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百年沧桑(七)

香港百年沧桑(七)

一、百年沧桑话香港(七)(论文文献综述)

张薇[1](1997)在《开展“迎接香港回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系列教育活动》文中指出

昭通师专校团委!学生会[2](1998)在《抓建设 促发展 培养跨世纪新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年来,昭通师专团委学生会历届班子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团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高校培养目标,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在团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着成绩,初步探索到一条适合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子.

朱双一[3](2017)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前史——“保钓”后旅美华人的“新中国”认同热潮与文学交流》文中研究表明1970年代初台港留美学生发起的"保钓运动"向"中国统一运动"转化以及中美关系缓和等,促成了包括保钓人士以及着名学者杨振宁、何炳棣等在内的大批旅美华人学者、作家访华。他们在与旧中国的纵向对比上见出了新中国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和成就,在与西方国家的横向对比上见出了新中国社会制度和精神特质上的某种优越性,并通过幻灯片、电影和自己排演的戏剧歌舞等,将大量有关新中国的观感和信息带回美国华人社群中广为传播,从而在旅美华人中掀起一股"新中国"认同热潮。叶嘉莹、於梨华、聂华苓等文学作家也随之来到中国大陆,开启了当代台港、海外作家与大陆文坛交往的序幕。聂华苓在爱荷华大学举办的"中国周末"等活动,使两岸作家在这里发现了对方的存在,决心取长补短,共创中国文学的美好未来。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台湾留美学生的作品最早在大陆刊发出版,开启了大陆的"台湾文学热",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上述活动堪称"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之前史。

王思葳[4](2019)在《“穿鼻条约”误说的源与流》文中指出所谓"穿鼻条约"问题,一度是鸦片战争史及香港史研究中的热点。相关论文的发表,以日本学者佐佐木正哉《论所谓<穿鼻条约草案>》[1]为最早,胡思庸、郑永福《<川鼻草约>考略》[2]则为国内第一篇。之后又有多篇论文,如庄建平《琦善从未签订<穿鼻草约>》、刘存宽《英国强占香港岛与所谓"穿鼻条约"》等文章认为,清朝钦差大臣琦善并未与英国方面签署过条约,进而指出英国1841年1月占领香港岛、开始将之据为己有的行

夏正[5](1997)在《简论香港华人对香港经济繁荣的贡献》文中提出简论香港华人对香港经济繁荣的贡献夏正历经百年沧桑,香港已由昔日的边陲小渔村而变为一座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这只有10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香港人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现在,她已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和旅游中心。尤其是最近20几年来,...

王镇富[6](2011)在《影像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历史的记录和传播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影像史学就是其中的一种新形式,它以影像为载体来传达历史信息,创造出一种不同于文字书写的历史呈现方式,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年轻”的影视与古老的历史学邂逅,给历史研究注入了崭新的气息。原本枯燥乏味的史学研究因此变得丰富而立体,传统历史学在现代影像中找到了自己新的位置。作为一种崭新的历史思维模式,影像史学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的美、法等国家。它源于上世纪初开始的西方史学家对历史学前途的反思,是西方史学界长期与影视媒介互动的结果。但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影像史学”这一概念,却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才提出的。1988年,美国史学家海登·怀特(Hayden White)用"Historiophoty"一词,来表述这种新的历史呈现方式。国内学者称之为“影像史学”或“影视史学”。可以说,它是历史学现代化的产物。目前,国内学术界在这一领域的专门研究比较薄弱。影像史学的学术价值在史学界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作为历史学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影像史学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研究方法和成熟的学科理论。造成影像史学研究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学术界长期存在的重视传统历史文献、忽视影像资源的倾向。其实,大多数史学工作者没有条件使用影视设备,或者使用起来很麻烦,远不如运用传统研究手段方便。技术上的制约性,也阻碍了影像史学的发展。本选题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影像史学研究,富有学术价值和创新意义。对史学界来说,影像史学的出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过去传统的、熟悉的研究方法可能会遭到质疑。这既是对传统的历史书写方式的改变,对史学工作者本身也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改变陈旧的观念,吸收新的研究方法,丰富、完善传统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方式。在史学发展处于当今深刻变化的学术背景下,影像史学必定促使历史学家在历史表述形式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发生变化,给历史叙事带来鲜活的时代气息。当我们还在固守着用文字进行历史叙事的时候,如何利用影视、摄影等影像资源,将生动、鲜活的历史呈现给人们,是媒介发展带给我们的新思考。“影像史学”扩大了史学研究的范围,创造出史学文本的新形式,提醒史学工作者对影像予以更多的关注。在当今视觉文化盛行的时代,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史学工作者,如何转变传统观念,如何记录历史,如何讲述历史,如何透过丰富生动的近代影像资料开展历史研究,是其所必须面对的课题。传统史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遇到许多挑战,如何使历史学焕发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影像史学可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这是加强该领域研究对于传统史学的主要意义。当影视、摄影等现代视听媒体不断呈现在大众面前,我们有必要对影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予充分的重视。作为新兴的表达、解释历史的方式,影像史学为丰富历史学的研究方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加强影像史学研究,对拓宽传统史学的史料视野,延伸传统史学的研究范围,普及历史学的大众应用,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可以将丰富多彩的史学内涵以更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为史学和社会的结合起到积极的沟通作用。尽管如此,影像史学并不能排斥或取代包括传统史学在内的各种治史方法。史学工作者应该采取“和而不同”的理念,对影像史学、书写史学、口述史学等治史方式进行整合,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文献形式,来发掘历史的真相。史学界要持一种积极的、兼容并蓄的态度,允许多种形式的研究方法并存。这对于我们不断丰富史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开拓历史研究的新领域、新内容,推动史学研究的进步是十分有益的。利用近代影像资料研究历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指导下,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究影像史学的理论体系。作为历史学家族中年轻的一员,影像史学研究必须吸收其它学科的一些方法和理论,从中汲取发展的动力。本文以历史学的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学、考据学、档案学、影视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推进认识的深度。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影像史学的理论价值、现实意义,该专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撰述旨趣及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论述。笔者提出影像史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算是本文的“亮点”。因为对史学界来说,类似的问题原来很少涉及。史学界和影视界如果携手合作,参与到这一领域的学术研讨、影像制作,那么,对影像史学的健康发展来说,无疑会大有裨益。这是本论文选题的学术价值。第一章主要对影像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从影像史学概念的分歧、影像史学的特征等方面,来剖析影像史学的相关理论。对于影像史学的学科定位,可将其作为史学一级学科中的二级或三级分支学科。因为,影像史学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和研究对象。但要实现这一点,根本出路在于加深对影像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索。加强该专题的研究,可以促使史学工作者和影视界思考:影像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那么,影像承载的书写历史这一使命,到底能够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和深度。影像记录必须是非虚构的,这是影像史学研究的底线。基于这一点,本文所探讨的“影像”的范畴,主要是以近代有摄影、影视以来的历史事件为记录对象的历史影像及其素材,包括纪录片、新闻片、专题片、纪实摄影、新闻摄影等。它的任何形象画面都必须直接采自现实生活,不能有任何虚构。第二章从“还原真实”、“接近真实”、“创造真实”等几个层面,概括了影像史学呈现历史的几种方式。比如历史照片、旧影视资料,构成了历史影像的主体元素,观众从这些真实的材料里可以感受到相对真实的历史;但有时影像资料不足以完成对历史全方位的叙述,需要借助专家、亲历者、目击者的口述来加以表现,使其更接近历史;由于影像文献的缺失及限制,有时要借助真实再现的手段,来还原一些不复存在的历史现象,协助历史事实的陈述。但“真实再现”手法的运用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恰到好处。第三章主要对影像史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进行阐述。一般来说,影像史学的制作包括这样几个程序:确定选题,收集史料(包括文字资料、影像资料)、考证史料,影像的拍摄、编辑,等等。这与传统的史学研究所要遵循的程序是相似的。在严格遵循史学规范的基础上,史学工作者应系统地掌握影视、摄影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这是运用影像资料研究历史得以进行的重要条件。第四章从学术研究和历史普及等多重角度,重点分析影像史学的功用。因为具备声画并茂的记录手段,影像史学极大地丰富了历史表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书写历史的认识。从文献学角度看,它可以弥补文字史料不足的现状;从发挥史学社会功能看,它有利于传播普及历史知识;从教育角度看,它促进了历史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从史学研究范围看,它拓宽了传统史学的研究视野。第五章重点阐述影像史学是有别于传统史学的“历史叙事”。以纪录片、新闻摄影等为主体的近代影像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解读者。应该说,历史影像不但可以对现实进行记录,它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历史阅读的“诠释方式”。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历史影像可以作为历史文献来对待;二、历史影像也是一种呈现方式,是不同于书写历史的“历史叙事”。影像可以把我们带回到鲜活生动的历史现场。第六章重点阐述影像史学的局限性以及面临的挑战。这并不是指其表现手法,而是从辨别真伪的角度加以分析。运用影像资料开展史学研究之所以受到冷落,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史学界对影像资料客观性的质疑,很多学者都猛烈抨击它作为一种史料的合法性,这是影像史学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现代科技为影像造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技术条件,必须对此加以鉴别和考证。第七章对影像资料如何加以规范和管理进行分析。本文认为:要从影像资源的收集、积累、保存、运用等方面对影像加以规范;史学界与影像工作者应该加强合作,培养公众认识、鉴别、解读、使用影像的能力。对影像资源进行数字化集成、资源化整合,成为影像资料充分为社会利用的重要途径。第八章围绕传统史学与影像史学相结合等方面,分析影像史学的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影视界依然是影像史学作品创作的主体阵营。另外一支创作队伍来自史学工作者以及少量的制片公司和独立制作人。日新月异的影视手段正吸引着更多的史学工作者,来审视影像史学这一新学科表现出来的活力及其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如何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完成历史的影像化书写,成为史学界、影视界需要共同关注的新课题。史学界与传媒学界之间需要找到合适的桥梁,建立相互沟通的渠道,在学科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影像史学的健康发展。本文认为,史学工作者应该将影像史学与传统史学相结合,共同运用于历史研究。或者说,不同的治史方式相互完善、相互促进,共同指导具体的历史研究和学术实践。影像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理论体系还不完善,许多概念、论点和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在这篇论文中,个别观点、对个别问题的认识还有不成熟之处,恳请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本选题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期待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和探讨,促进影像史学研究的健康开展。

李娜[7](2004)在《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舞鹤是当代台湾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台湾文学的一个“异数”。本论文以其创作为立足点,探讨他想象台湾、书写台湾的特殊方式;同时沿其作品铺陈的台湾文学生态地图,追踪七十年代至今台湾文学中的若干重要问题;进而考察作家与现代台湾之间的文学互动与精神关联。 第一章将舞鹤早期作品置于七十年代台湾的文学环境之中,寻访其“现代”与“乡土”的文学身世与精神来源。 第二章分析舞鹤的反体制的“原始自由”思想,并与现代台湾的“自由主义”思想加以比较,凸现舞鹤的东方哲学色彩。 第三章分析舞鹤的“伤痕书写”与另类的“革命情怀”,进而引入对台湾“二二八”伤痕小说书写脉络的考察。 第四章探访舞鹤对台湾庶民文化的关怀及其原乡情结。 第五章讨论舞鹤对台湾现代化的反思及其“情欲修行”。 结论部分阐释舞鹤与现代台湾之间的精神关联。 舞鹤的作品展现了台湾人与台湾社会、台湾历史之间的种种纠葛。而他本人,是一个书写本土却没有本土政治立场的作家,也是一个被称为“另类”却批判“另类”的作家。他秉持“邪魔”的巨大能量,保持一种永远的批判立场,对身处其间又游离其外的台湾社会发出孤独而不祥的声音:一方面批判民主时代的不公不义、政治台湾的纷扰不安,一方面嘲讽“多元文化”的虚与委蛇、主流与非主流在大众化时代的合谋演出。在这个层面上,舞鹤的创作既展现了现代台湾的浮华躁动,也展现了于浮华躁动之中自我反省、自我生成的能力与精神。

罗磊[8](2019)在《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外在物质形象和内在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良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增强城市内部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更能加强外部公众对该城市的了解,提高城市竞争力。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影像媒介,在城市形象的建构和有效传播方面都有显着优势。本文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以及文本分析法,以UCN微纪录片为研究样本,从城市的景观形象、文化形象、市民形象、政府形象、经济形象五个方面对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形象的建构进行分析。文章的第四章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出发,阐述UCN微纪录片对景德镇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最后,文章总结出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容质量的参差不齐、受到商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以及观众的娱乐化需求回归,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注重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创作主体的影像专业素质;把握草根文化、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平衡点;同时微纪录片应丰富创作手法、适应观众的需求变化。

黄仁国[9](2010)在《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文中指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是一段非常特殊的教育交流。从1949年到1978年这30年,中美之间没有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因而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双边官方教育交流,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都是以民间名义进行,但是,几乎所有的教育交流又都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这30年,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时期,后1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恢复的时期。在后10年中,经济因素在教育交流中的作用异军突起,政治、经济与教育形成明显的三向互动。这30年,中美之间单纯的教育交流尽管不多,层次也不高,但教育交流问题始终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与教育有关的交流也始终是中美民间往来中最主要的形式。在中美关系中,教育交流问题由边缘位置上升到特别重要的地位。1949年至1978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时期,中美教育交流从国家主权、国家安全与现代化这两个政治与经济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中美建交前30年的双边关系,是深入了解中美建交前双边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因此,本文从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中研究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并由此打通近代与当代、建交前与建交后的中美教育交流,展现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复杂关系以及教育国际交流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本文将教育交流定义为:政府部门、工商界、民间组织及其与教育活动相关的人员,通过人员往来、项目合作、合作办学、国际会议和教材图书建设等形式,进行教育科研成果、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方法等的交流,以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的活动。这一定义能够较好地分析1949年至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也适用于分析近代中美教育交流和中美建交后的教育交流。本文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和美国的部分档案资料为主要资料来源。《人民日报》和《参考消息》大量报道中美之间的教育交流,说明了中美教育交流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为厘清中美教育交流研究中的重要史实问题提供了依据。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本文坚持以弄清1949年至1978年中美教育交流的客观事实为最高准则,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史料,制作和使用了必要的图表,做了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分析,以此再现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实际情况,以此分析教育交流在当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对后来中美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教育交流大发展的影响。1949年至1978年这30年的中美教育交流,可以以1969年为界,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前20年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期,后10年则是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期。前20年又可以细分为4个时期,即短暂的观望(1949-1950)、中断(1950-1955)、中方示好美方封闭(1956-1960)、中方封闭美方示好(1961-1968)。后10年细分为3个时期,即恢复(1969-1972)、发展和摇摆(1973-1976)、突破(1977-1978)。前20年是中美对抗的时期,但对抗中有试探;由于双方试探的节奏不一致,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两国间完全中断了两国政府都视为合法的直接的教育交流,中国政府有计划地接收了美国在华的文教机构,美国政府则千方百计地阻挠中国留美学生和学者回国服务。这20年中美教育交流并没有完全中断,而是断断续续地进行了一些有限的教育交流,不过,这些交流多半是一方视为合法而另一方则视为非法,或者是以民间形式在第三国进行。后10年是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的时期,是双边教育交流循序渐进的时期;总体上看,双边直接的教育交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加深,逐渐得到重视,逐渐起到重要作用;不过,在发展态势上,却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非一帆风顺。论文由绪论和正文组成。绪论部分对教育国际交流与中美教育交流的概念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对当代中美教育交流的学术研究情况,提出了文章的研究思路。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其中前四章按时间顺序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第五章则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进行综合研究。第一章“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这是中美关系经过短暂的观望后便进入长期的激烈对抗时期。这章包括新中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概述、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中美敌对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以及这一时期的有限交流。本章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中美关系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的背景,从中国政府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构和争取留美学生回国工作来分析中美教育交流中断时的教育交流问题。本章认为,毛泽东向外国学习的思想以及中苏关系变化后中国教育部门的调整为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做了思想上和实践上的准备;美国《国防教育法》的颁布和美国中国学的发展以及随后的富布赖特听证会和与大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成立为恢复美中教育交流做了准备。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交流主要有中美大使级会谈中的教育交流问题、青年代表团交流、艺术交流、学术交流和美国友人访华。第二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这是中美关系走向缓和的时期。这章主要分两部分展开,一是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二是中国代表团访美。中国政府通过邀请斯诺访华制定处理美国人来华问题的政策,通过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中美交往大门,通过邀请美国学者高尔斯顿和西格纳访华叩开中美学术交流的大门,通过邀请杨振宁访华带动美籍华人学者访华,通过邀请基辛格、尼克松和美国议员访华,打开直接的政治沟通渠道,并协商中美教育交流问题。这一时期,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进行了改组,还派了特别信使访华;关心亚洲问题学者委员会两次组团访华。这一时期的中国乒乓球队、医学代表团、科学家代表团和沈阳杂技团访问了美国。第三章“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这是中美关系取得一定发展后又出现摇摆的时期。这章主要分析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美国工商界以及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中国从事教育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在这一时期特别明显。这种互动主要是正面的,而1975年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失败案例和西藏歌舞团事件则揭示了其负面影响。第四章“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这是中美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时期,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这章内容包括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美中往来的新突破、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中国赴美访问情况、新的教育交流形式。中国科教战线、侨务工作和旅游工作的拨乱反正使中美教育交流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时期,中美基本确定了教育交流的大框架;这一时期的教育交流,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为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五章“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这是对前四章的总结与延伸。这章内容包括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动力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分析、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历经曲折:前20年,政治上的力量起主要作用,经济上的作用力影响不大,教育事业本身的力量起着一定的作用;后10年,政治、经济和教育本身的力量形成明显的互动,共同影响着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具有主体多元化,层次由浅入深,形式逐渐多样化,双向交流不平衡、不对称、不对等的特点。中美建交前的教育交流促进了中美关系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促进了中美建交后教育交流的大发展。从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来看,保持政治、经济与教育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交流的功能和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则。

康宁[10](2010)在《香港喜剧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华语电影的研究视域内,因香港的独特历史,香港电影面貌也呈现出与别处不同的特征。在香港电影发展史上,独具的类型成为其标志之一,影响世界的武侠电影成为香港电影标志之一的同时,喜剧电影也日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它既是香港电影所有的类型中最具有本土特色的电影,也是香港最重要的影片类型之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商业娱乐为出发点是香港电影的典型特点,而喜剧电影则更加突出了“娱乐至上”的终极目的。喜剧电影在发展历程中不断随市场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喜剧电影不断寻求自我定位,修正自身特征的过程。回溯香港喜剧电影1909年至2009年百年的发展历史,喜剧电影特点的转变在影像中体现为对身体动作不同程度的开发。根据各个阶段对身体动作不同程度的开发,将喜剧电影发展历史分为五个阶段:默片时代以及第一次粤语喜剧高潮是从舞台到银幕;国粤语喜剧双线并行是对生活动作的夸张阶段;动作喜剧的黄金年代的身体动作是武喜与无打不喜;无厘头喜剧一枝独秀阶段是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而CEPA签署后香港喜剧电影进入了探索年代,身体动作表现为喜剧与动作的博弈。香港喜剧电影的突出表现是对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其具体的特征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对于其它表现形式的影响,以身体动作为本的开发方式表现为三个特征即:其电影特性表现为动作为主性,喜剧动作特性为穷身体动作极限的身体极致性;喜剧电影特性表现为语言为动作服务的语言附从性。其次体现在喜剧性叙事上,喜剧情景在身体动作中完成与强化;喜剧性的情节发展依靠身体推进;喜剧性的细节展开在身体动作中完成,喜剧矛盾冲突的动作性是香港喜剧电影的一大亮点。同时,香港喜剧电影的特征在电影语言上也有其独特的动作性表达。香港喜剧电影之所以以身体动作极致开发为本,是由诸多因素交集而成的。其中社会历史原因是香港喜剧电影的外在大环境;市场的选择是香港喜剧电影迫于生存需要而不得不屈从的必要条件;而与影像自身有关的因素是构成喜剧电影特征转变的内在动力。这三种因素交织作用在一起,导致了香港喜剧电影特征的生成。社会历史方面涉及到香港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导致的港人身份的变更,及香港的文化身份的转变。市场的影响下形成了香港喜剧电影特有的演员中心制及片场美学,观众的心理诉求和影片的票房因素都成为喜剧电影对身体动作不断开发的原因;影像自身的原因及受到的影响同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喜剧电影的题材,创作人员的个人风格、粤剧、文化传统及功夫电影都对喜剧电影的特点形成产生了影响。香港喜剧电影以身体动作极致开发为本的特征不仅影响了本土的类型电影,将对身体动作不同程度的开发引入了警匪片、爱情片、武侠片和动作片,使之形成新的风格,而且还对大陆及国外的电影产生影响。然而不可回避的是,身体动作的开发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势必也会出现一些负面的因素,以至出现身体动作的滥觞。而身体动作是否会一直以与科技融为一体,同样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在香港喜剧电影庞杂烦乱的影像和文本资料中,寻找发展轨迹,逐渐发现身体动作的开发与其说是一个特征,不如说是交织了社会、市场和艺术的复杂链条。影像世界的呈现是这三者共谋共建的结果。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作为核心特征,其动作演变史可以叠化为香港喜剧电影发展史。

二、百年沧桑话香港(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百年沧桑话香港(七)(论文提纲范文)

(6)影像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价值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影像史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节 “影像史学”概念的分歧
    第二节 相关影像资料的界定
    第三节 影像与历史学的渊源
    第四节 影像史学的特征
第二章 影像史学的叙事形式
    第一节 还原真实
    第二节 接近真实
    第三节 创造真实
第三章 影像史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第一节 影像史学项目的选题
    第二节 相关文献档案资料的搜集
    第三节 影像的制作
第四章 影像史学的功用
    第一节 影像史学可以弥补传统文献的不足
    第二节 影像史学有利于传播普及历史知识
    第三节 影像史学丰富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
    第四节 影像史学拓宽了传统史学的研究视野
第五章 “用影像书写历史”的尝试
    第一节 影像中的人物:个人命运的历史投影
    第二节 影像中的战争:暴力的见证者
    第三节 影像中的城市:都市变迁的生动写照
    第四节 影像中的乡村:衰败落后的缩影
    第五节 影像中的历史文化:探寻古老文明的源流
第六章 影像史学的局限性
    第一节 影像成像的局限性
    第二节 影像史学的意识形态解读
    第三节 数字技术对影像真实性的影响
    第四节 影视历史剧对影像真实性的冲击
第七章 影像资料的规范和管理
    第一节 影像资料的整理和保存
    第二节 影像资料的考据和编目
    第三节 影像资料的版权问题
第八章 影像史学的发展前景
    第一节 加强影像史学团队建设
    第二节 书写史学与影像史学的“和而不同”
    第三节 注重传统史学成果的转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影视栏目
主要参考音像电子出版物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着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
[英文关键词]
[参考文献]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舞鹤其人其作
    三、舞鹤研究现状
    四、本论文研究角度与思路
第一章 微细的一线香——舞鹤创作的身世来源与七十年代台湾
    第一节 遗民世界:父祖的殖民地台湾
    第二节 颓败的守护与苍白的激情:“我”的现实生活
    第三节 身世辨析与精神探源
第二章 东方的西绪弗斯——舞鹤创作的精神支点:原始自由
    第一节 台湾的兵役制度
    第二节 《逃兵二哥》:自由大逃亡
    第三节 舞鹤自由思想的血统
第三章 辨证“伤痕”——舞鹤的“革命情怀”与台湾“二二八”小说
    第一节 “二二八”与台湾的伤痕文学
    第二节 《调查:叙述》:吊诡的纪念
    第三节 台湾“二二八”小说的书写脉络与不同面向
第四章 拾骨者·异乡人——舞鹤的台湾庶民文化关怀及其“母土情结”
    第一节 民间信仰与现代生活的两种互动方式
    第二节 拾骨与乡土
    第三节 拾骨者·异乡人:舞鹤的“母土情结”
第五章 消逝的淡水,浪荡的你我——舞鹤的现代化反思与情欲修行
    第一节 恋恋淡水
    第二节 《悲伤》:全球化时代人文主义的悲伤与人格整合的想象
    第三节 《舞鹤淡水》:淡水历劫史与浪荡者的情欲修行
结语:悖论之中的漂流——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一、孤独并生爱神与邪魔
    二、悖论之中的漂流—从异质的“本土”到另类的“另类”
舞鹤创作年表
后记

(8)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声明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2 微纪录片的界定与兴起
    2.1 微纪录片的界定
        2.1.1 微纪录片的概念界定
        2.1.2 微纪录片与易混淆的影像形式区别
    2.2 微纪录片的兴起
        2.2.1 后现代文化与微时代语境
        2.2.2 传播方式的变革
3 UCN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3.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与内涵
        3.1.1 城市形象的概念界定
        3.1.2 城市形象的内涵
    3.2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景观形象的建构
        3.2.1 历史与现代:陶瓷IP开发
        3.2.2 城市记忆:里弄与小巷
    3.3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文化形象的建构
        3.3.1 文化活动: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
        3.3.2 节日民俗:城市文化的历史传承
    3.4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市民形象的建构
        3.4.1 “手艺人”形象
        3.4.2 “景漂”形象
        3.4.3 瓷都的“边缘群体”形象
    3.5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政府形象的建构
        3.5.1 树立正面形象传递政府信息
        3.5.2 新闻纪录:政府能力的体现
    3.6 UCN微纪录片中景德镇城市经济形象的建构
        3.6.1 景德镇的传统手工业经济体形象
        3.6.2 “陶瓷+”:景德镇城市经济体的生存现状
        3.6.3 放眼未来,景德镇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景
4 媒介地理学视角下UCN微纪录片的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4.1 融合新媒体的媒介传播:新媒体矩阵
    4.2 坚守本土性的媒介传播
        4.2.1 本土文化纪录与“景漂”的自我认同
        4.2.2 即时传播,UCN微纪录片的时效性
    4.3 面向全球化的媒介传播
        4.3.1 影片文本英译,淡化陌生感
        4.3.2 追求纪实的全球价值观
        4.3.3 全球社交媒体传播,与世界对话
5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1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
        5.1.1 内容质量与审美的参差不齐
        5.1.2 商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冲击
        5.1.3 观众的娱乐化需求回归
    5.2 微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的对策
        5.2.1 注重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创作主体的影像专业素质
        5.2.2 草根文化、商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平衡
        5.2.3 丰富创作手法,适应需求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毕业作品《正在昌南》导演阐述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1949-1968)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中美教育交流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美教育交流的中断
    第三节 中美对抗时期各自为恢复教育交流所做的准备
    第四节 中美在对抗时期的有限教育交流
第二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恢复(1969-1972)
    第一节 美国代表团或个人访华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访美
第三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发展和摇摆(1973-1976)
    第一节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二节 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术交流委员会的交流活动
    第三节 美国工商界的交流活动
    第四节 美籍华人的交流活动
    第五节 中国从事交流的主要机构及其活动
    第六节 "四个现代化"与邓小平的教育交流思想
第四章 中美教育交流的新突破(1977-1978)
    第一节 邓小平与科教战线的拨乱反正
    第二节 邓小平与中美教育交流
    第三节 美中往来的新突破
    第四节 美方教育交流机构的活动
    第五节 中国赴美访问情况
    第六节 新的教育交流形式
第五章 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第一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动力
    第二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特点
    第三节 中美建交前教育交流的作用
    第四节 中美教育交流历史与现实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香港喜剧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状况
        一、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状况
        二、香港喜剧电影文献综述
    第三节 香港喜剧电影研究的难点
        一、喜剧电影概念的厘定
        二、香港喜剧电影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三、香港喜剧电影的理论梳理
第一章 寻找特征:香港喜剧电影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从舞台到银幕:默片时代以及第一次粤语喜剧高潮(1909 至1949 年)
    第二节 对生活动作的夸张:粤语喜剧和国语喜剧双线并行(1950 年至1970 年)
    第三节 武喜与无打不喜:动作喜剧的黄金年代(1971 年至1989 年)
    第四节 身体动作的极致:无厘头喜剧一枝独秀(1990 年至2003 年)
    第五节 喜剧与动作的博弈:香港喜剧电影的探索年代(2004 年至2009 年)
第二章 特征初论:对身体动作的极致开发
    第一节 香港喜剧电影特征的厘定
        一、以身体动作开发为本的香港喜剧电影特性
        二、香港喜剧电影的三个特性:动作为主性、身体极致性、语言附从性
    第二节 香港喜剧电影特性述论
        一、动作为主性——以身体动作为主的电影特性
        二、身体极致性——穷身体动作极限的喜剧动作特性
        三、语言附从性——语言为动作服务的喜剧电影特性
    第三节 身体动作开发为本的喜剧性叙事
        一、喜剧情景在身体动作中完成与强化
        二、喜剧性的情节发展依靠身体动作推进
        三、喜剧性的细节展开在身体动作中完成
        四、香港喜剧电影的亮点:喜剧矛盾冲突的动作性
        五、电影语言的动作性表达
第三章 原因探究:诸多因素交集成型
    第一节 环境的变迁:身份暧昧
        一、社会历史变迁
        二、港人身份变更
        三、文化认同转变
    第二节 生存的选择:市场导向
        一、演员中心制
        二、片场美学
        三、受众心理诉求
        四、票房掌控
    第三节 内在的张力:影像因素
        一、题材限制
        二、演员因素
        三、与戏曲之缘
        四、文化传统
        五、功夫片的影响
第四章 前景展望: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响与未来
    第一节 移植渗透: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影响
        一、对于警匪片的影响
        二、对于爱情片的影响
        三、对于武侠片的影响
        四、对于动作片的影响
    第二节 文化反哺:对大陆电影与国外电影的影响
    第三节 负面因素:身体动作的滥用
    第四节 动作的革命:香港喜剧电影的未来发展
第五章 结语
附录
    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后记——给陪我走过荒芜的你们

四、百年沧桑话香港(七)(论文参考文献)

  • [1]开展“迎接香港回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系列教育活动[J]. 张薇. 中国电化教育, 1997(06)
  • [2]抓建设 促发展 培养跨世纪新人[J]. 昭通师专校团委!学生会. 昭通师专学报, 1998(Z1)
  • [3]“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科创立前史——“保钓”后旅美华人的“新中国”认同热潮与文学交流[J]. 朱双一.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17(03)
  • [4]“穿鼻条约”误说的源与流[J]. 王思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9(12)
  • [5]简论香港华人对香港经济繁荣的贡献[J]. 夏正. 工会理论与实践(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97(03)
  • [6]影像史学研究[D]. 王镇富. 山东大学, 2011(11)
  • [7]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D]. 李娜. 复旦大学, 2004(01)
  • [8]微纪录片中城市形象的建构 ——以UCN微纪录片为例[D]. 罗磊. 浙江大学, 2019(01)
  • [9]政治、经济与教育的三向互动 ——1949-1978年的中美教育交流[D]. 黄仁国. 湖南师范大学, 2010(09)
  • [10]香港喜剧电影研究[D]. 康宁. 上海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香港百年沧桑(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