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兰恒星,彭建兵,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黄强兵,李军华,张强[1](2022)在《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地质构造活跃、地貌演化迅速、气候区域分异显着,流域重大灾害类型多、分布广、突发性强,且灾害往往链生成链、致灾后果严重,破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影响流域地质与生态安全.目前,大江大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与热点.为此,文章详细梳理了与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重大灾害效应、风险防范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探讨了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亟需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了研究展望.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主要方向有:黄河流域地质、地表和气候过程及其联动孕灾机制,黄河流域上游巨型滑坡形成机理及灾害链演化,黄河流域中游黄土地区水土灾害机制与灾害链生效应,黄河流域下游巨型洪灾发生规律及链生放大效应,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风险防范.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为:如何揭示地质、地表与气候过程耦合联动孕育重大灾害机制,如何阐明重大灾害与生态互馈效应,如何构建基于人地协调的流域重大灾害风险综合防控体系.研究展望包括: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从"重建历史-聚焦现代-展望未来"的时间轴尺度揭示黄河流域地质、地表与气候联动孕灾机制;创新理论体系,从"地-域-河"的空间轴尺度阐明黄河流域重大灾害区域模式、动力学机制、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突破技术瓶颈,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建立黄河流域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理论,形成"全流域覆盖、分区分带管控"应用示范格局,保障流域生态地质安全,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刘志远,李晓,张云鹏,吉云平,杨劲松,王克冰[2](2021)在《河北省顺平县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及界河冲积扇电性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顺平县界河一带地处太行山山前,以往研究程度偏低。本文在系统研究水文、地质和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激电测深的综合物探方法,根据地电响应特征、激电多参数与含水层富水性的相关性,划定了2个地下水亚系统的界线,指示了富水含水层的分布,对本区的城镇规划、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比研究冲积扇的电性特征及区域资料,厘清了界河冲积扇的形成时代及迁移规律等演化特征,提升了华北古河道中界河区域的研究程度。
张卜平,朱兴华,成玉祥,张智锋,孙恒飞,蔡佳乐[3](2021)在《黄土潜蚀机理及其致灾效应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黄土潜蚀指地表水沿黄土大孔隙、节理裂隙等优势渗流通道饱水入渗时对黄土产生的渗透潜蚀、冲刷搬运及浸水湿陷作用。黄土由于水敏性、结构面发育、优势渗流等特点,导致黄土地区潜蚀广泛发育,且黄土潜蚀具有显着的致灾效应,使得潜蚀诱发的黄土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及防治研究愈发复杂。文章首先梳理了黄土潜蚀的基本概念,在总结黄土潜蚀主控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黄土潜蚀的成因机理,延伸了黄土潜蚀致灾效应的基本内涵。最后根据黄土潜蚀研究现状,对未来黄土潜蚀研究作了简要展望,指出今后需更加重视黄土潜蚀在黄土地质灾害链中关键链接作用方面的研究。文章针对黄土地区潜蚀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初步思考,旨在为后续的黄土潜蚀致灾效应研究提供科学建议。
宫凤强,潘俊锋,江权[4](2021)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岩爆和冲击地压原来在自然界并不存在,完全是由于人类进行深部地下空间利用、深部矿产资源开采等工程建设时诱发产生的,两者同属于最典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由于历史原因,岩爆和冲击地压长期存在概念混用的情况。本文比较详细地综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领域国内早期的研究历程,系统解析了岩爆和冲击地压之间存在的差异。在研究对象(硬岩和煤的承载强度、储能及释能能力、弹脆性)、受力条件(地应力、扰动应力)和边界条件(开挖和开采方法及工序、扰动范围和时效性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均存在根本区别;在表观现象、限定对象、研究对象、赋存条件、行业领域、工程建设方法、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诱发机理、倾向性判据、划分类型、划分等级、等级评价方法等方面,岩爆和冲击地压也存在很大差异。综上,岩爆和冲击地压是并列的两类地质体动力破坏现象,两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在综合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给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各自的定义和内涵。岩爆的定义为发生在深埋隧道(隧洞)、深部矿山巷道及矿柱部位的硬岩弹射、爆裂或崩落现象,伴随不同程度声响;冲击地压定义为发生在深部煤矿中煤抛出现象,释放出不同程度的动能,严重时往往伴随震动、巨响、气浪或冲击波。从煤动力冲击破坏的现象与名称统一的角度考虑,建议用"煤冲击"代替"冲击地压"概念。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研究中的7点认识。最后,从研究对象、受力条件和边界条件等3个方面讨论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即从静动(或动静)组合加载力学的角度研究岩爆和冲击地压,符合深部地质体破坏的全受力路径,同时要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研究从静态到动态的转换问题。在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机理分析、预测预报、监测报警、调控防治中,都要科学认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辩证关系(注:本文因为无法找到与冲击地压契合的英文名称,在英文摘要中同时存在"coal burst"和"coal bump"两种表达)。
祝艳波,兰恒星,彭建兵,李军华,张攀,张彤炜,朱兴华,张亚国,刘鑫,谷天峰,李郎平[5](2021)在《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分布广、类型多、突发性强,且往往灾害链生、后果严重,威胁人居安全与社会稳定,制约区域高质量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亟待从根本上厘清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机制,深化对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群发机理及链生效应研究。为此,立足于分析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问题,详细梳理了与之有关的山洪成灾规律、崩滑流灾害群发机理、水土灾害链效应、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作用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探讨了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研究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未来水土灾害研究亟须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并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提出了相关研究建议。在复杂地质条件、极端气候变化和强烈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群发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的主要方向有:极端降雨作用下山洪成灾规律,地貌-气候耦合作用下崩滑流灾害群发机理,考虑生态影响的水土灾害链放大与消减效应,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作用机制。亟待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有:从耦合联动孕灾角度揭示地质、地表、气候过程与土水灾害群发响应机制,从致灾效应角度揭示水土灾害链动力学过程与致灾效应评价,从地质安全与生态安全角度建立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理论,进而提出基于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效应评价的生态减灾技术。研究建议: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从"地、域、河"空间尺度阐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的区域模式、动力学机制、灾害链生与生态环境互馈效应,从人地协调观角度建立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综合风险评估模型与防控理论。
郭芷琳,马瑞,张勇,郑春苗[6](2021)在《地下水污染物在高度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机理与数值模拟综述》文中提出天然含水层通常具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非均质性,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等动力学过程的关键控制因素,对受污染地下水的修复造成了极大挑战.含水层介质的非均质性通常会导致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呈现出明显的所谓"反常迁移(Anomalous Transport)"特征,与基于菲克定律的传统对流-弥散方程所描述的现象相去甚远.反常迁移亦被称为非菲克弥散(Non-Fickian Dispersion)或广义上的"反常扩散",可以用来解释导致地下水污染在时间上持续恶化、在空间上快速扩展的水文地质机理.其控制过程为:一方面,污染物通过分子扩散、化学吸附等质量交换作用,从高渗透性区域进入并滞留在低渗透率基质中,再经分子扩散等过程缓慢回放,造成次弥散型反常迁移,导致水质长期缓慢恶化;另一方面,部分污染物沿着相互连通的优先水流通道迅速传输,造成超弥散型反常迁移,导致污染由点到面快速扩展.同时,介质非均质性也是制约污染修复效率的重要因素,而地下水修复技术的开发、应用、评估,通常基于传统对流-弥散方程预测出的菲克弥散过程.非菲克弥散对污染物迁移过程和修复效率的控制作用及其预测评估,尚缺乏深入和系统分析.本文针对地质介质非均质性导致的非菲克弥散现象以及效应进行综述,总结了地下水污染物在高度非均质介质中迁移转化的规律和认知,以及针对非菲克弥散特征的数学模拟研究前沿.同时,本文分析了已有研究不足,讨论了促进含水层非均质性及非菲克弥散机理和模拟应用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张玉卓[7](2021)在《新巨龙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指出
谷丰佑[8](2021)在《景电灌区封闭型单元水盐分异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郭夏飞[9](2021)在《露天煤矿富水烧变岩边坡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部地区广泛分布着由于煤炭资源烧蚀而形成的火烧区。火烧区中常赋存大量地下水,对露天矿山边坡稳定产生威胁。本文以大南湖二矿南端帮边坡为研究工程背景,综合运用室内试验和现场抽水试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了边坡地下水渗透特性,边坡滑移失稳机理,对边坡隔水煤岩柱尺寸进行了优化。开展抽水试验研究了边坡富水特性,坡体不同区域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统计边坡不同位置水位显示边坡水力坡降在5.3°~12.8°之间。分析了三种火烧区与原岩区交界面形态地下水渗透特性,不同形态地下水渗透速度均存在跃变现象,形态2工况下速度跃变峰值及前缘流量最大。随采深和边坡角增加,地下水渗透路径发生变化,渗透速度和流量增大。采用数值模拟结合力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边坡失稳机理,结果表明边坡稳定性同时受上下两弱层共同作用。地下水作用使岩体沿上部弱层向临空面移动,导致后缘烧变岩体拉裂破碎,破碎烧变岩体对坡体产生推动作用加速边坡变形,下部弱层控制区域岩体变形促进了上部弱层活化,最终边坡沿上部弱层剪切变形失稳。基于两弱层对边坡稳定性的控制作用,计算了上部弱层合理留设尺寸及稳定边坡角,确定上部弱层尺寸为59m,边坡角为22°为最佳边坡煤岩柱留设方案。
杨志斌[10](2021)在《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发生后,钻孔控制注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可以解决传统过水巷道动水截流工程量大、工期长且易产生次生灾害等技术难题,但其仍不能达到根治突水区域再次发生突水灾害的可能,为此后期还需开展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工作。目前,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工程实践,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治理效果难以判断。因此,开展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论文以水文地质学、流体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为基础,采用典型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室内试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和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开展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考虑矿井淹没水位、突水因素和井巷空间位置三类基本因素,对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条件进行了分类,并阐明了各种动水治理条件的难易程度。结合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突水灾害特征,对两者动水治理模式进行了划分。(2)归纳了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的主控因素及其适用条件,建立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和注浆建造水力模型,开发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大型模拟试验系统,可实现5m宽、4m高、动水流量2000m3/h的过水巷道在不同矿井淹没水位、不同突水水源水位条件下的快速截流模拟试验,其中突水水源水压最高可达5MPa。(3)开展了水灰比、水玻璃浓度和水泥单液浆与水玻璃体积比对凝胶时间、结石率和结石体强度非交互作用配比试验,得到钻孔控制注浆浆液抵抗动水冲刷最优配比参数为W:C取1,水玻璃浓度取30°Bé,C:S取100:30和100:50,其中C:S为100:30时,用于袋内充填注浆,C:S为100:50时,用于袋外控制注浆。(4)基于保浆袋囊钻孔控制注浆动水快速截流物理模拟和CFD-DEM耦合模型数值模拟,揭示了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机理是保浆袋囊能够使双液浆在袋囊之间控制运移扩散,并快速与巷道顶板堆积接顶,提前完成部分骨料铺底和充填阶段,加快巷内空气快速排出巷外,使得阻水体具有高阻弱渗阻水性能。(5)建立了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并结合在实际注浆堵水工程案例中的应用,检验了该定量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战略意义 |
2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现状 |
2.1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研究 |
2.2 黄河流域上游巨型滑坡研究 |
2.3 黄河流域中游黄土水土灾害研究 |
2.4 黄河流域下游巨型洪灾研究 |
2.5 黄河流域巨灾风险防范研究 |
3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 |
3.1 揭示黄河流域复杂联动的地质地表过程 |
3.2 探索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 |
3.3 建立黄河流域巨灾风险综合防范体系 |
4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 |
4.1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气候过程耦合联动孕育巨灾机制 |
4.2 地球动力系统跨尺度作用下重大灾害链生与生态互馈效应 |
4.3 基于人地协调的黄河流域重大灾害风险综合防控体系 |
5 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展望 |
5.1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建议方向 |
5.2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效应研究建议思路 |
5.3 黄河流域重大灾害综合风险防控应用示范格局 |
(2)河北省顺平县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及界河冲积扇电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地质概况 |
2.1 构造 |
2.2 地层 |
3 地电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高密度电阻率法 |
3.2 激电测深 |
3.3 数据处理与反演 |
4 地电特征研究 |
4.1 地层划分 |
①粉质黏土层(Q3)。 |
②卵石层(Q3-Q4)。 |
③白云岩(Jx)。 |
4.2 地下水分布特征 |
4.3 冲积扇演化特征 |
5 结 论 |
(3)黄土潜蚀机理及其致灾效应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黄土潜蚀的基本概念 |
2 黄土潜蚀的主控因素 |
2.1 易潜蚀的土性 |
2.2 优势渗流通道 |
2.3 水动力条件 |
2.3.1 地表水入渗模式 |
2.3.2 水动力作用与潜蚀类型划分 |
3 黄土潜蚀的形成机理 |
4 黄土潜蚀的致灾效应 |
4.1 对单种地质灾害的诱发或加剧效应 |
4.2 对地质灾害链的链接效应 |
5 结论及展望 |
(4)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岩爆、冲击地压的含义和名称 |
1.1 岩爆、冲击地压的英文名称 |
1.2 岩爆、冲击地压的中文名称 |
1.3 冲击地压的中文别名 |
1.4 岩爆、冲击地压名称区别和特点 |
2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主要差异 |
2.1 表观现象不同 |
2.2 限定对象不同 |
2.3 研究对象不同 |
2.4 赋存条件不同 |
2.5 行业领域不同 |
2.6 工程建设方法不同 |
2.7 工程建设目的、要求及支护性质不同 |
2.8 诱发机理不同 |
2.9 倾向性判据不同 |
2.1 0 划分类型不同 |
2.1 1 划分等级不同 |
2.1 2 等级评价方法不同 |
3 关于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几点认识 |
3.1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共同属性 |
3.2 深部和高地应力的关系 |
3.3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早期研究 |
3.4 岩爆和冲击地压术语分开的观点和客观必要性 |
3.5 不能简单地以行业领域认识岩爆和冲击地压 |
3.6 正确认识岩爆和冲击地压的诱因与防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
3.7 对冲击地压术语修正的观点 |
4 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关键机理问题 |
4.1 研究对象 |
4.2 受力条件 |
4.3 边界条件 |
5 结论 |
(5)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化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研究的战略意义 |
2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黄河中游地区山洪成灾规律研究: |
(2)黄河中游地区黄土崩滑流灾害群发机理: |
(3)黄河中游水土灾害链效应研究: |
(4)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与生态环境互馈效应研究: |
3 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研究方向与建议 |
(1)黄河中游水土灾害研究发展方向。 |
(2)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研究的建议。 |
(6)地下水污染物在高度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机理与数值模拟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污染物在非均质含水层中的迁移过程描述 |
2.1 传统的基于菲克定律(Fick’s Law)的对流-弥散模型的局限性 |
2.2“反常迁移”与“非菲克弥散”概念的提出 |
3 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污染物迁移过程和修复的制约作用 |
3.1 含水层非均质性对溶质迁移过程的影响 |
3.2 小尺度优先水流通道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3.3 非均质特征在松散沉积物中存在的高分辨率刻画 |
3.4 非均质性对污染地下水修复的制约作用 |
4 污染物在高度非均质介质中迁移模拟的研究进展 |
5 讨论与展望 |
(9)露天煤矿富水烧变岩边坡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影响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烧变岩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边坡地质概况及实验基础研究 |
2.1 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
2.1.1 矿区地形地貌概况 |
2.1.2 首采区地层岩性特征 |
2.1.3 矿区地质构造特点 |
2.1.4 烧变岩分布特点 |
2.2 烧变岩边坡地质概况 |
2.2.1 烧变岩边坡结构特征 |
2.2.2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 |
2.3 边坡岩石物理力学强度特征 |
2.3.1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2.3.2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汇总 |
2.4 小结 |
3 烧变岩边坡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渗透特性研究 |
3.1 水文地质条件 |
3.1.1 气候与水文特征 |
3.1.2 含水岩组及其特征 |
3.1.3 Ⅲ火烧区水文地质特征 |
3.2 烧变岩边坡水文地质特征试验 |
3.2.1 富水烧变岩边坡抽水试验 |
3.2.2 试验结果分析 |
3.2.3 边坡地下水渗透水力坡降分析 |
3.3 富水烧变岩边坡渗透特性研究 |
3.3.1 渗流连续性方程及定解条件 |
3.3.2 不同交界面形态下边坡渗透特性 |
3.3.3 不同采深条件下边坡渗透特性 |
3.3.4 不同边坡角条件下边坡渗透特性 |
3.4 小结 |
4 富水烧变岩边坡失稳机理研究 |
4.1 富水烧变岩边坡变形破坏数值模拟分析 |
4.1.1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 |
4.1.2 边坡变形计算结果分析 |
4.2 富水烧变岩边坡滑移破坏模式研究 |
4.2.1 富水烧变岩双弱层边坡力学模型 |
4.2.2 双弱层边坡变形破坏力学分析 |
4.2.3 边坡滑移破坏模式分析 |
4.2.4 边坡失稳算例分析 |
4.3 上部弱层控制下的坡体滑动形成机制 |
4.3.1 岩性特征因素 |
4.3.2 边坡岩体水力作用 |
4.3.3 坡体滑移演变失稳过程 |
4.4 小结 |
5 边坡防隔水煤岩柱尺寸优化研究 |
5.1 边坡防隔水煤岩柱尺寸优化方法 |
5.2 边坡煤岩柱留设参数理论计算 |
5.2.1 上部弱层尺寸理论计算 |
5.2.2 边坡留设角度计算 |
5.3 边坡煤岩柱留设方案设计 |
5.4 不同方案边坡安全性计算分析 |
5.4.1 防隔水煤岩柱最小宽度计算 |
5.4.2 不同设计方案边坡稳定性计算 |
5.4.3 隔水煤岩柱渗水量计算 |
5.5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浆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
1.2.3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
1.2.4 注浆模拟试验研究现状 |
1.2.5 注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与模式 |
2.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影响因素 |
2.1.1 矿井淹没水位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1.2 突水因素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1.3 井巷空间位置对动水治理的影响 |
2.2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2.1 巷道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2.2 工作面突水灾害动水治理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与概念模型 |
3.1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典型案例 |
3.1.1 单孔单袋控制注浆案例 |
3.1.2 单孔双袋控制注浆案例 |
3.2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主控因素 |
3.3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涌水与阻水模型 |
3.3.1 突水通道涌水模型 |
3.3.2 过水巷道阻水模型 |
3.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注浆建造水力模型 |
3.4.1 保浆袋水力模型 |
3.4.2 阻水段水力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系统研发 |
4.1 模拟试验系统设计原理 |
4.1.1 模拟试验意义与目的 |
4.1.2 相似准则与设计原理 |
4.2 模拟试验功能系统设计 |
4.2.1 功能要求 |
4.2.2 概念设计 |
4.3 模拟试验设备系统组成 |
4.3.1 系统设计 |
4.3.2 设备组成 |
4.4 模拟试验流程与功能验证 |
4.4.1 试验流程 |
4.4.2 功能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5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模拟试验 |
5.1 浆液结石体特性配比试验 |
5.1.1 浆液初凝时间与结石率配比试验 |
5.1.2 浆液结石体强度配比试验 |
5.2 保浆袋囊变形移动规律及其对巷道流场变化特征试验 |
5.3 保浆袋囊对骨料快速灌注作用机制试验 |
5.4 保浆袋囊对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快速封堵作用机制试验 |
5.5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6 过水巷道动水快速截流数值模拟 |
6.1 软件简介与计算原理 |
6.1.1 软件简介 |
6.1.2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 |
6.2 动水抛袋试验数值模拟 |
6.2.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2.2 工况条件 |
6.2.3 保浆袋囊运移规律及巷道流场变化特征 |
6.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数值模拟 |
6.3.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3.2 工况条件 |
6.3.3 保浆袋囊对阻水体快速建造机制分析 |
6.4 不同阻水体阻水能力差异试验数值模拟 |
6.4.1 模型结构与参数 |
6.4.2 工况条件 |
6.4.3 保浆袋囊对骨料堆积体阻水能力差异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 |
7.1 煤层底板突水灾害注浆治理工况 |
7.2 突水通道截流或突水含水层堵源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模型 |
7.2.1 评价指标选择 |
7.2.2 评价方法选择 |
7.2.3 数学模型建立 |
7.3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
7.3.1 现场测试方案 |
7.3.2 测试结果定性分析 |
7.3.3 测试结果定量分析 |
7.3.4 突水通道截流效果定量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一、科学研究进展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地质地表过程与重大灾害效应研究与展望[J]. 兰恒星,彭建兵,祝艳波,李郎平,潘保田,黄强兵,李军华,张强.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2
- [2]河北省顺平县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及界河冲积扇电性特征研究[J]. 刘志远,李晓,张云鹏,吉云平,杨劲松,王克冰.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1(06)
- [3]黄土潜蚀机理及其致灾效应研究综述[J]. 张卜平,朱兴华,成玉祥,张智锋,孙恒飞,蔡佳乐.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 [4]岩爆和冲击地压的差异解析及深部工程地质灾害关键机理问题[J]. 宫凤强,潘俊锋,江权. 工程地质学报, 2021(04)
- [5]黄河中游地区水土灾害机理与灾害链效应研究进展[J]. 祝艳波,兰恒星,彭建兵,李军华,张攀,张彤炜,朱兴华,张亚国,刘鑫,谷天峰,李郎平. 人民黄河, 2021(08)
- [6]地下水污染物在高度非均质介质中的迁移过程:机理与数值模拟综述[J]. 郭芷琳,马瑞,张勇,郑春苗.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1(11)
- [7]新巨龙煤矿矿井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D]. 张玉卓.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8]景电灌区封闭型单元水盐分异对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响应研究[D]. 谷丰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9]露天煤矿富水烧变岩边坡稳定性研究[D]. 郭夏飞.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
- [10]煤层底板突水灾害动水快速截流机理及预注浆效果定量评价[D]. 杨志斌.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