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口冲击波作用引起内脏损伤的力学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丁宁[1](2021)在《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单兵无后坐力炮作为一种步兵肩射筒式武器,具有质量小、机动性高、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特点,能够在城市战、巷战、战壕战等战场上发挥独特的优势。但是它在发射时尾喷流场存在高强度的冲击波、高速后抛的密封堵片等危险发射特征,这有可能会对炮手、仪器设备、周围环境产生损害,严重影响了其在有限空间环境内的作战能力。本文围绕改善和提高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能力展开研究,主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如下:1、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在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进行数值计算。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并结合6DOF动网格技术,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在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研究了密封堵片与火药燃气射流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以及尾喷冲击波在有限空间中的发展规律。并与其在自由射场发射时的尾喷流场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在有限空间发射时尾喷流场的特点。2、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喷管尾部的密封堵片进行了设计研究。单兵无后坐力炮的密封堵片的设计是整个武器系统设计时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作为尾喷的主要固体物,它的相关尺寸也直接影响破膜压力的大小。本文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喷管尾部的密封堵片进行了方案设计,研究了密封堵片的厚度(质量)、密封堵片的破膜压力对尾喷冲击波的影响以及对密封堵片运动速度的影响。3、对单兵无后坐力炮含液柱平衡体发射降低发射特征的机理展开深入研究。使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结合VOF两相流算法和6DOF动网格技术,建立单兵无后坐力炮气-液-固混合发射尾喷流场仿真模型。分析了燃气射流、液柱平衡体、密封堵片之间的相互作用特性,对其降低冲击波强度和密封堵片速度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了不同液柱平衡体体积、密度对两相流流场特征参数的影响,以及对尾喷冲击波强度和密封堵片运动速度的影响。
葛苗冉[2](2020)在《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文中指出炮口制退器作为重要的膛口装置,主要起到减小火炮后坐的作用,但是其造成的冲击波会损害直升机蒙皮,且由于炮口制退器的自重带来了射击失准等危害。针对某30mm口径航炮炮口制退器的高效率、低冲击波危害、高强度和轻量化等多目标要求,开展了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结构优化设计,使其满足多性能目标要求,完成了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结构优化设计与制备。基于Fluent流场仿真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炮口制退器的多个结构参数对炮口制退器制退效率和冲击波危害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显着因素内腔扩张角度的增加,制退效率急剧下降,但冲击波危害相对下降幅度很小。当显着因素侧孔形状取圆润三角形时,制退效率显着高于腰型侧孔及圆形侧孔,但冲击波危害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大。应用NSGA-Ⅱ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得出的较优炮口制退器进行多目标结构参数优化。优化结果为一组非劣Pareto解集,即较优的腔室直径收缩比方案。根据本文设计要求选取腔室直径收缩比为1.51的炮口制退器结构方案,使炮口制退器结构满足高效率、低冲击波危害、高强度和轻量化要求,并验证了整个数值模拟-多项式拟合近似模型-NSGA-Ⅱ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的系统相对准确度高达95.42%。最后,对遗传算法优化后的炮口制退器进一步实施拓扑结构优化。优化结果为将炮口制退器沿外表面侧孔周向方向切除半径为6mm最大深度为2.22mm的凹槽,并将炮口制退器弹丸出口处端面切平。通过有限元分析验证优化结构的性能,得到了优化结构的制退效率提升了4.82%,质量减小了12.44%,同时冲击波危害增加,结构动刚度降低。由于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减重目标更为重要,其可以减小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而目前的直升机材料优异,冲击波危害的影响相对较小,该拓扑优化结构实现了高效率和轻量化。应用了3D打印技术成型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结构,得到的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重703.70g,致密度达到98.7%。
张永立[3](2019)在《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获取枪、炮等武器发射时产生的冲击波及超压场分布,从而为评估毁伤、评价武器和对暴露于武器冲击波超压场中的人耳损伤与防护提供定量的规范化可靠数据。随着大威力新型压制型武器的设计定型,冲击波超压场测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大区域面积内测试系统的搭建及多通道数据的实时监控;低量程传感器的动态校准和补偿;噪声环境中的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稀疏数据下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LXI总线的分布式测试系统架构,提出了自适应压缩算法,建立了所有通道(64路)的大量数据实时监测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感器及冲击波信号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实验、仿真及理论验证,本系统达到了大区域面积内冲击波超压场的所有通道同步采集及实时监控,实现了低信噪比下冲击波复杂信号的提取和超压场的高精度建模。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传感器动态校准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增广最小二乘算法的辨识方法对传感器建立高阶动态数学模型,通过零极点补偿拓宽传感器工作频带,修正了因压力传感器频响不足导致冲击波测试信号严重失真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改进适度函数,提高了校准精度,与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动态补偿效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实验验证,经烟花算法动态补偿后的激波管校准信号超调量降低为7.83%,上升时间为17.5μs,满足了超调量≤10%,上升时间≤20μs的技术指标。(2)冲击波信号检测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阶谱幂律检测和双树复小波变换去噪的方法,通过高阶谱幂律检测器,分析不同信噪比和不同频率的冲击波信号,得到适合于冲击波信号的阈值判别门限,再经双树复小波变换,根据最大后验估计的软阈值去噪。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可检测并提取出淹没在噪声中冲击波信号(瞬态信噪比低于-10db),均方误差降低了1.13%。(3)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插值的冲击波超压场建模方法,分别对爆炸、大口径武器和小口径武器三种不同类型冲击波超压场进行了建模。通过交叉验证,对比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反距离加权插值算法、普通克里金插值算法、三次样条函数插值算法的冲击波建模效果,得出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效果最优的结论。并利用走时定位原理,采用径向基函数插值算法对某武器发射后36ms时间内的冲击波超压场进行建模,模拟了冲击波在中、远场的传播历程,为数值计算仿真冲击波中、远超压场提供了参考。
王永亮[4](2019)在《枪弹和破片对引信的打击及相关不敏感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完善我国不敏感引信技术,研究了引信受到枪弹和破片打击时的响应过程和规律。利用仿真软件分别对国内外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用弹侵彻过程、破片撞击起爆引信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对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进行了初步设计。在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中,弹头有可能会击穿弹体进入主装药或者击穿引信体进入导爆药或传爆药。为了研究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用弹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利用ANSYS/LS-DYNA仿真软件对国产12.7 mm穿甲燃烧枪弹和美国M2穿甲弹以不同攻角侵彻不同厚度的45钢靶板进行数值仿真,以弹头侵彻靶板后的剩余动能作为进入主装药或导爆药、传爆药内的能量,比较不同情形下国产12.7 mm穿甲燃烧枪弹和美国M2穿甲弹侵彻后的剩余动能。结果表明:弹头攻角不超过5°时,速度为834 m/s以上且带有转速的国产12.7 mm穿甲燃烧枪弹侵彻不同厚度45钢靶板后的剩余动能均大于速度为850 m/s且带有转速的美国M2穿甲弹侵彻靶板后的剩余动能。因此,用12.7mm口径的弹道枪和枪口速度为834 m/s以上的国产12.7 mm穿甲燃烧枪弹代替美国M2穿甲弹进行不敏感弹药枪击试验是可行的,但其结论有可能是保守的。为了揭示引信受破片撞击的响应特性,为不敏感引信设计提供参考。利用ANSYS/LS-DYNA仿真软件对不同撞击位置、不同传爆管壳厚度、不同传爆药高度、不同传爆药装药种类和不同撞击角度的情形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引信受破片撞击时产生的入射冲击波传播至壳体另一侧发生反射形成反射冲击波,与随后而来的入射冲击波叠加导致传爆药发生爆轰现象。引信受破片撞击起爆的临界速度因撞击点和传爆药装药种类不同而不同;引信受破片撞击起爆的临界速度随传爆管壳厚度和传爆药高度的增大而增大;破片撞击角度从0°增大到40°时,引信受破片撞击起爆的临界速度也随之增大。引信的不敏感化改造和防护工作应该重点关注最危险的位置,可以考虑增大传爆管壳厚度、选用不敏感传爆药等方法提高引信不敏感特性。为了保证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中破片撞击速度达到北约标准化协议STANAG4496要求的2530±90 m/s,以35 mm高射炮为发射平台,选用35 mm高射炮制式药筒和制式底火,设计了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利用经典内弹道学理论计算得到,发射药型号为4/7石、装药量为208 g时,试验用弹炮口速度可达2530 m/s;利用火炮强度校核公式计算得知火炮身管、炮架和后坐装置均满足强度要求;利用ANSYS/LS-DYNA仿真软件计算得知在发射过程中弹托设计满足强度要求;出炮口后弹托能够快速与破片分离,不影响破片飞行。设计的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能够满足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要求。
方海涛,周云波,王显会,陈晓雅[5](2018)在《某型抗冲击波车身结构响应分析及疲劳强度校核》文中提出以车载榴弹炮的设计参数作为边界条件,计算一种极端恶劣工况下的炮口非定常冲击波流场分布,获得车身表面压力边界条件,采用直接积分法计算了车身结构动态响应,得到车身各个部位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以及疲劳损伤情况。通过仿真结果计算,可以充分认识和了解在炮口冲击波作用下车身结构响应情况,根据车身不同部位的响应对车身结构优化改进。
陈晓雅[6](2018)在《某型抗冲击波特种车身疲劳特性分析及轻量化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火炮是战争之神,在战场上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但即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难以在防护性、机动性和火力可持续性方面取得较为全面的性能。在该背景下,将越野车与火炮组合在一起形成车载榴弹炮,在满足火力攻击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作战机动性,成为了非常务实的选择。车载榴弹炮自诞生之初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榴弹炮在发射炮弹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可能会对驾驶室造成冲击损坏,威胁车内的人员安全,因此车载榴弹炮的研发过程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便是如何将车与炮有机结合到一起。本文以某型车载榴弹炮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出炮口冲击波在驾驶室表面形成的超压,并结合瞬态动力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仿真计算驾驶室的结构响应。利用疲劳耐久性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对驾驶室进行了疲劳特性分析,并对驾驶室进行了轻量化分析研究。论文首先建立了火炮与驾驶室附近的流场模型,对炮口冲击波流场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驾驶室表面的超压数据。通过试验对驾驶室的表面超压进行了验证。随后根据流场计算提取出监测表面的平均超压载荷曲线,对驾驶室结构进行瞬态动力学响应分析,并将动力学分析结果作为输入计算冲击波作用下的驾驶室疲劳特性。最后针对顶部和后围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驾驶室进行了疲劳验证,确保轻量化后的驾驶室不会在炮口冲击波的循环作用下产生疲劳破坏。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车载榴弹炮的驾驶室设计以及优化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马刚[7](2018)在《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文中认为轻气炮是一种常见的超高速发射装置,在研究超高速碰撞的终点效应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轻气炮主要采用高压气体或火药气体作为首级驱动,但这两种驱动方式存在驱动气体分子量大或驱动能量有限等的缺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弹丸速度,出现了利用氢氧爆轰的方式驱动轻气炮,该驱动方式能量利用率高,但目前国内外对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的研究以实验调试为主,缺少对其内弹道过程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对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的内弹道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室内高压下的氢氧爆轰过程,总结出该驱动方式下弹丸的运动规律,对调试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提供指导意见。论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建立燃烧室内二维瞬态粘性气体燃烧模型,采用标准湍流模型,考虑实际气体效应,选用9组分19步基元反应机理,使用PISO算法进行数值模拟,同时采用UDF和动网格技术模拟驱动弹丸的过程,通过已有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2)对轻气炮燃烧室内的氢氧爆轰过程进行数值分析,得到爆轰波在燃烧室内的发展过程,考虑不同反应机理,分析各基元在爆轰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点火能量、气体配比、气体压力,以及燃烧室结构对氢氧爆轰过程的影响,同时开展燃烧室内氢氧爆轰过程的压力测量实验。(3)分析氢氧爆轰驱动一级轻气炮内弹道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果,得到弹底压力、弹丸运动速度、冲击波反射传播等变化规律,分析气体配比、气体压力、点火位置、燃烧室长度以及弹丸质量等因素对其内弹道性能的影响,总结出提高弹丸速度的有效途径。
王宗千[8](2017)在《某型车载炮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车辆驾驶室疲劳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车载式自行火炮巧妙地将牵引火炮与轮式车辆结合起来,具有精确打击能力和战术机动性强等优势。车载榴弹炮的设计围绕轮式车辆和自行火炮整体化的思想展开,在设计中很关键的一环就是考虑火炮发射过程中炮口气流对车身的冲击破坏,这将直接影响整车系统的布置与安全性能。本文以此为目标开展研究,以某型155mm车载榴弹炮的驾驶室为研究对象,综合计算流体力学、瞬态动力学、疲劳耐久性以及车身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建模与分析软件,通过数值仿真得到驾驶室在火炮发射时受到炮口冲击波作用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及疲劳损伤结果,并针对结构薄弱区域提出优化改进方案。论文首先介绍了炮口气流现象,明确了带有制退器的火炮发射时的炮口冲击波属于三维非定常欠膨胀波,分别建立了两种极限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求解,并得到了冲击波超压在驾驶室表面的分布。通过对比试验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模型及结果的正确性。根据该型驾驶室的三维几何模型建立有限元模型,提取出监测表面的面平均超压-时间历程数据作为载荷,计算驾驶室在冲击波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得出受冲击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并将计算结果作为输入,运用疲劳分析软件模拟驾驶室在受到火炮多次发射冲击后的疲劳损伤情况。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针对驾驶室顶部区域进行了多目标优化,并针对不同的薄弱区域提出改进措施,综合多目标优化与改进措施作为驾驶室整体优化方案,再次进行数值计算,验证优化方案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车载榴弹炮的车身设计及改进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王海宾[9](2015)在《甲烷爆炸冲击波对动物损伤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由甲烷等碳氢化合物为燃料的空气炸弹在战场上的杀伤和破坏效应日渐显着,各国科学家们先后对燃料空气炸弹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许多新型功能的燃料空气炸弹以满足攻击不同地下目标的需求。近些年来,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云爆剂的开发、起爆方式的改进、云爆效应的超压分配规律,但对于云爆效应的战场效能和爆炸冲击波对人员损伤生物学效应研究的较少。甲烷气体不仅是云爆剂的燃料之一,也是煤矿瓦斯气体的主要成份。由于煤炭事故频发,瓦斯爆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科学家们更多关注瓦斯爆炸火焰传播规律、引起煤尘二次爆炸机理、障碍物对爆炸特性的影响,但对于密闭空间内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研究较少,对置障条件下密闭空间内对动物损伤研究未曾见报道。鉴于云雾爆轰效应产生的冲击波对人员及动物机体损伤与气体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对人员损伤有相似之处以及气体爆炸冲击波作用机体的靶位器官、病理改变研究的空白,本论文选择甲烷气体,利用大鼠作为模型动物,在模拟巷道内进行气体爆炸冲击波对动物损伤生物学效应、损伤机理以及损伤部位及程度等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管道内浓度为10%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对不同位置、不同姿势大鼠的肺、肝、脾损伤程度及损伤机理。研究发现甲烷爆炸时,不同位置、不同姿势对大鼠肺、肝、脾损伤均有影响,但肺部损伤明显;肺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显示,肺部对爆冲击波压力最为敏感,极易造成致命损伤,是冲击波攻击的靶位脏器;大鼠肺泡中黑色碳颗粒物的吸入与否以及吸入量表明,在密闭环境中反射波对动物的损伤不仅存在而且比入射波对机体的损伤更加严重。其次,在管道内进行了浓度为6%甲烷-空气预混气体爆炸波冲击次数对大鼠肺、肝损伤程度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爆炸次数的增加,肺损伤呈现逐步递增的状态,但未见有倍增的损伤变化,但肝损伤递增程度明显没有肺损伤递增严重;进一步分析认为爆炸冲击波压力是大鼠致死的根本原因。再次,本文研究了在圆环形障碍管道内10%甲烷-空气预混气爆炸时对不同位置大鼠肺、肝、脾损伤程度和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圆环形障碍物阻塞率和障碍物数量对甲烷爆炸压力有显着影响。在阻塞率为50%,3片圆环障碍物条件下,爆炸压力最大为0.5036MPa,压力上升速率为31.1MPa/s;置障管道内甲烷爆炸造成大鼠的灼伤和肺泡隔断裂,肺泡塌陷程度更加严重,直接导致大鼠当场全部死亡,但放置在管道内后端大鼠的肺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前端大鼠;肝、脾与无障碍物管道内大鼠相比二者损伤变化没有明显差异。最后,利用试验数据对冲击波损伤超压公式进行了检验并建立了适合于置障条件下动物损伤超压公式。依据修正公式计算了煤矿巷道内甲烷爆炸对人员造成50%死亡概率的超压为0.312MPa,造成轻微损伤的超压为0.015MPa;利用蒸汽云爆炸模拟公式,对模拟巷道内甲烷爆炸区域进行了死亡区、重伤区、轻伤区的划分与计算。该研究不仅对揭示燃料空气炸弹爆炸冲击波在战场上的生物学损伤效应、瞬间致死的病理学、冲击波损伤机制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矿井瓦斯爆炸的防治和生命的救治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马杰[10](2015)在《某迫击炮的炮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文中指出某迫击炮采用炮口装填,迫弹的击发要求以一定的动能与固定在膛底的击针相撞而发火。迫弹装填过程中弹丸在重力作用下下滑,炮弹定心部与膛内壁间隙的大小与迫弹的运动规律紧密相关。间隙过大或者过小会给迫击炮发射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弹丸散度增加,无法保证击发动能,无法保证一定的射速。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对迫击炮不同发射工况下装填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与分析,同时利用自定义函数耦合膛内火药气体与弹丸运动得出弹丸在膛内的运动规律以及膛内气体的分布规律。从计算流体力学的角度分析了迫弹定心部与膛内壁间隙对迫击炮设计的重要意义。火炮发射过程中膛内火药气体会在炮手区域形成超压区。迫击炮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其优良的运动性通常不会在炮手区域添加有效的防护措施,因此炮手区域超压值对炮手的损伤就更加严重。本文以计算流体动力学为基础模拟和分析了迫击炮炮口流场的发展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迫击炮炮口流场发展规律和炮手区域超压值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火药气体引起的炮手区域超压值,本文根据炮口流场的发展规律在炮口添加了用于降低超压值的简易装置—炮口抑波器,并且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验证得出炮口抑波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炮手区域超压值。为了能够提高炮口抑波器的抑波效能,本文以计算流体力学的分析结果为基础,通过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对炮口抑波器进行最优化设计,确定炮口抑波器主要设计尺寸。
二、炮口冲击波作用引起内脏损伤的力学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炮口冲击波作用引起内脏损伤的力学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单兵筒式武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平衡抛射式筒式武器 |
1.2.2 后喷火药式单兵筒式武器 |
1.3 燃气射流研究现状 |
1.3.1 膛口流场研究现状 |
1.3.2 炮尾流场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单兵无后坐力炮冲击波特性分析及数值求解方法 |
2.1 引言 |
2.2 冲击波形成机理 |
2.2.1 喷管打开过程产生的冲击波 |
2.2.2 弹丸运动产生的冲击波 |
2.2.3 排气射流的准定常冲击波 |
2.2.4 弹丸出炮口后产生的冲击波 |
2.2.5 反射物引起的反射波 |
2.3 冲击波的危害及相关标准 |
2.3.1 冲击波的危害 |
2.3.2 国内标准 |
2.4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理论方法 |
2.4.1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
2.4.2 湍流模型 |
2.4.3 动网格技术 |
2.4.4 计算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
3.1 引言 |
3.2 内弹道计算 |
3.2.1 物理模型 |
3.2.2 内弹道计算 |
3.3 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流场计算模型 |
3.3.1 计算域建立 |
3.3.2 网格划分 |
3.3.3 边界条件 |
3.4 仿真结果 |
3.4.1 尾喷流场分析 |
3.4.2 炮手点压强分析 |
3.5 不同发射环境对尾喷流场的影响分析 |
3.5.1 尾喷流场对比分析 |
3.5.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
3.5.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密封堵片参数对尾喷流场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密封堵片的设计 |
4.2.1 材料的选取 |
4.2.2 破膜压力设计 |
4.3 堵片厚度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
4.3.1 堵片厚度对炮手点冲击波压强的影响 |
4.3.2 堵片厚度对堵片速度的影响 |
4.4 破膜压力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
4.4.1 破膜压力对炮手点冲击波压强的影响 |
4.4.2 破膜压力对堵片速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气-液-固混合发射尾喷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理模型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数学模型 |
5.2.3 计算域划分与边界条件 |
5.3 仿真结果 |
5.3.1 尾喷流场分析 |
5.4 液柱密度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
5.4.1 尾喷流场对比分析 |
5.4.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
5.4.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
5.5 液柱体积对尾喷流场的影响 |
5.5.1 尾喷流场分析 |
5.5.2 炮手点压强对比分析 |
5.5.3 堵片运动速度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结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炮口制退器的研究现状 |
1.2.2 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3 3D打印钛合金在航空航天上的应用综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基于正交试验的炮口制退器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
2.1 数值计算方法 |
2.1.1 炮口流场数值模拟 |
2.1.2 性能评估及其计算方法 |
2.2 正交试验设计 |
2.3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2.4 显着因素单因素分析 |
2.4.1 内腔扩张角度单因素分析 |
2.4.2 侧孔形状单因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炮口制退器的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 |
3.1 试验设计 |
3.2 试验实施方法与结果 |
3.2.1 试验目标获取的方法 |
3.2.2 试验结果 |
3.3 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 |
3.3.1 NSGA-Ⅱ遗传算法的思想 |
3.3.2 NSGA-Ⅱ遗传算法的实现 |
3.3.3 优化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炮口制退器的拓扑结构优化与SLM成型 |
4.1 基于变密度法的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 |
4.1.1 拓扑优化求解工具简介 |
4.1.2 拓扑优化炮口制退器的实施 |
4.2 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结构的性能分析 |
4.2.1 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结构的流场分析 |
4.2.2 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结构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4.3 钛合金炮口制退器拓扑优化结构的SLM成型 |
4.3.1 SLM成型钛合金炮口制退器原理 |
4.3.2 SLM成型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制备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冲击波超压测试技术现状 |
1.2.2 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
1.2.3 冲击波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1.2.4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传感器动态补偿 |
2.1 传感器辨识及补偿模型 |
2.1.1 辨识及补偿流程 |
2.1.2 校准设备 |
2.1.3 辨识模型 |
2.1.4 补偿模型 |
2.2 基于烟花算法的动态补偿算法 |
2.2.1 爆炸算子 |
2.2.2 变异因子 |
2.2.3 选择策略 |
2.2.4 适度函数改进 |
2.2.5 算法对比 |
2.3 动态补偿应用 |
2.3.1 数据预处理 |
2.3.2 模型辨识结果 |
2.3.3 动态补偿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冲击波信号检测与提取 |
3.1 冲击波信号模型 |
3.1.1 信号带宽 |
3.1.2 信号完整性 |
3.2 冲击波信号检测 |
3.2.1 幂律检测器 |
3.2.2 高阶累积量谱 |
3.2.3 1-1/2 谱幂律检测器 |
3.3 冲击波信号提取 |
3.3.1 复小波原理 |
3.3.2 双树复小波原理 |
3.3.3 与小波对比优势 |
3.4 检测与提取分析 |
3.4.1 判别检测 |
3.4.2 信号提取 |
3.5 实测信号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冲击波超压场建模 |
4.1 冲击波超压场分布特性 |
4.2 插值算法原理 |
4.2.1 反距离加权插值 |
4.2.2 克里金插值 |
4.2.3 径向基函数插值 |
4.2.4 三次样条函数插值 |
4.3 插值精度分析 |
4.3.1 误差评价 |
4.3.2 插值精度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搭建与测试仿真 |
5.1 测试系统框架 |
5.1.1 硬件框架 |
5.1.2 软件框架 |
5.1.3 触发总线 |
5.1.4 数据传递 |
5.2 冲击波超压场测试 |
5.3 冲击波超压场仿真 |
5.3.1 绘制等压线 |
5.3.2 模拟场传播历程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工作成果 |
(4)枪弹和破片对引信的打击及相关不敏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不敏感弹药及引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引信受破片撞击不敏感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5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托与试验破片分离过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和破片撞击试验技术综述 |
2.1 引言 |
2.2 国外不敏感弹药安全标准体系 |
2.2.1 美国 |
2.2.2 北约组织(不包括美国) |
2.2.3 其他国家 |
2.3 不敏感弹药安全性评定要求 |
2.4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技术 |
2.4.1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方法 |
2.4.2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用弹 |
2.4.3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测速装置 |
2.4.4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用其它设备 |
2.5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技术 |
2.5.1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方法 |
2.5.2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标准破片 |
2.5.3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破片发射装置 |
2.5.4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其它设备 |
2.6 本章小结 |
3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用弹国内外对比分析 |
3.1 引言 |
3.2 ANSYS/LS-DYNA仿真软件简介 |
3.3 仿真可信性说明 |
3.3.1 碳化硅陶瓷抗国产12.7 mm穿甲燃烧弹试验 |
3.3.2 仿真模型建立 |
3.3.3 材料模型与参数 |
3.3.4 接触控制 |
3.3.5 数值仿真结果及分析 |
3.4 不敏感弹药枪弹射击试验方法数值仿真 |
3.4.1 数值仿真研究思路 |
3.4.2 有限元仿真模型建立 |
3.4.3 材料模型与参数 |
3.5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3.5.1 弹头转速对侵彻结果的影响 |
3.5.2 将弹头简化成裸钢芯对侵彻结果的影响 |
3.5.3 弹头各部分对侵彻结果的影响 |
3.5.4 国产12.7mm穿甲燃烧枪弹代替美国M2 穿甲弹进行标准枪弹射击试验的可行性分析 |
3.5.5 弹头攻角对侵彻结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引信受破片撞击不敏感特性仿真研究 |
4.1 引言 |
4.2 炸药冲击起爆判据 |
4.3 模型建立及求解 |
4.3.1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4.3.2 材料模型与状态方程的选取 |
4.4 引信受破片撞击不敏感特性仿真研究 |
4.4.1 破片撞击位置对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 |
4.4.2 传爆管壳厚度对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 |
4.4.3 传爆药高度对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 |
4.4.4 传爆药装药种类对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 |
4.4.5 破片撞击角度对临界起爆速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设计 |
5.1 引言 |
5.2 破片撞击试验用弹总体设计 |
5.3 弹托结构设计及材料选用 |
5.3.1 弹托结构设计 |
5.3.2 弹托材料选用 |
5.4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内弹道过程分析及数值仿真 |
5.4.1 内弹道数学模型 |
5.4.2 内弹道学求解程序可信性说明 |
5.4.3 不同装药量对内弹道计算结果的影响 |
5.4.4 不同发射药型号对内弹道计算结果的影响 |
5.5 火炮强度校核 |
5.5.1 火炮强度的限制条件 |
5.5.2 火炮身管强度校核 |
5.5.3 火炮炮架及后坐装置强度校核 |
5.6 弹托结构强度仿真分析 |
5.6.1 仿真模型建立 |
5.6.2 材料模型与参数 |
5.6.3 载荷施加 |
5.6.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不敏感弹药破片撞击试验用弹托与试验破片分离过程分析 |
6.1 引言 |
6.2 基于FLUENT仿真软件的气动特性数值仿真 |
6.2.1 FLUENT仿真软件简介 |
6.2.2 仿真模型建立 |
6.2.3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6.2.4 仿真结果 |
6.3 脱壳过程仿真分析 |
6.3.1 仿真模型建立 |
6.3.2 材料模型与参数 |
6.3.3 载荷施加 |
6.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4 弹托与试验破片分离后的运动状态 |
6.5 本章小结 |
7 结束语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结论 |
7.3 本文创新点 |
7.4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某型抗冲击波车身结构响应分析及疲劳强度校核(论文提纲范文)
1 炮口冲击波流场建模及仿真 |
1.1 流场建模 |
1.2 流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2 车身有限元建模及计算 |
2.1 车身有限元建模 |
2.2 车身在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
2.3 结构改进 |
2.4 改进后车身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
3 车身架构在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分析 |
4 结论 |
(6)某型抗冲击波特种车身疲劳特性分析及轻量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自行榴弹炮与膛口流场研究现状 |
1.2.1 自行榴弹炮的发展概述 |
1.2.2 膛口流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汽车疲劳耐久性与轻量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1 汽车疲劳耐久性研究概述 |
1.3.2 轻量化技术研究概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炮口流场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 |
2.1 炮口流场概述 |
2.1.1 炮口初始流场 |
2.1.2 火药气体流场 |
2.2 含制退装置的炮口冲击波流场 |
2.2.1 炮口制退器的介绍 |
2.2.2 炮口制退器的影响 |
2.3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仿真 |
2.3.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2.3.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
2.3.3 湍流模型介绍 |
2.3.4 数值模拟离散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3 冲击波数值模拟分析 |
3.1 某型车载榴弹炮炮口流场数值仿真计算 |
3.1.1 炮口冲击波数值模拟流程 |
3.1.2 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
3.2 车载榴弹炮实弹射击实验 |
3.2.1 试验目的与对象 |
3.2.2 试验概述 |
3.2.3 超压测试及数据处理 |
3.3 超压值仿真计算与试验测试对标 |
3.3.1 对标结果 |
3.3.2 仿真与试验误差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驾驶室结构在冲击波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学分析 |
4.1 驾驶室有限元建模 |
4.1.1 驾驶室数模及材料 |
4.1.2 驾驶室有限元模型建模 |
4.2 驾驶室瞬态动力学分析 |
4.2.1 瞬态动力学分析 |
4.2.2 驾驶室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4.3 试验验证 |
4.3.1 试验布置 |
4.3.2 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驾驶室结构在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分析 |
5.1 疲劳分析理论基础 |
5.1.1 疲劳的定义及特点 |
5.1.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5.1.3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 |
5.1.4 疲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5.2 某型车载榴弹炮驾驶室的疲劳损伤分析 |
5.2.1 定义载荷-时间序列 |
5.2.2 疲劳设计方法的选择 |
5.2.3 定义材料参数 |
5.2.4 疲劳损伤计算 |
5.2.5 疲劳损伤仿真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驾驶室结构轻量化设计研究 |
6.1 多目标优化设计理论 |
6.1.1 试验设计方法 |
6.1.2 响应面法 |
6.1.3 多目标遗传算法 |
6.2 驾驶室顶部结构优化 |
6.2.1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
6.2.2 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建立 |
6.2.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分析 |
6.3 驾驶室后围结构优化 |
6.3.1 建立优化数学模型 |
6.3.2 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建立 |
6.3.3 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分析 |
6.4 轻量化结构疲劳耐久性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轻气炮技术发展概况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气相爆轰驱动研究概况 |
1.3.1 气相爆轰理论模型 |
1.3.2 气相爆轰驱动应用研究 |
1.4 轻气炮内弹道计算研究概况 |
1.4.1 压缩气体驱动内弹道数值计算 |
1.4.2 火药气体驱动内弹道数值计算 |
1.4.3 反应气体驱动内弹道数值计算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计算模型 |
2.1 引言 |
2.2 数学物理模型 |
2.2.1 基本假设 |
2.2.2 数学模型 |
2.2.2.1 流体控制方程组 |
2.2.2.2 气体状态方程 |
2.2.2.3 气体热力学方程 |
2.2.3 物理模型 |
2.2.3.1 湍流模型 |
2.2.3.2 化学反应模型 |
2.2.3.3 化学反应机理 |
2.2.3.4 弹丸运动方程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2.3.1 有限体积法 |
2.3.2 离散格式及求解方法 |
2.3.3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 |
2.3.4 网格处理 |
2.4 气体状态方程及网格尺寸的确定 |
2.4.1 气体状态方程确定 |
2.4.2 网格确定 |
2.5 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燃烧室内氢氧爆轰过程数值模拟 |
3.1 引言 |
3.2 燃烧室内氢氧爆轰过程分析 |
3.2.1 计算模型及初始条件 |
3.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3.2.3 不同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3.3 不同因素对氢氧爆轰过程的影响 |
3.3.1 点火能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气体组分及气体压力的影响 |
3.3.2.1 相同压力下不同浓度稀释气体的影响 |
3.3.2.2 相同燃料质量下不同浓度的稀释气体的影响 |
3.3.2.3 相同组分条件下不同压力的影响 |
3.3.3 燃烧室结构的影响 |
3.3.3.1 凹槽的影响 |
3.3.3.2 反向爆轰管的影响 |
3.4 实验研究 |
3.4.1 实验平台与装置 |
3.4.2 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内弹道模拟与分析 |
4.1 引言 |
4.2 氢氧爆轰驱动一级轻气炮内弹道过程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及初始条件 |
4.2.2 内弹道过程分析 |
4.3 不同因素对氢氧爆轰驱动一级轻气炮内弹道过程的影响 |
4.3.1 气体配比 |
4.3.1.1 相同压力下不同气体配比 |
4.3.1.2 相同燃料质量下不同稀释气体浓度 |
4.3.2 气体压力 |
4.3.3 点火位置 |
4.3.4 燃烧室长度 |
4.3.4.1 燃烧室内初始充气量相同 |
4.3.4.2 燃烧室内初始压力相同 |
4.3.5 弹丸质量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工作总结 |
本文创新点 |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8)某型车载炮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车辆驾驶室疲劳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轮式车载榴弹炮与炮口冲击波研究现状 |
1.2.1 轮式车载榴弹炮发展概况 |
1.2.2 炮口冲击波的研究现状 |
1.3 疲劳耐久性与结构优化研究概况 |
1.3.1 疲劳耐久性研究概况 |
1.3.2 结构优化研究概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炮口冲击波特性分析及数值模拟 |
2.1 炮口气流概述 |
2.1.1 初始流场 |
2.1.2 火药气体流场 |
2.1.3 其他炮口现象 |
2.1.4 带制退器的炮口流场 |
2.2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仿真 |
2.2.1 引言 |
2.2.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
2.2.3 湍流模型介绍 |
2.2.4 数值模拟离散方式 |
2.3 炮口冲击波数值模拟分析 |
2.3.1 炮口冲击波的数值计算 |
2.3.2 某型155mm车载炮炮口冲击波仿真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3 驾驶室结构冲击动态响应分析 |
3.1 驾驶室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 驾驶室在冲击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 |
3.2.1 流固耦合技术 |
3.2.2 瞬态响应分析 |
3.2.3 驾驶室的动态响应 |
3.3 本章小结 |
4 驾驶室结构在炮口冲击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分析 |
4.1 疲劳分析理论基础 |
4.1.1 疲劳的定义及特点 |
4.1.2 疲劳累计损伤理论 |
4.1.3 疲劳寿命的分析方法 |
4.1.4 疲劳的有限元分析方法 |
4.2 驾驶室的疲劳损伤分析 |
4.2.1 定义载荷-时间序列 |
4.2.2 疲劳破坏类型和疲劳设计方法的确定 |
4.2.3 定义材料参数 |
4.2.4 疲劳损伤计算 |
4.2.5 疲劳损伤仿真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驾驶室结构优化 |
5.1 车身结构优化概述 |
5.2 驾驶室优化方案 |
5.3 整体优化方案的计算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甲烷爆炸冲击波对动物损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的研究现状 |
1.2.1 甲烷爆炸对人员损伤的类型 |
1.2.2 甲烷爆炸对动物的伤害表现 |
1.2.3 国外研究现状 |
1.2.4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
2.1 甲烷爆炸化学机理分析 |
2.1.1 甲烷爆炸的必备条件 |
2.1.2 甲烷爆炸机理 |
2.2 火焰加速机理 |
2.2.1 层流火焰加速机理 |
2.2.2 湍流火焰加速机理 |
2.3 冲击波的传播 |
2.3.1 正反射 |
2.3.2 规则斜反射 |
2.3.3 马赫反射 |
2.3.4 环流作用 |
2.4 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
2.4.1 火球热辐射损伤事故伤害模型 |
2.4.2 冲击波损伤事故伤害模型 |
2.4.3 部分冲量标准损伤模型 |
2.4.4 胸部和肺组织生物力学损伤模型 |
2.4.5 肺部气体交换和呼吸损伤模型 |
2.4.6 全身心肺循环和呼吸损伤模型 |
2.4.7 Injury 软件对冲击伤的评估 |
2.5 本章小结 |
3 管道内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备与仪器 |
3.1.1 爆炸试验设备 |
3.1.2 大鼠固定笼设计 |
3.1.3 主要试验仪器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甲烷爆炸试验方法 |
3.2.3 病理切片制备方法 |
3.3 管道内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试验 |
3.3.1 试验方法 |
3.3.2 肺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3 肝、脾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大鼠姿势对爆炸损伤影响试验 |
3.4.1 试验方法 |
3.4.2 肺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3 肝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 爆炸次数对大鼠损伤试验 |
3.5.1 试验方法 |
3.5.2 肺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5.3 肝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置障管道内甲烷爆炸对动物损伤试验研究 |
4.1 置障管道内甲烷爆炸特性试验研究 |
4.1.1 障碍物阻塞率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 |
4.1.2 障碍物数量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 |
4.1.3 障碍物间距对甲烷爆炸特性的影响 |
4.2 置障管道内甲烷爆炸对大鼠损伤试验 |
4.2.1 试验方法 |
4.2.2 肺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肝、脾损伤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甲烷爆炸冲击波对人员损伤评估 |
5.1 冲击波超压对人损伤评估 |
5.1.1 动物损伤超压计算方法 |
5.1.2 动物损伤超压计算公式的检验 |
5.1.3 动物损伤超压计算公式的修正 |
5.1.4 人员损伤超压的计算 |
5.2 甲烷爆炸冲击波伤害区域划分 |
5.2.1 冲击波伤害破坏作用定量分析方法 |
5.2.2 井下巷道甲烷爆炸冲击波损伤区域划分 |
5.2.3 井下巷道甲烷爆炸冲击波损伤区域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某迫击炮的炮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2 迫击炮炮口流场发展规律与计算流体力学简介 |
2.1 炮口流场与炮口装置概述 |
2.1.1 迫击炮炮口气流概述 |
2.1.2 迫击炮炮口装置概述 |
2.2 迫击炮炮口流场理论分析 |
2.3 计算流体力学与数值理论方法 |
2.3.1 基本假设 |
2.3.2 控制方程 |
2.3.3 湍流基本方程 |
2.3.4 激波间断数据处理 |
2.3.5 离散方法 |
2.3.6 动网格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3 迫击炮装填过程数值模拟与分析 |
3.1 迫击炮装填过程分析 |
3.2 迫弹装填过程流场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
3.2.1 模型分析及建立 |
3.2.2 迫弹装填过程中迫弹周围速度变化规律 |
3.2.3 迫弹装填过程中膛内压力变化规律 |
3.2.4 装填过程中弹丸运动规律 |
3.3 本章小结 |
4 迫击炮不考虑弹丸的炮口流场分析 |
4.1 迫击炮不考虑弹丸的炮口流场分析模型 |
4.2 迫击炮炮口流场发展规律及后处理分析 |
4.2.1. 迫击炮炮口流场发展规律 |
4.2.2. 迫击炮发射过程中炮手区域压力变化规律 |
4.3 不弹丸模型炮口抑波器效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迫击炮考虑弹丸运动情况下的炮口流场分析 |
5.1 迫击炮考虑弹丸的炮口流场分析模型 |
5.2 迫击炮炮口流场发展规律及后处理分析 |
5.2.1 炮口流场发展规律 |
5.2.2 迫击炮身管-弹丸间隙处的流场运动情况 |
5.3 考虑弹丸运动模型的炮手区域超压值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迫击炮炮口抑波器结构分析及优化 |
6.1 迫击炮炮口抑制波器结构描述 |
6.2 优化设计基础 |
6.3 迫击炮炮口抑波器结构优化模型 |
6.3.1 炮口装置结构尺寸对炮手超压值的影响 |
6.3.2 炮口抑波器结构尺寸试验设计分析 |
6.3.3 炮口抑波器最优化设计 |
6.4 炮口抑波器最优化设计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全文工作总结 |
7.1 本文总结 |
7.2 发展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炮口冲击波作用引起内脏损伤的力学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单兵无后坐力炮有限空间发射尾喷流场研究[D]. 丁宁. 中北大学, 2021(09)
- [2]3D打印钛合金炮口制退器的结构优化设计[D]. 葛苗冉.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3]冲击波场测试关键技术研究[D]. 张永立.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4]枪弹和破片对引信的打击及相关不敏感技术研究[D]. 王永亮.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5]某型抗冲击波车身结构响应分析及疲劳强度校核[J]. 方海涛,周云波,王显会,陈晓雅.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09)
- [6]某型抗冲击波特种车身疲劳特性分析及轻量化技术研究[D]. 陈晓雅.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1)
- [7]氢氧爆轰驱动轻气炮内弹道过程数值模拟[D]. 马刚.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8]某型车载炮炮口冲击波作用下的车辆驾驶室疲劳分析与优化[D]. 王宗千. 南京理工大学, 2017(07)
- [9]甲烷爆炸冲击波对动物损伤研究[D]. 王海宾. 中北大学, 2015(07)
- [10]某迫击炮的炮口流场数值模拟与分析研究[D]. 马杰. 南京理工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