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论文文献综述)
余英[1](2004)在《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对网络型产业管制与改革的研究热潮,中国理论界对电信、电力、供水、供气和铁路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研究颇多,而对民航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提供航空客货运输服务的航空公司上,问津机场管制与改革的研究者极少。2003年,中国机场属地化改革的实践对理论界提出了探讨机场管制改革和机场改革顺序的现实要求。本论文运用比较、历史、实证和规范等研究方法,以自然垄断、激励性管制和机场管制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机场管制改革的框架和机场改革的顺序选择。论文评述了自然垄断和激励性管制理论,以及机场主要用户——航空公司的管制和放松管制理由和绩效,总结和分析了机场管制的理论与争鸣,讨论了南非、德国、美国、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机场管制的实践发展和得失。论文结合中国机场管制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机场管制与机场改革现状,提出了中国机场管制改革的目标、机场收费管制的单一预算、激励和磋商原则、浮动费率价格上限管制方法以及收费管制合同的组织与实施、枢纽机场起降时刻的行政分配方式和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环境管制等机场管制框架。论文还从国外网络型产业改革的实证和经验证据出发,探讨了稳定的机场管制制度对机场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中国国有机场改革从商业化、到管制改革、再到重组和竞争、产权改革、放松经济管制和强化社会管制的改革路径选择,以及在这一系列改革过程中必须注意的相关问题。
生颖洁[2](2006)在《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用机场作为国家基础设施投融资的重要领域,投资额巨大,回收期长,对民航业和区域经济影响深远,其融资问题是国内外机场业长期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机场融资缺口的急剧扩大,许多国家都在探索改善机场融资模式的途径。我国已初步形成覆盖全国的机场网络系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民用机场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我国民航发展潜力巨大,航空运输量的激增也将对机场建设的数量、规模和标准,进而对机场建设资金提出更迫切的需求。如何完善机场融资模式,满足机场融资需求,增强机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整个航空运输系统的可持续运作奠定基础,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以公共经济学、运输经济学、基础设施融资理论、项目融资理论等理论为指导,系统研究了机场融资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其为指导,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从横向比较分析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外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的特征,辨别可借鉴之处;从纵向分析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的演变和现状,挖掘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确定了适合我国民用机场的目标融资模式;最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化措施和建议,以促进由我国民用机场现有融资模式向目标融资模式的转化。本文的研究成果旨在为完善我国民用机场投融资体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刘锋[3](2008)在《世界机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文中研究表明机场既是航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机场建设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场采取压缩成本、私人融资、积极促销甚
顾承东[4](2006)在《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大型国际机场是航空运输网络的节点和基地,汇聚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随着民航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机场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机场主业为核心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大型国际机场,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龙头,已成为所在城市和地区,乃至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何采用有效的模式,多方筹集资会,推动机场持续、健康发展,就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国内外经验来看,民营化已经成为机场发展的主要趋势,即通过转移机场的经营权或所有权,实现私营部门参与机场经营管理,以及国资的退出。同时,民营化也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提高了机场的经营效率和效益。 论文在对国内外机场融资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并通过“机场设施的分类—融资模式的分类—多元化融资模式的设计和实现—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市场化运作”的研究逻辑展开整篇论文。 论文首先对机场的公共产品属性、自然垄断属性和基础产业属性进行研究,根据设施的可经营性和可拆分性,将机场设施分为:Ⅰ类设施、Ⅱ类设施、Ⅲ类设施、Ⅳ类设施等4种类型。在民营化所推动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基础上,根据机场经营权、所有权的转移与否,将融资模式分为12类。然后,借鉴国内外大型机场的经验,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将不可经营的与可经营的、不可拆分的与可拆分的设施进行组合,并将设施组合与融资模式进行匹配,形成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论文同时对几类典型的设施组合融资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在多元化融资的基础上,最终形成机场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和投资分工结构。最后,论文提出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即利用市场化招标选择投资者、形成中标价格。通过建立中标价格形成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中标价格形成的机理,并用实例加以分析。中标价格是在一系列机制的作用下形成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反映。市场化的运作,也使风险在公私之间得以有效分配。
松[5](1995)在《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提出将机场租赁给外国公司的新建议,英国BAA机场集团打算至少接管一个澳大利亚大型国有机场。澳大利亚工党提出的计划将使国有的22个机场出租50年,政府早些时候则提出
西德尼·谢尔顿,龚怡祖,刘锋[6](1994)在《命运之星》文中提出《命运之星》(原名THE STARS SHINE DOWN)是美国畅销书作家西德尼·谢尔顿1993年的新作,小说描写出身低微的小镇少女拉腊,在一无资金,二无经验的情况下,抓住机遇,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女人的特殊资本,涉足只有男人才敢问津的房地产开发业,竟一举成功。接着挺进芝加哥和大都市纽约,屡经风险,然而在黑手党头面人物的暗中帮助下,奇迹般地化险为夷。从此,她飞黄腾达,成了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开发业的巨头,但她在感情上却陷入了摆脱不了的危机之中。小说通过一个女强人的发迹过程和复杂的精神世界,多方位地透视了美国商务活动中的种种内幕。
迈克尔·克莱顿,唐克胜,曾凡海[7](2005)在《恐惧状态》文中指出在巴黎,一名物理学研究生为漂亮的女孩演示了一个物理实验之后神秘死亡。在马来西亚丛林,一个神秘的买主买下致命的气穴技术。英国,一家平面造型艺术商店收到一些包裹,取包裹的人惨遭同伴的暗算……亿万富翁慈善家乔治·莫顿准备给全国环境资源基金会捐助一千万美元,用于支付该基金会代表太平洋岛国——瓦努图进行的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诉讼的费用。这个只有八千人口的岛国准备起诉美国环保署,声称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改变了海洋环境,危及他们的生命。他们认为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也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因此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在捐出这笔钱之前,莫顿却得到消息称,该基金会很可能有问题。因为科内尔博士正在跟踪的一个环保恐怖组织很可能得到过该基金会的经济支持。他言之凿凿, 莫顿只好停止这一善举,而国家环境资源基金会的主席尼古拉斯·德雷克劝莫顿不要改变初衷,进退两难的莫顿便让他的律师彼得·埃文斯秘密对该基金会和瓦努图诉讼案进行调查。在庆祝莫顿当选国家环境资源基金会“年度人物”的晚宴上,莫顿居然公开抨击该基金会的所作所为,然后像个醉汉似的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后来,人们发现他的车在峭壁边缘撞得粉碎,而莫顿却死不见尸……
侯叶[8](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刘伟[9](2019)在《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文中指出欧盟国家援助法(state aid law)是一项立意高远、主旨宏大的法律制度,旨在实现欧盟对各成员国国家援助措施的合理控制,目的在于防止政府通过援助措施扭曲市场竞争,同时也维护整个欧盟一体化的进程。欧盟国家援助法以《欧盟运行条约》第107、108、109条为基础,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理论扎实、规范严密、体系完整的法律体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软法之治”的特征。欧盟国家援助法肇始于欧盟(欧洲联合)的初创理想:和平、繁荣与超国家主义,并由此奠定了它的底色与基调。从学理上来探讨欧盟国家援助法,可以发现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学说分歧构成了国家援助法的理论基础,援助的双刃剑效应构成了国家援助法存在的根本原因,对国家援助的竞争法控制构成了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属性,而对国家援助的合理监管则是国家援助法的主要内容。欧盟国家援助法与欧盟竞争政策有着内在联系: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在于防止国家援助对市场竞争的破坏,审查国家援助有赖于竞争法的基本分析范式,因而欧盟将其视为与反垄断政策相并列的竞争政策。欧盟国家援助法仅适用于企业,对非企业的援助不属于欧盟国家援助法的规制范围。所以,对企业的认定,是理解和适用国家援助法的前提。而欧盟语境中的企业主要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一个实体,而不论其法律地位和资金来源如何。目前,欧盟一般认为国家援助包含四项构成要件:转移国家资源、给予优势、措施具有选择性以及对成员国间的竞争和贸易存在影响。在转移国家资源的认定中,欧盟倾向于“累积说”,即将“给予国家资源”与“可归因于国家”这两个条件累积起来判断是否构成转移国家资源。国家援助中的优势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因国家干预而非基于正常市场条件获得改善。目前,欧盟委员会一般通过市场经济经营者测试来判断国家支持措施是否给予被支持对象以优势,即如果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是在正常经营条件下无法获得的,则被认为获得了国家援助上的优势。就选择性的认定而言,欧盟委员会通过对其进行地域选择性和对象选择性的区分,有效地降低了选择性要件的认定困难。国家援助认定的最后一步是对扭曲竞争和限制贸易的认定。在这一步中,欧盟一般采取较低标准来认定对竞争的扭曲和对贸易的影响,可以说,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基本上是赋予市场主体以优势后的必然结果。并非所有国家援助都会受到欧盟委员会的禁止,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形下,相关援助可以得到欧盟委员会的豁免。欧盟委员会目前采取“共同评估原则”,只有满足共同评估原则下的所有条件,援助措施才能被视为与《欧盟运行条约》相兼容。这些评估条件主要包括:援助必须为明确的共同利益目标作出贡献、能够解决市场无法自我实现的问题、是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适当政策工具、具有激励效应、援助限制在最低限度、援助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以及符合透明度要求。欧盟国家援助法的行政执法由具有超国家地位的欧盟委员会负责担纲。欧盟委员会不仅有权对成员国援助的兼容性进行评估,还有权对不符合《欧盟运行条约》的违法援助措施予以回收。同时,欧盟委员会还负责国家援助的日常监管。在此之中,欧盟委员会和成员国之间有着明确的权责划分。欧洲法院(含成员国国家法院)也在职责范围内负责国家援助的实施,即有权对成员国的国家援助进行司法审查。《欧盟运行条约》第108条第3款构成了国家援助私人实施的法律基础,同时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国基于其国内法的规定,加强了对受国家援助影响的当事人的司法保护。按照欧盟内部的通行分类标准,国家援助的具体类型可以分为水平援助和部门援助。水平援助主要是针对非特定行业的国家援助,其一般被认为不会像部门援助那样扭曲竞争,因而受到委员会的重视,被用来实现委员会的市场矫正或再分配政策目标。而部门援助则主要是针对具体部门、行业的援助。欧盟对国家援助的控制并非是对国家援助的完全否定,而是希望以最少的财政支出获得最大的援助效果,欧盟国家援助法的不断革新也始终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对比欧盟国家援助法,我们能够发现我国财政补贴政策所存在的问题,例如忽视对财政补贴的实效分析,尤其是忽视其对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忽视财政补贴激励作用的发挥;补贴未能公开透明;缺乏对受补贴影响的市场主体进行救济的途径,等。因此,加强对我国财政补贴的竞争法控制,意义重大。主要措施包括:(一)重构理念:牢固树立维护市场竞争、协调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确保竞争中立的理念;(二)完善制度:确定财政补贴控制的主体,加强对补贴的必要性、适当性、实效性和积极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善财政补贴的豁免机制。(三)配套措施:强化监督机制、承诺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责任机制以及司法审查的协同治理。
李欣[10](2017)在《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民用航空的快速发展,在带来全行业航线网络深入调整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枢纽机场建设的不断竞争。作为枢纽机场最重要建筑之一的航站楼,其现阶段设计方法的缺失造成了当前建设理论与实践的诸多问题:设计方法不系统导致的建设实践巨大浪费;外部构型不科学导致的规划脱节与发展瓶颈;内部组构不合理导致的功能、流线混淆与空间、视线离散;综合评价不完善导致的方案选取主观化与随意化等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枢纽机场航站楼为研究对象提出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这对于解决目前航站楼设计理论缺失极具参考价值,对于解决建设实践盲从极具指导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及“民航强国战略”宏观背景下,期望为我国枢纽机场航站楼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支持。鉴于上述航站楼自身发展的连续性、功能流程的集聚性以及判断依据的复杂性,本文从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三者的辨证关系出发,运用系统思维下的模块理论、空间句法与层次分析三大方法,分别对枢纽机场航站楼外部构型、内部组构及评价体系三个阶段进行研究:1.通过模块理论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外部构型的组织方法。从大量的枢纽机场航站楼建筑案例入手,运用归纳的方法总结出航站、空间与时间三大基本模块,从而得到了航站楼外部构型的分解要素。再通过演绎的方法,将航站模块与空间、时间双重维度下的环境模块进行组合,探讨航站楼对外部条件所做出的动态应变。最终,得出了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分解模式与组合模式。2.通过空间句法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内部组构的认识方法。从空间句法的角度对枢纽机场航站楼功能设施、平面流程与竖向流程进行分析,实现对其内部要素的拓扑抽象。用一种图解分析的方式,从航站楼使用主体--旅客的视角来阐述难于理解的枢纽机场航站楼内部复杂结构与组织过程。最终,得出了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流线策略与视线策略。3.通过层次分析的研究,确立了航站楼综合评价的计算方法。通过枢纽机场航站楼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梳理,从陆侧性能、空侧性能与航站性能三方面总结出航站楼综合评价的指标层、因素层、准则层及目标层等若干评价因素,并利用相关数理统计的方法建立对枢纽机场航站楼的评价体系。最终,得出了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概念体系与方案体系。为了验证上述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与适用性,以笔者所设计的甘肃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作为实践检验案例。上述研究建立起“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三大系统性设计方法措施;同时,确立了“还原整体”的认识论和“分析综合”的方法论,即枢纽机场航站楼的系统性设计方法要做到将还原与整体结合起来,在整体关照下进行还原;从分析与综合的矛盾运动中实现整体上的问题还原;最终完成整体与还原、综合与分析的辩证统一.
二、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CAT |
1 绪论 |
2 自然垄断、激励性管制和航空公司放松管制 |
引言 |
2.1 垄断和自然垄断 |
2.2 管制和激励性管制 |
2.3 管制航空公司的理由 |
2.4 放松航空公司管制的理由和绩效 |
2.5 放松航空公司管制对机场的影响 |
2.6 对自然垄断、激励性管制和航空公司放松管制理论的简短评论 |
小结 |
3 机场管制理论 |
引言 |
3.1 机场管理的演进 |
3.2 机场的经济特点和市场势力 |
3.3 机场收费管制 |
3.4 机场起降时刻分配 |
3.5 机场私有化与管制 |
3.6 机场竞争与管制放松 |
3.7 机场环境管制 |
3.8 对机场管制理论的简短评析 |
小结 |
4 国外机场管制的实践与发展 |
引言 |
4.1 南非国有机场的商业化与管制 |
4.2 德国汉堡机场的收费管制 |
4.3 美国和欧盟的机场起降时刻分配 |
4.4 印度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机场私有化与管制 |
4.5 澳大利亚的机场管制与改革 |
4.6 国外机场管制实践和发展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
小结 |
5 中国机场管制改革的背景和现状 |
引言 |
5.1 中国航空公司的改革进程 |
5.2 机场发展和投资 |
5.3 机场经营管理现状 |
5.4 其他内外部环境:放松航空公司管制、开放天空和航空联盟 |
5.5 机场管制的现状 |
5.6 简短评析:中国机场管制背景和现状对机场管制改革的影响 |
小结 |
6 中国机场管制改革的框架 |
引言 |
6.1 机场管制的目标 |
6.2 机场航空收费管制 |
6.3 机场起降时刻分配 |
6.4 环境管制 |
小结 |
7 中国机场改革的顺序选择 |
引言 |
7.1 国有、私有和效率:实证和经验研究 |
7.2 商业化、管制和竞争:有关私有化的研究结论 |
7.3 管制和放松管制 |
7.4 分析和启示:中国机场改革的顺序选择 |
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2)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回顾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民用机场融资的基本理论 |
2.1 机场的经济属性 |
2.2 民用机场融资理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民用机场融资模式比较研究 |
3.1 国外民用机场融资模式分析 |
3.2 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3 我国民用机场目标融资模式的确定 |
第四章 实现我国民用机场目标融资模式的措施 |
4.1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明确机场定位 |
4.2 建立机场财政补贴机制 |
4.3 增强机场内源融资能力 |
4.4 试点发行机场债券 |
4.5 应用和推广BOT 项目融资方式 |
4.6 将寿险资金作为机场融资来源 |
4.7 构建机场融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4)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同济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国外机场融资模式的发展 |
1.2.1 世界机场经营管理模式概述 |
1.2.2 世界机场民营化浪潮 |
1.2.3 机场民营化的主要形式 |
1.3 国内机场融资模式的发展和探索 |
1.3.1 国内机场融资的主要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
1.3.2 国内机场属地化和民营化的探索 |
1.4 论文研究的对象、内容和思路 |
1.5 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机场的基本经济属性及设施分类 |
2.1 机场的基本构成和特点 |
2.1.1 机场的功能和设施构成 |
2.1.2 机场的服务内容 |
2.1.3 机场的主要收入和支出 |
2.1.4 机场的运行特点 |
2.2 机场的公共产品属性 |
2.2.1 机场的公共性和收益性 |
2.2.2 机场作为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 |
2.3 机场的自然垄断属性 |
2.3.1 机场的自然垄断属性 |
2.3.2 机场自然垄断属性的变异和有效竞争 |
2.4 机场的基础产业属性 |
2.4.1 机场内部产业经济性 |
2.4.2 机场的主要收益性资源 |
2.4.3 机场的基础产业特征 |
2.5 机场设施可经营性、可拆分性分类 |
2.5.1 机场设施可经营性分类 |
2.5.2 机场设施的拆分 |
2.5.3 机场设施的四种类型划分 |
2.6 本章结论 |
第3章 民营化发展推动机场融资模式的创新 |
3.1 民营化推动机场发展模式的变革 |
3.1.1 民营化推动机场由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 |
3.1.2 民营化推动机场投资主体的创新 |
3.2 机场融资模式的创新和分类 |
3.2.1 民营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质 |
3.2.2 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概念 |
3.2.3 公私合作(PPP)模式的主要形式 |
3.2.4 融资模式按经营权、所有权转移的分类 |
3.3 国内外机场采用的几种典型融资模式 |
3.3.1 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 |
3.3.2 特许经营(Concession) |
3.3.3 股权出售(Share Flotation) |
3.3.4 同行拍卖(Trade Sale) |
3.4 本章结论 |
第4章 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 |
4.1 世界上大型国际机场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香港 |
4.2 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的探索 |
4.2.1 浦东国际机场一期、二期工程的融资 |
4.2.2 机场经营管理和融资模式的演进 |
4.3 机场多元化融资的相关因素分析 |
4.3.1 需要考虑的因素 |
4.3.2 机场建设发展过程的利益和资金循环 |
4.3.3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投资平衡 |
4.4 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的设计和实现 |
4.4.1 多元化融资模式的设计 |
4.4.2 设施组合1—Ⅰ类设施的融资 |
4.4.3 设施组合2—Ⅱ类设施的融资 |
4.4.4 设施组合3—Ⅲ类设施的融资 |
4.4.5 设施组合4—Ⅳ类设施的融资 |
4.4.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设施组合N融资模式的选择 |
4.5 投资主体结构和投资分工结构 |
4.5.1 机场投资主体结构 |
4.5.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投资分工结构 |
4.6 本章结论 |
第5章 多元化融资模式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
5.1 选择投资者的招标机制 |
5.1.1 浦东国际机场磁浮车站宾馆招商及其运作 |
5.1.2 招标运作机制 |
5.2 中标价格形成的机理 |
5.2.1 招标人、投标人的理性行为 |
5.2.2 投标人的成本和报价 |
5.2.3 招投标过程的竞争机制 |
5.2.4 中标价格形成模型 |
5.3 通过市场化实现风险分配 |
5.3.1 项目的风险因素 |
5.3.2 风险在公、私部门之间分配的依据 |
5.3.3 风险在公、私部门之间的分配 |
5.4 本章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
1.2.7 文献综述小结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
1.3.4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
本章注释 |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
2.3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
3.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
4.7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
5.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
6.8 小结 |
本章注释 |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
7.6 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资料的新颖性 |
1.5.2 研究内容的新颖性 |
第2章 国家援助法概述 |
2.1 欧盟法上的国家援助概念 |
2.2 国家援助的作用机理与存在条件 |
2.2.1 国家援助的作用机理 |
2.2.2 国家援助的存在条件 |
2.3 国家援助法的学理分析 |
2.3.1 对国家作用的审慎认识是国家援助法的理论基础 |
2.3.2 援助的双刃剑效应是国家援助法存在的根本原因 |
2.3.3 对国家援助的竞争法控制是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属性 |
2.3.4 对国家援助的合理监管是国家援助法的主要内容 |
2.4 国家援助法与竞争法的关系 |
2.4.1 国家援助法的本质在于防止援助对市场竞争的破坏 |
2.4.2 审查国家援助有赖于竞争法的基本分析范式 |
2.5 国家援助法的历史成因与发展轨迹 |
2.5.1 历史成因 |
2.5.2 发展轨迹 |
2.6 国家援助法的法律框架 |
2.7 国家援助法的软法特征 |
第3章 国家援助的认定 |
3.1 理解欧盟法中的“企业” |
3.2 措施转移国家资源 |
3.2.1 选择性还是累积性? |
3.2.2 国家资源的认定 |
3.2.3 可归因性 |
3.2.4 转移国家资源的认定 |
3.3 措施使受援助者获得优势 |
3.3.1 优势的一般概念 |
3.3.2 市场经济经营者测试 |
3.3.3 间接优势 |
3.3.4 竞争性选择与优势 |
3.3.5 基础设施公共资金与优势 |
3.3.6 普遍经济利益服务补偿与优势 |
3.4 措施具有选择性 |
3.4.1 选择性要件的构造及原理 |
3.4.2 地域选择性 |
3.4.3 对象选择性 |
3.4.4 对选择性要件的豁免 |
3.4.5 国家援助与税收 |
3.5 措施影响竞争和贸易 |
3.5.1 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的类型 |
3.5.2 扭曲竞争和影响贸易的分析思路 |
3.5.3 扭曲竞争的执法(司法)共识 |
3.5.4 影响贸易的执法(司法)共识 |
第4章 国家援助的豁免 |
4.1 绝对豁免 |
4.2 相对豁免 |
4.2.1 援助有着明确的共同利益目标 |
4.2.2 援助可以解决市场无法解决的问题 |
4.2.3 援助是实现共同利益目标的适当工具 |
4.2.4 援助存在激励效应 |
4.2.5 援助限制在最低限度 |
4.2.6 援助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
4.2.7 援助具有透明度 |
4.3 微量援助豁免 |
第5章 国家援助的行政执法 |
5.1 国家援助的调查 |
5.1.1 对现有援助的调查 |
5.1.2 对新援助的调查 |
5.1.3 对违法援助的调查 |
5.1.4 对滥用援助的调查 |
5.2 国家援助的回收 |
5.2.1 目的和原则 |
5.2.2 机构和职责 |
5.3 利益相关方的参与 |
5.3.1 利益相关方的界定 |
5.3.2 利益相关方的权利 |
5.3.3 利益相关方的投诉程序 |
5.4 国家援助的监管 |
5.4.1 年度报告 |
5.4.2 现场调查 |
5.4.3 与国家援助咨询委员会的合作 |
5.4.4 记分牌和公报 |
5.4.5 定期评估 |
5.4.6 对公共企业与公共当局财务关系的监管 |
5.5 关于欧盟国家援助行政执法的评述 |
5.5.1 缺乏威慑成员国等遵守国家援助法的规则 |
5.5.2 对第三人权利保护不力 |
5.5.3 程序拖延 |
第6章 国家援助的司法审查 |
6.1 国家法院在国家援助法中的作用 |
6.1.1 确定国家援助 |
6.1.2 干预停顿义务 |
6.2 国家援助的私人实施 |
6.2.1 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
6.2.2 损害赔偿的诉讼种类 |
6.3 国家援助中的刑事责任 |
第7章 国家援助的具体类型 |
7.1 水平援助 |
7.1.1 中小企业援助 |
7.1.2 培训援助 |
7.1.3 就业援助 |
7.1.4 研究、开发和创新援助 |
7.1.5 农业、林业及农村援助 |
7.1.6 环保与能源援助 |
7.1.7 风险融资援助 |
7.1.8 区域援助 |
7.1.9 救助与重组援助 |
7.1.10 危机援助 |
7.2 部门援助 |
7.2.1 邮政业 |
7.2.2 汽车业 |
7.2.3 宽带网络业 |
7.2.4 电视影视业 |
7.2.5 航空业 |
7.2.6 公共客运服务业 |
第8章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挑战、革新及展望 |
8.1 欧盟国家援助法面临的挑战 |
8.2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革新 |
8.2.1 国家援助行动计划 |
8.2.2 国家援助现代化改革 |
8.3 欧盟国家援助法的展望 |
8.3.1 更加强调援助措施的激励效应 |
8.3.2 由强调事前控制到重视事后评估 |
8.3.3 由纯粹的法律考量转向重视政治、社会等考量因素 |
8.3.4 英国脱欧对国家援助法的影响 |
第9章 欧盟国家援助法对我国财政补贴政策的启示 |
9.1 我国语境中的财政补贴 |
9.2 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9.3 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完善 |
9.3.1 重构财政补贴的理念 |
9.3.2 财政补贴控制的中国道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及实用价值 |
1.2.1 学术意义 |
1.2.2 实用价值 |
1.3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概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总结 |
1.4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机场 |
1.4.2 枢纽机场 |
1.4.3 航站楼 |
1.4.4 枢纽机场航站楼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2.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建构 |
2.1 建构目标 |
2.1.1 系统基本概念 |
2.1.2 系统基本原理 |
2.1.3 整体原理 |
2.1.4 优化原理 |
2.1.5 层次原理 |
2.2 航站楼设计 |
2.2.1 枢纽机场形成机制 |
2.2.2 航站楼设计特点 |
2.2.3 航站楼设计内容与阶段 |
2.3 系统性方法沿革与理论 |
2.3.1 模块理论 |
2.3.2 空间句法 |
2.3.3 层次分析 |
2.4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建构 |
2.4.1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 |
2.4.2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2.4.3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2.4.4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小结 |
3.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3.1 模块理论 |
3.1.1 模块化定义 |
3.1.2 航站楼基本构型 |
3.1.3 航站楼模块化的缘起与思考 |
3.1.4 航站楼模块化设计 |
3.2 航站楼外部构型分解模式 |
3.2.1 航站模块 |
3.2.2 空间模块 |
3.2.3 时间模块 |
3.2.4 分解列表 |
3.3 航站楼外部构型组合模式 |
3.3.1 H型组合 |
3.3.2 C型组合 |
3.3.3 T型组合 |
3.3.4 I型组合 |
3.3.5 组合模型 |
小结 |
4.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4.1 空间句法 |
4.1.1 空间构形定义 |
4.1.2 空间构形表达 |
4.1.3 空间构形语言 |
4.2 航站楼内部组构要素 |
4.2.1 功能设施 |
4.2.2 竖向流程 |
4.2.3 平面流程 |
4.3 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4.3.1 天津机场概况 |
4.3.2 流线策略 |
4.3.3 视线策略 |
小结 |
5.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5.1 层次分析 |
5.1.1 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
5.1.2 构造判断矩阵 |
5.1.3 相对重要度计算 |
5.1.4 一致性检验 |
5.1.5 单层因素权重向量 |
5.2 航站楼综合评价要素 |
5.2.1 指标原则 |
5.2.2 指标因素确立 |
5.3 航站楼概念评价体系 |
5.3.1 评价体系模型 |
5.3.2 评价体系计算 |
5.3.3 评价体系确立 |
5.4 航站楼方案评价体系 |
5.4.1 评价体系模型 |
5.4.2 评价体系计算 |
5.4.3 评价体系确立 |
小结 |
6. 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实践—甘肃兰州中川机场T3航站楼设计 |
6.1 设计背景 |
6.1.1 兰州概况 |
6.1.2 中川机场概况 |
6.1.3 本期航站区规划 |
6.2 外部构型 |
6.2.1 空侧模块 |
6.2.2 陆侧模块 |
6.2.3 运行模块 |
6.2.4 扩建模块 |
6.3 内部组构 |
6.3.1 流线策略 |
6.3.2 视线策略 |
6.4 综合评价 |
6.4.1 概念阶段调研 |
6.4.2 概念阶段计算 |
6.4.3 方案阶段调研 |
6.4.4 方案阶段计算 |
6.5 设计方案 |
小结 |
7. 结论 |
7.1 还原整体论与分析综合法 |
7.2 论文创新点 |
7.2.1 创新点一: 基于模块理论的航站楼外部构型模式 |
7.2.2 创新点二: 基于空间句法的航站楼内部组构策略 |
7.2.3 创新点三: 基于层次分析的航站楼综合评价体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目录 |
附图 |
四、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型产业的政府管制:机场管制研究[D]. 余英. 暨南大学, 2004(01)
- [2]我国民用机场融资模式研究[D]. 生颖洁. 中国民航大学, 2006(02)
- [3]世界机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趋势[J]. 刘锋. 中国民用航空, 2008(11)
- [4]大型国际机场多元化融资模式研究[D]. 顾承东. 同济大学, 2006(02)
- [5]英国BAA集团打算租用澳大利亚机场[J]. 松. 国际航空, 1995(01)
- [6]命运之星[J]. 西德尼·谢尔顿,龚怡祖,刘锋. 译林, 1994(01)
- [7]恐惧状态[J]. 迈克尔·克莱顿,唐克胜,曾凡海. 译林, 2005(06)
- [8]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欧盟国家援助法研究[D]. 刘伟. 湖南大学, 2019(01)
- [10]枢纽机场航站楼系统性设计方法研究[D]. 李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