切体调控花生四烯酸的合成的限速酶表达 |
3.3.4 猪GGT1基因不同剪切体通过调控钙离子浓度激活cPLA2活性 |
3.3.5 猪GGT1-02与TMCO1 互作调控颗粒细胞中钙离子浓度 |
3.4 剪接因子SRSF1调控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 |
3.4.1 调控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的主要剪接因子的鉴定 |
3.4.2 剪接因子SRSF1参与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调控 |
3.4.3 剪接因子SRSF1通过RRM2和RS结构域调控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 |
3.4.4 剪接因子SRSF1与hnRNPH1互作调控猪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 |
3.5 SRSF1调节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从而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功能的研究 |
3.5.1 SRSF1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增殖 |
3.5.2 SRSF1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
3.5.3 SRSF1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前列腺素合成 |
3.5.4 SRSF1调节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从而调控猪颗粒细胞细胞的增殖 |
3.5.5 SRSF1调节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从而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凋亡 |
3.5.6 SRSF1调节GGT1基因选择性剪接从而调控猪卵巢颗粒细胞的前列腺素合成 |
4 讨论 |
4.1 GGT1不同剪接体在猪卵巢颗粒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
4.2 猪GGT1-02与TMCO1互作通过AA-PGTS2-PGE2通路调控前列腺素合成 |
4.3 SRSF1调控猪GGT1不同剪接体的选择性剪接 |
第三章 利用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研究Ggt1基因在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中功能 |
1 试验材料与分析网站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抗体 |
1.1.3 主要仪器 |
1.1.4 主要试剂与试剂盒 |
1.1.5 常用试剂及配制 |
1.2 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分析网站 |
1.2.1 生物信息学软件 |
1.2.1 分析网站 |
2 试验方法 |
2.1 Ggt1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 |
2.1.1 相关引物设计与合成 |
2.1.2 CRISPR/Cas9 sgRNA的体外转录 |
2.1.3 显微注射 |
2.1.4 胚胎移植 |
2.1.5 突变小鼠的鉴定 |
2.2 Ggt1基因敲除小鼠表型研究 |
2.2.1 乙酰半胱氨酸添加 |
2.2.2 血清主要生殖激素检测 |
2.2.3 组织的固定及包埋 |
2.2.4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2.2.5 组织免疫荧光 |
2.2.6 EdU染色 |
2.2.7 TUNEL染色 |
2.2.8 超数排卵和交配 |
2.2.9 裸卵的收集与培养 |
2.2.10 卵母细胞活性氧的检测 |
2.2.11 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2.2.12 卵母细胞ATP检测 |
2.2.13 qRT-PCR相关引物的合成 |
2.2.14 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Ggt1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 |
3.2 Ggt1~(-/-)小鼠具有与人多囊卵巢综合征相似的临床表型 |
3.2.1 Ggt1基因敲除小鼠不孕 |
3.2.2 Ggt1~(-/-)小鼠生长缓慢 |
3.2.3 Ggt1~(-/-)小鼠卵泡发育停滞 |
3.2.4 Ggt1~(-/-)小鼠激素水平异常 |
3.3 Ggt1~(-/-)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生长受阻 |
3.4 Ggt1~(-/-)小鼠卵巢线粒体相关功能受损 |
3.4.1 8周龄Ggt1~(-/-)小鼠卵巢线粒体结构破坏 |
3.4.2 8周龄Ggt1~(-/-)小鼠卵巢线粒体功能受损 |
3.5 Ggt1~(-/-)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发育受损 |
3.6 NAC挽救Ggt1~(-/-)小鼠生殖缺陷 |
3.6.1 NAC促进Ggt1~(-/-)小鼠生长 |
3.6.2 NAC促进Ggt1~(-/-)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生长 |
3.6.3 NAC促进Ggt1~(-/-)小鼠GV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 |
4 讨论 |
4.1 Ggt1缺失小鼠具有与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相似的临床症状 |
4.2 Ggt1~(-/-)小鼠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导致卵泡生长停滞 |
4.3 NAC的添加可以挽救Ggt1~(-/-)小鼠生殖缺陷 |
全文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下一步工作计划 |
已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
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2. 氧化应激参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3. 自身免疫反应参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4. 基因功能异常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5. 线粒体功能异常参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6.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参与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生物学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刺改善卵巢储备功能的动物学实验研究进展 |
1. 现有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 |
2. 针刺干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机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DOR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实验二: 针刺对DOR大鼠的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及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低剂量持续暴露双酚A对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双酚A的来源与污染 |
1.2 低剂量BPA的潜在危害 |
1.3 BPA对孕鼠孕期的影响 |
1.4 BPA对仔鼠的影响 |
1.4.1 BPA对仔鼠卵巢的影响 |
1.4.2 BPA对仔鼠睾丸的影响 |
1.5 转录组学测序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孕期暴露BPA对母体子宫和卵巢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分组处理 |
2.1.2 母鼠饮水量和体重统计 |
2.1.3 窝产子数、仔鼠初生重和雌雄比 |
2.1.4 母鼠孕期血清BPA含量测定 |
2.1.5 母鼠孕期卵巢和子宫器官指数测定 |
2.1.6 母鼠孕期卵巢和子宫雌激素受体检测 |
2.1.7 母鼠孕期卵巢和子宫细胞凋亡检测 |
2.1.8 统计分析 |
2.2 结果 |
2.2.1 BPA暴露期间母鼠饮水量和体重 |
2.2.2 暴露不同剂量BPA对产仔的影响 |
2.2.3 孕鼠孕期血清BPA含量 |
2.2.4 BPA对母鼠孕期卵巢、子宫指数及胚胎数目的影响 |
2.2.5 不同妊娠日期孕鼠卵巢和子宫ER表达水平 |
2.2.6 BPA暴露引起孕鼠卵巢细胞凋亡的变化 |
2.2.7 孕鼠子宫细胞凋亡结果 |
2.3 讨论 |
2.3.1 BPA对孕鼠生殖毒性模型的建立 |
2.3.2 BPA对孕鼠孕期胎儿数量的影响 |
2.3.3 BPA对孕鼠卵巢和子宫ER表达的影响 |
2.3.4 BPA对孕鼠卵巢和子宫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 小结 |
3 BPA低剂量长期暴露对睾丸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分组与处理 |
3.1.2 仔鼠饮水量和体重统计 |
3.1.3 仔鼠血清和睾丸BPA含量测定 |
3.1.4 睾丸器官指数 |
3.1.5 仔鼠睾丸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
3.1.6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检测睾丸DNA损伤 |
3.1.7 仔鼠精子活力、密度和畸形率 |
3.1.8 仔鼠睾丸AR的检测 |
3.1.9 小鼠睾丸Scp3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
3.1.10 转录组测序分析及差异基因荧光定量PCR验证 |
3.1.11 BPA对小鼠TM3细胞的影响 |
3.1.12 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仔鼠饮水量和体重 |
3.2.2 仔鼠血清和睾丸中BPA含量 |
3.2.3 BPA对子代雄鼠睾丸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4 长期暴露BPA后21日龄和45日龄仔鼠睾丸的病理学变化 |
3.2.5 长期暴露于BPA后子代雄鼠睾丸彗星试验 |
3.2.6 仔鼠精子活率、密度和畸形率 |
3.2.7 长期暴露于BPA后21日龄子代睾丸AR表达变化 |
3.2.8 Scp3在子代45d雄鼠睾丸生精细胞上的表达 |
3.2.9 BPA暴露对21日龄仔鼠睾丸转录组测序结果 |
3.2.10 45日龄仔鼠睾丸转录组测序结果 |
3.2.11 BPA对小鼠TM3细胞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孕期和哺乳期暴露于BPA对21日龄仔鼠的影响 |
3.3.2 长期暴露于BPA对45日龄雄鼠的影响 |
3.3.3 BPA对睾丸间质细胞剪切体相关基因的影响 |
3.4 小结 |
4 BPA长期低剂量暴露对仔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4.1.2 BPA对仔鼠血清和卵巢BPA含量的影响 |
4.1.3 卵巢器官指数的计算 |
4.1.4 仔鼠卵巢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
4.1.5 TUNEL检测卵巢细胞凋亡 |
4.1.6 仔鼠卵巢ERα和ERβ的免疫组化检测 |
4.1.7 RNA-seq及差异基因qPCR验证 |
4.1.8 BPA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
4.1.9 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子代雌鼠血清和卵巢组织BPA含量 |
4.2.2 卵巢器官指数 |
4.2.3 仔鼠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 |
4.2.4 BPA对仔鼠卵巢DNA损伤的测定结果 |
4.2.5 暴露BPA后子代21日龄雌鼠卵巢ERα、ERβ表达变化 |
4.2.6 暴露BPA对子代45日龄雌鼠卵巢ERα、ERβ表达的影响 |
4.2.7 21日龄仔鼠卵巢基因表达变化 |
4.2.8 45日龄仔鼠卵巢转录组测序 |
4.2.9 BPA对小鼠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孕期和哺乳期暴露BPA对子代21日龄雌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
4.3.2 长期暴露于BPA环境对子代45日龄小鼠卵巢发育的影响 |
4.4 小结 |
5 结论 |
6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作者简历 |
致谢 |
附件 |
(4)镉对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雌性繁殖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镉污染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 镉污染 |
1.1.1 镉的生物学特性 |
1.1.2 镉的环境污染状况 |
1.1.3 镉的暴露途径 |
1.2 镉在机体内的代谢 |
1.3 镉对机体的毒性 |
1.3.1 肝毒性 |
1.3.2 肾毒性 |
1.3.3 骨毒性 |
第二章 镉的雌性生殖发育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1 镉暴露对雌性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 |
2.1.1 镉暴露对卵巢与子宫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
2.1.2 镉暴露对排卵和卵巢颗粒细胞的影响 |
2.1.3 镉暴露对胚胎、胎儿的影响 |
2.1.4 镉暴露对胎盘的影响 |
2.2 镉生殖毒性的作用机制 |
2.2.1 内分泌干扰作用 |
2.2.2 氧化应激 |
2.2.3 细胞凋亡 |
2.2.4 镉对基因表达的调节 |
2.2.5 镉对表观遗传学修饰的影响 |
2.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其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和试剂 |
3.1.1 试验动物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2 方法 |
3.2.1 镉处理小鼠适宜浓度的筛选 |
3.2.2 给药试验 |
3.2.3 卵巢及子宫组织HE染色 |
3.2.4 卵母细胞采集培养以及胚胎体外培养 |
3.2.5 精子的获能及体外受精 |
3.2.6 卵母细胞的免疫荧光染色 |
3.2.7 卵母细胞活性氧以及谷胱甘肽水平的测定 |
3.2.8 卵母细胞早期凋亡的检测 |
3.2.9 卵母细胞线粒体活性的检测 |
3.2.10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 |
3.3.1 镉处理小鼠适宜浓度的筛选 |
3.3.2 镉对卵巢及子宫的病理组织学影响 |
3.3.3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成熟以及受精率的影响 |
3.3.4 镉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以及雌性繁殖力的影响 |
3.3.5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细胞骨架的影响 |
3.3.6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细胞膜受精蛋白Juno的影响 |
3.3.7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活性氧及谷胱甘肽水平和早期凋亡的影响 |
3.3.8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活性的影响 |
3.3.9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DNA氧化损伤的影响 |
3.3.10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镉对小鼠卵母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
4.1 材料和试剂 |
4.1.1 试验动物 |
4.1.2 主要仪器设备 |
4.1.3 主要试剂 |
4.2 方法 |
4.2.1 样品收集 |
4.2.2 转录组测序 |
4.2.3 转录组测序数据过滤与质量评估 |
4.2.4 基因表达量估计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2.6 Gene Ontology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4.2.7 KEGG通路显着性富集分析 |
4.3 结果 |
4.3.1 转录组测序样品的数据过滤与质量评估 |
4.3.2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果 |
4.3.3 组间差异基因的基因本体功能显着性富集分析 |
4.3.4 组间差异基因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绵羊的卵巢不同发育时期miRNA-mRNA表达谱整合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反刍动物卵巢组织生物学特点及发育过程 |
1.1 反刍卵巢组织结构 |
1.2 卵巢的功能 |
1.3 卵巢发育的调控 |
第二章 卵巢发育相关基因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2.1 卵泡发育及排卵相关基因转录组研究进展 |
2.2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相关基因转录组 |
第三章 卵巢发育相关miRNA研究进展 |
3.1 卵泡发育相关miRNA研究进展 |
3.2 黄体的形成与退化相关miRNA的研究进展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小尾寒羊卵巢组织m RNA表达谱分析及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章 小尾寒羊卵巢组织m RNA-miRNA表达谱联合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oar-miR-432和oar-miR-143 的靶基因验证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章综述 |
第一章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成熟机制研究进展 |
1.1 卵母细胞成熟的生理过程 |
1.2 参与卵母细胞成熟调控的相关分子 |
1.2.1 成熟促进因子 |
1.2.2 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 |
1.2.3 环磷酸腺苷 |
1.2.4 C型利钠肽 |
1.3 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研究现状 |
1.4 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 |
1.4.1 动物种类、年龄及性机能 |
1.4.2 卵巢状态及卵母细胞的质量 |
1.4.3 超数排卵 |
1.4.4 体外的成熟培养系统 |
1.4.5 培养液添加物成分 |
1.5 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研究现状 |
1.5.1 精子体外获能 |
1.5.2 体外受精 |
1.5.3 胚胎体外培养 |
1.6 幼畜体外胚胎生产及移植技术 |
第二章 二甲双胍与AMPK的研究进展 |
2.1 二甲双胍研究进展 |
2.1.1 二甲双胍与生殖 |
2.1.2 二甲双胍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
2.2 AMPK对于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成熟影响 |
3.1 材料 |
3.1.1 动物与试剂 |
3.1.2 试验仪器 |
3.2 方法 |
3.2.1 二甲双胍溶液给药方案 |
3.2.2 小鼠血清激素的测定及标本的采集 |
3.2.3 GV期卵母细胞收集与体外培养 |
3.2.4 卵母细胞体外受精 |
3.2.5 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测定 |
3.2.6 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
3.2.7 数据分析 |
3.3 结果 |
3.3.1 小鼠血清激素水平测定比较 |
3.3.2 卵巢组织学检查 |
3.3.3 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影响 |
3.3.4 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影响 |
3.3.5 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3.6 二甲双胍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
3.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哺乳动物卵泡的生长发育与卵母细胞发育潜力评定 |
1.2 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恢复及其机制 |
1.3 影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因素 |
1.4 胞质成熟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体外培养材料 |
2.2 各种酶及试剂 |
2.3 主要实验仪器 |
2.4 实验试剂配制 |
2.5 培养基配制 |
2.6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卵泡大小与卵母细胞发育潜力模型的建立 |
3.2 相关基因随卵泡直径在壁层颗粒细胞的表达 |
3.3 BNP,CNP在卵泡液内的浓度与直径关系 |
3.4 卵泡液中BNP和CNP的浓度与卵母细胞发育成胚胎潜力的比较 |
3.5 BNP和CNP不同浓度组合对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 |
3.6 BNP和CNP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 |
3.7 GHR与卵母细胞发育潜力的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介绍 |
(8)卵泡刺激素缓释制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引言 |
1.1 卵泡刺激素(FSH)概述 |
1.1.1 FSH的生物学功能 |
1.1.2 FSH的生物学应用 |
1.2 透明质酸与FSH的长效性 |
1.2.1 透明质酸简介 |
1.2.2 FSH-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特性 |
1.3 FSH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
1.3.1 FSH制剂的效价测定 |
1.3.2 基于卵巢增重法的药效学研究 |
1.3.3 基于超数排卵效果的药效学研究 |
1.4 相关生长因子及促性腺激素受体 |
1.4.1 FSH及其受体(FSHR)的表达与生理功能 |
1.4.2 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的表达与生理功能 |
1.4.3 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与生理功能 |
1.4.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Ⅰ)及其受体(IGF-ⅠR)的表达与生理功能 |
1.4.5 本课题的来源 |
1.4.6 课题意义 |
1.4.7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FSH缓释制剂的制备 |
2.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剂的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FSH-透明质酸钠凝胶的制备 |
2.2.2 FSH-透明质酸钠凝胶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
2.2.3 细胞相容性测定 |
2.2.4 FSH-透明质酸凝胶的效价测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透明质酸使用浓度考察 |
2.3.2 不同分子量透明质酸的FSH缓释制剂的体外溶出度 |
2.3.3 FSH缓释制剂的细胞相容性 |
2.3.4 FSH-透明质酸凝胶效价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FSH缓释制剂对卵巢及子宫发育的影响 |
3.1 实验试剂及材料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常用溶液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FSH缓释制剂与参照药的活性对比及HA浓度筛选 |
3.2.2 卵巢增重小鼠的卵巢及子宫组织学研究 |
3.2.3 数据统计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FSH缓释制剂的药效学研究 |
3.3.2 FSH缓释制剂对于幼龄大鼠的卵巢发育影响 |
3.3.3 FSH缓释制剂对于未成熟大鼠的子宫发育影响 |
3.4 讨论 |
第4章 FSH缓释制剂的超数排效果及组织学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试剂 |
4.1.3 实验仪器 |
4.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捡卵针及微滴培养基的制备 |
4.2.2 动物给药方案及自然交配的安排 |
4.2.3 超数排卵及胚胎收集 |
4.2.4 超排小鼠卵巢增重测定及组织固定 |
4.2.5 组织包埋、切片及H&E染色 |
4.2.6 数据统计分析 |
4.3 实验结果 |
4.3.1 FSH缓释制剂的超排效果 |
4.3.2 超数排卵胚胎短暂培养 |
4.3.3 超数排卵对于卵巢发育的影响 |
4.3.4 超排小鼠的卵巢和子宫的组织学研究 |
4.4 讨论 |
第5章 FSH缓释制剂对于相关生长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试剂 |
5.1.3 实验仪器 |
5.1.4 常用溶液的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组织固定、包埋、切片 |
5.2.2 超排小鼠卵巢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5.2.3 数据统计分析 |
5.3 实验结果 |
5.3.1 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的分布与表达 |
5.3.2 促黄体生成素(LHR)的分布与表达 |
5.3.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分布与表达 |
5.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R(IGF-ⅠR)的分布与表达 |
5.4 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创新性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卵泡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Abbreviation)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膳食纤维及其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2 膳食纤维的分类 |
3 纤维的理化特性 |
4 纤维的生理功能 |
5 膳食纤维在猪生产中的应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哺乳动物性成熟、卵泡发育及Smad4与卵泡发育 |
1 哺乳动物性成熟及影响因素 |
1.1 性成熟概念 |
1.2 影响性成熟的因素 |
2 卵泡发育及调控 |
2.1 卵泡发育过程 |
2.2 卵泡发育的调控 |
3 Smad4与卵泡发育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性成熟与性未成熟后备母猪的子宫和卵巢 |
2.2 性成熟与性未成熟后备母猪卵巢的组织学观察 |
2.3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体重的影响 |
2.4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的影响 |
3 讨论 |
3.1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体重的影响 |
3.2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卵泡发育的影响及Smad4在卵巢上的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 |
2.1 猪各级卵泡形态的组织学观察 |
2.2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体重、子宫重和卵巢重的影响 |
2.3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各级卵泡及黄体的影响 |
2.4 母猪卵巢上Smad4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
3 讨论 |
3.1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子宫重和卵巢重的影响 |
3.2 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各级卵泡和黄体的影响 |
3.3 Smad4在各级卵泡及黄体上表达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性发育特性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
1.2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
1.3 性发育过程中外周血中雌、孕激素含量的变化 |
1.4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下丘脑的研究 |
1.5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腺垂体的研究 |
1.6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卵巢的研究进展 |
1.7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子宫的研究 |
1.8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输卵管的研究 |
1.9 济宁青山羊 |
1.10 目的意义 |
1.11 技术路线 |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 |
2.1.2 取材方法 |
2.1.3 试验地点 |
2.1.4 主要仪器设备及产地 |
2.1.5 主要试验试剂及来源 |
2.1.6 主要生物学数据库和生物学软件 |
2.2 血清激素水平的测定 |
2.3 细胞化学检测 |
2.3.1 切片标本制备 |
2.3.2 HE 染色 |
2.3.3 PAS( Periodic acid - Schiff )染色 |
2.3.4 甲苯胺蓝( Toluidine blue )染色 |
2.3.5 瑞氏(Wright's staim)染色 |
2.3.6 免疫组织化学 SABC 染色及图像分析 |
2.4 透射电镜观察 |
2.5 实时定量 RT-PCR |
2.5.1 总 RNA 的提取及质量鉴定 |
2.5.2 引物设计及优化 |
2.5.3 模板 DNA 的合成与 qRT-PCR |
2.5.4 qRT-PCR 标准曲线的制作及荧光定量数据分析 |
2.6 免疫印迹与分析 |
2.6.1 蛋白样品制备与蛋白含量检测 |
2.6.2 SDS-PAGE 电泳 |
2.6.3 转膜与免疫反应 |
2.6.4 凝胶图象分析 |
2.7 数据处理 |
结果 |
3.1 济宁青山羊后发育阶段下丘脑中 ERα、ERβ和 PR 阳性细胞的增龄性变化 |
3.1.1 血清中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 |
3.1.2 下丘脑核团 HE 染色结果 |
3.1.3 济宁青山羊下丘脑各核团 ERα和 ERβ免疫阳性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
3.1.4 济宁青山羊下丘脑各核团 PR 免疫阳性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
3.2 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腺垂体细胞的增龄性变化以及雌、孕激素受体的分布与表达特点 |
3.2.1 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腺垂体的发育性变化 |
3.2.2 雌性济宁青山羊腺垂体 ERα、ERβ和 PR 免疫阳性细胞的发育性变化 |
3.2.3 青山羊腺垂体 Western blotting 结果及分析 |
3.3 济宁青山羊生后卵巢发育特性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分布其 mRNA 的表达 |
3.3.1 不同日龄卵巢的组织学观察 |
3.3.2 总 RNA 及 qRT-PCR 产物的鉴定 |
3.3.3 qRT-PCR 产物熔解曲线分析 |
3.3.4 标准曲线及其目的基因的扩增效率 |
3.3.5 卵巢内 ERα和 ERβ免疫阳性产物及其 mRNA 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
3.3.6 卵巢内 PR 免疫阳性产物及其 mRNA 表达的发育性变化 |
3.4 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子宫内 ERα、ERβ和 PR 的分布及其 mRNA 的表达 |
3.4.1 ERα免疫阳性细胞在生后发育时期子宫内的分布及 mRNA 表达 |
3.4.2 ERβ免疫阳性细胞在生后发育时期子宫内的分布及 mRNA 表达 |
3.4.3 PR 免疫阳性细胞在生后发育时期子宫内的分布及 mRNA 表达 |
3.5 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输卵管壶腹部与伞部粘膜上皮的试验观察 |
3.5.1 不同月龄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
3.5.2 输卵管粘膜上皮“腔排”现象电镜观察结果 |
3.5.3 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讨论 |
4.1 济宁青山羊后发育阶段血清中 E2 和 P 的分泌变化与下丘脑中 ERα、ERβ和 PR阳性细胞的分布特点 |
4.2 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发育阶段腺垂体细胞的增龄性变化以及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 |
4.3 济宁青山羊生后卵巢发育特性以及与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 |
4.3.1 济宁青山羊卵巢的生后发育特点 |
4.3.2 雌孕激素受体在青山羊生后发育卵巢中的分布 |
4.3.3 雌、孕激素受体及其 mRNA 的表达水平与青山羊生后卵巢发育的关系 |
4.4 济宁青山羊子宫内 ERα、ERβ和 PR 的分布及其 mRNA 表达的增龄性变化 |
4.4.1 生后发育时期 ERα、ERβ免疫阳性细胞在子宫中的分布特点及其 mRNA 表达 |
4.4.2 生后发育时期 PR 免疫阳性细胞在子宫中的分布特点及其 mRNA 表达 |
4.4.3 ERα、ERβ和 PR 在子宫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4.5 济宁青山羊生后输卵管壶腹部与伞部粘膜上皮的发育性变化 |
4.5.1 济宁青山羊输卵管壶腹部与伞部上皮的生后发育特点 |
4.5.2 生殖激素受体在生后发育阶段输卵管壶腹部与伞部上皮中的表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四、牛和绵羊在超数排卵情况下排卵受阻的卵巢组织学和内分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GGT1不同剪接体鉴定及其对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和排卵的功能研究[D]. 王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针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模型大鼠HPO轴及FSH-cAMP信号通路的影响[D]. 尹雅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低剂量持续暴露双酚A对小鼠生殖毒性的影响[D]. 张石磊.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4]镉对小鼠卵母细胞质量及雌性繁殖力影响的研究[D]. 程宇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绵羊的卵巢不同发育时期miRNA-mRNA表达谱整合分析研究[D]. 谷博. 吉林农业大学, 2019
- [6]二甲双胍对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研究[D]. 张益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
- [7]猪卵母细胞体外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D]. 张延浩. 中国农业大学, 2017(02)
- [8]卵泡刺激素缓释制剂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D]. 贾倩. 华侨大学, 2017(01)
- [9]米糠替代部分玉米的高纤维日粮对后备母猪性成熟和卵泡发育的影响[D]. 程法真.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10]雌性济宁青山羊生后性发育特性与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关系的研究[D]. 石运芝.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